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9-2020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公益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公益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公益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公益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含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公益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

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33.0分)

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工业上用甲和乙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

成丙和丁,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及生成丙的分子个数比为4:3:6,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

B. 每个丁分子中共含有4个原子

C. 该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D. 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1

2. 对于反应:X +Ca(OH)2=Y +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类型可能是置换反应

B. X 和Y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8

C. X 可能是CuCl 2或FeSO 4

D. Y 可能是CaCl 2或Ca(NO 3)2

3. 下列从原料及有关试剂分别制取相应的最终产物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

合理的是

( )

A.

溶液

B. CaO →H 2

O

Ca(OH)2溶液→Na 2CO 3溶液NaOH 溶液 C. Fe →点燃

Fe 2O 3→H 2SO 4溶液Fe 2(SO 4)3溶液

D. Cu →AgNO

3溶液

Cu(NO 3)2溶液→NaOH 溶液Cu(OH)2沉淀

4. 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洗涤剂清除油污利用了乳化作用

B. 硬度小的水比硬度大的水更容易洗干净衣服

C. 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 铝制品易在表面形成氧化膜,铝壶要经常用清洁球清洗

5.均衡膳食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下列食物主要为我们提供糖类的是()

A. 米饭、马铃薯

B. 黄瓜、西红柿

C. 鱼、鸡蛋

D. 牛奶、花生

6.现有Fe?Ag、Fe?Cu、Fe?Al、Fe?Zn四种铁的合金,取其中一种合金样品5.6g,跟足量稀

硫酸反应,得到0.3gH2,则此合金样品可能是()

A. Fe?Ag合金

B. Fe?Cu合金

C. Fe?Al合金

D. Fe?Zn合金

7.已知A、B、C三种物质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

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符合A、B、C顺序的是()

A. H2O2、H2O、O

B. CO2、H2O、O2

C. HCl、H2、ZnCl2

D. Cu、CuO、Cu(OH)2

8.将下列物质放入盐酸溶液中,溶液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A. 碳酸钠

B. 铁

C. 铜

D. 氯化钠

9.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一是()

A. CuSO4 NaOH KNO3

B. Na2CO3 HCl BaCl2

C. FeCl3AgNO3NaNO3

D. CaCl2?K2CO3 NaCl

10.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不合理的是()

A. 用稀盐酸除去C中的氧化铜

B. 加入氧化镁除去硫酸镁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硫酸(氧化镁难溶于水)

C. 用过量的稀盐酸除去铁钉上的铁锈

D. 用熟石灰除去火碱中中混有的碳酸钠

11.将铁钉投入下列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A. 稀盐酸

B. 稀硫酸

C. 硫酸铜溶液

D. 硫酸镁溶液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12.已知A为黑色粉末,B为单质,D为红色单质。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

所示。

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 C:______

(2)写一种由B元素组成的单质的名称: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为______;反应②为______。

13.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氯化钡、碳酸钡、碳酸钠、氢氧化钠和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取一

定量该粉末样品加入到有足量水的烧杯中,搅拌、,静置,观察到烧杯中有白色不溶物,小郑同学将烧杯中的物质过滤,得滤渣A和滤液B,取滤渣A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硝酸,观察到滤渣全部溶解,有气泡产生。

小郑同学进一步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以确定白色粉末的组成:

根据上述实验方案中各步骤不同的实验现象,可得出不同的实验结论

(1)如果步骤一无白色沉淀生成,步骤二溶液变红,步骤三溶液变无色,则原白色粉末可能的组

成有______种。

(2)如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步骤一中有白色沉淀生成,步骤二中溶液变红色。若确定原白色粉

末只中含有碳酸钡、碳酸钠、氢氧化钠和硫酸钠四种物质,则步骤三的现象是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0分)

14.根据如图微观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没有变化的微粒是_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5.工业上通常用高温加热碳酸钙制取生石灰.甲取碳酸钙200g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剩余固体

质量为156g,乙将剩余固体继续高温加热至完全反应.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取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甲实验时产生的气体质量为______g;

(3)根据甲产生气体的质量列出求解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

(4)乙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______;

(5)甲、乙两同学实验时消耗碳酸钙的质量比为______.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2.0分)

16.对含有固体不溶物的粗盐进行初步提纯并计算纯度。

(1)实验主要步骤:称量一定质量的粗盐、______、称量剩余粗盐、过滤、蒸发、称量精盐。蒸

发操作时,待蒸发皿中出现______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

(2)下列因素会导致获得的精盐质量偏小的是______(填序号)

A.粗盐中加入过量的水

B.过滤时,滤纸破损

C.过滤后,滤纸上的泥沙未用水洗涤

D.蒸发时,液滴溅出

17.某化学实验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参

与他们进行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Ⅰ:全部是NaOH;

猜想Ⅱ:全部是Na2CO3;

猜想Ⅲ:______ .

【实验与探究】

(1)分析: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会变质,变质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2)实验如下:

(3)为了进一步的验证猜想结果,小明同学提出如下实验方案:继续步骤二的实验,过滤,然后

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酚酞变红,则猜想Ⅲ成立;若酚酞不变红,则猜想Ⅲ不成立.

小华同学立即对小明同学的方案提出了质疑,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氯化钡溶液呈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但碳酸钠溶液呈______ 性(填“酸”或“碱”),能使酚酞变红,因此他认为该方案的操作步骤中应该改进的是______ .

18.化工生产中需要对原料提纯,以利于提高产品质量.经测定,某氯化钠样品中混有硫酸钠,为

了除去杂质并制得纯净的氯化钠固体,在实验室研究中某学生设计方案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②能否用硝酸钡溶液?______ 说明理由______ ;

(2)进行操作②后,如何判断硫酸钠已除尽,方法是______ ;

(3)操作③的目的是______ ;

(4)部分同学认为此设计方案不够严密,说明理由:______ .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7.0分)

19.课外活动小组为了确定某石灰石的成分,取样品25g,分五次加入相同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一

定的稀盐酸(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部分数据记录及加入盐酸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图如图,请分析计算:

次数第1次第2次第3次

加入盐酸的质量/g202020

剩余固体的质量/g211713

(1)25g样品中碳酸钙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质量为______g。

(2)25g样品中杂质的质量是______g。

(3)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 答案与解析 --------

1.答案:D

解析: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氨气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6H2O+2N2。

A.甲物质是氨气,甲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1×3)=14:3,故错误;

B、丁是N2,每个丁分子中共含有2个原子,故错误;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故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水)、丁(氮气)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6:2=3:1,故正确;故选:D。

根据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写出化学式及反应的方程式,据此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确定物质的分子构成,能够正确写出物质的化学式,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答案:D

解析:解:A、根据碱的性质可知碱和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碱与金属不反应,所以该反应不可能是置换反应,故A错;

B、根据质量守恒可知反应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所以X 和Y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与氢氧化铜与氢氧化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相等即:98?74=24,故B错;

C、X是CuCl2时反应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物为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钙,如果是FeS04时,生成物是硫酸钙和氢氧化亚铁沉淀,生成物中不是氢氧化亚铁沉淀,故C错;

D、如果Y是CaCl2将生成物交换成分就是反应物,所以反应物就是氯化铜和氢氧化钙,所以符合题意,如果Y是Ca(N03)2将生成物交换成分是硝酸铜和氢氧化钙,也符合,故D正确.

故选D.

A、根据金属与碱是否反应考虑;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考虑;

C、将其带入看产物是否正确;

D、将其带入再将生成物交换成分,看反应物是否适合.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反应物交换成分是生成物,将生成物交换成分就是反应物.

3.答案:B

解析:解:A、碳充分燃烧即可生成二氧化碳,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操作上复杂、经济上不合理,故选项错误。

B、氧化钙与水反应可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该方案理论上正确,操作较为简便,经济上也合理;故选项正确。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而不能生成三氧化二铁,该方案在理论上是错误的,故选项错误。

D、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可生成硝酸铜溶液,硝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可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理论上正确,操作上也较简便,但利用硝酸银价格较高,经济上不合理,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理论上正确,要求物质的转化需符合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操作上可行,要求操作应简便易行;经济上合理,要求不能利用价格昂贵的物质转化为价格低廉的物质;根据以上要求,分析每个方案,首先判断理论上是否可行,然后再考虑操作上的可行性与经济上的合理性.

本题难度有一定难度,在选择试剂制备物质时,除了需要考虑反应原理外,还需要考虑操作是否简便,经济是否合理,是否环保等.

4.答案:D

解析:解:A.洗涤剂能去除油污的原理是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故正确;

B.硬度过高的水洗衣服不容易洗干净,硬度小的水比硬度大的水更容易洗干净衣服,故正确;

C.天然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等易发生爆炸,关闭阀门、开窗通风,可以稀释燃气、降低温度,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故正确;

D.铝与空气中的氧气会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覆盖在金属表面,可阻止里面的金属继续锈蚀,所以不能经常用金属球清洗铝制品,会加快铝制品被腐蚀,故错误。

故选D。

A.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能去除油污进行解答;

B.用硬水洗衣服,既浪费肥皂,又洗不干净;

C.天然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发生爆炸,要谨慎处理;

D.铝与空气中的氧气会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覆盖在金属表面,可阻止里面的金属继续锈蚀。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之一,

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领会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5.答案:A

解析:解:A.米饭、马铃薯中富含糖类;

B.黄瓜、西红柿中富含维生素;

C.鱼、鸡蛋中富含蛋白质;

D、牛奶、花生油中富含蛋白质,油脂等,不合题意。

故选:A。

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答案:C

解析:解:铜、银不能和稀硫酸反应;

设5.6g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Fe+H2SO4=FeSO4+H2↑

56 2

5.6g X

56 2=

5.6g

X

解得:X=0.2g;

设5.6g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

Zn+H2SO4=ZnSO4+H2↑65 2

5.6g Y

65 2=5.6g

Y

解得:Y=0.17g,

设5.6g铝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Z,

2Al+3H2SO4=Al2(SO4)3+3H2↑54 6

5.6g Z

54 6=

5.6g

Z

解得:Z=0.62g,

由以上计算可知,

A、5.6gFe?Ag合金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只能小于0.2g,故A不符合题意;

B、5.6gFe?Cu合金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只能小于0.2g,故B不符合题意;

C、5.6gFe?Al合金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只能大于0.2g小于0.62g,在其中包含0.3g,故C符合题意。

D、5.6gFe?Zn合金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只能大于0.17g小于0.2g,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铜、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的后面,不能和稀硫酸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利用极端假设法分析计算,可以判断混合物的组成。

本题的难度较大,此题常用的方法就是极端假设法,同学们掌握了此方法,就可以解决这一类的问题。

7.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所涉及物质的性质、抓住关键词“能否一步实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即可。

【解答】

A、过氧化氢能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不能一步反应得到氧原子,错误;

B、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氧气和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正确;

C、盐酸和氢前金属反应生成氢气,氢气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氯化锌,错误;

D、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不能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铜,错误;

故选B。

解析:解:A、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由反应时的质量比可知,每106份质量的碳酸钠可生成出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溶液的质量会增加,故选项错误.

B、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由反应时的质量比可知,每56份质量的铁可置换出2份质量的氢气,溶液的质量会增加,故选项错误.

C、铜与稀盐酸不反应,溶液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故选项正确.

D、氯化钠放入盐酸溶液中,能溶解,溶液的质量增加,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能与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碳酸盐等反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能与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碳酸盐等反应)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D

解析:解:A、CuSO4溶液是蓝色的,首先鉴别出蓝色的CuSO4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KNO3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

B、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化钡;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

C、FeCl3溶液是黄色的,能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AgNO3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NaNO3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

D、CaCl2、K2CO3溶液反应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

故选:D。

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

本题难度较大,解此类题的思路是:先用物理性质,一般先看颜色、闻气味;再用化学性质,用已鉴定出的药品依次去鉴别其他物质,有不同现象时方可鉴别。

解析:解:A、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铜和水,碳和稀盐酸不反应,因此用稀盐酸可除去碳中的氧化铜,故该实验方案设计合理.

B、硫酸能与氧化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该实验方案设计合理.

C、过量的稀盐酸不仅能除去铁锈,还能将铁反应掉,该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

D、熟石灰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因此可用熟石灰除去火碱中中混有的碳酸钠,该实验方案设计合理.

故选C.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1.答案:C

解析:解:铁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镁的后面,因此铁与硫酸镁溶液不反应,溶液的质量不改变;铁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铜的前面,因此能与稀硫酸、稀盐酸、硫酸铜溶液反应。

Fe+H2SO4=FeSO4+H2↑溶液增加的质量

56 2 56?2=54

Fe+CuSO4=FeSO4+Cu溶液减少的质量

56 64 64?56=8

铁与盐酸的反应与硫酸反应情况相同,都能使溶液质量增加,只有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溶液的质量会减小。

故选:C。

铁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镁的后面,因此铁与硫酸镁溶液不反应,溶液的质量不改变;铁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铜的前面,因此能与稀硫酸、稀盐酸、硫酸铜溶液反应,从而造成溶液质量的变化,经分析判断即可得出本题答案。

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出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能否与四种溶液反应及反应时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属于溶液质量变化的考查题.

12.答案:CuO CO 2 金刚石或石墨或C 60 2CuO +C

??高温?

?

2Cu +CO 2↑ Ca(OH)2+CO 2=CaCO 3↓

+H 2O

解析:解:D 是红色单质,则D 可能是铜,A 能与单质B 反应生成铜,且生成的C 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则C 可能是二氧化碳,故A 是氧化铜,B 是碳,E 是碳酸钙,带入框图,推断合理; (1)A 是氧化铜,C 是二氧化碳,故填:CuO ,CO 2; (2)B 是碳,组成单质可以是金刚石、石墨等;

(3)反应①是氧化铜与碳加热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2CuO +C

??高温?

?

2Cu +CO 2↑反应②是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方程式为:Ca(OH)2+CO 2=CaCO 3↓+H 2O.故答案为:(1)CuO ;CO 2;(2)金刚石或石墨或C 60;(3)2CuO +C ??高温?

?

2Cu +CO 2↑;

Ca(OH)2+CO 2=CaCO 3↓+H 2O ;

本题的解题突破口为D 是红色单质,则D 可能是铜,A 能与单质B 反应生成铜,且生成的C 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则C 可能是二氧化碳,故A 是氧化铜,B 是碳,E 是碳酸钙。

本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题,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然后顺推或逆推得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13.答案:3 沉淀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

解析:解: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色,

滤渣A 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硝酸,观察到滤渣全部溶解,有气泡产生,所以样品中一定不含硫酸钠, (1)如果步骤一无白色沉淀生成,滤液中一定不含碳酸钠、硫酸钠,步骤二溶液变红,样品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步骤三溶液变无色,所以原白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氢氧化钠、碳酸钡,氢氧化钠、氯化钡、碳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钡、碳酸钠、碳酸钡3种;

(2)如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步骤一中有白色沉淀生成,步骤二中溶液变红色。若确定原白色粉末只中含有碳酸钡、碳酸钠、氢氧化钠和硫酸钠四种物质,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会生成碳酸钡沉淀,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步骤三的现象是:沉淀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 故答案为:(1)3;

(2)沉淀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

根据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

硫酸钡沉淀,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色等知识进行分析。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14.答案:分子 原子 4NH 3+3O 2??点燃?

?

2N 2+6H 2O

解析:解:(1)由微粒的变化可知,氨气分子和氧分子变化成了氮气分子和水分子,由此可知,在该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没发生变化的是原子;

(2)该反应是氨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氮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H 3+

3O 2

??点燃?

?

2N 2+6H 2O ;

答案:(1)分子;原子;(2)4NH 3+3O

2

??点燃?

?

2N 2+6H 2O.

(1)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变化的粒子和没有变化的粒子;

(2)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本题通过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考查化学反应的实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5.答案:CaCO 3??高温?

?

CaO +CO 2↑ 44g 10044=x

44g 112g 1:1

解析:解:(1)工业上通常用高温加热碳酸钙制取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 3

??高温?

?

CaO +

CO 2↑;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0g ?156g =44g ; (3)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生成的氧化钙的质量为y

CaCO 3

?

?高温?

?

CaO +CO 2↑ 100 56 44 x y 44g

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x)的比例式是:10044=x

44g ,解得:x =100g

56

44

=y

44g 解得:y =56g (3)乙同学分解的碳酸钙的质量为200g ?100g =100g 设乙同学分解碳酸钙生成的氧化钙的质量为z :

CaCO3

?

?高温?

?

CaO+CO2↑

100 56 100g z

100 56=100g

z

,解得:z=56g

乙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56g+56g=112g

(5)甲、乙两同学实验时消耗碳酸钙的质量比为100g:100g=1:1.

故答为:(1)CaCO

3

?

?高温?

?

CaO+CO2↑;

(2)44g;

(3)100

44=x

44g

(4)112g;

(5)1:1.

(1)根据制取制取生石灰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3)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二氧化碳的质量求出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x)的比例式;

(4)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甲制取氧气的质量求出分解的碳酸钙、生成的氧化钙、未分解的碳酸钙,再有未分解的碳酸钙求出生成的氧化钙,据此可计算出总的固体的质量;

(5)根据上述计算数据计算出甲、乙两同学实验时消耗碳酸钙的质量比.

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答案:溶解;较多固体;CD

解析:解:(1)实验主要步骤:称量一定质量的粗盐、溶解、称量剩余粗盐、过滤、蒸发、称量精盐。蒸发操作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

故填:溶解;较多固体。

(2)A.粗盐中加入过量的水时,能使氯化钠完全溶解,不能导致获得的精盐质量偏小;

B.过滤时,滤纸破损,会导致泥沙进入滤液,从而导致导致获得的精盐质量偏大;

C.过滤后,滤纸上的泥沙未用水洗涤时,会导致部分氯化钠留在泥沙中,从而导致导致获得的精盐质量偏小;

D.蒸发时,液滴溅出,会导致部分氯化钠损失,从而导致导致获得的精盐质量偏小。

故填:CD。

蒸发操作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如果蒸干后停止加热,会导致固体飞溅,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7.答案:【猜想与假设】NaOH和Na2CO3;

【实验与探究】(1)2NaOH+CO2=Na2CO3+H2O;

(2)稀盐酸;白色沉淀;

(3)碱;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成分的探究,在检验氢氧化钠是否是部分变质与检验是否变质是有区别的,检验变质只需用盐酸就可以了,而检验部分变质,还要检验是否有氢氧化钠,常用氯化钙溶液或是氯化钡溶液来进行检验,难度较大。

【解答】

【猜想与假设】氢氧化钠若变质,其产物为碳酸钠,若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则该固体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物;

【实验与探究】(1)氢氧化钠易潮解,潮解之后会和空气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2)步骤一:碳酸钠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若没有明显现象,则该固体中没有碳酸钠,即只有氢氧化钠,即猜想Ⅰ成立;

步骤二: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所以若观察到产生了白色沉淀,则说明在该固体中含有碳酸钠,即猜想Ⅱ或猜想Ⅲ成立;

(3)碳酸钠被完全反应后,若溶液能够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说明溶液呈碱性,从而可以判断该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所以为了确认氢氧化钠是否存在,应该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然后再取上层清液,加入酚酞溶液进行判断即可。

故答案为:【猜想与假设】NaOH和Na2CO3;

【实验与探究】(1)2NaOH+CO2=Na2CO3+H2O;

(2)稀盐酸;白色沉淀;

(3)碱;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18.答案:不能;会引入新的硝酸钠杂质;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看是否有沉淀生成;使钡离子完全沉淀;过量的碳酸钠没有除去

解析:解:(1)硝酸钡溶液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硝酸钠属于新的杂质,所以不能用硝酸钡溶液;

(2)氯化钡和硫酸溶液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判断硫酸钠已除尽,方法是: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看是否有沉淀生成;

(3)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操作③的目的是使钡离子完全沉淀;

(4)最后过量的碳酸钠没有除去,碳酸钠对于氯化钠也是杂质,所以此设计方案不严密.

故答案为:(1)不能,会引入新的硝酸钠杂质;

(2)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看是否有沉淀生成;

(3)使钡离子完全沉淀;

(4)过量的碳酸钠没有除去.

(1)根据硝酸钡溶液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硝酸钠属于新的杂质进行解答;

(2)根据氯化钡和硫酸溶液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进行解答;

(3)根据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进行解答;

(4)根据最后过量的碳酸钠没有除去进行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离操作和除去杂质的方法,要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方法或试剂进行解答,本题难度较大,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理解的能力.

19.答案:(1)80;

(2)9;

(3)解:加入盐酸80g时,恰好反应,设80g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16g x

16g

100

=

x=11.68g

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11.68g 80g

×100%=14.6%

答: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6%。

解析:解:(1)由生成气体质量和盐酸关系图数据可知,加入盐酸80g 时,恰好反应,故填:80; (2)分析三次加入盐酸质量和剩余固体质量关系可知,20g 盐酸与4g 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加入盐酸80g 时,25g 样品恰好反应,说明样品中碳酸钙质量为4g ×4=16g ,剩余固体为杂质,质量为25g16g =9g ,故填:9;

(3)根据化学方程式CaCO 3+2HCl =CaCl 2+H 2O +CO 2↑和碳酸钙的质量16g ,可以求出80g 盐酸中溶质的质量,进而求质量分数。

掌握根据反应情况及图表数据解决问题是关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