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测评课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测评课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测评课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测评课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测评课教学策略作者:齐泽宏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上旬刊》 2018年第12期

语文课程评价就是根据《新课标》的学业质量水平要求,以一定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活动及其达成情况等进行描述和价值判断,及时向教师和学生反馈信息,有效改进“教”和“学”,促进学生全面提高语文核心素养。语文课程评价在课堂教学上是以测评课的课型呈现的。测评课即测试讲评课,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课型,是通过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方式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考查的一种课型。教师通过对学生答卷或检查情况进行深度分析评价,激发学习兴趣,纠正学习偏差,预防错误发生,强化基础技能,提高思维能力。

一、现状及目标

目前,许多教师对测评课缺乏应有的认知和足够的重视,使之成为可有可无的课型。从现有的测评课来看,要么是单纯地窄化为客观式测验的笔试,要么就是对着答案满堂灌,不注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达成;教师感到累,学生觉得闷,耗时费力效率低。其特点是,观念滞后,试卷结构和测试形式固化,不顾及语文课的本质特点,以单纯的知识点和能力点为考查对象,检测内容只停留在“认识”和“概念”等机械的认知层面,未能对情意层面和技能层面的思维、审美和文化等素养进行深度考查。评价形式单一,反馈信息过度简化,诊断性不够,指导性不强,缺少适当激励,不能为学生提供改进学习的依据和内驱力。

重视测评课,切实提高课堂效益已是当务之急。因此,测评试题的命制应以个人体验、社会生活和学科认知等具体情境为载体,设计多样、综合、开放的典型任务,重点考查学生的阅读与鉴赏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梳理与探究能力,从而获取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与现有水平。要避免不分主次、无针对性的讲评以及由此带来的费时、低效,努力做到花费尽量少的时间而收到最大的效果,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负担;做到小步子、多落点、动态化,即测评课应循着一定的序列小步子、微格化操作。检测应兼顾主体的多元和知识的多层次、多角度,评价应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构建学习与评价共同体。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等形式,充分利用不同主体多角度反馈,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语文学习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潘新和指出:“语文教育测评,最应关注的是学生言语生命的健康和言语人格的健全。语文教师要把呵护、维护和养护学生的言说欲、发表欲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充分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体言语生命冲动和选择,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谈得上言语素养的提高。”[1]因此,语文测评课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要有他测他评,还要有自测自评、互测互评;应重视诊断、反馈、激励和发展作用,不仅应关注学生外在学习成绩,更应关注与呵护学生言语生命健康与言语人格健全等内在的学习品质。依据教学目标,通过测试和评价以考查学生目标达成情况,并及时反馈、矫正,引导其学会学习,强化思维培养,自觉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教师也会在此过程中反思教学效果,发现薄弱环节,及时改进教学。

二、特点及形式

测评课的目的是为了准确反映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和现有水平,及时发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激发学生学习内动力,同时反思教学行为,优化和完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对教学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1.测评即时性:测评课要做到即时检测和即时评价,应具体落实在课前、课中和课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