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伊利诺伊奥古斯塔纳学院与路易斯安那世纪学院本科教学质量对比

伊利诺伊奥古斯塔纳学院与路易斯安那世纪学院本科教学质量对比

伊利诺伊奥古斯塔纳学院与路易斯安那世纪学院本科教学质量对比

伊利诺伊奥古斯塔纳学院与路易斯安那世纪学院本科教学质量哪个好?

院校信息

本科教学质量对比

注:上表师生比值X,也即表示该校师生比为1:X;如某校师生比为1:10,则上表便记为10。

上述排名,共统计有美国900所学校。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介绍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介绍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成立于1994年,是培养复合型涉外法律人才和国际事务工作者的摇篮。学院下设法律系、国际事务系、英语教学部。目前设有法学和国际政治两个本科专业,其中国际事务系有外交学、国际关系学等专业方向的硕士点和博士点。法学专业旨在培养既熟悉国内一般法律事务,又精通涉外法律事务的高级法律人才;国际政治专业培养熟悉国际关系、涉外事务处理、国际法等基本专业知识,又具有扎实的外语能力,能从事各类国际与公共事务的高级涉外人才。目前,社会对法学院人才培养特色的总体评价是“专业强、外语精、视野宽、复合型”。 学院拥有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目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教师18名,绝大多数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在读,具有扎实的理论素养、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良好的双语教学能力。多数教师拥有国外知名大学留学或进修经历,有的还担任市、区政协常委、委员职务以及各类学术团体的领导职务,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学院设有专门的英语教学部,外语教学师资力量雄厚,以专业标准和模式培养学生各项外语技能,使其毕业时获得法学或国际政治专业学位的同时,取得英语第二学位并获得专八英语证书。 法学院教学设施齐全。学院拥有独立的功能齐全的教学楼,内设设备齐全的模拟法庭、模拟国际事务议事厅和法律援助中心等,另学院有多媒体教室十余间,为学生的专业训练或课程实践提供了优良的物质条件;另外,学院还设立了专门的图书资料室,目前拥有国内外各种专业学术期刊近五十余种,中外文图书资料

近万册。此外,学校图书馆内收藏的法学与国际政治专业书刊也较为丰富,为学生专业学习与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图书资源。 在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的延伸方面。学院专门聘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法学家和法律实务界知名人士担任客座教授与兼职教授,包括现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教授、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校长何勤华教授、上海市海关副关长陈旭东教授、美国前副助理国务卿、前驻上海总领事滕祖龙教授等,通过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学术讲座,不断开拓学生专业视野,完善知识结构。近年来,法学院在与法律实务部门开展合作培养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强化教学特色、注重教书育人的同时,学院在科学研究上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近年来,学院教师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论文总量三百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十余部,主持国家级或省部级课题4项,主持校级重大课题或规划课题十余项。在特色学科建设与特色研究领域方面,日益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 法学院学生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工作理念,为大学生发展搭建成长阶梯,创立“四纵四横”模式,即大一到大四经历启航、引航、领航、护航四个纵向阶段,横向辅以课程体系、校园文化体系、社会实践体系、三级职业发展辅导体系,具有全程化、阶段式、递进式、全覆盖、全员化的育人特点。 学院重视将专业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打造了上海市模拟联合国大会、模拟法庭、庭审进校园、法政讲坛等多个特色品牌项目。同时,学院曾多次派出学生参加哈佛大学模联、北京大学模联、外交学院模联、浙江大学模联、人民大学全国模拟法庭大赛、全国模拟国际仲裁比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等各种赛事。学院还积极为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专业介绍:英语笔译

上海外国语大学专业介绍:英语笔译 一、培养目标 我校MTI旨在培养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笔译方向以培养高级专业笔译人才为目标,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笔译专业的学生全面掌握笔译技巧和不同文体的笔译方法;使他们能够胜任国际国内会议文件、各种应用文、报刊文章等各类文本翻译;能熟练翻译联合国的正式文件以及有相当深度的政治、经济、金融和法律等领域的文本;能掌握使用现代笔译工具,学会团队承接大型笔译项目的技能。学院特别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两年半,学费为5万元。 四、培养方式 在为期两年半的全日制学习期间,学生不仅要接受全面、严格的笔译理论与技巧的训练,更要进行大量的翻译实习。翻译实习以联合国有关文件和会议(环境保护、人口问题、国际关系、经济等)为主,并结合我国各类国际交往中的笔译实务,辅以文学及实用文体翻译等大量笔译训练。除此之外,所有学生还必须通过由外部考官参加的专业考试。作为翻译专业硕士,学生还应当掌握一定的翻译理论,并具有相当的独立科研能力。翻译硕士专业旨在培养一批外语熟练、知识面广,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理论和文化修养的翻译学科理论与实践的高端人才。

上外翻译硕士专业将成为培养我国高等级职业翻译的摇篮。 五、考试 (一)初试 翻译硕士(英语笔译)的考试科目为:①思想政治理论,100分;②翻译硕士英语,100分;③英语翻译基础,150分;④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150分。 (二)复试 1.复试时间、地点、内容范围、方式及复试办法和程序由我校于复试前公布,公布时间一般为4月初。我校认为必要时,可再次复试。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在复试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2.对以同等学力身份(以报名时为准)报考的考生,复试时,将加试至少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 3.我校以教育部分数线为基础,主要参考考生专业成绩确定复试资格。招生人数与复试人数比一般为1:1.2。复试时间一般在4月中下旬,具体时间请届时关注我校研究生部网站。复试内容以专业笔试、专业口试为主。 六、录取 我校根据“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勿滥,保证质量”的原则,综合考生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思想品德素质和体检结果进行录取,录取名单经学校审议,市招办审核,国家教育部批准。 九、学位授予 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培养方案的规定内容,按照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和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被颁发相应的学历证书,并被授予硕士学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介绍

上海外国语大学 考研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介绍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外国语大学以雄厚的语言学科为依托,开始发展教育学科相关专业,先后开设了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英语教育本科专业、教育技术学硕士专业、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成人教育硕士专业等学科点。此外,上海外国语大学于2001年设立了中国外语教材与教法研究中心,学校编辑出版了《外语界》、《外语电化教学》、《外语测试与教学》等教育领域学术期刊,在学界享有盛誉。所有这些为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点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平台和强有力的学术支持。 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属教育学的二级学科。上海外国语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以语言课程与教学为特点,系统深入地研究语言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语言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语言教学和其他课程尤其是同母语教学相比所具有的特殊性,探讨语言教和学的最佳途径。本学科致力于语言课程、教材与教学研究及高素质预言师资培养与发展研究,既重视对语言教育教学理论发展的跟踪、把握与研究,又注重对理论指导下的语言课堂教学实践的探讨,直接为我国语言课程改革与发展服务,同时培养视野开阔、专业基础知识宽厚、富有创新与专业思维、能够独立从事语言课程与教学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目前本学科点有教授3名,副教授3名,讲师7名。博士生导师郑新民教授获香港大学博士学位,任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教师专业

教育与发展委员会常务理事,在国内外外语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王雪梅教授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二语习得、应用语言学,研究成果获得省厅级奖励7次,发表专著1部,在国内核心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50篇;张雪梅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应用语言学和语料库语言学,著有《第二语言的建构》(2008)并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生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必修课程、学位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三大类。 1、公共必修课程:政治、英语、第二外语; 2、学位核心课程: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教师发展、语言习得、现代课程论、中外教育思想比较、中外教学流派、教育测试与评估、教材使用与开发、教育学研究方法; 3、专业选修课程;学术论文写作、国际化教育研究、计算机辅助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当代教育论文选读、校本教研制度研究。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侧重于外语学科和教学实践,有较广阔的就业前景。主要就业方向有:高等师范院校师资、高等院校辅导员、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中小学校教育科研人员、教育科学研究单位研究人员、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中小学教师、教师培训管理人员、教师就职前或就职后的专业培训人员、学校宣传人员、学校心理辅导人员、成人教育培训类人员、教育咨询人员、公务员、出版机构编辑、记者、文员、企业人事管理人员、企业人事培训人员等。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专业介绍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专业介绍 英语学院本科生教育有2个专业:1,英语语言文学2,翻译学(英汉双语翻译和多语种翻译) 英语学院的本科教育专业特色为:语言、文学、翻译和文化。 硕士研究生教育有2个专业(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6个研究方向: 1)语言学研究2)文学研究 3) 翻译学研究 4) 教学法研究5)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研究 6)测试学研究 英语学院目前设有“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和“翻译专业”两个本科专业: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翻译专业是教育部今年批准设立的新专业,旨在培养英语高级口译、笔译人才和复语翻译(即多语种翻译)人才。“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和“翻译专业”共同开设了以下专业必修课程: 基础英语综合课、高级英语综合课、英语泛读、英语视听说(I、II)、英语语音、英语口语、基础英语语法、英美概况、美国文学小说选、英国文学史、口译、翻译等。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还开设以下课程:词汇学、英语应用文写作、高级英语视听说、英语影视、英语理论语法、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英国社会与文化、美国社会与文化、修辞学、语言学、应用文翻译、美国诗歌选读、圣经故事、美国短篇小说选读、英国短篇小说选读、美国历史、英语报刊选读、英语文体学等。 “翻译专业”还开设以下课程:中国文化、西方文化、中国外交史、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讲座、口译基础、笔译基础、交替口译、接续口译、同声传译、文体翻译、文学翻译、应用文翻译、文献翻译研究与实践、西方翻译理论概要、翻译理论与技巧、口译理论与技巧、语言与翻译等。此外,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可再选修本校和跨校的其他专业的有关课程。 学生就业英语学院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生遍布世界各地。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英语学院毕业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肯定和高度赞扬。英语学院培养的各类高层次人才长期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青睐,近5年来,每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都达到96%以上(每年6月底统计),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为国家部委(如外交部、新华社、外经贸委)、市政府机构(如市外事办、市外经贸委)、外国驻沪领事馆、外资企业、外贸公司、新闻单位、金融机构、国际咨询机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广告公司、大型国有企业、出版单位、高等院校等 睡眠 1 上床之后,先合上双眼,然后把眼睛微微张开一条缝,保持与外界有些接触,虽然,精神活动仍在运作,然而, 有助睡眠,还可以此建立诱导睡眠的条件反射。 帮助入睡。 一、不要补觉不管你在夜里睡得好不好都要在第二天早上按时起床 二`不要养成赖床的习惯:你只有真的感到困了时再上床睡觉,如果你在床上躺了15分钟还不能入眠,那就起来做 些单调而轻松的事情,譬如:看看书 三、睡觉之前要使心平静下来:有些人一天到晚都很忙,到了晚上躺在床上才想起来要把白天所发生的事情细想一遍。这么做的结果当然不利于睡眠。正确的方法是在睡觉前的一两小时抽出十几分钟集中精力把白天的事情想一想,

上海外国语大学学位点介绍:翻译硕士(MTI)

上海外国语大学学位点介绍:翻译硕士(MTI)2007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我校成为全国首批招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单位之一。2010年10月,我校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教育部和上海市批准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我校翻译硕士旨在培养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笔译方向以培养高级专业笔译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全面掌握笔译技巧和不同文体的笔译方法,能胜任国际国内会议文件、各种应用文、报刊文章等各类文本翻译;能熟练翻译联合国的正式文件以及有相当深度的政治、经济、金融和法律等领域的文本;能掌握使用现代笔译工具,学会团队承接大型笔译项目的技能。口译方向参照学院会议口译国际合作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结合了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教学框架,培养具有国际水准的、能胜任各重大国际交往场合的高级专业口译人才。 在为期两年半的全日制学习期间,学生不仅接受全面、严格的口笔译理论与技巧的训练,而且进行大量的翻译实习。翻译实习以联合国有关文件和会议(环境保护、人口问题、国际关系、经济等)为主,结合我国各类国际交往中的口、笔译实务,辅以文学及实用文体翻译。此外,所有学生必须通过由外部考官参加的专业考试。作为翻译专业硕士,学生还应当掌握一定的翻译理论,并具有相当的独立科研能力。 研究方向简介:

1.学位方向:专业口译(MI) (1)会议口译方向:MI in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本方向旨在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熟悉全球事务、掌握会议口译技能(包括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的会议口译员,要求学生在毕业时能现场完成话语长度7分钟/次的源语交替传译任务,保证源语信息完整、准确,并能为国际和地区组织、政府机构、企事业部门举行的公开和闭门会议提供完整、准确的同声传译服务。此外,学生还必须达到本学位所规定的其他要求。 (2)公/商务口译方向MI for Public/Business Service 本方向旨在培养能满足社会公共事务和商业交流活动要求,熟悉语言背后文化、经济、思维模式,具备与公/商务活动相关交替传译技能和公/商务文本笔译能力的专业口译员,要求学生在毕业时能现场完成话语长度5分钟/次的源语口译任务,保证源语信息完整、准确,能够胜任公/商务的文本笔译工作。此外,学生还必须达到本学位所规定的其他要求。 (3)陪同口译方向MI in Liaison Interpreting 本方向旨在培养能满足跨文化交际要求,熟悉语言背后文化、经济、思维模式,具备交替传译技能和相关文本笔译技能的翻译人才,要求学生在毕业时能现场完成话语长度3分钟/次的源语口译任务,保证源语信息完整、准确,能够胜任一般文本的笔译工作。此外,学生还必须达到本学位所规定的其他要求。 2.学位方向:专业笔译(MT) (1)公/商务笔译方向MT for Public/Business Service 本方向旨在培养能满足社会公/商务交流的要求,熟悉不同语言、文化、经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德语语言文学专业导师介绍之一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德语语言文学专业导 师介绍一(整理分享) 陈晓春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级学科骨干。曾先后担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副主任、主任和西方语学院副院长等职。上海市翻译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德语学科组委员,上海市紧缺人才“小语种(非英语语种)”培训工程德语专家,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中国德国史研究会理事。 1975年7月毕业于原上海外国语学院德法系德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1982年10月赴德国汉堡大学进修,主修历史学、语言学和社会学,1985年3月获得该校历史学硕士学位后回国。1987年3月至1989年3月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任首席翻译。1989年4月赴德国蒂宾根大学学习,并于1992年3月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1995年在德国科隆大学研修三个月。1997年至1998年在德国拜罗伊特大学研修一年,后又于2001年在蒂宾根大学研修三个月。 研究方向 德语语言学、德国文化和历史。 讲授课程 1)本科生阶段:德语基础课、高年级德语阅读和词汇课、德国概况、德国历史等;

2)研究生阶段:语言学概论、篇章语言学、德国文化与历史、德语修辞学等。 学术成果 专著:《传教和殖民政策》、《德语修辞学》、《德语史概述》; 译著:《黑森林之风》、《斗邪教亡命天涯》、《鸽子》、《帝国的崩溃》、《斗邪教亡命天涯》、《神圣罗马帝国文化史》、《阿多诺》、《义和团文献资料汇编——德译文卷》等; 编著:《最新德语语法学练与指导》、《德语实用语法》、《德语动词ABC》等; 教材:《高级德语教程》(上、下册)等; 论文:30余篇,主要有:“德语在世界上的作用和影响”、“德国东西部的语言差异”、“德语的语序及其修辞作用”、“争论性对话中的连贯”、“德国关于一战责任的论争”、“布吕宁的‘总统内阁’”、“德国的早期殖民扩张”和“基督教和德国文化”等; 科研项目: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德语语言学词典》、德语本科三年级教材编写等。 陈壮鹰 男,1969 年12月生,教授、博士(瑞士伯尔尼大学德语文学博士学位),上外一级学科骨干,博士生导师。上外德语系副主任,上外德语海外考试培训中心主任,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理事,瑞士科学中心学术顾问,上海市翻译家协会会员,教育部优秀研究生论文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专家。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介绍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介绍 上海外国语大学作为中国南方最著名的外国语大学,直属于国家教育部,是“九五”、“十五”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上外在对外汉语领域的研究与实践由来已久。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已提出建构主义外语教学论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对外汉语教学论,编写出版了汉语教材,1980年,上外凭借第二语言教学优势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并着手培养外汉师资,1994年,在校领导的关注与支持下,组建了以对外汉语系与留学生部为基础的新型的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现有教职员工43人,一半以上教师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对外汉语教师都持有外汉教师资格证书,并具有丰富的在海外执教的经验。 学院成立以后,在传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加大科研力度,确立三个科研重点,即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及与此相关的汉语本体研究、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中国文化研究。科研工作由点及面,全面铺开,成果显著。迄今为止,已出版专著三十余部,其中多部作品荣获国家级、省级优秀图书奖。在外汉教材编写方面也颇见成效,承担着国际合作编写教材的项目和国家汉办的教材规划项目。目前,学院正组织力量编写以建构主义第二语言教学论为指导思想的对外汉语系列教材,在适当时机,还将推出面向德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汉语主体教材。 学院已拥有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点,并以相关学科为支撑,大力发展留学生汉语教学,从长、短期的汉语进修班,到留学生学历教育,形成了多元化的汉语教学模式,从本科生到硕士、博士等研

究型人才的培养,建立了完整的学历教育体系。1980年至今,先后有来自49个国家的留学生累计6071名,2002年度在校学生人数达到1167名,其中半年以上的长期生842名,2003年度汉语言本科专业学生共350名左右,占长期生的一半以上,长期留学生人数已超过上外全日制在校中国学生总人数的10%。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留学生本科教育,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多,学生分别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乌克兰、斯洛文尼亚、葡萄牙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学院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外籍汉语人才为办学宗旨,在汉语言本科专业基础上先后开设汉语经贸、汉英双语两个复合型专业方向,汉日双语、汉韩双语等复合型专业方向也在积极筹备中。 此外,学院积极拓宽办学渠道,采用“走出去”、“请进来”两种模式,与海外大学进行双边或多边合作,探索出独具特色的留学生本科教育新道路。学院已与英国伦敦大学、日本法政大学、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澳大利亚模纳士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合作项目成效显著。 学院以实现教学规范化与管理制度化为目标,坚持“宽进严出”的原则,辅以“低汰高推”(即在低年级实行严格淘汰,不合格者留级及至退学;在高年级则全力推动学生克服困难,完成学业)的做法,与考勤制度、奖学金制度、班长班主任会议制度等各种制度相配合,确保本科毕业生的质量与数量。办学至今,留学生课内成绩、HSK成绩达标率、毕业率逐年提高,已有7届本科留学生获得毕业文凭和学士学位证书。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导师介绍一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外国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导师介绍一(整理转载) 金立鑫 男,1953年生。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教授、专职研究员,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先后就读于上海市教育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于1992年获博士学位,留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工作单位依次为:对外汉语系、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语言研究院)。1993年聘为副教授,2000年晋升为教授。1996至1997 年任韩国釜山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2000年3月至2001年2月任韩国釜山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2002年12月应日本大东文化大学和东京外国语大学邀请作学术访问。2004年4月至2005年3月任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2006年9月至2008年6月任韩国朝鲜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 学术成果 在国内外语言学学术刊物《中国语文》《当代语言学》《外国语》《语言教学与研究》《世界汉语教学》《汉语学习》《语文研究》《语言文字与应用》等学术刊物发表普通语言学、现代汉语语法、语言教学理论与方法等学术论文100余篇,在大众刊物发表语言学科普文章70余篇,出版语言学专著三部,合作专著一部,主编论文集一部。

主要著作有:《语法的多视角研究》(2000)、《语言研究方法导论》(2007)、《认知功能教学法》(2007)、《对外汉语教学虚词辨析》(2005)、《什么是语言类型学》(2011)等。 许余龙 男,1950年生。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所长,《当代语言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现代外语》编委。 1976年毕业于原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其间曾两次赴香港进修和开展合作研究,198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香港理工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并在1996至1998年期间,任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助理教授。1990年评定为副教授,1994年评定为教授,1996年确定为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对比语言学、英汉对比、篇章回指研究。 讲授课程 英语听力、英语精读、英汉互译、应用文翻译、对比语言学、语篇分析、语言学导论、词汇与形态学、语言与翻译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 学术成果 在美国加州大学出版的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中国语言学报》)、John Wiley & Sons出版的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中英语文教学》),以及《外语教学与研究》、

上海上外公司简介英文版

应用文体 (1)公司简介 上海上外 ( 集团 ) 公司简介 上海上外 ( 集团 ) 公司是由上海外国语大学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SISU)创办,经上海市教卫办Shanghai "Municipal Education and Public Health Office批准的由市工商管理局注册登记的全市高校系统第一家综合性集团公司。它依托上海外国语大学人才、信息等综合优势,按现代企业制度规范操作运行。恪守 " 依法经营、信誉第一、优质服务, 利国利民 "的企业宗旨,努力把集团公司办成具有较强实力外语特色的科技经济实体。 上外 ( 集团 ) 公司现有总资产5千万元,拥有8个子公司,主要经营外语音像制品、外语教材、书刊杂志、翻译服务、涉外劳务培训和组织国内外旅游等。为适应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上外 ( 集团 ) 公司将不断扩大和增强实力,创造条件,争取在科技项目开发、国内外贸易、国际旅游、房地产开发等方面多角经营,愿与社会各界广泛合作,尽快在境内外投资兴办一批合资、合作企业。 上外 ( 集团 ) 公司热忱欢迎海内外各界仁人志士前来洽谈业务,长期合作,共创大业。

Introduction of Shanghai SISU Translation Corporation Shanghai SISU Translation Corporation is established by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which is the first integrative group of university system ,approved by Shanghai Mulnicipal Education and Public Health Office and registered in Administrative Bureau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WE regulate the operation through running a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relying on the comprehensive advantages of talents and information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We adhere to the purpose of enterprise ,following “operating the business accordance with law ,credit first ,quality service ,benefit both the State and the people “,otherwise ,we spare no effort to promote the group as a technology economic entity with full strength of distinctive language. With existing total property 50 million yuan and 8 subsidiary companies ,SISU Translation Corporation mainly runs for language audio-visual products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books and magazines ,translation services ,foreign labor training and organizing

上外法语系简介

上外法语系简介 上海外国语大学法语语言文学专业成立于1956年,195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77年、1985年分别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位居全国范围内仅有几个同时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的前列。上外法语系目前为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单位。本系现有学生300多名,其中本科生约270名、硕士研究生近30名、博士研究生6名。 为适应改革开放形势对外语人才的新的需求,上外法语系于1983年率先开设法语(副修英语)双外语专业,使学生在符合法语教学大纲要求的同时,增加英语教学的力度与要求;近年来,通过与法国格勒诺布尔第二大学高等商学院的交流合作,从原来的选送个别品学兼优的学生赴该学院留学深造,发展到现在设立独立的法语(经济学方向)本硕连读班;与巴黎第十二大学及法国里昂、埃克斯和格勒诺布尔三所政治学院等的交流合作,使本系学生在本科就读期间有机会出国留学。 师资力量 上外法语系拥有一支学术精湛、力量雄厚、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均较为合理。目前在编教师共20人,从年龄结构看,年龄在50岁~60岁之间的有2人,在40岁~49岁之间的有6人,30岁~39岁之间为5人,25岁~29岁之间为7人;从职称结构看,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讲师7人,助教3人;从学历结构看,16人具有硕士学位,其中6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在读博士。本系每年聘请长期外籍教师一至二名,短期讲学外国教师二至四名。此外,从本部门退休的数名德高望重的教授学者仍在以不同的方式为我国的法语教学研究发挥力量。

本学科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曹德明教授,1984年获法国马赛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全国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法语组组长、中国法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世界法语教师联合会亚太委员会副会长等职务。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曹德明教授讲授的课程有法语专业各门基础课、高年级写作课、研究生的法国文学课、法语语言学、法语词汇学、法语语义学等;1990年获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奖“青年教师奖”,1996年获宝钢教育基金奖“优秀教师奖”,2001年获法国教育金棕榈军官级勋章,2002年获日本创价大学“最高荣誉奖”。 本系教师除承担法语语言文学专业自本科至博士阶段的全部教学任务外,还负责了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职业技术学院商务法语专业(与巴黎第十二大学合作开设)法语语言教学,及全校二外法语的教学。 在致力于法语语言文学的教学研究,本着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积极培养各类学历学生,为社会各个阶层输送高质量的专业人才的同时,本系教师敢于承担重任,积极服务于社会:上海申博文件的起草、翻译、申博现场,中法文化交流年,与法语有关的重大外事接待活动、重要会议翻译等等,都凝结着上外法语系教师的辛勤汗水。自1973年至今,本系承担着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法语广播讲座的全部教学任务。 学术研究 在对法语语言教学法进行长期不断地深入研究的同时,本系教师在全国各大出版社及专业刊物发表了多种有关法语学术及语言文化研究的专著、论文及其他成果,题材涉及面广,包括法语的专业语言教学、法语作为第二外语的教学、法

上海外国语大学闵行外国语中学简介

未来外交家的摇篮 ——上海外国语大学闵行外国语中学简介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合作创办 闵行区十二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重点项目 大虹桥标志性文化工程 优质特色基础教育示范基地 闵行区重点寄宿制中学(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上海外国语大学闵行外国语中学(下面简称“上闵外”)是由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与上海外国语大学联合创办,也是为大虹桥地区发展提高品质基础教育服务而创建的一所以外语为特色的闵行区重点寄宿制中学(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并将其建设成为大虹桥地区标志性的教育高地。学校现占地面积60多亩,建筑面积40000余平方米,校园建筑与布局为英伦风格,设施设备现代化,为学生创设了美奂美伦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校高中部现是以外语为特色的区级重点高中(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并将通过3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将其创建成为上海市外语外贸特色重点高中。 学校初中部全称“上海外国语大学民办闵行外国语初级中学”,为外语类公助民办初级中学,是与上外附中及上闵外高中部相匹配的优质初中。学校开创阶段课程设置与上外附中初中部同步,努力将其办成上海知名的一流外语类初级中学。现阶段初中面向闵行区招收50%左右的学生,其余在全市范围内招生。

上闵外还将建立国际部,开设IB、DP、A-level等国际课程,为有志出国留学的学生做好准备。 学校继承上外的校训:“格高志远,学贯中西”,希望上闵外的学生能成为“言有物而行有格、具有国际视野的、文理相通的高素质人才”。一批像学长杨洁篪这样的外交家、有外语优势的优秀人才将从这里走出。 上闵外不仅拥有大虹桥的区域优势,还拥有上海市内无与伦比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及其附中、上海外贸大学等优厚的外语外贸教育资源优势与人才优势。 上闵外聘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特级校长、华东师大研究员、上海市十佳校长、原上海交大附中闵行分校(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执行校长吴金瑜先生任校长;上海外国语大学资深教授任副校长。 学校还聘用了一批来自上海市、区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以及优秀的海外教师、来自985大学的优秀研究生担任科任教师,其中有上海市名师、上海市优秀班主任、上海市级和区级学科、班主任基地主持人等优秀人才。特别提一下的是,学校语、数、外、理、化、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均来自市、区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更有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及其附中的优势课程教学管理团队,确保学校无论是在内涵还是外延上成长为一所上海市优质品牌学校。 学校的课程是以外语为特色,以上外附中课程为基础,为学生开设学生需要的德、法、韩、日等第二外语;学校还将提供丰富多彩的艺术舞台,中福会少年宫将在上闵外设立艺术教育基地,提高孩子们的艺术修养。

上海外国语大学考研俄语语言文学名师介绍

上外考研俄语语言文学名师介绍 一、季元龙 个人介绍:季元龙,男,1951年出生。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教授。学历教育/进修与访学: 1975年7月毕业于原上海外国语学院俄语系俄语语言文学专业,1989年赴俄罗斯莫斯科普希金俄语学院进修。 工作简历: 1975年至今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任教; 曾担任过俄语系实践课教研室主任一职; 教学课程: 低年级俄语实践课、听力课、泛读课;高年级俄语实践课、报刊阅读课;研究生俄语词汇学、俄语语言国情学等。 研究方向: 俄语语言国情学以及教学法的研究 科研项目: 2002年俄语语言国情学获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规划项目立项 主要科研成果: 编著教材: 《新编俄语教程》;《俄语写作课》;《俄语语言国情学》等。 论文: 《一门新兴的语言学科:俄语语言国情学》;《俄罗斯诗歌中的纪念碑情结》;《俄语测试刍议》;《评1991年全国高考俄语试卷》;

《俄语课堂交际活动的若干形式》;《专业俄语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关于“世界”与“和平”》;《九十年代报刊俄语构词的新趋向》;《俄语词汇释义的若干手段》;《俄语成语在低年级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俄语中含те,де外来词读法小议》;《俄语理论语义学的研究原则,对象及其方法——阿普列观点评述》。 科研与教学奖励:1997年获得学校“育才”奖。 陆永昌

个人介绍:1950年出生,江苏扬州人。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教授,翻译专业研究生导师。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翻译家协会会员。学历教育/进修与访学: 1965年进入泰州师范(后更名为泰州师范专科学校) 师范毕业后,弃笔从戎,军旅生活使一个普通战斗员变成一个基层指挥员,之后进入上海外国语学院(后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 工作简历: 1972 年至今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教师; 1982年至1986年曾在上海市政府教育卫生办公室工作; 1991年至1993年受国家教委委派往俄罗斯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翻译系任教;回国后继续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执教,历任上海外国语学院高年级教研室主任、理论教研室主任、系办公室主任。 1994年被聘为副教授,2000年被聘为教授。现任俄语系翻译教研室主任。 课程教学: 先后从事本科生的文学理论、比较文学、苏俄文学史、名著选读、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生的中国翻译理论、苏俄翻译理论、俄汉文学翻译理论等课程教学。 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俄罗斯文学 主要科研成果: 学术专著:

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介绍

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介绍 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的前身是上海俄文专科学校,创建于1949年。俄语系的俄语语言文学学科是教育部和上海市两级重点学科,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国内同类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俄语语言文学学科是全国第一个获得俄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授予权(1983)的学科点,也是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的发起单位之一和首届会长单位、研究会会刊《中国俄语教学》的创办者和首任主编单位。1987年被国家教委列为全国俄语语言文学唯一的重点学科,2001年被上海市教委评定为上海市重点学科,2002年再次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 俄语语言文学学科设有俄罗斯语言文化研究基地和教育部直属俄语中心,拥有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 俄语语言文学学科拥有一批学术造诣精深的老一辈专家学者(其中4人获世界俄语教师联合会颁发的普希金奖章),更有一批成就卓著的中青年学术骨干。目前本学科在职教师和研究人员共26人,其中:教授7名(其中博士生导师4名),副教授13名;16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校级学术骨干15名。 俄语语言文学学科在巩固俄语语言学、俄罗斯文学、俄汉/汉俄翻译理论和汉俄词典编撰等研究领域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基础上,又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要,新增俄罗斯社会与文化研究方向。近五年来共承担和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项,教育部和上海市课题6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发表论文174篇,出版专著、译著、编著、教材44部。 俄语语言文学学科同俄罗斯的莫斯科大学、圣彼得堡大学、俄罗斯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莫斯科语言大学、俄罗斯远东大学、俄罗斯高尔基文学院、

乌克兰基辅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保持长期的密切合作关系。近五年来,本学科共举办国际研讨会5次(含合办1次),国内研讨会4次,华东地区研讨会2次,校级研讨会5次,邀请国内专家讲学10人次,做学术报告13场,邀请国外专家讲学22人次,做学术报告55场。

上外介绍(英文版)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SISU) was founded in December 1949 as the former Shanghai Russian College. It later was named the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Institute and became a national key university approved by the State Council in 1963. A pprov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1994, it was officially renamed as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In the same year, it was listed as one of the firs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jointly supervised by the nation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he Municipality of Shanghai. In 1996, it passed the evaluation process of Project 211 direct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became one of the nation’s “100 key universities for the 21st Century.”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is a research, teaching, and multidisciplinary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committed to cultivating foreign language elites with “high-quality, multiple skills, international vision, spirit of innovation, and capacity of practice”. Having a long tradition of conscie ntious teaching and learning, SISU enjoys a very good reputa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Now, SISU has two campuses in Hongkou and Songjiang. The Hongkou campus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Shanghai, covering 16.9 hectares with elegant surroundings. The Songjiang campus is in Shanghai's Songjiang New District, covering an area of 53.3 hectares, with a picturesque environment. At present, SISU has a full-time enrollment of over 1,400 postgraduate students, 6,000 undergraduates, 800 college students, and 1,200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here are also 25,000 other types of registered students in various programs. SISU has a faculty with significant academic prestige and educational experience. The full-time teachers number more than 500, including more than 300 professors and associate professors as well as a group of young and middle-aged outstanding lecturers. b. Colleges and Departments SISU comprises colleges and departments that offer associate, bachelor, bachelor and postgraduate programs, programs for adults, network programs and programs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s well as several research institutes. There are 20 teaching colleges and departments: College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ollege of Japanese Culture and Economy, College of Oriental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he Russian Department, French Department, German Department, College of Western Languages,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and Trade,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lleg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the Law School,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pretation and Translation, the Graduate School, the Network Institute of Educatio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ollege of Advancing Education, Overseas Cooperation Institute (Chinese-foreign joint collaboration), and Xianda Economics and Humanities College (private independent college). There are four related teaching departments: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 the Overseas Training Department (formerly called the Preparatory Department), and Department of Personnel Overseas Group Trainin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