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细数那些解体的联邦国家,除了苏联外竟还有7个之多

细数那些解体的联邦国家,除了苏联外竟还有7个之多

细数那些解体的联邦国家,除了苏联外竟还有7个之多
细数那些解体的联邦国家,除了苏联外竟还有7个之多

细数那些解体的联邦国家,除了苏联外竟还有7个之多

联邦制(英语:federation)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共和国、州、邦)结合而成的一种国家结构形式。视国家领导人为君主或民选领导人,联邦制可分为联邦共和制和联邦君主制。联邦制国家由各个联邦成员组成,各成员单位先于联邦国家存在。联邦成员国在联邦国家成立之前,是单独的享有主权的政治实体;加入联邦之后,虽然不再有完全独立的主权,但在联邦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联邦成员的主权仍受到法律的保护,联邦成员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在组成联邦制国家时,联邦成员单位把各自的部分权力让渡给联邦政府,同时又保留了部分管理内部事务的权力,国民享有联邦和各成员单位的双重国籍。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1922年12月30日由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现名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现名白罗斯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现名乌克兰)、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合并而成的社会主义联邦制国家,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是当时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和人口第三多的国家。疆域横跨东欧、中亚、北亚的大部分;陆上与挪威、芬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及朝鲜接壤;与瑞典、日本、美

国的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隔海相望。随着东欧剧变,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政府也纷纷效法东欧诸国,意图脱离苏联而独立。1991年8月24日,苏联第二大加盟共和国乌克兰宣布独立,苏联开始走向解体。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苏联最高苏维埃于次日通过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解体后,分裂为十五个国家,且大部分经济及军事力量由最大加盟国俄罗斯继承。南斯拉夫南斯拉夫,1929年-2003年建立于南欧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曾用名南斯拉夫王国、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以塞尔维亚族所建立的塞尔维亚王国为基础,经两次巴尔干战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兼并语言、文化相近的周边小国黑山王国,吞并原来从属于奥匈帝国的弱小斯拉夫民族聚居地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王国而形成的国家。1918年12月1日,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联合组成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定名南斯拉夫王国。1945年,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共产党建立起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1963年改国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92年南斯拉夫解体,分裂为南联盟、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和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南联盟2003年重定新宪法改国名为塞尔维亚和黑山。2006年6月3日黑山独立,塞尔维亚失去出海口变成内陆国,2008年科索沃“独立”。捷克斯洛伐克捷

克斯洛伐克是1918年10月28日至1992年12月31日存在的共和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瓦解,捷克与斯洛伐克联合,于1918年10月28日成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代表在慕尼黑签署了《慕尼黑协定》,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1939年3月捷被纳粹德国占领。1945年5月9日,捷在苏军帮助下获得解放。1948年2月,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开始执政。先后更名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1960年)和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198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世界第七大工业国,仅次于美国、苏联、德国(德奥合并后)、英国、法国、意大利,高于日本、西班牙。在天鹅绒革命后,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解体,并于1993年1月1日起成为捷克及斯洛伐克两个独立的国家。捷克斯洛伐克位于欧洲中部,面积12.79万平方公里,人口1563.8万(1989年)。西印度群岛联邦西印度群岛联邦(英语:The Federation of the West Indies,又作the West Indian Federation),是在1958年1月3日至1962年5月31日间短暂存在的加勒比海上的联邦。该联邦有数个英国殖民地组成。由24个有人居住的主要岛屿组成,约有220-230个离岸岛屿和礁石。最大岛牙买加岛位于联邦的西北极,第二大岛特立尼达位于联邦东南部,第三大岛巴巴多斯位于联邦东部。联邦极西的开曼群岛和极东的巴巴多斯,相距2,425公里,即1,310海浬,横跨22个纬

度;极北的特克斯与凯科斯群岛到极南的伊卡科斯角则有1,700公里,即920海浬,横跨12经度。各岛之间主要是广阔的海域。相比之下,大不列颠本岛横跨10个经度,西班牙全国横跨20个纬度,西印度群岛联邦的领地领海总面积也相当大。但大部分省份都是集中在东加勒比海的小岛上,除了在联邦西部的牙买加和其属地。但很快联邦因为内部的政治纷争而被迫解散。分裂为以下国家: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巴多斯、开曼群岛、多米尼克、格林纳达、牙买加、蒙特塞拉特、圣基茨和尼维斯、安圭拉、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达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阿拉伯联合共和国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简称“阿联”)是1958年2月1日由埃及与叙利亚合组的泛阿拉伯国家。原来的计划还包括伊拉克在内,但因为局势不稳定而未加入。1958年3月8日,也门穆塔瓦基利亚王国(后来的阿拉伯也门共和国)以合众的形式加入,整个联盟因此更名为“阿拉伯合众国”(United Arab States)。由于埃及的个别霸权主义政策,1961年9月28日叙利亚宣布退出,12月北也门也退出,阿联虽然解体了但埃及仍然保留这个国号直到1972年为止。马里联邦马里联邦(法语:Fédération du Mali),是于1959年4月4日至1960年8月20日间存在于西非的一个联邦国家,现已解体。1959年4月4日,法属苏丹和塞内加尔两个自治共和国决定在法兰西共同体内结成联邦,首都设在达喀尔,

总统由莫迪博·凯塔担任,以古代马里帝国的名称命名为“马里联邦”。1960年6月20日,该国宣布完全独立。但是不久之后,塞内加尔和苏丹就因为是否应当退出法兰西共同体出现政治分歧。8月20日,塞内加尔宣布退出马里联邦,保留在法兰西共同体内。苏丹则保留了“马里”这个名称,并于次月宣布退出法兰西共同体。中非联邦罗得西亚与尼亚萨兰联邦(英语:Federation of Rhodesia and Nyasaland),又称中非联邦(Central African Federation),是一个英国统治下的自治领,其范围大概包括今日的津巴布韦、赞比亚及马拉维三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帝国主义逐渐消退;欧洲各国列强在非洲的殖民地纷纷要求独立。其中也包括了英属的北罗德西亚、南罗得西亚以及尼亚萨兰这三个地区。为了平息当地逐渐高涨的独立声浪,英国政府乃合并此三地、命名为“罗得西亚与尼亚萨兰联邦”,于1953年8月1日正式成立。其目的是能够在当地的黑人民族主义者及位居统治地位的

白人之间,采取折衷方式来建立一个永久性的政治实体。1963年12月31日,尽管在总理罗伊·韦伦斯基努力阻止下,联邦仍然宣告正式解体,其后逐步形成现在的津巴布韦、赞比亚和马拉维3个独立国家。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联邦曾经是东非一大强国,领土达至现今的苏丹和索马里;16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和葡萄牙相继侵入;19世纪初分裂为许多公国;1868年英国侵入;1889年获得统一。1890年意大

利侵入,宣布埃塞俄比亚受其保护。1896年意大利被击败,承认埃塞俄比亚独立;1936年又遭意大利侵占,皇帝海尔·塞拉西流亡。二战东非战场上意大利被英军击败,意大利殖民地厄立特里亚被英国托管。1941年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回到首都复位,在政治上彻底倒向美、英。“埃塞俄比亚”国名正式确立。二战结束后,美国大力扶持埃塞俄比亚,把埃塞变成其在非洲的代理人,与埃塞签订了10多个军事和经济协定,并在埃塞设立了军事基地,给埃塞的军援高达1.5亿美元,占当时美国对整个非洲军援的一半,还派出军事顾问小组负责训练埃塞军队。埃塞俄比亚建立起一支很有规模的装备比较现代化的军队。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埃塞俄比亚立即宣布加入联合国军出兵朝鲜。美国回报以大力推动将联合国托管的厄立特里亚并入埃塞俄比亚组成一

个联邦国家。时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约翰·福斯特·杜勒斯称:“从正义来看,必须考虑到厄立特里亚人民的观点。但是美国在红海盆地的战略利益与安全考虑及世界和平使得

这个国家必须联系我们的盟友埃塞俄比亚。”1950年12月2日联合国大会采纳了美国意见,通过了390号决议,英国对厄立特里亚的托管在1952年9月15日前结束,埃塞俄比亚与厄立特里亚组成一个联邦,厄立特里亚具有自治的行政管理权与司法权、旗帜及内部事务包括警察、税收;联邦政府负责外交事务、国防、金融、运输。1962年,埃塞俄比亚皇

帝海尔·塞拉西强制取消联邦制,将厄立特里亚合并为埃塞俄比亚的一个省。厄立特里亚人民曾长期为厄独立而斗争。1961年后,厄人民先后成立了厄解放阵线(厄解阵)、厄人民解放阵线(厄人阵)等反对埃塞统治的组织,开展争取独立的武装斗争。1970年后,厄人阵成为独立解放战争的主力军。1991年5月,厄人阵与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并肩作战,推翻门格斯图政权,解放厄全境,成立厄临时政府。随即同埃塞过渡政府达成协议,厄于两年内举行全民公决,决定厄的独立问题。1993年4月23~25日,厄举行全民公决,以绝对多数赞成厄独立。同年5月24日,厄立特里亚正式宣告独立。埃塞俄比亚失去了全部的海岸线,彻底成为一个内陆国。同时与厄立特里亚一直存在着矛盾而不得不借助于吉布提和索马里兰的港口。

苏联解体的原因及认识

考点:苏联解体的原因及认识 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起许多问题和矛盾;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危机;西方国家长期的“和平演变”等。 认识: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说明苏联模式受挫,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中国已探索到正确道路。 例题11991年12月25日,红蓝白三色旗取代了镰刀锤子红旗,这标志着苏联的解体。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赫鲁晓夫的改革 C.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答案:D 解析: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答案D。 例题2下列各项对苏联历史经验的总结,不正确的是() A.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是造成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 B.戈尔巴乔夫应对苏联的解体承担责任 C.改革不能放弃党对国家的领导权 D.苏联解体证明社会主义不适合俄罗斯 答案:D 解析: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不适合俄罗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都是苏联解体的原因,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是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不能放弃党对国家的领导权。答案D。 1.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斯大林模式的僵化 B.西方推行和平演变政策

C.戈尔巴乔夫推行错误的思想和路线 D.“八一九事件”的爆发 2.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是() A.军事力量的削弱 B.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 C.苏共党内斗争的尖锐化 D.戈尔巴乔夫改革 3.下列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斯大林模式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B.和美国的军备竞赛消耗了苏联的国力 C.赫鲁晓夫改革的失败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D.西方的和平演变是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 4.以下关于苏联解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列宁主义的失败 B.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C.斯大林模式的失败 D.国际工人运动的失败 5.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动力,但若改革背离了国情则将给国家的发展带来影响。20世纪80年代,因改革失败而最终导致了国家性质改变的国家是() A.苏联 B.中国 C.美国 D.日本

苏联解体的原因及教训

苏联解体的原因及教训 学院: 姓名 学号: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发展,需要有领导的正确引领,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曾经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突然之间瞬间崩溃。苏联的迅速解体轰动了全世界,给大部分国家敲醒了警钟,苏联的解体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时间积累形成的。苏联解体是当代社会主义和人类社会史的一个重大事件,苏联解体的原因和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进行深刻的研究和学习。 苏联解体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苏联解体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有外因,也有内因。对苏联解体的思考,要综合各种原因,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对我国乃至全世界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苏联解体的原因 1.主观原因 (1)苏共的高度集权 一直以来,苏共在国家的日常管理工作上投入过多,以此形成了党政不分的一种情况,苏共将国家和社会事务纳入自己的权力之内,以党代政。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国家的政治领导能力下降。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尤其是在国家的政治领导方面,共产党必须对其履行职责,因为党是代表全国人民对国家和社会进行管理,用手中的政权去进行政治统治。像苏联共产党内这样个人专断的统治行为,严重的破坏了社会主义法治,使之与群众逐渐脱离,除此之外,他们也使党内的机关和组织变成了自己的组织,完全形成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2)僵化的理论思想 苏联共产党作为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完善其体制,但凡发现错误的迹象及时修正,那么苏联的悲剧也不会发生了。思想理论是作为意识形态在国家内部进行传播,而意识形态决定了国家发展的趋势,但是苏共对马克思主义僵化的理论思想以及对其理论的教条看法,严重的影响了国家内部的发展。在列宁去世以后,苏共的领导人员把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这个过程简单化,从本本主义出发,将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实现过程的阶段教条化,这种形而上学的做法完全摈弃了现在的生活。同时,斯大林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他只根据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就得出资本主义已经陷入“总的和根本的危机”,危机必然以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而告终的“总危机”理论。 (3)党内民主的缺乏

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

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 ——我们应该如何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 1991年12月25日,苏联,一个拥有着2241万平方公里领土面积,一个拥有2.8亿人口,一个拥有两千万共产党员的百年大党,一个曾经横跨欧亚大陆的超级大国轰然倒塌。苏联解体之后这20余年来,作为与之意识形态类似、国情社会构架相近的中共也以各种视角解读这场重大的政治变动。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一个当时世界第二强国忽然间就土崩瓦解了呢?从苏联解体中我们到了怎样的教训?我们应该如何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 通过课堂老师的讲解和在网上的查阅学习,我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是有多重因素的,但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窥探一二。 一、苏联东欧国家历史上长期积累的问题是深层次的原因,为解体留下隐患 在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大量提拔亲信,苏联政坛形成了以勃列日涅夫为核心的特权阶层。贪污、盗窃和将国家财产据为己有的现象非常普遍,行贿成风,生产效率低下。勃列日涅夫时代的后半部分,被称为苏联的“停滞期”和“僵化期”。贪污腐败的盛行不仅给国家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对苏共党风以及社会风气也产生了极大影响。此时,苏联已经积重难返。 二、戈尔巴乔夫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直接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因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他试图扭转这种停滞僵化的局面,进行了非常激烈 的革。为了缓解经济困难,他首先进行经济改革。但是这些改革措施,缺少宏观决 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加上戈尔巴乔夫仍没有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继续优先发展 重工业,致使经济不断滑坡。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1988 年起,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人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苏共内部

苏联亡党亡国的第一个重要原因:否定党的领袖,否定党的历史 “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他们从否定斯大林到否定十月革命,从否定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到否定苏共的光荣历史。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中咒骂斯大林是“凶手”、“强盗”、“赌棍”、“俄国最大的独裁者”、“混蛋”、“白痴”等,把一切最丑恶、最肮脏的语言加在斯大林头上。同时诬蔑斯大林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战前“丧失警惕”,战争爆发后“惊惶失措”,战争中“靠地球仪指挥”。苏共二十二大后,赫鲁晓夫又把斯大林遗体从列宁墓中移出火化,进一步造成党内和群众的思想混乱,并且为帝国主义攻击苏共提供了炮弹。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走得更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一股“重新评价历史”的运动,从否定斯大林开始,继而攻击和诽谤列宁,歪曲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最后否定苏共70年的执政历史,右派在把斯大林灵墓搬出红场之后,把列宁的墓也要移出莫斯科红场。从否定斯大林到否定列宁,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苏联历史,否定党的领导,终于导致了苏共党亡政息。 苏联亡党亡国的第二个重要原因:背叛马克思列宁主义,失去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在理论上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全党失去了正确的理论指导,造成党内外思想的混乱和社会政治动荡。赫鲁晓夫上台后大反斯大林,说斯大林是俄国历史上最大的独裁者,提出了一系列偏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这样一来,整个苏联舆论、社会心理、思想界就开始发生变化,把苏共党员以及苏联人民的思想搞乱了,也为后来戈尔巴乔夫搞“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埋下了伏笔。赫鲁晓夫改变党和国家的性质,提出“全民党”、“全民国家”,搞“工业党”、“农业党”,造成了严重混乱。勃列日涅夫虽然对赫鲁晓夫时期的一些错误进行了调整和修正,但基本上坚持了没有赫鲁晓夫的赫鲁晓夫路线。而且当时的苏联的宣传体制很僵化而此时,讲到西方就是一片漆黑,什么都不好;讲到苏联就一片光明,什么都好。这显然不实事求是。西方国家却利用巧妙的宣传方式加紧对苏联进行和平演变让苏联老百感到苏联自己的宣传假大空,而西方宣传似乎还有可信之处,苏联的意识形态渐渐地就发生了变化。正是在勃列日涅夫时期,指导思想上的教条主义、修正主义不仅使苏联经济出现停滞,而且滋生了一批瓦解苏共的亲西方的政治人物。到戈尔巴乔夫散布“新思维”的时候,彻底背弃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他的“新思维”即在赫鲁晓夫“全民党”和“三和一少”路线的基础上,建立“民主社会主义”,其实质就是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否定社会主义。他强调:“新思维”就是促进“多元化”,放弃“意识形态限制”和“精神垄断”,打破“一切理论的局限”,实质上就是打破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此,他和西方帝国亲如一家,和撒彻尔夫人、梅杰、老布什打的火热,修正主义思潮在全世界泛滥开来。苏联国内的党政军大权被修主义和资产阶级所窃取,党政军中的布尔什维克已经无能为力了。《居安思危》一书中提到戈尔巴乔夫1999年在土耳其安卡拉某大学的一次讲话中说:他一生的目的就是要毁灭苏联政权和共产主义。再到叶利钦在装甲车上振臂一挥时,就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失去人心就是意识形态防线崩溃的标志。 苏联亡党亡国的第三个重要原因:党风败坏、严重脱离群众 党的作风体现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列宁时期,非常注重党的作风建设,严格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党员廉洁奉公,反对官僚主义,反对脱离群众。列宁强调:哪里有群众,就一定要到哪里去工作。列宁坚决反对特殊,以身作则。他经常在办公室接待来访群众。据苏联人民委员会接待室统计,仅在1922年10月2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经验和教训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经验和教训 苏联解体已近十五年了,但是关于“苏联解体经验教训”这个问题的讨论仍不失现实意义,特别是苏联解体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经验教训和借鉴意义。实际上关于这个问题只有找到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才能真正汲取其教训。 1989年至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急转直下的政局变化,令全世界为之瞠目。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波兰、罗马尼亚、民主德国、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纷纷易手。执政40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纷纷下野。伴随着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东欧国家的剧变并不是偶然的,它是各国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第一,历史原因。二战后,东欧八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为了对抗美国的冷战攻势,苏联强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在政治上,苏联要求东欧各国的执政党按照它的旨意部署行动计划;在经济上,苏联的经济体制成为可奉行的唯一的社会主义模式。第二,改革失败。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旧模式的框架,成效不大,东欧各国的党和政府最终脱离了群众,这是东欧各国发生剧变的主要原因。第三,关于外部原因。首先是苏联方面的因素。二战后,苏联对东欧国家的高压控制。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面对苏联的衰落进行战略收缩,苏联对东欧的政策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戈尔巴乔夫为了缓和同美国与西欧的关系,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和平演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基本战略。80年代初,西方国家加紧了这一战略的实施。在东欧剧变过程中,西方国家进一步协调行动,采取了利用各种传媒,宣扬西方价值观念,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苏联和西方的因素,是东欧剧变的重要原因。 1991年8月14日,苏联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条约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这一条约的签订,不仅意味着苏联国家体制将面临重大变化,而且意味着对民族分离活动的让步和认可、苏联瓦解的开始。苏联的解体,既有其长期的历史原因,也有其复杂的现实原因。第一,关于历史原因: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存在的不适应商品经济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积重难返的突击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不健全;民族政策中的错误;对外关系中的霸权主义和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的政策。第二,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是造成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纠正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其宗旨应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戈尔巴乔夫推行的路线和政策之所以造成混乱和苏联的最终解体,根本原因在于其政治改革的指导思想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第三,关于外部原因。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应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和平演变”战略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是任何社会主义国家不能掉以轻心的。其二,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所凭借的,归根结底是其所拥有的经济实力。 只有从苏联解体中汲取教训,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才有借鉴意义,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在此,我认为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和借鉴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苏联解体的原因与后果

苏联解体的原因与后果 Б.Н.米罗诺夫 (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历史研究所,俄罗斯圣彼得堡) [摘 要]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领导人Б.Н.叶利钦、乌克兰领导人Л.М.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罗斯领导人С.С.舒什克维奇签署了别洛韦日协议,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苏联解体是20世纪世界史上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这大概是大多数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对此的一致评价,而其他所有有关苏联解体的原因、后果等问题则一直是激烈争论的对象。 [关键词]苏联解体;原因;后果 [中图分类号]K 5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06)03-0074-05 [收稿日期]2006-05-08 [作者简介]米罗诺夫(1942-),男,俄罗斯联邦萨拉托夫人,俄罗斯科学院研究员,圣彼得堡大学教授,主要研究俄 国社会史。 一、苏联解体的原因 1990年3月,在全苏的全民公决中,大多数公民赞成保留苏联并对其进行改革。临近1991年夏天,改革联邦国家的新联盟条约已经准备好。但国家的统一没能保留住,苏联解体了。原因何在?为此,我们将最详细地解释研究者们的观点。 1.侵害了民族利益的一体化做得太过火。苏 联作为联邦国家成立于1922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实质上,它越来越变成由中央操纵的、共和国之间和联邦主体之间差异被消除的、单一制的国家。共和国之间和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多年一直被忽视,已发展到不可解决的地步。在改革年代,当民族冲突变得激烈、民族危机出现时,中央仍视而不见,一直拖到1990—1991年,才决定解决。民族矛盾的积累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2.经济一体化的危机。在苏联形成的统一的 国民经济综合体保证了各共和国的经济一体化。但随着经济困难的增多,经济联系开始中断,各共和国出现了自我孤立的趋势,而中央对此事态的发展尚无准备。 3.不合理的、错误的民族建设。民族问题的 解决应在文化自治的框架下,而非在民族主权的框架下进行。苏联是在承认民族自决权的基础上成立的。这个联邦是按民族—地域原则而不是按地域原则建立的。在1924年宪法、1936年宪法和1977年宪法中都载有各加盟共和国主权的准则。 这就决定了民族因素在苏联政治社会领域的结构形成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按民族—地域原则组成的联邦里,民族精英的低效率的权力体系被合法化,即按民族原则创建的加盟共和国享有国家主权。在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进程中,各共和国的民族精英们轻易地把自己的名义上的国家变成了独立的国家。 4.共产党的危机、苏联的政治体制立足于硬 性的中央集权之上。其实际的载体与其说是国家,不如说是共产党。苏联共产党的危机,苏共领导作用的丧失、苏共的解散,必然导致国家的解体。 5.意识形态的危机。联盟的统一和完整在很 大程度上是由它的意识形态统一来保证的。共产主义价值体系的危机造成了精神真空,民族主义思想乘机填补进来。 6.民族精英的背叛。苏联在其存在的最后几 ? 47? 2006年6月西伯利亚研究Jun.2006第33卷第3期 SI BERI AN ST UDIES Vol.33No.3

前苏联解体:原因和经过

前苏联解体:原因和经过 来源:刘培的日志 原因分析: 一.体制僵化、经济衰退是根本性的原因 在苏联,这一伟大的社会实验曾经取得过辉煌,但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史称“斯大林模式”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和集权的体制。这种体制,为应对国内外紧张局势,能集中一切人力、财力、物力,适应备战和应战的需要,取得工业化和增强国防实力的显著成果,在短短十多年时间里使苏联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强国。然而这种体制严重背离现代经济的发展规律,压抑了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加上它在政治上无情地消灭各种反对派和压制持不同政见的知识分子,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严密控制,使整个社会处于僵化、封闭和麻木的状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时代主题逐渐向着和平与发展转移,这种体制使经济发展缓慢,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更加严重,制度性的弊端进一步凸现。显然,这种体制不但不能完成把俄国建成现代化民主国家的历史性任务,反而使俄国在同资本主义的世界性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如果说十月革命后出现了“一球两制”的新格局的话,那么,半个多世纪的比较和竞赛,没有显示苏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种体制未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失去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和拥护,这是苏联解体的根本性原因。 二. 领导人因素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如果说此前几年人们还相信苏共的新生是可能的,党将能帮助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改革。那么,“在1990年这种希望几乎完全消失了”。而在1991年,人们甚至认为:苏共已成为“敌视公众利益的力量”。[16]戈氏的民众支持率直线下降:1989年12月民意调查显示:戈氏的支持率尚过半数达52%,但1990年1月这个数字降至44%,5月降至29%,12月降至19%。1991年初,政府支持率只有13%,而至3月份,则再创新低点,支持率不到8%。[17]与此同时,对现实极度不满的人民群众开始大规模游行、集会和示威,他们公开打出了“打倒戈尔巴乔夫!”“打倒苏联共产党!”等标语口号。[18]至此,苏联政府坍台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 三.外部原因与苏联演变 不容忽视的是,自戈尔巴乔夫改革以来,东西方交流大幅度增加,使苏联人民得到一个了解西方、与西方国家生活水平作比较的机会,由于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存在短缺经济,使国内民众看到自己国家与西方世界的差距,增加了对本国当政者的不满和对西方生活方式的向往,从而为西方和平演变打开了方便之门。 有学者还认为,西方大国除有计划地对外渗透、进行和平演变外,特别提到美国诱使苏联扩军备战,开展两国间的军备竞赛,使国家财力过多地投入国防军事预算,加剧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特别是勃列日涅夫时期穷兵黩武,发动侵略阿富汗战争,使国防军事开支猛增,国内各类矛盾积聚,成为苏联解体原因之一。 四.腐败导致党衰国亡

导致苏联解体的主要因素

导致苏联解体的主要因素 一个泱泱大国在短短的时间内分裂为15个独立的国家,这在世界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咎其原因,既有内在的,又有外在的,它是政治、经济、民族等诸多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 (一)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淡化了党的领导,使联盟失去了固有的凝聚力 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以后,很快便提出了“改革与新思维”的所谓治国方略。1987年又提出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来“打破障碍机制”。1988年在苏共第19次全国代表会议上,戈尔巴乔夫提出苏联原来的政治体制是“自上而下发号施令的官僚主义政权”,必须“彻底打碎”。在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公开性”等思想的影响下,1989年3月苏人代会和最高苏维埃通过决义,修改苏联宪法第6条,取消了宪法中有关苏共“是苏联社会领导力量和指导力量,是苏联政治体制以及一切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的核心”的条款。1990年在苏共28大,戈尔巴乔夫进一步提出要“重新认识”苏共在社会中的作用,他认为苏共是“行政命令体制的核心”,说“苏共几十年来只为专横的官僚体制服务”,必须予以“根本改造”,为此,苏共28大决定放弃党的“政治垄断地位”,“把政权转交苏维埃”,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苏共只能和其它政党平等地进行“自由竞争”,这就最终结束了苏共在国家政权体制中的领导作用,由于苏共组织受到削弱,党内思想混乱,人心浮动,致使大批党员退党,社会动荡,反共活动猖獗,苏共在苏维埃政权中长期形成的凝聚力荡然无存。到1990年底,全苏非正式组织已由年初的6万个发展到9万个,许多非正式组织单独或联合组成政党,同苏共内部的反对派和从苏共退出的反对派人物协作,夺取了一些加盟共和国、市、州的部分或全部权力。1991年8.19事件之后,戈尔巴乔夫又借口苏共参与了“反宪法政变”,戈尔巴乔夫本人主动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并要求苏共中央委员会“自行解散”,就此执政74年的苏联共产党被彻底摧垮,为苏联的迅速解体提供了先决条件。 (二)民族矛盾的日趋尖锐是苏联解体的内在因素 苏联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联邦制国家,全国共有大小民族130多个,其中俄罗斯族占51%,乌克兰族占15%,乌兹别克族占6%,其它人口超过100万的民族还有:白俄罗斯、哈萨克、阿塞拜疆、鞑靼、亚美尼亚、塔吉克、格鲁吉亚、摩尔多瓦、立陶宛、土库曼、吉尔吉斯、日耳曼、楚瓦什、拉脱维亚、巴什基尔、犹太、摩尔多瓦、波兰和爱沙尼亚族等。 十月革命后,以列宁为首有苏维埃政权宣布废除一切民族特权,使各民族一律平等,享有充分的民族自决权。列宁逝世后,斯大林为了使一些弱小民族享有自治权,在行政区划上分别设置了自治共和国、自治州以及自治专区(也称民族区),此后历届政府均把民族问题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先后成立了20个自治共

苏联解体原因浅析

苏联解体原因浅析 摘要: 1991年12月,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十几年来,对于苏联解体的原因,国内外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不少见解,这些见解包括外因论、苏共中央罪责论、斯大林体制错误论、特色文化缺失论、民族政策是失误论、生产力发展滞后论、政治腐败决定论等。这些见解从不同视角力图探讨苏联解体的原因,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我本人看来,苏联解体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结果,因此,我将会从历史根源、客观因素、主观因素三个主要的方面来多角度综合分析苏联解体的起源。 关键词:苏联解体根本原因重要原因外部因素 引言: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是在十月革命的炮声中轰轰烈烈地登上历史舞台,在二十世纪的历史长河中昂首挺胸地走了70 多年。可是在不到10 年就迈进二十一世纪的门坎之即,这个与美利坚相提并论的超级大国倾刻间就散了架子,不仅社会制度从社会主义迅速向资本主义制度演变,并且这个国家本身也随着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另立门户而成往日黄花。1991年12月25日19点38分,克里姆林宫上空那为苏联几代人所熟悉的印有镰刀锤头图案的红色苏联国旗,在暮色中悄然降下,这标志着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历史已经终结,从此不复存在。 为什么苏联这个强盛多年的红色帝国会如此下场?苏联解体不是偶然的,它是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一、苏共在思想意识和政策方面的失败是根本原因。 导致苏联解体这场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苏共的失败,而失败的首先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苏共后期部分领导人纵容或直接鼓吹指导思想上的多元化,结果导致党内思想混乱,从而导致了经济的下降、社会矛盾的尖锐、民族的分裂,也为敌对势力和西方思想的渗透打开了大门。 首先,苏在党在理论上背离了马列主义,失去了正确理论的指导,失去了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造成党内外思想混乱和社会政治动荡。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上台开始,苏共就失去了正确理论的指导。具体表现为:一方面,苏共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了。在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科技革命迅速兴起,苏共领导人却视而不见,党的理论没有新的发展,理论工作长期处于停滞状态。马克思主义不能用以解决现实问题,出现反马克思主义的倾向也难应对。另一方面,赫鲁晓夫提出的“全民国家”、“全民党”,不符合苏联社会仍然存在阶级的现实;讲“三无世界”(没有战争、没有武器、没有军队)完全是一厢情愿,反而麻痹了党和人民。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是一脉相承的。从赫鲁晓夫开始,苏共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一直存在误区,对苏联建设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也没有搞清楚,一度认为已经进入了“发达的社会主义”,提出“15年建成共产主义”。到戈尔巴乔夫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鼓吹“民主化”、“公开性”,实际上是以野蛮的、强盗的方式破坏社会主义。虽然公开宣传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但实际上制定了违背马克思主义的路线,实行错误的对外政策,加上党的领导干部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搞特殊、搞腐败,人民群众从不满发展到怀疑马克思主义和对党不信任,而这种情绪又总是被敌对势力所利用,造成了严重后果。 其次,苏共放弃了对思想领域的控制,出让了文化舆论阵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通过因特网、CNN和好莱坞等思想宣传工具不断的向苏联选出自由、民主的观念,最终导致苏联民众观念的变化,为后来苏联的解体而转向资本主义打好了思想的基础。同时,在对内宣传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失误。苏共向人民简单地宣传苏联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但人们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跟宣传的不一样,反而对苏共的宣传产生了怀疑,为人们接受西方的思想买下了祸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精英集团主张资本主义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精英集团主张资本主义 来源:观察者网作者:大卫·科茨 按语:本文节选自《苏联解体的原因是精英集团主张资本主义》的后半部分。 1991年夏天,我在莫斯科同一个叫尼库拉亚夫的苏共高级干部交谈,他在世界上的许多热点地区工作过,估计是个克格勃成员。我问他:“你是不是一个共产主义者?”当时苏共还存在。他说:“我是一个共产党员,但不是一个共产主义者。”我听了感到不可理解。现在我清楚了,他的回答明确无误地揭示了苏联解体的思想基础问题。 这里顺便说一下,那些想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前苏共精英们并没有想错,如今俄罗斯最富有的人正是当年党内的精英。比如切尔诺梅尔金,80年代他当过苏联天然气总公司的总经理,1992年后天然气公司私有化了,切尔诺梅尔金摇身一变成了天然气股份公司最有实力的控股人,他控制着全世界40%以上的天然气资源,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几个人之一。前苏联共青团中央书记科尔科夫斯基也利用自己的职位创办了一家大银行,把原属于人民的财富变成个人的财产。 关于苏联解体事件,还有许多诱发因素。如1989年至1991年的煤矿工人大罢工,叶利钦和他的盟友们巧妙而充分地利用了这个斗争。再就是党和政府的媒体控制权落入了企图实行资本主义的知识分子手中,以及民族矛盾和围绕议会选举展开的各种斗争。但从根本上说,是精英集团自身的问题。 下面我想说明的是,为什么一个由党的精英集团和城市知识分子组成的联盟竟能不顾广大苏联人民的反对而推行资本主义道路呢?我认为,在苏联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广大人民确实在生活上得到了很多好处,但在政治上是比较被动的,缺乏政治权利。当精英联盟要搞资本主义时,他们不能采取有效的抵制措施来捍卫社会主义制度。当然,在叶利钦掌权初期,也还是顾忌到人民对制度的选择,他在各种公开讲话中尽量掩盖其真实观点,不暴露准备建立资本主义的企图,而是说要通过改革引入市场经济,逐步消灭政治精英的特权,这与一些公开讲要在苏联进行一场资本主义革命的人比,无疑是一种最廉价的欺骗。 社会主义的苏联解体了,这并不说明社会主义已经失败,也不证明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更优越。相反,要把一个农业社会转变为一个工业化社会,最优越的制度仍然是社会主义制度,这已为1917年苏联十月革命后的历史所证实。人民选择社会主义,不仅在于更有利于社会发展,而且在于这个制度有利于实现最大范围和最高程度的社会公正。苏联解体的教训在于,一个由少数精英管理下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旦老一代革命家过世,很难保证继承者们不想通过实行资本主义而为自己获得更多的好处。我相信,社会主义在经历了一个长过程的发展后,会逐步解决上述问题,真正实现大多数工农群众不仅有受教育的权利,有劳动的权利,还有直接参与和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这样的社会主义肯定比资本主义优越,而且必将作为一种持久的社会制度而存在。 关于美国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有人认为由于里根时期大幅度增加军费而迫使苏联也搞军备竞赛,结果把自身的经济拖垮了。如果这是里根政府为了炫耀削弱共产主义的政绩,那就无可非议。如果是对历史负责,那么我就要告诉大家,据美国的资料显示,80年代苏联军费开支绝对数是增长较大,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例与50 年代是完全相同的。应该说,对苏联的解体,美国和西方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主要不是政治和经济方面的,而是以自由主义为代表的意识形态非常有效地渗透到了苏联知识分子和党的干部的思想中。1991年,美国经济学家研究了苏联经济学家的思想倾向,并将其与英国经济学家比较,发现他们更拥护市场化和私有化。其实,苏联经济学家接受的不过是最简单、最天真的19世纪的自由主义观点。 1985年,迫于苏联社会十年来日渐增长的社会经济危机,苏联领导人着手开始改革。六年后,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土崩瓦解,在此废墟上分解成俄罗斯和其它国家,并加紧建立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苏联解体的原因及教教训

苏联解体的原因及教教训 滚滚历史长河,是整个人类社会进步历程的真实写照,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体现。伟大的马克思曾经说过,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体现。人类社会最终将迈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共产主义。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社会主义的国家,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老大哥。由世界第一大党执政长达七十余年,政权组织深入基层,同时还是世界革命的先行者和领导者,国力昌盛,科技发达,人民自信,在全世界都有自己利益,是唯一一个可与超级大国美国相抗衡另一个超级大国。然而,1991年12月25日,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戈尔巴乔夫辞职为标志,这个由列宁创建,这个让西方世界望而生畏的国家在经过七十年的历程后解体了。 一、苏联解体的原因 前苏联的解体是20世纪影响深远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如此强大的红色帝国为什么会在短短几年中轰然倒地呢?对此问题,我们必须从苏联内部和外部两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寻求其真正原因。 内部原因: (1)领导层的高度集权主义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最基本特征就是高度的集权,这个特征表现为高度的政治经济体制和统一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严密的社会舆论控制。苏联成立之前商品经济很不发达,小农经济明显占主体地位,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后,采取的单一的公有制,优先发展重工业,管理权经营权统一,指令性计划经济造成的结果就是社会矛盾的爆发。人民要求发展生产力,提高生活水平,减少官僚阶层腐败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人民群众看到苏联生活水平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东欧一些国家和亚洲的许多国家,与其声称的超级大国地位极不相称。 (2)党组织建设的薄弱

苏联解体的原因与分析

苏联解体的原因与分析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昔日的第一世界如今早已面目全非。苏联的社会主义发展失败20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究其中的原因,为什么一个强大的苏联会发生一夜剧变,出乎人们预料地迅速解体。对此的解释很多,有人认为根本原因是从赫鲁晓夫开始的对斯大林的否定,放松了阶级斗争;有人认为是苏共党内出了叛徒;有人强调经济没有搞好;也有人说是西方和平演变的结果,也有专家指出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在于苏联的体制。当然,对于苏联体制的解读也是有差别的。邓小平曾在评价苏联时说道:“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毛泽东就说过,这样的事件在英、法、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而当经历了无数领导人的更替,这种制度的更是被有心人抓住了重要的漏洞,并花大功夫潜心布置,设下长久的计谋,直到各个联邦里的国家开始纷纷寻求自治独立的时候,已经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从中作祟的各个势力只需要站出来顺水推舟,苏联这头庞然大物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分崩离析,最终被湮灭在历史的车轮之下。 我认为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主要是因为各届领导人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不正确,不完整和对自己心中所想的目标过分而盲目的追求。社会主义本是人民大众生机勃勃的事业,是为民众谋福利的事业,但由于苏联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没有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没有把人民主权从理念变成现实,导致人民与政权长期分离。结果,人民对国家的政策没有影响力,对苏共没有监督权,苏共变成了向民众发号施令的机关,追求自身利益的代表。从种玉米的赫鲁晓夫苏到盲目自大的

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

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 摘要: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国内外众说纷纭。本文认为,苏联解 体这一大事件不是由哪一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 用的结果。其根源在于苏共执政模式的种种积弊引发的矛盾和危机,而戈尔巴乔夫所犯的急进主义错误加速了危机的爆发,西方推行的“和平演变”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关键词:苏联解体;原因;内因;外因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其存在的70多年中,历经外国武装 干涉、经济封锁及世界大战的磨难,从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迅速崛起成为 能与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美国抗衡的经济、科技、军事强国,曾在国际舞台上 叱咤风云数十年,令帝国主义胆寒,令世界人民向往。然而,为什么它会在转瞬间 土崩瓦解呢?其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本文以为,导致苏联解体的,既有外部 原因,也有内部原因;既有直接原因,也有根本原因。 一、外部原因:西方推行的“和平演变” 苏联这一联邦大国的崩塌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暗中操作”是脱不了关系的。德国教授施奈德说:苏联解体是由于美国“插手”,“美国这个到处伸手的 国家就好像到百货商店里的大象一样,到处闯祸,弄得世界鸡犬不宁”。美国前 国务卿贝克认为:苏联演变是“遏制起了作用”。美国前总统布什则明确说:苏 联发生的事情是“我们的价值观念的道义力量的胜利”毫无疑问,二战后,以美 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使苏联“和平演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设 置了各种机构和设施,使用公开和秘密的、合法和非法的各种手段,处心积虑地 促使苏联演变。1989年美国总统布什提出著名的“超越遏制”战略,抓住苏联 改革之机,诱压兼施,促使其演变并达到了目的。原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 也曾谈到“在我们苏联内部,在共产党人中间,特别是在知识分子中间,在科研人 员中间,有一些人在某种程度上被西方特别是美国人所利用。”“如果说他们与 苏联解体没有任何关系,那是历史性的误会。实际上,他们施加了很大的影响。 当戈尔巴乔夫执掌国家权力的时候,他的脑袋有点儿飘飘然起来。他开始认为, 一个使命降临大地,应该翻天覆地。所以美国人和西方就把赌注压在他身上,压

苏联解体的原因

第一种回答角度: 一、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 苏联剧变和解体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也有复杂的现实原因。可以说,历史原因是根本性的原因,没有历史上各种问题、矛盾的积累,不可能有后来的爆发和剧变;而现实原因则无疑是直接原因.它主要表现为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改革路线、方针和政策。苏联的“亡”正是所有这些原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1.历史原因。从国家发展史角度看,带有古老的“直接民主制”特点的村社制度对俄罗斯产生了重要影响。俄罗斯村社制度是以集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同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又增添了鞑靼蒙古人200多年的统治使俄罗斯政治文化传统中的专制主义和集权主义倾向得到了大大的发展。正是这种漫长的“独裁传统”影响,使得俄国历史上缺乏渐进、改良的社会实践。俄罗斯历史文化传统对苏联后来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苏联,不仅有来自国内、国际资产阶级的反抗和颠覆,更重要的是旧制度的残余,植根于历史文化传统的一系列旧习俗、旧的思维模式对新制度、新体制的侵蚀。其中最关键的是始终贯穿于苏联领导层决策、国家管理以及社会控制过程中的专制主义残余。 高度集权的苏联模式、斯大林体制曾经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为实现国家工业化和赢得卫国战争的胜利作出过贡献。但其垄断性、强制性随着时代的变化,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消极作用日益明显,而这种缺陷、弊端却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一致没有得到根本的改革和创新,因而也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历史的根源。 2.现实原因。苏联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斯大林体制、本身的各种问题和弊病,是导致苏联剧变和解体的根本原因,但戈尔巴乔夫这一代领导人错误的、不成功的改革无疑是苏联剧变和解体的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等苏共领导人看到了必须对苏联模式和斯大林模式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这无疑是正确的。问题在于改革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由于苏共领导人在改革战略、改革的目标选择以及改革的具体政策、策略方面的一系列错误和失误,使得改革逐渐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导致了悲惨的结局。 戈尔巴乔夫时期,改革首先始于由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向社会主义改良学说的转向,苏共领导人改革的最初目的还是要复兴社会主义。但是,当改革转入政

苏联解体原因是精英集团主张资本主义

苏联解体原因是精英集团主张资本主义 历史是一面镜子。前苏联的历史是我国改革最有价值的一面镜子。站在这面镜子前面的,不是几个人或一个组织,而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的伟大民族。中华民族是否度过了幼稚期了呢?这个民族能否从前苏联的教训中领悟到一些有益的东西呢?新一代领导集体应该静下心来,先多了解一些历史,少做一些激烈的动作。要想搞清楚前苏联改革失败的原因,必须放大时间和空间的维度,我们有必要先研究 1913年威尔逊总统的美国改革。研究100年前威尔逊总统的改革是一种反向观察,那是一次走社会主义道路而避免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改革。威尔逊先生带领美国由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道路,并奠定了此后美国百年霸权的政治经济基础。不要理所当然地认为,某种东西就一定就是好的,更不能够神话为僵死的教条,会害死人的。毋庸置疑,我们必须汲取前苏联由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转轨失败的深刻教训。我们的结论就是:静下心来,正心以中,不要走极端!资本主义有它合理的成分;社会主义有它存在的理由。绝对不能走极端,更不能搞什麽“断腕”和“休克”式的自残。威尔逊先生是成熟的,他从来不说不要什麽,他只是说他想要做什麽。他的一系列立法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征,却没有人认为威尔逊先生是社会主义者,也没有人认为美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正因为如此,威尔逊先生可以在暴风骤雨的前夜,将一艘大船开进了一处安全的港湾,避过了席卷全球的社会主义风暴。相反,戈尔巴乔夫先生太幼稚了,他在资本主义汹涌的浪潮中显得惊慌失措了。走资本主义道路和搞资本主义革命是两回事情,中国的“包产到户”和“深圳特区”都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但绝对不是搞资本主义革命,邓小平就有威尔逊的深邃。从威尔逊到邓小平,实际上是主义的交融进化过程,而不是盲目地分别和取舍。前苏联激烈的“自宫”,并没有练成其梦寐以求的“葵花宝典”,反而使其成为了一个历史的笑柄。中华民族应该成熟了,我们可以从容,我们也应该从容。我们为什麽要搞“壮士断腕”?既然知道是“地雷阵”、是“万丈深渊”,我们绕开走不就行了吗?是的,我们已经知道了社会主义的问题,我们就解决这些问题。同样,我们也知道了资本主义的问题,我们完全可以避免这些问题。为什麽?我们必须要尝试一遍别人的错误呢? 前苏联的悲剧是民族性的悲剧。一个成熟的民族,就是一个不走极端的民族。走极端的民族,没有一个不是悲剧的!北非和中东的那些国家,仍然在走极端,只能走向悲剧!在美国,像斯蒂格里茨先生这样的,左翼的、民粹的、甚至是具有社会主义情怀的经济学家,一样可以受到政府和民众的尊重,这就是成熟的标志。并不有趣的是,在中国,左翼的、民粹的、具有社会主义情怀的学者,被各个方面压制甚至于压迫,民众在迷茫中迷信不切实际的梦境,这就是不成熟的表现。睿智的中国人,在面临大变局的前夜,应该沉静下来倾听自己的心灵。 路在心里,心正路正。 大卫·科茨:苏联解体原因是精英集团主张资本主义 1991年下半年,我访问过苏联,曾直接观察到苏联解体过程中的若干情况。近几年,我根据当时的见闻和大量的历史资料,对苏联解体这一本世纪中重大的历史事件作了一次系统的分析。我写的《自上而下的革命》一书概括了这个研究成果。这本书以翔实的资料说明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等国在试图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过程中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的灾难。现在关于苏联解体的解释,西方有个主流观点,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计划经济是走不通的。早在 80年代,苏联的计划经济就开始崩溃了,所以,苏联别无选择,只有实行市场化和私有化。第二,这是苏联人民的选择。在社会主义国家,一旦给人民真正的民主和自由,

试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戈尔巴乔夫用整整十二分钟读完了他那份《告苏联同胞书》,从此由列宁创建,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了近七十年的苏联解体了。曾经一度称霸全球的强大的苏联帝国,就像是一座高高垒起的积木,只是经人轻轻一点就在突然间轰然倒塌了。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并未过经战乱,自身又是如此地强大,怎么会一下子就解体了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顷刻瓦解,令全世界震惊,成为20世纪社会主义史上难解的“历史之谜”。二十多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少学者从多方面探讨苏联解体的原因,形成多种观点。本文就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进行再探索。 一、众说苏联解体的原因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年来众说纷纭尚无定论,主要有下面几个方向: “葬送说“这一观点认为戈尔巴乔夫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叛徒,是乱党乱国的罪魁祸首,是他葬送了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 “和平演变说”该观点认为苏联演变的主要原因是西方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结果。 “民族矛盾说”有人认为,苏联解体是苏联实行大俄罗斯主义,对内搞霸权主义的结果。苏联演变的过程也是苏联民族关系日趋紧张、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民族分立日见增长的过程。 “上层自决说”这种说法认为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来自苏共内部,“是苏共的上层精英在对苏联的发展方向进行讨论所做出的决策结果”。 “经济没搞好说”该观点认为,苏联剧变中首要的决定因素是现存社会主义在同西方经济的竞赛中失败了,特别是在最近的技术革命期间,苏联的中央集权经济不能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并驾齐驱。 “斯大林模式说”这种说法认为苏联演变的原因是由于实行“斯大林模式”的结果,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窒息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阻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错误路线说”该观点认为苏联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党的主要领导人推行错误的“改革”路线,即所谓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把国家引上了资本主义复辟

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读后感

《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 读书报告

一、本书的相关背景 简介: 雷日科夫是苏联解体前的部长会议主席,亲历了苏联解体的全过程,对彼时的真实景况和内幕有非他人能比的了解和洞悉,雷日科夫的著述因而就多了更深一层的价值和意义。雷日科夫这些年写过不少书,但他对此书特别重视。他说:“这本书我写了十多年。”书的主题是苏联解体一这是对他震撼至烈的人生经历。书中除了叙述苏联发生在1989至1991年的各种重大事件外,更重要的是对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后果的反思。起初作者只是备忘,把一些重要的事件记录下来。可是后来,随着戈尔巴乔夫改革造成的后果日益严重,他和整个俄罗斯思想界一样,开始了对一连串重大历史事件前因后果的深入思考。他把所有这些都写进了此书。他说:“我希望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能回答我心灵和理智的呼唤。” 时间是最好的老师,拉开时间距离的观照可能更为客观、冷静、清明和超脱。痛定思痛之余,15年来,雷日科夫几乎没有一天放松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研究。他曾同数以千计的本国和国外思想精英交换看法,促膝长谈;也曾无数次深入底层,倾听普通人的意见;他还曾阅读了大量的有关著作。此书基本按时间顺序,全面回顾了苏联解体过程中的所有重大事件,并清晰地梳理了它们的来龙去脉。对于苏联解体的原因,说法很多,以致许多资深的研究者也感到扑朔迷离,迷雾重重。

社会背景: 苏联的兴亡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影响至巨的大事件,它直接改变了世界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大格局。如今,苏联的兴亡史、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及其后果,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理论工作者研究社会主义前景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1993年9月28日起,俄罗斯爆发了反对叶利钦政府的群众大游行,并发生了流血事件。 1991年底的苏联解体,俄罗斯正式成为独立国家。在苏联解体后的最初一段时间,俄罗斯呈现极为混乱的政治局面。当时,大约有30%的俄罗斯人怀念苏联时代的生活,经常示威游行,要求恢复社会主义制度。而新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则强烈希望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和自由民主社会,他们认为美国就是自己国家的最好榜样。 至1993年10月5日,对叶利钦的武装对抗溃散。这十天是自1917年十月革命以来俄罗斯死伤最惨重的街头斗争。 人物介绍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雷日科夫 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自然垄断委员会主席。曾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29年9月28日出生于乌克兰顿涅茨克州捷尔任斯基地区。1950年毕业于克拉马托尔新克机器制造学校,在乌拉尔重型机械厂任工长、车间主任、总焊接师、副厂长职。1956年加入苏共。1959年毕业于乌拉尔基洛夫工学院。1960-1970年先后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