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SDP协议

SDP协议

SDP: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会话描述协议)

(RFC2327)

1.概述

SDP也是MMUSIC工作组的一个产品,在MBONE内容中用得很多。其目的就是在媒体会话中,传递媒体流信息,允许会话描述的接收者去参与会话。SDP基本上在internet上工作。他定义了绘画描述的统一格式,但并不定义多播地址的分配和SDP消息的传输,也不支持媒体编码方案的协商,这些功能均由下层传送协议完成.典型的会话传送协议包括:SAP(Session Announcement Protocol 会话公告协议),SIP,RTSP,HTTP,和使用MIME的E-Mail.(注意:对SAP 只能包含一个会话描述,其它会话传诵协议的SDP可包含多个绘画描述)

SDP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1)会话的名称和目的

2)会话存活时间

3)包含在会话中的媒体信息,包括:

媒体类型(video, audio, etc)

传输协议(RTP/UDP/IP, H.320, etc)

媒体格式(H.261 video, MPEG video, etc)

多播或远端(单播)地址和端口

4)为接收媒体而需的信息(addresses, ports, formats and so on)

5)使用的带宽信息

6)可信赖的接洽信息(Contact information)

2.协议

//格式及举例

Session

description

//v=0

version)

v= (protocol

o= (owner/creator and session identifier). //o=<用户名><会话id><版本><网络类

//型><地址类型><地址>

//o=sname 1234567890 0987654321 IN

//IP4 126.15.64.3

//会话名

s= (session

name)

i=* (session information) //会话信息

u=* (URI of description) //u=https://www.sodocs.net/doc/e810049374.html,/staff/sdp.ps

e=* (email address) //e=zte@https://www.sodocs.net/doc/e810049374.html,(general text如:王生)

//或e=Mr. Wang

p=* (phone number) //p=+86-0755-********-7110(wang)

6011

253

617

p=+1

//or

c=* (connection information -如已经包含在所有媒体中则该行不需要)

//c=<网络类型><地址信息><连接地址>

//多点会议包括TTL

//连接地址:

有时候有C

//address>//

//c=IN IP4 224.2.13.23/127

224.2.1.1/127/3

IP4

//c=IN

b=* (bandwidth information) //b=<修改量(CT Conference Total

//IAS Application-specific Max)>:<带宽

//值(kb/s)>

//b=CT:120

One or more time descriptions (see below)

z=* (time zone adjustments) //时区调整

k=* (encryption key) //k=<方法>:<密钥>或k=<方法>

a=* (zero or more session attribute lines) //a=<属性> 或a=<属性>:<值> Zero or more media descriptions (see below)

各行严格按顺序,其中:

时间描述:

t= (time the session is active)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单位秒,十

//进制NTP

//t=2873397468 2873404969

r=* (zero or more repeat times) //<重复时间><活动持续时间

//以开始时刻为参考的偏移列表>单位秒

//r=604800 3666 90000 或写成

//r=7d 1h 0 25h

媒体描述:

m= (media name and transport address) //m=<媒体><端口><传送><格式列表> //m=audio

3

RTP/A VP

49170

//协议为RTP,剖面为A VP

//参考rtp-parameters.txt

i=* (media title媒体称呼) //

c=* (connection information – 如已经包含在会话级描述则为可选)

b=* (bandwidth information) //同c

k=* (encryption key) //会话级为摸认值,同c

a=* (zero or more media attribute lines) //两种形式:(也同c)(见后说明)

//a=如:

// a=recvonly

//a=:

注:v,o,s,t,m为必须的,其他项为可选。

如果SDP语法分析器不能识别某一类型(Type),则整个描述丢失;

如果”a=”的某属性值不理解,则予以丢失

整个协议区分大小写

“=”两侧不允许有空格

会话级的描述就是媒体级描述的缺省值

所有均格式为=

3.SDP在IP电话中的使用

SDP用于构建INVITE和200 OK响应消息的消息体,供主\被叫用户交换媒体信息.

1.媒体流的配置

1)主被叫的媒体描述必须完全对应:主被叫的第n个媒体流(“m=”)对应,都包

含”a=rtpmap”.这样的目的是易于适应静态净荷类型到动态净荷类型的转换.

2)如被叫不想接收主叫提出的某个媒体流则在响应中设置该媒体流的端口号为0.并

且,必须返回对应的媒体流行.

2.单播SDP值的设定

1)对于只发媒体流,端口号无意义,应设为0.

2)每个媒体流的净载荷类型例表应传送两个信息:能接受/发送的编译码,和用以标识这

些编译码的RTP净载荷类型号.

3)如对于某一媒体流,主/被叫没有公共的媒体格式,被叫仍然要求返回媒体流的”m=”

行,端口好为0,同时,不列净载荷类型.

4)如果所有媒体流均无公共的媒体格式,则被叫回送400响应(坏请求),并加入304警告

头字段(无媒体类型)

3.多播操作

1)接受和发送的多播地址是相同的

2)被叫不允许改变媒体流的只发,只收,或收/发特性

3)如果被叫不支持多播,则回送400响应和330警告(多播不可用)

4.延时媒体流

由于主叫可能实际上是一个和其他协议(如H.323)互同的协议的网关,与S其互同的协议要求呼叫建立后进行媒体协商.这样,主叫可以先发不带SDP的INVITE,呼叫建立后可以通过ACK或重新发一个INVITE请求修改被叫的会话描述(SDP).

5.媒体流保持

如果要求对方进入HOLD,即暂时停止发送一个或多个媒体流,这可以用Re-INVITE,其会话描述和原来的请求或响应中的描述相同,只是,”c=”行中的保持媒体流的地址置为”0.0.0.0”,还有就是Re_INVITE中的Cseq得递增.

6.对应于SIP中有3个实体字段:

1)Content-Type: 指明消息体类型,有两种:

i.Application/sdp:表示是SDP会话描述

ii.Text/html:表示是普通文本或HTML格式的描述

2)Content-Encoding:补充说明消息体类型,使用户可以采用压缩编码编辑消息体

3)Content-Length:给出消息体的字节数

7.SDP各type的详细解释:

协议版本 o= SDP版本目前为0,没有子版本

会话源v= <用户名>用户在发起主机上登录名,如果主机不支持用户标识的概念,则为”-”

<会话id>一般为数字串,其分配由创建工具决定,建议用网络时间协议(NTP)时戳,以确保唯一性.

<版本>该会话公告的版本,供公告代理服务器检测同一会话的若干个公告哪个是最新公告.基本要求是会话数据修改后该版本值递增,建议用NTP时戳<网络类型>为文本串”IN”

<地址类型>”IP4”(可为域名或点分十进制)/”IP6”(域名或压缩文本地址形式)

<地址>

会话名 s= ISO 10646字符表示的会话名

会话信息 v= I SO 10646字符表示的会话信息

URI u= 能提供会议进一步信息的URI地址

E妹地址 e= 给出会议负责人的联系信息,他不一定是创建会议公告的人

电话号码 p= 给出会议负责人的联系信息,他不一定是创建会议公告的人(国际通用形式)

连接数据c=媒体连接数据,会话级为媒体级的摸认值

带宽b= 给出会话或媒体所用带宽,单位为kbit/s.修饰语:CT(会议总带宽,表示所有地点所有媒体的总带宽),AS(应用特定最大带宽,表示一个地点单一媒体带宽) 时间描述t= 见上

r= 见上

时区调整z= 见上

加密密钥k=已定义的方法有

k=clear:<加密密钥>密钥没有变换

k=base64:<编码密钥>已编码,因为它含有SDP禁用的字符

k=uri:<获得密钥的URI>

k=prompt。SDP没有提供密钥但该会话或媒体流是要求加密的。

属性a=一个m=行可有多个a=行,SDP建议扩展如下:(具体见[1].Page419)

会话级:a=cat:<类别>//给出点分层次式会话分类号,供接收方筛选会话

a=keywds:<关键词>//供接收方筛选会话

a=tool:<工具名和版本号>//创建会话描述的工具名和版本号

a=recvonly/sendrecv/sendonly//收发模式

a=type:<会议类型>//有:广播,聚会,主席主持,测试,H.323

a=charset:<字符集>//显示会话名和信息数据的字符集

a=sdplang:<语言标记>//描述所有语言

a=lang:<语言标记>//会话描述的缺省语言或媒体描述的语言

a=framerate:<帧速率>//单位:帧/秒

a=quality:<质量>//视频的建议质量(10/5/0)

a=fmtp:<格式>< 格式特定参数>//定义指定格式的附加参数

媒体级:a=ptime:<分组时间>//媒体分组的时长(单位:秒)

a=recvonly/sendrecv/sendonly//收发模式

a=orient:<白板方向>//指明白板在屏莫上的方向

a=sdplang:<语言标记>//描述所有语言

a=lang:<语言标记>//会话描述的缺省语言或媒体描述的语言

媒体描述m= <媒体>有5种类型:音频/视频/应用(如白板信息)/数据(不向用户显示的)/控制<端口>媒体流发往传输层的端口。取决于c=行规定的网络类型和接下来的传送层协议:对UDP为1024-65535;对分层编码应用(c=行没有多播地址),

要给出多播端口数,如:m=video 49170/2 RTP/A VP 31(表示:端口49170

和49171为第一对RTP/RTCP端口,49172和49173为第二对的端口)。

<传送层协议>与c=行的地址类型有关。对大多的媒体在RTP/UDP上传送,定义2种:RTP/A VP:IETF RTP协议,音/视频应用文档。在UDP上传诵。

Udp:UDP协议。

<格式列表>对音/视频,就是音/视频应用文档中规定媒体净荷类型。列表中都有可能用,但第一个为缺省值,分为静态绑定和动态绑定:静态绑定即

使媒体编码方式有净荷类型号完全确定,动态绑定则媒体编码方式(如

时钟频率,音频信道数等)没有完全确定,需要进一步的属性说明。分

别举例如下:

Alaw的PCM编码单信道Audio,其净荷类型号为8,把它发往UDP端

口49232,则:m=audio 49232 RTP/A VP 8

16bit线性编码,双声道立体声,抽样速率16kHz,其动态净荷类型号98,

则:m=audio 49232 RTP/A VP 98

L16/16000/2

a=rtpmap:98

说明:1)a=rtpmap:<净荷类型号><编码名>/<时钟速率>[/<编码参数>]

对音频,编码参数为音频信道数;对视频没有定义

2)SDP允许rtpmap规定实验性编码格式,但编码名必须以X-起,

表示此格式还没正式登记。

4.SDP Grammar

announcement = proto-version

origin-field

session-name-field

information-field

uri-field

email-fields

phone-fields

connection-field

bandwidth-fields

time-fields

key-field

attribute-fields

media-descriptions

proto-version = "v=" 1*DIGIT CRLF

;this memo describes version 0

origin-field = "o=" username space

sess-id space sess-version space

nettype space addrtype space

addr CRLF

session-name-field = "s=" text CRLF

information-field = ["i=" text CRLF]

uri-field = ["u=" uri CRLF]

email-fields = *("e=" email-address CRLF)

phone-fields = *("p=" phone-number CRLF)

connection-field = ["c=" nettype space addrtype space

connection-address CRLF]

;a connection field must be present

;in every media description or at the

;session-level

bandwidth-fields = *("b=" bwtype ":" bandwidth CRLF)

time-fields = 1*( "t=" start-time space stop-time

*(CRLF repeat-fields) CRLF)

[zone-adjustments CRLF]

repeat-fields = "r=" repeat-interval space typed-time

1*(space typed-time)

zone-adjustments = time space ["-"] typed-time

*(space time space ["-"] typed-time)

key-field = ["k=" key-type CRLF]

key-type = "prompt" |

"clear:" key-data |

"base64:" key-data |

"uri:" uri

key-data = email-safe | "~" | "

attribute-fields = *("a=" attribute CRLF)

media-descriptions = *( media-field

information-field

*(connection-field)

bandwidth-fields

key-field

attribute-fields )

media-field = "m=" media space port ["/" integer]

space proto 1*(space fmt) CRLF

media = 1*(alpha-numeric)

;typically "audio", "video", "application"

;or "data"

fmt = 1*(alpha-numeric)

;typically an RTP payload type for audio

;and video media

proto = 1*(alpha-numeric)

;typically "RTP/A VP" or "udp" for IP4 port = 1*(DIGIT)

;should in the range "1024" to "65535" inclusive

;for UDP based media

attribute = (att-field ":" att-value) | att-field

att-field = 1*(alpha-numeric)

att-value = byte-string

sess-id = 1*(DIGIT)

;should be unique for this originating username/host sess-version = 1*(DIGIT)

;0 is a new session

connection-address = multicast-address

| addr

multicast-address = 3*(decimal-uchar ".") decimal-uchar "/" ttl

[ "/" integer ]

;multicast addresses may be in the range

;224.0.0.0 to 239.255.255.255

ttl = decimal-uchar

start-time = time | "0"

stop-time = time | "0"

time = POS-DIGIT 9*(DIGIT)

;sufficient for 2 more centuries

repeat-interval = typed-time

typed-time = 1*(DIGIT) [fixed-len-time-unit]

fixed-len-time-unit = "d" | "h" | "m" | "s"

bwtype = 1*(alpha-numeric)

bandwidth = 1*(DIGIT)

username = safe

;pretty wide definition, but doesn't include space email-address = email | email "(" email-safe ")" |

email-safe "<" email ">"

email = ;defined in RFC822

uri= ;defined in RFC1630

phone-number = phone | phone "(" email-safe ")" |

email-safe "<" phone ">"

phone = "+" POS-DIGIT 1*(space | "-" | DIGIT)

;there must be a space or hyphen between the

;international code and the rest of the number.

nettype = "IN"

;list to be extended

addrtype = "IP4" | "IP6"

;list to be extended

addr = FQDN | unicast-address

FQDN = 4*(alpha-numeric|"-"|".")

;fully qualified domain name as specified in RFC1035 unicast-address = IP4-address | IP6-address

IP4-address = b1 "." decimal-uchar "." decimal-uchar "." b4 b1 = decimal-uchar

;less than "224"; not "0" or "127"

b4 = decimal-uchar

;not "0"

IP6-address = ;to be defined

text = byte-string

;default is to interpret this as IS0-10646 UTF8

;ISO 8859-1 requires a "a=charset:ISO-8859-1"

;session-level attribute to be used

byte-string = 1*(0x01..0x09|0x0b|0x0c|0x0e..0xff)

;any byte except NUL, CR or LF

decimal-uchar = DIGIT

| POS-DIGIT DIGIT

| ("1" 2*(DIGIT))

| ("2" ("0"|"1"|"2"|"3"|"4") DIGIT)

| ("2" "5" ("0"|"1"|"2"|"3"|"4"|"5")) integer = POS-DIGIT *(DIGIT)

alpha-numeric = ALPHA | DIGIT

DIGIT = "0" | POS-DIGIT

POS-DIGIT = "1"|"2"|"3"|"4"|"5"|"6"|"7"|"8"|"9"

ALPHA = "a"|"b"|"c"|"d"|"e"|"f"|"g"|"h"|"i"|"j"|"k"|

"l"|"m"|"n"|"o "|"p"|"q"|"r"|"s"|"t"|"u"|"v"|

"w"|"x"|"y"|"z"|"A"|"B"|"C "|"D"|"E"|"F"|"G"| "H"|"I"|"J"|"K"|"L"|"M"|"N"|"O"|"P"|" Q"|"R"| "S"|"T"|"U"|"V"|"W"|"X"|"Y"|"Z"

email-safe = safe | space | tab

safe = alpha-numeri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 | "`" | "{" | "|" | "}" | "+" |

"~" | "

space = %d32

tab = %d9

CRLF = %d13.10

[References]

1.《IP网络电话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糜正琨编著

RTSP(实时流媒体协议)

rtsp简介(ZT) 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或者RTSP(实时流媒体协议),是由Real network 和Netscape共同提出的如何有效地在IP网络上传输流媒体数据的应用层协议。RTSP提供一种可扩展的框架,使能够提供能控制的,按需传输实时数据,比如音频和视频文件。源数据可以包括现场数据的反馈和存贮的文件。rtsp对流媒体提供了诸如暂停,快进等控制,而它本身并不传输数据,rtsp作用相当于流媒体服务器的远程控制。传输数据可以通过传输层的tcp,udp协议,rtsp也提供了基于rtp传输机制的一些有效的方法。RTSP消息格式: RTSP的消息有两大类,一是请求消息(request),一是回应消息(response),两种 消息的格式不同. 请求消息: 方法URI RTSP版本CR LF 消息头CR LF CR LF 消息体CR LF 其中方法包括OPTION回应中所有的命令,URI是接受方的地址,例如 :rtsp://192.168.20.136 RTSP版本一般都是RTSP/1.0.每行后面的CR LF表示回车换行,需要接受端有相应的解析,最后一个消息头需要有两个CR LF 回应消息: RTSP版本状态码解释CR LF 消息头CR LF CR LF 消息体CR LF 其中RTSP版本一般都是RTSP/1.0,状态码是一个数值,200表示成功,解释是与状态码对应的文本解释. 简单的rtsp交互过程: C表示rtsp客户端,S表示rtsp服务端 1.C->S:OPTION request //询问S有哪些方法可用 1.S->C:OPTION response //S回应信息中包括提供的所有可用方法 2.C->S:DESCRIBE request //要求得到S提供的媒体初始化描述信息 2.S->C:DESCRIBE response //S回应媒体初始化描述信息,主要是sdp 3.C->S:SETUP request //设置会话的属性,以及传输模式,提醒S建立会 话 3.S->C:SETUP response //S建立会话,返回会话标识符,以及会话相关信息 4.C->S:PLAY request //C请求播放 4.S->C:PLAY response //S回应该请求的信息 S->C:发送流媒体数据 5.C->S:TEARDOWN request //C请求关闭会话 5.S->C:TEARDOWN response //S回应该请求

2017福师TCP-IP协议原理与编程在线作业(含答案)

201710TCPIP协议原理与编程作业 1.( 2.0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CP伪头部和长度补足部分要进行传输 B、RARP是传输层的协议 C、TCP连接的三次握手目的是为了同步连接双方发送数据的初始序列号 D、IP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我的答案:C 2.(2.0分)IP头部中,“头部长”字段的度量单位是 A、8位 B、16位 C、32位 D、64位 我的答案:C 3.(2.0分)关于ARP的说法错误的是 A、ARP使用询问/回答机制 B、ARP缓存用于减少地址解析需要的通信 C、ARP实现从物理地址到IP地址的映射 D、ARP只能在同一个物理网络中使用 我的答案:C 4.(2.0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OSI的发展比TCP/IP早10年左右 B、OSI具有完整的七层结构 C、OSI架构很少有实际运行的系统 D、TCP/IP现已成为Internet的主流协议

我的答案:A 5.(2.0分)RIP路由算法所支持的最大Hop数为 A、10 B、15 C、16 D、32 我的答案:B 6.(2.0分)以下哪个IP地址可以在Internet上使用 A、/ B、/ C、/ D、/ 我的答案:A 7.(2.0分)滑动窗口协议是一种 A、超时判断机制 B、差错纠正机制 C、差错检测机制 D、确认重发机制 我的答案:D 8.(2.0分)OSPF采用( )方式进行路由通告 A、单播 B、组播 C、广播 D、以上皆是 我的答案:B 9.(2.0分)以下不属于网络层协议的是

A、ARP B、IGMP C、ICMP D、FTP 我的答案:D 10.(2.0分)负责电子邮件传输的应用层协议是 A、SMTP B、PPP C、IP D、FTP 我的答案:A 11.(2.0分)对已经是分片的IP数据包再进行分片后得到的每个分片中的标志位是 A、一定是1 B、一定是0 C、可能是0 D、以上皆错 我的答案:A 12.(2.0分)TCP协议利用()来提供可靠服务 A、三次握手协议 B、建立连接 C、流量控制 D、超时重发机制 我的答案:A 13.(2.0分)ICMP的类型字段中,字段值为0表示的是 A、超时

sdp协议详解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sdp协议详解 篇一:sdp协议原理及应用 内部公开▲ sdp协议原理及应用 编者:尚森 审核:王高原 中兴通讯固网交换用服部 内部公开▲ 修改记录 内部公开▲ 目录 第1章sdp的协议原理................................................. ................................................... (1) 1.1sdp的概述................................................. ...................................................

(1) 1.2sdp协议字段................................................. ................................................... .. (1) 1.3说明................................................. ................................................... .. (3) 第2章sdp的应用................................................. ................................................... .. (4) 2.1sdp在sip电话中的应用2.2sdp各type的详细解释 2.3sdp在h.248的应用第3章sdp的实例应用. 3.1sdp的举例描述3.2h.248中sdp消息举例描述. 内部公开▲ 第1章sdp的协议原理 1.1sdp的概述 sdp(sdp:sessiondescriptionprotocol会话描述协议)是由ietF(interne工程任务组)作为RFc4566颁布,描述流媒体初始化参数的格式。其目的就是在媒体会话中,传递

tcp,ip协议原理与应用,第4版,pdf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tcp,ip协议原理与应用,第4版,pdf 篇一:tcp,ip原理与应用实验 tcp/ip原理与应用实验(专业限选课)experimentaloftcp/iptheoryandapplication以下部分标题填写用黑体五号字体,具体填写内容字体为宋体五号)【课程编号】xz26108 【学分数】1.5 【学时数】21【课程类别】专业限选【编写日期】20xx.3.30【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tcp/ip原理与应用 【适用专业】网络工程 一、教学目的、任务 本课程是网络工程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其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验训练,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基本原理,掌握组建局域网和连接internet 的关键技术,能熟练使用tcp/ip网络设备,掌握理解tcp/ip 和tcp/ip网络设备各种协议原来及应用。培养学生从事局域网设计、组建及网络应用的基本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实验是一门专业课实验,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实验,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tcp/ip的原理,各层的主要协议以及实现方法,同时理解网络层次体系结构的思想。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tcp/ip 协议的原理及在协议栈中各个基本协议在实际通信工程中 的应用,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组网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21) 实验一网络层协议分析3学时(基础性) 1、aRp协议分析 主要内容: 分析aRp协议报文首部格式; 分析aRp协议在同一网段内和不同网段间的解析过程。 教学要求: 通过在位于同一网段和不同网段的主机之间执行ping 命令,截获报文,分析aRp协议报文结构,并分析aRp协议在同一网段内和不同网段间的解析过程。 2、网络层分片 主要内容: 分析tcp/ip协议中网络层的分片过程。 教学要求: 通过在路由器与计算机之间传送数据报文,设置mtu的

RTSP协议学习笔记(学习流媒体的时候自己总结的)

RTSP协议学习笔记 目录 RTSP协议学习笔记 (1) 第一部分:RTSP协议 (2) 一、RTSP协议概述 (2) 二、RTSP协议与HTTP协议区别 (2) 三、RTSP重要术语 (3) 1.集合控制(Aggregate control ): (3) 2.实体(Entity): (3) 3.容器文件(Container file): (3) 4.RTSP会话(RTSP session ): (3) 四、RTSP请求消息 (3) 1.消息格式: (3) 五、RTSP回应消息 (4) 1.消息格式: (4) 六、RTSP 重要方法 (4) 1. OPTIONS: (4) 2. DESCRIBE: (5) 3. SETUP: (6) 4. PLAY: (7) 5. PAUSE: (8) 6. TEARDOWN: (8) 七、RTSP重要头字段参数 (9) 1.Accept: (9) 2.Bandwidth: (9) 3. CSeq: (9) 4. Rang: (9) 5.Session: (9) 6.Transport: (9) 八、简单的RTSP消息交互过程 (10) 1.第一步:查询服务器端可用方法 (10) 2.第二步:得到媒体描述信息 (10) 3.第三步:建立RTSP会话 (10) 4.第四步:请求开始传送数据 (10) 5.第五步:数据传送播放中 (10) 6.第六步:关闭会话,退出 (10) 第二部分:SDP协议 (11) 一、SDP协议概述 (11) 二、SDP格式 (11) 三、SDP示例 (12) 第三部分:MMS协议 (13) 一、MMS协议概述 (13)

RTC PRTP RTSP协议简介

一、 RTP :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实时传输协议)是一个网络传输协议 RTP报文格式 RTP报文由两部分组成:报头和有效载荷。RTP报头格式如图所示,其中: 1.V:RTP协议的版本号,占2位,当前协议版本号为2。 2.P:填充标志,占1位,如果P=1,则在该报文的尾部填充一个或多个额外的八位组,它们不是有效载荷的一部分。 3.X:扩展标志,占1位,如果X=1,则在RTP报头后跟有一个扩展报头。 https://www.sodocs.net/doc/e810049374.html,:CSRC计数器,占4位,指示CSRC 标识符的个数。 5.M: 标记,占1位,不同的有效载荷有不同的含义,对于视频,标记一帧的结束;对于音频,标记会话的开始。 6.同步信源(SSRC)标识符:占32位,用于标识同步信源。该标识符是随机选择的,参加同一视频会议的两个同步信源不能有相同的SSRC。 7.特约信源(CSRC)标识符:每个CSRC标识符占32位,可以有0~15个。每个CSRC标识了包含在该RTP报文有效载荷中的所有特约信源。 8.PT: 有效载荷类型,占7位,用于说明RTP报文中有效载荷的类型,如GSM音频、JPEM 图像等。 9.序列号:占16位,用于标识发送者所发送的RTP报文的序列号,每发送一个报文,序列号增1。接收者通过序列号来检测报文丢失情况,重新排序报文,恢复数据。 10.时戳(Timestamp):占32位,时戳反映了该RTP报文的第一个八位组的采样时刻。接收者使用时戳来计算延迟和延迟抖动,并进行同步控制。 图 RTP报头格式 二、RTCP:RTP 控制协议(RTCP:RTP Control Protocol)

STP生成树协议原理与算法简析

STP生成树协议原理与算法简析 简介 在实际的网络环境中,物理环路可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当一条线路断掉的时候,另一条链路仍然可以传输数据。但是,在交换网络中,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未知目的地址的数据帧时,交换机的操作是将这个数据帧广播出去,这样,在存在物理的交换网络中,就会产生一个双向的广播环,甚至产生广播风暴,导致交换机死机。这就产生一个矛盾,需要物理环路来提高网络可靠性,而环路又可能产生广播风暴,如何才能两全其美呢? 本章将要讲述的STP,就是用来解决这个矛盾的。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生成树协议)是根据IEEE 802.1D 标准建立的,用于在局域网中消除数据链路层物理环路的协议。运行该协议的设备通过彼此交互信息发现网络中的环路,并有选择的对某些端口进行阻塞,最终将环路网络结构修剪成无环路的树型网络结构,从而防止报文在环路网络中不断增生和无限循环,避免设备由于重复接收相同的报文所造成的报文处理能力下降的问题发生。 STP采用的协议报文是BPDU(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桥协议数据单元),也称为配置消息,BPDU中包含了足够的信息来保证设备完成生成树的计算过程。STP即是通过在设备之间传递BPDU来确定网络的拓扑结构。 1 STP 生成树协议 1.1 STP的主要作用 消除环路:通过阻断冗余链路来消除网络中可能存在的路径回环。 链路备份:当前活动路径发生故障时,激活冗余备份链路,恢复网络连通性。 1.2 STP的基本原理: 通过在交换机之间传递一种特殊的协议报文——BPDU(在IEEE 802.1D中这种协议报文被称为“配置消息”)来确定网络的拓扑结构。配置消息中包含了足够的信息来保证交换机完成生成树计算。(注:此BPDU被称为配置BPDU,另外STP还有TCN BPDU。)

RTSP协议学习笔记

RTSP协议学习笔记

目录 RTSP协议学习笔记 (1) 第一部分:RTSP协议 (3) 一、RTSP协议概述 (3) 二、RTSP协议与HTTP协议区别 (3) 三、RTSP重要术语 (4) 1.集合控制(Aggregate control): (4) 2.实体(Entity): (4) 3.容器文件(Container file): (4) 4.RTSP会话(RTSP session): (4) 四、RTSP请求消息 (4) 1.消息格式: (4) 五、RTSP回应消息 (5) 1.消息格式: (5) 六、RTSP重要方法 (5) 1.OPTIONS: (6) 2.DESCRIBE: (6) 3.SETUP: (7) 4.PLAY: (8) 5.PAUSE: (9) 6.TEARDOWN: (10) 七、RTSP重要头字段参数 (10) 1.Accept: (10) 2.Bandwidth: (10) 3.CSeq: (11) 4.Rang: (11) 5.Session: (11) 6.Transport: (11) 八、简单的RTSP消息交互过程 (11) 1.第一步:查询服务器端可用方法 (11) 2.第二步:得到媒体描述信息 (11) 3.第三步:建立RTSP会话 (12) 4.第四步:请求开始传送数据 (12) 5.第五步:数据传送播放中 (12) 6.第六步:关闭会话,退出 (12) 第二部分:SDP协议 (12) 一、SDP协议概述 (12) 二、SDP格式 (13) 三、SDP示例 (14) 第三部分:MMS协议 (14) 一、MMS协议概述 (14)

TCP-IP协议原理与编程在线作业

TCPIP协议原理与编程作业 1.( 2.0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CP伪头部和长度补足部分要进行传输 ? B、RARP是传输层的协议 ?C、TCP连接的三次握手目的是为了同步连接双方发送数据的初始序列号 ? D、IP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我的答案:C 2.(2.0分)IP头部中,“头部长”字段的度量单位是 ? A、8位 ? B、16位 ?C、32位 ? D、64位 我的答案:C 3.(2.0分)关于ARP的说法错误的是 ? A、ARP使用询问/回答机制 ? B、ARP缓存用于减少地址解析需要的通信 ? C、ARP实现从物理地址到IP地址的映射 ? D、ARP只能在同一个物理网络中使用 我的答案:C 4.(2.0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OSI的发展比TCP/IP早10年左右 ? B、OSI具有完整的七层结构 ? C、OSI架构很少有实际运行的系统 ? D、TCP/IP现已成为Internet的主流协议

5.(2.0分)RIP路由算法所支持的最大Hop数为 ? A、10 ? B、15 ? C、16 ? D、32 我的答案:B 6.(2.0分)以下哪个IP地址可以在Internet上使用 ? A、/ ? B、/ ? C、/ ? D、/ 我的答案:A 7.(2.0分)滑动窗口协议是一种 ? A、超时判断机制 ? B、差错纠正机制 ? C、差错检测机制 ?D、确认重发机制 我的答案:D 8.(2.0分)OSPF采用( )方式进行路由通告 ? A、单播 ? B、组播 ? C、广播 ? D、以上皆是

9.(2.0分)以下不属于网络层协议的是 ? A、ARP ? B、IGMP ? C、ICMP ? D、FTP 我的答案:D 10.(2.0分)负责电子邮件传输的应用层协议是 ? A、SMTP ? B、PPP ? C、IP ? D、FTP 我的答案:A 11.(2.0分)对已经是分片的IP数据包再进行分片后得到的每个分片中的标志位是 ? A、一定是1 ? B、一定是0 ? C、可能是0 ? D、以上皆错 我的答案:A 12.(2.0分)TCP协议利用()来提供可靠服务 ? A、三次握手协议 ? B、建立连接 ? C、流量控制 ? D、超时重发机制

RTSP中文版(实时流媒体协议)

E-mail:bryanj@https://www.sodocs.net/doc/e810049374.html, 译者:Bryan.Wong(王晶,宁夏固原) 译文版本:alpha 0.80 译文发布时间:2007-7-25 版权:本中文翻译文档之版权归王晶所有。可于非商业用途前提下自由转载,但必须保留此翻译及版权信息。 https://www.sodocs.net/doc/e810049374.html,/filedownload?user=bryanj&id=611206 网络工作组 H. Schulzrinne 请求注释: 2326 哥伦比亚大学. 类别: 标准跟踪 A. Rao Netscape R. Lanphier RealNetworks 1998年4月 实时流协议(RTSP) 本备忘录状态 本文为Internet社区描述了一种Internet标准跟踪协议,还需要讨论和建议以便进行改善。请查看最新版本的"Internet正式协议标准"(STD 1)了解本协议的标准化进程和状态。本备忘录的传播不受限制。 版权声明: 版权为The Internet Society 所有。所有权利保留。 摘要: 实时流协议(RTSP)是应用层协议,控制实时数据的传送。RTSP提供了一个可扩展框架,使受控、按需传输实时数据(如音频与视频)成为可能。数据源包括现场数据与存储在剪辑中的数据。本协议旨在于控制多个数据发送会话,提供了一种选择传送途径(如UDP、组播UDP与TCP)的方法,并提供了一种选择基于RTP (RFC1889)的传送机制的方法。

目录: 1 介绍 1.1 目的 1.2 要求 1.3 术语 1.4 协议特性 1.5 RTSP扩展 1.6 整体运作 1.7 RTSP状态 1.8 与其他协议的关系 2 符号协定 3 协议参数 3.1 RTSP版本 3.2 RTSP URL 3.3 会议标识 3.4 会话标识 3.5 SMPTE 相对时间戳 3.6正常播放时间 3.7 绝对时间 3.8 选项标签 3.8.1 用IANA注册新的选项标签*4 RTSP消息 4.1 消息类型 4.2 消息头

tcp,ip详解卷1,协议,下载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tcp,ip详解卷1,协议,下载 篇一:tcp_ip协议详解 tcp/ip协议详解 这部分简要介绍一下tcp/ip的内部结构,为讨论与互联网有关的安全问题打下基础。tcp/ip协议组之所以流行,部分原因是因为它可以用在各种各样的信道和底层协议(例如t1和x.25、以太网以及Rs-232串行接口)之上。确切地说,tcp/ip协议是一组包括tcp协议和ip协议,udp (userdatagramprotocol)协议、icmp (internetcontrolmessageprotocol)协议和其他一些协议的协议组。 tcp/ip整体构架概述 tcp/ip协议并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传统的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一种通信协议的7层抽象的参考模型,其中每一层执行某一特定任务。该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种硬件在相同的层次上相互通信。这7层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路层、传输层、话路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通讯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

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这4层分别为:应用层:应用程序间沟通的层,如简单电子邮件传输(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网络远程访问协议(telnet)等。 传输层:在此层中,它提供了节点间的数据传送服务,如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等,tcp和udp给数据包加入传输数据并把它传输到下一层中,这一层负责传送数据,并且确定数据已被送达并接收。 互连网络层:负责提供基本的数据封包传送功能,让每一块数据包都能够到达目的主机(但不检查是否被正确接收),如网际协议(ip)。 网络接口层:对实际的网络媒体的管理,定义如何使用实际网络(如ethernet、serialline等)来传送数据。 tcp/ip中的协议 以下简单介绍tcp/ip中的协议都具备什么样的功能,都是如何工作的: 1.ip 网际协议ip是tcp/ip的心脏,也是网络层中最重要的协议。 ip层接收由更低层(网络接口层例如以太网设备驱动程序)发来的数据包,并把该数据包发送到更高层---tcp或udp层;相反,ip层也把从tcp或udp层接收来的数据包传

交换机生成树协议原理

交换机生成树协议原理 方便用户连接服务器或高速主干网。用户也可以通过设计多台服务器(进行业务划分)或追加多个网卡来消除瓶颈。交换机还可支持生成树算法,方便用户架构容错的冗余连接。 1.网络中的广播帧 目前广泛使用的网络操作系统有Netware、WindowsNT等,而LanServer的服务器是通过发送网络广播帧来向客户机提供服务的。这类局域网中广播包的存在会大大降低交换机的效率,这时可以利用交换机的虚拟网功能(并非每种交换机都支持虚拟网)将广播包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每台文交换机的端口都支持一定数目的MAC地址,这样交换机能够“记忆”住该端口一组连接站点的情况,厂商提供的定位不同的交换机端口支持MAC数也不一样,用户使用时一定要注意交换机端口的连接端点数。 如果超过厂商给定的MAC数,交换机接收到一个网络帧时,只有其目的站的MAC地址不存在于该交换机端口的MAC地址表中,那么该帧会以广播方式发向交换机的每个端口。 2.虚拟网的划分 虚拟网是交换机工作原理的重要功能,通常虚拟网的实现形式有三种: (1)静态端口分配

静态虚拟网的划分通常是网管人员使用网管软件或直接设置交换机的端口,使其直接从属某个虚拟网。这些端口一直保持这些从属性,除非网管人员重新设置。这种方法虽然比较麻烦,但比较安全,容易配置和维护。 (2)动态虚拟网 支持动态虚拟网的端口,可以借助智能管理软件自动确定它们的从属。端口是通过借助网络包的MAC地址、逻辑地址或协议类型来确定虚拟网的从属。当一网络节点刚连接入网时。 交换机工作原理端口还未分配,于是交换机通过读取网络节点的MAC地址动态地将该端口划入某个虚拟网。这样一旦网管人员配置好后,用户的计算机可以灵活地改变交换机端口,而不会改变该用户的虚拟网的从属性,而且如果网络中出现未定义的MAC地址,则可以向网管人员报警。 (3)多虚拟网端口配置 该配置支持一用户或一端口可以同时访问多个虚拟网。这样可以将一台网络服务器配置成多个业务部门(每种业务设置成一个虚拟网)都可同时访问,也可以同时访问多个虚拟网的资源,还可让多个虚拟网间的连接只需一个路由端口即可完成。 但这样会带来安全上的隐患。虚拟网的业界规范正在制定当中,因而各个公司的产品还谈不上互操作性。Cisco公司开发了 Inter-SwitchLink(ISL)虚拟网络协议,该协议支持跨骨干网(ATM、FDDI、FastEther)的虚拟网。但该协议被指责为缺乏安全性上的考虑。

TCP-IP协议的结构与运行原理

TCP/IP协议的结构与运行原理 TCP/IP模型很成功,其设计已经经得起多年的磨练。无奈,TCP/IP协议族是很繁杂的一个模型,为了全面理解它,宜采取先全局后局部的庖丁解牛式。本文从应用的角度试着去理解TCP/IP的全貌,配合例 子加以讲解。 本文目的: 巩固自己这方面的知识,作为深入TCP/IP协议族的基础。 本文内容: 1. TCP/IP协议族组成 从字面上理解,TCP/IP协议族只有TCP、IP协议,其实不然。其真正的名字是Internet协议族(Internet Protocol Suite) 。和大型软件一样,其分为四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 每一层的功能和目的都是不一样的,每一层上服务的协议也不是有区别的。从上往下看: 应用层(产生|利用数据) 协议:FTP、HTTP、SNMP(网管)、SMTP(Email)等常用协议; 职责:利用应用层协议发送用户的应用数据,比如利用FTP发送文件,利用SMTP发送Email;由系 统调用交给运输层处理。 运输层(发送|接收数据) 协议:TCP(有连接)、UDP(无连接); 职责:负责建立连接、将数据分割发送;释放连接、数据重组或错误处理。 网络层(分组|路由数据) 协议:IP、ICMP(控制报文协议)、IGMP(组管理协议); 职责:负责数据的路由,即数据往哪个路由器发送。 链路层(按位发送|接收数据) 协议:以太网卡设备驱动、令牌网卡驱动程序、ARP、RARP等; 职责:负责传输校验二进制用户数据。 从可靠性角度看各层区别: 网络层IP协议是不可靠的协议,为此,如果其上面的层也不做任何特殊处理,也将是不可靠的。于是, 运输层的TCP协议弥补了这个空缺,提供有连接的、可校验的数据传输服务。 应用层的话可对数据进行加密之类的处理,增强的是传输数据的安全性,如https。 链路层可对数据进行校验。 从运行进程态看各层区别: 应用层运行在用户程序进程中,属性用户态; 其他层则在系统内核进程运行,属于核心态; 从通信方式上看各层区别: 传输层是端对端的通信,也就是说,处理的是进程与进程之间的通信,如两个TCP进程; 网络层是点对点的通信,也就是说,处理的是机器之间的逻辑连接。 从传输数据单元上看区别: 传输层上形成的是TCP或UDP报文段; 网络层形成的是IP数据报; 数据链路层形成的是帧(Frame)。 从寻址方式上看各层区别: 网络层通过IP寻址; 链路层通过MAC寻址。 注解:

福师TCPIP协议原理与编程在线作业含答案

201710T C P I P协议原理与编程作业1.(2.0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CP伪头部和长度补足部分要进行传输 ???B、RARP是传输层的协议 ???C、TCP连接的三次握手目的是为了同步连接双方发送数据的初始序列号 ???D、IP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我的答案:C? 2.(2.0分)?IP头部中,“头部长”字段的度量单位是 ???A、8位 ???B、16位 ???C、32位 ???D、64位 我的答案:C? 3.(2.0分)?关于ARP的说法错误的是 ???A、ARP使用询问/回答机制 ???B、ARP缓存用于减少地址解析需要的通信 ???C、ARP实现从物理地址到IP地址的映射 ???D、ARP只能在同一个物理网络中使用 我的答案:C? 4.(2.0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OSI的发展比TCP/IP早10年左右 ???B、OSI具有完整的七层结构 ???C、OSI架构很少有实际运行的系统

???D、TCP/IP现已成为Internet的主流协议 我的答案:A? 5.(2.0分)?RIP路由算法所支持的最大Hop数为 ???A、10 ???B、15 ???C、16 ???D、32 我的答案:B? 6.(2.0分)?以下哪个IP地址可以在Internet上使用 ???A、/ ???B、/ ???C、/ ???D、/ 我的答案:A? 7.(2.0分)?滑动窗口协议是一种 ???A、超时判断机制 ???B、差错纠正机制 ???C、差错检测机制 ???D、确认重发机制 我的答案:D? 8.(2.0分)?OSPF采用()方式进行路由通告 ???A、单播 ???B、组播 ???C、广播

rtsp协议摄像头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rtsp协议摄像头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rtsp协议摄像头 篇一:使用海康摄像头实现实时监控 使用海康摄像头实现实时监控 1. 基于Rtsp协议的windows平台监控。 1.1选取海康网络摄像头(支持Rtsp,标准h.264Rtp 封装的设备)。 1.2. 按照摄像头的使用说明书部署。假设访问ip地址是:http://192.168.0.64 ,登录后设置输出端口为:81, 则完整的取流地址为:主码流 rtsp://admin:12345@192.0.0.64:81/h264/ch1/main/av_s tream rtsp://admin:12345@192.0.0.64:81/mpeg-4/ch1/main/av _stream 子码流: rtsp://admin:12345@192.0.0.64/mpeg4/ch1/sub/av_stre am rtsp://admin:12345@192.0.0.64/h264/ch1/sub/av_strea m

1.3. 使用Vlc (支持标准的Rtsp流媒体)的播放器可以实时播放。 2. 基于active 控件的网页监控。 2.1. 选取海康网络摄像头并进行部署,假设访问地址为:http://192.168.0.64:6666 。 2.2. 访问http://192.168.0.64:6666 , ie 浏览器会提 示需要安装active 控件,将active控件存储到本地(ipcameraactivex.cab.cab )。 2.3. 解压ipcameraactivex.cab ,用记事本打开ipcameraactivex.inf 文件,查看代码段: [netVideoactivex23.ocx] file-win32-x86=thiscab Registerserver=yes clsid={caFcF48d-8e34-4490-8154-026191d73924} destdir=11 FileVersion=2,3,21,1 2.4. 记录上面的“ clsid ”。 2.5. 在网页中注册上述ocx控件,使用js调用控件的 中的方法进行登录,查看等操作(查看其他操作可查找:海

RTSP协议介绍

RTSP协议介绍 RTSP协议以客户服务器方式工作,它是一个多媒体播放控制协议,用来使用户在播放从因特网下载的实时数据时能够进行控制,如:暂停/继续、后退、前进等。因此 RTSP 又称为“因特网录像机遥控协议”。 1.1. RTSP协议简介 要实现 RTSP 的控制功能,不仅要有协议,而且要有专门的媒体播放器(media player)和媒体服务器(media server)。媒体服务器与媒体播放器的关系是服务器与客户的关系。 媒体服务器与普通的万维网服务器的最大区别就是媒体服务器支持流式音频和视频的传送,因而在客户端的媒体播放器可以边下载边播放(需要先缓存一小段时间的节目)。但从普通万维网服务器下载多媒体节目时,是先将整个文件下载完毕,然后再进行播放。 图1 RTSP与RTP和RTCP的关系 RTSP 仅仅是使媒体播放器能控制多媒体流的传送。因此,RTSP 又称为带外协议,而多媒体流是使用 RTP 在带内传送的。 1.2. RTSP的报文结构 RTSP有两类报文: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请求报文是指从客户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报文,响应报文是指从服务器到客户的回答。 由于 RTSP 是面向正文的(text-oriented),因此在报文中的每一个字段都是一些 ASC II 码串,因而每个字段的长度都是不确定的。 RTSP报文由三部分组成,即开始行、首部行和实体主体。在请求报文中,开始行就是请求行,RTSP请求报文的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RTSP请求报文的结构 RTSP请求报文的方法包括:OPTIONS、DESCRIBE、SETUP、TEARDOWN、PLAY、PAUSE、G ET_PARAMETER和SET_PARAMETER。RTSP请求报文的常用方法及作用如表1所示。 表1 RTSP请求报文的常用方法及作用

多生成树协议详解

多生成树协议详解 文章介绍的多生成树协议的历史,以及它的特点。并对相关的一些容易让人误解的术语做了澄清。最后以一个配置实例讲解如何通过多生成树协议实现基于VLAN的负载均衡。 标签:多生成树协议;STP;VLAN;區域;实例;负载均衡 网上配置多生成树协议的例子是非常多的,但它们有个共同特点:只讲配置步骤,不讲原理。这好比教人武术只讲招式不讲心法一样,搞不好将人引入歧途。厂家为何这么做,肯定有其目的,我们就不揣测了。还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吧。引入生成树协议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交换式以太网因为网络中存在环路,诱发广播风暴。最初的标准是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因为它的收敛速度太慢,于是又引入了RSTP(Rapid STP)。RSTP大大提高了生成树协议的收敛速度,并废除了和取代了STP。交换式网络的核心设备是交换机,和路由器不同,它会转发广播。因此,交换机无法隔离广播,多个交换机连接起来将构成一个大的广播域。但是VLAN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通过VLAN技术我们可以把一个大的LAN划分为若干个逻辑上的VLAN,VLAN之间的数据是相互隔离的,除非通过路由器,它们之间无法通信。这也意味着支持VLAN的交换机可以像路由器一样隔离广播。VLAN技术可以将广播风暴限制于VLAN的范围内。基于此,STP协议应该做个重大修改。不是在整个LAN的范围内计算生成树,而是每个VLAN独立计算一颗生成树。多生成树协议(Multiple STP,MST)就是VLAN 版的RSTP,为每个VLAN计算一颗RSTP生成树。了解到这一点,而且你熟悉RSTP的配置,配置MSTP就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了。 一般而言,一个VLAN只是LAN的一部分,不会覆盖整个LAN。因此基于VLAN计算生成树可以减少工作量。MSTP最好和VTP(VLAN Trun Protocol)协议结合起来,因为VTP可以收集VLAN在LAN中的分布信息。如果某个交换机的所有端口都不是某个VLAN的成员,那么这个交换机可以排除于这个VLAN的RSTP生成树之外。不过要注意的是用于交换机级联的端口一般设置为trunk模式,默认情况下,任何VLAN的流量都可以通过trunk端口,因此我们可以将trunk端口看作任何VLAN的成员。但在实际当中,经过trunk端口的VLAN数量一般是有限的,我们最好将trunk端口允许通过哪些VLAN流量做个明确的限定。容易让初学者迷惑的是几个术语。 一个术语是区域(Region)。如果LAN比较大的话,可以考虑将LAN划分为若干区域,分开来管理。这就和OSPF将Internet划分为若干自治系统来管理一个道理。但实际上很少有LAN会大到非要划分为若干区域来管理。一般来说,整个LAN就是一个区域。我们只需在这个默认的区域内配置即可,不必考虑区域划分的问题。 另一个术语是实例(Instance)。这名字取得可不怎么样,一些文章将其解释得神神秘秘,其实它就是一种“组”。打个比方,默认情况下,交换机的端口都是

RTSPRTP 媒体传输和控制协议

RTSPRTP 媒体传输和控制协议 1 前言 本文档主要描述了NewStream Vision 系统中前端视频服务器(DVR, 网络摄像机), 中心转发服务器以及客户端之间的多媒体通信以及控制协议. 本协议主要基于标准的IETE 的RTSP/RTP 以及相关协议, 并针对具体应用定义了部分扩展. 本协议只是当前实现的总结和整理, 具体的协议细节以实际实现为准 2 定义 RTSP实现流协议SDP会话描述协议RTP实时传输协议 H.264H.264 视频编码标准 3 RTSP 命令 3.1 Request 语法 语法: RTSP 的语法和HTTP 的语法基本相同, 具体如下。COMMAND rtsp_URL RTSP/1.0<CRLF> Headerfield1: val1<CRLF> Headerfield2: val2<CRLF> ... <CRLF>

[Body] RTSP 消息行之间用回车换行(CRLF) 分隔. 一个空行表示消息头部分的结束。 3.1.1 RTSP 方法 COMMAND 表示RTSP 命令名称, 是DESCRIBE, SETUP, OPTIONS, PLAY, PAUSE, TEARDOWN 或 SET_PARAMETER 等的任意一个. 3.1.2 RTSP URL 完整语法如下: rtsp_URL = ( "rtsp:" | "rtspu:" ) "//" host [ ":" port ] [ abs_path ] host = (A legal Internet host domain name of IP address (in dotted decimal form), as defined by Section 2.1 of RFC 1123 \cite{rfc1123}) port = *DIGIT 如: rtsp://<servername>/live.mp4[?<param>=<valu e>[&<param>=<value>...]]

RTSP协议

RTSP协议 RTSP协议 RTSP(Real Time Stream Protocol,实时流协议)是应用级协议,控制实时数据的发送。RTSP提供了一个可扩展框架,使实时数据,如音频与视频的受控、点播成为可能。数据 源包括现插数据与存储在剪辑中的数据。该协议目的在于控制多个数据发送连接,为选择发送通道如UDP、多播UDP 与TCP等提供途径,并为选择基于RTP 上发送机制提供方法。 一.简介 1.目的 实时流协议建立并控制一个或几个时间同步的连续流媒体。尽管连续媒体流与控制流交叉是可能的,通常它本身并不发送连续流。换言之,RTSP充当多媒 体服务器的网络远程控制。RTSP连接没有绑定到传输层连接,如TCP。在RTSP连接期间,RTSP用户可打开或关闭多个对服务器的可靠传输连接以发出 RTSP请求。此外,可使用无连接传输协议,如UDP。RTSP 流控制的流可能用到RTP,但RTSP操作并不依赖用于携带连续媒体的传输机制。实时流协

议在语法和操作上与HTTP 1.1类似,因此HTTP的扩展机制大都可加入RTSP。协议支持的操作如下: (1)从媒体服务器上检索媒体 用户可通过HTTP或其他方法提交一个演示描述。如演示是多播,演示时就包含用于连续媒体的多播地址和端口。如演示仅通过单播发送给用户,用户为了安全应提供目的地址。 (2)媒体服务器邀请进入会议 媒体服务器可被邀请参加正进行的会议,或回放媒体,或记录其中一部分或全部。这种模式在分布式教育应用上很有用,会议中几方可轮流按远程控制按钮。 (3)将媒体加到现成讲座中 例如,服务器告诉用户可获得附加媒体内容。这对现场讲座显得尤其有用。如HTTP 1.1中类似,RTSP请求可由代理、通道与缓存处理。 2.协议特点 RTSP有如下特性。 (1) 可扩展性:新方法和参数很容易加入RTSP。 (2) 易解析:RTSP可由标准HTTP或MIME解析器解析。 (3) 安全:RTSP使用网页安全机制。 (4) 独立于传输:RTSP可使用不可靠数据报协议(EDP)、可靠数据报协议(RDP);如要实现应用级可靠,可使用可靠流协议。

防火墙RTSP协议处理流程及RTSP ALG应用

一.RTSP协议概述 RTSP(Real-Time Stream Protocol )是一种基于文本的应用层协议,在语法及一些消息参数等方面,RTSP协议与HTTP协议类似。 RTSP被用于建立的控制媒体流的传输,它为多媒体服务扮演“网络远程控制”的角色。尽管有时可以把RTSP控制信息和媒体数据流交织在一起传送,但一般情况RTSP本身并不用于转送媒体流数据。媒体数据的传送可通过RTP/RTCP等协议来完成。 二.一次基本的RTSP协议连接过程 1.客户端与服务器建立TCP三次握手连接。 2.客户端连接到流服务器并发送一个RTSP描述命令(OPTIONS),询问S有哪些方法可用 (包括DESCRIBE、SETUP、TEARDOWN、PLAY、PAUSE、OPTIONS、ANNOUNCE、RECORD等)。

3.客户端继续发送一个RTSP描述命令(DESCRIBE),要求得到S提供的媒体描述信息,流服务器 通过一个SDP描述来进行反馈,反馈信息包括流数量、媒体类型等信息。

4.客户端再分析该SDP描述,并为会话中的每一个流发送一个RTSP建立命令(SETUP),RTSP建 立命令告诉服务器客户端用于接收媒体数据的端口。

5.流媒体连接建立完成后,客户端发送一个播放命令(PLAY),服务器就开始在UDP上传送媒体流 (RTP包)到客户端。 6.在播放过程中客户端还可以向服务器发送命令来控制快进、快退和暂停等。最后,客户端可发 送一个终止命令(TERADOWN)来结束流媒体会话。 三、简单的RTSP消息交互过程 C表示RTSP客户端,S表示RTSP服务端 1.第一步:查询服务器端可用方法 1.C->S:OPTION request //询问S有哪些方法可用 1.S->C:OPTION response //S回应信息的public头字段中包括提供的所有可用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