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1957_2004年盘锦芦苇湿地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1957_2004年盘锦芦苇湿地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1957_2004年盘锦芦苇湿地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1957_2004年盘锦芦苇湿地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收稿日期:2006-06-08;修订日期:2006-08-03。基金项目:中国气象局科技项目“我国中高纬地区典型下垫面陆—气通量观测系统建设”、“东北地区干旱化和生态系统相互作

用的观测与模拟”和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启动基金项目共同资助。

作者简介:李荣平,男,1975年生,硕士,主要从事气候变化与碳循环方面的研究。

通信作者:周广胜,E -mail :gszhou @ibcas .ac .cn 。

1957~2004年盘锦芦苇湿地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李荣平1

 周莉2

 谢艳兵1

 周广胜

1,2

(1.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沈阳 110016;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9) 摘 要:利用1957~2004年盘锦湿地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盘锦湿地的日照、温度、降水和风速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日

照时数的月变化呈双峰曲线,5月和9月表现为日照高峰,7月为日照低谷;近48a 盘锦湿地的年平均气温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冬季增温最明显,其次为春季,夏季增温最弱,年平均极端最低温度呈显著的上升趋势;近48a 的年平均风速呈显著的下降趋势,月平均风速变化趋势呈双峰曲线。

关键词:盘锦湿地;气温;降水;气候变化特征

气候因子被广泛应用于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模拟、水量研究和霜害、物候研究以及病虫害研究等。气候环境因子变化的规律性深刻地影响着生态系统

的结构和功能。近年来,无论是全国[1-2]

还是区域[3-4],有关气候变化的研究较多。盘锦作为滨海湿地,其气候变化更具有典型性、波动性和脆弱性的特点。但针对盘锦湿地气候特征研究还未见报道。探讨其时空变化的特征和波动的规律性是研究辽河三角洲湿地退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也有助于揭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特征。本文试图对近48a 盘锦湿地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探讨,旨在增进对盘锦湿地气候变化及其生态系统动态的理解,为辽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合理开发、保护和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1 研究地区概况与方法

1.1 自然概况

盘锦湿地地处40°39′~41°27′N ,121°25′~122°31′E ,濒临渤海湾,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年降水量为611.6~640.0mm 。该地区地势平坦,海拔高度小于7m ,海岸地带地势低洼。

该地区由于大辽河、双台子河、大凌河等河流和渤海

的交互作用下形成了总面积为3.0×105hm 2

的湿地生态系统,是辽河三角洲的主体部分。该区现设有2个气象观测站,分别设在盘山县和大洼县,气候资料记录为1957~2004年。1.2 资料与方法

选取1957~2004年盘山和大洼常规气象观测站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和风速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资料来源于辽宁省气象档案馆。

2 结果与分析

2.1 日照变化

日照是气候变化的重要因子,日照时数直接影响到温度的变化。从图1可以看出,1957~2004年盘锦湿地年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但下降不明显,最低年日照时数为1990年的2371h ,最高年日照时数为1963年的3078h ,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740h 。根据近48a 的月平均日照时数,盘锦湿地的月际变化呈双峰曲线,波峰分别出现在5月和9月,低谷出现在7月。其原因可能与5月和9月天气多晴天、而7月多阴雨天有关(图1)。

图1 盘锦湿地日照时数年际和月际变化

JOURNA L

OF M ETEOROLOGY AND ENVIRONM EN T

2.2 温度变化

2.2.1 年平均气温的年际变化 

盘锦湿地的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与赵春雨[5]对近48a 辽宁的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研究结果一致。盘锦湿地年平均气温的变化为每年0.0373℃,升温效果显著(R 2=0.502,P <0.001),但低于全球温度变率。盘

锦湿地年平均最低气温为1957年的7.06℃,年平均最高气温为1998年的10.21℃,近48a 的年平均气温为8.86℃。从月平均气温看,最冷月份为1月,盘锦湿地1月平均气温为-9.605℃;最热月份为7月,7月平均气温为24.57℃(图2)。

2.2.2 季平均气温的年际变化

 

图2 盘锦湿地平均气温年际和月际变化

盘锦湿地季平均气温变化明显,春季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1957~2004年,盘锦湿地春季平均气温上升倾向率为4.8%,其中20世纪60年代的春季平均气温为8.58℃,90年代初春季平均气温为9.81℃,上升了1.33℃,近48a 的春季平均气温为9.11℃。夏季平均气温呈微小的上升趋势,上升倾向率仅为1.3%,1976年出现一个最低气温为21.62℃,90年代出现3个显著的夏季高温,分别为1994年的25.07℃、1997年的24.75℃和2000年的

25.17℃,夏季平均气温为23.33℃。秋季平均气温也呈微小上升。秋季平均气温每年上升0.024℃,平均气温为10.23℃,最高为2004年的12.03℃,最低为2002年的8.93℃。冬季平均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上升倾向率为6.4%,2000年和2001年冬季出现明显的冬季低温,分别为-9.60℃和-10.03℃,近48a 冬季平均气温为-7.24℃,60年代冬季平均气温为-8.76℃,90年代冬季平均气温为-5.84℃,上升了2.92℃(图3)

图3 盘锦湿地各季平均气温变化

14

气象与环境学报第22卷

盘锦湿地各季气温变化规律各不相同,其中以冬季增温最明显,其次为春季,夏季增温最弱。这与整个东北各省的季节气温变化是一致的[3,5]。冬季平均升温幅度为0.06℃,春季平均升温幅度为0.05℃。

2.2.3 极端气温的年际变化 

盘锦湿地年平均极端最低气温呈极显著的上升趋势(R 2=0.64,P <0.001),年增温为0.05℃,年平均气温由近48a 前的2.00℃左右上升到现在的5.00℃左右,年平均极端最低气温为4.43℃。自1981年开始,年平均极端最低气温增温幅度为4.00℃或以上,而1981年以前,年平均极端最低气温大

部分为4.00℃以下。盘锦湿地年极端最高气温变化呈上升趋势,年平均增温幅度为0.02℃。以1988年为界,1988年以前,年平均极端最高气温大部分年份为14℃以下;而从1988以后,年平均极端最高温大部分年份为14℃以上。因此,年平均气温的升高可能主要是由于极端最低气温的升高而造成。长期极端最低气温的升高不利于植被的生长。极端最低气温有利于杀死害虫,同时,促进一些需要低温春化的植物萌芽。因此,如果年平均极端最低气温继续维持增长趋势,将严重地影响盘锦湿地植被的生长与分布(图4)。2.3 

降水变化分析

图4 盘锦湿地年平均极端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变化

2.3.1 年际变化 

1957~2004年盘锦湿地年降水量变化明显,年平均降水量为626.23mm 。其中1969~1977年降水量高于平均值,1978~1984年年降水量低于平均值,1999~

2004年连续6a 的降水量低于平均降水量。这表明,近年来盘锦湿地年降水量是减少的。盘锦湿地的月降水量差异明显,其中7月和8月的降水占年降水量的50%以上,呈现出单峰曲线(图5)

图5 盘锦湿地降水量年际和月际变化

2.3.2 季节变化 

近48a 盘锦湿地春季平均降水量为90.9mm ,春季平均降水呈减少趋势。其中春季最大平均降水量为1983年的165.9mm ,最小平均降水为1960年的39.0mm 。由此可见,年际间的春季降水量相差较大。近年来,春季降水呈减少趋势。同样,夏季降水也呈下降趋势,夏季平均降水量为400.5mm ,夏季最大降水量为653.9mm ,最小降水量为177mm 。

秋季平均降水量为120m m ,其中1986~2002秋季平均降水量从185.6mm 降至48.75mm ,而2003年又达到了203.25mm 。冬季平均降水量为14.84mm ,降水呈上升趋势,大部分年份季平均降水量为20mm 以下(图6)。2.4 风速变化分析

盘锦湿地年平均风速呈显著的下降趋势,年平均风速下降幅度为0.033m ·s -1,月际风速变化趋势

15

第4期李荣平等:1957~2004年盘锦芦苇湿地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呈双峰曲线模式,平均风速最大值出现在4月,风速最小值出现在8月,11月出现一个小的波峰(图7)。

图6 盘锦湿

地各季降水变化

图7 盘锦湿地年平均风速年际和月际变化

3 讨论与结论

3.1 讨论

近50a 中国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是大范围的明显变暖,尤以我国北方地区变暖明显。近50a 全国年增暖为0.84℃,其中东北地区变暖明显,为1.70℃;近50a ,最低气温的变暖贡献最大,为1.41℃,

最高气温变暖幅度较小,为0.45℃[6]

。近50a 盘锦

湿地年增暖为1.85℃,高于东北地区,最低气温变暖贡献最大,为2.45℃,最高气温变暖幅度较小,为0.95℃,均高于全国的水平。近50a 中国东部各季和年降水量变化的线性趋势表明,冬季和夏季降水为略增加趋势,近49a 分别增加了7m m 和19mm ;

春季和秋季为略减少趋势,近49a 分别减少8mm 和17mm ,年总降水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6]。盘锦湿地略有不同,近50a ,春季和夏季降水量为略减少趋势,近48a 分别减少了9mm 和28mm ;秋季和冬季降水量为略增加趋势,近48a 分别增加了9mm 和2m m ,年降水量为略减少趋势,近48a 减少了26mm 。3.2 结论

利用1957~2004年盘锦湿地近48a 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盘锦湿地的日照、温度与降水的变化特征,得到以下结论。

(1)近50a 盘锦湿地的年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日照时数的季节变化为呈双峰曲线,5月和9月表现

16

气象与环境学报第22卷

为高峰,7月日照时数最少。

(2)近50a 盘锦湿地的年平均气温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其中,冬季增温明显,其次为春季,夏季增温不明显。年平均极端最低气温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年升高幅度为0.048℃,而年极端最高气温变化不明显。与东北地区季节气温变化相同。

(3)近50a 盘锦湿地的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其中近10a 来,盘锦湿地处于少雨年份。

(4)近50a 盘锦湿地的年平均风速呈显著的下降趋势,年平均风速下降幅度为0.03m ·s

-1

,月平均

风速变化趋势呈双峰曲线模式,月最大平均风速出现在4月,最小出现在8月,11月出现一个小的波峰。

(致谢:感谢在实验过程中提供帮助的辽宁盘锦鼎翔集团副总经理关恩凯,盘锦监狱第五大队副大

队长范锦军,盘锦市气象局原局长赵芳文及刘景涛、张野、姜大鹏、张昆等科技人员)

参考文献

[1] 陈隆勋,周秀骥,李维亮,等.中国近80年来气候变化

特征及形成机制[J ].气象学报,2004,62(5):634-646.[2] 任国玉,吴虹,陈正洪.我国降水变化趋势的空间特征

[J ].应用气象学报,2000,11(3):322-330.

[3] 廉毅,倪超玉.吉林省40年来气温和降水的变化[J ].应

用气象学报,1997,8(2):197-204.

[4] 韩艳凤,江志红,王翼,等.东北地区夏季降水时空变化

特征[J ].气象科技,2005,32(2):136-142.

[5] 赵春雨,刘勤明,李晶.辽宁省近48年来气候变化研究

[J ].气象,2000,26(5):32-35.

[6] 王馥棠,赵宗慈,王石立,等.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的影

响[M ].气象出版社.2003,3:7-9.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in Panjin Phragmites communis

wetland from 1957to 2004

LI Ro ngping 1 ZHOU Li 2 XIE Yanbing 1 ZHOU Guangsheng 1,2

(1.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Shenyang 110016;https://www.sodocs.net/doc/e85769326.html,borato ry of Quantitative Vegetation Ecology ,Institute of Bo tan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93)A bstra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nlight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and w ind speed w ere analyzed with con -ventional meteorolog ical data from 1957to 2004in Panjin w etl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variety of monthly sunlig ht appeared a double peaks curve .The peak values of sunshine occurred in May and in Septem ber ,respec -tively ,w hile the lower value w as in July .The annual average tem perature in Panjin wetland in the latest 48years increased obviously ,especially in w inter ,follow ed in spring .But the increase trend became slight in summer .The annual average ex treme low est temperature increased obviously ,too .How ever ,the annual average wind speed showed significant decrease trend in the latest 48years .The trend of the monthly average wind speed appeared a double peaks curve .

Key words :Panjin wetland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Climatic change

17

第4期李荣平等:1957~2004年盘锦芦苇湿地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盘锦苇海湿地景区简介

“世界最大芦苇荡,中国最美红海滩”苇海湿地景区欢迎您 景区概况 苇海湿地景区位于辽东湾畔辽河入海口,距盘锦市39公里,距盘锦火车站59公里,距锦州市141公里,距沈阳市172公里,距秦皇岛281公里,距大连287公里,唐山421公里,距天津547公里,距北京562公里。 盘锦苇海湿地景区有“五最之美誉”,世界面积最大的红海滩,世界植被类型保护最完好最大芦苇沼泽地,中国最美湿地之地,中国飞禽品种最丰富,螃蟹数量最多。 景区占地面积10万亩,其中芦苇湿地面积7万亩,海上红海滩面积3万亩,景区建于2010年,这里集结了世界最具特色的生态元素和自然景观。海河交汇雄浑壮观,浩瀚苇荡一望无际,娇艳红滩天下奇观,海上大熊猫斑海豹如期而至,湿地之神丹顶鹤世界罕见,267种珍稀鸟类为景区增添了生机与灵动。这里自然景观独一无二,人文景观独具匠心,苇海湿地景区本着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聘请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院设计了万米景观长廊、眺望台、芦苇泛舟、苇海迷宫等诸多项目。 芦苇荡 盘锦大苇荡位于大凌河、辽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带,南北长55公里,东西宽25公里,总面积达954.6平方公里,现有苇田面积达120万亩。一望无际的芦苇茂盛,河道众多,世界最大的湿地——辽

东湾湿地,天下奇观红海滩及黑嘴鸥、丹顶鹤等二百余种珍稀鸟类,构成一幅河湾浅滩之秀美、芦花曳之高雅、鹤翔鸥飞之苍莽的独特风光。 在这里,您可以乘坐由我国船艺文化传人独门设计,被评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木船,这艘船叫奥帆5号,光这一艘游艇,就价值650万元。这艘船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接待过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和一些国家的政要、王子、公主的豪华游艇,坐在船上您可以品味茶香,欣赏湿地生态美景。 苇海迷宫 苇海迷宫景点是由北京土人设计规划院设计的水上游乐园,在这里您可以乘坐景区的特色木船去游览白鸟汇集的鸟岛,您也可以和自己的爱人和朋友亲自乘脚踏船去迷宫里体验一把当年水泊梁山的豪情壮志,当然这里也是水上CS的最佳战场。总之,这里是年轻人的战场,是幸福的乐园。 红海滩 现在我们眼前看见的就是海上红海滩,面积有30000亩,是 目前世界上生态系统保持最完好的天然红海滩,素有“五岳归来 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盘锦归来不看滩”之称,已被列为国 际旅游路线上的一个景点。其实这满眼的红色都是由一株株小草 构成的,这草名叫碱蓬草,因为它的叶片呈翅状,所以还叫翅碱蓬,不过当地的老百姓还是愿意叫它红碱蓬,它是唯一一种可以 在盐碱地上存活的草。每年4月长出地面,初为嫩红,渐次转深,

湿地公园旅游规划

城市湿地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初探 姜健 12S034062 摘要:湿地拥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和效益,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国际上通常把它与森林和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公园在保持水源、抵御洪水、蓄洪防早、调节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因此也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物种库等。在生态日益恶化的今天,城市湿地以其特有的功能在城市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市湿地不仅具有维持区域水文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提供野生物种的栖息地及娱乐、教育和美学欣赏场所。这些功能在城市这个鲜有自然栖息地的地方显得特别重要。通过保护和建设,城市湿地可以产生类似于的大自然的环境。城市湿地景观往往会成为城市中最让人流连忘返地方,让人有一种复得返自然的诗意和情趣。关键字:湿地;城市湿地;景观;生态 1绪论 1.1研究背景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最重要的生态环境之一,它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和环境调节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它在保持水源、抵御洪水、蓄洪防早、调节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到了其他生态系统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湿地公园因其公园的特殊属性,使其比一般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在功能定位上更加强调休闲游憩等功能。科学合理的游憩空间规划设计,能吸引更多的人们前来湿地公园游憩观光,接受科普教育,提升保护湿地、保护环境的意识,是湿地保护和可持续的开发利用的探索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湿地公园(图1)游憩空间设计是寻求湿地保护、开发、利用的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动态的平衡点的过程,需从景观设计、环境科学、生态学多方面探索和研究,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湿地集中了大自然的精华,保存着良好的生态环境,拥有地球上独特而难得的优美景观,是人类回归大自然的理想场所。因此,许多大城市湿地的很大一部分原生态湿地已经不复存在了。所以,恢复城市中原有的湿地体系己经刻不容缓。 图1 湿地景观 1.2湿地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芦苇湿地与环境

芦苇湿地与环境 摘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了芦苇湿地与区域环境、富积能力、生物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告诫人们保护芦苇湿地就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科学道理。 关键词芦苇;湿地;环境;保护;利用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重要环境功能的生态系统和多种生物的栖息地之一。湿地环境由湿地水文、湿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物对湿地的适应及改造构成,各种因子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协同,共同构建起湿地的整体功能。湿地在全球环境变化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湿地环境自身健康水平和湿地在全球环境长期变化中所起的作用两个方面。一个未受自然异常破坏和人类活动扰动的湿地环境,因其生物种属的多样性、结构的复杂性、功能的整合性和抵抗外力的稳定性完好而处于较好的健康状态中。当外力扰动超过湿地环境的修复能力时,湿地环境的健康状态就会恶化,功能发生退化,进而对区域乃至全球环境产生影响。 芦苇湿地是湿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过长期自然演替发育而成的生态系统。它不仅调节周围的自然环境,而且还蕴藏着较高的自然生产能力。在湿地的发育过程中,芦苇对于湿地起到了大量富积、滋育低等植物、浮游生物和软体动物的作用,通过完善的食物链促进湿地鱼类、甲壳类和涉游禽类及鸟类生物圈的稳定。湿地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为野生动物,尤其是一些珍稀或濒危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是鸟类和两栖类动物繁殖、栖息、迁徙、越冬的场所。 芦苇湿地既是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又是一个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它极易受人类的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的干扰,所以人类在开发利用芦苇湿地资源的时候,必须给予必要的保护,以保证芦苇湿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芦苇湿地是经过长期的生物演替形成的生态系统,芦苇是这个生态系统中植物的优势种。芦苇湿地在生物演替过程中,经过了土壤沉积、土壤微生物及低等植物的入侵、浮游生物的繁衍、湿地环境的富积等过程,直至逐步形成高等植物植被,当发育成芦苇湿地的时候,已达到了自然生产力的最高阶段,并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有较高的调节能力。 1芦苇湿地与区域环境的关系 1.1调节局部小气候

湿地竞赛练习题解析

2016黄埔区湿地竞赛练习题 1.请判断以下图片中,哪个不.属于湿地? A B C D 2.湿地具有的生态效益是: A降解污染物 B为人类提供粮食作物 C 养殖动植物产品 D 发展观光旅游业 3.湿地、海洋、森林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拥有的美誉。 A “地球之肺” B “地球之心” C “地球之肾” D “地球之肝” 4.下图中属于浅海、滩涂湿地的是:

A B C D 5.下列哪种植物是中国特有的湿地高等植物? A 落羽杉 B 水杉 C 红松 D马尾松 6.中国湿地高等植物种数最多的是: A 苔藓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 7.人类活动的干扰是湿地退化的驱动力,下列哪项人类活动不会造成湿地的退化? A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 B 人为造成的污染 C 退耕还湖 D不合理的开垦 8.为保护湿地生物的多样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 建立自然保护区 B 植树造林 C 防风治沙 D 围海造田 9.动物是作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研究表明:能起到清洁垃圾的作用, 从而减少了排泥次数。 A 鼠妇 B 蚂蚁 C 蚯蚓 D 水蛭 10.海珠湖属于湿地类型?

A 沼泽湿地 B 湖泊湿地 C 河流湿地 D 浅海湿地 11.下列不属于被列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的湿地野生植物的有: A.中华水韭 B.芦苇 C.莼草 D.水松 12.下列不属于沼泽植物的通气组织的是: A B C D 13.____年______月,在《湿地公约》第九届缔约方大会上,中国政府首次当选为《湿地公约》常务理事国。 A.2005;11 B.2004;9 C .2005;9 D.2004;11 14. 红树林叫做红树林是因为() A、树皮会变红色 B、树叶是红色的 C、花是红色的 D、果实是红色的 15.下列不属于长江三角洲盐沼泽湿地植被群落的是: A.水杉 B.膆草群落 C.海三棱膆草群落 D.糙叶苔草群落 16. 2015年国际湿地日的主题是( ) A .湿地:我们的未来 B湿地世界——一个等待探索的世界 C携手保护湿地,应对气候变化 D 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 17.下列各种生态系统中,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是() A.B.C.D. 18. 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与()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 A陆地、海洋 B陆地、森林

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技术

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技术指南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技术指南》编制组 二?一九年十月 I

项目名称: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技术指南 项目统一编号: 本规范起草单位:河北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北京科技大学。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

1项目背景 (1) 1.1项目来源 (1) 1.2工作过程 (2) 1.2.1现状调研 (2) 122 资料收集与整理 (2) 1.2.3 标准制订 (2) 2标准编制研究 (3) 2.1已有标准现状 (3) 2.1.1现行人工湿地相关标准 (3) 2.1.2现行人工湿地相关标准人工湿地设计参数分析 (4) 2.2现场调研情况 (11) 2.2.1河北省霸州市石沟干渠生态砾石床湿地水体净化工程 (11) 2.2.2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龙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15) 2.2.3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生态砾石床 (18) 2.2.4河北省沧州南大港污水处理厂 (21) 3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25) 3.1标准适用范围 (25) 3.2标准章节主要包含的内容 (25) 3.3术语和定义 (25) 3.4主要技术说明 (25) 3.4.1术语定义 (25) 3.4.2设计要求 (26) 3.4.3预处理 (28) 3.4.4人工湿地系统 (29)

3.4.5施工和验收 (35)

1项目背景 1.1项目来源 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工湿地发展经历了研究与探索、应用和提升阶段,如今,人工湿地技术在生活污水、养殖废水、工业废水、农业退水、河水、黑臭水体等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推广和规范该技术,2009年及2010 年住建部和环保部分别发布了人工湿地相关技术规范。因此,在人工湿地的设计、运行与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为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打好碧水保卫战,我省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制定了《河北省碧水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 — 2020年)》,明确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着力开展八大专项行动,多次提出实施人工湿地工程建设,以保持优良水质不退化,不达标控制单元确保水质按期达标:其中“大运河生态带”中要求“以卫运河、南运河、北运河等重污染河流为靶向,加快实 施人工湿地建设等治理项目,加强生态流量保障工程建设”,“(三)河流湖库流域综合治理专项行动一一修复水生态空间”中提出“实施生态缓冲带保护修复工程、 人工湿地工程建设”,“水质达到或优于川类的控制单元,要加大保护力度,针对性实施人工湿地和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等工程,进一步削减入河(湖)污染负荷,保持优良水质不退化;全力推进滹沱河、龙河、凤河、沧浪渠、滏阳河等重污染河流(河段)环境治理攻坚,强化污染源头治理……人工湿地建设等措施,确保水质按期达标”等。 我省《关于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意见》中提出:(1)安装傍水村庭院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2)开展河流湿地建设,优先启动府河、漕河、瀑河、萍河、唐河、孝义河、潴龙河等汇入雄安新区前,在行洪范围外生态湿地项目建设。此外,河北省已发布《大清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DB13/2795-2018)、《子牙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3/2796-2018)、《黑龙港及运东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3/2797-2018)三部地方标准。 这些都对流域水污染防治提出新要求,更是为水质净化提出了新挑战,也推动了人工湿地技术的应用。因此,在已有的地方经验基础上,以国家行业标准为依

芦苇沼泽湿地的功能与效益分析

芦苇沼泽湿地的功能与效益分析 作者:- 来源:湿地中国点击量:114 更新时间:$updatetime$ -------------------------------------------------------------------------------- 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功能全面,生产力高的生态系统,它是一项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我国是世界上湿地面积广大,类型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之一。主要包括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河口湿地、海岸湿地、浅海水域、水库、池塘、稻田等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湿地面积6594万hm2,占世界湿地的10%左右,位于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位。其中天然湿地面积约2594万hm2,包括沼泽1197万hm2,天然湖泊910万hm2,潮间带滩涂217万hm2,浅海水域270万hm2;人工湿地4000万hm2,包括水库面积200万hm2,稻田3800万hm2。 芦苇湿地是重要的自然湿地,在调蓄洪水、防洪排涝、净化污水,提供食物、美化环境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围垦和城市建设使湿地面积遭到严重破坏,泥沙淤积也使湿地面积日益缩小等等,这些都大大降低了湿地的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持能力,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因此,对湿地的资源保护和治理刻不容缓,而且对湿地的保护与利用,要认真的研究,要有科学的保护和恢复重建措施,使湿地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 造纸原料基地 芦苇是重要的造纸原料,纤维含量高达44%左右,仅次于棉麻,与木材相比,是理想的造纸原料。在我国的造纸行业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全国17个省、区、市中,有芦苇湿地面积136.7万ha,长苇面积约45.9万ha,年产芦苇245万吨。其中芦苇主要产区湖南、辽宁、新疆、湖北、黑龙江、江苏、内蒙、吉林等地芦苇生产量约70%用于造纸。 盘锦芦苇湿地是全国湿地资源保存最好,产量最高,连片生长,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芦苇基地,总面积8万ha,目前芦苇生产量50万吨,主要供应辽宁省金城造纸厂、营口造纸厂和山东部分造纸厂的芦苇原料,同时也供给河北等省区芦苇深加工产业,出口创汇,因此,每年可创产值2亿多元,获利润约5000多万元。 芦苇是一种可集约经营较好的非木材纤维原料,发展芦苇造纸一直受到造纸行业的重视和期待,今后,加强芦苇基地建设,科学育苇,提高质量,改造苇田,提高单产量是充分利用芦苇资源的重要举措。 2 维持生物多样性 芦苇湿地具有十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植物资源主要有芦苇、香蒲、碱蓬等,其中芦苇资源是响誉国内外。盘锦芦苇湿地是世界第二大苇田,集中连片生长,面积大,产量高,是生物资源保存最好的芦苇湿地,举目望去,浩瀚无痕,辽阔高远,蔚为壮观。翅碱蓬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潮间带植物,它们相近连片,到秋季嫣红似火,被人们形象地喻为“红地毯”。 芦苇湿地内沟渠相连,鱼类资源丰富,据初步统计,有鱼类45种,如鲤鱼、鲫鱼、链鱼、梭鱼等中华绒螯蟹是盘锦特产,产量居全国首位,独具特色,享誉海内外。盘锦芦苇湿地形成了“水中养鱼,水上养禽,水底养蟹”的立体生态养殖模式。由于芦苇湿地内的多种生物组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同样在水中生长有大量的水生植物和各种鱼类、虾、蟹等动物和微生物,为鸟类、鱼类提供了丰富和良好的生存空间,对物种的保存和保护物种多样性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施工组织设计样本

1、施工程序总体设想 1.1 编制说明 1.1.1 编制依据 1、柳清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招标文件; 2、国家及地方有关水工施工规范、标准及法律、法规; ( 1)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 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 ( 4)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 ( 5) 《园林绿化工程规范手册》 ( 6) 《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 ( 7) 《园林设计施工技术手册之植栽规范》 3、我公司质量保证手册及程序文件; 4、我公司针对本工程施工制定的施工方案、技术措施; 5、我公司同类型工程施工经验。 1.1.2 编制总原则 创优质工程, 实现合同文件所要求的计划工期是我们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总原则, 合理的、先进的施工技术措施和技术过硬、素质一流的施工队伍、性能优良、数量充分的施工设备是创优质工程, 实现合同文件所要求的计划工期的重要保证。 ( 1) 严格按合同文件的要求进行施工总体布置, 并做到布置合理、紧凑, 满足环保、防洪等施工需要。 ( 2) 施工总体安排以人工湿地水处理为中心, 对不同部位, 不同时段的具体问

题做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 高度重视施工项目, 抓住重点, 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 ( 3) 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合同文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 4) 本工程按照项目法组织施工, 全面贯彻执行ISO9002 质量认证体系、 ISO14001 环境管理标准及GB/T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全面贯彻执行”以人才为根本, 以科技为支撑, 以法规为准则, 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严格过程控制,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工程产品和优质服务”的质量方针, 和”以人为本, 科学管理; 全员参与, 重在落实; 关爱生命, 安全至上; 防治污染, 保护环境; 遵纪守法, 持续改进”的环保、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投入一流的施工队伍, 选用先进的, 数量充分的施工设备, 精心组织、精心施工, 确保工程质量优良, 按期完工。 ( 5) 本施工组织设计在编制过程中, 充分考虑了该工程特点、有关施工规范的要求和我公司内部规章制度, 本着优化施工方案、强化质量管理、合理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的原则, 制定了工程的施工组织机构和施工技术、施工质量管理, 以及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机构和措施同时也考虑了现场条件和建设单位的要求。 1.1.3 工程施工目标 1、工程质量目标: 本工程质量目标为: 确保整体工程质量合格, 争创优质工程。单元工程合格率100%, 工程交验合格率100%, 杜绝各类重大质量事故。 2、工期目标: 45 日完工并清理现场。

盘锦市湿地保护条例

盘锦市湿地保护条例 【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盘锦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号 【批准部门】8;806;80601; 【批准日期】2017.03.31 【发布部门】盘锦市人大 【发布日期】2017.04.13 【实施日期】2017.05.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 盘锦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5号) 《盘锦市湿地保护条例》于2016年12月29日盘锦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经2017年3月31日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本条例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 盘锦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7年4月13日

盘锦市湿地保护条例 (2016年12月29日盘锦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2017年3月31日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湿地保护,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促进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湿地规划、保护、利用和管理等相关活动。 本条例所称湿地是指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地带、水域和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海域,包括沼泽湿地、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滨海湿地等自然湿地,以及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或者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原生地等人工湿地。 本条例所称湿地资源是指湿地及依附湿地栖息、繁衍、生存的野生生物资源。 第三条湿地保护遵循统筹规划、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四条市、县(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湿地保护工作。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做好湿地保护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湿地保护实行综合协调、分部门实施的管理体制。 第六条市人民政府成立湿地保护委员会,协调、决定湿地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市湿地保护委员会由市林业、水利、海洋与渔业、财政、农业、国土资源、环境保

湿地公园优秀案例分析:杭州西溪湿地

湿地公园优秀案例分析:杭州西溪湿地 第一章:序言——案例筛选理由 大黄堡湿地位于京津发展轴上的武清区,是京津之间一处重要的生态湿地资源。该湿地具备地域广阔、水量丰沛、景观优美、交通便利等特性,大黄堡湿地公园的科学建设、合理发展对京津地区之间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同样属于典型的位于城市边缘的次生态城市湿地。近年来该湿地的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发展的先进经验引起了极大关注。项目的科学规划、成功运营,在很好的保护了湿地环境的同时为杭州的旅游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拉动作用。 该项目在湿地条件等各方面上的相似度上与大黄堡项目十分接近,且发展较为成功。因此,经过考察研究,我们决定选取杭州西溪湿地作为湿地公园优秀案例。 在此次案例分析中我们将在前三章详细阐述项目各期期发展概况的同时,在第四章对西溪湿地在湿地开发模式及尺度、湿地公园规划及开发方案、湿地保护与旅游产业开发和谐发展、周边建设控制规划等四方面的成功经验予以剖析总结,为日后大黄堡湿地公园的开发规划提供借鉴依据。 第二章:项目概况 一、项目概况 (一)概况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为罕见的城中次 生湿地。东起紫金港路西侧,西至绕城公路东侧,南起 沿山河,北至文二路延伸段,总面积约为11.64平方公 里为保护区范围,共分三期建设,总投资88.4亿元人民 币,建设期六年。 在保护区界线以外为外围保护地带,东至紫金港,南至 老和山麓,西至绕城公路西侧绿带,北至余杭塘河,用 地面积15.7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以外的周边景区 控制区,主要涉及五常乡、闲林镇的两湿地水网区域, 用地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 的城中次生湿地。其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 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

关于大力实施太湖芦苇湿地修复工程的建议

关于大力实施太湖芦苇湿地修复工程的建议 芦苇湿地对提升湖体自净能力、治理蓝藻、恢复健康生态系统有着独特的优势,国务院在《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中就明确提出要恢复湖滨湿地植物带,探索环太湖绿色走廊建设,但由于技术和资金方面的因素,推进一直比较缓慢。近年来随着丁蜀八房港开展的芦苇湿地试点工程的成功运行,我市湿地芦苇种植技术已逐步成熟,种植芦苇,修复湿地,已经得到各级政府、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如果我们在太湖沿线48公里全部建成芦苇湿地,不仅能重新构建健康的生态系统,大大提升湖体的自净能力,还能减轻治太的压力,巩固“263”专项行动的成果,而且可以与三氿湿地协调呼应,构成全域湿地城市。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强化工作协调,力争芦苇湿地修复项目顺利落地 一要建立班子,全面对接。建议成立市级层面的专门班子,规划、国土、农林、文化、旅游等部门和属地板块共同参与,使项目的站位更高、功能更完整、统筹力度更大、争取资金更多。二要分步推进,以点带面。如果长达48公里的太湖沿线全部建成宽度为500米的生态湿地,需要投资80至100亿,很难一次实施到位,可以借鉴杭州西溪湿地的成功经验,先在局部打造出芦苇湿地建设的精品样板工程,再通过点面结合、逐步推进,确保项目整体建设平稳有序、层次清晰。三要化解制约,排除障碍。建设太湖芦苇湿地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湖底的局部高程,影响太湖的水容量,在立项审批阶段、设计阶段受到太湖管理局的政策约束,要用芦苇湿地对恢复生态的实际效果和人民群众对青山绿水的热切期盼,不断赢得上级的理解和支持,排除项目落地的政策障碍。 二、强化科学规划,坚持宜兴生态资源利用整体协调 一要调整规划,整体联动。要将太湖西线有机融入宜兴旅游规划的大格局中,湿地修复项目规划之初就要注重建成后的生态观光效果,使之与三氿湿地有机联动、宜南山区遥相呼应,突出宜兴山清水秀的地域特点,形成“东赏太湖水之秀、南眺阳羡山之美”的全域旅游格局。二要整合资源,统筹利用。太湖大堤内侧沿线三个乡镇也拥有万亩以上的土地资源和小部分天然湿地。市镇资源要统一规划,大堤内外联动,把太湖沿线三个乡镇有机串联起来,统筹利用,避免各自为政。三要结合清淤,良性互补。太湖清淤后的泥量巨大,外运成本过于昂贵,周边也没有足够的空余场地可堆放,而芦苇种植恰恰需要富含养分的淤泥,两者之间的供需能够达到有机的平衡,生态清淤和湿地重建在项目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同步进行、协同推进。 三、强化日常管理,确保生态湿地后续运行良性循环 一要提前测算,纳入投资。管理养护应该成为项目不可分割的部分,要受到同样的重视,在规划湿地修复项目的同时,就要提前测算芦苇等水生植物的日常管护和收割处理经费,争取把后续运行资金列入项目预算和总投资。二要建立机制,加强管护。要在实践中建立并不断完善芦苇湿地的日常管理和考核机制,加强巡查,防止水生植物滥割和湿地过度捕捞。三要政策引导,综合利用。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引导社会企业参与收割芦苇的综合利用,并进一步拓宽芦苇商业化利用渠道,发掘它们更多的经济价值,提高湿地植物可利用附加值。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3.3湖泊学案(全国通用)含解析

微专题湖泊 【知识构建】 【知识精析】 一、湖泊概念 1.湖泊:陆地上洼地积水形成的、水域比较宽广、换流缓慢的水体。 2.湖盆:指蓄纳湖水的地表洼地。湖盆是湖泊形成的基础,湖盆底部的原始地形及平面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於湖盆成因。根据湖盆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湖盆概括为以下几类:由地壳的构造运动(如断裂和褶皱等)形成的构造湖盆;因冰川的进退消长或冰体断裂和冰面受热不匀而形成的冰川湖盆;火山喷发后火口休眠形成的火口湖盆;山崩、滑坡或火山喷发使物质阻塞河谷或谷地形成的堰塞湖盆;水流冲淤或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水成湖盆;由风力吹蚀形成的风成湖盆;此外尚有大陨石撞击地面形成的陨石湖盆等。 二、湖泊的类型 1.湖泊按其成因可分为以下九类: 构造湖:是在地壳内力作用形成的构造盆地上经储水而形成的湖泊。其特点是湖形狭长、水深而清澈,如云南高原上的滇池、洱海和抚仙湖;青海湖、新疆喀纳斯湖等。(再如著名的东非大裂谷沿线的马拉维湖、坦噶尼喀湖、维多利亚湖)构造湖一般具有十分鲜明的形态特征,即湖岸陡峭且沿构造线发育,湖水一般都很深。同时,还经常出现一串依构造线排列的构造湖群。 火山口湖:系火山喷火口休眠以后积水而成,其形状是圆形或椭圆形,湖岸陡峭,湖水深不可测,如

长白山天池深达373米,为我国第一深水湖泊。 堰塞湖:由火山喷出的岩浆、地震引起的山崩和冰川与泥石流引起的滑坡体等壅塞河床,截断水流出口,其上部河段积水成湖,如五大连池、镜泊湖等。 岩溶湖:是由碳酸盐类地层经流水的长期溶蚀而形成岩溶洼地、岩溶漏斗或落水洞等被堵塞,经汇水而形成的湖泊,如贵州省威宁县的草海。威宁城郊建有观海楼,登楼眺望,只见湖中碧波万顷,秀色迷人;湖心岛上翠阁玲珑,花木扶疏,有水上公园之称。 冰川湖:是由冰川挖蚀形成的坑洼和冰碛物堵塞冰川槽谷积水而成的湖泊。如新疆阜康天池,又称瑶池,相传是王母娘娘沐浴的地方。北美五大湖、芬兰、瑞典的许多湖泊等。 风成湖:沙漠中低于潜水面的丘间洼地,经其四周沙丘渗流汇集而成的湖泊,如敦煌附近的月牙湖,四周被沙山环绕,水面酷似一弯新月,湖水清澈如翡翠。 河成湖:由于河流摆动和改道而形成的湖泊。它又可分为三类:一是由于河流摆动,其 天然堤堵塞支流而潴水成湖。如鄱阳湖、洞庭湖、江汉湖群(云梦泽一带)、太湖等。二是由于河流本身被外来泥沙壅塞,水流宣泄不畅,潴水成湖。如苏鲁边境的南四湖等。三是河流截湾取直后废弃的河段形成牛轭湖。如内蒙古的乌梁素海。 海成湖:由于泥沙沉积使得部分海湾与海洋分割而成,通常称作泻湖,如里海、杭州西湖、宁波的东钱湖。约在数千年以前,西湖还是一片浅海海湾,以后由于海潮和钱塘江挟带的泥沙不断在湾口附近沉积,使湾内海水与海洋完全分离,海水经逐渐淡化才形成今日的西湖。 潟湖:是一种因为海湾被沙洲所封闭而演变成的湖泊,所以一般都在海边。这些湖本来都是海湾,后来在海湾的出海口处由于泥沙沉积,使出海口形成了沙洲,继而将海湾与海洋分隔,因而成为湖泊。 2. 按盐度分类

山西某水库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技术方案

漳泽水库(浊漳南源入湖口)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 技术方案 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 二零一零年十月

前言 浊漳河分为南、北、西三源,南源发源于长子县发鸠山,长80km,西源发源于沁县漳河村,河长78km,浊漳河南源流域面积3477km2。北源发源于榆社县柳树沟,河长109km。浊漳南源与浊漳西源在襄垣县甘村汇合,流至合口村又与浊漳北源汇合,始称浊漳河。浊漳河在平顺县出省境成为河北省与河南省的界河。省境内全长237km(以浊漳北源为主流),流域面积11688km2。浊漳河出省境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1.6亿m3,多年平均流量为36.8m3/s,多年平均径流模数为3.15m3/(s·km2)。 浊漳南源是一条季节性河流,如同我国北方大多数小流域河流,除一年汛期的几场洪水外,其它时间基本以污、废水为主。 近年来,由于浊漳南源沿线各城区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面源污染排入浊漳南源中,加上雨水较少,河水污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流域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破坏。浊漳南源河水污染治理有待进一步提高。 根据流域综合整治规划和省、市环保要求,浊漳南源河水水质应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为确保流域综合整治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长治市在实施流域污染综合治理的基础上,计划建设漳泽水库(浊漳南源入湖口)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对浊漳南源的污染河水进行深度处理,处理后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工程的顺利实施,可有效改善浊漳南源入湖

水质。 针对浊漳南源河道和入湖口的土地利用现状和浊漳南源河水水质、水量现状,综合考虑技术的生态安全性、效果持久性、经济可行性和自然生态性,基于经济可行、技术稳定、管理简便的原则,确定采用人工湿地技术对浊漳南源污染河水进行治理,具体工艺方案为:橡胶坝+生态滞留塘+河道走廊人工湿地。 受长治市环境保护局委托,我单位在资料分析和现场考察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对漳泽水库(浊漳南源入湖口)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方案进行了科学规划,完成了技术方案的编制工作,在技术方案编制过程中,得到了长治市人民政府、长治市环境保护局、建设局、长治湿地公园管理处等有关部门领导和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深深地感谢!

东滩湿地公园案例分析

东滩湿地公园案例分析 王丽 园林(1)班 N101001118 摘要:通过崇明东滩湿地公园建设的实践,在基地环境质量优劣势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湿地公园的功能定位、规划内容以及水体与土壤、种植设计、引鸟设计等生境设计与创造方法等,以期对正在进行和将要进行的湿地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风景园林;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生态系统; 1现状概述 东滩湿地公园位于崇明岛东 端,上海市区东北方向40km 处。规划面积为10km2,湿地 类型属于河口滨海湿地类型 中的潮间带和沙洲离岛湿地, 植被类型为草本植物潮滩湿 地。围垦后,大部分原有自然 是滴逐步向人工湿地转变,但 也有相当数量的芦苇湿地得 以保存。耕地、林地、鱼塘为 区内的主要景观。由于形成时 间短、交通不便等原因,所受 人为干扰不大,其自然环境基 本保持原始状态,它以其适宜 的气候、良好的栖息地环境和 饵料状况而成为亚太候鸟迁 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和水禽 的主要越冬栖息地之一。因 此,也是一个以水鸟群落为特 点的湿地生态系统。 从最新的监测情况来看,目 前湿地公园内已经发现了112 种野生鸟类,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鸦鹃、白胸苦恶鸟、黑水鸡等,数量也很大。湿地公园还将建设一个面积为6.3万平方米的光滩,并在光滩上投放大量螃蜞等底栖动物,以吸引涉禽来此栖息和觅食,把湿地公园打造成一个鸟儿的天堂。 2湿地公园的构建 湿地公园是以湿地的自然或人文景观来为人类提供浏览、休闲和欣赏大自然的场所。根据具体条件规划设计出各种湿地生境,从而引导、培育遭到破坏的原始乡土动植物资源,最终形成丰富、多样、自然的湿地生态群落。1.生态旅游及休闲区

芦苇在湿地中的运用

芦苇在湿地中的运用 摘要本文着重介绍芦苇这一水生植物在湿地中的运用及作用,通过对这一品种的详细介绍让人们从水生植物这一角度更好的理解湿地并深入了解湿地的作用及湿地修复改造的重要性。 关键词生态;净化水质;生物多样性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对湿地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加,湿地保护与重建日益明确。而水生植物的运用在湿地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几乎每个湿地的水生植物设计中都不会缺少芦苇这种适应性强应用广泛又美观的水生植物。因此,对芦苇的深入了解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对湿地进行设计。 1湿地的定义与作用 1)湿地的定义。《湿地公约》定义湿地为人工或天然、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咸淡水或咸水的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因此,所有季节性或常年积水地段,如:沼泽地、滩涂、池塘等均属湿地范畴。 2)湿地的作用。湿地是由水所主宰的独特生境,他们储存水、净化水,保护海岸为我们提供天然的资源,亦是繁多野生生物的家园。因此,蓄水防旱,水质净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持是湿地的主要功能。 2芦苇在湿地中的应用 1)湿地植物的选择。湿地植物的选择对湿地的景观性和功能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仅具有美观的“外表”是远远不够的,应具有对水质的改善力,能为其他生物的栖息提供场所。若在海边滩涂地应具有耐盐碱及对土壤的降盐碱功能,当然最重要的是能在设定水位下生存。芦苇几乎具有以上的所有功能,所以本文以芦苇为水生植物的代表着重介绍。 2)芦苇的生态习性。①分布:全国各地均有分布,生长于海滩、池沼、河岸等湿润地区。②习性:多年生挺水草本,植株高大,杆高100~130cm,根状茎横走,叶鞘圆筒形,叶舌有毛,也长15~45cm,圆锥花序顶生,长10~40cm,花期7~11月。抗寒性强,能在-10℃以下的泥中越冬。具有抗盐碱的能力。 3)芦苇在湿地设计中的应用。根据芦苇喜光、喜水湿、耐干旱、耐寒性及对土壤的适应性强等习性,是很好的植物设计素材,在湿地设计中也被广泛应用。 ①局部点景。芦苇本身具有很好的观赏性,可用于局部点景,小面积使用,多用于面积不大的湿地区域如小区水景设计,配以千屈菜、黄菖蒲等水生植物,体现湿地景观的丰富性,将建筑小品原本生硬的线条融入自然环境中。②大面积片植。

湖水净化

目前,国内外对河流湖水治理成功的案例往往采用河道湖泊污水治理、建筑大坝引水冲污、底泥清污等一种或几种方法相结合来治理。如下: 一、河道污水治理、排入污水处理:泰晤士河流域的治理采用生态处理措施与污水处理厂相结合的方式(1985年在泰晤士河流域的沃尔登兴建第一个芦苇床系统,尔后又陆续建造了23个芦苇床系统,1988年全流域运行的污水处理厂有476座,其中最大的贝克顿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100万吨); 二、引水冲污、污泥疏浚:日本的隅田川河俄罗斯的莫斯科河均采用引水冲污、污泥疏浚的治理措施(隅田川清除河底污泥400万立方米,莫斯科河挖出800万立方米); 三、建筑大坝、引水冲污:德国的鲁尔河、日本的中川等采用建筑大坝,引水冲污的方式治理,消除了河流的黑臭现象。 根据微波能水处理机组设备的处理效果及安装特点,我公司提出了江河、湖泊水的微波净化工艺:采用建筑大坝(针对河流)、河湖水治理、底泥清污的综合治理方式。 在坝体之上根据水的流量和容量设计计算微波能水处理机组设备的套数,上游拦截后的水直接进入微波能水处理机组设备进行处理,经过30min左右后,处理后的水流入下游,使得河水清澈,在治理后重新恢复河道的水域功能,消除了黑臭现象,同时经微波能水处理设备处理后的水是经过微波的强杀菌和灭藻处理,因此不会产生河水的二次污染。经沉降过滤处理后所排放的污泥还可以输送至农田作为肥料用。 湖水净化 1、循环过滤的方式:设计配套的过滤沙缸和循环用得水泵,并且埋设循环用得管路,用于以后日常的水质保养。用水量减少,但增加了电能耗费。 湖水净化 2、引水换水:通过稀释水中的杂质浓度,来降低杂质的浓度,需要更换大量的水。湖水净化 3、投加微生物:微生物能够将自然界中得动、植物的尸体及残骸分解,将一些有害的污染物质加以吸收和转化,成为无毒害或毒害较小的物质。在景观水质恶化的时候,投加适当的适量微生物,加速水中污染物的分解,起到水质净化的作用。微生物湖水处理水质,必须定期进行微生物的筛选培育、保存、复壮等一系列专业处理过程,而且还能保证水质状态长期处于良好状态之中。 湖水净化 4、投加杀菌灭藻剂:在藻类繁殖季节,投加一些化学剂可以抑制藻类繁殖。湖水中必须含有微量长效杀菌因子(0.05-0.3mg/l)的余氯。它能有效的抑制水中病毒和病毒的繁衍增长,抑制藻类和藻类孢子的增长,防止水生动植物的病变,从而健康成长。 湖水净化 5、EWT生态水处理:在水域中人为地建立起一个生态系统,整个生态系统能适应外界环境对它的影响,处在原始的生态平衡状态,和人类共生共存。根据当地的物种,选择适合培养的植物、微生物、动物等,兼顾这些生物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生态功能,不仅能使整个生态系统稳定运行,还必须对整个水体有着净化功能。此外,国内外对湖水净化处理成功的案例往往采用河道湖水处理、建筑大坝引水冲污、底泥清污等一种或几种方法相结合来治理。如下: 1、建筑大坝、引水冲污:德国的鲁尔河、日本的中川等采用建筑大坝,引水冲污的方式治理,消除了河流的黑臭现象。 2、引水冲污、污泥疏浚:日本的隅田川河俄罗斯的莫斯科河均采用引水冲污、污泥疏浚的

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7年修订版

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况 (1) 1.2编制依据及基础资料 (2) 1.3编制原则及目的 (3) 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 1.5可行性研究简要结论 (5) 第二章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8) 2.1项目建设背景 (8)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6) 第三章项目地址及建设条件 (29) 3.1项目地址 (29) 3.2建设条件 (37) 第四章设计方案及建设内容 (41) 4.1总平面布臵及设计指导思想 (41) 4.2项目设计方案 (42) 4.3项目建设的目标 (46) 4.4人工湿地的工艺流程 (47) 4.5项目建设内容 (53) 第五章环境保护 (57) 5.1环境现状 (57) 5.2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 (57) 5.3环境保护措施 (58) 第六章组织机构及项目管理 (66)

6.1项目组织机构 (66) 6.2项目施工管理 (67) 6.3项目运营管理 (69) 6.4项目进度计划 (69) 第七章项目招标方案 (72) 7.1招标投标的基本原则 (72) 7.2招标 (73) 第八章劳动安全 (76) 8.1设计依据和原则 (76) 8.2劳动保护措施 (76) 第九章节能 (79) 9.1节能法律法规 (79) 9.2能耗的构成 (80) 9.3节能措施 (80) 第十章工程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82) 10.1投资估算 (82) 10.2资金筹措 (86) 第十一章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88) 第十二章结论和建议 (89)

浅论盘锦红海滩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分解

渤海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浅论盘锦红海滩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The analysis of P anjin’s red beach wetland eco-tourism development 学院(系):旅游学院 专业:旅游管理 学号: 学生姓名: 入学年度: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3 年5 月21 日 渤海大学 Bohai University

摘要 湿地是一种特殊的、独立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是地球表面最有价值的和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它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净化水源、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其次它还是濒危鸟类、候鸟以及多种野生动物的繁殖栖息地。运用湿地开展生态旅游,不仅可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而且还可以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红海滩湿地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发展空间,具备开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诸多的因素使得本区的生态旅游没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红海滩湿地旅游现存的问题的研究和原因分析,初步探讨红海滩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的优势,寻求解决红海滩生态旅游问题的方法,使红海滩的生态旅游既可以保护人与自然相和谐的人文生态系统,又可以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以便更好地发挥湿地的功能,在保护湿地资源的前提下,实现红海滩的可持续发展,带动盘锦市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盘锦;红海滩;湿地;生态旅游

The analysis of P anjin’s red beach wetland eco-tourism development Abstract Wetland is a special, independent, complex ecological system of the earth's surface, is the most valuable and productive ecosystems, which resist flooding and regulating runoff, flood and drought control, water purification, climate regulation, control soil erosion, silt promotion and reclamation, beautify the environment and other system can not be replaced action, known as the" kidney of the earth", it is still endangered birds, migratory birds and a variety of wild animal breeding habitat. Use of wetland ecotourism, can not only protect the wetland ecological system, but also can produce good social benefit and economic benefit. The Panjin Red Beach has rich tourism resources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space, develop ecological tourism be richly endowed by nature prerequisites, many factors make the ecological tourism can not be fully developed.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Panjin Red Beach Wetland Tourism existing problems and cause analysis, preliminary discuss Panjin Red Beach wetland ecological tourism advantages, to seek to resolve the Panjin Red Beach ecological tourism problems, make Panjin Red Beach ecological tourism can not only protect the person and the nature harmonious human ecological system, but also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social economy, in order to better play to the functions of wetlands, in the protection of wetland resources under the premise,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anjin Red Beach,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Panjin city. Key words:Panjin; Red beach; Wetlands; Ecological touris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