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走进新课程试题.doc4

走进新课程试题.doc4

走进新课程试题.doc4
走进新课程试题.doc4

走进新课程试题(四)

一、填空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和江泽民同志()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全面推进()。

2.这次课程改革的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

),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3.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过于()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与()的过程同时成为()和()的过程。

4.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和()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和()。

5.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内容()和()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以及()和()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和()。

6.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的现状,倡导学生()、()、(),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7.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与()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和()的功能。

8.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9.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密切联系学生()和()、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与()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10.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是:()、()、()、()、()。11.国家课程标准是()、()、()和()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的、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包括:()、()、()、()、()等部分。12.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转变: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社区型的()。

13.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变化: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

14.当前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是:()、()、()。15.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

16.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带来的哪些变化:改变了教师()和学生()。教师遵循()的需要和状况来设计课堂教学,而不是请学生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参加学习,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改变了教师课前准备的()和()。“以学论教”使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并思考相应的对策。促使教师注重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活生生的课堂,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而不是在课堂上简单地再现教材。改变了教师对(

)的认识。对教材的把握能力依然是必要的,但似乎已不够了,自主实践将会引发学生形形色色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储备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此外,更具挑战的是教师要学会()而不是()。

17.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以及实施课程的()。

18.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是:遵循()、()、()原则,重建高中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有机联系起来,把()的学习与学生()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增设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的()或(),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以为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提供理想的课程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发展功能;建立()制度、()制度、()制度,以为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制度,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完善()评价,优化(

)评价,合理处理高中课程评价与大学入学考试的关系,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高中课程评价体系;赋予每一所学校合理而充分的(),使课程改革建基于每一所学校的成功、每一个学生的成功。

19.本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的主要变化有哪些:课程结构由()、()、()三个层次构成;合理处理了()与()的关系,使()中有选择、()中有规范;为充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把()与()有机结合起来。

20.校本教学研究的基本理念:()应该是教学研究的基地;()应该是教学研究的主体;()应该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

21.()、()、()是校本研究的三个核心要素,他们构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关系。

22.校本教学研究就是教师在“()——()——()——()……”的过程中展开自己的教学工作。

23.新的高中课程体系承认一个朴素的真理:考试,永远是这个学生在考试。它不把考试置于课程体系的核心,而把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独特性置于核心——(“”)。(),(),这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24.高中教育是()教育,这是本次课程改革对普通高中性质的基本认定。把普通高中教育的基本任务定位于培养高中生的()或(),这是本次课程改革所追求的又一基本理念。

25.高中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

26.普通高中新课程结构的价值取向是:重视课程实质结构的变革,加强()和();整体关注课程结构的调整,力求()的新突破;加强课程的(),真正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体现基础性,加强()。

27.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般步骤:()、()、()、()、()。28.()是社会与民族进步的动力和灵魂,也是教学变革与发展的动力和灵魂。

29.教学是()与()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教学过程是()、()的互动过程。

30.新课程中教师行为将要发生以下的变化:()的变化,()的变化,()的变化,()的变化,()的专业化。

31.新课程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和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教师、()、()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2.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和(),对学生进行()、()和()教育,加强中华民族

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倡导()、()和(),引导学生()与()。 33.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与()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和有力的()。

34.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了解学生发展中的(),帮助学生(),()。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35.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改进(),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36.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相衔接。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加强对学生()和()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考试命题要依据(),杜绝设置()、()的现象。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

37.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奠定基础。

38.高中课程设置了()、()、()、()、()、()、()和()八个学习领域。

39.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三年中获得()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在选修Ⅱ中至少获得()学分,总学分达到()方可毕业。

40.高中一年级主要设置()课程,逐步增设()课程,学生可()选修;高三下学期,学校应保证每个学生有必要的体育、艺术等活动时间,同时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继续修习某些课程,获得一定学分,也可以安排总复习。学校在保证开设好所有()的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制定开设()的规划,逐步开设丰富多彩的、高质量的选修课程。为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高中三年以行政班为单位进行学生管理,开展教育活动。

41.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是:()、()、()、()、()。42.普通高中客观上存在着一个任务体系。这一体系除包含“升学”和“就业”外,还应包含()、()、()、()、()等任务。普通高中的基本任务是()职能。普通高中的任务是发展变化的。

43.普通高中应促进学生个体在下列四个方面的社会化。一是()的社会化。二是()的社会化。三是()的社会化。四是()的社会化。44.学生报告单的功能:对家长来说,具有()和()的功能。对学生来说,具有()和()的功能。对教师来说,具有()和()的功能。对学校来说,具有()和()的功能。

45.我国现行的课程结构,存在着较严重的不足。首先,在学校课程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经验课程则微乎其微;()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综合课程则微乎其微;()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选修课程则微乎其微;()备受关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得不到实质性的开发。其次,学校课程中各具体科目之间的比重失衡,()、()、等科目所占的比重过高,挤占了其他学科的时间,从而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

心健康和全面发展。46.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组织课程内容:()、()、()、()、()。

47.评定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的指标体系包括:()、()、()、()、()。

48.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不再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为评价教师水平的惟一标准,具体包括:()、()、()、()。

49.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以及()等。50.校本课程是以()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和()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51.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加强中小学信息()和()建设;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迅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素养;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52.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努力将()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突破()中心;改善();体现()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53.当前课程改革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的转化;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的多元化;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的多样化;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的多元化;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的转移。

54.教学的基本原则是:(1)良好的():营造积极正向而且温暖和谐的班级学习团体;(2)丰富的():有效运用教学时间与井然有序的教室管理;(3)妥善的():班级各项教学活动依据课程纲要与教学目的设立;(4)明确的():提示学习目标与学习方向让学生有充分准备;(5)扎实的():内容充实完整说明条理清晰让学生易懂易记;(6)智慧的():教师提问精要创意学生举一反三师生同成长;(7)充分的():足够练习机会即时改正反馈让学生多方应用;(8)高度的():教师适时提供引导多样协助让学生积极学习;(9)()的教导:教师以身作则教示学习策略让学生自动自发;(10)()的学习:学生成对成组学习相互协助建构精熟与理解;(11)()的评量:正式非正式评量考查学生朝向目标进步情况;(12)教师的():教师依教学目标设定学生适切的学习进步的期望。

55.反思性教学就是将自己的()和()作为认知的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

56.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与价值是:提高课程的(),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提升教师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学校的(),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57.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要特别强调和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的教学研究制度;建立()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旨在促进教师()的考评制度。二、问答题

1.为什么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1)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2)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4.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1)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2)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各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但不能限制其生成性,而应当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方向感和更富有成效。

(3)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要求的课时安排应是弹性课时制,即将每周3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4)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学校、教室的框束,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积极鼓励学校和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5)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各学校要根据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

(6)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5.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加强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中小学充足而配置合理的信息基础设施以及面向中小学教学和学习的丰富的信息化课程资源,是实现信息技术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需的物质基础。

(2)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迅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即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对信息技术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进而使学生能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工具。

(3)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以及各学科领域教学和

学习的有效整合模式,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信息化课程资源以及有力的学习工具。

6.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

(1)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2)突破学科中心

(3)改善学习方式

(4)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

(5)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7.为什么本次课程改革将教学大纲改成课程标准?

(1)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现行教学大纲要求过高,教学内容存在繁、难、偏、深、旧、窄的情况;对各科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做了统一的硬性规定,缺乏弹性和选择性。这种现状导致大多数学生负担过重,学生辍学率增加,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2)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现行的教学大纲关注的是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而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社会对国民素质的要求。本次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3)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教学大纲顾名思义是各学科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教师教学是教学大纲关注的焦点,缺乏对课程实施特别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4)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本次课程改革把实施三级管理政策作为重要目标,给地方和学校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提供了政策保障。

8.新教材有什么特点?

(1)新教材注重引导学习方式的变革

(2)新教材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新教材体现学生的身心特点

(4)新教材为创造性教学留有余地

(5)新教材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映在主题和内容的编排中9.本次教学改革的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本次课程改革要把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统一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

(2)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观念不转变,方式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不转变,观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本次教学改革要改变教师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学习方式转变被看作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

(3)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为其保驾护航。用应试教育的模式来管理和评价教师怎么可能让教师生发出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0.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转

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主体。

11.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1)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教师要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2)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法制意识淡薄,认识不到学生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这是侵犯学生权利现象屡屡发生和广泛存在的内在原因。

(3)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抵御不良社会风气侵蚀的积极性和能力。更新管理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从而为师生关系的纯化创造有利环境。12.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13.在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中教师有哪几方面职责?

(1)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

(2)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3)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

(4)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

(5)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

(6)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

14.新课程中教学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5.当前课程改革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16.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1)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2)与课程的转变相适应

(3)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4)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5)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

(6)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7)关注发展过程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17.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

(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如学生在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发展。

(2)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即关注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个体价值。(3)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如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

18.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

(1)打破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的了解和尊重、教学实施与设计以及交流与反思等。一方面,以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来评价教师工作业绩,另一方面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需要。(2)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

(3)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转向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等诸多方面,而不仅仅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使“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

19.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

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

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20.教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良好的班级气氛:营造积极正向而且温暖和谐的班级学习团体

(2)丰富的学习机会:有效运用教学时间与井然有序的教室管理

(3)妥善的课程安排:班级各项教学活动依据课程纲要与教学目的设立

(4)明确的学习重点:提示学习目标与学习方向让学生有充分准备

(5)扎实的学习内容:内容充实完整说明条理清晰让学生易懂易记

(6)智慧的教学对话:教师提问精要创意学生举一反三师生同成长

(7)充分的练习应用:足够练习机会即时改正反馈让学生多方应用

(8)高度的支架支持:教师适时提供引导多样协助让学生积极学习

(9)学习策略的教导:教师以身作则教示学习策略让学生自动自发

(10)协同合作的学习:学生成对成组学习相互协助建构精熟与理解

(11)目标为本的评量:正式非正式评量考查学生朝向目标进步情况

(12)教师的适度期望:教师依教学目标设定学生适切的学习进步的期望

21.反思性教学的内涵是什么?

反思性教学就是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堂情境作为认知的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

22.反思性教学的特征是什么?

(1)反思性教学积极关注教学的目的和结果。反思性教学的目的在于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并提高教学质量,它首先关注教学的目标和结果是否达到,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指向性。(2)反思性教学重视教师的思考和探究能力。反思性教学强调对教师对教学行为的积极思考与批判分析,反对机械灌输和简单重复,要求教师以批判性的眼光看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善于通过积极的探究寻求问题的答案。教师需要有三种基本的处理信息的能力:收集、分析、评价教学信息的能力。

(3)反思性教学需要积极的教学态度。教师必须具有开放的心态(愿意从多个方面听取意见,有挑战自己的偏见和缺点的勇气)、责任心和全心全意的执着精神。

(4)反思性教学建立在教师的专业判断基础之上。要求教师根据具体情境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对教学方法的创造性运用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显然信赖于教师的专业判断。

(5)反思性教学注重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对话。教师的反思性教学、专业学习和个人的教学能力与实践水平是相互增进的。在与他人进行交流时,反思活动的价值会更大。

23.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与价值是什么?

(1)提高课程的适应性,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

(2)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

24.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观念?

(1)整合教学与课程

(2)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

(3)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第一,结论与过程的统一;第二,认知与情意的统一;

(4)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5)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25.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要特别强调和致力于哪几方面?

(1)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2)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

(3)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26.本次课程改革在考试改革上突出表现在哪几方面?

(1)在考试内容方面,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打破惟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

(3)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

(4)关于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倡导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应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建议参考其他评价结果(如学校推荐性评语、特长、成长记录袋等),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考试结合起来。

27.在何种情形下学生学得最好?

(1)当学生有兴趣是,他们学得最好

(2)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

(3)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

(4)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他们学得最好

(5)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他们学得最好

(6)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

(7)当学生被鼓舞和被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他们学得最好

(8)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时,他们学得最好

(9)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他们学得最好

(10)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

28.教师的教学采用哪些策略,将有助于增进教学的效果?

(1)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

(2)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3)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

(4)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5)及时反馈,建造沟通的桥梁

(6)不要限制学生思考的方向

(7)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

(8)强调理解而非死记结论

(9)经常提示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联

(10)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

(11)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失或错误

29.新旧课程的区别是什么?

新课程和旧课程的区别之一,旧课程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控制者,是绝对的权威,大多数教师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被动地静静地听或记,教师习惯于将学生的思维活动纳入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轨道之中。而新课程则强调①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②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③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④教师应创设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于个性地学习。

新旧课的区别之二,旧课程教师教学的依据是教学大纲,它对教学有比较明确的规定,教师只要按大纲要求,忠于教材,认真传授知识和技能,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而新课程它以课程标准取代了教学大纲,还教学活动本来面貌,科学客观地面对教学过程中那些不确定因素,教材也为教师留有较大的发挥和创造空间,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性,可以创造性的开展教学工作。灵活地选择和组织教学形式。

2018智慧树网路课程《走近水族》章节测试答案满分完整版

2018智慧树网路课程《走近水族》章节测试答案满分完整版绪论单元测试 1【单选题】(2分)“童鱼”是______的杰作。A.童第周B.儿童C.童话 2【单选题】(2分)“水中活宝石”、“会游泳的艺术品”是指______。A.金鱼B.锦鲤C.热带鱼3【单选题】(2分)金鱼起源于______。A.中国B.日本C.埃及 4【单选题】(2分)“东方圣鱼”是指______。A.锦鲤B.中国斗鱼C.金鱼 5【单选题】(2分)金鱼与______是同一个种。A.鲤鱼B.鲫鱼C.草鱼第一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2分)金鱼的眼型有______种类型。A.4B.5C.6 2【单选题】(2分)金鱼的鳃盖有______种类型。A.2B.3C.4 3【单选题】(2分)王春元将金鱼分为______个大族。A.2B.3C.4 4【单选题】(2分)红白锦鲤、大正三色锦鲤、昭和三色锦鲤并称为______。A.三将军B.三姐 妹 C.御三家 5【单选题】(2分)孔雀鱼最大的特点是______鳍发达。A.背B.胸C.尾 6【多选题】(2分)金鱼的鉴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方面。A.大B.美C.稀D.均7【判断题】(2分)蛋族分为常眼蛋族、凸眼蛋族、泡眼蛋族。A.对B.错

8【单选题】(2分)锦鲤起源于______。A.中国B.日本C.德国 第二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2分)水族动物的食性有______大类型。A.3B.4C.5 2【单选题】(2分)金鱼属于______鱼类。A.肉食性B.草食性C.杂食性 3【单选题】(2分)锦鲤属于______鱼类。A.吞食型B.撕咬型C.滤食型 4【单选题】(2分)孔雀鱼属于______鱼类。A.海水B.淡水C.半咸水5【单选题】(2分)接吻鱼属于______A.冷水鱼B.温水鱼C.热带鱼 1【单选题】(2分)使用自来水养殖前,往往要将自来水存放数日,目的是______。A.提高水 温B.释放余氯C.提高溶氧 2【单选题】(2分)消除自来水中的余氯,可以使用______。A.小苏打B.苏打C.大苏打 3【单选题】(2分)养殖水体中充氧的主要目的是______。A.满足水族动物的生理需要B.杀菌C.氧化有机质 4【单选题】(2分)养殖水体使用净水微生物的主要目的是______。A.降低溶解的铵盐和硝酸 盐等含量B.减少病原菌含量C.降低浑浊度 5【单选题】(2分)使用过滤器处理养殖水体的主要目的是______。A.过滤病原体B.过滤固体颗粒C.过滤低溶氧水 第四章单元测试

走进新课程

走进新课程 一、课程改革的的背景 ?现代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 ?人的发展的需要 ?对学习的认识的发展 ?对教与学的理解发生了变化 ?我国传统课程的不足 与急剧变革的物质发展相适应,与迅速变化的文化发展相适应。 ?现代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 科学发展,必须学会学习 技术剧变,必须学会创新 经济互融,必须学会合作 文化变迁,必须学会选择 ?人的发展的需要 身体发展(生理) 认知发展(智慧) 情感发展(动力) 道德发展(价值) 人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应同时保证人的各方面的发展。 ?对学习的认识的发展 学习的含义: 行为主义 认知主义 建构主义 学习的目的: 学会学习 学会思维 学会运用 学会创造 学习方式: 除了传统的学习方式外,积极倡导: 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 合作学习 ?对教与学的理解发生了变化

数学教学从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以激励学习为特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 “学习不再看成是一种被动地吸收知识、通过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知识的过程,而是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处理新的任务,并构建他们自己的意义。” 数学教育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教师不应该把数学当作一个已经完成了的形式理论来教,不应该将各种定义、规则、算法灌输给学生,而是应该创造合适的条件,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用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 我国传统课程的不足 课程模式单一; 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 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 课程内容“难、繁、偏、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 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二、课程改革:令人困惑的问题 1.观念与认识问题 ——将新课程教育教学方式与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对立起来,把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对立起来; ——将评价与应试等同起来,将闭卷考试与课改对立起来,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对立起来,结果课改的各种形式化现象大量泛滥; ——将高分与低能等同起来,殊不知知识是能力的基础; ——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对立起来,认为课改就是教师靠边站,学生唱主角,过分强调学生主体作用,走向对学生放任的另一个极端; ——把因材施教和整体发展对立起来。整体发展是全体学生的发展与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但教育不可能使每一个孩子发展到同样水平必须承认学生的差异性;——…… 以上认识与观念上的问题导致我们在课改过程中,要么不讲科学,全盘否定过去,要么无所作为,甚至把课改庸俗化,对学生放任自流,不负教育责任。2.课改的矛盾 (1)教学的矛盾:教材的广度、深度与考试不一致,教材浅而广,导致学生不求甚解; (2)新课程的高要求与目前师生状况的矛盾:新课程向教师提出的是大学的要求,中学教师花费大量精力也难以应付; (3)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与宽松灵活的学习活动的矛盾: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易操作,不切实际; (4)教师工作负荷与新课程要求的矛盾; (5)评价体系操作性的缺失与理想化理念的矛盾:评价体系滞后于课程理念,教学过程的评价难以施行,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拓展式学习难以开展。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汇编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 新课程理论部分(50分) 一、简答题(共20分,每小题5分) 1.请简要阐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5分) 2.说说《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学习目标的定位是什么?(5分) 3.说说“口语交际”与“听话、说话”内涵的区别。(5分) 4.说说语文新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什么?(5分) 二、论述题(共30分,每小题15分) 1.依据新课程理论,写出下列案例的分析。(15分) 师:课文最后一节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到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生:(读)“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在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 生:这里的“痕”字用得好。 师:说说理由。 生:因为电线在远处,又有点高,看不清楚。 师:说得很好。但是意思还没表达完,还要补充一句。 师:要相信自己,要有信心。 (许多同学举手,要求说) 师:我们相信她会把意思说完整。 生: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了一丝痕迹。 师:说得多好!大家看,她笑了,这是胜利的微笑。(教室里充满了愉悦的气氛)还有吗?请看那个“嫩”字。作者形容天空为什么不用“蔚蓝”,而用“嫩蓝”? (一时无人举手) 师:妙不可言,是不是? 生:“嫩”是不是说颜色浅?

生:因为刚下过雨,天空有透明的感觉。 师:是颜色浅?是蓝的透明?是春天的天空也充满着活力?是,但又不全是,里面更多的是作者的情。这就是我们祖国语言的魅力!大家仔细读读这一自然段,由你们自己去体会。 (学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教师指名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美,很有味道,这就行了。 2.结合你的教学实际,举例谈谈自己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具体做法。(15分) 教学设计部分(50分) 请依据新课程理论,对《爸爸的咳嗽》这篇课文进行教学设计。(50 分) 爸爸的咳嗽 自从我家搬进新居以后,不知怎的,爸爸得了一种奇怪的咳嗽病——有时咳得厉害,有时咳得轻些,有时却又像没病似的。 后来我发现,每当我家朝南的窗户打开,东南风吹进来时,爸爸就咳得厉害。难道爸爸咳嗽和东南风有关系吗?我悄悄地记着观察日记: 2月22日阴天北风不咳嗽 3月 8 日晴天东南风咳嗽厉害 3月10日雨天北风咳嗽轻了 4月19日多云南风有点儿咳嗽 4月21日阴有雨北风不咳嗽 4月22日晴转多云南风有点儿咳嗽 5月 1 日晴天东南风咳嗽厉害 啊,果然如此! 有个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到奶奶家去。走出家门不远,一阵东南风吹来,我们闻到一股呛人的气味,爸爸突然咳嗽起来。我抬头一望,远处硫酸厂的烟囱冒出的烟气正随风飘来。我猜测着,爸爸的咳嗽,大概就是这烟气造成的吧?

走进新课程教育理论试卷

走进新课程教育理论考试卷 (形式:开卷时间:90分钟) 学校:姓名: 一、选择题(请选出最为符合题意的一项,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关于课程改革的背景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①知识经济初见端倪②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难④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⑤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⑥世界各教育发达国给我国教改的启示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⑥ C.④⑤ D.③④⑤⑥ 2、现行的课程体系形成于() A.农业文明时代 B.工业经济时代 C.信息时代 D.知识经济时代 3、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以()为主。(A) A.综合课程 B.分科课 程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贯彻新课程2、 4、新一轮课程改革所遵循的主导理念是……………………………() A.科学、人文融合的理念 B.终身学习、教育的理念 C.创新教育理念 D.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5、“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B) A.充分地传授知识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6、新课改中教育观念的转变主要是指………………………………() ①教育功能观的转变②教师观的转变③学生观的转变 ④教学观的转变⑤评价观的转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7、新课程改革从价值取向上看: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其价值取向出现了哪些变化……………………………………………………………………() ①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②由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生发展本位 ③由侧重知识层面走向关注整体素质 ④由统一、硬性规定走向开放、灵活的管理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 8、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是…………………………………………() ①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师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标的基本思想和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 ②课标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是课标的主要载体。

2021年走进新课程读书心得

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教育改革是永恒的主题,社会在不断的变革,就必然要求教育也不断变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观念,也对教育提出了很多挑战。教师想在这场滚滚而来的课程改革中占据主动地位,就应与时俱进,以饱满的热情,开放的心态投入课程改革的浪潮,迎接新课程所带来的全新挑战。看了很多这方面的文章,对我触动很大。其一就是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要学会与他人合作。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我们自己也要学会与其他老师合作。有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叫做《天堂和地狱》。据说,有一个天真的小孩子不知天堂和地狱为何物,便去请教一位哲学家。哲学家把孩子领到一个很深很深池子旁。小孩子看到,池子旁坐着一群瘦骨嶙峋的老人,老人们用很长很长的勺子在池中舀肉汤喝,从汤中吸取营养以维持生命。哲学家告诉孩子这便是地狱。紧接着,孩子又跟随哲学家来到另一个地方。同样的池子,同样的肉汤,同样是人,但天堂与地狱有天壤之别,差异何在呢?原来,地狱里的人老死不相往来,自己舀汤自己喝,费时费力,营养不足,精神疲惫。天堂则相反,你舀汤给我喝,我舀汤给你喝,省时又省力,营养充分,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天堂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际关系使人精神愉悦。故事分明告诉我们地狱充满自私,天堂充满友爱。恶性的嫉妒源于极端化的自私,而极端化的自私只能通往地狱之门,要想摆脱恶性的嫉妒,走出地狱,就要拥有“合作”这张通往天堂的“绿卡”。应当看到,当今社会不仅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更是一个合作的社会,单打独斗已经难于在社会上立足,强调团结协作是21世纪对每一个人的要求。有专家指出21世纪的成功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富有开拓精神的人,善于与他人合作的人。我们要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自己也要学会与人合作。因为“交换一个苹果,各得一个苹果;交换一种思想,各得两种思想。” 1

走进高效课堂答案复习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是(C) A、问题教法 B、演示教法 C、探究学习教法 D、练习教法。 2、下面对“高效课堂”解读正确的一项是:(C) A、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把教材教好。 B、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内容、阶段设计同一目标而引领。 C、教师培训是实现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到“学好”的关键。 D、教师就是加大做到课堂容量。 3、高效课堂中,教师是学习的(D)。 A、组织者 B、引导者 C、合作者 D、以上都是 4、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即教师要成为“第四者”,下列选项符合的一项是(A) ①促进者②学习者③决定者④幸福者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5、高效课堂讲究文化追求,下列不属于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每一点时空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是(B) A.利用教学楼的楼道楼梯,设计一部“中国历史走廊”。 B.利用音乐课为“跑调”的学生纠正“调子”。 C.利用每一棵树木,创意一个“历史名人园林”。 D.利用体育场,设计一个“奥林匹克文化公园”。 6、一堂真正的好课是指(A) A、学生学会的课。 B、学生在课堂上参与人数最多的课。 C、使用了导学案的课。 D、学生精神饱满的课。 7、下列符合高效课堂流程表述的一项是(C) ①展现拔高,师生互动;②穿插巩固,全面掌握;③完成任务,合作探究;④预习交流,确定目标;⑤分配任务、立体教学;⑥达标测评,检查验收。 A.④①②③⑥⑤B.③①②④⑤⑥C.④⑤③①②⑥D.②①③④⑥⑤ 8、高效课堂的讨论、展示和点评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阶段,下面说法错误的是:(B) A、课堂能否高效,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真正地对于学生的潜能有高度的尊重和珍视,是否对学生充满信任和乐观的期待。 B、要让“听”的课堂变成“记”的课堂,让“静”的课堂变成“动”的课堂,让“教”的课堂变成“学”的课堂. C、教师要勇于将舞台让给学生,要在学生展示、点评过程中学会沉默,学会等待。 D、学生展示时,其他学生要整理自己的学案 9、对导学案的编制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A、要大胆整合教材,突出学科特点及课型特点,精心研究课标要求和知识能力要求,重点突 出,难易适中,不必设计ABC分层。 B、导学案要切实能引导学生自学、讨论、探究,拒绝简单化、习题化,设计的探究问题要有 深度和挑战性、具有立体感和新颖感。 C、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有指导,有要求,有收有批,有评有纠。 D、导学案要依据课标、教学及学生进行编制 10、对高效课堂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说法错误的是:(B) A、主备人要概括提炼集备内容,认真研究新课标要求、文本知识及知识背后承载的能力,研究

【改革】新课程改革试题6

【关键字】改革 新课程改革 1、《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是我国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建设、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材编制、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的依据和根底。 2、背景是指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现实环境)。 3、(创新)是国家兴亡的关键,是民族的灵魂。 4、课程改革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是: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5、评价的五个功能是:反馈调节功能、展示激励功能、反思总结功能、记录成长功能、积极导向功能。 6、教学过程管理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等教学基本环节的常规管理工作。 7、CSE模式包含四个步骤:需要评定、方案设计、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8、小学课程建设评价的指标体系可以由三部分组成:教学思想建设、教学梯队建设、教学条件建设。 9、评价内容要与(教学目标)吻合,包括:信息的动机、兴趣、态度、习惯、意志等个性发展因素。 10、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理念是:发展性评价观。 11、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包括:书面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 12、本次课改的重点之一就是转变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傻过程中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均衡性:是指同一领域或范围内,不同结构部分的份量保持相对平衡。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 (1)研究普遍兴趣以及能带给他们欢乐的种种活动。(2)发现多姿多彩的不同奖励方式。(3)从与学生交往经验中挖掘大量的参考资料。 2、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根底和差异 3、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 4、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 5、制定参考性的技能清单 6、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 教师在教学中有几方面的职责: 1、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 2、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3、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 4、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 5、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 6、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 学习方式的几种特点: 1、学习方式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基本变量。 2、学习方式是一个组合概念。 3、学习方式反映了学习完成认知任务时的思维水平。 新课改的几个转变: 1、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 2、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3、由重视教师的教向重视学生的学转变。 4、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5、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 6、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 7、由教学模式化向个性化教学转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根底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为中心的状况。 4、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5、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 6、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7、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8、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9、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走进新课程(知识点提纲)

1、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P2) 2、当前整个时代发展具有哪些特征?对基础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P3) 3、为什么说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P5) 4、为什么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P7) 5、各个国家的课程改革有什么特点?(P9) 6、这次课程改革的任务是什么?(P11) 7、如何理解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P12) 8、为什么要对现行的课程结构进行调整?(P17) 9、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18) 10、新课程机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体现在哪里?(P19) 11、这次课程改革是怎样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的?(P22) 12、新课程体系中现行的分科课程有什么变化发展?(P25) 13、本次课程改革设置了哪些综合课程?实施综合课程要注意哪些问题?(P26) 14、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是什么?(P28) 15、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30) 16、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须遵循哪些原则?(P32) 17、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与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二者是什么关系?(P34) 18、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要注意哪些问题?(P36) 19、社区服务于社会实践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是什么?(P38) 20、如何理解新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P40) 21、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P43) 22、农村普通中学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P46) 23、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是什么?(P49) 24、课程标准语教材的关系如何?(P50) 25、为什么本次课程改革将教学大纲改成课程标准?(P51) 26、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是什么?(53) 27、义务教育阶段各门课程标准是怎样制定的?(P57) 28、本年度颁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有哪些?(P58) 29、各课程标准是诶和描述课程目标的?(P60) 30、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P61) 31、新课程标准与现行大纲在目标和内容框架上有什么区别和突破?65 32、本次教学改革额特点和主要任务是什么?111 33、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还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113 34、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还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115 35、教学重结论还是重过程?116 36、教学关注学科还是关注人?118 37、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120 38、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122 39、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那些转变?124 40、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128 41、为什么要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130 42、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31 43、面对新课程,学校教学管理机制应如何重建?135 44、为什么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138 45、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41 46、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新课程评价的改革重点是什么?145 47、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实施发展性评价的建议有哪些?148 48、如何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151 49、作为主要的质性评价方法,如何运用成长记录袋这种质性的学生评价方法?156 50、多元智力理论对学生评价有什么样的启示?160 51、如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161 52、如何开展教师自评?167 53、学生、家长如何共同参与教师评价?170 54、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带来了那些变化?173 55、课程实施评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75 56、如何通过学校评价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177 57、评价改革就是考试改革吗?考试改革的方向是什么?181 58、如何看待这样一种说法:考试不改,课程改革寸步难行?184 59、如何改善初中升高中的考试管理制度?187 61、课程管理权力的下方会不会出现“一放就乱”的局面?(P194) 62、怎样理解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P 196) 63、三级课程管理主体各自的职责是什么?(P197) 64、国家课程只是国家的责任吗?国家对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是不是可以完全不管了?(P200) 65、原来的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是校本课程吗?(P200) 66、不考试的课程会不会落空?(P203) 67、教材管理制度改革追求的目标是什么?(P204) 68、国家有哪些基本的教材管理制度?(P205) 69、什么样的人可以编写教材?(P206) 70、教材审定制包括哪些内容?(207) 71、为什么要逐步建立以学校选用为基础的教材管理制度?(208) 72、怎样理解课程资源的含义?(P211) 73、校外课程资源主要有哪些,如何开发和利用?(P212) 74、课程改革为什么要强调课程资源的作用?(P213) 75、我们有教科书,为什么还要提出课程资源的问题?(P214) 76、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也有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吗?(P216)

StarterUnit1Hello过关测试题

牛津初中英语预备课程Unit1Hello单元过关测试题 泗阳育才双语学校初一英语备课组命题人:宋岳校对人:尤传珠 一.写出下列字母的大写或小写形式(8分): 1.A______ 2.D______ 3.F______ 4.E_______ 5.b_______ 6.c_______ 7.g______ 8.h_______ 二.按字母表顺序,写出有关下列字母的邻居(8分): 1.______Kk______ 2.______Mm_______ 3.______Ww_______ 4._______Uu_______ 三.根据句子意思和中文提示完成句中单词形式(10分): 1._________(你是) Millie , right ? 2.Peter is ________(好) today . 3.________ (谢谢) you . 4.I am ________ (小姐) Fang . 5.What is ________(你的) name ? 四.单项选择(20分): ( )1.----Good morning . ----____________. A. Goodbye B. Good night C. Good afternoon D. Good morning ( )2.----_______ ? ----How do you do , Mrs. Fang ? A. How are you ,Mrs. White B. Hello , Mr. Black C. Thank you , Mr. Fang D. How do you do , Mrs. White ( )3.How ______ you ? A. is B. are C. Are D. am ( )4.My name is Tom . What’s _______ name ? A. you B. your C. my D. I ( )5.----Hello , Miss. Fang .----________ . A. Hi, I’m Jack . B. Hi, this is Mrs. Black C. Hello, Miss Li D. Hi, I’m Miss Green ( )6.----_________ , class . ----Goodbye , teacher . A. Good morning B. Goodbye C. Thank you , Mr. Fang D. How do you do , Mrs. White ( )7.----Good _________ , Mum . ----Good night , Tom . A. morning B. night C. evening D. afternoon ( )8.----Hi, Mrs. Fang . ----__________ . A. Hello , Miss Green B. Hi, I’m Miss Green C. Hi , Millie D. Hi , this is Tom ( )9.________ fine ,too . A. You B. I’m C. am D. Your ( )10.Mum , this ________ Miss Black . A. is B. are C. am D./ 五.依据所给情景选择正确答案(10分): ( )1.当别人对莉莉说“How are you ?”时,她应该回答:“____________” A. How are you ? B. Good morning . C. I’m fine ,thank you . D. Thanks . And you ? ( )2.你想知道新同学的名字,你应该问:“_____________” A. How are you ? B. Hello , What’s your name ? C. Are you Simon ? D. I’m Miss Li . ( )3.早上见到朋友你应该怎样问好? A. Hello ! B. Good morning . C. How are you ? D.OK ! ( )4.下午王老师走进教师,同学们应该对他说“___________ , Mr. Wang .” A. Good afternoon B. How are you C. Nice to meet you D. Good afternoon , class ( )5.你不太确定某位同学是否叫尼克时,你应该问:“____________”

新课程改革试题

新课程改革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建设、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材编制、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的依据和基础。 2、背景是指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现实环境)。 3、(创新)是国家兴亡的关键,是民族的灵魂。 4、课程改革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是: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5、评价的五个功能是:反馈调节功能、展示激励功能、反思总结功能、记录成长功能、积极导向功能。 6、教学过程管理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等教学基本环节的常规管理工作。 7、CSE模式包含四个步骤:需要评定、方案设计、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8、小学课程建设评价的指标体系可以由三部分组成:教学思想建设、教学梯队建设、教学条件建设。 9、评价内容要与(教学目标)吻合,包括:信息的动机、兴趣、态度、习惯、意志等个性发展因素。 10、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理念是:发展性评价观。 11、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包括:书面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 12、本次课改的重点之一就是转变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傻过程中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均衡性:是指同一领域或范围内,不同结构部分的份量保持相对平衡。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 (1)研究普遍兴趣以及能带给他们欢乐的种种活动。(2)发现多姿多彩的不同奖励方式。(3)从与学生交往经验中挖掘大量的参考资料。 2、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 3、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 4、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 5、制定参考性的技能清单 6、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 教师在教学中有几方面的职责: 1、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 2、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3、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 4、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 5、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 6、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 学习方式的几种特点: 1、学习方式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基本变量。 2、学习方式是一个组合概念。 3、学习方式反映了学习完成认知任务时的思维水平。 新课改的几个转变: 1、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 2、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3、由重视教师的教向重视学生的学转变。 4、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5、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 6、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 7、由教学模式化向个性化教学转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为中心的状况。 4、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5、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 6、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走进新课程》学习笔记

《走进新课程》学习笔记 第一章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引言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第一节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整个教育发展史的事实表明,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都将引发学校教育的重大变革。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那种关注于经济增长、不顾人的发展的教育模式,已严重影响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2、当前整个时代发展具有的特征有:①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②国际竞争空前激烈;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由此可以清楚看到,同过去时代在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等方面的社会发展主要依赖于自然资源或物资力量相比较,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则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有两个条件:①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②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 3、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知识经济时代的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在国与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的时代,由于教育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起着奠基的作用,综合国力竞争必将聚焦到教育上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乃是世界各国国力竞争的制高点,谁抢占了这个制高点,谁就将占据主动的地位,谁就将有可能最终赢得这场竞争的胜利。党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提出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4、为什么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第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第二,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现行课程所显示种种问题:①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②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③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④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⑤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⑥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⑦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往往都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各国的课程改革的特点及启示:①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②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之间的关系;③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 第二节课程改革的目标 6、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7、如何理解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①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题库(一)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模拟试题(新课程理论部分) 新课程理论部分(50分) 一、简答题(共20分,每小题5分) 1.请简要阐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5分) 2.说说《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学习目标的定位是什么?(5分) 3.说说“口语交际”与“听话、说话”内涵的区别。(5分) 4.说说语文新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什么?(5分) 二、论述题(共30分,每小题15分) 1.依据新课程理论,写出下列案例的分析。(15分) 师:课文最后一节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到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生:(读)“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在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 生:这里的“痕”字用得好。 师:说说理由。 生:因为电线在远处,又有点高,看不清楚。 师:说得很好。但是意思还没表达完,还要补充一句。 师:要相信自己,要有信心。 (许多同学举手,要求说) 师:我们相信她会把意思说完整。 生: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了一丝痕迹。 师:说得多好!大家看,她笑了,这是胜利的微笑。(教室里充满了愉悦的气氛)还有吗?请看那个“嫩”字。作者形容天空为什么不用“蔚蓝”,而用“嫩蓝”? (一时无人举手) 师:妙不可言,是不是? 生:“嫩”是不是说颜色浅? 生:因为刚下过雨,天空有透明的感觉。 师:是颜色浅?是蓝的透明?是春天的天空也充满着活力?是,但又不全是,里面更多的是作者的情。这就是我们祖国语言的魅力!大家仔细读读这一自然段,由你们自己去体会。 (学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教师指名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美,很有味道,这就行了。

2.结合你的教学实际,举例谈谈自己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具体做法。(15分) 教学设计部分(50分) 请依据新课程理论,对《爸爸的咳嗽》这篇课文进行教学设计。(50 分) 爸爸的咳嗽 自从我家搬进新居以后,不知怎的,爸爸得了一种奇怪的咳嗽病——有时咳得厉害,有时咳得轻些,有时却又像没病似的。 后来我发现,每当我家朝南的窗户打开,东南风吹进来时,爸爸就咳得厉害。难道爸爸咳嗽和东南风有关系吗?我悄悄地记着观察日记: 2月22日阴天北风不咳嗽 3月8 日晴天东南风咳嗽厉害 3月10日雨天北风咳嗽轻了 4月19日多云南风有点儿咳嗽 4月21日阴有雨北风不咳嗽 4月22日晴转多云南风有点儿咳嗽 5月1 日晴天东南风咳嗽厉害 啊,果然如此! 有个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到奶奶家去。走出家门不远,一阵东南风吹来,我们闻到一股呛人的气味,爸爸突然咳嗽起来。我抬头一望,远处硫酸厂的烟囱冒出的烟气正随风飘来。我猜测着,爸爸的咳嗽,大概就是这烟气造成的吧? 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医生伯伯。他说,爸爸得的是过敏性支气管炎。硫酸厂排出的是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对二氧化硫过敏的人,一闻到它,咽喉就过敏,引起咳嗽。爸爸就是对二氧化硫过敏的人。我为替爸爸找到了病因而高兴。 从此,只要刮东南风,我就把朝南的窗户关紧。这样,爸爸就不咳嗽了。但是,我多么希望治理好环境污染,就是开着窗户,爸爸也不咳嗽呀! 走进新课程知识竞赛(理论试题) 1、当前整个时代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同时代发展的主要特征中,可以看到,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二是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只有这样他才能具有能够和生存下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并能终身学习。

走进新课程试题全集

新课程理念之选择题 1、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的( A)选择。 A必然 B必要 C必需 2、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 B)。 A改革 B创新 C变革 3、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 A)。 A发挥 B发展 C发扬 4、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 C)。 A变革 B改变 C变化 5、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 B)条件。 A重要 B基本 C必要 6、改变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学科本位课程体系,建构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旨在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的课程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 C)环节。 A重要 B必要 C首要 7、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起( B)。 A、先进的教学观念 B、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 C、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D、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学观念 8、教育的根本功能是( C)。 A、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B、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C、促进人的成长与全面发展 D、为了一切学生 9、在新课程改革中,对“课程”含义的理解应该是( D)。 A、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文件 B、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科课程 C、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的课程 D、包括学科课程、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潜隐形课程四大类课程 10、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是( A)。 A、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B、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 C、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 D、是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 11、教学关系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 B)。 A、师生对话 B、师生交往 C、共同讨论 D、课堂活动 12、学科教学要以( C)为本。 A、教科书 B、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C、人的全面发展 D、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13、课程不是教学的( A)。 A、权威 B、方向 C、目标 D、计划 14、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师要用( C)去实施教。 A、嘴 B、耳 C、心 D、眼

福建师范大学17年8月课程考试《小学科学教育》作业及考核试题答案教学提纲

福建师范大学17年8月课程考试《小学科学教育》作业考核试题答案 1.(25.0分) 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答: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是: 一、科学兴趣(求知本能),即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科学方法(探究核心),即了解或把握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问题; 三、科学知识(概念核心),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 四、科学精神(理念行为),即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 2.(25.0分) 如何理解探究性学习这一学习方式?请简要谈谈你的观点,并简要描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答:探究学习的基本方法: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根据研究中发现的证据提出解释的多样化的方式。基于探究的教学,以探究为本的教学。 对产生于学生的经验的真实问题的探究是科学教学的核心策略,探究可以用于以下内容的教学: (1)物理,生活,地球空间科学的学科内容; (2)科学事业的性质(例如关于科学探究的性质); (3)进行科学探究所要求的能力。 但是,以探究为本的教学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掌握科学内容、科学方法和科研能力。虽然探究很重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教师都应该追求一种单一的方法来教科学。”以探究为本的学习。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探究也指学习过程。它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学生去做的事,而不是为他们做好的事”(something that students do, not something that is done to them)。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做甚至做什么,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思考好的现成的结论。从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探究一词的用法可以看出,探究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习的目的。 一、要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的问题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以极大的热情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始终处于主动的学习情境之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