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neutralization reaction)酸和碱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但是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中和热(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液态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1. 必须是酸和碱的稀溶液,因为浓酸溶液和浓碱溶液在相互稀释时会放热· 2. 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才能保证H+(aq)+OH-(aq)====H2O(l)中和热均为

57.3 kJ·mol-1,而弱酸或弱碱在中和反应中由于电离吸收热量,其反应热小于57.3 kJ·mol-1;3.以生成1

mol水为基准)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

原理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水(H?O)和盐。酸+碱→盐+水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2NaOH+CO?= Na?CO?+H?O.所以不管进行到何种程度,只要酸碱发生了反应就叫中和反应。判断是否完全中和是以酸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作为标准的。

溶于水后在水中被电离成自由移动的阴离子和阳离子。

例如HCl被电离成氢离子【H+】和氯离子【Cl-】,而NaOH被电离成钠离子【Na+】和氢氧根离子【OH-】。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极难被电离的水,所以溶液中剩下的是钠离子和氯离子。

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溶液中依然处于被电离的状态并不结合。但是生成物是NaCl。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反应特征

在酸碱滴定中的理论值和实际值总有相差,来看看这个:

当量点无法直接观察到,滴定时酸碱的强弱不同,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酸碱性就不同,需选择适当指示剂使终点等于当量点,以作为判断标准.

指示剂的选择:

①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

当量点溶液的pH=酸碱滴定中三个重要的点:

当量点:酸的当量数=碱的当量数(二者正好完全反应)

终点:指示剂变色的点.

中和点:酸碱滴定过程中,容易恰成中性的点. 即pH=7

注意:(当量点才是恰好完全反应的点)

当量点不一定等于终点.

当量点不一定等于中性.7,这时既可选酚酞做指示剂,也可选甲基橙做指示剂.一般不用紫色石蕊试液做指示剂,因其颜色突变不明显.

②强酸与弱碱的中和滴定

当量点溶液显酸性,溶液pH<7,最好选甲基橙、甲基红做指示剂,一般不选酚酞试液做指示剂.因为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

③弱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

当量点溶液显碱性,pH>7,这时最好选酚酞做指示剂,一般不选甲基红和甲基橙做指示剂.

酸碱反应产生热量:

强酸强碱反应,1mol氢离子与1mol氢氧根离子反应,△H=-57.3KJ

反应式

酸+碱

NaOH+HCl=NaCl+H?O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可以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2NaOH+H?SO?=Na?SO?+2H?O氢氧化钠可以和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NaOH+HNO?=NaNO?+H?O氢氧化钠可以和硝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

Ca(OH)?+2HCl=CaCl?+2H?O氢氧化钙可以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热。

Al(OH)?+3HCl=AlCl?+3H?O氢氧化铝可以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治疗胃酸过多的胃药的主要成分就是氢氧化铝

Ba(OH)?+2HCl=BaCl?+2H?O氢氧化钡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

Fe(OH)?+3HCl=FeCl?+3H?O氢氧化铁(Fe(OH)?)不溶于水,但是也能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三氯化铁和水。

KOH+HI=KI+H?O氢氧化钾和氢碘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碘化钾和水。

Cu(OH)?+H?SO?=CuSO?+2H?O氢氧化铜和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由此可见,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但是,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

2Co(OH)?+6HCl=2CoCl?+Cl?↑+6H?O氢氧化钴(III)和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钴(II)、氯气和水,反应放热,溶液转为粉红色。

2Ni(OH)?+6HCl=2NiCl?+Cl?↑+6H?O氢氧化镍(III)和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镍(II)、氯气和水,反应放热,溶液转为碧绿色。

由于三价的钴、镍有氧化性,能把盐酸氧化,生成氯气,所以这类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同理,氢氧化亚铁和硝酸的反应也不属于中和反应。

酸性氧化物+碱

Ca(OH)2+Co2=CaCO3↓+H2O澄清石灰水和二氧化碳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和水,石灰水变浑浊。

2NaOH+CO2=Na2CO3+H2O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碱性氧化物+酸

Na2O+H2SO4=Na2SO4+H2O氧化钠和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CaO+2HCl=CaCl2+H2O生石灰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Na2O+CO2=Na2CO3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碳酸钠

实际应用

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在土壤里,由于有机物在分解的过程中会生成有机酸,矿物的风化也可能产生酸性物质,空气污染造成酸雨,也会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呈酸性,这些都不利于作物的生长。施用适量的碱,能中和土壤里的酸性物质,使土壤适合作物生长,并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土壤中的钙离子增加后,能促使土壤胶体凝结,有利于形成团粒,同时又可供给植物生长所需的钙元素。

处理工厂的废水

厂里的废水常呈现酸性或碱性,若直接排放将会造成水污染,所以需进行一系列的处理。碱性污水需用酸来中和,酸性污水需用碱来中和,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熟石灰来进行中和处理。生成硫酸钙沉淀和水。

用于医药卫生.

人的胃液呈酸性,当胃液的pH值为0.8~1.5时,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如果胃酸过多就会使人感到不适,这时医生就会让你口服一些碱性药物,使碱与胃酸反应生成无毒的中性物质.

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片治疗胃酸过多,生成氯化铝和水。如胃药中含有Al(OH)3以中和胃酸,Al(OH)?+3HCl==AlCl?+3H?O

被蚊虫叮咬后可在患处涂含有碱性物质(如NH?·H?O)的药水(蚊虫能分泌出蚁酸)

调节溶液酸碱性

在科学实验室里,经常要把溶液的pH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如果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太强,就可以用适当的碱或酸调节溶液的pH

厨房中的应用

松花蛋中含有碱性物质,人们在食用它时常加一些醋,以中和其碱性,使松花蛋美味可口:在蒸馒头时,人们在经过发酵的面粉里加一些纯碱,以中和发酵产生的酸,这样蒸出的馒头松软可口。

调节人体酸碱平衡

人们日常所吃的食物可分为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两大类。由于过量摄入高蛋白、高脂肪、高糖类营养物质,在体内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形成酸性体质,而酸性体质会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高血脂、痛风等疾病。这样最好补充碱性食物来中和体内的部分酸,如蔬菜、水果、奶制品等,使人体酸碱调节平衡。

检测反应

用酚酞溶液

在反应前将酚酞溶液滴入碱性反应物中,溶液呈红色。缓慢滴入另一反应溶液,在中和反应进行到恰好完全反应,观察到溶液的红色消失。这可说明中和反应的进行,也可以说明反应的完全。但是不可说明是否滴入过多的酸性溶液而使试液呈酸性。(酚酞溶液无法使酸性溶液显色)

pH试纸

一般在中和反应进行时,反应前后溶液的pH会变化。用pH来检测中和反应是否进行是最直接的方式。pH试纸主要有广泛试纸和精密试纸。

探测温度

一般来说,中和反应都是放热的反应。但有很多反应都是放热反应而不是中和反应,如硫氰酸钾被氧化出硫氰的反应。

酸碱指示剂

将酸碱指示剂放入溶液中,酸碱指示剂的颜色会随着两种溶液的pH值变化这是最直接的方法。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无色酚酞(遇碱变红,但遇到浓度高的强碱时变成无色,原因是结构改变)、紫色石蕊(酸红碱蓝)、溴百里酚蓝、甲基橙等。

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化学知识点总结之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化学知识点总结之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 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上面对中和反应的总结学习内容,希望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并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同学们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知识还熟悉吧,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哦。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通过上面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知识的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下面是对化学中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知识的讲解内容,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通过上面对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内容知识的讲解,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更好哦。 化学会考知识点总结:三大化石燃料 关于三大化石燃料的知识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下面的知识。 三大化石燃料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以上对化学中三大化石燃料知识的学习,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相信同学们

中和反应教学反思

中和反应教学反思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反思 这节课,突出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出的一个新的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过程,实验结论的得出,都由学生完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也交给学生,这样做,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参与学习。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合作者,充分体现了“重过程和方法”的教育新理念。但因为学生学习能力较弱,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这节课成功的地方 1、本节课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利用实验探究的方式得出中和反应的概念,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 2、注重探究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通过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等探究环节,通过分析实验现象,解决提出的问题。 3、分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4、、培养相互合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5、采用了学与练结合的学习方式,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6、精选题目,设计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7、设计了对比实验,让学生知道实验探究过程中酚酞试剂在实验中的作用。 8、结合实际教学,例举生活实例,拉近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9、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让学生自己读题、审题、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答题的习惯,每道题都由学生说出答案,并且要学生说出这样做的理由。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加深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从而转化成学生自己的东西。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易错单元测试题(B卷)

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易错单元测试题(B卷) 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烧杯中盛有氢氧化钡溶液,当开关闭合后,不断加入稀硫酸,观察小灯泡发生的现象是 A.逐渐变暗 B.逐渐变暗,直至熄灭 C.逐渐变暗,直至熄灭,最后又逐渐变亮 D.逐渐变亮 2.下列物质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小的是 A.浓硫酸B.氯化钠C.浓盐酸D.氢氧化钠 3.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钠溶液中的各一种.下列四种试剂中,能将上述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A.CaCO3粉末 B.MgCl2溶液 C.KNO3溶液 D.石蕊试液 4.“盐酸化性乌龟壳,一头一尾四只脚”——如图是小王归纳的稀盐酸的化学性质,X的物质类别与图中其他物质不同,则物质X是下列物质中的() A.硝酸钾 B.氧化铜 C.碳酸钙 D.氢氧化钾 5.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书写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HCO3+HCl NaCl+H2O+CO2↑ 中和反应 B.除去CO2中混有的CO,通入氧气,点燃:CO+O2CO2 化合反应 C.工业用磁铁矿炼铁:Fe2O3+3CO2Fe+3CO2置换反应 D.用稀硫酸除铁锈:Fe2O3+3H2SO4Fe2(SO4)3+3H2O 复分解反应 6.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的H+没有减少的是() A.BaCl2 B.NaOH C.CuO D.Zn 7.100克10%的盐酸与10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能与下列物质反应的

是 ( ) A.CuSO4溶液 B.CO2 C.CuO D.H2SO4 8.“家庭小实验”是利用家庭生活中常用的物质进行的化学探究活动。若利用食盐、食醋、纯碱、肥皂等物质,能完成的“家庭小实验”是 ( ) 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存在氯离子②鉴别食盐和纯碱③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④检验自来水是否为硬水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业制镁的方法为:将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石灰乳;在海水(含氯化镁)中加入石灰乳,过滤;在氢氧化镁中加入盐酸,结晶;电解熔融氯化镁得到镁。该方法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不包括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0的溶液不显中性、酸性和碱性 B.pH=7的溶液显中性,盐溶液都显中性 C.溶液的pH由5变成2,其酸性减弱 D.被酸雨酸化的土壤,用熟石灰中和 11.判断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思维方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某固体物质加入稀盐酸能产生气体,则该固体可能是活泼金属 B.给水通直流电可以产生氢气和氧气,则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 D.中和反应的产物是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2.下列有关pH的说法正确的是() A.pH的大小与一定量溶液中所含H+或OH﹣的数量有关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后,溶液的pH增大 C.用pH试纸测得某酸性溶液pH为3.4 D.用NaOH改良pH小于7的土壤,有利于某些农作物的生长 13.下列是生活中四种常见物质的近似pH,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酸性最强的是苹果汁 B.涂抹肥皂水可以缓解蚊虫叮咬后(分泌出酸)的痛痒 C.牙膏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胃酸过多的人在日常饮食中应多食用陈醋 14.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警用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体积增大 D.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H+ 15.下列有关中和反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有关酸碱 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化学方程式练习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分数(90分)__________ 一、请根据提示写出化学方程式(50’) 镁条与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 碳酸钠与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氧化二铁(铁锈)与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 硝酸银与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 铁与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 铝与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 氯化钡与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 镁条与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氧化二铁(铁锈)与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 铁与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 碳酸钠与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 铝与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铜与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 锌与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____________________; 氯化铜与氢氧化钠:____________________; 氯化铁与氢氧化钠: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____________________; 氯化铜与氢氧化钙:____________________; 碳酸钙与氢氧化钙: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钙与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钾与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钠与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铝与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请根据汉语意思写出化学方程式(40’) 除铁锈(请写出两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两个中和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钙变质: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钠变质: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上通过煅烧石灰石来生产氧化钙: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石灰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 中和反应热的测定

实验 中和反应热的测定 【实验目的】 1、理解中和热的概念。 2、学习中和热的测定方法。 3、通过实验,进一步领会做定量实验的方法。 【知识点回顾】 中和热概念: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 2O 时所释放的热量 【实验原理】 1、0.50mol ·L -1盐酸和0.55 mol ·L -1NaOH 溶液的密度都是1g ·cm -3,所以50mL 0.50mol ·L -1盐酸的质量m 1=50g ,50mL 0.55mol ·L -1 NaOH 溶液的质量m 2=50g 。 2、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c=4.18J ·(g ·℃)-1,由此可以计算出0.50mol ·L -1盐酸与 0.55mol ·L -1NaOH 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 (m 1+m 2)·c ·(t 2-t 1)=0.418(t 2-t 1)kJ 又因50mL 0.50mol ·L -1盐酸中含有0.025molHCl ,0.025molHCl 与0.025molNaOH 发生中和 反应,生成0.025molH 2O ,放出的热量是0.418(t 2-t 1)kJ ,所以生成1 molH 2O 时放出的热 量即中和热 为 △H=-025.0) (418.012t t kJ ·mol -1 【实验用品】 大烧杯(500mL )、小烧杯(100mL )、温度计、量筒(50mL)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泡 沫塑料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 0.50mol ·L -1盐酸、0.55mol ·L -1 NaOH 溶液。 注:为了保证0.50mol ·L -1盐酸完全被NaOH 中和,采用0.55mol ·L -1NaOH 溶液,使碱稍微 过量。 【实验过程】 一、测定前的准备工作 1、 温度计的使用。 ⑴选择精密温度计(精确到0.1℃),并进行校对(本实验温度要求精确到0.1℃)。 ⑵使用温度计要轻拿轻放。温度计用后要及时 放回 。刚刚测量高温的 温度计不可立即用水冲洗,以免 。

初三化学经典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提高) 知识讲解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提高) 【学习目标】 1.掌握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3.会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酸碱性,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要点梳理】 要点一、中和反应 1.概念: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2.实质:酸溶液中的H+和碱溶液中的OH-结合生成了中性的水。表达式为:H+ + OH-=H2O。 3.现象:有些中和反应进行时有明显的现象,生成的盐以沉淀的形式析出;有些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所以要判断中和反应是否发生或是否恰好完全反应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 【要点诠释】 1.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一定要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直到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否则容易使稀盐酸过量。从指示剂的变色情况分析,当红色恰好变为无色时,溶液由碱性变为中性,因此,可以利用中和反应改变溶液的酸碱性。 2.注意理解中和反应的概念。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2NaOH+CO2=Na2CO3+H2O,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 要点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用于医药 (1)人的胃液呈酸性,当胃液的pH为0.9~1.5时,有助于食物消化。如果饮食过量时,胃会分泌出大量的胃酸,胃酸过多就会使人感到不适,这时医生就会让你口服某些含有碱性物质的药物,使碱和胃酸反应生成无毒的中性物质。俗语“烧心”其实是“烧胃”也就是胃酸过多了,一般服用小苏打或胃舒平,它们均可以降低胃酸的浓度,但一旦并发有胃溃疡或胃穿孔症状,那么用小苏打就不合适了,因为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刺激胃粘膜,反而使胃酸分泌更多;气体的存在也有加剧胃穿孔的危险。氢氧化铝与胃酸反应不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同时生成具有收敛作用的氯化铝,治疗效果好一些。 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2)我们可能都被蚊虫叮咬过。被蚊虫叮咬后,叮咬处会很快肿成大包,这是因为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如果涂上一些含碱性物质的药水,就可以减轻痛痒。例如涂牙膏、肥皂水或医用氨水等。 2.改变土壤的酸碱性(高清课堂《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1)) 根据土壤的酸碱性和植物生长的需要,可以利用中和反应原理,向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把土壤的pH控制在适宜庄稼生长的范围之内,利于植物生长。例如: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造成酸雨,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变成酸性,不利于作物生长,于是人们就将适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以中和酸性。 3.处理工厂的废水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如果酸性或碱性超出环保部门的规定,必需进行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例如,当污水中的含酸量超标时,可以利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想一想为什么不用别的碱?除了降低成本的原因,还因为熟石灰的溶解度很小,能溶解在水中的量很少,即使施用过量,未反应的熟石灰也不会大量溶于水造成水的再次污染。用熟石灰中和含有硫酸的废水,其相关反应为:Ca(OH)2 + H2SO4 = CaSO4+2H2O 【要点诠释】 1.根据土壤的情况,可以利用中和反应,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中和反应教学设计

. 《中和反应及应用》(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十分鲜明的体现的新教材的特点,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获得感性认识,代替了枯燥的概念性的叙述文字,初中化学对元素及化合物知识介绍的相对较多,是考察学生能力的重要考点。尤其酸、碱、盐更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且,中和反应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教材没有将它作为酸或碱的性质来学习,而是专门作为一个课题来学习,并安排在常见的酸和碱之后,学生在有了酸、碱性质的基础之上再来学习本节课就更容易接受和掌握。同时为下一单元盐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本课题与实际生活和生产联系密切,教材安排了2个活动与探究,目的是通过实验入手学习中和反应通过亲身的体验增强对知识的认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创新能力,对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有了一定的认识,接着提出了酸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但酸碱混合后并没有明显现象,学生已经习惯于根据现象判断反应,这时学生对能否发生反应存在疑惑,这正是我们探究活动的切入点。在上册二氧化碳的学习中已经探究过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方法,并在本单元中学习了溶液酸碱性的检别方法,这些都为这个实

验探究准备了条件。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教师的讲解演示,加上教师的引导,完成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不难。 ;. .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度并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活动与探究培养合作精神,继续培养探究能力。 2.通过对中和反应类型的认识,培养学生比较、归纳、概括等信息加工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和反应 难点:中和反应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 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 实验药品:NaOH溶液、盐酸溶液、酚酞试液、稀硫酸溶液、 六、教学过程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中考化学专项训练: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选择题 1.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X 既能与Y 反应又能与 Z 反应的是() X Y Z ①SO3KOH 溶液石灰水 ②Mg(OH)2Cu(NO3)2溶液稀硝酸 ③AgNO3溶液Zn CaCl2溶液 ④Fe2O3稀硫酸CO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下列物质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小的是 A.浓硫酸B.氯化钠C.浓盐酸D.氢氧化钠 3.如表是“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中的一部分,下列与“★”处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处对应物质的化学式是CuNO3B.★对应物质属于盐 C.★处应填“不”D.★对应物质的溶液为浅绿色 4.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书写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HCO3+HCl NaCl+H2O+CO2↑ 中和反应 B.除去CO2中混有的CO,通入氧气,点燃:CO+O2CO2 化合反应 C.工业用磁铁矿炼铁:Fe2O3+3CO2Fe+3CO2置换反应 D.用稀硫酸除铁锈:Fe2O3+3H2SO4Fe2(SO4)3+3H2O 复分解反应 5.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的H+没有减少的是() A.BaCl2 B.NaOH C.CuO D.Zn 6.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 ①X + 碱→ 盐 + 水②X + 金属氧化物→ 盐 + 水 A.盐酸 B.一氧化碳 C.氢氧化钠 D.氧化钙 7.业制镁的方法为:将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石灰乳;在海水(含氯化镁)中加入石灰乳,过

滤;在氢氧化镁中加入盐酸,结晶;电解熔融氯化镁得到镁。该方法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不包括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8.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H+、Na+、OH-、SO42-B.Ca2+、Na+、Cl-、CO32- C.K+、Na+、Cl-、CO32-D.NH4+、Na+、OH-、NO3- 9.下列有关pH的说法正确的是() A.pH的大小与一定量溶液中所含H+或OH﹣的数量有关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后,溶液的pH增大 C.用pH试纸测得某酸性溶液pH为3.4 D.用NaOH改良pH小于7的土壤,有利于某些农作物的生长 10.下列是生活中四种常见物质的近似pH,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酸性最强的是苹果汁 B.涂抹肥皂水可以缓解蚊虫叮咬后(分泌出酸)的痛痒 C.牙膏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胃酸过多的人在日常饮食中应多食用陈醋 11.我们学习过以下常见的酸、碱、盐:HCl、H2 SO4、NaOH、Ca(OH)2、K2 CO3。请你归纳这五种物质能两两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的共有 ( ) A.4组 B.5组 C.6组 D.7组 12.某电镀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硫酸铜(CuSO4)。若要从硫酸铜中获得金属铜,以减少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可选择下列物质中的 A.稀盐酸B.氢氧化钠C.铁粉D.银粉 13.下列有关中和反应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是中和反应 D.中和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14.某无色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仅有SO42-、Cl-和X,则X可能是 A.Cu2+B.NO3-C.Na+D.Ba2+ 15.食醋中含有醋酸,下列使用食醋肯定不能达到目的是() A.除去水壶壁上的水垢 B.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 C.除去菜刀上的铁锈 D.鉴别黄金饰品中是否含有铜 16.某同学在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时,用稀NaOH溶液、稀盐酸和酸碱指示剂进行

推荐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中和反应

实验探究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的概念、实质、应用以及实验是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命题的热点,而最常见的中和反应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中考试题常以这个反应去诠释中和反应知识。 例题小何进行盐酸和氢氧化钠中和反应的实验,在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了一定量的稀盐酸后,才发现忘记了加入指示剂。为了判断该反应所得溶液的酸碱性,他进行了如下探究:(1)提出问题:小何要探究的问题是。 (2)猜想与假设:所得溶液可能显碱性,也可能显酸性,还可能显性。 若溶液显碱性,则溶液中使其显碱性的离子是(填写离子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要对所得溶液进行沉淀处理,你认为处理的方法是。 (3)实验与分析:小何从烧杯中取了部分反应后的溶液置于一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了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溶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了溶液显中性的结论。小张认为小何得出的结论不正确,你认为小张的理由是。 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张取试管中的溶液做了(溶于水的二氧化碳忽略不计)的实验。 (4)交流拓展:第二天,小明也做同样的实验。当他向氢氧化钠溶液加稀盐酸时,发现溶液有气泡冒出,你认为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解析(1)该实验若不使用酸碱指示剂,就不易判定反应进行的程度,也不易直接判断反应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所以小何要探究的问题是“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2)酸碱中和反应,若完全中和,反应所得溶液就显中性,若酸过量则显酸性,若碱过量则显碱性,碱溶液里含有大量的OH-,若对碱性溶液进行沉淀处理,可以加入可溶性铜盐、可溶性铁盐等,然后滤去沉淀即可。 (3)在使用酚酞溶液鉴别溶液酸碱性时,若溶液显无色,则不能判断溶液是中性还是酸性。正确的方法有:加活泼金属(看是否冒气泡)、加氢氧化钠溶液(看是否出现红色)、加碳酸盐(看是否冒气泡)等。 (4)氢氧化钠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生成了碳酸钠。 参考答案(1)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2)中性OH-滴加氯化镁溶液至无沉淀生成,然后过滤 (3)盐酸过量时溶液也不变色取样,加入锌粒,观察现象等 (4)Na2CO3+2HCl = 2NaCl+H2O+CO2↑ 变式题某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了一定量的稀盐酸。 (1)充分反应后,你认为溶液中的溶质组成最多有种情况,这几种情况中一定含有。 (2)由于忘记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他从烧杯中取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并向其中滴了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酚酞溶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他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3)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参考答案(1)3 NaCl (2)不正确,因为盐酸过量,酚酞也不变色 (3)取样,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若溶液变红,说明盐酸过量;若溶液不变色,说明恰好中和(答案合理即可)

探究中和反应的进行 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及废液的处理

探究中和反应的进行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及废液的处理 实验探究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课题从实验入手来介绍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的重要性质,是贯穿酸、碱、盐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纽带,既建立了酸和碱之间的联系,又为盐与复分解反应奠定了基础。同时还为高中学习中和滴定做准备,尤其重要的是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因此,在课程标准中,中和反应体现在两个一级主题里,既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又是《物质的化学变化》中复分解反应的典型反应,学习本节内容能使学生能充分了解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为了说明中和反应的产物,简单介绍了盐的概念。教材安排的活动与探究,目的是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增强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 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教材没有简单将它作为酸或碱的性质来介绍,而是综合起来专门编成一个课题来说明。 本节课安排在常见的酸和碱之后,学生们在有了酸、碱性质的基础之上再来学习本节课就更容易接受和掌握。同时为学生解决探究题打下一定的基础。这种安排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重新构建。 (二)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验证中和反应的发生。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学生检验溶液酸性和中性的方法。 3、通过讨论,探究处理酸性废水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主的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的某些方法。 2、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 能力。 3.通过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3、通过中和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提高自身科学素养。 (三)教学的重难点 1、教学重点:验证中和反应的发生,检验酸碱性的方法。 2、教学难点: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和反应实质的理解。 二、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听到过酸碱中和这个词,但是并不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这为本课中和反应的应用做了铺垫。学生知道酸和碱能够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认识了酸碱的一些化学性质;并且知道了强酸、强碱具有腐蚀性,学会了在实验中正确操作,也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探究能力,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也有了一些经验,为本节课的探究奠定了基础。 在此之前学生接触的化学变化一般都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他们习惯于根据现象判断反应的发生,许多酸碱溶液混合后因为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学生对中和反应能否发生可能会抱有疑惑,这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难点,也正是探究活动的切入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从离子角度初步理解中和反应容易发生的原理,掌握中和反应的实质,

讲中和反应教案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3)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会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加工处理。 (2)会用观察的方法辨析事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化学应理论联系实际。 (2)进一步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2.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难点 中和反应的探究过程 教学过程 [引入提问]酸、碱各自具有一些化学性质,那酸与碱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吗? [学生)1.能 2.不能 [教师]能否反应,我们应用事实说话,请同学们进行下面的活动与探究。 [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 (1)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10mL 氢氧化钠溶液,滴人几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人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 (2)取2滴上述反应后的无色溶液滴在玻璃片上,使液体蒸发,观察玻璃片上的现象。 [教师强调]1.用滴管滴入盐酸时要缓慢,一滴一滴加入,以便观察实验现象。 2.在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盐酸时,要边滴边搅拌。 [学生活动] [讨论]玻璃片上的物质是氢氧化钠吗?为什么?

[学生总结]氢氧化钠是碱,其溶液能使酚酞溶液显示红色,随着盐酸的加入,红色逐渐消失变成无色。所以此时的溶液肯定不是碱性溶液。玻璃片上的白色物质是溶液中新生成的溶质。 [讲解](借助FLASH动画展示反应过程) 在上面的实验中,发生了这样的反应: NaOH+HCI=NaCl+H2O [介绍]其他的酸和碱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 例:Ca(OH)2+2HCl=CaCl2+2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设问]试总结上述三个反应的特点。 [讨论] [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三个反应都生成水,另一种产物(氯化钠、氯化钙、硫酸钠)都是由金属离子和相应的酸根离子构成的,我们把这类化合物叫做盐。我们把这类化学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板书]一、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过渡]理解了中和反应的概念,下面我们看几则资料。 [投影]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根据土壤情况,可以利用中和反应,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利于植物生长。例如,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造成酸雨,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变成酸性,不利于作物的生长,于是人们将适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以中和酸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 工厂生产过程中的污水,需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例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 3.用于医药 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但是如果饮食过量时,胃会分泌出大量胃酸,反而造成消化不良。在这情况下,可以遵医嘱服用某些含有碱性物质的药物,以中和过多的胃酸。我们可能都被蚊虫叮咬过。被蚊虫叮咬后,叮咬处很快肿成大包,这是因为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如果涂一些含有碱性物质(如NH3·H2O)的药水,就可减轻痛痒。 [提问]这些资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中和反应用途很广。 [板书]3.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实验专项中和反应

实验专项中和反应 1.请完成以下实验报告的填写。 实验名称: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实验目的:验证盐酸和氢氧化钠能否发生反应。 供选择的仪器和药品:试管、胶头滴管、烧杯、酚酞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稀溶液。 2.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吗?三位同学为探究此问题进行了以下实验: (1)甲同学取10 mL 10%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10%的稀硫酸,随着硫酸的加入,烧杯中溶液温度与加入硫酸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如甲图所示。本实验选用10%的NaOH溶液而不选用NaOH固体的原因是__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会对实验造成干扰__。 (2)乙同学按乙图装置进行实验,其中的澄清饱和石灰水的作用是__通过饱和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说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或中和反应)能放出热量__。 (3)丙同学按丙图实验,可以根据__红墨水右移__现象也能证明中和反应是放热的。 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下图装置进行中和反应实验,请你参与以下探究: (1)为确定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刚好完全中和,小华取出一定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①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NaOH+HCl===NaCl+H2O__。 ②小亮认为小华得出的结论不完整,他认为除了〝恰好中和〞外,还有第二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__盐酸过量__。

③请你另外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写下表(选择甲、乙中的一个作答): (2)玲玲同学在实验时,发现烧杯中有少量的气泡产生,她经过分析认为可能的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提示: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为了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玲玲提出用酚酞试液检验,你认为该方法__不正确_ 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__。 (3)中和反应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请你举一具体实例加以说明:__利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__。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中和反应教案

中和反应教案 溆浦县卢峰镇麻阳水中学--向春城 探究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中和反应及其实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逐步认识酸和碱之间,能够发生中和反应。 ⑴通过边实验边探讨,使学生学会分工协作、整合筛选出有用的信息进行交流。 ⑵对实验中有可能出现的不同现象,学会分析原因。 3.情感与态度: ⑴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⑵使学生在参与和合作中感受自己的成功,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认识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方法可以获得化学知识,体验到化学活动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分析:本节课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的教学案例。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酸和碱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会了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以及如何表示溶液的酸碱度,但酸和碱之间能否 发生反应?H+和OH-能同时存在于溶液中吗?这些问题既是学生头脑中真实存在的问题, 又是很容易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所以本节课是在第二节探究酸碱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 探究酸和碱的性质,教学起点定位在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这个问题上,从而引发有关中 和反应的探究活动,最后得出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其实质 探究重点:1.中和反应及其实质 2.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 探究难点:中和反应的实质 实验仪器及药品:5%稀盐酸 5%氢氧化钠溶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 pH试纸 氢氧化钙固体蒸馏水浓盐酸 试管8支胶头滴管小烧杯玻璃棒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探究过程: 【组织教学】 【导入】:前面我们一起学习了酸和碱的性质,请同学们回忆,怎样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为什么酸和碱具有共同的性质? 【投影】酸碱指示剂和酸碱度的知识再现习题 1.用酸碱指示剂可以区别溶液的酸碱性。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使无色酚酞试液;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原因:酸溶液中含有较多的H+;碱溶液中含有较多的 OH- 2.溶液的酸碱度常用来表示。 pH<7时,溶液显性; pH = 7时,溶液显性; pH > 7时,溶液显性。 【学生回答】 【教师点拨】同学们做过好多化学实验,实验过程中常常伴随着许多现象。如果将实验室常见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可能出现什么现象呢? 【猜想交流】…… 【实验探索】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结论】无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在一起发生反应了吗?你有什么猜想? 【猜想】二者没发生反应;二者反应了,但现象不明显……

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

实验原理: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 2O ,这时的反应能量变化叫做中和热。实验中通过测定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 实验用品:大烧杯(500mL )、小烧杯(100mL )、温度计、量筒(50mL )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器。,ol/L 盐酸、L NaOH 溶液。 实验步骤:⑴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扣与大烧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器通过,以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如图所示。该实验也可在保温杯中进行。 ⑵用一个量筒量取50mL L 的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入下表。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 ⑶用另一个量筒量取L 的NaOH 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 溶液的温度,记入下表。 ⑷把套有盖板的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器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并把量筒中的NaOH 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注意不要洒在外面),盖好盖板。用环形玻璃搅拌器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为终止温度,记入下表。 ⑹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中和热。 为了使计算更简便一些,我们近似地认为L 的盐酸和L 的NaOH 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 3 ,所以L 的盐酸的质量m 1=50g ,L 的NaOH 溶液的质量m 2=50g 。 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g ·℃)-1 ,由此可以计算出,L 的盐酸与L 的NaOH 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m 1+ m 2)·c ·(t 2- t 1)=(t 2- t 1)kJ 又因L 的盐酸中含有 HCl , HCl 与 NaOH 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放出热量是(t 2- t 1)kJ 所以,生成1 mol H 2O 时放出的热量即为中和热为 025 .0) (418.012t t kJ/mol 实验思考: 1、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中酸碱溶液为什么一定用稀溶液? 答: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已经完全电离,不会影响H ++OH -==H 2O 反应所产生的热量的测定。另外, 稀溶液的比热接近于水,密度与水相差不大,在粗略计算时误差小。同时应注意溶液也不能太稀,因溶液浓度太小时,体系温度改变量太小,测量时困难,且测得的误差很大。 2、简易的量热剂中大小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什么? 答: 3、实验时,为什么酸或碱一定略过量? 4、不同的强酸与强碱之间的反应,若它们的体积和氢离子的浓度值均与教材中所给定值相同,所测得的反应热是否也相同? 答:相同。因为参加反应的物质都是强酸与强碱,它们在水中均是完全电离,所发生的反应都是H ++OH -==H 2O ,且它们所含的H +和OH -的物质的量相同,产生的水的量也相同,所以测定的反应热也就

中和反应说明书

林德工程(大连)有限公司 中和反应设备 使用说明书 大连古德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https://www.sodocs.net/doc/e54752382.html,

目录 第一章基本原理 一.概述 (3) 二.自动控制功能 (3) 三.工艺流程方框图 (4) 四.工作原理 (4) 第二章技术规格 一.技术指标 (4) 二.系统设备主要配置 (4) 三.设备用电功率汇总 (6) 四.安装要求 (7) 第三章工艺各部分详细说明 一.废碱液收集槽 (7) 二.废碱液转移泵 (7) 三.中和反应槽 (8) 四.盐酸储罐 (8) 五.酸雾吸收器 (8) 第四章配电控制柜操作说明 一.概述 (9) 二.实现功能 (9) 三.操作步骤 (9) 第五章设备维护 (10) 第六章注意事项 (10) 第七章备品备件 (11) 第八章异常处理 (11)

第一章基本原理 一、概述: 首先感谢您使用大连古德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的中和反应设备! 本套设备采用传统的酸碱中和工艺,将清洗铝板产生的PH为7.5~11.7的清洗液经处理后使其PH值稳定在6~9后集中排放至公司内的污水处理站。 二、自动控制功能: 1.采用西门子PLC程序控制器控制系统的连续、自动运行。 2.收集槽内设置液位变送器控制进液电磁阀的开、闭及废水转移泵停止。 3.中和反应槽内设置液位变送器控制废碱液转移泵的启、停。 4.中和反应处理槽内设置的PH值探头检测槽内PH值并输出信号至PLC, 3次调整PH值至达标后启动中和液输送泵将中和后的废液排至厂区污水管网。 5.计量泵故障报警提醒同时停止工作。 6.酸雾吸收器内设置液位变送器控制废碱液转移泵的启、停及中和液输送泵的停止。 系统自动控制采用人机界面操作方式,参数设定人工录入、运行记录自动记载检测取样数据。同时具有运行液位保护报警提示功能。

中考化学与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有关的压轴题附详细答案

中考化学与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有关的压轴题附详细答案 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1.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分子数目变少 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C.烧碱和纯碱的溶液都显碱性一两者都是碱类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升华放热 【答案】B 【解析】 【分析】 烧碱和纯碱分别是氢氧化钠、碳酸钠的俗称。 【详解】 A、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A不正确; 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B正确; C、烧碱和纯碱分别是氢氧化钠、碳酸钠的俗称,两者分别属于碱类、盐类,故C不正确; D、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D不正确。故选B。 【点睛】 碱是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酸是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2.下列对图中所示各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实验:可以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和一氧化碳的反应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 B.乙实验:向下迅速压活塞,乙醚棉球燃烧,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丙实验:手影的形成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D.丁实验:干冰升华吸热可以用于人工降雨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甲实验:可以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与一氧化碳不反应,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 考点:化学实验的探究。

3.如表是“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中的一部分,下列与“★”处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处对应物质的化学式是CuNO3B.★对应物质属于盐 C.★处应填“不”D.★对应物质的溶液为浅绿色 【答案】B 【解析】 A. ★处对应物质的化学式是Cu﹙NO3﹚2,。故A错误。 B. ★对应物质属于盐。故B正确。 C. ★处应填“溶”。故C错误。 D. ★对应物质的溶液为浅蓝色。故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的应用。 4.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的pH一定大于7 C.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所以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除外),因此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 元素的原子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是单质,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错误;B、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碱性溶液,正确; C、Na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是+1,错误;D、核外有10个电子的微粒也可能是离子,错误。故选B 考点:规律的推理 视频 5.X、Y、Z分别是NaOH、 HCl、 NaCl中的一种溶液,将无色的酚酞试剂滴入Y,溶液变为红色,将此红色溶液少量滴加到X中,红色褪去,则Z Y X依次是 ( ) A.NaOH HCl NaCl B.NaCl NaOH HCl C.HCl NaOH NaCl D.HCl NaCl NaOH 【答案】B 【解析】A、稀盐酸不能是酚酞变色,故A错误;B、氢氧化钠会使酚酞变红色,氯化钠 不会与氢氧化钠反应,不会使红色褪去,稀盐酸会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使红色褪去,所以Z Y X依次是NaCl、NaOH、HCl,故B正确;C、氢氧化钠会使酚酞变红色,氯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