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欧盟对华经济贸易政策变迁解析

欧盟对华经济贸易政策变迁解析

欧盟对华经济贸易政策变迁解析
欧盟对华经济贸易政策变迁解析

欧盟对华经济贸易政策变迁解析

自1975年中欧建立交关系以来,欧盟对华政的演变总体上对中经贸关系是越来越有利。1978年和欧共体签了第一个贸易协定,互给予最惠国待遇,同时成立了欧贸易混合委员会,并于1985年5月在原贸易协定的基上又签订了《中欧易和经济合作协定》,双方同意、农业、、能源、运输、环保、发援助等领域开展合作,对合作生、合资经营、合作开发、技转让、合作、技术援助、人员培与交流等各种合作提供便利和促进欧盟随后所有的对华经贸政策是在1985年文件的础上发展和深化的,虽然在个过程中也经历了一些曲折。1989年之后的几,欧共体单方面中断与中国的层往来、军事合作、政贷款和合作项目,使得中欧经关系的发展受到严的和阻碍,但自1992年起,于中欧关系大体恢复,中欧经关系也开始了新一轮发展。1995年7月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中欧关系长期策》,强调要同中全面发展政治、经济和易关系,明确表示欧盟与中应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保证自实现双方共同的目。这是欧盟有史以来制的第一个对华关系期发展战略,它不是对1985年协定的深化更重要的是它表明盟对华战略性政策框架初形成,对中欧经贸关系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996年11月,欧盟员会又公布了《欧盟对华合新战略》,将欧盟对华长期政策进步具体化,再次强欧盟对华政策的全面性、立性和长期性,表示要一步促进双方在经贸、科技、发展助等领域内的交流合作。1998年3月25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与中国建全面伙伴关系》文件,要求中欧双边政治经济关提高到欧美、欧日的同等水平上;持中国尽早加入世贸织等,并

于20009月发表了关于执行1998年文件的报告。

为了使欧盟更加有成效地执行1998确定的对华政策和求欧盟与中国关系长目标的实现,欧盟员会在2000年报告的础上又于2001年5月提了《欧盟对华战略:1998年文件执行情况和促进欧盟政策为有效的未来步骤》文,制订了具体务实的短期目标:在国际中与国进一步接触,其中关于政和全球性的对话格外重要;持中国在法治和尊重权的基础上转变为开放的会,这是欧盟与中国关系的核;使中国融入世界经济这对中国继续改革放具有重大意义,也是全面化欧盟与中国的关系关键;更好地利用欧洲现有资源支与中国的交往;正确利技术,扩大欧盟在中国的影响。2002年3月,欧盟发表国家战略报告:中国》,继续调1998年和2001年欧盟对华文件所确的对华政策目标,并进一步明了对华合作的三个重点域。第一,通过机强化与能力建设、人力源开发与构建稳健的商业规框架以及促进私人部的知识诀窍与技术的转移来确中国经济与社会改革进程的持续性;第二,通过提供知和专业技能来促进可持续展,协助中国谋求环保护、社会发展与济增长之间更好的平;第三,鼓励良好治,促进法治、民主与济、社会、政治与公民权利的履行及强化构成市民社会的结构进程。

一、利益诉

与任何国家的对外经贸政策一,欧盟对华经贸政的变迁也反映了欧盟对发展中经贸关系的利益诉求以及这种利益求的动态变化,此外欧盟1995年后的对华经政策中的一个重大变化是欧盟图促进中国与欧盟的度趋同,这在发展策中体现得极为明显;一个显著特点是欧盟对华

总体策越来越积极,而指导经实践的具体政策措施则越来越苛。

(1出于欧盟经济利益需求

从既得的经贸利益来看欧盟对华经贸政策与经贸关实绩形成了相互促动良性循环。1985年欧贸易协定之后,欧盟与国的贸易突飞猛进,1984年-2000年间,中欧贸易额增长近12倍。据中国海关统计,2001年,中欧贸易额766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11%,其中盟进口409亿美元同比增长7.1%,欧盟对出口357亿美元,同比增长15.8%.按照中方统计,2001年,中欧占我贸总值15%,欧盟是居日本、美之后的我国第三大贸易伴。欧盟对华直接投资1985年以来也取得了大的进展。特别进入20世90年代,欧盟已成为中吸引外资的主要对象,欧盟对华资稳步增长。2001年,欧来华直接投资项目数为1217个实际投入40亿美。到2001年底,欧盟来投资项目数达12583,实际投入303亿美元。盟对华投资的增长快于我国全部接投资的平均水平。1986-2000年期间,欧盟对华直投资项目、合同金额和实际资金额的年均增长速度分达到29.0%、25.9%和25.9%,均高我国全部外商直接资的年均增长水平;欧盟华投资的资金密集程度明高于其他国家/地的对华投资,2000年欧盟投资合同的项目均规模超过800万美元远远高于全部外商直接投资280万美元的平均水平。在技出口方面,欧盟国家是国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的最大供者。2000年-2001年,欧盟成员国中国出口技术分别为2317项与1050项,合同总金为130亿美元。截至2001年底,中国从欧盟成国引进技术共13495项,合同总金额约672亿美元,占我国引进技术总额一半左右。良好的中欧经

贸关系实为欧盟对外经贸关系的促进与平提供了坚实基础,完全符合欧盟经济利益需求,这促欧盟在总体政策上重视中国,加强欧经贸关系。

从在的经贸利益看,欧将继续在政策上支持中欧经贸关系发展。2001年,中GDP位列世界第6位,而欧2001年文件认,“按照购买力平价”,中国的济实力总体上已经与日持平,仅次于美国而且,中国已成为电、运输、能源和环保等行业的球生力军和重要市场;据估计,2005年,中国还将有3亿互联网用户,而期美国的用户数量为2亿。2001年中国对外贸易经突破5000亿美,为世界上第七大贸易国;中所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迅速升,仅低于美国而跃世界第二,已连续9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而欧洲由于正在建一个全新的市场结构与政策构使企业与消费者预谨慎,从而对欧盟经济增长产了暂时的不利影响,经济活动难活力。欧盟1961年-1970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4.9%,1971–1980年降3.0%,1981年-1990再降为2.4%,1991年-2000年更降至2.0%,同期美国则分别4.2%、3.2%、3.2%3.4%;而且,与国和日本不同的是,欧洲的贸依存度更高。与此同,我国对欧盟出口仅占自盟外进口总额的5%左右,欧对华投资占其对盟外资的比重还不到2%,双方合作潜依然巨大。加速发展中欧经关系将为欧盟获得廉价优质的资源商品(服务)、存量与增庞大的出口市场以及稳定与回报的投资场所,有利于促进欧的经济增长。因此,为中欧经贸系提供政策保障显然合欧盟的经济利益需求。

(2)出于欧盟际政治利益需求

2000年欧盟葡萄首脑会议所确定的来五年战略性目标明示了欧盟不仅在欧洲成为领袖,而且要在世界上立领袖风范。这种愿望是由欧的经济实力所激发,也将由经济力来保证。按人口、GDP资本输出以及对外贸易等标(根据OECD统计)来衡,欧盟的经济实力超美国居世界第一。而随欧盟的扩大,欧盟经济实力将进一步加强,尤其重的是,欧盟不仅因为加入国家正处于经起飞阶段而拥有更大的市场规模市场容量,而且欧盟作为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国和商品与服务出口国,再加上盟相对宽容的对外技术交与发展合作政策,对世界他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包括国在内的发展中国至关重要。欧盟是经济“人”,但欧盟并不甘心仅仅如,因而,欧盟正在谋求并且正在逐成为与美国模式大不相同的要政治力量。欧洲的目标不是要制定世界贸易规则,为了保证部经济对欧洲的稳定性和确定性,洲也将要求参与乃至直接制定国货币规则,欧元是谋求这个权的起点。欧洲将会凭强大的统一货币来参与国际币体系规则的制定遏制美元霸权,伸张欧洲币利益。由于经济实力支持和欧洲各国货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实际地位决定欧元的崛起和强大是可避免的。

但是欧盟国际权力需求采取了完不同于美国单边主的“温和模式”——欧盟尤其视在国与国之间通接触、对话与合作来大共识和解决分歧不搞硬性对抗;在处理国际事务十分重视并寄希望于“多边主义,强调共同利益、力分享和遵守有约束的共同游戏规则等。这必将为更多国家所接受,同时将为诸多的国际组织欢迎。“9.11”事件不仅更加化了欧盟的信念,而且也更强化了国际社会对欧盟模式认同。在

欧盟看来,“9.11”件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它使得在际社会中一些早已存的问题凸现出来,在球化的,局部的不稳定必会带来全球性的后,为此,欧盟强调在多边系之中、通过有效国际性的手段来对恐怖主义;欧盟希望“9.11”事件之后的国际序会有一个良性的发展,加强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第三世界的系,通过加强与这国家的对话,通过更大程地向这些国家开放市来促进它们的发展,促进它们欧洲各国的联系,进而稳定这国家内脆弱的政治制度。在外贸易方面,欧盟委员会主管贸易委员巴斯卡尔·拉米9月17日在欧洲议会演讲表示,未来贸易政策的首要目标谋求稳定与安全,向第三世国家更多地开放市场,通过WTO多边贸易体系,在共同的律框架之下,加强同第三世国家的联系,这符合欧洲的利益。此,考虑到中国的政治经济地,不难理解,发展中经贸关系就成为欧盟谋求国际政治益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欧盟对华政策的在涵义。对外政策大可以分为五类:信号政策、试探性政策条件性政策、分离性政与实施性政策。信号性政策只是种外交辞令、姿态与号,既不存在责任问题也不存在执行问题;试探性政策是求一种回应与反馈,可能成为一步政策决策的基础条件性政策是取决于定条件才得以执行的政策;分性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现为话语与行动存在背现象,或至少利用话的不完整性,最典型的例是欧盟将中国从“非市场经济家”名单上删除,但在实践中主要还是按照非市场国的标准来处理的;实施性政一般都是技术性很的政策,如关税政策、术标准等。可以说,欧对华政策文件中这些涵义

都得到体现。对外政策含义的多重为欧盟在处理中欧关系以及求中国对欧盟的支持面准备了广阔的活动空间。

(3)盟对华经贸政策更为关注制度同

中欧双方在很多政治域还存在着巨大的分,如人权、西藏、等中欧关系已经因此而遭遇过挫折正如欧盟2001年发布《欧盟对华战略:1998年文件执情况和促进欧盟政策更为有效未来步骤》文件所明的,“跟中国建立伙伴关系不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中国的政体制不同于欧盟与之持密切联系的其他大多数主要国,欧盟对人权等问题的关注或导致双方关系紧张”。2001年文件是欧盟对华政策最新立场和行动要点,它既表明欧盟通过长期政策的制希望保持良好的可持续的中欧贸关系,也同时表明了盟的担忧,这种担忧既来理解中国问题的困难,也自中国对欧长期政策的不朗与非法律化,还来自洲人认为的中国政治的不确定性。2002年《国家战略报告:中国对中国的形势中,欧盟担忧再次得到体现。实际上,1995年之后,欧盟对华经政策的一个重大变化是欧不仅强调经贸关系的发展,而更为关注经贸关系作为一种治工具来谋求融入国际社会谋求中国与欧盟的制度同,这在欧盟的“展合作”领域体现得最为明显。

欧的对华合作已开始转向“外部性”强的领域,如与改革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及良好治理与法治等,这与欧试图将完全纳入国社会的意愿是一致的,时也是为了降低欧中交往的政治成。特别重要的是,由政治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巨大差异,治关系的变化往往会给中欧经贸关带来很大的不确定,因而,从欧盟来看,制度趋同使发展政治关系拥共同基

础,从而有利于降低欧经贸关系的不确定性,进中欧关系的良性展。(4)对华总政策与具体政策措施相离

虽然欧盟对华总体政策越越积极,但是,在指导对华经实践的具体政策措施上欧盟却日趋苛刻,最为典型的域是安全技术标准、欧盟华反倾销与WTO的特保机制等。盟的安全技术标准尽管绝大多并不是可以针对中国的,对中国也是极为不利的。欧盟的安技术标准主要涉及品卫生和食品安全、品的安全标准、劳保准、环保标准和无线电干技术标准等。近年来,着的发展和对消费权益保护的加强,欧盟安全技标准日益严格,所涉及领域日益广泛。这些技术法规对欧以外的国家,尤其是众多发展中国家来说,无疑是技术壁垒尽管欧盟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公开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政,但客观上形成了体系越来越善、效果越来越明显的技术性贸易垒。欧盟经济发展平高,其质量技术和检验检疫标高于我国相关标准,甚至高于际标准,这使得我的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难度将越来大。欧盟2002年将成立欧洲食品权力机构”,统管理欧盟内所有与食品安全有的事务。,欧方坚持对我输禽肉产品实行逐批检验;我国酱、花生、茶叶等产品多次遭欧盟快速预警通报机制的通。此外,欧盟还敦促中国尊重国际工组织在有关大会提出并得到国际社认可的劳工标准以及强化产品的境标准。欧盟的技术标准有普适性与刚性特点,根据欧盟自身利益的需要适用所有输欧产品与服务,而是针对具体国家;盟技术标准只会越来越多,要求来越高,而不会降低。当然,由中国某些商品在欧盟市场占有很高而引起的该类商标准的制定,实际是欧盟充分技术标普适性的名义来遏制中国商

品的大出口,保护了欧盟的同类商制造商,是实际上的贸易歧视,火机的CR标准便是典型的子。

盟对华反倾销也是利发展中欧经贸关系的技术性碍。欧盟最早对我国出口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我国出口产品反倾销立案也为最多立案高达93起。尽管盟已经从1998年起不再把国列入其反倾销政策中的“市场经济国家”名单但是附加了关于市经济地位的五条标准和分别率的八项条件(现简化为四项条)。

前,中国仅有7家获得市经济地位。欧盟对华反销政策仍具有较大的歧视性,中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获得场经济地位仍面临极大的困难,无疑会增加中国产品进入欧市场的难度。

中国加入WTO后欧盟在对华反倾销反补贴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域并不会因为中国的入世变得宽松或至少“一同仁”,相反,由过去针对中国的关与非关税壁垒因为中国的入世而渐消失或减弱,欧盟将会加强化对这些为WTO规则所允许合法贸易政策工具的运用,以保欧盟的产业。就中国面来说,由于我国的对外贸易增迅速,我国出口商品因为劳力成本因素或企业价格竞争而格低廉,我国出口商品于我国总体的经济技术水平高而在技术标准、环境标准乃至劳标准上与欧盟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国企业对欧盟的政法规与技术标准了解甚少,因,欧盟的保护行动不断成,这也更进一步强化了欧盟的反中国出口商品偏”。此外,随着中国世议定书的签署,盟又获得一个新的接针对中国的贸易政策工具—“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定书》第16条,而期限长达12年。2002年6月,欧盟已就国的特

保条款立法,要求根特保机制对中国产品实施数量督。

二、未来走向

可以肯定的,欧盟对华政策主在可预见的将来仍将是积极的,不仅是由于欧洲的经济增长需要中的贡献,也由于欧盟求国际权力需要中国的支持,还由全球的解决需要中国合作与参与。欧盟经济的速增长速度与中国稳定的高经济长使欧盟支持中欧经关系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利益所得欧盟作为一个独立的国政治实体正在极力求获得国际规则能力与国际动能力,这包括多边体系欧元与欧洲货币权力、界贸易规则以及欧美日冲突制衡机等。欧盟的国际政经济利益需求要求有实力强大的家支持,这就使欧盟不能忽视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发展良持续的经济关系,扩在中国的力。而且,正欧盟2001年文件所表明的“从全球化角度来看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的国家既是一切国际性和区域性重问题的症结所在,也是解决题的关键所在。所谓接,就是要建立全面的系,以便在一切共同关心的问题达成共识,协助世界各共同解决国际性和区域性问”。但是,欧盟始终是“自利益导向”的,这可会在不同的时间里在同程度上对中欧经贸关系产生同的影响,对这种不同响的和预测有助于我国采取适当的策措施更好地发展对欧贸关系,支持我国济增长和经济安全。当的核心任务是强化欧洲以及中欧经贸关系的,定我国对欧经贸关系长期政策。

在展对欧长期经贸关系中要实现四个次的平衡,即对外与对内的平衡、欧盟与对其他地区的平衡、对欧盟政治与经济的平衡、对欧盟与其成员国的平衡。

首先,做到对外与对内的衡。考虑到全球化、中国国际经济的密切关系及我国在经济起飞阶段所需的外部支持,大力展与包括欧盟在内的一国家的经贸关系有利于我国的经济长,但考虑到我国独特文化传统、价值观政治体制、意识形态、外交策与巨大资源规模,我国在大力发对欧经济关系的同时,应多地关注国内经济的发展,从既保证获得对外经交往的收益,也能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随着改革的入,我国的经济结构正日益改进,市场结构也在逐成熟,而传统的社会结也在逐渐化,这极大提升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因此“眼睛向内”的发展模式经具备条件。

其次,要做到欧盟与对其他地区的平衡。力推进各种形式、渠的东亚合作,积极促进东亚真形成一支区域性力量,国过去重美日而轻欧洲的对外经政策必须适时调整,建立起相对衡的中美、中日与欧经贸关系政策框架,既有利于国继续与世界三大经力量的经济交往,同时也避免受制美日的被动局面。

再次,要做到欧盟的政治与经济的平衡。国之间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政关系,而且政治关系发展的不顺往对经济关系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性,因此,我国发展中欧经贸关系的中期政策的核心在于济与政治双管齐下。在大发展中欧经贸关系的同,加强双边政治对话与合作,展良好的政治关系,形成经贸推动治,政治促进经贸良性循环。

最后,要做到对欧盟与对其成员的平衡。为避免因为欧一体化内部事务的二元体制导致中欧经贸关系发展的巨大动,中国的对欧长期政必须是“两手抓”的政策一手抓欧盟,一手抓成员国。马约后欧盟的经济

决策权日益集中因此,为发展中欧经贸关系必须强与欧盟层面的接触与合。我国在抓欧盟的时不能忘记各成员国是执行中欧经关系的真正主体,民国家的行为模式仍是主流,并且盟的对华经济政策也是成员国同决策,因此,我国对欧长期策中国别政策是其要,与各成员国建立密切的经关系是极为迫切的,特别与欧盟大国之间的经济关系

影响美国对外援助政策决策的三个要素

影响美国对外援助政策决策的三个要素 潘锐娄亚萍 2013-1-29 22:03:47 来源:《和平与发展》(京)2008年3期作者简介:潘锐,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博导,上海市美国学会秘书长;娄亚萍,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 内容提要:对外援助政策既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美国实现国家战略的重要工具。国家利益是美国对外援助的首要驱动力,但利益集团因素以及决策者的个人认知、能力、价值观、背景、个性和党派特征影响国家利益的取向,进而影响国家对外援助政策。只有综合国家、社会、个人三方面的因素,才能对美国对外援助政策进行全面考察。 关键词:美国对外援助政策国家利益利益集团决策者 对外援助政策既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又是美国实现国家战略的重要工具。“对外援助是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对另外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提供的无偿或优惠的货物或资金,用以解决受援国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困难或问题,达到援助国家特定目标的一种手段。”①毋庸置疑,任何国家在制定对外援助政策时,都或多或少地带有利益色彩,有着特定的目标和战略考量。美国对外援助政策的制定和决策同样如此。 本文试图从决策层面对影响美国对外援助政策制定的要素进行研究。我们认为,美国对外援助的首要驱动力虽然是国家利益,但利益集团因素以及决策者个人的认知、能力、价值观、背景、个性和党派特征影响了国家利益的取向,进而影响到对外援助政策的决策。只有把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有机结合起来,我们

才能对这一问题有比较全面的理解。本文将从国家利益、利益集团和决策者个人三个角度对美国对外援助政策进行分析。 一 美国学者汉斯?摩根索认为,只要世界政治还是由国家所构成,那么,国际政治中实际上最后的语言就只能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关系到外交政策的本质以及全部政治学说的基本问题。在现代国际关系中,国家利益构成国家对外行为的最基本动因,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家一切政策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国家利益。对外援助政策也不例外。一个国家是否向另一国提供援助、提供多少金额的援助、是何种条件的援助,不取决于后者的经济需求或道德优劣,而取决于援助国能否通过对外援助获取预期的政治、经济和战略上的利益,以及利益的大小多少。②摩根索进一步认为:对外援助政策和外交、军事、宣传等政策并没有什么区别,它们都是国家“军械库”里的武器装备。无论何种形式的对外援助,本质都是政治性的,其目标都是维护和促进国家利益。他并列举了6种对外援助形式:人道主义援助、生存援助、军事援助、名望援助、贿赂、经济发展援助。在摩根索看来,除了人道主义援助外,其余都是政治性的,即带有政治上的动因或政治收益的。③实际上,即便是人道主义的对外援助,其政治功能也是显而易见的,其潜在的政治经济含义在于:表明一个国家和政府对于某类国际事件的态度;在国际社会树立一个国家的形象;为自己今后获取同样的援助铺垫道路。④肯尼斯?华尔兹在其著作《国际政治理论》中提到,对外援助政策就是霸权工具。“(美国)军事援助直接服务于加强两极世界的安全体系,而经济援助则是给这个安全体系争取盟友和朋友,与行贿没有差异,也是为了增强援助国的国力,特别是遏止共产主义,建立合适的世界秩序的工具”。⑤ 美国对外援助常常被人为地罩上一层人道主义和无私的光环,但事实上,美

美国赤字分析

[摘要]美国双赤字是指美国财政赤字和经常账户赤字同时存在的现象,是由美国政府和美国居民过度支出共同造成的。美国的双赤字,尤其是经常账户赤字已经危及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稳定。美国双赤字的调整对我国经济的最大影响体现在人民币汇率上。我国宜保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稳定,同时通过改革和政策调整来应对国际压力和降低外部不平衡。 (世经评论·北京)一、美国双赤字的原因与危害 美国双赤字是指美国财政赤字和经常账户赤字同时存在的现象,是由美国政府和美国居民过度支出共同造成的。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期,双赤字一直是美国最主要的经济问题之一。1998~2000 年,美国实现了财政盈余,经常账户赤字却没有消失,反而呈扩大趋势。双赤字不一定同时出现,政府过度支出不是经常账户赤字的惟一决定因素。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还是美国居民过度支出和储蓄不足的结果。而美国居民的低储蓄则与美国社会保障体系、住房按揭体系等鼓励消费的制度密不可分。 美国的双赤字,尤其是经常账户赤字已经危及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稳定。“9·11” 事件以后,美国财政支出急剧增加,财政赤字迅速扩大,并带动了经常账户赤字进一步增加。2004年,美国财政赤字已达4255亿美元,经常账户赤字达6659亿美元,分别占GDP的3.6%和5,7%。经常账户赤字实际上是美国居民和政府的支出超过其收入的部分。这部分过度支出需要外部融资来支持。如果外部资金不再支持美国日益扩大的过度支出,则美国将遭受美元恶性贬值和消费投资急剧萎缩的双重打击,并进而危及整个世界经济的稳定。美国双赤字的风险已经开始显露。目前,国际资本已经开始怀疑美元资产的价值,并导致美元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贬值。美国政府为了维持国际资本对美元资产的信心,已经将缩小双赤字当作其主要的经济政策之一。 二、美国的调整政策 缩减政府支出可以降低财政赤字,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经常账户。为了降低财政赤字,新一届布什政府开始缩减政府支出。为了防止由此产生的宏观经济不稳定,布什政府同时实行减税政策,刺激投资增加,以弥补政府支出减少导致的总需求下降。这一政策有助于降低甚至消除美国的财政赤字,但不能改变美国居民储蓄不足的状况,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其经常账户。 美国无法实现美元的突然大幅度主动贬值,并会尽量避免美元的被动恶性贬值。美元突然大幅度主动贬值对美国最有利。历史上,美国曾经在尼克松时期两次通过美元主动贬值来克服外部不平衡问题,并直接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美元突然主动贬值可以使美国在国际资本未及反应时就完成了经常账户的调整。而世界其他国家将承担美元资产缩水、净出口减少和国际货币价值体系紊乱带来的经济滑坡等损失。不过,在当今国际金融市场上,美国政府虽然能干预美元汇率,但已经不能单方面决定美元汇率。因此也没有能力实现美元的突然大幅度主动贬值。而美元的被动恶性贬值伴随着国际资本大量撤出美元资产,并直接

中美经济关系对外交关系的影响

中美经济关系对中美外交关系的影响 过去的30年,中国经济保持了近10 %的年均增长率。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全球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中国与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已经超越了美国。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回眸中美建交30年,两国关系发展可谓沐雨经风、曲折迂回、恩怨交加。既饱含相互斗争、坎坷蜿蜒的一面,也有相互借重、相对平稳的一面。中美两国关系发展深受世界总体形势、各自国内政治文化经贸等问题的牵制和影响。中美之间也存在许多共同的利益,只要中美双方共同努力,高度重视,采取措施,中美是可以找到智慧和途径,推动双方关系平稳向前发展的。在美国新政府任内,中美关系总体趋势仍可望是积极的。中美关系的基础日益牢固。 中美两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世界的进步发展都负有很大的责任。中美关系的发展和深化不仅要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要符合世界人民的愿望。而且中美双方经贸关系密切,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中美关系非常复杂,必须处理好。中国外交的很多工作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下面来谈一下近阶段中美的经济关系以及经济关系对外交关系的影响。 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美国的反应 近年来中国的对外投资和能源需求也年年增长,最近成了印度尼西亚和柬埔寨等国最大的投资,2005 年是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石油消费国,进口的石油占总需求的40 %以上。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巨大反响。美国国内对中国经济崛起的反应和评论大致可以分为四种: 一是认为中国经济对美国构成了“威胁”。美国的一些媒体热炒这一话题。美国财政部长斯诺说:“现行的中国汇率政策被高度扭曲,且对中国经济、它的贸易伙伴和世界经济增长造成威胁。” 二是认为中国经济的增长对美国来说也许是一个机遇。约瑟夫·施恩道夫认为来自中国新兴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将最终刺激美国新的和更大的革新。中国向美国出口价廉物美的低端产品、从美国进口高附加值产品可以使中美两国从贸易互补中获益。 三是认为中国经济的崛起对美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四是影响未定论。“中国的能源驱动无疑对美国有着重要含义。然而,何种能源供给程度会成为中美关系摩擦、紧张或未来合作的一个来源,要知道这一点为时尚早。” 在上述四种看法中,因为美国媒体热炒中国政府操纵人民币汇率和中海油收购尤尼科等话题,“中国经济威胁论”成为近期影响美国国内的主流声音,而国会则深受其影响, 在2005 年间频频出手,干涉美国对华贸易政策。

美国对外经济政策及其独特性

美国对外经济政策及其独特性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博士、副研究员李红岩 对外经济政策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对外经济政策处于国际经济和国内经济、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四者的结合点上。政策的制定因此需要兼顾多个方面,既要有利于保护国内产业、降低失业率,又要促进经济竞争和发展,争取最大的经济和社会福利;既要考虑到国际经济环境、国际经济规则和外交政策目标,又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既要协调好同内各种政治压力,又要维护国际社会负责任国家的形象。因此,对外经济政策既不能简单地纳入国际关系研究的理论框架,也不能简单地纳入经济理论研究的框架。作为一个独特的领域,它应该是围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对外经济政策是一个宏观的整体的概念。其研究范畴包括贸易、投资、货币、能源、科技、环境等广泛的领域,但它又不等同于各领域政策的简单叠加,而是各领域政策的综合,有着既不同于外交政策也不同于宏观经济政策的独特的规则和特 政策是一国对外贸易、金融、投资、能源、经济援助 系列政策、法规和行动的总和。它既是一国国内经济 ,也是外交政策的经济部分,涉及到一国经济繁荣和 个最重要的优先目标。美国对外经济政策是美国对外 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美国对外经济政 济和国际关系的影响也日渐突出。 征。,由于贸易是各国之间最古老、最 重要的经济联系,因此,对外贸易政 策是对外经济政策的核心和主体。但 对外经济政策又不等同于对外贸易政 策,前者是一个更为广泛的概念,包 括了许多其他重要的国际经济问题, 如同际金融、外国直接投资、知识产 权保护、环境保护、对外援助等。 (三)从本质上看,对外经济政 策是“一个基于争论和妥协的政治过 程的产物”。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是 国家安全,经济政策的目标是国内经 济的繁荣稳定,但在现实中,这两个 目标经常处于矛盾之中。一些时候, 政府将外交政策目标,即国家安全和 增进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作为最优先考 虑,如冷战时期的美国对外经济政 策,安全利益占了绝对优势。但在另 外一些时候,决策者则更关注国内问 题,选择贸易保护、出口促进等政 策。各国实践反复证明,没有一项重 要的对外经济政策仅仅是出于经济计 量的考虑。因此,要全面理解对外经 济政策,必须了解经济与政治的相互 关系,充分考虑到政治凶素在其中的 作用。 美国对外经济政策是美国对外贸易、金 融、投资、能源、经济援助与制裁等一 系列政策、法规和行动的总和,是美国 对内对外政治需要和经济目标相互作用 的产物。由于美国不同于大多数国家的 政治制度和经济的独特性,决定了美国 对外经济政策的独特眭。 (一)美同对外经济政策是白 宫、国会和利益集团相互博弈、相互 妥协的结果。要想准确理解美国对外 经济政策,必须首先了解决策程序 及模式。即哪些政策机构和私人部门 参与了政策制定,通过什么渠道决定 或影响政策的制定,以及这些决策参 与者在这个过程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美国对外经济政策的制定有三个主要 参与方:行政部门、国会和利益集 团。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和国会分享 对外经济政策的决策权。立法权赋予 国会,对外谈判权赋予总统,对外缔 约权由总统和国会共享。而利益集团 41一 l济一伸两要经 经等延全重际 外裁的安的国 rh匕  万方数据

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特朗普对外经济政策以贸易保护主义为核心,其政策包括:1、退出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2、提升贸易壁垒;3、通过税收政策使得企业回流美国。 贸易保护的直接效应会使消费品价格上升,从而引发通胀,并且会使经济整体效率下降。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德国和中国等美国主要的贸易伙伴将受损。 对于中国来说,对美贸易依赖度较高的初级品制造业和机械产品出口将受到冲击 主要将会影响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德国和中国.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数据,加拿大进口的商品有60%来自于美国。墨西哥进口商品的80%以上来自于美国。 ? 贸易保护对美国的影响? ? 美国自身而言,贸易保护的直接效应可能使得关税部分转嫁给消费者。进口产成消费品价格上升侵蚀消费者剩余,美国国内供给不足或价格更高导致消费者面临的产品价格上升,而消均衡的费数量则减少,这对美国低收入者影响较大;进口半成品和投资品价格上升可能带来通胀,半成品和投资品价格上升可能会通过成本加成定价反映到最终消费品上,从而导致消费品价格上升,可能引发通胀;进

口数量减少会导致低效率和寻租,美国国内效率较低的企业受贸易保护也得以存活,经济整体的效率下降。 2月28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2018贸易政策日程和2017年报告》,明确提出,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有五大支柱:一是通过维护经济安全来保障国家安全;二是巩固美国经济,惠及所有美国人;三是达成让更多美国人受益的贸易协定;四是加强执法力度,让不遵守规则者不再获利(占美国便宜);五是改革世界贸易组织(WTO),在有效市场间推广规则,推动国际贸易,为世界创造更大福祉。 美国公布2018年贸易政策议程 2月28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发布消息称,已向国会提交特朗普政府2018年贸易政策议程。议程主要内容为:第一, 制定支持国家安全政策的贸易政策;第二,巩固美国经济发展;第 三,推进利于全民的贸易谈判;第四,实施并捍卫美国贸易法律法 规;第五,加强多边贸易体制。 ???????????????????????????????????.?????????????????????????????????????????????????. ??????????????????????????????????????. 1. ???????????????????????? 2. ????????????????????????????????????????? 3. ?????????????????????????, ???????????????

美国宏观经济分析

2012年美国宏观经济分析 2012年,美国GDP总量156848亿美元,同比2011年增长2.2%,人均收入5.4万美元,失业率下降致7%左右,经济实现平稳回升,发展势头良好。下面从四个方面对2012年美国宏观经济做详细分析。 一、通过SNA体系的主要总量指标数据,了解和把握2012年美国国民收入(NI)、国民生产净值(NNP)、国内生产总值(GDP)、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DPI),进而分析2012年美国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包括一国富裕程度,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等。 下图为2004年到2012年美国GNI数据,2012年美国GNI美国国民总收入157,346亿美元,人均国民总收入50,120美元。在受经济危机影响造成经济的走低之后,美国的经济在2010年开始复苏,人均国民总收入呈连续增长的趋势,说明美国的经济政策对就业以及受到经济危机影响的行业产生了刺激作用,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增长。 下图为美国个人收入指标,从图中可以看出,2012年美国个人收入环比一直处于增长状态,个人收入持续增加,但收入增加缓慢。经济危机之后,通过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产生的刺激作用,促使经济缓慢增长,但收入不平等、分配不均等现实性问题将严重制约美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导致经济增长疲软,而经济疲软又将加剧收入不平等的势头,这种恶性循环会对美国的经济、政治产生巨大的影响。

从个人可支配收入指标图表中可以看出,2012年美国个人收入环比一直处于增长状态,个人收入持续增加,但收入增加缓慢。经济危机之后,通过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产生的刺激作用,促使经济缓慢增长,但收入不平等、分配不均等现实性问题将严重制约美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导致经济增长疲软,而经济疲软又将加剧收入不平等的势头,这种恶性循环会对美国的经济、政治产生巨大的影响。

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对外经济援助政策探析

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对外经济援助政策探析 艾森豪威尔政府提出的对外经济援助计划,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共产主义扩张做出的反应。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快速发展对于美国在世界的地位提出了挑战,尤其是苏联在发展中国家的扩张,引起了美国对第三世界的高度重视,虽然艾森豪威尔政府对第三世界的援助倾注了大量精力,但效果并不尽人意。 标签:贸易而非援助;贸易与援助;多边援助 二战以来,美国长期坚持对外经济援助,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对二战后西欧经济的复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而认清美国对外经济援助的实质对于理解当今世界经济形势及国际格局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探讨艾森豪威尔时期的美国对外经济援助政策,以期得到一些客观的认识。 一、贸易而非援助 艾森豪威尔关于国际合作和集体安全的思想来源于他作为战争英雄、哥伦比亚大学前任校长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最高司令的经历。在其《远征欧洲》一书中指出,军事防御并不是消除苏联对世界的威胁的最佳方法,在任何悲观、贫困、饥饿广泛盛行的地方,共产主义会拥有无法抵御的侵犯性,不满会引发革命,革命会导致社会动乱[1]12。而且,他还强调美国的国家权威应扩大为对整个世界事务的广泛参与。在艾森豪威尔的总统竞选纲领中就包含了“集体安全”和“排斥孤立主义”的基调[2]120。艾森豪威尔认为,只有与西方强国和其他友好不结盟的国家发展共同安全与政治经济的合作,才能使美国实现其征服世界的愿望。 艾森豪威尔在1952年11月首次给议会递交的报告中强调,有必要增加国际贸易的渠道而消减对外援助。作为总统,艾森豪威尔公开宣称自己“在经济事务上是保守派”[3]370-371,但他并不是彻底的反对对外援助,因为艾森豪威尔在他的总统竞选中就提到了对外经济和军事援助问题,在他组阁后的几个月他也曾表示大幅度的削减对外援助是表面聪明实质愚蠢的做法。在随后的首脑会议上他强调了共同安全计划对于美国安全的重要性,对外援助的降低很可能引起防御预算的增加。不过,艾森豪威尔高度评价了对外援助的军事意义远大于其经济目的。艾森豪威尔削减对外援助的愿望也反映了他在财政上的保守主义。作为总统,他最初的决定之一就是消减由杜鲁门政府做出的80亿美元的1954年财政预算[4]326。艾森豪威尔深信一个强大的国家的基础是合理的经济,合理经济的基础是平衡的财政支出。通过削减对外援助和用扩大对外贸易、私人海外投资来取代的方法,艾森豪威尔希望能有健康、合理的国民经济,以带来世界经济的增长。艾森豪威尔在给议会递交的报告中突出强调了他的对外经济方案,在这些计划中最为重要的是要求扩大多边贸易协定。他还要求政府鼓励私人海外投资,增加美国对海外原材料的购买等。对于美国的盟友,他表示美国会在扩大它们的市场、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通畅以及稳定货币方面做出积极努力。艾森豪威尔还强调了多边贸易协定必须继续扩大3年,而且他应被授权降低关税。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及影响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及影响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在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后,为了重振美国经济,奥巴马把发展对外贸易作为第一要务,推行公平贸易政策。本文分析了危机后美国公平贸易政策的特点以及对中国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中国可能的一些应对措施。 2008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的贸易政策在整体上显露出保护主义的特征。奥巴马出任美国总统后,强调“公平贸易”,具体表现在:国际上强调相互公平,重点发展区域贸易和双边贸易,将劳工、环境和食品标准加入到贸易协定中,最终达到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贸易模式的目的。在国内推行战略性贸易,重点发展一些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以促进出口。美国的这些公平贸易政策都旨在改善贸易失衡,复苏美国经济,并将对中国乃至全球贸易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公平贸易在美国的发展 美国在二战后采取自由贸易政策,向它的主要贸易伙伴开放国内市场但并不要求它们同等地开放本国市场。全球贸易额每年的增长率大大提高,约为%。

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其传统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下降,美国意识到不平等的市场开放程度和生产标准削弱了其国际竞争力,因此在对外贸易上一直坚持公平贸易政策。在不同的时期公平贸易政策强调的内容有所不同。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专注于平等的市场准入,对那些不遵守“公平”原则的国家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在90年代,美国的公平贸易政策体现在追求平等的环境和劳工标准上,并声称它以高于贸易对手的环境和劳工标准生产。之后,更多的内容被添加到公平贸易的条款中,比如食品安全标准,对知识产权的尊重等。此外,战略贸易政策作为公平贸易的一个衍生品也应运而生,其内容是重点发展被政府选中的具有相对优势的关键性产业以促进出口。金融危机后,奥巴马提出美国应得到来自于贸易伙伴的同等贸易优惠。为了推行这些标准,美国在危机以来明显偏向区域贸易和双边贸易。奥巴马认为,在公平贸易的基础上,拥有更高生产率的美国工人比其他国家的工人更具优势。 二、危机后美国公平贸易政策的具体表现 1. 在国际上通过区域贸易和双边贸易来追求“公平” 发展区域贸易具有快车道效应和示范作用。奥巴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与WTO规则关系与启示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与WTO规则关系与启示 一、美国对外贸易政策与WTO规则的一致 无论是在GATT的建立上,还是在GATT的前八轮多边贸易谈判的实行中,甚至是没有获得成功的“千年回合”,美国的影响力和推动力都 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GATT的建立 早期的美国对外贸易政策是为保护国内产业服务的,因而是以保护主 义为特点的。1934年是美国对外贸易政策发生改变的关键性一年。这 个年,美国《互惠贸易协定法》建立,它标志着自由贸易主义在美国 政治中占据了统治地位,也是美国走向多边贸易体制的起点。该法案 宣布通过互惠贸易协定减让关税,并提出了“无条件最惠国待遇”条款,规定美国政府与任一国签订的关税减让协定,均自动地适用于其 他与美国订有互惠贸易协定的国家。而降低关税壁垒和无条件最惠国 待遇日后成为了关贸总协定的基石。 战后初期,美国为了称霸世界,积极策划在世界经济、政治领域中建 立霸权地位,从国际金融、投资和贸易各方面实行对外扩张。为此, 美国提出“贸易自由化”口号,首先倡议建立国际贸易组织(简称ITO),把它作为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并重的,专门协调对 外贸易政策和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的国际性组织。1946年2月,经美国 提议召开的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开始筹建该组织,并于1947年4 月在日内瓦举行的第二次筹备会议上通过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草案。在《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起草的同时,同样是在美国的提议下,1947年4月至10月举行了由23个国家参加的关税减让谈判,达成了 关税减让协议及制订了减让表,共涉及45000项商品。为了尽快获得 关税减让的好处,参加国把这些协议与国际贸易宪章草案中相关贸易 政策的部分加以合并,形成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简称GATT)。 从GATT的建立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美国所发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各国对外贸易战略比较

世界各国贸易战略比较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对外贸易不仅成为世界各国对外关系的基础和纽带,而且也成为世界各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核心。而对外贸易战略是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战略将直接影响到它参与国际市场分工的角色,也将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生死。欧美发达国家的繁荣,亚洲四小龙的崛起,日本和新型国家发展,非洲与西亚阿拉伯国家的贫穷,巴西的没落,这些国家的兴衰成败都与他的对外贸易战略有密切的联系,本文将对一些典型国家的对外贸易战略进行剖析比较,阐释对外贸易战略对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从而为中国的对外贸易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对外贸易战略,经济发展,保护贸易,比较优势陷阱,贸易立国 一,欧美发达国家的对外战略与经济发展 1.1美国对外战略与经济发展 美国不仅是经济大国,同时也是贸易大国。在世界十大贸易国家或地区中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都雄居榜首,尤其是进口贸易额几乎是德国的2倍。美国

的对外贸易政策不仅对其自身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世界经济的运行起到重大影响。审视并解析美国的贸易政策具有现实意义。 总体来看,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从美国建国到1934年以保护贸易为主要政策倾向;从1934年到1974年以自由贸易为主要政策倾向;从1974年开始,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开始转向贸易保护主义;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已公开放弃“自由贸易”的口号,转而强调“公平贸易”。 1)保护贸易政策(美国建国-1934年)美国建国以来曾长期采取保护贸易政策,以保护那些尚无国际竞争力的幼稚产业。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率先从保护民族幼小工业出发,主张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反对无条件实行自由贸易,随后以税法确立高关税以保护国内市场。 保护贸易政策很好的保护了美国的幼稚产业,提高了的生产力,以致美国的生产力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大大增长。 2)自由贸易政策(1934年-1974年)。战后10年,是美国经济竞争力最强盛的时期。当时,在经济实力、劳动生产率以及出口产品的竞争力,美国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美国市场容量比排名世界第二的英国大9倍以上;其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几乎也是独一无二的。正是这种绝对优势决定了当时美国对外经济政策的核心是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为此,美国推动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通过多边自由贸易体系,发达国家之间制成品的关税率普遍由1947年的40%降到东京回合之后的5%~8%。 3)新贸易保护主义(70 年代中期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普遍进入“滞涨”阶段,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加剧了美国经济的恶化。伴随着日本和西欧的崛起,美国在经济上的霸主地位遭到挑战。美国的贸易政策重点放在采取单边报复措施和其他贸易保护政策,扩大征收“反倾销税”“反补贴税”,强化外汇、金融、财政等鼓励出口措施,由关税壁垒到非关税壁垒,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市场。 1.2美国的启示 美国各个时期的贸易政策都紧紧围绕着美国国情制定。在美国经济实力强大时、产业竞争力居于优势时,美国较少保留地采用了自由贸易制度;在其竞争力受到威胁时,美国又及时地进行贸易制度创新,采用了具有单边侵略性质的管理贸易制度,新的制度为其竞争力的恢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新贸易政策促进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 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战略与经济发展 2.1利比里亚的对外战略与经济发展 非洲共有53个独立主权国家。大多数的非洲国家以比较优势为基础,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无甚变动,只依靠少数几种农产品或初级矿业产品,这些国家的进口机械设备、运输设备和化工产品等几乎全部都需要进口,处于静态比较优势的陷阱之中,同时也处于长期贫穷贫困状态。 利比里亚共和国,是非洲西部的一个国家,是橡胶之国,有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园,西南频临大西洋。在1980年之前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利比里亚一直由美国黑人后裔统治。由于利比里亚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导致利比里亚在经济、政治、宗教等方面,紧紧跟随美国。利比里亚不但实行市场经济,而且政治制度也是照搬美国的。 利比里亚在经济上基本和美国一样,100多年来实行自由放任、市场做主的政策,彻底对外开放,关税极低。但却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200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