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理解每一步计算的含义,能正确地进行多位数乘一位

数(不进位)的笔算。

2、在自主探索、交流学习中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会用也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及乘法竖式书写的格式,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教师出示课件,谈话引入。

教师:屏幕上三位数小朋友正在用彩笔画画,他们三个一共有多少枝彩笔?请同学们都猜一猜。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写在自己的纸上。)然后想一想你用什么办法说明你猜测的数是正确的或者比较接近正确答案。

二、探索中发现计算方法

1、在自己的知识基础上尝试计算。

(1)尝试计算。

教师:请同学们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计算出12×3等于多少。

要求:动脑筋,想一想,该怎样计算呢?把你的方法写下来。算完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全班反馈、交流。

学生有可能有多种算法:

第一:摆学具。

第二口算:12×3=36

第三12+12+12=36.

第四3+3+3+……+3=36(12个3相加)。

第五2×3+10×3=36.

第六8×3+4×3=36.

第七9×3+3×3=36

学生说自己的理由:

生1:我是用连加的方法算出来的,3个12相加等于36.

生2:我也是用连加的方法算出来的,12个3相加等于36.

生3:我是这样算的,我先把12分成10和2,然后算2乘3等于6,再算10乘3等于30,30再加上6等于36.

生4::把12拆成8和4,再分别乘3把它们的积相加等于36.。

生5:把12拆成9和3,再分别乘3把它们的积相加等于36.

生6:我是通过摆小方片的方法得到的。

(2)比较评价。

A、看一看,你理解各种方法的道理吗?

B、比一比,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呢?

同学们通过讨论得出结论:生3的方法简单。因为如果加数多了计算就很麻烦。

2、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

教师:那我们能不能把生3这三个算式像加法竖式那样合并成一个竖式呢?

(1)学生尝试笔算的方法。

(2)汇报交流,反馈算法。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一)先用3乘个位上的2得6,写在个位上,表示6个一;再用3乘十位上的1得3,写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结果就是36.。(二)2×3=6,6写在个位上,表示6个一;10×3=30表示3个十,3写在十位上,等于36.。(三)先用十位上的1乘3,表示3个十,写在十位上;再用个位上的2乘3得6,表示6个一,写在个位上,结果就是36.。

(3)师生互动,交流算法。

教师:怎样列竖式?先从哪一位乘起?

教师边板书边讲解,边与学生交流:在写乘法竖式时,先写第一个因数12,再写乘号,然后写第二个因数3,注意3写在哪儿,乘的时候,要从个位乘起,用3和个位上的2相乘得几,写在哪儿?为什么?乘完了吗?表示什么?结果是36.

教师:如果百位上还有数,还要怎样算?

教师:对,继续用3乘百位上的数,乘得的积就要写在百位上。

教师:在乘法竖式里,12、3和36分别叫什么?

教师板书: 1 2……因数

×3……因数

————————

3 6……积

(4)回顾小结,看书质疑。

教师:我们用竖式算出了12×3的结果,竖式的方法是今天我们要重点掌握的方法。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不进位)。

请同学们看教材P74,还有什么疑问吗?

三、尝试练习

1、教材P74“做一做”。

(指名学生板演,算好后相互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教师:你发现这3道题最大的区别是什么?(第一个算式,第一个因数是1位数;第二个算式,第一个因数是2位数;第三个算式,第一个因数是3位数。)

这3道题之间有什么联系?(先乘个位,再乘十位,最后乘百位,这是笔算乘法的基本方法。)2、练习十六的第一题。

(1)用课件出示练习十六第1题,请同学观察题目,明白题目中给出的信息。

(2)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同桌再互相说说自己的算法。

(3)指名学生在班里汇报,说说为什么要用乘法来计算,用竖式是怎样算的。

3、练习十六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4、练习十六第3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与同桌互相算的方法。

可能有两种方法:342+342=684(盆),342×2=684(盆)。

教师总结: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种。用加法计算的同学再用我们刚刚学过的方法试着做一做,感受一下看哪种方法使用起来更方便。

四、课堂总结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汇报,并整理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板书设计笔算乘法(不进位)

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12×3=36(枝) 1 2……因数

×3……因数

————————

3 6……积

10×3=30

2×3=6

30+6=36

2、

三年级笔算乘法教案

三年级数学笔算乘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提高计算能力的一些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体会成功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熟练地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难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教学方法:引导讨论、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回忆交流,讨论归纳,明确算法,理清算理。 1、回忆交流师:好,那回忆一下,我们这几天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师:对,这段时间我们就是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那每天学习都一样吗?…… 请学生想一想都学了哪几种情况的乘法,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然后请学生在全班上说一说。 2、讨论归纳,明确算法,理清算理 师:你会计算这几种乘法题吗?你能说一说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吗?小组内互相说说,师巡视指导。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师据学生汇报板书计算方法。 师小结:同学们说得不错,虽然有些还说不完整,但已有一些进步了。 师生一起来说算法,并理解算理。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就算一算。 (二)、强化练习1、口算铺垫(开火车) 6×4 = 3×8 = 7×5 = 9×4+6= 2×8+7= 3×6+4= 8×8+7= 4×2+3=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比赛谁快就可以到黑板上来做。然后请做题的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1 5 8 2 6 3 2 7 8 7 × 4 × 5 ×7 × 6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师:同学们知道啄木鸟会做什么呢?……对,它是益鸟,专门给老树治病的。现在你们也来当一回医生,谁能帮助下面的题治一治病呢? 集体评价。 师:同学们当医生好当吗?当医生应该怎样才能帮病人查出病来? 师:那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时,要注意哪些地方?学生说师板书引导学生说出要细心,不能马虎,注意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拓展延伸 1、师:刚才又是比赛,又是当医生,一定有点累了,那我们轻松一下做个游戏: 老师这里有一棵苹果树,上面结了许多苹果(苹果上有数),这边还有篮子(上面有乘法算式),如果你们摘对了,这个苹果和篮子都归你。你们想来摘吗?…… 那我们怎么摘呢?同桌之间互相说说,然后请学生上来摘,并说说为什么这样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乘法例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46页笔算乘法例1 教学设计 灵宝市第二小学张书香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46页笔算乘法例1 教学目标: 1、结合点子图,明白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算理;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方法; 3、体会数形结合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4、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点子图。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 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出示笔算14 213 学生笔算后订正 × 2 × 4 师:上学期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师:爱看书吗?教师准备到书店去给大家买书,请看(出示例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会列算式吗?为什么用乘法算?(学生回答后,多媒体演示) (二)利用电子图,探究算法。 1、合作探究: 师:14×12是两位数乘两位数,得多少呢?大家想不想自己想办法

求14×12等多少? 出示学习提示: ①先独立思考,再合作学习,想办法求出14×12=? ②把想法在点子图上圈画出来,算法在点子图右边写出来。 (同学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学生,发现特色算法) 2、学生结合点子图,展示算法。 生1:12行分成2个6行14×6=84 84×2=168 生2:12行分成3个4行14×4=56 56×3=168 生3:12行分成9个3行14×9=126 14×3=42 126+42=168 生4:12行分成10个2行14×10=140 14×2=28 140+28=168 3、探究算法实质。 师:以上几种算法有什么共同点?(先分成几部分来算,再合起来)师:共同点就是先分再合,为什么要分?(引导学生发现,分后数变小了,变成会计算的两位数乘整十数,或两位数乘一位数。)师:把不会算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用先分后合的方法,变成会算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或整十数,这种方法就叫转化,转化是数学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 5、优化算法 师:刚才的几种算法中,你喜欢哪种方法? (对学生的合理解释给予鼓励) 师:如果是13套书时,还能不能用生1、生2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分成10行和2行,也就是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这种方法不但好算,而且具有普遍性。 (三)利用电子图,探究竖式算法 1、竖式写法 师:同学位用点子图求出了14×12=168,14×12用竖式怎样算呢?刚才有同学已经试写出了竖式,大家想不想自己试写一下。 出示学习提示 ①先想一想,再试着把竖式写出来。

(完整版)三年级上册口算乘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68页、69页例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过程,学会口算方法。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世界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经历口算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学会口算方法。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玩吗?你去过哪个游乐场玩?有些什么玩?生:… 师:去没去过都无所谓,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游乐场玩好吗? 学生大声回答:好!(声音能大声点吗?) 出示游乐园主题图。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观察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用乘法计算的) 师:漂亮吗?大家看画面,请同学们擦亮你们的眼睛认真观察一下,你能发现游乐园有什么好玩的吗?你最喜欢玩什么?它的价钱是

多少? … (学生说出许多游乐项目后,表扬其眼睛真厉害) 师:现在看谁爱动脑筋,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生1:玩3次过山车需要多少钱? 生2:玩5次碰碰车需要多少钱? 生3:玩7次旋转木马要花多少钱? 师:大家提的问题非常好!说明同学们爱开动脑筋,真聪明!刚才有很多同学喜欢玩旋转木马,现在我们一起来研究下面这个问题:【设计意图: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激发其探索的欲望。】出示例1的第(1)题。 坐旋转木马第人2元,9人要多少钱?10人要多少钱? 2×9=18(元)2×10=20(元) 探究10乘几。 师:我们看这道题,2×10=20,得数是怎么算出来的? 生:9个2的和是18,再加上一个2是20。 师:很好,其它同学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想一想。 生:可以看成10个2相加,是20。 生:也可以把2×10看成2个10就是20。 … 师:很棒,大家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结果,现在谁能给大家出几道这样10乘几的算式,我们大家来做一做?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精品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P63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方法的多样化。 2、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3、能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4、通过比较方法的内在联系,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难点:理解算理。 【教具学具】 情境图,多媒体课件。练习纸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转化 新问题 24×12=288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读课外书吗? 生:喜欢。 师:你所读的课外书是从哪里来的? :从图书室借来的。。 生 1 师:借阅。 :我是买的。。 生 2 师:购买。 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购书里面也有数学问题!请看大屏幕。

2、出示情境图 师:星期天,小红和妈妈一起去购书。你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生:课外读物每本24元. 师:第一个问题:(如果买2本课外书,应付多少元钱?) 师:会列式解决这个问题?生:24×2=48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算式 生:两位数乘一位数 师:第二个问题:(如果买10本这样的课外书,应付多少元) 师:怎样列式解决这个问题? 生:24×10=240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算式? 生:两位数乘整十数 师:这些都是我们原来学过的知识。 师:小红这次买了一套,一共12本,应付多少元钱? 师:你们会列式吗? 生:24×12(板书:算式)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算式呢? 生: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 师:我们原来学过吗? 生;没有! 师:这是一个新问题,(板书:新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边说边板书)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自主探索 师:请你估算一下,24×12的积大约是多少? 生1:把24看作20,12看成10,20×10+200 师:你的估算是合理的。还有其他估算方法吗? 生2:12看成10,等于240。 师:你的估算也可以。 师:同学们的估算方法很多,估算能力很强!估算对以后的计算和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同学们要养成自觉估算的好习惯。 师:那么,小红付钱时,只用估算行吗? 生:不行。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教学 设计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选取恰当的策略进行乘法估算,说明估算的思路,然后再精确计算。(二)过程与方法利用前面的知识迁移类推,自主解决计算连续进位的乘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二、目标解析乘法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可以用检验乘法计算的结果,同时估算也有利于数感的培养。教师要持之以恒地给学生创设估算的情境与机会,培养良好的估算意识和习惯。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算理和一次进位是一样的,但计算比较复杂,学生容易出错,专门安排例题,是为了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教学难点: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列式计算(一次进位练习)。62×4 38×2 71×5【设计意图】连续进位与一次进位的计算方法以及算理都是相同的,通过对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的复习,降低学习新知的难度,利用知识的迁移达到学习新知的目的。(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1.学习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1)课件出示情境。你发现了什么信息?什

么问题?(2)列式:24×9(3)估一估,它们的积大约是多少?方法一:24接近20,20×9=180(瓶)往小里估(板书)方法二:9接近10,24×10=240(瓶)往大里估(板书)得出:24×9的得数在180和240之间。或者:(4)尝试用竖式计算24×9。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书写。(5)汇报评价。跟以前学的计算有什么不一样?(个位满几十进几,十位又满几十进几。)你们算得对吗?(与估值进行比较,看是否在估值范围内。)板书:连续进位(6)讨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①从个位齐,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②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往前一位进几。【设计意图】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精确计算之前,让学生先估一估计算结果的范围,在精确计算之后与估算结果对比,判断计算是否正确,养成良好的估算意识,这有利于数感的培养。估算的方法是多样的,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相应的方法,提倡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再通过对比,找到一次进位与连续进位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突破新知的学习。2.认识因数: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因数。(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1.做一做:列竖式计算。(1)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练习。(2)评价并订正。2.估一估,再列式计算。 36×7 313×5 499×33.练习十三第7题。4.练习十三第9题。5.练习十三第15题。【设计意图】计算教学不仅要注意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同时

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教学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教学教案 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例1)课本第63页 课时: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乘法格式。 2.能熟练地运用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二、教材内容分析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笔算的教学又分为进位和不进位两个层次,本课时只学习不进位的笔算乘法,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乘的顺序及第二个积的书写位置,理解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原理,从而使学生能够解决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四年级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及混合运算做准备。因此,本课时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全册单元的一个重点,对今后进一步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能熟练地运用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2. 如何能熟练地运用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四、学生分析情况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理解其算理。在以往的教学中,面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个新知

识时,学生们的反应有所不同,有部分学生立刻想到了拆数的 1 方法,通过口算解决;有部分学生能在他人的帮助下计算出正确结果;还有近四分之一的学生直接想到了竖式,可是在计算过程中遇到困难,学生在计算完成 2 4 × 1 2 4 8 就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了。针对这些情况,本节课的难点就是让学生经历探究算法的过程,借助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教学 六、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1).口算 11×7= 12×10= 100-80= 254+46= 2)想挑战吗? 23×13= 11×21=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笔算乘法》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笔算乘法》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重点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一、教学过程:1、口算。 52×10 43×30 12×40 31×20 17×2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6页例1. 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 指导:你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呢? 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 算过程和结果。 例:14×10=140(本)14×2=28(本) 140+28=168(本)或14×12=168(本) 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用笔算,但学生们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 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要在这里重点指导。 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在这过程中针对学生说得不对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导,也可以让写得对的组给同 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强调每步难点。 在总结过程中提问: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 (3)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 教师总结完后出示课题,说明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而且是不进位的。 2、指导学习完成“做一做”。

三年级上册数学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教学设计 中卫市第九小学申淑娟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理解每一步计算的含义;能正确的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师引导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并能理解每一步的含义。 教学难点:乘法竖式计算中每一步计算含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复习旧知。 出示“聪”字,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那怎样让我们变得聪明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字:耳(认真听),上面两点相当于我们的眼睛(眼睛要看),口(嘴巴要说),心(用心想),课堂上只要做到这样四点,我们才能变得更加聪慧。今天课堂你们上能做到这些吗? 1、考考你。口答: 20×2 50×3 200×4 500×2 3000×3 ()个()乘(),就是()个(),所以()×()=() 12×2 41×1 21×3 33×3 口算()×()时,把()拆成()和(),先算( )×()=(),再算()×()=(),最后算()+( )=()。

【设计意图】:分析“聪”字的各部分,激发学生兴趣,旧知的复习为本节课新知学习做铺垫。 二、探究体验,学习新知。 1、课件出示例1情境,学生收集数学信息。 (乐乐、点点和糖糖要参加绘画比赛,每人有12枝彩笔(用放大镜放大))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场景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大镜的使用让学生数一数每盒彩笔的数量。 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谁来分析题。(只列式不计算) 问:为什么用乘法算?(3个12) 所以:12×3 2、寻找计算方法。 可以怎样计算呢? 生1:12+12+12 生2:12拆成10和2,先算10×3=30,再算2×3=6,最后算30+6=36 生3:列竖式 那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请同学们快速的用小棒摆一摆来计算12×3。 学生汇报交流 可能出现的方法: (1)、加法竖式。 (2)、摆学具。 (3)、数的分解组成方法:2×3=6、10×3=30、6+30=36(强调先算与后算)追问:2×3=6怎么来的?1个12可以分出1个10和1个2,3个12中就有3个2。10×3=30怎么来的?1个12可以分出1个10和1个2,3个12中就有3个10。 【设计意图】:借助小棒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边对照小棒边引导学生说算理也训练了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教案 学习目标: 1 、通过自学P74内容,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竖式的列法。 2 、通过自学P74-75内容,理解乘法笔算的一般方法,会用两位数乘一位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计算。 2、竖式的列法及熟练应用。 3、中间末尾有0的多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 难点:数学竖式熟练运用和正确使用。 学法指导: 1、重视创设联系实际生活的问题情境,采用自主探索和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启发学生探索多样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切实经历学习计算方法的过程。 学前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 学习时间:一课时 课前 学案自学: 1、复习回忆上节所学的口算方面的内容。 整十、整百与一位数的口算,不进位的两位数与一位数的口算。 2、出示卡片 30×5=80×7=200×8=

5×11=3×23=6×39≈ 4×298≈6×302≈ 3、自学课本74页内容 提示:认真阅读例1图画的内容,你能看懂题意吗?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④结合例题,想一想﹕ 从_位算起,依次向十﹑百位乘入,积的结果写法要与上面的位置相对应,个位对__位,十位对__位…… 4、P75 ⒈看图﹕一次可坐22人,3次一共可以坐多少人? 5 、P75 3看图﹕每一边放342盆,两边共放多少盆? 课中 1、小组合作(要求) 由组长对小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每个题有中心发言人,其他人补充,自学中出现错误的人在组内学会。发言要有顺序,当一人发言时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划下来。(自学1﹑2﹑4﹑5) 2、班内展示: 小组合作交流后,组长整理,确定每一题的中心发言人,有展示自学体会和好的见解和方法,展示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教师适时点拨。 3、质疑探究: 你还有什么新的疑惑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4、自悟自得: 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

(完整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P63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分,掌握其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只是的良好学习习惯,以及认真书写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运 用两位数乘两位数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难点:理解算理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学案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谈话导入 跟学生在聊课外书的时候,引入购书的数学知识。 2、出示情境图

(1)星期天,小红和妈妈一起去购书。课外读物每本24元。 a、让学生自己发现存在的数学信息 b、小红如果买2本课外书,应付多少元钱? 让学生独立列式并解决这个问题。(24×2=48)(老师引导询问学生:这是一道几位数乘几位数的算式) c、如果买10本这样的课外书,又应付多少元? 让学生独立列式并解决这个问题。(24×10=240)(老师引导询问学生:这是一道几位数乘几位数的算式) d、由旧知识引入新知,引出本节课的内容,买12本,应该 付多少钱? 学生独立列式:24×12(板书:算式) 引导学生回答这是一道几位数乘几位数的算式 两位数乘两位数(引出课题,板书) 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1、自主探究:让学生按要求预习课本63页 2、互动交流: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先算什么,再算 什么,最后算什么。 3、动手操作:让学生尝试自己列竖式 (让一名学生板演,老师参与指导) 4、学生汇报计算的思路 重点讲解笔算的列竖式 a、很多学生都只会算一半(24×2);

《笔算乘法》的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设想: 对于计算教学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程下的计算教学与传统的计算教学相比,更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个性化思维,提倡计算方法多样化;提倡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因此我力求新课程的计算课堂教学与传统的相比更生动、活泼、开放。用乘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虽然不胜枚举,但是我们冷静地思考一下,归类整理不过就是算钱问题和数数问题,再有就是计算面积、体积问题。所以,我认为可以创设的情境很多,也很杂,其中有的购物问题等数量较大,其实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并不是十分紧密,小学生不可能每天去花上百元去购物,即使情境设计再生动也只能是帮助家长算一算,应该花多少钱。在学习实践中,我发现,小学生每天能接触运用的乘法问题是估计、计算一些文字,如老师让写大约300字的作文,得写几篇?预习课文得多长时间?写一篇钢楷作业多长时间?好安排自己的生活。所以我利用有趣的数学小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后,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哥伦布数鸡蛋》这个故事加深问题情境的实际性,自然有效地创设了问题的情境。避免了为了情境而创设情境,而是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数学实际应用角度解决最实际、最常用的问题。再放手让学生去经历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不是就知识讲知识。学生的差异,个性得以发展,有差异才能促进发展,差异是一种资源,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

有差异的教学,促进有差异的发展。新课改提出: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估算意识的培养也很重要,在笔算教学中我也为学生提供了估算的机会,渗透估算的必要性。使乘法的应用得以有机地整合。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数学思考: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和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算理。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利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推导、归纳、类比,并作出合理的选择或说明,发展初步的探索研究能力。 3、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并在此过程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4、情感与态度: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并从中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四、教学难点: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和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算理。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利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推导、归纳、类比,并作出合理的选择或说明,发展初步的探索研究能力。

《笔算乘法》教案

《笔算乘法》教案 第一课时笔算乘法(一)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教具准备 例1主题图、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52×10 4×30 12×40 31×20 17×2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6页例1。 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 指导:你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呢? 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14×10=140(本)14×2=28(本) 140+28=168(本)或14×12=168(本) 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用笔算,

但学生们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要在这里重点指导。 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在这过程中针对学生说得不对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导,也可以让写得对的组给同学讲一讲。 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强调每步难点。 在总结过程中提问: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 (3)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 教师总结完后出示课题,说明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而且是不进位的。 2、指导学习完成“做一做”。 (1)让学生先独立完成这4道题,选4个学生板演。 完成后由在黑板上做题的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全班学生倾听,互相弥补不足,教师要把关键的第二层积用彩色笔描出,引起学生们的注意。 (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2题的4道竖式计算题,集体订正。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笔算下列各题。 2 1 1 2 2 4 2 2 ×1 3 ×1 4 ×1 2 ×3 3 2、列竖式计算。 33×33=12×12=11×26=41×21= 3、饭店买来21袋茶叶,每袋23元,买这些茶叶共用去多少元? 4、每个教室需要11米白纱布做窗帘,17个教室共需白纱布多少米? 四、思维训练 1、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2 2 1 2 3 2 ×1 4 ×1 3 ×1 3 8 8 3 6 9 6 2 2 2 3 2 1 1 0 5 6 4 1 6 ()()() 2、长途电话的收费标准为每分钟1元2角,爸爸打长途电话共用了14分钟,应付多少

第2课时 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进位)(教案)

第2课时笔算乘法(进位) 【教学内容】 笔算乘法(教材第49页例2及第50页练习十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2.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3.培养认真细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复习导入】 提问:前三道题和最后一道题有什么不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上面这几道计算题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较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揭示课题:笔算乘法(进位)

【新课讲授】 1.导入:我们为了补充能量,学校在午餐时为同学们准备了酸奶,大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 2.课件出示例2情景图。 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一顿午餐要为每人配备一盒酸奶,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 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应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引导学生列式:48×37= 3.各组讨论:怎样计算48×37。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4.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1)48≈50 37≈40 50×40=2000 大约2000盒。 (2)50×37=1850 50-48=2 37×2=74 1850-74=1776 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3)48×7=336 48×30=1440 336+1440=1776 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5.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给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先用个位的7去乘48,乘得的结果的末位同个位对齐,计算中满几十就向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教学难点是: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算理。 三、学习准备 课件、学习单、实物展台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自学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预习了老师下发的自主学习单,谁能来为大家展示自主预习单上的第一题? 师:你能具体说说你的方法吗?计算的地方你会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 学生会强调竖式写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乘起,用第二个因数依次与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相乘。 师:43×2积十位上的8是怎么来的?8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预设:8是十位上的4乘2得来的,表示8个十,所以写在十位上。 这是原来我们所学旧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板书:两位数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二)小组合作 1、出示例题 提醒学生读题要完整,先读已知条件再读问题,注意把情境说出来。 该怎么列式呢? 14×12= 师:原来我们只学过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没学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想一想该怎么计算呢?下面给同学5分钟的时间自己想一想该怎么计算,写在导学案中,看看谁的办法多。 1、同伴交流前面自学的内容,完善答案。 2、准备小组汇报。

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小组交流计算方法,看看哪组的办法最多。 自主探索、小组交流的方式探索出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通过画点子图,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三、交流展示 (一)小组展示,彰显风采 小组展示: 预设1:利用拆分思想,转化成口算 将12拆成10+2,先算14×2=28,再算14×10=140,最后140+28=168. 预设2:将14拆成10和4,10×12=140,4×12=48,140+28=168 预设3:利用拆分思想,转化成一位数乘法。 12÷2=6,先算14×2=28,再算28×6=168 预设4:运用竖式。直接将14×12的竖式写出来。 预设5:运用连加,真的用14个12相加求结果。 预设6:直接数点子图。一个一个去数一共有多少点子,从而求出答案。 如果只出示到这里,老师要提示:他是数点子的个数,同学们想想有没有更快的数点子的方法。从而推出第6 预设7:圈画点子图,先圈出10行,一行14个,10行就是140,再加上剩下的2行,有28个点子,然后把这两部分加在一起。 1、学生纠正、补充、质疑 2、教师精讲、点拨、评价 回顾一下看看同学们的方法,老师点评,划分为3种思想: ①采用拆分的办法,将新知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旧知识,用口算就能解决。 板书:转化、口算 ②利用竖式解决,板书:竖式 ③利用点子图,板书:图形 3、比较哪种方法简单 我们数学讲究简便,同学们看看哪种方法最简单?为什么呢? 预设:竖式最简单,竖式一步就能算出来,还容易看明白。 师总结:当我们算较大的数时更能体现竖式的优越性。 4、沟通口算、竖式计算和点子图之间的关心

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教案说课材料

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一、课题:《笔算乘法》(三年级上册第60页例1)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 3,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重难点 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四.教具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填一填 356里,6在()位,表示()个();5在()位,表示()个();3在()位,表示()个()。 2、过河 5×39×4 8×5 3×2 10×2 6×5 5×10 (二)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 师:美术课上,小明、小华和小英正在用彩笔画画。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这看看这幅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师:那你能列出算式吗? 师: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学生发言) 师:那12×3等于几,你会算吗? 好,现在你们同桌讨论,看看有几种方法可以计算出结果。 (三)探究算法,初步认知。 1、独立计算,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师:我们来看看同学们是怎么算的呢?谁先来说 (在交流中体验算法多样化) (结合学生的汇报同时作相应的板书)

师:你们谁看懂了这位同学的算法吗?谁来说说? 师:好的,那不是这么算的有吗? (结汇报同时作相应的板书) 刚才大家用不同的口算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像这样的问题是不是只能用口算来计算,那假如数字再大一点,数位再多一些,怎么办呢?有没有什么疑问,想想看。 这个同学的想法很好,那用竖式怎样计算呢? 同桌可以互相商量,尝试着列竖式算一算。 小组代表发言,展示乘法竖式的写法。 教师再进行讲解,出示课件 先写第一个因数12,再写乘号,然后写第二个因数3。 师:同学们,比一比,看看这三种方法中哪种方法更简便? 师:如果12前多了一个数字,那竖式又怎么列呢?(学生板演) 师:好的,那么现在就请大家用刚刚学会的竖式来算出这个算式,我们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及时练习。 课本60页做一做第1、2题。 学生板演第1题,教师课件演示第2题。 师:算好后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先乘个位,再乘十位,最后乘百位)。 师:做了这么多题,谁来说说列竖式需要注意什么? 小结:在进行乘法的竖式计算时,把数位较多的因数写在上面,数位较少的写在下面,相同数位对齐,然后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相乘写在个位上,再与十位上的数相乘写在十位上。 (四)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1、连一连 32×2 336 112×3 48 12×4 69 23×3 64 2、我是小法官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 46页例1、做一做,练习十第2题。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理解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理解并掌握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不进位)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在上课之前呢,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只聪明可爱的兔八哥住在森林深处的城堡里,他很喜欢破解难题。这天,兔八哥正要出门去拔萝卜,可是他家的门前突然出现了三块大石头,挡住了去路,是搬也搬不动,推也推不走啊。于是,他仔细地观察了一下,原来啊,这些石头上都是有问题的,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了,石头才会消失。只是,看了这些问题以后,聪明的兔八哥也被难倒了。同学

们,你们愿意帮助他吗? 好!那我们就一起来帮帮他吧。 1、出示课件(石头上的问题迅速的口算出来) 15×10= 24×10=25×20= 2、同学们都很棒,全部答对了,给自己鼓励一下。 同学们很厉害啊,那你们有信心接受老师接下来的考验么? 现在请两位同学来帮老师出一个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法算式题?(同桌之间相互交换,出题的同学,给大家讲自己出的算式题)既然大家都已经熟练掌握了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法算式题了,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它的升级版,那就是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 我们现在来看一下学习目标。请同学们根据学校目标来预习学习。 二、进入学习乐园——探究新知 1、出示课本46页例1的情境图 (1)学生观察:画面上都画了些什么?你收集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 (2)要算一共买了多少本,该怎么列式呢?(1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又怎样计算14×12的积呢? 2、课件出示学习指导 3、请同学们根据学习指导分小组讨论,尝试计算 4、全班交流,相互议一议,整理算法。 方法一: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解决问题(一)》教案

笔算乘法 解决问题(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分析“归一问题”各数量间的关系。 2.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归一问题”的结构特点 3.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归一问题”中各数量间的关系。 难点:建立“归一问题”的数学模型,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 教学准备: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头列式。 (1)买3支同样的钢笔用了12元钱,平均每支钢笔用多少钱? (2)一本练习本2元钱,买5本练习本一共要用多少钱? 2.动脑筋:口头提问题再解答。 (1)4位小朋友共搬了20盆花,___________?(强调平均)(2)小白兔1天需要吃6个胡萝卜,吃了5天,__________? 3.谈话引出课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新课 1.阅读与理解:读题,你从题中获知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用什么办法表示题意更直观?(画图) 一起画一画: 2.分析与解答: (1)仔细看图示,要求买8个碗用多少钱,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①板书:先算一个碗多少钱。 ②再求什么? 板书:再算8个碗要用多少钱。 (2)谁能完整说说这题的解题思路?第一步、第二步分别求什么?(3)根据解题思路,尝试解答例8。 18÷3=6(元)……一个碗多少钱 6×8=48(元)……8个碗多少钱 用综合算式怎么列式解答?(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18÷3×8 =6×8 =48(元) 3.回顾与反思:现在已算出买8个碗要48元,这个结果是否正确,需要验证,你有什么办法来验证?看看书上是怎么验证的?翻开教材第71页看“回顾与反思”。 4.巩固练习:想一想18元可以买3个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先尝试后交流。

《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P79例4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熟练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 教学难点: 连续进位的计算正确性。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列竖式计算 (媒体出示题目,学生练习,点击媒体出示竖式答案。) 65×4 56×7 3×128 6×213 [设计意图说明: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及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复习,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打下基础。] 二、新授 探究一:三位数乘以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多位数乘以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板书课题)媒体出示P79主题图

师:运动场最多可以坐几个人?请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 (学生列式计算。) 教师板书学生列出的竖式 8×634=5072(人) 634 ×238 5072 答:运动场最多可以坐5072人。 师:谁来说说这道题的计算过程。 (学生可能回答:先算个位4×8=32,在积的个位上写2,向十位进3,再算3×8=24,24加上个位进上来的3是27,在积的十位上写7,向百位进2。最后算百位上6×8=48,加上十位上进上来的2是50,在积的百位上写0,向千位进5。在积的千位上写5。)师:积的千位上为什么写5,表示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积百位上6×8=48,还要加上十位上进上来的2,一共是50,满十要向前一位进5。所以在百位上写0,在千位上写5。它表示百位上进上来的5。) 师:谁再来说一说这道题的计算过程。 (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师:对学生的尝试练习进行反馈。学生订正错误。 师小结:在计算的时候,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在计算时,如有进位不要忘记进位,加的时候要仔细。 探究二:在实际运用中熟练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媒体出示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解决问题(一)》教案

解决问题(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归一问题”的结构特点,能正确分析“归一问题”各数量间的关系。 2.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归一问题”中各数量间的关系。 难点:建立“归一问题”的数学模型,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铺垫,引入课题 1.我们已经能解决生活中一步计算的问题,下面有两个问题,你会解决吗?(口答算式及结果) (1)妈妈买了8个碗,每个6元,共用多少钱? (2)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每个碗多少钱? 2.引出:如果我们将这两道题合并成一道应用题,就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出示例8。引出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8。 (1)出示例题: 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2)全班读题,获取相关信息,并通过画图表示出条件与问题。 已知条件:3个碗用18元。 问题:买8个碗要多少钱? ( 3)通过画图分析数量关系。 想: 求 8个同样的碗应付多少钱?就得知道什么条件?(一个碗多少 钱)我们来往前看,哪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一个碗多少钱?(18元可以买 3个碗) ( 4 )学生尝试列式:18÷3=6(元)6×8=48(元) (5)结合列式,让学生明白每一步的含义。 (6)还有不一样的列式吗?引导列出综合算式,并引导学生说出每一步算式的意义。 18÷3×8 =6×8 =48(元)

2.下面就请你用这个方法试一试解决下一个问题: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 学生独立尝试列式,后集体汇报。 18÷3=6(元)30÷6=5(个) 综合算式:30÷(18÷3)=5(个) 3.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都需要两步计算,集体讨论一下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这类题应该怎样解决呢? 4.归纳总结,建立模型。 解决像这样的问题要先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答? 师小结:看清题意,仔细分析。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先看问题想,要想求出这个问题得知道什么?可以先看前两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什么? 三、练习 1.教材第71页做一做。 (1)尝试解答; (2)交流解题思路; (3)综合算式分别怎么列出; (4)如何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2.练习十五第7题。 (1)尝试解答; (2)交流解题思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