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影视剧中的茶文化

影视剧中的茶文化

影视剧中的茶文化
影视剧中的茶文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ea7187972.html,

影视剧中的茶文化

作者:朱菁菁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29期

摘要:中国是茶的原产地,茶文化源远流长,包罗万象,它在汉族的历史和生活中扮演

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在历史的演变中吸收了儒、道、佛思想的精华,变得越来越充实和厚重。茶文化的多元发展同时也为影视剧的创作贡提供了珍贵的题材和灵感,越来越多的影视剧创作者察觉到了茶元素对于一部影视剧的价值,因此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与茶文化相关的作品,茶元素在影视剧中的运用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承载着弘扬中传统文化的重任,还能辅助于作品对于国人的智慧与哲思的表达。

关键词:茶文化;茶元素;影视剧;作用

作者简介:朱菁菁,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戏剧影视学硕士学位。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9-0-02

一、中国茶文化的内容及形式

在历史的漫长演变之中,茶文化已经形成了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于一体的文化体系。人们对茶的认识和运用也逐渐从解渴、药用、佐餐、解酒、祭祀、养生等偏功用性方面慢慢升华到具有某种精神旨趣的精神文明方面。[1]中国茶文化的文化形式可谓“广泛而深刻,它将诗词、绘画、书法、歌舞融会贯通,将经济、历史、哲学、民俗、宗教、礼仪集为一堂,成为浩荡万里,融汇百川的中华文明长河中一条清澈澄净、悠远绵长的支流,并对世界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主导和推动作用,综合体现了悠久璀璨的东方文明。”[2]

中国茶文化形式丰富多彩。“茶本身是根,是干,茶艺、茶道是花、是朵,茶的其它相关文化则是叶、是枝。如此,才成长出中国茶文化这棵繁茂的大树。”[3]从古至今,文人骚客常以茶诗、茶词、茶赋、茶乐、茶歌、茶艺等形式来表达品茶时的情调和感受;平民百姓则以茶俗、茶事、茶礼等形式来表现对现世的看法和心态。所有的这些为影视剧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原始材料。

二、茶文化在影视作品中的体现

随着茶文化的多元发展,出现了许多与之相关的影视作品,比如电影《茶色生香》、

《茶恋》、《山里山外》、《红茶镇》;电视剧《铁观音传奇》、《菊花醉》、《茶颂》、《第一茶庄》;茶文化纪实电影《南方嘉木》;甚至还有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动画片《乌龙小

茶文化对中国及世界文化的影响

海南大学2011——2012年第二学期 《跨文化交际》课程论文 题目:茶文化对中国及世界文化的影响姓名:黄卫和 学号:20092506310014 学院:旅游学院 班级:09级市场营销一班 老师:杨红老师 成绩: 2012年06月18日

【摘要】 本文先是从中国茶种、茶文化的起源、发展说起,接着结合当前世界各地人民饮茶的现状,分析中国茶文化和饮茶的习惯,以及茶种的对外传播,对世界各地的文化、经济、政治的影响。 【关键词】茶文化茶道交流

目录 Contents 引言 (1) 1.茶的起源 (1) 1.1饮茶的起源 (1) 1.2 饮茶的起因 (2) 1.3 茶树的发源地 (2) 2.茶的对外传播 (2) 2.1茶马古道 (2) 2.2中国茶的外传史 (3) 3世界各国的茶文化 (4) 3.1亚洲国家 (4) 3.1.1日本 (4) 3.1.3其他亚洲国家 (5) 3.2欧美国家 (5) 3.2.1英国下午茶 (6) 3.2.2美国茶文化 (6) 4总结 (6)

茶文化对中国及世界文化的影响 引言 “公元·二六七年,蒸青绿茶东渡日本;贞观十五年,红茶经茶马古道传往西域;十七世纪,中国乌龙风行英伦;传统的中国茶,神奇的东方树叶。”这是一则农夫山泉出品的东方树叶茶饮品广告。从短短不足百字的广告词中,我们就可以得知在很早之前,中国的茶文化就向世界各地传播了。而当今,全世界已有50余个国家种茶,其中有30个国家能稳定地输出茶叶,而进口茶叶的国家遍及五大洲1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钟情于茶饮。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茶叶的年消费量一直稳定在250万吨左右,人均年饮茶0.5公斤,日均消费茶近4亿杯。茶已经成为了世界性饮料。为此,对茶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推广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了解茶的精髓和内涵,并且从中得知茶对我们的生活文化起到了什么样的影响作用。 1.茶的起源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如今已成为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并将成为21世纪的饮料大王,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余个国家种茶种茶。寻根溯源,世界各国最初所饮的茶叶、引种的茶种,以及饮茶的方法、栽培技术、加工工艺、茶事礼俗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中国传播过去的。 1.1饮茶的起源 据唐代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农氏。”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氏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茶是神农氏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 另有说法则是从音上加以附会,说神农有一个水晶的肚子,由外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查来查去,把胃肠洗涤的干干净净,因此神农称这种植物为“查”,再转成“茶”,而成为茶的起源。

有关的茶文化诗词

有关的茶文化诗词 1、品茗谈天地,赏花语人生。 2、一天无空座,四时有香茶。 3、香分花上露,水汲石中泉。 4、宁可一日不食,不可一日无茶。 5、竹炉汤沸邀清客,茗婉风生遣睡魔。 6、玉碗光含仙掌露,金芽香带玉溪云。 7、香茶一杯解乏力,吉语三句暖人心。 8、山径摘花春酿酒,竹窗留月夜品茶。 9、碧螺壶中香扑面,绿茶盏内味如春。 10、龙井泉多奇味,武夷茶发异香。 11、清泉烹雀舌,活水煮龙团。 12、七度卢仝碗,三篇陆羽经。 13、浅杯茶,满杯酒。 14、莫干清凉世界,竹荫十里茶香。 15、客来能解相如渴,火候闲评坡老诗。 16、为公忙为私忙忙中偷闲喝碗茶去,做人苦做事苦苦中作乐拿付牌来。 17、识得此中滋味,觅来无上清凉。 18、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19、淡酒邀明月,香茶迎故人。

20、忙什么喝我这雀舌茶百文一碗,走哪里听他摆龙门阵再饮三盅。 21、来不请去不辞无束无拘方便地,烟自抽茶自酌说长说短自由天。 22、空袭无常盅客茶资先付,官方有令国防秘密休谈。 23、来路可数歇一刻知味,前途无量品一杯何妨。 24、喜报捷音一壶春暖,畅谈国事两腋生风。 25、看水浒想喝大碗酒,读红楼举杯思品茶。 26、为品清香频入座,欢同知心细谈心。 27、瓦罐煎茶烧树叶,石泉流水洗椰瓢。 28、水流清影通茶灶,风递幽香入酒筵。 29、柳井有泉好作饮,君山无处不宜茶。 30、壶在心中天在壶,心在壶中地在心。 31、喝口清茶方解渴,吃些糕点又充饥。 32、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 33、茶敬客来茶当酒,云山云去云作车。 24、酒醇饭香茶浓,花鲜月明人寿。 35、酒醉英雄汉,茶引博士文。 36、羹香怀帝德,茶色虑民灾。 37、赞龙井赏茉莉一品观音也得有点苦丁,谈琴棋论书画三味人生哪能全是甘甜。 38、最宜茶梦同圆海上壶天容小隐,休碍酒家借问座中春色亦长留。

茶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有什么

茶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有什么 旅游通常衍生游乐活动、餐饮及购物等几个环节,与茶文化有很好的契合度。 首先,现在以文化艺术为主题的体验式旅游倍受推崇,既娱乐身心又增长见识,而茶道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旅游中游客能品茗香茶并欣赏不同风格的茶艺表演,能 给游客带来更好的休闲生活体验。中国各地现有20多种形式的茶道 表演或茶礼表演,各具地方及民族色彩,且朝着艺术化的、故事化、规范化发展,如浙江的龙井茶礼、湖南擂茶表演、江西的禅茶、广 东福建的功夫茶、云南的三道茶、陕西的唐代宫廷茶道等。茶艺表 演集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茶文化内涵,将民俗、民风、诗词歌舞、书法绘画、壶艺、茶艺等融为一体,吸引着海内外游客的目光。 其次,餐饮是旅游的重要环节。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茶食品也有很长的历史和经验。各地茶叶做的饭菜已超过100种。而茶膳以清淡、爽口、开胃为特色,并配以多种罐装茶饮料和 热饮清茶,非常适应各种年龄段游客的需要。比较有名的有:杭州特 色的龙井虾仁、双龙戏珠;北京特色的纯芽龙须、银针庆有余、茶饺;台湾特色碧螺春笋、绿茶白莲、香片淋饼等。茶餐厅在广东、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成为中式餐厅的重要补充。茶膳的基本形式有早茶、套餐、家常菜饭、特色茶宴(婚礼及生日茶宴等),备受各阶层人士 的青睐。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通常需要购买一些纪念品及地方特产。有茶文化要素的特色商品是游客喜欢购买的商品之一。在茶文化旅 游景点除了可购买传统茶叶、茶具产品和一般旅游茶产品之外,新 型茶叶商品如茶饼、茶糖、保健功能茶、减肥茶、茶类字画等也拓 展了茶文化商品的名单。 茶文化是一定时期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体现。它以茶这种实物为载体来传播与茶有关的各种文化,因此茶文化有着非常广 阔的内容,它涵盖了多个学科与行业,如文化艺术、医学保健、科

中国茶文化的纪录片

中国茶文化的纪录片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巴蜀常被称为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摇篮。 茶文化的开端,起源于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陆羽《茶经》的问世,在晋代、南北朝时期使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标志 着茶文化的萌芽产生。 宋代时期茶文化的兴盛以及明清时期茶文化的普及,铸就了今天茶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品茶悟道,感受心灵的脱俗,一种惬意,一 种超然物外的感受,是每个品茶人的内心所归。 喝茶是为了让心平静,也就是在心无杂念之中,看杯中茶叶沉浮,细品茶叶的清香。品茶而思,思考事物,品析人世界万物,茶文化 中缺少不了静谧的意境。 茶道 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 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 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 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例如自嘉茶的茶 道“品尝甘醇味道,享受天然滋养”,正是品鉴出了茶的自然甘醇 之美感。 茶德 茶德是指茶自身所具备的美德。茶有八德——康、乐、甘、香、和、清、敬、美。“茶德”的概念自唐代从中国传播到日本、韩国等,丰富了这些国家的茶文化内涵。 茶精神(茶道精神) 当代中国茶思想或由于立场不同,或由于诉求对象互异,或由于理念差别,故旨趣相差甚远,兹枚举四家略作说明中国的茶道精神:

中华茶艺业联谊会『静、美』;中华民国茶艺协会『清、敬、怡、真』;陆羽茶艺中心『美律、健康、养性、明伦』;高雄市茶艺协会『中庸、俭德、养气、品味』。 茶联 茶联是以茶为题材的对联,是茶文化的一种文学艺术兼书法形式的载体。茶的对联,茶店对联,茶庄对联,茶文化对联,茶楼对联,茶馆对联,等等,都是茶联。以茶为题材的对联,由来已久。例如 茶中店的对联如:“瑞草抽芽分雀舌,名花采蕊结龙团。”雀舌、 龙团都是名茶。如今兴起的网络茶商也有茶联,例如中国高山有机 茶领导品牌自嘉茶的茶联是这样的“烹煎已得前人法,蟹眼松风娱 自嘉。” 茶书 我国悠久的茶业历史为人类创造了茶业科学技术,也为世界积累了最丰富的茶业历史文献。在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不但有专门 论述茶叶的书,而且在史籍、方志、笔记、杂考和字书类古书中, 也都记有大量关于茶事、茶史、茶法及茶叶生产技术的内容。 茶具 现代人所说的“茶具”主要指茶壶、茶杯、茶勺等这类饮茶器具。按唐文学家皮日休《茶具十咏》中所列出的茶具种类有“茶坞、茶人、茶笋、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煮茶。”其中“茶坞”是指种茶的凹地。“茶人”,按照现代观点,不应纳入器具。 茶画 茶画,在中国茶文化里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大茶人所青睐,从表达方式上属于传统水墨国画,但是从内容上细分,又可归属于 文人画。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茶艺

有关茶文化的起源

有关茶文化的起源 (1)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 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 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 (2)西周时期: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 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 还记载,那时已经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 (3)秦汉时期:西汉。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 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槚"的异体字, 说明当时湖南饮茶颇广。我们现在还饮用着与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 公相同的饮料,确实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够给我们很多的 遐想。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但“茶”则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写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义的性质,表示 茶叶,是其中一项。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饮茶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民间的书写者,为了 将茶的意义表达的更加清楚、直观,于是,就把“荼”字减去一划,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茶”字。 “茶”字从“荼”中简化出来的萌芽,始发于汉代,古汉印中,有些“荼”字已减去一笔,成为“茶”字之形了。不仅字形,“茶”的读音在西汉已经确立。如现在湖南省的茶陵,西汉时曾是刘欣的 领地,俗称“荼”王城,是当时长沙国13个属县之一,称为“荼” 陵县。在《汉书?地理志》中,“荼”陵的“荼”,颜师古注为:音 弋奢反,又音丈加反。这个反切注音,就是现在“茶”字的读音。 从这个现象看,“茶”字读音的确立,要早于“茶”字字形的确立。

[古典诗词中茶文化的兴起历史]茶文化诗词

[古典诗词中茶文化的兴起历史]茶文化诗词中国是诗的国度,也是茶的国度。在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史中,与茶有着难以割舍的不解之缘。下面是精心为你的古典诗词中茶文化的兴起历史,一起来看看。 一、最早的茶诗 在我国早期的诗赋中,最早赞美茶的应该是晋代诗人杜育的《茶赋》,诗人以饱满的热情歌颂了这一奇产----茶叶。诗中云:茶树受丰壤甘露的滋润,满山遍谷,生长茂盛,人们成群结队的前去采摘。另外,西晋左思的《娇女诗》: 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百晰。 小字为纨素,口吃自清历。 有姐字慧芳,眉目粲如画。 驰鹜翔园林,果下皆生摘。 贪华风雨中,筱忽数百适。

心为茶荈剧,吹嘘成对鼎。” 写左思的两位娇女,因急着要品香茗,就用嘴对着烧水的“鼎”吹气,非常深动地描写了两个娇女烹煮茶的姿态。 2、关于茶圣羽和茶经 说到茶事,不可不提一个人,那就是被后人称之为“茶圣”的陆羽。陆羽仿佛天生就与茶有缘,他是一孤儿,三岁的时候被一位禅师收养,陆羽的少女时代便在寺院中度过。因为最早种植茶树的是僧人,所以最早的饮茶习惯也是由僧侣间发起的。小陆羽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因此对寺院中僧人种茶煮茶,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之后陆羽走出寺院结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考察了各地饮茶习俗并总结了历代制茶经验后,撰写了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茶经》。书中全面阐述了煎茶的制作过程,也奠定了中国茶道的基础,因此陆羽也被称尊为中国茶圣。 二、唐诗中的茶文化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的第二个鼎盛时代,在军事、文化和经济上的发达,如同闪耀在这整个世界文明史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在当时没有一个国家能与唐王朝的强盛与繁荣等量齐观。而对

中国茶文化传播方法

中国茶文化传播方法 加强旅游茶园观光建设 旅游茶园是一种供旅游者参观浏览、休闲度假的茶园。茶园应该做到有景可观,有茶可饮,有茶可购,以生态学、经济学为指导, 实现茶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从而进一步对茶 叶资源进行深层次、多方面的开发,摆脱传统单一的茶叶生产模式。 全力打造茶文化纪念品,吸引游客 相比一般的纪念品,要更能突显出其使用价值、收藏价值及其欣赏价值。要让游客深深感受到企业的文化氛围。 兴办茶文化休闲村 茶文化村可以选择在清净、优雅的环境,最好是依山傍水的地方,内设茶史馆、茶楼、品茗室、茶具室、诗书画欣赏室及各类茶叶、 茶具专卖店等,有条件的还可开设茶叶批发集散地。定期开办茶文 化讲座和茶文化学术交流,举办评茶会、斗茶会,欣赏我国各个民 族以至世界各地的饮茶风俗,使之成为茶的“世界大观”。 加大青少年茶叶知识教育 创建茶叶科教基地让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学习茶叶技术,认识我国的茶文化等。 公共关系活动 公共关系传播与其他传播在目的与技巧方面不同是“传播沟通,宜传造势,塑造形象,创造无形资产”。巧妙的将其特有的职能运 用在茶叶策划上。 历史性

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历史非常悠久。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 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 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代,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 家不可一日无”,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 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 清朝,曲艺进入茶馆,茶叶对外贸易发展。茶文化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的。历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 化意识形态,以雅为主,着重于表现诗词书画、品茗歌舞。茶文化 在形成和发展中,融化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释家的哲学色泽,并演 变为各民族的礼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一 种文化模式。 时代性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在这一新时期,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 创新和发展。新时期茶文化溶进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新闻媒体和市 场经济精髓,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著、对现代化社会的作用进 一步增强。茶的价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识进一步确立,国际交往日 益频繁。新时期茶文化传播方式形式,呈大型化、现代化、社会化 和国际化趋势。其内涵迅速膨胀,影响扩大,为世人瞩目。 民族性 各民族酷爱饮茶,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各自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及喜庆婚礼,以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经 艺术加工和锤炼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艺,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表 现出饮茶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藏族、土家族、佤族、 拉祜族、纳西族、哈萨克族、锡伯族、保安族、阿昌族、布朗族、 德昂族、基诺族、撒拉族、白族、肯米族和裕固族等茶与喜庆婚礼,也充分展示茶文化的民族性。 地区性

中国茶文化的传承历史

中国茶文化的传承历史 (一)茶叶的起源 水是万物不可缺少的。远古高智商人类开始对人体补充能量需水解渴,水质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不断在调口味,在水中补充各种添加物,喝之口感更有味,达到心旷神怡之感觉。古先民生活区周边各 种灌木叶成为添加物对象,茶叶应是这样诞生的。 (二)古陶器皿中寻茶文化 考古新石器时期,陶制品使用的杯、壶、豆等饮用水器具中,可以汲取到古代先民已有饮茶水或用“酒”信息。早在7000年河姆渡时,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及陶器皿中都可以发现。用 作蒸、煮功能陶器皿,可煮“茶”煮“米饭”与唐代煮茶器三足釜 相似。他们已在水中添加各种植物类“叶、草药水”或经过粮食发 酵煮成酒水。从八千年跨湖桥文化陶罐中曾有煎烧草药残留实物依据,可理解为’’茶”水中添加物之一。先民在喝水过程中试用不 同的树、草叶作调口味,从数千年饮食生话实践中积累起到健身、 解百毒作用,对人体有益补充。多树叶品种被逐步淘汰掉,逐步细 化分离出,如茶水、药水、酒水等;当今名茶是古人数千年来大浪淘 沙中被人们认同细化后的精华。 (三)茶的记载 最早期记载可能由战争、天灾损坏遗失无从考证。文的记载依据是较滞缓,至汉代时发现才有饮茶的记载,盛唐时古越瓷、绸、茶 是已大量出口、古越先民创造海上“瓷绸之路”同时也是传播茶文 化的传人。宋代文人墨客斗茶成为时尚,各式饮茶用名盏风菲一时。 (四)茶的传人 在现代的二十一世纪台湾九份地区还保持早期茶文化。营模式到烧煮工艺方式,各种茶叶制作品种丰富多彩、包括茶盏器皿用具等 是中华民族“茶文化”历史见证。

(五)从新石器时期至唐宋时使用(茶)、(酒)、(水)各种类饮具文化,丰富多彩,其中可汲取她的起源和兴衰。 ⑴茶入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在四世纪至七世纪中叶,是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鼎立时代,据传六世纪中叶,已有植茶,其茶种是由华严宗智异禅师 在朝鲜建华严寺时传入至7世纪初饮茶之风已扁及全朝鲜。后来, 新罗在唐朝的帮助下,逐渐统一了全国。 在南北朝和隋唐时期,中国与济、新罗的往来比较频繁,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关系也比较密切。特别是新罗,在唐朝有通使往来一百 二十次以上,是与唐通使来往最多的邻国之一。新罗人在唐朝主要 学习佛典、佛法,研究唐代的典章,有的人还在唐朝做官。因而, 唐代的饮茶习俗对他来说应是很亲近的。 新罗的使节大廉,在唐文宗太和后期,将茶籽带回国内,种于智异山下的华岩寺周围,朝鲜的种茶历史由此开始。朝鲜《三国本纪》卷十,《新罗本纪》兴德王三年云:"入唐回使大廉,持茶种子来,王 使植地理山。茶自善德王时有之,至于此盛焉"。 至宋代时,新罗人也学习宋代的烹茶技艺。新罗在参考吸取中国茶文化的同时,还建立了自己的一套茶礼。这套茶礼包括 一、吉礼时敬茶; 二、齿礼时敬茶; 三、宾礼时敬茶; 四、嘉时敬茶。 其中宾礼时敬茶最为典型。高丽时代迎接使臣的宾礼仪式共有五种。迎接宋、辽、金、元的使臣,其地点在乾德殿阁里举行,国王 在东朝南,使臣在西朝东接茶,或国王在东朝西,使臣在西朝东接茶,有时,由国王亲自敬茶。 高丽时代,新罗茶礼的程度和内容,与宋代的宫廷茶宴茶礼有不少相通之处。

中国茶文化的优美句子精选优美的句子

中国茶文化的优美句子精选:优美的句子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茶文化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那么你们有听过中国茶文化的句子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关于中国茶文化的句子,一起来看看。 关于中国茶文化的句子 1、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皮日休《茶中杂咏·煮茶》 2、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幽丛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吕岩《大云寺茶诗》 3、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顾况《焙茶坞》

4、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惟忧碧粉散,尝见绿花生。——郑愚《茶诗》 5、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钱起《与赵莒茶宴》 6、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元稹《自述》 7、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曹邺《题山居》 8、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郑谷《雪中偶题》 9、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何人书破蒲葵扇,记着南塘移树时。——李商隐《即目》 10、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成彦雄《煎茶》 11、昨日东风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瓯茶。如云正护幽人堑,似雪才分野老

家。金饼拍成和雨露,玉尘煎出照烟霞。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羡生台白颈鸦。——李郢《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12、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鹤啄新晴地,鸡栖薄暮天。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白居易《即事》 13、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14、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觜香。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郑谷《峡中尝茶》 15、曾求芳茗贡芜词,果沐颁沾味甚奇。龟背起纹轻炙处,云头翻液乍烹时。老丞倦闷偏宜矣,旧客过从别有之。珍重宗亲相寄惠,水亭山阁自携持。——刘兼《从弟舍人惠茶》 16、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

闲谈安徽茶文化

闲谈安徽茶文化 2015-10-11 09:01来源:合肥晚报作者:程燕李婷李云胜 摘要:据考证,安徽地区的饮茶、种茶、制茶,始于三国之前。安徽气候温润,四季分明,独特的气候条件,让安徽成为名茶荟萃之地。祁门红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都是享誉中外的名茶。 ... 茶之于中国人,可能须臾不可或缺。但是,朋友,您是否参悟过中国悠久的“茶文化”呢? 如果拿中国来说事范围太大了的话,那么就说说咱安徽的茶文化吧。 或许你对此也不甚了解,不过大可不必着急,听听茶叶专家丁以寿教授来为我们解读安徽茶文化吧。 丁以寿,安徽农业大学中华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多年来致力于茶文化的研究、推广,著有多部专著。10月4日,由《最合肥》周刊和合肥新华书店联袂推出的第十期“三孝口阅读会”与众多茶文化爱好者如约而至。 声名远扬的皖茶 我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茶圣”陆羽写出世界上第一部有关茶的专著《茶经》,将我国产茶的地方划分为八大茶区,我们安徽也是茶区之一,可见安徽地区自古盛产茶叶。 据考证,安徽地区的饮茶、种茶、制茶,始于三国之前。 丁教授说,安徽气候温润,四季分明,独特的气候条件,让安徽成为名茶荟萃之地。祁门红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都是享誉中外的名茶。 “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被称为“群芳最”、“红茶皇后”的祁门红茶,可谓是红茶中的极品。 祁门红茶原产地为安徽祁门县,创始于光绪年间,至今已有百年生产历史。早在唐朝,就有关于祁门茶叶生产盛况的记载。“祁之茗,色黄而香,贾客咸议,逾于诸方。每岁二三月,赍银缗缯素求市将货他郡者,摩肩接迹而至。”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地区山高土好,温暖湿润,云雾飘渺,适合茶树生长,产茶历史悠久。 黄山茶可追溯到盛唐时代,明清时期,独具特色的黄山茶已声名鹊起,黄山毛峰的雏形也在这时开始形成。 “黄山毛峰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大茶庄所创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代表了黄山茶的最高品格。”丁教授介绍道。 “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曾在国际茶博会上获得“绿茶茶王”称号的太平猴魁,是烘青茶中的极品。太平猴魁鲜爽味醇,冲泡三四次,仍存阵阵兰花香,实不愧为“猴魁”,久享盛名。 六安瓜片诞生于六安茶之中,其采摘、扳片、炒制、烘焙技术独树一帜,别具一格。六安瓜片是清朝名茶中之精华,被列为名品入贡,是皇室才有资格享用的名品。 各类名茶汇聚我们安徽大地之上,经过历史的洗礼,时间的积淀,每一种茶都形成了它自身独有的“个性”,融汇成声名远扬的徽州茶文化。 源远流长的茶文学艺术 文学艺术是对生活的反映,而作为生活必需品的茶叶,则成了文学艺术的创作对象。古往今来,诸多诗词绘画中,以皖茶为艺术创作对象,赞美皖茶的名篇不胜枚举。 “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明朝茶学家许次纡的茶叶名著《茶疏》开卷第一段则是对六安茶实至名归的赞美。 “歙县人张潮作《松萝茶赋》,对松萝茶的采制、烹饮方法、品质特点、流通地区等竭尽铺排、渲染,文采粲然,文笔生动,堪为中国名茶赋中绝唱。”谈起《松萝茶赋》,丁以寿侃侃而谈。 “敬亭雀舌相争传,手制从过谷雨天。酌向素瓷浑不辨,乍疑花气扑山泉。”清代宣城人施润章的《绿雪》,语言简净,生动有趣,以独具一格的笔调写出了敬亭绿茶的特质。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萌芽时期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 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在三国以前,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到魏晋南北朝时,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开始走入文化圈,形成了中国茶文化的萌芽阶段。 形成时期唐代,物质基础丰厚,因此在精神文化方面人们也开始了更高层次的追求。中国茶文化在唐朝开始形成,标志就是780 年陆羽著的《茶经》。以后唐代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 兴盛时期有唐代的形成基础,中国茶文化在宋代就开始了兴盛发展。尤其是在普通百姓阶层,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这些都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普及时期在经历了唐宋的发展,中国茶文化在明清时期开始了真正的普及。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到清朝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中国茶文化茶的渊源 (一)茶树原产于中国的西南部 我国是野生大茶树发现最早最多的国家,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湖北等地,自古以来就陆续发现过不少野生大茶树。早在三国时,《吴普?本草》引《桐君录》中就有“南方有瓜芦木(大茶树)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可通夜不眠”之说,唐代陆羽《茶经》中就称:“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明代云

从宋代诗词中探析茶文化

从宋代诗词中探析宋代茶文化 彭景元 (厦门市博物馆,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文化发展的繁荣阶段,以宋词为代表的文化成就达到了历史的高峰。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在唐代的基础上涌现出更多、更绚丽的篇章,在众多的宋词中有许多描写当时茶文化的面貌,为后人认识中国茶文化发展史提供了十分珍贵的材料。 [关键词]宋词;名茶;斗茶;茶文化 宋代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其中极具中国特色的茶文化在这一时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文人们用他们的笔记下了这一历史盛况,在宋代的诗词中有不少是描写当时茶文化的,这些诗词为我们今天更好、更生动地认识宋代茶文化提供了甚多的帮助。本文不揣简陋,将自己的一些认识奉献给喜好中国茶文化的方家,以达抛砖引玉之效。 一、诗词中所提到的名茶 宋代诗词众多,有一些提到当时的名茶,这些名茶有的从唐代开始就是名茶,如蒙顶茶、顾渚紫笋茶,有的是在宋代新涌现出来的,如北苑茶等。 1、龙凤茶,宋代最为著名的茶,产于福建的建溪流域,诗见王禹偁5龙凤茶6。 2、鸠坑茶,唐代贡茶之一,宋代名贡,产于今浙江省淳安县,诗见范仲淹5鸠坑茶6。 3、七宝茶,当时的贡茶之一,诗见梅尧臣5七宝茶6。 4、双井茶,当时的贡茶之一,产于江西省修水县,诗见欧阳修5双井茶6、苏轼5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其韵为谢6、黄庭坚5双井茶送子瞻6。 5、宝云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诗见王令5谢张仲惠宝云茶 6、欧阳修5双井茶6。 6、日注茶,又名日铸茶,产于今浙江省绍兴市的日铸山,诗见苏轼5宋城宰韩文山惠日铸茶6。 7、卧龙山茶,产于浙江省绍兴市,诗见赵几5次谢许少卿寄卧龙茶6。 8、蒙顶茶(蒙山紫笋茶),产于四川省蒙顶山区,诗见文同5谢人寄蒙顶茶6、陆游5秋晚杂兴十二首6。 9、月兔茶,产于四川省涪州,诗见苏轼5月兔茶6。 10、垂云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宝严寺,诗见苏轼5怡然以垂云茶见饷,报以大龙团,仍戏作小诗6。 11、修仁茶,产于今广西荔浦县,诗见5饮修仁茶6。 12、峨眉雪芽茶,产于今四川省峨眉 59

下午茶文化

下午茶文化 春日午后,把心交给恬谧下午茶时光。或是一个人,一杯咖啡,几样西点,一本小说,在暖阳怀抱中慢慢阅读;或是两个人,一壶茶,在落满斑驳光影的庭院细数浪漫;或是三五好友,相约周末午后,在交织着茶、咖啡和甜点的香气中,欣赏音乐,恣意畅谈。 白领达人:悠享传统英式下午茶 这是一种细腻的小资情怀,一种闲适的心态,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它给大脑和心灵一片自由的晴空,给胃和味蕾带来甜蜜的享受。所谓"偷得浮生半日闲",放松身心,在一段悠悠下午茶时光中,一起来感受下午茶的前世今生吧! 传统英式下午茶必备 下午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厦门艾美酒店行政副总厨邱师傅介绍,目前流传甚广的一个版本就是皇室成员贝德芙公爵七世的夫人安娜发明了下午茶。 为了打发漫长的午后时光,公爵夫人安娜一边品着上好红茶,一边等待应邀到家中作客的朋友。因为略感饥饿,安娜便让女仆做面包、蛋糕等小点心。女仆随手拿了个木架将点心摞上,恰好此时,安娜的朋友来了,看到备好的精致茶具与别样的点心架,大为吃惊,赞赏伯爵夫人发明的新时尚。 渐渐地,下午茶在上流社会流行起来。最初,它更像是上流贵妇的专属。女主人命女仆展示上好名贵的茶叶和精致漂亮的茶壶,以示炫耀。直到后来,融入了贵族礼仪文化的下午茶才成为上流社会聚会、休闲的高级社交平台。 传统的英式下午茶,必备上好的红茶(如大吉岭红茶或伯爵红茶等)和三层点心架,盛满各式西点。第一层是各种口味的三明治(tea sandwish),第二层是英式松饼(scone),第三层则为各种甜品(dessert).英式松饼还应沾鲜奶油和果酱品尝。而曾经木制的点心架也慢慢转化为金属架、纯银制造,保持着传统的高贵气质。 下午茶好去处 下午茶在中国的流行要归功于香港。要想享受一场传统贵气的英式下午茶,要数香港半岛酒店最佳。瑰丽堂皇的气氛,寒光闪闪的银器、餐具、陶瓷器皿,一杯一碟皆为还原奢华英式下午茶而打造。然而如今,下午茶更多的是一种休闲的放松,随意的社交,其餐品和形式亦更多样。

一百句有关茶文化诗词

一百句有关茶文化诗词 1、品茗谈天地,赏花语人生。 2、一天无空座,四时有香茶。 3、香分花上露,水汲石中泉。 4、宁可一日不食,不可一日无茶。 5、竹炉汤沸邀清客,茗婉风生遣睡魔。 6、玉碗光含仙掌露,金芽香带玉溪云。 7、香茶一杯解乏力,吉语三句暖人心。 8、山径摘花春酿酒,竹窗留月夜品茶。# 9、碧螺壶中香扑面,绿茶盏内味如春。 10、龙井泉多奇味,武夷茶发异香。 11、清泉烹雀舌,活水煮龙团。 12、七度卢仝碗,三篇陆羽经。 13、浅杯茶,满杯酒。 14、莫干清凉世界,竹荫十里茶香。 15、客来能解相如渴,火候闲评坡老诗。 16、为公忙为私忙忙中偷闲喝碗茶去,做人苦做事苦苦中作乐拿付牌来。 17、识得此中滋味,觅来无上清凉。 … 18、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19、淡酒邀明月,香茶迎故人。 20、忙什么喝我这雀舌茶百文一碗,走哪里听他摆龙门阵再饮三盅。 21、来不请去不辞无束无拘方便地,烟自抽茶自酌说长说短自由天。 22、空袭无常盅客茶资先付,官方有令国防秘密休谈。 23、来路可数歇一刻知味,前途无量品一杯何妨。 24、喜报捷音一壶春暖,畅谈国事两腋生风。 25、看水浒想喝大碗酒,读红楼举杯思品茶。 26、为品清香频入座,欢同知心细谈心。 27、瓦罐煎茶烧树叶,石泉流水洗椰瓢。 ( 28、水流清影通茶灶,风递幽香入酒筵。 29、柳井有泉好作饮,君山无处不宜茶。 30、壶在心中天在壶,心在壶中地在心。 31、喝口清茶方解渴,吃些糕点又充饥。 32、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 33、茶敬客来茶当酒,云山云去云作车。 24、酒醇饭香茶浓,花鲜月明人寿。 35、酒醉英雄汉,茶引博士文。 36、羹香怀帝德,茶色虑民灾。 37、赞龙井赏茉莉一品观音也得有点苦丁, % 谈琴棋论书画三味人生哪能全是甘甜。 38、最宜茶梦同圆海上壶天容小隐,

茶文化和咖啡文化

从茶与咖啡看中西方不同文化 茶和咖啡是当今世界上消耗量最大的两种饮料。咖啡在西方人的生活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无论是在学校、公司还是商场都有人拿着咖啡杯乐在其中;而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不仅是一种饮料,更是承载着人情和文化。茶和咖啡,有着不同的内涵、历史,因此也代表了中西两方文化的差别。 咖啡和茶叶的生长环境截然不同。咖啡生长在炎热的非洲、南美洲,比如巴西、哥伦比亚、牙买加等地。这些地方都属于热带或亚热带,气候炎热多雨,适合咖啡的生长。茶叶则多生长于气候温和湿润的温带,比如中国的杭州等地。这炎热和温和的气候正代表了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西方人热烈奔放,即使面对陌生人也可以热情地寒喧打招呼;中国人处世温和,崇尚“君子之交淡如水”。 茶叶和咖啡的种类,冲泡方法也有不同。咖啡的冲泡从研磨咖啡豆到器具,再到水温比例都有严格的要求,冲泡出来香味馥郁,口味浓厚。茶叶的冲泡远比咖啡要复杂。中国的茶有绿茶、红茶、白茶、黑茶、乌龙茶、花茶几个大种,每种茶叶的加工都不一样。冲泡茶叶的茶具也是五花八门,著名的就有宜兴紫砂壶。不同的茶叶要配以不同的茶具,这样才能最好地体现出这种茶的风味来。早在1200多年前的唐朝,陆羽用时27年所著的《茶经》就详细阐述了种茶,加工茶和泡茶的方法;而直到约公元1000年,绿色的咖啡豆才被第一次放在滚水中煎煮。中西方历史的长度可见一斑。更重要的是,咖啡的冲泡向来是一次完成。二战时期,美国总统罗斯福将早晨泡过的咖啡在下午再泡一次,称为“二度咖啡”,一时被传为总统节俭的佳话,可见泡过一次之后的咖啡就失去了它原来的风味,在口味上变得清淡无味。茶叶正好相反。事实上,头次冲泡的茶水称为“洗茶”,是要弃之不饮的。茶叶的真正口味要经过两至三道开水的洗礼才能被真正品味出来,所谓“一苦二甜三回味”。这正是中国人和西方人对于生活不同态度的写照。中国人崇尚年轻时努力工作,吃苦耐劳,这样才能在中年时期有理想的生活和财政状况,在老年时就能欣然回味年轻时所做的事情。西方人虽然不乏这样的企业家金融家,但大多数人认为在努力的同时也要享受生活。中国人喜欢稳定,一杯茶要泡到底,一个行业也要做到底,做到成功。西方人喜欢换着干,这几年学这个,过了几年又去学其他的;上完高中先去旅游打工,然后再回来上大学。对西方人而言,生活就像煮咖啡,如果做过的事情失去了原本的新鲜感,那么就换一种重新开始,就像泡过的咖啡不如头一次那么浓厚,那就丢弃再换新的开始煮。 咖啡和茶同时蕴含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意,但咖啡侧重于工作之余与别人一起的放松,本身并不具有任何含义;茶本身则包含了中国人对别人的情意。在西方,和朋友们一起喝咖啡重点是在于喝而不是在于咖啡。咖啡只是作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饮料,而在一起喝才是重点。中国人则把茶作为一种情意的显示,“茶七饭八酒满盅”,说的就是斟茶时只斟七分满,剩下的三分是情意,可见中国人把茶作为情意的媒介。西方人待客用咖啡是为了让客人感觉放松和惬意,但中国人待客用茶是一种含蓄的表达感情的方式。 中西方的文人们对于咖啡和茶也持有不同的态度。西方的文学作品里很少看见有关于咖啡的作品,但咖啡却对文人有着重要的意义。大文豪巴尔扎克对于咖啡几乎成瘾,《人间喜剧》这一巨作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在咖啡的刺激下完成的;近年最受欢迎的《Harry Potter》系列小说最初也是J.K Rolling在一个小咖啡屋里开始构思写作的。咖啡屋几乎是西方文人交换思想,创作的地方,文人们似乎都把咖啡作为一种促进写

中国茶文化发展历史

中国茶文化发展历史 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两晋北朝。若论其起缘就要追溯到汉代,有正式文献记载(汉人王褒所写《僮约》)。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仕。在我国文学史上,提起寒赋,首推司马相如与杨雄,且都是早期著名茶人。司马相如曾作《凡将篇》、杨雄作《方言》,一个从药用,一个从文学角度都谈到茶。晋代张载曾写《登成都楼诗》:"借问杨子舍,想见长卿庐","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茶文化产生之初是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两晋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淡之风。这些人终日高谈阔论,必有助兴之物,于是多兴饮宴,所以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贤。后来清淡之风发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饮终日不醉的毕竟是少数,而茶则可长饮且始终保持清醒,于是清淡家们就转向好茶。所以后期出现了许多茶人。汉代文人倡饮茶之举为茶进入文化领域开了个头。而到南北朝时,几乎每一个文化、思想领域都与茶套上了关系。在政治家那里,茶是提倡廉洁、对抗奢侈之风的工具;在词赋家那里,茶是引发思维以助清兴的手段;在佛家看来,茶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这样,茶的文化、社会功用已超出了它的自然使用功能,使中国茶文化初现端倪。唐朝茶文化的形成与当时的经济、文化、发展相关。唐朝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还与当时佛教的发展,科举制度,诗风大盛,贡茶的兴起,禁酒有关。唐朝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茶经》非仅述茶,而是把诸家精华及诗人的气质和艺术思想渗透其中,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为主的茶文化,而宋朝则进一步向上向下拓展。一方面是宫廷茶文化的出现,另一方面是市民茶文化和民间斗茶之风的兴起。宋代改唐人直接煮茶法为点茶法并

茶文化未来发展方向

茶文化未来发展方向 茶文化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茶文化兴于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 1.茶叶与旅游业的结合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富有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更趋向于追求文化和休闲的消费。我国拥有一批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茶俗旅游资源。中国的茶园大多被优美的自然环境所环抱,将这一资源优势与相关的文化有机结合,可迎合现代人追求自然美感和文化体验的需要。参加茶都民俗风情游,旅游者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获得美的享受,而且还能形成对生活和人生价值的体味,达到文化旅游的高层境界。让游客参与到茶文化旅游项目中,如体验茶风俗、欣赏茶艺表演、猜茶谜、唱茶歌、听茶戏、吃茶宴等,加深旅游者对茶文化的体验。同时,以市场为导向,根据游客需求设专项的茶文化旅游,。可针对青少年推出以山水生态游为主题的茶乡夏令营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讲授有关茶文化知识,如茶艺、茶礼等,并让他们到茶场亲身体验采茶、制茶的过程;对中老年旅游者,则应以休闲度假保健为主,在休闲、放松的旅游过程中,细细品味茶的文化、内涵,体味茶的风俗、礼仪,并可让他们品尝名茶和学习制作调配方法。 2,发展茶文化产业园 随着产业文化化、文化产业化发展,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以企业开发为主的茶产业园以及茶文化产业园建设进程加快,建设一批以体现产业、产品特色,以旅游为载体的茶文化产业园区。在产业的宣传定位上,有“茶叶大县”、“茶叶经济大市”、“魅力茶乡”、“中国名茶茶乡”等;在茶文化活动的内涵赋予上,组织“茶产业发展论坛”、“名优茶发展研讨”、“茶文化艺术节”、“斗茶大赛”等。 3.发展以茶艺表演为代表的茶文化活动 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所谓“茶艺”,就是通过艺术加工,展示茶的冲、泡、饮等技艺。茶艺是茶道精神的物质载体,游人不仅可以观看技艺精湛的茶艺表演,还可以体会到其所包含的茶道精神和茶文化内涵,同时在物质和精神上获得美的享受。在推广茶艺,发挥其在产业、产品宣传的作用上,特别是本世纪以来,随着茶艺培训、普及茶艺力度的加大,茶艺在产品推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茶艺不仅直接提升了企业、产品的形象,而且加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沟通、培养顾客的忠诚度; 4.发展茶文化教育与培训 在部分高校开办了从事专门的茶文化教学的专业,开设茶文化、茶艺等课程,组建了以茶艺表演为主的高校群团组织,以高校为依托建立起茶艺培训机构,通过短期培训以及技能鉴定,培养大批茶文化专业性人才。组织茶文化宣传和茶艺表演,增强广大爱茶人的茶文化意识;组织各种民间组织和组织间的学术研讨

中国茶文化知识大全教学内容

中国茶文化知识大全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近年来探索茶文化的人越是越来越多,茶文化的知识众多,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中国茶文化知识大全,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茶文化的概念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成都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等。 茶文化起源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之时。中国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中国茶区辽阔,茶区划分采取3个级别,即一级茶区(以西南、江南地区为表),二级茶区(以西北、江北),三级茶区(以华南地区为代表)。同时,茶也已成为全世界最大众化、最受欢迎、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绿色饮料。茶融天地人于一体,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 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合中国汉文化而论之。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汉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和中国的一些生活中的习惯与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各类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茶文化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中国不仅是茶叶的原产地之一,而且,在中国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至今仍有着丰富多样的饮茶习惯和风俗。 种茶、饮茶不等于有了茶文化,仅是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条件,还必须有文人的参与和文化的内涵。唐代陆羽所著《茶经》系统的总结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陆羽和皎然等一批文化人非常重视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规范,讲究饮茶用具、饮茶用水和煮茶艺术,并与儒、道、佛哲学思想交融,而逐渐使人们进入他们的精神领域。在一些士大夫和文人雅士的饮茶过程中,还创作了很多茶诗,仅在《全唐诗》中,流传至今的就有百余位诗人的四百余首,从而奠定汉族茶文化的基础。 茶为一种植物,可食用、解百毒、长品易健康、长寿,茶品顺为最佳、还可作药用,所以就有一句茶乃天地之精华,顺乃人生之根本。因此道家里有茶顺为茗品。 汉族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征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茶文化在汉族人的生活中,非常重要。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又如在汉朝,茶叶已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朝,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