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相同的课文 不同的教学——浅谈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教学的区别

相同的课文 不同的教学——浅谈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教学的区别

相同的课文 不同的教学——浅谈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教学的区别
相同的课文 不同的教学——浅谈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教学的区别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流程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流程 新课标指出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课文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训练的重点。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这就说明我们在略读教学中,确定的教学目标要简明而合理。 现在的语文教材,在每一单元都编排了2~3篇的略读课文。略读就是略知大意,能够及时的捕获到所需要的信息。而略读教学就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略读课文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方法用于阅读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品质。下面就略读课文教学的流程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在这一环节中要让学生对课文有兴趣,有主动读课文的愿望。充分预习课文,了解课文相关知识,利用文前导读,质疑问难,明确阅读目标。教师要善于架起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的过渡桥梁,充分利用回顾前文、资料补充、文前导语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人教版教材在每一课略读课文前都有一段承上启下的提示语,如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的提示语是这样写的: 祖国的西部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灿烂的历史文化。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其中光辉的一页。读读下面这篇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有条件的还可以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和同学交流。

这段提示语优美生动,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延续了本组课文的主题,又明确提出了这篇课文的阅读要求。我们可以把这段提示语概括为两个方面: 1、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这是要求我们在教学初始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文中介绍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 2、搜集有关丝绸这路的故事和同学交流。 这点则是要求我们在学完课文的同时,能够引导学生课后去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增进与同学间的合作。 像这样,对提示语进行解读,既有助于我们教师找准重点,又能及时有效地展开略读课文的教学。 二、粗读课文,感知大意。 这一环节要让学生达到自主读书,扫清阅读障碍,了解文章脉络,粗知文章大意的目标。针对不同年级的阅读训练要求,引导学生学习扫读、猜读、跳读、浏览、快速默读等方式,用小标题、抓重点词、找中心句等方法简要概括文章大意。此环节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对与文章主旨不相关联的词句可以一目十行,养成快速提炼有效信息的略读习惯。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么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如果只把读书停留在初读阶段,不加总结与反刍,读到的东西就会成为过眼烟云。如果教师理解上有差异,就会使教学陷入盲目性。以为粗知就是浅知,粗知就是少知。其实,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的,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词学句等许多头绪,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

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异同

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异同 双柏妥甸小学:鲁先丽 摘要: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可见略读只是一种与精读和浏览并列的阅读方法。而略读课文作为课文的一种形式呈现在师生面前时,它只是个例子,一个提供教师教与学生学习略读的载体。略读课文中并不排斥精读,因此我认为略读课文中可以略中显精,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学习课文的方法。 略读课文的教学,最关键的是教师自身对文本的认真解读和准确把握,要使课堂在思路清晰、条理简约的基础上不失丰赡,应是“教”略而“学”丰。这个“略”度应该介于精读与独立阅读之间,不是囫囵吞枣,更不是越俎代庖牵着学生走,同时在学生自读感悟的基础上又不失教师有效的引导,让学生沉浸在文本之中,和文本一起呼吸、一起慨叹、一起喜怒哀乐,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逐步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其实是快乐的心灵之旅,“精略相辅”的幸福之旅!长久以来,略读课文在语文教学中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它是课文中的组成部分,不教不行;另一方面,正因为它是“略读”课文,因此,在教学中往往被大多教师所忽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轻描淡写,一读而过,学生对课文也没留下多大印象。长此以往,限制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对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略读课文教学,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使略读课文教学达到它应有的目标。以下是我在略读课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采取的策略。 策略一:紧抓提示,凸显重点 我们知道略读课文一般只有一课时,在这短短的一课时中,教师快速有效地抓准略读课文的教学重点,使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形成一个系统,形成教学合力,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冶情操的功能。如何抓?从哪里抓?每篇略读课文前的导语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人教版实验教材在每一课略读课文前都有一段承上启下的提示语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有条件的还可以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和同学交流。提示语优美生动,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延续了本组课文的主题,又明确提出了这篇课文的阅读要求。我们可以把这段提示语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这是要求我们在教学初始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文中介绍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 二、搜集有关丝绸这路的故事和同学交流。 这点则是要求我们在学完课文的同时,能够引导学生课后去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增进与同学间的合作。 像这样,对提示语进行二次解读,既有助于我们教师找准重点,又能及时有效地展开略读课文的教学。 策略二:注重预习,培养自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语:“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激

浅谈小学略读课文教学中提问的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e916681963.html, 浅谈小学略读课文教学中提问的设计 作者:张应兵 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10期 为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我们教师总会设计很多问题。让学生跟着教师设计的问题不断的获取新知。那么,在略读课文教学时,教师应该如何去设计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呢?结合本人在教学中的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 首先,要掌握提问的原则 在教学略读课文时,教师不能与精讲课文同等对待。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要掌握提问的原则。 第一,教师要明确你提问的意义。小学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精讲课文是主体,略读课文是补充。但这补充却是使学生学会应用阅读的最基本方法的手段之一。因此,它既不能像精讲课文一样重形式,讲方法,又要求教师要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教学过程。如果课堂枯燥乏味,或者流于形式,都无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吸收到一定的知识,还会让学生对学科产生厌倦的心理。因此,略读课文课堂提问的设计要做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及时反馈信息,引导和控制学生的学习意向。 第二、提问要选择覆盖面广又有针对性的问题。略读课文在提问时,没有必要做到面面俱到,教师备课时要认真研究,根据教学内容、要求、目的以及学生实际情况,从整体性上设计问题。 第三、提问要有顺序。教师的提问要构成学生已有的心理水平与新的学习需要之间的矛盾。要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和思维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形成一条教学的思维链。 第四、提问要有阶段性。提问的阶段性要根据语文学科的阶段性的特点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结合每个学段的课程目标设计相应的问题。这样,就不会造成提问脱离学生的实际。 其次,要掌握提问的技巧 因为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是多方面的,学生思维方式和理解层次的不同,教师在略读课文的教学时,提问不能千篇一律,应该多种多样。 第一、激趣提问。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只有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会进一步的去探求新知。

略读课文教学

浅谈略读课文教学 四年级集体教研学习材料 略读课文一般故事性强,文字浅显易懂,更能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略读课文在编排上,一般处于精读课文和读写例话或积累运用之间,全册课文中的略读课文占到三分之一,所以对略读课文教学也不容忽视,但略读课文应怎样去上?从原则上讲,教学略读课文,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逐步提高自学能力。下来,我就自己在略读课文教学中的几点做法谈一谈。 一、重视课前提示 “导读”安排在每组课文之前,概括了本组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提出学习本组课文的学习要求等。每篇课文之前,又都有“阅读提示”,提出了本课的阅读重难点、方法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引导学生读文、思考、讨论。《课标》中也指出:评价略读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大意;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到重要信息。因此,略读课一定要把握好一个“略”字,不能面面俱到。这时“导读”“阅读提示”就会为你拉开学文的前奏,使学生有头有序地进行学习。若在教学中,忽略了“导读”“阅读提示”,有的学生将会成为无头苍蝇不知所措;有的学生则会漫无目的,到处乱抓。 二、以自主学习为主,重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中反对传统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提倡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但自主学习不等于让学生随意地学,他们想怎么学,想学什么都行,教师不去引领。那样的话,学生把握不住深度、重难点,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也体现不出来。 “质疑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教学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质疑,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渴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生提出问题后,让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发现问题、去理解课文内容、去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最后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见解大胆地讲出来,有一点发现就谈一点发现,这样也能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为是略读

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授课区别

关于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区别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精读课文的编排占据主体地位。就其涵盖的内容而言,包含了字词、句、段、篇等语文基本功训练项目,范围十分广泛,知识含量极高,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凭借。由此可见,精读课文的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它是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但是,就篇幅而言,略读课文在小学中段所占比例较小,但到了高段则是二分之一。因此略读课文的教学同样不可忽视。下面我就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教学谈谈区别。 精读。特级教师林润生是这样说的:"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让学生拥有完整的阅读过程,经历精读与略读,朗读与默读,自悟与交流,思考与想象,课文阅读与资料收集利用,感知内容与领悟感情,理解与积累运用语言的过程。以此让学生经历了完整的阅读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通过品词、析句,感情朗读,想象画面,让学生感悟语言生动形象和描写的优美。 略读课更需整体把握,不宜肢解课文,应采取读几遍的方法。如,采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一读,读对读通,口诵新惟;二读,画画批批,粗知大意;三读,交流收获(可以是受到教育启发的,可以是好词佳句的,可以是文章写法的,可以是读书方法的),积累语言。 略读教学不等于略学。略读课文就是让孩子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我们要敢于放手,不要将课文"嚼"得过烂再"喂"给学生,教师的作用就在于适当点拨和引导。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严的要求,我们要注意讲读与自读的知识迁移与能力训练的衔接,完成"教"向"学"的过渡转化,还要加以充分恰当的引导和适度的调控,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 粗知大意并不是浅知。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么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这里所说的"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的,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词学句等许多头绪,教总之,精读课文的教学,要紧扣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协调好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整体感悟和重点探究的关系,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而略读课文首先是在阅读内容上应"不求甚解",在阅读技能培养上更强调运用。如叶老所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略的是教师的教,不能略的是学生的学。我们应该把"略读"提升到一个应有的高度,以求最大限度地扩张课堂,拓展课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 学策略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内容摘要】新课标提出略读要求,教育者开始重视略读课文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略读教学应该是以运用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为主要任务的教学。我结合自己教学实际谈谈略读课文教学策略: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自读的时间;抓住“阅读提示”,简化教学环节;巧用自读卡,提高略读课文教学有效性;延伸学习过程,拓宽文本视野。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发挥略读课文的独特功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实验教材,将课文分为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选读课文三类。略读课文在语文课程中所占的比重随着学段而增大,但目前的略读课文教学主要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把略读课文上成一课时的精读课文;二是把略读课文当成自读课文。略读教学应该是以运用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为主要任务的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认为略读课文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教学策略: 一、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自读的时间 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是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发挥略读课文的巩固迁移功能,教师应在课堂上大胆放手,留够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自读时间,有充分的实践机会。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英雄雨来》是一篇篇幅长、故事性较强的略读课文,它的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粗知文章大意,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和运用“抓住人物神态、动作和语言来感悟人物形象”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并不难,我们“不必精雕细琢,不必理解全部字词句,应该放手培养

学生的阅读能力。”我在教学时只安排一课时,处理得比较成功:我在谈话导入揭题后,让学生读书三分钟,检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和一些词语的理解;然后提出问题“文章写了雨来的哪几件事”引导学生再次初读,给学生留足五分钟,放手让学生概括。学生巩固迁移了在《夜莺的歌声》中学会的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很快捕捉信息,概括小标题,概括能力和略读能力得以培养;第三次教师留足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迁移巩固“抓住人物言行,感悟人物形象”的阅读方法,自主感悟雨来的英雄形象,而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使学生对人物有更深的认识。这样一堂课四十分钟就有十八分钟让学生自读,学生在一次次充分的阅读中,运用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二、抓住“阅读提示”,简化教学环节 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展开教学。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阅读重难点,提高学习实效;又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简约,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面面俱到,教学环节的繁琐复杂,使整个教学结构粗线条化。 如课文《卡罗纳》【四(上)下同】前面就有这样一段“阅读提示”:“海峡两岸骨肉同胞的全力救助,挽救了小钱的生命。这篇课文选自《爱的教育》,体现了另一种关爱之情。默读课文,看看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是怎样做的;再说说你从大家的言行中受到什么启发。”这段“阅读提示”除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外,着重对课文的主旨和阅读方法、学习的重难点、语文学习的拓展点给予了提纲性的导向,体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习重点。

+2.精读与略读——谈谈阅读教学

精读与略读——谈谈阅读教学 (2010-10-14 19:27:16) 阅读教学就像一座桥梁,一头连着识字教学,一头连着写作教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其对巩固、扩大识字教学成果,奠定学习作文的基础,以及发展学生阅读、写作等多方面能力,培养学生品德和形成学生健全个性都有重要作用。可以说,抓好阅读教学,就是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牛鼻子。 一、《课标》对阅读教学的总要求 (一)对“精读”的要求 1、爱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读对,读通,读懂,读快。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会读。 (1)会理解词句 (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2)会领悟写法。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3)会阅读文体。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4)会体会标点。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体会句号与逗号、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5)会积累材料。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二)对“略读”的要求 1、会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2、会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读得多。 (喜爱图书,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二、教材阅读教学的编写思想 冀教版教材以文化主题组元,把若干篇描摹同类事物、表现同一主题的文章组成一个单元,但体裁不同,风格各异,表达方式灵活多样,让学生在用语言文字表达同类文化主题和相关事物的规律中,体现语言文字的功用,同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语言方式中学习语文、认识事物。比如,六下第三单元的主题是“走近老舍”,本单元安排了六篇课文,精读课文《我的母亲》和《济南的冬天》体裁是散文,让大家初识散文家老舍;略读课文《骆驼祥子》让大家了解小说家老舍;精读课文《养花》和《母鸡》让大家认识平民老舍;略读课文《我了解的老舍先生》是从另一侧面介绍老舍;阅读链接的材料分别从儿子和朋友的角度介绍老舍。这样编排,使学生对老舍了解得更深入,更全面。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流程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流程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流程 新课标指出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课文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训练的重点。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这就说明我们在略读教学中,确定的教学目标要简明而合理。 现在的语文教材,在每一单元都编排了2~3篇的略读课文。略读就是略知大意,能够及时的捕获到所需要的信息。而略读教学就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略读课文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方法用于阅读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品质。下面就略读课文教学的流程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在这一环节中要让学生对课文有兴趣,有主动读课文的愿望。充分预习课文,了解课文相关知识,利用文前导读,质疑问难,明确阅读目标。教师要善于架起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的过渡桥梁,充分利用回顾前文、资料补充、文前导语等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人教版教材在每一课略读课文前都有一段承上启下的提示语,如五年级下册《丝绸之路》的提示语是这样写的: 祖国的西部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灿烂的历史文化。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其中光辉的一页。读读下面这篇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有条件的还可以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和同学交流。

这段提示语优美生动,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延续了本组课文的主题,又明确提出了这篇课文的阅读要求。我们可以把这段提示语概括为两个方面: 1、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这是要求我们在教学初始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文中介绍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西部的情感。 2、搜集有关丝绸这路的故事和同学交流。 这点则是要求我们在学完课文的同时,能够引导学生课后去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增进与同学间的合作。 像这样,对提示语进行解读,既有助于我们教师找准重点,又能及时有效地展开略读课文的教学。 二、粗读课文,感知大意。 这一环节要让学生达到自主读书,扫清阅读障碍,了解文章脉络,粗知文章大意的目标。针对不同年级的阅读训练要求,引导学生学习扫读、猜读、跳读、浏览、快速默读等方式,用小标题、抓重点词、找中心句等方法简要概括文章大意。此环节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对与文章主旨不相关联的词句可以一目十行,养成快速提炼有效信息的略读习惯。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么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如果只把读书停留在初读阶段,不加总结与反刍,读到的东西就会成为过眼烟云。如果教师理解上有差异,就会使教学陷入盲目性。以为粗知就是浅知,粗知就是少知。其实,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的,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词学句等许多头绪,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

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区别

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区别与教学重点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精读课文的编排占据主体地位。就其涵盖的内容而言,包含了字词、句、段、篇等语文基本功训练项目,范围十分广泛,知识含量极高,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凭借。由此可见,精读课文的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它是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但是,就篇幅而言,略读课文在小学中段所占比例较小,但到了高段则是五五分成。因此略读课文的教学同样不可忽视。今天,我就以小学三年级的第一单元的教学为切入点来谈谈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教学的区别。 一、从教学目标上谈。 本单元文前三篇课文为精读课文,后一篇是略读课文,四篇课文从多角度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我们可以从这些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我认真阅读了四篇课文,分析了教材说明,确立了: 精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是: 1、加强词、句的训练。 2、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朗读是最经常、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也是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 3、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的优美句段。

阅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1、用多种阅读方法获取重要信息,进行略读能力的训练,粗知文章的大意。略读课上,要更注重略读方法的运用,如扫读、跳读等,训练学生快速默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速度。 2、通过自主阅读获取信息,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同时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 3、加强课内外联系,沟通课内外阅读,适度拓展和延伸。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精读课.习得的方法独立阅读,实现向课外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适当向课外拓展、延伸。 二、从教学过程上谈。 就精读课文《荷花》而言,可以这样教学: 1、精读。特级教师林润生是这样说的:"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让学生拥有完整的阅读过程,经历精读与略读,朗读与默读,自悟与交流,思考与想象,课文阅读与资料收集利用,感知内容与领悟感情,理解与积累运用语言的过程。"他是这样设计《荷花》这一课的:课始让学生比赛谁对荷花了解的多少,课中通过五读课文(一读整体感知,二读领悟感情,三读再悟情感,四读升化情感,五读积累语句),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朗读、揣摩、体会情感,联系上下文和联系有关资料深入领会重点语句的含义,深刻感受课文情感--大自然的优美。课末让学

略读课文教学

浅说略读课文教学 一、什么是略读。 1、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什,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学生在校的时候,为了需要与兴趣,须在课本或选文以外阅读旁的书籍文章;他日出校以后,为了需要与兴趣,一辈子须阅读各种书籍文章;这种阅读都是所谓运用。使学生在这方面打定根基,养成习惯,全在国文课的略读,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叶圣陶《略读指导举隅》的《前言》) 略读,就是范读,是一种不求深入精研,只求概览大意的读书法,其基本特点是“观其大略”(李德成主编《阅读词典》)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第二学段课程目标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第三学段课程目标 2、略读,是以抓住文章主要信息为基本目的,大略地、非精细地读。在信息社会里,很多场合需要读得粗一点、快一点,所以略读能力培养十分重要。 略读能力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教师自选材料阅读,儿童课外阅读,精读课文中也有略读的因素。这里讨论的是基

于教科书的略读教学。 3、教师容易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文的原因:由于我们文本本身的文质兼美,什么都舍不得放弃;由于我们太熟悉精读课文教学模式,容易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文;由于过于注重人文内涵的开掘,容易忽略了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个主要目标。 4、当今的阅读教学实际呈现出三种价值取向:语文知识取向、阅读能力取向、和人文精神取向。阅读教学应当突出阅读能力取向,略读课文教学更是如此。 5、略读课文教学的三个关键词:粗略(抓大放小,有所侧重)、应用(以点带面,迁移运用)、自主(放手阅读,体现个性)。 二、略读教学做什么,不做什么 1、略读课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了解“写了什么?”;说说“有什么感受?”;看看“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特别深?” 1)把握大意。把握大意涉及理解能力、思维(概括)能力、表达能力,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训练。把握大意可以从填空开始,抓住要点,逐步从讲得比较具体到比较简练。 2)交流感受。根据课文内容,把握主要倾向,多角度地感受。 3)重点赏读。可以选一个或几个角度,也可以选一个或几个点;可以赏读内容,也可以赏读表达方法。 当然,教学过程中,并不一定要按此步骤进行,可以结合

学习略读课文方法

谈略读课文的教学方法 人教版教材中从三年级开始就有略读课文,三上的32篇课文中有8篇是略读,占总数的25%;四上的32篇课文中有14篇是略读课文,约占总数的44%;五六年级则占到了50%左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编辑的用心。但是,很多老师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也存在着略读课文怎么上的问题,什么可以略,什么不可以略?略读课文可以上成精读课文吗?还有,学生的阅读能力不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学中,略读课文把握的不好。这些问题都困扰着我们,所以,略读课文的专项研讨变得非常重要。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这些话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道出了略读课文教学的重要功能。《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一、明确目标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对略读课的教学要求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课文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学习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二、因“材”施教 教材虽然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但它是重要的教学资源。 1.根据课文结构因“材”施教。每一篇略读课文前都有阅读提示。阅读提示从激发阅读兴趣入手,一般提出一两个问题,侧重引导学生理解主要内容、揣摩教学思路,或引导学生从所阅读的文章扩展开去。对大多数略读课文来讲,教师根据阅读提示组织教学活动,皆可做到“提纲挈领”;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主阅读学习。 2.根据课文特点因“材”施教每一篇略读课文,皆有它自己的特点。我们应根据课文自身的特点展开教学,既遵循文本正确的价值取向,又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把握好教学的尺度 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要把握好尺度,既不搞过细剖析,也不作随意教学,要确立略读课文教学的明确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学中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让学生自主学习。 略读课文要突出“略”字,略的是教师的精讲细说,强调“以学生自读为主”,让学生唱“主角”。教师不要包办代替,不要强行“灌输”,充分信任学生。教师甚至可以组织学生围绕某个重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辩论,充分展示学生的独特思维和阅读体验,从而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 2.重“导”轻“教” 自读课文的教学强调“以学生的自读为主”,并不意味着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略读课要真正达到“略”,教师就必须更加注重引导和调控。为了使教学中充分体现出“导”,教师应策划好课堂教学方法,及时、准确地评价学生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 同时,略读课强调的是让学生学会阅读,教师要教学生如何去快速阅读,如何把握文章内容,而不是教学生具体的字、词、句等实实在在的考试知识。重“导”轻“教”,不是让教师退居幕后,而是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深入、有效地开展有层次的阅读。 3.略读教学不等于略读,粗知大意并不是浅知。 略读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它承担着更为广泛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中要授之以法,“教是为了不教。”

教案精读与略读

教案精读与略读 教学要求: 1.自主学习课文,感知并读懂课文,理解词句,体会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介绍精读与略读的方法和常识,学习选择哪些读书方法和怎样略读。帮助学生增强语言积累,引导感悟说明问题的条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掌握精读与略读的方法。教师要抓住精彩之处引导、点拨,把文章中所交给的读书方法通过讨论总结出来。 教学时间:1课时 一、谈话揭题 1、一个人要积累知识就要读书,平时我们用那些方法读书?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两种读书的方法。(示课题) 二、指导自读课文 1、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课文,注意正确、流利。 2、默读课文思、划: (1)什么叫“精读”?那些文章用精读的方法读?什么叫“略读”?略读的方法? (2)你通常会采用什么方法? 3、轻声自读课文,要求:

(1)要有一定的速度; (2)弄清这篇课文写了哪几方面,主要写哪几件事?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哪些句子让你受益匪浅?为什么? 4 全班交流,师相机引导: 5.相机出示句子,指导理解: △“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引导: (1)“一目十行”是什么意思 (2)“走马观花”是什么样的? (3)你这样读过哪些文章?有什么帮助 (4)这样的方法给了你什么好处? △“通过略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基本内容,从而确定它是否须要精读,或哪些地方须要精读。” 引导: (1)这句话你同意吗? (2)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3)这个“须要”是指什么?为什么这里用的是“须要”而不是“需要”? (4)齐读 三、略读课文,合作交流

《精读与略读 》教案

《精读与略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两种阅读方法——略读和精读。 2.过程与方法 师讲述略读的意义,重点介绍略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把握略读的方法,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教学重点 把握略读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我们已学过一些介绍读书方法的课文,如《读书莫放“拦路虎”》.《读书做记号的学问》等文章,把握 好的读书方法,可以事半功倍。今天,我们再来把握两种读书方法。 2.板书:精读与略读。 二、初读课文,领略大意 1.默读课文,在文中圈圈画画,并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2.汇报交流,读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1)什么是精读? 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逐字逐段到深入

钻研,对重要的词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这就是精读。 (2)什么是略读? 略读就是大略到读。 三、在读课文,着重学习“略读”部分 1.为什么还需要具备略读能力呢? (“不可能……更不可能……为了……又必须……因此……”)课文用这些词语巧妙地起承转合将要表达的意思论说得清楚明白。 2.略读有什么作用?出要害词句。 (“通过略读,可以……从而……获得……”。) 3.怎样进行略读呢?小组讨论。 4.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1)面对一大堆读物,如何略读? (2)对一本读物来说,如何略读。 (3)略读通常采用什么方式? (4)怎样做才取得略读的最佳效果? 四、小结交流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1.从课文内容谈。 2.从好词佳句方面谈。 五、小组学习,指导读书。

1.用略读的方法阅读12课后面自己喜欢的一篇文章。2.再用精读的方法阅读文章的重点部分,阅读时可圈圈画画。 3.相互交流。 六、总结全文 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七、作业 用略读的方法阅读自己喜欢的一篇课外文章或一本课外读物。 板书设计 12.精读和略读 精读 和 略读

五年级语文:精读与略读课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精读与略读课文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五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一个人要积累知识,就必须读书。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这就是精读。我们所读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编选的,对我们学习语文很有帮助,因此须要精读。 然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书籍却浩如烟海,谁也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更不可能对每本书每篇文章都去精读。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信息,又必须读大量的书,因此我们还要学会略读。 略读就大略的读。略读可以增加阅读量。通过略读,可以用较少的时间浏览大量的书刊,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获得对有关读物的总的认识,便于以后需要的时候去查找。略读又是精读的基础。通过泛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基本内容,从而确定它是否须要精读,或哪些地方需要精读。 怎样进行泛读呢? 如果面对一大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等很快地从头

到尾看一遍,这样就能大致了解每本书的梗概、特点和应用范围。对于一本读物来说,可以几段几段地粗读,也可几页几页地翻阅,而不要探究某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为了提高读书速度,略读通常采用默读的方式。 当然,泛读也并不是读完了事,每次泛读完毕,也应想一下所读的东西,最好用简炼的语言概括一个读物内容。 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探索与研(总结阶段)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探索与研究》阶段性成果 报告(总结阶段) 实验小学课题研究组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略读课文的分量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增加,精读课文相对减少;不仅仅是出现在每个单元的末尾,而是融在其中,与前面的精读课文密切联系;至第三学段起,略读课文所占的比重与精读课文已是平分秋色了。但是,占如此大比重的略读课文教学并没有受到广泛的关注,关于这方面的教学设计与研究及可借鉴的经验也是微乎其微。略读课文的教学到底该何去何从呢?因此我们产生了研究此课题的想法。 1、从时代发展的趋势看,学会略读是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我们正处在信息时代,每天都要同数量巨大、传递迅速、变化极快的信息打交道。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具备一种能力,一种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吞吐大量信息,并能够快速处理信息的能力,即必须具备快速把握阅读材料大意的略读能力,形成迅速捕捉、筛选、提取、处理所需信息的能力。学会略读,应对社会发展,是现代语文的一种必然举措。 2、从课程改革的趋势看。《新课程语文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了“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的阅读任务。这样大的数量,要求学生做到篇篇精读是不可能,也是不需要的。这一要求是否能得到落实,取决于教师是否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

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略读”方法,具有略读能力。因此,学会略读,对于扩大阅读面,完成阅读任务是非常必要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这里同样提出了略读的要求。其实,在信息时代,略读更能迅速、便捷地获取大量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略读比精读应用更为广泛。 3、从本校及其他广大教师长期实践的现状分析,目前的略读课文教学存在着以下两种倾向:一种是略读课文、精读课文一视同仁。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教学模式、策略没有什么区别,字词句段、篇章结构,面面俱到,精雕细琢;反之,另一种情况则是教师完全放手,引导点拨轻描淡写,学生学习囫囵吞枣,一读带过,略读成了泛读,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印象,教学的有效性也无从谈起。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研究有着比较现实的意义。要改变略读教学的现状,就必须有所创新。我们选择这样一个课题,把视角投向选文类型的甄别和选文功能的明确上,以“样本”功能及其功能的发挥方式为导向,借鉴他人已有的经验,以理论学习为基础,以实践探索为重点,通过研究,初步形成基于选文功能的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教策略和基本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略读课文的独特功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略读”,从而提高学生的略读能力和独立阅读能力。这对于提高课程改革的实效性,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都具有很高的实践意义。

精读、略读和浏览三者的关系

认真回顾《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若干核心观念理论的解读》这门课,说一说课程中哪一个观点给你印象最深?它对你今后的教学有哪些帮助或启发? 答:通过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若干核心观念理论的解读》这门课,我对课中关于精读、略读和浏览三者的关系的讲解印象最深。课中讲到精读、略读、浏览是阅读教学中常用的三种方法。精读,重在培养阅读理解能力,要对文章从内容到语言到写法比较全面的把握,在其中习得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略读,是粗略的、不进行深究的阅读,旨在通过比较快的阅读,粗知文章大意。浏览,指大略地看。除了平时消遣性阅读,浏览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即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精读,各个年级都是重点,除了读懂文章,还要积累学法、写法,并注重阅读方法向略读、浏览的迁移。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准确把握这三者的关系:精读,重在培养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要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写法等方面有比较全面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训练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无论年级高低、课文长短、内容深浅,同学们都要重视自读、自悟和整体感知,重视阅读感受、体验的交流,切忌肢解课文。略读,是粗略的,不进行深究的阅读,旨在通过比较快的阅读,粗知文章大意。中年级的同学开始训练略读,阅读速度逐步加快,粗知文章大意的水平逐渐提升,慢慢适应平日读书看报的需要,进而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浏览,新课标要求同学们“初步具有搜集信息的能力”。要具备这种能力,就必须学会浏览,根据需要快速地看。可以先看标题,再看正文,还可以一目十行,进行跳读,略去无关的。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对精读和略读课文的教学亦如此。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教学方式应更为开放,更多地体现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们自主学习,自由选择自己的方式,迁移运用各种阅读技巧和方法,落实新课标中“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的要求,获得语文素养的逐步发展与提高,享受语文学习带来的快乐。

“取”“舍”之间见精彩——浅谈略读课文教学方法

“取”“舍”之间见精彩——浅谈略读课文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18-10-29T16:46:25.200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年7月上作者:黄莉莉 [导读] 在教学中,如何定位略读课文教学?如何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是值得教师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摘要:略读课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的捷径,巧妙地上好略读课,可以更好更快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但是就目前的教学现状而言,教师在教学略读课文时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在教学中,如何定位略读课文教学?如何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是值得教师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略读课文;教学定位;教学策略 纵观初中语文教材,略读课文所占的比重与精读课文已平分秋色。所以,略读课文教学也是一畦不容忽视的语文教学园地。笔者认为,当前的略读课文教学,还存在着以下三种认识误区: 误区一:精雕细琢致“过详”;误区二:轻描淡写致“过略”;误区三:视作闲文致“无视”。这三个误区的存在,主要是教师对略读课文的地位、作用认识不够清楚,对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理解不够透彻,没有很好地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尺度”而造成的。对于略读课文教学,如何把握其中的“度”?如何走出两难境地?这是值得教师去深思和探讨的问题。在此,笔者想就以下四个问题与大家进行探讨。 一、如何定位略读课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略读课文的要求:“略读课文重在略读方法的指导,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教师必须准确把握略读教学的特点定位,有的放矢,择优而教。 相对于精读教学而言,略读教学的目标更简明,方法更简单,过程更粗放,自主学习更充分。略读课文只有一课时,因此决不能求全求深,抓住一点,一课一得就可以。至于抓哪一点,单元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前都有“导读”,这既是学生的阅读提示,也是教学的依据。教师课前要细细研读,这样才能做到该“精”则精,该“略”则略。 二、如何确立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略”,可以理解为目标的简化,换言之,即“抓主放次”。略读课文教学时间少于精读课文,更应体现学生的独立阅读,所以,教学重点必须高度集中,无关重点的内容应坚决舍弃。毛主席曾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不忍割爱,贪多求全,不仅有悖略读课文的定位,而且因教学时间短,必然“伤其十指”,降低教学效益。 三、略读课文教学设计有何策略 略读课的设计应以大板块、大框架为主,避免精读课的线性设计,教学流程不宜过细过精,要给学生留出整块的自主阅读空间。据此,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确定教学策略。 1.精心设计主问题,提纲挈领析全篇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在教学略读课文时,如果教师能够精心设计出提纲挈领的问题,不仅可以为课堂“瘦身”,还能够起到尺水兴波的作用。 例如《信客》一文的教学设计,围绕人物形象,笔者设计了三个主要问题:(1)信客为什么没能坚守一生?(2)信客是一个怎样的人? (3)我们和信客相比,到底缺少什么?这三个问题的探讨,使信客的形象不再平面化,而是有立体感的平凡而伟大的人物。精心设计主问题,可以使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用更深的思维、更广阔的胸怀去读懂人物,读出人生百味。 2.注重学法指导,授之以渔促发展 在教学《孤独之旅》时,笔者引导学生通过赏析人物的语言,来抓住文章的脉络,牵住“牛鼻子”,实现对小说内容、主旨、人物思想感情、性格变化的把握,从而起到长文短教的效果。教学《王几何》时,笔者引导学生学会做读书批注的方法,培养他们做读书批注的习惯,从而让学生明白“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课内外阅读桥梁的略读课,培养这种习惯,对于学生课外完全独立阅读意义重大。 3.找准拓展切入点,实现读写两相融 略读是为了推广与应用,独立阅读课文的教学,就应该以教材为拓展点,内引外连,进行课前、课中、课后拓展阅读。略读课文有的故事性强,可读性佳;有的离学生生活很近,学生容易产生共鸣;有的情感特别强烈,对学生心灵有很大震动。学生阅读此类文章,兴趣一般比较浓厚。教师应借助学生的学习热情找准“练笔处”,趁机进行读写能力的训练,让笔尖的滑动留住课堂的精彩,使三维目标在练笔中达到整合。 在教学《王几何》一文时笔者建议学生试着用传神的动词来描写熟悉的人物,力争表现出一个人的个性特点。这一拓展准确地把握了略读课文的本色,切中导语中“体会描写最精彩的句子”,注重人物描写细节的感悟积累,展现了学生习得方法的过程,加强了语言的实践运用,为文本其他部分的学习提供了学法借鉴和迁移的基础。 文质兼美的散文,可引导学生赏析、评点,写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但拓展一定是建立在对文本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的。例如教学《信客》一文时,笔者请学生就文中感受最深的一部分或者全文写下自己的感悟。学生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写出了许多令人称奇的句子。有一位学生写下了“装满思念与牵挂的邮包,很沉,但他依然背负着。注定是没有人牵挂的信客,旅途孤独。跋山涉水,只为将那一份份难心寄托的心情传送。”这句走心的感慨,还有的学生写出了“一支笔杆,一趟奔波,一声口信,他的工作如此单纯;万里送情,千里奔波,十年一日,他的工作却又如此厚重;在“信”的路上,他奉献美丽和阳光,收藏心酸与孤独。信客去了,千千万万个信客却永远不倒。”这样的佳句。 四、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如何定位 在讨论的整个过程中,教师是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尤其要发挥引导作用。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只当扩音器,要简单做出评判,还要在学生发言离题时拨正方向;教师还要充当“纵火犯”,在讨论时要善于挑起矛盾,发起“战争”,把讨论引向深入;对于较难问题,教师要疏导,推动讨论上层次…… 如果说精读课文是精谨细腻的工笔画,那么略读课文就是粗线勾勒的山水画。略读课文的教学关键在于教师自身对文本的认真解读和准确把握,应是整体中求“略”,部分中求“精”,应是“教”略而“学”丰。唯有如此,略读课文的教学才会从两难走向双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