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孟子》中的“之”字用法分析

《孟子》中的“之”字用法分析

《孟子》中的“之”字用法分析
《孟子》中的“之”字用法分析

《孟子》中的“之”字用法分析

作者:吴建兵指导老师:吴义江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0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二班 010108083)

[内容摘要]“之”字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虚词,主要充当代词,在介词和一般动词后面作宾语;也可以当指示代词,作定语和状语用法;还可以当助词使用,比如作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使句子仂语化,也可以在语末充当语气助词等等;“之”还可以作兼词使用。《孟子》中的“之”字用例接近1900个,基本涵盖其在古代汉语中的全部用法了。本文拟在对《孟子》中的“之”字的使用情况作量化考察的基础上,分析并总结其使用规律,同时简要探讨下与《孟子》文体语言的关系。

关键词《孟子》;之;代词;助词;动词;语录体

《孟子》中“之”的用例一共出现了1894次,经过考察,这1894个“之”字的使用情况可以归纳为充当助

情况。如图表1所示:其中,“之”

字的助词用法和代词用法在整个

用例中占的比多达94%,助词用法

在整个用例中占了一半以上,而

代词用法也有40%。同时这两种用

法也是比较复杂多样的,各自都

包含着几种不同种情况,还可以

进行进一步的细致讨论。而剩下

的6%则包含了“之”字的动词、兼词用法、连词用法、介词用法以及其它人名和复音词等情况。这种分布基本也是符合“之”字在古代汉语中的使用实际的,而具体的用法和语法功能特点将在下文按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分析和总结。

第一,《孟子》中的“之”作助词使用的一共有1024次,在整个调查样本例占得比重超过一半,出现的频率是最高的,用法也是最复杂的。“之”字在《孟子》中用为助词的情况有如下几种情形。

一、结构助词

这种情况的用例在《孟子》中一共出现了703次,这是“之”字助词用法的最重要的一种情况,也是最基本的用法。

1.“之”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使句子构成名词性偏正短语,体现了前后了两项之间的关系。在《孟子》中此类用法共有693次,这基本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用法。而根据这关系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a.定语是限定性或领属性的

例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7.梁惠王上)

例2.察邻国之政。(8.梁惠王上)

例3.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901.告子下)

例4.居北海之滨。(501.离娄上)

例5.七八月之间雨集。(556.离娄下)

例6.以事舜于畎亩之中(610.万章上)

例7.险阻既远,鸟兽之害人者消(433.滕文公下)

例8.予,天民之先觉者也(690.万章下)

以上八个句子,“之”字都是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的是定语对中心语的限制或领属关系。例1和例2中的“邻国之民”、“寡人之民”就是典型的领属关系,也就是物主所属关系。在例3和例4中,“之”出现在时间名词“今”、数量短语“五霸”和地点名词“北海”之后,这类情形表示时间地点和数量词充当定语时,对“之”后的中心语有着时空上的限定。例5和例6的中心语是方位名词“间”、“中”,这种情况比较常见,类似的比如“由射于百步之外”、“士止于千里之外”等等。现代汉语中,这种“之”字加方位名词“上”、“下”、

2

“内”、“左”、“右”等已成为凝固的格式使用了。最后两个例子,“之”字前后两个部分是同一事物,只是整体与部分的区别,比如“鸟兽”与“天民”是整体,而“害人者”与“先觉者”是用来限定整体的部分。这种用法不同于古文中的“而”字的修饰用法。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中的“而”一般在形容词之后,而“之”字出现在名词性定语之后表限定。综上,“之”字表限定关系的偏正结构作名词性短语基本充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偶尔加语气词“也”放在判断句中可以做谓语。

b.定语是修饰关系的

例1.人皆有不忍人之心。(202.公孙丑上)

例2.恭敬之心,人皆有之。(798.告子上)

这种情况在《孟子》中出现的条件是定语基本由描述性的形容词来充当,所以定中关系呈现出来的是纯粹的修饰形容。但是也有名词充当定语用来修饰中心语的情况,其实这是一种打比方或象征的用法。比如古文中常有的“青云之志”、“庙堂之忧”等等,显然是这些意蕴丰厚、描述性强的名词自身所致,这里就不再继续讨论了。

在定中结构中,有时经常会有动词作中心语的情况,但由于“之”字的作用,整个短语还是名词性质的。比如“鸡豚狗彘之畜”、“妻妾之奉”等等。

2.“之”用于补语之前

“之”字做结构助词还有一种特殊用法,即位于做中心语的形容词和做补语的程度副词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得”。

例1.既得人爵,而弃天爵,则惑之甚者也。(852.告子上)

例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223.公孙丑上)

二、语中助词

“之”字可以用为语中助词,这已成为语言学家的共识,《孟子》中的“之”字也有这种用法,共计出现291次。

1.“主之谓”型

这种类型的句子一直是古汉语中比较复杂的一种结构,也是于法界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在《孟子》中这样的用例一共出现了231次,本文认为“主之谓”结构不是定中结构,而是在主谓短语之间加入标志性结构助词“之”,从而转变为一个名词性短语。它在结构上与定中结构非常相像,在功能类别上与定中结构同属名词性短语。但“主之谓”短语中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并不存在定中

3

结构那样的领属、限定和修饰关系。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曾提过这种“主之谓”结构,他把这种现象叫做“仂语化”[3](p.457)。

在初高中语文课本中,我们一直把这种主谓间的“之”字的用法叫做取消句子独立性。这些说法虽然比较容易理解,但是不太合乎语法的实际情况。“主之谓”结构在上古汉语中就已存在,并不是“化”出来的,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来分析“主之谓”结构。

例1. 尧舜之治天下,其无所用其心哉。(327.滕文公上)

例2. 父母之不我爱,与我何哉?(609.万章上)

例3. 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230.公孙丑下)

例4.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11.梁惠王上)

例5. 孔子之仕于鲁也,鲁人猎较,孔子亦猎较。(747.万章下)

以上五个句子,例1和例2的“主之谓”结构做句子的主语。剩下的三个例子的“主之谓”分别做宾语、谓语和状语成分。这类“之”字起加强语气,强调所陈述而的作用。

另还存在一种“主之谓”后带“者”的现象,这里笔者引用朱德熙(1983)的意见,认为这是指示代词“者”构成的“者”字结构。

例1.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185.公孙丑上)

例2.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例3.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例4.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49.梁惠王上)

根据“者”的指代不同,这种结构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i.“者”表示转指(共507见)。转指的“者”附着在谓词性词语

后面,进而构成名词性短语,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字短语。这种结

构的“者”通常出现在形容词、数词、动词或词组之后,组成名词性的

“者”字结构。如例以上的例1、例2和例3中,“者”字可译作“``````

的人”、“``````的事物”、“``````的情况”。

ii.“者”表示自指(共127见)。这种用法的“者”不可被当做前词语的同位成分,因为这个“者”字也是一个虚词,意义淡化得近乎于

语气词,而虚词当然不可以充当句子成分。如例4,这种“者”字结构

可以译作“``````这人”、“``````这事”、“``````这物”。

2. “主之于宾”结构

“之”字用在主语和介宾词组之间,表示它们是一个整体,在句子中做主语或宾语,作用是强调介宾词组。这种类型的用法一共出现了32次。

4

例1.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5.梁惠王上)

例2.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45.梁惠王上)

例3.周公之不有天下,犹益之于夏,伊尹之于殷也。(683.万章上)

这种结构中,“于”是介词,加上后面的宾语表示谓语的对象、时间、地点、处所、范围等。这种结构后面有时会省略谓语,比如例3,承前省略了“不有天下”。这种用法的主要作用是详尽交代语境条件,使句意明显,结构显豁。

并不是所有“之于”格式的都是这种“主之于宾”结构的,比如“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这里的“之”字明显是代词用法。

3. 宾语前置标志

古汉语中,宾语前置是一种常见的特殊句式。一般说法是“之”字做指示代词复指倒置在动词之前的名词宾语,但从古汉语实语料的实际情况出发,并不是所有的宾语前置句中的“之”字都是做指示代词的(关于这个问题,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把出现在宾语前置句中“之”当做介词,而在《汉语语法史》中又把“之”字做指示代词。而杨树达先生力主“之”字为助词一说。笔者认为这两种说法应当综合考量。首先,“之”是一个指示代词没错,而在宾语前置句中,用在宾语和动语之间或“之谓”结构里,做助词看比较合适。采用刘延武在其主编的《古代汉语》里的说法,名词作宾语用“之”、“是”、“焉”作标志,复指前置宾语。显然除了典型的指示代词“之”、“是”之外,“焉之为”也能提前宾语。因此我们把“之”、“是”、“焉”看成无实在意义的助词,它们的作用就是把名词宾语提前。这种用法一共出现了31次。

a) . 宾语受疑问代词修饰而前置,或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中间用“之”字连系。

例1.寇雠何服之有?(543.离娄下)

例2.王何卿之问也?(776.万章下)

例3.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484.离娄上)

例4.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465.离娄上)

以上四例句子都有疑问代词“何”或否定词“未”,用“之”字复指,其实在语法上做动语的宾语,但“之”字无实在意义,在句子中间不好翻译,所以我们把它看作助词更合适。

b). “之谓”句,其实是一种对某人某事进行解释的双宾语中,将近语前置而构成的句式。

例1.空子之谓集大成。(719.万章下)

例2.此之谓大丈夫。(380.滕文公下)

5

例3.此之谓是其本心。(836.告子上)

有时,由于远宾语在文前已有所交待,或远宾语较长而不在句中出现,比如:

例1.文王之谓也。(310.滕文公上)

例2.为心之谓与。(824.告子上)

此外,还有一种“之谓”句,如“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该句是状语前置,并没有宾语前置的现象,因而根本不是上文所述的“之谓”结构。这一点我们在分析时要注意区别。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我们所讲的宾语前置句除了“之谓“这种情况外,都是有疑问代词的句子。对于肯定句语前置的情况,我们认为“之”还是作复指代词合适。这个问题我们放到下面关于代词的讨论中再分析。

三、语末助词

“之”字用在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作谓语的句子后面,又不是宾语,只起一个陪衬或补足音节,从而构成词语缓冲的作用。这种情况在《孟子》中出现了30次。

例1.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勃然兴之矣。(28.梁惠王上)

例2 . 填然鼓之。(9.梁惠王上)

以上两个例子中的“之”在形式上出现在动与的后面(“兴”是不物词;“鼓”是名词活用动词。)在形式上好像是宾语,但实际上它并不充当语法成分。我们把这种“形宾非宾”的“之”看作语末助词根合乎语法实际。

第二,“之”字在《孟子》中的代词用法也是很常见的。据统计,一共出现了752次之多。“之”作为人代词主要是作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使用,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定语、兼语以及复指主语。先把具体的用法情况分述于下。

一、人称代词

在《孟子》中人称代词“之”一共出现了562次。“之”字作为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也可代物)用在动词或介词后面,在句中作宾语和定语,可译为“他(们)”、“她(们)”、“它(们)”。

6

1.“之”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这类用法的“之”字在《孟子》出现了542次。

例1.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37.梁惠王上)

例2. 何可废也,以羊易之!(38.梁惠王上)

例3. 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791.告子上)

例4. 民欲与之偕亡。(4.梁惠王上)

例5. 文公与之处。(317.滕文公上)

例6. 子谓薛居洲,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418.滕文公下)

例7. 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658.万章上)

以上例句中的“之”字均在动词介词后作他们的宾语,但还是有几种不同的情况。例3中,“吾弟”是“爱”的宾语,但是被提前为主语了,所以在原来的宾语位置上使用了“之”复指“吾弟”。例4中的“之”出现在介词“与”后面与其组成介宾结构作状语。例5中的“之”在动词“与”这种具有“给予”、“知道”等意义的词语后面构成双宾语结构,“之”一般充当近宾(间接宾语)。例6和例7中,“之”字用在如“使”这类表使令、教诲意义的动词之后作兼语。此二“之”分别指代“薛居洲”、“舜”,作“使”的宾语,又是“居”、“主祭”的主语。

2. “之”字作定语。这类用法同于“其”为“她的”、“他们的”之义。这种用法在《孟子》中一共有20例。

例 1. 廛,无夫之里布,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200.公孙丑上)

例2. 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799.告子下)

例3. 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85.梁惠王下)

二、指示代词

“之”字用作指示代词,一般译为“这”、“这……”,与“是”、“此”差不多。这样的“之“字一般用为定语和复指主语。这类情况在《孟子》里共见190例。

1. 指示代词“之”为定语,用于指示比较近的人或事,放在名词前面作定语,可翻译为“这”、“这个”等,共19例。

例1. 心之官则思。(849.告子上)

例2.《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子遗”。(646.万章上)

7

以上两例中的“心之官”和“《云汉》之诗”是同位结构,不是偏正结构,所以“之”字不应该是助词,而是代词。

2. 指示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之后只是比较近的事物,可译为“这……”,一共有171例。

例 1.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78.梁惠王下)

例2.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115.梁惠王下)

以上的“之”字指代前后文一出现的事物,因而指代针对性较强。

第三,“之”字的本义是“往、到什么地方去”。“之”字作为一个动词在《孟子》中的运用也是比较常用的。总合计动词用法出现了46例。

例1. 由邹之任……由平陆之齐。(892.告子下)

例2. 知虞公之不可谏而去之秦。(704.万章下)

例3. 孟子之滕。(1052.尽心下)

例4. 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664.万章上)

例5. 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414.滕文公下)

例6. 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156.公孙丑上)

例7. 吾将瞷良人之所之。(600.离娄下)

“之”字在《孟子》中常用为动词“往”、“逃亡到”、“回到“义,皆其本义用法,如例1至例4。还有的“之”与“往”、“到”义毫无关系。如例5中的“之”后面有“齐语”作宾语,显然是动词。“欲其子之齐语也”的意思是“希望他儿子学习说齐国话”。而例6中的“之”字所支配的宾语对象“管仲”被提前到句首做了话题主语,注意“愿”是一个能愿动词在这里做状语,不是动语,这个“之”字才是动词,是“效仿、学习“的意思。整句话翻译过来就是:管仲这个人,曾西都不学习他,您认为我就愿意效仿他吗?这种用法是动词“之”的临时活用,一般可灵活翻译。

上述“之”字,无论用为“往、到”之义,还是用作与其相关的意思,抑或用作别的动词意义,如在“昔沈犹有负刍之祸”中,“之”作“为”、“制造”讲,但不管怎样,“之”字后面必须有宾语或补语。有时也可不出现连带成分。如例7中“之”出现在“所”后面组成所字名词结构,故后面不能出现连带成分。这种用法也不多见,在《孟子》例共出现4例。

8

第四,古汉语中的“之”可用作兼词。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孟子》中的“之”字的情况仅见14次,故未引起语法学家的普遍的注意。“之”字作兼词有以下两种情况。

1. “之”相当于“焉”用作补语。

例1. 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定所。(430.滕文公下)

例2. 鸟兽致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433.滕文公下)

“之”兼具介词和指示代词的作用,为“于是”、“于此”、“于彼”之义。

2. 相当于“诸”字。比如在例句“昔者有人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624.万章上),“汝决汉排淮泗,而注之江。”(332.滕文公上)“之”字兼具代词和介词的作用,为“之于”、“之乎”之义。

第五,“之”字还能作介词使用。此类用法在《孟子》中有10例,具体用法可分为两种情况。(应该注意的是,此处“之”的介词用法取自杨伯峻哉《古汉语虚词》中的说法,与王力先生“之”字作名词、形容词定语的介词的说法中的介词并不是一回事。)

1. 相当于“於(于)”,引进行为动作的对象或处所,所组成的结构作主语或状语,可译为“对于”、“在”等。这种用法共见8例。

例1. 治天下可运之掌上。(203.公孙丑上)

例2. 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於禽兽。(333.滕文公上)

2. “之”作为介词在先秦时期还有一种为数不多的用法,相当于“以”,作为工具、方法等。在《孟子》中共见两例。如“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

第六,“之”还可以用作连词,作“而”、“与”用。其中用作“而”的计有6例,作“与”用的1例。

例1. 孔子有见可行之仕,有际可之仕,有公养之仕。(751.万章下)

例2. 孔子进以礼,退以义,得之不得曰“有命”。(699.万章上)

第七,《孟子》中还有一些由“之“字组成的复音词有“之类”、“之徒”、“如之何”等,共21例。

例1. 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义趋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543.梁惠王上)

9

例 2. 鸡鸣而起,孽孽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孽孽为利者,跖之徒也。(981.尽心上)

例3. 士师不能洁士,则如之何?(101.梁惠王下)

以上例句中,“之”字与其它词组成的结构后世已沿用习惯。对于“之类”“之徒”等用法,杨伯峻先生说这种“之”字似乎有“这”之义,“之类”相当明显是“这一类”的意思。而“之”用在动词“如”和疑问代词“何”之间组成凝固结构“如之何”表询问方式、原因、情状,作谓语或状语。有人说这样的“之”是代词用法,其实这样的结构稳固性相当高,但有时在古文中并不是不可拆开使用的,比如经常有“如……之何”这样的句式结构出现,所以我们认为不纯粹把这里的“之”当“如”的代词宾语,而是作为“如之何”整个复音结构更符合古汉语实际。

第八,“之”字在古代汉语中还有一种比较特别的用法,就是出现在人名之中。这种情况共出现了11例。如“庾公之斯”、“尹公之他”、“烛之武”、“宫之奇”、“介之推”等。

何乐士将这种出现在人名或专名中的“之”看成助词,其实这种看法也不无道理。我们认为,在专名或人名中不能再含有其它的词了,所以我们把“宫之奇”、“尹公之他”看作表示专名的短语,就比如现代汉语里的“张家小明”或“张家的小明”。杨伯峻先生在《古汉语虚词》中就认为这种专名中的“之”只是用作助词起调整音节、舒缓语气的作用。由于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所以还是单独列出来分析为好。

综合上面的考察和分析,《孟子》中的“之”字的语法功能主要是用作助词、代词、动词、兼词、活用为连词、介词,构成固定格式。现将各种具体用法的频率集中如下:

10

由此可见,《孟子》中的“之”字在充当句子成分能力上,作宾语是主要功能,少数作定语。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研究室(1999)认为先秦汉语“之”的句法功能主要作宾语,少数作定语。《孟子》中的“之”的使用情况支撑支持这种看法。从语用功能上,《孟子》中的“之”在连接词语的功能上尤为突出,可以说同时同类典籍无法相比的。而在词性使用上,“之”字在《孟子》里主要充当助词和代词,但其它的少数用法也都有所体现

《孟子》的文体使得它的语法面貌如此突出,言简意赅,耐人寻味是“语录体”的语用特点,突破“语录体”常规的语法规则,显现词语更丰富的涵义,则是散文体载的语用要求,《孟子》源于语录体又完全超越了“语录体”,其原因与、“之”的语用功能有很大关系。

第一,“之”大量用作助词。前面统计显示,近一半的“之”用于助词,完全超过了“之”作宾语的语法功能,全面展示了它的语用功能,这是由于作领属性结构助词的“之”,分布在体词性偏正结构之中,起标记领属或限制关系的名词性向心结构的作用,使其从指称性称名变成描写性定语。如赴元任指出的“我的父亲”是一个“描写性定语”,而“我父亲”则只是指称性称名。张斌也曾指

11

出类似现象,他认为“北京”只有指称功能,但是“中国的首都”就有描述的功能,带有描述性的定语用“的”。这是使语言准确生动丰富的原因之一。在篇章中,同一成份若出现两次,则先出现的成份由于是新信息,更要作一些描写,听者才明白所指,先出现的那个成份跟“的”更和谐,所以《孟子》中的“之”大多用作领属性结构助词。分布在前置宾语之后,起标记并凸显前置宾语。作用的结构助词“之”在《孟子》中有49例。这种用“之”标记的前置宾语,不论是代词还是名词,在句子中都是话题或次级话题,一般情况下也是句子所强调的成分(有时为了强调谓语动词,也可以采用这种手段将宾语移位到前面去。例如《孟子·告子下》:“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根据语境,这个句子显然强调的是谓语动词“道(导)”)。这种宾语前置显然是由语用层面上的语题化和焦点凸显造成的。

第二,“之”较多地用作宾语。《孟子》中的“之”作宾语占37.6% ,如此高的比例,原因之一是“之”从语义作用上说主要有指别和称代功能。所谓指别功能,即用指示代词特别指明某种事物,或者将某种事物与语境中存在的其他事物区别开来。所谓称代功能,即用“之”称代上下文出现的某种事物,或称代存在于说话的时空环境中的某种事物。从篇章语用角度说,这类作宾语的“之”字主要是照应的用法,即前文出现过的成分,或下文将要出现的成分,用“之”来称代以前后照应,从而使行文既简洁又文气一贯。如前面的例15和例16。另外,前面讨论过的宾语前置用“之”等标记的情况,其中的“之”我们认为是助词,起标记作用。但是这些助词都是从指示代词发展来的,其最初的功能就是回指,使前置的宾语得到凸显,宾语成为要强调的新信息。原因之二是“他”处于第三等级,不可能出现在“你”、“我”对话的语境中,“他”总是被排斥在外的,“他”与“物”无异,虽然“他”产生的语用要求被抑制了,但是“他”的指代功能天然比第一、二人称代词繁富,它出现的频率永远高于第一、二人称代词。通过对《孟子》中“之”的使用情况的调查与讨论,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孟子》中“之”的语法功能主要作宾语,少数作定语;第二,《孟子》中“之”作助词的语用功能主要是标记和回指;第三,《孟子》中“之”的语法功能与《孟子》的文体有关。

参考文献:

12

[1]李尚礼.孟子虚词“之”字用法集释举例【J】.山东济宁市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研究所

[2]陆跃升.古汉语“动词+之+名词”句式中的“之”的成分辨析【J】.凯里学院

[3]于智荣、程国煜.《孟子》中的“之”字用法论析【J】.长春师院中文系

[4]曹婷.“之”字的古今变化【J】.厦门大学语言文学系

[5]邱斌.从《孟子》中的“之”字分布看其语法功能的演变趋势【J】.井冈山师范学院

参考书目:

1、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3、王力.汉语史稿【M】.中华书局,1980

4、王力.汉语语法史【M】.商务印书馆,1989

5、杨伯峻.古汉语虚词【M】.中华书局,1981

6、韩峥嵘.古汉语虚词手册【M】.吉林人民,1984

7、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1981

8、《汉语大字典》【M】.湖北、四川辞书出版社,1986

9、《汉语大词典》【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

Mencius of the "of" the word usage analysis

Author: WuJianBing guide teacher: WuYiJiang

(anqing normal college of arts, 08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level professional

class two 010108083)

[Abstract] :“Of” words in ancient Chinese is a high frequency of use function, mainly act as pronouns, preposition and in general verb which; Can also when instructions pronouns, attributive and adverbials usage; Can also be used as auxiliary, such as

13

structural auxiliary, put in subject-predicate sentence of between LeYu, also can be in at the end of the language as a tone auxiliary, etc.; "of" can do and use words. Mencius of the "of" word cases close to 1900, covering the basic in ancient Chinese to all the usage. This article to "mencius" in the "of" word use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quantification,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its use rule, and then discuss below and mencius style language of the relationship.

Key words:mencius; ; Pronouns; Auxiliary; Verbs; Sayings body

14

孟子二章原文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 七里之郭,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 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 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 战必胜矣。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和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 方圆七里的外城, 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包围着攻打它, 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和时令, 这样却不能取胜的原因, 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和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城墙不是不高, 护城河不是不深, 武器装备不是不坚固锐利, 粮食不是不多, 但守城者弃城而逃, 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 不能依靠划定边疆的界限, 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多, 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 内外亲属都背叛他。 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 天下人都归顺他。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 攻打被内外亲属背叛的人, 所以君子不战就罢了, 战争就一定能胜利。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 3、日本某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的哪句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4、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战必胜”的条件是;“得道者多助”。

2021年读《孟子》有感心得作文五篇

读《孟子》有感心得作文五篇 读书是一种乐,就像旅行是一种瘾,这两种东西总能治愈你心里某处若隐若现的小伤口。有人说,读书能够让你长时间忍耐寂寞一样,读书更多的也是一种乐趣。接下来是职场为大家的《孟子》的心得作文,希望大家喜欢! 孟子是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 ___流派。孟子非常重视民心 ___,所以才会大胆提出民为贵,社稷其次,君为轻的理念,以彰显民心的重要性,他在 ___上推行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有推崇孔子,攻击杨朱,墨翟。从这里也足以看出孟子对于平民百姓的热爱之心。 孟子继承了孔子,并提出了忧患的概念,他认为人的生命之所在,事业之兴败,国家之存亡,都与是否具有忧患意识相关联。忧国忧民之心也便是责任意识与承担意识的重托。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其意为:君主若把百姓的忧乐当作是自己的忧乐,这样百姓也会把君主的忧乐当作是自己的忧乐。这也是孟子对于君主寄以希望,可以仁政为国,爱民如子。 《孟子》一共七篇,主要的两个方面内容,一为孟子与君主讨论___,另为孟子与儒家其他门人、 ___相互交流行事为人知道。《孟子》的文笔犀利,富有说服力,奈何孟老夫子的良方,和战国各诸

侯国所走的霸道路线合不到一起,因而不受欢迎,这也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真实写照。 以意逆志便是孟子在《万章·上》中所提出对于诗理解的方法。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评论诗的人,既不能根据诗的个别字眼就断章取义,曲解诗句,也不能有辞句的表面意思曲解诗句的真实含义,而因根据作品的全篇立意,来探索 ___的所思所想。知人论世也便是评论他人作品的原则。 对于孟子,我们并不能以三言两语概括全部,因为他的思想,使我们根本无法理解透彻的,他的精神和气魄,犹如拨开云雾的万丈光芒,哪怕他存在的时代已经距离我们1723年了,但我们局限于世的视野和眼识,亦能 ___到他散发出的耀眼光芒。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

《孟子二章》选择、翻译、阅读【部编版八上第21课】

《孟子二章》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八上第21课《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班级:姓名: 题型:【选择题】【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富贵不能淫》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例:行天下之大道 A.父命之 B.妾妇之道也 C.与民由之 D.往送之门 【解析】例句是助词,的。A代词,他。B助词,的。C代词,正道。D动词,到,往。 2、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A.父命之.鹏之.徙于南冥也 B.以.顺为正者不以.物喜 C.一怒而.诸侯惧窥镜而.自视 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惧有伏焉.【解析】A代词,他;主谓之间。B把;因为。C表顺承;表顺承。表反问语气,怎么,哪里;句末陈述语气。 3、选出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A.必先苦其.心志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B.天降大任于.是人也所欲有甚于.生者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D.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公与之.乘 【解析】A代词,他;代词,他。B给;比。C表顺承;表转折。D助词,的;代词,曹刿。

4、选出与“帝感其诚”句式相同的一项( A )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B.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C.戒之曰 D.征于色,发于声 【解析】例句是被动句。A被动句。B判断句。C省略句。D倒装句。 5、下列选项中与贫贱不能移中的“移”用法不同的是( D ) A.劳.其筋骨 B.忿.恚尉 C.闻.寡人之耳者 D.友人惭. 【解析】例句是使动用法:使……动摇。A使动用法,使……劳累。B使动用法,使……恼怒。C使动用法,使……听到。D无特殊用法。 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D ) A.往之.女家何陋之.有 B.一怒而.诸侯惧而.形貌昳丽 C.是焉.得为大丈夫乎二石兽并沉焉. D.不得志,独行其.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解析】A动词,到,往;宾语前置的标志。B表顺承;表并列。C表反问语气,怎么;句末陈述语气。D代词,他的;代词,他的。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居.天下之广居(居住) B.得志,与民由.之(由于) C.衡.于虑(梗塞,不顺) D.入则无法家拂.士(辅弼) 【解析】B遵循。 8、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A ) 例句:行天下之.大道 A.舜发于畎亩之.中 B.汝心之.固 C.鸣之.,不能通其意 D.已而之.细柳 【解析】例句是助词,的。A助词,的。B主谓之间。C补足音节。D动词,到,往。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孟子两章原文对照翻译(每句对照着翻译准确)

18《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夫环而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包围起来攻打它,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 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粮食供给并不是不充足,弃城而逃,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向背、内部团结啊。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亲戚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qu ǎn 亩之中,傅f ù说yu 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 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áo 举 于海,百里奚x ī举于市, 舜从田野中被任用 ,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得到任用,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被任用,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被任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 —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 筋骨劳累, 饿 其 体 肤,空 乏 其 身,行 拂 乱 其 所为,

孟子心得体会500字

孟子心得体会500字 篇一:《孟子》心得体会 《孟子》心得体会 王海英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

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毛泽东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 《孟子》心得体会 王

孟子二章 对比阅读 专练

【甲】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而死于安乐也。 【乙】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再者,不敢纵逸。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朕既在九重○4,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5。 【注释】○1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2存:抚恤。○3耽:沉溺。○4九重:深宫之内。○5存意:用心操劳国事。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必先苦.其心志()(2)行弗.乱其所为() (3)犹割股.以啖腹()(4)若耽嗜.滋味() 【答案】(1)使……痛苦(2)违背(意愿)(3)大腿(4)喜欢,特别爱好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以及词语古今意义的联系和变化。第(1)题,“苦”本是个形容词,这后面跟了宾语,所以“苦”变成了使动用法。第(3)题,“股”现代汉语一般解释为“屁股”,而在此处解释为“大腿”,和现代汉语不同。第(4)句,“嗜”解释为“喜欢”,和现代汉语基本相同。 10、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管夷吾举于.市/皆以美于.徐公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时有物外之趣 C、曾益其.所不能/其.如土石何 D、故卿等为朕之.耳目/辍耕之.垄上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辨析。A项,介词,从/介词,比B项,都是因此C项,代词,他/副词,加强反问语气D项,结构助词,的/动词,到 11、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第○3段中划横线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个人常常是犯了错误,以后才能(注意)改正。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本句关键词:“恒”,常常,“过”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再结合上下文,语句通顺就可以了。 12、【甲】文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开头先 A ,接着提出了担任治国重任的人才必须经过磨

孟子二章重点词、句翻译

作业要求: 1、在这页纸的背面默写原文,要求写清题目、作者、朝代。 2、所有内容均要求默写,判、改后上交,必须有判卷人签字,自己判的写“自判”。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解词 1、三里之城. 2、七里之郭. 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城.非不高也 5、池.非不深也 6、兵.革非不坚利 7、委.而去.之 8、域.民 9、寡助之至.10、亲戚畔.之11、天下顺.之 二、翻译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3、环而攻之而不胜 4、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5、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6、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7、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8、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0、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11、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2、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13、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解词 1、舜发.于畎亩 ..之中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3、天将降大任. 4、于是.人也 5、必先苦.其心志 6、空乏 ..其所为 ..其身7、行拂乱 8、曾益 ..其所不能9、人恒.过10、衡.于虑11、而后作. 12、征.于色13、而后喻.14、入.则无法家拂.士 15、出.则无敌国 ..外患者 二、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人恒过,然后能改

5、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6、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7、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8、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最新孟子读书心得作文5篇

孟子读书心得作文5篇 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跟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鼻祖。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孟子读书心得作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孟子读书心得作文1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是三字经中家喻户晓的两句话,我知道孟子就是从三字经开始的。说到孟子我们还会想起“孔孟之道”,由于他将孔子和儒家的思想继承和发扬光大,后世将他和孔子合称“孔孟”,尊称其为“亚圣”。 孟子名轲,邹国人。通过学习,孟子认为孔子是有人类以来最伟大的人。他学习、继承孔子的学说,并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的情况,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孟子提倡“仁、义、礼、智”,他说人生来就又不忍之心生出仁,羞恶之心生出义,恭敬之心生出礼,是非之心生出智,这四种心是人类区别禽兽的本性。并认为“仁、义最重要”。 《孟子》中有许多具有哲理性的词句,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以五十笑百步,则何如?、仁者无敌、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等。在我津津有味地读故事的同时向我灌输了儒家的为人处世的原则。真是既读了书有增长了知识,正如爷爷所说的那样”一本好书就像一杯沁人心脾的香茗,让我沉醉”。对我而言,一本好书就像一位受益匪浅的良师益友,让我敬重。 孟子读书心得作文2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孟子》这本书,这是一本能教育

我们怎样做人的书,同时也是一位良师益友。所谓闻名不如见面,今天,我就有幸读到了这本能让我们终身受益的书。 关于教我们怎样做人的书我读的不多,但也涉猎过一些,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等。但这本书对我影响比较大。这本书主要写了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身边发生的一些故事,我读后受益匪浅。在这本书里有几个故事深深地记在我的脑海里,其中有一个故事叫做《师友之道》。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交友要做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孟子说过“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心”,这“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为政治应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交友不能看这个人的财产和地位,重要的是看这个人是否有才能,值不值得让你学习,这样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在这本书里还有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成熟自己》。在这个故事里讲的是仁义,这个经常听到的词,在孟子看来,就好像良好的种子一样,种下去以后生根发芽,耐心呵护,最终使之成熟收获。如果种下去了,但没有收获,那和杂草没什么区别了。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每个人都要追求人生目标,都要追求自己理想的人格,如果半途而废,那自己付出的再多努力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通过读《孟子》这本书,使我真正的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我爱这本书,我不会忘记它

中考真题《孟子二章》

中考真题 (2016.【甲】福建莆田市17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舜发于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二章》) 【乙】当今天下之病,臣请譬诸病者: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此二者皆已不及,而病在支①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天下之病,势已如是,于可医之时,陛下又选任良医,倘信任不疑,听其施设,非徒愈病,又致民于寿。若于此时,使②良医不得尽其术,则天下之病愈深。愿陛下拔贤材,收众策,不惮③改作,以成大功,天下幸甚幸甚! (选自蔡襄奏折《乞④用韩琦⑤、范仲淹》,有删改) 【注释】①支:通“肢”。②使:假使。③惮:怕,畏惧。④乞:乞求,请求。⑤韩琦:北宋政治家,名将。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1)舜发.于畎亩之中() (2)劳.其筋骨() (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4)非徒.愈病()

2、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分)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3分) 3、请用选文中的句子填空。(3分) (1)【甲】文中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有了这样的磨炼,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分) (1分) 4、【甲】、【乙】两文都论述了治理国家的问题,它们的观点分别是什么?在人才的问题上,它们的看法又有何相同之处?(4分)

孟子二章说课稿

孟子二章说课稿(一) 教学目的 1.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之"、"于"等虚词的用法,懂得使动用法。 2.认识孟子文章中所表现出的思想智慧和论辩才能。 教学设想 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在政治、教育等方面提出过许多宝贵的思想、主张,值得我们借鉴。孟子是一位雄辩家,他的文章自成风格,思想精辟,析理深透,纵横捭阖,气势充沛,其中有不少值得吸取的东西。 这两段文章的教学,先要讲明词义,句意。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理解各篇的论述特点,领会文中思想的光彩,了解孟子文章的特色。 逐句逐段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加强朗读、背诵练习。 用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重点 1.本篇的实词和"之"、"而"、"以"等虚词,句意。 2.论证结构(总——分——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继承孔子的学说,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君王要"与民同乐",他希望人们能安居乐业,生活有保障。孟子非常重视教育,他指出环境对人的思想意识影响极大,"富岁,子弟多赖

(懒)",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努力的决定性作用,"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在教育方面的思想、主张,有不少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说理透彻,气势充沛,开合自如,长于论辩,有很强的说服力。 我们学习这两篇文章,先要懂得词义、句意,在此基础上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认识文章的论述特点。 二、朗读课文 1.先叫一名学生朗读课文。朗读毕,酌情讲评。注意字音:"粟"(sù)"畔"(pàn,通假"叛") 2.再让全班同学齐读课文。齐读前提出"这篇主要谈的是哪方面的问题",这个问题让同学在读中思考,读毕让同学作答,暂不作结。 三、讲解课文 第一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词语 "天时":指气候、时机";"时",季节。"地利":指出河险要,城池坚固;"利",利益,功用。"人和":指齐心协力,能得民心;"和",和顺,谐和。 2.内容 提问开篇这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什么看法? 讲解这两句谈的是战争中的攻守问题,提出具备什么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那就是具备"人和"这个条件才最有利于攻守。这两句揭示本篇的中心论点。 第二段"三里(1)之城,七里之郭,环(1)而攻(2)之(2)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1.词语

新编八年级《孟子》二章课文及翻译

《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 子之嫁也,母命之, 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也,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 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 与民由之;不得志,独、 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 丈夫。” 课文翻译: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侯,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作大丈夫。” 13、文章中心概括 文章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出嫁时母亲的嘱咐,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指责公孙衍和张仪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观点. 14、写作特色 文中孟子的说法含蓄而幽默,通过言“礼”说明女子出嫁时母亲的嘱咐,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的结论;对公孙衍、张仪之流的挖苦是深刻而尖锐的,甚至是深恶痛绝的;并针锋相对的提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

《孟子》读书心得600字

《孟子》读书心得600字 孟子的思想不是无根之水,也是有****的,主要来自上古和孔子之说。“仁者无敌”“民心所向”“不虞之誉,求全之毁”这些日常俗语皆出自孟子,感觉孟子比孔子更洒脱,更性情一点,他不仅喜爱辩论,还擅长辩论。下面给家分享一些关于《孟子》读书心得,方便大家学习。 《孟子》读书心得1 小的时候,外公经常和我面对面的坐在一起,外公给我读着经典,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等;我长大点了以后,爸爸、妈妈便开始让我读着带有拼音的诗词,并背;上了小学,老师让我们读《孟子》。经典诗文,处处都在我们的身边,老师会让我们学习、掌握、运用经典诗文。在学习中,经典和我们形影不离,就像我们的影子一样。是它让我们掌握更多知识,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在我读过的书中,使我最受启发的还是《孟子》。 《孟子》一书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和《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孟子名轲,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后世将他和孔子并成为“孔孟”,有“亚圣”之称。

在《孟子》一书中我个人最喜爱《成才先吃苦》,是说上天要把重大的责任加给这个人,一定要使他的心志困苦,使他筋骨劳累,使他肌体饥饿,使他身体困乏,使他做事时行为受到干扰,使他的心志受到震动,使他性格坚韧,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 读了这一则故事,我知道了人的一生要经过许多的磨难,要想鹤立鸡群,变成天才,就要从多方面去锻炼自己,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这是我想到了爱迪生说过的一句话:“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难道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就不能成功吗? 记得有一次,我在做一篇数学题。做前面几道题的时候都是“一路顺风”的。可是谁知,半路却杀出一个“程咬金”,搞得我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真是“前有敌军,后有追兵”,进退两难啊!做了十几分钟后,我便开始头脑混乱了,真想把这一篇撕碎!可又转念一想,哪一个成功之人的背后不是勤奋啊?他(她)们也同样承受过,而且做得很好。同样是人,难道他(她)们行的,我就不能吗?又想起《成才先吃苦》。不行,我行,同样我要和他(她)们做的一样好!想好后我又重新从书桌上拿起笔,继续在草稿本上演算着……哈哈,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算出来了,我高兴得双手狂舞+高声尖叫!妈妈闻讯而来,看到我的样子大吃了一惊。我发觉后,马上收敛了许多,红着脸,低下头去继续做……

《孟子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孟子〉两章》中考题集萃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1题。(共10分) (一)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 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 (终灭吴) (节选自《史记》)注: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②焦思:焦虑思考。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18.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恒过然后能改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词。(2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0. 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分) 21. 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4分) 二、阅读《〈孟子〉二章》,完成8-11小题(15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 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二章》最新优秀公开课教案

八年级语文教案(上册)

三、研读课文: 1、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哪三句话能概括其精髓? 2.孟子认为的大丈夫是什么样的?(用原文回答) 3.谈谈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 4. 怎样才能做到有大丈夫之道呢? 5. 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6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全班交流。 教师选点精 讲,进行学法 指导。 学习古人说 理论证的方 法,品味对 比、排比等修 辞的表达效 果。 四拓展延伸 1思考: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 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2“大丈夫”不在于性别,而在于他的高尚的道德品质。结合自己的理想,说说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3在我国星光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会不时隐藏着某些封建主义的糟粕,本文也不例外,请你把这些地方找出来,谈谈你的看法。全班交流,加 深对课文的 理解。 理解孟子的 关于“大丈 夫”言论及政 治主张。 五、课堂总结 1.师生归纳,总结知识。 2.总结收获,点拨提升。教师点评,作 重点强调。 教师总结提 升。 梳理知识,强 调重点。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

八年级语文教案(上册)

6论证方法归纳 类比论证: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 举例论证: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对比论证: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归纳推理论证: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 四拓展延伸 1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 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另 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 二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 2课文第一段列举了古代六位名人成才的例子,你知道古今中外逆境成才的名人还有哪些吗?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全班交流,加 深对课文的 理解。 理解孟子 的人才观 及“生于忧 患而死于 安乐”的思 想。 五、课堂总结 1.师生归纳,总结知识。 2.总结收获,点拨提升。教师点评,作 重点强调。 教师总结提 升。 梳理知识, 强调重点。 教学后记:

孟子二章原文及翻译-文言文孟子二章阅读答案.

孟子二章原文及翻译_文言文孟子二章阅读答案 文言文《孟子二章》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后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穷之苦,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内心困惑,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的忧患,往往容易亡国。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死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运,然而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

读孟子心得

读《孟子》感悟 读过《孟子》后,你可以为理想、事业而重新开始奋斗。孟子的思想智慧澎湃如滔滔大河,一朵浪花,一粒沙子可以隐藏一个世界,这些思想的浪花隐藏着儒家对天地万物,人情世故,人格修养通透的解读,这些理论不仅鈡对于某一个时代,而且适用于任何一个时代,我们只有真正走进《孟子》一书的世界中,用心灵去感受字里行间的真意,你才能感受到孟子的思想,就是你能够受用一生的精神财富。 《孟子》一书,不仅广泛阐述了孟子在当时动乱朝代的政治见解、主张、礼乐的治道、音乐的今昔观、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政见,让我们更主面的了解孟子以及孟子思想的精髓,剖析时代的性质,培养我们对现实社会的适应能力,启发我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挖掘我们内在的能力,决心为国家做贡献,辉煌自己的一生。 孟子(前385年--前304年)名轲,字子舆,一字子车,子居,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著有《孟子》一书。有《孟子》七篇传世,为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师承子思,继承、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性善论是孟子学说理论的出发点,其主要主张有“仁政”、“王道”理论。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三岁丧父,孟母将其抚养成人,孟母教子甚严,其“迁地教子”、“三断机杼”等教子故事,成为千古美谈,《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

邻处”之说。 孟子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周游齐、晋、宋、薛、鲁、滕、梁列国,游说他的“仁政”和“王道”思想,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是中国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韩愈的《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的地位才逐渐提升。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之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将其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

《孟子二章》教案

《<孟子>二章》教案 周至七中语文组李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古汉语知识。 2、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 3、在理解的基础上,赏析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了解孟子的思想及政治主张,理清论证思路,诵读中体会其流畅雄辩的论证风格,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思考、辩论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体会孟子民本思想及忧患意识的进步意义,让学生懂得“人和”、“忧患”的实质及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个人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及结构。 3、积累古汉语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了解、学习孟子文章雄辩的语言风格。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预习:(1)了解孟子和《孟子》;(2)查工具书扫清 文字障碍。 2、教师准备相关课件。(预习检查题及学习要点板书) 3、课文的朗读磁带。 教学方法: 朗读法,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与老师讲解相结合。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检查预习,扫清文字障碍,积累古汉语基础知识。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能告诉我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读书习惯是什么吗?(生:好读书,不求甚解。)可是我们这些做学生的能用这种习惯来学文言文吗?(生:

不能)对,陶渊明他是大文学家,文学基础好,理解能力强,而且他本人又不想考科举,所以他读书只需汲取文章中的思想精华就行了。而我们就不行了,我们是学生,既需要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又必须参加文化考试,所以积累汉语基础知识,特别是古汉语基础知识,更是必要的。为了帮助大家学好《〈孟子〉二章》,课前,我布置了预习,这节课,我们就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二、出示课件,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学生分小组口头交流自己的预习情况。(了解孟子和《孟子》,交流不认 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2、听课文朗读磁带,了解句读,并给下列黑体字注音。(课件) 米粟sù亲戚畔之pàn 域yù舜shùn 畎亩quǎn 傅说yuè 胶鬲gé百里奚xī 孙叔敖áo 法家拂士bì 3、抽生读文,教师做朗读点拨,如“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 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等。 4、看课件,讨论完成以下作业。 (1) 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亲戚畔之() 曾益其所不能() 困于心衡于利() 发家拂士() (2)结合语境解释加线的词。 ①三里之城()城()非不高也 ②七里之()郭多助之()至委而去之() ③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斯是()陋室 ④舜发()于畎亩之中发()于声 ⑤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 ⑥管夷吾举于士()法家拂士() ⑦环而()攻之而()不胜发于声,而()后喻 ⑧国恒亡()亡()羊补牢今亡()亦死(3)填空。 ①孟子,名,是继孔子之后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他在政治上主张行“”,其“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千百年来都很受人民的欢迎。 ②《孟子》是记录孟子的书,是儒家经典之一。 三、小结学生在预习中的得失(据实而论),引导学生看课下注释,分小组去试着翻译课文,要求学生边译文边思考: 1、两篇文章各写的是什么内容? 2、文章的结构和思路各有什么不同? 【教学反思】教师课后完成 第二课时

孟子两章(原文翻译简答题)

孟子两章《孟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 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①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②假设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③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 ④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是守城者却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⑤所以说,使人安定下来,不能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依靠山川的险阻,威慑天下不能凭借武力的强大。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⑥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⑦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所以,能施行“仁政”的的君主要么不战,战斗就一定能胜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①舜从田地间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水泥匠中被选拔出来,胶鬲从鱼盐之中被任用,管仲从狱官手中获赦被任用,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任用,百里奚从奴隶市场上被赎回并登上相位。 ②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内心痛苦,使他的身体劳累,使他的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穷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 ③用这样的办法使他内心惊动起来,使他性格坚强起来,从而增加他过去所不具备的才干。 ④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 ⑤内心忧困,思路堵塞然后才能奋发而起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他的脸色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来,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能了解他。 ⑥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来忧患,这个国家,往往会导致灭亡。 ⑦这样以后人们才能知道,因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享乐而衰亡。”

孟子读书心得2000字范文1

孟子读书心得2000字范文1 孟子读书心得2000字范文1:最近,笔者通读了我国古代的儒家经典《孟子》一书,颇有些感想。 《孟子》一书的内容,总起来看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两个字“仁政”。大多数的篇章就是讲什么是“仁政”,如何才能实现“仁政”。当然,还有关于修身、学问和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暂不讨论。 什么是“仁政”?孟子在书中并未加以解释。但从《孟子?梁惠王章句》等篇章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关于仁政的某些观点。你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食,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亡。”、“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愿出于其路矣。跟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民为贵,社稷次这二,君为轻。”、“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说到底,仁政也是两个字:“保民”。作者并椐此得出结论:仁者

无敌。 应该说,孟子的“仁政”观点,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被历代统治者奉为经典,并被当作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长期处于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 但是,为什么“仁政”说并未能让历代统治者真正去实现“仁政”,更多的时候,老百姓依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关键是“仁政”说只是提出了或描绘了大同社会的美好蓝图,但未从制度层面解决封建社会存在的弊端。从这个方面说,孟子的工作只完成了一半。、我们可以来回顾一下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们。 从中国历史上看,真正能实行仁政的君王有几个?汉朝有汉高祖、汉文帝、景帝而已。就连汉武帝我看都还算不上是好皇帝,虽然有人把他吹上天去。唐朝也就高祖、太宗时期尚可称得上是仁政,则天和玄宗时虽然出现了盛世,但那是因为祖宗给他们打下基础,他们在不少方面都还算不上仁政,就连个人生活作风都还存在很多问题,就别说任用奸佞和酷吏了。宋朝基本上就没有能称得上施行仁政的皇帝,连太祖和神宗都说着吧,他们的积分也还不够。元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对其他民族是严防死守,倍加歧视。也许只有世祖还有点仁政的意思,还算干了点人事。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就一个劲的加强封建统治,杀人如麻,哪里还有仁政的意思。特别是这老东西当他读到《孟子》里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时候,认为这哪里是臣子说的话?简直就是大逆不道,并说“倘此老在今日,岂可免我一刀。”并下令将孟子从文妙殿里逐出!此后的建文帝懦弱,成祖暴戾(这老兄除了叫人修了《永乐大典》外,他搞的瓜蔓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