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考化学总复习分类资料

中考化学总复习分类资料

中考化学总复习分类资料
中考化学总复习分类资料

中考化学总复习

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区别: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区别:看化学式是不是只有一种元素符号

如:O 2是单质,CO 2是化合物 区别:在化学变化中,

是否可以再分

(单位为“1”,省略不写) 三者的关系:

缓慢氧化会引起自燃,两者都是氧化反

原子核 原子

核外电子(—) 中子(0) 质子(+) 注: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 阴离子 原子

得e 失e 失e

得e

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 2O 2 === 2H 2O + O 2 ↑ 此反应MnO 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

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 Cl -

HNO 3==H + + NO 3- H 2SO 4==2H + + SO 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 OH - NaOH==Na + + OH - Ba(OH)2==Ba 2+ + 2OH -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 3==K + + NO 3-

Na 2SO 4==2Na + + SO 42- BaCl 2==Ba 2+ + 2Cl -

25、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 2CO 3 .10H 2O 、CuSO 4 . 5H 2O )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

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基本知识、理论:

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 氧气占21%, 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 2 、CO 、SO 2、H 2S 、NO 等物质

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 3(氨气)、CO (一氧化碳)、CO 2(二氧化碳)、CH 4(甲烷)、

SO 2(二氧化硫)、SO 3(三氧化硫)、NO (一氧化氮)、 NO 2(二氧化氮)、H 2S (硫化氢)、HCl (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 42-(硫酸根)、NO 3-(硝酸根)、CO 32-(碳酸根)、ClO 3-(氯酸)、

MnO 4-(高锰酸根)、MnO 42-(锰酸根)、PO 43-(磷酸根)、Cl -(氯离子)、 HCO 3-(碳酸氢根)、HSO 4-(硫酸氢根)、HPO 42-(磷酸氢根)、

H 2PO 4-(磷酸二氢根)、OH -(氢氧根)、HS -(硫氢根)、S 2-(硫离子)、

NH 4+(铵根或铵离子)、K +(钾离子)、Ca 2+(钙离子)、Na +(钠离子)、 Mg 2+(镁离子)、Al 3+(铝离子)、Zn 2+(锌离子)、Fe 2+(亚铁离子)、 Fe 3+(铁离子)、Cu 2+(铜离子)、Ag +(银离子)、Ba 2+(钡离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课本P 80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 -1,氟-1,溴为-1)

风化是化学变化,

潮解是物理变化 注意各酸根或

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氢(H) 氦(He) 锂(Li) 铍(Be) 硼(B) 碳(C) 氮(N) 氧(O) 氟(F) 氖(Ne) 钠(Na) 镁

(Mg) 铝(Al) 硅(Si) 磷(P) 硫(S)

氯(Cl) 氩(Ar) 钾(K)

钙(Ca)

+ + + + + + + + + +

+

+ + + + +

+ + + +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a.金属单质。如:钾K 铜Cu 银Ag 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 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 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 2(氧气)、N 2(氮气) 、H 2(氢气) F 2(氟气)、Cl 2(氯气)、Br 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 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 (氧化镁)、NaCl (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 4(高锰酸钾)、K 2MnO 4(锰酸钾)

MgSO 4(硫酸镁)、CaCO 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课本P73. 要记住这27种元素及符号和名称。

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直接由原子

构成的单质 读:直接读其元素名称

(稀有气体的可加多个

“气”字或不加也可)

读:气体单质在其元素

名称后加多个“气”

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2n 2

个电子(n 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 有2个)

,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值

说明:(1)PH 值=7,溶液呈中性;PH 值<7,溶液呈酸性;PH 值>7,溶液呈碱性。

(2)PH 值越接近0,酸性越强;PH 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 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

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3)钾、钙、钠三种金属比较活泼,它们直接跟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置换出氢气

10、物质的结构:

稳定结构:

①最外层8电子

②第一层为最外

层2电子

7891011121314

6543210碱性增强 中性 酸性增强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11、化学符号的意义及书写:

(1)化学符号的意义:a.元素符号: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b .化学式:本知识点的第5点第(1)小点 c .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d .化合价符号: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当符号前面有数字(化合价符号没有数字)时,此时组成符号的意义只表示该种粒子的个数。

物质

化合物 存在状态 表示方法

单质

元素符号 元素

宏观组成 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质量—相对分子质量

微 观 构 成 核外电子(—)

表示方法

元素符号

质子(+)

中子(0) 化学式 由原子构成

结构

表示方法

原子

分子 原子核

分类

无机化合物 纯净物

单质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

氧化物 酸

有机化合物

化合物

混合物

离子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表示方法 离子符号 相对质量—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和

符号前有数字时符

号所表示的粒子

元素符号:原子 化学式:分子 离子符号:离子 如:5CO 2 只表示5个二氧化碳分子 如:4Mg 2+

只表示4个镁离子

如:3S 只表示3个硫原子

C

A

B a

b

c

(2)化学符号的书写: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 b .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学式表示 c .离子的表示方法:用离子符号表示 d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用化合价符号表示

注:原子、分子、离子三种粒子个数不只“1”时,只能在符号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 12、原子、分子、离子、元素和物质(纯净物和混合物)间的关系:

13、

14、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固(+固)]

[固+液]

简易装置

[固+液] 排水法

向上 排空气法

向下 排空气法

蒸发溶剂、加入溶质、升高(或降低)温度

加入溶剂、降低(或升高)温度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如: 钙离子:Ca 2+

如: 氢原子:H 如: 二氧化碳分子:CO 2

如正二价的镁元素:Mg +2

如:两个氧原子:2O(而不是O 2,O 2是分子); 7个二氧化碳分子:7CO 2; 两个钙离子:2Ca 2+

先写出粒子的符号,再在符号前面标出粒子的个

元素

单质

化合物 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不同种元素组

成的纯净物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 分子

构成

分化 离子

得或失电子

直接结合

物 质

聚集

结合

15、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以及它们的区别:

气体氧气(O

2)氢气(H

2

)二氧化碳(CO

2

药品高锰酸钾(KMnO4)或双氧水

(H2O2)和二氧化锰(MnO2)

[固(+固)]或[固+液]

锌粒(Zn)和盐酸(HCl)

或稀硫酸(H2SO4)

[固+液]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和稀盐酸(HCl)

[固+液]

反应原理2KMnO4 == K2MnO4+MnO2

+O2↑

或2H2O2==== 2H2O+O2↑

Zn+H2SO4=ZnSO4+H2↑

Zn+2HCl=ZnCl2+H2↑

CaCO3+2HCl=CaCl2+H2O+

CO2↑

仪器装置P36图2-17(如14的A)

或P111. 图6-10(14的B或C)

P111. 图6-10

(如14的B或C)

P111. 图6-10

(如14的B或C)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

集气瓶,若木条复燃,

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

点燃木条,伸入瓶内,木条

上的火焰熄灭,瓶口火焰呈

淡蓝色,则该气体是氢气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

是否变浑浊,若浑浊则

是CO2。

收集方法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

②瓶口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

①排水法(难溶于水)

②瓶口向下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

①瓶口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

(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验满(验纯) 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

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

燃,氧气已满,否则没

<1>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

的试管口;<2>靠近火焰,

移开拇指点火

若“噗”的一声,氢

气已纯;若有尖锐的爆鸣

声,则氢气不纯

用燃着的木条,平放在

集气瓶口,若火焰熄

灭,则已满;否则没满

放置正放倒放正放

注意事项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当用第一种药品制取

时以下要注意)

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

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

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

底部使试管破裂)

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

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

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

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

流,使试管破裂)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

插入液面下;

③点燃氢气前,一定要

检验氢气的纯度(空气

中,氢气的体积达到总

体积的4%—74.2%点燃

会爆炸。)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

插入液面下;

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MnO2

16、一些重要常见气体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

化学性质用途

氧气(O2)无色无味的气

体,不易溶于

水,密度比空气

略大

①C + O2==CO2(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1、供呼吸

2、炼钢

3、气焊

(注:O2具有

助燃性,但

不具有可燃

性,不能燃

烧。)

②S + O2 ==SO2(空气中—淡蓝色火

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

③4P + 5O2 == 2P2O5(产生白烟,生

成白色固体P2O5)

④3Fe + 2O2 == Fe3O4(剧烈燃烧,火

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

体)

⑤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

出热量

氢气(H2)

无色无味的气

体,难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小,

是最轻的气体。

①可燃性:

2H2 + O2 ==== 2H2O

H2 + Cl2 ==== 2HCl

1、填充气、

飞舰(密度比

空气小)

2、合成氨、

制盐酸

3、气焊、气

割(可燃性)

4、提炼金属

(还原性)

②还原性:

H2 + CuO === Cu + H2O

3H2 + WO3 === W + 3H2O

3H2 + Fe2O3 == 2Fe + 3H2O

二氧化碳(CO2)无色无味的气

体,密度大于空

气,能溶于水,

固体的CO2叫“干

冰”。

CO2 + H2O ==H2CO3(酸性)

(H2CO3 === H2O + CO2↑)(不稳定)

1、用于灭火(应

用其不可燃烧,

也不支持燃烧

的性质)

2、制饮料、化

肥和纯碱

CO2+ Ca(OH)2 ==CaCO3↓+H2O(鉴别CO2)

CO2 +2NaOH==Na2CO3 + H2O

氧化性:CO2 + C == 2CO

CaCO3 == CaO + CO2↑(工业制CO2)

一氧化碳(CO)无色无味气体,

密度比空气略

小,难溶于水,

有毒气体

①可燃性:2CO + O2 == 2CO2

(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气体燃料)

1、作燃料

2、冶炼金

②还原性:

CO + CuO === Cu + CO2

3CO + WO3 === W + 3CO2

3CO + Fe2O3 == 2Fe + 3CO2

(跟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血液

输氧的能力)

高温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高温

解题技巧和说明:

一、 推断题解题技巧: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

1、 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 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 2、CuO 、Fe 3O 4、C 、FeS (硫化亚铁) 蓝色:CuSO 4?5H 2O 、Cu(OH)2、CuCO 3、含Cu 2+ 溶液、

液态固态O 2(淡蓝色)

红色:Cu (亮红色)、Fe 2O 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 )、含Fe 3+ 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FeSO 4?7H 2O 、含Fe 2+ 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 2(OH)2CO 3] 无色气体:N 2、CO 2、CO 、O 2、H 2、CH 4 有色气体:Cl 2(黄绿色)、NO 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 3(此气体可使湿润pH 试纸变蓝色)、SO 2

有臭鸡蛋气味:H 2S

3、 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① 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 4、AgCl (就这两种物质) ② 蓝色沉淀:Cu(OH)2、CuCO 3 ③ 红褐色沉淀:Fe(OH)3

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

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 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 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4、 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 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O 2 + 2NaOH == Na 2CO 3 + H 2O (H 2CO 3 + 2NaOH == Na 2CO 3 + 2H 2O ) SO 2 + 2KOH == K 2SO 3 + H 2O H 2SO 3 + 2KOH == K 2SO 3 + 2H 2O SO 3 + 2NaOH == Na 2SO 4 + H 2O H 2SO 4 + 2NaOH == Na 2SO 4 + 2H 2O ② 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O 2 + H 20 == H 2CO 3 SO 2 + H 2O == H 2SO 3 SO 3 + H 2O == H 2SO 4 N 205 + H 2O == 2HNO 3

(说明这些酸性氧化物气体都能使湿润pH 试纸变红色)

5、 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 碱性氧化物和碱都可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uO + 2HCl == CuCl 2 + H 2O

Cu(OH)2 + 2HCl == CuCl 2 + 2H 2O CaO + 2HCl == CaCl 2 + H 2O

Ca(OH)2 + 2HCl == CaCl 2 + 2H 2O ②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生成的碱一定是可溶于水,否则不能发生此反应) K O + H O == 2KOH Na O +H O == 2NaOH

BaO + H 2O == Ba(OH)2 CaO + H 2O == Ca(OH)2 ③不溶性碱加热会分解出对应的氧化物和水:

Mg(OH)2 == MgO + H 2O Cu(OH)2 == CuO + H 2O 2Fe(OH)3 == Fe 2O 3 + 3H 2O 2Al(OH)3 == Al 2O 3 + 3H 2O

二、 解实验题: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一)、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 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 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 4(并且可以检验杂

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 除CO 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 2)、NaOH 溶液、

KOH 溶液、碱石灰等

③ 除HCl 气体可用:AgNO 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 )、石灰水、

NaOH 溶液、KOH 溶液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

者生成新的杂质。

(二)、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 2、CO 、CH 4)或用CO 、H 2还原CuO 、Fe 2O 3之前,要检

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 、SO 2、NO 2)的性质实验时,在

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 点燃烧掉; SO 2、NO 2用碱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三)、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 3冲洗;碱流到桌上,用稀醋酸冲洗。 ② 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Ⅰ、酸先用水冲洗,再用3 - 5% NaHCO 3冲洗; Ⅱ、碱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

Ⅲ、浓硫酸应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

(四)、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1、制O 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 2O )

2、用盐酸和锌粒制H 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 2O )、氯化氢气体(HCl ,盐酸酸雾)(用

稀硫酸没此杂质)

3、制CO 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 2O )、氯化氢气体(HCl )

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CaCl 2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 和CaO )、生石灰、

无水CuSO 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

除HCl 气体的试剂:AgNO 3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 )、澄清石灰水、NaOH

溶液(或固体)、KOH 溶液(或固体)

[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HCl 气体反应]

(五)、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

1、有CO 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 2,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 ,再将经过灼热的CuO 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黑色CuO 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要变浑浊。

2、有H 2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份,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 ,再将经过灼热的CuO 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无水CuSO 4中。现象:黑色CuO 变成红色,且无水CuSO 4变蓝色。

3、有CO 2的验证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六)、自设计实验

1、 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将蜡烛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洁净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小水珠生成 证明蜡烛有氢元素 ②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蜡烛有碳元素 2、试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CO 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图 把两支蜡烛放到具有阶梯的架上,把此架放在烧杯里(如图),点燃蜡烛,再沿烧杯壁倾倒CO 2 阶梯下层的蜡烛先灭,上层的后灭。 证明CO 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三、解计算题:

计算题的类型有:①有关质量分数(元素和溶质)的计算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③由①和②两种类型混合在一起计算

(一)、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 = ╳ 100%

(二)、化合物(纯净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 ╳ 100%

(三)、混合物中某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计算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 100%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某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化合物质量

混合物质量

(四)、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元素质量

某元素质量分数= ╳100%

混合物质量

或:某元素质量分数=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五)、解题技巧

1、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已知什么,求什么,有化学方程式的先写出化学方程式。找

出解此题的有关公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①设未知量

②书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③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

④列出比例式,求解

⑤答。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提纲

一、应掌握的知识点

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在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7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0.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1.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12.溶液都是混合物。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等。

1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5.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16.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18.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H2、C、CO。其中属于单质的是C、H2。属于化合物的是CO。

19.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20.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肯定变化

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21.2H2表示两个氢分子;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表示两个氢离子。

22.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23.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溶质的质量。

24.酸的pH<7;如:HCl、H2SO4、CO2通入水中;

碱的pH>7;如:NaOH、Ca(OH)2、CaO溶于水、Na2O溶于水、Na2CO3

中性溶液pH=7。如:水、NaCl

25.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2 2 8 2 ,该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2,核电荷数为12,

核外电子数为12,最外层电子数为2,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成为阳离子。

26.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是(1)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2)温度达到或超过可燃物的着火点。

27.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8.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

29.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等。

30.化合价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碳二四,铁二三,二四六硫都齐

全,铜汞二价最常见。(其他口诀也可)

31.空气中的污染性气体有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二氧化氮NO2。

3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对空气没有污染。

33.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占78%,其次是氧气,占21%。

34.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燃烧的是氧气O2。

35.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略重,不易溶于水,液态氧和固态氧均为淡蓝色。

36.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37.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在做此实验时,应预先在瓶底放水或细砂,原因是防止

熔融的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38.磷在氧气中燃烧,呈黄色火焰,生成大量的白烟。烟是固体。

39.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40.实验室制取氧气所用的药品是(1)氯酸钾(白)和二氧化锰(黑)的混合物;

(2)高锰酸钾;其中在反应中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4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42.氢气的用途有(1)冶炼金属(还原性);(2)焊接金属(可燃性);(3)探空气球(比空气轻)。

43.实验室制取氢气所选用的药品是锌和稀硫酸。

4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

45.在天然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可用来切割玻璃。

46.所学物质中为黑色的是木炭C,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铁Fe3O4。

47.用墨书写的字画常年不褪色,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

48.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

49.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的沉淀是碳酸钙CaCO3。

50.煤气中毒实际上就是一氧化碳CO中毒。

51.为了证明某物质中含有碳酸盐,应滴加稀盐酸。

52.假酒可导致人失明,甚至死亡,假酒中含有甲醇。

53.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54.甲烷(CH4)在空气中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55.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剂变成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56.碱可以使紫色石蕊试剂变成蓝色;使无色酚酞变成红色。

酸具有挥发性。氢氧化钠(NaOH)敞口放置,质量会增加,因为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而且可以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58.用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抹墙,逐渐变硬的原因是由于石灰浆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

了碳酸钙。

59.不能用NaOH干燥的是SO2、CO2、HCl。

60.硫酸铜晶体的俗称是蓝矾或胆矾。固体二氧化碳的俗称是干冰。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烧碱、火碱、苛性

钠。碳酸钠的俗称是纯碱。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消石灰

61.五种白色沉淀是AgCl、BaSO4、CaCO3、BaCO3、Mg(OH)2;一种蓝色沉淀是

Cu(OH)2;一种红褐色沉淀是Fe(OH)3。其中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是AgCl和BaSO4。

62.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63.可以用酒精灯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

64.用滴管往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不应伸入试管中。

65.CO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色。

66.收集气体应用集气瓶;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需用量筒;溶解较多固体时应用烧杯;取用粉末状固体药

品一般使用药匙;取用块状药品应使用镊子。加热时常用酒精灯。

67.氧气的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氢气的收集方法是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二氧化碳的收

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

68.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在进行操作时,应先通氢气,后加热,原因是排净试管中的空气,防止混

合气体加热时爆炸。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氢气,原因是防止灼热的铜再次被氧化。

69.酒精灯火焰温度最高的是外焰。

70.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71.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带火星的木条在集气瓶口复燃。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燃着木条在集气瓶口熄灭。

72.能区别盐酸和硫酸的试剂是氯化钡BaCl2溶液。

73.能鉴别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水的试剂是石蕊试剂。

74.在氧气、稀硫酸、熟石灰、干冰四种物质中,可用来金属除锈的是稀硫酸;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熟石灰;可用于潜水、抢救病人的是氧气;可用作人工降雨的是干冰。

76、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轻,难溶于水。

77、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重,能溶于水。

78、由饱和溶液到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79、由不饱和溶液到饱和溶液的方法是降低温度、增加溶质或减少溶剂。

80、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种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质量。

81、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就是说在20℃时,100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食盐36克。

82、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和压强。

83、若要分离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的物质,应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84、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

85、粗盐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

86、浓硫酸在稀释时,应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不停搅拌。

第一部分元素化合物知识

(一)三大气体的性质和用途:氧气、氢气、二氧化碳

1、氢气、氧气、二氧化碳性质的比较:

1)物理性质:

三大气体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H2无色无味气体比空气溶于水O2无色无味气体比空气溶于水CO2 无色无味气体比空气溶于水2)化学性质:

H2

⑴可燃性⑵还原性H2+ O2 点燃H2+ CuO △

O2

⑴与金属⑵与非金属⑶与化合物

Mg+ O2 点燃

Fe+ O2 点燃

C+ O2 点燃

S+ O2 点燃

P+ O2 点燃

CH4+ O2 点燃

C2H5OH+ O2 点燃

CO+ O2 点燃

CO2

⑴与水⑵与石灰水⑶与碳CO2+ H2O = CO2+ Ca(OH)2 = CO2+ C高温

2、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用途的比较:

氢气用途氧气用途二氧化碳用途

⑴填充气球

⑵高能燃料

⑶冶炼重要金属⑴支持燃烧

⑵供给呼吸

⑶用于炼钢

⑴灭火

⑵作工业原料(制饮料、纯碱、化肥等)

⑶“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⑷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甲烷

1.物理性质:

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H2无色无味气体比空气溶于水CO无色无味气体比空气溶于水CH4 无色无味气体比空气溶于水2.化学性质(可燃性):

H2

可燃性H2、CO、CH4的检验

H2+ O2 点燃点燃后,⑴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小烧杯,烧杯内壁

没有,该气体是;⑵在火焰上方罩

一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石灰水变,

该气体是;另一气体就是。

CO CO+ O

2

点燃

CH4 CH

4

+ O2 点燃

(三)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的三种物质:氢气、一氧化碳、碳

1.物理性质:

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

H2无色无味气体比空气溶于水CO无色无味气体比空气溶于水

C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中的不同。

金刚石和石墨是由元素组成的的物质;它们的物理性质,但化学性质。(填:相同、不同)

2.化学性质:

H2

可燃性⑵还原性H2+ O2 点燃H2+ CuO △

CO CO+ O

2 点燃CO+ CuO △

基础知识

石灰

C CuO

B 干燥剂

A C

C+ O 2 点燃

C+ CuO 高温 (四)碳酸钙:(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⑴受热会分解:CaCO 3 高温 ;⑵可溶于盐酸:CaCO 3+ HCl = (五)铁:

1.物理性质:银白色(有时黑色)、固体、质软

2.化学性质: ⑴铁与氧气 ⑵铁与酸:Fe+ HCl= Fe+H 2SO 4=

⑶铁与硫酸铜:Fe+CuSO 4= 3.铁的合金:生铁与钢 纯铁 钢 生铁

组成(含碳量)

0 0.03~2% 2%~4.3%

小 大

性能

硬 度 小 大

韧 性 好 差

练习:

1.长期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上常附着一层白膜,其名称是 ,形成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是 ;要除去这层白膜,可向瓶中加少量_______(填名称)溶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要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可加入少量 (填名称),如果有 产生(填现象),就说明生石灰中含有石灰石;要除去生石灰中的石灰石,可将其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右图,为了除去氢气中的少量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可 将混合气体先通过 ,再通过 ,(填A 、B )

即得到纯净、干燥的氢气;当混合气体通过B 时,气体应 从 通入(填a 、b )。

4.为了测定水煤气的组成,用右图A 、B 、C 装置连接后,

将水煤气通入。测定时发现A 中质量增加,B 中黑色粉末 变红,C 中出现浑浊。回答:

⑴装置连接顺序应是:(填A 、B 、C ) 水煤气→ → → ;

⑵A 质量增加,说明水煤气中含有 ; ⑶C 中的现象说明水煤气中含有 。 5.写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⑴ CO 中混有少量CO 2: ; ⑵ FeSO 4(CuSO 4): ; ⑶ NaCl (Na 2CO 3): ; ⑷ Fe 粉(Fe 2O 3): 。

第二部分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一)物质的组成

生锈:Fe+O 2+H 2

O → (主要成分);防锈的方法有 。

燃烧:Fe+O 2 点燃 置换反应。Fe 的化合价变化: 价→ 价

宏观上 只说种类,不说个数 由 组成的; 物质

微观上 既说种类,又说个数 由 等粒子构成的;分子是由 构成的

⑵ ⑶

干燥剂

A 澄清

灰水

B

a b

例1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 、 等。如铜是由 构成的;甲烷是由 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和 构成的。

例2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水电解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 和 ;水电解产物中的粒子是 和 。

例3 下列叙述错误的有

A 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B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C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D 水分子是氢、氧元素组成的;

E 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二)原子的构成

例4 用化学符号表示:1个氢原子 ,2个氧分子 ,3个亚铁离子 ,2个硫离子 ,

4个硫酸根离子 ,3个铵根离子 ,2个碳酸分子 。

(三)物质的分类

例5 下列既不是有机物,也不是无机物的是

A .CO 2

B .

C C .H 2CO 3

D .CH 4

例6 用“⑴单质 ⑵化合物 ⑶氧化物 ⑷有机物 ⑸非金属 ⑹混合物”的序号填写:氧气属于 ;水属于 ;氯酸钾属于 ;硫酸属于 ;二氧化碳属于 ;酒精属于 ;食醋属于 。

(四)化学用语

1、元素符号及其化合价: ⑴元素及其化合价

原子 原子核

电 子: 质子:质子数………

中子:中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

决定了元素的 决定了原子的

元素的

元素的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 ;相对原子质量≈ + 。 在阳离子中:核电荷数 质子数 电子数; 在阴离子中:核电荷数 质子数 电子数。 一价K 、Na 、*Cl 、H 、Ag ; 二、三Fe ,二、四C ,*三、五N ; 二价*O 、Ca 、Ba 、Mg 、Zn ; *二、四、六S 都齐全; 混合物:空气、煤、石油、天然气、水煤气、石灰石、大理石、各种溶液

物质 纯净物 金 属:Mg 、Al 、Zn 、Fe

稀有气体:He 、Ne 、Ar

固态非金属:C 、S 、P 气态非金属:H 2、O 2、N 2 非金属

单 质 化合物 有机物:CH 4、C 2H 5OH 非金属氧化物:CO 2、H 2O 金属氧化物:Na 2O 、Fe 2O 3 氧化物 其它无机物 HCl 、H 2SO 4、H 2CO 3 NaOH 、Ca(OH)2 KCl 、(NH 4)2SO 4

无机物 一般由 构成 多数由 构成 多数由 构成 阳离子:Na +、Mg 2+、Al 3+、 NH 4+

离子

阴离子:Cl -、O 2- 、S 2- 、 SO 42-、CO 32-、NO 3-、OH -

带电的原子团

⑵常见原子团及其化合价

物质名称 硫酸

碳酸 硝酸 氢氧化钠 氯化铵 化学式及原子团

的化合价 -2 H 2S .O 4 -2 H 2C .O 3 -1 HN .O 3 -1 NaO .H +1

N .

H 4Cl 带点元素的化合价

2、化学式及其名称: 1)单质的化学式: 2)化合物的化学式:

例7 写出下列个物质的化学式: 氯化铁 ,硫化钠 ,氧化铁 ,氯化铵 ,氢氧化钙 , 碳酸钠 ,硫酸铝 ,硫酸亚铁 ,硫酸铵 。 3、化学方程式及其书写与配平: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2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例8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⑴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 ⑵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⑶实验室用锌与硫酸制取氢气: ; ⑷铁与盐酸反应: ; ⑸铝与硫酸反应: ; ⑹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 ⑺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 ; ⑻宋朝时期的湿法冶金所发生的反应: ; ⑼高炉炼铁中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氧化铁)所发生的反应: 。 (五)化学反应类型 1、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四大基本类型) 1)化合反应:A+B+…→C 如

2)分解反应:A →B+C …

3)置换反应:A+BC →B+AC 如 ⑴金属、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Fe 、C 、He ⑵气态非金属:H 2、O 2、Cl 2、N 2 ⑴写:化学式 ⑵配:化学计量数(配平) ⑶注:反应条件、↓、↑ ⑴最小公倍数法

例 Al + Fe 3O 4 高温 Fe + Al 2O 3 ⑵奇数配偶法 例 FeS 2 + O 2 点燃 Fe 2O 3 + SO 2 ⑶观察法 例 Fe 2O 3 + CO 高温 Fe + CO 2 请

⑴氧化物:MgO 、Na 2O 、Fe 2O 3 (某化某) ⑵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K 2S 、NaOH 、NH 4Cl ;Na 2CO 3、Al 2(SO 4)3、NH 4NO 3

某化某 某酸某 2Mg+O 2 点燃 2MgO

CO 2+H 2O=H 2CO 3 有 参加时,化合价改变 2CO+O 2 点燃 2CO 2 2H 2O 通电 2H 2↑+O 2↑ CaCO 3 高温 CaO+CO 2↑ 有 生成时,化合价改变 2KMnO 4 △ 2K 2MnO 4+MnO 2+O 2↑ H 2+CuO △ Cu+H 2O (或C+CuO )

Zn+H 2SO 4=ZnSO 4+H 2↑(金属与酸) 化合价 变

4)复分解反应(第8章学习。AB+CD →BD+AC 如2NaOH+CuSO 4=Cu(OH)2↓+Na 2SO 4) 5)例外的反应:

⑴ CO+CuO △ Cu+CO 2 (CO 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⑵ CH 4+2O 2 点燃 2H 2O+CO 2 (有机物燃烧的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

有得、失氧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得到氧的物质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失去氧的物质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例9 在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⑴Fe+CuSO 4=FeSO 4+Cu ⑵CO+FeO △ Fe+CO 2

⑶CH 4+2O 2 点燃 2H 2O+CO 2 ⑷Fe 2O 3+6HCl=2FeCl 3+3H 2O ⑸2CO+O 2 点燃 2CO 2 ⑹H 2CO 3 △ CO 2↑+H 2O

例10 在Al+Fe 2O 3 高温 Fe+Al 2O 3中, 被还原, 发生还原反应, 是还原剂。

第三部分 化学计算

(一)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1.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2.求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求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4.求一定量物质中含某元素的质量 (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反应的质量比。

例1 某有机物8g 完全燃烧生成18g 水和22g 二氧化碳,该有机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例2 在反应3A+2B=2C+D 中,A 、B 两物质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3:4,若生成C 和D 共21克,则反应消耗B 质量是 。

例3 在反应2A+B=2C 中,1.2g A 完全反应生成2g C ,又知B 的相对分子质量32,则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例4 炼铁时用含Fe 2O 3 60%的赤铁矿32t ,可冶炼出含杂质4%的生铁多少吨?

第四部分 化学实验

(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⑴做到“三不”:口、鼻、手

⑵取“最少量” ⑶用剩的药品,应放入指定的容器里 1.固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 试管

2.液体药品的取用:

⑴瓶塞倒放 注意 ⑵标签向着手心 取一定量液体 ⑶瓶口紧挨着试管口

*3.浓酸、浓碱的使用:

实验台

皮肤 眼睛 液体:1mL~2mL

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块状:镊子 粉末状:药匙或纸槽 粉末:试管倾斜

块状:试管横放 量筒:

滴管:悬空滴加 规格选用:尽可能小;一次量取 读数:凹液面最低处 酸:碳酸氢钠;水;抹布

碱:稀醋酸;水;抹布 酸:水;3%~5%NaHCO 3(浓硫酸:布;水;3%~5% NaHCO 3) 碱:水;硼酸 酸: 碱:

水 注

意事

二、托盘天平的使用:

托盘天平只能用称量固体药品,托盘天平能称准到0.1g

使用步骤

三、连接仪器装置:连接顺序:自上到下,自左到右 四、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先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里,再用两手紧贴容器外壁。 若装置不漏气,导管口应有气泡冒出 五、物质的加热: ⑴酒精灯 ⑵酒精灯的火焰

⑶可受热仪器

⑷用试管加热

⑸试管夹: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手拿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六、过滤:

⑴过滤能除去液体中混有的难溶固体。 *⑵过滤要做到: “一角”:滤纸折叠成的圆锥形角度要与漏斗内壁相吻合; “二低”: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 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末端要紧靠三层滤纸; 漏斗末端要紧靠烧杯内壁。 七、蒸发:蒸发能除去溶液里的溶剂。

⑴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⑵当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就停止加热,防止固体烧焦。用蒸发皿余热使滤液蒸干。 八、洗涤仪器:

洗涤试管:水洗;刷洗;

*干净标志:内壁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二)粗盐提纯:(除去粗盐中难溶于水的泥沙)

主要步骤 玻璃棒的作用

调零:①游码移零;②调整螺母

放纸:

称量:①称量物放在左盘…;②先加大砝码,再加小砝码,后移游码 复原: 酒精≤2/3 用火柴点燃 用灯帽盖灭 焰心 内焰 外焰~加热 加热液体:试管、蒸发皿、烧杯、烧瓶

加热固体:试管、蒸发皿

固体:先预热,后固定加热

液体: 液体≤1/3

先预热,后不时地移动试管

油污:热纯碱溶液或洗衣粉

难溶固体:稀盐酸 ⑴溶解:加快溶解 ⑵过滤:引流

⑶蒸发:使液体受热均匀 ⑷回收:转移固体 ⑴溶解

⑵过滤⑶蒸发

2020年中考化学热点题型揭秘:科学渗透题

科学渗透题 例1 下列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 象的是均良好 )( ) 解析 A 中通入二氧化碳时,虽然氢氧化钠溶液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是无明显现象; B 实验过程中,由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试管内的压强变小,从而导致液体在试管内上升,能观察到明显现象; C 实验过程中,由于滴加 NaOH 溶液后瓶内压强变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小气球会膨胀,可以看到明显现象; D 实验过程中,滴加 NaOH 溶液后瓶内压强变小,烧杯内的水会倒吸入锥形瓶内,可以观察到明显现象。 答案 A 例 2 如下图所示,调节杠杆平衡。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 1:通入 CO2 一段时间后,活性炭包下沉,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实验 2:加热细铜丝团一段时间后移走酒精灯,观察到铜丝变为黑色(CuO) ,细铜丝团 _____ (填“上升”或“下沉”)。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 3:一段时间后,铁粉包下沉,是因为铁粉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反应。 解析 (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瓶内的二氧化碳,所以活性炭包增重。(2)铜在加 热的条件下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质量增加,所以细铜丝团下沉。 (3) 铁同时与水和氧气接触时发生了生锈,铁锈的质量大于铁的质量,所以一段时间后,铁粉包下沉。 (装置气密性

答案 (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二氧化碳,质量增加(2)下沉 (3) 水和氧气同时接 触 例 3 红萍是太空舱中提供 O2 和吸收 CO2 的一种水生植物。当初我国科研人员为了研究与人共存情况下红萍的供氧能力,建立了受控密闭试验舱并放置18.9m2的红萍立体培养 装置,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多次的地面模拟试验。密闭舱全天保持稳定充足的光照强度,其他条件适宜, 2 名志愿者进入密闭舱中生活,每隔 1 小时测定一次舱内 O2 和 CO2浓度, 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中考化学选择题专题分类汇总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014年中考化学选择题训练 图像(选择题) 1、根据右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t 1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 C .t 2 ℃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D .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 方法提纯甲 2、下列 4 个坐标图分别表示 4 个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溶解度 (g/100 水) 蔗糖的质量/g A B C D A .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B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 C .加热氯酸钾固体至质量不再减轻 D .20℃时向蔗糖的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蔗糖固体 3、在一定质量的甲溶液中逐渐加入乙至过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的 关系,能用右下图曲线表示的是 序号 甲 乙 ① ② ③ ④ ⑤ HCl 溶液 HCl 溶液 BaCl 2 溶液 CuSO 4 溶液 H 2SO 4 溶液 NaOH 溶液 大理石 Na 2CO 3 溶液 铁 粉 锌 粒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⑤ D .②⑤ 4、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 Na 2SO 4、Na 2CO 3、BaCl 2、NaOH 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溶 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沉淀中滴加稀盐酸,沉淀的量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 如右图所示。由此推断白色固体中…………………………………………………( ) A .可能存在 Na 2SO 4 B .可能存在 NaOH C .肯定不存在 BaCl 2 沉淀(g)

(完整版)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变质问题汇编-20xx化学中考热点.doc

专题 1 探究—常见物质变质问题 氢氧化钠变质的知识归纳 1、 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 :敞口放置,与空气中的 反应,生成了 。 化学方程式: 2、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 : ( 分别滴加酸、碱、盐溶液,各为一种方法 )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 或者 ,如果 ,说明已变质。 原理: ; 。 ②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 滴加 ( 或者 ) ,如果 ,说明已变质。 原理: ③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 ( 或者 ) ,如果 ,说明已变质。 原理: 3、检验氢氧化钠是完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的方法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 滴加足量的 CaCl 2 溶液,过滤,取滤液再滴加少量酚酞溶液, 如果溶液变红色, 说明溶液 ;如果溶液呈 , 说明氢氧化钠 。 原理:( 1)氢氧化钠和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溶液是为了除 尽生成的碳酸钠,这时会产生白色沉淀,然后滴加酚酞溶液,如果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 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如果溶液不变红,说明没有氢氧化钠了,完全变质了。 Na 2CO 3 + BaCl 2 = BaCO ↓ + 2NaCl ( 注意:除去碳酸钠时,不能用氢氧化钙,因为氢氧化钙与碳酸钠 3 反应会生成新的氢氧化钠,会干扰对氢氧化钠的检验。 Na 2CO 3 + Ca(OH) 2 = CaCO 3↓ + 2NaOH ) 4、如何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中的碳酸钠。 滴加适量 溶液,然后过滤,就得到氢氧化钠溶液,再蒸发,就得到氢氧化钠固体。 化学方程式: ( 注意:①不能选用盐酸或硫酸等酸液,因为酸与碳酸钠反应的同时也会与氢氧化钠反应,而 且会生成 NaCl 或 Na 2SO 4,引入了新的杂质。②不能用氯化钙等盐溶液,因为它们会碳酸钠反应生成了 NaCl ,引入了新的杂质。 ) 其它常见物质变质的知识小结: 烧碱( NaOH )放在空气中变质: 检验 : 取样滴加稀 HCl, 若有气泡产生 , 则已经变质 . 消石灰 [Ca(OH) 2] 放在空气中变质: 检验 : 取样滴加稀 HCl, 若有气泡产生 , 则已经变质 . 生石灰 (CaO)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检验 : 取样用试管加热 , 若试管内壁有小水珠产生 , 则已变质 . 铁生锈 : 检验 : 观察颜色 , 若有红色粉末在表面 , 则已变质 . 铜生锈 :2Cu + O 2 + CO 2 + H 2O===Cu 2(OH)2 CO 3 检验 : 观察颜色 , 若有绿色粉末在表面 , 则已变质 .

【中考聚焦】江苏省中考化学分类汇编 化学与能源

化学与能源 18.(8分)(2014?南京)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充分燃烧1000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 A.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 B.该天然气中不含硫元素 C.煤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 D.煤和天然气的燃烧都有温室气体产生 (3)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氢能等. (4)2014年南京青奥会火炬使用的燃料为A物质,纯净物A在B物质中充分燃烧,发生反 应:A+5B3C+4D(部分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在上述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的物质为氧气(或O2). ②A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2 . 解:(1)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 故答案为:石油; (2)根据图示可知,天然气和煤燃烧后都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等质量的天然气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比等质量的煤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少很多,因此燃煤更容易导致酸雨,对环境影响比较大;二者燃烧都会产生导致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气体;因为天然气燃烧后会产生二氧化硫,说明天然气中含有硫元素; 故答案为:AD; (3)正在使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氢能、风能、地热能、太阳能等; 故答案为:风能;氢能(答案合理即可); (4)由微观示意图可知,B是氧气,C是二氧化碳,D是水,因为:A+5O23CO2+4H2O, 根据反应过程可知,氧气具有氧化性,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改变可推出A物质的化学式为:C3H8.其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8)=9:2.

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答案)

雅安市 2017 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 化学试题 本试题卷分为第Ⅰ卷 ( 选择题) 和第Ⅱ卷 ( 非选择题) 两部分。全卷: 满分 90 分; 考试时间: 物理、化学共 150 分钟。 第Ⅰ卷 ( 选择题共 36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座位号用 0. 5 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位置上; 非选择题用 0. 5 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计算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 1 C - 12 O - 16 Cl - 35. 5 Na - 23 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12 个小题, 每小题 3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 下列能量的转化中, 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热水 B. 水力发电 C. 燃烧天然气做饭 D. 电取暖器取暖 2.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液氢 B. 冰水混合物 C. 干冰 D. 生铁 3. 智能手机是一种多功能通讯工具, 一款智能机通常含有 41 种以上的化学元素。手机屏幕大部分用的是硅酸铝玻璃, 下列关于硅酸铝玻璃性质的推测正确的是 A.透光性好 B. 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 C. 易溶于水 D. 见光易分解 4. 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恢复原状,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合理的是 A. 分子质量增大 B. 分子个数增多 C. 分子间间隔变大 D. 分子体积变大 5. 下列化学用语关于数字“3”的意义, 说法正确的是 ①3Hg ②Fe3 + ③S03 ④3H2 O A.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③ B.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② C. 表示原子个数的是④ D. 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①

全国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 1.某混合溶液含有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钡,为逐一分离其中的金属元素,所加试剂均过量,且理论上氢氧化钠的消耗量最少。所加试剂1-3顺序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B.氯化钠、氢氧化钠、硫酸钠 C.氯化钠、稀硫酸、氢氧化钠D.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先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会和硝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和硝酸钠,但同时也会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氢氧化银后迅速分解成氧化银,无法将金属元素逐一分离,故A错误; B、先加入氯化钠,氯化钠只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硝酸钠,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银元素,再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只和硝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的沉淀和硝酸钠,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铜元素,再加入硫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钡元素,所加试剂顺序正确,故B正确; C、第二个所加试剂为稀硫酸的话,又因试剂均过量,那么在第三种加入氢氧化钠试剂时氢氧化钠要和过量的稀硫酸反应,氢氧化钠的消耗量就比B选项中的多了,故C错误。 D、硫酸银是微溶物,溶液中多了也会沉淀下来,所以第一步试剂加入硫酸钠的话,无法将硫酸钡和硫酸银给逐一分离,故D错误。 故选B。 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操作方法 A FeCl3CuCl2过量铁粉、过滤 B碳粉氧化铜通入足量的一氧化碳加热 C CaCl2溶液稀盐酸过量CaCO3、过滤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氯化铜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除去杂质氯化铜后会引入新杂质氯化亚铁,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 B、在加热的条件下,不但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碳粉也能与氧化铜反应,该方法会将欲保留的物质反应掉,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 C、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将杂质转化为欲保留的物质,且碳酸钙不溶于水,反应后过滤掉过量的碳酸钙,滤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钙,符合除杂原则,选项正确; D、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将杂质转化为欲保留的物质,但蒸发时过量的盐酸挥发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 除杂的原则: 1、不能引入新杂质; 2、除杂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欲保留的物质发生反应; 3、最佳的除杂方法是除杂剂与杂质反应生成欲保留的物质。 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D

2019年中考化学热点“科技类新闻”专题(4则)

【中考题原创】 2019年中考热点“科技类新闻”专题 湖北省石首市文峰中学刘涛 【新闻背景1】为纪念门捷列夫发明元素周期表诞生的第150周年。联合国大会宣布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IYPT 201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本部法国巴黎市启动“化学元素周期表国际年”活动开幕式,全世界范围将推出一系列纪念活动。 【中考题原创】 1.2019年被联合国确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目前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 B.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序的依据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C.元素周期表有十六个纵行,也就是十六个族 D.元素周期表已发展成为一个稳定的形式,它不可能再有任何新的变化 2.超级金属铼可制造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如图是铼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铼直接由铼原子构成B.铼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5 C.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g D.铼的元素符号是Re 3.“化学家的主要工作是耕耘元素周期表”。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图示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⑴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名称为,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 电子。 ⑵X2﹣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的元素符号是,它处在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 ⑶元素周期表中同族和同周期元素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变化规律。观察第二、三周期的元素,

均以(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开头,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同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相同。 ⑷请问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元素周期表将具有哪些重要的科学意义?(至少说明一点)。 参考答案:1.A;2.C;3.⑴铝;失去;⑵S;三;⑶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⑷利用元素的规律性有利于化学研究有章可循;研制出新材料和新药物;科学家发现第8周期元素;未来探索从119号元素开始尚未开垦的领域等。 【新闻背景2】2019年10月19~21日,第五届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将在西安高新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大会主题为“烯连丝路、聚焦应用、共赢未来”,通过石墨烯新材料构建连接丝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合作通道,打造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全球石墨烯产业发展共同体,助力西安打造“硬科技之都”和全球石墨烯产业创新高地。 【中考题原创】 1.我国石墨烯年产量在全球规模最大。石墨烯是首个发现的二维空间材料,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制备得到。下列关于石墨烯认识中有错误的是() A.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石墨烯和金刚石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 C.石墨烯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在一定条件下,石墨烯可以还原氧化铜 2.2019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将在西安举行,助力西安打造“硬科技之都”和全球石墨烯产业创新高地。 ⑴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强度最高的材料,比钻石还坚硬,碳单质具有不同物理性质的 +6 2 4 原因是。 ⑵石墨烯由碳原子构成,碳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碳原子最外层 电子数为,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 ⑶石墨烯属于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石墨烯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请写出反应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⑷最近,研究人员利用石墨烯解决了植入手术细菌感染难题,植入物表面覆上一层石墨烯保护层,这是利用石墨烯的化学性质为。 ⑸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单层碳原子面材料,目前已知石墨烯的导电性能和光学透明性最出色,请列举出石墨烯的最新科技应用有。 【参考答案】1.A;2.⑴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⑵4;2;⑶单质;C+O2CO2;化合反应;⑷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⑸制造超级电容器、高能量锂电池、防弹衣、飞机材料、太空电梯缆线等。 【新闻背景3】瑞典皇家科学院2019年10月9日宣布: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古迪纳夫、斯坦利?惠廷厄姆和日本科学家吉野彰,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所做出的贡献。轻巧、可充电且能量强大的锂离子电池已在全球范围内被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等各种产品,并可以储存来自太阳能和风能的大量能量,从而使无线通讯、无化石燃料社会成为可能,有利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中考题原创】

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生学业考试 化 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l 至4页为选择题.共25分,5至8页为非选择题,共55分。全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 一12 0—16 Na 一23 Cl 一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令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5分) 1.5月,孙中山先生铜像回迁至南京市新街口。铜及铜合金属于 A .天然材料 B .金属材料 C .复合材料 D .合成材料 2.下列属于蛋白质类食品的是 A .米饭 B .鸡蛋 C .黄瓜 D .菜油 3·金属钒被誉为“合金的维生素”。五氧化二钒(V 2O 5)中钒元素的化合价为 A .一3 B .+ 1 C .+ 3 D .+5 4.F 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读取液体体积 C.稀释浓硫酸 D.点燃酒精灯 5.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蜡烛燃烧 B .花生霉变 C .瓷碗破碎 D .火药爆炸 6.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 .木炭 B .硫粉 C .红磷 D .铁丝 7.中国志愿者王跃参加了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航天飞行试验。有探测资料表明,火星上存在丰富的镁资源。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镁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镁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 C .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 D .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8.合理施用化肥是农作物增产的有效措施之一。下列物质中可用作氮肥的是 A .CO(NH 2)2 B .KCl C .Ca 3(PO 4)2 D .CaSO 4 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2020-2021全国中考化学综合题的综合中考模拟和真题分类汇总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 1.党的十九大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我省是“三农大省,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 (1)科学保护和使用土地当前,土壤酸化是引起土地生产潜力减退的重要原因,施用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①在种植农作物之前,首先要检测土壤的酸碱度,请写出用pH试纸检测土壤酸碱度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化肥 某化肥可能含有KNO3、NH4Cl、(NH4)2CO3、(NH4)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份,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已知:AgCl、BaSO4均是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实验探究) (实验评价)在步骤②中不能用氯化钡溶液代替硝酸钡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反思)铵态氮肥不能和熟石灰混合使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____________(只写1个)。 (3)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联合收割机等许多农用设备的工作部件主要由钢铁组成。试计算如果冶炼2000t含杂质2%的生铁,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 _______? 【答案】向土壤中加入蒸馏水,振荡、静置,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上层清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熟石灰显碱性,可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有氨味产生 (NH4)2CO3 AgNO3溶液加入BaCl2溶液会有NH4Cl生成,干扰NH4Cl的检验。 2NH4Cl+ Ca(OH)2 = CaCl2 + 2NH3↑+ 2H2O 3500 t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常见化肥的检验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020年中考化学时事热点汇编 人教新课标版

2020年中考时事热点 纵观近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题,不难看出试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试题利用时事热点新闻为素材考查学生基本的化学知识。这些试题具有“起点高,落点低”,“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特点。本文就2020年8月至2020年4月国内外发生的重大热点新闻为背景,编创一些化学试题,以期对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做一展望。 热点一: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和物理奖 ①瑞典皇家科学院于2020年10月6日宣布: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日本科学家根岸英一和铃木章共同获得202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表彰他们在有机合成领域中“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的卓越研究,开发出更有效的连接碳原子以构建复杂有机分子的方法。 ②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5日宣布:将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开创性研究。 编创试题: 1.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研究理论有助化学家合成开发出更多复杂的有机物。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A.醋酸(CH3COOH) B.食盐(NaCl) C.酒精(C2H5OH) D.甲烷 (CH4) 2.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CO.NO等有害气体,治理尾气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尾气中CO和NO在表面发生反应,生成空气中最多的气体和参与光合作用的气体。 ⑴.铂钯合金在汽车尾气转换过程中加快其化学反应速率,而铂钯合金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没有变化,则铂钯合金是一种() A.氧化剂B.吸附剂C.催化剂D.乳化剂 ⑵.写出上述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研制出赫克反应.根岸反应和铃木反应等三种有机合成方法,可用于有机小分子在钯催化作用下精确.高效合成大分子,实行废物零排放,则完全符合______________的研究特点。 3.2020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发现石墨烯的开创性研究者,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的结构示意图分别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金刚石石墨C60石墨烯A.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 B.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C.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这四种物质的结构中都是每个碳原子连接3个碳原子 4.石墨烯是首个发现的二维空间材料,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制得。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碳单质,下列关于三种碳单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种碳单质都是黑色固体

初中化学中考题分类专项

初中化学中考题分类专项 一、按物质的组成、构成、性质、用途、变化等角度分类 1.物质的分类标准有多种,标准可以是物质的组成、性质、用途等。请根据所学知识,按照物质的性质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填物质的化学式): 小苏打、一氧化碳、尿素、硝酸钾、甲烷、酒精 分类标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物质:(2)______________(不少于三种) 2.分类就是按照组成、用途或性质等不同标准来归类。下列三种物质中有一种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组成或物质类 3.在初中化学阶段,我们学习过许多物质的应用,如图: 你认为C应当归入(1)组,理由是(2)。 4.归纳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根据所学知识,从变化的角度将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分类: ①洗涤剂除餐具油污;②用水冲洗试管壁上的高锰酸钾;③盐酸除铁锈;④汽油除油污;⑤食醋除水垢;⑥炉具清洁剂除油污。 (1)属于一类的有(填序号);(2)分类的依据是。 5.比较、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是甲、乙两个同学对KN03、Cu0、NaCl、K2S04、H20、NH4Cl六种物质的分类情况,请回答问题: 你同意__________ __ (“甲”或“乙”)同学的分组,理由是_____ ____。 6.归纳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根据物质的构成从N2、C、CO2、He、KClO3、KCl六种物质中选出部分物质归为一类,回答下列问题: (1)选出一组物质的化学式有;(2)这样分类的理由是 。 二、实验分类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面是我们在初中化学课中经历过的实验。

若按实验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进行分类,应将待分类组实验归为(1) 组(填字母),你的分类依据是(2) 。 2.化学实验培养了我们科学的思维方法,也增强了我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可以把化学实验从“实验装置、物质的性质、探究的方法”等角度进行分类。现有如下实验: 若请你将实验C 归类,你会选择(1) 组(填“A”或“B”),理由是(2) 。 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化学课上做过许多实验,例如: 若按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分类,应将实验C 归为(1) 组(填“A”或“B”),理由是(2) 三、按化学式或化学用语的意义进行分类 1.归纳、分类是学习化学重要方法。请根据化学式的意义从“N 2、CO 2、H 2S 、SO 2、Cu 、He ”六种物质中选出部分物质归为一类,回答下列问题:(1)选出的一组物质的化学式 ;(2)分类的依据是 。 2.归纳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根据化学用语的意义,对下列符号N 2、2He 、O 2、H 2O 2、Pt 、H 2、2Ag 、Ne 进行分类。回答下列问题: (1)选出的一组符号为 ;(2)分类的依据是 。 四、自拟分类标准 1.归纳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将我们学过的粒子: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分类标准: ,包括粒子 。 2.比较、归纳、总结是我们学习研究应当具备的一种能力。请根据下图,结合所学知识自拟分类标准,对下图进行分类。(填序号 ) 3.下面是同学对盐酸,一氧化碳、水、氧气四种物质分类的几种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你赞同的分类方案是 ;本方案的分类依据是:

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答案) 新 人教版

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 (满分55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1----10小题每小题1分,11---15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8山东省淄博市,1题,1分)我国航天技术已走在世界的前列。“天宫一号”上太阳能电池板的基板是由玻璃纤维制成的。玻璃纤维属()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复合材料 D.有机高分子材料 【答案】B 2.(2018山东省淄博市,2题,1分)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今年3月22-28日是第三十一届“中国水周”,珍惜水资源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热蒸发时水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水由液态变为气态 B.降温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水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 C.参与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 O光合作用C6H12O+602 D.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反应时水分子中的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答案】C 3.(2018山东省淄博市,3题,1分)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C.煤焦化制得煤焦油 D.关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答案】C 4.(2018山东省淄博市,4题,1分)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发展和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分离溶液中的固态物质B.稀释浓硫酸C.配制溶液D.测试某溶液的酸碱度 【答案】A 5.(2018山东省淄博市,5题,1分)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不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硅 B.海水中含量最高元素是钠 C.石油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氢 D.人体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

初中化学 中考化学原子的构成分类汇总

原子团概念 原子团: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原子构成,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以整体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 常见的原子团:SO42-CO32-NO3-OH-MnO4-MnO42-ClO3- PO43-HCO3-NH4+ 碳酸氢根(HCO3-)硫酸氢根(HSO4-)磷酸氢根(HPO42-)磷酸二氢根(H2PO4-) 注意:原子团只是化合物中的一部分,不能脱离物质单独存在,因此含原子团的物质必定有 三种或三种以上元素,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含原子团。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为更小的粒子原子。 原子的构成 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中存在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定义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对于原子的认识远在公元前5世纪提出了有关原子的观念。但没有科学实验作依据,直到19世纪初,化学家道尔顿根据实验事实和严格的逻辑推导,在1803年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分子与原子的异同点 分子原子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构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化学反应前后并没有变成其它原子相似点 (1)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2)质量、体积都非常小,彼此间均有一定间隔,处于永恒的运动中 (3)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 (4)都具有种类和数量的含义

例谈中考化学热点

浅谈中考化学热点——低碳经济 【摘要】本文简单地讲述了低碳经济的经济模式和低碳生活,以及人们的一些认识误区应对的一些措施等,更主要是通过应用举例来说明这是中考热点。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中考热点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低碳经济也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 现代能源中,不论是煤、石油或是天然气在化学结构上都是以碳(C)元素为骨架有机碳化合物,所以以这种高含碳化石能源推动的经济发展方式被称为高碳经济。而这类能源是不可再生的。与高碳能源相对的,水电、风能、太阳能、氢能,以及生物质能这些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能源则属于“低碳”可再生清洁能源,对应的经济发展方式称为“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向选择。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上海“世博会”上也有很多关于低碳的设计和运用。在低碳经济问题上,人们需澄清一些认识上的误区。首先,低碳不等于贫困,贫困不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第二,发展低碳经济不会限制高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和所属的类别都正确的是( ) A.甲烷、CH4、有机物 B.锰、MN、金属单质 C.氯酸钾、KCl03、金属氧化物 D.氧化汞、HgO、非金属氧化物 2.目前,科学家打算合成一种“二重构造”的球形分子,方法是把足球型的C60分子融进足球型的Si60分子中,使外面的Si原子与里面的C原子结合。下列与这种物质有关的一些说法中,错误的是()。 A.是由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B.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C.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400 D.Si60分子的体积比C60分子大 3.现有①液态氧;②铁锈,③食盐水;④小苏打;⑤氢氧化钾;⑥石油。对上述物质的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 A.盐——③④ B.纯净物——④⑤⑥ C.碱——①⑤ D.混合物——②③⑥ 4.许多物质的名称中含有“水”。“水”通常有三种含义:①表示水这种物质;②表示物质处于液态;③表示水溶液。下列物质名称中的“水”不属于以上三种含义的是 ( ) A. 重水 B. 氨水 C. 水银 D. 水晶 5.欲将粗盐提纯并用所得精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粗盐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的速度 B.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滤液蒸干时停止加热 C.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等步骤 D.配制溶液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酒精灯、量筒、烧杯、玻璃棒等 6.右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碱之间的包含、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⑤所属物质 类别的是( ) A.①单质、③化合物 B.②碱、⑤氧化物 C.④碱、⑤含氧化合物 D.④含氧化合物、③氧化物

2020-2021全国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的综合备战中考真题分类汇总含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 1.只含一种杂质的硫酸溶液M,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再加足量的稀盐酸,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M中一定含有碳酸钠 B.图中ab间(不含a、b两点)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 C.bc 段表示沉淀部分消失,有气泡产生 D.d点溶液中的溶质为两种 【答案】B 【解析】 【分析】 稀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硫酸钡沉淀和水,硫酸钡不溶于稀盐酸中,稀盐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根据题意,只含一种杂质的硫酸溶液M,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再加足量的稀盐酸,开始沉淀增加,然后沉淀不变,最后沉淀减少一部分,然后保持不变。 【详解】 A、M中一定不含有碳酸钠,因为是硫酸和碳酸钠二者反应生硫酸钠和水、二氧化碳,不能共存,不符合题意; B、ab过程中沉淀不变,说明加入的盐酸与过量的氢氧化钡反应,氢氧化钡显碱性,故图中ab间(不含a、b两点)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符合题意; C、bc段表示沉淀部分消失,因为溶液中不可能存在碳酸根,故沉淀中没有碳酸盐沉淀,故无气泡产生,不符合题意; D、d点溶液中有溶于盐酸的沉淀与盐酸反应生成的盐,有盐酸与剩余的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的氯化钡,还可能有剩余的盐酸,故溶质不少于两种,不符合题意。故选B。 2.下列所示的图象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 A.向pH=12的Ca(OH)2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向碳酸氢钠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C.在40℃,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晶体析出 D.将足量的金属镁片和锌片分别和等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pH=12的Ca(OH)2中不断加水,稀释Ca(OH)2,使碱性减弱,PH不断减小,但不可能会小于7,故A错误, B、向碳酸氢钠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故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的气体质量不断增大,故B正确, C、在40℃,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晶体析出,由于温度不变,故同温下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C错误, D、将足量的金属镁片和锌片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产生氢气的氢元素全部来自酸,故当消耗的稀硫酸质量相等时,产生的氢气也相等,故D错误,故选B。 【点睛】 解答图像类的题目抓住“三点一走势”,即首先看清楚横、纵坐标各表示的量,然后从起始点、转折点、终点还有量的变化趋势来进行分析解答。 3.将含有酚酞的Ba( 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烧杯中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往其中一份滴加稀硫酸,往另一份滴加硫酸钠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所示(电导率越大,说明溶液导电性越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2020-2021学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考点《热点型试题》及答案详解

考点专题八热点题型 1.(2015·浙江湖州)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利用金属锑(Sb)较早的国家之一,目前锑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冶炼金属锑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2Sb2O3+3C4Sb+3CO2↑。该反应的类型为(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2.(2015·新疆)化学学习中经常要查阅各种数据或相关的图表。若要推测一个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以下图表能给你提供帮助的是( ) A.元素周期表 B.常见物质的溶解性表 C.相对原子质量表 D.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表 3.(2015·山东枣庄)分类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表格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是包含关系。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选 项 甲乙 A 化学变 化 木条燃烧、水的蒸发、 铁钉生锈 B 纯净物液态氧、干冰、烧碱 C 复分解碳酸分解、酸碱中和反

反应应 D 清洁能 源 太阳能、风能、含硫煤 4.(2015·宁夏)聪聪同学查阅资料获得有关物质燃烧的新信息: a.2Mg+CO22MgO+C b.H2+Cl22HCl 由此形成以下几点认识: ①反应a属于置换反应②使用二氧化碳灭火也应有所选择③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5.(2015·四川雅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混合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分数/% 7 15 6.25 8.7 5 反应后质量分数/% 3 5 7. 5 48.7 5 8.7 5 A.丁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丙的质量 C.甲一定是化合物,乙一定是单质 D.该反应可能是分解反应

中考化学专题分类:创新题

中考化学专题分类:创新题 1.(吉林)请完成下列思维导图。 【答案】(1)< (1分);(2)纯净物(1分);(3)C(1分);(4)P2O5(1分) 【解析】(1)白醋是酸,pH<7;(2)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3)金刚石含有C元素;(4)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 2.(安徽)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为() 【答案】 A 【解析】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地壳中元素含量:氧>硅>铝>铁;金属的化学性质: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不能生成盐。故选A。 3.(重庆B)小明笔记中有处错误你认为是图中的哪一处()

A.a处 B.b处 C.e 处 D.d处 【答案】B 【解析】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用一氧化碳在高温下与氧化铁,利用了一氧化碳还原性把铁从氧化铁中还原出来,一氧化碳发生了氧化反应,氧化铁发生了还原反应;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B。 4.(南京)如图为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对应浓度的盐酸反应的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越大,V时所得溶液的pH越大 B.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C.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相同 D.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溶液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c 解析:A、由图可以看出是向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在a、b、c 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恰好完全反应,即pH=7时,需要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相等,因此所用盐酸浓度越大,需要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也越大,V时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所得溶液的pH越大,该选项说法正确; B、是向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由于反应物浓度不同,反应速率不相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随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多少,溶液分别显酸性、显中性、显碱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5.(成都)如图物质经一步反应转化的两种途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为SO2 B.X只能是硫酸 C.②可能有沉淀生成D.①②属于复分解反应

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 月 日 化学试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 70 分,与物理共用 120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下列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物质的是( ) A .燃放烟花 B .食物腐烂 C .剪贴窗花 D .钢铁生锈 2.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臭氧(O 3)属于( ) A .单质 B .化合物 C .氧化物 D .混合物 3.“森林重庆”的实施,有助于减少空气中的哪种成分的含量?(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氮气 D .稀有气体 4.下列燃料中发球清洁燃料的是( ) A .煤炭 B .汽油 C .氢气 D .柴油 5.学校安全无小事,下列做法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是( ) A .扇闻气体的气味 B .先预热,再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 C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D .把水慢慢注入浓硫酸中 6.西南大旱提醒我们节约每一滴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水体污染与人类活动无关 B .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的水 C .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 .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镁条和稀盐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C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 .木炭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红色固体 8.今年四冰岛火山爆发迫使欧洲的民航飞机停飞,火山灰里含有大量的硅酸钙(CaSiO 3),硅酸钙 中 Si 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3 B .+4 C .+5 D .-4 9.下列关于生活和健康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可以用碳酸氢钠焙制糕点 B .用地沟油烹饪的食物危害人体健康 C .水果和蔬菜含有人体需要的维生素 D .甲醛溶液可用于水产品保鲜 10.核能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能源,氘和氚都是未来生产核能的燃料。氚是氢元素的一种原子,氚 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 A .1 B .2 C .3 D .4 11.下列叙述与化学知识相符合的是( ) A .汽油中加入乙醇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污染 B .酸雨主要是由于农村使用农药和化肥造成的 C .用水灭火是因为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塑料是天然有机材料,对环境没有不良影响 12.右图是实验室抽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中的错误共有( ) A .1 处 B .2 处 C .3 处 D .4 处 13.有关铝、铁、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 .三种金属中最活泼的是铁 C .铝可以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D .铜可以用来做电线 14.化学无处不在,右图是物质间发生反应时的颜色变化,其 中 X 是( ) A .稀盐酸 B .稀硫酸 C .硫酸钠溶液 D .氢氧化钠溶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