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框架理论视野下的南都个论研究

框架理论视野下的南都个论研究

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框架理论视野下《南方都市报》个论研究——以五岳散人、

刘洪波和张鸣三位作者为例

A study of Southern Metropolis Daily’s Wuyuesanren, Liu Hongbo and Zhang Ming personal column on the basis of Frame Theory

作者姓名:宋依吟

指导教师姓名

及学位、职称:李异平博士教授

学科、专业名称:传播学

论文提交日期:2012年4月

论文答辩日期:2012年5月

答辩委员会主席:

论文评阅人:暨南大学2012年6月

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暨南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暨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暨南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电话:

通讯地址:邮编:

摘要

在言论逐渐多元、言论环境逐渐宽容,政治文明不断发展、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公共知识分子这一特殊群体因其“面向公众”、“为了公众”及“涉及公共事务”的特点,对舆论引导、启蒙受众公民意识乃至构建公共领域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报纸个论版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发言的重要平台,极大地便利了知识精英们评论公共事务、引导舆论方向及开展公共生活。本文以2004年—2011年《南方都市报》个论版为样本,并选取个论版三位具有代表性的专栏作者——五岳散人、刘洪波和张鸣的个论文章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西方新闻框架的分析方法,对三人个论的主要框架及价值倾向进行研究。通过对样本进行分析后发现,由于关注领域和论述角度各有侧重,三位个论作者在其个论文章中分别表现了揭错、维权及知识领域的利益争夺框架,且每个框架都显示出了较为强烈的个人风格;三人表现在个论文章中的价值倾向也各有偏好,但总体体现了《南方都市报》个论较为统一的价值图景,如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面对相同议题时,论述角度虽会略有不同,但三位个论作者基本会在同一个价值概念中试图定义问题、解决问题。

关键词:框架理论南方都市报个论价值倾向

Abstract

On the background of more diversified remarks,more tolerant public opinion environment,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reform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continued to deepen, the special group of public intellectuals who have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of facing the public, for the public and involving public affair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uiding public opinion, enlightening audience citizen consciousness and construction of public domain.

Personal column as a vital platform for public intellectuals to make a statement, greatly facilitate the intellectual elite to comment on public affairs, guide the direction of public opinion, and conduct public life. This paper takes personal column of "Southern Metropolis Daily" as sample from 2004 to 2011, and analyses the main framework and value orientation of three representative columnists' article - Wuyuesanren, Liu Hongbo and Zhang Ming with western news frame analysis method. We find that the framework of three representative columnists shows exposing wrong, safeguarding rights and variation respectively. Each framework reveals a strong sense of personal style. Three performance values in the articles tendency also have their own preferences. But in general they reflect the same value of a unified picture of’Southern Metropolis Daily, such as fairness and justice, democracy and freedom. Facing the same issues, though the point of view is slightly different, there authors basically try to define the problem, and to solve the problem in the same values.

Key words: Framing Theory Southern Metropolis Daily Personal Column Value Orientation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 I 目录.................................................................................................................................................. I II 1.绪论 .. (1)

1.1 选题背景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6)

1.4 概念界定 (8)

1.5 研究设计 (10)

2.五岳散人个论文章的揭错框架 (15)

2.1 五岳散人个论揭错框架涉及领域 (16)

2.2 讽刺批判式的论述风格 (24)

3.刘洪波个论文章的维权框架 (26)

3.1 刘洪波个论维权框架涉及领域 (27)

3.2 客观理性的论述风格 (32)

4.张鸣个论的知识领域利益争夺框架 (34)

4.1 张鸣个论知识领域利益争夺框架涉及领域 (35)

4.2 深邃形象的论述风格 (40)

5.框架之争 (41)

5.1 相同议题下的框架之争——以房屋拆迁议题为例 (41)

5.2 三位作者个论文章价值倾向比较分析 (43)

6.结论和思考 (48)

6.1 结论 (48)

6.2 思考 (49)

参考文献 (53)

附录 (55)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66)

致谢 (67)

1.绪论

1.1 选题背景

在关于舆论的国内外研究中,有一组相对的概念经常被人提到——“高质量观点”(high- quality opinions)和“低质量观点”(low- quality opinions)1。其中高质量观点往往被定义为稳定的、持续的、明智的,并且与抽象的原则和价值相关,一般认为这类观点不易出现在大众中。在框架研究的范畴中,质量高的观点是形成强大框架的必要条件。低质量观点则与之相反。

而在公共领域,有一个拥有高质量观点并易对公众产生影响的意见领袖群体,他们被统称为“公共知识分子”。他们可能是学者、资深媒体人或是杂文家,总之是在某个领域拥有一定威望的专家。在新媒体环境下,这些公共知识分子们除了通过博客、微博等途径以个人身份发言之外,也没有放弃传统媒体这块影响范围更立体、人群覆盖更广泛的重要平台。

拥有“做全国最好的报纸”2抱负的《南方都市报》就是这样一个在全国都颇具影响力的言论平台,自2004年3月2日单独开设专家评论版面——个论版以来,形成囊括社论、个论、众论三个层次的言论规模,令人瞩目。

公共知识分子的所谓“公共”,第一是面向(to)公众发言的;第二是为了(for)公众而思考的,即从公共立场和公共利益,而非从私人立场、个人利益出发;第三是所涉及的(about)通常是公共社会中的公共社务或重大问题3。显而易见,个论即该群体就公共事物发声的一种方式。而《南方都市报》个论版已然成为众多公共知识分子关注公共事务,监督权力运作,积极进言、表达观点的重要渠道。公共知识分子言论的相关研究正基于此背景下深入展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框架理论的研究

回溯西方关于框架理论的研究,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出现了。而在1974

年,Goffman在其《框架分析》一书中正式将框架概念引人文社会学领域,逐渐引起了语言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注意。到20世纪80年代,框架理论进入到新闻传播领域,并被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可以说,框架理论是近年来国内外新闻传播领域研究的热门理论之一。

1)国外研究概述

在国外,框架理论研究源远流长,研究角度和内容也多面开花,在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颇为丰富的成果:

理论研究方面,有直接研究框架理论本身及探讨受众如何应对框架的,如Dennis Chong和James N . Druckman的《框架理论》4,建议受众自己建立强大的框架;也专门就框架研究方法进行探讨的,如Tankard,J.W,Jr.于1991年在会议论文《媒体框架:概念和测量的方法》5中,对于框架的概念和测量方法,提出了三种研究取向;也有讨论框架理论与议程设置理论之间的关系,如《议程设置与框架的会合》中McCombs等认为框架理论是议程设置理论的“新理论领域”,指出二者是兼容互补的;还有如Gitlin在《整个世界都在看:大众媒体对准新闻的制造和非制造》6一书中指出新闻生产者按照“选择、强调和遗漏”的常规范式来组织新闻报道等专门撰文探讨新闻生产与新闻框架的形成的研究。

而在实证方面,框架研究的范围包括:关于新闻文本框架的实证研究,如研究《纽约时报》关于美国哥伦比亚学校枪击事件的报道,凯尼曼和特维尔斯基关于流行病决策方案选择案例研究等;还有关于新闻框架与受众框架关系的实证研究,如论文《新闻价值和公众意见:媒体首选和框架的理论阐释》中提出的要让受众接受新闻框架,需发挥“预设判准效应”,提出了新闻框架的“预设判准效应”的模式。

2)港台地区研究概述

在港台地区,框架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产生了一批代表学者——如臧国仁、潘忠党、钟蔚文、翁秀琪等,这些学者可观的研究成果也在一定意义上奠定了华文框架研究的基础。

理论研究方面,臧国仁在《新闻报导与真实建构:新闻框架的理论与观点》7中以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讨论了新闻媒体在建构社会真实的过程中新闻框

架如何影响了新闻报道的问题。潘忠党在《架构分析:一个亟需理论澄清的领域》8中梳理了海外框架研究的经典案例,并讨了新闻框架的概念范围和基本理论观点;钟蔚文在其代表作《从媒介真实到主观真实》9中则探讨了三种真实:社会真实、媒介真实和主观真实,把从媒介真实到主观真实的过程看成是获得知识的认知过程,探讨新闻世界和主观真实之间的互动轨迹,认为新闻内容和受众认知两者并重。

实证研究方面,有潘忠党的《历史叙事及其建构中的秩序—以我国传媒报道香港回归为例》、翁秀琪的《我国妇女运动的媒介真实和社会真实:大众媒体、官方消息与社会运动的视角关系》等。

3)国内研究概述

相比来说,大陆地区就框架理论进行的研究相对就薄弱很多,尽管在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以题名关键词“框架理论”检索共有249篇相关论文,但是关于框架研究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探讨与认知研究较少,在理论和研究方法上有突破和创新的研究成果更少。而在这些海量论文中,则多角度的呈现出一些共性:

首先是选题集中在形象建构、公共议题、报道个案的框架分析三个方面,如谭梦玲的硕士论文《美国媒体如何建构中国形象:从框架理论看Newsweek的涉华报道》、张宁的《论日本三大报有关历史教科书问题的社论框架》、华东师范大学马琳的博士论文《电视剧传播框架中的女性:形象建构与身份认同》等。

其次,研究的多元性不够,国内框架分析取向上主要集中在与内容分析紧密相连的框架清单取向上,对于传播效果研究及立足于新闻生产者本身的研究不够。在框架的设置和受众接受的实证研究方面,有张克旭等人的《从媒介现实到受众现实——从框架理论看电视报道我驻南使馆被炸事件》、张楠的《从媒介现实到受众现实—从框架理论看国内媒体“非典型肺炎”报道》,但这两项研究中都采取调查访谈法,相对国外研究来说方法较为单一。

再次,框架分析对象绝大部分集中在新闻报道文本的框架分析,如张楠的《从框架理论看国内媒体对“非典型肺炎”的报道》、赵洪浪的《框架理论下的我国房屋拆迁报道研究》、陈蕾的《对<人民日报>关于“陈江会”报道的框架研究—

以国民党<中央日报>网络版“陈江会”专题报道为参照》等;

最后,不少研究都采用“同一类型议题下的多家媒体框架对比”模式,如张宁的研究论文《论日本三大报有关历史教科书的社论框架》针对日本三大报中历史教科书问题相关社论进行框架研究;陈军在《论新闻框架中的“偏见”及其规避》中对《北京青年报》、《羊城晚报》和《中国青年报》三家媒体关于“富士康案件”的报道进行分析,考察传播者在新闻报道中“客观、公正、平衡”原则的相对性,指出他们在各自新闻框架中形成和存在的价值倾向、偏见等10。

1.2.2 关于《南方都市报》时评的研究

《南方都市报》时评版自2002年创办以来,就不断得到研究者的青睐。纵观历来对南都时评的研究,可以说是多面开花,涉及到南都时评编辑理念、风格手法、特色、优势等各个方面,如丁玲华、唐天啸的《“短、快、平”——时评版的制胜之道——以<南方都市报>时评版为例》、彭军辉、王志永的《<南方都市报>时评的大众化特色》、南都评论部主任李文凯的《重要的是形成风格——<南方都市报>时评的理念与操作》等等。

这些研究中有不少文章以南都时评为例探讨时评与思想启蒙、构建公共空间的关系,如夏长征、牛静的《以“思想启蒙的公众诉求”促进都市报的主流化转向——对<南方都市报>时评专栏的解读》、汪光洁的《论新闻评论对公民公共精神——以<南方都市报>社论版为例》等,这些论文都以定性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南都时评或者南都个论与公民意识启蒙、公共领域构建的关系,也多数采用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为研究基础,研究方法较为单一。

而相关研究也多以时评整体为研究对象,也有单独讨论某个栏目的,比如华中师范大学左实的硕士论文《<南方都市报>社论话语形态分析》,专门分析了南都社论使用的词汇、句子和修辞方式的特征11;宋立民的《“软评论”的“硬”着陆——以<南方都市报>的“街谈”栏目为例》,分析了“街谈”栏目的基调和表现手法,并将其与西方新闻界中的“软评论”现象作比较12。不过对于南都个论版文章却较少专门著述,只有暨南大学王妍的硕士论文《我国公共知识分子与公共领域建构研究——以<南方都市报>“个论”版为例》,该论文从公共领域构建的角度对南都个论进行研究13,分别对南都个论的作者群体、文章议题领域和

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从而描述出了较为详细的南都个论作者群体和内容倾向,但并没有针对其中几位主要作者分析其个论框架,也没有涉及到个论文章的价值倾向问题。

1.2.3关于公共知识分子与传媒的研究

公共知识分子现象是近年来中国知识界的热点问题之一,而公共知识分子与传媒由于其公共性本质而具备着天然的联系。纵观国内关于公共知识分子与传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共知识分子与媒体的关系,其介入传播的原因、形式及其在传媒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

如田秋生的《传媒中的公共知识分子现象》从时代背景的角度考察了公共知识分子介入大众传播的原因,他认为,这是因为媒介要抢占公共知识分子这一智力资源,争取高端读者;还因为中国社会转型与市民社会力量壮大这一背景,公共知识分子扮演着市民代言人的角色。’

“六月生”在《传媒“议程设置”与公共知识分子》、《“多级传播”视域中的公共知识分子》这两篇文章中论述了公共知识分子介入大众传播的模式。

至于公共知识分子在传媒中有怎样的作用,石卫岩的《2003年:公共知识分子参与新闻舆论监督》与汪振军的《公共领域、舆论监督与公共知识分子》两篇文章均认为公共知识分子发挥了很大的舆论监督作用。田秋生的《传媒中的公共知识分子现象》则明确指出公共知识分子“对中国传媒公共领域的建构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从文献可以看出目前“公共知识分子与传媒”的研究中,大部分研究者均认为公共知识分子与媒介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除少数学者认为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利用的关系”之外,大都赞同其有利于建构观点多元表达自由的公共领域。但这种共识基本是建立在利于舆论监督的基础上形成,而对促进受众公民意识觉醒方面鲜有涉及。

以上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为笔者以框架理论视野研究南都个论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笔者发现,框架理论视野下的涉及新闻文本的研究虽然较为丰富,但方法和角度的创新却远远不足,笔者认为在这方面仍有很大的探究空间。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1.3.1 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以框架理论为主要理论支撑,研究《南方都市报》三位主要个论作者文章中所提示的框架,从而描述各个作者的价值及观点倾向,并以个案为例分析其框架之争。

本文选取的三位个论作者分别是——知名网友五岳散人、资深媒体人刘洪波以及著名学者张鸣。自2004年3月2日《南方都市报》个论版设立以来,三位作者分别常驻《虚拟@现实》、《媒体思想》和《知道分子》专栏,并各自发表了过百篇时事评论。

第一位研究对象五岳散人,代表着网络舆论在当代越来越被重视以来的网络舆论领域群体。他自2002年开始写时评,随着读者范围和影响力的逐渐扩大,被冠以“知名网友”的身份符号。

第二位是现《长江日报》评论部主任刘洪波,作为资深媒体人,他代表了当下中国公共领域最活跃的一个群体——传媒人士。

学者在专家评论领域中亦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群体,他们往往代表着某一领域较为科学理性的声音。为了更加全面地展示《南方都市报》个论版的声音,故选取专栏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鸣作为本研究最后一位研究对象。

1.3.2 研究意义

任何政治制度都有一个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也不例外。上个世纪80年代,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深入开展的过程中就意识到“政治体制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互相依赖,互相配合”。14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上提出:“必须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紧密结合的要求,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15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更是对政治体制改革做出了具体规划和部署。如“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16等。

《宋史·乔行简传》里就曾提过“贤路当广而不当狭,言路当开而不当塞”17。广开言路,是保证政治良性发展的充分条件。所以,与政治改革逐步深入相适应的是,中国社会的言论环境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2011年7月,国务院

新闻办公室发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评估报告》,指出我国公民的言论自由得到充分保障,互联网成为公民行使表达权利的新渠道。18在政治体制改革和言论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新闻评论领域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除代表报纸立场和观点的社论外,还增加了代表一般读者观点的来论和代表专家的个论,刚好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覆盖了新闻媒体、社会大众和知识精英三方面的意见。在三者之间,“专栏(写作)又是最体现新闻写作自由度的。”19从个论作者的身份来看,公共知识分子作为担负着公共领域中积极进言并引导舆论的群体,纷纷通过他们见闻、经验及专业知识对公共事物、政治及民生问题提出见解和解决建议,为聚焦公共事件、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及积极性起到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以框架理论来研究个论能更为深入的了解作者意图,从而试图厘清南都个论版的价值输出图景,为南都个论版更好的促进公共领域构建和公共精神倡导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研究方法方面,香港学者潘忠党在其学术论文《架构分析:一个亟需理论澄清的领域》中提到目前共有两大分析方法,除了常见的以内容分析搜寻或抽取新闻文本中的各种框架之外,还可以探询文本的不同言说者,他们对不同框架的青睐,包括表达和提倡,以及他们之间的架构之争20。在国内已有的框架研究中,只见大量着眼于新闻文本本身的内容分析,却不见探讨文本言说者框架的研究,本文的探索希望为丰盈国内框架研究的内容和方向做出探索性的尝试。

1.3.3 研究方法

(1)资料检索

通过大量文本的解读和网络的检索,了解国内外业界、学界对本领域相关内容的最新研究称,以借鉴、创新。

(2)内容分析法

对传播内容进行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从主题、话语、价值观点等方面对个论文本处理论题的层次与内涵极其框架进行分析。

(3)数据统计法

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的研究方法。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文本的数据进行

统计分析,将个论议题等进行编码,通过SPSS导出数据,用数据来说明问题,以减少人工的误差。

(4)个案分析法

抽取三位个论作者共同关注的议题,进行个案分析。研究三位个论作者在相同议题下的框架之争。

1.4 概念界定

1.4.1 框架(Frame)

在许多研究者初涉框架理论时,框架这个概念极易和“说服”、“议程设置”等概念混淆起来。Nelson & Oxley (1999)认为,框架通过改变态度的重要组件作用于传播。比如说,当政府要通过一个新的住房项目时,框架发生在传播文本引起受众的经济考虑比环境考虑更重要时;而说服却发生在——例如,直接修改一个人关于项目经济后果的信念。

框架理论和议程设置理论的区别则被多数学者论述过,一般认为,议程设置更倾向于引起受众对某事件的关注,而不涉及受众态度改变。

那到底什么是框架?虽说框架理论(Frame Theory)源远流长,但对于框架这一核心概念的界定却一向众说纷纭。

Entman 认为框架有四个栖身之所:传播者的认知、传播者建构的文本、文本接收者的认知和传播活动与文本流通的场景——文化。并认为框架包含了选择和凸显两个作用——把认为需要的部分挑选出来,在报道中特别处理,以体现意义解释、归因推论,道德评估及处理方式的建议。21

Gitlin 则把框架定义为“持续不断的选择、强调和排除,框架能够使新闻记者迅速而常规地处理大量的信息并将其‘包装’进新闻报道里,从而把有效的信息传递给受众。”22

Dennis Chong和James N. Druckman把传播中框架定义为通过提供“展开事件的意义”和促进“政治事件的特殊定义和解释”来“组织每天的现实”23。

在潘忠党看来,框架构成行动者观察世界的视角,思维推理的前提,裁选现实素材的模式,以及传播行动中的组织话语单元的核心思想。由此,框架即为这样的过程,在其中,人们“选择感知到的现实的某部分,将它们凸显在传播的文

本当中,以此宣导关于被描述现象的某种问题定义、因果解释、道义评估,以及处理方法。24潘忠党认为,框架具有预警、诊断、道义评判和处方四大功能。25他还总结归纳了以往的研究中的四类框架:

第一,主题式框架与片段式框架。这是美国政治学家阿岩伽根据新闻报道的文本组织手段对框架进行的分类。主题式框架指的是以一个命题为核心,对某一类新闻现象运用系统的资料和全面的概括予以报道;片段式框架体现为以讲述一个(或数个)具体个人或事件的故事而报道该类新闻现象。

第二,策略框架和议题框架。言说者在叙述或讨论某一现象或议题时,对不同角度和内容的强调程度会不同。根据这种强调角度和内容的区别,研究者可确定不同框架的使用。这种方法,被称为“侧重架构法”或特征架构法。策略框架——媒体在报道竞选或政策讨论时,侧重点可能是政治运作的策略;议题框架——侧重点是议题、理念和政策构想。

第三类框架指的是以不同隐喻所建构的思路。任何一个复杂社会现象或公共生活中的议题,都可能适宜采用多个不同的隐喻;这种不同,导致了思路的不同、认知的不同,以及交往行动的不同。

第四类框架亦强调言说者叙述或讨论某一新闻事件或议题时的侧重。不过与第二类的区别在于该类框架的形成侧重言说者在组织材料时所倚赖的基本价值观念或原则,或对所呈现材料在原则层面所作的概括。这一大类下还可以分两类:一种是新闻生产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基本新闻价值观,比如体现出新闻事件冲突或戏剧或单纯体现事件结局的效果。

另一种是政治价值观,Gamson & Modigliani,1989; Kinder & Sanders, 1996; Nelson, Oxley, & Clawson, 1997;及Shah et al., 1996曾做过相关研究,如对3K党示威活动进行报道时,有的报纸提示了言论自由的框架,而有的报纸则将公共秩序作为组织材料的基本原则。这类框架关注的行动者主要是利益或政治观点的表达者。在已有研究中,大多对新闻报道中材料的组织进行分析,从而概括总结出报道体现的价值观念。该类框架的好处在于与前文框架的概念——“行动者观察世界的视角,思维推理的前提,裁选现实素材的模式,以及传播行动中的组织话语单元的核心思想”有较为贴合的逻辑演绎关系。

笔者认为,本文基本沿用的是上述最后一类框架的概念及分析方法——言说

者倚赖其基本价值观念和核心思想,组织材料以提供特定的论述角度、所评事件的特定解释,并宣导关于被描述现象的某种问题定义、因果解释、道义评估,以及处理方法。

1.4.2 南都个论

《南方都市报》创刊于1997年,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所属的综合类日报,力扛“肩负为民重任,心怀报国理想,拒绝平庸,追求卓越”26的大旗,口号是“最全国最好的报纸”,力争“记录时代进程,培育现代社会,启蒙公民意识”。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报业最有影响力、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

该报在2002年3月4日推出时评版,当天该报扩版为常规每日出报88版。创办之初的时评版每天一版,一周发7版。到2003年4月2日,评论版由一个版扩充为两个版:社评版和来论版。翌年3月,又设立一个时评专栏性质的版面——“个论版”,把代表公共知识分子声音的专家评论专门设版,从而形成社论、众论、个论三个言论层次。

对个论版文章的要求,从南都个论版征稿启事中可参见一些端倪:“一是时效性——最好针对一周之内的时事新闻进行评说;二是独特的认知价值,请注意这个‘独特’字眼,我们希望的认知价值,可能需要专栏作者排除自己看到新闻首先涌现出来的第一个、甚至第二个想法,穷尽到第三个,第四个,自然就能言人所未言;第三点,在强调认知价值的同时,我们还强调文本价值,也就是希望作者能静心布局,费心行文”。27本文研究的南都个论,即这些由公共知识分子独立成文的、发表在《南方都市报》个论版上的时事评论文章。

1.5 研究设计

1.5.1 抽样设计

本文的分析单位是三位公共知识分子(五岳散人、刘洪波、张鸣)发表在《南方都市报》个论版上的文章,抽样框是自2004年3月2日《南方都市报》个论版设立以来至2012年3月2日以来三位作者发表的文章。

为使样本更能全面而不偏颇的反映总体的情况,本文采取随机抽样和系统抽

样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把三位作者的个论文章库作为三个抽样系统,按照发表时间的先后次序进行编号。

第二,运用Microsoft Excel 软件在三个抽样系统中分别进行随机抽样,每个系统中抽取50篇组成共150篇文章的研究样本。

1.5.2 分析指标的确立

中国旅日学者张宁对日本三大报关于历史教科书问题的社论进行的分析研究发现28,运用社论的主题和论点(通过论据来确定)作为分析指标,研究出三大报在1982年和2001年的相关社论分别显示了保守和右倾的思潮的研究成果。在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沿用的框架概念和框架研究方法,为了更好的判断言说者所提供的“特定的论述角度”,并准确框定言说者“倚赖的基本价值观点”,确定了四个分析指标:关注议题、关键词、价值观念和政策建议。

第一,关注议题。

当代著名新闻学人丁法章在其《新闻评论学》中提到:“新闻评论的选题,简而言之,即选择新闻评论所要评述的事物或论述的问题,它规定着新闻评论的对象与范围”29。

《南方都市报》评论版主任李文凯在一篇关于南都时评的理念与操作的研究论文中曾说到,在转型期的中国,“这个国家的方向、所获得的进展、所遭遇的困顿、所影响的命运,是我们评论所要紧密关注、积极表达的话题”30。

在关于新闻评论选题的宽泛定义以及评论编辑编辑部的理念框定之外,时评作者自身对议题的主观能动选择也往往起着关键作用。在时评界,就有着这样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例子:

80年前的初夏,胡适在北京创办《努力周报》,并在其中的“这一周”栏目中发表每周评论。在其中一期周报中,他写道:“这一周中国的大事,并不是董康的被打,也不是内阁的总辞职,也不是四川的大战,乃是十七日北京地质调查所的博物馆与图书馆的开幕”。在这位有趣的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胡适先生眼里,实在没有比博物馆和图书馆更重要的大事了。这个例子也清晰的反映了时评作者对议题做出的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其对时事的

认知和判断。

新闻学者马少华对此也有类似的论述,他认为,所有人们要面临的“选择“的情况,几乎都是价值判断。而选题就是人们在选择要评论的事的时候的价值判断,这往往取决于时评者对事件重要性的判断。更深层次的说,取决于评论者自身的价值观和价值标准31。对关注议题的选择,往往代表了时评作者认为什么事件对于当下的中国是重要的,是亟需解决的,是影响未来长远发展的。

在框架理论研究中,Gitlin认为,新闻媒介借着选取(或遗漏)社会事件中的某些素材,来表达对此事件的看法与意见32。同理,新闻记者会将某些所谓“重要”新闻置于新闻头版,或将某些线索置于新闻首段,用以呈现对社会事件的重视程度,此谓“强调”或“凸现”。由此可见,选择作为框架构建的第一步,为其后进一步凸显于传播文本中奠定了基础的同时,也是框架研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因此,笔者认为,对个论作者关注议题的了解和掌握是厘清其个论侧重的第一步,有助于掌握其重点关注议题及对于这些重点议题的论述角度。本研究把《南方都市报》个论版文章归类为、国际、政治、法律、经济、民生、教育、文化、环保、医疗、互联网和其他等11个议题领域。

第二,关键词。

关键词分析作为内容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近年来越发受到重视,被大量学者广泛应用于人文社科领域的课题研究之中,如有学者把高频词分析用于解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33;而在新闻传播学领域,也有学者通过词汇分析来分析传媒业的变动与趋势,并认为其是一种跳出业内视角的社会视野来审视传媒业34。

理论解读方面,台湾学者臧国仁认为,新闻文本框架是将故事整理为议题的中心意旨,而这个整理过程就是由选用以及强调语言结构与字词连成35。框架理论的重要学者Entman也曾说:“新闻文本的框架是通过使用或拒绝使用某些关键词、常用语、僵化的形象、信息源和句子,通过某些事实和判断的聚合来强化主题。”36由此可见,词语的分析是内容分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高频词的解读能帮助清晰作者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分析作者意图和文章基调。

词频统计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人文社科研究领域,在利用高频词描述学科发展

趋势和人民观念变迁等发面发挥了不俗功用。笔者认为,把关键词分析作为分析指标之一,对呈现文章作者的情感、论调和价值观念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第三,论据。

所谓论据是评论文章中使论点得以成立和促其深入的相关材料37。

一般来说,论据分为两大类,即:事实性论据和哲理性论据。事实性论据主要是指当今现实生活中有代表性的人证、物证,有普遍意义的个别事例和概括事例,历史资料,统计数字等;而哲理性论据指那些能抓住事物本质的、能说服人的、既来源于实践又经受住了实践检验的文献、观点、论断等,如马列主义、科学公理、法则、某一领域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常识、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权威人士的言论等等38。

笔者认为,论据的选用直接体现着个论作者材料组织原则,为厘清个论作者材料选择倾向及进一步确定其价值倾向提供重要依据。

第四,论点和价值倾向。

和论据一样,新闻评论中的论点也有学者把其分为两大类——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39。

一般来说,事实判断就是由作为前提的事实推断作为结论的事实,比如事实的构成、关系、原因和结果等;而价值判断是以一定的价值尺度判断事实的价值,或针对事实提出一种价值。这实际上是判断事实与人的关系——事物对于我们的价值40。

从词源上说,“价值”(value)一词源于古代梵文,由“对人有维护、保护作用”的含义演化而来41。在有关道德的哲学书中,其意义通常被理解为“值得个人或社会向往的行为或目标的特定方式之信念”42。

我国著名逻辑学家金岳霖在《知识论》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谈及价值及其与事实的关系:“青山不是绿水,黄叶不是红灯,虽然对于一个砍柴的人来说也许青山的价值比绿水为重,对于渔翁绿水比青山为重,对于赏秋景的人黄叶比红灯有价值,而对于开饭店的人红灯也许比黄叶有价值。价值可以不同,然而性质没有改变。也许有因价值不同而性质改变的,但我们不能由价值的不同而推论到性质的改变。”43

从根本上说,价值与价值判断之所以有重要意义,就是因为人的行为、国家

与社会的选择,不仅受着事实的影响,而且受着价值的影响。新闻评论中的价值判断,就是要揭示人们生活和行为中的这种影响44。而在一定程度上,也精确的反映着时评作者的个人价值观。

在论点分析中,本研究还将同时整理个论作者针对不同议题提出的政策建议,笔者认为,这有助于深入了解其价值倾向和政策立场青睐,并对进一步比较几位作者之间的框架之争提供论据。而了解个论文章反映的价值观念是本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新闻评论中的价值判断就像是作者用以评论新闻事件的一面镜子,倒映着作者揭开纱幕后原本的价值观模样。

2.五岳散人个论文章的揭错框架

在前文理论厘清的基础上,笔者对五岳散人发表于南都个论版的近两百篇评论中随机抽取的50篇个论议题(参见附录1表格1)进行研究分析时发现,五岳散人经常采用一种揭错的论述角度来评论新闻事件,集中体现了一种明确揭示社会现象错误之处的“揭错”框架。

如在评论议题领域较为集中的民生领域:《错位的同情与兔死狐悲》一文针对马加爵事件中舆论出现的同情声音进行辩驳;针对上海市要求培训学校对3年内驾龄驾驶员引发的有责交通死亡事故担当责任的新闻事件,《与其秋后算账,不如事前监督》一文从标题就明显表明了作者态度;《乔布斯是可以成批山寨出来的么》则对宁波市计划培养“中国乔布斯”事件进行了批评讽刺……在法律领域,这样的角度也不少见,如面对五类人将取消司法考试资格的新闻,五岳散人在《原来的过失不能成为歧视的工具》一文中,对这个规定进行了揭错。经济领域中,针对南京出台政策要求个人卖房者需交纳20%个人所得税的新闻,五岳散人撰文《像刘备那样平衡房价?》表述了不应把民间资本用作平衡房价的主力的观点。

表格2-1 五岳散人个论议题领域频数分析

具体的来看,如上表所示,50篇个论中有15篇评论(占总数的30%)隶属于民生领域;法律和经济领域的议题分别有6篇;接下来篇数较多的领域为政治、教育、文化和其他(公益和体育领域);对于新兴的环保和互联网领域,五岳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