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7年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7年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7年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7年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7年上海市静安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

2016、11

一、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

漫谈读书梁实秋

①我们现代人读书真是幸福。古者,“著于竹帛谓之书”,竹就是竹简,帛就是缣素。书是稀罕而珍贵的东西。一个人若能垂于竹帛,便可以不朽。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用韧皮贯联竹简,翻来翻去以至于韧皮都断了,那时候读书多么吃力!后来有了纸,有了毛笔,书的制作比较方便,但在印刷之术未行以前,书的流传完全是靠抄写。我们看看唐人写经,以及许多古书的钞本,可以知道一本书得来非易。自从有了印刷术,刻版、活字、石印、影印,乃至于显微胶片,读书的方便无以复加。

②物以稀为贵。但是书究竟不是普通的货物。书是人类的智慧的结晶,经验的宝藏,所以尽管如今满坑满谷的都是书,书的价值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 __________, __________。书的价值在于其内容的精到。宋太宗每天读《太平御览》等书二卷,漏了一天则以后追补,他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这是“开卷有益”一语之由来。《太平御览》采集群书一千六百余种,分为五十五门,历代典籍尽萃于是,宋太宗日理万机之暇日览两卷,当然可以说是“开卷有益”。如今我们的书太多了,纵不说粗制滥造,至少是种类繁多,接触的方面甚广。我们读书要有抉择,否则不但无益而且浪费时间。

③那么读什么书呢?这就要看各人的兴趣和需要。在学校里,如果能在教师里遇到一两位有学问的,那是最幸运的事,他能适当指点我们读书的门径。离开学校就只有靠自己了。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有一个原则也许是值得考虑的:作为一个地道的中国人,有些部书是非读不可的。这与行业无关。理工科的、财经界的、文法门的,都需要读一些蔚成中国文化传统的书。经书当然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史书也一样的重要。盲目地读经不可以提倡,意义模糊的所谓“国学”亦不能餍现代人之望。一系列的古书是我们应该以现代眼光去了解的。

④黄山谷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细味其言,觉得似有道理。事实上,我们所看到的人,确实是面目可憎语言无味的居多。我曾思索,其中因果关系安在?何以不读书便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我想也许是因为读书等于是尚友古人,而且那些古人著书立说必定是一时才俊,与古人游不知不觉受其熏染,终乃收改变气质之功,境界既高,胸襟既广,脸上自然透露出一股清醇爽朗之气,无以名之,名之曰书卷气

...。同时在谈吐上也自然高远不俗。反过来说,人不读书,则所为何事,大概是陷身于世网尘劳,困厄于名缰利锁,五烧六蔽,苦恼烦心,自然面目可憎,焉能语言有味?

⑤当然,改变气质不一定要靠读书。例如,艺术家就另有一种修为。“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三年不成。成连言吾师方子春今在东海中,能移人情。乃与伯牙偕往,到蓬莱山,留伯牙宿,曰:‘子居习之,吾将迎师。’刺船而去,旬时不返。伯牙延望无人,但闻海水澒洞崩坼之声,山林窅冥,群鸟悲号,怆然叹曰:‘先生将移我情。’乃援琴而歌,曲成,成连刺船迎之而返。伯牙之琴,遂妙天下。”这一段记载,写音乐家之被自然改变气质,虽然神秘,不是不可理解的。禅宗教外别传,根本不立文字,靠了顿悟即能明心见性。这究竟是生有异禀的人之超绝的成就。以我们一般人而言,最简便的修养方法还是读书。

⑥书,本身就有情趣,可爱,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书,立在架上,放在案头,摆在枕边,无往而不宜。好的版本尤其可喜。我对线装书有一分偏爱。吴稚晖先生曾主张把线装书一律丢在茅厕坑里,这偏激之言令人听了不大舒服。如果一定要丢在茅厕坑里,我丢洋装书,舍不得丢线装书。可惜现在线装书很少见了,就像穿长袍的人一样的稀罕。几十年前我搜求杜诗版本,看到古逸丛书影印宋版蔡孟弼《草堂诗笺》,真是爱玩不忍释手,想见原本之版面大,刻字精,其纸张墨色亦均属上选。在校勘上笺注上此书不见得有多

少价值,可是这部书本身确是无上的艺术品。

1.第①段说“(在古代),书是稀罕而珍贵的东西”,其理由是:。(2分)

2.填入第②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畅销未必内容好,价廉未必货色差。

B. 内容好的不一定畅销,货色差的不一定价廉。

C. 价廉未必货色差,畅销未必内容好。

D. 货色差的不一定价廉,内容好的不一定畅销。

3.第④段加点词“书卷气”的含义是:(2分)

4.第⑤段中,为什么要写有关“移情”、“顿悟”的内容?()。(4分)

5.下列推断与文章一致的一项是()(2分)

A.孔子读《易》,韦编三绝,确实下了一番苦功。

B.所谓“开卷有益”,就是只要读书,就一定会有收获。

C.不读书的人,一定是“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D.作者对“线装书”的偏爱,正是热爱传统文化的表现。

6.关于读书,本文的主要观点有哪些?(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1题。(17分)

请接受残酷迟子建

①一个儿童站在漆黑的楼道里敲一扇铁灰色的门,他没有听到回答声;一个年轻女子伫立在百货商场柜前为丈夫购买丧服的衣料;一个探险者倒在茫茫无际的丛林中,弥留之际他发现鹰和乌鸦在头顶鸣叫盘桓不休;一个终日坐在河边洗衣的女人突然有一天发现河对岸那棵美丽的椴树让人砍了,而那椴树正是她曾与弃她而去却缅怀不已的恋人约会过,从此她不再来河边洗衣。这些景象的出现,标志着残酷的诞生。残酷走来的时候总是步履从容,不动声色。残酷可以出现在战场、医院,也可以出现在阳光明媚的网球场绿草簇拥着的花坛。生活让人学会残酷,而艺术必须让人接受残酷。

②一幅画的失败,一首交响乐的流产,一篇小说的流于平庸,并不意味着残酷。艺术的残酷是一种精神自虐的残酷。当你站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领奖台上对全世界的人发表演说时,心里却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空虚、恐怖、甚至厌倦,残酷在这个时候威风凛凛地走向艺术。

③那些伟大的艺术家在残酷微笑着向他们走来时总是采取积极态度。海明威和三岛由纪夫,一个在西方用枪口对准自己的头颅,一个在东方用刀剖开自己的腹部。他们冷静地接受了艺术的残酷。尽管有许多饶舌的社会学家对他们的自杀做出了种种看似理由很充分的分析,但那只是社会学家的误解而已。能使艺术家结束生命的,只能是艺术。而我们总是在接受别人残酷上领略辉煌,这实在是一种惊心动魄的悲哀。

④生活中出现残酷时尚有补救之机,而残酷走向艺术时只能面对死亡,你别无选择。没有任何伟大的艺术家会不断创造高峰,人在艺术的探索中越是执着、激动而勇往直前,同时又越是疲惫、绝望。艺术是狡猾的,当你迢迢奔向它时它能神采飞扬地向你招手,而当你切近它时却又将真实的面孔转向别处。所以总在路上行走的奔向艺术的人(不是艺术家)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尚且能在生活中占一席之地。而真正走到艺术临界点的艺术家是不幸的,因为他们接受了双重残酷:生活的和艺术的。

⑤卢浮宫的藏画,巴黎图书馆的藏书,莫扎特、肖邦、柴可夫斯基、拉威尔留给我们的音乐,无一不是残酷的表现。我们在领略伟大和辉煌的同时,必须明白我们首先应该接受残酷。凡?高的金黄色的像太阳一样燃烧着的向日葵是残酷的,因为它曾使凡·高的心灵备受摧残而又令后来者手持画笔望洋兴叹。《老

人与海》《神曲》《喧哗与骚动》《人间喜剧》是残酷的,因为后来的作家在涉及同类题材时没有达到它的精神境界。《红楼梦》也是残酷的,它站在中国古典小说塔尖的位置上使其他作品黯然失色。而中国的艺术,能让人领略到残酷的却是太少太少了。徐悲鸿画马与齐白石画虾,可谓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我不明白为什么之后还有一些国画家孜孜不倦地画马和虾,真是不可思议。

⑥美国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的《假如让我看见三天》,在命题上是残酷的,因为她永远看不到她要看到的三天,只是她文章中的三天太罗曼蒂克,她没有让我们看到残酷的三天,因而这三天不是永恒,它时隐时现。

⑦我非常喜欢福克纳的《纪念艾米丽的一朵玫瑰》的结尾:

那男人躺在床上。我们在那里立了好久,仰视着那没有肉的脸上令人莫测的龇牙咧嘴的样子。那尸体躺在那里,显出一度是拥抱的姿势,但那比爱情更能持久,那战胜了爱情的熬煎的永恒的长眠已经使他驯服了。他所遗留下来的肉体已在破烂的睡衣下腐烂,跟他躺着的木床粘在一起,难分难解了。在他身上和他身旁的枕上,均匀地覆盖着一层常年积累下来的灰尘。

后来我们才注意到旁边那只枕头上有人头压过的痕迹。我们当中有一个人从那上面拿起了什么东西,大家凑近一看——这时一股淡淡的干燥发臭的气味钻进了鼻孔——原来是一绺长长的铁灰色头发。

⑧这是最精彩的结尾,因为它是残酷的,是岁月,爱情的残酷,同时更是艺术的残酷,让我们接受它。

7.第①段是怎样解说“残酷”的?这样写有何表达效果?。(4分)

8.赏析第④段画线句。(2分)

9.用福克纳的作品结尾有何用意?(3分)

10.分析本文引用名家名作的作用。(3分)

11.以第②、③段为例,评析本文语言运用上的特点。(5分)

(三)默写。(7分)

12.

(1)于是废先王之道,_____________,以愚黔首。(贾谊《过秦论》)

(2)______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3)东隅已逝,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4)古代游子常以“月”来寄托对故乡的思念。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 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明证。

(5)两位遭遇不幸、经历相似而又初次相逢的人,未免感慨万千。可以借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来表达此时心迹的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

(6)赞颂老师或教师自己表示对事业忠诚,多会用李商隐《无题》中的两句:“ __________, __________”。(7)“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是化用了杜牧《泊秦淮》中的“ __________, __________”的诗句。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5题。(8分)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①杜甫

使君高义驱今古,寥落三年坐剑州。

但见文翁②能化俗,焉知李广③未封侯?

路经滟滪④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

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

【注】①李剑州,时任剑州刺史,有才能而未被重用。②文翁,西汉蜀郡守,以政绩卓异闻。③李广,西汉名将,战功卓著却未能封侯。④滟滪,即滟滪滩,长江三峡著名险滩。

13.对本诗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使君”指李剑州,他在剑州做了三年刺史。

B.引用李广喻指李剑州未被重用。

C.“路经”两句交代作者将赴荆南所经之地。

D. 末句说作者到了荆南回望蜀中,怀念故人。

14.对本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前四句写李剑州的政绩与政治待遇。

B.后四句写自己意想中“将赴荆南”的情景。

C.“滟滪”、“一钓舟”、“沧浪”等词语,展示了一幅扁舟出峡图,表现了诗人不避风险的豪迈气概。

D.全诗由李剑州写到自己,再由自己的离别之情折回到李剑州,脉络贯通,起结转合自如。

15.就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6—21题。(18分)

①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膺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初举孝廉,为司徒胡广所辟,举高第,再迁青州刺史。守令畏威明,多望风弃官。转护乌桓校尉。鲜卑数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虏甚惮慑。以公事免官,还居纶氏,教授常千人。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其见慕如此。永寿二年,鲜卑寇云中,桓帝闻膺能,乃复征为度辽将军。自膺到边,皆望风惧服,先所掠男女悉送还塞下。自是之后,声振远域。

②廷熹二年征,再迁河南尹。时宛陵大姓羊元群罢北海郡,藏罪狼籍,郡舍溷轩有奇巧,乃载之以归。膺表欲按其罪,元群行赂宦竖,膺反坐输作左校。再迁,复拜司隶校尉。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第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自此诸黄门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复出宫省。帝怪问其故,并叩头泣曰:“畏李校尉。”

③顷之,帝崩。陈蕃为太傅,与大将军窦武共秉朝政,连谋诛诸宦官,故引用天下名士,乃以膺为长乐少府。及陈、窦之败,膺等复废。

④后张俭事起,收捕钩党,乡人谓膺曰:“可去矣。”对曰:“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将安之?”乃诣诏狱。考死,妻子徙边,门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锢。

⑤时侍御史蜀郡景毅子顾为膺门徒,而未有录牒,故不及于谴。毅乃慨然曰:“本谓膺贤,遣子师之,岂可以遗漏名籍,苟安而已!”遂自表免归,时人义之。

(节选自《后汉书?李膺传》)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膺谢.不受(2)膺等复废.

17.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无所交接

..()

A.结交

B.连接

C.往来

D.沟通

(2)故引用

..天下名士()

A.使用

B.重用

C.荐用

D.任用

1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以.公事免官乃以.膺为长乐少府

B.乃.复征为度辽将军至乃.杀孕妇

C.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因.匿兄让第舍,藏于合柱中

D.为.司徒胡广所辟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

19.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

自膺到边,皆望风惧服,先所掠男女悉送还塞下。自是之后,声振远域。

20.请择其一例分析文中间接描写的作用。(4分)

21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同学一首别子固王安石

①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⑴,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⑵,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辞币未尝相接也。其师若友,岂尽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其相似也适然。

②予在淮南,为正之道子固,正之不予疑也。还江南,为子固道正之,子固亦以为然。予又知所谓贤人者,既相似,又相信不疑也。

③子固作《怀友》一首遗予,其大略欲相扳,以至乎中庸而后已。正之盖亦常云尔。夫安驱徐行,辅中庸之庭,而造于其室,舍二贤人者而谁哉?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亦愿从事于左右焉尔。辅而进之,其可也。

④噫!官有守,私有系,会合不可以常也,作《同学一首别子固》,以相警且相慰云。

【注】①子固,曾巩的字。②正之:孙侔,字正之,吴兴人。

22.第①段中,作者认定“贤人”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3.概括第②段的意思。(2分)

24.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志同道合的人应相互交往,共同进步。

B.与自己有相同知趣和理想的只有这二人。

C.与二人携手共进,登堂入室,追求“中庸”之境界。

D.只有与二位“贤人”交往,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

25.对本文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是作者与曾巩分手后的赠别之作。

B.曾巩与孙正之虽是好友,但两人未曾谋面。

C.文章既表达了作者对二人的真挚友情,又反映出自己追求至高境界的远大志向。

D.作为一篇道别之作,本文温文尔雅,娓娓道来,充满哲理睿思。

26.联系全文,谈谈对文题中“同学”二字的理解。(4分)

二写作 70分

27.根据下列材料作文。

以下是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几件事情。

李小文是中国遥感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在他辞世很多天后,媒体才发了一条短消息;送葬的也仅仅是一些他生前的学生。

歌星姚贝娜离世前,很多媒体就开始大肆炒作,让年轻的生命消失在阵阵喧嚣中。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不如演员黄晓明的婚礼受人瞩目。

王宝强马蓉离婚案霸屏数周,几乎掩盖了“奥运”的光芒。

这样的事情还在继续。它一遍遍冲刷着我们的眼球,同时也拷问着我们的内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2017年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一模参考答案及评分

1.(2分)(古人)读书难,成书难;(1分)唯难而稀罕珍贵。(1分)

2.(3分)C

3.(2分)因读书而汲取的清醇爽朗之气,(1分)其表现为境界高,胸襟广,谈吐不俗。(1分)

4.(4分)“移情”、“顿悟”是针对天赋禀异的人而言的,非常人所能及;(2分)就一般人来说,读书还是最好的修养途径。(1分)这样写,也体现了“漫谈”的特征。(1分)

5.(2分)D

6.(4分)(1)现代人读书是幸福的;(2)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经验的宝藏;(3)读书要有选择,要看各人的兴趣和需要;(4)作为中国人,一定要读经书、史书;(5)读书能改变人的气质(对1点得1分)

7.(4分)选用一组特定画面解说何为“残酷”,(1分)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直观、形象、感性,(2分)给人以强烈的震撼。(1分)

8.(2分)运用拟人的辞格,形象地揭示了人与艺术的特殊关系(1分)——艺术对人的诱惑,人追求艺术的艰难。(或:艺术的巨大魅力以及对人的残酷性)(1分)

9.(3分)再次选用一个充满死亡气息的具体场景作为结尾,揭示生命、爱情、艺术的残酷与永恒的主题,(1分)卒章显志;(1分)在结构上,也与开头相呼应。(1分)

10.(3分)作用:其一,实例典型,充实了文章的内容;其二,通过干洗店材料来揭示主旨,体现了文体特征;其三,涉及到音乐、绘画、小说等相关的艺术领域,具有普遍性。(对一点1分)

11.(5分)关键词重复出现。两段文字,“残酷”一词共出现7次,如不断敲击的重音,一次次震撼读者的心灵。(2分)运用拟人的手法,“(残酷)威风凛凛地走向艺术”、“残酷微笑着向他们走来”,充分展示出艺术的魅惑与冷酷的双重特征。(2分)这些特点,凸现了本文的主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1分)12.(7分)(1)焚百家之言(2)士不可以不弘毅(3)桑榆非晚(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5)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7)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3.(2分)D

14.(2分)C

15.(4分)本诗运用对比有两处:一处在诗的前半部,将李剑州的“能化俗”的政绩与“未封侯”的待遇作对比,为其不公的政治处境鸣不平;通过“文翁”“李广”用典,精炼含蓄。另一处在诗的后半部,将“一钓舟”与“滟滪”之“沧浪”作对比,展示赴南荆途中的险恶,惊心动魄。(指明对比得1分,赏析2分,文字1分)

16.(2分)(1)拒绝(2)(被)罢免(官职)

17.(2分)(1)A (2)C

18.(2分)C

19.(4分)自从李膺来到边塞,(敌寇)一见(他的)威势都惧怕降服,将原先抓捕的百姓都送还回来。从此以后,(李膺的)声威远震边塞。

20.(4分)间接描写有:第(2)段之末;第(5)段景毅“自表免归”。

其作用:通过“诸黄门常侍”行为收敛,小心谨慎,表现李膺的威严震慑群官,使之不敢胡作非为。当李膺遭祸,景毅毅然不避牵连,因其子为李膺门徒主动领罚,表现了李膺巨大的影响力及在朝野的正义力量。(例子1分;分析2分;表达1分)

21.(4分)(1)机智英勇(2)明辨忠奸(3)疾恶如仇(4)舍生取义

22.(2分)“学圣人”(或:“向圣人学习”)

23.(2分)贤人之间互信不疑

24.(2分)C

25.(3分)D

26.(4分)真正的“同学”是共同授业于圣人的同道中人,(1分)能够致力于学习圣人之道而确立一致的志向。(1分)以“中庸”作为人生追求的至高境界。(1分)“同学”之间是否同堂、有否来往交谈并不重要。(1分)

27.(70分)评分标准

一类卷(63—70分)基准分67分

能准确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恰当,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有文采。

二类卷(52—62分)基准分57分

符合题意,立意较深刻,选材较恰当,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39—51分)基准分45分

基本符合题意,立意一般,选材尚恰当,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四类卷(21—38分)基准分29分

偏离题意,立意或选材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

五类卷(20分以下)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

(1)脱离题意。(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400字。

说明:

(1)未写题目扣2分。(2)错别字1个扣1分,至多扣3分。(3)标点错误多,酌情扣1—2分。(4)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1—2分。

2017年上海奉贤区高考语文二模卷

2017 年上海奉贤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 一、积累运用(10 分) 1.填空。(5 分)(每空1 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2)伤心秦汉经行处,。(张养浩《·潼关怀古》) (3)杜甫《登楼》中从时间、空间两处着笔,意境阔大悠远的二句是“,_ 。”2.按序评点三国人物诸葛亮、刘备、周瑜、鲁肃,以下正确的一项是()。(2 分) ①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②求田问舍唯堪笑,报国忘家烈可闻。 ③若无子敬心相似,争得乌林破魏师。④兴亡天下三分局,今古人思五丈原。 A. ①②④③ B. ④②①③ C. ②③①④ D. ④①③② 3.画线处最适合填入的一项是()。(3 分)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亦必有所创,创为艺术。自然与艺术媾合,结果乃在实际的人生世相之上,另建立一个宇宙,正犹如织丝缕为锦绣,凿顽石为雕刻,。诗与实际的人生世相之关系,妙处惟在不即不离。唯其“不离”,所以有真实感;唯其“不即”,所以新鲜 有趣。 A.非全是天然造化,亦非全是别具匠心。 B.非全是天然造化,亦非全是依样画葫芦。 C.非全是 空中楼阁,亦非全是别具匠心。 D.非全是空中楼阁,亦非全是依样画葫芦。 二、阅读(7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4—9 题(17 分) 《变形记》封面的演变王晓林、 施塔克设计的初版《变形记》封面 ①在 20 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卡夫卡《变形记》的经典地位毋庸置疑,它被翻译成上百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除《变形记》文本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外,它的“副文本”同样值得关注。对绘画艺术兴趣浓厚的卡夫卡,特别注重作品的封面设计效果。因此《变形记》封面从 1915 年初版单行本开始,就陷入了“作者意志”与“设计者意志”纷争的漩涡之中。 ②在卡夫卡的《变形记》初版单行本付梓之际,他给莱比锡的库尔特·沃尔夫出版社写了这样一封信: ③“尊敬的先生:您最近来信说,奥托玛尔·施塔克将为《变形记》设计封面。我产生了小小的恐惧。?就 我从《拿破仑》上对这位艺术家的认识而言,这种恐惧也许是多余的,我是说,由于施塔克真的要动笔了,于是我想到这样的问题,他会不会去画那个甲虫本身?别画那个,千万别画那个!我不是想限制他的权力范围,而仅仅是根据我对这个故事显然是更深的理解提出请求的。这个甲虫本身是不可画出的。即使作为远景也不行。如果这样的意图并不存在,因而我的请求变得可笑——那倒巴不得。若能转告并强调我的请求,我将十分感谢。假如允许我对插图提建议,那么我会选择诸如这样的画面:父母和商务代理人站在关闭的门前,或者更好的是,父母和妹妹在灯光明亮的房间里,而通向一片黑暗的旁边的那个房间的门敞开着。——1915 年10 月25 日于布拉格” ④但是,施塔克却为《变形记》设计的封面画与之却有些出入。仔细来看,施塔克最终设计的封面上虽然没有虫子,但他却选择了卡夫卡没有建议的格里高尔的形象。显然,卡夫卡对《变形记》封面设计的“干 预意志”与其说是得到了部分回应,不如说是遭遇了设计者的某种“背叛”。 ⑤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变形记》日译本问世,但封面上既没有卡夫卡坚决否定的“甲虫本身”,也未展现“父母和商务代理人”或“父母和妹妹”的行动,而是出现了卡夫卡自己的身影。《变形记》是卡夫卡小说中较早译介到国外的作品,选取卡夫卡肖像作为译本封面,一方面可以使读者更直观地认识这位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封面画先入为主的倾向,为读者提供了更宽广的想象空间。 ⑥1974 年西班牙版封面画则有意遵循卡夫卡的建议,使“父母”(没有“商务代理人”)站在一扇“门”前,不过这扇“门”不是关闭的,而是微微打开的;从父母影子的方向判断,房内有光亮射出,这又与卡夫卡希望房内一片黑暗的意愿背道而驰。众所周知,“门”是卡夫卡小说世界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无论是《变形

2017年上海卷语文高考试题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应用(10分) 1.填空题(5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选自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 (3)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做事马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C)(2分)。 A.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C.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D.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3分) 吴人的祖先很会唱歌,这是人所共知的。,而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保存。可是吴地的舞蹈呢?我们祖先的那种伴有呜呜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呢? A. 吴歌、白茅山歌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 B. 吴歌、白茅山歌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 C. 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D. 从古到今有人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常识与理论 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有间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 ②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因为平时说的“常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繁杂。鲸鱼是一种鱼,这份常识保存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太阳东升西落是常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常识。为了区分,我们把“鲸鱼是哺乳动物”“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类常识称做“科学常识”。本文要讨论的常识,是指来自日常经验的常识而非科学常识。“常识”这个词也不能指称错误的东西,错误与否不以科学为标准,而以日常经验为标准,一旦发现某些原本相信的东西不符合日常经验,我们也就不再称之为“常识”。 ③常识是由正常的情况培养起来的。我们看到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那就是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常识并非没有道理。金星、牛郎星都是星星,而太阳、月亮不是,其中的道理是明显的。鲸鱼和鲨鱼是一类而不与老虎同类,道理也是明显的。常识通常是以事实的方式给予我们的,我们接受这些事实,同时就逐渐明白了其中包含的道理。当出现反常情况时,我们会寻求将反常转化为正常。这就是常识解释。爹妈个子大,子女也大,这是正常情况。爹妈个子大,孩子怎么这么矮?小时候没吃的,营养不够,这也是正常情况。 ④常识解释并不总是奏效。出现月食是月亮被天狗咬了,就像月饼被咬一口就会却一块,这当然是常情。但天狗是为月食特设的:不咬月亮的时候它在干什么?为什么每次咬了月亮还必定吐出来?至于细致、系统观测到的现象,仪器观察和实验产生的结果,常识不知道这些事,当然更谈不上由这些事形成什么道理。理论家知道这些事情,而且特别关注这些事情,恰恰是因为常识不能为它提供良好的解释。异常的事情特别能显示理论的解释力。 ⑤理论的解释不是凭空而来。理论靠什么提供解释?靠讲道理。从何处讲道理?从常识。除了包含在常识里的道理,还能从哪里找到道理?还有什么我们能够理解的道理?理论家在成为理论家之前先得是个普通人,是个常人。爱因斯坦说的“科学整体无非是日常思考的精致化”,也是在这个方向上说的。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一卷(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面授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设计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页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2017年静安区一模试卷

静安区2016学年一模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全部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分析题,包括填空题和简答题等题型。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16年11月14日,本世纪最大的“超级月亮”出现在天空,此时月亮看上去 比平时大14%,能正确反映该日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的图是() 2.美国航天局2015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十六)宣布,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液态水 活动的“强有力”证据,为在火星上寻找生命提供了新线索。中国也决心登陆火星,并准备在2020年前开始登陆这一红色星球的行动。下列关于火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属于巨行星 B.位于地球与水星之间 C.属于河外星系 D.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 3.在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太阳活动主要是() A.耀斑 B.日珥 C.太阳风 D.黑子 4.太阳直射点从地球的北半球移向南半球之日,是北半球的()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5.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位于() A.盆地 B.平原 C.海洋 D.高原 6.2010年8月1日中国丹霞地貌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目录”。丹霞地貌是陆地上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地貌形态,红色砂砾岩具有层理,应属于()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7.下列有关右图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及问题详解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知识积累与语言运用 10分 1.根据要求填写诗句。(按题记分,一共6分) (1)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一诗中想象别后重逢时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荀子的《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运用比喻,由琴声想到珠玉声的诗句是:“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4)“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是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一诗中的名句。 2.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 (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C)(2分) 道家意境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物我不分的意境。庄子说:“万物与我为一。”在道家那里,真正有一种澄心观物的超越的态度,①物与我、人与自然也真正地融为一体了。②儒家凸显主体(我)的地位,③在儒家那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单向的;④道家则是淡化主体(我)的地位,在道家这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双向对话和交流的关系。另一种是无我意境。道家贵无,在他们看来,既无本体,也无主体;既无物,又无我。⑤在艺术中,⑥衍生出无我意境来了。陈来先生说,庄子、陶渊明体现了无我之境。蔡报文先生也说:“‘无我之境’就是‘庄学之意境’。”此类意境属老生常谈,故不举例。总之,陶渊明、李白等人的诗境是道家意境的杰出代表,山水诗、玄言诗、山水画中亦多有道家意境。 (2)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D)(2分) A.阁下亲自莅临指导,我倍感尊贵。 B.小明,要多向老师同学不耻下问,这样学习才能提高。 C.老李,家母古稀之庆,我特来恭贺! D.张兄,奉上拙著一本,敬请斧正。 二阅读与鉴赏 70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3-8题。(17分) 给“直升机父母”的七条忠告 南桥

2017上海语文春考卷(含答案)

2017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应用 l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周邦彦《苏幕遮》) (2)蒹葭萋萋,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 秦风·蒹葭》) (3)杜甫《望岳》诗“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以光的明暗写山的高大,王维《终南山》诗中运用了相似手法的一联是“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跑步健身,坚持一段时间后想放弃,以下句子适合用来激励他的一项是(A)。(2分) A.行百里者半九十。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D.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2)班干部改选,小洁被选为班长后发表感言,以下用语得体的一项是(B)。(3分)A.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们将翻开新的一页。 B.谢谢大家的信任,我会尽心尽力,做好工作。 C.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乐意为大家效犬马之劳。 D.很荣幸当选班长,我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8题。(16分) 天开图画即江山王风 ①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天然”就是自然而然。“天”与“人”是一组对举的概念,二者同为创造者。“人”在创造,“天”更在创造。大自然的自我创造,称为“天工”,与此相对的“人工”,通常认为是远远不及的。而对于人的创造,最高贵的赞美就是“巧夺天工”。与此相类,大自然的声响被称为“天籁”,对于人间的歌唱,其最高赞美也就是用这个词来形容。 ②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人格在山水中获得共鸣,这种人与山水的关系延续至今。音乐中大量的是对大自然的抒写,古代最著名的器乐曲,古琴演奏的《高山》《流水》,引发了千古的赞叹和惆怅。人与人,借助音乐描摹的山水达成最高的和谐,正是中国文人精神的一个缩影。 ③魏晋是中国文学艺术的自觉时期,以自然为题材的山水诗和山水画蓬勃而出,并延续至今,形成诗画中最引人注目的传统。开创山水诗的谢灵运好游,曾经惊动地方官,以为山贼。人的情感与山水相通,则以山水为友。唐代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都不将山水看作客体。 ④至于山水画,最早的文献也出自东晋。画家宗炳,因为老病,不能亲历山水,所以图绘下来以了却山水之思,山水画就成了真山水的替代品,可供“卧游”。中国山水画,固然有不表现人之活动的纯粹山水,但更大量的,则在山水间绘有或行或卧、其小如豆的高人雅士,以及结于山坳水滨的几椽草庐茅屋。在古人的观念中,这是人与自然的最高和谐,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离开了人,虽然完整,但那是寂寞而缺少生命的。山水画集中了画家对山水的观察和想象,移于尺幅间,石涛山水卷轴所钤“搜尽奇峰打草稿”正是中国艺术的真精神。也就是,从发现到创造,人可以集自然山水之美于画幅,咫尺千里,条挂厅室,朝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2017上海静安初三一模化学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质量调研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含三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做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Ca—40 一、选择题(共30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 B.木炭燃烧 C.玻璃破碎 D.动物呼吸 2.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导电和导热性 B.熔点和沸点 C.颜色和状态 D.可燃性和助燃性 3.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氦气 4. 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的气泡逸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质减少 B.溶解度减小 C.浓度减小 D.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5.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绿色火焰 B.铁丝:耀眼的白光 C.镁带:淡蓝色火焰 D.硫粉: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6. 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稀有气体用于制作电光源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D. 氧气用作燃料 7.栀子花开,香气四溢,此现象说明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的质量很小 8. 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镁 mg B. 铜CU C. 氦 He D. 铝AL 9.只含游离态氧元素的物质是 A.氧气 B.空气 C.二氧化碳 D.水 10.某说明书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0mg、镁65mg、锌1.5mg、铜2mg,这里所标的各成分是指 A、单质 B、原子 C、元素 D、分子 11.五氧化二磷(P2O5)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5 C.+2 D.+5 12. 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稀有气体 B、蒸馏水 C、氢气 D 石灰水

2017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7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___________,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2)___________,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辛弃疾《___________·登建康赏心亭》) (3)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做事马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2分) A.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C.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D.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吴人的祖先很会唱歌,这是人所共知的。_________________,而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保存。可是吴地的舞蹈呢?我们祖先的那种伴有呜呜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呢? A.吴歌、白茅山歌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 B.吴歌、白茅山歌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 C.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D.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常识和理论 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有空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呢? ②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因为平时说的“常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繁杂。鲸鱼是一种鱼,这份常识保存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太阳东升西落是常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常识。为了区分,我们把“鲸鱼是哺乳动物”“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类常识称作“科学常识”。本文要讨论的常识,是指来自日常经验的常识而非科学常识。“常识”这个词也不能指称错误的东西,错误与否不以科学为判断标准,而以日常经验为标准,一旦发现某些原本相信的东西不符合日常经验,我们也就不再称之为“常识”。 ③常识是由正常情况培养起来的。我们看到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那就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一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面授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设计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页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静安区中考英语一模试卷及答案精编版

静安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习质量调研 九年级英语2018.1 Part 1 Listening(第一部分听力) Ⅰ. Listening comprehension(听力理解)(共30分) A. Listen and choose the right picture(根据你听到的内容,选出相应的图片)(6分) 1. _______ 2. _______ 3. _______ 4. _______ 5. _______ 6. _______ B. Listen to the dialogue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 hear(根据你听到的对话和 问题,选出最恰当的答案)(8分) 7. A. Surprised. B. Confused. C. Disappointed. D. Worried. 8. A. By bus. B. By taxi. C. By underground. D. By bike. 9. A. In 1995. B. In 1997. C. In 1998. D. In 2001. 10. A. A cat. B. A bird. C. A rabbit. D. A dog. 11. A. A reporter. B. A policeman. C. A manager. D. A captain. 12. A. Play computer games. B. Chat online. C. Climb the mountains. D. Go travelling. 13. A. He agrees with Cherry. B. He never does any housework. C. Everyone should do housework. D. Housework is only for parents. 14. A. The problem was probably caused by a storm. B. The man’s work ca n be done without the power. C. The problem can’t be solved in a very short time. D. The electric company is now working on the problem. C. Listen to the passage and tell whether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or false(判断下列句子是 否符合你听到的内容,符合的用“T”表示,不符合的用“F”表示)(6分)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校对版)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校对版)

2017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应用(10分) 1.填空题(5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2),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选自的《·登健康赏心亭》 (3)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做事马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2分)。 A.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C.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D.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吴人的祖先很会唱歌,这是人所共知 的。,而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

保存。可是吴地的舞蹈呢?我们祖先的那种伴有呜呜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呢? A. 吴歌、白茅山歌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 B. 吴歌、白茅山歌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 C. 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D. 从古到今有人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常识与理论 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有间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 ②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因为平时说的“常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繁杂。鲸鱼是一种鱼,这份常识保存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太阳东升西落是常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常识。为了区分,我们把“鲸鱼是哺乳动物”“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类常识称做“科学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校对版含答案)

2017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应用(10分) 1.填空题(5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选自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3)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做事马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 C )(2分)。 A.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C.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D.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3分) 吴人的祖先很会唱歌,这是人所共知的。,而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保存。可是吴地的舞蹈呢?我们祖先的那种伴有呜呜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呢? A. 吴歌、白茅山歌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 B. 吴歌、白茅山歌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 C. 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D. 从古到今有人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常识与理论 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有间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 ②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因为平时说的“常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繁杂。鲸鱼是一种鱼,这份常识保存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太阳东升西落是常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常识。为了区分,我们把“鲸鱼是哺乳动物”“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类常识称做“科学常识”。本文要讨论的常识,是指来自日常经验的常识而非科学常识。“常识”这个词也不能指称错误的东西,错误与否不以科学为标准,而以日常经验为标准,一旦发现某些原本相信的东西不符合日常经验,我们也就不再称之为“常识”。 ③常识是由正常的情况培养起来的。我们看到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那就是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常识并非没有道理。金星、牛郎星都是星星,而太阳、月亮不是,其中的道理是明显的。鲸鱼和鲨鱼是一类而不与老虎同类,道理也是明显的。常识通常是以事实的方式给予我们的,我们接受这些事实,同时就逐渐明白了其中包含的道理。当出现反常情况时,我们会寻求将反常转化为正常。这就是常识解释。爹妈个子大,子女也大,这是正常情况。爹妈个子大,孩子怎么这么矮?小时候没吃的,营养不够,这也是正常情况。

2017上海静安区高中三年级一模英语试题(卷)与答案

静安区2016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高三年级英语试卷 考生注意: 1.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40分。 2. 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全卷共12页。所有答题必 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 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号和。 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ection A Directions:In Section A, you will hear ten short conversations between two speakers. At the end of each conversation, a question will be asked about what was said. The conversations and the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After you hear a conversation and the question about it, read the four possible answers on your paper, and decide which one is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 have heard. 1.A. In a library B. In a bookstore C. In a hospital D. In a laboratory 2. A. A clerk B. A banker C. An operator D. A salesman 3. A.5:00 B. 5:15 C. 5:30 D. 5:45 4. A. She lost her way. B. She lost her keys. C. She lost her car. D. She lost her handbag. 5. A. The woman would understand if she did Mary’s job. B. The woman should do the typing for Mary. C. The woman should work as hard as Mary. D. The woman isn’t a skillful typist. 6. A. He gets nervous very easily. B. He hasn’t prepared his speech well. C. He is an awful speaker. D. He is an inexperienced speaker. 7. A. The apple pie tastes very nice. B. His mother likes the apple pie very much. C. The apple pie can’t match his D. His mother can’t make apple pies. brother’s.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二卷)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 一、现代文阅读(35分)论述类文本阅读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

2017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数学一模考试

2017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数学一模考试

————————————————————————————————作者:————————————————————————————————日期:

2017年上海市静安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a(a>0)等于() A .B.﹣C.D.﹣ 2.下列多项式中,在实数范围不能分解因式的是() A.x2+y2+2x+2y B.x2+y2+2xy﹣2 C.x2﹣y2+4x+4y D.x2﹣y2+4y﹣4 3.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要使DE∥BC,还需满足下列条件中的() A.=B.=C.=D.= 4.在Rt△ABC中,∠C=90°,如果AB=m,∠A=α,那么AC的长为()A.m?sinαB.m?cosαC.m?tanαD.m?cotα 5.如果锐角α的正弦值为,那么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α=30°B.α=45°C.30°<α<45° D.45°<α<60° 6.将抛物线y=ax2﹣1平移后与抛物线y=a(x﹣1)2重合,抛物线y=ax2﹣1上的点A(2,3)同时平移到A′,那么点A′的坐标为() A.(3,4) B.(1,2) C.(3,2) D.(1,4) 二.填空题(每个小题4分,共48分) 7.16的平方根是. 8.如果代数式有意义,那么x的取值范围为. 9.方程+=1的根为. 10.如果一次函数y=(m﹣3)x+m﹣2的图象一定经过第三、第四象限,那么常数m的取值范围为. 11.二次函数y=x2﹣8x+10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12.如果点A(﹣1,4)、B(m,4)在抛物线y=a(x﹣1)2+h上,那么m的值为.

2017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

2017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应用10分 1. 按要求填空。(5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2),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3)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 2. 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做事马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2分) A.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C.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D.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2)填入下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吴人的祖先很会唱歌,这是人所共知的。,而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 收集保存。可是吴地的舞蹈呢?我们的祖先的那种伴有呜呜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 呢? A.吴歌、白茅山歌从古到今都会有人唱 B.吴歌、白茅山歌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 C.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D.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常识与理论

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有间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 ②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因为平时说的“常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繁杂。鲸鱼是一种鱼,这份常识保存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太阳东升西落是常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常识。为了区分,我们把“鲸鱼是哺乳动物”“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类常识称做“科学常识”。本文要讨论的常识,是指来自日常经验的常识而非科学常识。“常识”这个词也不能指称错误的东西,错误与否不以科学为标准,而以日常经验为标准,一旦发现某些原本相信的东西不符合日常经验,我们也就不再称之为“常识”。 ③常识是由正常的情况培养起来的。我们看到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那就是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常识并非没有道理。金星、牛郎星都是星星,而太阳、月亮不是,其中的道理是明显的。鲸鱼和鲨鱼是一类而不与老虎同类,道理也是明显的。常识通常是以事实的方式给予我们的,我们接受这些事实,同时就逐渐明白了其中包含的道理。当出现反常情况时,我们会寻求将反常转化为正常。这就是常识解释。爹妈个子大,子女也大,这是正常情况。爹妈个子大,孩子怎么 这么矮?小时候没吃的,营养不够,这也是正常情况。 ④常识解释并不总是奏效。出现月食是月亮被天狗咬了,就像月饼被咬一口就会 却一块,这当然是常情。但天狗是为月食特设的:不咬月亮的时候它在干什么? 为什么每次咬了月亮还必定吐出来?至于细致、系统观测到的现象,仪器观察和实验产生的结果,常识不知道这些事,当然更谈不上由这些事形成什么道理。理论家知道这些事情,而且特别关注这些事情,恰恰是因为常识不能为它提供良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