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析收入分配统计与经济增长

浅析收入分配统计与经济增长

浅析收入分配统计与经济增长
浅析收入分配统计与经济增长

浅析收入分配统计与经济增长

摘要

我国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取得较大的提高,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间、城市与农村间的收入差距却进一步拉大,引发了一定的社会问题,其中社会公平问题也引起了大家的争论,就此我们通过统计知识,运用一定的统计分析方法来探讨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联系,以及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经济增长收入分配收入差距中国经济

1 经济背景与分析意义

1.1 背景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人民的收入也比以前有了较大提高,但是经济增长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经济的过快增长导致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的持续强劲,进而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全面上升,导致价格的上涨,但是收入的增长能否满足或者超过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或生活水平是否真正的提高,应该是我们要认真分析的,同时我国的东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南方与北方的收入差距是否缩小也是我们要好好总结的。

1.2意义

通过统计分析,我们应该可以认识到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否整体上让人民生活水平真正提高,经济增长是否能够导致地区间的收入差距,研究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我们都知道,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我国有是市场经济的国家,采用市场经济就会出现收入分配的不平等,那么如何处理好社会体制和经济体制的矛盾我认为也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2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现状

2.1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内容

国民收人,是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劳动创造的新价值的总和。从价值形态看,是v+m;从实物形态看,是体现新价值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总和。影响国民收人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增加社会投人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量;二是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增加国民收人的主要途径;三是节约使用生产资料。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国民收人的分配可分为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国民收人的初次分配,是指国民收人在与物质生产直接联系的各阶级、阶层及其成员之间进行的分配。其分配情形大致是:产业资本首先占有全部国民收人(v+m),然后把其中相当于v的部分作为工资支付给工人;把相当于m的部分,以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地租等形式,在社会各个集团之间进行分配。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指在国民收人初次分配基础上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分配。国民收入必须进行再分配的原因,是为了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及其成员的需要。政府、军队、警察等非物质生产部门,不创造国民收人。所以,必须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把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一部分原始收入,转给不创造国民收入的非物质生产部门,满足这些部门发展的需要和这些部门从业人员的需要。国民

收入再分配的途径,主要是财政收支和服务收付费。财政收人的主要来源是税收,它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两大类。通过征税,国家把各阶级收人的一部分纳入财政收人。然后以财政支出的方式分配给政府、军队、警察、科教文卫、社会福利等部门。服务行业通过收取服务费,分得一部分国民收人。然后用于补偿这些部门的物质资料消耗、业主的利润和雇员的工资。

2.2 国际上对收入分配的主要研究结论

世界各国的经济学家对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研究,主要有三种结论:

1.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明显,倒U型曲线不存在。

2.收入分配不均等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

3.收入分配的不均等与经济增长具有同方向的长期均衡关系,二者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

3 我国目前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经济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制度转型是通过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农村到城市、由体制外到体制内的改革方式使得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效率的改进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在过去30年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近几年来,随着种种原因,已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通货紧缩现象。导致经济低迷既有经济周期和盲目投资造成的生产能力过剩、消费。心理倾向发生变化所引起的需求疲软、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导致的出口下降这些原因,也有经济体制软件落后及经济体制硬件结构的不合理使得经济增长后劲不足的原因,同时,收入差距过大也导致了低收入者的心理不平衡,进而社会的一些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搞不好就会引起社会动荡以致经济衰退。

对于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统计研究来讲,国内大多都是以经济增长影响收入分配来进行研究,很少以收入分配如何影响经济增长来进行研究,同时,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学家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进行研究出现了增长和平等可以同时出现的新思潮。一方面,经济学学家继续围绕库兹涅茨的经济学说来进行研究;另一方面,也有经济学家在政治经济学角度对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冲击。但是,不同的收入制度对于经济增长究竟会长生怎样的影响,经济学家们众说纷纭。

4 对于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研究数据

这里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统计方法来研究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运用经济增长率、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消费价格指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这五个该念进行统计分析,这几个变量都是与经济增长和收入息息相关的指标,在此分别截取了十年的数据来进行分析,数据如下:

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2009》

表2 1999-200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2009》

表3 1999-2008年城镇可支配收入(元)

表4 1999-2008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表5 1999-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5、实证统计分析

运用相关分析是想找出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典型的的相关关系,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或者没有相关关系,运用回归分析是找出模型将这几个数据联系在一起,可以解决他们的内在联系,分析通过做表分析。

5.1散点图分析

相关分析之前需对各个变量关系进行大概了解,做散点图对数据关系进行大致了解。

5.1.1经济增长率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经济增长率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都是与经济增长相关的指标,二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通过散点图可以看出。

图1

由图可以说明随着经济增长率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发展大致是一致的但仍然有两个差异值,无法确定其是否一致相关还需进一步解释。

5.1.2 经济增长率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图2

由图可知此图大致与上一图走势大致相同,随着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也有提高,二者关系十分紧密,城镇居民收入是反映人民的消费水平的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收入的走势。

5.1.3经济增长率与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反映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的指标。

图3

由于经济增长率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大致的相关关系,仅以经济增长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其他指标作为解释变量。本图也说明了恩格尔系数与经济增长呈反向关系。

5.1.4 经济增长率与居民价格指数

图4

相关从上图看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经济增长率关系是十分紧密的,可以看出这几个指标与经济增长率大多呈一致的走势。

六总结

根据以上的分析,在经济增长率、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消费价格指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五个大方面进行实证分析,收入分配状况与经济的增长呈一个推进的关系,同时也是相互促进的。一个好的收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二者之间是一种动态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增长本身会给收入分配带来影响,而另一方面,收入分配反过来也影响增长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真正让老百姓通过实质性的收入货币上的收入提高,使他对未来消费具有更强的信心,从而增加他们当前的消费指数,来加大消费投入,拉动了内需,提高了经济活力,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高一政治 1.2.2《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教案 沪教版

第一课发展经济与改善 第二节社会经济发展的道路 第二框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GDP是现今世界上普遍采用的反映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统计指标。掌握GDP的含义,知道GDP的统计范围和方法,能够理解GDP这一统计指标的重要作用和缺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形成辩证思维的能力;学会收集、整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课内阅读、讨论和课外搜集有关信息,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参与交流,在同伴互助、分工合作中从而辩证地认识GDP。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认同推行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感悟绿色GDP 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面,增强公民应有的使命感,激发保护资源与环境的责任意识。 二、课前准备: 1.学生分组上网搜集有关GDP的案例,并做简单记录和观点分类。 2.教师课前对学生查找案例做简要指导并推荐网站: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可持续发展网。3.教师掌握我国近年来GDP总量和GDP增长率的变化,查找有关绿色GDP的材料。 4.指导部分学生制作幻灯片。 三、教学过程: 教师: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力是如何比较出来的?依据是什么?又如: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我们上海的经济、我们金山的经济实力的提高是用什么标准来评判的?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解决问题: 课题: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谬尔森在其《经济学》中说,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今天,我们能够详尽地谈论国与国的经济水平与差别,谈论国民经济的疲软与复苏,谈论经济政策的出口与实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把标尺——GDP。 (设置此环节,是让学生对GDP的含义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多媒体演示】GDP的含义 【老师】:GDP是一个什么样的统计指标?什么是GDP呢? 【学生】:(略)

2016年朝阳区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指标数据

2016年朝阳区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指标年度数据 指标2016年增长(%)一、地区生产总值(亿元)5171.0 6.5 第一产业 1.1-5.5 第二产业351.0-0.5 第三产业4818.97.1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万元)31935.1-8.9三、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688.5-4.8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165.7-3.4 四、能源 1、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874.44 2.09 其中:第一产业 1.29 4.03 第二产业112.95-1.88 第三产业490.17 3.21 2、万元GDP能耗(吨标准煤)0.1691-4.14 五、商业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亿元)2654.5 5.6 六、建筑业 1、建筑业总产值(亿元)1155.17.6 2、房屋施工面积(万平方米)7284.810.5 七、固定资产投资 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1257.9 1.5 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29.5 5.7 房地产开发投资666.4-3.3 2、房屋施工面积(万平方米)3243.011.3 3、房屋竣工面积(万平方米)459.014.7 八、房地产开发 1、商品房施工面积(万平方米)2034.4-2.5 其中:新开工面积386.4-13.7 2、商品房竣工面积(万平方米)277.6-11.5 3、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162.4-13.6 4、商品房销售额(亿元)696.413.0

九、居民收支 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600568.3 2、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400340.9 十、劳动情况 全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万人)221.0 3.9十一、中关村朝阳园 中关村朝阳园企业总收入(亿元)4603.68.9十二、人口 年末常住人口(万人)385.6-2.5 其中:常住外来人口174.8-5十三、限额以上第三产业经营状况 1、资产总计(亿元)142754.916.1 2、收入合计(亿元)29381.57.7 3、利润总额(亿元)4227.8-3.5注:1、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不变价增速。 2、万元GDP能耗增速为不变价增速。 3、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统计口径为项目建设地口径。 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产业经营地口径数据。

浅谈居民的消费水平与青海省经济发展

浅谈居民的消费水平与青海省经济发展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日趋多样化,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青海省的实际出发,依据国务院发展中心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粗略分析了我国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依存关系,对目前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进行了评价, 指出目前我省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通过四个方面对形成目前的消费水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消费能拉动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鼓励和促进国民消费,研究消费水平,对于确定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经济增长,消费拉动内需,制约因素, 消费是人类通过消费品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具体说来,消费包括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产生的原因、消费者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的方式、影响消费者选择的有关因素。消费包括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 其中居民消费是扩大内需的主要消费群体,在现今中国经济整体趋冷的情况下,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据统计, 1991—1999年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中, 居民消费对经济的平均贡献率为54.5 % ,可见居民消费对经济的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作为促进生产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居民消费,对我省社会再生产良性循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我省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市场资源的配置有较大的影响力。因此居民消费问题的解决已经成为我省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1】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居民消费从供给约束型向需求约束型转变,开放型经济模式不断发展,青海省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加,消费结构和层次不断提高,消费质量不断提升,消费模式实现重大突破。 青海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1

[经济学]统计学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统计学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学了一个学期的财务管理和企业经营管理统计学,确实发现了财务管理中会用到一些统计学的知识。 一.单项资产的风险与收益 1.计算预期收益率 市场需求各类型(旺盛、正常、低迷)发生的概率不同,股票的收益率不同,因此,可以用统计学中求期望的方式计算每个公司预期能有多少收益,从而比较各个公司盈利的多少及其可能性。 2.作概率分布图 在财务管理中也需要做概率分布图。将收益率用图表示,可以了解各种可能结果的变动情况,如果是柱形图的话,各柱的高度表示给定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如果时间与精力允许找出每种可能的需求水平对应的概率,并找出每种需求水平下的股票收益率,则条目更多,且能得到一条描绘概率与结果近似关系的连续性曲线。 概率分布图越集中、越尖,那么实际结果接近预期值的可能性越大,背离预期收益的可能性越小。由此,概率分布越集中,股票对应的风险越小。 3.计算标准差 为了能准确度量封信啊的大小,利用标准差这一度量概率分布密度的指标。

步骤: (1)计算预期收益率 (2)每个可能的收益率减去预期收益率得到离差 (3)求各离差平方,并将结果与该结果对应的发生概率相乘,然后将这些乘积相加,得到概率分布的方差。 (4)最后,秋初访查的平方根,即得到标准差 4.计算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度量了单位收益的风险,为项目的选择提供了更有意义的比较基础。由于变异系数同时反映了风险与收益,股在处理两个或多个具有显著不同预期收益的投资项目时,他是一个更好的风险度量指数。 二、证券组合的风险与收益 1.证券组合收益 证券组合的预期收益,使之组合中单向证券预期收益的加权平均值,权重为整个组合中投入各项证券的资金占总投资额的比重。 2.证券组合的风险 不同于收益,组合风险通常并非组合内部单项资产标准差的加权平均数,事实上,完全可能利用某些风险的单项资产组成一个完全无风险的投资组合。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用到统计中的计算相关系数和协方差的知识。 当股票收益完全负相关时,所有的风险都能被分散掉。而当股票收益完全正相关时,则风险无法分散。

经济增长统计指标

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GDP是现今世界上普遍采用的反映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统计指标。掌握GDP的含义,知道GDP的统计范围和方法,能够理解GDP这一统计指标的重要作用和缺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形成辩证思维的能力;学会收集、整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课内阅读、讨论和课外搜集有关信息,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参与交流,在同伴互助、分工合作中从而辩证地认识GDP。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认同推行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感悟绿色GDP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面,增强公民应有的使命感,激发保护资源与环境的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GDP的含义难点:绿色GDP 三、教学过程: 教师: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力是如何比较出来的?依据是什么?又如: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我们上海的经济、我们金山的经济实力的提高是用什么标准来评判的?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解决问题: 课题: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谬尔森在其《经济学》中说,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今天,我们能够详尽地谈论国与国的经济水平与差别,谈论国民经济的疲软与复苏,谈论经济政策的出口与实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把标尺——GDP。 多媒体演示:GDP的含义 老师:GDP是一个什么样的统计指标?什么是GDP呢? 学生:(略) 老师:GDP是目前世界通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我国从1993年开始正式使用GDP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是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英文缩写(gross总的 domestic国内的意思)。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个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1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一个国家的GDP是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地区的GDP,称为地区生产总值。 请学生质疑对GDP含义中的“各个部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具体理解。 师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归纳“各个部门”是指GDP生产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生产有形产品),也包

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一、前言 二、海南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 三、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四、海南经济中需求不足的因素分析 五、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六、结束语 一、前言 消费问题,从消费行为角度看,属于微观经济范畴;从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使用构成看,消费是重要总体变量,它的总量和结构变动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即对经济增长具有影响作用。因此,消费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宏观经济范畴。我们对消费问题研究的出发点,是对经济增长的关注。 消费问题在近两年成为一个焦点问题,刺激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近两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发生变化,例如东南亚金融危机、人民币不贬值压力、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使得消费问题终于浮出水面,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变化,严重削弱了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因此,将开拓国内市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确定为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消费与增长,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带来消费的增加,增长对消费起着决定性作用。经济增长了才能适当增加消费,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会影响和妨碍经济发展,并以此为依据安排经济建设和制定宏观发展计划。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不但取得了制度上的变革,也获得了认识和理论上的突破,那就是不仅增长决定着消费,同时消费对增长具有拉动作用,消费拉动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超过投资的影响作用,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质量的高低。这一增长观点可以从下面的经验材料

和理论获得支持。第一,高收入高消费与低收入低消费两种模式比较。中国改革开放的20年历史经验表明,与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相比,1979年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更重要的是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获得巨大的提高,原来的低收入低消费,经济发展滞缓模式已彻底改变。即使是同一时期在我国不同地区,例如东南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不同的消费模式伴随着不同水平的经济增长。再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例,高收入高消费模式,伴随着成功的经济增长。所以,低收入低消费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滞缓和效率低下;高收入高消费伴随的是经济增长的高产出和高质量。第二,生产函数理论。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而劳动力离不开消费。衣、食、住、行消费是劳动力的基础需要,没有这些消费活动也就不存在劳动力,消费水平决定着劳动力的总量水平和素质构成。所以,消费不但是人口再生产需要,也是经济活动的必要前提条件,经济活动,最原始的、首要的是从消费开始的。消费决定了劳动力,劳动力传导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贡献。 二、海南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 1、消费需求的现状、特点和结构 国内生产总值的支出构成分为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总消费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20年,尤其是海南建省十年来,经济取得相当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获得巨大提高。见表2-1。 表2-1 消费的总量与结构单位:亿元 年份总消费占GDP比重% 居民消费比重% 政府消费比重% 1978 16.68 85.1 15.71 94.0 0.97 5.8 1979 17.46 85.6 16.65 93.9 1.09 0.6

浅谈我对统计学的认识

浅谈我对统计学的认识 1、统计学的概述及发展历程 1.1统计学的发展历程 统计学是一门聚集了人类上千年智慧结晶的深奥科学,对其的研究始于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时代,迄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了“城邦政情”,“政治算数”和“统计分析科学”三个发展阶段,十九世纪末,欧洲大学开设“统计分析科学”课程,该课程的出现是现代统计发展阶段的开端,现代统计学的代表人物首推比利时统计学家奎特莱,他将统计分析科学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领域。 1.2统计学的概述 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总结,并进而进行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统计学主要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给定一组数据,统计学可以摘要并且描述这份数据,这个用法称作为描述统计学。另外,观察者以数据的形态建立出一个用以解释其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数学模型,以之来推论研究中的步骤及母体,这种用法被称做推论统计学。它被广泛的应用在各门学科之上,从物理和社会科学到人文科学,甚至被用来工商业及政府的情报决策之上。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随机现象,以推断为特征的方法论科学,“由部分推及全体”的思想贯穿于统计学的始终。具体地说,它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反映事物总体信息的数字资料,并以此为依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原理和方法。用统计来认识事物的步骤是:研究设计—>抽样调查—>统计推断—>结论。这里,研究设计就是制定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的计划,抽样调查是搜集资料的过程,统计推断是分析资料的过程。显然统计的主要功能是推断,而推断的方法是一种不完全归纳法,因为是用部分资料来推断总体。统计学是通过数据来进行分析和推断的。因此,统计研究的基础是数据。这些数据的特点是,对于每一个数据而言,都具有不确定性,我们需要抽取一定数量的数据,才可能从中获取信息。因此,统计学的研究依赖于对数的感悟,甚至是对一堆看似杂乱无章的数的感悟。通过对数据的归纳整理、分析判断,可以发现其中隐藏的规律。因为可以用各种方法对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判断,所以,得到的结论也可能是不同的。 2、统计学的分支学科 统计学的分支学科有:理论统计学、统计调查分析理论、经济统计学、

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

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 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 消费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一、前言 二、海南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 三、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四、海南经济中需求不足的因素分析 五、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六、结束语 一、前言 消费问题,从消费行为角度看,属于微观经济范畴;从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使用构成看,消费是重要总体变量,它的总量和结构变动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即对经济增长具有影响作用。因此,消费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宏观经济范畴。我们对消费问题研究的出发点,是对经济增长的关注。 消费问题在近两年成为一个焦点问题,刺激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近两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发生变化,例如东南亚金融危机、人民币不贬值压力、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使得消费问题终于浮出水面,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因为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变化,严重削弱了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因此,将开拓国内市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确定为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消费与增长,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带来消费的增加, 增长对消费起着决定性作用。经济增长了才能适当增加消费,消费基 金的过快增长会影响和妨碍经济发展,并以此为依据安排经济建设和 制定宏观发展计划。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我们不但 取得了制度上的变革,也获得了认识和理论上的突破,那就是不仅增 长决定着消费,同时消费对增长具有拉动作用,消费拉动作用在一定 条件下可以超过投资的影响作用,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质量 的高低。这一增长观点可以从下面的经验材料和理论获得支持。第一,高收入高消费与低收入低消费两种模式比较。中国改革开放的20年历 史经验表明,与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相比,1979年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更重要的是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获得巨大的提升,原来的低收入 低消费,经济发展滞缓模式已彻底改变。即使是同一时期在我国不同 地区,例如东南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不同的消费模式伴随着不同水 平的经济增长。再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例,高收入高消费模式,伴随 着成功的经济增长。所以,低收入低消费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滞缓和效 率低下;高收入高消费伴随的是经济增长的高产出和高质量。第二, 生产函数理论。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而劳动力离不开消费。衣、食、住、行消费是劳动力的基础需要,没有这些消费活动也就不 存有劳动力,消费水平决定着劳动力的总量水平和素质构成。所以, 消费不但是人口再生产需要,也是经济活动的必要前提条件,经济活动,最原始的、首要的是从消费开始的。消费决定了劳动力,劳动力 传导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贡献。 二、海南经济的消费总量与结构分析 1、消费需求的现状、特点和结构 国内生产总值的支出构成分为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总消费是其 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20年,尤其是海南建省十年来,经济取得相 当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获得巨大提升。见表2-1。 表2-1消费的总量与结构单位:亿元

浅析经济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及发展前景

浅析经济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及发展前景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中国,统计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于2011 年成为一级学科,这标志中国的统计学正进入一个新的全面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不少人对统计学的一些分支,特别是经济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和数理统计学这些学科的定位、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发展前景的认识并不一致,在某些方面可能存在认识误区,甚至将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的发展对立起来。这些认识误区的产生,有其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因素的影响。但是,这不利于统计学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厘清统计学科内部分支,特别是经济统计学、数理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理论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前景。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从统计学与经济学统一的视角,论述统计学各个分支,特别是数理统计学、经济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和经济理论( 包括数理经济学) 各自的学科定位、作用,以及这些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的分析表明,作为现代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数理统计学在中国正在迅速兴起。在经济学中,经济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由于与经济理论的密切结合,在量化描述经济现象并透过现象揭示内在经济规律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两者一起构成了经济研究特别是实证研究完整的方法论,其中经济统计学作为测度方法论是经济实证研究与计量经济学的前提条件与基础,有其深厚的学科根基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不可替代。 作为统计推断的一般方法论,数理统计学的发展不会弱化经济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方法论作用,相反地,随着这些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经济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将得到迅速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经济实证研究的水平与科学性。本文的结构如下: 第二部分分析并论述统计学、概率论、数理统计学、经济统计学、计量经济学以及经济理论( 包括数理经济学) 等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它们的区别与联系。第三部分讨论经济统计学的主要特点,以及其在经济研究与经济管理中发挥的基础性作用。第四部分讨论发展经济统计学的主要途径。第五节是结论。 二、经济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相互关系 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数据的科学,是关于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表示、刻画及分析的一般方法论。统计学就其研究范畴来说,包括描述统计学( descriptive

企业经济统计

《企业经济统计》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企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将统计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工业、商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等部门融为一体的方法论科学。 2.混合产量:它是指把名称,用途相同,但型号规格不同的同类产品按其实物单位直接相加的总产量。 3.标准实物产量:又称折合量,是把经济用途相同,而不同型号规格或含量的同类产品按一定的折算系数折算为某一标准规格或标准含量的实物数量。 4.企业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示的工业企业一定时期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指标。企业工业总产值统计必须遵循“工厂法”原则,即工厂内部不得重复计算产品价值。 5.企业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一定时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以现行出厂价结算单的,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6.销售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一定时期内销售的本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该指标强调的是销售和视同销售,因此无论是否本期生产,只要本期销售均应计入。 7.出口交货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交给外贸单位或自营(委托)出口的产品价值,以外汇结算的批量边贸,内贸产品价值,外商来料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等价值的总和,是有出口产品企业的现行价工业总产值的组成部分。 8、社会商品购买力:它是指一定时期内可用于购买商品的货币支付能力。货币支付能力是指该时期货币收入总额减去非商品性支出总额所得差额。 9.货币流通量:它是说明某一时点市场流通中实际存在的现金的指标,它表现为居民手存现金和社会集团库存现金,是一种最容易实现的社会购买力。 10.社会农副产品购买力:它是指一定时期内各行各业以及非农业居民向农业生产者收购的农副产品的实际价值总和。 11.物价指数:它是说明不同时期商品价格总体水平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12.普及率:它是耐用消费品在居民户中普及程度,反映耐用消费品的饱和状况,是估计所处于生命周期那一阶段的重要标志。 13. 投资环境:是指资金得以有效的运营的外部投资条件,包括自然因素、生态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政策法制因素、市场因素、竞争因素等。 14. 投资额:也即投资规模,它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投入资金用于开发的积累结果,常以计划投资额和投资完成额分别表示企业计划与实际完成情况。 15.房地产投资构成:投资构成是指企业资金投入于开发活动的不同方面的比例大小,一般包括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建设机械设备投资和其他投资。 16.房地产投资效果:投资效果表示房地产投资的成效,一般从建设工期,造价,投资回收速度以及投资效果系数等方面来考察。 二:问答题 1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科学管理对企业经济统计有何需求?

最新整理高一政治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docx

最新整理高一政治教案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 第一课发展经济与改善 第二节社会经济发展的道路 第二框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GDP是现今世界上普遍采用的反映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统计指标。掌握GDP的含义,知道GDP的统计范围和方法,能够理解GDP这一统计指标的重要作用和缺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形成辩证思维的能力;学会收集、整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课内阅读、讨论和课外搜集有关信息,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参与交流,在同伴互助、分工合作中从而辩证地认识GDP。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认同推行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感悟绿色GDP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面,增强公民应有的使命感,激发保护资源与环境的责任意识。 二、课前准备: 1.学生分组上网搜集有关GDP的案例,并做简单记录和观点分类。 2.教师课前对学生查找案例做简要指导并推荐网站: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可持续发展网。 3.教师掌握我国近年来GDP总量和GDP增长率的变化,查找有关绿色GDP 的材料。 4.指导部分学生制作幻灯片。 三、教学过程: 教师: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力是如何比较出来的?依据是什么?又如: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我们上海的经济、我们金山的经济实力的提高是用什么标准来评判的?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解决问题: 课题: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谬尔森在其《经济学》中说,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今天,我们能够详尽地谈论国与国的经济水平与差别,谈论国民经济的疲软与复苏,谈论经济政策的出口与实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把标尺——GDP。 (设置此环节,是让学生对GDP的含义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多媒体演示GDP的含义 老师:GDP是一个什么样的统计指标?什么是GDP呢? 学生:(略) 老师:GDP是目前世界通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我国从1993年开始正式使用GDP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是GrossDomesticProduct的英文缩写(gross 总的domestic国内的意思)。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个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1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一个国家的GDP是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地区的GDP,称为地区生产总值。 请学生质疑对GDP含义中的“各个部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具体理解。 (此环节设计鼓励学生提问,提升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相互协作;借助英语工具,帮助学生记忆理解GDP) 师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归纳“各个部门”是指GDP生产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生产有形产品),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提供无形产品)。“最终产品”是相对于“全部产品”而

数学统计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数学统计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数学统计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开题报告/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数学这门理论性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它作为一种应用性工具被广泛的运用于工程学、机械学、经济学等众多领域。通过在经济学中的大量实践应用可知,经济问题的中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都可以运用数学方法来进行统计。对于现代企业来讲,任何一项运行决策的制定、实施、评价都离要使用数学统计方法对决策的经济效益中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估,例如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到原材料的使用,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价格控制,经济效益评估时的利润计算等。当代经济学家认为,经济领域一些现实的问题的解决,都要通过先将经济学中的变量提取出来,从而建立经济模型,再通过数学方法进行统计与运算,结合经济原则和理论,对决策进行预测与评估。 一、数学统计方法应用于现代经济中的意义 数学统计方法应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用于经济学中,尤其是应用于现代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预测与评估中,对企业的决策的成功与失败,决策的调整与改革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将数学统计方法应用于经济学中,有着很强烈的现实意义。 1.经济学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数学统计方法的运用 经济学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需要精确、客观、科学,而数学统计方法的最重要特点就在于它分析过程的严谨精密,分析结果的清晰准确。数学方法应用于经济学领域中,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经济学中代数式的

应用,时至今日,数学与经济学相结合,衍生出了数理经济学、经济计量学以及产权经济学等数门专业化理论,经济学中的数学统计方法已经无处不在。将数学方法运用于经济问题的解决中,一般要经历“经济—数学——经济”的模式,既从需要解决的现实经济问题入手,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运用数学方法对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求得数学结果,再结合经济理论与经济学原理对结果进行评估,得出结论,用于指导经济活动的进行。 2.现代企业经济决策的制定离不开数学统计方法 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大量运用,使人们对经济活动评估的要求由定性分析发展到定量分析,特别在现代企业在制定决策时,它们都希望通过数学方法来精确的分析决策对企业发展产生的意义。数学方法在现代企业经济决策中的运用,是为了提高经济决策的可靠性与科学性,避免企业财力、物力的损失,通过数学方法对决策执行后的结果进行预测,使企业的发展处于自身可以控制的情况下。一个简单的数学方法就可以将经济决策中的各项因子之间的关系简单的明了的表现出来,各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也能一目了然,经济决策的制定是否可靠的结论就可以得出。作文/zuowen/ 3.数学统计方法是经济理论分析最重要工具之一 数学统计方法是经济学理论分析的最重要工具之一,从最早的代数运用,再到数理经济学中,各种深奥的数学问题中的大量的运用的运用,现代统计经济学中,繁杂数据的中指标的得出,再代现代数学与现代经济理论相结合,产生的特有的专门运用数学方法来解释经济

主要宏观经济统计指标

主要宏观经济统计指标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2001年3月主要宏观经济统计指标 3 月份数据 日期数值增长率(%) 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千人) 114,499 –4,804(千人)劳动报酬(亿元) 城镇失业人数(万人) 2000年12月末595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000年12月末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19, 第一产业(亿元) 1, 第二产业(亿元) 10, 第三产业(亿元) 工业增加值(亿元) 5,868 轻工业(亿元) 2,329 重工业(亿元) 3,539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484 工业产品销售率 固定资产投资额总额(亿元) 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9, 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亿元)4,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房屋销售价格指数 进出口总值(亿美元) 1, 出口总值(亿美元) 进口总值(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 国家外汇储备总额(亿美元) 汇率--人民币/100美元(元) 汇率--人民币/100港元(元) 汇率--人民币/100日元(元) 能源生产总量(万吨) 24, 货物周转量总计(亿砘公里) 10, 邮电业务量(亿元) 商品房竣工面积(万平方米) 1, 国家财政收入(亿元) 3,

国家财政支出(亿元) 2, 债务收入(亿元) 债务支出(亿元) 流通中现金(亿元) 月末14, 狭义货币(亿元) 月末53, 174 广义货币(亿元) 月末138,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亿元) 月末128,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亿元) 月末102, 货币净回笼(亿元) 存款利率,一年期 贷款利率,一年期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人)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人) 2,253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人) 1, 备注:“I”表示第1季度,“II”表示第2季度,“III”表示第3季度, “IV”表示第4季度; 2001年1月主要宏观经济统计指标 日期数值增长率(%) 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千人) 118,525 –5586(千人)劳动报酬(亿元) 7, 城镇失业人数(万人) 2000年9月末585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000年9月末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62, 第一产业(亿元) 8, 第二产业(亿元) 32, 第三产业(亿元) 21, 工业增加值(亿元) 1695 轻工业(亿元) 683 重工业(亿元) 1012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045 工业产品销售率 固定资产投资额总额(亿元) 2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34, 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亿元)4,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

经济学研究中统计思想的运用分析2600字

经济学研究中统计思想的运用分析2600字 真正的统计学研究的是研究对象本身的变化规律,统计思想就是在统计工作中应树立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下面是搜集整理的一篇关于统计思想研究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一、统计思想的内涵。 统计是一种科学认识世界的方法,其研究的对象是大量数据。由此可以知道统计学即收集、分析、解释、表述大量数据。没系统学习过统计学的人简单的认为统计学就是加减乘除的数字运算,那只是统计学的外在形式,真正的统计学研究的是研究对象本身的变化规律,统计思想就是在统计工作中应树立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在当前社会中,统计学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各个领域都能看到统计思想的影子。经济学与统计学是两个独立的学科,统计学是从高等数学中的数理统计分离出来再进行展开的一部分。统计学偏重数学,经济学偏重理论。两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经济学中的有关理论的数据支持像GDP、失业率、企业经济决策等的一般通过统计学得出数据,统计学还是经济学解决计算问题的重要工具。 二、统计思想的分类。 统计学这门学科综合性较强,学科内领域众多,研究重点不同,统计思想就不同,总的来说,统计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估计思想。 估计是一种认识方法,在统计学中常表现为以样本对总体进行推测,其强调的是由此及彼,可谓是统计学中一种重要的预测方法。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能够显示出总体的若干属性,对样本进行研究,有利于预测总体的概况。由于样本易受偶然因素影响,这就导致对总体的估计与总体实际会有一定偏颇。 2.拟合思想。 拟合是指抽象化不同类型事物之间的表象关系。联系是普遍的,事物不可能单独存在,

但在实际中,事物彼此之间的联系往往错综复杂,难以分辨,利用统计学拟合思想,有利于总结出事物彼此之间的联系规律或趋势,如通过经济现象总结的经济规律。 3.均值思想。 均值思想实质上是一种概括,是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均值思想的侧重点是寻求事物之间的一般性规律,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是指导人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有利于在研究事物关系时避免偶然因素的干扰,提高研究的科学性。 4.联系思想。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世界是由个体相互联系的综合,是普遍联系的整体。统计学的联系思想与唯物论的联系观相一致,要求人们在分析处理问题时,应注重问题彼此之间的联系,注意考察变量。 5.差异思想。 概括性是统计学的显着特点,差异思想指示人们事物之间虽然具有普遍性,但也具有特殊性,研究问题应以事物之间的差异性为重点,由差异性上升至普遍性。统计学的许多概念都表现出差异思想,如方差,可以说差异思想是提高数据研究准确性与可靠性的重要方法。 三、统计思想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国家进人了全面建设的新时期,在经济领域中统计学有所运用和发展。然而,由于我国的特殊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状况决定了统计学还只是停留在表面,它的应用并没有被广泛重视起来。这种情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函待解决,政府及相关研究人员应当放眼世界,看到统计思想在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建设中的良好运用与深人挖掘,投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领先实用的统计学,使其能够在经济中发挥优良的辅助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前进[2].我们必须认识到,当今我国的经济统计学已经完全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僵硬单一的统计学体制和其他国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这些不良影响都直接在经济上表现出来。 统计思想在经济学中的运用对于经济学来说,有优化方法的良好作用,也就是说对经济学方法的量化与精确化有着促进作用。经济学中,各种不同变量如价格、供给、需求等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运用统计思想来解决这些在经济学中遇到的问题是一种有效、便捷、科

《经济与社会》第三课复习提纲--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2.重要性(意义) 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須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1.为什么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 (1)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 (2)人民需要: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地位: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3)关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 -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 (4)要求:增强贯彻落实的全面性、系统性,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第二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 1.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构成 (1)内涵: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 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几个体系是统一整体,要一体建设、一体推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借鉴发达国家有益做法,更要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

2.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原因(为什么?) (1)必要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 ( 2 )重要性:只有形成符合中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 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为其他领城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人民对类好生活的向 往打下坚实而强大的物质基础。 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 经济体系。 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

经济学中统计学

《统计学原理》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如何在详细占有有关材料的基础上,灵活应用各种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事物的总体特征、总体变化及其原因,以及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对比关系;从数量的内在联系与对比关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2、掌握用EXCEL进行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 二、指导说明 (一)根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 (二)调查目的及对象确定情况下,该如何设计调查问卷。 (三)操作步骤 1、每位同学根据调查目的先自己设计一份调查问卷。 2、学习委员将该班学生进行分组,选出组长。 3、每一组的组长和小组成员协商,选出一份优秀的调查问卷或将该组所有成员的问卷进行补充,设计出该组的调查问卷。 4、从各组中选出优秀的调查问卷进行比较补充,设计出全班统一的调查问卷。 5、根据调查问卷设计出统一的调查表。 6、各组分工进行资料的收集。 7、资料加工整理。 (1)各组的每个同学先对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 (2)小组组长汇总该组资料; (3)学习委员汇总各组资料。 8、按照要求运用EXCEL分析资料。即,根据调查表的各项指标或主要指标分析资料。(见以下EXCEL的操作文件) 9、根据分析资料撰写实验报告(或实验总结),字数在1500字左右。 10、将所有书面资料按照实验过程装订。 实验一用Excel搜集与整理数据 一、用Excel搜集数据 二、用Excel进行统计分组 三、用Excel作统计图 实验二用EXCEL计算描述统计量

一、用函数计算描述统计量 二、描述统计工具量的使用 实验三用EXCEL进行时间序列分析 一、测定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 二、测定发展速度和平均发展速度 三、计算长期趋势 四、计算季节变动 实验四用EXCEL进行指数分析 一、用Excel计算总指数 二、用Excel计算平均指数 三、用Excel进行因素分析 实验五用EXCEL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 一、用EXCEL进行相关分析 二、用EXCEL进行回归分析 实验六用统计软件进行预测 实验七用EXCEL进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一、用EXCEL进行区间估计 二、用EXCEL进行假设检验 三、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 1、预习实验指导书的内容,结合课程所讲的理论,理解实验的目的、内容和操作步骤。 2、上机前准备所需的资料及数据。 3、认真观察实验结果、记录实验结果。 4、对实验结果做简要分析总结。 四、实验成绩评价标准 1、优秀: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结论正确。 2、良好:实验步骤、结论基本正确。 3、中等:实验步骤、结论出现错误较多。 4、及格:不能独立完成实验报告或步骤、结论出现重大错误,态度不认真。 5、不及格:态度很不认真。

读懂中国经济发展必须掌握的100个常用统计指标解释

读懂中国经济发展必须掌握的 100个常用统计指标解释 1.什么是GDP?如何全面看待GDP? GDP是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省及省以下称地区生产总值或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总规模,在诸多经济指标中居于中心地位,是反映经济运行状况最重要的指标,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体情况的晴雨表。 GDP核算的对象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即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领土范围内具有一定场所、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的经济单位。如美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开办的工厂所创造的增加值要计入中国的GDP,而中国公司在美国投资开办的工厂所创造的增加值,要计入美国的GDP。 GDP核算的范围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GDP核算的生产范围包括三部分:第一,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或服务的生产,如机械设备制造企业生产的机械设备,娱 1

乐服务企业提供的娱乐服务;第二,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固定资本形成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如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第三,自有住房提供的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服务的自给性生产,如城乡居民自有住房服务。 GDP是世界组织和各国官方普遍认可、广泛采用的重要经济指标,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感叹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之所以如此,当然是因为GDP自身的科学性和优越性所决定的:GDP涵盖了国民经济活动的各行各业,计算简便,可操作性较强。它采用“增加值”的概念,剔除了传统总量指标——社会总产值的重复计算,从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上分别统计的新增投入及附加价值,理论上说不重复、不遗漏,比较准确、全面地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总量,是政府实施宏观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各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经济实力比较的重要指标。 当然,GDP的缺点也十分突出。 第一,GDP忽视了社会生产所消耗的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成本,相反,GDP计算中还记入不少与福利无关的费用(如环境污染恶化导致的居民“抵御性支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