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旧建筑的改造与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旧建筑的改造与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旧建筑的改造与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旧建筑的改造与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旧建筑的改造与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一、旧建筑适应性改造的两种策略:建筑功能更新与能耗技术创新

1 背景介绍

建筑生命周期(Building life cycle)和适应性改造(Adaptive reuse)的概念。

在上世纪80年代即有学者提出建筑生命周期的概念,目前关于生命周期有不同的诠释,而有两点是基本的要素,即建筑过程中的物质流循环,和建筑活动中包含的各个阶段。[2]就阶段而言,可分为起始,制造、建造、使用、维护以及处理(disposition)在内的六个阶段,分别对应着从自然界提取建筑所需材料;制造构成建筑的建材或预制件;工地的建造;竣工后的日常运营;使用过程中的维修、更换(构件或设备)和翻新;直到其无法继续使用的处理,至此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处理过程可以是拆除旧建筑,这样拆除的材料重新进入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或者在新的建设中再利用;也可以是对旧建筑进行适应性的改造,使其重新“焕发青春”,这样实质上等同于新的一个生命周期的开始。由此,为保持逻辑的严谨性,有学者提出“设计生命周期”的概念,认为改造再利用代表该建筑第二个设计生命周期的开始。

根据生命周期的定义和改造再利用的内涵,可以引申出适应性改造(或称改造性再利用)的定义:建筑在其生命周期内经常面临使用功能的转变。适应性改造即指在保留旧建筑历史特色的前提下使其适应新用途的过程(The Secretary of the Interior,U.S. 1995)。其目的在于延长建筑的生命周期,或者说给予一建筑多个设计生命周期,以应对建筑承载的社会、文化、经济、技术等方面的需求。

国内外旧建筑适应性改造再利用的研究与实践综述。

对于历史建筑的适应性改造在世界较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开展了相当长时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相关的设计和管理规范和导则也在不断完善。例如美国的室内管理局(The Secretary of the Interior)于1977年拟订了指导历史建筑修复和适应性改造的修复标准(The Standards forRehabilitation),在1990年和1995年进行了修订。该标准对建筑可能的新功能作出一定约束,以使改造对原有建筑的历史特色的影响减至最小;规定加建、外部改造应与原有建筑兼容而又有所区别,且如果未来拆除新建部分,原有历史建筑应能保持其原有风貌;另外,对改建涉及的材料、结构、施工工艺以及技术等方面都作出严格规定。香港存在数量众多的旧城区,屋宇缺乏修缮,居住品质堪危,城市空间也缺乏趣味,以致逐渐失去活力和人气。香港的市区重建局(Urban Renewal Authority)旨在通过旧城区重建创造高品质、充满活力的都市生活环境,提出了其工作的4R原则(Redevelopment, Rehabilitation,Revitalization, Reservation),即重建、复原、复兴、保存。通过保存历史建筑,修复尚可使用的旧建筑,和在旧城区合理地段与当地社区、商业机构合作,改善基础设施和商业娱乐休闲设施,以及室外环境,以恢复或提升城区活力。

2 第一种改造策略-重在保存场所精神的艺术改造

如果从改造的出发点和改造的手段分析,现有的适应性改造实践大部分是重在保存场所精神,维系城市文脉连续性,在这个基础上更新功能,以适应时代需要。以此为指导的改造实践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3 第二种改造策略-重在提高环境表现的技术改造

3.1 定义

随着建筑改造的趋向与可持续发展的并轨,另一类型的改造策略,即重在提高旧建筑环境表现的技术改造,正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发展为适应性改造的未来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这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所在。

提高环境表现的技术手段改造是指凭借可持续的生态技术提升原有建筑物的性能使其适用于新用途。这种改造策略着眼于减低建筑对于环境的不利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对一栋现有建筑进行再利用,是目前最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之一。这不仅可以减少因为新建活动产生的材料、能源需求和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也节约了新建筑开发用地必须的基础设施投资”。

3.2 生态技术适应性改造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3.2.1 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量

●降低原有建筑使用能耗

提高环境表现的技术手段改造不仅在结构、设备等技术层面上对旧建筑进行改造,更重要的是在建筑层面使用被动式能耗策略,打破旧式的封闭空调室内空间格局,把自然引入室内,使改造后的建筑具备新一代生态建筑的品质。德国柏林德意志邮政银行总部大楼的改造研究(DeuschePostbank Headquarter)说明了这一点。[8]原建筑是一幢国际式风格的高层板楼,设计者根据原有建筑的条件,将所有可能使用的节能技术进行归纳,制订了包括供热、制冷、照明改善、通风系统、以及被动式建筑手段等五个节能策略在内的多个改造方案(表1)。为便于比较使用了能耗模拟软件对各个节能策略的节能效果进行计算,并计算了各个方案的投入成本和收回投资的年数。

研究通过从投资、投资收回年限、节能、室内环境改善、建筑整体素质提升等方面,将方案一(结合策略1-4)、方案二(被动式建筑手段A)和方案三(被动式建筑手段B)进行比较,结论是:如果把节能作为唯一标准,那么方案一和二节能量和投资相若,但是方案一不能显著改善室内工作环境,所以应选择二;如果改造目标是把旧建筑转变成新型的生态节能型办公楼,则应选方案三。被动式的建筑改造策略把属于旧时代的全封闭空调建筑转变成适应新时代的,使用自然通风和采光的高品质现代办公建筑,这样改造后建筑完全符合现行的标准和规范,也有助于树立银行的新形象(表2)。

●使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

如罗马儿童博物馆,利用原罗马历史城区的一处车站厂房改造而来。在屋顶的改造中把天窗与光电板结合起来:总功率15KW 的光电板被整合进标准化的天窗以及外遮阳系统的模块之中,大大方便了施工。太阳能发电设备与建筑设计结合起来,成为改造后建筑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同时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和展示作用。

3.2.2 提高室内环境舒适度与健康指标

如在香港大学艾略特堂改造中(详见案例研究),使用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室内环境品质,包括安装导光板改进室内照度;采用地板送风空调,其比传统头顶送风模式更符合人体热工学的舒适度要求;同时,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舒适度来调节风量或温度,从而避免了空调室内病(Sick BuildingSyndrome)的发生。

3.2.3 减少废物排放量

●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包括削减建筑使用能耗,直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率,以及延长建筑使用期限,间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率。这是旧建筑适应性改造对保护地球气候和环境的重要贡献。

根据日本建筑学会(AIJ)学者T.Ikaga等的研究,旧建筑通过技术改造所产生的节能效果以及改造带来的对新建筑需求的减少,将使日本在未来大幅度减少CO2 排放量。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2008-2012年间全日本CO2排放量会在1990年基础上增加15%,到2050年只能减排10%(图8)。而如果在日本未来应用以下措施:①将新建筑能耗减少30%;②旧建筑能耗减少15%;③延长现有建筑使用年限;④使用环保材料,至2008-2012 年期间全日本CO2 排放量将在1990 年基础上减排6%,到2050年可以达到减排59%(图9)。为此,新建建筑量将从1990 年的2.7 亿m2/ 年减少至2 千万m2/ 年,而旧建筑改造量将从相应的2.5 亿m2/ 年增加至4 亿m2/ 年(图10)。

●减少旧建筑拆除产生的固体废物

就自然界和生态圈而言,没有什么是废物。所有物质都被循环使用,成为物质链和能量链中的一环。可持续的生态建筑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对这种循环的模仿,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共存。理论上说旧建筑的拆除所产生的各种物料,应全部被再利用于新建筑中。但实际上在现阶段很难实现。大多数建筑垃圾由无机物构成,其重

新进入自然的物质循环需要相当长时间,而某些成分更是对生态环境构成直接危害。直接填埋这些不可再用的废物的处理将不可避免地对当地的生态圈造成负面的影响。旧建筑的技术改造提升其功能适用度,延长其使用年限从而在一段时期内避免了建筑废物的产生,也是为最终实现建筑的完全循环利用争取了时间。

3.3 技术改造对于我国发展的意义

3.3.1 环境效益

伴随经济的腾飞,国内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新建建

筑量快速增长(表3)。大量的建筑活动除要花费巨额的财

力和人力资源外,还会对环境造成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如

国土资源的过度消耗,森林面积逐年减少,土地沙漠化日

益严重,使一些城市的生活环境逐渐恶化;消耗大量不可

再生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等;建造活动还释放出大量的

CO2,这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根据1997年的京都议

定书的协定,众多发达国家已经对本国的释放量做出了控制和减排的保证,到2010年工业化国家的CO2 排放量将在1990 年基础上减排5.2%。中国根据自身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暂时不受这一协定的约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不存在这一问题:根据国际能源组织(IEA)的资料,1998 年中国CO2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12.2%,预计该排放量将由2000年的33 亿吨增加到2020 年的57 亿吨;在全球由不可再生能源消耗产生的CO2排放量统计中,中国所占的份额预计将增长到2010年的15.6%,以及2020 年的17.7%。

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式,我们作为一个占世界总人口1/4,且正在飞速发展的大国,不可以不负责任的任由这一问题恶化而不采取有效控制措施。而就建筑行业而言,减少新建筑量而延长现有建筑的使用周期,以及提高旧建筑的能耗效率,是一项应对上述问题的有效措施,也是推广绿色建筑的重要途径。例如在我国新出台的绿色建筑评估标准中,对“尚可使用的旧建筑”进行充分利用,被纳入公共建筑的绿色评估体系中促进节地和改善室外环境部分的优选项,成为一条重要标准。3.3.2 提高能效

不仅限于控制对新建筑的需求,技术手段的改造还通过技术手段改造提升自身的能耗表现和室内环境,减少建筑使用维护周期内所消耗的不可再生能源,和由此产生的温室气体等,从而进一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旧建筑日益显得难以应对新的舒适度要求、能耗要求和功能提升要求。例如,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在气候上被归为夏热冬冷地区,随着对舒适度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该类建筑装上了空调,而由于早期的多层民用建筑绝大多数缺乏保温和隔热的设计,造成该地区空调能耗浪费惊人。例如,根据

相关的调查结果分析,单就住宅而言,为使夏热冬冷地区普遍达到热舒适,采暖空调用电负荷夏季为0.8 亿KW,冬季为2 亿KW,相当于11座三峡电厂的年发电量。[10]而其它如办公、旅馆、商业等数量巨大的民用建筑类型也存在同样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的技术改造可以通过改善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性,提高门窗的气密性,采用合理的遮阳设计,或使用新型玻璃等来减少室内夏季得热量和冬季失热量,从而有效减少使用期间的空调和采暖能耗。

另外,在改造过程中整合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设计和设施,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将进一步减少改造后建筑对城市能源网络的需求,在某些情况下,有的建筑可以实现能源的自足甚至将多余电力输入城市电网。这将被看作对环境和城市的巨大贡献,而产生广阔的示范效应和社会效益。因此,通过技术手段的旧建筑适应性改造当前有必要在适合范围内得到更大力度的推广和应用。

4 实例分析—某欧式旧建筑改造实践

4.1 工程概况和分析

4.1. 1 工程概况

该工程是位于青岛西部的某欧式旧建筑—一幢院落式小洋楼,建于1938 年,共3 层,局部4 层,已经有近70 年的历史,已超出设计使用年限. 该建筑位于老城市保护区,原为一所居住府邸,占地面积接近1000 m2 ,建筑面积2000 m2 ,共有主楼和食堂两部分,外表陈旧破败已多年废弃不用. 院落内高低错落古树幽幽,有着文化旧建筑其特有的历史风貌特色. 在使用过程中,中间几易其主,已先后经过多次简单改造和装修. 根据城市旧建筑的管理规定,此建筑不允许拆除重建,只能选择改造.

4.1. 2 工程难点和各种因素分析

旧楼改造结构安全最重要,对旧楼需全面进行检查、检测,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改造技术难点如下.

4.1. 2. 1 结构形式复杂.

原设计是砖木混合结构,竖向采用承重普通红砖墙体(墙厚240 mm) ,砌筑砂浆为标号较低的白灰水泥砂浆,水平楼板为木结构. 后期几次简单改造又增加了一些现浇砼结构,个别地方做了钢筋混凝土现浇柱和梁(单品框架) ,部分楼板更换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可能均为后期改造所做,砼梁的截面尺寸较大.

4.1. 2. 2 结构构件损坏、强度损失严重

(1) 砼构件中钢筋保护层较小的部位因海边的潮湿环境影响,钢筋严重锈蚀膨胀导致砼保护层脱落,圆弧梁窗口处的短柱直接导致砼完全松动破坏严重,个别梁底部钢筋的保护层完全脱落.

(2) 砖砌体的强度较低,特别是砌筑砂浆强度基本已经失效.

(3) 部分木结构,主龙骨木方个别腐蚀较大或被人为破坏.

(4) 砼强度损失较大:

现场采用砼回弹仪主要对圆弧大梁、短柱、柱、现浇板、窗上弦梁的砼进

行了回弹,碳化深度值采用较大的 5 mm ,回弹结果见表 1.

4.1. 2. 3 原设计不符合现行规范要求

(1) 结构整体性差,抗震性能低:砼梁在水平方向不连续闭合,互相无拉结,均为简支状态,使结构的完整性较差,抗震性能低. 长年的荷载作用下及砖砌体强度的变化使部分梁的支座部位产生较大的裂缝,特别是圆弧梁的端部. 截面和自重较大的梁压在强度较低的砖墙上,给人头重脚轻不堪重负的感觉.

(2) 门洞口上方均未设置过梁,而且门口上弦未按砖拱做法组砌(属于在先塞口后在门框上直接砖砌) ,对结构安全造成较大隐患. 经剔凿后,部分洞口上方砖墙明显出现开裂下沉,裂缝达到10 mm 以上.

4.2 改造方案和措施

在难点、重点分析的基础上,经过研究原图纸设计、征求规划部门意见以及设计方案的比对选择,最后。遵循一定的维修原则来确定改造方案.在改造方案的设想中,新功能(公司办公楼) 以不改变原结构方式设定[4 ] ,且在空间使用设计上以不让旧有结构体增加载重负荷方式考虑;在结构上,根据不同类型构件和现行规范构造要求采用现代技术进行有针对性的结构处理;在建筑的功能和风格方面,在保证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必须保有历史建筑的外形和构造的特色,完整保留小院落的环境和风貌.

4.2. 1 结构改造

4.2. 1. 1 结构构件的处理措施

(1) 牵涉外部造型的圆弧梁小柱进行加固:小柱隔一个取消一个,后对余下小柱松散的砼剔除,沿小柱四周上下植筋,按柱宽用高强度细石砼( ≮C30 ,掺膨胀剂) 补强.

(2) 所有砖内墙面:钢丝刷对基底清理干净,砖缝清理深度20~30 mm ,满钉细钢板网,洒水润湿,1 ∶215 水泥砂浆压实抹平,厚度25~30 mm. 特别是底层必须保证满抹灰.

(3) 柱、梁、板露筋处理:将钢筋锈蚀清除干净,松动砼剔除,砼表面凿毛,洒水润湿,1 ∶115 水泥砂浆分遍抹实. 抹灰时每次厚度不超过10 mm.

(4) 木结构:对木龙骨在砖墙上的搁置部分进行检查,对已腐烂变质的必须更换;部分房间在人员走动时,上下振动较大,可适当增加木龙骨减少木结构变形和振动,增加安全感;木龙骨在吊顶隐蔽前进行防腐防潮防火处理,涂刷表面处理剂(防火涂料等) .

(5) 特殊部位梁、板炭纤维加固:三层两道简支梁及局部卫生间板接近极限状态,采用炭纤维加固.主要加固流程:清除梁底排钢筋的锈蚀物及砼疏松层,浇水润湿后刷界面剂一道→梁底支模用灌浆料浇注,形成钢筋保护层→清除被加固梁表面的剥落、疏松、蜂窝、腐蚀等劣化混凝土,并用修复材料将表面修复平整→被粘贴混凝土表面打磨平整,除去表面浮浆、油垢等杂质,直至完全露出砼结构新面,转角粘贴处进行导角处理,打磨成圆弧状( R = 25 mm) →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涂刷底层树脂胶,粘贴碳纤维,涂抹浸渍树脂胶,用专用滚筒顺纤维方向多次滚压,挤出气泡,粘贴碳纤维布,表面均匀涂抹浸渍树脂胶,拍压纯净的粗砂→对加固梁表面抹25 mm 厚1 ∶2 水泥砂浆保护层。

4.2. 1. 2 构造要求上的处理

(1) 门口上弦加过梁的两种方法:a. 采用槽钢,分两次在墙内外两侧扣槽塞入槽钢,细石砼塞紧,槽钢。的搁置长度不小于20 cm. b. 浇注钢筋砼门框,门框两侧厚度不小于50 mm ,上部厚度不小于100 mm ,内配3<12 ,横向6<@100 ,C30 细石砼浇注,门口两侧砖墙可剔除部分砖块形成马牙槎.

(2) 简支梁端部节点连接补强处理:a. 采用剔除两根梁之间的砖砌体,将两根梁的钢筋连接后浇注砼形成刚性连接点;b. 在两根梁内外侧面用膨胀螺栓加钢板带连接.

(3) 外墙面装修应尽量减少增加建筑物的自重荷载为原则;对空鼓的水刷石面层及窗口处面层进行剔除,窗安装后重新进行抹灰装修.

(4) 其他细部:烟道、开裂部位采用砖砌体或细石砼进行封堵、注浆和塞实,增加建筑结构整体性.

4.2. 2 建筑改造

4.2. 2. 1 功能方面处理措施

(1) 保护旧建筑结构. 不对旧建筑进行随意或过分的拆改和装饰,不改变原建筑的结构形式和空间分割格局,而是审慎地做些必要的、小限度的改动,合理的转化为新的使用功能[1 ] .

(2) 使用新材料,增加一些新设施如露天阳台上玻璃花棚、钢结构雨棚等,增加一些现代气息;屋顶休憩观光花园使原脏乱的屋面装饰一新;原破败的瓦房将屋顶换成红瓦屋面;内部装饰充分植入了现代的装饰元素,营造出办公、会议的气氛.

4.2. 2. 2 风格风貌方面的改造措施

(1) 忠实于旧建筑风格. 使旧建筑的风韵应该在改造后得以适当展示[1 ] . a. 外墙采用超薄的(5 mm厚) 灰色毛面花岗岩镶贴,外形上不作任何大的调整,表现出原建筑的凝重感. b. 装修风格厚重,木楼梯、木地板,高档门窗,处处体现出古朴典雅的气氛,增加了温馨和舒适感.

(2) 完整保留小院落的环境和风貌,小院落中原有的树木花草、景观绿化、院墙是不可替代的,不做过多的调整,尽最大可能的保护保持和合理的修缮,原来的空间层次感保留依旧.

4.2. 3 改造实施过程措施

(1) 对原工程设计图纸的查看,了解结构形式和合理性,分析工程有利因素和不安全因素.

(2) 工程表面面层的拆除,表现结构表面状况,现场观测结构问题,特别是木结构的腐烂状况检查.

(3) 对结构砼强度、砌体、裂缝的检测.

(4) 在上下水管道安装、电气安装、弱电安装过程中,注意对木结构的保护,严禁任意开槽、挖洞、滴漏,避免对木结构造成侵蚀破坏,尽量利用原几处烟道走管线.

(5) 装修施工过程中避免使用过多的水,以免浸湿木结构,降低使用寿命.

(6) 使用后对办公橱柜等重物的摆放位置、搁置方法进行控制.

二、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千禧年来临之前,建筑师曾和各行业的人们一样,期盼着新的21世纪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然而当21世纪不可逆转的到来的时候,建筑师们发现,什么也没有改变,新的科学技术产品和建筑艺术形式的研究需要继续进行,对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也仍在继续。

1建筑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

可持续观念源自于人来对地球资源有限性的认识。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地球只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即承受一定数目的生物、以一定的生活方式无限期的生存下去,而不会对它赖以生存的生态体系产生无法挽回的破坏。这一点给人们的启示是:1、我们每个人现在究竟向地球施加了多大的作用力;2、我们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所消耗的资源与控制所排放的废物来减少这种作用力。

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是于1980年有自然保护国际联盟首次提出,1987年出版的著名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要”的发展。它强调环境质量和环境投入在提高人们实际收入和改善生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

参照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表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定义,那么应该是这样的:我们的建筑和城市,既应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生存和发展。建筑不再是对环境的剥削和污染,而是促进同周围环境的协调,使人类的生存家园能够持续的向未来发展。

2可持续发展,21世纪建筑大趋势

现代建筑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其中一点主要的原因就是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诸多设计成为可能。通过人工采光、制冷、加热、通风,人们已经可以生活在虚拟的美妙环境中。然而在短短的时间内,自然资源高度消耗和环境超速污染,对人们亮起了红灯。据1989年德国能耗统计,仅建筑采暖一项几乎耗费全国能源的30%,人类全部能源消耗中,建筑耗能就占据了80%之多!

现代性以试图解放人类的美好愿望开始,却以对人类造成毁灭性威胁的结局而告终。现代梦想绕了一个奇怪的圆圈,在这个圆圈中,人类本想通过现代科学进步来解放自身,结果却失去了它的地球之根,以及它的传统之根,更失去了它的宗教神秘性之根,它的能量从创造转向了破坏。

时至今日,我们对赖以生存的地球的关注不断升温,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已充分认识,相关思想已经深入诸多领域,并被广泛的采纳为各个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战略。事实上,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是基于这样一种条件,即在全球人口不断膨胀,经济不断增长的现有条件下,人类对资源的开发与对环境的破坏将很快接近地球所能承受的某种极限,从而威胁到人类未来的发展与进步(可持续一次本身即有可承受的含义)。因此,可持续发展所研究的核心就应当是如何协调自然环境与经济技术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美国出版的《可持续发展设计原则》中列出了“可持续建筑设计原则”,有以下6条。

②视对设计地段的地方性和地域性的理解,延续地方场所的文化脉络;

②增强适用技术的公众意识,结合建筑功能要求,采取简单合适的技术;

③树立建筑材料蕴能量和循环使用的意识,在最大范围内使用可再生的地方性建材,避免使用高蕴能,破坏环境,产生废物以及带有放射性的材料,争取重新利用可再生能源;

④针对当地气候条件,采取被动式能源策略,尽量利用可再生能源;

⑤完善建筑空间使用的灵活性,以减小建筑体量,将建设所需的资源降至最少;

⑥减少建造过程中环境的损害,避免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和建材。建筑师们基于工业文明对环境破坏的反思,应把生态环境保护、建筑持续发展作为必须具有的意识、准则和行为。

3对建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索

拥护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师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性、地区性探索,大略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3.1注重建筑材料的低能耗或回收利用。

选择建筑材料是建筑设计中重要的一环,与建材相关的每一环节,如取材、生产加工、分配、维护乃至拆除或废物处理等等都与能源和环境密切相关,实施有关建材方面的可持续相关策略完全可以避免或减少建材环节对环境的影响。建筑是立足于整体系统的观念对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材料进行研究和应用,其重点应当是:有效、适当、经济、健康的使用可更新的、无毒无害的可再生的资源来研发和应用建材。主要的具体措施即是:①利用本地材料和传统技术的乡土地方设计手法;②对可以循环使用的建筑材料进行废物利用。

3.2从地方性出发,适应气候、地貌等自然环境。

一些建筑师以建筑所在地的生活方式为依据,吸收地方性传统建筑设计原理中的合理内核,将其运用于现代建筑的设计中,利用自然能源(光线、风力、热能、太阳能等),开拓性的创造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建筑类型。如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和马来西亚杨经文博士。

3.3利用高技术和新材料来解决生态问题。

充分利用高科技产品:如新的建筑结构技术、电脑智能技术等,挖掘新的建筑材料(如塑料充气建筑、帐篷式建筑和日本的纸质建筑等),提高建筑的适应性。

这些相关探索背后的思想具有普遍的价值。它即将证明并且正在证明着: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是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而并非只是美好的愿望,人类正在重新适应环境,融入生物圈中,人类有掌握自己命运的智力和能力。

4 实例分析—798

798“大山子艺术区”是旧建筑在心理层面上可以适应现代人追求感觉的一个典型例子。原有的大型国有企业,现由于一大批艺术家、设计人所利用,“大山子艺术区”己经由一个地理概念演化为一个文化概念,甚至成了北京城新的文化旅游景区。

4.1. 798 工业建筑里的包豪斯遗韵迎合了今天人们对现代主义的审美心理感觉

出现在大山子艺术区的798,牵涉到都市发展、生产和消费模式的广泛问题。大山子艺术区现象不应被描述为一种“精英俱乐部”,事实上,最形而下的物质条件考量,如空间可塑性程度、交通便利性、经济成本等考虑在驱使人们入驻loft 空间时是更为决定性的因素,而不是身份认同的意识。

建国后主流意识形态排斥现代主义建筑的功能主义传统,大力批判资本主义文化中产生出来的国际样式,在建筑领域追求民族形式。以苏联版本的欧洲古典建筑为主干,吸收明清皇家建筑的装饰元素,创造出新中国建筑的视觉意识形态,其代表作便是建国十周年时的“十大建筑”。798厂的建设与此同时,却表现为典型的现代主义风格,在那个时代的建筑中可为时代风尚的漏网之鱼。

工业建筑没有被纳入意识形态化的建筑文化,因为那个时代的建筑文化似乎更多地斤斤计较于装饰,建筑艺术在某种程度上被理解为建筑装饰。而工业建筑只需满足最基本的空间需求,它必须放弃美观的企图,去除所有的装饰要素,成为一种基本建筑,一种一丝不挂的空间。正是这种排除艺术性的企图,使得工业建筑之中意识态的影响被降到最低值,功能主义的思想得以长驱直入,其结果是与现代主义美学的暗合。我们甚至无需去考证,当年设计798 厂建筑的东德设计师的教育里残留了多少包豪斯的遗韵?又或许其来源竟是俄罗斯先锋派的构成主义?

事实上,只要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乌托邦理想之上加上一个务实的“多快好省”的前缀,五十年代的建筑文化就仍然是为理性化的思量网开一面的。而只要是一种合理化的考虑,就势必朴素地背离当时主流的纹饰的时尚,于是在新中国的工业建筑中无声埋伏了功能主义的现代性美学。在中国的其他地方的工业建筑,也许不是直接出自苏德设计者之手,也同样能体现出这种与当时的主流建筑文化的落差。

在今天,残留的工业建筑仍然保留着这种落差,因为虽经时代变迁,中国建筑文化主流中偏重

纹饰之风并未改变。所以像这样简单、单纯的建筑形式给当代中国人一个全新得感觉,加上它本身得文化底蕴让798 的建筑形成了今天最好的就旧建筑改造的原型。

798 工业建筑已由工具理性的保留地演变成为感性的寄寓物。拟像渗透了仍然坚固的墙体,作为工业建筑的这些基本建筑,在今天却因为它的朴素性而成为极适合于意义附着的活跃的建筑,你可以无穷无尽地阐释它,做得像一个后现代主义者一样。

4.2.798 的大空间迎合了今天在狭猝空间生活的人们追求。身心释放的心理

“大山子艺术区”现象是国际loft文化现象的一个回音,而Loft的典型工业建筑就是有着大面积的玻璃窗、高高的天花板等等,这些都是今天的空间规划所不能提供给人们的。Loft的净空平均在3m 到4.25m 之间,而今天的普通居住建筑的净空只有2m,所以loft 的宽敞让人们从心理上有一个释放的全新感,不再在2m 的天花板下充满压力的忙碌正是今天很多人的追求所在,大空间的感觉正是迎合这样一个需求而得以站住脚跟的。

798工厂作为北京loft一个代表,它开敞的空间设计,给人们一个最纯粹的空间环境以进行生活和交流。而当你拥有一间有着十分大面积的壳子时,你就可以随意决定是否进行空间的划分和如何划分,这样的方式也和人们自由的心灵追求所吻合。

在大大空空的壳子里,你可以信手画上属于你自己的图案,也可以用红色把房间变暖,可以用你能想到的任何方式表达自己,心灵的放飞正是每个今天的人在茫茫生活中所孜孜不断的追求。4.3.798 的自主空间改造迎合今天人们对亲自动手工作向往的心理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在城市郊区一栋可爱而古老的仓库里,

空空如也;来自原汁原味的loft 生活的极大诱惑;自己动手

设计改造将会面临很大的挑战。谁会不动心呢?你可以现在开

始搜集资料,只要你认为自己有能力改建房屋,就坚持不懈。

所有这些都将意味着你最终获得的是你确实想要的一个独一

无二的房子,这个房子或者工作室中的每一个钉子都有你的心

血的表现,这样的诱惑对住了很长时间“火柴盒”房子的现代

人来

说的魅力真是太大了。

今天的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追求着自我的体现和

价值,人们都不愿意迷失在纷乱的都市生活中,所以798 所

带给人们的质朴、单纯的感觉,带给人们对自我表现的实现都

是在心理上深深吸引人们的因素。世界loft 建筑的火热,在

很大程度上也是同样的原因。

今天的人们拥抱了都市,也积极地解构了都市;他们既是

过去的回音,也是未来的回音。于是他们为自己选择一个根据

地,以便昼伏夜出。这个地方叫loft 或别的什么,这里是家

和办公室的替代空间,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家或办公室。他们将在这样的空间中坚决地安身立命,安其机动的身,立其灵动的命。

798所代表的loft形式不是用环保材料和手段,而是从心理层面上吸引当代人们进行自觉建筑环保工作的典型。

论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论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论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文化等的不断发展,对于环境的发展要求也是逐渐的提高,这也是绿色建筑近年来不断兴起的原因所在,可持续性发展的思想逐渐的深入到现代人的心中。本文就绿色建筑的特点,优势以及必要性做以简要的介绍,并对如何发展绿色建筑的方法加以探讨,分析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实施策略 引言 所谓绿色建筑,是在指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中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1.绿色建筑实施的必要性 a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我们为什么需要发展并推广绿色建筑呢? 最简单的回答是由于传统建筑并不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选择。举例来说: A 清理原本自然状况下的土地会造成野生生物的消亡。 B建筑的生产,制造,运输等都会造成水,和空气的污染,而它们释放的有害气体会加剧大气的破坏或加剧温室效应。 目前的传统建筑消耗了太多的能源,制造了太多的垃圾和污染。如果放任自流,我们的环境和经济都将遭受极大的破坏。 经调查研究,在美国,传统建筑的生产,建造,运输占据和消耗的能源比例如下:

消耗了14%的可饮用水。 释放了30%的垃圾及污染。 二氧化碳释放量占38% 使用了40%的原材料 消耗了39%的能源。 消耗了72%的电能 在中国,由于建设量更高,这个比例还要更加巨大。 这样大量的消耗和污染,其实是以透支我们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为代价的。为了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绿色建筑主张调整或改变现行的设计观念和方式,使建筑由高能耗方式向低能耗方向转化,依靠节能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及开发新能源,使建筑逐步摆脱对传统能源的过分依赖,实现一定程度上能源使用的自给自足。 数据表明,绿色建筑总体来说可以减少13%的维护费用,节省26%的能源消耗,还可以获得更高的使用满意度,从而带来更高的利润。所以,尽管可能由于设备,研究等会增加前期的投资,绿色建筑在经济效益,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中还是具有重大优势的。 b.绿色建筑可以为人提供更加舒适的工作,居住,生活环境。 建筑师人类生活,工作,娱乐的主要场所。据调查显示,现代社会人有90%的时间实在室内度过的。室内环境的好坏于是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品质及健康至关重要的因素。 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可以用机械空调来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这自然是人类的幸运,但这种违背气候环境的高能耗建筑使我们付出了巨大的经济和能源代价,同时增加了生态环境的污染,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居者与自然环境人为地分离。为了克服现行建筑模式对人的负面影响,绿色建筑注重地区气候与建筑的关系,并将考虑地方气候特点的设计作为绿色建筑的一项基本方法,这是一种按人体的舒适要求和气候条件来进行建筑设计的系统方法,即根据当地气候特征,运用建筑物理的原理,合理组织各种建筑因素。事实上,人类对于环境的舒适、健康需求,常常无需现行空调设备也能得到满足,如:我国陕北的窑洞在- 20 ℃左右的气候下,其室内被大地包围着,仍保持着15 ℃上下的舒适室温;还有西双版纳干阑

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进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1999年是中国国家旅游局规定的生态旅游年。世界人士预测,以走向爱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就在人们为我国旅游业面临难得的机遇而欣喜若狂时,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是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特不是目前有的人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而实际上却做着破坏环境的旅游。因此,必须对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加以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制订出生态旅游的法制法规和治理措施,并使生态旅游成为对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的一所大学校。以此来爱护我们的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使旅游业成为一种可持续进展的绿色产业。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衍变与真正内涵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阻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1988年,给生态旅游的定义是:生态旅游作为

常规旅游的一种专门形式,游客在观赏和巡游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察和享乐旖旎风光和野生动植物。这时期生态旅游的概念是指一种旅游业中的"复归自然"、"返朴归真"的观念。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更情愿到大自然中巡游而不是去现代的都市和海滨度假,强调进展旅游业中对自然景观的开发。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爱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爱护,是可持续进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同时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即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地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制造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同时,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使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爱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单纯的盈利活动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驰的。同时,生态旅游也是一项科技含量专门高的绿色产业,需要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多学科的论证,方能投产。需要认真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筑(一)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筑(一) 摘要:阐述了生态建筑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及重要性,讲述了生态建筑的设计准则,呼唤建筑设计师关注生态建筑设计。关键词:生态原则;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 1 概述当今世界,人口剧增,资源锐减,生态失衡,境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生存和发展与全球的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生态危机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正奉为信条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 为了建筑、城市、景观环境的“可持续”,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建筑学学科开始了可持续人类聚居环境建设的思考。许多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人类本身是自然系统的一部分,它与其支撑的环境休戚相关。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必须优先考虑生态问题,并将其置于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同时,还要进一步高瞻远瞩,通盘考虑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即我们今天的发展应该是“满足当前的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这就是1992 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里约热内卢宣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选择,也是我们一切行为的准则。建筑及其建成环境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符合可持续发展原理的设计需要对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对健康的影响、对材料的选择等方面进行综合思考,从而使其满足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要求。近几年提出的生态建筑及生态城市的建设理论,就是以自然生态原则为依据,探索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人类塑造一个最为舒适合理且可

持续发展的环境的理论。生态建筑是21 世纪建筑设计发展的方向。 2 生态建筑设计准则 一般来讲,生态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生态建筑就应该处理好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即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声环境及具有长效多适的灵活开敞的空间等);同时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自然环境(即对自然界的索取要少、且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小)。这其中,前者主要指对自然资源的少费多用,包括节约土地,在能源和材料的选择上,贯彻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以及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生资源等原则。后者主要是减少排放和妥善处理有害废弃物(包括固体垃圾、污水、有害气体)以及减少光污染、声污染等等。对小环境的保护则体现在从建筑物的建造、使用,直至寿命终结后的全过程。以建筑设计为着眼点,生态建筑主要表现为: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注重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与遮阴,为改善小气候采用多种绿化方式,为增强空间适应性采用大跨度轻型结构,水的循环利用,垃圾分类、处理以及充分利用建筑废弃物等。仅以上几个方面就可以看出,不论哪方面都需要多工种的配合,需要结构、设备、园林等工种,建筑物理、建筑材料等学科的通力 协作才能得以实现。这 其中建筑师起着统领作用,建筑师必须以生态的观念、整合的观念,从整体上进行构思。 恩格斯指出:“自然的历史和人的历史是相互制约的”。因此,建筑师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要在关注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的同时,关注并尊重自然规律,绝不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近年来,在可持续发展这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在建筑行业里,我们相应地提出并推行发展绿色建筑,为保护环境人类生活的可持续发展发展而努力。本文对绿色建筑的含义,发展史,现状及具体实例进行了阐述,体现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希望大家能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增强意识,以实现人类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关键词:绿色建筑,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 1绿色建筑的含义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能源、土地、水源、材料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就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不破坏环境,室内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绿色建筑沉成为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绿色建筑发展史(重点中国) 绿色思想源远流长,我国古代的巢(利用自然条件,就地取材)就是最早的绿色建筑。近代以来,虽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但是资源环境遭到破坏,层出不穷的自然灾害等使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成为成为人们的共识,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关注。绿色建筑也渐渐融入了人们的生活。 20世纪60年代,美国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了生态建筑的新理念。国际上开始了对绿色建筑的探索和研究。而中国自 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相继颁布了若干相关纲要、导则和法规,大力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2004年9月建设部“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启动标志着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2005年3月召开的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暨技术与产品展览会,公布“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获奖项目及单位,同年发布了《建设部关于推进节能省地型建筑发展的指导意见。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6年3月,国家科技部和建设部签署了“绿色建筑科技行动”合作协议,为绿色建筑技术发展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奠定基础。2007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逐步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200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推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建设等一系列措施。2008年3月,成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节能与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对外以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名义开展工作。2009年8月27日,我国政府发布了《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提出要立足国情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2009年11月底,在积极迎接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召开之前,我国政府做出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到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2009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环境测控优化研究中心成立,协助地方政府和业主方申请绿色建筑标识。2009年、2010年分别启动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编制工作

旧建筑改造概述

旧建筑改造概述 在西方国家,旧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一直是建筑界讨论的一个热门问题,1979 年澳大利亚编制了《保护具有文化意义地方的宪章》,简称《巴拉宪章》,其中针对建筑遗产的保护,明确提出了“改造性再利用”的概念,即对某一场所进行调整使其容纳新的功能。这种做法因为没有实质上削弱场所的文化意义而受到鼓励和推广。改造性再利用的关键是为历史建筑寻找适当的用途。在发达国家,利用废弃建筑物(如厂房、仓库) 进行改建,使其转换为有用的另类空间(如商业、娱乐、居住建筑) 的实例大量存在。澳地利威尔海姆·霍兹鲍耶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Flakurm 防空炮塔改建,利用了二战时遗存在维也纳6 座防空炮塔分别设计成水族馆、展室、博物馆和咖啡屋。九十年代初,英国大量建于战后六十年代的居住区因不合时宜而面临拆除,弗洛里安·贝热尔成功地对哈洛地区的住宅进行了改造。内容包括了建筑物的空间完善,新型构件和材料的应用以及适应该地地形的幕墙式正立面,在提供新功能的同时,赋予了该地区的传统地标,对建筑改建这个较为普遍的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我国,对旧建筑的改造性再利用在节约造价、缩短工期以及保存城市肌理方面的益处已逐渐受到建筑界的重视,突出表现在利用废厂房(库房) 和学校公寓改建方面,涌现了一些优秀的工程实例。 旧建筑改造与城市更新历程 城市更新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对城市旧建筑进行必要的改造,是城市更新的具体方式之一。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表明,任何国家城市建设大体都经历3 个发展阶段,即大规模和新建阶段、新建与维修改造并重阶段以及主要对旧建筑更新改造再利用阶段。西方发达国家从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为了改善城市生存环境,让旧城区重赋活力,开始在大城市及城市中心区对大量一般性旧建筑进行改造与更新,把城市中的一般性旧建筑同样看作社会生产、生活和历史发展的载体,重视此类旧建筑在经济、文化和生态层面的价值,通过合理地改造,充分挖掘旧建筑的潜能,避免了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浪费,使旧建筑及其所在的城市区域再现生机。 旧建筑改造的原因与优势 旧建筑的改造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点: 1) 经济因素。一幢建筑结构造价约占其总造价的1/ 3, 改建比新建可省主体结构所花的大部分资金。同时, 旧建筑的改造性再利用可减少开发商初期投资( 包括拆迁、土建费用等) , 基地内原有的基础设施

【幼儿园精品教案】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我们的城市—老房子新建筑》

【幼儿园精品教案】大班主题活动教案《我们的城市—老房子 新建筑》 主题活动:我们的城市—老房子新建筑 内容与要求: 1、有兴趣地观察周围不同的建筑,了解它们的特征。 2、体会城市建设的不断变化,感受我们的家乡越来越美丽。 活动内容:跳房子 活动背景: 随着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的不断发展,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更加关 注了,求异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 在主题活动“我们的城市”开展得初期,我们利用散步等机会带 孩子观察了幼儿园附近的各种建筑,当孩子们看到州桥的法华塔,看 到高阳商厦的高层建筑时,他们都会兴奋的说个没完,觉得这些建筑 真有意思。在散步后,我发现孩子们的观察是很仔细的,有的孩子在 自由活动时还把这些建筑的外形特点仔细地画出来。其他孩子看到了,他们就把看到过上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等很有特色的建筑也画了出来,班上刮起了画各种建筑的旋风。我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很好利用的教育 资源。就请家长与孩子一起收集了各种较有特色的建筑,让孩子们在 区域中观察比较。同时结合主题,我在运动一头采用了我小时候玩过 的游戏“跳房子”,孩子们十分地喜欢这个民间小游戏,但是在玩了 几天后,孩子们觉得不满足了,他们提出为什么这个游戏的房子形状 总是这个样子的,问我有没有其他样子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 契机,完全可以结合孩子们感兴趣的各种建筑,来让我们的“跳房子”变得丰富多彩。所以我预设了本次集体活动。 在设计活动中,根据“把握幼儿发展中的关键经验,关注幼儿的 学习兴趣。”我设计了的第一环节是让幼儿回忆已有的经验,通过照片、图片等教学情景中的再现,可以使孩子们零散的经验得以整理、 提升,也可以引发幼儿对各种建筑进一步的关注与探究。在设计活动

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措施

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措施 将生态设计融入至建筑空间当中,使得建筑空间具备水循环、供热制冷以及照明灯功能,并且对室内空间进行有效的艺术渲染。由于人类与自然环境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人类对于自然环境有着极高的依赖性。人类在建筑环境中可以享受到生态设计带来的供热制冷、照明等功能是极为有益的。此外,生态建筑可带来最为真实、自然的生态氛围,并会增添城市景观,使其成为城市发展与建设过程中最为关键组成部分。 节约能源,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鉴于我国社会对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越来越高的重视程度,所以将生态设计融入至建筑工程设计当中可以有效的将能源消耗降低。其中,在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科学的设计方法来增加冬季进入室内的光照,减少夏季进入室内的光照,从而有效的营造出冬暖夏凉的室内环境,对于降低能耗起到有效的帮助作用。 有利于形成建筑的地区性特色 建筑工程需要建造在自然环境之中,建筑的地方性特色应与生态设计理念相契合。因此,在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地域特色,例如,气候、地形以及环境等因素来考虑生态建筑整体的结构布局、建筑材料以及装饰等,从而将生态建筑与地域特点相融合,使其生态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生态建筑的实例介绍

细致分析某生态建筑的生态性进行。例如,某项目大楼地处我国南方,其由著名的设计师进行设计,并获得了相关绿色建筑认证体系的认证。图1某生态建筑该大楼的生态性可以从方面得到体现:①空调系统。采用当今较为成为的冰蓄冷系统来为大楼中的空调系统进行节能。主要原理:在夜间电力负荷较低的时间里,通过电制冷机来完成冰的制备作为冷量来储存,随后在白天电价高的时间段里释放所储存的冷量,降低空调负荷,降低大楼的用电成本;②太阳能的利用。设计人员将一定数量的单晶硅太能能光伏发电板设置在大楼屋顶中,由于该项目所在区域具有丰富的日照量,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其中,太阳能光伏板可以产出该大楼消耗电能总量的10%左右,并且太阳能热水器可以保证大楼所需要使用的热水;③电气系统。该大楼的光照主要通过自然采光方式来完成,并且室内光照度可以相应探测器进行检测,以便有效的控制灯光开启。其中,数字式可调光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每个灯具均可完成调光控制任务,极大的提升智能照明系统的灵活性,对于能耗的降低大有帮助;④水资源利用方面。如果景观水池中的水平保持正常状态,则在两级湿地处理后,中水可以有效的补充景观水池中的水量,并可用作绿化以及道路浇洒。此外,降雨时停止补充中水,屋面雨水可由景观水池进行收集,地面雨水由地下雨水池进行收集,随后为避免雨水径流污染,需要对雨水进行渗蓄处理。该雨水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的降低水资源的消耗,并实现污水的整体处理。 推动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建筑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建筑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正面临着日趋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行为了。建筑业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然而建筑的发展过程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是最主要是资源消费者和环境污染者。本文通过对环境和建筑的现状分析,指出了绿色建筑是当今时代的必然选择。共建绿色建筑,坚定不移的走可持续发展路线。 关键词:环境;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就是科学地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育、当代发展与人类社会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现状分析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亿万年来与人类的发展形成相互影响的关系,对这一生存环境的至今人类人在不断的认识和调整中。长时期的农耕历史,人类与环境关系相对和谐,居住因地制宜,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特别是近代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显现,地球环境难以为继。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 %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全球一半的固体垃圾由建筑物产生。中国每年开发70万公顷土地用来建筑,许多森林和农田正被开发项目占用。整个欧洲所消耗的能源大约有一半用于建筑的运行,而这些能源主要来自于日益减少的不再生的能源如:石油。而且,石油转换成能源的过程中会产生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建筑制造过程还会产生很多的建筑废弃物,俗称建筑垃圾,美国环保署对建筑废弃物定义为“在建筑物新建、扩建和拆毁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质”。根据《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筑废弃物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这些废弃物正严重污染着地球,给人类的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建筑废弃物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如今尤其近30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更新快速,每年新建筑的建筑面积大20多亿m2,建设的规模迅速扩大,建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也高速增长。据报道,我国建筑的“寿命”不长,上世纪的80、90年代的的房子寿命只有30年左右,而欧美国家的建筑寿命长达百年。相比之下,我国的建筑污染也就更为严重了。如今我们的房子拆迁不多,技术还是采用古老的办法,没有考虑到拆卡给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据相关的报道,2005年后,我国建筑废弃物的排放量超过4亿t/年。建筑废弃物的总量约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总之中国已经成为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要减少污染,就得增长建筑的寿命,打造百年建筑。与建筑有关的无然类型还有很多:光污染、空气污染、热力污染等。目前我们国内大多数的建筑可能是为了美观或阴人注目,建筑的外形都喜欢采用整体玻璃和便面折光性很强的材料。因此当遇到阳光时就会反射很强的光,影响到人们的视觉和生活,如给行车驾驶带来困难,甚至引起交通事故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建筑的过程中还会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另外由于高层建筑集中带还存在着“热岛效应”,如空调机的散热引发的一系列生活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等等。令人堪忧的是,不仅处于建筑中的人的健康受到威胁,就连整个城市,甚至于人类自身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以如今的消费水平继续发展,人类将面临着灭绝的危险。这些严峻的现实呼唤绿色建筑。因此我们必须而且坚持发展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生命周期内,包括由建材生产到建筑物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管理及拆除等一系列过程,消耗最少地球资源、使用最少能源及制造最少废弃物的建筑物。绿色建筑是建造可持续建筑的前提。我国是正在发展中的国家,人口多,人均资源少,节约资源更为紧迫和重要。因此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并且必须认识到节约能源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对于 我们的建筑要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二、绿色建筑三、可持续能源规划可持续能源规划的关键是理性的取得能源利用效率低和可在生能源使用间的动态平衡,使城市发展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影响最小,与《布伦特兰报告》对“可持续发展”的全是一致。中国政府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我们的城市-老房子新建筑

幼儿园新课程标准教材 教学设计(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大班 / 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主题活动:我们的城市-老房子新建筑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教案中的内容,提升自我能力、提升个人素质、提升德智体美劳等作用,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幼儿园幼儿园大班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主题活动:我们的城市——老房子新建筑 内容与要求:1、有兴趣地观察周围不同的建筑,了解它们的特征。 2、体会城市建设的不断变化,感受我们的家乡越来越美丽。 活动内容:跳房子 活动背景: 随着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的不断发展,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更加关注了,求异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 在主题活动“我们的城市”开展得初期,我们利用散步等机会带孩子观察了幼儿园附近的各种建筑,当孩子们看到州桥的法华塔,看到高阳商厦的高层建筑时,他们都会兴奋的说个没完,觉得这些建筑真有意思。在散步后,我发现孩子们的观察是很仔细的,有的孩子在自由活动时还把这些建筑的外形特点仔细地画出来。其他孩子看到了,他们就把看到过上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等很有特色的建筑也画了出来,班上刮起了画各种建筑的旋风。我觉得这

是一个可以很好利用的教育资源。就请家长与孩子一起收集了各种较有特色的建筑,让孩子们在区域中观察比较。同时结合主题,我在运动一头采用了我小时候玩过的游戏“跳房子”,孩子们十分地喜欢这个民间小游戏,但是在玩了几天后,孩子们觉得不满足了,他们提出为什么这个游戏的房子形状总是这个样子的,问我有没有其他样子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完全可以结合孩子们感兴趣的各种建筑,来让我们的“跳房子”变得丰富多彩。所以我预设了本次集体活动。 在设计活动中,根据“把握幼儿发展中的关键经验,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的第一环节是让幼儿回忆已有的经验,通过照片、图片等教学情景中的再现,可以使孩子们零散的经验得以整理、提升,也可以引发幼儿对各种建筑进一步的关注与探究。在设计活动时,我还注意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操作环境,让幼儿在与材料环境的互动中,在与同伴的互动中,进行表达表现。为了让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更具适用性和有效性,我预设了一个难点,让幼儿选用不同的材料来合作设计,我班孩子的合作基础主要是在绘画方面,对于多种材料的合作,经验不丰富,希望通过“合作设计”这一环节能提高班上幼儿的合作能力,积累更多的合作经验。为了让幼儿能够更好的体会“成功者”的快乐,就在第三环节让孩子们相互介绍合作完成的作品,并随意跳跳玩玩,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活动目标:

城市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城市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对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目标进行基础的了解。介绍部分成功国家绿色建筑的政策,并由此从可持续发展方面以及我国的绿色建筑方面的发展程度,提出我国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的完善的建议。 标签: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 1、导语 早在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世界能源危机中,由于工业的血液——石油的短缺造成的恐慌,绿色建筑的思潮变慢慢的开始兴起,始于建筑界的节能设计运动,并由此导致了绿色建筑的高潮。绿色建筑理念发展至今,世界文明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绿色建筑理念已不再如最初般的纯粹是指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指在建筑的全部使用期内,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发挥到极致,为我们人类提供舒适并且高效节约的使用空间,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辅相成。 当代社会在城市建设中已经慢慢的转移重点强调要建设现代社会生态城市、节约型城市和循环经济城市,而绿色建筑在其中发挥着特别的作用,其对城市生态环境安全以及功能结构的稳定有着特别的影响作用。必然,随着现代社会的愈加深入的发展,未来建筑将会呈现更加丰富的方方面面。然而绿色建筑理念作为一个类似建筑地基般的存在,在世界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浪潮中会一直保持了生机。因其合自然法则,又合人类的发展需求。绿色建筑又称生态可持续性建筑,是指在符合基本生态环境发展要求的前提下,建筑又能满足人类从事正常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需求。 2、成功国家的经历以及我国的实践 2.1绿色建筑激励政策 国外成功国家的绿色建筑的推行,主要是建筑与出台政策以及法规的力量规范市场的建筑活动。英国政府在这一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在2007年出台了《可持续住宅标准》,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指向标。同时根据各个住宅的耗能程度的不同,英国政府对其进行评级并且颁发对应的证书。从而,对耗能较大的住宅的居民可以在当地政府设立的住宅绿色服务中心的帮助下对房屋进行优良改造。而美国政府选择的是对建筑的材料进行星级评价,并且出台相应的法规要求政府建筑使用带有星级标志的的材料。德国政府也出台类似于美国政府的政策,规定建筑承包商在消费者购买房屋或租赁房屋时需要出示相应的耗能证明。 2.2我国的绿色建筑的实践 我国的建筑业已有公认的很久的发展历史,当今存在的许多建筑成为世界建

河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河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80年代中期,河南借鉴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开发并形成了一些有影响的乡村旅游区,但是,与国内其他大城市郊区的乡村旅游发展相似,河南的乡村旅游也呈现明显的初级化特征。笔者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解剖河南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策略的管窥之见,以期为提升我国乡村旅游档次提供借鉴。 一、河南乡村旅游的发展优势分析 1、农业资源丰富,民俗风情多姿多彩 河南省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形大致分为山地、丘陵、平原(含盆地)三大类型。复杂的地形条件、明显的过渡性气候,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江河水系的流经,使全省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业生态类型及景观区域组合。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盛产苹果、梨、桃、枣、葡萄、樱桃等多种温带水果和各种蔬菜及花卉,形成了各种生产示范基地。河南农业文化不仅地域特色明显,风格各异,而且乡土气息浓厚,民俗风情多姿多彩。这些异彩纷呈的文化习俗,对城市旅游者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2、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空间广阔

乡村旅游具有邻近城市,回归自然,交通便利,费用较低等特点,已成为城镇居民周末和节假日休闲度假的首选项目。据从1994年开始的国内旅游调查资料显示:近年来城镇居民一日游和2-3日游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短期出游已超过55%,他们出游的目的是到周边景区和乡村观光休闲。近年来河南经济发展保持了高于全国水平的增长速度。2004年末,河南省全省总人口9717万人。生产总值8815.0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9071.82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排在第19位。 乡村旅游的客源目标市场在城市。河南省有大中城市15个,2004年河南省城镇人口2809万人,占总人口的28.9%;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04.9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294.2元。 [2]由此可见,河南省的大中城市已具备良好的出游条件。这为以城市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乡村旅游提供了巨大的客源市场。 3、区位优势明显,陆空交通便利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连南贯北、承东启西,是中国内陆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全省铁路通车里程3428公里,京广、陇海、京九等铁路干线纵横交错,从中国江苏连云港至荷兰鹿特丹港的亚欧大陆桥横穿全省。公路四通八达,通车里程达5.5万公里,实现了乡乡通公路。北京至珠海、连云港至霍尔果斯高速公路,河南境内段已修通600公里。河南现有飞行航线46条,郑州、洛阳、南阳3个机

主题活动 我们的城市——老房子新建筑

主题活动我们的城市——老房子新建筑 主题活动:我们的城市——老房子新建筑 内容与要求:1、有兴趣地观察周围不同的建筑,了解它们的特征。 2、体会城市建设的不断变化,感受我们的家乡越来越美丽。 活动内容:跳房子 活动背景: 随着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的不断发展,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更加关注了,求异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 在主题活动“我们的城市”开展得初期,我们利用散步等机会带孩子观察了幼儿园附近的各种建筑,当孩子们看到州桥的法华塔,看到高阳商厦的高层建筑时,他们都会兴奋的说个没完,觉得这些建筑真有意思。在散步后,我发现孩子们的观察是很仔细的,有的孩子在自由活动时还把这些建筑的外形特点仔细地画出来。其他孩子看到了,他们就把看到过上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等很有特色的建筑也画了出来,班上刮起了画各种建筑的旋风。我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很好利用的教育资源。就请家长与孩子一起收集了各种较有特色的建筑,让孩子们在区域中观察比较。同时结合主题,我在运动一头采用了我小时候玩过的游戏“跳房子”,孩子们十分地喜欢这个民间小游戏,但是在玩了几天后,孩子们觉得不满足了,他们提出为什么这个游戏的房子形状总是这个样子的,问我有没有其他样子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完全可以结合孩子们感兴趣的各种建筑,来让我们的“跳房子”变得丰富多彩。所以我预设了本次集体活动。 在设计活动中,根据“把握幼儿发展中的关键经验,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的第一环节是让幼儿回忆已有的经验,通过照片、图片等教学情景中的再现,

可以使孩子们零散的经验得以整理、提升,也可以引发幼儿对各种建筑进一步的关注与探究。在设计活动时,我还注意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操作环境,让幼儿在与材料环境的互动中,在与同伴的互动中,进行表达表现。为了让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更具适用性和有效性,我预设了一个难点,让幼儿选用不同的材料来合作设计,我班孩子的合作基础主要是在绘画方面,对于多种材料的合作,经验不丰富,希望通过“合作设计”这一环节能提高班上幼儿的合作能力,积累更多的合作经验。为了让幼儿能够更好的体会“成功者”的快乐,就在第三环节让孩子们相互介绍合作完成的作品,并随意跳跳玩玩,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周围不同建筑的基础上,乐意与同伴合作设计各种不同的房子。 2、让幼儿在合作、尝试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一、活动准备: 废旧布、塑料圈、垫板、油画棒、废旧纸板等 照片、各种建筑的图片等 二、活动过程: 1、回忆已有经验: 看看讲讲照片、图片上的建筑 回忆在平时看到过的各种建筑

绿色建筑发展(1)

绿色建筑发展 一、绿色建筑的发展 2l世纪人类共同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对于城市建筑来说亦必须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高效绿色型发展模式,绿色建筑正是实施这个转变的必由之路,是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同时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它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实施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建筑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绿色平衡理念,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绿化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太阳能利用、地热利用、中水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充分展示人文与建筑、环境及科技的和谐统一。 绿色建筑具有选址规划绿色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综合措施有效节能、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六大特点,不但可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而且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最为经济合理,对绿色环境的冲击最小。 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paolasoleri)把生态学(eco1ogy)和建筑学(architecture)两词合并为“arology”,提出了著名的“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的新理念。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使人们清醒地意识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高速文明发展史是难以为继的。耗用自然资源最多的建筑产业必须改变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太阳能、地热、风能、节能围护结构等各种建筑节能技术应运而生,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先导。 20世纪80年代,节能建筑体系逐渐完善,并在英、法、德、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广为应用。同时,因为建筑物密闭性提升后,室内环境问题逐渐凸现,很多办公楼存有严重的建筑病综合症(sbs),影响楼内

结合可持续发展谈绿色建筑

结合可持续发展谈绿色建筑 结合可持续发展谈绿色建筑 摘要:当下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宜居的永续城市。本文通过介绍绿色建筑的内涵、设计理念与原则等,指出一些人对绿色建筑的理解误区,并基于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和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等方面,预测我国未来建筑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环保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一、绿色建筑的内涵与误区 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为: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提供一个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GB5037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力求做好建筑的选址、设计、建设、操作、维修及拆除,为整个完整的建筑生命周期,从而提高绿色建筑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人类提供舒适、低耗、无害的绿色空间,做到人类融入自然,与自然亲和,保证两者和睦相处。 许多人在对绿色建筑的理解上有以下几个误区:第一,不少人认为“绿色建筑”需要较高的成本投入,其实不然,绿色建筑提倡采用对自然破坏最小的方式,做到综合成本最小化,来建造最适合的生活环境。第二,绿色建筑仅局限于新建筑,只需保证足够的绿化、景观。绿色建筑代表一种概念与象征,是生态住宅、节能建筑、环保住宅的和谐统一体。在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而不是单单指高绿化、大景观。第三,建筑节能只是政府的职责。“节约减排,人人有责”,打造“绿色建筑”的观念应进入寻常百姓家,让百姓更好的去了解绿色建筑的重要性,这样百姓才会去关注,这样有了市场需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才能在全社会广泛地推广应用。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主题教案详案反思评析:我们的城市——老房子新建筑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主题教案详案反思评析:我们的城市—— 老房子新建筑 主题活动:我们的城市——老房子新建筑 内容与要求: 1、有兴趣地观察周围不同的建筑,了解它们的特征。 2、体会城市建设的不断变化,感受我们的家乡越来越美丽。 活动内容:跳房子 活动背景: 随着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的不断发展,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更加关 注了,求异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 在主题活动“我们的城市”开展得初期,我们利用散步等机会带 孩子观察了幼儿园附近的各种建筑,当孩子们看到州桥的法华塔,看 到高阳商厦的高层建筑时,他们都会兴奋的说个没完,觉得这些建筑 真有意思。在散步后,我发现孩子们的观察是很仔细的,有的孩子在 自由活动时还把这些建筑的外形特点仔细地画出来。其他孩子看到了,他们就把看到过上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等很有特色的建筑也画了出来,班上刮起了画各种建筑的旋风。我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很好利用的教育 资源。就请家长与孩子一起收集了各种较有特色的建筑,让孩子们在 区域中观察比较。同时结合主题,我在运动一头采用了我小时候玩过 的游戏“跳房子”,孩子们十分地喜欢这个民间小游戏,但是在玩了 几天后,孩子们觉得不满足了,他们提出为什么这个游戏的房子形状 总是这个样子的,问我有没有其他样子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 契机,完全可以结合孩子们感兴趣的各种建筑,来让我们的“跳房子”变得丰富多彩。所以我预设了本次集体活动。 在设计活动中,根据“把握幼儿发展中的关键经验,关注幼儿的 学习兴趣。”我设计了的第一环节是让幼儿回忆已有的经验,通过照

片、图片等教学情景中的再现,可以使孩子们零散的经验得以整理、提升,也可以引发幼儿对各种建筑进一步的关注与探究。在设计活动时,我还注意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操作环境,让幼儿在与材料环境的互动中,在与同伴的互动中,进行表达表现。为了让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更具适用性和有效性,我预设了一个难点,让幼儿选用不同的材料来合作设计,我班孩子的合作基础主要是在绘画方面,对于多种材料的合作,经验不丰富,希望通过“合作设计”这一环节能提高班上幼儿的合作能力,积累更多的合作经验。为了让幼儿能够更好的体会“成功者”的快乐,就在第三环节让孩子们相互介绍合作完成的作品,并随意跳跳玩玩,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周围不同建筑的基础上,乐意与同伴合作设计各种不同的房子。 2、让幼儿在合作、尝试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一、活动准备: *废旧布、塑料圈、垫板、油画棒、废旧纸板等 *照片、各种建筑的图片等 二、活动过程: 1、回忆已有经验: *看看讲讲照片、图片上的建筑 *回忆在平时看到过的各种建筑 *说说自己喜爱的建筑 2、合作设计: *请幼儿找三、四位朋友一起商量可以让大家玩“跳房子”游戏的房子。 ·设计一幢什么样的房子? ·选用哪种材料来操作? *幼儿操作

建筑可持续发展之生态关系

建筑可持续发展之生态关系 摘要:文中阐述了生态建筑的基本概念, 建筑生态化的基本特征, 发展生态建筑的社会条件以及目前生态建筑发展的动态, 并 就发展中国家发展生态建筑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字:生态建筑,建筑生态化,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basic concept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cological build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social conditions and the present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trends, and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building opinions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 the ecological building, ecological build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uild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生态技术和生态建筑 人、建筑、环境是建筑发展的永恒主题, 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 生态问题日趋严重, 人们越来越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方式。特别是1992 年178 个联合国成员国通过了《里约宣言》, 为促进地球生态系统的恢复, 实现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导向作用。生态技术在这一背景下, 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成为各国实现可持续 发展的绿色快车和实现保证。生态技术是利用生态学的原理, 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 注意整个系统的优化, 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

谈绿色建筑材料的可持续发展

谈绿色建筑材料的可持续发展 就业人数在各行业首屈一指,其近年来又成为实行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环保的重要领域。建筑材料的可持续使用与人居环境的质量息息相关,建筑材料作为建筑的载体,其本身是现代绿色建筑的发展及绿色建筑材料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材从含义上说是生态建材,是一种无污染、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建筑材料,注重建材对人体健康和环保所造成的影响及安全防火性能。传统的建筑设计主要以建筑的功能和性能为主要目标,很少考虑建筑材料的环境属性,忽略了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物质,而国外的绿色建材早已在建筑、装饰施工中广泛应用,在国内它现在也是作为一个名词为大众所认识,那又如何进行绿色建材的可持续使用呢? 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是1987年由布伦特兰夫人担任主席的世界环发委员会提出来的,这种发展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当代人及其子孙后代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绿色建筑材料的持续使用是在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启发大众的思想意识,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现代绿色建材是指具有优异的质量、使用性能和环境协调性的建筑材料。其性能必须符合或优于该产品的国家标准;在其生产过程中必须全部采用符合国家规定允许使用的原、燃材料,并尽量少用天然原燃材料,同时排出的废气、废液、废渣、烟尘、粉尘等的数量、成份达到或严于国家允许的排放标准;在其使用过程中达到

或优于国家规定的无毒、无害标准,并在组合成建筑部品时不会引发污染和安全隐患;其使用后的废弃物对人体、大气、水质、土壤等造成较小的污染,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可再资源化和重复使用。现代绿色建筑材料种类和数量很多,像现代绿色混凝土材料,混凝土是现代建筑的主要建筑用材,所以发展绿色混凝土材料对于绿色建筑至关重要。①高性能混凝土材料。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高技术的混凝土,其大幅度的提高常规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具有优良的耐久性、适用性、工作性、各种力学性能、体积稳定性和经济合理性等性能。高性能混凝土除采用优质水泥、水、集料外,还必须采用低水胶比掺加足够数量的矿物细掺料和高效外加剂,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选用优质原材料,在妥善的质量控制下制成。②利用废弃混凝土生产的绿色混凝土,可以实现非再生性资源的可循环使用和有害物质的最低排放,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共生。另外还有建筑陶瓷、绿色涂料、建筑用钢、生态水泥等,始终把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作为着力点,显然,不同建筑材料的物化环境会存在较大差异,而建筑材料作为建筑物化系统的一部分,其环境影响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因此,绿色建筑材料的合理选择是有效降低建筑物环境影响的前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