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吨的认识

吨的认识

吨的认识
吨的认识

金地老君堂实验学校教师课时授课教案检查签字:

2017 ~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主备人:张晓莉复备人:朱嘉艳授课日期:

《吨的认识》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

吨的认识 编写意图 (1)例7,通过生活实际说 明生活中有“吨”这个质量单 位,并给出表示吨的符号“t”, 让学生了解。 (2)结合大米的质量,说 明10个100千克就是1000千 克,也是1吨,形象具体地引 出了1吨,以及吨和千克之间 的进率“1吨=1000千克”。 (3)结合学生的生活实 际,通过学生熟悉的“体重” 作为参照物来比较,丰富学生 对质量单位吨的具体感性的 认识,并通过推算,加深学生 对1吨=1000千克的认识。 教学建议 (1)注意培养学生对吨的 感性认识。 教材编排时,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从感知吨的适用环境,到介绍1吨以及吨和千克的进率,都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教学素材。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素材,通过这些常见的、熟悉的素材,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体会1吨的含义。例如,引导学生观察书中10袋大米的插图,每袋大米重100千克,同样的2袋就是200千克……10袋就是1000千克。这样的10袋大米才够1吨,获得丰富的表象,使学生认识到吨确实是一个比千克大得多的质量单位。还可以根据需要,寻找更多的素材来辅助教学。 (2)在活动中体验和感受吨。 吨这个质量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而且学生在日常

生活中也很少接触,不易直接感受。因此,在教学时应组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体验和感受。例如,可以抬一抬25千克的大米,然后推算多少袋有1吨,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1吨货物的多少,还可以组织学生互相背一背,感受一名学生的体重,然后在算一算、估一估多少名学生的体重是1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1吨。 编写意图 (1)“做一做”第1题,让 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 的物品有哪些,借助生活经验 丰富学生对吨的感性认识,感 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做一做”第2题,通 过现实的素材继续帮助学生积 累对1吨的感性认识,感受1 吨有多重,加深对1吨=1000 千克的认识。 (3)例8和相应的“做一 做”,教学质量单位吨和千克之 间的换算,根据吨和千克之间 的进率关系进行推理,锻炼学 生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建议 (1)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丰 富学生对吨的感性认识。 “做一做”的两道题目,为学生认识1吨提供了良好的机会。第1题,让学生看图,感受吨的使用情况,再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也可以用吨作单位。第2题,组织学生运用推理得出结论,还可以提供更多的生活素材让学生去感知1吨有多重。 (2)展示思维过程,让学生利用各种推理方法来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千米和吨的认识

千米和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千米,知道1千米的长度实际有多长,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适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表示测量结果 教学重难点分析: 能合理、灵活地运用千米、米等长度单位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知识点梳理: 课前热身 1、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学过的质量单位有:()、() 2、1米=()分米=()厘米=()毫米 3、70厘米=()分米 9千克=( )克 87毫米-37毫米=( )毫米=( )厘米 480克+520克=( )克=( )千克 1米-70厘米=( )厘米=( )分米 4 、在○里填上“﹥”、“﹤”、“=”。 70毫米○70厘米 6分米○58厘米 1米-2分米○8分米 990克○1千克 300克○3千克 1米○2分米30厘米 知识点一:认识千米 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单位。 千米也叫公里,它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通常情况下,测量一段路程或两地间的距离常用千米做单位。 一般地、一个标准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400米,2圈半就是1000米,合1千米【例1】绕足球场的跑道一圈有400米,跑5圈有多少千米?

【例2】把每小时的路程和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接起来。 【随堂练习】 (1)、从体育场到邮局,怎样走正好是1千米?(在图上把路线画出来,再计算。)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决。 知识点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1千米=1000米 把千米化成米,在千米数末尾加上3个0;把米化成千米,在米数末尾去掉3个0 【例1】3千米=()米5000米=()千米=()公里

《吨的认识》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新华区水源街小学 金密藏

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感受并认识吨的过程。 2、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 3、感受“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教学难点: 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形成表象。 教师准备:一袋大米、课件 学生课前调查:1、了解自己的体重。2、查资料:生活中什么物体的重量可以用吨作单位?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师:我们都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克、千克) 师:看到这两个质量单位你想说些什么? 生:克是用来计量比较轻的物体,千克是用来计量比较重的物体;1000克=1千克,1kg=1000g。用克作单位:一个二分硬币是1克,一袋盐是500克,10克黄豆大约35粒……用千克作单位:大约17个鸡蛋是1千克,两袋盐是1千克,5个苹果大约是1千克…… 二、问题情境 师:课前让大家测量了自己的体重,谁来说说你的体重? 师:同学们不仅测量了自己的体重,还计算出了自己这一组同学的总重量,哪个组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组同学的总重量? 师:很好,老师随意抽取了4个组同学的总重量,请先看看,这4个组一共有多少名同学?(30名) 师:你们能大胆的猜测一下,这30名同学的体重一共是多少千克吗? 师:到底谁估算的最准确呢?来,请大家在本上算一算这30名同学的总体重?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计算结果?(1014千克)你呢? 师:用我们学过的近似数的知识说说,1014千克大约是多少千克?(1000千克)师:1000千克,这么大的数,能不能用一个更合适的单位来表示呢?(吨) 师:对,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质量单位“吨”(出示课题),(同时出示初学思考题)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三个问题自学课本91、92页,看看从书中你能了解到

吨的认识

吨的认识》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教学目标: 1知道1吨=1000千克,能进行吨和千克间的简单换算。 2、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推理能力和估计重量的能力。 3、学生能在数学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与同学合作交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4、并通过学习渗透节约用水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 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对吨和千克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若干只装有10 千克水的塑料桶。可容纳50 千克左右水的大塑料桶 1 只。 课前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体重,并组织每个学生提一提装有10千克水的塑料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创设情境:出示4 个动物过桥图: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是好朋友,一天,他们来到一条小河边,发现小桥边有一个标志,是什么呀?(限重 1 吨) 师:“限重 1 吨”表示什么意思?师:你对“吨”有什么了解? 【设计意图】由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故事情景引入,抓住学生“童心”激发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情绪高昂,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主动积极地参加到学习的过程中。2.同学们说得对不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吨的认识”(出示课题,板书) (二)新授: 1.直观感受一吨水的重量 (1)估计:刚才每个同学都提了这样的一桶水,你估计这桶水有多重?为什么?(10千克)(2)经历:现在我把这样的 5 桶水倒入这只桶内,这只桶中的水大约有多少千克?谁认为自己能提起这桶水? (3)学生排队尝试 (4)这样的一桶水是10 千克,5桶这样的水是50千克,100 桶这样的水是1000 千克,也就是 1 吨。 (5)谁听清楚了 1 吨就是()千克?(板书 1 吨=1000千克) (6)想象一下,如果装了 1 吨的一桶水让你提,你能提得起来吗? (7)小结: A、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举例)用地秤来称。 B 、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 C、1吨=1000千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初步感知吨是一个比千克大的重量单位,是用来表示比较重的物体。 2.直观感受学生体重,加深对 1 吨的印象。 (1)找个喜欢的同学相互做背一背的游戏,了解对方有多重。 (2)统计汇报:你背的是谁?有多重?

吨的认识(1)

吨的认识 教学内容 P11-12,例6、例7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方法与过程 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难点 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具、学具准备 重100千克的大米、投影片若干张(或用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 1.同学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具体描述一下1克与1千克有多重.(可以举例说明) 2.填空. 1千克=()克3千克=()克 1000克=()千克5000克=()千克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里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 一筐苹果约重20()小兰体重约25() 一个鸡蛋约重50()一辆大卡车能装货约8() 最后一题填单位,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有的学生说出用“吨”做单位,问问他是如何知道的,说不出也不用详问,教师导入新课. 师说:卡车的载重量很大,上面一题用千克做单位不合适.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重量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吨.(板书课题:吨的认识)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教学吨的认识. (1)各小组汇报课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情况,如:称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跟父母一起去商店买5千克的粮食、油或蔬菜……自己拎回家,体会其重量.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板书有关数量.(2)提问:那么1吨到底有多重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引导:假设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重25千克,10个同学体重共多少千克? 40个同学的体重多少千克?(可找几个体重约25千克的同学,让每个同学都背一背,实际感受一下.)像这样40个同学的体重约是1000千克,也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 (4)提问:每袋水泥重50千克,那么多少袋水泥重1吨?一桶油重100千克,几桶油重1吨?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 教师小结:40个同学的体重、20袋水泥的重量以及10桶油的重量大约都是1吨.

吨的认识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11-12页例6、例7。 【教材分析】:本课时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1页测量的第三课时"吨的认识"。是一节常见量的概念教学课,同时又是一个大计量单位的教学。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质量单位中的克与千克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首先创设了生活中"过桥"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提出各种问题,探索有关质量的知识和方法。 【学生分析】:"吨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从学生的知识方面来看:已有克与千克的认识作基础。同时学生已使用人教版教材两年多,他们喜欢上数学课,善于独立思考,同时乐于合作交流,学生课上表现极为活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学生敢说敢想,愿意发表独立见解,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设计理念】: 1、在猜测中生成悬念。课一开始,让学生猜测老师的体重,不管合理不合理,对勇于猜测的学生,老师都给予表扬。在猜测的热烈氛围中,设置了"吨"的悬念。 2、在探究中生成概念。通过抬大米的实践活动,学生得出每袋重25千克的大米,要40袋,才正好是1吨。 3、在体验中生成新知。在抱抱你的好朋友、估计体重的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到吨的概念,并且由全班学生的总体重得出了"吨"与"千克"的化聚方法。在这样的亲身经历中让学生生成新知就显得很自然了。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换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猜测、推理及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真正感知数学取之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学会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2、难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准备】:主题图、多媒体课件,课前让学生测量自己的体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老师的体重。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 2、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课件出示蓝鲸及有关资料的介绍。) 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 3、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 教师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设计意图:从猜老师的体重和蓝鲸这一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导入,激发好胜心,使学生兴味盎然地参与到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去,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与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初步感知吨是一个大计量单位,并通过让学生举例、教师图片展示等途径,初步建立吨的观念。]

《吨的认识》实践二

实践二:精心选择质量“参照物”——《吨的认识》教学片断 活动说明:复习了“克”和“千克”的恰当运用及转换的进率之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体验活动: 全班50人分为5小组,在每组的最后排放置装满水的矿泉水桶(重20千克),师:今天我们来做一回小小搬运工。每一组的最后都有一桶重20千克的矿泉水,请每个同学搬运一个座位的距离,搬不动的可以请同学帮忙,最后将矿泉水桶搬运到讲台前来。 学生搬水,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搬运的过程中体会20千克有多重。 师:大家来说说,搬动20千克重的矿泉水是什么感觉? 师:搬得动吗? 生1: 搬得动,我可以一手提一桶。(大个儿的邓柠同学能一手提起一桶,但只能坚持一两秒钟,就吃力的放下了。) 生2:搬得动,但有些费力。(中等身材的陈耀阳两手并用,搬动了不到一米的距离。) 生3: 老师,太重了,我搬不动,是李子轩帮我搬的。(娇小的女生聂瑶倩没能搬动水桶) 师:我们班50人,平均每天喝掉一桶20千克的矿泉水(课件出示桶装矿泉水)请算一算,一周五天在校,我们班共喝掉多少千克矿泉水? 生:20×5=100(千克),我们班一周共喝掉100千克矿泉水。 师:三年级共有10个班,一周共喝掉多少桶矿泉水?共是多千克? 生1: 10×5=50(桶),一周共喝掉50桶矿泉水。 生2:100×10=1000(千克),三年级10个班一周共喝掉1000千克矿泉水。

师:是的,50桶这样的矿泉水重量为1000千克。为了方便计量,我们也可以把这样的50桶水用1“吨”来表示,“吨”是一个比“千克”更大的质 量单位,1吨=1000千克。 板书:1吨=1000千克 课件出示:估一估,算一算 一头牛重200千克,()头牛共重为1吨 一只羊重40千克,()只羊共重为1吨 一个西瓜重5千克,()个西瓜共重为1吨提供生活中不同质量的“参照物”,让学生在数量对比中进一步体会一吨有多重。 【点评】《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掌握知识,不能依赖死记硬背,而应以理解为基础,并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为了帮助学生真正了解“吨”这一质量单位,我注重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组织学生开展了“搬一搬”“估一估”等活动,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通过亲手操作、对比估算、观察了解等多种活动,主动构建对新的质量单位“吨”的多重认识。 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只靠观察得到认识。在质量单位的教学中,如果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体验过程仅仅用图片和动画代替,那么学生就难免只闻其重,不知其重。 “吨”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它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像“克”和“千克”一样能在生活中获得直接体验,教师无法在课堂上呈现1吨实物,让学生体验其实际重量。但我们可以通过选择“参照物”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让学生以常见的物品为中介,运用推理分析,体会到1吨的重量就相当于50桶20千克的矿泉水的总重。再提供三组不同质量的“参照物”,让学生在数量对比中进一步体会一吨有多重。

《吨的认识》优质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认识质量单位吨,感知1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知道质量单位间的关系,1吨=1000千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观察、猜想、推理、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吨的质量观念的形成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目标分析 吨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千克、克,而且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计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素材,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体会1吨的含义。吨是个比较抽象的质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不多,往往不能直接感受,因此,教学中组织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体验和感受1吨。多提供生活素材,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推理方法去感知1吨有多重,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教学质量单位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位的换算,让学生根据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关系进行推理,展示学生思维过程,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建立吨的质量观念,能熟练运用1吨=1000千克,正确进行吨和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 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四、教学准备 课件,10千克1袋的大米,学生自己准备的1桶水、1捆书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小朋友们喜欢去动物园玩吗?你们都喜欢什么动物,来看看大家了解这些动物们有多重吗?(课件出示以下动物图片) 一只鹦鹉大约重35()。 一只小兔大约重3()。 一只东北虎约重350()。

一头大象约重5()。 鹦鹉、小兔、东北虎的体重为什么选用克或千克作单位?说说你的想法。 这里大象的体重选用“克”或“千克”作单位还合适吗? 大象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你们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用吨作单位呢?举例说明。(课件出示相应图片)。 (课件出示课本例7)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用符号“t”来表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吨(板书:吨的认识)。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喜爱的熟悉的动物们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接下来在用千克表示比较重的物体质量是否合适时,引起学生已有认知的冲突,产生用新的质量单位来表示的需要,引出质量单位“吨”。 (二)活动体验、建构新知 1.初步认识1吨有多重 (1)思考:1吨有多重?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 (2)(出示课本图片)引导学生观察10袋大米,每袋重100千克,2袋重200千克…… 10袋是1000千克,就是1吨。1吨=1000千克。 (3)(出示图片)一只北极熊约重500千克,两只北极熊约有()千克,也就是()吨。 【设计意图】利用直观形象的生活素材,帮助学生体会1吨的含义,使学生认识吨确实是一个比千克大得多的质量单位。 3.活动体验1吨有多重 (1)共同体验1吨的重量。 每小组准备10千克一袋的大米,每人抱一抱,感受10千克的重量,再合作感受20千克、30千克的重量,引导学生推算多少袋有1吨。(课件演示100袋是1吨)(2)分组活动,感受1吨的重量。 ①每小组可以准备一桶水、一捆书、一位同学体重等不同的物品。 ②每位同学亲自抱一抱、抬一抬、背一背。 ③通过算一算、估一估得出多少同样的物品质量是1吨。 ④分组汇报结果。 (3)课本第32页做一做第2题。

《吨的认识》教学案例

《吨的认识》教学案例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人教小学三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量第三部分吨的认识 二、设计理念:本节课应该怎样体现新课程理念?是不是在教学量的意义时都应该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感受和体验呢?教师在教学以前应认真思考:哪些内容有必要而且有可能让学生直接去体验?哪些内容只能让学生借助推理和想象进行间接体验。在教学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实际含义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获得直接体验,但1吨有多重就不可能让学生直接去体验,只能借助间接体验和想象去理解。 三、学情与教材分析:“吨的认识”是一节常见量的概念教学课,同时又是一个大计量单位的教学。一般来说,学生对于大计量单位接触较少,观念的建立是比较困难的,是计量单位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 1.亲历体验较缺乏。因为计量单位太大,教师常采用观看图片、看书等其他一些形式代替学生的亲身体验,结果学生往往很难建立起“吨”的观念。 2.教学难点不突出。课中有建立“吨”的观念和进率的化聚两个教学内容。 由于建立“吨”的观念比较困难,很难操作,因此许多教师把剩余的大部分教学时间放在进率的化聚上,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觉得很枯燥。 本课题教学前,学生对质量单位千克和克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先通过两幅插图说明吨在实际中的应用,然后结合大米的重量,初步建立吨的观念,揭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接着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推算体重帮助学生哇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多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完整版)吨的认识教案

吨的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上第一单元:吨的认识。教学目标:1、学生在生活经验的提炼和重组中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2、学生在认识吨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质量单位这一系统。学会区分质量单位,灵活运用质量单位,会进行单位换算。3、学生在体验感受和学习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加强数感训练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上第一单元: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学生在生活经验的提炼和重组中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学生在认识吨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质量单位这一系统。学会区分质量单位,灵活运用质量单位,会进行单位换算。 3、学生在体验感受和学习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加强数感训练,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1、学生在体验感受活动中建立“1吨”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学生能独立地进行质量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学生在体验感受活动中建立“1吨”的观念。 课前准备:课件、课前调查实践卡、一袋25千克的大米、一桶矿泉水 一、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共同认识质量单位“吨” 1、开门见山,直接揭题: 师: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习了克和千克,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吨!(板书课题:吨的认识) 2、师:上课之前你们收集了许多与吨有关的信息,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交流。(3—4个) 谁还想说? 听到这里,你觉得什么时候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 师:对呀!很重很重的物品用吨做单位比较合适,小朋友再迅速地看一下收集的信息,是不是都这样,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如果学生介绍中有介绍,)则顺势介绍大宗物体:(课件)在生活中,还有一些象一堆煤、一堆钢材、一堆大米等很多物体聚在一起叫大宗物体,它们有很多也很重,通常也用吨做单位。 出示:计量较重或大宗物体的质量时,通常用吨做单位。二、创设情境,充分感知“吨” 师:看来小朋友都对吨有了初步的认识了,现在我们就进一

(完整版)苏教版吨的认识案例

生活数学,情景教学 --------------- 吨的认识案例及反思 【背景分析】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教学思想,我在认真研究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直面传统教材的局限,摸索着踏上通往新课程教学之路,并用自己的教学实践,努力地诠释新课程理念的内涵。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思想,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各种学生熟悉、兴趣的数学活动,实施"生活数学"教育,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我们的眼睛里,就在我们的生活里。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自己的生活实践活动,数学教学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充分的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发现、探究、认识和掌握数学。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由书本走向生活,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景当中。 课题:吨的认识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六册第47---49 教学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 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换算。 2、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应的问题。

课前准备:课件,25千克大米4袋,了解自己的体重和全班同学的平均体重,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物体的重量可以用“吨” 做单位。 教学过程: 一、四顾旧知、铺垫新知 师:在新课开始之前,咱们先做个游戏,游戏是:抱一抱你的好朋友。要求:抱你好朋友的同时,想一想他(她)的体重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在相互交流抱好朋友的感受。 师:请同学说自己的感受。(生各抒己见) 评析:通过猜测,培养了学生估测意识,提高了学生估计能力。师:那你觉得你好朋友的体重用什么质量单位比较合适? 生:千克 师:体重为什么不用“克”呢? 生1:“克”是用来测量非常轻的物体。 生2:说非常轻的物体要用“克”,我好朋友太重了,用“克”这个单位不合适。 生3:“克”是用来测很轻的东西,千克是用来测很重的东西,那我好朋友的重量要用千克。 师:小朋友真棒。 师:“克”、“千克”这些质量单位我们已经认识了,知道了很轻的重量用“克”做单位,很重的重量用“千克”做单位。如果计量非常重

三年级数学下册《千米和吨》知识点复习苏教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千米和吨》知识点复习苏教版 知识点 1.知道千米和吨的适用范围 2.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 3.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 认识千米 1.计量路程或测量公路、铁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千米又叫公里。 2.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 3.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方法:把千米换算成米,就是在千米末尾添上3个0;把米换算成千米,就是在米数末尾去掉3个0。 认识吨 1.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字母“t”表示。 2.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 3.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把吨换算成千克,就是在吨数末尾添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就是在千克数末尾去掉3个0。 练习三 1.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 2.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 3.用千米和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题

(1) M 表示( ) , KG 表示( ) , T 表示( ) (2)测量一本书的长和宽,一般用( )作单位,计量河流的长度通常用( )作单位,黄金首饰的重量用( )作单位。 (3)飞机每小时飞行 1千米, ( )小时飞行 5000米。 (4) 10千米 =( )米×5 (5)填“ ” 、“ ”或“ =” 4300米( ) 4千米 800千克( ) 8吨 参考答案 (1) M 表示( 米 ) , KG 表示( 千克 ) , T 表示( 吨 ) (2)测量一本书的长和宽,一般用( CM )作单位,计量河流的长度通常用( M )作单位,黄金首饰的重量用( g )作单位。 (3)飞机每小时飞行 1千米, ( 5 )小时飞行 5000米。 (4) 10千米 =( 2000 )米×5 (5)填“ ” 、“ ”或“ =” 4300米( ) 4千米 800千克( ) 8吨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2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11、12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道1吨=1000千克,能进行吨和千克间的简单换算。 2.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推理能力和估计重量的能力。 3.学生能在数学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与同学合作交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并通过学习渗透节约用水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对吨和千克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若干只装有10千克水的塑料桶。可容纳50千克左右水的大塑料桶1只。 课前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体重,并组织每个学生提一提装有10千克水的塑料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创设情境:出示4个动物过桥图: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是好朋友,一天,他们来到一条小河边,发现小桥边有一个标志,是什么呀?(限重1吨) 师:“限重1吨”表示什么意思? 师:你对“吨”有什么了解? 2.同学们说得对不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吨的认识”(出示课题,板书) (二)新授: 1.直观感受一吨水的重量 (1)估计:刚才每个同学都提了这样的一桶水,你估计这桶水有多重?为什么?(10千克) (2)经历:现在我把这样的4桶水倒入这只桶内,这只桶中的水大约有多少千克?谁认为自己能提起这40千克的水? (3)学生排队尝试 (4)这样的一桶水是10千克,4桶这样的水是40千克,100桶这样的水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 (5)谁听清楚了1吨就是()千克?(板书1吨=1000千克) (6)想象一下,如果装了1吨的一桶水让你提,你能提得起来吗? 2.直观感受学生体重,加深对1吨的印象。

吨的认识案例分析

《吨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分析 南太武实验小学查远荣 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在假日里你们常会跟妈妈上市场买东西吗?(电脑出示情境图) 师:看!星期天,妈妈带着小明去水果批发市场,走进市场,看到一袋袋、一箱箱的苹果,(出示图片苹果一个、一箱苹果)。看一个苹果有多重,约重 150();那一箱苹果约重10(),能填上什么单位呢? 生:一个苹果约重 150(克),一箱苹果约重10(千克)。 师:“克”、“千克”这些质量单位我们已经认识了,知道了一个苹果的重量用“克”做单位,一箱苹果的重量用“千克”做单位。这些苹果都是用大卡车运来的,大卡车能装很多很多的苹果,一辆大卡车能装多重是苹果呢?就要用比“千克”更大的质量单位“吨”,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吨”。 二、自主探索 1、教学吨的认识 师: 1吨到底有多重呢? 生: 1吨是1000个1千克。生: 1吨有10袋大米那么重。…… 师:你们想体验一下吗?老师准备了一大桶水,现在请同学们推举出我们班的一位大力士,先来提一提这桶水,展示一下你的实力。提得困难,再请一个来提! 师:请问你感觉重不重?重!(不重!那就请你从这儿提到教室后面来返 10趟,行吗?)到底有多重?我们来称一称。(20千克) 师:大家都提过水,这两位也是大家推选的大力士,看他俩提这桶水的样子,你们觉得这桶 20千克的水重吗? 生:重! 师:这桶水的质量是 20千克,50桶这样的水大约重1吨,想象一下一次提得起1吨吗?可见1吨是很——重!50桶这样的水才大约重1吨,说明1吨=()千克?你是怎样想的?生:我想一桶水重 20千克,50桶重多少千克?就是用20千克乘50等于1000千克,也就是1吨。(师板书: 1吨=(1000)千克) 师:为了让每个同学都能感受一下。有哪些同学的体重大约重 25千克的?好!现在请你们互相背一背,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重,请问大约多少个同学的体重合起来才够1吨重?生: 40个同学。

三年级认识千米和吨

认识千米和吨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 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 一枚1元硬币厚约3()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课桌长约10() 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 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 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5.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出示照片) 我们学校的跑道从()——()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 明确: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1000米) 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 提问:1千米里面有几个100米吗?(10个) 追问:走100米你花了多长时间?如果让你走1000米要多长时间?走1000米的感受和100米的一样吗? 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发言。 (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3)提问:课前我们做过调查,我们学校的环形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几圈是1千米? 学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 回答预测: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吨的认识(1)》教案

吨的认识(1) 教学目标 1.知道1吨=1000千克,能进行吨和千克间的简单换算。 2.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和估计重量的能力。 3.学生能在数学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与同学合作交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并通过学习渗透节约用水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知道1吨=1000千克,会对吨和千克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若干只装有10千克水的塑料桶。可容纳50千克左右水的大塑料桶1只。 课前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体重,并组织每个学生提一提装有10千克水的塑料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老师的体重。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

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 2、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课件出示蓝鲸及有关资料的介绍。) 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 3、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 教师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二、自主探究 1.课件出示例7前两幅图,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吨”。 提问: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看到了吊车吊起的集装箱重2吨,火车一节车厢可以装载60吨的货物。 教师强调: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吨用字母表示为“t”。 2.课件出示例7,引导学生推导千克和吨之间的进率。 提问:每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小组讨论后汇报:10袋大米重1000千克。 向学生说明:1000千克就是1吨,即1吨=1000千克。 3.引导学生感受1吨有多重。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吨的认识(2)》教案

测量 吨的认识(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各种可能的方案。 难点: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启发,明确目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吨与千克的换算,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了吨这个单位,比如载重汽车运货物,能运2吨的汽车,能运3吨的货车,请同学们看一看这道题,我们今天一起学习解决这一类问题。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出示例题:一辆载质量2吨的汽车,一辆载质量3吨的汽车,

如果每次每辆都装满,怎样安排能恰好运完8吨煤? (1)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2)试一试列表汇总 这几种方案哪一种更合适,检验一下,看①和④两种方案是不是正好运完8吨煤。方案一:用载重2吨的车,正好4次。 8÷4=2 方案四:用载重2吨的车运1次,运3吨车运2次,刚好8吨运完。 2×1+3×2=8 2.让学生通过筛选得出最佳方案。 三,检测目标 1.课本第33页“做一做”。 2.练习七第4题,小组合作探讨运货方案。 3.租船问题 小船限坐4人,大船限坐6人,我们一共28人。

(1) 如果每条船坐满,可以怎样租船? 第一种方案:4+6×4=28(人)答:租1条小船,4条大船。 第二种方案:4×4+6×2=28(人)答:租4条小船,2条大船。 第三种方案:4×7=28(人)答:租7条小船。 (2) 如果租一条大船10元,租一条小船8元,哪个租船方案最省钱? 第一种方案:4×10+8=48(元) 第二种方案:2×10+4×8=52(元) 第三种方案:7×8=56(元) 答:第一种方案最省钱。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第33页“做一做”。 (1)由题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师明确要求怎么付钱,就是求30元里面有几个5元和几个2元,同时需考虑到5元和2元的张数各自只有6张,即最多只能取6张5元或2元。试问如果没有这个条件,怎么做,加上这个条件后怎么做?这样有什么区别?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用列表法把各种可能的方案列出来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案。 (3)汇报交流结果,集体订正。 五、总结提升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哪些收获?

吨的认识教学案例

《吨的认识》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1、12页例6、例7,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三的第1—第3题。 教材与学情分析: 《吨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基础上教学的。它是一节常见量的概念教学课,同时又是一个大计量单位的教学。一般来说,学生对大计量单位接触较少,概念的建立是比较困难的,是计量单位教学的难点。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怎样将“1吨”这个抽象的事物,以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拉近1吨与学生的距离,是这堂课的重点和难点。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感受”中发展。 目标设计: 1.使学生认识质量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质量间的简单换算。 3.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2.难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袋50千克重的大米、课前让学生测量自己的体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老师的体重 (1)师:同学们,你们能猜猜数学老师的体重吗? (2)猜完后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在猜的时候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如果用克作单位会怎样呢?(数字很大、麻烦)(3)学生回答后师小结:计量较轻的物体用克作单位,而计量较重的物体用千克作单位。 2.师出示图片:一只鲨鱼约重3000千克;一头非洲象6000千克;一头鲸鱼重72000千克。 (1)学生齐读后师提问:这些动物又重又大用千克作单位怎么样?(数字很大) (2)师再出示图片:一大堆石头、一艘轮船……说明:生活中像这样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还有很多,如果计量它们的质量用千克不太合适,该用什么呢? 3.揭示课题 计量重的或大宗物品一般用吨作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吨。(板书:吨的认识) 【评析:通过猜老师的体重,唤起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回忆,接着通过观看场景图,初步感知在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时,需

三年级数学下册《千米和吨》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下册《千米和吨》知识点 复习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千米和吨》知识点复习苏教版 知识点 1.知道千米和吨的适用范围 2.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 3.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 认识千米1.计量路程或测量公路、铁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千米又叫公里. 2.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 3.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方法:把千米换算成米.就是在千米末尾添上3个0;把米换算成千米.就是在米数末尾去掉3个0. 认识吨1.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字母“t”表示. 2.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 3.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把吨换算成千克.就是在吨数末尾添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就是在千克数末尾去掉3个0.练习三1.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 2.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 3.用千米和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题 (1) M表示( ) , KG表示( ) , T表示( ) (2)测量一本书的长和宽,大凡用( )作单位,计量河流的长度通常用( )作单位,黄金首饰的重量用( )作单位.

(3)飞机每小时飞行1千米, ( )小时飞行5000米. (4) 10千米=( )米×5 (5)填“ ” 、“ ”或“ =” 4300米( ) 4千米800千克( ) 8吨 参考答案 (1) M表示(米) , KG表示(千克) , T表示(吨)(2)测量一本书的长和宽,大凡用( CM )作单位,计量河流的长度通常用( M )作单位,黄金首饰的重量用( g )作单位. (3)飞机每小时飞行1千米, ( 5 )小时飞行5000米. (4) 10千米=( 2000 )米×5 (5)填“ ” 、“ ”或“ =” 4300米( ) 4千米800千克( ) 8吨

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二

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二

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二教学流程 教学步骤教师指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课前参与1.关于吨的知识你能知道些什么? 2.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吨作单位?举出几个例子。可以看课本或课外书,可以问家长也可以在生活中找。通过课前调查增加学生对吨的感性认识,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二、激趣导入 熊老弟、马大哥、牛大伯、鹿妹妹一起去参加森林运动会,走到一座小桥前发现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这是什么意思?它们能过桥吗?该怎样过? 2.解释: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释限重1吨的意思。用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借助直观形成表象1.关于吨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整理: 2 / 8

A、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举例)用地秤来称。 B、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 C、1吨=1000千克。 2.感知1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激趣:1吨到底有多重,你想知道吗? 推算:一个三年级的学生体重大约是25千克,多少个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 观察感知,形成表象:请40个同学站在讲台上,这些同学的体重合起来就大约是1吨。 学生依据课前搜集的资料来回答。 用自己的方法来推算,然后告诉同学们自己的算法。 观察感知,产生联想,形成表象。展示课前的学习情况和课前搜集的资料,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3 / 8

4 / 8

B、杨大哥的车装载3头大象,每头大约重5吨。 C、李师傅的车装载6吨大米和7000千克的面粉。 D、张大伯开着一辆限载4吨的卡车装载着10头牛,每头大约重500千克。 你想对超载的叔叔说什么?(告诉学生:在陕西省80%的车祸都是由于超载造成的。)假如你的亲戚中有人是司机,你今天回去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4.小明的日记: 今天早上,我吃了一根重45千克的火腿肠,喝了一袋重225千克的牛奶,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坐上了大约重1克的出租车,来到了动物园。我们先看了大约重80吨的熊猫,又看了大约重8千克的大象。我说:这么大的象,大概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吧?爸爸说:不对,世界上最重的动物是蓝鲸,一头蓝鲸的重量大约是150-200千克呢。我想:那一头蓝鲸的重量就相当于二十几头大象的重量,二十几头大象挤在一块该有多大呀?蓝鲸可真大﹗ 看了小明的日记,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你要向他学习什么?独立思考后在组内交流。把自己组的设计方案记下来。然后在班内汇报。 说出设计理由。 独立思考后回答。 5 / 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