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交际心理障碍案例

交际心理障碍案例

交际心理障碍案例
交际心理障碍案例

案例1:

晓华有点结巴,从小他就害怕别人叫他结巴。所以和别人说话时,他总是说的很慢,平常大家也听不出来他是个结巴。因为一急他就结的更厉害了。结果在一次朋友聚会中,有个人无意开玩笑说他从小就是个结巴,他一听急着想要辩解,没想到满脸急的通红,嘴里真的结巴的说不出话来。后来他很不开心的找个借口离开了聚会的地方。

案例2:

李华的钢琴练的特别棒,她的授课老师经常表扬她,说她悟性好,潜力很大。她的父母因此对她抱的期望也是很大,结果在一次全校庆元旦晚会表演之际,她一上台就表现的非常紧张,结果她一向弹的很棒的曲子,在这次表演中却弹的相当不顺利,最终的结果也是很糟糕。因此她也有点灰心失望,一蹶不振。在以后的钢琴课中积极性也大不如前了。

案例3:

晓明家比较有钱,因此他和爸爸一样总是觉得没有什么事情是用钱解决不了的。他经常说话口气很大,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尽管他们家很有钱但是愿意和他真心交朋友的人却很少,为此他也一直挺伤感的。。。

案例4:

张越和李文是大学四年的同学,他们一直住在一个寝室中,但是李文一直对张越心存不满,凭什么张越家里就那么有钱,自己的父母一年到头累死累活还不如人家家里的一个司机一个月的工资多。因此尽管张越对他很友好,但是他一直都从内心不喜欢张越反而很讨厌他。

案例5:

张鹏是个很腼腆的男生,在学校的时候大家觉得还可以,因为同寝室的人他还是和大家相处的不错的,但是后来找了工作之后,因为和大家的聚会更少了,随之也慢慢的变得沉默寡言起来,直到三十好几岁还没找到合适的姑娘,为此张大妈可真是急坏了。

案例6:

小红和小娟是一个寝室的室友,小娟是个直肠子,有什么话就直接说什么,有一次小红穿了一件新买的短裙让小娟给点意见。小娟觉得大家是室友,都很熟悉就直接说你穿这件短裙太难看了,你的屁股那么大,穿上这件裙子把衣服都糟蹋了。。。为此小红很生气,好几天都没有理小娟。

案例7:

李敏一直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但是自从她的爸爸妈妈离婚之后,她也开始变了,喜欢找父母要钱买名牌衣服,有时候也开始不按时交作业,甚至还逃课。。。老师们为此都觉得很惋惜。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形成原因分析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形成原因分析 摘要:人际交往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原因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课题《大学生人际交往心里障碍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JS2013--085) 大学阶段是人生最宝贵的时期,每个大学生都希望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便促使身心健康发展,为自己以后的就业和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然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大学生面临最大的问题不是学习和就业,而是形形色色的人际交往问题;如今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往往因为一些客观因素和主观认知的偏差而走入心理误区,导致出现一些心理障碍。 1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1.1 自卑心理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推进,各色各样的学

生也都走进了大学校园,好多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自卑心理,有的甚至表现的极为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这部分学生一天到晚总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任何人处处都比自己强,做事情缺乏信心,总担心做不好被别人嘲笑,个别学生因为严重的自卑心理导致了心理疾病,不得不休学或辍学。 1.2 孤独心理 孤独是一种感到与世隔绝、无人与之进行沟通和交流、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孤独的学生常常因为找不到倾诉的对象,甚至觉得别人都瞧不起自己,不愿意与自己交往而出现萎靡不振的现象,并产生不合群的悲哀,从而也就不主动地与他人交往,久而久之更是感觉到自己总是处在自己编织的圈子里,以至于影响了正常的学习、交际和生活。 1.3 嫉妒心理 嫉妒是指在与人交往中,发现别人在某个或某些方面比自己强而产生的一种不悦、自惭、甚至怨恨的行为。主要表现为: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抱以嫉妒;看到别人得到荣誉和好评不甘心,总希望别人落后于自己;嫉妒心理还常常表现为缺乏竞争的勇气,甚至不采取合理有效的竞争方法,用一些极端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伤害,同时也严重阻碍了自己的心

精神病学案例分析

精神病学案例分析 病案(一) 病人男性,20岁,因坚信有人要迫害自己,三次自杀未遂,而被家人送到医院治疗。患者一年前因被单位评为“先进个人”,为此受到同事议论,生闷气少语,后来又因为和女朋友闹意见,以后逐渐出现精神异常。怀疑别人说他坏话,怀疑别人对他不怀好意,路人故意冲他吐唾沫、吐痰等。有自言自语,自笑,追逐异性等行为,才引起家人注意。入院前有自言自语、自笑,思维内容离奇,病人自 语:“我要死了,同志们再见,拜上帝,微波控制我”,“XX,咱们结婚吧。”对异 性不礼貌。 病人病前性格敏感多疑,胆小害羞怕事。追溯其家族史中,外祖母曾患精神病多年,后在发病时意外死亡。 病人入院后检查躯体、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发现。 精神检查:接触被动,自言自语、自笑,问他笑什么,他说:我才没傻笑呢,神经病~在医生提问下谈出以下体验:近半年来常听到不熟悉的人的语声,有男有女,有时命令他:“去跳楼~”或者:“快去死吧。”入院后,声音仍然命令 他:“躺在床上~”有时议论他,说他“无能。”偶尔感到脑内有声音,声音与他的思想一致,在家中曾多次闻到到死尸气味,有时感到自己的身体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病人坚信外界有某种“微波”在控制他的思维和行为。喊女朋友的名字,自笑,认为我笑是仪器控制的结果。交谈时,情感与外界环境不配合,常闭眼无声的发笑。病人生活自理差,洗漱、更衣需督促,对今后无打算。记忆、智能未见明显缺陷。否认有病。 1、患者存在哪些精神症状,

2、诊断是什么,与哪些疾病鉴别, 3、治疗原则是什么, 4、诊断是什么,与哪些疾病鉴别, 1、感知觉障碍:命令性幻听、评论性幻听、幻嗅、感知综合障碍思维障碍:思维散漫、被害妄想、关系妄想、被控制感、思维化声情感障碍:情感不协调意志和行为障碍:意志减退、行为异常(有自杀行为,对异性不礼貌) 2、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1) 与心境障碍鉴别患者有三次自杀,但不是因为情绪低落,而是在幻听 和妄想的支配下自杀,整个病史中没有明显的情绪障碍,因此可以排除 心境障碍。 2) 与心因性精神障碍鉴别患者发病前有因被单位评为“先进个人”,为此 受到同事议论,生闷气少语,后来又因为和女朋友闹意见等诱因,但发 病的症状与这些事相关性不大,症状荒谬离奇,因此可以排除心因性精 神障碍。 3、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应系统而规范,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2分) 一旦明确诊断应及早开始用药。治疗应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加量。(1分)原则上单一用药,对于出现抑郁情绪、躁狂状态、睡眠障碍的患者可酌情选用抗抑郁剂、心境稳定剂、镇静催眠药,有锥外系反应可合用安坦。(1分) 病案(二) 张某,中年女性。自述两年前她进入股市,是偷偷地动用了家里的一些积蓄,背着丈夫在炒股。开始也赢了一些,觉得很容易。所有就一下子投入了家庭的全部积蓄5万元。6个月前股市很差,输了2万多。她觉得对不起丈夫。逐渐出现心境不好,情绪很低落,开心不起来。对生活提不起兴趣,不想看电视,也很少看报。以前很喜欢听音乐,但现在也没兴趣了。怕与人交往,基本上很少和亲朋好友

社交恐惧症案例

社交恐惧症案例 来访者情况:柳某,女,二十一岁,某科技大学三年级学生。 来信诉说了近年来的苦恼,并希望如有可能一定前来咨询。她在信中说:“长期以来,我一直经受着心理障碍的困扰和折磨,时至今日,我仍旧无法摆脱这个阴影。它已经给我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我真心希望心理医生能帮助我) 她还在信中提出了会见时间,又特意嘱咐道:“我不愿这件事让别人知道,也不希望众多过往的同学看见我,我没有勇气前来敲门,请你们将咨询室外的门开一小缝,我即可进来。” 按照约定时间,心理医生把门敞开着。她来了,神色慌张而羞怯,大步跨入咨询室后赶紧把门关上。心理医生一面热情地为她让坐,一面告诉了心理医生有关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并表明乐意为她排忧解难。 她认为自已是个怪人,有个害羞的怪毛博 两年多来,从不多与人讲话,与人讲话时不敢直视,眼睛躲闪,像做了亏心事。一说话脸就发烧,低头盯住脚尖。心怦怦跳,肌肉起鸡皮疙瘩,好像全身都在发抖。她不愿与班上同学接触,觉得别人讨厌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个:怪人”。最怕接触男生.即使在寝室里,只要有男生出现,也会不知所措。对老师也害怕,上课时,只有老师背对学生板书时才不紧张。只要老师面对学生,就不敢朝黑板方向看。常常因为紧张,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知所云。更糟糕的是,现在在亲友、邻居面前说话也“不自然”了。由于这些毛病,极少去社交场所,很少与人接触。自己曾力图克服这个怪毛病,也看了不少心理学科普图书,按照社交技巧去指导自己;用理智说服自己,用意志控制自己,但作用就是不大。后来她哭诉说,这个怪毛病严重影响了她各方面的发展:学习成绩下降;交往失败,同学们说她清高。她正在争取入党,同学关系不好肯定不行。眼看就快毕业了,这样下去怎样适应社会呢?她急切地就:“医生,请你快点告诉我,我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该怎样才能克服怪毛病呢?” 分折诊断:从柳某的来信叙述和她与心理医生的面谈经过,心理医生分析她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社交中的对人恐怖症。这是由心理原因导致的。只要通过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疗,可以逐渐消除。 施治方案:认知领悟疗法,放松训练法。收藏心理咨询师站! 咨询与治疗:首先,让她回顾一下所经历过的不愉快事件,分析一下自己性格形成的过程,以找出造成她现在这种情况的真正原因,在心理医生的耐心开导下,柳某细细地回忆道:“我从小性格内向、胆些 孤僻。父母对我要求极严甚至苛求。父亲动起怒来特可怕。记得一次我的考试成绩不理想,父亲让我重做生题,我不乐意。父亲怒气冲天地将钢笔甩到我脸上,笔尖刺伤了我的脸,鲜血直流.至今想起那件事还很害伯。父母很正统、很古板,对我的禁忌很多,不准我和男孩子交往。父亲认为女孩子在外蹦蹦跳跳、打打闹闹是不正经的,还容易上坏人的当。所以除了学校和家,我很少在外玩耍,从不和男生交往.中学时,见到男女生之间的往来很反感。” 谈到不愉快的经历,柳某还讲道:…初中时,一向成绩很好的我,一次提问没答好,老师当众批评我、挖苦我,我难过得直流眼泪。再就是大一时,同室一位同学来自农村,家境不好,我经常主动帮助她;资助她,可这样反而伤了她自尊似的。她不但不把我当朋友,反而时常挑剔我、指责我、刁难我,故意当我的面和其他同学亲亲热热,冷落我、孤立我。这使我委曲极了,难过极了。我恨自己,自责自己是不受欢迎的人。后来,我们发生了冲突。我讨厌她、恨她、和她不讲话。我也觉得她讨厌我。不知不觉地我就怕和人接触了,愈来愈害羞了。” 心理医生以关切的耐心的态度听完了她的述说,时间已过了两个多小时,只得约定改日再谈…… 第二次会见时,心理医生先为她作了原因分析:①你的内向、孤僻、胆小的性格特征是

常见人际交往障碍的克服方法

常见人际交往障碍的克服方法 (一)、提高认识,掌握技巧 管理者要注意引导大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对人际交往形成一种积极的准确的认识,而不要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尔虞我诈。同时加强交往技巧的培养,促使交往双方达到心理相容。 为此,在人际交往中应尽可能地做到: 1.肯定对方。人类普遍存在着自尊的需要,只有在自尊心高度满足的情况下,他才会产生最大程度的愉悦,才会对人际交往中对方的态度、观点易于接受。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自尊心极强,因而在交往中首先就必须肯定对方,尊重对方,这是成功交往的一半。 2.真诚热情。人际交往中,若对方感到了你的真诚与热情,显然会得到对方肯定的评价。所以在交往中,不但需要充沛的热情,同时又坦诚言明自身的利益,显得真诚而又合情合理。这样,自然会得到对方的接纳,为成功交往架起了一道桥梁。 (二)充分实践,改善交往措施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大学生从入校的第一天起,只要注意加强交往的实际锻炼,良好的交往能力就一定会形成。初入校门的大学生,在和一些不熟悉的人交往时,可以从一般的寒喧开始,之后转入中性话题。如来自哪个学校,姓名,有哪些业余爱好等,而后再转入双方感兴趣的,触及个人利益的话题,如工作、学习、身体等,最后,即可随便交谈起来,这种交往能锻炼自己使对方开口的本领,寻找相互感兴趣话题的本领。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有赖于相互的了解。相互了解有赖于彼此思想上的沟通。因此要注意常与人交谈,交换看法,讨论感兴趣的事情。这样,可籍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降低内心压力。在沟通中求得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平衡,有益于身心健康。但在沟通时,语言表达要清楚、准确、简炼、生动。要学会有效聆听,做到耐心、虚心、会心,把握谈话技巧,吸引和抓住对方。此外,一个人在不同场合具有不同角色,在教室是学生,在阅览室是读者,在商店是顾客。在交往活动中,如果心理上能经常地把自己想象成交往对方,了解一下自己处在对方情境中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体会一下他人的心理感受,就会理解别人的感情和行为,从而改善自己待人的态度,这种心理互换也是培养交往能力的好办法。 (三)、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 1.真诚。“人之相知,贵相知心”。真诚的心能使交往双方心心相印,彼此肝胆相照,真诚的人能使交往者的友谊地久天长。 2.信任。美国哲学家和诗人爱默生说过:你信任人,人才对你重视。以伟大的风度待人,人才表现出伟大的风度。在人际交往中,信任就是要相信他人的真诚,从积极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的动机和言行,而不是胡乱猜疑,相互设防。信任他人必须真心实意,而不是口是心非。 3.克制。与人相处,难免发生摩擦冲突,克制往往会起到“化干戈为玉帛”的效果。克制是以团结为金,以大局为重,即使是在自己的自尊与利益受到损害时也是如此。但克制并不是无条件的,应有理、有利、有节,如果是为一时苟安,忍气吞声地任凭他人的无端攻击、指责,则是怯懦的表现,而不是正确的交往态度。 4.自信。俗话说,自爱才有他爱,自尊而后有他尊。自信也是如此,在人际交往中,自信的人总是不卑不亢、落落大方、谈吐从容,而决非孤芳自赏、盲目清高。而是对自己的不足有所认识,并善于听从别人的劝告与帮助,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培养自信要善?“解剖自己”,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在社会实践中磨炼、摔打自己,使自己尽快成熟起来。

如何克服紧张的心理障碍文档11篇

如何克服紧张的心理障碍文档11篇How to overcome the tension of psychological barrier d ocuments 编订:JinTai College

如何克服紧张的心理障碍文档11篇 小泰温馨提示:紧张是人体在精神及肉体两方面对外界事物反应的加强,在不同的环境下如何克服紧张状态。本文档根据题材环境下展开内容如何克服紧张,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如何克服紧张的心理障碍文档 2、篇章2:如何克服紧张的心理障碍文档 3、篇章3:解决紧张的心理的办法文档 4、篇章4:克服紧张的心理障碍的办法文档 5、篇章5:克服急躁情绪的方法文档 6、篇章6:消除讲话紧张的六大方法文档 7、篇章7:领导面前消除紧张五大方法文档 8、篇章8:讲话时紧张心理的表现和原因文档 9、篇章9:容易紧张引发焦虑症该怎么办文档 10、篇章10:怎样预防心理焦虑文档 11、篇章11:焦虑症的行为表现文档

人一旦紧张,就容易惊慌失措、心烦气躁,令你做什么都难以成功,这时你不得不思考该。下面是小泰分享的如何克服紧张的心理障碍,一起来看看吧。 篇章1:如何克服紧张的心理障碍文档 正确地认识自我,探寻自我的心理问题并正视这些问题,结合自身情况去制定出适合你克服心理紧张的方法,相信自己一定能战胜自我,克服心理难关的。 容易心理紧张的人要时刻保持身心健康,让身体与精神得到放松。无论何时,你都不要让自己的身体太过疲惫,这样会造成大脑疲劳闭塞,神经紧绷,使得紧张心理越发严重。 当紧张心理情绪爆发,人的行为举动就会受到影响,容易变得不理智、不冷静甚至脾气火爆,这时候你必须要掌控紧张心理,克制不良情绪,让自己冷静思考。 不好的心理情绪我们要克制,同时也要适当、合理地宣泄,让自己的心理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在不影响他人生活的前提下,向朋友倾诉、大哭、大叫、运动等都是不错的宣泄方式。

偏执型人格障碍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偏执型人格障碍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一、个案的基本情况 姓名:小W 性别:女年龄:17 外貌特征:身体发育正常,黑而俏丽,属瘦高型,眼睛大而明亮。头发有黄色挑染,有层次感的中短发,头顶上方扎洋葱辩。时常在右手无名指上带戒指,眼睫毛画得又黑又长。 二、个案背景资料 1、家庭情况: 父51岁,30年前文化大革命平反后狱中释放,与一外地打工妹结婚,育有两女儿。小X是小女儿,比姐姐小3岁。姐姐就读职校。 父的身体常年不好,腿脚不便,没有经济来源。母亲没有文化,靠洗衣服等做钟点工来维持家庭生活。姐姐在大学里打工赚生活费。 住在不足60平米的政府救济房,拿低保。姐妹俩靠减免学杂费,政府补贴维持学习。 2、受教育情况: 个案进入初中时,被老师认为是较聪慧的学生,但学习态度不明确,成绩在班级中下游,在初三中考前三个月,凭借补缺补差冲刺考入高中,是全班考入高中的三个学生之一,也是父亲的骄傲。 初中时,已显个性张扬。无论老师和家长如何着急,但她一点不在意。她说“我只要努力学习,就一定能考入高中”。过度的自信也让家长无可奈何。学习上,理科成绩较差,没兴趣。文科成绩还不错,特别是作文,有一手的好字和文采。个案特别喜欢绘画。 个案曾与初中的老师发生冲突。班主任老师指责个案不努力学习,还要减免学费。个案极度的反应过度,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在班级里拉拢部分学生一起“造反”,在学校领导和家长面前指责老师的言语不当,因此自己不想学习。 初中前,家长对孩子的管教还是很严,规定时间放学到家,在校外逛街迟一点都要遭到父亲的责骂,甚至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往往采用粗暴的教育方式。母亲几乎不过问教育问题,由于没有文化,母女感情比较淡漠。 3、家长的期望: 对个案的健康发展显的没有信心,个案在校内校外的表现也管束不到,仅仅是希望个案能不要在社会上结识不良青年,在学校要遵守规章制度,最好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大学,考不到也没辙,只能提早工作了。

如何克服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如何克服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作者:王华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8 我最近在看有关克服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和心理保健的书籍,了解了好多相关知识,针对我校有关社会适应性的专题,特对我的学习内容作一下归纳总结,与大家共勉。 一,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一般有以下几种: 1.自负 只关心个人的需要,强调自己的感受,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目中无人。与同伴相聚,不高兴时会不分场合地乱发脾气,高兴时则海阔天空、手舞足蹈讲个痛快,全然不考虑别人的情绪和别人的态度。另外,在对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上,过高地估计了彼此的亲密度,讲一些不该讲的话。这种过于亲昵的行为,反而会使人出于心理防范而与之疏远。 2.忌妒 忌妒者总是用望远镜观察一切,在望远镜中,小物体变大,矮个子变成巨人,疑点变成事实。忌妒是对与自己有联系的、而强过自己的人的一种不服、不悦、失落、仇视、甚至带有某种破坏性的危险情感,是通过把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态。当看到与自己有某种联系的人取得了比自己优越的地位或成绩,便产生一种忌恨心理;当对方面临或陷入灾难时,就隔岸观火,幸灾乐祸;甚至借助造谣、中伤、刁难、穿小鞋等手段贬低他人,安慰自己。正如黑格尔所说:“有忌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事业,便尽量去低估他人的伟大,贬低他人的伟大性使之与他本人相齐。 3.多疑 这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不好的心理品质,可以说是友谊之树的蚀虫。这种心情是迷陷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你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事业。具有多疑心理的人,往往先在主观上设定他人对自己不满,然后在生活中寻找证据。带着以邻为壑的心理,必然把无中生有的事实强加于人,甚至把别人的善意曲解为恶意。这是一种狭隘的、片面的、缺乏根据的一种盲目想象。 4.自卑 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时期如果各项活动取得成绩而得到老师、家长及同伴的认可、支持和赞许,便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求知欲,内心获得一种快乐和满足,就会养成一种勤奋好学的良好习惯。相反,他们会产生一种受挫感和自卑感。个体自卑感的形成主要是社会环境长期影响的结果。 自卑的浅层感受是别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层的理解是自己看不起自己,即缺乏自信。 5.干涉

中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心理问题有哪些

中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心理问题有哪些 (一)既不知人也不知己: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特征和心理面貌缺乏了解。 (二)害羞:指在交往中,过多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以致无法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阻碍了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害羞的形成 主要在后天。 (三)孤僻:不随和、不合群,一种属于孤芳自赏、自命清高。另一种属于有特殊的行为习惯,别人难以接纳,不愿意接受他,即怪癖。 (四)自卑:缺乏自信,在交往活动中表现为想象成功的经验少,想象失败的体验多。这种心理在与权威、长者、名人交往时表现得 尤为突出。 (五)角色固着:角色是一个社会学名词,它是指一个人根据社会的舆论、规范和约定俗成的习惯,所表现出的思维、行为方式。一 个人在生活中扮演着许多不断变化的角色,也就是说,人们在社会 里的身份是不断变化的,你的行为特点也得有相应的变化。如果一 个人不知变通,固着一种角色,就是角色固着。 (六)过虑:在交往过程中,尤其是在与陌生人交往时,持有适当的戒备心理是完全应该的。但如果把天下人都看成是可以的人加以 提防,就会严重阻碍交往的发展。过去有句古话叫做“害人之心不 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过虑的另一种表现是求知交,而不愿广 泛结友。这就必然局限了自然的交往面。 (七)封闭:在交往活动中,封闭的人试图把自己关在一统天地里,本着“井水不犯河水”的原则,心里有个顽强的想法,我不想占你 便宜,你也别想借我的光。封闭的另一个原因是担忧公开了自己的 思想观念、身世经历后,人家就会疏远自己。

(八)干涉癖:是爱打听、传播和干预别人的私事和秘密。这种人在国外有一个专门的名词来形容,叫meddlesome,意思是好管闲事的。 (九)强迫癖:有两类,一类是将自己喜爱的东西强加与人,把自己的喜好看作别人的喜好,把自己的意见看作最好的意见,而且十 分热情。一类是将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强加给别人。“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己所欲勿施于人”。 (十)嫉妒:也许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情绪。人总是有一种要求成功的愿望,也有一种超过别人的冲动。 (一)形成中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条件 人际关系的形成,离不开社会的具体环境,离不开活生生的人。中学生人际关系是建立在特定的内部与外部环境和心理环境基础上的。就环境来说,有家庭与学校构成的内部环境,也有社会与自然 构成的外部环境。家庭环境往往是中学生人际关系形成的出发点。 一个人自小生活在和睦、高尚、充满人性和挚爱的家庭环境里接受 父母、兄妹的良好教育和情感培育,对其进入中学之后建立良好人 际关系的影响极大。不仅如此,和睦、高尚、充满人文精神的家庭 还是中学生恢复心理平衡、获得感情补偿、校正人际关系中出现的 不良倾向的“血缘”基地。升人中学后,学校是中学生学习、生活 的直接环境。从客观方面看.学校领导、教师、员工要为中学生良好 人际关系的形成创设各种有利条件,建立起优良的校风、学风,为 中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和交际的物质场所和精神场所。而从 主观方面讲,中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学校创设的条件,并与学校一起 创造条件,自觉地、能动地去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形成中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途径 1、传统上,群体活动的途径特别受到重视。譬如集体参观学习、听报告,是党员或团员还要通过组织生活,集体参加校园的文化活 动(文化讲座、诗歌朗诵、音乐欣赏、书法比赛、课外体育活动、新 年晚会、办墙报、黑板报等)。大学生参加群体活动,为了实现共同 的奋斗目标,结合在一起,相互帮助,共同努力,不仅使自己受到

如何克服销售心理障碍

如何克服销售障碍 一、克服成交心理障碍的要点包括以下几点 1.勇敢面对顾客的拒绝 在销售工作中,不少销售员害怕主动接近顾客,更怕遭到顾客的奚落和拒绝,这是新销售员常见的一种最大的心理障碍。 2.克服职业自卑感 另一种常见的成交心理障碍是有些销售员总认为自己的工作低人一等,形同乞讨,是在恳求别人买东西,存在着很强的自卑感。 职业自卑感的产生主要在于社会上对销售员存在着极大的偏见,同时,这也与销售员自身的知识水平有限有关。 3.期望值不能过高 销售员对成交的期望过高也会构成一种成交的心理障碍。有些销售员前期工作完成得非常出色,而且与顾客谈得比较投机,形成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因而认为成交是水到渠成的事,从而放松了警惕,不去主动促成交易,而是被动地等待顾客提出成交。 二、善于自我解压 有快乐的销售员才有快乐的顾客。每个人都期盼自己能取得成功。但能否承受工作中的压力决定了销售员是否有成功的机会。1.压力的来源 压力的来源有三个因素:

(1)心理因素 (2)情绪因素 (3)环境因素 (4)角色因素 (5)工作压力 2.缓解压力的方法 销售员应该适时地给自己必要的训练和鼓励,减轻心理压力,让自己能愉快地完成工作。销售员可以借鉴以下方法来缓解工作压力:(1)回想曾经历程,摆脱疲惫心态 (2)联想胜者历程,积极面对压力 (3)设想竞争对手,理性面对压力 (4)同事互助互励,团队互相借力 (5)避开某些压力源 三、正确对待顾客异议 通常顾客提出异议是有一定依据的,同时也表示顾客已经对产品或多或少的感兴趣了,因此,销售员必须以正确的心态来认识顾客的异议。销售员应首先了解顾客异议的产生原因有哪些? (一)了解顾客异议的产生原因 顾客异议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顾客自身原因 顾客由于自身生理、心理因素等原因,会从多方面提出反对意见。

【人际交往的九种心理障碍】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必须要与人交往,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障碍,我们应该避免这些。下面是给大家搜集整理的人际交往的九种心理障碍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人际交往的九种心理障碍 自负 只关心个人的需要,强调自己的感受,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目中无人。与同伴相聚,不高兴时会不分场合地乱发脾气,高兴时则海阔天空、手舞足蹈讲个痛快,全然不考虑别人的情绪和别人的态度。另外,在对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上,过高地估计了彼此的亲密度,讲一些不该讲的话。这种过于亲昵的行为,反而会使人出于心理防范而与之疏远。 忌妒 西班牙作家赛万斯指出“忌妒者总是用望远镜观察一切,在望远镜中,小物体变大,矮个子变成巨人,疑点变成事实。”忌妒是对与自己有联系的、而强过自己的人的一种不服、不悦、失落、仇视、甚至带有某种破坏性的危险情感,是通过把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态。当看到与自己有某种联系的人取得了比自己优越的地位或成绩,便产生一种忌恨心理;当对方面临或陷入灾难时,就隔岸观火,幸灾乐祸;甚至借助造谣、中伤、刁难、穿小鞋等手段贬低他人,安慰自己。正如黑格尔所说“有忌妒心的人自己不能完成伟大事业,便尽量去低估他人的伟大,贬低他人的伟大性使之与他本人相齐。 忌妒的特点是针对性—与自己有联系的人;对等性—往往是和自己职业、层次、年龄相似而超过自己的人;潜隐性—大多数忌妒心理潜伏较深,体现行为时较为隐秘。 多疑 这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不好的心理品质,可以说是友谊之树的蚀虫。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的“多疑之心犹如蝙蝠,它总是在黄昏中起飞。这种心情是迷陷人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你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事业。”具有多疑心理的人,往往先在主观上设定他人对自己不满,然后在生活中寻找证据。带着以邻为壑的心理,必然把无中生有的事实强加于人,甚至把别人的善意曲解为恶意。这是一种狭隘的、片面的、缺乏根据的一种盲目想象。 自卑 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时期如果各项活动取得成绩而得到老师、家长及同伴的认可、支持和赞许,便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求知欲,内心获得一种快乐和满足,就会养成一种勤奋好学的良好习惯。相反,他们会产生一种受挫感和自卑感。个体自卑感的形成主要是社会环境长期影响的结果。 自卑的浅层感受是别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层的理解是自己看不起自己,即缺乏自信。自卑的人并不一定表现为能力差,相反是自已期望过高,不切实际,因此必然容易导致失败。

精神病案例

性别:女 年龄:三十多岁 婚姻状况:已婚 学历:**经济学院金融专业本科毕业,精通计算机炒股。 病史:曾经因精神问题在医院就诊,并在精神病院住过一段日子,患有精神疾病十余年。 家庭情况:父母健在,无兄弟姐妹,丈夫系再婚,带有与前妻的一个女孩。 家庭病史:阴性 二.患者发病前后的生命事件 患者出生于书香门第,父母都是国家干部,家教甚严,父母对患者的期望和教育投入也很大。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个从金融专业的大学本科生是很值钱的,尤其是患者由于优越的家庭条件很早就接触了计算机,对通过计算机炒股十分在行。 患者洞察股市的行情,业绩辉煌,赚了很多钱。曾经在当地有一个有钱的老总,资产很多但不会炒股,就把钱委托给患者请她帮助炒股,患者为老总赚了不少。在大学毕业后,她谈了一个对象,男方是大学的同班同学,专业相同,有很多共同话题,又是老乡,两人的感情一直不错,发展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由于父母身在官场,虚荣心和面子的观念同样影响到了患者,患者曾经想象过婚礼的场景,一定是很宏大,很排场。于是,她们定好黄道吉日后,便向市里很多上层人士发了请帖,这其中包括政治、经济方面的权力人员。 然而,事情突然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首先是股市受挫,不仅自己投进去的钱赔了不少,那位老总的钱也差不多赔个精光,统共有几十万的损失,失意之时老总还落井下石逼她尽早还清这一大笔钱。祸不单行的是,当她发现她幻想的风光的婚礼上的官员不到邀请的三分之一,她的精神已经开始出现不正常了。据当时同在邀请之列的患者的邻居描述,她在休息室内自言自语,时而沮丧,时而傻笑,说话的内容也很分散,不连贯,周围的人都听不懂她在说什么。患者紧紧拽着新郎的胳臂不放。所有人已经觉察出她的不正常,新郎更是有所怀疑,于是向女方家里提出推迟婚礼,要先把她送进医院检查。但她坚持说自己没病,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及克服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及克服 一、大学生交往中的心理障碍 人际交往是指人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和需要的过程。一般来说,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一些困难或不适应是难免的,但如果个体的人际关系严重失调,人际交往时常受阻,就说明存在着交往障碍。大学生常见的交往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认知障碍。认知障碍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表现突出而常见,这是由青年期的交往特点所决定的。青年期自我意识迅速增强,开始了主动交往,但其社会阅历有限,客观环境的限制使其不能够全面接触社会,了解人的整体面貌,心理上也不成熟,因而人际交往中常又带有理想的模型,然后据此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知己,一旦理想与现实不符,则交往产生障碍,心理出现创伤。另一个是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的目的在于满足交往双方的需要,是在互相尊重、互谅互让,以诚相见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而有的大学生却常常忽视平等、互助这样的基本交往原则,常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自吹自擂、装腔作势、盛气凌人、自私自利,从不考虑对方的需要,这样的交往必定以失败而告终。 (二)、情感障碍。情感成分是人际交往中的主要特征,情感的好恶决定着交往者今后彼此间的行为。交往中感情色彩浓重,是处于青年期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大特点。情感障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嫉妒与自卑。嫉妒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表现为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报以嫉恨,乃至行为上冷嘲热讽,甚至采取不道德行为。嫉妒容易使人产生痛苦、忧伤、攻击性言论和行为,导致人际冲突和交往障碍。如有的同学在恋爱的竞争中失败,转而恶语中伤他人。 自卑是一种过低的自我评价。自卑的浅层感受是别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层的体验是自己看不起自己。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在交往中常常是缺乏自信,畏首畏尾。遇到一点挫折,便怨天尤人;如果受到别人的耻笑与侮辱,更是甘咽苦果、忍气吞声。实际上,自卑并不一定能力低下,而是凡事期望值过高,不切实际,在交往中总想把自己的形象理想完美,惧怕丢丑、受挫或遭到他人的拒绝与耻笑。这种心境使自卑者在交往中常感到不安,因而常将社交圈子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 2.自负与害羞、孤僻。自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傲气轻狂、居高临下、自夸自大,过于

如何对有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疏导-心理障碍自我疏导治疗

如何对有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疏导|心理障碍自我疏导治疗 消除学生心理障碍,改善人际关系,重要的在于调节学生自己的情绪,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如何对有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疏导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如何对有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疏导 消除心理障碍,改善人际关系,重要的在于调节自己的情绪,而情绪的调节概括起来有两类:一是外部调节机制,即他人帮助改变环境,对其进行疏导、劝慰等;二是内部调节机制,即主要通过自己的意识和意志努力来调节情绪。学校的教育者应注重情绪的外部调节机制的建立。 1.帮助减轻心理压力。多数在人际交往中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对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抱有较高的期望值,但鉴于所处的环境和对他人过分的多疑、自卑等情绪,矛盾情绪极大,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体贴和帮助,希望有人能倾听他们的诉说,有人能帮助他对内心矛盾作出解释。对此,教师可通过宣泄疏导有心理障碍学生的情感,鼓励他们说出内心的困苦,来缓解情绪压力,以达到消除内心的寂寞及减轻心理压力的目的。 2.分析查找存在心理障碍的原因,以此来改善其认知结构。如用合理的思维方式取代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信念给学生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用以改变认识,减少或消除学生已有的心理障碍。 3.协助学生在学校的日常学习生活中,重新建立与人和谐相处的关系,培养他们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行为习惯。在建立正确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走出自己“划地为牢”的小圈子,多接触周围同学,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提高自己对挫折的承受力。同时,还要注意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护和自我调节能力,以利于内、外部调节机制的共同建立。自卑心理障碍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自卑心理表现 自卑是性格上的缺陷,是对自己的不恰当的认识和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极心理,对自己的知识、能力、才华等做出过低的估价,伴有害羞、内疚、胆怯、忧伤、失望等特殊的情绪体验。有自卑心理的人,只知自己短处不知自己长处、甘居人下,遇到困难、挫折往往出现焦虑、泄气、失望、颓丧的情感反应,严重者对自我进行否定。如因家庭贫穷,学习、外貌等方面不如别人,感到自卑、恐惧,不敢与人交往,陷入自我封闭的境地而又痛苦万分。有自卑感的人在交往中,虽有良好的愿望,但害怕别人的轻视和拒绝,因而对自己没有信心。由于缺乏自信心,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在社会交往中办事无胆量,习惯于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久而久之会逐渐磨损人的胆识、魄力和独特个性。 案例24-1。 一名农村来的女生,中学时是年级第一名,一心埋头学习,从不注意人际关系。她进入大学后,因不适应大学的学习,学习方法不当,在第一学期未能取得满意的成绩。感到自己学习不如人、不再被人注意,中学时拥有的优越感消失,心理上形成巨大的落差,内心异常苦闷。再加上出现人际关系失调,她家庭条件不算差,但在周围众多的、来自城市的同学面前感到自卑,自卑感时刻折磨着她,使她十分敏感,做什么事也提不起兴趣。一方面她表现得极为自尊,当别人提到农村“打工妹”这样的字眼时,她会暴跳如雷;另一方面她又处处讨好、附和他人,没有主见。她对寝室的同学说自己笨嘴笨舌,不知道跟别人聊什么,好像永远找不到话题。她不被人理解,没有任何知心朋友可以倾诉,更没有人可以开导、安慰她,于是把自己封闭在苦闷的个人世界中越陷越深。她曾多次提出想休学,最后都被辅导员或导师劝阻,这种心理障碍给她身心健康造成了伤害。她非常羡慕别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很想在大学里补上一课,她想改变现状,虽主动与同学交往,但由于经验太少,不注意方法,结果往往不受欢迎,不知道该怎样调适目前糟糕的心理状态。

怎样克服心理障碍

怎样克服心理障碍 心理素质的训练,不仅要注意将“小步子、大鼓励、快节奏”三点要素配合运用,还要如何克服心理障碍做出培训。只有将自理障碍克服,才算真正拥有了好心态.那么,怎样才能克服心理障碍呢? 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商务谈判五个注意事项,希望对你有帮助。 怎样克服心理障碍? (1)克服心理障碍方法之一:呼吸调节放松法. 缓慢、深深地吸气并挺胸,使空气充盈整个肺部约花费4秒钟的时间,吸气时保持节奏均匀并产生舒适的感觉.吸满后不要立即呼气而是让空气在肺部稍加停顿,但注意不是憋气,这种停顿会让你感到舒服而轻松。停顿过后,缓慢地呼出。如此做完10次,就会发现你的紧张感已经被平复了. (2)克服心理障碍方法之二:转移注意法. 转移注意法是一种调节方法,属于心理学范畴.当人们处于紧张状态时,都会下意识地想要逃离这种状态,或者想要把这种紧张的状态强压下去。但紧张是不可人为控制的,就像是弹簧,

你压得越用力,反弹得也会更彻底.所以当你进入到让你紧张的环境或者情境时,转移注意力是最好的办法.就像天平,你把所有的重量都压在一个盘子上时,自然会有倾斜,但当你把它均分为两份时,天平就会取得平衡.同样的道理,当你把注意力放到其他事物上时,你的紧张感也会得到均分,从而降低了整体的水平.散散步、聊聊天,都可以很好地平复你的紧张心情. (3)克服心理障碍方法之三:表情调节法 你的情绪会影响你的表情,反过来说,你的表情同样可以影响你的情绪。按照咧开嘴笑、微微的笑、面无表情、皱起眉头、下拉嘴角的顺序,进行表情的变换,将顺序反过来再做一次,你就会发现你的心情已经出现了变化.第一套动作做完,你会陷入到压抑、不愉快的心情之中;第二套表情做完,你会发现你的心情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得到了好转.所以当你感到紧张、抑郁、不快的时候,不妨做出微笑的表情,使自己拥有好的心态. (4)克服心理障碍方法之四:暗示调解法. 自觉地诱发良好的心态,保持稳定,并改变原有的消极心态,是暗示调节法的实质.通过内心的想象,将一切变得美好,从心理入手引发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以此来起到缓解压力、调整情绪的目的.暗示过程中,如果用想象来代替通过自我意志来进行的暗示,效果可能会更好.选择好暗示的内容也同样重要,积极向上的内容更有利于我们塑造健康的心态.

浅谈克服社交心理障碍的10个方法

好的社会交往可以减少孤独、寂寞、空虚、恐惧、痛苦,可以宣泄愤怒及压抑。因此,社会交往对于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有些人在社会交往中不敢交往、不愿交往、不能交往,这就属于社交心理障碍。常见的社会交往心理障碍有: 1、恐惧心理 表现为与人交往时(尤其是大众场合下),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紧张、害怕,以致手足无措、语无论次,严重的甚至害怕见人,常称为社交恐惧症、人际恐怖症。其中有些人主要表现为对异性的恐惧,称为异性恐惧症。 2、自卑心理 表现为在社会交往中想象成功的体验少,想象失败的体验多,缺乏自信,总认为自己不行,缺乏交往的勇气和信心。 3、孤僻心理 有两种情况,一是孤芳自赏,自命清高,不愿与人为伍;另一种是属于有某种持殊的怪癖,使别人无法接纳。从而影响了社会交往。 4、害羞心理 表现为社会交往中过多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以致无法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阻碍了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 5、封闭心理 表现为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掩饰起来,试图与人保持严格的距离。 6、自傲心理 表现为不切实际地高估自己,在他人面前盛气凌人,自以为是,常使交往对方感到难堪、紧张、窘迫,从而使交往变得困难,尤其表现在两代人的关系上。 7、敌意心理

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社会交往障碍。表现为讨厌他人,乃至仇视他人,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尔虞我诈;另一种情形是认为别人总在寻机暗算他、陷害他,从而逃避与人交往,甚至表现为攻击心理行为。 8、干涉心理 表现为专门打听、传播或干预别人的私事、秘密,从而引起别人的不满、厌恶情绪,影响彼此关系。 上述的社会交往心理障碍对社会交往所造成的影响有:不敢或不能与人交往;交往变得困难;交往给人带来的是不愉快、压抑等消极情感体验。造成社会交往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以往生活中的挫折;受错误的思想观念影响;个性缺陷,严重的表现为人格障碍;缺乏社会交往的经验,尤其是成功的经验。 你知道如何克服社交心理障碍吗? 日常生活中,出现一些社会交往上的困难、不适应,这是难免的、正常的。然而,人际关系严重失调或经常失调的人,往往有可能存在个性缺陷、认知错误或心理障碍。因此,对于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状况,应作具体分析,分清哪些是正常的,哪些是异常的,对于异常类型的,要分清哪些属于思想问题,哪些属于心理问题,哪些是两者皆有。只有分辨清楚,才能对症下药。想克服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心理保健: 1、悦纳自我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能否正确认识、评价和接受自己,是保持自身心理健康的前提。但“当局者迷”。并非人人都能真正做到自知,自我认知失调是导致心理失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应全面认识自己的心理特点,了解长处和短处,并对

大学生进食障碍案例研究心理学

.. . .. . . 题目:女大学生进食障碍案例研究 女大学生进食障碍案例研究摘要:在“瘦即是美”文化的倡导下,女大学生减肥现象司空见怪,人类赖以生存的进食行为逐渐受到进食障碍的困扰。文中讨论了两例女大学生进食障碍案例,分别是厌食症和贪食症患者,她们都在生理及心理上存在严重障碍及问题。进食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生理、家庭、个体心理、社会因素等。文中用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理论解释进食障碍产生的心里原因。进食障碍的治疗需要运用医学和心理双重疗法。但一般治疗效果甚微,我们可以将目标转移到对进食障碍及进食障碍亚临床状态的预防上来。 关键词:进食障碍;厌食症;贪食症;女大学生

女大学生进食障碍案例研究 1.引言: 进食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生存活动和习惯性行为,它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下,人类对生存质量的要求与对美的追求不断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中国传统社会所倡导的“胖既是美”的传统观念被颠覆,西方文化的“以瘦为美”之风迅速蔓延,由此所引发的减肥风潮愈演愈烈。如今中国有关年轻女性异常减肥行为的报道屡见不鲜。进食障碍及其亚临床状态已逐渐成为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而女大学生这个群体则演变为因减肥引发进食障碍的高危人群。进食障碍会导致女大学生几乎将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进食问题上,直接影响到女大学生的身心发育、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不仅躯体方面存在营养不良、闭经、发育停滞等问题,还可能出现情绪低落、抑郁、自杀等精神问题和社会问题。 进食障碍是以异常进食行为为主的精神障碍,是个体对体重和体形的态度异常、认知失调。主要包括神经性贪食症(BN)、神经性厌食症(AN)和暴食障碍(BED)。[1]神经性贪食症的临床特征包括:反复发作暴食,以短时间(通常两小时)摄入大量食物为特征,发作时伴有进食失控感,通常患者为防止体重增加,反复采取不恰当的补偿行为,如引吐、泻药、过度锻炼等;神经性厌食症的特征包括:不愿意使体重保持在正常,非常害怕体重增加。对自己的体重或体形评估不恰当,或者否认当前低体重的严重性;暴食症主要是对暴食而倍感苦恼,但无极端补偿性行为,一般不能诊断为贪食症的个体可诊断为暴食障碍;[2]此外依据经验主义分类法的一种假说认为进食障碍具有连续性,在正常进食与进食障碍之间有一个过渡阶段,称之为进食障碍亚临床状态。[3]该状态在青年女性中的比例却是惊人

社交焦虑障碍的心理咨询个案

社交焦虑障碍的心理咨询个案 社交焦虑障碍的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刘冰 [摘要]本文以社交焦虑障碍为个案,通过合理情绪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分析来访者不合理的信念,运用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帮助来访者认清其信念的不合理,帮助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从而消除不合理信念带来的情绪困扰和不适应行为。 1、一般资料 1.1来访者一般情况:来访者小萍,女,25岁。文化程度:中专。职业:公司职员。婚姻状况:未婚。 1.2成长发育情况:出生在农村,父母是农民。出生及发育正常,父亲常酗酒,酒后常与母亲争吵,有时打母亲。父亲要求严厉,母亲较柔弱。家庭经济情况一般。来访者学习一只很努力,小学、初中成绩都很好。初中毕业考取中专,毕业后在城市工作。通过熟人关系在城里某公司做档案录入工作,单位经济效益不错,求助者薪水在周围同学里面算上等。自己感到学历不是很高,压力很大。求助者不是本地人,来自不远的农村,离开家一个人生活在喧闹的省会城市,周围也没有可以谈心的朋友。每天工作7小时,但劳动强度不是太大。 1.3心理测验:SDS总标准分58分;SAS总标准分76分。 2、来访者的主述及主要问题 求助者心情烦躁,持续约一月。认为一个人在外面打拼,周围也没有什么交心的朋友,时间久了压力越来越大,加上工作性质的原因,逐渐产生自卑、抑郁,害怕和他人交往,导致心情烦躁。主要是在工作环境里,自己觉得是与人隔绝了,但是又不能轻易放弃目前的岗位。现在变得越来越不会与人交流,总担心说话会得罪人,整个人快崩溃了。不知道自己到底有什么毛病。称领导对她要求很严厉,常常因为一些小事批评我,给别的同事留下不好的印象。内心想和许多人交朋友,但是周围的人却都瞧不起自己。有时候觉得自己象是说错了话,因为总是得到周围人们的嘲笑,因此也很自卑,每天都想躲起来,不想与人接触。看到办公室的其它同事在一起说话就担心是在议论自己、嘲笑自己,觉得很紧张,认为自己可能是神经过敏。 3、心理咨询师的发现 3.1一般印象:求助者衣着朴素,外貌与实际年龄有些显老,未化妆。动作略显迟钝,眉头紧,眼神滞,语速慢,言语不流畅,口角肌肉紧张颤动。偶尔脸红、出汗、双手轻微发抖。 3.2精神状况:接触被动,回避咨询师的目光,交谈时低着头,不能正视咨询师。双手搓揉样动作,紧张,下肢抖动。焦虑,担心自己患了什么病。自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抑郁,觉得活着真累,没什么意义。求治心切,希望咨询师帮她尽快解决问题,像别人一样活得快乐。通过初次访谈,得知求助者于两年前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现在这份工作,是公司的资料录入员。薪水在周围同学里面算比较高的。 3.3社会功能:最近一个月觉得孤独,郁闷。自称上班时注意不能集中,经常打错字,工作效率低。怕和人接触交谈,担心别人会嘲笑,尽量回避与人接触。除了上班,尽量不出门,只想呆在家里,但又觉得自己这样下去不好,内心很矛盾。日常生活能自己照料,但总觉得应付过去就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