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1章 体适能与健康体适能的信息管理

第1章 体适能与健康体适能的信息管理

第1章 体适能与健康体适能的信息管理
第1章 体适能与健康体适能的信息管理

第一章体适能与健康体适能的信息管理

关键术语

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人们所具有的与其完成体力活动能力有关的一组身体要素,通常根据其与健康的关系分为健康体适能和竞技体适能。

健康(health):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一种在身体、精神、行为和道德意识上适应人类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和休闲的“身心合一”的完美状态。

健康体适能管理系统(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Management System):简称HEMS,是将会员信息的管理、健康/体质测试与评价、运动试验前的筛选、运动试验方案的确定、测试结果的收集、终止试验的标准、测试结果的分析、运动处方的制定、锻炼效果的前后对比、数据库的建立、数据的初步统计、分析和导出等功能整合为一体,开发的软件系统。

数据挖掘(Data mining)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集中识别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以及最终可理解的模式的非平凡过程。它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交叉学科,包括机

器学习、数理统计、神经网络、数据库、模式识别、粗糙集、模糊数学等相关技术。

第一部分体适能

健康(health)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往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然而,随着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现代的科学健康观念告诉我们,健康不仅是四肢健全、没有疾病和虚弱,健康是一种在身体、精神、行为和道德意识上适应人类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和休闲的“身心合一”的完美状态。其中,具有良好的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PF)是身体健康的最重要标志之一,是人类享受生活、提高工作效率和增强对紧急突发事件应变能力的重要物质基础。

一、体适能的概念与分类

体适能一词来自英文的Physical fitness,最早出现在半个多世纪前由当时“美国健康、体育、休闲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health,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AAHPER)组织和制定的“国家青年适应能力测试”(National youth fitness test)的文件当中。起初,体适能并没有明确的定义,而其测试内容包括600码跑走、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立定跳远、50码快跑、折返跑和垒球掷远7个项目。之后,不少学者和学术组织曾就体适能一词给出了多个不尽相同的定义和解释。1980年,Jensen及Hirst认为个人适应能力是指外在与内在活动能力的总合,而运动适应能力(即体适能)只

是其中的一部份,其内容包括个人特性及运动能力表现的特征,如肌力、耐力、柔软度、动力、敏捷及速度等。1984年,Lamb以运动生理学的观点分析体适能,认为体适能是促使目前及未来生活挑战得以成功的能力;1986年,Greenberg及Pargman认为体适能是指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及有余力从事休闲活动;1996年,美国健康与服务部定义体适能为“人们所具有的或者获得的与其完成体力活动能力有关的一组身体要素”,而具有良好体适能的人通常是能够“以旺盛的精力执行每天的事务而没有过度的疲劳;以充足的活力去享受闲暇时间的各种休闲活动并能适应各种突发事件”,这一定义得到了迄今为止众多学者的认可;而1997年,Howley和Franks又将定义体适能为具有低患病风险和具有足够的精力参加各种体力活动的身体完好状态。此外,日本学者习惯以“体力”表述体适能,认为体力是人体和精神的能力,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基础;体力不仅表现在运动能力和工作能力上,也表现在对疾病的抵抗力和环境的适应能力。而我国学者长期以来一直以“体质”一词来表述与体适能类似的概念,认为体质是人体形态发育、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身体素质的状态及其对环境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这一概念的内涵显然不同于体适能,但是目前国内开展的国民体质检测内容却在性质上与体适能的检测项目较为类似。显然,以上各国学者对体适能的具体表述虽有所不同,但是,将体适能视为人类适应生活需要所应具备的完成各种体力活动能力,各国学者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

体适能与人体健康状态、劳动和工作能力以及竞技运动水平等有

着密切的关系,但体适能各个构成要素对健康、劳动和工作能力以及竞技运动水平的影响并不完全相同(表1-3);为此,有人进一步依据体适能与健康的关系将其区分为竞技体适能(performance(或skill)-related physical fitness)和健康体适能(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前者主要由灵敏性、协调性、平衡性、速度、爆发力和反应时等与运动竞技能力有关的体适能要素组成。而健康体适能主要由那些与人体健康水平密切相关的体适能要素组成,通常主要包括心血管适能(Cardiovascular fitness)、体脂含量(percent of body fat)、肌肉适能(muscular fitness)和柔韧适能(Flexibility)。其中,心血管适能反映由心脏、血液、血管和肺组成的血液运输系统向肌肉运送氧气、能量物质同时维持机体从事体力活动的能力。由于拥有良好心血管适能的人通常也具有较好的运动耐力和有氧运动能力,因此,心血管适能有时又称为心血管耐力(Cardiovascular endurance)或者有氧适能(Aerobic fitness);体脂百分比是指人体体内所含脂肪占体重的百分比;肌肉力量(Muscle strength)是指骨胳肌收缩时依靠肌紧张来克服和对抗阻力的能力,通常以对抗和克服最大阻力的重量、力矩或作功功率表示;肌肉耐力(Muscle endurance)是指骨胳肌维持长时间运动的能力,一般以定量运动负荷的次数、负荷持续时间或者输出功率变化来表示;柔韧适能是对机体单个关节或者多关节活动范围的测度,通常由骨关节结构和肌肉、韧带以及关节囊的长度和伸展性等因素决定。此外,著名的健康体适能研究专家Bouchard和Shephard还根据健康科

学与临床医学的多年研究成果建构了新的健康体适能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健康体适能的研究。与以往的健康体适能“四要素模型”相比,新提出的健康体适能共包括22项检测项目,分属身体形态、肌肉、运动、心肺和代谢五个不同的构成要素(表1-4)。

二、体适能商

体适能商(physical fitness quotient,简称PFQ)是近年来提出的体能定量评价的新概念。PFQ是健康体能(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与竞技体能(sport-related physical fitness)的综合。也就是说,肌力与肌耐力、柔软度、心肺耐力与身体组成等四项健康体能,以及敏捷、协调、平衡、速度、反应与瞬发等六项运动体能的综合,代表一个人的体能商。就健康体能而言,主要是指个人能胜任日常工作,有余力享受休闲娱乐生活,又可应付突发紧急情况的身体能力,其具体要素主要包含肌力、肌耐力、柔软度、心肺耐力及身体组成等五项。而就竞技体能而言,除了包括健康体能的五项要素之外,敏捷、协调、平衡、速度、反应及瞬发等要素,因为与基本运动能力表现的关系较为密切,所以可将之归类于“竞技体能”(图1-4)。

HPFQ代表一个人的肌力与肌耐力、柔软度、心肺耐力与身体组成等健康体能总评,一个人的HPFQ愈高,代表健康的趋向愈明显;SPFQ代表一个人的敏捷、协调、平衡、速度、反应与瞬发等运动体能总评,SPFQ愈高,代表基本运动能力愈好;HPFQ与SPFQ的和愈高,则代表健康与运动的身体机能愈完善,具有容易获得运动成就的趋向

与天赋。而且,某些人若在健康体能与运动体能特定体能要素(指肌力、肌耐力、柔软度、心肺耐力、身体组成、敏捷、协调、平衡、速度、反应与瞬发)上具备极高的评量结果时,代表他在该项的运动能力上具备特殊的能力,可以朝这个要素能力上去发展其特殊的运动天赋,成为运动选手选才的主要依据。

图1-4 体能商(PFQ)的构成

身体质量指数的评量结果,受到「过重」与「过轻」皆不佳的影响,有必要调整身体质量指数的PFQ 给分计算方式,以便获得更完整的评价效益。因此,将百分等级在15以下与85以上的人列为「要加强」组,将身体质量指数的平均数PFQ 得分订为12分(最高分),高于或低于一个标准差的得分为10分,低于或高于一个标准差者的得分则低于10分(表1-5)。也就是说,身体质量指数的得分在10至12分之间的人的比例为68.26%(图1-5)。

图1-5 PFQ评价表

表1-5 各项体能要素得分表

体能商体能要素平均数标准差得分范围

HPFQ

健康体能肌力与肌耐

10 2 0至20

柔软度10 2 0至20 心肺功能10 2 0至20 身体组成2至12之间

SPFQ

运动体能敏捷能力10 2 0至20 协调能力10 2 0至20 平衡能力10 2 0至20 速度能力10 2 0至20 反应能力10 2 0至20 瞬发能力10 2 0至20

根据HPFQ理论架构的假设,五种健康体能测验的结果可以直接换算成健康体能商,用来综合评析受测者的健康体能优劣。在运动处方中,依据健康体能的评量情况,安排运动的负荷量。通过SPFQ理论架构的假设,六种运动体能测验的结果也可以直接换算成运动体能商,用来综合评析受测者的运动体能优劣。在制定运动处方过程中,竞技体能商的评量结果是选择适合患者的运动项目的理论依据。通过PFQ的理论评价,在制定运动处方的过程中才能对症下药,使运动处方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从而使其紧密贴近患者,达到健身强体的医疗效果和保健效果。

第二部分健康体适能的信息管理

第一节健康体适能管理系统概述

一、建立健康体适能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中,从事健康体适能指导的专业人员较多,人口相对较少,许多个性化的指导,都是面对面完成。此外,国外计算机编程费用昂贵,健康体适能管理的计算机化成本较高。

在发达国家中,网站上有简易锻炼指导的测试服务管理,也有部分通过软件系统管理。但是,欧美国家的产品在我国应用有两个不足:一是软件的定价太高,语言为英语,在中国的应用不利于广泛推广;二是软件采用的标准数据库均是针对欧美国家人群研发所制,对亚洲人群适应性较差。

我国从事健康体适能管理的专业人员寥寥无几,而人口众多,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广,科学健身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仅仅依靠少数专业人员,通过手工方式制订个性化的指导计划,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国内可以提供健康体适能管理的来源主要有:私人教练、健身俱乐部、国家各级体育管理部门等。国内的私教整体水平和综合的知识体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健身俱乐部大多根据自身经营的经验确定健身计划,国家各级体育管理部门(体科所)服务的人群有限。总的来说,这些部门提供的服务都不能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对科学健身指导的需要。

基于我国人口众多,专业人员明显不足的事实,健康体适能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将在全民健身科学指导、慢性疾病的防治和康复等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

二十世纪80年代,我国体育院校设立“体育保健康复”专业,运动处方成为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内容之一,简单的计算机程序开始被用于运动处方的教学之中。随后,运动处方的计算机运用,与国民体质监测评价、健康档案的管理、健身知识普及教育、数据统计与分析、等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健康体适能管理系统。

健康体适能管理系统可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健康状况、不同锻炼习惯、不同健身目的的人群,采用不同的测试与评价方法,提供个性化的锻炼指导,可满足全民健身机构、各级康复机构、各级健身会所、各级国民体质监测管理部门以及体育科研的需要。

健康体适能管理系统的形成,必将有利于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广,并使科学健身的指导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健康体适能管理系统的基本组成

(一)会员管理

建立会员个人档案,记录个人基本信息,方便进行会员管理和查询。

(1)会员注册登记:建立会员档案,记录个人基本信息,通过点击“增加”、“删除”、“修改”、“保存”按钮来完成会员信息的管理。

(2)会员信息查询:通过确定的查询条件,查询相应的会员信息。

(二)报告管理

对会员的测试报告进行综合管理,可根据需要调用和打印不同项

目的评定报告和运动处方、营养处方、心理处方报告。打印会员的测试报告,既可根据单项测试打印,也可根据多项测试综合打印。报告分黑白打印和彩色套打,可调整打印边距,方便使用。

(三)数据中心

对会员测试结果进行查询、数据分析、数据上传网站等,便于对会员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以及会员方便、及时的了解自己个人信息。

(1)数据查询:通过确定的查询条件,查询相应的测试结果。

(2)个人数据分析:查看某受试者的单组数据分析和历史数据分析。

(3)数据综合统计:对于所有的测试数据进行综合统计。

(4)数据上传:会员测试数据上传相关网站,便于会员及时了解个人信息。

(四)系统管理

实现系统参数设置、操作权限设置、数据备份等功能。

(1)参数设置:对默认输入法和默认打印机等一些基本参数进行设置。

(2)操作员管理:对操作员的级别和工作权限进行限定。

(3)数据管理: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等一些基本功能。

(4)系统活动状态:查看操作员在系统的活动状态。

(五)心肺适能管理

获取心肺适能的相关测试指标数据,进行评价和指导。

(1)会员查找:根据会员编号和姓名查找会员。

(2)数据采集:采集心肺适能测试设备上的测试数据。

(3)测评指导:对当前测试数据或历史数据(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评价和指导。

(六)身体成分管理

获取身体成分的相关测试指标数据,进行评价和指导。

(1)会员查找:根据会员编号和姓名查找会员。

(2)数据采集:采集身体成分测试设备上的测试数据。

(3)测评指导:对当前测试数据或历史数据(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评价和指导。

(七)肌肉适能管理

获取肌肉适能的相关测试指标数据,进行评价和指导。

(1)会员查找:根据会员编号和姓名查找会员。

(2)数据采集:采集肌肉适能测试设备上的测试数据。

(3)测评指导:对当前测试数据或历史数据(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评价和指导。

(八)柔韧适能管理

获取柔韧适能的相关测试指标数据,进行评价和指导。

(1)会员查找:根据会员编号和姓名查找会员。

(2)数据采集:采集柔韧适能测试设备上的测试数据。

(3)测评指导:对当前测试数据或历史数据(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评价和指导。

(九)骨密度管理

获取柔韧适能的相关测试指标数据,进行评价和指导。

(1)会员查找:根据会员编号和姓名查找会员。

(2)数据采集:采集骨密度测试设备上的测试数据。

(3)测评指导:对当前测试数据或历史数据(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评价和指导。

(十)体质管理

获取国民/学生体质的相关测试指标数据,进行评价和指导。

(1)会员查找:根据会员编号和姓名查找会员。

(2)数据采集:采集体质测试设备上的测试数据。

(3)测评指导:对当前测试数据或历史数据(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评价和指导。

(十一)营养管理

获取营养的相关测试指标数据,进行评价和指导。

(1)会员查找:根据会员编号和姓名查找会员。

(2)数据采集:采集营养的测试数据。

(3)测评指导:对当前测试数据或历史数据(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评价和指导。

(十二)心理管理

获取心理的相关测试指标数据,进行评价和指导。

(1)会员查找:根据会员编号和姓名查找会员。

(2)数据采集:采集心理的测试数据。

(3)测评指导:对当前测试数据或历史数据(变化趋势)进行

分析、评价和指导。

三、健康体适能管理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一)规范性

健康体适能管理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信息管理系统,它的应用软件功能涉及到国家和有关部委制定的标准,包括国民体质监测标准、普通人群锻炼标准、运动耐量试验测试、心脏发病危险性调查、锻炼计划管理、健身知识普及教育、运动营养管理、运动心理管理、锻炼计划跟踪、锻炼效果趋势分析和评价、数据统计与分析、系统管理等等。遵从国家、省部委、地区体育管理部门的信息规范和相关标准。

(二)实用性

健康体适能管理系统能满足各类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具有强大的数据查询及管理功能,并且能辅助管理者决策,成为健身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使用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技术先进性

健康体适能管理系统涉及了运动医学、心理学、营养学、训练学、系统论、信息论、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统计学等多学科的领域。采用先进、成熟且稳定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开发和运行平台、数据库系统、图形图像处理系统等技术和产品。

(四)教育普及性

健康体适能管理系统应采用寓测于教的方式,将大量的健身知识镶嵌在软件中,方便用户随时获知相关知识,并为用户提供知识库升级的功能。

(五)数据采集多样性

系统具备良好的数据采集接口,既可以识别IC卡、磁卡、条形码,也可以直接从测试设备上直接读取数据,还可以接受其他数据输入方式。

(六)简捷易用性

系统人机界面亲善、直观、统一、清晰。为操作员提供简单、迅捷的操作方法。具备完善的容错、防错、纠错能力,及时方便的操作提示、帮助能力,符合Windows操作平台使用习惯。

(七)个性化

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身高/体重、不同的锻炼习惯、不同的健身目的进行不同的测试方法,提供个性化的锻炼指导,让受试者在横向对比的基础上更关注自身的纵向对比,跟踪锻炼日志,对锻炼计划进行调整,通过锻炼使自身的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和提高。

(八)保密性

健康体适能管理系统具备严格的权限管理和数据保密措施。对涉及检测指标、锻炼计划的确立、执行、终止、变更和跟踪等重要数据,提供痕迹更正功能,加密功能及操作日志登记功能。

(九)可靠性

系统具备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功能,并发现、提示和纠正错误。

(十)易扩充性及构架灵活性

系统采取开放式设计、构架方法,有利于用户在需求增加或变更时能方便地对系统功能进行增减、合并、分割等。

第二节健康体适能相关信息的采集与分析

一、体适能信息采集的设备与方法

(一)心肺适能信息采集

心肺适能的测试方法,主要是采用运动负荷试验的方法,观察完成定量负荷所需要的时间、负荷后心肺功能的反应;或观察固定时间内,能完成的运动负荷量的大小。

比较常见的有PWC170、ACSM(全美运动医学会)的ETT(运动耐量试验)、12分钟往返跑、哈佛台阶试验、学校的1000m跑(男)和800m跑(女)(初中、高中、大学)等方式,其他还有适合不同人群的,不同距离的走、跑,定时的上下楼梯和跳绳等。

采集信息的设备有运动平板(跑台)、自行车记功器(功率车)、心率表等等。

(二)身体成分信息采集

身体成分测定的手段较为丰富。比较常见的有水下称重法、皮褶厚度测量法以及生物电阻抗法等。

1.水下称重法

胖人比瘦人更易浮于水面。这是因为胖人体内的脂肪组织相对于其他组织密度要小得多(肺组织除外)。于是,可以通过对身体密度和比重进行测量,从而推算身体的脂肪重量和瘦体重,而且结果比较

合理、精确。这种测量是基于对尸体的瘦体重和脂肪组织的比率进行测量通过分析其相对关系而得出的。

水下称重的测量方法相对是非常精确的,并且已经成为比较和评定各种其他方法的标准。但是它的缺点也是明显的,那就是不适合大规模推广,只适合在科研单位进行研究使用。

2.皮褶厚度测量法

通过对身体不同部位的皮褶厚度进行测量后,将所测的皮褶厚度代入公式进行计算身体成分的一种方法。主要用到的部位有两个,一个部位是上臂部,另一个部位是肩胛下部。

将两个皮褶测定结果代入专门的公式,就可以计算出体脂%。这种方法需要有专用的皮褶计才能测定。

3.生物电阻抗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近年来一些大医院以及研究院所采用生物电阻抗法,可较精确地计算出人体的总体脂%。操作很简单,被测者只需赤脚站在仪器上面,仪器就会自动打印出多项指标,如体脂%、体重、肥胖程度等,相当方便实用。

(三)肌肉适能信息采集

肌肉适能的测试方法,一种为测定肌肉一次用力收缩时,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以测定肌肉最大力量为主;另一种方法是,测定肌肉在一定的负荷下,能够重复收缩的次数,或能够持续的时间,以测定肌肉的力量耐力为主。

由于人体有639块肌肉,不同的肌肉群有可能存在不同的测量方

法,作用的肌肉群也不一样,因此测量的设备和方法较多。通常,测定肌肉适能有三类方法,一类是用专业的力量测试设备,如等动(等速、等张、等长)测力设备;一类是普通的力量测试设备,如测握力的握力仪、测背肌力的背力仪等等;一类是克服自身重力的测试方法,如徒手俯卧撑、跪卧撑、仰卧起坐、仰卧举腿、俯卧背伸、立定跳远等。

肌肉适能信息采集的方法根据设备的情况也不相同,可以手工录入,也可以通过测量设备的接口获取,还可以由设备导出数据间接获取。

(四)柔韧适能信息采集

柔韧适能信息的测量方法可以用各种仪器对关节活动范围进行测量,但是,用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对这一素质测定和评价,仍有重要实用价值。

常见的方法有坐位体前屈、后背对指、臂夹棍转体等等,针对不同的关节,也有许多不同的测量方法。

信息的采集多采用皮尺直接测量获取数据。

(五)骨密度信息采集

骨密度测量的方法有X线检查、单光子吸收法(SPA)、双能X线吸收法(DXA)、单能X线吸收法(SXA)、X线成像吸收法(RA)、定量超声(QUS)、定量CT(QCT)等方法,仪器基本上是医疗设备,信息的采集需要从这些仪器中获取。

(六)体质信息采集

体质测试的方法比较多,而且每种方法包含的项目也不太一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这类测试设备有电子的、机械的,与软件系统的接口有有线、无线、IC卡、非接触卡等多种方式。

1.国民体质测定标准

国家体育总局根据我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纲要》等有关规定,建立了国民体质监测系统,规定每5年进行一次全国性的国民体质监测,获取我国国民体质状况的资料,并在这些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制定了《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用于指导全民进行科学健身锻炼。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建立了3 ~ 69周岁人群的测试指标体系和评定标准,按照年龄分为幼儿、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四部分。国民体质监测系统的测试指标包括:形态指标、机能指标、素质指标三部分。包含了健康体适能中的心肺耐力素质、肌肉力量和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等。这一监测标准,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评价国民体质的标准,可以用于制订运动处方,确定处方中的锻炼目标。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分为1~5分共5个级别。建议凡某项素质达不到“4”或“5”分者,该项素质应当被纳入运动处方的锻炼目标之中。

2.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研制的,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也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并为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该标准

体系中,也包含健康体适能所要求测定、评价的内容,可以作为制订运动处方的依据。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定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4级。凡能达到“优秀”水平的素质,可以暂不作为锻炼的重点。

3.普通人群锻炼标准

《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也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一部分。由国家体育总局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1975年国务院正式批准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进行补充、修改而成。《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主要适用于20-59岁的成年人群,补充了我国成年人锻炼标准的空白。该锻炼标准的测试项目,包括了耐力指标、速度指标、柔韧性指标、灵敏指标和力量指标5大类,其评价标准,也可作为制订运动处方的依据。

《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的测定结果,与《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评价方法相同,分为5级。凡达不到“4”、“5”分者,应纳入锻炼目标。

(七)营养、心理信息采集

这类信息的采集大多通过问卷的形式获取。

二、健康体适能相关信息的分析

对健康体适能信息进行分析有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根据不同人群的情况确定测试项目;

第二步,根据测试项目进行权重设置;

第三步,根据测试项目进行流程设计;

第四步,根据测试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下面,提供一个例子,供参考。

(一)确定测试项目

测试人群为20-60岁的成人,确定测试项目如下:

(二)设计权重

简述体适能与健康的关系

简述体适能与健康的关系 现代社会人们更加关注健康,而体适能,这一体育健康教育的外来术语,已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融入了我国体育健康教育领域。。对于体适能概念的解释则五花八门。有的认为是“体能”,有人认为是“身体素质”,有的则认为就是“健康”。体适能这一体育健康新概念,已极大地影响了我国体育教育和健康观念,促使人们对体育的观念快速转变。对一般人而言, 他们关心的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并增进日常生活工作效率所需的体适能, 即健康体适能。以下就简单介绍体适能与健康及其关系,以便人们能更好的理解体适能和健康。 1 体适能 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 或fitness), 是指个人能力足以胜任日常工作以外,还能有余力享受休闲,及能够应付突如其来的变化及压力之身体适应能力。也可以说是身体适应外界环境能力之简称。美国运动医学学会认为体适能包括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 1.1 健康体适能顾名思义,与健康有密切关系的体适能,它不仅是机体维护自身健康的基础,还是机体保证愉快完成日常工作和降低慢性疾病发生的前提,其主要内容如下(身体成分:即人体内各种组成成分的百分比,身体成分保持在一个正常百分比范围对预防某些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有重要意义,肌力和肌肉耐力(肌力是肌肉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肌耐力是肌肉持续收缩的能力,是机体正常工作的基础;心肺耐力(又称有氧耐力,是机体持久工作的基础"被认为是健康体适能中最重要的要素;柔软素质(是指在无疼痛的情况下,关节所能活动的最大范围,它对于保持人体运动能力,防止运动损伤有重要意义。 1.2 技能体适能包括灵敏、平衡、协调、速度、爆发力和反应时间等,这些要素是从事各种运动的基础,但没有证据表明它们与健康和疾病有直接关系。 1.3 体适能的评价近年来有人提出以体适能商来评价体适能,体适能商是健康体适能商与技能体适能商的综合反映。体适能商的得分是两着之和,即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各占50%为记分依据,也就是说,手、肌力、肌耐力、柔韧度、心肺耐力及体脂百分比等项健康体能的总分为50,每一个分项的平均得分为10,灵敏、平衡、协调、速度、爆发力和反应速度等6项运动。体能的总分也是50,每个分项的平均得分为8.33,健康体适能商和技能体适能商之和越高,则代表健康与运动的身体机能越好。在运动处方中,体适能商常被用作为安排运动负荷和运动项目的参考。 2 健康 2.1 健康的定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解

健康体适能复习资料

健康体适能 第一章 1,体力活动: 由肌肉活动引起的、导致能量消耗增加的任何形式的身体活动。可分为休闲性、职业性、交通性和家务性四种。 2,健身锻炼: 特指那些有计划、有结构、重复性的旨在保持与改善人体健康水平的体力活动 3,规律性体力活动: 特指每周从事中等强度和持续30分钟以上的体力活动,至少5次以上;或者大强度和持续20分钟以上的体力活动至少3次以上,且以上体力活动状态持续3个月以上的体力活动状态。 4,不活动: 每周大强度累计活动时间不足20分钟或者中等强度累计活动时间不足30分钟的体力活动状态。 5,缺乏活动: 活动水平低于规律活动和大于无活动之间的体力活动状态。 6,体适能: 特指人体从事体力活动的身体素质,依据其构成要素分为健康体适能和运动体适能。 7,健康: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指躯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良好状态。 8,亚健康状态:

是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特殊状态,此时机体尚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但体力下降,反应能力下降,适应能力减退、精神状态欠佳和人体免疫功能低下,已有程度不同的各种患病危险因素,具有发生某种疾病的高危倾向。 1,体力活动的定义、分类测量 定义: 任何由肌肉活动引起的导致能量增加的任何形似的身体活动。 分类: 休闲性、职业性、交通性和家务性四种。 测量: 体力活动强度、体力活动量、体力活动规律性。 2,体适能的定义、分类和测量 定义: 体适能: 特指人体从事体力活动的身体素质,依据其构成要素分为健康体适能和运动体适能。 分类: 健康体适能(心血管适能,体脂含量,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柔韧适能)、运动体适能(灵敏,平衡,协调,爆发力,速度,反应时)、生理适能(代谢,形态,骨强度)。 评价: 心血管适能、体脂肪含量、肌肉适能、柔韧适能。 3,影响健康的因素:

体适能与健康

第一章体力活动、体适能与健康 第一节体力活动 一、体力活动的概念与分类 由肌肉收缩引起的导致能量消耗的身体运动。根据活动形式、强度和目的,体力活动有多种分类方法。根据肌肉收缩的形式,体力活动可分为静力性运动和动力性运动;根据运动供能的代谢方式,可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而根据日常生活来源的背景,常被分为职业性体力活动,交通性体力活动,家务性体力活动和休闲性体力活动4大类。其中,休闲性体力活动还可进一步竞技运动、娱乐性活动和体育锻炼等。 二、体力活动的测量 体力活动的定量测量涉及到活动强度、活动时间和周活动频率3个基参数,前两者的乘积为体力活动量,而三者的乘积则代表每周的体力活动量。 (一)、体力活动量的直接测量 1、双标水法 2、运动感应器(包括计步器、一维和三维加速感应器) 3、体力活动记录、日志和回顾 (二)、体力活动量的间接测量 1、摄氧量测量 2、心率 3、体温

4、体力活动问卷 三、体力活动与身体健康 根据美国运动医学杂志发布的权威总结报告,运动对于健康的益处主要表现在:第一,增进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功能(包括增加最大摄氧量,降低非最大运动负荷的心肌耗氧,降低非最大运动负荷时的心率和血压、减少乳酸生成、减少运动过程中的心绞痛现象);第二,减少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包括降低安静状态下收缩压和舒张压、增加血液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减少全身脂肪含量、增强葡萄糖耐受和减少胰岛素需求);第三,减少患病率和死亡率;第四,降低焦虑水平和精神沮丧、增强自我健康感觉、保持并改善人体工作能力和运动成绩。 另据其他研究证明,坚持规律运动还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减缓机体的衰老速度,改善糖尿病、骨质疏松、关节炎、精神紧张、焦虑和抑郁等身心疾病的病情,提高睡眠质量,预防骨质增生和恶性肿瘤生成,改善自我形象,提高自我生活满意度和社会适应能力,对社会技巧和认知功能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二节体适能 一、体适能的概念与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将体适能定义为:“指身体有足够的活力和精力进行日常事物,而不会感到过度疲劳;并且还有足够的精力享受休闲活动,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体适能教案

健康理论与方法理论教研教案周次2授课时间20150319授课人孙耀

第一节现代健康观 世界卫生组织(WHO)集中了一批优秀的医学专家,不断地对原有健康的概念、标准与措施,提出新理念和新举措,作为指导人类健康的依据。 一、健康概念及其标准 (一)健康概念 长期以来,人们一般都认为无疾病即为健康,或躯体健康即为健康。这种生物医学健康理念,至今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观。我国《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版)中对健康的定义为:“健康是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辞海》(1979年版)注释为:“健康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对健康的这种解释距离WHO 制定的健康的含义相差甚远。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从而明确地将人类的健康与生理的、心理的及社会的因素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全新的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健康模式。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进一步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应该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智力健康、社会适应良好与道德健康,并对人的健康从10个方面进行概括。 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臀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感觉轻松。 时代在飞速发展,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健康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提高。21世纪是大健康的时代,人类追求的健康将是躯体、心理、社会、环境、道德的全面和谐发展,以及人人享有更高的卫生健康水平,将预防疾病放在首位的大众健康。

健康体适能运动处方

健康体适能运动处方 一、体适能的理论基础 有关健康体适能的诠释有许多,如它是身体适应能力,是心脏、血管、肺脏与肌肉效率运作的能力,是指能完成每天的活动而不致过度疲劳,且尚有足够体能应付紧急状况(林正常)。 体适能是指人体组织器官,尤其是指呼吸、循环、心脏、肌肉、骨骼、神经等有效率地执行其机能,发挥其功能的能力;而体适能又分竞技体适能(sport-related phyical fitness)和健康体适能(health related physical fitness)两类。竞技体适能又称运动体适能(motor fitness),这种体适能是运动员追求卓越、超越颠峰,所必备的,其内容包括动作技巧、心肺耐力、身体组成、协调性、敏捷性、反应时间等相关因子;而健康体适能是一般人想要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并增进日常生活工作效率及享受休闲活动所需的体适能,而且也受身体活动习惯的影响(Hastad &Lacy, 1998;吕香珠)。 杨忠祥认为体适能亦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有良好体适能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才能应付自如,也才能从中体会生活的乐趣。 方进隆认为体适能为所有活动的基础,包括工作、学习与生活中的必要活动,它也影响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自我成长。阐述体适能是由身体几种不同特质体能所组成,而这些体能与从事日常生活或身体活动的质量或能力有关,因对象和需求不同,又可以分为:(一)竞技体适能(又称运动适能)往往是体能状况优异者或运动员所追求的体能,(二)健康体适能,是与一般人想要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并与增进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所需的体能,然竞技体适能与运动体适能有相同的诠释;健康体适能则包括有:有氧适能、肌肉适能、柔软度与身体组成,其解释如下: 1.有氧适能:又可称为心肺适能,指身体肺部吸入氧气,心肺循环系统携带、运送氧 气和肌肉利用氧气产生能量的能力。 2.肌肉适能:肌肉所具有的功能与特质,如从事某一负荷或活动的最大肌力或长久反 复收缩的肌耐力。 3.柔软度:身体于一关节或多关节内所能移动的最大范围。 4.身体组成:只身体内肌肉、脂肪等组织所占的比例。 卓俊辰指出:好的体适能就是人的心脏、血管、肺脏及肌肉组织等都能发挥相当有效的机能,也就是能胜任日常工作,有余力享受休闲娱乐生活,又可以应付突发紧急状况的身体能力。其健康体适能(health-realated fitness)的要素分成有肌肉力量、肌耐力、柔软性、心血管循环耐力及身体脂肪百分比等五大要素。而敏捷性、平衡感、协调能力、速度、反应时间、瞬发力则被列为竞技体适能(skill- realated fitness)要素。 林正常将健康体适能与竞技体适能做简单的比较如下

健康体适能

《健康体适能》的文献综述 摘要体适能是Physical Fitness的中文翻译,是指人体所具备的有充足的精力从事日常工作(学习)而不感疲劳,同时有余力享受康乐休闲活动的乐趣,能够适应突发状况能力。美国运动医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ACSM)认为:体适能由健康体适能(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和技能体适能(Skill-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组成。健康体适能是与健康有密切关系的体适能,是指心血管、肺和肌肉发挥最理想效率的能力。 关键词中国美国日本体适能研究身心健康

第一章前言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宣布: “现代文明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上升, 营养过剩和生活方式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体质方面进行大量的投入和研究。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 要加快科技进步, 只有提高人的素质, 其中国民体质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要素, 是综合国力的总要体现, 是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1]。对体适能概念的提出与评定, 以及对应的健康促进方面的研究为适应当代社会高度文明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化, 预防现代文明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体适能的概念与发展 1.1体适能的提出 体适能源于美国, 英文是Physical Fitness。由美国体育界的健康、体育、舞蹈组织( 简称AAHPERD) , 1987 年提出的体适能健康教育计划。这项计划的核心内容是与健康有关的知识和方法, 主要包括体育活动对改善有氧体适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柔软性、身体成分作用的知识和方法, 以及营养与体育活动的健康知识[2]。 欧洲各国学者对fitness 有不同的认识: 如德国称其为: “工作能力”; 法国称其为: “身体适应性”; 美国运动医学学会认为: fitness 是机体在不过度疲劳状态下,能以旺盛的精力愉快地从事日常工作和休闲活动。 世界卫生组织对“体适能”的定义是: “身体有足够的活力和精神进行日常事务, 而不会有过度疲倦, 还有足够的精力享受余暇活动和应付突发的紧张事件的能力。 1.2 体适能的分类 按照美国(AAHPERD) 体适能健康计划, 将身体适能作为健康的五个方面安适状态构成因素之一( 身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情绪适能emotional fitness,社会适能social fitness,精神适能spiritual fitness,文化适能cultural fitness) 。我国大陆在九十年代后期全面推广素质教育,强调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 健康体适能这一新观念开始受到推广[2]。 比较权威的是, 美国运动医学会认为: 体适能包括“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

中撰-体适能健康科技河北可行性研究报告

体适能健康科技河北投资建设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案例模板·仅供参考) 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广州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论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2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1.3.1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1.3.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1.3.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1.4研究的主要过程 1.5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1.6体适能健康科技河北项目总投资估算 1.7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1.8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1.9研究结论 1.10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2.1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2.2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 2.2.1中国制造2025 2.2.2工业绿色发展规划 2.2.3XXX十四五发展规划 2.3鼓励中小企业发展 2.4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5项目必要性分析 2.5.1符合产业政策要求

2.5.2有利于发展先进制造业,良好经济社会效益 2.5.3顺应宏观经济环境发展方向 2.5.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2.5.5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三章项目市场分析预测 3.1项目相关产业发展概况 3.2项目行业发展迎来机遇 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4.1厂址的选择原则 4.2厂址选择方案 4.3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4.4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4.5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体适能健康科技河北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5.1建设内容-体适能健康科技河北 5.1.1土建工程 5.1.2设备购置 5.2 项目建设规模 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6.1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6.1.1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6.1.2原辅材料来源 6.2 体适能健康科技河北项目基本生产条件 6.3项目工艺技术设计方案 6.3.1工艺技术方案要求 6.3.2项目技术优势分析 6.3.3设备选型方案

体质健康测评4

《体质健康测评》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健康概述 一、健康概念的内涵 二、健康的影响因素 三、亚健康 第二节体质概述 一、体质概念与科学内涵 二、体质的研究内容 三、影响体质的因素 第三节体适能概述 一、体适能的概念 二、体适能的分类 三、体适能检测的指标体系演变 四、体适能、体质与健康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健,何玉秀主编.健康体适能[M].北京市: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2、王步标,黃超文编.体适能与健康健身活动的科学基础[M].长沙市:湖南科学技 术出版社,2003. 10. 3、沈剑威,阮伯仁编著.体适能基础理论"].北京市: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4、王健,何玉秀主编.健康体适能[M].北京市:高等教育岀版社,2010. 07 5、刘星亮编著.体质健康概论[M].武汉市: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0. 06. 第二章心血管适能 第一节心血管适能概述 一、心血管适能的定义 二、心血管适能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心血管适能的测评 一、心血管适能的直接测评 二、心血管适能的间接测评 参考文献: 1、王健,何玉秀主编?健康体适能[M].北京市: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2、王步标,黄超文编.体适能与健康健身活动的科学基础[M].长沙市:湖南科学 技术出版社,2003. 10.

3、沈剑威,阮伯仁编著.体适能基础理论[M].北京市: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8 4、王健,何玉秀主编.健康体适能[M].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07 第三章肌肉适能 第一节肌肉适能概述 一、肌肉适能的概念与成分 二、影响肌肉适能的生物学因素 三、肌肉适能的年龄与性别差异 第二节肌肉适能的测评 一、肌肉力量的测评 二、肌肉功率的测评 三、肌肉耐力的测评 参考文献: 1、王健,何玉秀主编?健康体适能[M].北京市: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2、王步标,黄超文编.体适能与健康健身活动的科学基础[M].长沙市:湖南科学 技术出版社,2003. 10. 3、沈剑威,阮伯仁编著.体适能基础理论[M].北京市: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4、王健,何玉秀主编.健康体适能[M].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07 5、邓树勋,王健,乔德才.运动生理学M.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06 第四章柔韧适能 第一节柔韧适能概述 一、柔韧适能的概念与分类 二、决定柔韧适能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柔韧适能的测评 一、柔韧适能的测量方法 二、柔韧适能测量的注意事项 三、柔韧适能的评价 参考文献: 1、王健,何玉秀主编?健康体适能[M].北京市: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2、王步标,黄超文编.体适能与健康健身活动的科学基础[M].长沙市:湖南科学 技术出版社,2003. 10. 3、沈剑威,阮伯仁编著.体适能基础理论[M].北京市: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4、王健,何玉秀主编.健康体适能[M].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07 第五章

亚洲体适能课程-1

亚洲体适能课程内容(专业体适能教练课程) 第一章、体适能理论元素 学习目标: 理解运动目的及健康概念 理解体适能定义及元素 介绍心肺耐力训练 了解各种类型的有氧运动及定义 计算目标心率(卡式公式) 了解身体组成、脂肪功能以及体脂百分率的范围 了解柔韧性的定义及各种伸展方法 介绍肌肉适能及不同肌肉适能的一般概念 介绍最新的体适能训练方法 体适能理论及元素课程大纲: ?运动与健康 ?体适能定义及其元素 ?计算目标心率(卡氏公式) ?身体组成—脂肪功能及体脂百分比的范围 ?柔韧性定义及伸展方法 ?肌肉适能及一般指引 ?最新体适能训练方法 第二章、体适能教练专用功能解剖学 学习目标: 了解平面的概念、身体位置及各种结缔组织的功能 识别体适能训练中常用的骨骼、肌肉及关节名称 了解各个关节及肌肉的功能及位置 功能解剖学课程大纲: ?解剖体位和平面 ?结缔组织简介和功能 ?骨骼的位置及其名称 ?关节的分类 ?主要肌肉的活动 ?不应强化的肌肉 第三章、生物力学及人体活动分析-人体活动分析及核心稳定训练入门学习目标: ?了解力和力矩的定义及其在体适能训练中的应用 ?了解不同动作术语及其定义 ?了解肌肉角色及收缩种类 ?掌握分析抗阻力训练有效性的步骤 ?系统、逻辑地分析人体活动 ?通过实践学习各种人体动作及名称 ?在不同训练中理解关节活动及参与肌肉 ?掌握渐进式核心稳定训练的含义及实践应用

?通过实践方法,巩固理论课中学到的各类生物力学知识 生物力学和人体动作分析大纲: ?力和力矩的含义及实际应用 ?不同活动名称的定义 ?介绍肌肉角色及收缩种类 ?介绍如何分析抗阻力训练的有效性 第四章、体适能教练专用运动生理学 学习目标 理解以下各系统的基本生理学 1、心血管系统 2、呼吸系统 3、能量系统 4、神经系统 5、骨骼肌肉系统 运动生理学课程大纲 ?心血管系统的基本生理学 ?有氧训练的生理学应用 ?呼吸的原理 ?能量系统的介绍 ?神经系统的功能 ?抗阻力训练的生理学应用 第五章、健康体适能评估及计划安排 学习目标 ?了解进行健康体适能评估的目的 ?进行健康体适能评估的程序操作 ?了解各项体适能测试的实际应用 ?学习如何评定不同客户的体适能水平 ?为安排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健康体适能评估及计划安排大纲 ?体适能评估的目的 ?体适能评估的程序 ?每项测试的实际应用及为计划安排提供的信息 ?如何评定客人的体适能水平 第六章、体适能教练专用运动营养学 学习目标: ?理解主要营养素的基本知识: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酒精和食物纤维 ?论证均衡饮食的好处及如何维持均衡饮食 ?理解水的重要性和功能,以及正确补充水份的方法 ?理解体重控制及运动饮食的基本指引 ?了解过量饮酒的坏处 体适能教练运动营养学课程大纲 学习主要营养素包括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酒精和食物纤维 的作用和每日摄入量,以及过量摄入的坏处

第四章 体育锻炼与卫生保健

第四章体育锻炼与卫生保健 ●了解体育锻炼的卫生常识; ●学会预防运动损伤; ●掌握常见运动性疾病处理方法。 第一节体育锻炼的卫生常识 体育锻炼必须遵循人体运动时的生理变化规律,符合运动卫生的要求,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由于体育运动是促进健康的一种手段,所以体育运动就不可避免的与卫生保健有着密切的关系。锻炼者掌握一些运动生理学、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急救等有关的卫生保健知识,用以指导体育锻炼,从而获得最佳锻炼效果,是非常必要的。 一、体育锻炼的卫生要求 (一)运动前的体检和心理准备 制定运动健身计划的前提条件,是需要准确地掌握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以确保锻炼者的健康,防止运动意外伤害的发生。锻炼者在参加运动或康复运动前,都必须进行运动前的体检。 1.运动前的自我评价测验 为了保证锻炼者能安全、愉快、有效地参加健康运动,为此,锻炼者在运动前填写一份准备参加锻炼的问卷是很必要的,如表4-1所示。问卷包括7个问题的自陈量表,它能有效地确定你参加运动是否有危险。 表4-1

体育与健康 续表 资料来源:ACSM.运动监测和处方指南(第4版),1991。 说明: (1)第五题是一个骨、关节问题,是一个你确定或修改运动方案要涉及的问题。 (2)如果你对所有问题的回答都是否定的,那么,就有理由确信你能参加更多的有规律的健康促进运动;但需要注意循序渐进,这是一个既安全又容易有效果的方法。 (3)参加体适能评价测验,是一个测定你的基本体适能,并据此制定最佳的运动处方的最好办法。 (4)如果你因暂时有病如感冒或发热而感觉不好,可推迟参加更多的运动,一直等到你感觉好一些再开始。 2.心电图运动试验 标准的心电图运动试验,常用来诊断和评价一个人是否具有潜在的冠心病危险因素,或是对已证实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评价治疗效果,或用来检测心血管病人进行康复运动时的能力。它可为运动处方的设计与制定提供信息。 (二)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体育运动过程是人体由静态—动态—静态的变化过程。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就是实现这种“变化”的过渡手段。 1.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是体育锻炼前进行的有目的的身体练习,它能有效地使人体各部位、各系统,从静止、抑制状态逐步过渡到兴奋、紧张状态,克服机体的生理惰性;使体温和肌肉温度升高,从而为身体锻炼加大负荷和提高心理适应做好准备。 一般性准备活动通常采用慢跑、伸展性练习与各种徒手或器械操等一般性身体练习。专门性准备活动应安排在准备活动的最后阶段。准备活动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运动强度以心率为100~120次/分钟,准备活动要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季节气候、运动水平及个性特点等因素加以调整,通常以身体发热或微微出汗为宜。 2.整理活动 整理活动是锻炼者在完成运动锻炼后,进行的中、小强度的运动,通过轻松、缓慢的整理放松活动过程,使人体由紧张状态逐步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以达到调节机能、减轻肌肉酸痛、消除疲劳的效果。 整理活动应侧重于全身性放松。一般性的整理活动采用调整呼吸运动和自然放松走步、慢跑、徒手放松练习、简单的舞蹈动作组合、自我按摩和相互按摩等。 ·48·

体适能理论 (2)

体适能 二、体适能概念? 体适能(Physical?Fitness)的定义,可视为身体对生活、活动与环境的综合适应能力,是一种满足生活需要和有足够的能量完成各种活动任务的能力。 三、体适能分类? 体适能一般分为三类:与健康有关的,我们称为健康体适能,包括:心肺耐力(心肺适能)、柔韧性、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肌肉适能),以及身体组成;而与动作技能有关的,我们称为运动技能体适能,包括:灵敏性、平衡感、协调性、速度、肌肉爆发力、反应时间等。 1、健康体适能:既与健康有关的体适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⑴心肺适能 心肺适能是指身体摄取氧和利用氧的能力。通常心肺适能与有氧工作能力是同一词。心肺适能越强,完成学习、工作、走、跑、跳、劳动时就会越轻松,并能够胜任强度较大的工作,而对较为激烈的运动能够逐步适应。 ⑵肌肉适能 包括肌肉力量与肌肉耐力。肌肉的力量是竭尽全力从事抵抗阻力的活动能力。肌肉强壮有助于预防关节的扭伤、肌肉的疼痛和身体的疲劳。肌肉耐力是肌肉承受某种适当负荷时运动的重复次数的多少,持续运动时间的长短的能力。肌肉适能的重要性在于避免肌肉萎缩、松弛。维持较匀称的身材,有利于防止身体疲劳,减少运动伤害发生,提升身体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⑶柔韧性 柔韧性是指用力做动作时扩大动作幅度的能力,包括身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以及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皮肤和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 柔韧性对于提高身体活动水平,维持正确的体姿,减少运动器官损伤,改善动作效果都有重要意义。 ⑷身体成分 身体成分指组成人体各组织器官的总成分。总重量为体重,含脂肪成分和非脂肪成分。体适能与体内脂肪比例的关系最为密切。脂肪过多,心肺功能的负担就越重,要维持适宜的体内脂肪,就必须注意能量的吸收与消耗的平衡。人的体脂肪重量占体重的%称体脂百分比,余下的包括骨、水分、肌肉等,称为去脂体重。体适能的强弱与合理的控制体重和体脂百分比关系密切。体重得当,体成分适宜是健康的标志。肥胖给健康带来威胁,体重过轻也不利于健康,对脑力、体力均有负面影响,出现体质虚弱,骨密质较差的现象。 因此,得出衡量健康体适能状况的五大要素为: 心肺适能、肌肉适能(包括肌肉力量与肌肉耐力)、柔韧性、身体成分。 2、运动技能体适能 包括:灵敏性、平衡感、协调性、速度、肌肉爆发力、反应时间称为六要素 灵敏性:指身体或身体某部位迅速移动,并快速改变方向的能力。 平衡感:指人体在静止站立或运动时能够维持身体稳定性的能力。 协调性: 指肌肉系统表现的正确、和谐优雅的活动动作,这主要反应一个人的视觉、听觉和平衡感觉与熟练的动作技能相结合的能力。 速度:指人体进行快速移动的能力或最短时间完成某种运动的能力。 肌肉爆发力:指肌肉在最短时间收缩时所产生的最大张 力,通常用肌肉单位时间的做功量来表示。 反应时间:指对某些外部刺激作出生理反应的时间。体适能较好的人,动作协调、轻巧、灵活、敏捷,在活动中动作准确,变换迅速。 3、功能性体适能 主要针对老年及体弱人群,在此不做过多的介绍。 思考题:

健康体适能综述简介

健康体适能发展综述 现代化的社会虽然带来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及诸多的方便,但也带给现代人一些隐忧,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诸如心肺疾病、血管硬化、中风、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病、肥胖症、腰背及关节之疼痛等等现代文明病与日俱增,已严重危及到自身的身心健康,抽烟、喝酒过量、熬夜工作、三餐饮食不正常、工作压力重、情绪紧张、运动不足、坐式生活太长而姿势不良、或太过要求舒适、享受物质生活而营养过剩等等,皆是文明病形成的原因,如此生活型态再加上人体活动机会受电气自动化的方便而相对减少,促使体力的退失,导致现代人的身心健康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健康体适能被认为与良好的健康状态密切相关,较高的健康体适能水平可以使日常生活精力充沛,且具有较低的早期患运动不足所致疾病(如与缺少体力活动相关的疾病)的风险,是衡量人体健康状态的科学概念。十八大指出,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体适能概念的提出与评定, 以及对应的健康促进方面的研究对适应当代社会高度文明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化, 预防现代文明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体适能概述 1.1体适能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体适能一词源于英文的physical fitness,最早出现在半个多世纪前由“美国健康、体育、休闲协会”(AAHPER)组织和制定的《国家青年适应能力测试》的文件当中,起初,体适能并没有明确的定义,而其测试内容包括600码跑走、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立定跳远、50码快跑、折返跑和垒球掷远7个项目,之后,不少学者和学术组织就体适能一词给出不尽相同的定义和解释。1980年,Jensen 和Hirst认为个人适应能力是指外在与内在活动能力的总和,而运动适应能力(体适能)是其中一部分。1984年,Lamb以运动生理学的观点分析体适能,认为体适能是促进对目前及未来生活挑战得以成功的能力。1986年,Greenberg 及pargman认为体适能是指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及有余力从事休闲活动。1996年美国健康与服务部将体适能定义为“人们所具有的或者获得的与其完成体力活动能力有关的一组身体要素”。他们认为具有良好体适能的人是能够“以旺盛的精力执行每天的事物而没有过度疲劳,以充足的活力去享受闲暇时间的各种休闲活动并能适应各种突发事件”。此定义获得了众多学者的认可。1997年,Howley和Franks将健康体适能定义为具有低患病风险和具有足够的精力参加各种体力活动的身体完好状态。美国运动医学会对体适能的定义是:机体在不过度疲劳状态下,能以最大活力愉快地从事休闲活动的能力,以及应付不可预测紧急情况的能力和从事日常工作的能力。世界卫生组织对“体适能”的定义是: “身体有足够的活力和精神进行日常事务, 而不会有过度疲倦, 还有

体适能教案

健康理论与方法理论教研教案 周次 2 授课时间2015 03 19 授课人孙耀授课题 目(章、 节) 第四章·健康体适能概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理解健康和体适能的概念、运用健康体适能的评价方法。 教学难点: 健康体适能的测评的运用 主要教学内容时间 教学手段与 方法 备注 1. 课程导入 2. 教学目标展示 3. 第一节、现代健康观健康的概念 健康的标准 提问 4. 第二节、健康体适能启发式提问 体适能概述 健康体适能五大要素健康体适能的检测 健康体适能的锻炼4. 小结5分钟 5分钟 10分钟 5分钟 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20分钟 20分钟 5分钟 讨论法 讲授法 讲授法 讲授法 讨论法 讲授法 讲授法 讲授法 讲授、演示 讲授法 讨论法

正文第一节现代健康观 世界卫生组织(WHO)集中了一批优秀的医学专家,不断地对原有健康的概念、标准与措施,提出新理念和新举措,作为指导人类健康的依据。 一、健康概念及其标准 (一)健康概念 长期以来,人们一般都认为无疾病即为健康,或躯体健康即为健康。这种生物医学健康理念,至今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观。我国《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版)中对健康的定义为:“健康是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辞海》(1979年版)注释为:“健康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对健康的这种解释距离WHO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从而明确地将人类的健康与生理的、心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进一步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应该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智力健康、社会适应良好与道德健康,并对人的健康从10个方面进行概括。 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臀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感觉轻松。 时代在飞速发展,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对健康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提高。21世纪是大健康的时代,人类追求的健康将是躯体、心理、社会、环境、道德的全面和谐发展,以及人人享有更高的卫生健康水平,将预防疾病放在首位的大众健康。

体适能课教学大纲

体适能课 一、课程简介 体适能是指除足以胜任日常工作外,还能有余力享受休闲,及能够应付压力与突如其来的变化的身体适应能力,但是个体的体适能必须是全面的,它包括身体的、心智的、情绪的、精神的和社会的要素,缺其一就无法达到整体的健康。体适能是人们从事需要速度、耐力、力量和柔韧性等身体活动的能力。体适能课程主要教授与健康体适能有关的知识和方法,体育活动对改善有氧体适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韧性、身体成分作用的知识和方法。 【课程编号】:大学体育 【开课对象】:四年制本科,三年制专科开设体育必修课的学生。 【学分】:2学分 【总学时】:32学时 【实践学时】:28学时 二、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一)本课程为非体育专业的公共选项课。 (二)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较全面地了解体适能的提高方法,掌握体适能 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 (三)帮助学生发展有助于形成体力充沛、健康生活方式的知识、技能、态 度和行为。 (四)逐步培养学生对身体锻炼的浓厚兴趣,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使身体 运动成为学生终身体育的手段。 三、内容纲要及基本要求 (一)绪论健康和体适能 掌握体适能的概念、各组成要素;科学地进行体育健身活动的基本含 义;熟悉生活方式的目标和行为方式;终身体适能目标。 了解体育活动和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影响体适能和健康的因素;体 适能测评的发展简史及趋势。 (二)健康评估 掌握为不同健康水平的体育活动参加者制订运动计划的原则;掌握运 动中医学监督的基本原则。

熟悉了解运动医务监督的具体操作 (三)测量评价的基本理论 掌握测量的科学性;可靠性、有效性、客观性的概念及分类;掌握评价的基本形式及其标准的类型。 熟悉测量可靠性、有效性、客观性的检验方法;熟悉评价的基本形式; 了解可靠性、有效性、客观性的影响因素。 (四)身体活动的能量消耗 掌握各种运动时能量消耗的计算方法。 了解能量消耗单位表示的意义。 (五)身体成分 掌握体重和身体成分对健康的影响;掌握身体形态的测量内容;身体成分、身体形态测量注意事项 了解能量平衡在减体重和维持体重过程中的作用;了解身体形态测量的意义。 (六)心肺机能及其改善 掌握运动锻炼中的超负荷原则和特殊性原则;测量心肺机能的意义;心肺机能运动计划的一般步骤;提高心肺机能运动处方的制订。 熟悉制定以提高心肺功能为目的的运动处方。 了解心肺机能和健康的关系,心肺机能测试的重要性以及测试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七)肌肉力量和耐力及其改善 掌握抗阻训练的方法及其训练法则;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的理论基础;制订增加肌肉力量训练计划和提高肌肉耐力训练计划。 熟悉运动训练的超负荷原则、特殊性原则和渐进性原则及与抗阻训练的关系。 了解肌肉力量和耐力的定义;力量和耐力训练中强度、重复次数、训练组数和间歇时间的相互关系。 (八)柔韧性和腰背功能及其改善 掌握制订预防和治疗腰背痛运动处方;提高腰背功能的运动。 熟悉柔韧性和关节活动范围与腰背功能的关系。

体适能与健康教学提纲

体适能与健康

第一章体力活动、体适能与健康 第一节体力活动 一、体力活动的概念与分类 由肌肉收缩引起的导致能量消耗的身体运动。根据活动形式、强度和目的,体力活动有多种分类方法。根据肌肉收缩的形式,体力活动可分为静力性运动和动力性运动;根据运动供能的代谢方式,可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而根据日常生活来源的背景,常被分为职业性体力活动,交通性体力活动,家务性体力活动和休闲性体力活动4大类。其中,休闲性体力活动还可进一步竞技运动、娱乐性活动和体育锻炼等。 二、体力活动的测量 体力活动的定量测量涉及到活动强度、活动时间和周活动频率3个基参数,前两者的乘积为体力活动量,而三者的乘积则代表每周的体力活动量。 (一)、体力活动量的直接测量 1、双标水法 2、运动感应器(包括计步器、一维和三维加速感应器) 3、体力活动记录、日志和回顾 (二)、体力活动量的间接测量 1、摄氧量测量 2、心率 3、体温

4、体力活动问卷 三、体力活动与身体健康 根据美国运动医学杂志发布的权威总结报告,运动对于健康的益处主要表现在:第一,增进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功能(包括增加最大摄氧量,降低非最大运动负荷的心肌耗氧,降低非最大运动负荷时的心率和血压、减少乳酸生成、减少运动过程中的心绞痛现象);第二,减少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包括降低安静状态下收缩压和舒张压、增加血液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减少全身脂肪含量、增强葡萄糖耐受和减少胰岛素需求);第三,减少患病率和死亡率;第四,降低焦虑水平和精神沮丧、增强自我健康感觉、保持并改善人体工作能力和运动成绩。 另据其他研究证明,坚持规律运动还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减缓机体的衰老速度,改善糖尿病、骨质疏松、关节炎、精神紧张、焦虑和抑郁等身心疾病的病情,提高睡眠质量,预防骨质增生和恶性肿瘤生成,改善自我形象,提高自我生活满意度和社会适应能力,对社会技巧和认知功能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二节体适能 一、体适能的概念与分类

健康体适能160题

(1)健康体适能五要素包括什么? 1. 心肺耐力 2. 身体组成 3. 柔韧度 4肌力 5肌耐力 (2)卡式公式计算目标心率? 目标心率=[(220-年龄)-静态心跳率]×运动强度+静态心跳率(3)正常成年男性、女性的体脂肪百分比分别是? 男 12%—18% 女 18%—25% (4)体重指数的计算方法? 体重(kg)比身高(m)的平方 (5)正常男女腰臀比例是多少? 男子低于0.90 女子低于0.80 (6)皮折量度法的男女测量部位? 男子:胸部腹部大腿 女子:三头肌腹部大腿 (7)解剖学上分析身体姿态的三个平面是? 1.冠状面 2. 矢状面 3.水平面 (8)解剖学上分析身体姿态的三个轴分别是? 1.矢状轴 2.冠状轴 3.垂直轴 (9)制定训练计划的FITT原则? F—运动频率 I—运动强度 T—运动时间 T—运动种类 (10)分析阻抗训练动作的六大步骤? 1、目标训练肌肉 2、阻力的方向 3、身体的位置 4 身体的稳定 5、动作的路线 6 动作的幅度 (11)骨的主要化学组成成分及作用? 1.有机质(弹性) 2.无机质(硬度)

(12)骨的成分随年龄增加而发生变化,在幼儿、成年和老年三个时期的成分特点为? 1. 幼儿时期----有机质和无机质所占比例约相同。 2. 成年时期----有机质和无机质约各3:7。 3. 老年时期----无机质所占比例更大 (13)人体最长的骨是? 1.股骨 (14)骨按形态分类有几种? 1. 长骨 2.短骨 3. 扁骨 4.不规则骨 (15)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 1.关节面 2. 关节囊 3. 关节腔 (16)人体最灵活的关节是 肩关节 (17)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是 膝关节 (18)人体脊柱分哪几个部分?各多少块? 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尾骨1块 (19)关节按运动轴多少可分为哪几种? 1、单轴关节 2、双轴关节 3、多轴关节 (20)单轴关节分哪两种? 1.滑车关节 2.车轴关节 (21)双轴关节分哪两种? 1. 椭圆关节 2.鞍状关节 (22)多轴关节分哪两种? 1. 球窝关节 2.平面关节

健康体适能的应用

健康体适能观念在大学生身体健康评价中的应用 王伟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健康体适能观念是新的评价人体健康状况的概念,了解这一概念对于科学评价我国大学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健康体适能角度分析我国大学生身体健康评价的现状,对于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大学生身体健康评价体系具有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体适能大学生健康评价 体适能是目前评价人体健康状况的新的概念,其核心的观点是对机体整体水平的健康状况和工作能力的评价,近年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所接受。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其具备各种能力的基础,大学生应该达到何种水平的健康以及如何评价大学生的健康水平一直是被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体适能的概念以及我国在大学生身体健康评价中健康体适能观念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 1 体适能概念 体适能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西方运动生理学界,后经台湾和香港的学者翻译命名为体适能。近年来许多国内的学者也在探讨体适能所包涵的含义。 体适能指人体所具备的有充足的精力从事日常工作、学习,而不感疲劳,同时有余力享受康乐休闲活动的乐趣,能够适应突发状况的能力。体适能所反映的是人体对基本生存的适应,对日常生活和基本活动的适应,对生产劳动和娱乐活动的适应以及对运动竞技的适应。 体适能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运动体适能,是指为获得竞技优胜的体适能,它包括速度、爆发力、协调性、灵敏等素质;二是健康体适能,是指一般人为提高学习效率、工作效率、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体适能,它包括心肺功能、肌肉力量、柔韧性和合理体成分等素质。 体适能概念的提出使得人们在追求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效果的过程中能够站在更加科学、客观的角度去理解问题和处理问题。体适能的概念也使人们放弃了单纯运动成绩作为评价人体健康的标准,体现以为人为本的思想,注重提高人体整体的健康素质。 2 大学生身体健康评价体系的发展及现状 大学生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群体,随着我国高校学生数量的增加,大学生在我国人口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大学生身体健康素质的对于我国人口素质的改善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国内一直以“体质”作为评价大学生身体健康的核心。体质是指人体在先天的遗传性与后天的获得性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运动能力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在九十年代制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中,主要强调对各种运动技能的达标,对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评价的分值所占的比例较低。根据不同时期大学生身体健康评价标准,国内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1985年~1995年的研究调查发现,中国大学生身高发育基本停滞,男生体重增长显著,女生体重增长不显著。耐力和柔韧素质是中国大学生身体素质的薄弱环节。1985~2000年研究调查发现,我国男女大学生体质与健康总体水平有进步。形态发育水平、男生上肢肌肉耐力、女生腹部肌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