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浅谈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浅谈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浅谈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浅谈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石建东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

摘要:作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是体育科研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运动解剖学的重点和难点。其目的是从人体结构的角度分析运动动作的规律性,为学习和提高动作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运动动作;解剖学分析

引言:运动动作虽然有多种多样,但从人体结构角度分析,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任何动作都是以肌肉收缩为动力,牵引骨骼,围绕关节而运动的。骨与关节是运动的被动部分,肌肉则是主动部分。肌肉在人体运动中处于重要位置。分析运动动作时,其重点为肌肉。因此,在进行动作分析之前,必须先了解肌肉的功能。

1.运动中肌肉状态的描述

肌肉由许多肌纤维构成。在做动作时,肌纤维可以缩短,也可以被动地伸长,还可以处于既不缩短也不伸长的状态。肌纤维处于缩短状态时所做的工作叫做克制工作,这是运动动作中较常见者,如三角肌纤维收缩就可使两臂侧平举。肌纤维处于伸长状态时所做的工作叫退让工作,在负重的情况下缓慢地屈肘关节,使上臂后面之肱三头肌纤维被拉长时所做的工作,就属此类。做克制工作和退让工作时,肢体是处于运动的状态,所以这种产生运动的工作又称为动力工作。与此相反的另一种工作为静力工作,即肌纤维长度不变,既不缩短也不伸长,可是肌肉的紧张程度(张力)增加,如两臂保持侧平举时,三角肌纤维长度不变,但其张力增加,以克服两臂下垂的重力,就属此类。

每个关节的运动,都不是单纯地由一块肌肉来完成,而是由一群肌肉完成的。而在这一肌群中各个肌肉所起的作用又不完全一样,其中直接完成动作的肌肉叫原动肌,与其作用相反的肌肉叫对抗肌。例如屈肘时,上臂前面的肱二头肌、肱肌和前臂外侧的肱桡肌是屈肘的原动肌,而上臂后面的肱三头肌是屈肘的对抗肌,其肌纤维被拉长,但保持一定的紧张度,使屈肘时的原动肌在收缩过程中免于因动作过猛而受伤。有时在做某个动作时,只需一个关节运动,要求邻近的关节固定不动。以便使活动这个关节的肌肉能充分发挥力量。这种使邻近关节固定不动的肌肉,叫固定肌。如用力屈肘时要求肩关节固定,所以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则称为固定肌。

在分析运动动作时除了要注意肌肉收缩力以外,还要注意重力和摩擦力等。这些力产生于身体外部,因而称为外力。肌肉收缩力产生于身体内部,所以称为内力或肌力。内力和外力往往同时作用于人体,其作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如果在肢体上两种力的方向相反,肌力大于外力时,肢体则朝着与外力相反的方向运动。例如作高抬腿跑时,大腿于髋关节处做向上屈的动作,其原动肌就是与重力相反的一侧的髂腰肌、股直肌等若负重蹲起时,身体需由蹲位伸直向上,这时为了克服杠铃和身体各部分向下运动,则蹲起的原动肌主要为臀大肌、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如果作用于肢体的两种力的方向一致,肢体运动速度则快,其原动肌则是位于肢体运动方向同一侧的肌群。例如,排球运动员在跳起正面扣球时,上肢在肩关节处作伸与内收动作,其重力也有使上肢向下的作用,所以上肢内收和伸的速度要超过重力向下的速度。这时扣球动作的原动肌,就是使上臂在肩关节处伸和内收的肌群,即胸大肌、背阔肌和三角肌等。如果作用于肢体时两种力的方向相同,而肢体运动速度慢于重力,则原动肌是位于肢体运动方向相反的一侧的肌群。例如在双

杠上做双臂屈伸慢落下时,上臂在肩关节处外展和伸,重力也是使上臂在肩关节处外展和伸;为了提高训练效果,使身体下落速度小于重力速度,原动肌就是位于与肢体运动方向相反的一侧,即使上臂在肩关节处内收和屈的胸大肌和背阔肌。

2.运动动作解剖学分析的阶段划分

了解肌肉的工作以后,就可着手对运动动作进行解剖学分析。运动动作比较复杂,又因有连贯性,动作过程较快,所以用眼睛观察往往不易发现问题。若要做确切的分析,最好能用电影或录相将动作记录下来,然后制成连续电影图片,这样才可以对动作进行详细的观察分析。

为了便于分析,可将动作划分成几个阶段。如单杠上的引体向上动作,可划分为悬垂、引体向上和还原3个阶段等。然后,根据图片描述各阶段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姿势,说明各个阶段动作中肢体在关节处的运动方向,这样才能分析出在关节处运动的原动肌。例如,引体向上的开始姿势,即悬垂阶段,上肢伸直,悬于单杠上,两手距离与肩同宽,手掌面向身体,拇指与其他四指相对。引体向上阶段:上臂在肩关节处伸,原动肌为胸大肌、大圆肌、背阔肌与三角肌后部,做动力工作;肩胛骨下回旋和内收,原动肌为斜方肌、菱形肌与胸小肌,做动力工作;上臂在肘关节处屈,其原动肌为肱二头肌、肱肌与肱桡肌;桡尺关节保持外旋位置;腕关节保持微屈,原动肌为屈腕肌群,做静力工作;指关节保持微屈,原动肌为屈指肌群,做静力工作;第一掌指关节,保持内收姿势,原动肌为拇指内收肌,做静力工作。还原阶段:肩关节由伸到屈;肩胛骨由下回旋变为上回旋,内收变为外展;桡尺关节、腕关节、指关节和第一掌指关节保持静力工作。

除了分析原动肌以外,还应分析妨碍动作完成的一些消极因素,如重力、对抗肌、韧带等。例如,在引体向上阶段,原动肌主要用来克服身体下垂的重力。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动作进行总结和讨论。从分析可以确认,引体向上是发展肩关节伸肌、肘关节屈肌和使肩胛骨下回旋、内收的肌群力量的一种简易的练习。为了进一步发展这些肌肉力量,在做动作时可以在身体上增加一定负荷(沙袋杠铃片等),或加大两手握杠距离。通过动作分析,可以找出动作的积极因素(原动肌)和消极因素(重力、对抗的肌力和韧带阻力等)。在做动作时,如能充分利用这些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就可以提高动作质量,并可避免发生损伤。

3.定点和动点

体育运动中,肌肉两端的附着点在许多情况下都处于相对运动中。此时应如何确定定点、动点?教材中传统的说法是:“肌肉收缩时,相对固定或运动幅度较小的附着端,称为定点;相对运动或运动幅度较大的附着端,称为动点”。此描述虽然在一般情况下足以用来区分动、定点。但其实并未指出两者的根本区别。在实践判断中,学生在分析特定动作时仍会感到困惑。例如,当肩关节前屈的同时屈肘,肱肌是否有定点?若单纯按照上述标准是不易判断的.因为此时肱肌的起、止点都在做相对运动,且不好区分哪个附着点的运动幅度“相对”更大些。所以.有必要寻求其它的判断依据。笔者认为,确定一个附着点是定点还是动点,关键要看该附着点在特定环节的特定运动方向上是否有运动——有运动则为动点,无运动则为定点;而不涉及该附着点在其他环节或在该环节的其他运动方向上是否有运动。例如,在肩关节前屈的同时负重屈肘,尽管此时肱骨在动,但由于肱肌在肱骨上的附着点是作为肩环节的一点在动。而不作为肘环节的一点在动,也就是说,该点的“动”并不导致肘“屈”,所以此时肱肌在肱骨上的附着点在肘关节屈运动中是定点,肱肌的工作是在近固定条件下完成的工作。同样,当人跑步时。在上肢摆臂的动作中,上肢带骨也不因为随身体向前移动而成为肩环节屈、仲肌的动点,这些肌肉仍然是在近固定条件下进行工作。

4.肌肉的离心收缩与伸展

什么是离心收缩?什么是肌肉伸展?两者是否有差别?抑或两者是指同一概念?这个问题

学界并无明确界定,而在教学中又是师生常常提及的困惑之一,因而有必要予以澄清。笔者认为。两者虽都是肌肉两端附着点互相远离的运动形式,且都产生与运动方向相反的肌拉力,但不同还是明显的:肌肉的伸展属肌肉的物理特性,即肌肉在放松状态下,甚至在非活状态下,具有被拉长的特性,其产生的肌拉力是由物理性的势能转变形成。而肌肉的收缩性属肌肉的生理特性,意指只有在活性的前提下才具有的特性。肌肉的收缩从分子水平上讲,是肌球蛋白与肌动蛋白相对滑动引起肌节长度缩短造成的.尽管这种缩短不一定导致整个肌纤维长度的缩短(如静力性工作和离心工作),但其产生的肌拉力却是由生理能量(生物能)转变形成的。当然,实际上,当活体状态的肌肉伸展时,由于其内部本体感受器的作用,被伸展的肌肉也会产生保护性的离心收缩,但这种离心收缩通常是非意识性的,我们在动作分析中所谈及的离心收缩通常是指受大脑意识“控制”的。属意识性范畴。因此,判断肌肉是处于离心工作状态还是处于伸展状态的一个重要依据是看大脑对肌肉的控制内容。如果大脑发出的是“收缩”指令,则肌肉做离心工作。如负重慢蹲下,股四头肌就处于离心工作状态;反之。如果大脑发出的是“舒张”指令,则肌肉做伸展,如正压腿,股后肌群就处于伸展状。

5 周期性动作与非周期性动作

周期性动作与非周期性动作的划分,目前教材上的提法不尽合理,它把所有有重复运动单元的动作都归为周期性动作。这会给初学者划分动作阶段带来混乱。笔者认为,周期性动作应仅指整套动作必须由周而复始的动作单元构成的动作。如跑、游泳等。非周期性动作则指整套动作中可以无重复动作单元的动作。如立定跳远、跳高等。应特别注意的是,有的运动动作,形式上象是周期性动作,而实际上却只是由不断重复的非周期性动作组成。如引体向上、俯卧撑等,它们仍应归为非周期性动作。这类动作与周期性动作的区别在于周期性动作的各个运动单元不能单独进行,而连续出现的非周期性动作的每个动作单元是可以单独进行的。

总结:人体解剖学是体育专业的基础理论学科, 它是研究人体结构的机械运动规律、与体育动作技术的关系、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影响规律的科学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 它的运动规律也是极其复杂的, 因此, 研究人体的学科也是多种多样的、复杂的人体解剖学研究的对象, 从广义上来讲, 有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 胃肠的蠕动, 心脏的搏动, 肌肉牵引骨

骼绕关节的转动, 负荷时椎间盘的形变, 两关节面软骨之间相对运动等人体解剖学不但要

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机杨吞动规律, 还要为体育动作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探索增强人类体

质的客观规律体育与人体解剖研究的课题很多, 如运动前、后肌原纤维的变化程度, 运动后肌肉血管、神经的形态变化, 活动超出正常体力活动时, 从事静力性练习和动力性练习对身高和骨骼的影响, 在各种不同机能状况下骨骼川吸其神经支配的变化, 等等, 这些课题的

研究, 对提高教学质量和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毛竹,基于Web的《运动解剖学》课件设计[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

期.

[2]吴琳;多媒体课件在《运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宋波;周丹;;我国高水平健美操运动员踝关节损伤的致因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3期

[4]马彪;;对女子手球运动员成长过程中年龄特征的探讨[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5期.

[5]王港;下肢解剖学特征对短跑运动能力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6]周思红,章莺;想象训练对肌肉力量和肌电图RMS值的影响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

08期.

[7]麦全安;结构式教学法在运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10期.

[8]常颍,罗炯,王平;对举重拳击运动员肩带与肩关节运动关系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

年12期.

[9]刘茂辉;优秀铅球运动员推球出手角度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10]曾云贵,周小青,王安利,杨柏龙,王松涛;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对中老年人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影响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收稿时间2012-3-6)

运动解剖学课程发展规划

运动解剖学课程发展规划 运动解剖学是我院的基础理论课程,由于学科的相近性及教学科研的互补性,自1954年沈阳体育学院建校伊始,运动解剖学教研室就以独立的科室建立,始终保持着自己特色的教学及科研体系,在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中做出着重要贡献。 一、运动解剖学课程介绍 运动解剖学是解剖学课的主体,作为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运动解剖学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规律,探索人体机械运动与体育动作的关系,属于运动人体科学范畴最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目前已成为学院各学制、各专业的必修平台课程。近些年来,任课教师继承和发扬了老一代教师治学严谨、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构建了新的教学体系,制作了大量多媒体教学课件,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涌现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有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各级奖励,有多人在学院的教学评优活动中获得各级先进称号。由于运动解剖学学科的出色成果,运动解剖学学科两次被授予学院重点学科,现为沈阳体育学院及辽宁省精品课程。 二、运动解剖学课程建设及成果 目前解剖学有专用实验室、标本陈列室、标本制作室、多媒体教室等,总面积达700平方米。用于实验、教学的标本、模型陈列于实验室内,包括全身骨骼、关节、肌肉、内脏、神经、心血管等标本及模型。另配有完整的运动解剖学挂图4套。我院的断层标本制作技术和完整的断层标本等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经常接待兄弟院校的同行及教辅人员参观,并给予指导和培训。教研室已经基本实现多媒体教学,并有专机上网,随时查阅国内外相关的运动解剖学教学资源。 近几年,教学研究及科研活动涉及到多门运动人体科学相关基础课程,如: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断层解剖学、组织胚胎学、人体测量学及人体力学、人体运动学等。在运动解剖学教学中,更新内容体系、提倡个性化教育、开展问题式、讨论式、互动教学等方法,并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教研室全体教师重点进行了素质教育的课题研究、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课题研究、实验教材建设等。为加强解剖学等课的实验教学工作,体现学科的专业特点,教研室加强了解剖学的实验教材建设,编写了多本实验教材,即《运动解剖学实验指导》和《运动解剖学实验报告》等,并应用于实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同时发表了大量的教学及科研等相关学术论文。 三、运动解剖学课程发展与规划 (一)主导思想

(07体教)运动解剖学复习思考题

运动解剖学复习思考题 运动系统 (一)填空题 1、运动系统包括———、———和———三部分。 2、上肢骨包括———骨和———骨,前者每侧有———块,后者每侧———块 3、肩胛冈外侧端膨大叫做———,它是测量———的骨性标志。 4、下肢骨包括———骨和———骨,前者每侧有———块,后者每侧有———块。 5、小腿外侧的骨是———;内侧的骨是———,后者的上端前面有一粗糙隆起叫做———。 6、颈椎共有———块,它们与胸椎、腰椎不同,主要特征是———。 7、胸椎共有———块,主要特征是在椎体和横突上有———。 8、关节的基本结构是———、———和———。 9、内收和外展是运动环节在———面内绕———轴的运动。 10、肩关节是典型的———关节,它由———和———组成。 11、髋关节由———和———组成。按形状此关节属于———关节;按运动轴———关节。 12、膝关节为———状关节,主要可绕———轴进行———运动。 13、运动中当他人踩在自己脚上,自己不要立即猛力抽脚,以免他人———关 节发生———。 14、小腿在膝关节处绕额状轴向———运动叫做屈,足在踝关节处绕额状轴向 前运动叫做———。 15、起跑蹬离起跑器时,足必须绕———关节的———轴进行———运动。 16、椎间盘主要由———和———构成。 17、排球正面屈体右手扣球,扣球前,脊柱必须做———和———动作;扣球 时,必须做———和———动作。 18、两臂平举做扩胸运动时,上臂向前运动叫做———;向后运动叫做———。 19、人体运动是以骨为———;关节为———;肌肉收缩为———而实现的。 20、防止或矫正青少年驼背,应发展———肌和———肌的力量。 21、持哑铃做扩胸运动是发展———肌和———肌力量的有效练习。 22、两臂侧平举是肩关节绕———轴进行———运动,这是———肌和———在 ———固定时收缩完成的。 23、使肩关节外展的原动肌是———肌,它止于———。 24、引体向上时,使肘关节屈的原动肌是———和———,它们是在———固定时完成——— 工作。 25、俯卧撑身体慢慢下落时,肘关节做———的动作,其原动肌是———,它们是在———固 定时完成———工作。 26、大腿高抬主要是———和———在———固定时收缩完成的。 27、肋木悬垂举腿使髋关节屈的原动肌是———和———。 28、人体体积最大的肌肉是———,它止于———,近固定时可———。 29、足背踢球射门时,膝关节必须———,这是———肌在———固定时收缩结果。 30、起跳蹬离地面使踝关节跖屈的原动肌是———和———肌。 (二)判断并改错 1、上肢带骨即肩胛骨,下肢带骨即髋骨。

北体运动解剖学资料全

北体运动解剖学资料 绪论名词解释——三无 运动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 它是在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 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规律,并探索人体结构与体育技术动作关系的一门新兴科学 动作分析法 对人体各种体育动作进行解剖学分析, 着重研究运动过程中关节和肌肉的工作 和探讨人体器官与体育动作之间关系。 运动解剖学的标准解剖姿势 人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肢在躯干两侧下垂, 手掌向前, 两足并立,足尖向前 第一章 人体的基本构成 名词解释——历年1个 2008 运动终板 是躯体运动神经与骨骼肌纤维之间的特化连接结构,呈椭圆形板状。它 的功能是将神经冲动传给骨骼肌, 引起肌纤维收缩。 指运动神经末梢缠绕肌纤维束形成的板 状结构,它是效应器 哈佛氏系统 又称骨单位, 位于长骨骨干骨密质的、 外环骨板之间,

呈圆桶状, 由同心圆排列的哈佛氏骨板和中央一条哈佛氏管组成, 是长骨干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单位 神经组织 是神经系统的主要构成成分。 由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所组成。 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兴奋以及支持、保护和营养作用 神经元 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 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也是神经活动的基本功能单位。 骨组织 由大量钙化的细胞间质和几种细胞组成, 即骨基质和骨细胞, 骨原细胞, 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骨组织的功能是支持、连接、保护、储存钙磷、造血等 软骨 软骨组织及周围的软骨膜构成, 是固态的结缔组织, 对机体有一定的支持和保护作用。 可分为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和弹性软骨。 透明软骨 分布较广, 成人的关节面软骨,肋软骨, 呼吸道的一些软骨都是这种软骨。 新鲜时呈半透明状,较脆,易折断。 纤维软骨 分布于椎间盘纤维环, 关节盘和耻骨联合等, 是由大量平行或交错的胶原纤维排列而成, 软骨细胞较少。

从运动解剖学角度剖析腾空飞脚技术汇总

从运动解剖学角度剖析腾空飞脚技术 运动解剖学角度剖析腾空飞脚技术左无际左汝铎武昌职业中 专)(武汉体育学院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武术套路是武术的主要运动形式,而腾空飞脚是武术跳跃动作中最基本的动作,尤其在长拳和长拳类器械套路中经常出现。所以,腾空飞脚动作分析的研究,对教学、训练和比赛都有重要意义。腾空飞脚技术动作结构的阶段划分腾空飞脚有原地起跳和助跑起跳之分,而后者又有一步、二步和击步之分。由于上步和击步腾空飞脚运用比较普遍,动作也比较复杂,本文以上步腾空飞脚(右脚起跳,左脚先落地)为例,划分上步、起跳、腾空和落地等四阶段。预备姿势:两脚并步站立,两臂垂于体侧,眼视前方。上步:右脚间前,膝关节伸直,以脚后跟着地。蹬地后的一瞬间,上体有明显的后倾,伴随一定的送镜动作,同时两臂自然后摆。上步的目的是增加起跳的高度及获得水平速度。起跳:右脚蹬地向上跳起,左腿随之向上摆起,左膝弯曲。同时两臂向头上方摆起:左手先于右手摆至头顶,右掌变俯掌向前上方摆起,以掌背迎击左手掌,眼向前平视。起跳动作的实质是使人体重心产生尽可能大的垂直速度,获得较高的腾空高度。腾空:身体腾起的空中塑形是右腿挺膝向前上方弹踢,脚面绷平,上体挺响收腹塌腰,右手掌迎击右脚面,眼视右脚。同时左腿屈膝回收,脚面绷平,左臂亮掌于头的侧前方,略高于肩。空中塑型为身体在腾空瞬间的形态,不但显得腾空高,又体现了武术的风格和形态美。落地:左脚落地,右脚下落至身前微提。完成击拍动作之后,由于受重力作用而落地。当身体以下名速度从高处落下时,对地面产生冲击力,地面亦给身体方向相反的反作用。为了减缓后者对身体的冲击,根据公式:F一竿,应当增大落地缓冲时间t和减少下落时的速度v。分析与讨论腾空飞脚动作难度大,技术性强,不仅要求弹跳力好,还需要一定的柔韧素质,才能腾空,完成拍脚动作,同时也要全身各部分协调一致。 整个动作连贯性强,上下肢(尤其下肢)各环节及运动环节的肌肉工作瞬间转变如上步时,右下肢屈骸、膝由伸到微屈及足背屈;起跳时,转为伸骸,伸膝及足拓屈,以充分蹬伸;腾空时,迅即转为屈骸挺膝,足间前上方踢摆;落地时,由向上屈骸到屈骸、屈膝及足肠屈到背屈的缓冲动作。这就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动作熟练,而且还要有高度的灵敏反应性,如上步时,参与蹬地起跳的下肢肌肉预先拉长,肌肉中本体感受器受到刺激,形成反射性紧张,只要大脑皮质发出有意识的神经冲动,就可充分地发挥肌肉的力量。武术运动员只有借助于平时勤奋练习,及时找出错误动作原因,采取有效的辅助练习措施纠正之,才能达到上述动作熟练,素质好及灵敏性高等三要素。动作运动解剖分析法,对各动作阶段的运动环节与肌肉及肌肉的工作情况等细微分析,能为本技术动作采取哪些有效的辅助练习提供理论依据。如腾空时,右腿弹踢太低而无力,甚至击拍落空,与大腿前群肌力量不够及后群肌伸展性差有关。骼腰肌生理横断面大,为屈髓最主要肌,但因其力臂短而阻力臂长,收缩时费力;股直肌是主动肌,为多关节肌,当屈镜伸膝时出现“主动不足”,因而平时要加强二肌的力量性训练。股二头肌,半腔肌和半膜肌等股后肌群是多关节肌,屈髓伸膝时出现“被动不足” 伸展性不足),不仅使动作弹踢低,且有被拉伤可能,应采取加强伸展性的辅助练习。跳跃动作亦充分体现腰腹肌力量及控制能力的重要性:上体前屈与大腿上摆协调配合产生相向运动,能够使击响快速有力.否则,上体不动,会使腿

运动解剖学电子教案动作分析

运动解剖学电子教案(8)--第8章动作分析 [作者:tian 来源:运动解剖学课程网站点击数:358 更新时间:2007-4-15 文 章录入:admin01 ] 【学习目标】 掌握骨骼肌力量性 练习和伸展性练习 的解剖学依据,掌握肌肉工作的规律及影响肌力和关节运动幅度的解剖学因素,掌握多关节肌理论、环节受力分析法、动作分析理论。能充分利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自己学习和体育实践。 授课方式: 网络多媒体课件 【基本要求】 1基本掌握肌肉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第八章动作分析 【基本内容】 第一节肌肉的工作分析 一、肌肉工作及协作关系 每一个动作,都是在许多肌肉的参与下完成的。这些肌肉在运动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有的成为原动肌,有的成为固定肌、中和肌或对抗肌。 (一)原动肌 在完成某一动作中起动力作用的肌肉称为原动肌。它们的收缩是完成动作的原动力,是分析研究动作的主要内容。根据原动肌所起作用的主次,又可分为主动肌和副动肌。如伸肘关节的主动肌是肱三头肌,副动肌则为肘肌。 (二)对抗肌 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肉成为对抗肌。例如,作屈肘关节(弯举)运动时,肱二头肌是原动肌,而起伸肘作用的肱三头肌则为对抗肌。 原动肌和对抗肌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动作的改变而变化的。例如,在做伸肘运动(俯卧撑)时,

和肌肉工作性质分类。 2了解影响肌力发挥的解剖学因素和多关节肌的工作特点。 3了解环节受力分析法。 4掌握体育动作解剖学分析的内容和步骤。 5基本会对体育动作进行分析。 【基本概念】 1原动肌:在完成某一动作中起动力作用的肌群。 2对抗肌: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群。3固定肌:固定原动肌定点附着骨的肌群。 4动力性工作:肌肉收缩能引起运动环节的位置发生变化,而肌肉的长度亦有所变化的这种肌肉工作。肱三头肌又成为原动肌,而肱二头肌则成为对抗肌。如果原动肌和对抗肌同时收缩,则可使关节固定。(三)固定肌 当肌肉收缩时,其拉力可使该肌所附着的两块骨发生相向运动。为了充分发挥原动肌对动点骨(运动骨)的作用,就需要有其他肌肉来固定原动肌的定点骨(支撑骨)。这些对支撑骨起固定作用的肌肉称固定肌。例如,在做负重弯举(屈肘)时,就需要固定上臂,那些固定上臂的肌肉就是固定肌。 (四)中和肌 如果原动肌对动点骨具有多种功能,为了有效的发挥其中的某种功能,就需要有另外的肌肉来抵消那些不必要的功能。这些用来抑制原动肌多余功能的肌肉就是中和肌。 例如:髂腰肌有使大腿屈和旋外的作用,其屈的作用可使大腿向前迈。而外旋的作用,则可产生“外八字” 脚的步态。为了克服这一缺陷、就需要大腿的内旋肌(如臀中肌前部)来抑制髂腰肌的旋外作用,此时的臀中肌前部就起着中和肌的作用。 二、肌肉工作的分类 肌肉工作可分为动力性工作和静力性工作两大类。 (一)静力性工作 静力性工作也称支持工作,这类工作可使身体各环节保持在一定的位置上,如燕式平衡、马步站桩等动作。 静力性工作的特点是肌肉的拉力矩等于阻力矩。肌肉紧张但长度不变,又称肌肉的“等长收缩”。 (二)动力性工作 肌肉收缩能引起运动环节的位置发生变化,肌肉的长度亦有变化。动力性工作又可分为克制工作和退让工作两种。 1克制工作: 又称向心收缩。这种工作的特点是,肌肉的拉力矩大于阻力矩,肌肉缩短,动点向定点*拢。绝大多数体育动作属于此类工作,例如,负重弯举的上举阶段。 2退让工作: 又称离心收缩。其特点是,肌肉的拉力矩,小于阻力矩,肌肉紧张,但是渐渐的被拉长,动点与定点逐渐分离,例如,负重弯举的下降阶段。 三、单关节肌和多关节肌 根据肌肉跨过关节的数量,可分为单关节肌和多关节肌。 (一)单关节肌 单关节肌只跨过一个关节,一般比较短而粗,作用力集中在一个关节、收缩力大,如三角肌、胸大肌、臀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运动解剖学》试卷

社会体育专业《运动解剖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肌节 2.近固定 3.静力工作 4.体循环 5.本体感受器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 1.光镜下观察模式细胞由、、 三部分组成。 2.胸骨可分为、和三部分。 3.内脏是指主要位于、和

内,并有直接或 间接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它包括、、和四 大系统。 4.男性的生殖腺叫;它是产生生殖细胞 即,并分泌的器官。 5.大脑半球可分为五个叶,即脑叶、颌 叶、颞叶、枕叶和顶 叶。 6.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和鼓膜三部分,有收集传导声音的功能。 7.甲状腺可分泌和,前者的功能 是,而后者则具有的作用。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对脊髓内部结构描述正确的是( b )。 A.脊髓横切面上,中央管周围是“H”形白质,白质的四周是

灰质 B.脊髓横切面上,中央管周围是“H”形灰质,灰质的四周是白质 C.脊髓横切面上,中央管前方为灰质,后方为白质 D.脊髓横切面上,中央管前方为白质,后方为灰质 2.神经和神经束的共同特点是( b )。 A.由功能相似的灰质团块构成 B.由功能相似的神经纤维构成 C.均存在于周围部 D.前者存在于中枢部,后者存在于周围部 3.胸导管( c。 A.有左、右颈干和左、右锁骨下干、左、右支气管纵隔干汇入B.有左、右颈干和左、右腰干汇入 C.收集人体约3/4的淋巴,注入左静脉角 D.收集人体约3/4的淋巴,注入右静脉角 4.在成人中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 c )。 A.同侧的心房相通 B.同侧的心室相通 C.同侧的房室相通 D.左心房与右心室相通 5.关于腮腺的描述,错误的是( d )。 A.人体最大的唾液腺 B.开口于颊粘膜

舞蹈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舞蹈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舞蹈动作姿态万千,变化无穷,不可能逐一介绍。下面仅选择几个基本动作做技术分析,以求举一反三,达到掌握舞蹈解剖学分析方法并运用于实践的目的,舞蹈的技术技巧种类繁多,如转和翻类技巧,不仅需要关节运动和肌肉用力,还需要大脑神经中枢的综合调配、身体平衡器官、本体感受器的敏感等,此类技术技巧问题不是通过解剖学分析就能全部解决的,因此也就不在此次动作分析之列: 下面就“胸腰”、“旁擦地”、 “控后腿”、“小跳”、“紫金冠眺”、“踹燕”等动作举例分析。(一)“胸腰”的解剖学分析 l、“胸腰”的动作要领 预备姿势:舞蹈演员身体直立,手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胸腰动作始自头部,先向上方拎上去,好似有人在上面牵着,将颈椎、胸椎一节节拉开,而后向远、向后方伸展,肩胛骨向内夹,胸椎向上顶,最终面部及胸口朝向上方(图4—8),呈现女性极富表现力的胸腰姿态: 2.“胸腰”的解剖学分析

“胸腰”的解剖学分析见表4—1所示: 表4—1 “胸腰”动作分析表 3.小结 由解剖学分析可知: 一是“胸腰”动作主要运用肌肉是竖脊肌、斜方肌、菱形肌、胸锁乳突肌以及三角肌后部、大圆肌、小圆肌和冈下肌等;因为从人体结构看,由于胸椎棘突长且斜向后下方,又由于胸廓的存在,影响“胸腰”的幅度,所以“胸腰”的关键,—‘是伸开胸椎及颈椎间的距离,肩胛骨后缩(夹住) 二是肩关节外旋; 三是头颈部后伸的配合:舞蹈演员要想做好“胸腰 ”动作,一定抓住关键,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该动作主要是通过关节活动幅度增大,提高“胸腰 ’’的动作质量:所以,压肩——提高肩关节灵活性,增长肩胛内缩肌肉力量,提高夹肌、胸锁乳突肌的伸展性、力量,是训练好“胸腰”的首要条件。 “胸腰”动作容易出现的错误包括: “梗脖子”——夹肌、胸锁乳突肌没有伸展,过分紧张所致; 胸部挑不上去——肩胛骨没有夹住。

2017年山西教师招聘笔试《小学体育》运动解剖学:基本切面和基本轴

2017年山西教师招聘笔试:《小学体育》运动解剖学:基本切 面和基本轴 导语:在运动解剖学中基本切面和基本轴是教师招聘常考的一个知识点,单独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是考查在实际运动中和运动形式的结合应用时,仍然具有很大的迷惑性,也是比较难理解的一类题型,也有不少考生在这一类的题型中失分,所以中公教师今天特意为大家准备了关于这个知识点的相关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对这个知识点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和记忆,以防患于未然。首先对基本切面和基本轴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一、基本轴 运动解剖学规定人体有三个互相垂直的基本轴,描述人体或环节运动时一般都以绕这三个轴进行转动。 垂直轴:呈上下方向,并与地平面相垂直的轴。 矢状轴:呈前后方向,并与水平面平行的轴。 冠状轴:或称额状轴,呈左右方向,并与水平面平行的轴。 二、基本切面 矢状面:沿前后方向所做的切面,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与水平面及冠状面垂直。若沿正中线把人体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的切面称正中矢状面,简称正中面。 冠状面:或称额状面,沿左右方向所做的切面,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与水平面及矢状面垂直。 水平面:或称横切面,横切人体,与地面平行的切面,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与矢状面及冠状面垂直。

三、关节的运动 关节的运动通常是指人体的某一环节(躯体的任何一个部分),在某一平面内围绕某一 运动轴所进行的运动。关节面的形态决定运动轴的多少和方向,并决定关节的运动形式和范围。 屈、伸:指运动环节绕额状轴在矢状面内所进行的运动,向前运动为屈,向后运动为伸;膝关节及其以下关节相反,小腿向后贴近大腿的运动称为膝关节的屈,反之则为伸;足背向小腿前面靠拢为踝关节的伸,亦称为背屈,足尖向下垂为踝关节的屈,亦称为跖屈。 水平屈伸:上臂在肩关节或大腿在髋关节处外展90°,绕垂直轴在水平面内运动,向 前运动为水平屈,向后运动为水平伸。 外展、内收:运动环节绕矢状轴在额状面内进行的运动。环节末端远离正中面为外展,靠近正中面为内收。手指则以中指为标志,远离中指为外展,靠近中指为内收。 回旋:运动环节绕其本身的垂直轴在水平面内进行的运动,由前向内的旋转为内旋(逆时针);由前向外的旋转为外旋(顺时针),在前臂则称为旋前和旋后。 四、习题练习

《运动解剖学》考试大纲汇总

运动解剖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 运动解剖学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主要功能、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了解细胞和组织的结构,较系统地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及主要机能,以及生长发育的规律。同时了解体育锻炼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掌握运动中人体环节的运动规律及体育锻炼的人体解剖学依据。培养学生运用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去实验观察和分析运动动作的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及从事体育教学奠定解剖学基础。 二、考试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本课程的结业考核,考核合格水平应达到高等院校体育类本科教育的要求,因此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一定的区分度和难度.。本考试大纲是以本课程的教学大纲为依据制订的,而教材内容中有部分考试大纲内容和要求中未提到的内容,均不在考试范围内,考试内容要求以本考试大纲为准。 (二)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的表达,一般分三个层次,用相关词语描述。 一般分为识记(或了解)、领会(或理解)、应用(或掌握)三个层次规定,达到有能力层次要求。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1、“识记” (或“了解” ):要求应考者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能正确认知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2、"领会"(或“理解” ):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并能进一步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3、"应用"(或“掌握” ):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期末结业考试实行我院统一考核, 根据本考试大纲由我系题库命题, 统一评分标准, 统一考试时间,采用教考分离。 2、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试卷满分100分。答卷时间:120 分钟 3、本课程考试试卷采用的题型一般有: (1)、单项选择题: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理解程度及判断能力。占全部试题的20%。 (2)、判断题: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理解、记忆程度和判断能力。占全部试题的20%。 (3)、填空题: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记忆程度。占全部试题的25%。 (4)、名词解释题: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的识记与掌握程度。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的15%。 (5)、简答题: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知识、理论的掌握及综合应用的能力。占全部试题的15%。 (6)、填图题: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及综合应用和实验操作的能力。占全部试题的5%。 4、试题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较难题。三种试题在试卷中的比例依次约为3:5:2。考试的内容和要求以本考试大纲为准,要求考核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及联系实际。命题覆盖面较广, 但试题难度要适中, 题量要适当,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解剖学复习资料说课讲解

一、名词解释 关节囊纤维层:是致密结缔组织。作用——稳固关节,保护关节完整性; 关节囊滑膜层:是薄层的疏松结缔组织膜。作用——富含血管网,可分泌滑液。为关节内所提供的业态环境,不仅可润滑关节面,减少摩擦,增加关节灵活性,保证了关节软骨和半月板等软骨组织的新陈代谢。 关节腔:是关节囊滑膜层和关节面围成的密闭腔隙。作用——腔内含有少量滑液,呈负压,使关节面相贴,对维持关节的稳固有一定的作用。 韧带:作用——连结加固关节、限制关节运动。 关节内软骨:是位于关节腔内的软骨,由纤维软骨构成。其有两种形状,一种是圆盘形,称为关节盘,位于构成关节骨的关节面之间,其周缘附着于关节囊,可将关节腔分成两部分。另一种为月牙形,称半月板,位于膝关节内。关节内软骨作用——加深关节窝,使两骨关节面相互适应,减缓外力对关节的冲击和震荡,改变关节的运动形式,增大关节的活动范围。 关节唇:是附着于关节囊周缘的纤维软骨环。肩关节和髋关节中皆有关节唇。作用——可增大关节面,加深关节窝,使关节更加稳固。 滑膜襞:有些关节囊的滑膜层面积大于纤维层,以致滑膜折

叠,并突向关节腔而形成的滑膜襞,其内含脂肪和血管。作用——在关节运动中,当关节腔的形状、容积和压力改变时,滑膜襞可起到填充或调节作用,可扩大滑膜的面积,有利于滑液的分泌和吸收作用。 滑膜囊:关节囊的滑膜层从纤维层的薄弱或缺如处作囊状向外膨出称为滑膜囊,可与关节囊相连或不相连。滑膜囊多位于肌腱与骨面之间。作用——减少运动时与骨面之间的摩擦。肌腹:由许多肌纤维(肌细胞)借结缔组织结合而构成。作用——通过肌纤维的收缩和舒张,来产生和调节人体运动的动力。各层结缔组织膜的作用——是肌肉的支持组织,血管和神经延其伸入肌肉内。可支持、连接、营养、保护肌纤维,对单条肌纤维的活动、乃至对肌束和整块肌肉的肌纤维群体活动也起着调节作用。 肌腱:为肌肉两端呈银白色的部分,主要由大量的胶原纤维束构成,非常坚韧,一端连于肌腹,另一端附着于骨。长肌的腱多呈条索状,扁肌的腱呈薄膜状,称腱膜。 浅筋膜(皮下筋膜):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有脂肪、血管、神经。作用——对肌肉有保护作用,并有助于维持体温。深筋膜(固有筋膜):致密结缔组织构成。深肌膜包裹肌肉 或肌群,形成各块肌肉或各层肌肉的肌鞘。作用——约束肌肉的牵引方向,分隔各块肌肉或肌群,保证每块肌肉或肌群能单独活动,互不干扰。深筋膜作用——成为肌肉的附加支

运动解剖学知识点

绪论 运动解剖学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的规律。是探索人体机械运动与体育动作关系的一门基础学科。 2.人体的标准解剖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拢,足尖向前,双上肢下垂于躯干的两侧,掌心向前。 3.人体基本面:矢状面、冠状面(额状面)、水平面(横切面)。 矢状面是指沿身体前后径所作的切面。 冠状面是指沿身体左右径所作的切面。 水平面是指横切身体,与地面平行的切面。 4.人体基本轴:矢状轴、冠状轴(额状轴)、垂直轴。 矢状轴:为前后方向并与水平面平行的轴。 冠状轴(额状轴):为左右方向并与水平面平行的轴。 垂直轴:为上下方向并与水平面垂直的轴。 运动系统 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2.运动系统功能:支持、保护、运动。 第一章骨与骨连结 1.骨组织由骨细胞、胶原纤维、基质等构成。

2.骨分类: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长骨:分布于四肢,呈长管状,分为一体两端。 短骨:一般呈立方形,多成群分布于连结牢固且有一定灵活性的部位。 扁骨:呈板状,主要构成颅腔、胸腔、盆腔的壁,起保护作用。 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 籽骨:位于肌腱内的小骨,其体积较小,在运动中起减少摩擦和转变肌力牵引方向的作用。 3.骨由骨质、骨膜、骨髓构成。 骨质:有骨组织构成,它是骨的主要成分,按结构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 骨密质:质地致密,耐压性较大,配布于骨的表层。 骨松质:呈海绵状,由许多片状的骨小梁交织排列而成。 4.骨膜: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包括骨外膜和骨内膜。 骨外膜:被覆于新鲜骨表面,含有丰富的神经、血管、淋巴。对骨的营养、再生、感觉起重要作用。外层厚而致密,有许多胶原纤维束穿入骨质,使之固定于骨面。内层疏松有成骨和破骨细胞,具有产生新骨质,破坏旧骨质的功能。 5.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松质的间隙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含有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和其他幼稚型的血细胞,有造血功能。黄骨髓脂肪组织。 6.长骨的动脉:滋养动脉、干骺端动脉、骺动脉、骨膜动脉。

《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备课讲稿

《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 基本面向:适用于专科体育保健与康复、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专业 教学时数:32学时(讲课26学时,实验6学时) 考核方式:考试 一、课程概况 《运动解剖学》是体育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系统的正常人体各器官形态结构的知识,掌握与体育运动联系最为密切的运动系统各器官形态结构的特点、关节的机械运动规律、运动的主要肌群、以及发展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等素质的基本原理。探讨体育运动对人体各器官的影响和对外部特征的影响。重视运动技术的解剖学分析方法,为分析人体动作,发展力量和柔韧性等运动训练方案制订,为运动技术诊断、运动损伤预防和运动选材等方面,为学习《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等课程及各项运动技术课教学、训练提供必要的解剖学知识。并使学生从中获得相当的医学常识,丰富知识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开拓创造性思维。为将来从事体育教学、训练、社会体育指导及体育科学研究工作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主要有中学《生物》、《生理卫生》等。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主要有《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测

量与评价》、《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等。 二、教学基本要求 教学中要依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内容多增加案例,既要注重知识的科学性和基础性,又要增加生动性和实用性。应重视实验课,按本纲要的要求制订实验教学大纲,选用实验指导书,购置必要的实验设备,完善实验条件、加强实验教学,保证实验课的质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表达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绪论 教学内容:人体、运动解剖学的定义、学习运动解剖学的目的与要求及基本观点与方法、运动解剖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运动解剖学基本术语。 基本要求:掌握运动解剖学的定义,了解学习运动解剖学的目的与要求及基本观点、方法,了解运动解剖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掌握运动解剖学基本术语。 重点:运动解剖学定义、运动解剖学基本术语。 难点:运动解剖学基本术语。 (二)第一章细胞和细胞间质 教学内容:细胞的形态与结构、细胞间质 基本要求:掌握细胞的形态、结构;掌握细胞质的组成、细

运动解剖学动作分析

一、单手投篮动作分析 关节运动原动肌对抗肌工作性质工作条 件 肩胛骨上提斜方肌上部、菱形肌、 肩胛提肌、胸锁乳突 肌 斜方肌下部、胸小 肌、前锯肌下部肌 纤维 向心工作近固定 上回旋斜方肌上下部肌纤 维、前锯肌下部肌纤 维 菱形肌、胸小肌、 肩胛提肌 肩关节屈胸大肌、三角肌前部 肌纤维、肱二头肌、 喙肱肌三角肌后部肌纤维、肱三头肌长头、背阔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 肘关节伸肱三头肌、肘肌肱肌、肱二头肌、 肱桡肌、旋前圆肌 腕关节屈桡侧腕屈肌、掌长肌、 尺侧腕屈肌、指深屈 肌、指浅屈肌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指伸肌和示指伸肌 二、引体向上动作分析 关节运动原动肌对抗肌工作性质工作条件 肩胛骨下降斜方肌下部、胸小 肌、前锯肌下部肌纤 维 斜方肌上部、菱 形肌、肩胛提肌、 胸锁乳突肌 向心工作远固定 下回旋菱形肌、胸小肌、肩 胛提肌 斜方肌上下部肌 纤维、前锯肌下 部肌纤维 肩关节伸三角肌后部肌纤维、 肱三头肌长头、背 阔肌、冈下肌、大圆 肌、小圆肌胸大肌、三角肌前部肌纤维、肱二头肌、喙肱肌 肘关节屈肱肌、肱二头肌、肱 桡肌、旋前圆肌 肘肌、肱三头肌 腕关节不动无静力工作(加固)上固定

三、俯卧撑动作分析 关节运动 原动肌 对抗肌 工作性质 工作条件 肩胛骨前伸 前锯肌、胸大肌、胸小肌 斜方肌、菱形肌 向心工作 远固定 肩关节屈 三角肌前部、胸大肌 、肱二头肌、喙肱肌 三角肌后部肌纤维、肱三头肌长头、背阔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 肘关节伸 肘肌、肱三头肌 肱肌、肱桡肌、肱二头肌、旋前圆肌 腕关节不动 无 静力工作 (固定) 四、仰卧起坐动作分析 关节运动 原动肌 对抗肌 工作性质 工作条件 躯干屈 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髂腰肌、胸锁乳突肌 竖脊肌、斜方肌、胸锁乳突肌、臀大肌 向心工作 下固定 五、纵跳动作分析 关节运动 原动肌 对抗肌 工作性质 工作条件 髋关节伸 臀大肌、大收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 髂腰肌、股直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耻骨肌 向心工作 远固定 膝关节伸 股四头肌 腓肠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股薄肌 踝关节屈 小腿三头肌、拇长屈肌、趾长屈肌、胫骨后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胫骨前肌、长伸肌和趾长伸肌

运动解剖学要点

CHINA 运动解剖学要点 OCEAN Administrator [选取日期] [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

一、运动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一〕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两足并拢,足趾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二〕人体的基本轴垂直轴、矢状轴、冠状轴。 〔三〕人体的基本面矢状面:正中矢状面冠状面:又称额状面水平面 〔四〕方位术语 〔1〕上和下〔2〕前和后〔3〕内和外〔4〕内侧和外侧〔5〕近侧和远测〔6〕尺侧和桡侧〔7〕胫侧和腓侧〔8〕浅和深 第一章 第二节基本组织 一、上皮组织二、结缔组织三、肌组织: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四、神经组织 第三节器官与系统 第二章运动系统 第一节概述 学习目标1、掌握骨的结构。2、掌握关节的结构、关节的运动。3、掌握骨骼肌结构。4、了解骨的分类、表面标志、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以及骨的功能。5、了解骨连接的分类、关节的分类、关节运动幅度及其影响因素。6、了解骨骼肌的物理特性、起止点、配布规律。 〔一〕骨的分类成年人全身有206块骨。 〔二〕骨的表面标志 〔三〕骨的构造活体骨是由骨膜、骨质、骨髓、血管和神经组成。 〔1〕骨松质 〔2〕骨密质:主要分布于长骨的骨干有紧密排列的骨板构成。 骨板分为外环骨板、内环骨板、哈佛氏骨板、间骨板。 〔四〕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1、骨的化学成分骨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构成。无机物约占干骨的60%—70%,主要是磷酸钙和碳酸 钙。 2、骨的物理特性无机物使骨具有很强的硬度,有机物具有很强的韧性。 〔五〕1、骨的发生方式膜内成骨软骨内成骨 2、骨的生长长长长粗 3、影响骨生长的因素①种族和遗传②激素③营养④机械因素⑤生物活性物质 〔六〕骨的功能〔1〕支架功能〔2〕造血功能〔3〕保护功能〔4〕储存钙磷〔5〕杠杆功能 二、关节的概述 骨与骨之间相连结称为骨连结。骨连结可分为有腔室连结和无腔室连结 〔一〕关节的结构关节的结构分为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 关节的基本结构有关节腔、关节囊和关节面。 关节囊:外层为纤维层内层为滑膜层 〔二〕关节的分类 球窝关节:掌指关节、肩关节、髋关节、肱桡关节 平面关节:腕骨间关节 椭圆关节:腕关节、股胫关节鞍状关节:拇指腕掌关节 滑车关节:指间关节、肱尺关节、骨髌关节、踝关节 车轴关节圆柱关节:桡尺近侧关节 〔四〕关节运动幅度及其影响因素 1、关节面面积大小 2、关节囊的薄厚和松紧度 3、关节韧带的多少与强弱 4、关节周围骨骼肌的伸 展性与弹性5、关节周围的骨结构

《运动解剖学》考试大纲汇总

《运动解剖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学习目得: 运动解剖学就就是体育教育专业得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就就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主要功能、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得影响。 通过本课程得学习能够使学生了解细胞与组织得结构,较系统地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得形态、结构及主要机能,以及生长发育得规律。同时了解体育锻炼对人体形态、结构得影响。掌握运动中人体环节得运动规律及体育锻炼得人体解剖学依据。培养学生运用人体解剖学得基本理论知识、去实验观察与分析运动动作得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及从事体育教学奠定解剖学基础。 二、考试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本课程得结业考核,考核合格水平应达到高等院校体育类本科教育得要求,因此考试应具有较高得信度、效度、一定得区分度与难度、。本考试大纲就就是以本课程得教学大纲为依据制订得,而教材内容中有部分考试大纲内容与要求中未提到得内容,均不在考试范围内,考试内容要求以本考试大纲为准。?(二)考核目标得能力层次得表达,一般分三个层次,用相关词语描述。 一般分为识记(或了解)、领会(或理解)、应用(或掌握)三个层次规定,达到有能力层次要求。三个能力层次就就是递进等级关系。各能力层次得含义就就是: 1、“识记”(或“了解” ):要求应考者知道有关得名词、概念、知识得含义,能正确认知与表述。就就是低层次得要求。 2、"领会"(或“理解”):在识记得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并能进一步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得区别与联系。就就是较高层次得要求。 3、"应用"(或“掌握” ):在领会得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与解决有关得理论与实际问题。就就是最高层次得要求。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期末结业考试实行我院统一考核, 根据本考试大纲由我系题库命题, 统一评分标准, 统一考试时间,采用教考分离。 2、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试卷满分100分。答卷时间:120分钟 3、本课程考试试卷采用得题型一般有: (1)、单项选择题: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得理解程度及判断能力。占全部试题得20%。 (2)、判断题: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得理解、记忆程度与判断能力。占全部试题得20%。 (3)、填空题: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得理解程度与记忆程度。占全部试题得25%。 (4)、名词解释题: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得识记与掌握程度。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得15%。 (5)、简答题: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知识、理论得掌握及综合应用得能力。占全部试题得15%。 (6)、填图题: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得掌握及综合应用与实验操作得能力。占全部试题得5%。 4、试题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与较难题。三种试题在试卷中得比例依次约为3:5:2。考试得内容与要求以本考试大纲为准,要求考核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及联系实际。命题覆盖面较广,但试题难度要适中, 题量要适当,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得应用。

浅谈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浅谈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石建东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 摘要:作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是体育科研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运动解剖学的重点和难点。其目的是从人体结构的角度分析运动动作的规律性,为学习和提高动作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运动动作;解剖学分析 引言:运动动作虽然有多种多样,但从人体结构角度分析,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任何动作都是以肌肉收缩为动力,牵引骨骼,围绕关节而运动的。骨与关节是运动的被动部分,肌肉则是主动部分。肌肉在人体运动中处于重要位置。分析运动动作时,其重点为肌肉。因此,在进行动作分析之前,必须先了解肌肉的功能。 1.运动中肌肉状态的描述 肌肉由许多肌纤维构成。在做动作时,肌纤维可以缩短,也可以被动地伸长,还可以处于既不缩短也不伸长的状态。肌纤维处于缩短状态时所做的工作叫做克制工作,这是运动动作中较常见者,如三角肌纤维收缩就可使两臂侧平举。肌纤维处于伸长状态时所做的工作叫退让工作,在负重的情况下缓慢地屈肘关节,使上臂后面之肱三头肌纤维被拉长时所做的工作,就属此类。做克制工作和退让工作时,肢体是处于运动的状态,所以这种产生运动的工作又称为动力工作。与此相反的另一种工作为静力工作,即肌纤维长度不变,既不缩短也不伸长,可是肌肉的紧张程度(张力)增加,如两臂保持侧平举时,三角肌纤维长度不变,但其张力增加,以克服两臂下垂的重力,就属此类。 每个关节的运动,都不是单纯地由一块肌肉来完成,而是由一群肌肉完成的。而在这一肌群中各个肌肉所起的作用又不完全一样,其中直接完成动作的肌肉叫原动肌,与其作用相反的肌肉叫对抗肌。例如屈肘时,上臂前面的肱二头肌、肱肌和前臂外侧的肱桡肌是屈肘的原动肌,而上臂后面的肱三头肌是屈肘的对抗肌,其肌纤维被拉长,但保持一定的紧张度,使屈肘时的原动肌在收缩过程中免于因动作过猛而受伤。有时在做某个动作时,只需一个关节运动,要求邻近的关节固定不动。以便使活动这个关节的肌肉能充分发挥力量。这种使邻近关节固定不动的肌肉,叫固定肌。如用力屈肘时要求肩关节固定,所以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则称为固定肌。 在分析运动动作时除了要注意肌肉收缩力以外,还要注意重力和摩擦力等。这些力产生于身体外部,因而称为外力。肌肉收缩力产生于身体内部,所以称为内力或肌力。内力和外力往往同时作用于人体,其作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如果在肢体上两种力的方向相反,肌力大于外力时,肢体则朝着与外力相反的方向运动。例如作高抬腿跑时,大腿于髋关节处做向上屈的动作,其原动肌就是与重力相反的一侧的髂腰肌、股直肌等若负重蹲起时,身体需由蹲位伸直向上,这时为了克服杠铃和身体各部分向下运动,则蹲起的原动肌主要为臀大肌、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如果作用于肢体的两种力的方向一致,肢体运动速度则快,其原动肌则是位于肢体运动方向同一侧的肌群。例如,排球运动员在跳起正面扣球时,上肢在肩关节处作伸与内收动作,其重力也有使上肢向下的作用,所以上肢内收和伸的速度要超过重力向下的速度。这时扣球动作的原动肌,就是使上臂在肩关节处伸和内收的肌群,即胸大肌、背阔肌和三角肌等。如果作用于肢体时两种力的方向相同,而肢体运动速度慢于重力,则原动肌是位于肢体运动方向相反的一侧的肌群。例如在双

浅谈运动解剖学对体育运动专业学生的重要意义

浅谈运动解剖学对体育运动专业学生的重要意义 摘要:一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好与坏不仅仅需要科学合理的训练和适当的调整休息,更重要的是自我调整和自己监督。了解自己的身体,掌握自身的 状态,再结合教练的培养运动成绩才能不断的提高,才能取得更加优异 的成绩,而这最基础就是扎实的专业知识——运动解剖学 关键词:运动解剖;骨骼;肌肉;关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运动解剖学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规律,探索人体机械运动与体育运动的关系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通过学习学生不仅会对人体的形态结构有一个基本、系统的认识,而且会进一步了解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功能所产生的影响,进而使体育专业学生加深对运动技术动作、常用身体训练方法的理解,有效地提高自向技术水平,预防运动损伤,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然而,作为体育类院校重点课程之一的运动解剖学,却往往因为内容的枯燥乏味、生涩难懂而被学生们所忽略。“努力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对运动解剖学的深层认知”成为了老师们新的课题,现就运动解剖学与体育运动专业之间的关系进行如下浅析。 一、“骨”与体育运动 “骨”作为运动系统中的“杠杆”,起着支撑人体、保护内脏器官、造血和储备等重要作用,长期从事科学的运动训练可以使骨在形态结构上产生良好的适应性变化,骨密质增厚、骨径变粗、变的更加坚固,抗折、抗压缩抗扭转方面性能都有所提高,这无疑对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的提高都有好处。 儿童少年时期骨的新陈代谢旺盛,这个时期进行合理体育锻炼对骨的生长发育有良好的作用。对长骨适当的纵向压力,有利于骨维持正常的矿物质代谢,而体育活动恰恰能在垂直方向给骨以负荷,这对骨盐的增另有重要意义。相反,运动时,不适宜的、强度过大的训练,又不注意适当的休息,骨便会向不正常方向发展,这就要求训练方法科学合理,运动员学会自我监督以及对运动解剖学的知识原理的掌握。 根据研究,不同的运动项目对骨的影响也不同。跳远运动员胫骨前缘壁增厚;举重运动员胫骨内侧壁增厚;拳击运动员掌骨头和指骨头近节承受负荷,所以骨骺变化较大;体操运动员掌骨干和指骨近节承受负荷,所以骨干部变化较大;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