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间词话》优秀教案

《人间词话》优秀教案

《人间词话》优秀教案
《人间词话》优秀教案

《〈人间词话〉十则》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王国维及著名的文学评论作品《人间词语》。

2.学习王国维的诗歌鉴赏理论,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

领会王国维“境界说”中“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的区别与联系。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回顾“古之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导入新课。

二、知人论世

1、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

1927年6月,北伐军进逼北京,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的昆明湖自尽。

2、《人间词话》,王国维文艺哲学成熟的代表作。该书沿用中国传统的诗话、词话的形式,将西方的康德、叔本华、尼采的美学观念和中国固有的诗、词、曲创作的丰富材料组合,兴之所至,随感而发,形成中国诗话、词话发展史上以“境界说”为核心的观点新颖、立论精辟的划时代论著。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深远。

三、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课文所选的十则,涉及到几个方面的内容?

三方面:

①总纲,提出“境界”说,概括境界的意义。

②—⑥从不同角度论述“境界”问题。

⑦—⑩谈诗人的思想和艺术修养。

2、第一则中,作者认为“境界”有何意义?本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

有“境界”就有“高格”,才能产生名句;开宗明义,全文总纲。

3、在第二则中作者说诗歌的境界可分为“造境”与“写境”,那么它们有何区别与联系?明确:

第二则从创作方法角度谈“造境”与“写境”。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指出“造境”与“写境”之分主要是由不同的艺术创作方法所造成的。造境主要是由理想家按其主观“理想”虚构而成,离现实较远;“写境”则是由写实家按其客观“自然”描写而成,贴近于现实。“造境”即是“虚构之境”,侧重想象;“写境”即是“写实之境”,侧重摹写现实。备注、补充由于两种创作方法的不同,而造成两种不同的境界,文艺就分成了理想与写实两大派。

二是进一步分析了两派的联系和渗透。指出“造境”并非是胡编乱造,而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植根于客观世界;“写境”并非是照搬自然,而必须用审美理想对生活加以提炼、改造。实质上强调了艺术境界既要描写自然又要表现理想,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这一观点与我国传统的“虚实”论有关,并受到西方美学观的影响,较为精辟地论述了“写实”与“理想”两派(即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派)的特点、区别和联系。

判断下面两首诗,哪首诗的境界是“造境”,哪首诗是“写境”。

《月夜》xx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xxxx》xx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4、研读第三、四则,结合诗句谈谈你是怎样理解“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xx去”:

古代女子常见花落泪,“泪眼”——悲伤愁绪;“问花”——花不能语却要问。“乱红”——“乱”字体现心绪的纷乱。独立黄昏、惜春伤逝的“我”,面对着雨横风狂、落花飘零的“外物”而产生的一种无可奈何的伤感。以我观物,作者的主观感情十分强烈。

“可堪孤馆闭春寒,xx声里斜阳暮”:

“可堪”——不堪、怎堪,刻画了诗人自我形象。“孤馆”、“闭”,“寒”——春寒料峭、杜鹃啼血、夕阳西下之景,在羁旅漂泊的“我”看来,一切外物都渗透着孤独、寂寞、无限凄婉之意。

“xxxx下,悠然见xx”:

“山气”为何“夕”佳?因为“鸟倦飞”的归隐情怀。

表面上只有写景,心境却完全融化在客观静穆的景物之中,诗人忘我,浑然物化。“得意”而“忘言”,把更多的东西留给读者。而陶渊明安贫乐道,悠然闲适之情亦融化于景中,隐藏于景下。“菊”高洁,我也高洁,二者就同一了,这就是“以物观物”。中国哲学,以天理观物。

xxxx起,白鸟悠悠下:

闲淡有味,似不经意,却把自己对自然的感受与对人世的感悟包括一尽,表现宽广超然的的胸怀,冲然淡远的襟度,读后使人觉得诗人与景俱化。(注意人急物暇一句的哲理)

概括:

有我之境:

以我观物,物我对立。移情于景,情显景上。(壮美)

无我之境:

以物观物,物我融合。寓情于景,情隐景中。(优美)

下列境界中,哪句是“有我之境”?()

A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C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D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答案D

5、“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者是否有高下之分?

两者的创造有难易之分,这是因为人很难完全忘却生活之欲而达到静穆的状态。所以“写有我之境者为多”,而能达到物我浑然的“无我之境”,就较为难得。但“优美”与“宏壮”是不同的美感,不必强分高下。

6、朗读第五、六则,什么是“境界”?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境界是情与景的统一;要有“真景物、真感情”;例证法。

7、第六则的两例是怎样“境界全出”的?请从情景的角度说明。

“闹”字:

用拟人、通感的手法,逼真刻画出红杏怒放的蓬勃生机,又满含着诗人喜迎春色的欢愉之情。

“弄”字:

拟人,细致描绘出微风中,月色下,花儿婆娑摇曳的情状,表达对美好春夜的喜爱留恋。

两字都能把“真景物、真感情”表达得极真极活,所以着此两字,“境界全出矣”。

综上,可见王国维所说的“境界”,乃是强调真切鲜明地表现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

8、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三种境界”的理解。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长林叶落,西风乍起的清秋时节,登楼远眺,云淡天高,一条路通向遥远的天际。此情此景,一种孤独寂寞油然而生,似乎也唤起了一种追求和探索的期望。比喻在创业治学的开始阶段,要志存高远,广泛涉猎,独辟蹊径。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描绘热恋中情人的相思之苦。情有独钟,专一执着,虽衣带渐宽,枯槁憔悴也心甘情愿,无怨无悔。比喻创业治学的过程中,要坚忍不拔,孜孜以求,无怨无悔的献身精神。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描绘了在灯如海、花如潮的元宵节时,情人约会的情景。经过百千次苦苦追求,在那灯火冷落之处,终于见到朝思暮想的意中人,不禁大喜,极度幸福、欢欣。比喻经过艰辛的探索和追求,终于豁然开朗,有所顿悟,学业有成。

王国维在此则中谈的是创业之路、治学之路。他认为大事业大学问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进行长期的探索和追求,必须坚忍不拔、百折不挠,不仅要有天赋,更需要进行刻苦的修养。这既是一条充满荆棘和险阻的艰辛之路,也可使人体验到最高的精神愉悦。

9、从7—10则来看,怎样才能写出有“境界”的作品?

明确:

从第七则看,要志存高远,甘于寂寞;苦苦探索,执着追求。从第八、九则看,要有开阔的胸襟、卓越的见识,要有真性情。从第十则看,要深入生活又要跳出生活。

四、课堂检测(见学案)与《学法大视野》

五、教学反思

学记原文及翻译72106

首页阅览室馆友我的图书馆帐号 《学记》全文及翻译 收藏人:健康人格政治 2011-04-08 | 阅:56144 转:813 | 来源 | 分享 腾讯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开心网搜狐微博推荐给朋友 举报 《学记》全文及翻译 2010年10月05日星期二18:06 【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译文】执政的人对于国家大事如果能够深谋远虑,并且罗致好人帮助自己来治理国事,是可以博得一点小小名气的,但是还不能够打动众人的心。如果礼贤下士,亲近远人。就可以打动群众的心了,但是还不可能教化人民。执政的人如果想要教化人民,培养良好的风俗,看来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才行。 【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译文】玉石不经过雕琢,是不能成为玉器的;同样,人们不通过学习,就不能够懂得道理。所以,古时候的帝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无不先从教育入手。《尚书·兑命篇》说:“念念别忘教育”,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即使有了美味的菜肴,不吃是不能知道它的美味的;即使有了最好的道理,不学习是不能知道它的好处的。所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够,只有担任教学工作才会真正感到困惑。 【原文】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知道不够,才能回头鞭策自己;感到困惑,才能不断努力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篇》说:“教与学是一件事情的两方面”。正是这个意思! 【原文】古之教,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 【译文】古时候的教育制度是:在每二十五“ 家”的“闾”设立“塾”,在每五百家的“党”设立“庠”,在每万二千五百家的“遂”设立“序”,在国都设立大学。大学每年招收学生,每隔一年考查学生的成就一次。第一年考查学生分析课文的能力和志趣;第三年考查学生的专业思想是不是巩固,同学之间能不能相亲相助;第五年考查学生的知识是否广博,学生对于教师是否敬爱;第七年考查学生研讨学问的本领与识别朋友的能力;合格的就叫作“小成”。到第九年,学生对于学业已能触类旁通,他们的见解行动已能坚定不移,这就叫作“大成”。【原文】夫然后足以化民成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译文】这样才能收到教化人民,移风易俗的效果,使跟前的人心悦诚服,远方的人向往来归,这就是大学施教的过程。古书上说:“小蚂蚁总是跟着大蚂蚁走”,岂不正好说明了这层道理吗! 【原文】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

论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

论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 摘要:“境界”一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由来已久。受到了前辈境层理论的启发,王国维的“境界”说又在前辈境层理论上有所发展。王国维将“境界”作为创作原则和评判标准,分析诗词的演变,评价诗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因此,“境界”说是王国维文艺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 关键词:境界;造境和写境;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首先为我们提出了造境与写境之别,他说:“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所谓“造境”是指取材于非现实中实有之事物,用想象、夸张、虚构的手法创作境界,表达作者的感情;所谓“写境”则是则取材于现实中实有之事物,客观地描述世事、人生。但是两者又不能截然画分,因为作者的灵感来源及题材是共同的,都是自然与人生,只不过所偏重的地方与表现手法不同而已。无论诗人虚构想象之境是多么荒诞,它的构思一定遵循自然之法则;而当诗人观察描写自然景物、人生百态时,也必然对现实之物以自己的主观取舍,进行筛选、提炼、改造,因而所写之境,也必根据心中的理想而来。以下以北宋词人宋祁的《玉楼春》和张先的《天仙子》为例来说明: 在《玉楼春》这首词中,我们首先看到了一幅春景图,在这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中,有波光粼粼的湖面,有随波荡漾的轻舟,有翠绿的烟柳,有竞相开放的杏花……。王国维特别指出“闹”字所起的画龙点睛的作用,一个“闹”字,是如此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以及生命的跃动,它使原来静止的画面活了过来,使我们感受到一股蓬勃的生机,作品的境界由此全出。 《天仙子》写的也是春景。与前一首不同的是,它写的是暮春,而且着重刻画夜景:大好春光转眼即将过去,黑夜来临,一切喧闹都归于寂静。鸟儿不再活泼地飞来飞去,它们要睡了,人也隐没在深深的帘幕后面。黑暗中一切生物仿佛都停止了活动,只有天上的月亮偶尔穿过云层,花朵也轻轻摇曳自己的影子……。张先使用一个“弄”字来描写顾影自怜即将凋谢的花,赋予它一种不甘自弃而又无可奈何的伤感意味,此一“弄”字亦使境界全出矣。 此外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又提出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他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所谓“有我之境”,是指当人们感受到“我”的意念,所以与外物有某种对立的利害关系时的境界;“无我之境”是审美主体与外物无利害的关系,审美时心如止水,全部沉浸在外物之中,达到了物我融合的境界。王国维所说的“有我”、“无我”是有其特定的内涵,这一对子范畴的建立,根柢仍在叔本华的哲学美学体系之中。叔本华认为,人类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的一样,都为意志所控制,一切行为和动机都由意志所决定和支配。意志在人身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2000字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2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人间词话》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2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2000字: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词学批评著作,也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论词著作之一。 其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境界。王国维开篇即讲: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称高格,自成名句。可以说,弄懂了境界二字,就抓住了本书的牛鼻子。 不过,这句话说的很含糊,和古人常说的气象、格局一样,听起来很有道理,但真要追问概念,又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王国维在第六则补充了一句: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有了这句注解,我们就可以把境界隐藏的内涵挖掘出来,也就是一个字“真”。你或许会觉得,真有什么难得?不就写大实话吗!小学老师教作文,第一条就是要有真情实感。其实不然,你所感所想和你真正传达出来的效果是有差别的。就好像很多人通过话筒讲话,会发现自己的声音有“失真”的现象。 我们一般人看到春天里娇红的花朵,赶紧拍照,然后发朋友圈:“这一树红花开的真美啊。”这句话很真诚、很真实,但无法传递给

其他人。其他人无法通过这句话,复原当初的画面和心情。那么词人怎么处理呢? 宋祁的朋友圈是这样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看看,画面感不一样了吧。王国维在下面点赞:“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这个闹字,让我们感觉到了一种热烈的气氛,甚至好像听到蜜蜂在花心震动翅膀的声音。 再加上后面一句,“长恨浮生欢愉少,肯爱千金轻一笑”,更有一种及时行乐的潇洒感觉了。其实,诗人词人的努力,无非是更明白的再现自己的观感,同时让每个字都能向读者传递出更丰富的物象和可能。 这种真实和丰富,就是境界。按照王国维的分类,境界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造境”和‘写境’。 写境比较好理解,就是把看到的事情,原原本本写下来,也就是说自然本身就构成了境界。 造境就比较微妙了。有的时候,心里细微的感觉,客观世界的景物是不足以安放的,这就需要词人创造出超自然的境界。比如,李商隐的“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这句话本来是描写一个美女化妆,但仅仅如此吗?其实从整个词里面,我们可以读出一种感受:美人不得君王喜爱,但让然庄重梳洗,不肯自暴自弃。 这种感受不只是美人的感受,更是温庭钧对自己仕途不顺,却依然不肯自暴自弃的写照,但他却没有直说,而是创造了这样一个闺房

《学记》全文及翻译(转)

《学记》全文及翻译 【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译文】执政的人对于国家大事如果能够深谋远虑,并且罗致好人帮助自己来治理国事,是可以博得一点小小名气的,但是还不能够打动众人的心。如果礼贤下士,亲近远人。就可以打动群众的心了,但是还不可能教化人民。执政的人如果想要教化人民,培养良好的风俗,看来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才行。 【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译文】玉石不经过雕琢,是不能成为玉器的;同样,人们不通过学习,就不能够懂得道理。所以,古时候的帝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无不先从教育入手。《尚书·兑命篇》说:“念念别忘教育”,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即使有了美味的菜肴,不吃是不能知道它的美味的;即使有了最好的道理,不学习是不能知道它的好处的。所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够,只有担任教学

工作才会真正感到困惑。 【原文】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知道不够,才能回头鞭策自己;感到困惑,才能不断努力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篇》说:“教 与学是一件事情的两方面”。正是这个意思! 【原文】古之教,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 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 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 【译文】古时候的教育制度是:在每二十五“ 家”的“闾”设立“塾”,在每五百家的“党”设立“庠”,在每万二千五百家的“遂”设立“序”,在国都设立大学。大学每年招收学生,每隔一年考查学生的成就一次。第一年考查学生分析课文的能力和志趣;第三年考查学生的专业思想是不是巩固,同学之间能不能相亲相助;第五年考查学生的知识是否广博,学生对于教师是否敬爱;第七年考查学生研讨学问的本领与识别朋友的能力;合格的就叫作“小成”。到第九年,学生对于学业已能触类旁通,他们的见解行动已能坚定不移,这就叫作“大成”。 【原文】夫然后足以化民成俗,近者说服而

《人间词话》读后感1500字

《人间词话》读后感1500字 导读:读书笔记《人间词话》读后感15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文境与人境——《人间词话》读后感1500字: 《人间词话》,其实本身便是读后感。表面上,它脱离了原词,便成了只言片语;实际上,它又的确能独立存在。用字字珠玑形容,绝不为过。而珍珠本身,不事雕琢,无需镶嵌。 初读《人间词话》,是读词论;再读,便是读境界。“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境界,是艺术的极致追求,也是全书的关键词。 词尤文也。小学生作文,要求结构清晰、语句通顺;中学生作文,要求文采华美、情感真挚;高中生作文,要求观点正确、立意新颖;文人作文,讲求视角宏大、境界高深。 境界是文章的精髓,却往往被人忽视。为文如登山,绝大多数人在山腰徘徊。这是一种局限,也是一种无奈。有些人,是自赏;有些人,是自欺;有些人,是无力;有些人,是无方。自赏,是被眼前山花所迷,忘却追求山巅之绝境;自欺,是自知低俗而不愿承认;无力,是听闻别有佳境,却身心俱疲,无力攀登。无方,是有心向上,精力十足,却难窥路径。其中,当是自赏与自欺者居多。无方者,往往将精力放在阅读积累、技法探析等文字的外在形式上,而忽略了内求自省。他们不懂得,再多的名言佳句、再妙的写作技法、再新的选材角度,都是平面拓展,不能真正立体建构自己独有的艺术境界。

江上之舟往来如梭,乾隆应是看到了盛世繁华,法磐却只看到两艘船,一为名,一为利。在游人眼中,不过是转瞬即逝的景致。至于划舟的人,应该是无心于欣赏或思索,看到的只是自己苦苦挣扎的人生。同样的事物,观者的身份不同,体会也不同。同样的写作对象,用不同的格局去写,便是不同的意境。 意境是虚构的精神世界的花园,作者作为导游,将读者引入自己的意境,便是共鸣。 境界有大小。“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心怀家国者为大。“少游词境最凄婉,‘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凄厉矣。”感怀自身者为小。 境界有虚实。营造意境,便要“写境”与“造境”。“写境”重写实,“能与花鸟共忧乐”。虽然生动真实,但易流于浅白。“造境”重想象,“以奴仆命风月”。虽然瑰丽神奇,但易失于空洞。文章是理想与现实的反映,“写境”与“造境”相结合,便可回避无本之木的尴尬,达到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 境界有高下。《人间词话》中,最为人们熟知的,莫过于三种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一境,凄清孤独,不为人知,前路漫漫。第二境,上下求索,不悔不弃,历尽磨难。第三境,豁然开朗,空灵顿彻,无心偶得。

(完整版)《学记》全文及翻译汇总

《学记》全文及翻译 大约写于公元前的战国末年,是"礼记"一书49篇中的一篇,作者不详,郭沫若认为像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它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也是最完善的极为重要的文献,值得认真研究.它从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学校制度,学校管理等各方面都作了系统论述。虽然时隔2000多年,但是对今天的教育仍富有现实意义。 【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译文】执政的人对于国家大事如果能够深谋远虑,并且寻找有贤之人帮助自己来治理国事,是可以博得一点小小名气的,但是还不能够打动众人的心。如果礼贤下士,亲近远人。就可以打动群众的心了,但是还不可能教化人民。执政的人如果想要教化人民,培养良好的风俗,看来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才行。 【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译文】玉石不经过雕琢,是不能成为玉器的;同样,人们不通过学习,就不能够懂得道理。所以,古时候的帝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无不先从教育入手。《尚书·兑命篇》说:“念念别忘教育”,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即使有了美味的菜肴,不吃是不能知道它的美味的;即使有了最好的道理,不学习是不能知道它的好处的。所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够,只有担任教学工作才会真正感到困惑。 【原文】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知道不够,才能回头鞭策自己;感到困惑,才能不断努力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篇》说:“教与学是一件事情的两方面”。正是这个意思!

浅谈人间词话中的境界

浅谈《人间词话中》的境界 “境界”一词,古而有之,从“正其境界,修其分理”到“比丘自佛,斯义宏深,非我境界”。到唐代开始用“境界”论诗将诗分为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到明清两代,“境界”、“意境”已成为文学上普通使用的术语。 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其最富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人间词话》中,很大部分阐述了其对“境界”这一词的理解,他认为评词的基准便是“境界”一词,他在《人间词话》中一开端就曾特别提出“境界”一词。 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王国维先生首先肯定了“境界”,继而他又将境界分类: 首先,在《人间词话》第三则中他说: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他将“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在第四则中,他又补充了二者的不同。 “无我之境,人惟境中的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王国维认为诗歌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分。我个人认为他所说的“有我之境”是指主体,存有“我”之意志,因而与外物有某种对立关系时的境界“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便都可视为“我”与”外物”相对立,外界之景物对“我”有某种利害关系之境界。所写的是“我”眼中之景,“我”存在于景物之中,景物之中渗透了”我”之感情。景物因个人情感而被著以色彩。客观景物受到个人主观感情的影响。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他所写的“孤馆”“春寒”“杜鹃”“斜阳”无一不对“我”有威胁,明显的表现了“我”与“物”的对立与冲突。 “有我之境”即是指当主体人已泯灭了自我之意志,因而与外物并无厉害关系相对立时的境界。是“以物观物”,“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如“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都可视为“我”与“外物”并非对立,外界之景对“我”并无利害关系的境界,但观赏外物的主人依然是我。在“无我之境”中,则“我”与“物”已无厉害相对之关系,而是“我”与“物”达到一种浑然合一的状态。所以是“以物观物,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所谓采菊,岂非是“我采”。所谓“见山”岂非明明是“我见”。但就其写作态度,两句诗实为“主观”。但就其所表现境界之全无“物”“我”之冲突而言。其性质却原具有优美之感的“无我”之境。《人间词话》删稿中说:“孝人论诗词存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悠然”二字的叙写便早已透露了“此种有真意”的一切感受。这两句十字中,绝不再描写“采菊”或“南山”景物。它概括的说出了这么一件事,有意无意点名了作者自己的感受。所以《人间词话》中的“无我”是“物”“我”之间没有冲突对立的一种境界而已,而不是说作品中绝对没有“我”。 其次,他将境界分为造境与写境。在《人间词话》第二则中写道:“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而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于自然;所写之境,而必邻于理想故也。”第五则说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篇一:《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文学院 杨钟沛 阅读书名:《人间词话》 版本信息:施议对译注王国维原著长沙:岳麓书社,20XX 年 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在高中的时候读过,不过那时候由于课业的负担,对于这些课外书也是“好读书,不求甚解”。到了大学,选了“民国学人与学术”这门选修课,老师讲到了王国维;又学了宋元文学,才加上开始学习文学批评,于是又开始重读这本好书。相较于中学时候的随意翻阅,此时的阅读除了会有理性的思辨,也会查阅一些相关的研究著述,获得更深厚的知识。 在阅读完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我真的觉得很畅快;其体例很有趣,不是非常严谨的成体系的清晰的大篇幅的学

术论著,而是采用了“则”的形式,每则里面,少则几句话,多则一两段话,论述一个词学乃至文学问题。这样散金碎玉式的文学评论方式,也和我们所学到的中国古代文学评论的方式如出一辙。那时正在复习教师资格证,我常常是边记诵繁杂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一边读读王静安的《人间词话》,真的是一种调剂。我阅读的是岳麓书院的版本,挺喜欢这版的,这本里面的主题部分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四卷(卷一:人间词话本编;卷二:人间词话删稿;卷三,人间词话附录;卷四,人间词话补录)。在四卷里面,针对王国维的写的文学批评,施议对现实都有注解,难能可贵的是,王静安在每一则文学批评里面涉及到的词,大部分施议对先生都在注释里面有全词的收录,方便了我们的阅读,于是,获取知识,有一种从点到线的感觉。另外虽然已经学过了宋元文学,不得不说,因为《人间词话》里面涉及到的主要都是大家,所以里面的许多词真的很优美,很有意境,读起来感觉很诗意。 学术界里面关于《人间词话》的研究有很多,其中有一个非常大的研究热点就是在《人间词话》当中所提到的“境界说”。在《人间词话》的开篇第一则,便是开宗明义式地提出了这个观点: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

《人间词话》“三境界”中的意志主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eb12589201.html, 《人间词话》“三境界”中的意志主义 作者:刘萱仪 来源:《神州·上旬刊》2013年第02期 摘要:王国维的学术成就贯通中西,其对于西方哲学思想的涉猎以叔本华为甚。《人间词话》的“三种境界”不仅是对文学批评的深入体察,同样深刻暗合了叔本华的意志主义哲学。从某种角度上讲已经脱离了文学批评的层次,表达的其实就是叔本华“意志”,“痛苦”和“厌倦”这三种哲学概念。 关键词:王国维人间词话叔本华意志主义 一、王国维的哲学思想背景 贯通中西的学术成就反映了西方哲学对于王国维学术思想的重要影响,其中以叔本华的意志主义哲学为甚。王国维对叔本华思想的认识来自于他在东文学社时期的哲学涉猎。他本拟赴日本学习理科,却因病回国,弃科学而专力于哲学之研读,后又转及于文学和美学。而他对叔本华哲学的理解又与他忧郁悲观的天性不无关系,他在《静安文集续编·自序》中说:“体素羸弱,性复忧郁,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吾前。”这无疑也是他对叔本华哲学有深刻理解的重要原因。 王国维先生曾在其早期的杂文《评论》中以叔本华的哲学评论《红楼梦》,这篇文章是以叔本华的哲学与美学观点为依据写的一篇文学批评的文章。他根据叔本华的思想,认为“欲”是生活的本身,先于人生存在并且永恒,《红楼梦》的价值在于写出了人生痛苦的解脱之道。无独有偶,王国维不唯用叔本华思想指导其对《红楼梦》的研究,在研究词的时候也用到了与叔本华齐名且哲学体系相同的尼采的思想,《人间词话》中评李后主词时就直接提到了尼采。此外,在《宋元戏曲考》中提出了“悲剧论”,而他的诗词更是体现了深刻的西方哲学思想。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评论》作于1904年,而《人间词话》发表于1908~1909年的《国粹学报》上。这个期间正是王国维的阅读及研究经历了哲学,教育学,伦理学而转向文学和诗词的过程。《人间词话》的写作,发表,整理正是这一阶段的后期。笔者以为,人间词话中广为人知的“三种境界”尤其体现了叔本华哲学对于王国维文学批评的影响。 二、“三种境界”的意志主义发微 本文拟讨论的“三种境界”出自《人间词话》第二十六则:“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此“三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5篇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5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人间词话读后感1 读第一版的时候,这本书给我的印象只是王国维的一段段评论,正文下面一条条平息、注释里一首首词作、一位位词作家和词评论家----完全凌乱的文字,“花非花、雾非雾”,所谓此话,在水一方,只能遥望。再读几遍就会发现,此书形散而神不散,果然“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辞脱口而出而无娇柔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言气质神韵不如言境界”。例如王伟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国维谓之“此等境界,可谓千古壮语”。 王国维还指出,境界有理想和写实之分,又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分。“有造境,有写境,次理想与现实二派所之由分。然二者偏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比合乎自然,所写之境,必邻于现实之故也。”就像冯延巳的《醉花间》词“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俊朗清雅,能够感动别人的永远是对真实的升华,而不是纯粹的虚构与写实,这正是美的根基所在。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这,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王国维所谓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即入门前茫无头绪,求索无门的

疑惑与痛苦,第二种是叩门时以苦作舟、以勤为径、上下求索的执着与忍耐。第三种则是功夫到家参透真谛的喜悦与释然。王国维这段话鞭辟入里,假使晏、欧诸公在世,想也不得不叹服王氏的才情与睿智吧。 只是,这三种境界又有几人能够通通尝遍呢?有的人未上高楼,就已经先叹息驻足了,更何消说为伊憔悴、蓦然回首呢? 学术知识如是,人生目标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为了寻找、追求人生目标,先迷茫、后奋斗,继而反思,最后达目标,然后接着进行下一次的追寻。人生目标并不唯一,但无论多少,成功的人生旅途中都交织着矛盾、执着与喜悦。用王老的话:给自己一个定位。我们现在处于上下求索的阶段,或曰“潜龙勿用”。希望有一天,我们会乘千里风破万里浪。 人间词话读后感2 《人间词话》宛若月下纷扬的落花,华美绝伦却又悲喜交集。----卫琪 《人间词话》以小段形式呈现,甚至是只言片语,但其间不断流露出作者犀利见解的睿智。那些诗文的巨匠所创造的千古绝句与王国维的深刻见解穿过历史合二为一。那宛若天成时而震撼人心的诗句加之王国维的唯美语句使《人间词话》散发出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平静了那些在喧嚣尘世中躁动的心灵。让那些被光明与黑暗折磨的筋疲力尽的人们找到了一处歇脚之地。 想要全面的了解《人间词话》就必须了解作者王国维。王国维给

《礼记》学记原文及译文

《礼记》学记原文及译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 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 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 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 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 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 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 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 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 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 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 不刑,其此之由乎!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读第一遍的时候,这本书给我的印象只是王国维的一段段评论、正文下面一条条评析、注释里一首首词作、一位位此作家和词评论家----完全凌乱的文字,“花非花、雾非雾”,所谓此话,在水一方,只能遥望。再读几遍就会发现,此书形散而神不散,果然“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辞脱口而出而无矫揉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按这本书的论述重点进行归纳整理,发现全书主要讨论了如下几大问题,最核心的,一是境界理论,二是历代词评。 先来说说境界理论,上卷的1-9节均是还有下卷的第13节均讲此理论,王国维认为治学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治学第二境界是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王国维则别有用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治学第三境界是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梁启超称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这是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已无交涉。王国维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无劳纠葛”。他以此词最后的四句为“境界”之第三,即最终最高境界。这虽不是辛弃疾的原意,但也可以

《人间词话》读后感_读书心得范文

《人间词话》读后感_读书心得范文 《人间词话》是近代极富盛名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它集中体现了王国维的文学、美 学思想,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史上的里程碑作品。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王国维人间词话读后感,希望你们喜欢。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可不历三种之阶级:「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 天涯路。」(晏同叔《蝶恋花》此第一阶级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欧阳永叔《蝶恋花》此第二阶级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辛幼安《青玉案》)此第三阶级也。——王国维 王国维的这三境界是我读师范时所了解的,当时就对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产生了浓 厚的兴趣。这次有幸拜读后,顿觉词的世界是如此之大,如此之深,当你遨游其中使你会发觉自己的渺小与无知。 王国维一生在考据、哲学、文学评论等多方面成就俱佳,然而他对自己写词的工夫尤 其自得,曾说过这么一段雄视百代的话,他说:「余之于词,虽所作尚不及百余阙,然自 南宋以后,除一二人外,尚未有能及余者。」王国维说这话的时候刚满三十岁,只写过百 来首词,就轻易把八百年来的词人几乎全不放在眼里,写作能写到这等份上,先不说历史评价如何,就算清狂自信也够透彻的了。 这位生于一八七七年,卒于一九二七年,在他五十岁的壮盛之年,跳入北京颐和园的 昆明湖没顶而死,其一生就是对人生问题不断追索讨问的过程。有人说他是逊节于清朝的遗臣,有人说他是忧心世道的烈士,也有人说他只是受不住罗振玉这位师长的长期欺压,一口怨气咽不下去,就投水自尽了。王国维戏剧性的死亡对历史学者而言是举足轻重的, 但对于写作或画画的人而言,他所留下的文字比他个体生命的终始短长更重要。 《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是王国维文学批评的代表作,在 清代众多的词话中,《人》以其见解之新颖,理论之独创熔中西美学、文艺思想于一炉, 突破清代文坛某些学派的门户之见,独树一帜,为中国美学、文艺理论研究开创了一条新路,在中国学术思想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虽为论词而作,但涉及的方面很广泛,不限 于词,“可以作为王氏一家的艺术论读”(夏承焘《词论十评》),它突破清代词坛浙派、常 州派的门户之见,独创一派。 这《人》是在探求历代词人创作得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自己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的 切身经验,提出了“境界”说,为王国维艺术论的中心与精髓。境界说在《人间词话》中提 出一个观点,即文学作品的意境是由作品所描写的生活实际和它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 致而形成的,是主观和客观,理想和现实,情感和理智的统一所谓境界「非独谓景物」,

翻译中的形式与内容摘自《英汉翻译实践要略》

翻译中地形式与内容摘自《英汉翻译实践要略》 1.2.7 形式与内容地和谐统一 在阅读相关地翻译著述时,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对翻译究竟应该是重形式还是重内容地观点不一.那么,作为从事翻译实践活动地译者,我们应当如何在翻译实践活动地过程中处理好形式与内容之间地关系,如何比较恰当而准确地传递原文承载地信息? 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国内外翻译界长期争论地一个焦点问题,即翻译理念地取向问题,如直译与意译、形似与神似、异化与归化、形式与功能、语义与交际等等.尽管这些中西译论在概念上有同有异,但总地说来,都是建立在二分法地基础之上,没有跳出二元对立地思维定势.有关此类争论地著述有很多,感兴趣地读者可以去阅读,我们在这里没有必要再对相关论说做出综述,只欲从不同地角度和层面出发,依据翻译活动地实际情况,来分析、探讨 模式. 谈到地了他对此类译文地感受: 读地时候,根本没有阅读地快感,脑子里也没有形象地画面感和丰富地联想,只为那干板直硬地翻译揪掉了不少头发,有地词语直译得令人发指,有地词语我这辈子根本没有见过,完全是翻译家地发明.那完全是满嘴外国话地汉语,让人生疏地不得了! 这样地作品哪里还能愉悦读者,阅读简直变成了一项任务!(王刚2010) 诚然,在原语和译语里地确也会存在一些类似地表达方式,因为人们不分民族和地域,其生存环境、物质条件、生活经历、七情六欲等等有许多相通之处,对于基本相同地客观世界地认识大体是一致地,对客观世界地表述和描写方法也会有类似地情况,正因为如此,才存在着翻译活动地基础.但是,就翻译地本质而言,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地异同是相对地,翻

译地跨文化信息传递本质是绝对地.也就是说,在翻译某种类型地作品地过程中,如果遇到两种语言有类似地表达方式,无论其数量有多少,那也只是偶合现象,与翻译地本质无关,不能因此就产生模糊地认识,以为原语地文字表现形式与译语地文字表现形式二者之间有直接地对应关系,就以为翻译是两种语言文字表现形式地简单、机械地对应转换.译者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不仅会给自己在翻译实践活动中造成理解上地问题和表达上地困难,而且可以说,其翻译能力永远也不可能得到实质性地提高. (篇幅有限,译例分析例略.)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地语言体系,两种语言地信息传递机制存在着本质上地差异,具有各自特点鲜明地构形与传意有机统一地信息传递模式.译者要想忠实地再现原文地语言风格和形式特点,就没有必要,也不应该机械地对应着原文地文字表现形式本身来翻译.大家试想,

(完整版)《学记》原文及翻译

《学记》今译 内容选自:刘震.《学记》释义.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另可参见:傅任敢.“学记”译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xiao)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今译:执政者能够对国家大事深谋远虑,及时发布政令,能够礼贤下士选贤任能,这样可能博得一些小的声誉,但还不能耸动群众的听闻,动员起群众。执政者能够尊敬贤能的人,怀柔远方的人和被疏远的人,他就可能耸动群众的听闻,动员起群众,但还谈不上教化人民。执政者如果想要教化人民,培养起良风美俗,看来只有通过兴教育办学校才能达到目的。(页6)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yue)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今译: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为完美的玉器。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道理,不能走上天理伦常的康庄大道。所以,从古以来的帝王,要建立国家,统治人民,就必须首先抓紧教育。《尚书·兑命》篇说:“统治者应当始终不忘重视教育”,就是这个意思。 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敩(xiao)学半。其此之谓乎。(页11-12) 今译:即使有了美好的菜肴,不亲自品尝,就无从知道它的美味。即使有了极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无从知道它的奥妙。所以说,只有通过学习实践,才能发现自已有欠缺;只有通过教学实践,才会感到疑难困惑。知道自已有欠缺,才能回头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感到疑难困惑,才能自强不息,用心钻研,不敢怠惰。所以我们说,教与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尚书·兑命》说:“教相学科占一半”,就是这个意思。(页16) (注:“教学相长”的本意如上所述。但现在也有关于“教学相长”的所谓“引申义,即:“教学相长”是指教师的教育和学生的学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原文: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sui)有序,国有学。 今译:古代的教育体制:每二十五家为闾,设立“塾”。每五百家为党,设立“庠”。每万二干五百家为遂,设立“序”。在国都设立大学。(页22) 原文: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今译:大学每学招收学生,每隔一年才考查学生的学习成绩。第一年考查是否能正确理解教材,

《人间词话》赏析

《人间词话》赏析 《人间词话》全赏析(一) 1.《诗蒹葭》①一篇,最得风人②深致。晏同叔③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④意颇近之。但一洒落,一悲壮耳。 注解: ①《诗经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遡洄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遡洄从之,道阻且右。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②风人,即诗人。《诗经》中有十五国风,其作者被称为为风人,后成为诗人的代称。 ③晏同叔,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少年时即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宋仁宗的时候,官至宰相。死后谥号元献,因又被称为晏元献。他是北宋初期的重要词人,欧阳修、范仲淹等著名词人或出其门下,或为其幕僚,因此晏殊又被后人推为“北宋倚声家初祖”。晏殊工于造语,其一生安逸富贵,故而他的词作雍容和缓,温润秀洁。虽然内容多是抒写相思离别之苦,含情凄婉,但是忧愁之中往往透露出对人生的反思和感悟,深为后人称许。 ④《鹊踏枝》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天长水阔知何处。 词牌解:《鹊踏枝》:本唐教坊曲,玄宗开元、天宝间人作。唐人以鹊声报喜,乃命为曲名。又作“雀踏枝”。在敦煌曲子词中还保留有《鹊踏枝》的原貌:“叵耐灵鹊多满(谩)语,送喜何曾有凭据。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休共语。 比拟好心来送喜,谁知锁我在金笼里。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此词七言八句,多加衬字,自五代起则完全演为杂言(如晏殊词)。入宋以后,则易名为《凤栖梧》、《卷珠帘》、《蝶恋花》、《黄金缕》等十余种。其中以《蝶恋花》之名最为通行。晏殊所作此词,实际上即宋人所谓《蝶恋花》。)今译:《诗经蒹葭》一篇最能体现诗人深远的情致。晏殊的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其意境与《蒹葭》一篇很接近。只是《蒹葭》诗体现了洒脱自然之美,晏殊词体现了悲壮之美。 赏析:同是怀人之作,《蒹葭》妙在一个“遡”字和一个“从”字,情之所致便发言为声、付之于行,相思不受羁绊,求偶无须讳言,如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一般朴实、真挚、自然。晏殊之词,炼得一个“凋”字,一个“独”字,一个“尽”字。天涯茫茫,长路漫漫,秋风渐起,伊人远隔,天气之凉比不得思念之苦,河汉之遥平不了肠中之热。眼欲穿时肠欲断,秋风起时偏蹬楼,欲言无语更无人听,思念注定是无法被分担的痛苦,一切的一切在无可奈何之中变得难以承受,于是此种悲苦在苍茫的天地之间,在

(精选)浅析“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论《人间词话》意境说

浅析“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读王国维《人间词话》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有境界则自成千古。纵观五代、北宋之词,莫不谨遵其道。王国维《人间词话》以独特的审美眼光,从物我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上深悟词人在作品中“自我”意识的流露和“忘我”境界的表现,因而提出了“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的观点。并以此评判前代诗词作品,把“意境说”又往前推进了一大步。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诗人感受与自己没有利害关系的景物,于是自己的内心情感关注到各管景物之中的一瞬间,由物我两忘至物我统一,客观之物带上了“我”的色彩。 以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为例: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园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词的上阕大意为:晨雾浓郁,看不到远处的重楼高台,月光朦胧,看不清夜色里河边的渡口,向往的世外桃源又到何处去寻找呢?独处客馆,春寒逼人,夕阳西下,杜鹃催归,宦游之人又怎能受得了这情这景的折磨!写浓雾,写夜月,写斜阳,喻愁绪、喻情丝;写渡口,写寒馆,写杜鹃,喻乡思,喻归心,一景一物,无不染上诗人的主观色彩。诗人贬职削官后的惆怅,孤栖异乡的凄苦,往事不再的失望,

使他内心蕴藉浓浓的乡愁乡思,而又把这些主观的情感贯注到眼前的事物中,使这些景色都产生了感情,似乎和诗人共享孤寂凄苦。因而“楼台”因“雾”而失见,“渡口”披微光而不明,憧憬的“桃源”(理想境界)也无“寻处”,相伴的是冷清的客馆,惹人愁烦的春寒,再加之“斜阳里”声声催归的杜鹃。特别是最后一句“杜鹃声里斜阳暮”几可与咏羁旅的名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媲美。词的下阕中“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郴江也具有诗人的离愁别恨,自怨自艾,为何要流下潇湘去,把诗人那种内心深处的凄苦、怨艾表达得淋漓尽致。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犹如“庄生晓梦迷蝴蝶”,蝴蝶是我呢,还是我是蝴蝶?诗人受到娴静、优美事物的惑染,从平静的心境中回味一种境界,在淡泊超脱中物我相对,这不是移情作用,而是诗人纯粹的直观感觉在领略客观景物的结果。在无我之境中,诗人与景物表面上两回事,实际上是默然相契,诗人的心理和情趣是隐蔽的,深藏在与之相对的景物中,如陶渊明的《饮酒》诗第五首: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王国维人间词话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书目:《人间词话》王国维著校注徐调孚 作者简介: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 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所著的《人间词话》是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最负盛名的著作之一,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作为中国近代最后一位重要的美学和文学思想家,王国维先生深受叔本华,尼采等西方学者的影响,他把西方美学,文学理论和中国传统美学和文学理论相结合,在接受了西方美学思想洗礼后,构成了新的美学和文学理论体系,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古典文学精粹做了重新评论。这样,他既集中国古典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大成,又开中国现代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先河,作为新旧文学的分水岭,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先生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思想,即是“境界”说。并将其作为《人间词话》的核心内涵,全书开篇即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正所谓开宗明义,直入主题,并以之统领其他论点,作为全书的脉络,贯穿全部其他主张。“境界说”不仅是创作原则,也是批评标准,用来论断诗词的发展演变,评价词人的成就得失,作品的好坏,词品的高低。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王攸欣在《选择、接受与疏离——王国维接受叔本华、朱光潜接受克罗齐美学比较研究》一书中说:“王国维寥寥几万字的《人间词话》和《红楼梦评论》比朱光潜洋洋百万字的体系建树在美学史上更有地位。” 纵观全书,粗略读之内容看似简略、分散,不成体系,称不上宏篇。细细读来却发现品评得当,恰到好处,有的一笔勾勒点到为止,有的则深入其理,详加分析论证,绝对称的上“评的有理,评的独到”。下面稍列几点,以作分析。 壹: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作为全书的开篇,开宗明义,直接提出全书的核心观点“境界”说,认为境界是表现诗词的最为重要的方面,可以理解为:无境界,不诗词。只有有境界,诗词才能充分完成作者的情感表达,形成诗词本身的意境,使其具备一种意蕴,才能和读者共鸣,有境界格调才能更上一层楼,才能具有流芳百世的可能。五代、北宋诗词之所以兴盛,长久的原因,正在于此,对五代、北宋诗词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