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烹饪营养学教学大纲

烹饪营养学教学大纲

烹饪营养学教学大纲
烹饪营养学教学大纲

《烹饪营养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适用专业及层次 《烹饪营养学》是“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适用于大专层次的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通过学 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营养学方面的一般知识,并学会用营养学知识来指导烹饪、营养工作。 二、课程教学目标 1.对课程教学目标及能力培养目标综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了解并掌握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烹饪加工对原料营养价 值的影响、合法烹饪的方法、烹饪营养与健康的一般知识、烹饪工作者的营养工作方法及能够用实验的方 法,测出食物各种营养素的含量等。 2.分项目列出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⑴ 了解并掌握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素的相关知识; ⑵ 熟悉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 ⑶ 了解并掌握烹饪加工对原料营养价值的影响; ⑷ 了解合理烹饪的相关知识; ⑸ 了解并掌握烹饪营养与健康的相关知识; ⑹ 熟悉烹饪工作的营养工作方法; ⑺ 掌握膳食调查的方法及数据采集方法、调查报告撰写。 三、先修课程及主要要求 《烹饪化学》:熟悉烹饪原料中各种成分化学分子式、性质、化学反应等。 四、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标与要求】 了解:营养、营养学概念、营养学的发展史;

熟悉并掌握:营养、营养学概念、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烹饪营养学的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营养、营养学概念、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烹饪营养学的特征; 难点: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教学内容】 1.1 营养与营养学 营养的概念;营养学 1.2 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营养素的应用 1.3 营养学的发展 烹饪营养学的特征 1.4 烹饪营养学的特征 烹饪营养学的概念;研究范围 第二章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并掌握:消化、吸收概念、消化道的结构、各种营养素功能、分类、组成、结构、功能、营养价值评 价、营养不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供给与来源、各种营养素之间的关系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消化、吸收概念、消化道的结构、各种营养素功能、分类、组成、结构、功能、营养价值评价、营 养不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供给与来源、各种营养素之间的关系等; 难点:各种营养素的结构及功能评价。 【教学内容】 2.1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2.1.1 基本概念 消化;吸收 2.1.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口腔;胃;小肠;大肠 2.2 蛋白质 2.2.1 蛋白质的组成与结构 蛋白质的构成单位---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 2.2.2 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

2.2.3 蛋白质对人体的生理功能 构成肌体、修补组织 ; 调节生理功能 ; 提供热能功能 2.2.4 蛋白质营养不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氮平衡 2、蛋白质营养不良 2.2.5 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 食物蛋白质的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及比例;蛋白质的消化率;蛋白质 的生物价;蛋白质的净利用率 2.2.6 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改善 食物蛋白质氨基酸不平衡对蛋白质利用的影响 提高食物蛋白质营养价 值的措施 2.2.7 供给与来源 2.3 脂类 2.3.1 脂类的分类 脂肪;磷脂;糖脂;蜡;类固醇 2.3.2 脂类的消化与吸收 2.3.3 脂类对人体的生理功能 提供热能;保护肌体、维持体温;构成组织的成分;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 收;调节生理功能;美味和饱腹感;胆固醇 2.3.4 脂类营养不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脂肪营养价值的评价;脂类营养不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3.5 脂类的食物的供给与来源 脂肪的食物来源;脂类的供给量 2.4 碳水化物 2.4.1 碳水化物的分类 单糖;低聚糖;多糖 2.4.2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糖在体内的代谢 2.4.3 碳水化合物对人体的生理功能 提供热能;构成肌体的重要物质之一;2.4.4 碳水化合物节约蛋白质作 用;辅助脂肪代谢---抗生酮作用;提供膳食纤维;风味 2.4.5 碳水化合物营养不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4.6 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与供给量 2.5 热能 2.5.1 人体热能的储存形式与热能单位 2.5.2 人体热能需要的构成因素 维持基础代谢所需要的热能;从事劳动所消耗的热能;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所需要的热能;肌体生长发育所需热能

2.5.3 人体热能需要量的测定 实验室;计算方法 2.5.4 热能的食物来源与供给量 2.6 维生素 2.6.1 概述 维生素的命名与分类;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2.6.2 维生素 A 结构与理化性质;吸收与代谢;生理功能;营养状况与疾病;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2.6.3 维生素 D 结构与理化性质;吸收与代谢;生理功能;营养状况与疾病;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2.6.4 维生素 E 结构与理化性质;吸收与代谢;生理功能;营养状况与疾病;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2.6.5 维生素 B1 结构与理化性质;吸收与代谢;生理功能;营养状况与疾病;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2.6.6 维生素 B2 结构与理化性质;吸收与代谢;生理功能;营养状况与疾病;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2.6.7 烟酸 2.6.8 维生素 B6 2.6.9 维生素 B12 2.6.10 维生素 C 2.7 无机盐与微量元素 2.7.1 钙 结构与理化性质;吸收与代谢;生理功能;营养状况与疾病;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2.7.2 磷 结构与理化性质;吸收与代谢;生理功能;营养状况与疾病; 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2.7.3 铁 结构与理化性质;吸收与代谢;生理功能;营养状况与疾病;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2.7.4 碘 结构与理化性质;吸收与代谢;生理功能;营养状况与疾病;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2.7.5 硒 2.7.6 锌、 2.7.7 氟 2.7.8 铜、 2.8 水

2.8.1 水在人体内的分布 2.8.2 生理功能 水是人体的基本组成成分 ;参与肌体的代谢活动;调节体温 2.8.3 人体水的平衡 水的摄入;水的排泄;水平衡的调节 2.8.4 肌体水代谢不平衡的不良后果
2.9 各种营养素之间的关系 2.9.1 产热营养素之间的关系 2.9.2 维生素与产热营养素之间的关系 2.9.3 氨基酸之间的相互关系 2.9.4 维生素之间的关系 2.9.5 无机盐与微量元素间的关系 2.9.6 膳食纤维与其他营养素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并掌握:各种烹饪原料的营养成分及其含量、烹饪过程对原料价值的影响。【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各种烹饪原料的营养成分及其含量、烹饪过程对原料价值的影响; 难点:各种烹饪原料的营养特点总结、烹饪过程对原料价值的影响。 【教学内容】 3.1 概述 3.1.1 评价原料营养价值的意义 3.1.2 原料营养价值的评定 3.2 畜类原料的营养价值 3.2.1 蛋白质

3.2.2 脂类 3.2.3 维生素 3.2.4 无机盐 3.2.5 碳水化物 3.2.6 含氮浸出物等情况。 3.3 禽类原料的营养价值:蛋白质、脂类、维生素、无机盐、碳水化物、含氮浸出物等情况。 3.4 水产类原料的营养价值:蛋白质、脂类、维生素、无机盐、碳水化物、含氮浸出物等情况。 3.5 蛋类原料的营养价值:蛋白质、脂类、维生素、无机盐、碳水化物、含氮浸出物等情况。 3.6 乳类及乳制品的营养价值:蛋白质、脂类、维生素、无机盐、碳水化物、含氮浸出物等情况。 3.7 谷类原料的营养价值:蛋白质、脂类、维生素、无机盐、碳水化物、含氮浸出物等情况。 3.8 豆类及豆制品的营养价值:蛋白质、脂类、维生素、无机盐、碳水化物、含氮浸出物等情况。 3.9 蔬菜、水果的营养价值:维生素、无机盐、碳水化物、色素、有机酸、抗营养因子等。 3.10 食用油的营养价值 1、中性脂肪 2、磷脂 3.11 酒类的营养价值 3.12 常用调味品的营养价值 1、酱油和酱 2、醋 3、糖 4、味精 5、芡粉 第四章 烹饪加工对原料营养价值的影响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并掌握: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对各种营养素的影响、原料的选择和搭配对食物营养价值的影响、 营养素损失的途径、烹饪方法对营养素的影响、减少营养素破坏与损失的途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对各种营养素的影响、原料的选择和搭配对食物营养价值的影响、营养素 损失的途径、烹饪方法对营养素的影响、减少营养素破坏与损失的途径; 难点: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对各种营养素的影响、烹饪方法对营养素的影响、减少营养素破坏与损失 的途径。

【教学内容】 4.1 营养素在烹饪过程中理化性质的改变 4.1.1 蛋白质的变化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4.1.2 脂类的变化 油脂的变化对食品风味特色的影响;脂类在烹饪中的变化;油脂的氧化酸败 4.1.3 碳水化合物的变化 淀粉的变化;蔗糖的变化;麦芽糖的变化 4.1.4 维生素的变化 溶解性;氧化反应;热分解作用;光分解作用;酶的作用 4.1.5 无机盐与微量元素的变化 4.1.6 水在烹饪加工中的变化 4.2 烹饪过程中原料营养价值的改变 4.2.1 原料的选择和搭配对食物营养价值的影响 1、对营养素消化吸收的影响 2、对原料中营养价值的影响 4.2.2 营养素损失的途径 流失;破坏 4.2.3 烹饪方法对营养素的影响 炸;炒、爆、熘;煎;蒸;炖、焖;煮与烧 4.2.4 减少营养素破坏与损失的途径 合理的初加工;科学切;焯水与烹饪;上浆挂糊和勾芡 第五章 合理烹饪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并掌握:平衡膳食、对易损失营养素的补充、对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营养素的补充、就餐者的特殊营 养需要、烹饪方法的选择、食物的风味与营养价值、进餐环境与食物的营养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平衡膳食、对易损失营养素的补充、对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营养素的补充、就餐者的特殊营养需要、 烹饪方法的选择、食物的风味与营养价值、进餐环境与食物的营养价值; 难点:平衡膳食、对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营养素的补充。 【教学内容】 5.1 烹饪原料选择与搭配的原则 5.1.1 平衡膳食 满足人体的各种营养需要;合理的膳食制度;促进食欲;保证食品卫生,防止食物污染,

并减少营养素的损失 5.1.2 对易损失营养素的补充 5.1.3 对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营养素的补充 5.1.4 就餐者的特殊营养需要。 5.2 烹饪方法的选择 5.2.1 根据原料的营养素分布特点选择烹饪方法 5.2.2 根据原料在宴席中的特殊营养作用选择烹饪方法 5.2.3 根据就餐者的心理特点和健康状况选择烹饪方法 5.3 食物的风味与营养价值 5.3.1 感觉共性 感觉阈值;感觉的相互作用现象 5.3.2 视觉生理与食物的色 5.3.3 味觉生理及呈味物质 味觉器官;基本味觉;影响味觉的因素;呈味物质 5.3.4 嗅觉生理及其呈香物质 嗅觉生理;嗅觉的特性;呈香物质;菜品香气的形成 5.3.5 触觉生理与美感 5.4 进餐环境与食物的营养价值 5.4.1 餐厅环境的卫生状况 5.4.2 餐厅的色彩与光照 5.4.3 餐厅的音乐 5.4.4 餐厅的装饰与布置 第六章 烹饪营养与健康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并掌握:食物选择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膳食营养素供给量标准的制定、我国与其他国家 RDA 的比 较、营养政策与法规、膳食类型、人类膳食结构的历史演变过程、当今世界主要膳食的类型、我国目前的 膳食结构、平衡膳食基本要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配餐与食谱编制的原则、科学配餐与食谱编 制的方法和步骤、孕妇的营养需要与膳食、乳母的营养需要与膳食、儿童的营养需要与膳食、青少年的营

养需要与膳食、老年人的营养需要与膳食、营养、膳食与肥胖、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肿瘤等、消化系 统疾病病人的膳食调整。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食物选择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膳食营养素供给量标准的制定、我国与其他国家 RDA 的比较、营 养政策与法规、膳食类型、人类膳食结构的历史演变过程、当今世界主要膳食的类型、我国目前的膳食结 构、平衡膳食基本要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配餐与食谱编制的原则、科学配餐与食谱编制的方 法和步骤、孕妇的营养需要与膳食、乳母的营养需要与膳食、儿童的营养需要与膳食、青少年的营养需要 与膳食、老年人的营养需要与膳食、营养、膳食与肥胖、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肿瘤等、消化系统疾病 病人的膳食调整; 难点:食物选择的生理因素、平衡膳食基本要求、科学配餐与食谱编制的方法和步骤、各种生理条件下的 营养要求及膳食。 【教学内容】 6.1 人体食物选择的影响因素 6.1.1 食物选择的生理因素 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外周神经和激素的调节;营养素的调节 6.1.2 食物选择的心理因素 感官因素;食物过敏与食物的不耐受性;认识的因素;社会因素 6.2 营养政策与法规 6.2.1 膳食营养素供给量标准的制定 营养素生理需要量;膳食营养素供给良 我国与其他国家 RDA 的比较 6.2.2 营养政策与法规 营养政策;营养干预措施;营养立法 6.3 膳食结构与人体健康 6.3.1 膳食类型 素食;混合膳食 6.3.2 人类膳食结构的历史演变过程 人类膳食结构变化的历史轨迹;对人类膳食结构变化的分析 6.3.3 当今世界主要要膳食的类型 6.3.4 我国目前的膳食结构 我国的膳食结构的特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合理的膳食结构 6.4 平衡膳食 6.4.1 基本要求

6.4.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6.4.3 21 世纪中国膳食营养目标 膳食营养目标;食物消费水平目标 6.5 科学配餐与食谱编制 6.5.1 配餐与食谱编制的原则 6.5.2 配餐与食谱编制的方法和步骤 计算法;食品交换法;计算机食谱编制法 6.6 特殊人群与平衡膳食 6.6.1 妇的营养需要与膳食 6.6.2 乳母的营养需要与膳食 6.6.3 儿童的营养需要与膳食 6.6.4 青少年的营养需要与膳食 6.6.5 老年人的营养需要与膳食。 6.7 营养、膳食与健康 6.7.1 营养、膳食与肥胖 肥胖的分类及病因;肥胖的诊断;肥胖对健康的危害;膳食调整 6.7.2 营养、膳食与动脉粥样硬化 营养因素与动脉粥样硬化;膳食调整 6.7.3 糖尿病的分类及病因 糖尿病的诊断;营养因素与糖尿病;糖尿病对健康的影响;膳食调整 6.7.4 营养、膳食与肿瘤 营养因素与肿瘤;膳食调整 6.7.5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膳食调整 胃肠道疾病及膳食调整;胰脏、肝脏疾病的膳食结构 第七章 烹饪工作者的营养工作方法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并掌握:烹饪工作者的营养工作方法:营养知识的普及、开展营养调查、调整膳食结构、协助社会营 养监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营养知识的普及、开展营养调查、调整膳食结构、协助社会营养监测; 难点:协助社会营养监测。

【教学内容】 7.1 营养知识的普及 7.1.1 在集中就餐人员中普及营养知识 7.1.2 岁一般就餐者加强营养指导 7.2 开展营养调查,调整膳食结构 7.2.1 开展营养调查,调整膳食结构 7.2.2 调整膳食结构 7.3 协助社会营养监测 7.3.1 社会营养监测的意义 7.3.2 社会营养监测的指标 7.3.3 社会营养监测的结果分析与评价 第八章 实验、实训:一周膳食调查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并掌握:膳食调查的方法及数据采集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数据采集方法及数据采集、调查报告撰写; 难点:数据采集、调查报告撰写。 【教学内容】 膳食调查的方法及数据采集方法、调查报告撰写 五、 实践环节要求
要求学生对当地居民的膳食和营养状况进行实践调查,计划 4 学时。学生也可利用课余时间自行组织实施。 六、 课程学时分配要求 课时分配 讲课 习题课 实训课 备注
序号
教学内容

1 绪论 2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 3 烹饪原料营养价值 4 烹饪加工对原料营养价值的影 响
2 24 10 4 6 14 2 4 2 小计 合计 62 68 2 4
5 合理烹饪 6 烹饪营养与健康 7 烹饪工作者的营养工作方法 8 膳食调查 9 复习测试
七、
其它说明
1.教学过程及要求 (1)本课程在第三学期实施,每周 4 学时,计划教学周数为 17 周,共 68 学时。 (2)本课程主要采取课堂讲授及做实验等方式进行教学,学习中若能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将会事半功倍。 (3)本课程学生学习课堂与课后时间比建议为 1 比 1。 (4)学生在自学时可参考《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等书籍。 (5)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大纲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2.课程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营养、营养学概念、蛋白质的功能、营养价值评价、蛋白质营养不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供给量与 来源、脂类的组成、功能、营养价值评价、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碳水化物的营养价值评价、对人体健康的 影响、维生素的功能、营养价值评价、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无机盐与微量元素的功能、营养价值评价、对 人体健康的影响、水的生理功能、营养素在烹饪过程中理化性质的改变、营养素损失的途径、减少营养素 破坏与损失的途径、烹饪原料选择与搭配的原则、膳食营养素供给量标准的制定、我国目前的膳食结构、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配餐与食谱编制的方法和步骤、实验。 难点:消化道的结构、功能、蛋白质的组成、结构、营养价值评价、脂类的结构、营养价值评价、碳水化 物的组成、结构、维生素的结构、烹饪方法对营养素的影响、我国与其他国家 RDA 的比较、实验。 3.后续主要课程 无

4.参考书目: 《烹饪营养学》 彭 景 2000.1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5.考核方式 该课程为考试课程,采取闭卷形式,成绩分为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总评成绩的计算方式:平 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按 1:3:6 的比例计算;如无期中考试:平时成绩、期末成绩按 3:7 的比例 计算。 八、 课程大纲修订情况及责任人员 执行时间 执笔人 课程归口部门 教研室主任 课程归口系部主任 2006.9 谢亮/汪晓琳 旅游烹饪系 丁玉勇 赵军

《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授课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精细化工方向 学时数48 学分3分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化工工艺专业精细化工方向的专业课程。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是结合精细化工发展的重点及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重点讲述了表面活性剂、合成材料助剂等系列产品的合成原理、原料消耗、工艺过程、主要操作技术和产品的性能用途,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和新品种的开发奠定必要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 绪论(学时3)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精细化工定义、分类及其特点。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精细化工发展的重点和动向。 难点:精细化工定义及其应用 第一章精细化工工艺学基础知识(学时3)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精细化工工艺学基础。2、精细化工工艺计算内容:物料、热量衡算和设备选型计算。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精细化工的技术开发和发展策略。 难点:精细化工工艺学基础及物料衡算。 第二章表面活性剂(学时18)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表面活性与表面张力、表面活性剂的分类、结构特点及其物化性质。3、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概况,羧酸盐型、硫酸酯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生产路线及工艺路线;磺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及工艺路线。4、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种类之胺盐型表面活性剂的生产路线和工艺路线;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6、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生产方法及工艺路线。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2、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性能介绍。5、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生产方法及工艺路线。7、磷酸盐类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及工艺路线。 难点:表面活性剂结构特点及其物化性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路线及工艺路线。 第三章合成材料助剂(学时12)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合成材料助剂的定义、类别。3、增塑剂的定义、分类、增塑机理、增塑剂的性能要求、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生产工艺路线。4、阻燃剂、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类别及生产工艺介绍。5、热稳定剂、发泡剂、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及合成生产工艺路线。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2、合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的应用及发展概况。6、增塑剂的主要品种特点。7、阻燃剂、抗氧化剂的应用。8、热稳定剂、发泡剂、抗静电剂的分类、应用。 难点:增塑剂的增塑机理、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生产工艺路线。阻燃剂、抗氧化剂、

试验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实验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实验诊断学 英文名称:laboratory diagnosis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必修考查 总学时:42 学分:2.5 理论课学时:32 实验课学时:10 适用对象:口腔医学专业本科学生 一、课程性质和地位 实验诊断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实验室方法对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细胞取样和组织标本等进行检查,从而获得病原学、病理形态学或器官功能状态等资料,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分析的诊断方法。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也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通过对实验诊断的学习,为临床各学科、临床见习与实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手段和方法 实验诊断的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实验、考试等。其中课堂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CAI课件、电化、多媒体,对板书和各类鉴别要点的挂图进行启发式,以达到使学生融会贯通、快速理解的目的。实验是教师在实验室里指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等手段强化学生对理论的记忆,使之更好地配合好理论。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实验诊断学以临床诊断为中心,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正确选择,掌握各项检查的适应症,熟悉和了解原理和方法,重点掌握参考值和临床想结合正确解释检查结果,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第一章概论 【掌握】掌握实验诊断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 【熟悉】正确的选择实验室检查项目。 【了解】如何进行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第二章临床血液学检测 第一节血液的一般检测 【掌握】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方法、正常值及

增减变化的临床意义。 【熟悉】贫血的形态学分类法、网织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积测定及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的方法、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了解】了解红、白细胞病理形态改变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思考题: 1、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测定的参考值、临床意义? 2、红细胞各种形态变化的临床意义? 3、中性粒细胞增多、减低的临床意义? 4、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如何,何为核左移、核右移? 5、异型淋巴细胞包括几种,形态变化如何? 6、三种红细胞指数结束变化的临床意义? 第二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 【熟悉】溶贫常用的实验室检查的临床应用。 思考题:溶血性贫血的实验诊断项目有那些? 第三节血细胞的形态特征 【掌握】骨髓细胞的起源及发育演变规律。 【熟悉】正常骨髓细胞的形态和分类 【了解】常用的细胞化学染色法及诊断意义 思考题: 1、骨髓增生度分级及临床意义 2、细胞组织化学染色的临床意义 第四节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掌握】ABO血型系统、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的原则。 【熟悉】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 【了解】其他血型系统。 思考题: 1、ABO血型鉴定的临床意义,交叉配血临床意义? 2、Rh血型鉴定的临床意义? 第五节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 【熟悉】各种贫血的骨髓象和血象的形态学特点

水工程经济与概预算课程教学大纲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理工学科部 《水工程经济与概预算》课程 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二○一五年七月

《水工程经济与概预算》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工程造价基本知识 课程内容: 1、基本建设和分类。 2、基本建设程序。 3、基本建设项目划分。 4、建设工程造价和文件。 基本要求: 1、熟悉基本建设和分类。 2、了解基本建设程序。 3、了解基本建设项目划分。 4、掌握建设工程造价和文件。 本章重点:基本建设和分类、建设工程造价和文件。 本章难点:建设工程造价和文件。 第二章水工程造价编制与组成 课程内容: 1、投资估算。 2、设计概算。 3、施工图预算。 4、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 基本要求: 掌握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 本章重点: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本章难点: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第三章工程定额 课程内容: 1、定额概述。 2、企业定额与施工定额。 3、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 4、单位估价表。 5、工程预算定额。 基本要求: 1、熟悉企业定额与施工定额、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工程预算定额。 2、掌握单位估价表。 本章重点:企业定额与施工定额、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工程预算定额。

本章难点:企业定额与施工定额、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工程预算定额。第四章水工程概预算费用与计价程序 课程内容: 1、水工程费用与组成。 2、水工程计价程序。 3、水工程费用计算。 4、水工程造价构成分析。 5、工程量清单计价。 基本要求: 1、熟悉水工程费用与组成。 2、了解水工程计价程序。 3、掌握水工程费用计算。 4、了解水工程造价构成分析。 5、学会工程量清单计价。 本章重点:水工程费用与组成;水工程费用计算。 本章难点:水工程费用计算。 第五章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图概预算编制 课程内容: 1、给水排水工程系统概述。 2、给水排水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表套用。 3、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 4、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实例。 5、给水排水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实例。 基本要求: 1、了解给水排水工程系统。 2、熟悉给水排水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表套用。 3、掌握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 本章重点:给水排水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表套用;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本章难点:给水排水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表套用。 第六章消防工程施工图概预算编制 课程内容: 1、消防工程系统概述。 2、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表套用。 3、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 4、消防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实例。

检体诊断学教学大纲

诊断学教学大纲 前言 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学科,本课程是临床医学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诊断原理和方法的理论与实践实习,学会采集与分析客观的人体资料,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各临床课程奠定基础。在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方面要求掌握常见症状的临床表现、发生机理及临床意义;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掌握望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的基本检查方法;熟悉各系统各部位的检查内容,正常及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重点了解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腹部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掌握血压测量方法。了解心电产生的原理及常用导联,熟悉正常心电图各波的图象、正常值,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范围及临床意义以及几种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特征。了解心脏超声检查的原理及临床应用价值。最终达到掌握诊断过程的思维方法,能独立进行病史采集、系

统体检、正确选择辅助检查项目并作出初步诊断;能完成格式正确、文笔通顺、简练,有系统分析与符合逻辑的完整病历;初步具备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绪论 目的要求 诊断学是阐述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它是临床各科的入门和基础,是由基础过渡临床学习的桥梁课程。因此临床思维方法的培养及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是诊断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主要内容 1、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2、学习诊断学的方法和要求。 3、诊断学的基本内容:常见症状与体征、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检查及其他一些特殊检查,还包括病史采集与书写,通过临床思维分析得出初步诊断。 教学的重点、难点

1、掌握正确的诊断思维 2、熟悉诊断学的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自学(适当指定参考书及相关杂志)。 问诊 目的要求 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主要内容 1.问诊的重要性 2.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3.问诊的内容 ①一般项目 ②主诉 ③现病史 ④既往史 ⑤系统回顾 ⑥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生育史、家族史。 教学的重点、难点 1、问诊内容 2、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录像。 水肿 目的要求 1.了解水肿的发生机制 2.掌握全身水肿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主要内容 1.保持血管内液与组织间液平衡的主要因素及水肿产生的机制2.全身水肿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砼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砼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50441023 课程英文名称: Concrete Technology 课程总学时:48 讲课:48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0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砼工艺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主要讲述水泥与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混凝土的基本性能、水泥与混凝土的性能检测,水泥与混凝土的生产工艺,以及混凝土的施工工艺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防范。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除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外,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硅酸盐水泥的组成以及特性; 2.掌握工程中水泥选用的方法; 3.掌握普通混凝土的组成及组成材料选用方法; 4. 具备配置普通混凝土的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掌握水泥与混凝土的组成,生产工艺和施工工艺的基础上,初步进行生产工艺和施工工艺的设计,并能根据水泥和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产品问题,进行弊病原因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硅酸盐水泥的基本组成,基本生产配方设计,掌握硅酸盐水泥的基本性能检测与后期性能调配;掌握普通混凝土的基本组成,组成材料的性能要求及特点,新拌混凝土的基本工作性能,硬化后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和混凝土耐久性的指标,以及如何通过施工工艺进行三方面性能的调整;掌握普通混凝土的实验室配合比设计和施工现场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并能理顺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掌握普通混凝土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 3.基本技能:具备初步进行水泥生产工艺设计和混凝土生产工艺设计的能力;具有利用本课程基本知识进行工程应用初步能力。能够独立进行水泥基本性能检测、混凝土配制。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以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应用及结果分析为主线,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着重讲解。由于本课程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例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教授学生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处理好重点与难点,将各种测试方法的实际应用纳入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例和作业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自学能力。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在完成先修课程之后进行。本课程主要的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化学、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等。本课程将为毕业设计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公共营养师教学大纲

公共营养师技能培训计划及教学大纲 一、培训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二、培训目标: 学员通过培训,系统的学习职业道德基本知识,医学基础知识,营养学基础知识,人群营养基础知识,食物营养与食品加工基础知识,食品卫生基础知识,膳食营养指导营养教育和社区营养管理基础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能成为餐馆酒楼、快餐公司、营养餐公司,各类食品、饮料、保健品公司,部队、院校、厂矿、机关单位、民航、铁路、医院、养老院等机构提供科学的膳食设计或指导;从事食物选择、食谱编制、营养评价,营养教育和管理工作,开展营养配餐工作,提供咨询,并传授烹饪原理知识、食品营养知识;从事公众膳食营养状况的评价与指导、营养与食品知识传播,促进社会公众健康的职业技术人员。 三、培训内容: (1)医学基础知识 (2)常见烹饪原料的基础知识; (3)基础营养学知识; (4)食品安全及食物中毒及其预防; (5)餐饮成本核算知识; (6)有关法律知识与职业道德; (7)营养配餐的准备; (8)营养食谱的制定:中国膳食结构模式;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及食谱设计;不同宴席的食谱设计;常见疾病饮食治疗及饮食禁忌等。 (9)营养餐的制作。 (10)膳后总结。 (11)营养计算软件的应用。

公共营养师四级培训教学大纲 第一章法规、职业道德知识 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相关知识 第二节《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相关知识 第三节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 的相关知识 第四节国家营养配餐员的定义及职业规范及国家职业资格说明 第二章医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人体解剖生理基础知识 第二节食物消化吸收基础知识 消化系统的组成与消化。营养素的吸收与代谢物质的排泄。 第三章营养学基础知识——人体需要的营养素 第一节营养与健康概论和营养学发展史 第二节蛋白质: 蛋白质组成和必需氨基酸。蛋白质的生理功能。食物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蛋白质营养不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及需要量,第三节脂类: 脂类的组成和分类。脂类的生理作用。膳食脂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食物脂肪的营养价值评价。脂类的摄入量及其食物来源。 第四节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碳水化合物营养不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与供给量。 第五节:能量: 能量单位。能量来源与能量系数。人体能量消耗。能量的供给与食物来源 第六节:矿物质: 概述。常量元素。微量元素 第七节:维生素: 概述。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

企业诊断-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8年制 精品

《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8年制) 课程编号: 14037401 学分: 7.5 总学时:103 学时 大纲执笔人:戚秀卿、宋浩明、刘琦大纲审核人:戚秀卿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临床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诊断思维的一门临床学科;是在基础医学课程学习后,为过渡到临床各科学习而开设的临床课程;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课,也是通向临床各科学习的桥梁。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学习问诊和体格检查的基本内容、方法技巧和心电图、肺功能以及各种内镜检查的方法和临床意义,使学生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正确地搜集资料、分析综合,得出符合疾病本质的结论——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学》为103学时。 二、面向专业 临床医学等专业。 三、课程基本要求 深入领会各个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逐步学会与患者接触和交流,掌握问诊的方法、内容和良好的问诊技巧,能独立进行全面系统的问诊。能用规范的手法进行全身系统的体格检查,掌握异常体征及其临床意义。掌握正常心电图及常见异常心电图图形分析。熟悉诊断步骤,逐步掌握临床思维方法,能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按照诊断程序进行临床分析、综合,作出临床诊断。独立完成内容真实、格式正确、字体规范、文笔流畅、表达清晰的病历,并能作清楚、流畅的口头报告。 (一)症状学 掌握常见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伴随症状、鉴别诊断及问诊要点。掌握询问常见症状的方法,通过分析症状的个性及其伴随症状作出初步症状诊断。 (二)问诊 掌握问诊的方法,内容及注意事项,使学生充分认识问诊的重要性。熟悉特

《林业技术经济学》(新版)教学大纲

《林业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授课专业:林学专业2007级 学时数:27 学分数:1.5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门课程是林学专业的选修课。林业技术经济学是技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科学,或称边缘科学。它是对为达到某种预定目的而可能被采用的各项不同的技术政策、技术方案、技术措施的经济效果进行计算、分析、比较和评价,从而选择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最优方案的科学,即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林业技术经济学也是林业经济学科体系中的一门新兴学科。 二、课程教学内容 绪论(0.5学时) 要求理解技术经济的概念,技术和经济的关系,林业技术经济研究的对象、内容和任务以及其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 一般了解:林业技术经济研究的内容和任务以及其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 全面理解:技术经济的概念,技术和经济的关系。 简单应用:简述林业技术经济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第一章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的基本原理(1.5学时) 一般了解: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的特点,如何处理林业生产中不同技术经济效果之间的关系。 全面理解:经济效果原理。 难点分析:经济效果原理和如何理解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的特点。 第二章技术方案经济比较的可比条件和评价标准(2学时) 一般了解:技术方案经济比较的可比条件。 全面理解:评价林业技术方案的客观标准。 难点掌握:资金的时间价值。 综合运用:资金的时间价值的计算。 第三章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2学时) 一般了解: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的作用和设置原则。 全面理解: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 重点掌握: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 难点分析: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 第四章林业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方法(3学时) 一般了解: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研究的一般步骤,以及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的内容。 全面理解:比较分析、因素分析、盈亏平衡分析。 难点分析:因素分析。 第五章技术经济预测和决策(4学时) 一般了解:技术经济预测概述。 全面理解:定性预测法、回归预测、时间序列预测以及其它方法,马尔科预测技术,技术经济决策和效用曲线。 难点分析:回归预测和效用曲线的应用。 第六章线性规划(1学时) 本章内容要做好自学的基础上再进行讲解,因为其中内容涉及到数学内容的较多,难于在有限时间内讲解清

西医诊断学教学大纲

1、【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诊察病情,辨别病证 的一门学科。 《中医诊断学》的教学内容有绪论、四诊、辨证、综合运用四个部分,主 要内容为诊法与辨证。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 与基本知识,具备一定诊察病情、辨别病证及书写病案的能力,为今后学习中 医各门临床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它是一门衔接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和临 床各科的桥梁课程。 2、【课程教学要求】 《中医诊断学》课程的教学时数为108(其中课堂讲授81学时,临床见习 27学时),教学中应注意理论教学和直观教学及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在课堂 教学中,充分运用图表、模型、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适当进行病例分析讨 论,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完成了课堂教学的二分之一的内容后,可适当安排临床示教与见习,以便及时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临床见习中要注意诊法、辨证与病案书写等基本技能的训练。 绪论 一、掌握中医诊断学、诊法、症、证、病、辨证、辨病、病案等概念的含义。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法则。 二、熟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 三、了解中医诊断的发展概况。 四诊 第一章 望诊 一、熟悉望诊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二、掌握得神、失神、假神的观察要点、典型表现与临床意义;熟悉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 ,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制定人:门勇教学团队审核人:门勇开课学院审核人:饶品华 课程名称:化工专业英语/ Special English for Chemical Engineering 课程代码:040341 适用层次(本/专科):本科 学时:32 学分:2 讲课学时:32 上机/实验等学时:0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大学英语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等 教材:胡鸣刘霞,《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主要参考书: 董坚,化学化工专业英语.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基础选修课,是在本科生公共外语学习基础上,围绕化学工业、化工工艺、化学工程以及化工前沿领域等专业知识,着重学习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的表达、写作和翻译技巧。在学习中,特别注重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表达方式的掌握和理解。本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化工专业英语阅读、翻译和写作能力,一定的听说能力,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化工专业科学研究所需信息。能阅读本专业的英语科技资料,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分为“化学工业”、“化工工艺简介”、“化学工程”和“化工前沿领域”四大部分。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如下: (一)化学工业(Chemical industry) 学习目的和要求:主要介绍化学工业的起源、发展历史和包含的内容。通过学习,掌握相关专业英语词汇和语法现象,一些常用术语的英语表述方法,初步熟悉专业英语的翻译方法,了解化学工业发展历程。 重点和难点:英语专业词汇,相近词义的辨析,英译汉方法,长句的分析和理解。 工业催化剂概述 (二)化工工艺简介(Chemical Technology) 学习目的和要求:主要介绍化工工艺概论,结合典型化工工艺过程,介绍有机和无化学品的原料来源及生产工艺方法,学习、掌握相关专业英语词汇和语法现象及一些专业术语的英语表述方法,。 重点和难点:英语专业词汇,特殊的句子和语法现象,英译汉方法。 (三)化学工程(Chemical Engineering) 学习目的和要求:主要介绍化学工程的定义、历史,化工单元操作,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

营养配餐专业教学大纲

营养配餐专业教学大纲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营养配餐专业教学大纲 一、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主要以具有一定文化程度、思想素质较高,身体健康的农村劳动力培训。 二、培训时间: 培训时间20天,60学时,其中理论课30学时,实操30学时。 三、培训内容: 熟练掌握和运用营养学的基本知识,根据用餐人员的不同特点和要求,配制适合不同人群合理营养要求的餐饮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要而服务。营养配餐员初级基础营养学知识;各类食物营养元素构成;中国居民膳食宝塔;营养与疾病;食品卫生及其管理;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等;中高级营养与疾病;营养食谱的制定;营养配餐软件的使用,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等。 四、课程设置及安排 1、培训常见烹饪原料的基础知识,食品营养基础知识,食品的安全知识(尤其是人们对转基因食物的关注),食物中毒及其预防(尤其是细菌食物、霉变食物等),餐饮成本核算知识,有关法律知识等。让学员了解学习营养配餐员必须的知识。 2、让学员在技能上掌握营养配餐的准备,营养食食谱的制定,营养餐的制作(核实、检查烹饪原料,适合合理的烹饪方法,定性、定量、标准化的烹饪,婴幼儿、孕妇和乳母的营养配餐的制作,青少年、中老年人的营养配餐的制作,肥胖病人、糖尿病人的营养配餐的制作等)优秀精典的食谱总结与推广。

四、营养配餐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 1、营养配餐基础知识:通过对刀工、刀法、勺工、勺法的讲授和操作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烹饪各项基本功;重点掌握各基本功的达标要求和标准。熟练掌握营养原料初步加工方法、出肉加工、干货涨发和配菜知识;熟练掌握原料初熟法、火候、调味、糊浆芡、装盘知识等。 2. 热菜营养配餐实务:通过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刀工、火候、调味的常用技法;具备设计、制作标准宴席和制作一定数量的风味菜、特色菜的娴熟技艺;能根据菜肴制作的风味要求正确选用;能完成常见烹调原料预加热处理、干货原料的涨发工作,符合质量标准;能运用炒、熘、爆、炸、蒸、煮、烧等烹调技法完成具有当地风味的菜肴制作工作,符合菜肴质量标准;能独立完成烹调岗的日常基础工作;重点掌握四大地方风味流派热菜的制作技艺和当地传统名菜的制作技艺;具备更新和发展菜品的能力。 3.面点营养配餐实务:通过讲授和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发酵、水调、油酥、米粉面团的性质、调制方法及制坯、制馅、成型、熟制知识;重点掌握我国面点的风味流派和特征;能正确选用;能根据面点品种完成常见面点馅心制作、面团调制、面团成形制作工作,符合质量标准;能运用蒸、煮、烤、炸、煎等熟制技法完成具有当地风味的面点制作工作,符合面点质量标准;能独立完成面点岗的日常基础工作。 4. 冷菜营业配餐房实务:通过知识讲授和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中、低档宴会冷菜的制作技艺;熟练掌握冷菜、冷拼与食品雕刻的制作技法、拼摆手法和雕刻技巧;重点掌握花色拼盘和常用果蔬雕刻,果盘、围边点缀的制作技艺;能完成中档宴席的冷菜制作工作;有较强的岗位责任意识和良好的工作能力。 5. 西餐营养实务:通过对西餐知识的讲授和西餐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西餐工艺的内容、充分认识西餐工艺在烹饪专业中的重要地位、作用;正确掌握西餐工艺的专业知识,对重点知识有较深的理解和认识,做到举一反三;能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知识与有关专业课程的知识相结合,并能在烹饪实践中正确运用。能独立完成西餐各岗的日常基础工作。有较好的岗位责任意识和工作适应能力。 6.营养配餐实务:通过对营养配餐知识的讲授和营养配餐的综合训练,使学生能对一般烹饪原料进行感官质量检验;能计算全日能量摄取量和营养素供给量、每餐能量和营养素供给量;能根据营养食谱的设计要求设计和确定主、

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4037401 学分:7.5 总学时:103 学时 课程性质与目的 临床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差不多知识、差不多技能和诊断思维的一门临床学科;是在基础医学课程学习后,为过渡到临床各科学习而开设的临床课程;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课,也是通向临床各科学习的桥梁。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学习咨询诊和体格检查的差不多内容、方法技巧和心电图、肺功能以及各种内镜检查的方法和临床意义,使学生把握诊断疾病的差不多原理和方法,正确地搜集资料、分析综合,得出符合疾病本质的结论——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学》为103学时。 面向专业 临床医学等专业。 课程差不多要求 深入领会各个症状的病因、发生气制、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逐步学会与患者接触和交流,把握咨询诊的方法、内容和良好的咨询诊技巧,能独立进行全面系统的咨询诊。能用规范的手法进行全身系统的体格检查,把握专门体征及其临床意义。把握正常心电图及常见专门心电图图形分析。熟悉诊断步骤,逐步把握临床思维方法,能按照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按照诊断程序进行临床分析、综合,作出临床诊断。独立完成内容真实、格式正确、字体规范、文笔流畅、表达清晰的病历,并能作清晰、流畅的口头报告。 (一)症状学 把握常见症状的病因、发生气制、临床表现、相伴症状、鉴不诊断及咨询诊要点。把握询咨询常见症状的方法,通过分析症状的个性及其相伴症状作出初步症状诊断。 (二)咨询诊

把握咨询诊的方法,内容及注意事项,使学生充分认识咨询诊的重要性。熟悉专门情形的咨询诊技巧。 (三)体格检查 把握视、触、叩、听、嗅诊的差不多检查方法。 把握一样检查各项内容的正常状态和专门改变的临床意义。 学习头、颈部各器官的检查方法与顺序,认识正常状态,把握常见专门体征及临床意义。了解眼功能检查、眼底检查、听力检查。 学习视、触、叩、听四种差不多检查方法在胸廓和肺部的正确应用,并能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查结果。把握胸部的体表标志、胸廓和肺部体检的差不多内容,识不肺部正常体征,把握常见专门体征及其产生气制、临床意义。 了解乳腺的检查方法、顺序、正常状态及专门改变。 了解呼吸系统某些专门的体检方法。熟悉呼吸系统常见专门发觉及其鉴不。 学习询咨询呼吸系统疾病病史的方法并写出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 学习心脏的检查方法并能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查结果。把握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心前区专门搏动、震颤、心脏浊音界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把握S1、S2的产生气制、听诊特点及鉴不要点。把握心音变化、额外心音的概念、特点及临床意义。把握心脏杂音的产生气制、听诊要点、鉴不要点及其临床意义。把握心包摩擦音的产生气制、特点、临床意义及与胸膜摩擦音的区不。 熟悉脉搏、血压、血管杂音、周围血管征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了解循环系统某些专门的体检方法。熟悉循环系统常见专门发觉及其鉴不。 学习询咨询心血管系统疾病病史的方法并写出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 熟悉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把握腹部视、触(重点为肝、脾、胆囊、肾触诊)、叩、听诊检查方法。把握压痛、反跳痛、腹部肿块、腹水(移动性浊音、液波震颤)、振水音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了解腹部某些专门的体检方法。熟悉腹部常见专门发觉及其鉴不。

《工程经济》教学大纲

重庆高级建筑技工学校《工程经济》课程教学大纲 专业课教研组编写教师:魏佳强 2013年2月23日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概述。 在专业培养方案中,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选修课。这门课程的主要特点是理论知识较强。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27 适用对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成专学生 考核方式:该课程的考核方法分两部分成绩。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30%。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等 教学对象:2011级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二年级上学期的成专学生。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它是由技术科学、经济学与管理科学等相互融合渗透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具有理论面宽、实践性强、政策性要求高等特点。基本任务是研究建筑工程专业的基本经济规律及工程项目经济效果的分析原理和方法。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及其在项目前期决策中的应用,并对建筑工程项目资金筹措、项目经济评价指标和方法、不确定性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财务评价、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设备更新分析、价值工程、风险决策与风险管理等内容有一个系统的把握,具有一定的开展技术经济分析、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具有初步的经济分析、科学管理的基本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学生对本课程由浅入深地学习,激发学生对建筑及建筑行业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成为一名技术强、能力过硬并具有强烈事业心、责任心的技术管理人才。 三、本课程与该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专业课,用到的知识较为全面,既牵涉基础课,又涉及专业基础课,与其有密切联系的课程有:《建筑构造》、《建筑法规》、《建筑材料》、《工程量计价》。本课程是理论性和应用性极强的专业课。 四、教学方法 工程经济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和应用性很强。在教学方法上,要在讲清楚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和学会工程经济规范条文的应用,熟悉各种经济指标,能熟练地运用规范进行各种基本构件的经济效果评价。 作业对熟悉基本理论和计算应用是不可缺少的,所以要有计划地根据课程的进度,安排足够的习题,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重视学生自我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规范的相关规定。

临床医学概要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概要教学大纲 (供药学专业本科生用)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临床医学概要Synopsis of clinic 课程号(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时:51 学时学分:3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教学目的 《临床医学概要》着重对疾病的病理生理和实验室及其它检查对疾病诊治的联系,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要内容,从而对常见症状和各科疾病有一概要认识。 通过讲授、自学、讨论等方式,按理论联系实际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来组织教学,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中心,旨在提高学生学习该科的兴趣,提倡学生自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将临床医学与临床药学各科相联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二)基本要求 本课程除诊断学基础为基础章节外,涉及内、外、妇、儿、传染病等临床各见疾病,该科所占课时不多,但要求学生能通过临床医学概要的学习,对体格检查、常见症状和各科疾病有一概要的认识。结合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概念叙述清楚,着重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诊断学基础3学时 常见症状:发热、头疼、惊厥、咳嗽与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心悸、恶心与呕 吐腹痛、呕血、便血、黄疸、水肿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 问诊的重要性,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问诊的内容。 体格检查: 1、基本检查方法:视、触、叩、听、嗅。

2、一般检查:全身状态检查(性别、年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发育和体型、营养、意识状态、面容与表情、体位、步态)、皮肤检查、淋巴结检查。 3、头部及其器官:头颅、眼、耳、鼻、口腔。 4、颈部:外形、姿势和运动、血管、甲状腺、气管。 5、胸部:体表标志、(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凹窝和解剖区域)、胸壁、胸廓和乳房、肺和胸膜及心脏的视、触、叩、听。 6、腹部: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腹部的视、触、叩、听。 7、脊柱与四肢:脊柱、四肢与关节。 8、神经系统检查:深反射、浅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 第二章急症医学3学时 心跳呼吸骤停概念、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 昏迷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病因诊断、昏迷病人的急救和处理。 休克概念、分类和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诊断、治疗。 急性呼吸衰竭概念、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 有机磷农药中毒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预防、治疗。 烧伤概念、烧伤面积的估计、烧伤深度的估计、烧伤严重程度分类、病理改变与临床分期、治疗。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防治原则。 第三章传染病3学时 传染病流行过程、影响传染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防治原则。 病毒性肝炎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防。 霍乱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防治原则。

临床诊断学教学大纲

《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目得与任务: 临床诊断学就是研究诊断疾病得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诊断思维得一门临床学科。就是为医学生学毕基础医学各门学科,过渡到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而设立得一门必修课,就是临床各学科得基础课,也就是通向临床各科学习得桥梁。本课程得任务就是讲解问诊与体格检查得基本内容与方法技巧;心电图、肺功能与各种内镜检查得方法与临床意义;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诊断疾病得基本原理与方法,正确地搜集资料、分析综合,得出符合疾病本质得结论——临床诊断。 二、课程基本要求: 在深入领会各个症状得病因与机制基础上,学会与患者接触与交流,独立进行全面系统得问诊,深入理解患者得主诉与病史。能用规范化手法进行系统、全面、重点、有序地体格检查,掌握常见异常体征及其临床意义。熟练掌握主诉、症状、体征间得内在联系与临床意义。熟悉心电图机操作,掌握正常心电图及常见异常心电图得图像分析。能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得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按照诊断程序进行临床分析、综合,作出临床诊断,独立完成内容真实、格式规范、描述准确、用词恰当、字迹清晰、书写全面、符合要求得住院病历。 (一)问诊 掌握问诊得方法,内容及注意事项,使学生充分认识问诊得重要性。熟悉特殊情况得问诊技巧。 常见症状学 掌握常见症状得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伴随症状、鉴别诊断及问诊要点。掌握询问常见症状得方法,通过分析症状得个性及其伴随症状作出初步症状诊断。除课堂讲授外,部分内容自学。 (二)体格检查 1、掌握视、触、叩、听、嗅诊得基本检查方法。 2、掌握一般检查各项内容得正常状态与异常改变得临床意义。 3、掌握头、颈部各器官得检查方法、体征及临床意义。了解眼功能检查、眼底检查、听力 检查。 4、掌握视、触、叩、听四种基本方法在胸廓与肺部得应用,并能获得较为准确得检查结果。 掌握胸部得体表标志、肺部异常体征、产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了解乳腺得检查方法、顺序、正常状态及异常改变。学习询问呼吸系统疾病病史得方法并写出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 5、掌握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得临床意义。掌握震颤、心脏浊音界得检查 方法及临床意义。掌握S1、S2得产生机制及听诊特点。掌握心音变化、额外心音得概念、特点及临床意义。掌握心脏杂音得产生机制、听诊要点、鉴别要点及其临床意义。掌握心包摩擦音得产生机制、特点、临床意义及与胸膜摩擦音得区别。掌握血压测量、周围血管征得检查方法与临床意义。熟悉脉搏、血管杂音得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学习询问心血管系统疾病病史得方法并写出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 6、熟悉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掌握腹部视、触、叩、听检查方法(重点为肝、胆、脾触诊)。 掌握压痛、反跳痛、腹部包块得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掌握腹部常见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学习询问消化系统疾病病史得方法并写出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 7、熟悉肛门、直肠检查得方法与临床意义。 8、掌握脊柱、四肢、膝关节得检查方法及病理改变得临床意义。 9、熟悉神经系统检查得内容及方法(颅神经、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检查)。掌握神经

《化工技术经济》教学大纲

《化工技术经济》教案大纲 课程编号: 总学时:(理论教案学时,实践教案学时) 学分: 基本面向:化学工程与工艺类本科生 所属单位(教研室、实验室):化学工程系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性质及任务 本课程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化学工业的技术特点,紧密联系中国国情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学习和掌握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其任务是运用技术经济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注重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的普遍原理与化工生产的紧密结合,研究化学工业和化工过程中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结合,力求提高化工过程及设备、乃至整个工业的能源、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局部和整体的经济效益。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了解经济理论的基础知识和化学工业的特点; .通过学习经济效益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包括经济效益指标、资金的时间价值和等效计算、投资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等,增强经济效益观念,提高效益分析能力; .理解和应用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掌握工程项目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能对生产、科研、设计等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技术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属于化学工程的选修课程,可以为先学习化工的基础知识作为铺垫,以增加了解本课程化工技术可行性和合理性,优化设计。 四、本课程的教案内容 (一)绪论 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教案内容和教案环节的安排; 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要求;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 化学工业的概念和特点; 技术和经济的关系;

化工技术经济学的形成及作用; 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经济观念。 目的与要求: .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 了解化学工业的概念和特点; . 明确技术和经济的关系; . 了解化工技术经济学的作用; . 明确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经济观念。 (二)化工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经济效益的概念和评价原则; 技术经济指标体系; 投资的基本概念; 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的估算; 设备折旧的计算方法; 成本及费用的估算; 销售收入、成本、利润与税金。 目的与要求: . 理解经济效益的概念、评价原则和技术经济指标体系;. 了解投资的基本概念和项目资产的组成; . 掌握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的估算方法; . 了解设备的折旧和折旧率; . 掌握设备折旧计算的基本方法; . 了解成本及费用的概念; . 掌握成本及费用的估算方法; . 理解销售收入、成本、利润与税金之间的关系。(三)化工技术经济的基本原理 可比原则; 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和衡量; 利息与利率; 现金流量及现金流量图; 资金等效值的概念; 资金等效值的计算方法。 目的与要求: . 了解可比原则的概念和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