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片(块)石抗压强度试验原始记录52

片(块)石抗压强度试验原始记录52

片(块)石抗压强度试验原始记录52
片(块)石抗压强度试验原始记录52

片(块)石抗压强度试验原始记录

承包单位: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试验编号:合同号:HJTJ-01 监理单位:鄂尔多斯市公路工程监理所试验日期:D-068-1

燃烧性能 (单体燃烧)指导书(1)

燃烧性能(单体燃烧)试验作业指导书 一、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各种类型的纺织品(包括单组分或多组分),如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涂层织物、层压织物、复合织物、地毯等(包括阻燃处理和未经处理)的燃烧性能检测。 二、执行标准 《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6529-1986 《建筑材料或制品的单体燃烧试验》GB/T 20284-2006 《塑料用氧指数法测定燃烧行为第1部分:导则》GB/T 2406.1-2008 《塑料用氧指数法测定燃烧行为第2部分:室温试验》GB/T 2406.2-2009 三、检测设备 四、基本规定 4.1 、续燃时间: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移开(点)火源后材料持续有焰燃烧的时间。

4.2、阴燃时间: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当有焰燃烧终止后,或者移开(点)火焰后,材料持续无焰燃烧的时间。 4.3、损毁长度: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材料损毁面积在规定方向上的最大长度。 4.4、极限氧指数: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氧氮混合物中材料刚好保持燃烧状态所需要的最低氧浓度。 五、操作流程 5.1、试验装置检查:打开气体供给部门的阀门,并任意选择混合气体浓度,流量在10L/min左右,关闭出气和进气阀门,并记录氧气、氮气、混合气体的压力流量。放置30min在观察各压力计及流量计所示数值,与前记录值核对,如无变动,说明装置无漏气。 5.2、试验温湿度:试验时在温度为10~30℃和相对湿度为30%~80%的大气中进行。 5.3、试样氧浓度的初步选择:当被测试样的氧指数值完全未知时,可将试样在空气中点燃,如果试样迅速燃烧,则氧浓度可以从18%左右开始。如果试样缓和地燃烧或燃烧得不稳定,选择初始氧浓度大约 21%。若试样在空气中不能继续燃烧,选择初始氧浓度不小于25%.据此推定的氧浓度,从附录B中查出相应的氧流量和氮流量。变化浓度时应注意混合气体的总流量在10~11.4L/min之间。 5.4 将试样装在试样夹中间并加以固定,然后将试样夹联同试样垂直安插在燃烧玻璃筒内的试样支座上,试样上端距筒口不少于100mm,试样暴露部分最下端离筒底气体分配装置顶面不少于100mm.

单体燃烧试验作业指导书

单体燃烧试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版本号: 分发号: 编制: 批准: 生效日期:年月日

单体燃烧试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了解材料的热物理特性,为合理使用与选择有关的功能材料提供依据。 2、范围 适应于测定匀质保温及墙体材料。 3、执行标准 3.1《建筑材料或制品的单体燃烧试验》GB/T 20284-2006 4、仪器设备 4.1建筑材料或制品单体燃烧实验室SK-JZDTS40,测温精度:0.5℃;热流:0-10kW/㎡。 4.1.1设备要求: a)燃烧室,实验设备,排烟系统,常规测量装置。 b)小推车下方进入燃烧室空气应为新鲜的洁净空气。 c)商用丙烷,纯度≥95%。 4.2所用仪器设备应保证经过相关部门的检定,且应检定合格达到相应的精度,并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 5、人员和环境要求 检验人员应是通过培训合格且取得相应上岗证书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公司的《质量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的质量要求,能熟练操作检验仪器设备并能处理一般例外情况的发生。试验环境:温度15~35℃。 6、试样要求 6.1试样最大厚度200mm。除非制品说明另有规定,否则超过200mm样品非受火面切除以使其厚度为200-10mm。 6.2短翼(495±5)mm×(1500±5)mm;长翼(1500±5)mm×(1500±5)mm。在长翼受火面距试样夹角最远端的边缘、且距试样底边高度分别为(500±3)mm和(1000±3)mm处画两条水平线,以观察火焰在这两个高度边缘的横向传播情况。所画横线宽度值≤3mm。 6.3对实际使用自立无需支撑的板进行试验时,板应自立于距离背板至少80mm处,实际应用后面有通风间隙的板其通风间隙宽度至少为40mm,上述两种背后均敞开不封闭。 6.4实际应用固定于基材的板,应采用合适紧固件紧固在基材上试验。 6.5有水平接缝的接缝应设置在长翼上,且距样品底边500mm,有垂直接缝的,应设置在长翼上,且距夹角棱线200mm。 6.6试样数量三组长翼加短翼。 6.7材料需依据EN13238进行状态调节 6.8从状态调节取出后2h内完成试验。 7、试验步骤 7.1记录大气压力,相对湿度。 7.2记录开始1500s内,在500mm-1000mm之间任何高度,持续火焰到达试样边缘,火焰横向传播应予以记录。火焰在试样表面边缘持续至少5s为该现象依据。 7.3记录开始受火600s内及仅当燃烧滴落物滴落到燃烧器区域外底板上时才记录滴落现象。记录给定时间和区域内滴落后仍在燃烧10s内和10s外滴落情况。接触到燃烧区域外底板仍

建筑材料或制品的单体燃烧试验操作规程

建筑材料或制品的单体燃烧试验操作规程 1.适用范围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检测建筑材料或制品在单体燃烧试验(SBI)中的对火反应性能的方法。 2.编制依据 《GB/T 20284—2006》建筑材料或制品的单体燃烧试验 《SBI-1型建材单体制品燃烧试验装置使用说明书》 3.使用设备及设备工作条件 使用设备:南京上元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原南京市江宁区方山分析仪器设备厂)生产的SBI-1型建材或制品的单体燃烧试验炉。 设备工作条件 (1)环境温度:(20±10)oC (2)电源电压:AC220V±10% 50HZ (3)功率:≤3KW (4)燃料:商用丙烷气体,纯度≥95% 4.检测程序 4.1 检测准备 4.1.1 试件的数量:同一厂家、同一规格建筑材料或制品三组。 4.1.2 试件要求:角型试样有两个翼,分别为长翼和短翼。试样的最大厚度为200㎜. 板式制品的尺寸如下: a)短翼:(495±5)㎜×(1500±5)㎜ b)长翼:(1000±5)㎜×(1500±5)㎜ 4.1.3除非在制品说明里有规定,否则若试样厚度超过200㎜,则应将试样的 非受火面切除掉以使试样厚度为200㎜. 4.1.4应在长翼的受火面距试样夹角最远端的边缘、且距试样底边高度分别为 (500±3)㎜和 (1000±3)㎜处,画两条水平线,以观察火焰在这两个 高度边缘的横向传播情况。所画横线的宽度值≤3㎜. 5.试验步骤 概要 将试样安装在小推车上,主燃烧器已位于集气罩下的框架内,按下列步骤依次进行试验,直至试验结束。整个试验步骤应在2H内完成。

试验操作 (t)设为(0.60±0.05)m3 /s 5.2.1 将排烟管道的体积流速V 298 。在整个试验期间,该体积流速应控制在0.50 m3 /s -0.65 m3 /s的范围内。 5.2.2记录排烟管道中热电偶T1、T2和T3的温度以及环境温度且记录时间至少 应达到300s。环境温度应在(20±10)oC内,管道中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差不应超过4oC。 5.2.3 点燃两个燃烧器的引燃火焰(如果使用了引燃火焰)。试验过程中引燃火 焰的燃气供应速度变化不应超过5mg/s。 5.2.4 记录试验前的情况。 5.2.5 采用精密计时器开始计时并自动记录数据。开始的时间t为0s。 5.2.6 在t为(120±5)s时:点燃辅助燃烧器并将丙烷气体的质量流量调至 (647±10)mg/s,此调整应在t为150s前进行。整个试验期间丙烷气质流量应在此范围内。 5.2.7 在t为(300±5)s时:丙烷气体从辅助燃烧器切换到主燃烧器。观察 并记录主燃烧器被引燃的时间。 5.2.8 观察试样的燃烧行为,观察时间为1260s并在记录单上记录数据。 5.2.9 在t≥1560s时: a) 停止向燃烧器供应燃气。 b) 停止数据的自动记录。 5.2.10 当试样的残余燃烧完全熄灭至少1min后,应在记录单上记录试验结束 时的情况。 5.3 目测法和数据的人工记录 5.3.1 试验前的情况 应记录以下数值: a)环境大气压力(Pa); b)环境相对湿度(%)。 5.3.2火焰在长翼上的横向传播 在试验开始后的1500内,在500㎜至1000㎜之间的任何高度,持续 火焰到达长翼远边缘处时,火焰的横向传播应予以记录。火焰在试样 表面边缘处至少持续5s为该现象的判据。 5.3.3燃烧颗粒物或滴落物 仅在开始受火后的600s内及仅当燃烧颗粒物/滴落物滴落到燃烧器区域外的小推车地板(试样的底边缘水平面内)上时,才记录燃烧滴落物/颗粒物的滴落现象。燃烧器区域定义为试样翼前侧的小推车底板区,与试样之间的交角线底距离小于0.3m。应记录以下现象:

岩石单轴压缩实验

实验名称:岩石单轴压缩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RFPA软件,熟悉软件界面,了解软件用途。 2.掌握软件RFPA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3.了解岩石在外界压力的作用下的破碎情况。 4.掌握RFPA软件模拟岩石单轴压缩的过程。 二实验步骤: 1、熟悉RFPA软件界面,了解软件个部分的作用。见图1-1: 图1-1 2、运用软件进行相关试验 (1)试验模型 试样模型尺寸100mm×50mm ,网个划分为100×100个基元。采用平面应力问题,整个加载过程通过位移加载方式。力学性质参数如下表: 表2-1

(2)网格划分和参数赋值 网格的划分以及其他参数的赋值见下图2-1,2-2: 图2-1 岩石试件及参数设定值 图2-2 岩石试件参数设定 (3)边界条件和控制条件的选定 点击主面板上的控制键Boundary conditions,进行设置边界条件,其具体数据如

图2-3: 图2-3 加载力的数值设置 打开主面板上的Built,选择Control Information进行完成这个实验的步骤设置,具体数据如图2-4: 图2-4 加载步数设定 (4)计算过程以及结果分析 压缩破裂过程见图2-5:

图2-5压缩破裂过程

结果曲线分析,N-S曲线见图2-6 图2-6N-S曲线 从数值试验得到的载荷-位移全过程曲线再现了如下基本的岩石力学性质 ○1.线性变形阶段。在加载的初期,载荷-位移曲线几乎是线性的。 ○2.非线性变形阶段。当载荷达到试件最大承载能力的50%左右时,试件的变形开始偏离线性,部分基元破坏。 ○3.软化阶段。当达到最大载荷之后,使试件进一步变形的载荷越来越小,进入弱化阶段,直至试件产生宏观破坏。 三实验结论及体会 试验数值表明,试件在破坏过程中,开始出现许多小裂纹,再进一步加载的条件下,试件中突发性地出现了由一系列小张裂纹汇集成的一个剪切带。载荷的宏观破裂带是由宏观剪切应力带中的大量细观拉伸微破裂汇聚形成的。同时,试件的宏观破坏并非发生在试件达到峰值应力的瞬间,而是在试件所受的载荷达到峰值应力以后的某个应力降之后。这个结果表明,岩石介质在达到最大承载能力之后,仍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

实验原始记录模板.doc

检品检品送检 批号名称来源日期 检验申报标准、内控标准检验 水分、干燥失重检验 规格 依据或标准号项目日期 温度:湿度: 三、检查 1.水分 标准:取本品内容物,照水分测定法(药典2005 二部附录ⅧM 第一法 A ),以为溶剂,水分不得过%。 仪器:水分测定仪: 结果:标定值:mg/ml RSD=%(附水分报告)批号样品取样量,g水分,%平均值,% 样品 1 样品 2 2. 干燥失重 标准:照干燥失重法测定,于℃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 仪器:烘箱:恒温减压干燥箱:真空泵: 电子天平:(感量) 方法:烘箱干燥法、恒温减压法、干燥器干燥法(分常压、减压两种) 干燥剂:硅胶(显蓝色)、五氧化二磷(粉未状)、无水氯化钙(块状) 结果:批号:单位:g 扁形称量瓶扁形称量瓶供试品量(称量瓶+供试品)(称量瓶+供试品)干燥失重平均恒重 1恒重2(W0)(W1)恒重1(W2)恒重2(W3)(%)(%)1 2 公式:干燥失重(%) =(W0+W1-W3) / W1×100% 结论:符合规定 检品检品送检 批号名称来源日期

检验申报标准、内控标准检验(重)装量差异、检验 规格 依据或标准号项目(酸)碱度日期 温度:湿度:3.(重量)装量差异 标准:取本品 20 片( 5 瓶),按药典二部附录方法检查,限度为±% 。 仪器:电子天平:感量(适用于平均片重以下的片剂) 感量 1mg(适用于平均片重或以上的片剂) 结果: 重量差异(片剂)单位: g w平均 装量差异(粉针)单位: g 1 2 3 4 5 总重, g 瓶重, g W供 装量差异, % w平均 公式:(重量)装量差异(%) =(W供 - w 平均) / w 平均× 100% 装量差异=-~+% 结论:符合规定 4.酸度(碱度) 标准:取供试品加水制成每仪器:酸度计: 供试液:g 结果:1ml 中含 ―→ mg 电子天平: ml 的溶液,依法测定。pH 值应为~。 批号样品 1 样品 2 平均结论: 检品 注射用无菌粉针 检品送检名称来源批号 日期 检验申报标准、内控标准检验溶液的澄清度与 检验颜色、 pH 值、 依据或标准号项目 规格日期

实验原始记录模板(检查)

温度:湿度: 检查 1. 水分 标准:取本品内容物,照水分测定法(药典2005二部附录ⅧM 第一法A),以为溶剂,水分不得过%。 仪器:水分测定仪: 2.干燥失重 标准:照干燥失重法测定,于℃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 仪器:烘箱:恒温减压干燥箱:真空泵: 电子天平:(感量) 方法:烘箱干燥法、恒温减压法、干燥器干燥法(分常压、减压两种) 干燥剂:硅胶(显蓝色)、五氧化二磷(粉未状)、无水氯化钙(块状) 公式:干燥失重(%)=(W0+W1-W3)/ W1×100% 结论:符合规定 温度:湿度: 3.(重量)装量差异 标准:取本品20片(5瓶),按药典二部附录方法检查,限度为±%。 仪器:电子天平:感量(适用于平均片重以下的片剂) 感量1mg(适用于平均片重或以上的片剂) 结果: 重量差异(片剂)单位:g

装量差异(粉针) 单位:g 公式:(重量)装量差异(%)=(W 供- w 平均)/ w 平均 × 100% 装量差异= - ~ + % 结论:符合规定 4.酸度 (碱度) 标准:取供试品加水制成每1ml 中含 mg 的溶液,依法测定。pH 值应为 ~ 。 仪器: 酸度计: 电子天平: 供试液: g ―→ ml 结果: 结论: 温度: 湿度: 5.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pH 值 标准: 仪器:澄明度检测仪: 酸度计: 方法:取供试品 5瓶, 分别按标示量加水制成每1ml 中含 mg 的溶液 ,与浊度标准液及标准比色液比较后,测定pH 值。 供试液:每瓶加水 ml 结果: 6. 不溶性微粒 (例如)

标准:每1.0g样品中含10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过6000粒,含25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过600粒 方法:取本品3份,加微粒检查用水制成每1ml中含50mg的溶液,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IX C) 仪器:微粒分析仪GWF-8JC 结论: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 温度:湿度: 7. 可见异物 仪器:澄明度检测仪: 方法:灯检法、光散射法(深色透明容器或大于7号颜色) 结果判定:5份供试品在静置一定时间后轻轻旋转时均不得检出烟雾状微粒柱,且不得检出金属屑、玻璃屑、长度或最大粒径超过2mm纤维和块状物等明显可见异物。如检出微细可见异物(如点状物、2mm以下的短纤维和块状物等),除另有规定外,其数量应符合下表规定;如仅有1支(瓶)或以上供试品不符合规定,另取10份同法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操作方法:取本品5支(瓶),除去容器标签,擦净容器外壁,在层流净化台内操作,分别加入不溶性微粒检查用水溶解,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Ⅸ H) 结论:

实验五__岩石单轴压缩实验

实验五岩石单轴压缩实验 一.实验目的 岩石单轴压缩是指岩石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强度、变形和破坏特征。通过该实验掌握岩石单轴压缩实验方法,学会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的计算方法;了解岩石单轴压缩过程的变形特征和破坏类型。 二.实验设备、仪器和材料 1.钻石机、锯石机、磨石机; 2.游标卡尺,精度0.02mm; 3.直角尺、水平检测台、百分表及百分表架; 4.YE-600型液压材料试验机; 5.JN-16型静态电阻应变仪; 6.电阻应变片(BX-120型); 7.胶结剂,清洁剂,脱脂棉,测试导线等。 三.试样的规格、加工精度、数量及含水状态 1. 试样规格:采用直径为50 mm,高为100 mm的标准圆柱体,对于一些裂隙比较发育的试样,可采用50 mm×50 mm×100 mm的立方体,由于岩石松软不能制取标准试样时,可采用非标准试样,需在实验结果加以说明。 2. 加工精度: a 平行度:试样两端面的平行度偏差不得大于0.1mm。检测方法如图5-1所示,将试样放在水平检测台上,调整百分表的位置,使百分表触头紧贴试样表面,然后水平移动试样百分表指针的摆动幅度小于10格。 b 直径偏差:试样两端的直径偏差不得大于0.2 mm,用游标卡尺检查。 c 轴向偏差:试样的两端面应垂直于试样轴线。检测方法如图5-2所示,将试样放在水平检测台上,用直角尺紧贴试样垂直边,转动试样两者之间无明显

缝隙。 3.试样数量: 每种状态下试样的数量一般不少于3个。 4.含水状态:采用自然状态,即试样制成后放在底部有水的干燥器内1~2 d ,以保持一定的湿度,但试样不得接触水面。 四.电阻应变片的粘贴 1.阻值检查:要求电阻丝平直,间距均匀,无黄斑,电阻值一般选用120欧姆,测量片和补偿片的电阻差值不超过0.5Ω。 2.位置确定:纵向、横向电阻应变片粘贴在试样中部,纵向、横向应变片排列采用“┫”形,尽可能避开裂隙,节理等弱面。 3.粘贴工艺:试样表面清洗处理→涂胶→贴电阻应变片→固化处理→焊接导线→防潮处理。 五.实验步骤 1. 测定前核对岩石名称和试样编号,并对岩石试样的颜色、颗粒、层理、 裂隙、风化程度、含水状态等进行描述。 2. 检查试样加工精度。并测量试样尺寸,一般在试样中部两个互相垂直方向测量直径计算平均值。 3. 电阻应变仪接通电源并预热数分钟后, 连接测试导线,接线方式采用公 1—百分表 2-百分表架 3-试样 4水平检测台 图5-1 试样平行度检测示意图 1—直角尺 2-试样 3- 水平检测台 图5-2 试样轴向偏差度检测示意图 图5-3 电阻应变片粘贴

建材或制品单体燃烧试验仪 使用说明书

GLMDT-1型 建材或制品单体燃烧试验仪 使用说明书 武汉格莱莫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一、概述 本试验机为专用测试仪器,测试建筑材料或制品(不包括铺地材料)在单体燃烧试验中对火的反映,以确定其本体物理性能的试验装置。本试验机严格满足国标中对测试条件的要求,严格测试规程(方法),采用大量专业、精密测量元件参与系统测试参数的评定。 通过试验机测试后可以确定样品燃烧性能(等级),包含量化(定性)测试参数:样品燃烧热释放率、是否发生火焰横向传播、计算样品总产烟量(产烟性能)、样品燃烧是否有滴落物和颗粒物产生。 本试验机具备多重测试功能,以高优性价比为质检部门及企业提供最完美的检测手段 ·本技术资料不能作为向本公司提出任何要求的依据。 ·本技术资料的解释权在本公司。 ·本公司保留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基础上变更设计的权利(不低于约定参数要求)。 二、依据标准 GB/T20284-2006《建筑材料或制品的单体燃烧试验》 三、型号说明 DT-1型建材及制品单体燃烧试验装置 四、系统测试项目: 序号测试项目

1材料(制品)燃烧热释放率 2材料(制品)总产烟量 3材料(制品)火焰横向传播(速率) 4材料(制品)滴落物、颗粒物 五、主要技术参数 1、系统温度测量范围:0~400℃;测量精度:≤±0.5℃; 2、系统压差测量范围:0~120Pa(MAX);测量精度:≤±2Pa; 3、排烟流量测量范围:0.25m3/s~0.8m3/s(MAX);测量精度:≤±1.5%; 4、燃气质量流量计测量范围:0g/s~3.5g/s;测量精度:≤±1%; 5、氧气分析(顺磁型)范围:16%~21%,响应时间<12s,30min内噪声漂 移不超过100×10-6,数据采集输出的分辨率100×10-6; 6、二氧化碳(IR型)测量浓度范围:0%~10%,线性度为大于满量程的1%, 数据采集输出的分辨率100×10-6; 7、探测器色度标准精确度±5%,输出线性度(透过率)<3%,绝对透过率<1%; 8、光密度测量:测量范围0%~99.9%;测量精度:不超过滤光片示值的±5%或±0.01; 9、空气相对湿度测量:测量范围:20%~80,精度:≤±5%; 10、燃料:商用丙烷气体,纯度≥95%(由用户提供); 11、电源:AC380V,5KW; 12、设备占地尺寸(燃烧室及排烟管道外形尺寸):6100mm×5500mm×

实验原始记录模板(检查)

三、 检查 1. 水分 标准:取本品内容物,照水分测定法(药典2005二部附录Ⅷ M 第一法 A ),以 为溶剂,水分不得过 %。 仪器: 水分测定仪: 结果: 标定值: mg/ml RSD= % (附水分报告) 2.干燥失重 标准:照干燥失重法测定,于 ℃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 %。 仪器:烘箱: 恒温减压干燥箱: 真空泵: 电子天平: (感量0.1mg ) 方法:烘箱干燥法、恒温减压法、干燥器干燥法(分常压、减压两种) 干燥剂:硅胶(显蓝色)、五氧化二磷(粉未状)、无水氯化钙(块状) 结果: 批号: 单位:g 公式:干燥失重(%)=(W 0+W 1-W 3)/ W 1×100% 结论:符合规定

温度:湿度: 3.(重量)装量差异 标准:取本品20片(5瓶),按药典二部附录方法检查,限度为±%。 仪器:电子天平:感量0.1mg(适用于平均片重0.30g以下的片剂) 感量1mg(适用于平均片重0.30g或0.30g以上的片剂)结果: 重量差异(片剂)单位:g 公式:(重量)装量差异(%)=(W供- w平均)/ w平均× 100% 装量差异= - ~+ % 结论:符合规定 4.酸度(碱度) 标准:取供试品加水制成每1ml中含mg的溶液,依法测定。pH值应为~。仪器:酸度计:电子天平: 供试液:g ―→ml 结果:

温度:湿度: 5.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pH值 标准: 仪器:澄明度检测仪:酸度计: 方法:取供试品5瓶, 分别按标示量加水制成每1ml 中含mg的溶液,与浊度标准液及标准比色液比较后,测定pH值。 供试液:每瓶加水ml 结果: 6. 不溶性微粒(例如) 标准:每1.0g样品中含10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过6000粒,含25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过600粒 方法:取本品3份,加微粒检查用水制成每1ml中含50mg的溶液,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IX C) 结论: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

建筑节能单体燃烧试验作业指导书

#####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单体燃烧试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版本号: 分发号: 编制: 批准: 生效日期:年月日

单体燃烧试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了解材料的热物理特性,为合理使用与选择有关的功能材料提供依据。 2、范围 适应于测定匀质保温及墙体材料。 3、执行标准 3.1《建筑材料或制品的单体燃烧试验》GB/T 20284-2006 4、仪器设备 4.1建筑材料或制品单体燃烧实验室SK-JZDTS40,测温精度:0.5℃;热流:0-10kW/㎡。 4.1.1设备要求: a)燃烧室,实验设备,排烟系统,常规测量装置。 b)小推车下方进入燃烧室空气应为新鲜的洁净空气。 c)商用丙烷,纯度≥95%。 4.2所用仪器设备应保证经过相关部门的检定,且应检定合格达到相应的精度,并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 5、人员和环境要求 检验人员应是通过培训合格且取得相应上岗证书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公司的《质量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的质量要求,能熟练操作检验仪器设备并能处理一般例外情况的发生。试验环境:温度15~35℃。 6、试样要求 6.1试样最大厚度200mm。除非制品说明另有规定,否则超过200mm样品非受火面切除以使其厚度为200-10mm。 6.2短翼(495±5)mm×(1500±5)mm;长翼(1500±5)mm×(1500±5)mm。在长翼受火面距试样夹角最远端的边缘、且距试样底边高度分别为(500±3)mm和(1000±3)mm处画两条水平线,以观察火焰在这两个高度边缘的横向传播情况。所画横线宽度值≤3mm。 6.3对实际使用自立无需支撑的板进行试验时,板应自立于距离背板至少80mm处,实际应用后面有通风间隙的板其通风间隙宽度至少为40mm,上述两种背后均敞开不封闭。 6.4实际应用固定于基材的板,应采用合适紧固件紧固在基材上试验。 6.5有水平接缝的接缝应设置在长翼上,且距样品底边500mm,有垂直接缝的,应设置在长翼上,且距夹角棱线200mm。 6.6试样数量三组长翼加短翼。 6.7材料需依据EN13238进行状态调节 6.8从状态调节取出后2h内完成试验。 7、试验步骤 7.1记录大气压力,相对湿度。 7.2记录开始1500s内,在500mm-1000mm之间任何高度,持续火焰到达试样边缘,火焰横向

单体燃烧设备校准规范 编制说明

《单体燃烧设备校准规范》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单体燃烧设备校准规范编制组 二零二零年三月

《单体燃烧设备校准规范》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行业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函[2018]210号)的要求,《单体燃烧设备校准规范》(计划号JJFZ(建材)005-2018)已列入2018年制修订计划,由北京建筑材料检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工作。 二、规范起草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随着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科学领域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对建筑材料的燃烧特性也从火焰传播与蔓延,扩展到包括燃烧热释放速率、燃烧热释放量、燃烧烟气释放速率、产烟量等性能参数,这对建筑材料燃烧分级判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单体燃烧设备是判定材料燃烧性能分级的关键设备,在材料燃烧性能判定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准确度、重复性、稳定性及试验误差直接影响试验材料燃烧分级判定情况。单体燃烧设备校准规范的制定可促进单体燃烧试验数据准确、规范。单体燃烧设备在制造、安装、校准和使用过程中的准确、统一、规范,对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判定有着十分重要作用。 单体燃烧设备目前无相应的国家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目前国内的大多数试验检测机构主要参考GB/T 20284-2006《建筑材料或制品的单体燃烧试验》中关于检测设备综合测量装置准确度进行计量测试,关于设备的周期性计量校准主要针对以年为周期的长周期校准,并未就较为适用的短试验周期内的校准做出统一规定。目前行业内单体燃烧设备生产厂家繁多,科研、检测使用的需求量较大。为此急需在行业内制订一个标准统一、针对性强的校准规范,确保单体设备的准确和统一。 本规范编制的目的是研究单体燃烧设备的校准方法,制定出适合本行业单体燃烧设备使用、校准的国家校准规范,满足我国计量技术机构或设备使用者计量校准的需要,使测量结果的量值具有溯源性,并保证量值的准确可靠,保证产

单轴抗压试验

实验三、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岩石在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应力称为单轴抗压强度。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实验是研究岩石性质的最基本的方法。通过本实验, 要了解标准试件的加工机械、加工过程及检测程序,掌握岩石单向抗压强 度的测试过程及计算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工具 (1)试件加工机械。钻石机或车床、锯石机、磨石机或磨床。 (2)检验工具。水平检测台、百分表架及百分表、游标卡尺(精度0.02mm)、直角尺。 (3)材料试验机。 三、实验原理

垂直或平行岩层层理方向对试块进行加载,试件的破坏载荷与试件的横载面积之比即为岩石的单向抗压强度。 四、实验步骤 (1)测定前核对岩石名称和岩样编号,对试件颜色、颗粒、层理、节理、裂隙、风化程度、含水状态以及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进行描述,并填入记录表内。 (2)检查试件加工精度,测量试件尺寸(应在试件高度中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测量其直径,取算术平均值)填入记录表内。 (3)选择材料实验机度盘时,一般应满足下式: 0.2P0

实验五岩石单轴压缩实验DOC

实验五岩石单轴压缩实验 一. 实验目的 岩石单轴压缩是指岩石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强度、变形和破坏特征。通过该实验掌握岩石单轴压缩实验方法,学会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的计算方法;了解岩石单轴压缩过程的变形特征和破坏类型。 二.实验设备、仪器和材料 1.钻石机、锯石机、磨石机; 2.游标卡尺,精度0.02mm; 3.直角尺、水平检测台、百分表及百分表架; 4.YE-600 型液压材料试验机; 5.JN-16 型静态电阻应变仪; 6.电阻应变片(BX-120型); 7.胶结剂,清洁剂,脱脂棉,测试导线等。 三. 试样的规格、加工精度、数量及含水状态 1.试样规格:采用直径为50 mm高为100 mm的标准圆柱体,对于一些裂隙比较发育的试样,可采用50 mnrK 50 mnrK 100 mm的立方体,由于岩石松软不能制取标准试样时, 可采用非标准试样,需在实验结果加以说明

2. 加工精度: a 平行度:试样两端面的平行度偏差不得大于 0.1mm 检测方法如图5-1所示,将 试样放在水平检测台上,调整百分表的位置,使百分表触头紧贴试样表面,然后水平移动 试样百分表指针的摆动幅度小于10格。 b 直径偏差: 试样两端的直径偏差不得大于 0.2 mm,用游标卡尺检查。 c 轴向偏差: 试样的两端面应垂直于试样轴线。检测方法如图 5-2所示,将试样放 在水平检测台上,用直角尺紧贴试样垂直边,转动试样两者之间无明显缝隙。 3. 试样数量:每种状态下试样的数量一般不少于 3个。 4. 含水状态:采用自然状态,即试样制成后放在底部有水的干燥器内 1?2 d ,以保持 一定的湿度,但试样不得接触水面。 纵向、横向应变片排列采用“T”形,尽可能避开裂隙,节 理等弱面。 3. 粘贴工艺:试样表面清洗处理一涂胶一贴电阻应变片一固化处理一焊接导线一防潮 四.电阻应变片 1.阻值 检查- 克电 阻丝平 阻值一般选用 120欧姆, 测量片和补偿片的电阻差值不超过 0.5 Q o 1—百分表2-百分表架3-试样4 1—直角尺2-试样 2.位置确定:纵向、横向电阻应变片粘贴在试样中部, 的粘贴 F 直,间距均匀,无黄斑, 3-水平检测台

单体燃烧试验作业指导书

单体燃烧试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了解材料的热物理特性,为合理使用与选择有关的功能材料提供依据。 2、范围 适应于测定匀质保温及墙体材料。 3、执行标准 3.1《建筑材料或制品的单体燃烧试验》GB/T 20284-2006 4、仪器设备 4.1建筑材料或制品单体燃烧实验室SK-JZDTS40,测温精度:0.5℃;热流:0-10kW/㎡。 4.1.1设备要求: a)燃烧室,实验设备,排烟系统,常规测量装置。 b)小推车下方进入燃烧室空气应为新鲜的洁净空气。 c)商用丙烷,纯度≥95%。 4.2所用仪器设备应保证经过相关部门的检定,且应检定合格达到相应的精度,并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 5、人员和环境要求 检验人员应是通过培训合格且取得相应上岗证书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公司的《质量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的质量要求,能熟练操作检验仪器设备并能处理一般例外情况的发生。试验环境:温度15~35℃。 6、试样要求 6.1试样最大厚度200mm。除非制品说明另有规定,否则超过200mm样品非受火面切除以使其厚度为200-10mm。 6.2短翼(495±5)mm×(1500±5)mm;长翼(1500±5)mm×(1500±5)mm。在长翼受火面距试样夹角最远端的边缘、且距试样底边高度分别为(500±3)mm和(1000±3)mm处画两条水平线,以观察火焰在这两个高度边缘的横向传播情况。所画横线宽度值≤3mm。 6.3对实际使用自立无需支撑的板进行试验时,板应自立于距离背板至少80mm处,实际应用后面有通风间隙的板其通风间隙宽度至少为40mm,上述两种背后均敞开不封闭。 6.4实际应用固定于基材的板,应采用合适紧固件紧固在基材上试验。 6.5有水平接缝的接缝应设置在长翼上,且距样品底边500mm,有垂直接缝的,应设置在长翼上,且距夹角棱线200mm。 6.6试样数量三组长翼加短翼。 6.7材料需依据EN13238进行状态调节 6.8从状态调节取出后2h内完成试验。 7、试验步骤 7.1记录大气压力,相对湿度。 7.2记录开始1500s内,在500mm-1000mm之间任何高度,持续火焰到达试样边缘,火焰横向传播应予以记录。火焰在试样表面边缘持续至少5s为该现象依据。 7.3记录开始受火600s内及仅当燃烧滴落物滴落到燃烧器区域外底板上时才记录滴落现象。记录给定时间和区域内滴落后仍在燃烧10s内和10s外滴落情况。接触到燃烧区域外底板仍

实验的原始记录要求及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的原始记录要求及实验注意事项 课题名称 [实验名称] 首次试验必须注明名称 [实验时间] 年月日先写开始时间,后补结束时间 [实验设计] 试验研究必须写实验设计 [供试品] 描写供试品如名称、批号、生产日期、某部门提供。 [实验材料] 包括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厂家、精度等); 试剂(名称、厂家、批号、规格、等级、含量等); 自配试剂应说明配制方法、时间、配制、保存。 [实验方法] 药典方法(名、版、页等)。 文献方法(文献名,卷、期、页、文题、作者、简要说明方法、附方法复印件)。 创新方法(详细记录原理、步骤、条件、结果判断、计算等)。 [实验及结果] 1、记录实验的步骤、参数、情况。每项具体项目记录的各项参数。 2、记录试验结果:定量指标的数据,定性指标实验变化描述。附图、表、照片等。 3、短时间不能完成的试验,在连续数天或更长的操作时,要标准出当天日期,如果当天的参数、方法有改变,必需定明白。 4、最后的结果,尽量使用图,表来表示,并加文字说明。 [结果分析] 1、根据试验结果作一个明确的结论(或小结),附图、表、照片及说明。 2、对试验结果不能下结论时,应进行可能性讨论。并提出你的倾向性看法。 3、可与他人的方法、原理对比,进行优缺点讨论。 4、提出改进意见(原理、方法、参数、仪器)。 有个简单的数据记录的好方法: 每次设计好实验以后,方法输入excel中,顺便做好数据记录表,下次数据出来前打印出来,抄数据方便,处理数据也方便,积多了以后装订成册,要查找数据也方便。 最近快做实验了,于是将之前收集的关于做实验方面所有注意的事项都仔细阅读了一番,重新整理了一遍,希望会对即将做实验的有所帮助。 1.注意实验中数据的及时分析及处理: 2.每次做完实验,都要及时的分析实验数据,以便总结上次实验的经验与体会,为下一次 实验方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切勿等全部实验做完再来分析,此时才发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足,造成人力与财力、时间的浪费,这是最为令人不悦的事情。盲目地做实验是不足取的。 3.刚入实验室时,多听,多看,多问,不要想当然抢着干,这样有时很危险的,动手之前 最好明白为什么这样做。 4.做实验要按规程,减压一定要用园底瓶,不可用锥形瓶,容易内吸爆炸,如果仅仅是回 收溶剂,尚无大碍,如果是旋去溶剂得样品,萃取整个水浴锅,工作量…………

建筑材料单体燃烧设备

建筑材料单体燃烧测试仪 一、适用标准: GB/T 20284-2006《建筑材料或制品的单体燃烧试验》 EN 13823:2002 《建筑制品对火反应——不含铺底材料的建筑制品单项燃烧试验方法》 GB 8624-2012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二、产品概述: 建筑材料单体燃烧设备是用于确定建筑材料或制品(不包括铺地材料以及2000/147/EC号《EC决议》中指出的制品)在单体燃烧试验(SBI)中对火反应性能大小的试验装置。属于建筑燃烧性能分级检测仪器。可以用于评定建筑材料的等级。设备是根据GB/T 20284-2006 《建筑材料或制品的单体燃烧试验》自主研发并生产的试验设备。 三、产品特点 1、燃烧室为不锈钢整体房,移动方便,外观优美,质量优异,设备使用寿命长。 2、排烟系统中的保温排风管道、保温集气罩和保温收集器采用双层保温功能,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3、主要氧气和二氧化碳传感器全部采用原装进口品牌,提高数据的精准度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4、烟道铸铁材料,真材实料,保证设备的实用寿命,烟筒内部为双层内部加保温,保温性能好。 5、燃烧控制系统采用煤气电磁阀,燃烧点火器采用自动点火的方式,保证了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6、烟气自动处理功能,在试验的过程中,烟气从排烟系统直接进入烟气处理系统,大大降低了单体燃烧试验对大气造成污染的程度。 7、控制系统:控制核心采用进口欧姆龙PLC和温度扩展模块集成式设计,能有效的降低干扰,提高设备稳定性。输出端采用施耐德新型固态无触点开关器件,具有高可靠性、长寿命、低噪音、开关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8、数据接口采用RS-232标准串口通信,同步采集试验数据。数据稳定,可靠性高,使用方便。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抗干扰性能强。 9、软件功能强大,可显示11路数据曲线,实验数据一目了然。软件采用Visual Basic 6.0编写界面,强大的Internet应用程序开发功能。支持使用动态HTML技术(DHTML)的应用程序;程序可以兼容WinXP/win2000,并且做到了与硬件无关,只要有标准接口的计算机,连接后都可以正常的运行。 10、配置高级除尘设备,除尘采用静电滤网吸附工作原理,经过处理的气体无色,无烟,完全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四、技术参数 1、燃烧试验室尺寸:3000mm×3000mm×2800mm 2、燃烧室排烟管道外形尺寸:5200mm×3000mm×1800mm 3、控制箱外形尺寸:800mm×1200mm×1500mm 4、排烟速度:0.50m3/s~0.65 m3/s 5、温度测量:直径为3mm的进口K型铠装热电偶。测温精度:±0.5℃ 6、排烟道高精度压力传感器,精度±2Pa 7、测试时间:(1~30)min可设,时间记录系统精度:0.1s

建筑材料或制品单体燃烧试验装置总热释放量、烟气释放量示值误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附录 D 建筑材料或制品单体燃烧试验装置总热释放量示值校准结果的测量 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D.1测量不确定度分量 D.1.1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1, 采用A类方法评定。对单体燃烧试验装置进行10次重复独立测量,示值误差结果如下表: 用贝塞尔公式计算试验标准偏差: u(THR)=√1 10?1∑(x i?x?)2 10 i=1 =0.32 MJ/kg 对于单次测量,u1=u(THR)=0.32 MJ/kg D.1.2由流量分布因子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2 以流量分布因子测量的相对误差引入测量不确定u2,并视为均匀分布。因此,u2=c2u2(Kt)=1× √3 =0.03 MJ/kg D.1.3由氧分析仪漂移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3 以氧分析仪漂移范围引入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3,并视为均匀分布。 因此,u3=c3u3(O 2)=1× √3 =0.001MJ/kg D.1.4由二氧化碳分析仪漂移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4 以二氧化碳分析仪漂移范围引入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4,并视为均匀分布。 因此,u4=c4u4(CO 2)=1× √3 =0.001 MJ/kg D.1.5由双向探头测量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5 双向探头测量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5,并视为均匀分布。因此,u5=c5u5(p)=0.5× √3 =0.06 MJ/kg

D.1.6由热电偶测量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6 以三支热电偶测量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6,并视为均匀分布。 =0.75 MJ/kg 因此,u6=√3c6u6(T)=√3×0.5× √3 D.1.7由电子秤的测量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7 以电子秤测量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7,并视为均匀分布。 =0.13MJ/kg 因此,u7=c7u7(m)=44.56× √3 D.1.8环境的影响 由于校准控制在规定的外界环境条件进行,环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在此可忽略不计。 D.2 不确定度汇总一览表 表 D.1 不确定度汇总一览表 D.3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c u c=√u12+u22+u32+u42+u52+u62+u72=0.83MJ/kg D.4 扩展不确定度,U

保温板单体燃烧

1。试样燃烧前,将试样在空气中点燃,若点燃即判定不合格,不能进行单体燃烧试验;若不燃,开始装样(长翼1000*1500,短翼500*1500),距底边500和1000处划线。注:砂纸打磨点火丝且其间距3mm左右,尽量使用清洗过的大石子或大陶粒 2。从左至右打开试验箱开关(电源、分析仪),预热1-1。5h(冬季提前一晚预热) 3。预热结束,先打开风机(风机开关,风速测定仪,按绿色按钮)、水泵,打开试验箱其他开关,打开电脑软件,登录软件,用户名1,密码1,点击“开状态检测”,“取消”,调节烟气透光率至(100±1)%,调节风速至V298t在0。6士0。05m3/s(与管道压(60左右)差成正比),3个管道温度之间相差不能大于4℃,管道温度与环境温度(20±10℃)相差不能大于4℃4。校准N2(打开氮气0.2MPa,箭头从“工作”方向转到“校对”方向,调节流量转子至1.0,氮气通150in以上,按试验箱面板“校准”“功能1”“返回),校准空气(箭头从“校对”方向转到“工作”方向,调节流量转子至1.0,2-3min后观察面板O2浓度稳定(小数点后两位数微变,20.95左右),按试验箱面板“校准”“功能2”“确认”“返回”),关闭氮气。注:只有校准过程中可调节CO2、O2流量转子 5打开丙烷0.2MPa,点击“关状态检测”“进行实验操作”“开始采集”,在117s时预备,120s 时按机箱按钮“试验开始”,辅燃点火,300s时自动跳转主燃烧器点火,观察辅HRR在30.7±2KW,主HRR比辅HRR大于4左右(点火前,随时可调节烟气透光率,如有数据可点击“试验前结束”3s清除数据) 6。火焰完全不接触试样时,可关闭丙烷,其他不动,直至实验进行1620s后,按机箱按钮“试验前结束”点击“停止采集”“确定”“试验准备状态”“重新检测”“开状态检测”“取消”录入烟气透光率,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关状态检测”“进行实验操作”“实验结束”“确定”,选择“燃烧滴落物≤10S”,“试验报告”“确定”,另存为试验报告。 7关闭水泵、风速检测仪,风速检测仪闪烁时关闭风机开关,关试验机(从右至左),关电脑,电源 注:做第二组试验时,观察氧气浓度,在19-20范围内可直接试验,无需重新校对;每组试样均需调节烟气透光率至(100±1)%,V298t=在0.6±0.05m3/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