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保险公司培训体系

保险公司培训体系

保险公司培训体系
保险公司培训体系

保险代理:模式创新需要先进培训体系支撑

保监会在日前公布的“2007年三季度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报告”中提出,今后一段时期保险中介市场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就是要支持和鼓励中介机构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为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纵观这两三年来保险代理行业发展,人们不难发现,其实保险代理业内创新意识在不断增强,创新模式也不断涌现,但为什么至今仍然是一个市场集中度较低、没有领先品牌,社会认可度不高的行业?记者带着这个疑惑采访苏黎世保险集团(香港)董事陈用睴先生,问他为何有信心在中国保险代理行业下大本钱独树新模式时,他回答说,支撑模式成功的背后是先进的培训体系。

那么国内保险代理业,无论是保险公司个人营销员、还是兼业代理,还是专业代理公司,在员工培训上,重点关注的是推销技巧、公司产品,同时培训时间大致在监管机构规定的最少两个星期,多了数十天;之后,全凭其个人在天长日久中不断积累经验。实际上,当员工在工作一段时间内,他对工作有了新的困惑之后,需要不断地知识补充和点拨。而国内目前这种落后的培训制度,常常使很多保险代理人感到公司对人才的不重视,因此这也是造成代理行业频繁跳槽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也发现,即使是一些大的保险公司,在谈到营销人员的培训时,往往表示公司如何重视培训,提升员工的持证率;鲜有谈到公司的培训体系,是否投入公司培训教程不断革新。而从保险教育体系来讲,我国高等教育中,并没有专门的保险营销专业,从事保险培训体系研究的人才寥寥无几。

我国保险业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仅有十几年发展历史的保险代理行业则更是如此。这必然存在着保险代理从业人员经验有限、对保险职能认识理解有待提高,其整体市场运作缺乏分析能力等问题。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全面开放,老百姓财政收入的不断增加,保险知识、保险销售管理知识不足,将会大大影响到保险代理人对市场的开拓能力,特别是我国保险代理行业的竞争力。而保险代理人行业的发展对扩大保险覆盖面意义重大,因此保险

代理行业在鼓励创新,构筑专业服务优势的同时,要着力研究如何提升保险代理人的培训体

系。

陈用睴认为,在这方面,中国也有后发优势。因为在欧美,甚至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

通过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总结,业已形成系统的培训体系。但他同时认为,这些培训体系

必须有一个本地化的过程,特别是今天的市场发展情况更是如此。陈用睴说,在香港,苏黎

世因先进的培训体系,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而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因此,目前在内地保

险代理市场,引进国外或发达地区先进的培训教材成为大势所趋。中国人寿

(65.10,0.13,0.20%)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为了提升保险代理人的素质,这两年通过实施“金鼎工

程”与LIMRA(美国寿险营销与调研协会)合作开展主要针对个人代理人的国际品质大奖(IQA)

和产能大奖(IAP)双认证项目,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对任何保险代理公司或是保险公司来

说,最好的经营策略就是用最少的人干最多的或者说是最必要的事。而为提高效率,员工必

须长本事,因此,公司必须要花大力气不断地完善培训体系,先进的培训体系可以将员工的

潜力尽快地发挥出来,去满足不断变化的经营需要。

目前,我国百姓财产性收入的增加,保险客户理财需求的逐渐走旺,对保险代理服务的

专业化服务水平是一个新的挑战,保险代理行业能否应对挑战,引进、开发更好的培训体系

是重要的环节。陈用睴说,好的培训体系还可以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对任何一个公司来说,

代理人的忠诚度比代理人的多少更重要。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教育培训体系项目签约

3月7日,中国国际经济咨询公司与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成功签约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教育培训体系咨询项目。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聂总等高层管理团队以及咨询公司高筱苏总经理、崔冠杰总经理助理和项目组成员参加了签约仪式。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构成了我国最大的商业保险集团。截至2003年底,寿险保费收入达到1620亿元,占寿险市场份额的54%,占我国保险业总保费收入的40%以上;公司总资产达到4500多亿元,占我国保险业总资产的50%;可运用资金超过4000亿元,是我国资本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

在《财富》杂志评选的2002年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人寿位居290位,2003年又进一步跃升至241位,是我国金融企业的最高排名,也是我国内地唯一一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保险企业;在中国500强排名中,中国人寿高居第6位。2003年中国人寿在《欧洲货币》杂志对亚洲企业的评选中,被评为亚洲最好的保险公司。2004年,在世界品牌实验室和世界经济论坛共同组织评选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中国人寿以427.67亿元人民币的品牌价值成为中国十大最具价值品牌之一。

但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保险业正在成为国内外企业竞争的焦点。为了提高竞争力,实现成为‘世界一流’的保险金融集团,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希望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打造新世纪的教育产业体系。

如何建立有效的保险员工培训体系

有效员工培训体系的特点

培训体系是否有效的判断标准是该培训体系是否能够增加保险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保险企业的战略目标。有效的培训体系应当具备以下特征:

1、有效的培训体系以保险企业战略为导向。保险企业培训体系是根源于保险企业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战略体系之下的,只有根据保险企业战略规划,结合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才能量身定做出符合自己持续发展的高效培训体系。

2、有效的培训体系着眼于保险企业核心需求。有效的培训体系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救火工程”,而是深入发掘保险企业的核心需求,根据保险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预测对于人力资本的需求,提前为保险企业需求做好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3、有效的培训体系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员工培训说到底是一种成人教育,有效的培训体系应考虑员工教育的特殊性,针对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训练技法,针对具体的条件采用多种培训方式,针对具体个人能力和发展计划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在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多渠道、多层次的构建培训体系,达到全员参与、共同分享培训成果的效果,使得培训方法和内容适合被培训者。

4、有效的培训体系充分考虑了员工的自我发展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而最高需要是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按照自身的需求接受教育培训,是对自我发展需求的肯定和满足。培训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保险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同时也要与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实现员工素质与保险企业经营战略的匹配。这个体系将员工个人发展纳入保险企业发展的轨道,让员工在服务保险企业推动保险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同时,也能按照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通过参加相应层次的培训,实现个人的发展,获取个人成就。另外,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也使员工认识到,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才是其在社会中立足的根本。有效的培训体系应当肯定这一需要的正当性,并给予合理的引导

建立有效培训体系的基本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员工培训要坚持针对性和实践性,以工作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与职位的特点紧密结合,与培训对象的年龄、知识结构紧密结合。

2、全员培训与重点提高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在职的各级各类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全员素质。同时,应重点培训一批技术骨干、管理骨干,特别是对中高层管理人员。

3、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每个人员的实际技能、岗位和个人发展意愿等开展员工培训工作,培训方式和方法切合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

4、讲求实效的原则。效果和质量是员工培训成功与否的关键,为此必须制定全面周密的培训计划和采用先进科学的培训方法和手段。

5、激励的原则。将人员培训与人员任职、晋升、奖惩、工资福利等结合起来,让受训者受到某种程度的鼓励,同时管理者应当多关心培训人员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

1、培训需求分析与评估。拟定培训计划,首先应当确定培训需求。从自然减员因素、现有岗位的需求量、保险企业规模扩大的需求量和技术发展的需求量等多个方面对培训需求进行的预测。对于一般性的培训活动,需求的决定可以通过一下几种方法:

(1)业务分析。通过探讨公司未来几年内业务发展方向及变革计划,确定业务重点,并配合公司整体发展策略,运用前瞻性的观点,将新开发的业务,事先纳入培训范畴。

(2)组织分析。培训的必要性和适当性,以及组织文化的配合是及其重要的前提,否则培训后,如果造成公司内更大的认知差异,就得不偿失了。其次,对于组织结构、组织目标及组织优劣等也应该加以分析,以确定训练的范围与重点。

(3)工作分析。培训的目的之一在于提高工作质量,以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表为依据,确定职位的工作条件、职责及负责人员素质,并界定培训的内涵

(4)调查分析。对各级主管和承办人员进行面谈或者进行问卷调查,询问其工作需求,并据实说明训练的主题或应强化的能力是什么。

(5)绩效考评。合理而公平的绩效考核可以显示员工能力缺陷,在期末绩效考核完成后,反映员工需要改善的计划,能够激发其潜力,因此绩效考核成为确定培训需求的重要来源。

(6)评价中心。员工提升过程中,为了确保选择人选的适当性,利用评价中心测定候选人的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且可以兼而测知员工培训需求的重点。对于特殊性的培训,可以利用自我申请的方式,以符合工作专业的需要和时效。

培训需求反映了员工和保险企业对培训的期望,但是要将这些需求转化为计划,还需要对需求进行评估。对培训需求的评估通常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培训需求是否和保险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只有符合保险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培训需求才会得到满足。培训需求至少应当满足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和态度的转变其中任何一个目标。

(2)培训需求是否和保险企业文化一致。如果某种培训需求与保险企业文化相冲突,会造成保险企业文化的混乱,其结果是得不偿失。

(3)培训需求所涉及到的员工数目。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培训需求,对于保险企业大多数员工的培训需求,应当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

(4)培训需求对组织目标的重要性。如果通过培训能给组织带来巨大的效益,这样的培训应该得到优先满足。

(5)通过培训业务水平可以提高的程度。通过培训业务水平能够得到大幅度提高的需求,应当得到优先满足。培训需求评估可以界定培训需求是否应当得到满足,将需要按轻重缓急组成一个序列,为设计培训体系创造了条件。

2、如何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

员工培训体系包括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对象和培训管理方式等,培训管理包括培训计划、培训执行和培训评估等三个方面。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需要对上述几个方面进行优化设计。

(1)培训机构:保险企业培训的机构有两类:外部培训机构和保险企业内部培训机构。外部机构包括专业培训公司,大学以及跨公司间的合作(即派本公司的员工到其它保险企业挂职锻炼等)。保险企业内部培训机构则包括专门的培训实体,或由人力资源部履行其职责。

保险企业从其资金、人员及培训内容等因素考虑,来决定选择外部培训机构还是保险企业内部培训机构。一般来讲,规模较大的保险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培训机构。

(2)培训对象:根据参加培训的人员不同,可分为:高层管理人员培训、中层管理人员培训、普通职员培训和工人培训。应根据不同的受训对象,设计相应的培训方式和内容。一般而言,对于高层管理人员应以灌输理念能力为主,参训人数不宜太多,采用短期而密集的方式,运用讨论学习方法;对于中层人员,注重人际交往能力的训练和引导,参训规模可以适当扩大,延长培训时间,采用演讲、讨论及报告等交错的方式,利用互动机会增加学习效果;对于普通的职员和工人培训,需要加强其专业技能的培养,可以大班制的方式执行,长期性的延伸教育,充实员工的基本理念和加强事务操作。

(3)培训方式:从培训的方式来看,有职内培训和职外培训,职内教育指工作教导、工作轮调、工作见习和工作指派等方式,职内教育对于提升员工理念、人际交往和专业技术能力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职外教育指专门的培训现场接受履行职务所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培训,非在职培训的方法很多,可采用传授知识,发展技能训练以及改变工作态度的培训等。职内教育和职外教育相结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灵活进行员工培训。

(4)培训计划:员工培训的管理非常重要,有效的培训体系需要良好的管理作为保障。培训计划涵盖培训依据、培训目的、培训对象、培训时间、课程内容、师资来源、实施进度和培训经费等项目。有效的培训体系要求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应当因循拟定的管理程序,先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或者培训主管单位)分发培训需求调查表,经各级单位人员讨论填写完毕直属主管核定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汇总,拟定培训草案,提请上一级主管审定,在年度计划会议上讨论通过。在培训方法方面,应当考虑采用多种方式,对演讲、座谈、讨论、模拟等方法善加运用,可以增强培训效果。同时在培训内容上,最好能够采用自主管理的方式,有员工与主管或讲师共同制定培训目标、主题,场地开放自由化,可以增加员工学习意愿,提升学习效果。

(5)培训实施:培训计划制定后,就要有组织计划的实施。从实际操作面上讲,应该注意几个问题:

(a)执行培训时最好与考核相结合,重视过程控制,观察培训过程中参训者的反应及意见。培训是持续性的心智改造过程,所以员工在培训过程中的社会化改变比训练结果更值得关注。

(b)培训计划执行时应当注重弹性原则和例外管理。对于一般性的训练,可以统筹办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对于特定性的培训,应采用例外管理,由各个单位根据具体情况弹性处理。

(c)培训活动应注意事前沟通,塑造学习气氛,从而加强学习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逐步建立学习性组织。

(6)培训评估:培训的成效评估和反馈是不容忽视的。培训的成效评估一方面是对学习效果的检验,另一方面是对培训工作的总结。成效评估的方法分为过程评估和事后评估。前者重视培训活动的改善,从而达到提升实质培训成效的作用;后者则供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决策参考。从合理化的观点来看,最好是将两者结合起来。成效评估的方法有实验设计法,准实验设计法和非实验设计法。具体而言,根据培训目标层次,成效评估方法采用以下方法:

(a)如果培训的目的在于了解参训者的反应,可以利用观察法、面谈或意见调查等方式,从而了解参训者对培训内容、主题、教材、环境等的满意程度。

(b)如为了解参训者的学习效果,可以利用笔试或者心得体会,了解其知识增加程度。

(c)如为了解参训者行为的改变,可以对其行为观察及访谈其主管或同事。

(d)对工作实绩的测定,这种方法较为困难,它可能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

遵循投入产出法则,构建保险人才教育培训体制

[摘要] 企业员工教育培训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的经营行为, 遵循投入产出法则是一个重要原则。构建我国保险人才培训体制,必须贴近市场,提高其市场价值。从教学目的看,必须确立教育培训是现代保险企业经营中投资回报最高项目的观念;从教学内容看,必须满足保险企业的迫切需要,重点搞好现代经营理念教育;从教学资源看,必须实现资源共享,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教学管理看,宜推行制式教育,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学习积极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员工教育培训, 是一种智力投资,一种人力资本投资的经营行为,必须贴近市场,不断提高其市场价值,遵循投入产出法则是一个重要原则。构建我国保险人才教育培训体制,尤其需要遵循这一原则。

一、确立教育培训是现代保险企业经营中,投资回报最高项目的观念。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知识、技能、价值观更新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据专家估计,当代人类的知识量平均每3年增长一倍,已经没有一种知识和技能,可以终身受用。美国学者刘易斯(A.J.LEWIS)在1983年就指出:工业时代的核心是有动力装置的机器,而信息时代的核

心是计算机;能量—石油、煤、原子能—是工业时代的推动力,而信息时代的推动力则是教育。所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识到,人才培养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投资于人力资源开发并使之优先发展,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战略共识。

马克思曾指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10页)。当今时代,人力资本主要是智力资本,教育培训可以提高智力资本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率。实践证明,现代企业对员工教育培训投资所带来的收益率,远远超过其他形态投资的收益率。据美国学者1990—1995年的数据计算,企业实物资本投资的效益比为1:3.5,而智力投资的效益比为1:17.5, 后者是前者的5倍。而最近国外的统计资料表明,智力投资的投入产出比已高达1:50。因此,从人力资本投入产出的角度看,员工教育培训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用工成本,扩大人力资本质量和规模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增强公司实力,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

所以,“科教兴业促发展,智力开发增效益”,已成为越来越多明智企业家的一个重要战略决策。“投资于培训”已成为许多大企业的投资重点。早在1986年美国就有400多家企业创办了企业大学,其中18所大学具有政府承认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工商企业在办大学上,平均每年投资300亿美元,相当于普通大学每年经费的一半,近年来已增长为每年2100亿美元。被称为“教育巨人”的国际通用机器公司的雇员教育费,每年高达7亿美元。台湾国泰人寿保险公司成立于1962年9月,目前员工3.3万余人,年总保费收入在台湾市场的占比为30%左右。其科技教育力量配备非常强,设有一个“国泰研究院”和“财经”、“管理”、“寿险”三个学院,还有“教育训练部”和淡水、新竹、高雄三个教育中心。

入世以来,我国保险主体快速增加,目前已有保险公司98家,预计未来5-10年,保险主体

将再翻一番。每成立一家全国性保险公司,就需要省分公司以上高级管理人员80-100名、市县分支公司经理人1000人以上。若新办100家,全国则需中高级保险管理人员一、二十万人。由此可见,确立教育培训是回报率最高投资项目的观念,把“科教兴业”作为现代保险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措施,是一件迫在眉睫、非办不可的大事。

二、搞好现代经营理念教育,争取最佳教育效果。

“要想富,先修路”,但“要想富,在思路”更重要。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现代保险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是观念更新、思路清晰。应对外资保险企业挑战的最重要的工作,也就是要迅速更新观念,彻底摒弃计划经济模式下陈旧的经营理念,代之以市场经济下先进的企业经营理念。

因此,教育培训要贴近市场,提高其市场价值,从教育培训的内容看,就必须根据我国保险企业最迫切的需求来确定重点。在我国入世过渡期结束,保险业全面开放的形势下,确定教育培训内容应贯彻“两个结合两个为主”的原则,即“理念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以理念教育为主;国际交流与国内交流相结合,以国际交流为主”。突出最先进的现代企业经营理念教育。因为从竞争角度看,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要应对外资保险企业的挑战,就必须首先了解外资保险企业;从教育效果的角度看,只有把理念教育搞好了,才能收到举一反三、一通百通和“一本万利”的效果。

面对日益增多的中外资保险主体,应该如何敢于竞争,善于竞争,是当前我国中资保险公司各级经理人在经营理念上遇到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新问题。为此,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江苏省分公司早在2001年5月-2002年8月,就先后分5批,组织省分公司部门以上总经理、市分

公司经(副、助)理和年保费亿元以上的县支公司经理共129人,到香港参加现代寿险企业经营管理轮训。目的是让经理们亲身感受一下现代寿险市场真正的竞争实况。香港680万人口,却有保险公司209 家,其中寿险公司65家,从业人员28000多人,人口与寿险从业人员的比例高达243 :1,保险公司和从业人员所面临的生存压力和竞争压力之巨大,可想而知。然而,就在这种情况下,香港的寿险业仍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感叹之余,参训人员为已有的成就,感到微不足道了,处在低迷状态的公司领导感到无地自容了。大家看到了自身在市场竞争理念上的差距,从而,拓宽了思路,增强了敢于竞争、善于竞争的信心和决心。培训后,大家自觉地“不看计划看市场,瞄准市场争发展”、“能做多大做多大”,从而大大促进了公司的持续稳定发展。2001年该省分公司保费收入76.3亿元,首次名列全国系统第一;2002年保费突破100亿元,名列全国省级保险公司首位;2004年保费收入163.65亿元,在公司股份制改造、业务结构调整的情况下,同比增长8.59%;至2006年,该省分公司实现保费190亿元,同比增长11.7%,市场份额56%,连续6年位居全国系统和全国同业省级分公司首位。

三、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不断提高教育培训的效益率。

教育培训的效益率,决定于教育培训效果的大小和教育培训成本的大小。实行教育培训资源共享,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一个有效办法。

教育培训场地、设施的共享比较容易解决,主要是教学力量的共享。保险企业教育培训的内容是方方面面的,但又不可能每个公司都配备方方面面的教师。目前我国保险企业的教育培训机制普遍都不够成熟,尤其是新办企业、民营企业问题就更为突出。

组织好教学资源共享,就需要建立一支内外结合、专兼结合、上下结合的师资队伍,同时需要有一个教育培训机构或专职人员来整合、协调、使用这支队伍。因此,首先要加强对教育培训的领导。各大中型保险企业均应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委员会,负责对本企业的各类培训进行统一领导;其次在总部和省、市级分支机构公司设立教育培训机构、专职培训岗位,对总部和各级机构的教育培训工作进行归口管理,对各专业的教育培训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分工负责。在机构改革时,有些公司往往会把教育培训职能并入人力资源部门,而撤消教育培训部门。事实证明,这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教育培训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就象中央组织部不能代替教育部一样,人力资源部不能代替教育培训部。必须设立专门的教育培训机构,才能很好地统筹规划、调配使用好各方面的教学力量。

保险企业实行教学资源共享,可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借用国际著名企业的教学力量。对保险企业各级经理人进行现代经营理念教育,是目前最紧迫的教学任务,但又无现成的教材和师资力量。中国人寿广东、江苏省分公司早在五、六年前,就邀请具有150年历史的著名跨国公司——德国西门子培训学院的讲师来授课。虽然,西门子是经营电器设备的,与人寿保险公司是“隔行如隔山”,但他们深信在经营理念上是“隔行不隔理”,“生意经”是一样的,是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事实也正是如此,几年来,中国人寿江苏省分公司先后举办了十来期西门子培训班,对200多名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普遍反映比请大学教授讲课更实用、更贴近企业的实际。

二借用国际专业教学资源。对公司员工、管理层进行现代保险企业实务运作方面的培训,十分重要。在我国保险业是一个新兴行业,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尚没有成熟、系统的教材。

多数企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培训阶段。相对而言,直接引进国外同行业成熟的教材和教学方法,则是“从桥上过河”的有效捷径。如国际风险管理学院(CPCU)和国际寿险管理协会的LOMA考试等,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LOMA教材系统、实用,囊括了国际寿险公司最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近百年来的实际运作经验。组织LOMA考试可以直接培养具有国际水准的“寿险管理师”、“客户服务师”和“核保核赔师”等专业人才。中国人寿江苏省分公司在2001年就鼓励、组织员工和各级领导参加LOMA考试。当年秋季首次组织专场考试,就有380人报考,第二年秋季增至785人,至2005年春季累计报考人数达2738人、报考课程4097门,已有398人获得了“寿险管理师”、“客户服务师”证书,从而使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一个新的质的飞跃,明显高于其他同业公司。

在借用国际专业教学资源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完善、推行我国的保险职业资格教学,如中国精算师、中国寿险管理师、核保核赔师等证书教学。

三借用高校的教学资源。目前,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不少高校针对现代企业的要求,先后设置了工商管理专业,开设了工商管理硕士(MBA)课程进修班、高级研修班等。其教学水平虽不能与哈佛大学相比,但毕竟是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也有一批较高教学水平且能与时俱进的师资力量。公司与高校联合协商课程内容,开办MBA课程进修班、保险专业硕士学位进修班,不失为快速培养保险业中高层经营管理人才的有效途径。中国人保、中国人寿江苏省分公司在五年前,先后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联合举办了MBA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经过二年的在职学习进修,已有近四百名中高层经营管理者取得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2005年9月,江苏省保险学会与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院联合招生,开办了保险专业独立本科段(专升本)自学考试学历班。最近,又与南京大学商学院联合举办了保险高级管理人员研究生课程(硕士学位)进修班,为江苏的保险公司员工提供了在职提升学历、学位的机会,受到了各公司领导员工的普遍欢迎。

四整合行业教学资源,搞好行业培训。各行业内部,各企业之间,东西部同行之间,都有不少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搞好行业培训,是具有良好直接效果的培训途径。特别对中小企业而言,教学力量薄弱、生源少而散。由行业组织对其进行整合培训,则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几年来,江苏省保险学会先后举办了四期财产保险中高层经营管理培训班,就是整合了行业培训资源,运用人寿保险业的营销理念,来启发、推动产险营销工作的一个尝试,取得了良好效果。

五创新高校教学。高校教学要顺应保险企业的实际需求,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在教学内容上,要避免和改变书本到书本的教学模式,而根据系统理论和保险业的实际需求来设置课程。如在保险专业课程中,开设《保险精算基础》、强化《现代市场营销》教学,以提高保险专业毕业生的精算意识和市场营销意识,纠正社会对保险和保险营销的偏见,确立正确的保险营销理念,树立敢于到保险市场第一线去的信心。再如在在职人员的教学管理上,要突破某些条条框框,按成人高考的模式,开办保险专业高管人员研究生学历班、硕士学位班,以提高保险高管人员参与正规教学的兴趣等等。

六效仿特许授权培训经营模式。北大青鸟APTECH公司是一家专业IT职业教学机构。他们采用特许授权培训经营的模式,在2001年—2004年4年内,在全国70个城市发展了96家特许加盟伙伴,开办了150家授权培训中心,累计培训学员15万人次。在适应IT行业对技术人员需求的同时,实现培训营业收入5亿元,加盟伙伴几乎全部实现当年投入运营,当年收回成本,当年盈利,年均纯利150万以上。他们的基本做法即特许经营的核心,是开发建立一套设计科学、流程合理、高效运转、标准统一、便于授权培训机构复制的系统。包括品牌效应下的职业化课程体系、先进的经营管理办法和有效不间断的服务支持与培训。北大青

鸟的做法是整合利用教学资源的一个典范,值得保险业的培训机构学习效仿。这一模式,尤其适用于全国180万保险代理人每年的继续教育工作。

四、推行制式教育,充分调动员工的学习积极性。

从教育培训的管理上看,员工的学习积极性是取得最佳学习效果的决定因素。如何调动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变企业要他学,为员工自己要学,方法很多。除给予必要的奖励外,最关键的是保险企业和保监会、保监局要贯彻教育培训和使用相结合的原则,把培训要求纳入高管人员资格审核内容,规定“先培训,后任职”,特别要做到“先培训,后晋升”。可实行“职位、岗位培训资格证书制”,未取得职位、岗位资格证书的,不得担任高管等相应职务,也不得上岗、转岗,更不得晋升。也可实行“企业或行业内部岗位学分制”,明确规定各类各级岗位的学分要求,拿不到要求学分的不得上岗。因为一个人原有的学历,不能说明一辈子,知识和能力的更新与积累,才是企业所需要的。

在实行“岗位培训资格证书制”或“行业岗位学分制”的基础上,树立教育培训是员工最大福利的观念,明确“授人于渔”较“授人于鱼”的无比优越,搞好员工的生涯规划,使员工与公司、行业共同发展,也是提高员工学习积极性的一项重要工作。

实行“岗位培训资格证书制”或“行业岗位学分制”,就必须实行制式教育。即根据各类各级岗位的职责、知识技能要求,明确规定其相应的培训课程和培训要求,组织相应的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发给相应的资格证书或学分证书。德国西门子公司针对全球关键职位的高级管理人员(总裁级)、担任全球综合性管理任务的总经理、资深或跨部门经理、即将或新任主管以及具有管理潜质的入司3年以上的员工,设置了从S1、S2至S5五个级别的培训课程

和要求,进行制式经理人培训。我国的保险企业也应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行《保险经理人层级制式培训》和《员工分系列层级制式培训》。可把员工培训分为通用基础培训和市场销售、售后服务、业务管理、行政管理、经营管理等若干个系列的专业培训,每个专业系列再分若干个种类和层级,如销售系列中的业务员培训,可分为新人培训、业务员若干级、主管若干级培训;业务管理系列中的各类专业管理人员,也可分为若干级培训,并据此分别设定相应的培训课程。

总之,员工教育培训是企业的基础工程、系统工程,又是企业的发展工程、员工的福利工程。员工教育培训是企业改革发展的先导和基础,而企业的改革发展则是员工教育培训的继续和实践。贴近市场,不断提高员工教育培训的市场价值,就能迅速有效的扩充企业、行业的智力资本,从而,促进我国保险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最新保险公司新人岗前培训学习心得范文五篇

保险公司新人岗前培训学习心得范文五篇 老早就听到保险两个字,但是就是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听很多人说那是传销,但是最后真正自己接触后才明白原来保险是对人生后期规划的一种保障; 随着时间的推移,变迁,这已经是第二次参加培训,第一次由于没有太关注,结果考的让人寒心,59分,本来打算放弃,但是最后还是被我的介绍人寒心如苦的缺说之后,又帮我交了培训及书本费,于是出于礼貌我这次又一次参加了这个培训,经过五天的代理人培训,以及自己的努力,终于通过了,于是继续参加岗前的培训,接下来就说说这几天的岗前培训心得吧。 可以说一路的培训时间都很紧张有序,让人应接不暇,保险代理人的书籍在大学经济学一年的课程,在这里我们3天就要吸收,而且掌握基本的初期以及保险本身的意义是什么,弄的我们个个都精疲力尽,而岗前的培训也很是紧张,第一次发现在这里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那么重要,这几天的培训总的来说,让我学习到很多专业的东西,尤其是专业老师的出色讲解,让我们受益很深,在这里首先感谢各位老师的心情付出,也希望我们今后的同伴们能够抱着一个感恩的心来对待这份工作和职业以及事业。 可以说从一开始对保险的误解,到真正接触后了解之后才感觉悔恨已晚,为什么呢,因为在我的记忆里面,接触过的保险基本都是属于传销类型的,那时是2015年,中学刚毕业就融入到社会里面,看到各色各样的人都在做保险,一大堆人组合在一个空档得房间,没有产品,直接就让你跟他们做,而且把你的身份证一系列的东西都拿去,弄的人心惶惶,最后因为事件的严重,被法律所制裁和打压,于是从那个时期保险的含义在我的脑海里面就是一种传销的模式,而且周围的人一听说你是做保险的立刻会拿异样的眼光来看待你;而大学毕业之后,来到北京,在各式的直销模式慢慢的成熟起来,又一次接触到同行的人做保险,于是我拿异样的眼光来审核他,但是跟没有想到的是,我又从新走入这个行业,在通过专业的学习和了解之后,我才恍然间开悟,原来保险一直是国家所支持的行业,只是过去由于人为的因素,把这个不错的直销业给做烂了,而且其实很多属于直销业的东西在外国本身就是合法的,可是演变到中国就变成了非法传销,最重要一点,东方人的素质和道德有着直接的关系,这让我很失望,也是这个行业本身难做的原因,而随着改革共开放国家政策不断的开创与提倡,保险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才真正被人们去接受,了解,但是目前的中国,保险业与之其他国家相比市民的比例少的可怜,所以对于未来直销人员这个行业充满着希望和空缺。 而对于我们这个刚刚培训中的从业人员完全可以把他当做是一种

年公司培训体系建立方案

2016年培训体系建立方案 第一部分、课程体系的建立 一、公司员工入职培训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新员工在试用期内必须接受入职培训,包括公司统一安排的集中培训和各部门的专业培训,公司统一组织的新员工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培训,部门内的专业培训由用人部门自行安排。 人力资源部统一组织的培训课程内容包括 1、企业的概况、历史、组织架构、公司规划、经营理念、核心价值观、参与的社会责任等 2、公司的人事制度 3、公司的产品知识,包含公司的各种产品的功效,卖点 4、其他的培训内容,例如职业生涯规划或者员工晋升政策 由用人部门承担的入职培训包括 1、部门承担的主要职能和责任、规章、制度 2、岗位职责介绍、业务操作流程的指导 促销员类的销售类培训以销售部为主,主要侧重基本的现场销售技巧 二、公司岗位技能类的培训 公司为扩展员工知识面,提升员工岗位任职能力以及增进员工工作效率所组织的各类培训 1、市场营销人员:营销管理、销售技巧、客户管理 2、职能部门:心态教育、职业精神及职业素养、商务礼仪、沟通能力、服务意识、办公软件PPT、excel的应用类 3、即将晋升的管理人员以及中层管理人员:管理能力提升、角色转变、思维决策能力提升等(根据公司培训需求,可进行外部培训) 三、客户培训 针对公司的合作伙伴,以及具有市场推广作用的客户及其他重要客户进行的培训。课程内容主要以健康理念、企业文化、产品知识为主。根据目前公司销售模式,培训对象主要分为: 1、经销商、代理商等大客户群体:主要宣传公司文化、健康理念以及产品知识,以达到扩大公司知名度,培养大客户的目的。 2、公司直营店内以及其他合作机构的促销员:主要使促销员快速了解我公司产品的功效和卖点,快速达成交易的目的,课程内容可增加现场销售技巧的培训等 3、直接消费客户(会议营销):直接将公司文化、健康理念以及产品知识传达给现场

保险公司新人入职培训感想

保险公司新人入职培训感想 我非常荣幸参加了公司组织的后备管理干部培训班,首先要感谢公司给了我这次培训的机会,作为人保公司的一员,我十分珍惜这次培训的机会,因为它不仅是我职业生涯的加油站,更是人生道路上实现服务公司、自我价值的重要一课。 公司对这次培训非常重视,体现了“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的战略方针,我们都很珍惜这次机会,大家都为培训做了充足的准备。每个学员都积极参与和投入到培训中,时而聚精会神、时而点头微笑、时而眉头紧缩、时而振笔疾书、时而陷入沉思……在市公司人事处和综合部的周到安排下,培训组织工作严谨

有序,两天同吃同住的生活给了大伙儿碰撞和讨论的氛围和机会,给了我们每位兄弟姐妹增进情义的空间,真正实现了此次培训“增进团结、增长才干”的目的。 参加此次培训的同志都是人保××分公司的精英、人才,都是在各自岗位上的佼佼者,回顾这两天的课程,培训的目标和思路非常明确:一是如何带领好一支团队?二是如何提高自身领导的艺术、才能、管理的方法?三是作为职业人如何性格修炼、角色转换。这也是我们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和未来的岗位上最需要学习最需要掌握最需要提高的知识,是我们日后在工作道路上的助跑器、启发器或者说是催化剂,而在跑到终点前,更重要的是我们脚下的每一步,更需要的是我们每一天的努力、学习和积累。 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金融风暴施虐,经济环境不景气、保险市场政策管制越来越严格、承保条件逐步收紧这都

给业务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力,也给公司员工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这样的环境和压力下,我们基层管理者如何带领班组营造激情而稳定团队,实现利润指标、降低费用水平,如何为公司保持发展势头而贡献力量?课程里,老师通过启发了我们对几个问题的深思,从而让我对上述的现状有了不同的认识和理解:第一、在管理岗位上,“责任”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权力”,在越高的岗位上,压力越大,我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就会更好地理解上司和公司的政策;中层干部对公司而言是承上启下的中流砥柱,我们需要对下级负责更需要对上级领导负责,这样才能提高经营绩效和降低经营风险。 第二、做正确的事情,然后正确地做事情。工作中我们做我们必须做的,而不是有选择性地挑喜欢做的,一个成熟心态职业经理人,必须具有较高的情商,具有较高的处理工作中的矛盾和冲突的能力,这样班组的管理才不会偏离

浅析保险公司内控合规管理工作

浅析保险公司内控合规管理工作 由于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的密切关系,保险公司所需要面临的巨大风险也不言而喻。这些风险复杂难测,涉及自然灾害、意外事故,且日益受到投资环境、货币政策等风险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保险公司应切实研究风险方法的措施与途径,积极防范和化解内部及外部风险。内部控制是保险公司防范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处于基础性地位,因此强化内部控制能力是我们完善内部控制系统的首要任务。 一、内控的内涵及国内保险企业内控现状. (一)什么是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指的是“企业防止舞弊的工具”①。《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一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中对内部控制作了定义:“本准则所称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 (二)国内保险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纵观中国保险公司内部控制演进步程,国内保险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终究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上内部控制环节仍旧比较薄弱.内控功效表现紊乱、机制失衡,从而引发行业内的经济犯罪和经营失误屡见不鲜,与国际上保险行业内部控制水平依旧存在较大差 ①出自《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一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会协字〔1996〕456号)1996.12.26出版

距: 1.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动力不足 在中国保险行业内部控制发展的过程中,来自保险公司外部的推动因素作用一直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保险公司内部自身强化建设的意愿较弱。国外监管市场存在着一句名言:“如果将外部监管变成金融机构内控不足的步补充,风险的悲剧就会不断上演。”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是金融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础和前提,即便是有效的外部监管和监督都无法替代金融机构的自我约束及自我内部控制。 回顾中国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的发展史,中国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影响实为突出,是推动中国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关键因素。随着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有关行政法规地不断颁布,依托监管部门的监督,保险公司逐渐正确认识和着手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同时,中国保险公司在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的过程中,迫于国际资本市场监管的压力,内部控制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监管部门的作用如若愈是突出,愈能证明保险公司自身内部控制动力上的欠缺及乏力。对部分保险公司而言,内部控制建设是否达到监管部门的要求,也许比内部控制是否在公司实际经营过程中发挥作用更为重要。 2.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制度建设滞后于业务发展 根据COSO报告,保险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包括五大要素,即控制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及监督,这些要素存在于保险公司经营活动的各方各面,。很大部分的保险公司在控制活动方面制定了较多措施与制度,但仍存在精细化程度不高、深入化程度不够的问题,未能渗透到公司各项业务活动的各个操作环节,也未能覆盖

XX电子公司员工培训体系

第四条 第五条 XX 电子公司员工培训体系 第一部分 总则 第一章 适用范围 第一条 为了有组织、有计划地培训山东 XXX 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公司)每位员工,根据公司经营战略的基本精神,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所有员工均应遵守此规定。 第二章 培训的目标与战略 第三条 培训的目标是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和能 动性,把因 员工知识、能力不足和态度不积极而产生的人力成本的浪费控制在 最小限度,使员工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为企业提供合格的管理人员、技术人 员、业务人员和作业人员,最终实现全员持证上岗。 公司培训战略是全员参与,终生培训。 培训方针是自我培训与传授培训相结合、岗位培训与专业培训相 第三章 培训的原则和内容 第六条 公司对员工的培训应该遵循系统性原则、主动性原则、三个面向 原则和多样 性原则。 ( 一) 系统性原则: 员工培训是一个全员性的、全方位的、贯穿员工职业 生涯始 终的系统性工程。 ( 二 ) 主动性原则: 强调员工参与和互动,发挥员工的主动性。 ( 三) 三个面向原则: 员工培训要基于公司经营战略的基础,面向企业、 面向市 场、面向时代。 ( 四) 多样性原则: 员工培训要充分考虑受训对象的层次、类型,考虑培 训内容

和形式的多样性。 第七条培训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各种教导或经验的方式,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改进员工的行为,以达到期望的标准。 (一)员工知识培训。不断实施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新知识的培训,使员工具备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迎接挑战所需的新知识。 (二)员工技能培训。不断实施岗位职责、工艺规范、操作规程的培训,使员工掌握完成本职工作所必备的技能。 (三)员工态度培训。不断实施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社会学、价值观的培训,建立公司与员工之间的相互信任,使员工具有自我实现的需求。 第四章培训的组织策划 第八条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培训活动的统筹、规划、实施和控制。 第九条其他各部门相关行政人员负责协助人力资源部进行培训的实施、稽核以及异常情况的追踪,同时也要组织部门内部的培训。 第五章受训者的权利与义务 第十条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员工有权利要求参加学历教育或者公司内部举办的各类培训。 第十一条经批准进行培训的员工有权利享受公司为受训员工提供的各项待遇。 第十二条在培训活动对其工作不产生重大影响范围内,被指定的员工有义务参加培训,并坚持到结束,达到培训要求的效果。 第十三条培训活动结束后,员工有义务把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业务中。 第十四条非脱产培训一般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如确需占用工作时间参加培训的,须凭培训部门的有效证明,经所在部门和人力资源部批准后,可做公假处理。 第十五条参加各类学历培训结束后,受训人员必须继续在公司至少服务3 年。如因故确实要离开,须按培训结束后每服务一年递减33%的原则,对公司支付的培训费用进行赔偿。 第十六条员工脱产培训期间,不能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如合同在培训期间到期,则须续签一定年限的劳动合同,其生效期为前一份合同期满之日,而且要保证培训结束后至少

公司员工培训体系建设方案

公司培训体系建设方案 一、公司培训工作现状 1、培训管理缺乏系统规划,培训管理平台建设滞后,培训没有真正达到支持和服务公司业务的目的,难以形成培训管理理念及培训成果的整合和沉淀。 2、粗略的分层分类,缺乏对各层各类培训的系统规划和管理,培训课程缺乏系统设计。考虑了解决部分共性问题,但同一层级的不同类别的差异性,以及不同类别的系统性和共性考虑不足,难以解决各个层次纵向培养和提升的问题。 3、从培训需求分析、计划制定、培训实施到培训评估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统一规范的工具。培训需求分析不够深入和准确,计划制定与培训目标结合度不高,培训评估和效果转化缺乏标准和有效的工具。 4、结合公司培训管理工作实际阶段的管理制度没有落地,缺乏相应的培训辅助制度建设。部门级培训的执行,没有规范和制度化的约束,渠道、流程、监督缺失。 5、培训的软件资源建设,如内外师资、课程库、档案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系统管理和统一规范的工具,不利于培训成果的沉淀和资源的整合。 二、公司培训体系建设定位 建立基于公司战略导向和高素质团队塑造的培训分级管理体系。(高层的重视+中层的认识+员工的配合=全员的、积极开放的学习型组织) 三、建设思路

1、建立分层分类的培训管理系统,梳理出培训重点关注对象,关注人才培养和能力提升。 2、梳理培训运作流程,总结成功经验,逐步形成公司特色的培训运作机制和管理模式。 3、建立健全培训相关管理制度,使培训管理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 4、强化培训管理职能建设,优化培训管理平台,发挥指导和服务的功能。 5、有效整理、整合、评估各类培训资源,使其发挥应有的效力。 四、建设策略、工作要点及具体做法 第一阶段:体系搭建阶段(近一年内) 1、启动培训战略管理,建立、完善分层分类的培训发展体系与培训课程体系。 针对培训战略管理,将公司职位体系进行层、类的划分和细分。按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一般管理人员、一线生产和技术人员进行分层;按不同的职位序列和不同类别的培训项目进行分类,对各层各类的培训进行系统规划和分析,梳理出各层各类重点培训关注点。 (1)高层管理序列培训重点规划:管理战略和方向。目标是分析市场环境,确立竞争地位,确立方向、目标和战略,统一思想,激励组织。建议:每名高管根据实际需要每年必须学一门课程,培训规划到个人。 (2)职能管理序列培训重点规划:中层培训重点为流程管理

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基本准则(第四章)

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基本准则(第四章) 第四章内部控制的评价与监管 第四十九条内控评价制度。保险公司应当制定内部控制评价制度,每年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估,编制内部控制评估报告。 第五十条内控评价制度的内容。保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制度应当包括实施内控评价的主体、时间、方式、程序、范围、频率、上报路线以及报告所揭示问题的处置和反馈等内容。 第五十一条内控评价的实施主体和过程。保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应当由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内控管理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分工协作,配合完成。 保险公司应当将内部控制评价作为对公司经营管理风险点进行梳理排查和整改完善的持续性、系统性工作。 第五十二条内控评估报告。保险公司实施完成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以后,应当编制内部控制评估报告。保险公司可以根据本单位实际,指定内部审计部门或内控管理职能部门牵头负责评估报告的编制工作。 第五十三条内控评估报告的内容。保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估报告应当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一)本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基本情况,包括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标准、方法和依据; (二)本公司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工作情况,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在内部控制建设所做的具体工作; (三)本公司内部控制的基本框架和主要政策; (四)本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重大缺陷、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其影响; (五)本公司上一年度发生的违规行为和风险事件及其处理结果; (六)对内控缺陷及主要风险拟采取的改进措施和风险应对方案; (七)对本公司内部控制健全性、合理性、有效性的评价结果,并根据监管部门的评价标准,得出自评得分及等级。 第五十四条评价结果分类。保险公司内控评价结果分以下四类:

公司培训体系

武汉公司培训体系 目录 一、总则 二、培训机构管理 三、培训课程规划 四、培训的资源管理 五、培训考评管理 六、培训制度 一、培训总则 (一)、公司培训的目的 (二)、公司培训体系的原则 (三)、公司培训的人事安排 二、培训机构管理: (一)内部培训管理 1、人力资源部培训部的培训管理 2、其他部门的培训说明 3、内部培训管理制度 (二)、外部培训管理 1、外部培训管理说明 2、外部培训制度 (三)、培训部讲师管理 1、培训讲师 2、培训师管理条例 三、培训课程规划: (一)、培训流程 1、公司培训计划图 2、员工申请培训流程图 3、培训实施流程图 (二)、培训需求分析: 1、培训需求的渠道 2、多种方法进行培训需求分析 3、培训需求分析 4、培训需求管理制度 (三)、培训实施: 1、培训方法 2、培训课程

(四)、培训规划: 1、按公司部门划分 2、按工作发展规划 四、培训的资源管理:(一)培训地点 (二)培训物品 1、培训物品的种类 2、培训物品管理制度(三)培训资料管理 1、培训资料的分类 2、培训资料的管理方法(四)培训档案的管理 1、员工培训档案管理 2、培训档案 五、培训考评管理:(一)、培训考核 1、考核方式 2、考核成绩简述 3、培训考核管理制度(二)、培训评估 1、培训评估的方法 2、培训评估的种类 3、培训改进 4、培训评估制度 六、培训制度 (一)培训机构管理制度: 1、内部培训管理制度 2、外部培训管理制度(二)培训师管理制度 培训师管理条例 (三)培训流程管理制度 1、公司培训计划管理制度 2、员工申请培训管理制度 3、培训实施管理制度: 4、培训奖惩制度: 5、培训出差管理条例(四)、培训资源管理制度: 1、培训资源管理制度 2、培训档案的管理制度 3、培训档案的管理制度(五)培训考评管理制度 1、培训考试管理制度 2、培训评估制度 一、培训总则 (一)、公司培训的目的:

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制度

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办法(试行) 2006年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对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的评价,推动寿险公司加强内控建设,确保寿险公司稳健经营和持续健康发展,根据《》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寿险公司内部控制是由寿险公司的董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建立并实施的,为实现公司经营管理目标、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可靠、确保公司依法合规经营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机制。 第三条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是指对寿险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实施开展的调查、测试、分析和评估等系统性活动。 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包括寿险公司开展的自我评估和监管部门组织实施的独立评价。 本办法所称寿险公司包括法人机构及其分支机构。本办法所称寿险公司法人机构是指在中国境内经中国保监会批准设立,并依法登记注册的人寿保险公司;本办法所称寿险公司分支机构限于寿险公司法人机构依法设立的省级(含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分公司和地市级中心支公司。 本办法所称监管部门是指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 外国寿险公司分公司视为寿险公司法人机构。

第四条寿险公司应建立并保持系统、透明、文件化的内部控制体系,定期或当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对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评审和改进。 第二章评价目标和原则 第五条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主要包括: (一)促进寿险公司强化内部控制意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严格落实各项控制措施,确保内部控制体系有效运行。 (二)促进寿险公司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推动其实现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 (三)促进寿险公司增强业务、财务和管理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四)促进寿险公司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中国保监会的监管要求和寿险公司审慎经营的原则。 第六条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应从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三个方面进行: (一)健全性。过程和风险是否已被充分识别,过程和风险的控制措施是否得到明确规定并得以保持。 (二)合理性。控制措施能否实现控制目标。 (三)有效性。控制措施能否得到有效执行。 第七条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评价范围应覆盖寿险公司内部控制活动的全过程及所有的系统、部门和岗位。 (二)一致性原则。评价的准则、范围、程序和方法等应保持一致,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可比。 (三)公正性原则。评价应以事实为基础,以法律法规、监管要求为准则,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四)重要性原则。评价应依据风险和控制的具体情况确定重点,关注重点区域和重点业务。 (五)及时性原则。评价应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持续进行,当经营管理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及时进行重新评价。 第三章评价内容 第八条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从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个方面进行。 第一节控制环境

公司员工培训体系方案

公司员工培训体系方案 目录 第一部分员工培训设计方案 (1)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培训种类和形式 (3) 第三章培训组织与管理 (7) 第四章受训者的权利与义务 (8) 第五章培训计划与实施 (9) 第六章培训成果呈报 (11) 第七章培训评估 (12) 第八章培训经费、设施、设备的管理 (13) 第九章员工培训出勤管理 (14) 第十章培训资源的管理(内外部培训师管理制度) (15) 第二部分新员工培训管理办法 (18) 第一章总则 (18) 第二章培训管理 (20) 第三章通识训练 (21) 第四章部门内工作引导 (22) 第五章部门间交叉引导 (23) 第六章新员工培训评估 (24) 第三部分岗位技能培训管理办法 (25) 第一章总则 (25) 第二章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 (26) 第三章中层管理人员和职能业务骨干的培训 (28)

第四章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 (29) 第五章技术工人的培训 (30) 第六章特殊工种员工的培训 (32) 第四部分专题专项培训管理办法 (33) 第一章总则 (33) 第二章专题专项培训的组织与管理 (34) 第五部分员工外派培训管理办法 (35) 第一章总则 (35) 第二章外派培训人员资格 (36) 第三章外派培训处理程序 (37) 第四章外派培训人员工资 (38) 第五六部分培训流程图及其说明 (39) 培训流程图 (39) 培训计划及执行流程说明 (40) 第七部分附件 (41) 附件1培训需求调查表 (41) 附件2计划外部门培训申请表 (42) 附件3员工外派培训申请表 (43) 附件4员工培训考核记录 (44) 附件5在职培训总结表 (46) 附件6培训工作评价表 (47) 附件7在岗培训费用申请单 (48) 附件8员工培训签到表 (49)

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及趋势

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及趋势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寿险公司保持稳定经营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制度保证,也是监管部门成功实施偿付能力监管的基础。在我国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的监管体系初步建立的情况下,加强寿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对于保证整个寿险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国外寿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以及我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寿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趋势。 一、寿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定义及内容 寿险公司内部控制是指寿险公司的一种自律行为,为了实现经营目标,控制经营风险,确保投保人利益,保证经营活动的合法、合规,以全部业务活动为控制客体,对其实行制度化管理和控制的机制、措施和程序的综合。 寿险公司内部控制主体是指对寿险公司内部控制承担直接和间接作用的单位和个人,包括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等公司领导层、内审部门、保险监督管理部门和外部审计机构以及公司的所有员工。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的客体是寿险公司的全部经营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是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执行和实施;保证寿险公司谨慎、稳健的经营方针能够贯彻执行;识别、计量、控制寿险公司经营风险和资金运用风险,确保公司稳健运营;保证公司资产的安全,各项报表、统计数字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偿付能力符合监管要求;提高工作效率,按质按量完成公司的各项工作任务等。寿险公司内部控制采取的手段

不是通过一些单独的、狭义的管理制度来达到,而是一个涵盖寿险公司经营各环节的有特定目标的制度、组织、方法、程序的制度体系。因此,其采取的手段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构成了整个寿险公司经营管理的基础。寿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设计要遵循合法、全面、有效、系统、预防、制衡、权责明确以及激励约束的原则。寿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控等五个要素构成。根据这五个要素,寿险公司内部控制应该包括组织机构、决策、执行、监督和支持保障等系统,每一个系统又包括许多子系统,它们共同构成了寿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二、国内外寿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发展情况 (一)国外寿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发展情况 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持续经营等目标的角度看,建立管控经营风险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是寿险运行经营的前提和基础。国外寿险业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以后,充分认识到偿付能力对保险公司持续经营的重要性,因此,寿险公司在坚持稳健经营的前提下,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并成为寿险公司风险管控的第一道防线和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 1.政府监管促进了寿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从国际上政府监管与寿险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关系来看,保险监管者一个非常有效的监管方法就是督促保险公司完善其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实施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监管制度的基础和前提。从偿付能力监管的第一个层次来看,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

公司培训体系架构

公司培训体系架构 培训需求调查 在企业内部进行一次培训需求调查,分为中高层和基层员工调查,其中中高层管理人员全员面谈,基层员工抽样调查,明确以下两点: 1、明确企业培训的定位 在明确企业战略管理、运营协调、组织机构职能定位的基础上,建立规范的培训管理体系。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在承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同时,还承担企业整体培训职能,以整合培训资源,并建立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的培训管理体系。明确界定企业人力资源部对培训的管理、监控及提供支持与服务的范围。 2 、明确企业培训的目标 确定短期内培训工作的重点和突破点;积极宣传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提高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初步建立学习型组织,培养和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培训体系的建立,从内部培养企业需要的各类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培训体系建设 第一阶段 1、制订并完善培训管理制度

根据培训调查结果和执行反馈的情况调整现有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人力资源部培训机构、职能系统部门联系人、培训负责人的职责分工;明确培训管理体系的基础架构;建立企业基础培训管理平台;规范培训工作的管理;为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管理依据。 2、建设培训管理团队 成立培训管理小组,开展对各管理团队培训负责人的相关培训,加强培训管理经验的沟通与交流。提升团队的培训管理意识和水平。通过建立团队间的管理机制,培养一支企业的专业培训管理团队。 3 、组建内部培训师团队 选拔具有培训授课能力的优秀管理人员组成内部讲师团队。包括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公共课程培训师和产品专业培训师;保证企业的每个部门有一名岗位技能培训师;确定各部门新员工带领人,并明确带领人职能和奖惩措施。 第二阶段 1 、完善培训课程体系 重点开发一线员工的业务技能与服务意识培训课程和中层以上员工职业素质培训课程。内容主要是各职能部门制订的标准化操作手册、职位说明书、工作流程等专业或系统公共课教材。 引进重要职位所需的技能培训课程、管理技能课程。引进的方式有以下三种:派遣内部培训师参加外部培训课程,进行二次开发,形成公司内部培训课程;直接聘请外部培训师,形成外部培训课程及外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新人培训手册

《新人培训手册》:目录 第一章寿险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风险与保险第二节人身保险的特征与分类第三节人身保险合同要素与条款第四节人身保险的经营 第二章寿险商品及其功能 第一节寿险商品的功能第二节寿险商品条款要素 第三章寿险核保核赔基础知识 第一节寿险核保知识第二节寿险核赔知识第三节公司理赔服务介绍(平安保险公司) 第四章寿险专业化推销流程 第一节专业化推销第二节寿险专业化推销流程 第五章主顾开拓 第一节主顾开拓的意义第二节主顾开拓的方法第三节主顾开拓途径与技巧 第六章接触前准备与接触 第一节接触前准备第二节接触 第七章说明

第一节促成的时机第二节促成的方法第三节促成的话术第四节如何诱导客户鉴约 第八章促成 第一节拒绝的原因第二节拒绝处理的原则与方法 第九章拒绝处理 第十章售后服务 第一节风险与保险 一、风险的定义、分类与对策 1、险的定义 风险是指在特定客观情况下,在特定的期间内,某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例如,炒股票可能赚钱,也可能赔钱,这就叫有风险。 2、风险的分类 按不同的标准分类,风险有许多种。按性质划分,风险可分为两类: ●纯粹风险:

指造成兵贵神速可能性的风险,其所致结果有两种,即损失和无损失。例如:水灾、火灾、疾病、意外等。 ●投机风险: 指可能产生收益和造成损害的风险,其所致结果有三种,即损失、盈利和无损失。例如:赌博、股票买卖、市场风险等。 风险的出现是不能避免的,但我们可采取一些办法来防范风险。 3、防范风险的对策 ●避免风险 是指设法回避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从根本上消除特定风险的措施。例如:如果害怕出现航空事故,可以不乘坐飞机来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 这是一种消极的对策,并不是所有的风险都可以用此种方法来避免的。对于天灾、战争等人力不可抗拒原因所产生的风险,这种方法根本没有作用。 ●控制风险 采取有效手段来消除或减轻导致不幸事件的因素。例如:通过改善道路和加强交通管理来减少车祸的发生。 ●自留风险

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办法(试行)

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对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的评价,督促其进一步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健全内部控制机制,确保寿险公司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是指对寿险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实施和运行结果开展的调查、测试、分析和评估等系统性活动。 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包括寿险公司开展的自我评估和监管部门组织实施的独立评价。 本办法所称寿险公司包括法人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寿险公司法人机构是指中国境内经中国保监会批准设立,并依法登记注册的人寿保险公司;寿险公司分支机构是指寿险公司依法设立的省级分公司。 本办法所称监管部门是指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 第三条寿险公司内部控制是由寿险公司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建立并实施的,为达到或实现公司经营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第四条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主要包括: (一)促进寿险公司各级管理者和员工强化内部控制意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严格落实各项控制措施,确保内部控制体系有效运行。 (二)促进寿险公司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中国保监会的监管要求和寿险公司审慎经营的原则; (三)促进寿险公司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保证其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四)促进寿险公司增强业务、财务和管理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第五条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应从充分性、合规性、有效性和适宜性四个方面进行:(一)过程和风险是否已被充分识别。 (二)过程和风险的控制措施是否遵循相关要求,得到明确规定并得以实施和保持。 (三)控制措施是否有效。 (四)控制措施是否适宜。 腹有诗书气自华

某公司员工培训体系方案

某公司员工培训体系方案 目录 第一部分职员培训设计方案 0 第一章总则 0 第二章培训种类和形式 (2) 第三章培训组织与治理 (5) 第四章受训者的权益与义务 (6) 第五章培训打算与实施 (7) 第六章培训成果呈报 (10) 第七章培训评估 (11) 第八章培训经费、设施、设备的治理 (12) 第九章职员培训出勤治理 (13) 第十章培训资源的治理(内外部培训师治理制度) (14) 第二部分新职员培训治理方法 (17) 第一章总则 (17) 第二章培训治理 (18) 第三章通识训练 (19) 第四章部门内工作引导 (20) 第五章部门间交叉引导 (21) 第六章新职员培训评估 (22) 第三部分岗位技能培训治理方法 (23) 第一章总则 (23) 第二章高层治理人员的培训 (24) 第三章中层治理人员和职能业务骨干的培训 (26) 第四章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 (27)

第五章技术工人的培训 (28) 第六章专门工种职员的培训 (30) 第四部分专题专项培训治理方法 (31) 第一章总则 (31) 第二章专题专项培训的组织与治理 (32) 第五部分职员外派培训治理方法 (33) 第一章总则 (33) 第二章外派培训人员资格 (34) 第三章外派培训处理程序 (35) 第四章外派培训人职员资 (36) 第五六部分培训流程图及其说明 (37) 培训流程图 (37) 培训打算及执行流程说明 (38) 第七部分附件 (39) 附件1 培训需求调查表 (39) 附件2 打算外部门培训申请表 (40) 附件3 职员外派培训申请表 (41) 附件4 职员培训考核记录 (42) 附件5 在职培训总结表 (44) 附件6 培训工作评判表 (45) 附件7 在岗培训费用申请单 (46) 附件8 职员培训签到表 (47)

人寿保险公司新人培训办法

某人寿保险公司新人培训手册 :目录 第一章寿险的差不多知识第一节风险与保险 第二节人身保险的特征与分类 第三节人身保险合同要素与条款 第四节人身保险的经营 第二章寿险商品及其功能第一节寿险商品的功能 第二节寿险商品条款要素 第三章寿险核保核赔基础知识

第一节寿险核保知识 第二节寿险核赔知识 第三节公司理赔服务介绍(平安保险公司) 第四章寿险专业化推销流程第一节专业化推销 第二节寿险专业化推销流程 第五章主顾开拓 第一节主顾开拓的意义 第二节主顾开拓的方法 第三节主顾开拓途径与技巧 第六章接触前预备与接触第一节接触前预备 第二节接触 第七章讲明 第一节促成的时机 第二节促成的方法 第三节促成的话术

第四节如何诱导客户鉴约 第八章促成 第一节拒绝的缘故 第二节拒绝处理的原则与方法 第九章拒绝处理 第十章售后服务 第一节风险与保险 一、风险的定义、分类与对策 1、险的定义 风险是指在特定客观情况下,在特定的期间内,某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例如,炒股票可能赚钞票,也可能赔钞票,这就叫有风险。

2、风险的分类 按不同的标准分类,风险有许多种。按性质划分,风险可分为两类: ●纯粹风险: 指造成兵贵神速可能性的风险,其所致结果有两种,即损失和无损失。例如:水灾、火灾、疾病、意外等。 ●投机风险: 指可能产生收益和造成损害的风险,其所致结果有三种,即损失、盈利和无损失。例如:赌博、股票买卖、市场风险等。 风险的出现是不能幸免的,但我们可采取一些方法来防范风险。 3、防范风险的对策 ●幸免风险 是指设法回避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从全然上消除特定风险的措施。例如:假如可怕出现航空事故,能够不乘坐飞机来幸免此类事故的发生。 这是一种消极的对策,并不是所有的风险都能够用此种方法来幸免的。关于天灾、战争等人力不可抗拒缘故所产生的风险,这种方法全然没有作用。 ●操纵风险

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办法

保监发〔2006〕6号 关于印发《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办法 (试行)》的通知 各保监局、各人寿保险公司、健康保险公司、养老保险公司:为规范和加强对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的评价,推动寿险公司加强内控建设,确保寿险公司稳健经营和持续健康发展,我会研究制定了《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各保监局、各寿险公司、健康保险公司、养老保险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在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中组织试用,认真总结试行经验。 特此通知

二○○六年一月十日 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对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的评价,推动寿险公司加强内控建设,确保寿险公司稳健经营和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寿险公司内部控制是由寿险公司的董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建立并实施的,为实现公司经营管理目标、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可靠、确保公司依法合规经营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机制。 第三条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是指对寿险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实施开展的调查、测试、分析和评估等系统性活动。 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包括寿险公司开展的自我评估和监管部门组织实施的独立评价。 本办法所称寿险公司包括法人机构及其分支机构。本办法所称寿险公司法人机构是指在中国境内经中国保监会批准设立,并依法登记注册的人寿保险公司;本办法所称寿险公司分支机构限于寿险公司法人机构依法设立的省级(含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分公司和地市级中心支公司。 本办法所称监管部门是指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 外国寿险公司分公司视为寿险公司法人机构。 第四条寿险公司应建立并保持系统、透明、文件化的内部

企业培训体系设计方案

培训体系设计方案 一、培训组织机构: 培训办公室设集团培训专职管理人员;公司人事规划部设公司专职培训专员;公司各部门也应设有兼职培训工作负责人。 1.集团人事部: 集团人事部是集团培训工作的最高管理机构,主要职责如下: (1)对整个集团的培训工作进行总体的监督与管理工作; (2)负责制定和下发集团培训管理的相关制度,并监督实施; (3)负责依据企业发展战略,制定集团培训工作年度发展规划,指导培训工作的发展方向; (4)负责各项培训费用的审核和审批工作; (5)审批各培训负责部门上报的各类文件和计划; (6)负责于每月底组织召开“培训工作会议”,会议主要议题为:总结当月培训工作情况,汇总当月培训需求信息,布置下月培训工作等。各公司培训专员和全体企业内部讲师参加。 2.培训办公室:

(1)负责按集团人事部的要求起草各类培训制度、文件并报集团人事部审批; (2)负责汇总、制定集团整体年度培训计划,并报集团人事部审批后实施; (3)负责集团统一招聘的新员工(工人除外)入职培训的组织实施; (4)负责对各类培训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包括培训计划是否实施,培训质量是否合格(培训是否有效)等; (5)负责对讲师的培训工作进行监督、考核和管理,并适时安排针对内部讲师的培训课程,以提高其业务水平; (6)负责开发外部培训资源,经集团人事部审批聘请优秀外部讲师来集团授课,负责外部讲师授课期间的接待、协调和管理工作; (7)负责组织实施全集团性的或公共性的培训以及管理人员培训; (8)负责汇总、制定集团培训费用预算和年终培训费用总结并上报审批; (9)负责集团培训专用的资料、仪器、设备的保管、维护和管理。 3.各公司人事规划部: (1)负责督促公司各部门年度培训计划的实施,并对培训实施情况进行记录与评估,每月底将当月各类培训的《培训记录表》和《培训有效性评价表》汇总报集团人事部备案; (2)制定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并于每年11月末上报集团人事部,包括课程时间、地点、授课讲师、参加人员、课时、考核方式、费用预算等内容; (3)负责零星招聘或各公司自主招聘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工作; (4)负责公司培训需求调研工作,根据结果适当安排培训,并于每月底将调研结果报集团人事部备案; (5)负责本公司年度培训费用预算及总结工作,并同培训计划一起上报集团人事部;

保险公司新人培训的组织与管理-爽

会议的组织与管理 第一部分:事前准备—— ¥会议名称: ¥会议主题: 初步掌握业务员的理论知识、行销技巧、寿险工作性质、公司发展史。 ¥会议形式:讲授方式与互动方式结合。 ¥授课讲师确定: 1、专职讲师(主要:理论性课程) 2、兼职讲师(主要:技巧性课程) 3、组训专员(主要:实战性演练) 4、其他人员(包括:核保、医疗等专业性课程) ¥排定课表: 1、根据具体情况制定; 2、各位讲师背景提前准备好(便于介绍讲师) ¥报到前期准备: 1、签到单(附上人员名单表---2套); 2、费用收取与分发资料的准备; 3、当天活动通知。 ¥培训班领导小组:

1、教务组(1名) 负担培训班课程安排,教学质量考核工作。 2、会务组(1—2名,又称助教) 负责培训的行事事务,包括安排住宿,学员签到、会场布置和日常管理工作。 3、班委会(1名---班主任) 学员日常管理。 ¥地点选定: 1、环境:有操场最好。 2、设备:常用设备齐全。 3、交通:不便利,便于管理。 费用预算—— ¥食: 1、食数、参数、桌数安排; 2、每餐价格; 3、早、中、晚餐菜色(原则:早餐丰富;中餐少;晚餐 多而丰富); 4、各桌选出桌长-------小组长担当 5、用餐地点。 ¥宿: 1、计算男女人数; 2、住宿地点、周围环境;

3、房间男、女分配状况:。 4、工作人员寝室: 原则:靠近楼梯口,与学员分离安排(方便工作、督察)¥教室: 1、容纳人数预测 2、桌椅排列:原则条形排列、不易睡觉。 3、使用间数与天数: 需要分班演练时,要另安排小型教室一、二间或餐厅也可做为小型教室使用。 4、音响、空调、教具等设施确认。 5、座位分配:各县、市人员名单打散、男女比例均衡。¥教学用品: 1、教材、资料 讲义、辅助资料、录相带、录音机、晨操、VCD 2、书写教具 黑板、粉笔、白板、白板笔、手提电脑、投影仪、投影幕¥用品及器材: 工具材料及预备用品:桌卡、人员桌卡、资料夹、笔记本。¥布置用品: 1、横幅:***公司第#期新人培训班 2、标语:激励性话语、海报 3、司旗、国旗、引导指示牌。

14.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办法(最新)

关于印发《xx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内部控制管理办法》的通知 总公司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含筹):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内部控制建设,提高公司风险防范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公司合规、稳健、有效经营,结合《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基本准则》等相关规定要求,现将制定的《xx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xx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月日 - 1 -

附件 xx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内部控制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公司内部控制建设,提高公司风险防范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公司合规、稳健、有效经营,保护公司和被保险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合法权益,根据《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基本准则》(保监发[2010]69号)和其他相关规定的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所称的内部控制,是指公司各层级的机构和人员,依据各自的职责,采取适当措施,合理防范和有效控制经营管理中的各种风险,防止公司经营偏离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机制和过程。 内部控制管理是为合理保证公司经营管理行为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可靠、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公司实现发展战略而进行的内部控制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活动。 内部控制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公司应有效识别风险,建立并完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公司内部控制管理的各项要求应与公司业务经营和管理流程紧密结合。 本办法是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基本制度,是公司内部控制管理的基本法。 - 2 -

第三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总公司及公司的所有下属分支机构,含筹建中的分支机构,适用于公司的所有部门以及所辖业务条线。 第二章目标和基本原则 第四条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 (一)行为合规性目标。保证公司的经营管理行为遵守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行业规范、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和诚信准则。 (二)资产安全性目标。保证公司资产安全可靠,防止公司资产被非法使用、处置和侵占。 (三)信息真实性目标。保证公司财务报告、偿付能力报告等业务、财务及管理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四)经营有效性目标。增强公司决策执行力,提高管理效率,改善经营效益。 (五)战略保障性目标。保障公司实现发展战略,促进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保护股东、被保险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公司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全面和重点相统一。公司应当建立全面、系统、规范化的内部控制体系,覆盖所有业务流程和操作环节,贯穿经营管理全过程。在全面管理的基础上,对公司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实施重点控制。 - 3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