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秋季学期期中试卷-解析版03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秋季学期期中试卷-解析版03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秋季学期期中试卷-解析版03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秋季学期期中试卷-解析版03

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32分)

1.单位换算0.5MΩ=Ω,30V=kV.

2.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的能力不同,摩擦起电的过程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的.

3.如图所示器材的名称是,它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

4.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这时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可以吊一个重物都不能将它们拉开这一现象说明.

5.如图所示装置用来演示气体的扩散现象,其中一个瓶子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个装有空气,抽掉玻璃板后,在常温下经过较长时间后,上下两个瓶子内气体的颜色变均匀.演示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选填“上”或“下”)方,其原因是.

6.一台单缸四冲程内燃机正常工作时的转速为1800r/min,该内燃机每秒共经历了个冲程.

7.某小组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那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实验,作出它们的温度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实验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J/(kg?℃).

8.如图所示,三个灯泡是相同的,当开关闭合时,三个灯泡亮度相同,电流表A3的示数为0.2A,则电流表A1的示数为A,A2的示数为A.

9.如图所示电路中,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流表或电压表,当S闭合后,为使两灯能发光,图甲处接表,乙处接表,其中甲表测量的物理量是.

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R1=20Ω,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电流表示数是0.3A,若再闭合S1,发现电流表示数增大了0.2A,则通过R2的电流为mA.若将R1与R2并联以后等效为一个电阻记作R x,你认为R x(填“大于”、“小于”或“等于”)R1.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请经该选项的标号填入括号内)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B.物体放出热量,内能不一定减小

C.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D.物体的温度升高,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12.1827年植物学家布朗首先发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子或做无规则的运动,称为布朗运动,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以下关于布朗运动解释中,不符合分子动理论观点的是()

A.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热运动

B.花粉微粒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C.水分子做无规则运动,会不断撞击花粉颗粒

D.温度越高,水分子的运动越剧烈,对花粉微粒的撞击次数越多

13.在如图所示事例中,不属于做功改变内能的是()

A.冷天搓手取暖B.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

C.烧水时水温升高D.下滑时臀部发热

14.如图为某同学所画的热机工作的一个冲程,火花塞正在点火、图中的错误之处是()

A.进气门未打开 B.排气门未闭合

C.活塞向下运动 D.曲轴连杆逆时针转动

15.通常条件下,下列物体都属于绝缘体的是()

A.玻璃、铁钉B.汽油、铜块C.橡皮、铅笔芯 D.橡皮、陶瓷

16.某同学用手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头发,发现头发会被气球吸引,同时靠近的头发会分开,对上述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气球摩擦后带上了电荷,会吸引轻小物体

B.靠近的头发会分开,是因为它们带上了异种电荷

C.气球对头发的引力和地球吸引物体的力是同一种力

D.气球与手摩擦后,气球和受所带的电荷电性(即电荷的正负)相同

17.据报道,我国科学家成功观测到了电子的反物质﹣正电子(除带正电荷外,其它性质与电子相同),以下关于电子和正电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正电子和电子互相排斥

B.正电子定向移动不能形成电流

C.正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与正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

D.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

18.举重比赛有甲、乙、丙三个裁判,其中甲为主裁判,乙和丙为副裁判.若裁判认定杠铃已被举起,就按一下自己面前的按钮.要求主裁判和至少一个副裁判都按下自己面前的按钮时,指示杠铃被举起的灯泡L才亮.以下符合这一要求的电路是()

A. B. C.D.

19.在图甲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后,电路正常工作,两只电压表指针均为图乙所示,则电阻R1、R2两端电压分别是()

A.4.8V 1.2V B.6V 1.2V C.1.2V 6V D.1.2V 4.8V

20.如图所示电路,在a、b两点间接一滑动变阻器,灯泡能发光.现要使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过程中,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变小,灯泡变亮,则下图所示的接法中正确的是()

A.B.C.D.

三、实验题(共3小题,满分24分)

21.(6分)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要求连接电路并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

要求:

(1)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电灯;

(2)电灯L1、L2并联;

(3)电流表测通过两灯的总电流;

(4)所画导线不能交叉.

22.(6分)某物理学习兴趣小组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设计实验来探究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大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记录如下所示.

燃料加热前水

温℃

燃料燃尽时水温℃燃料的热值J/Kg

酒精15 35 2.4×106

碎纸片15 25 ?

(1)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以及方便比较,小王同学在实验中应保持酒精和碎纸片的质量,以及两个烧杯都应相同.

(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碎纸片的热值是.(注意带单位)

3)通过实验计算得到的燃料热值与实际相比是(选填“偏大”或“偏小”),出现这样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23.(12分)在“研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实验中,小阳同学设计并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压表均选择了合适的量程且能正常使用.

(1)闭合开关S后,小阳发现电压表V1的示数为6V,而电压表V2的示数为2V,V3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V,他由此得出:在串联电路中,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之和.这样得出结论的不足之处是.

(2)于是小刚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利用此电路还可以完成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闭合开关S,调节,读出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和电流表A的示数为I1,则小灯泡的电阻R=.

②滑片向左移动的过程中,再分别读出电压表V1的示数和电流表A的示数两次,分别计算出灯泡的电阻,发现灯泡的电阻(“变大”“变小”或“不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32分)

1.单位换算0.5MΩ=5×105Ω,30V=0.03kV.

【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分析】本题根据电阻、电压单位的进率进行换算.单位换算的步骤为:原来的数字、乘号、进率、后来的单位、最终结果.

【解答】解:

因为1MΩ=106Ω,所以0.5MΩ=0.5×106Ω=5×105Ω;

因为1V=10﹣3kV,所以30V=30×10﹣3kV=0.03kV.

故答案为:5×105;0.03.

【点评】无论什么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前面的数都表示倍数,不进行换算,只是把后面的单位进行换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位换算.

2.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摩擦起电的过程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的转移.

【考点】摩擦起电的实质.

【分析】从原子的结构、电性、摩擦起电的实质等知识的角度对本题的问题进行解答.【解答】解: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所以摩擦起电的过程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发生转移.

故答案为:电子;转移.

【点评】本题对摩擦起电的实质进行了剖析,是我们应该了解的基础知识.

3.如图所示器材的名称是验电器,它是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考点】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分析】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作的,金属箔片所带的电荷量越多,其张角越大.

【解答】解:

如图所示器材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即其名称是验电器,它是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验电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点评】知道验电器的作用和制作原理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4.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这时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可以吊一个重物都不能将它们拉开这一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考点】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解答】解: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钩码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

故答案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和掌握,利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是中考的热点,应加强学习.

5.如图所示装置用来演示气体的扩散现象,其中一个瓶子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个装有空气,抽掉玻璃板后,在常温下经过较长时间后,上下两个瓶子内气

体的颜色变均匀.演示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下(选填“上”或“下”)方,其原因是由于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二氧化氮分子也会下沉到下方的空气瓶子中去,就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考点】扩散现象.

【分析】两种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是扩散,扩散表明分子不停地进行无规则的运动.

【解答】解:

密度小的空气和密度大的二氧化氮过一段时间,形成比较均匀的气体,这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进行无规则运动;上面的空气密度小,下面的二氧化氮密度大,过一段时间,形成均匀的气体,充分证明气体分子不停地进行无规则运动,有力证明气体的扩散现象.

故答案为:下;由于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二氧化氮分子也会下沉到下方的空气瓶子中去,就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点评】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如果把二氧化氮气体放到上方的话,由于自身密度大的缘故,二氧化氮分子也会下沉到下方的空气瓶子中去,就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6.一台单缸四冲程内燃机正常工作时的转速为1800r/min,该内燃机每秒共经历了60个冲程.

【考点】有关热机的计算.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在四冲程内燃机曲轴转一圈,完成2个冲程,1个工作循环中包括4个冲程并对外做功1次;

【解答】解:已知转速为1800 r/min=30r/s,四冲程内燃机曲轴转一圈,完成2个冲程,故内燃机每秒钟转30r,故共经过30×2=60个冲程,做功15次;

故答案为:60;

【点评】四冲程内燃机曲轴转一圈,完成2个冲程,1个工作循环中包括4个冲程并对外做功1次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7.某小组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那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

行实验,作出它们的温度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实验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 2.1×103 J/(kg?℃).

【考点】比热容的概念.

【分析】目前人类已知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选同样的加热时间,甲和乙吸热相同,根据温度变化的多少判断,温度变化多的比热容小,温度变化少的比热容大;根据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的大小判断出哪一种液体是水.

【解答】解:

由题知,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由图示可以看出,乙液体的温度降

低得快,甲液体温度降低慢;利用Q

=cm△t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放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温度降低得慢,它的比热容大;所以,甲液体的比热容大,甲是水;

由图可知:水的初温是60℃,15分钟后水的末温是40℃,乙液体的初温是60℃,15分钟后乙液体的末温是20℃,则在相同时间内水和乙液体放出的热量相同,由题知,而水和液体的质量相同,设它们质量均为m;

所以有c

水m△t=c

m△t′,即4.2×103J/(kg?℃)×m×(60℃﹣40℃)=c

m(60℃﹣20℃).

解得c

=2.1×103J/(kg?℃).

故答案为:2.1×103.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吸热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能从温度﹣时间图象得出相关信息是本题的关键.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比热容了解与掌握,注意要学会看图形(取相同的时间比较甲乙温度变化的高低).

8.如图所示,三个灯泡是相同的,当开关闭合时,三个灯泡亮度相同,电流表A3的示数为0.2A,则电流表A1的示数为0.6A,A2的示数为0.4A.

【考点】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三灯泡并联,A3测通过一只灯泡的电流,A2测两只灯泡的电流,A1测三只灯泡的电流;由于并联电路的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三灯泡的电流关系,利用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电流表的示数.

【解答】解:由图可知:三只灯泡并联,则三只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

由于三只灯泡完全相同,电阻相同,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三灯泡的电流相等,即都为0.2A,

根据并联电路的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知:

A1的示数为I1=0.2A+0.2A+0.2A=0.6A,A2的示数为I2=0.2A+0.2A=0.4A.

故答案为:0.6;0.4.

【点评】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的简单应用,关键是电流表所测电路元件的判断和电路串并联的辨别.

9.如图所示电路中,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流表或电压表,当S闭合后,为使两灯能发光,图甲处接电流表,乙处接电压表,其中甲表测量的物理量是通过L2的电流.

【考点】电流表的使用.

【分析】电流表相当于导线,电压表相当于开路,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要使两灯均能发光,则两个灯泡为并联电路,可假设甲为电压表进行分析,看能否满足两灯并联的要求.【解答】解:若甲为电压表,乙为电流表,则甲处相当于断路,L2与电流表被断路,不符合题意;所以甲应为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L2的电流;若乙为电流表,则灯L2的被短路,故乙为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此时该电路为并联电路.

故答案为:电流;电压;通过L2的电流.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串联、并联电路特点以及电流表、电压表特性的了解.

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R1=20Ω,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电流表示数是0.3A,若再闭合S1,发现电流表示数增大了0.2A,则通过R2的电流为200mA.若将R1与R2并联以后等效为一个电阻记作R x,你认为R x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R1.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电阻的并联.

【分析】分析电路的连接,根据通过R1的电流不变和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求通过R2的电流;根据并联电阻的规律作答;

【解答】解:闭合开关S,断开开关S1,电路中只有R1,其两端的电压为电源电压,电流表示数是0.3A,即为通过R1电流;若再闭合S1,则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此时R1的电压为电源电压,根据欧姆定律,通过R1的电流保持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发现电流表示数增大了0.2A,即通过R2的电流为0.2A=200mA;根据并联电阻的规律,,所以,,,故R x<R1,R x<R2,即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其中任一电阻,所以若将R1与R2并联以后等效为一个电阻记作

R x,R x小于R1.

故答案为:200,小于.

【点评】本题考查欧姆定律及并联电路规律,关键是明确通过R1的电流不变.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请经该选项的标号填入括号内)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B.物体放出热量,内能不一定减小

C.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D.物体的温度升高,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物体内能的改变.

【分析】(1)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

(2)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内能.

【解答】解:

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故A错误;

B、物体放出热量,但若同时有其它的物体对它做功,即其内能不一定减小,故B正确;

C、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也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故C错误;

D、物体的温度升高,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也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故D错误;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同学们对热量的理解、改变内能方式的应用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题.

12.1827年植物学家布朗首先发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子或做无规则的运动,称为布朗运动,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以下关于布朗运动解释中,不符合分子动理论观点的是()

A.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热运动

B.花粉微粒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C.水分子做无规则运动,会不断撞击花粉颗粒

D.温度越高,水分子的运动越剧烈,对花粉微粒的撞击次数越多

【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分析】我们看到的小颗粒运动是物体在运动,分子用肉眼根本无法看到;布朗运动实质上反映了水分子在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解答】解:

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热运动的一种具体反映.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固体的微小悬浮颗粒,液体分子是看不到的,因为液体分子太小.但液体中许许多多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不断地撞击微小悬浮颗粒,当微小颗粒足够小时,它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液体分子的撞击作用是不平衡的,这样就引起了微粒的无规则的布朗运动,所以布朗运动实质上是反映了液体分子的运动.温度越高,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快,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受到液体分子的撞击越快,无规则运动就越明显,故ACD正确,B错误.

故选B.

【点评】分子的运动可通过花粉小颗粒的运动反映出来,这是一种转换的思想;再根据分子动理论知识可解答.

13.在如图所示事例中,不属于做功改变内能的是()

A.冷天搓手取暖B.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

C.烧水时水温升高D.下滑时臀部发热

【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分析】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其中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解答】解:A、冷天搓手取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空气被压缩时,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烧水时水温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D、下滑时臀部发热是通过外界对物体做功的方式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故选C.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弄清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区别.

14.如图为某同学所画的热机工作的一个冲程,火花塞正在点火、图中的错误之处是()

A.进气门未打开 B.排气门未闭合

C.活塞向下运动 D.曲轴连杆逆时针转动

【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分析】由火花塞正在点火可知这个做功冲程,由此判断气门的开关和活塞的上下运动情况.【解答】解:

火花塞正在点火,说明这个冲程应为做功冲程,此冲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应关闭,活塞应向下运动,曲轴应逆时针转动.由图可知排气门未闭合,故B不正确.

故选B.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对热机工作过程的了解和理解,关键是对每个冲程的气门开关、活塞上下运动情况要有正确认识.

15.通常条件下,下列物体都属于绝缘体的是()

A.玻璃、铁钉B.汽油、铜块C.橡皮、铅笔芯 D.橡皮、陶瓷

【考点】绝缘体.

【分析】根据导电性的不同,材料可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三大类,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叫半导体.

【解答】解:

A.玻璃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铁钉容易导电是导体,故A错误;

B.汽油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铜块容易导电是导体,故B错误;

C.橡皮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铅笔芯容易导电是导体,故C错误;

D.橡皮、陶瓷都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对于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可以联系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来记忆,不要死记硬背.如塑料,橡胶,陶瓷等常用来制作用电器的外壳,以防止触电,它们都是绝缘体;而电线芯用金属来做,因为金属容易导电,是导体,酸碱盐的水溶液都是导体.

16.某同学用手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头发,发现头发会被气球吸引,同时靠近的头发会分开,对上述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气球摩擦后带上了电荷,会吸引轻小物体

B.靠近的头发会分开,是因为它们带上了异种电荷

C.气球对头发的引力和地球吸引物体的力是同一种力

D.气球与手摩擦后,气球和受所带的电荷电性(即电荷的正负)相同

【考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分析】(1)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能够吸引不带电的物体;

(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3)根据力的性质分析;

(4)两个物体摩擦时,出现带电现象,称为摩擦起电现象.

【解答】解:A、气球摩擦后带上了电荷,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A正确;

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靠近的头发会分开,是因为它们带上了同种电荷,故B错误;

C、气球对头发的引力是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和地球吸引物体的力是万有引力,故C错误;

D、气球与手摩擦后,电荷发生了转移,气球和受所带的电荷电性相反,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摩擦起电现象和带电体的性质及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属于基础的内容,注意区别摩擦起电、感应带电的区别.

17.据报道,我国科学家成功观测到了电子的反物质﹣正电子(除带正电荷外,其它性质与电子相同),以下关于电子和正电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正电子和电子互相排斥

B.正电子定向移动不能形成电流

C.正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与正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

D.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

【考点】正电荷与负电荷;电流的形成.

【分析】知道“正电子”是带正电荷的电子,再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电流的形成与电流方向的规定可逐一做出判断.

【解答】解:A、正电子带正电荷,而电子带负电荷,异种电荷会相互吸引,故A错误;

B、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所以正电子定向移动也能形成电流,故B错误;

C、因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所以正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与正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同,故C正确;

D、因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所以电子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正电子”的特点是带有正电荷,再结合电荷间的作用规律,以及电流的形成与方向进行解答.

18.举重比赛有甲、乙、丙三个裁判,其中甲为主裁判,乙和丙为副裁判.若裁判认定杠铃已被举起,就按一下自己面前的按钮.要求主裁判和至少一个副裁判都按下自己面前的按钮时,指示杠铃被举起的灯泡L才亮.以下符合这一要求的电路是()

A. B. C.D.

【考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分析】由题意可知,主裁判和至少一个副裁判都按下自己面前的按钮时,指示杠铃被举起的灯泡L才亮;根据串联电路电路中各元件相互影响和并联电路中各元件互不影响进行判断.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当两个副裁判对应的按钮可以单独工作、并且互不影响,而主裁判的按钮与副裁判的按钮工作时相互影响,因此两个副裁判对应的开关并联连接后与主裁判对应的开关串联连接,即乙、丙并联后与甲串联.

故选B.

【点评】根据题意得出两个开关的连接方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9.在图甲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后,电路正常工作,两只电压表指针均为图乙所示,则电阻R1、R2两端电压分别是()

A.4.8V 1.2V B.6V 1.2V C.1.2V 6V D.1.2V 4.8V

【考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分析】本题首先明确两个电压表是测的是哪部分的电压,然后确定电压表所选量程和分度值再读数,最后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U=U1+U2.求得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

【解答】解:由图可知,电压表V1测量的是电源电压,选的是0~15V的量程,分度值为0.5V,根据指针位置,电压表读数为6V;

电压表V2测量的是R2电压,选的是0~3V的量程,分度值为0.1V,根据指针位置,电压表读数为1.2V;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U1=U﹣U2=6V﹣1.2V=4.8V.

即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4.8V,R2两端的电压为1.2V.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压表的读数方法,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明确两个电压表是测的是哪部分的电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如图所示电路,在a、b两点间接一滑动变阻器,灯泡能发光.现要使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过程中,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变小,灯泡变亮,则下图所示的接法中正确的是()

A.B.C.D.

【考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分析】当滑动变阻器接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时,接入电路的为滑片与下接线柱之间的部分;则由题意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接法.

【解答】解:要使滑片左移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减小,则接入电路的必须为左侧部分,故滑动变阻器应接入左下的接线柱;因上面的两个接线柱都接在同一个导线上,故上面接线柱接哪一个均可.

故选B.

【点评】滑动变阻器是通过调节接入电路的导线长度来调节电阻的,应熟练掌握其接线方法.

三、实验题(共3小题,满分24分)

21.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要求连接电路并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

要求:

(1)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电灯;

(2)电灯L1、L2并联;

(3)电流表测通过两灯的总电流;

(4)所画导线不能交叉.

【考点】实物的电路连接;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分析】(1)由题意可知,两灯泡并联,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电灯、电流表测通过两灯的总电流说明开关和电流表位于干路;

(2)无论连接实物或画电路图都采取“先串后并”的原则,从电源正极开始,按要求先将一条元件较多的支路和干路串联,然后将其它支路并联接入电路.

【解答】解:(1)两灯泡并联,电压表和电流表位于干路,然后与开关和电源组成电路,如下图所示:

(2)根据电流流向法,先画出电源的符合,从电源正极开始依次串联开关、电流表、灯泡L1回到电源的负极,再把灯泡L2并联在L1的两端,如下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确连接电路的能力:先要判断电路的连接形式,再从电源的一极开始连起,先串后并,且在连接时开关的状态是断开的.

22.某物理学习兴趣小组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设计实验来探究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大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记录如下所示.

燃料加热前水

温℃

燃料燃尽时水温℃燃料的热值J/Kg

酒精15 35 2.4×106

碎纸片15 25 ?

(1)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以及方便比较,小王同学在实验中应保持酒精和碎纸片的质量,两杯水的质量以及两个烧杯都应相同.

(2)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碎纸片的热值是 1.2×106J/kg.(注意带单位)

(3)通过实验计算得到的燃料热值与实际相比是偏小(选填“偏大”或“偏小”),出现这样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燃料不能完全燃烧,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没有被水全部吸收,存在热损失.

【考点】燃料的热值.

【分析】(1)本实验是用燃烧酒精和碎纸片放出的热量加热烧杯内的水,通过水温度的变化,比较水吸热的多少,从而得出碎纸片的热值与酒精热值的大小关系,再计算出碎纸片的热值,因此要控制变量(酒精和碎纸片的质量、两烧杯中水的质量、以及两个烧杯)相等或相同;

(2)通过水温度的变化值得出水吸热的大小关系,也就知道燃烧酒精和碎纸片放出热量的关系,又知道燃烧的质量相同,据此得出热值关系,求出碎纸片的热值;

(3)有两个原因,一是“烧杯、空气也吸收热量”,二是“燃料不可能完全燃烧”.

【解答】解:

(1 )为了比较相同质量的酒精和碎纸片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必须控制二者的质量相等、烧杯内水的质量相等、两个烧杯相同;

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下列字形和加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解剖(pāo)繁衍参差不齐(cī)粗制烂造 B . 鬈发(juǎn)隔膜正襟危坐(jīn) 含首低眉 C . 锃亮(zèng)文绉绉草长莺飞(yīng)抑扬顿挫 D . 濯洗(zhuó)欣慰冥思遐想(xiá) 油光可签 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你难道这点事故还不明白? B . 可是难道不知道现在市面萧条,经济恐荒? C . 不过我当初想,上天不副苦心人,苦干也许能补救我这个缺点。 D . 就是再累一点,再加点工作,就是累死我,我也心甘情愿的。 3. (2分)(2014·无锡) 下列句子中横线上所填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们走进黄山深处,浓荫蔽日,静若太古,幽泉细语,仿佛置身世外。 ②从来没有一个文学体裁的评奖像散文这样,有的评奖者看重文集的意识形态,有的着重揭示了多少历史真相,有的着重艺术的创新与突破。 ③二十世纪前期,日本学者青木正儿第一次把汤显祖与莎士比亚,使东西方戏剧诗人同时活跃在世界上。 A . ①聆听②众口一词③并驾齐驱 B . ①谛听②莫衷一是③相提并论 C . ①聆听②莫衷一是③并驾齐驱 D . ①谛听②众口一词③相提并论 4. (2分) (2016九上·端州期末)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他出身于书画世家,自幼便随研究敦煌艺术的父亲出入莫高窟,耳濡目染,最终选择了用线条和色彩演绎人生。 B . 这场足球赛精彩纷呈,比赛双方均使出了浑身解数,比分最终还是停留在1:1。 C . 智慧的人能够在失败中及时吸取教训,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以免重蹈覆辙而悔之莫及。 D . 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5. (2分) (2019九上·简阳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我市启动市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今年首批招收320人

2019年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说课稿全套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名师精品说课稿 初中物理说课稿模板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是_____号,我说课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_____年级物理____册第____章第____节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法、教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七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从自然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验和活动,从被动到主动,在锻炼能力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了解科技发展,从而融入到现代社会中。所以本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注重全员参与、让学生主动探究等方面作了一些努力。 2.教学难点重点 ①难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重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过程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情感、态度与价直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说学情 九年级学生是初中的毕业年级,心智较为成熟,通过一年的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加进步。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期中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事件中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搓手取暖 B. 玩滑梯,臀部发热 C. 放大镜聚光烤焦纸片 D. 压缩空气 【考点】物体内能的改变. 【难度】易 【专题】图析法;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的实质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即:内能和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 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转移的过程,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 【解答】解:ABD、搓手取暖、玩滑梯以及压缩空气都是克服摩擦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加的;

C、放大镜聚光烤焦纸片是通过热传递使纸的内能增加的; 显然C选项与其它三个选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不同.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2.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如图,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隔着石棉网同时对两试管加热.哪一图线能反映该实验情况() A.B.C.D. 【考点】比热容. 【难度】易 【分析】比热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比热相同,不同物质比热一般不同.水和煤油的比热不同,质量相同,在吸收相同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不同;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解答】解: A、B 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放在同一只烧杯中加热,相同时间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A、B图象均错误; C、D 由于水的比热较大,在质量相同、加热时间相同也就是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水温升高的较小.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将物理规律以图象或统计图表的形式呈现,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应

人教版初三物理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含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第一部分 (共 36 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如图 1 所示的电器中,属于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 .电脑 B .电风扇 C .电熨斗 D .洗衣机 图 1 2.如图 2 所示的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是 A.给冷水加热 B.压缩空气温度升高 C .下滑时臀部发热 D.搓手取暖 图 2 3.如图 3 所示,电路元件及导线连接均完好,闭合开关 S 、S ,则 1 2 A .L 不能发光,L 能发光 1 2 B .L 能发光,L 不能发光 1 2 C .L 、L 都能发光 1 2 D .L 、L 都不能发光 1 2 4.如图 4 所示的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一组是 图 3 图 4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如图 5 所示的四个实例中,机械能正在减小的是 A .蓄势待发的火箭 B .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 C .匀速下降的热气球 D .加速上升的飞艇 图 5

6.如图 6 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两灯泡串联 B .开关只能控制灯 L 1 C .电流表测的是总电流 D .电流表测的是灯 L 的电流 2 图 6 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池充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汽油机工作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C .用热水袋取暖,内能发生了转移 D .暖瓶塞被热气弹开,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8.如图 7 所示是一个环境温度监控电路原理图。电源电压不变,R 为定值电阻,R 是用 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其电阻值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若环境温度升高,闭 合开关 S 。则 A .热敏电阻 R 的阻值变大 B .通过热敏电阻 R 的电流变小 C .热敏电阻 R 两端电压变大 D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图 7 9.如图 8 所示电路中,R ∶R =1∶2,则加在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及它们消耗的电功率之比是 1 2 A .U ∶U =1∶1 1 2 B .P ∶P =1∶2 1 2 C .P ∶P =1∶4 1 2 D .P ∶P =1∶1 1 2 10.小明用如图 9 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 1.5N 的物体匀速提升到一定高度,在此过程 中,手拉力的大小实际应该是 A .大于 0.75N B .等于 0.75N C .小于 0.75N D .等于 0.5N 图 9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把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来,提水桶的力没有做功 B.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 力做了功 C .推出的铅球在下落过程中,增加的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来的 D .如果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不变,则物体的机械能不变 12.四个悬挂着的带电轻质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 10 所 示,那么 D 球 A .带与 A 球不同种的电荷 .. 图 8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2

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数学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安全标志图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2.下列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的是()A.X 2-1=0. B.x 2=0 C.x 2+1=0. D.x 2+x-1=0.3.用配方法解方程x 2+8x+9=0,变形后的结果正确的是() A.(x+4)2=-7 B.(x+4)2=-9 C.(x+4)2=7 D.(x+4)2=254.某经济开发区,今年一月份工业产值达50亿元,第一季度总产值为175亿元,二月、三月平均每月的增长率是多少若设甲均每月的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A.50(1+x)2=175 B.50+50(1+x)+50(1+x)2=175 C.50(1+x)+50(1+x)2=175 D.50+50(1+x)2=175 5.设A(-2,y 1),B(1,y 2);C(2,y 3)是抛物线y=-(x+1)-3上的三点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为( )A.Y 1>y 2>y 3 B.y 1>y 3>y 2 C.y 3>y 2>y 1 D.y 3>y 1>y 2 6.把抛物线y=x 2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所得的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A.y=3(x-2)2+1 B.y=3(x-2)2-1 C.y=3(x+2)2+1 D.y=3(x+2)2-1 7.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P 在△ABC 内;PA=2,将△PAB 绕点A 逆时针旋转得到△P 1AC ,则P 1P 的长等于( )A.2 B.3 C.2 3 D.1 8.如图,把菱形ABOC 绕0顺时针旋转得到菱形DFOE ,则下列角中不是旋转角的是()A.∠COF B.∠A0D C.∠BOF D.∠COE 第7题第8题 9.已知学校航模组设计制作的火箭的升空高度h(m)与飞行时间t(s)满足函数表达式h=-t 2+24t+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点火后9s 和点火后13s 的升空高度相同 B.点火后24s 火箭落于地面 C.点火后10s 的升空高度为139m D.火箭升空的最大高度为145m 10.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mx+m 和函数y=-mx 2+2x+2(m 是常数,且m ≠0)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1-a)与点Q(b+2,3)关于原点对称,则a+b= 12.如图,在△ABO 中,AB ⊥0B ,0B=3,∠A0B=30°,把△ABO 绕点0旋转150°后得到△A 1B 1O ,则点A 1的坐 标为 第12题第13题 13.一座石拱桥的桥拱是近似的抛物线形,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当水面离桥拱顶的高度OC 是4m 时,水面的宽度AB 为32m.求函数关系式为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欧姆定律》教案

17.2 欧姆定律 【学习目标】 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重点难点】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内容一:欧姆定律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78-P79文字内容与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 【自学检测】 1.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 2.欧姆定律的定义式:I =U /R 。 3.在国际单位制中,U 的单位是V ,R 的单位是Ω,电流的单位是A 。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辅导。 1.请写出欧姆定律的另外二个推导式。 答:U =IR ,R =U /I 2.完成例题1:一辆汽车的车灯接在12 V 电源两端,灯丝电阻为30 Ω,求通过灯丝的电流? 分析:已知U =12 V ,R =30 Ω,则应该运用公式I =U /R 来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3.完成例题2:如图17.2-1所示,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为6 V ,电流表的示数为0.3 A ,求电阻R 的阻值。 分析:已知U =6 V ,I =0.3 A 求电阻R ,则应该运用公式R =U /I 来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4.能用上述方法来测量导体的电阻吗? 答:根据公式 R =U /I 可以知道,如果知道了导体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导体的电流,就可以利用这个公式来计算出导体的电阻。 5.阅读P79科学世界,了解气敏电阻的工作原理。尝试画出电路图。 答: 6.由I =U R 变形得到R =U I ,某同学认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这句话对吗?

答:不对,导体电阻是导体本身一种性质,与电压、电流无关,但电阻的大小等于它两端电压和流过的电流的比值。 【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 【精讲点拨】 1.在运用欧姆定律来进行计算的时候,所有的单位都要先换算成国际单位。 2.欧姆定律公式中的I、U、R是针对同一段导体,同一时刻而言的。在计算的时候要一一对应。如果一个题目中有多个U、I、R,应用不同的下标加以区别,同一电阻的U、I、R要用相同的下标。 【即时练习】 某定值电阻两端是2.5 V,此时流过的电流是300 mA,此时电阻的阻值是多少?当电阻两端的电压为0时,它的电阻阻值是多少? 【当堂练习】见训练案基础部分 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希望我的文档能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

内蒙古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学期九月月考试卷

内蒙古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学期九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1题;共22分) 1. (2分) (2020八下·昌平期末) 用煤油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温度计内煤油液面慢慢下降,“煤油液面下降”是因为煤油的() A . 体积变小 B . 所受重力变小 C . 质量变小 D . 密度变小 2. (2分) (2016九上·绥棱期中) 一块0℃的冰投入到0℃的水里时,周围的气温也是0℃,过一段时间后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 . 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 C . 冰和水的质量都不变 D . 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3. (2分)(2017·黑龙江模拟) 关于如图所示的屋檐下的冰锥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 .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水,水凝固形成的 C . 雪熔化成水,水凝固形成的 D . 冰锥是在极其寒冷的冬季形成的 4. (2分)(2016·海拉尔模拟) 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主要过程是:干冰在高空中直接变成气体,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冰晶,冰晶下落时变成雨.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 . 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放热过程 B . 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升华过程 C . 水蒸气直接变成冰晶是凝华过程 D . 冰晶下落时变成雨是吸热过程 5. (2分)(2020·德州) 会估测物理量,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对于以下估测你认为与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是() A . 健康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B . 人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 C . 一只鸡的质量约为 D . 初中生的身高约为 6. (2分)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 . 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 B . 物理课本长度约为26cm C . 教室里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电流约为0.5A D . 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200g 7. (2分)(2020·鸡西) 下列估计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 . 我国家庭电路电压是36V B .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C . 一支水性笔的长度约为15dm D . 人体正常的体温约为40℃ 8. (2分)下列过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 钻木取火 B . 锯木头时,锯片发热 C . 卫星进入大气层时外壳发热 D . 热水中放入冰块,水温下降 9. (2分) (2017九上·巴中月考) A、B两物体质量相等,温度均为10℃;甲、乙两杯水质量相等,温度均为50℃.现将A放入甲杯,B放入乙杯,热平衡后甲杯水温降低了4℃,乙杯水温降低了8℃,不考虑热量的损耗,则A、B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A . 4:9 B . 3:5 C . 2:3 D . 1:2 10. (2分)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 B . 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 C .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内能可能增加 D . 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小 11. (2分) (2018九上·大庆月考) 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如图所示,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隔着石棉网同时对两试管加热.图中的哪一个图象能反映实验情况()

九年级上学期 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3分,共24分) 1.将一元二次方程2x2=1﹣3x化成一般形式后,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分别为()A.﹣3x;1 B.3x;﹣1 C.3;﹣1 D.2;﹣1 2.一元二次方程x2﹣81=0的解是() A.x1=x2=9 B.x1=x2=﹣9 C.x1=﹣9,x2=9 D.x1=﹣1,x2=2 3.已知函数y=的图象过点(1,﹣2),则该函数的图象必在() A.第二、三象限 B.第二、四象限 C.第一、三象限 D.第三、四象限 4.如图,已知DE是△ABC的中位线,则△ADE的面积:四边形DBCE的面积是() A.1:2 B.1:3 C.1:4 D.1:8 5.一元二次方程x2+x+2=0的根的情况是() A.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无实数根 D.无法确定 6.下列四组线段中,不构成比例线段的一组是() A.2cm,3cm,4cm,6cm B.1cm, cm,, cm C.1cm,2cm,3cm,6cm D.1cm,2cm,3cm,5cm 7.如图,DE∥BC,在下列比例式中,不能成立的是() A. = B. = C. = D. = 8.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图中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相似的是()A.B.C.D.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9.如果,那么= . 10.已知点Μ(7,b)在反比例y=的图象上,则b= .1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2,3),则函数的解析式为. 12.x2﹣x配成完全平方式需加上. 13.若关于x的方程x2+2x+k=0的一个根是1,则方程的另一个根是. 14.在Rt△ABC,若CD是Rt△ABC斜边AB上的高,AD=3,CD=4,则BC= . 15.如图,在△ABC中,点D在AB上,请再添一个适当的条件,使△ADC∽△ACB,那么可添加的条件是. 16.如图,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有两点A(2,4)、B(4,b),则△AOB的面积为. 三、解答题(共64分) 17.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1)(x﹣2)(x﹣3)=12; (2)3x2﹣6x+4=0.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 力; 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 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 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 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二节内能 1、内能: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初三物理复习知识点大全

初三物理总复习 二 声的世界 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 二、 乐音与噪声 1、 区别:动听悦耳的、有规律的声音称为乐音; 难听刺耳的、没有规律的声音称为噪声。 与情景有关,如动听音乐在扰人清梦时就是噪声。 2、 声音的三大特性:响度、音调、音色。 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与 离声源的距离、振幅、传播的集中程度 有 关。 音调:声音的高低;与 声源振动的快慢(频率)有关, 即长短、粗细、松紧有关。(前者音调低,后者音调高) 例:热水瓶充水时的音调会越来越高(声源的长度越来越短) 音色:声音的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都不一样)。能认出是哪个人说话或哪种 乐器就是因为音色。 3、 噪声的防治: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三、 超声与次声 1、 可听声:频率在20Hz —20000Hz 之间的声音;(人可以听见) 超声:频率在20000Hz 以上的声音;(人听不见) 次声:频率在20Hz 以下的声音;(人听不见) 2、 超声的特点及其应用 (1) 超声的方向性强:声纳、雷达、探测鱼群、暗礁等 (2) 超声的穿透能力强:超声波诊断仪(B 超) (3) 超声的破碎能力强:超声波清洗仪、提高种子发芽率 四、 与速度公式联合,解题时应依物理情景画出草图。 例:远处开来列车,通过钢轨传到人耳的声音比空气传来的声音早2s ,求火车离此人 多远?(此时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是5200m/s ) 解1:设火车离此人的距离为S ,则 340S —5200 S =2 解得S=727.6m 解2:设声音通过钢轨传播的时间为t,则通过空气传播的时间为t+2,则依题意有: 340(t+2)=5200t 解得t=0.14s 则火车离此人的距离为S=vt=5200m/s ?0.14s=727.6m 初三物理总复习 三 多彩的光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例:日食、月食、手影、小孔成像(树下的光斑)等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

上海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新版

上海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新版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别是() A . B . C . D . 2. (2分)用配方法解方程x2﹣8x+3=0,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A . (x+4)2=13 B . (x﹣4)2=19 C . (x﹣4)2=13 D . (x+4)2=19 3. (2分)(2017·平南模拟)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两枚硬币都是正面朝上”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B . “对角线相等且相互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这一事件是必然事件 C . “同位角相等”这一事件是不可能事件 D . “钝角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在三角形外部”这一事件是随机事件 4. (2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是BC边的中点,连结DE并延长,交AB的延长线于F点,AB=BF。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你认为下面四个条件中可选择的是()

A . AB=BC B . CD=BF C . ∠A=∠C D . ∠F=∠CDE 5. (2分)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交于O点,下列条件中,能使四边形ABCD 是矩形的是() A . AC⊥BD B . AO=BO C . AB=AD D . AO=CO 6. (2分)如图,已知点P是不等边△ABC的边BC上的一点,点D在边AB或AC上,若由点P、D截得的小三角形与△ABC相似,那么D点的位置最多有() A . 2处

C . 4处 D . 5处 7. (2分)(2018·吉林模拟) 如图,、分别是、的中点,则 () A . 1∶2 B . 1∶3 C . 1∶4 D . 2∶3 8. (2分)某工厂要建一个面积为130m2的仓库,仓库的一边靠墙(墙长为16m),并在与墙平行的一边开一道1m宽的门,现有能围成32m的木板,求仓库的长与宽?若设垂直于墙的边长为x米,则列出的方程为() A . x?(32﹣2x+1)=130 B . C . x?(32﹣2x﹣1)=130 D . 9. (2分)若三角形的两边长5和12,第三边是方程的根,则它的周长为().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知识点全集

第十三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1、物质是由分子或者原子构成的。10-10m 肉眼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灰尘尘土炊烟花香饭香甲醛烟味吐出的烟雾PM2.5 臭豆腐的味道消毒液的气味下列能用分子热运动来解释的:(只要能看到的都不是)。 2、扩散现象分子扩散(X)扩散速度V气>V液>V固 (红棕色)二氧化氮应在下面(两个瓶子也能平着放),原因: 如果二氧化氮在上面也能混合,不能说明原结论。理由:二氧化氮密度大于空气密度,重力作用对实验产生影响。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称为分子热运动。 0℃的冰,分子也在运动。 分子之间有间隙(酒精和水混合)(海绵、弹簧) 4、温度影响分子热运动。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越高。物体温度越高,分 子热运动越剧烈。冷水热水中混合墨水炒菜腌和炒 5、分子之间有引力(固体液体的分子不至于散开、玻璃板接触水面、铅柱难以拉开) 同时存在 分子之间有斥力(固体液体很难压缩) 6、分子相距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作用力(破镜难圆、气体具有流动性)。 7、课后题2、3、4题 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 1、分子势能做功:转化(区分外界 对物体,还是物体对外界) 内能(物体的,不是分子的)(等效的)(两张图片)

温度---分子动能热传递:转移 2、影响内能的因素:温度、质量、物态、体积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X) 3、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静止的物体、0℃的物体、机械能为零的物体都有内能。 4、热量是个过程量、内能是个状态量。不能说“含有”、“具有”。只能说“吸收”、“放出”。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热量而不是温度。 5、热传递的条件:必须有温度差,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热量可以由内能少的物体传向内能多的物体。 6、内能 温度升高,物体内能一定增加。 吸收热量,物体内能一定增加。 温度热量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增加。(晶体熔化、 液体沸腾) 只有指向内能的是正确的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还有可能是做功) 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吸收热量。(还有可能是做功) 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体沸腾)7、燃料燃烧,推动火箭。题目如果强调是燃烧,则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如果强调是做功,则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8、课后题1、2题 第十三章第三节:比热容 1、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见实验专题)。 2、比热容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吸热能力就是放热能力。 3、水、冰、煤油的比热容。

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全汇总

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知识点全汇总 一、内能 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2、比热容:1kg的某种物质,温度上升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 (1)比热容是表示吸热能力的物理量。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和物体的种类和 状态有关。 (3)比热容的单位:焦/(千克·摄氏度),符号:J/(kg·℃)。 (4)利用水的比热容大,可用水做冷却剂和取暖剂调 节气候等。 3、热量计算公式。 (1)吸热公式:Q吸=cm(t-t0) 其中c表示这种物质的比热容,t表示末温,t0表示初温,t-t0表示物体升高的温度,用△t表示t-t0,则Q吸=cm△t 。 (2)放热公式:Q放=cm(t0-t) 其中t0-t表示物体降低的温度,用△t表示t0-t, 则Q放=cm△t 。 二、改变世界的热机 (1)内燃机在汽缸内燃烧汽油或柴油。大多数汽车里

的内燃机是燃烧汽油的,也叫汽油机。 (2)汽油机的构造:排气门、进气门、火花塞、汽缸、活塞、连杠、曲轴。 (3)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活塞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 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汽油机有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外运动, 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气缸。 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内运动,燃 料混合物被压缩。 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结束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 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 活塞向外运动,带动曲轴转动,对外做功。 排气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内运动, 把废气排出汽缸。 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循环包括四个冲程,活塞往复两 次,曲轴转两圈,飞轮转两四圈,做功一次。 (4)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 ①柴油机与汽油机的相同点:都是内燃机(都是燃料 在汽缸中燃烧,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汽油机的火花塞与柴油机的喷油嘴的工作时刻都是在压缩冲程末;一个 工作循环都要经历四个冲程(曲轴和飞轮转两周,对外做功

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梳理(人教版)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 力; 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 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 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 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二节内能 1、内能: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秋季学期阶段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英华中学九年级(上)段考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3分) 1.如图所示,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把绳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可以看到细丝分开,这是因为. 2.甲、乙、丙、丁四个带电小球,若甲排斥乙,乙吸引丙,丙吸引丁,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丁带电. 3.有A、B、C三个带电小球,如果小球A带正电,小球C吸引小球B,小球B排斥小球A,那么小球B带电;小球C带电.(填“正”或“负”). 4.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负电,B不带电.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张开,B的金属箔闭合.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A和B上的两金属球连接起来,则A、B金属箔张角的变化情况是,这一瞬间形成的电流方向是. 5.如图所示是一把既能吹冷风,又能吹热风的电吹风的简化电路,图中A是吹风机,B是电热丝.将插头插入插座,若只闭合开关S l,电吹风吹出的是风;若将开关S l、S2都闭合,电吹风吹出的是风.(热/冷) 6.如图所示,通过灯L1、L2、L3的电流分别为0.1A,0.2A,0.3A,则电流表A1的示数为A,A2的示数为A.

7.如图所示的电路,若要闭合开关S后L1和L2两灯并联,则a表是表,b表是 表. 8.小明按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当闭合开关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压表V1和V2的指针位置完全一样,如图乙所示,则L2两端的电压为V,L1两端的电压为V. 9.将一根镍铬合金丝均匀拉长接入电路,其电阻将;若将这根镍铬合金丝对折后接入电路,其电阻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0.如图所示的是插入式电阻箱的结构示意图.它的最大电阻值是Ω,图中A、B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电阻值是Ω. 1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表A1与A2指针指示的位置均为右图,则电流表A1所使用的量程为,读数是;电流表A2所使用的量程是,读数是,灯L1电流是. 二、选择题(每空3分,共21分) 12.关于如图的电路,下面判断错误的是() A.要使两灯串联,只闭合S2开关 B.要使两灯并联,只闭合S1、S3开关 C.三个开关全闭合,电路造成短路 D.只闭合S2、S3开关,L1会被短路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在同一时刻的阳光下,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那么在同一路灯下 ( ) A .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长 B .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短 C .小明的影子和小强的影子一样长 D .无法判断谁的影子长 2.如图,平行四边形 ABCD 的周长为cm 16,AC 、BD 相交于点O ,OE ⊥AC 交AD 于E ,则△DCE 的周长为 ( ) A .4cm B .6cm C .8cm D .10cm 3.到△ABC 的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ABC 的( ) A .三条中线的交点 B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 .三条高的交点 D .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4.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 ) 5 判断方程02=++c bx ax (a ≠0,a ,b ,c 为常数)的一个解x 的范围是 ( ) A .3<x <3.23 B .3.23<x <3.24 C .3.24<x <3.25 D .3.25 <x <3.26 6.等腰三角形的腰长等于2m ,面积等于12m ,则它的顶角等于( ) A .150o B .30o C .150o 或30o D .60o 7.利用13米的铁丝和一面墙,围成一个面积为20平方米的长方形,墙作为长方形的长边,求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设长为x 米,可得方程 ( ) A .20)13(=-x x B .20)2 13( =-x x C .20)2 1 13(=- x x D .20 ) 2 213( =-x x 8.如图,小亮拿一张矩形纸图(1),沿虚线对折一次得图(2),下将对角两顶点重合折叠得图(3)。按图(4)沿折痕中点与重合顶点的连线剪开,得到三个图形,这三个图形分别是( ) (4) (3) 沿虚线剪开对角顶点重合折叠 (2) A .都是等腰梯形 B .两个直角三角形,一个等腰三角形 C .两个直角三角形,一个等腰梯形 D .都是等边三角形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9.写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方程有一个根为0,并且二次项系数为1: 10.用反证方法证明“在△ABC 中,AB=AC ,则∠B 必为锐角”的第一步是假设 11.如图,∠AOP=∠BOP=15°,PC ∥OA ,PD ⊥OA ,若PC = 4,则PD 的长为 ; 12.如图,在△ABC 中,BC cm 5=,BP 、CP 分别是∠ABC 和∠ACB 的角平分线,且PD ∥AB ,PE ∥AC ,则△PDE 的周长是 cm 13.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3和6,如果第三边是方程2680x x -+=的解,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14.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6和8,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长等于 15.矩形纸片 ABCD 中 , AD = 4 cm , AB = 10cm , 按如图方式折叠, 使点B 与点D 重合, 折痕为EF,则DE = cm ; 16.如图,P 是等边三角形ABC 内一点,将△ABP 绕点B 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CBP′,若PB=3,则PP′=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综合检测卷(有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全册综合检测卷 时间:70分钟满分:90分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得分: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将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1.“端午佳节,粽叶飘香”,家家户户都包粽子。煮粽子是通过__________方式改变粽子内能,同时人们能闻到粽子的香味是________现象。 2.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你会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这是因为海水的__________较大。 3.世界上很多发明都是受到生活现象的启发而萌生的创意,比如:蒸汽机和汽油机,它们工作时,能的转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汽油机是热机的一种,若转速是1800r/min,此汽油机每秒钟完成________个做功冲程。 5.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摩擦起电的过程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____________。 6.你会计算通过圆环的电流吗?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圆环上有A、B、C、D四个点,已知通过弧ADB的电流为0.3A,通过弧ACB的电流为0.3A,则通过整个圆环的总电流为________A。 7.当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5A,则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Ω;若使该导体通电1s所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_____J。 8.如图所示,请根据小磁针的指向在图中标出磁感线的方向和电源的正、负极。 第8题图第9题图 9.如图所示,将灵敏电流计和导线组成的闭合电路,放入某一磁场中(只有部分导线位于磁场中),图中的“×”号表示磁感线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内。当磁场沿纸面开始向上移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转;当磁场沿纸面开始向下移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将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偏转。 10.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很多中国城市居民使用智能手机,其中有些用户会使用智能手机访问互联网,手机间通话和收发信息是利用__________工作的。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________(选填“聚”或“裂”)变来发电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1.以下说法中,不是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的是() A.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B.常见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初三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③换算关系T=t + 273K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分类及比较: 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 量程-20℃~110℃-30℃~50℃35℃~42℃ 分度值1℃1℃0.1℃ 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 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态变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熔化和凝固 ①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 ②凝固: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 2、汽化和液化: ①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②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 3、升华和凝华: ①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复习提纲 一、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 、电流的热效应。(2)、电流的磁效应。(3)、电流的化学效应。 5、单位:(1)、国际单位:A (2)、常用单位:mA 、μA (3)、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μA 6、测量: (1)、仪器:电流表, (2)、方法: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四、电路 1、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