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初中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初中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直三初中

工作总结

我叫,男,35岁,市直三初中教师。

1989年参加教育工作到现在已将近16个春秋。自参加教育工作以来,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积极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坚决抵制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积极参加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深得领导和师生的好评。多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

习近平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永不枯竭的动力”。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具有民族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和科技素质,培养适应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所需要的劳动者是时代赋予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新的要求。随着郑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我有幸成为一名青少年科技创新辅导教师,并在每年的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曾获巩义市级优秀辅导教师奖励2次,郑州市级辅导奖励1次,国家级奖励1次。

现将辅导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工作做以简单汇报:

一对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重要意义有明确的认识:

我作为一名辅导教师,多年来一直参与青少年科技创新的辅导工作,深深的认识到培养青少年创新人格的重要性:适应社会,迎接挑战,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是这个时代对每一位青少年的要求,强化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树立创新精神,锻造创新能力则是当代中国青年立足二十一世纪发展的必备素质。而从根本上看,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和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将是知识型社会对人才发展的必然要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为一项大型的、具有示范意义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鼓励优秀人才的涌现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一项符合时代的要求的重要活动。

我热爱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她使我的生活充满生机与活力,她使我和我的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现新的自我,使我们每次都产生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豪情壮志。

二、通过几年的实践,掌握了青少年科技创新的活动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参加郑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有三四年了,在市科协和学校的精心组织下,我们学校每次都有收获,我作为我校的一名辅导老师,每次都积极参与,从宣传发动,组织兴趣小组,到发现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火花,以及帮助他们理清发明创造的思路,全部参与其中,使学生在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自我。我们学校是新课程改革实验学校,综合实践课是我带领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主

要阵地,也是同学们最喜欢上的一门课,在课堂教学也就是科学创新的活动中,我发现了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发掘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激发他们创造活动的诱发剂和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例如:在有关"磁铁"的教学中学生对磁铁能吸铁感到很新奇,特别对隔着木板都能把铁吸住很感兴趣。于是就让学生去想:这个特性可以应用到那些方面?经过引导和辅导,学生就发明了加装在玻璃黑板上方便挂图的"黑板挂图磁块导轨"。

2、继承前人知识,鼓励学生质疑。

前人思维的结果会因为当时历史环境的束缚而不适应现代的今天。让学生以审察的态度去认识前人总结的知识,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发现不足,去大胆质疑,这是成功地实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基础。但是这种质疑不是对前人的思维结果简单的粗暴的否认,而是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科学方法,现代的眼光,更深更广地认识前人发现的真理,前人总结的知识。能做到这一点的学生就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就有进一步探索真理和发现真理的需求。就能塑造出敢于探索真理、勇于献身真理的品格。就容易开拓自己的创新思维,发挥自己的创新性行动。就能进而达到发挥自己创新能力的结果。

例如:自然教材中《叶的光合作用》这课书里学生知道了绿色植物在阳光的照射下进行光合作用能放出氧气,课后曾指导学生通过收集水底植物苦草在阳光照射下能放出氧气的实验。实验后就有学生对鱼塘管理中,一方面把水里的苦草割掉,另一方面又不断开增氧机给鱼塘增加氧气的做法表示怀疑。于是老师就引导学生用有苦草的鱼塘和没有苦草的鱼塘进行对照,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测试水中溶解氧的含量进行对比。通过反复的观测,得出了鱼塘里留下适当的苦草对提高鱼塘水中的溶解氧,提高塘鱼的产量有帮助的结论。后来把反复对照两类鱼塘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水质的观测记录,塘鱼产量的对比进行整理。写出了《苦草净化鳗鱼塘水质的试验》的小论文。论文不仅对当地生产起了一定的指导作用,改变了鱼塘中的苦草全部清除的传统习惯。参加1998年全国作文竞赛,获得二等奖。

3、结合实际,发散思维,大胆创新。

学生的积极思维常常是从遇到问题而引起的,要结合实际,还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活动范围和学生的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不断提出难易适度、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老师创设的问题不应局限在教材内容,而应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内和校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特长。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有一位女同学,经常帮助家里做针线活,通过对自己周围的生活用品找缺点的思维活动中,她用魔术贴结合常用的方形蚊帐发明了不用夹子夹蚊帐口,不用配蚊帐钩来钩蚊帐的"方便蚊帐"

4、创设和谐气氛,师生共同协作。

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毕竟有限,老师则要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启发诱导

和适当的帮助,但决不能包办代替,把学生置于被动的地位,否则就容易扼杀学生的智慧和创新才能。老师和学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活动氛围中协作,才能使学生主动地活泼地参与,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有利于学生探索、创新、创造。例如:有一位学生的家长是经营鱼苗场的,他经常到鱼苗场参加劳动,对水产养殖有一定的了解。他就曾经提出根据薄膜育秧的道理给要冬眠的鳖保温,缩短鳖的冬眠时间使鳖的生长期缩短的建议。对于水产养殖了解很少的我,没有扼杀这个建议,反过来向他了解这个建议的可行性,提出在学校的生物园里进行这项试验,并由他来主持。老师只做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后来在老师的辅导下把这次试验的做法和结果写成论文。

5、精心设计,激发学生兴趣。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使讲授的教学内容不断地更新;采用的教学形式的不断地变化,对教材的处理更要表现出灵活性、艺术性、创新性。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思维不断求异、创新。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要求教师重视发挥成功的激励作用,造就学生的进取心、成就感、荣誉感和快乐感。因此教师要特别地重视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哪怕是很小的成功和进步。让学生从中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进取心,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利用各种媒体辅助教学。

标本、模型,给学生直接的视觉感受,容易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幻灯、挂图,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运用CAI软件可以变静为动,超越时空,化抽象为具体,以形象、生动、直观的图像,激发浓厚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探索欲,使学生通过思索引发创新的思维过程。

6、根据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还要求老师在学生发表自己的创新方案时,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要让学生把话讲完。然后根据学生的方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辅导。既让学生有充分的表现的机会,又使学生的方案得到完善。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某一方面的创新才能。有些同学有制作的才能,有些同学有绘画的技巧,要针对他们的特长,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和辅导过程中,我注意运用以上科技创新的规律,并经常和其他辅导老师进行交流,在相互交流和实践中进验证,得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学生也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学习的方法,学习成绩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并没有因为参加科技发明创造活动而影响学习成绩。三、积极参加各级比赛,在比赛中发展和进步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有科协和学校的领导和支持,我们学校对历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都是非常支持的,不论是经费,还是辅导教师以及活动的时间,都作出了专门的安排。每次比赛,我校师生参加的人数和规模上在巩义市都是最多的,获奖的学生数也是最多的,2001年,我校获得郑州市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奖,2003年,我校获得巩义市科技创新活动

组织奖。郑州市分配给巩义市“少年儿童科幻绘画”奖的名额是10名,我校被选中的作品占8幅。我在组织学生参赛的过程中,获得上级颁发的优秀辅导教师奖多项。

1998年4月,获第四届全国中学生既海外华人作文竞赛优胜指导奖。

1999年6月,在“全国中学生迎澳门回归知识大赛”中,荣获郑州市教研室颁发的优秀辅导奖。

2003年9月,获得第十三届六一国际儿童节计算机表演赛巩义赛区优秀辅导教师奖。

2004年10月获巩义市2004年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

四、在科技创新辅导工作中,还要有奉献精神。

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没有勇于开拓,勤奋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万万不行的。为了一个小发明我经常牺牲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和同学们泡在图书馆里查资料,在电脑上找方法。我始终认为,“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是我们追求的永恒的目标!

创新始于平凡,灵感来自生活,科技创新离我们并不远,甚至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一起牢牢的掌握科学知识,细心观察,认真探索,本着对科学的执著,向科学的高峰攀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