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谈人性的善恶

谈人性的善恶

谈人性的善恶
谈人性的善恶

谈人性的善恶

在中国哲学里,人性善恶争论不休,可谓平分秋色。代表人物是孟子持性善论,荀子持性恶论。而在西方,却没有这样的争论,因为西方社会在骨子里从来就不相信人性是善的。伊甸园的神话早就告诉我们,偷食禁果的亚当和夏娃被惩罚下凡间,有了一个沉重的肉身。这个肮脏的肉身让人始终葡匐在地面上,变得异常邪恶和自私。人一旦失去外在束缚就会作恶。这几乎成了外在社会的一致论调。所以西方人不像中国人那样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人的自觉和道德品质上,而是相信外在的束缚。他们不期待人做善事,而是想尽办法约束人不去做恶。正因为此,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在西方才会如此深入人心。让权力互相制衡,彼此监督,就是防止作恶。

孟子认为,“性善”是人的天赋道德;该说的根据是“四端”之心。《孟子?公孙丑上》云:“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这就是说,人的四种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仁、义、礼、智,是从恻隐、羞耻、辞让、是非四种天赋的“心”发端的,也可以说就是这四种心:“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告子上》)所以孟子得出结论说:“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同上)意思是这四种心或品质,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人生来就固有的,只是人们没有通过思考而发现它。孟子认为这四种心普遍存在于一切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同上)其中“恻隐之心”——即仁之端,是核心。孟子举例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公孙丑上》)这个例子表明,善念的产生不是出于某种功利的考虑,而是恻隐之心的发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孟子说人性是善的。孟子的“性善论”存在着明显的理论困境:既然人具有“善端”,具有善的本性,那么何以会有恶呢?如果没有恶的本性,不具恶端,恶又从何而来?孟子还说:“富岁之弟多赖,凶岁之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这简直就是用后天环境来谈论人性之善恶了,显然与他的“性善论”大相径庭。

“性善论”在理论上的不彻底,创造了否定自身的条件;荀子的“性恶论”终于起而代之。荀子认为,一般所谓“善”,是一切行为都符合道德规范,服从礼仪制度;所谓“恶”,是用心险恶,行为不正,犯上作乱,破坏统治秩序。这种“善”,在人性中是没有的,人不可能一生下来就自然地符合道德规范和政治制度。相反,人生来就好利、嫉妒、喜声色,如果不加以克制,发展下去就会产生争夺、犯上、**,而仁义礼智等道德也就没有了。所以,事实上人生来就是“恶”的。正因为如此,才需要圣人、君主对臣民的教化,需要礼仪制度和道德规范去引导人们。如果像孟子讲的那样——人性本善,那还要君主、圣人及礼义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什么用呢?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为)也”(《性恶》)。意思是说,人的本性是“恶”的,所以有“善”,那是人为的结果。他批判孟子没有把本性与人为两者区别开来,因此不能正确了解两者的关系,不能了解圣人、君子的重要作用。从总体上说,荀子的“性恶论”比孟子的“性善论”要圆通一些,但“性恶论”仍然存在自相矛盾的致命弱点:人性既然

是“恶”的——在人性这个内因中不具备“善”的成分,而制度规范等又是后天的,是外部强加给人的,是外因,那么,在缺乏内在根据的情况下,外因何以能够发生作用?或者说,人何以会有道德行为?何以能成为善?荀子的解释是,这是由于反面的要求,亦即本身缺少什么就需要什么,“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夫薄愿厚,恶愿美”。但是,从逻辑上说,所谓内在的反面要求,实际上就是善的要求,所以,荀子的“性恶论”无形中由性恶一元论发展为善恶二元论了。

其实,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是不同的对善与恶的看法也有所不同有些事我们不能将它定义为绝对的善或恶人们做岀的那些被我们称作是善事或恶事的事其实大都只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活下去

人性善恶的哲学问题

人性善恶的哲学问题 诗人的创造,哲学家的辩证,探险家的技艺这就是组成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的材料。以下是精心整理的人性哲学句子的相关资料,供大家欣赏学习! 人性哲学句子 1. 人生有两大欢乐,一是拥有后细细的品味,二是追求之中倍感无比充实。有些人为了享乐而苦了一生,有些人为了休息却忙了一生。人们总是在不停地追求美好,却往往错过了当下的美好,要记住: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愿你幸福一生! 2.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河,岁月如水,成长为岸:左岸是童真,右岸是成熟;左岸是柔软,右岸是恬淡;左岸是简单,右岸是丰满;左岸是快乐,右岸是生活;左岸住着七彩的梦,右岸住着不尽的欲望;左岸充满祈盼,右岸铺满挣扎。对你的祝福,在左岸,愿你的幸福,在右岸。 3. 欲望是无穷的,别过;人生是平淡的,别倦;身体是自己的,别糟;幸福是有限的,别贪;美色是他人的,别恋;爱人是自己的,别厌;钞票是消费的,别攒;生活是丰富的,别烦;假期是休闲的,别忙;人格是高贵的,别贱;感情是纯洁的,别污;朋友是永远的,别淡;权力是暂时的,别专。 4. 一辈子在于碰:碰对了方向,光彩一辈子;碰对了时运,顺当一辈子;碰对了爱好,充实一辈子;碰对了爱人,幸

福一辈子;碰对了师长,收获一辈子;碰对了领导,宽松一辈子;碰对了朋友,乐呵一辈子;碰上了好股,赚它一阵子;碰对了行情,做它一阵子;碰对了牛市,赢它一阵子。 5. 失败,是因为欠缺耐心;烦恼,是因为欠缺开心;冷漠,是因为欠缺热心;孤独,是因为欠缺真心;无谓,是因为欠缺关心;逃避,是因为欠缺爱心;沧桑,是因为欠缺童心。多一点耐心、开心、热心、真心、关心、爱心、童心,愿你快乐生活每一天。 6. 不吃油腻的东西,让身体更清洁;不做不可及的梦,让睡眠更安恬;不穿不合脚的鞋,让步伐更悠闲;不跟无谓的潮流走,让心情更宁静;不缅怀无法回头的过去,让生活更快乐用心去爱,真诚去交,不求深刻,只求简单。简单每一天,幸福每一天。 7. 最经典最给力最搞笑的求职广告:可以为好打听的老板做探子;可以为智商低的老板想点子;可以为想登天的老板架梯子;可以为搞出口的老板骗鬼子;可以为逃债务的老板兜圈子;可以为追债务的老板操刀子;可以为慕虚荣的老板挣面子;可以为喜滋事的老板生乱子。 8. 对未来,要抱最大希望;对目标,要尽最大努力;对结果,要做最坏打算;对成败,要持最好心态。不急不躁,不骄不馁,祝你把握好每分每秒,让幸福拥抱! 9. 有些机会,因瞬间犹豫,擦肩而过;有些缘分,因一

关于人性善恶论的思考

关于人性善恶论的思考 几千年来人们对于人性的善恶一直争辩不休。各派或每一个给“人性善恶”下定义的人,都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唯一正确的,也都暗含或明示地认为人性是善是恶应该或可以有一个为大家所承认的答案;但观点各异这一事实的存在本身就证明了人性是善是恶这一问题并没有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答案。 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明了几个定义:一、何为人性,它侧重于人的自然性还是社会;二、善恶指什么以及二者的界限;三、评价人性善恶的标准及时代背景。我认为人性一般指人的自然属性,即未受到社会影响(包括先天遗传)的纯粹动物属性。因为在社会中,人或多或少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他的本性也在明了或悄然的发生着变化,在此条件下研究人性的本质是不妥的。但人自生命形成到归于泥土无不受到社会的影响、改变,脱离社会这个大背景去研究人性,也就失去了其生存土壤与现实价值;再者,自人类形成之日起,纯粹自然属性已不复存在,考察早期生命的本质也是不现实的。所以,我所讨论的人性侧重于社会性。关于善恶的定义,我认为善是指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条件下满足自己的行为,恶指牺牲他人的利益而追求满足自我欲望;同时我所说的本善论或本恶论并不是忽视另一方,而是指在两者都存在的条件下哪一个占主导地位。最后,评价善恶的标准在于是否损害他人合法利益,同时,在主张集体主义的我国,人性善恶也就不自觉的增添了一些因素,这一点必须考虑进去。 我主张人性本善论。人自出生起,他的性格、本质便受到两方面影响:一是父母、祖辈与这个民族长期形成的民族性格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这个角度来讲,人性应该是善的,先辈中可能有部分人思想是恶的,但绝大部分应该是善的,否则,一个种族不可能延续下来,它只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泯灭。同样的道理,一个民族的性格也应该是善的。当然,这个因素只能说明人诞生时性格中包含着善的成分,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是根本的。第二个因素便是社会环境(是指广义上的社会环境,包含自然环境)的影响,人无不主动或被动的社会化,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改变自己,学会适应环境,学会如何生存,那些不能适应社会的便被社会无情的淘汰。社会化很大程度上改变并塑造了一个人的性格。明了了社会环境对于人性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开始讨论社会环境的善恶。究竟怎样的社会才能说是善呢?我认为凡是能够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社会便是一个善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们受到社会的各种教化,受到伦理道德、法律、各种习俗、社会舆论等的制约,从而保障社会的长治久安。人性中被深深地打上了社会的烙印,人们为了各自的发展,不得不遵守各种社会规范。个人在追求自己欲望的同时,不得不考虑是否符合社会规范,是否损害了他人利益,久之,便形成了所谓的“良心”,是否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在我国,集体主义不断深入人心,为了国家和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这也是人性善的一种表现。有人会用当下中国道德不断滑坡,各种道德底线不断被挑战来反驳性善论,但是这个事实并不能说明人性是恶的,如果社会体制够完善,小悦悦事件便不会发生,长江大学学子英勇救人后的那心酸一幕也不会发生。社会体制的不完善导致很多善人们都不敢为,这与人性本善并不矛盾,况且,那只是少数人的做法。 法学一班:杨涛 2011214388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摘要:中国和西方人性论存在许多差异,其中最能够反映出两种不同文化中人性论分野的是整体和谐论与二元对立论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把人以及人性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相信“人皆可成尧舜”,认为人的灵与肉是和谐统一的,人能够自我控制、自我约束,从而直接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的泛道德主义和等级主义、专制人治、清官情结、明君情结。西方认为人本身具有两极对立性,人自身具有灵与肉、理性与感性、天使的一面与野兽的一面,两者常常冲突,人并不必然趋善,人性有其局限性、脆弱性、需要外在的他律性,从而直接导致西方文化的自然主义,并成为西方平等、民主、法治思想的基础。 关键词:人性论整体和谐二元对立 法国18世纪着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尔巴赫曾指出的,“适合于人的道德学应当建立在人性上,它应当告诉人什么是人,什么是人给自己提出的目的,以及达到这个目的的方法。而对你的目的,这就是全部道德学的撮要。”因此,人性问题对于伦理学的特殊意义就在于人性理论是任何道德学说的理论前提。 一、中国人性论 中国传统哲学关于人性的理论主要表现在人性善恶上,其观点繁纷复杂,张岱年先生把我国传统哲学关于人性善恶的理论划分为六种:“( 1)性善论———孟子,后来的宋明理学以 及王夫之、颜元、戴震都主性善论。(2)性无善无不善论———告子,后来王安石亦主性无善恶。( 3)性恶论———荀子。( 4)性有善有恶论———世硕。后来董仲舒、扬雄亦主此说。(5)性三品论———王充、韩愈。(6)性二元论———张载讲天地与气质之性,程颢、程颐讲天命之性与气禀之性,朱熹讲本然之性与气质之性,朱门弟子讲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把这些观点归纳一下,实际上最具代表性的是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和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后来关于人性善恶的思想都是对这三种观点的发挥或综合。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中西方人性论比较 摘要:中国与西方人性论存在许多差异,其中最能够反映出两种不同文化中人性论分野得就是整体与谐论与二元对立论得差异。中国传统文化把人以及人性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相信“人皆可成尧舜”,认为人得灵与肉就是与谐统一得,人能够自我控制、自我约束,从而直接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得泛道德主义与等级主义、专制人治、清官情结、明君情结。西方认为人本身具有两极对立性,人自身具有灵与肉、理性与感性、天使得一面与野兽得一面,两者常常冲突,人并不必然趋善,人性有其局限性、脆弱性、需要外在得她律性,从而直接导致西方文化得自然主义,并成为西方平等、民主、法治思想得基础。 关键词:人性论整体与谐二元对立 法国18世纪著名得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尔巴赫曾指出得,“适合于人得道德学应当建立在人性上,它应当告诉人什么就是人,什么就是人给自己提出得目得,以及达到这个目得得方法、而对您得目得,这就就是全部道德学得撮要。"因此,人性问题对于伦理学得特殊意义就在于人性理论就是任何道德学说得理论前提。 一、中国人性论 中国传统哲学关于人性得理论主要表现在人性善恶上,其观点繁纷复杂,张岱年先生把我国传统哲学关于人性善恶得理论划分为六种:“( 1)性善论—-—孟子,后来得宋明理学以及王夫之、颜元、戴震都主性善论。(2)性无善无不善论———告子,后来王安石亦主性无善恶、( 3)性恶论-——荀子、( 4)性有善有恶论———世硕、后来董仲舒、扬雄亦主此说。(5)性三品论-—-王充、韩愈。(6)性二元论—-—张载讲天地与气质之性,程颢、程颐讲天命之性与气禀之性,朱熹讲本然之性与气质之性,朱门弟子讲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把这些观点归纳一下,实际上最具代表性得就是孟子得性善论、荀子得性恶论与告子得性无善无不善论、后来关于人性善恶得思想都就是对这三种观点得发挥或综合。 孟子发展了孔子得人性论,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明确而完整地提出了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乃人之异于禽兽者,因此人性体现在人得社会道德本性上,而不就是自然本能上。孟子并非完全忽视人得本能欲望,只就是她认为这不就是人得本质。孟子认为告子得瞧法会混淆人、犬、牛等各种动物得区别,她从人与动物区别得角度来论述性。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人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人性就是善得,她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就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就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有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孟子并不认为人生来就就是正人君子,只就是认为人性内天生含有善得因素,如果不受环境得阻碍,加上自身加强学习、修身养性,人之善就会从内部自然发展出来、孟子一方面认为“人皆可成尧舜”;但另一方面她又认识到大多数人实际上就是成不了尧舜得。她认为人都先天存有“仁义礼智”四种善良本性得因素,但就是一般人并不能保持并光大这些人性之光,仍然等于禽兽,只有少数圣人君子能保持并光大这些人性之光、因此孟子在政治上寄希望于君贤臣忠民顺,以正君为本。“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孟子·离娄下》)这固然在一定程度上能给人以某种希望与尊严,也造就了为数较少得明君清官,但却为人治、专制等级制提供了合理化得基础。 荀子就是中国性恶论得代表,其性恶论得基本观点就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荀子认为人得自然本能导致人求私存利,而个人追求私利物欲就是社会纷争与动乱得根源、因此,她认为,人性只能逆(即改造)而不能顺,只能化不能因。因此,社会才有必要建立起严密得礼法制度来改造约束人性之恶。她认为人虽然有求利求乐之恶端,但同时人还有智能,因此任何人通过学习礼法与道德修养都可以成为圣人。“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

人性本无善恶而习有善恶

人性本无善恶而习有善恶 人性本无善恶而习有善恶 人性善恶问题为中国传统哲学之重大命题,千载聚讼纷纷。《三字经》开头四句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其中前两句语出《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什么是“初”?就是“始”的意思。制做衣服一定要先将布料裁剪成若干片一定形状的料块,然后把这若干片缝合纫缀起来,才能形成衣裳。俗称制衣匠为“裁缝”,就是就这两个制衣的基本工序而言的。裁剪必用刀,故“初”字从“衣”从 “刀”以示其始。所以“人之初”是指人刚生下来的时候。什么是“性”?就是与生俱来的东西。“性”的本义就是如此。古籍中“性”有时作“生”即为明证。 “性相近,习相远”出自《论语·阳货》:“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习”是后天环境的影响。任何

人,不管他父母是什么民族、种族,也无论他的父母是贫贱还是富贵,是好人还是坏人,其与生俱来的“性”都像是素练白绢,没有颜色,没有善恶的痕迹。——这就是“性相近”的意思;而人既生之后,环境影响各异,性随之而变,如素绢白练沾染了各种颜料,逐渐变得差异越来越大,有了善恶的区别。——这就是“习相远”的意思。从“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可以看出,其实孔子是把性和习明确分开的:先天为性,后天为习。而历来论性,不辨性习,至于混习为性,——性善、性恶的争辩皆由此而生。 人与生俱来的东西有两个方面,一是形体容貌即所谓肉体,二是情志欲望即所谓精神。性从“心”,故特指精神而言。后世谈论争辩人性,也都是特指精神而言。而精神包含广泛:一是知识智能,二是情绪,三是意志,四也品质志趣,五是脾气性格。知识智能,是就真伪是非而言的;情绪,是就喜怒哀乐而言的;意志,是就抵御外界摧折诱惑所体现出来的差异而言的;品德志趣,是就人面对外界摧折诱惑时的取舍态度以及社会对人的言行的道德评价而言的; 脾气性格,是就刚躁柔静而言的。显然,知识智慧、情绪、意志、脾气性格都无法说它们是善是恶。因此,人性之“性”,并非指全部精神,而是特指人的品德志趣而已。 先哲论“性”,有五种观点:孟子性善说、

人性善恶论

人性善恶论 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这是孟子的基本观点,他认为人在初生伊始,体内就存有种种善的因素,仁、义、礼、智的“四端”是天生的,只要经过适当的引导,充分发挥这“四端”,每个人都能成为圣人。 但是荀子的论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他认为凡是没有教养过的东西,都不会是善的。在这儿,他的意思就是人在出生时,本质上就是恶的,和孟子的观点正好相反。西方的很多哲学家也都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人性本恶,如阿奎那、但丁、马基雅维利、马丁﹒路德、加尔文、斯宾诺莎等,基本上,大多数西方人都是这样认为的,这是由于他们宗教文化的影响。 我认为人生来是无所谓善恶的,每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是没有意识的,一切活动都靠的是求生的本能,这个时候的人都是一样的,在根本上并没有善恶之分。就像两只花猫,你能说这只猫是好猫,那只猫是坏猫吗? 对于一个自己不能思考的东西,他根本就不了解我们所谓的善恶,我们怎么能说他是善或者恶呢? 更何况我们对于善恶的划分标准又是什么呢?一切概念都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人为定义的,没有任何先天的成分,是社会的产物,不属于社会的动物和人是没有办法具有这些东西的。而且善恶的划分标准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内都是不同的,每个人心中的善恶尺度也是有所差异的。人们用不同的价值尺度衡量同样的事物,得出来的结论当然也是不同的。 人的意识来源于现实世界,人所有的情感,观念都来源于我们所处的人类社会,离开了社会,没有后天的教育,人和动物是没有区别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就是我们所知道的狼孩,狼孩的生活习惯和思想完全和狼一样,不同于人类,就是因为他所处的环境是狼的环境,他并没有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人类的意识,具有一个人应该具有的品质,除了身体长得像人,他再也没有和人相似的地方了。所以说,影响一个人品质的形成不在于他先天的因素,而在于他在成长过程中所处的环境和受到的教育,先天基因影响的只是人的性格,而不是人的品质,一个人善良与否,在于他所接触的环境和受到的教育是否良好,根本没有所谓人性本善或者本恶之分。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他又承认人的身体内有其他成分,若不加以控制就会通向恶,人本身无所谓善恶,这也就是说,他也承认人的善恶是后天形成的。但是他将人性中自私和欲望的部分排除在人性之外,他认为这些人和动物相似的部分不应该是人性部分。在这里,其实他对人性的定义已经不同于我们所说的人性了,他认为人性只是人身体内善良的部分,而不包括其他部分,可是我们所说的人性是指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并没有说它是善是恶,既然定义不同了,结论自然也是不同的。 荀子和西方的哲学家们都认为人性本恶,但是荀子的性恶论又有异于西方人的性恶论,荀子认为人性恶的部分在于人都有求利求乐的欲望,西方人认为人性本恶是由于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也有一部分人和荀子的观点一样,认为人的欲望是人恶的本源。西方人的这种思想源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基督教的原罪说根植于他们的文化中,所以他们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人因为有欲望,所以本质上是恶的。 但是人要生存于这个世界就必须获取生存资料,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人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在获取生存资料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冲突,人们认为这种冲突的根源是人的欲望,又由于这些冲突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所以我们将欲望归结于一切恶的本源。可是人的欲望本身是没有错的,这是自然法则,是人自己不能决定的自然规律。 人要生存,就必须进入社会,进入社会就避免不了和其他人争夺资源,没有人喜欢竞争,但是为了生活却必须竞争,这不是人的错,也不应该作为评价人善恶的标准。善恶只是人类为了社会协调稳定和更好的发展,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规范人的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人

古代人性论修订稿

古代人性论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中国古代的人性论 人性论是关于人的共同本质的理论。通常指撇开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去解释人的共同本质的观点或学说。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我们便有了一个会的发达的大脑,于是就喜欢对感知的事物刨根究底,从而做出一个结论性的解释。一些先哲把研究的视角对准了自己和同类,于是提出了“我是什么人是什么”的问题,先哲们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见解,于是纷纷着书立说,用自己的观点解释人和社会,于是就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古典人性观,这些人性观的一些观点至今还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人性的存在是以道德的存在为前提的,善恶这两个范畴是与人的伦理道德联系在一起的,是道德判断、道德评价的结论,善即符合某种道德,恶即违背某种道德。如果没有道德主体的人善恶的分别也没有了意义,离开了道德善恶也就无从界定,所以人性善恶的问题也就是人性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在思想家们的眼里,人性是与生俱来的先天固有的某种规定性,他在逻辑上先于善恶,善恶是其属性,这样,人性的善恶就成为道德主张的逻辑前提。人性论问题之所以重要在于如果没有确定的人性论主张,道德的确立就缺少了根基。 人性论是关于人的一般本质的思想观点,先秦是人性论的繁盛时期,探讨人性的理论很多。当时关于人性的学说可谓是各有特色,对人性的剖析可谓是入木三分他们围绕人性的善恶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的局面时常出现,但他们异中有同,形成了中国人性

理论的总体特征。其中虽然有很多思想与我们现在的思想不相协调,也不乏值得我们借鉴的有益思想。在中,关于人性论的思想有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性无善恶论等学说。 孟子人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他是我国最先主张性善论的思想家,孟子认为讨论人性要推求其所以然,这个所以然是什么呢?他并未明言,他举例说,禹治水的成功在于利用了水向低处流的规律,因势利导,于是水就安然无事了。天虽然高,星辰虽然远,但一千年后冬至的日期还是可以推算出来的。同样人性也是有其规律,这就是一心向善,如同水往低处流一样,在孟子看来,人性向善就是人性本善,孟子论性善,一出言便立意甚高。孟子所说的善即人心中本来所固有的先验的道德属性的萌芽,即四个“善端”:“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在孟子看来,这些“善端”是人天生就有的,因而亦在人性之列。孟子引用《诗经》天生育的众民,每一事物都有其规律,百姓把握了这些规律,就喜好优良的道德,在孟子看来,这个规律对于人本说就是向善,孟子以心善言性善,在他那里性在心中、心性为一。他认为人心中有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属性的萌芽,即善的动机,它们能够发展成仁义礼智等道德属性,在孟子看来,因为人性中固有善的动机,所以人性是善的,显然,他是在动机论的意义上说明人性本善的。 中国古代最先主张“性恶论”的是战国中期人(荀况),荀子认为,“人之生也固小人”,认为人生来就是出于自身本能的需要会去牺牲别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发展,《荀子·性恶》篇说:今人之性,生而

人性善恶论

关于“人性”,大家都有不同的讨论。 有的人认为,“人性本善”。例如《雾都孤儿》中的主人公奥利弗,他在面对救济院管理者的虐待时依然能够保持礼貌,用敬语和管理者再要上一碗粥;在受到棺材店主人的误解和暴力后选择逃走,一路上饥寒交迫,好心的老奶奶帮他取暖还给他食物,他对此也心怀感激;到了伦敦,尽管社会环境复杂,他依然能够保持一颗纯洁的心,不被外界所干扰,不做伤害他人的事情。很幸运的是,奥利弗遇到了一个和他一样善良的老人,愿意帮助他获得更好的生活。还有《闪光的彩球》中的方老师,她始终坚定要让学生自己做中队活动,遇到困难要自己想办法,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虽然不被林老师认可,丈夫和孩子也都不能理解,但她依然坚持自己的做法,坚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有的人认为,“人性本恶”。例如《雾都孤儿》中的坏人头子比尔,他不仅和费金一起教唆小孩子偷东西,还在一次入室盗窃未遂后,想要杀了奥利弗灭口,防止他走漏风声;在得知有人向警察告密时,毅然决然的杀死了自己最爱的女人南希——她甚至都没有说出比尔所做的坏事。最后,比尔被通缉,还想拿奥利弗做人质,在逃跑的途中被自己系的绳结活活吊死,也算是恶有恶报。 而有的人认为,“人性”的善恶并不是绝对的。例如《闪光的彩球》中的李小春同学,他做出一些捉弄同学、在老师的课上捣乱等行为,只是想要吸引别人的眼球、博取别人的关注而已。在春游活动中,他们遇到了困难,需要解决数学题才能通过,他一脸懊恼的说:“我就是学习不好,现在就帮不上忙了。”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李小春的内心是善良的,也有团队精神、也想要好好学习。还有《雾都孤儿》中的费金,虽然他教唆小孩子偷东西,但也只是生活所迫。偷来的东西也没有据为己有,而是帮助十几个孩子都能够吃饱穿暖,比奥利弗曾经待过的救济院吃的甚至要更好一点,何尝又不是功德一件呢? 所以我认为,“人性”并无准确的界定,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角度,我们得出的答案可能都不相同。

古今中外关于人性的观点的一些摘录

古今中外关于人性的观点的一些摘录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中国古代至今部分关于人性的观点 1、孔子性近习远论 在孔子看来,人生虽然“性相近”,“生也直”,但是并不完全平等,而是有不同的等级之差、智愚之别。孔子虽然很少讲“性’,更没有讲性之善恶,但是他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命题,却包含着善与恶的萌芽。孔子是我国第一个提出人性学说的人,对后来的人性学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世硕的人性有善有恶论 战国初期人,中国思想史上最早提出人性有善有恶论的人。世硕主张人生来就具有“善”与“恶’这样两种不同的自然质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世硕在肯定人性的先天自然属性的同时,又承认后天教育对人性善恶形成所起的重要影响。 3、告不害的性无善恶论 性?告子做了界说,提出:“生谓之性”“食色,性也’。先天生来的本能为性,后天学习养成的习性为非性,因为食色为人人而生来皆具有的本能,所以为“性”。为善必须教导积累,为恶亦须诱发养成,故不为性。据此,告子提出了性无善无恶的人性论。 告子认为,性无善恶。人生来既不是善,亦不是恶。善恶是后天经过社会环境的教育而形成的。所以他说“性无善无不善也” 4、孟轲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为人生来就是具有天赋的“善端”,具有一种先验的道德观念的萌芽。仁、义、礼、智这“四端”

是与生俱来的,和人的四体一样,人人都具有。人只有不断地培养善端,扩充善性,才能达到“尽心”、“知性”、“知天”、“事天” 的神镜。 5、老聃的自然人性论 在人性论上,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自然人性论。他认为。最好的道德规范是使人回到原始的朴素状态之中去。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无知无欲的,由于人们抛弃了淳朴的原初自然本性,而产生了自私心,占有欲,而使社会斗争不息,动乱不已。 6、庄周的自然人性论 人的本性为“性命之情”。庄子认为,人人顺性命之情的自由活动,不受外物牵累,达到无条件的精神自由,以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至人”、“神人”、“圣人”境界。这种人的人性,是非善非恶的。这种顺人的本性,是最圆满之性。庄子认为,“性者,生之质也。”人是人生的自然素质。 7、荀况的性恶论 荀子认为,人生来是恶的,后来教育可以由恶变善,所以“人之性恶”与“化性起伪”就构成了荀子的人性学说。荀子所讲的性,是指天赋的本质,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伪”指人为、加工的意思。人的道德观念,礼仪制度是人为加工制作的。由于后天的礼仪教化,就可以使人由恶变善,这就是“化性起伪”。“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是荀子“性恶论”开宗明义的宗旨,又是其最终的结论。

人性善恶:三大心理学流派的人性观思想及本土化路径

第40卷第5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9月 Vol.40 No.5 Journal of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Sep. 2018 ────────── 收稿日期:2018-04-23 修回日期:2018-05-25 作者简介:尹新瑞(1986-),男,山东滨州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理论与社会政策。 -66- 哲学经济学研究 人性善恶:三大心理学流派的人性观思想及本土化路径 尹新瑞 (南开大学 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学系,天津 300071) 摘 要:人本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理论以及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三种主要的心理学理论流派,也被称为心理学的三大势力。在对人性的基本认识上,三种理论流派采取了不同的理论预设,从而也决定了其不同的咨询治疗技术。文章分析了三种主要心理学理论关于人性的不同观点以及所采取的心理咨询技术,认为社会工作学界和实务界在中国文化语境下研究和运用以上三种心理学理论和治疗模式时,应注重对中国文化特异性的考察。 关键词:人性观;性善论;性恶论;儒家 中图分类号:C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8)05-0066-05 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8.05.013 Good and Evil of Human Nature: Three Major Schools’ Psychological Ideas of Human Nature and its Indigenization YIN Xin-rui (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 and Social Policy,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 Abstract: Humanistic psychology, psychoanalysis, and behavioral psychology are three major schools of psychology which are also called three major forces of psychology. In the basic understanding of human nature, three theoretical schools adopted different theoretical presuppositions and thus determined their different counseling and treatment techniques. Three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theories about human nature and th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techniques adopted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is, the best way to apply the above psychological theories and treatment models should focus on specificity of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 the concept of human nature; the theory of good nature; the theory of sexual evil; Confucianism 精神分析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界和社会工作界常用的心理学理论和治疗模式。由于对人性的认识不同,三种理论采取了不同的心理咨询技术。本文在对三种理论关于人性不同假设及其治疗模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中国传统儒家人性观思想的分析,探讨以上三种理论及治疗模式在中国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中的本土化路径。 一、人性观:性恶论、性善论、无善无恶论 (一)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性观 1. 决定论的人性观 首先,弗洛伊德的人性观是一种决定论的人性观,这种人性观的形成受当时主流的科学学说和其他哲学流派的影响。19世纪中叶,人类在科学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尤其是物理学领域中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生物学中进化论和细胞学说的确立,不但极大地深化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而且也为人们深入认识心理活动创造了条件。人类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影响了弗洛伊德关于人性的假定,使他的人性观深深打上了物理学和生物进化论思想的烙印。受此影响,弗洛伊德认为人类所有行为和思想都不是偶然发生的,都

人性其实挺复杂

人性其实挺复杂 作者:徐国芳 对于人性的善恶,古今中外有很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尽管各个社会成员的分工不同,但人性趋同;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因此他主张通过后天教化来使人向善。 这两个观点看似相反,其实根本目的还是一样的,就是使人向善。我觉得,人性其实挺复杂的,并没有单方面的全是“善”或全是“恶”,人性其实或多或少会流露出“不经意间的丑陋”,就是说有时候人们会对恶人太善,对善人却太恶;对爱他的人冷漠,对害他的人热情。 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之前,蒙牛是一个知名的国产乳业品牌,,其创始人牛根生也是一名知名企业家。三聚氰胺事件让国人看到了蒙牛和牛根生的真实面目,人们纷纷斥责牛根生在演戏,电视上“一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的说教荒唐透顶。最恶劣的是,蒙牛并没有马上道歉,反而是推诿责任。 中国人是健忘的。三聚氰胺事件已经过去,蒙牛这些年却继续出现“毒牛奶”事件,亦曾公开对香港人宣称“香港的牛奶品质比内地安全”。是可忍孰不可忍!可是,仍然有许多人继续买蒙牛、喝蒙牛。国人对“恶”的包容度似乎太大了点。 与“善待”恶人相反的是,我们对“善”却更加怀疑和苛刻。还记得“彭宇案”吧,他好心扶起摔倒的老奶奶,送到医院,没想到反而被老奶奶指责是撞伤她的人,彭宇一片好心却遭到诬陷。在彭宇案之后,我们又经常看到全国各地各式各样的“彭宇”们,以至于很多人都在心中立起一道屏障,不敢或者不愿轻易再去扶起马路上跌倒的老人。更有甚至,在救人时还要拍照留下证据,就是以防事后被讹。 对恶人太善,对善人太恶,为什么我们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那是因为我们很多时候都很感情用事,缺乏理性的判断,有些事情并不如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在社会风气有些异化的现在,人性的复杂使很多“常识”都扭曲了,人与人之间失去了最基本的信任。当你看到弱者时,脑海中的第一反应可能不是去帮助他,而是在想“他是不是装的”;当你想要伸出援手时,心里却有几个不同的声音在讨论着该不该伸出手;当你帮助了弱者之后,却还在时时刻刻担心着会不会给自己惹来麻烦……因此,很多人宁愿放弃做一个好人的机会,而选择做一个默默路过的旁观者。 复杂的人性使我们很容易伤害和太不在意那些对我们最爱和最尊重的人,而却太在意那

人性善恶论

前言 人性是什么?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这个问题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一样,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人们。这是一个哲学上的问题,但也是一个具有现实性的问题。要解决目前困扰中国的一些难题,也许可以从人性论这个问题上着手。人是社会之本。因此,社会规范和法规法制必须要建立在对人性的正确认识之上。 本文要讨论的就是古今中外在人性论上的几种主要流派,以及它们在社会政策上的影响。通过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别和正误,总结出比较客观而且符合中国现实的对人性的新认识,并指出如何通过这种新认识来指导中国未来的进一步改革,同时也对中国现在面临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整合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问题,也从人性论的角度提出一些对策。 一,性善论 性善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这种理论是儒佛道三教中共有的特征。 在佛教中,强调佛在人心中,人人心中都有佛。尘世万物都是“业”障。因此,要脱离尘世的烦扰,潜心向佛,发现自己心中的佛。佛家真正意义上的佛不是神仙,而是一种极度慈善,极度祥和,极度平静的境界。 在道教中,追求的是人的“真”。所谓的“真”不是真假的真,而是人的本来的真性,天性,本性,是那种婴儿般的无忧无虑,无牵无挂的天然的纯真状态。所以,道家讲究的是修心练性,返朴归真。也就是老子讲的“复归于婴儿。” 当然,占中国古代主流地位的还是儒家文化。中国古代流行的教子歌《三字经》当中的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也就是说,人的本性(天性)是向善的,是好的。而且,这种本性是相同相近的,带有普遍性的。只因为后天生活习惯和环境的变化,才造成了各种行为的差异,导致背离“善”的现象。 儒家认为,人性不但本来是善的,而且是向善的。也就是说,总是会向善的方向去发展。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关于人性善恶的的探讨

自从孟老夫子的“性善论”出来后,然后他同门的后进,筍老先生觉得有所偏颇,不同意孟老先生的学说,针锋相对,创造了个“性恶说”。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后生,根据自己的环境,学识,位置形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为了生存的既得利益和沽名钓誉,自觉和违心的跌入到这个大染缸中,不能自拔。 时间走到了今日,作为烟火人生的我们,寻常的屁民一枚。无法超脱,无能入籍“上智”和“下愚”的仙籍。狗苟蝇营,艰难为生,亦不能免俗,亦跌入此染缸中不能自拔。 人说这世界上有两种事情比较难,一是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思想,更尤其是已形成成见的人;二是让别人口袋的钱自愿的掏出送到自己口袋里来,而别人口袋并不宽裕。如果这两个事情能够修炼到超凡脱俗,收放自如,那都是人中极品,都是俗世瞩目的角色。 人是群体性生物,群体性生物分工绝不相同,环境,位置也绝不会相同,形成的价值观也绝不相同。有正就有反,这点可能是绝对的,和物质运动论一样。 我从来就没有打算说服任何一个人,我对我自己的斤两还是自知的。我只是创造个场所来探讨,相互质疑。旁观者清,让别人找出自己的短板,补上,大家一起共同进步。何乐而不为呢? 庄周说“性”是天然的,天生的,“人”是后为的,雕琢的。无论“性善论”作为主导,还是“性恶论”作为主导,“性”是大家没有争论的,作为公允的问题存在着。 上天在创造生命时,创造了个生物圈,一方的“损”成就另一方的“益”,生生不息,周而反复。生命以“物”的形式存在,又以“物”作支撑来生存,支撑生命的“物”是“利”的其中一些等同,属于“实物”范畴。另一部分的“利”,是物的幻化和升华,属于精神层面。精神是'物"的载体和源头。很多人得鱼忘荃,忘记了“物”。 生命的某一种群,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必须尽可能的最低限度的止“损”,才能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所以,趋吉避凶,就利去害是生物生存最根本的本能。生物表现的“善”或“恶”,就是趋吉避凶,就利去害当时的最好结果。此种选择就是自己或团体亦或种群当时最好的结果,是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善”和“恶”是生物有机的天生本能,不可人为的分割。否则无法生存于环境,他的有机结合才能收放自如的面对不同的生存环境,使自己或团体或种群能够很好生存。

古今中外关于人性的观点的一些摘录

中国古代至今部分关于人性的观点 1、孔子性近习远论 在孔子看来,人生虽然“性相近”,“生也直”,但是并不完全平等,而是有不同的等级之差、智愚之别。孔子虽然很少讲“性’,更没有讲性之善恶,但是他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命题,却包含着善与恶的萌芽。孔子是我国第一个提出人性学说的人,对后来的人性学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世硕的人性有善有恶论 战国初期人,中国思想史上最早提出人性有善有恶论的人。世硕主张人生来就具有“善”与“恶’这样两种不同的自然质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世硕在肯定人性的先天自然属性的同时,又承认后天教育对人性善恶形成所起的重要影响。 3、告不害的性无善恶论 性?告子做了界说,提出:“生谓之性”“食色,性也’。先天生来的本能为性,后天学习养成的习性为非性,因为食色为人人而生来皆具有的本能,所以为“性”。为善必须教导积累,为恶亦须诱发养成,故不为性。据此,告子提出了性无善无恶的人性论。 告子认为,性无善恶。人生来既不是善,亦不是恶。善恶是后天经过社会环境的教育而形成的。所以他说“性无善无不善也” 4、孟轲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为人生来就是具有天赋的“善端”,具有一种先验的道德观念的萌芽。仁、义、礼、智这“四端”是与生俱来的,和人的四体一样,人人都具有。人只有不断地培养善端,扩充善性,才能达到“尽心”、“知性”、“知天”、“事天”的神镜。 5、老聃的自然人性论 在人性论上,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自然人性论。他认为。最好的道德规范是使人回到原始的朴素状态之中去。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无知无欲的,由于人们抛弃了淳朴的原初自然本性,而产生了自私心,占有欲,而使社会斗争不息,动乱不已。 6、庄周的自然人性论 人的本性为“性命之情”。庄子认为,人人顺性命之情的自由活动,不受外物牵累,达到无条件的精神自由,以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至人”、“神人”、“圣人” 境界。这种人的人性,是非善非恶的。这种顺人的本性,是最圆满之性。庄子认为,“性者,生之质也。”人是人生的自然素质。 7、荀况的性恶论 荀子认为,人生来是恶的,后来教育可以由恶变善,所以“人之性恶”与“化性起伪” 就构成了荀子的人性学说。荀子所讲的性,是指天赋的本质,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伪”指人为、加工的意思。人的道德观念,礼仪制度是人为加工制作的。由于后天的礼仪教化,就可以使人由恶变善,这就是“化性起伪”。“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是荀子“性恶论”开宗明义的宗旨,又是其最终的结论。 8、韩非的性恶论 韩非认为,人性的要求是名和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利害关系。 9、贾谊的人性论 贾谊的人性论是与道德说紧密相关的。他认为,社会环境教育对于人的善恶,邪正等起着重要的作用。他还把人主要分为上中下三个不同的等级。他认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这种血统决定人性善恶的观点。 10、《淮南子》的自然人性论

新形势下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原理阐释人性善恶论

2010210191 毛泽源新形势下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原理阐释人性善恶论 【摘要】伦理学以道德现象为研究对象,将道德现象从人类活动中区分开来,探讨道德的本质、起源和发展,道德水平同物质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道德的最高原则和道德评价的标准,道德规范体系,道德的教育和修养,人生的意义、人的价值和生活态度等问题。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把道德作为社会的、历史的现象进行研究,但不是简单地描述这些现象,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下,研究道德现象中带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问题,揭示道德的社会实质和发展规律。这种带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的体现客观的将,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原则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体现而形成的。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规范的大前提下,人性就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故而本性,并非是一直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的,而是与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的。在当前,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突飞猛进发展下,经济飞速发展,种种反应社会道德现象的现实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其中人性善恶的论析尤为凸显。因此,科学合理的贯彻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指导思想解决这个问题才是有效的解决手段。我希望通过回归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观点来诠释并简要的提出一下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伦理学道德马克思主义新形势人性看法和建议 一、简述伦理学以及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1)伦理学:伦理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即关于道德的科学。亦

称道德学、道德哲学或道德科学。其中最重要的是道德与经济利益和物质生活的关系、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甚至相互对立的伦理学派别。 基本特点 ①实践的或规范的伦理学。认为伦理学是通过研究道德现象,向人们指出应当遵循什么样的行为规范,履行什么样的义务。这种伦理学重视实际的应用,往往分离出一些具体的应用伦理学 ②理论的或纯粹的伦理学。这类伦理学说重视探讨道德理论,往往和哲学本体论交织在一起,认为伦理学就是道德哲学,就是对善恶所作的纯哲学的思辨,一旦涉及具体行为规范和准则,就会失去伦理学作为道德哲学的意义和尊严。 ③分析的伦理学。这是20世纪以来在英美颇为流行的伦理学,即“元伦理学”。这类伦理学说既不以经验的、历史的方法研究伦理学,也不重视经验或历史叙述的理论概括,更不提出具体规范。它的突出特点在于,试图从逻辑和语言学方面对道德概念和判断进行分析。(2)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而形成的。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日益尖锐。无产阶级为了清除剥削阶级旧道德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对工人阶级道德面貌的腐蚀,培养大批无产阶级新人,迫切需要新的道德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适应这种需要,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出发,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关于人性的善与恶

关于人性的善与恶 关于人性的善与恶,在先秦诸子中有种种不同的认识,管见所及,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意谓人性的善恶,本来是差不多的,由于习惯、习俗的不同,周围的环境不同因而不一样了。告子说:“人性之无分与善与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意谓人性无所谓善与不善,好像水的流动,没有一定的方向。向东流或者向西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地形的高下。商鞅说:“民之欲利也,若欲下也,意谓老百姓都是趋利的,好像水之都是向下流动那样。”而荀子则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意谓人之性天生是“好利”的。由于这个缘故,到处是争夺而见不到辞让,这是由人性决定的必然结果。 以上几位都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有的是儒家,有的是法家,有的很难说是属于哪一家,有的总体上是属于儒家,但却被后人视为儒家中的异端。因而对于人性有不同的认识,是很正常的事情。 之所以对于人性有如此不同的认识,我本人感到有下面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一、人性是复杂的,不是简单的用善与不善能够概括 的。人的个体差异是不争的事实,有的人健壮有的 人瘦弱;有的人聪明有的人笨拙一些;有的人反应 灵敏有的人反应迟钝;有的人捷言利给有的人木讷 口吃。因而也有的人天生善良有的人就是乖巧自 私,双胞胎中也有两人性格不同的例证; 二、客观环境对于人性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社会环 境、家庭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性格、信念、人生观、 世界观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这些都是人性重大 影响的外部因素,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 这个道理,缁磷不涅者十分难得。 三、不可否认,上述几位的观点,既受他们所处的时代 影响,也受他们所信仰的学说流派思想的影响,如 儒家思想多认为人性是善的,而法家则认为人性是 不善的,从不同的立场出发自会有不同的观点,答 出不同的结论。总之,本人认为人性不能简单的认 为是“善”或“不善”,有主观的差异,也有客观 的影响,还是孔子所说“性相近,习相远”比较接 近客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