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三维地质建模的几点认识

三维地质建模的几点认识

三维地质建模的几点认识
三维地质建模的几点认识

严格的讲,地质建模已经不能算是很新的技术,在国外,地质建模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引入EsrthVision以来,也已经发展了快二十年。但回顾一下地质建模在油田开发中的作用,我们不难发现,目前的三维地质建模主要有两个作用:一个是为数值模拟提供基础模型,第二是用于油藏的整体评价,例如油藏勘探开发的风险评价。但三维地质建模一直没能深入到油田的生产中。就像许多搞生产的人评价的:好看,但不中用。

在另一方面,油田开发地质研究工作中,目前还没有十分有效、先进的技术。油藏地质研究还主要依靠手工编制的厚度图、油藏剖面图、连通图等。十分需要新的技术的补充与提高。在整个开发阶段地质研究工作中,唯一可以称为新技术的就是三维地质建模。因此三维地质建模完全可以在开发阶段地质研究中起到更为突出的作用。实际上,三维地质建模应该,也完全可以成为油藏开发阶段油藏精细描述和生产措施部署的核心技术。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马特龙把地质统计学引用地质研究以来,地质统计学就成了地质建模的核心。但是几十年的实际应用也表明,单纯依靠地质统计学是不能把三维地质建模更深入的引入到油田的开发生产中的。

如何更多的发挥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作用,真正使其成为油藏开发阶段油藏精细描述和生产措施部署的核心技术是每一个从事三维地质建模工作的人必须经常琢磨的问题。

三维地质模型中的不确定性:

由于地质体的复杂性,三维地质模型中的不确定性是固有的,不可回避的。面对不确定性,擅长地质统计学的专家更喜欢从统计的角度对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和评价。这在油藏整体评价阶段是正确的,但当我们把三维地质模型直接应用于生产的时候,又是远远不够的。例如从统计学的角度,可以利用随机模拟技术得到多个实现,通过多个实现的分析,对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和评价。但对于生产来说,我们有可能根据多个实现钻探多套开发井网吗?生产需要的是一个确定的模型。因为生产方案只能有一个,生产措施方案只能有一套,钻探井位也只能有一套。我们也可以计算出一个最大概率的模型做为最终的结果。但这个最大概率模型就真的更接近于地质体的实际状况吗?有生产经验的人都可以很容易的给与否定的回答。因此要想让地质模型能够被直接从事油藏开发生产的技术人员所接受,更合理的出路是想办法(通过更为充分的基础地质研究和基础数据的应用)尽量降低模型的不确定性。从而为生产方案提供一个更为合理可靠的(而不是多个等概率的)参考依据。

要想做到这一点,出路显然不在于更为合理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参数上,而是更为充分合理的应用地质、物探基础数据。

三维地质建模与基础地质研究的结合

若要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直接应用到油藏开发生产,必须也能够与油藏地质研究相结合。

下面的图片是一个华北油田的例子。我认为是一个将三维地质建模直接应用于生产研究的很好的例子。

由于渤海湾盆地沉积、构造的复杂性,在许多区块地层对比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尤其是断点的对比,出现50m左右的误差是很平常的事。但断点对比的不准确,会直接影响到断层两侧油藏关系的认识,并进而影响到生产措施的实施。在利用最初的地层对比方案建立断层模型的时候发现,两条主要断层的断点是分散在断层模型两侧的,显然这是由于地层对比的误差所导致的。对于常规建模工作来说,我们完全可以不必考虑所有的断点,只要根据多数断点建立起一个平均的断面就可以。如果出现不准确的问题,哪是地层对比人员的事,不是我们的责任。但油田采油厂的人从生产要求的角度出发,采用了断层建模与地层对比相交互的方法。即通过Petrel的断层模型找出与断层面不吻合的断点,然后对断点进行重新对比。经过多次的反复,最终将所有的断点都收敛到了一个断面上。其结果不仅使断层模型更为准确,也帮助解决了地层对比工作中长期存在疑问。从而使建模技术很快的被油田一线生产人员所接受和喜爱。

三维地质模型的可靠性分析:

通常,在如何评价地质模型的可靠性方面更多的是从地质统计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例如储量计算、多实现的统计分析等,但这些都只是数字上的计算,从建模理论和纯学术研究的角度并无不可。但如果让生产上认可我们所建立的模型,并将模型应用到生产中去,就不能只是这些统计上的数字,因为有生产经验的人都知道计算概率大的模型并不一定是与地下地质情况最吻合的模型。检验的最好标准与生产动态数据进行对比,模型必须与油藏的生产情况相吻合。

下面的附图是一个单砂体模型,总厚仅15m,内部有一些泥质夹层,。模型完成后将过井剖面与生产曲线进行了对比。从生产曲线反映出,由于井轨下面的夹层隔挡,虽然井轨离油水界面很近,但并没有形成水锥,产油量和含水都比较稳定,而相邻无夹层井区含水上升很快,形成了水锥。从而证明了夹层的可靠性。

模型计算时采用了最普通的SEquence Indicator方法。但在前期的基础工作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沉积韵律层的细分与对比(15m的砂层被细分为三个韵律层)、精细的地震解释、测井曲线的重新处理、砂体的细致识别与划分(综合了岩芯、电测、试油等)、地震属性的分析与标定、模拟计算中地震属性参数的合理应用等。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模型的可靠性并不是靠统计计算的各种分析得到的,而是靠大量的扎实的基础地质研究工作。

地质体三维可视化表达的现状与趋势

地质体三维可视化表达的现状与趋势 地质体的三维建模与可视化融合基础的地理数据、钻孔数据、物探解译剖面数据,利用相关技术构建三维空间数据场,采用硬件技术实现立体化。它运用可视化技术揭示了地下世界,是地质学的前沿课题之一。以可视化技术为基础,地学问题为核心,通过地质专家的逻辑和形象思维,地质信息的三维动态的反馈来分析相关的地学问题。由于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同时又缺乏时势性的实际问题,这也致使地质三维建模技术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1 地质体的三维可视化 1)可视化。可视化是一个心智处理过程,主要是促进对事物的观察力及建立概念等。 2)地质体三维可视化。是地学可视化的一个分支,它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地下地质矿体的三维空间可视化实现。 3)地学可视化。地学可视化是关于地学数据的视觉表达与分析,是科学计算可视化与地球科学结合而形成的概念,是关于地学数据的视觉表达与分析。 2 现状

2.1 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数据可视化的发展,应用计算机技术,使得地质三维技术在国内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地质体的可视化在国内基本上都是以2D的形式出现的,很少有3D。目前,真正的地质体可视化还不很成熟。目前国内的三维地质系统有:地大的GeoView 以及东方泰坦有限公司的TitanT3m,南京大学与胜利油田合作研发的SLGRAPh以及中国油田大学的RDMS关于高校的发展有:成都理工大学黄润秋教授等人结合大型水利工程研制开发岩体结构三维建模,建立了一套岩体结构信息管理信息系统。还有曹代勇等人基于Ope nGL提出了相关方法并应用在了三维地质模型的可视化研究上。国内的地质三维可视化技术软件在功能的实现以及功能的完备性上差于国外的技术,比如空间分析和配色方案上仍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当前国内主要是对在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实现过程上对一些具体的算法的研究。由于现在地质工作在不断的深化,实际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化,国内研发地质信息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研究与需求,而国外三维建模的软件对我国地质研究的针对性不强,无法满足地质生产和研究。国内开发的软件在地质工程中的应用较少,对复杂的工程地质结构体的建模能力的缺失,具体算法的实现的缺乏,导致 在很多工作中无法解决复杂多变的实际问题 2.2 国外研究现状

GOCAD 软件三维地质建模方法

GOCAD 软件三维地质建模方法 1建模方法 GOCAD 三维地质建模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构造模型(structural modeling)建模,一类是三维储层栅格结构(3D Reservoir Grid Construction)建模。 (1)构造模型(structural modeling)建模建立地质体构造模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建立构造模型能够模拟地层面、断层面的形态、位置和相互关系;结合反映地质体的各种属性模型的可视化图形,还能够用于辅助设计钻井轨迹。此外,构造模型还是地震勘探过程中地震反演的重要手段。 (2)三维储层栅格结构(3D Reservoir Grid Construction)建模根据建立的构造模型,在3D Reservoir Grid Construction 中可以建立其体模型;同时地质体含有多种反映岩层岩性、资源分布等特性的参数,如岩层的孔隙度、渗透率等,可对这些物性参数进行计算和综合分析,得到地质体的物性参数模型。 当采样值在地质体内密集、规则分布时,可以直接建立采样值到应用模型的映射关系,把对采样值的处理转化为对物性参数的处理,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存储量大、计算速度快的特点。 当采样值呈散乱分布,并且数据量有限时,需要采用数学插值方法,拟合出连续的数据分布,充分利用由采样值所隐含的数据场的内部联系,精确的模拟模型中属性场的分布。 图1-1孔隙度参数模型分布图 2 建模流程 2.1数据分析 (1)钻孔、测井分布及数据分析 支持三维建模的数据主要为钻孔和测井。由于对区域范围和建立三维地质建模的精度要求不同,得对所得到的钻孔、测井的分布和根据其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是的必要。根据钻孔、测井的分布范围和稠密程度可以大致确定地层的分布界限,对钻孔较少区域采取补充钻探或者采用其它方法进行处理。 (2)地质剖面

地质体三维建模方法与技术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地质体三维模拟技术和应用软件开发的现状,由此提出了不同领域地质体 三维建模的数据需求、技术流程和主要建模软件的数据接口;详细阐述了Micmmine、surpac、Mapgis、3D-Grid等三维地质体模拟软件在矿山、地下水、城市地质等领域的应用实践和示范工作,以及提交的相 应三维模型成果;并对今后如何展开相关工作提出了建议。 本书可作为开展三维地质建模工作的指导用书,同时亦可作为地质及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参考书。 【节选】 (一)地下水三维地质建模所需数据类型 在地下水三维地质建模中,会涉及的地质现象主要有:地貌(或地形)、地层、褶 皱、断裂、透镜体及侵人体等,为刻画这些地质现象,就需要用到地表数字高程模型数据 (DEM)、遥感影像数据、地理信息数据、钻孔数据及剖面数据等。具体来说,为刻画三 维模型中的各种地质现象,需要的相关数据包括以下几种: 1.地表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 地表数学高程模型数据用于生成三维地质结构模型顶面(地表面),此部分数据可以 从测绘主管部门获取或向国家测绘局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购买,从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购买的 数据属于标准数据,数据以ARCINFO数据格式存放。DEM数据比例尺有多种,其中,全 国的1:25万数据库在空间上包含816幅地形图数据,覆盖整个国土范围,国外部分沿国 界外延25公里采集数据。地貌统一在TERLK层中存放,包括等高线、等深线、冲沟等, DEM等高线的等高距,在全国范围内共分40 m、50 m、100 m三种,使用时可参照等分 布图确定。对于标准数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数据格式转换、比例变换、投影变换等多种 处理。 另外,如果不能获取现成的DEM数据,也可以自己使用专门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用 地形图生产。即把纸质地形图数字化及几何纠正校准,然后进行高程信息的提取——对等 高线进行屏幕矢量跟踪并对等高线标赋高程值,同时编辑、检查、拼接以生成各种拓扑关 系,最后用软件进行内插值、裁剪生成DEM数据。 2.遥感影像数据

地质建模软件介绍

地质建模软件介绍 康文彬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高速发展,传统工程地质学领域在地勘成果信息化设计方面渐渐形成了初步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工程勘察全过程提出了一体化设计需求。实现工程三维地质信息建模与分析的目标,对工程全生命周期以三维地质模型作为支撑,将能够实现各方面的多种需求,而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更为快速和准确、方便、直观的体现地质体的三维信息,还可以利用其剖切的功能实现二维图件的快速绘制。本文主要对地质建模理论和现有地质建模软件相关情况进行简要客观的介绍。 关键词:地质软件 1 三维地质建模的必要性 长久以来,对于地学信息的表示和处理都是基于二维的,通常将垂直方向的信息抽象成一个属性值,其实质就是将三维地质环境中的地质现象投影到某一平面(XY平面、XZ平面或YZ平面)上进行表达,称为2.5维或假三维,它描述空间地质构造的起伏变化直观性差,往往不能充分揭示其空间变化规律,难以使人们直接、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感受具体的地质情况,越来越不能满足工程设计和分析的需求,因此,真三维处理显得愈来愈迫切。与此同时,众多新型勘探手段的应用,诸如地震勘探、探地雷达、遥感,以及地球化学勘探等,致使各种地质资料急速膨胀,迫使地质工作者不得不采用新的手段来综合利用这些信息。因此,空间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技术的研究是计算机在工程地质领域应用的一个必然趋势。 1994年加拿大学者Houlding最早提出了三维地学建模(3D Geosciences Modeling)的概念,即在三维环境下将地质解译、空间信息管理、空间分析和预测地质统计学、实体内容分析以及图形可视化等结合起来,并用于地质分析的技术。工程地质三维建模及可视化技术借助于计算机和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直接从3D空间角度去理解和表达地质对象的几何形态、拓扑信息和物性信息,这对工程决策和灾害防治意义重大,已经成为岩土工程科学、工程地质学、数学地质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三维地质建模体系大致概括为地质数据处理、地质体建模和模型应用三个阶段。为充分了解现有三维地质建模软件的相关情况,选取满足当前工作使用需求的软件进行地质模型的创建,有必要对相关理论及各软件的相关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矿床三维地质模型构建

前言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三维建模技术旨在利用对地质实体的三维建模实现地质实体三维可视化,使抽象的矿体数据转化为清晰的三维模型,从而更明显的揭示矿体的形态分布规律,方便研究工作的进行。同时,通过三维建模可以使得传统的二维平面上的工程设计清晰直观的展现在三维空间中,有利于矿床生产,也有利于环境评估。因此矿体三维建模技术在国外的矿山工作、学生教育、科研工作中有着极其广泛的使用。但是国内的矿山建设大部分依然停留在二维平面设计的基础上,很少利用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辅助生产研究工作,在国内同样也没有合适的国产三维建模软件适用于矿山实体建模。因此研究地质实体三维可视化技术与国内矿山科研生产相结合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研究区域西起阿尔金断裂,东止于哇洪山—温泉断裂,北与柴达木盆地相交,南以昆南断裂为界与可可西里巴颜喀拉造山带相邻。东西长约1500km,南北宽100—210km,总面积约为17万km2。为了更直观的提现矿床的形态分布以及变化特征,帮助矿山研究,辅助矿山生产、设计工作。解决大规模矿山的生产难题,提高生产效率,本文将以夏日哈木铜镍矿床为例利用国外软件surpac,展现整个模型的建立过程,并利用软件功能进行矿体储量估算,为该矿床今后的工作提出建议。最后,归纳总结surpac在矿山建设中的方法,展现具体的操作过程,以及三维可视化矿山的成果。既作为夏日哈木铜镍矿工作的一部分,同时也以此为例说明surpac在矿山建设中的应用,同时找出研究中的问题,为surpac在国内的完善提出建议,促进国内三维可视化矿山的普及。 摘要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三维建模技术旨在利用对地质实体的三维建模实现地质实体三维可视化,使抽象的矿体数据转化为清晰的三维模型,而更明显的揭示矿体的形态分布规律,方便研究工作的进行。同时,通过三维建模可以使得传统的二维平面上的工程设计清晰直观的展现在三维空间中,有利于矿床生产,也有利于环境评估。 在Surpac中,地质数据库的建立是基础,矿体及地质体的三维建模是核心,块体模型的建立和矿体储量的估算是推广和应用。本文对青海省夏日哈木铜镍矿床进行了三维可视化研究,并建立了

S-GeMs软件基本原理及三维地质建模应用

目录 第一章 S-Gems软件简介及建模工区概况 (2) 1.1 S-GeMs软件的基本概况 (2) 1.2 建模工区及地质背景简介 (2) 第二章数据的导入及基本分析 (3) 2.1 数据的格式及导入操作 (3) 2.2 数据分析及处理(正态变换) (4) 第三章各变量的变差函数分析 (8) 3.1 变差函数的基本原理 (8) 3.2 S-GeMs软件变差函数分析模块及基本操作简介 (8) 3.3 变差函数分析结果 (10) 第四章三维沉积相建模 (14) 4.1 三维沉积相确定性建模(指示克里金方法) (14) 4.2 三维沉积相随机建模(序贯指示模拟方法) (15) 第五章三维储层参数建模 (20) 5.1 协同克里金方法(cokriging)三维储层参数确定性建模 (20) 5.2 协同序贯高斯模拟方法(cosgsim)三维储层参数随机建模 (22) 第六章 S-GeMs软件建模的优越性与局限性 (26) 6.1 S-GeMs软件建模的优越性 (26) 6.2 S-GeMs软件建模的局限性(约束条件) (26) 参考文献 (27)

S-GeMs软件基本原理与三维地质建模应用 ——《地质与地球物理软件应用》课程报告第一章 S-Gems软件简介及建模工区概况 1.1 S-GeMs软件的基本概况 S-GeMS(Stanford Geostatistical Modeling Software)是Nicolas Remy在斯坦福大学油藏预测中心(SCRF:The Stanford Center for Reservoir Forecasting)开发的一套开源地质建模及地质统计学研究软件。2004年首次发布,其后进行了更新和升级。该软件包括传统的经典地质统计学算法和新近发展的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由于操作简单、源代码公开,而且有二次开发的接口,因此日益成为继Gslib之后又一重要的地质统计学研究和应用软件。 1.2 建模工区及地质背景简介 已知建模工区的范围沿x、y、z方向为1000×1300×20米。三维网格数为100×130×10,网格大小为10×10×2米。主要沉积的砂体为发育在泛滥平原泥岩上的河道砂体,且河道砂体近东西向展布。另有部分河道发育决口扇砂体。工区第6网格层的沉积相切片如图1所示。 图1-1 建模工区中部沉积相分布图 本次实验共提供350口井的井数据,所有350井均为直井。垂向上每口井分为10个小层,每层厚度为2米,如图 2 所示。

地质体三维建模方法与技术指南

地质体三维建模方法与技术 指南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地质体三维模拟技术和应用软件开发的现状,由此提出了不同领域地质体 三维建模的数据需求、技术流程和主要建模软件的数据接口;详细阐述了Micmmine、surpac、Mapgis、 3D-Grid等三维地质体模拟软件在矿山、地下水、城市地质等领域的应用实践和示范工作,以及提交的相 应三维模型成果;并对今后如何展开相关工作提出了建议。 本书可作为开展三维地质建模工作的指导用书,同时亦可作为地质及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参考书。 【节选】 (一)地下水三维地质建模所需数据类型 在地下水三维地质建模中,会涉及的地质现象主要有:地貌(或地形)、地层、褶 皱、断裂、透镜体及侵人体等,为刻画这些地质现象,就需要用到地表数字高程模型数据(DEM)、遥感影像数据、地理信息数据、钻孔数据及剖面数据等。具体来说,为刻画三 维模型中的各种地质现象,需要的相关数据包括以下几种: 1.地表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 地表数学高程模型数据用于生成三维地质结构模型顶面(地表面),此部分数据可以 从测绘主管部门获取或向国家测绘局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购买,从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购买的 数据属于标准数据,数据以ARCINFO数据格式存放。DEM数据比例尺有多种,其中,全

国的1:25万数据库在空间上包含816幅地形图数据,覆盖整个国土范围,国外部分沿国界外延25公里采集数据。地貌统一在TERLK层中存放,包括等高线、等深线、冲沟等,DEM等高线的等高距,在全国范围内共分40 m、50 m、100 m三种,使用时可参照等分布图确定。对于标准数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数据格式转换、比例变换、投影变换等多种处理。 另外,如果不能获取现成的DEM数据,也可以自己使用专门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用 地形图生产。即把纸质地形图数字化及几何纠正校准,然后进行高程信息的提取——对等高线进行屏幕矢量跟踪并对等高线标赋高程值,同时编辑、检查、拼接以生成各种拓扑关系,最后用软件进行内插值、裁剪生成DEM数据。 2.遥感影像数据 遥感影像是地球空问数据最直接、时效性最强的数据形式,模型的表面需要用影像数 据进行贴图,来表达真实的地表景观。由于影像数据的容量大,为了能够快速、高质量地进行显示,需要根据显示的范围、显示的比例选择分辨率最合适的影像进行纹理映射。一个模型可以有不同分辨率的多套卫星/航测影像数据,某些影像数据有可能只局限于某个局部。因此,在显示时,所有的影像数据都需要读入内存,以实现多分辨显示。这就需要在技术上做一些处理,比如图像格式的转换,根据显示分辨率和比例的不同,转换为不同分辨率的图像如BMP、TIFF、GIF等图像格式。 对遥感影像数据的处理主要包括对遥感影像的几何精纠正和不同分辨率影像数据的融合。一般使用遥感处理软件ERDAS和ENVI软件进行处理。遥感影像几何精纠正的目的

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

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 摘要:根据地质勘查的数据特点,利用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实现了以真三维模型来恢复地表以下地质体的结构、形态特征以及空间展布,能对其进行旋转、漫游、切片分析、虚拟钻探等操作,动态地研究其内部细节,了解目标对象与周围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地质信息的进一步定量分析、探索与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关键字:地质勘查三维可视化建模技术虚拟钻探 引言 在地质勘查工作中,地质工作者越来越迫切地希望建立一套完善的地质体三维可视化与分析系统,实现对地质体信息的三维可视化仿真,丰富地质勘查成果的表现形式,为地质信息的进一步定量分析、探索与利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随着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飞速发展,针对地质体的三维建模与可视化,综合运用三维仿真、数学地质、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科学计算可视化、计算机软件开发等成熟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实现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三维地质建模。 二.三维地质建模数据来源与特点分析 在三维地质建模中,用来反映地质体特征的数据来源多种多样,包括地质勘探数据、地球物理勘探数据、地球化学勘探数据、工程地质数据等等。 由于地质原始数据的多源性、离散性和定性特征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三维地质建模研究的发展。因此,在三维地质建模工作中需要耦合多源信息,对场区地质构造进行分析、解译,将定性描述的数据定量化,尽量以数值型数据和图形数据来进行表达,将离散不确定的数据通过各种插值拟合的手段转化为连续确定的数据,为三维地质建模提供合适的数据源。 三.三维地质建模的难点与关键技术问题分析 通过对三维地质建模数据来源与特点的分析可知,建立一个客观准确的三维地质模型必须满足三个条件:足够多的原始地质采样数据、能够真实反映复杂地下空间关系的地质解译分析、合适的数据结构。就目前复杂地质体的三维建模主要面临的困难可归纳为以下3点: (1)原始地质数据获取艰难。地质体通常位于地表以下,人们无法直接全面地观察到地质体的各种特征,往往只能通过物探、化探等手段获得地质体的部分特征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解释、推断来获得地质体的基本信息。 (2)地下地质体及其空间关系极其复杂。地质条件和地质作用复杂多变,在其影响下,地层被切割成不连续的空间分布,岩体内复杂的岩性变化,以及地

城市地质三维建模流程

三维地质结构建模 二,数据分析 1.了解当地情况:根据甲方提供的数据,了解当地的地质情况。特别是当地有断层、 软弱层、夹层等复杂地质体时,要根据文字报告,地质图,剖面图等确定复杂地质 体的范围,大小,以及切割地层的上盘,下盘。 2.确认甲方要求,反馈数据的有效性:在了解了当地的地质情况以后,还要进一步确 定甲方的要求。一般甲方的要求包括:模型要尽量多的利用甲方提供的数据;做出 的模型做切面,切块,要与原数据保持一致;模型的轮廓要满足甲方的要求;特殊 地质体的位置,范围,大小等要满足甲方的要求;模型体内不能有空的部分。另外,不同的客户还会有一些不同的要求。 明确了甲方要求以后,要重新审核一下甲方提供的数据,有异议的地方要尽快给甲方反馈,沟通,以免耽误下一步的工作进程。 3.构想模型:在明确了甲方的要求,并且熟悉了提供的数据之后开始构想模型。主要 包括对地质情况的理解(特别是一些复杂地质体的理解):一般从甲方提供的剖面 图中可以确定在特定区域内地质体的分层情况,同时参考地质图(剖面图)可以确 定一些复杂地质体的分布范围。建模的目的:一般城市地质结构建模分急促和地质 建模,工程地质建模和水文地质建模等等。在建模工作开始之前要确定甲方的目的。 总之,在完成了以上的工作就开始建模了,建模过程中要多思考,与甲方多沟通, 保证模型既精确又美观。 三,确定建模方法 按照方向(城市地质和矿山地质),以项目为例,简单分析几种建模方法,确定用哪种方法构建模型;包括其他平台 五,构建模型 1.基于约束剖面的钻孔建模 基于约束剖面的钻孔建模是根据钻孔和一些二维的约束剖面,来构建三维地质结构 模型的方法。其建模的操作和步骤可大致分为二维操作和三维操作两各部分。 (1)二维操作:二维操作的目的是为后面的三维操作做准备。通过二维系统将甲方提供的原数据转化为可以满足三维系统操作的点面数据。具体包括钻孔文 件(.drl文件)的生成;虚拟钻孔文件(.drl文件)的生成;剖面文件(.sec 文件)的生成;引导剖面(.sec文件)文件的生成;边界剖面(.sec文件) 的生成;剖面的修改和编辑。 a.钻孔文件的生成:理正数据(excel、access)格式的,可以通过二维系统操 作直接生成钻孔(.dll)文件。如果甲方提供的数据是mapgis或者CAD的 剖面图,可以根据剖面图的分层情况编写需要的钻孔文件。 b.虚拟钻孔文件的生成:在建模的过程中,有时我们需要添加一些虚拟的钻 孔来控制地层或者解决尖灭。虚拟钻孔的生成方法:先确定虚拟钻孔的坐 标和所在的剖面——在二维系统中打开剖面图——剖面图输入控制点坐标 完成坐标转换——在剖面图上添加虚拟钻孔——保存虚拟钻孔文件 c.剖面文件(.sec)的生成:一般甲方提供的剖面图多位mapgis或者CAD格 式的。将这些剖面图导入二维系统——剖面编辑——保存成二维剖面—— 编辑多边形,输入多边形属性(x-x-x格式)——给多边形的线赋属性—— 输入控制点坐标转换为三维坐标——另存为sec文件格式 d.引导剖面(.sec)的生成:为了解决地层的尖灭问题,有时需要添加一些引 导剖面。生成引导剖面的步骤:在合适的剖面上添加虚拟钻孔——将虚拟

三维地质建模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定边油田中的应用 petrel软件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建模软件诞生以来,建模软件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从刚开始的简单构造建模到现在的精细、复杂的建模,产生了很多建模软件。根据本设计要求,我选择斯伦贝谢公司的petrel 2009建模软件(如下图4-1)。 图4-1 petrel 软件模型建立界面 Petrel是一种三维可视化建模软件,在众多建模软件中它在国际上占主导有十分重要的地位。Petrel软件在地质建模方面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如地震解释、构造建模、岩相建模、油藏属性建模和油藏数值模拟显示等,因而使从事地质工作者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为石油工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为了满足油藏和地质工作者定位要求,Petrel中也采用了一些先进技术:有效的构造建模技术、精确的三维网格化技术、沉积相模型建立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 Petrel软件能够给开发工作提供详细的信息来使开发成本最大化地降低。它不仅能使人们对油藏内部细节的认识得到提高,而且能够准确描述透视油藏属性的空间分布、计算储层地质储量、估算开发的风险、设计井位和钻眼轨迹,发现隐蔽性油藏和剩余油藏[26]。同样重要的是,Petrel使管理者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方式来做开发决策,他们根据软件所提供的数字模拟及虚拟现实技术和专业人员一起通过现实资料与虚拟技术结合,认真研究目的层的储油物性和岩性,运用不同思路的模型建立和模拟结果,降低开发风险优化生产方式。Petrel软件能够为地

质模型的精细研究提供更快、更精确和更经济等优良的特性。 储层地质建模的步骤 储层三维建模过程一般包括以下环节:数据准备、构造模型、储层属性建模、图形显示,具体的储层建模的基本步骤(见图4-2)。基本数据一般有: (1)坐标数据:包括井位坐标、地震测网坐标等; (2)分层数据:包括各井的砂组、油组、小层、砂体的划分对比数据,地震资料解释的层面数据等; (3)断层数据:包括断层位置、断点、断距等; (4)储层数据:储层数据是储层建模中最重要的数据,其中包括井眼储层数据、地震储层数据和试井储层数据。 图4-2 储层建模流程图

三维地质建模

dynamics of fiuids in porous media properties of gas @oil reservoirs 这是我的一个工作总结,主要针对国内的地质建模工作的一些看法。因为不适合在专业杂志上发表,放到这里供大家互相交流。 虽然近些年三维地质建模工作在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经常把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称为油藏描述的核心,但在实际工作中却与真正的核心作用相差较远。一项技术若要称为核心,必须要对其它相关的工作起到指导和引领的作用,但目前国内对三维地质建模的认识与应用还经常停留在其它研究成果的集成与显示,或者只是为油藏数值模拟提供一个计算平台。甚至被许多人称为“好看,但不好用,不能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 另一方面,众所周知,在任何一个研究领域,若要获得大的进步和突破,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而在目前的油藏开发阶段地质研究中采用的主要方法依然是编制地层对比图、沉积微相图、砂体等厚图,油层连通图等传统的技术。但随着油藏开发难度的逐渐增高,这些传统的研究方法已经难以满足更为细致、深入的认识油藏地质特征的要求。而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是在油藏开发地质研究中可以称为新技术、新方法的极少数技术之一。因此若要在油藏开发阶段获得地质认识上的新发现和突破,三维地质建模技术能够,也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 1、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油藏描述中的主要作用 多年的实践表明,若要充分发挥出三维地质建模的作用使其真正成为“核心”,关键是要拓宽其应用范围,从简单的“模型计算”拓展为油藏地质研究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并将三维地质模型视为数据平台,以其为基础开展更为精细的地质研究工作。 (1)建立精细的三维地质模型,对基础地质数据有更高的要求,这种高要求会反过来推动基础地质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建立精细的三维地质模型,往往在构造解释、地层对比、测井解释等方面较常规油藏地质研究有更高的要求。在三维地质建模过程中通过与这些基础工作相交互,可以有效的提高这些基础工作的细化程度和准确程度。 (2)三维地质模型是对地质体的三维描述,它本身也是开展进一步地质研究工作的三维数据平台,完全可以起到相当于三维地震数据体在勘探阶段所起到的作用。在精细三维地质模型的基础上同样可以进行含油地质体的提取、隔夹层分布的分析等研究工作,从三维空间的角度研究储层的分布特征。

gms软件在三维地质建模中的应用

前言 GMS(Groundwater Modeling System)是种综合性的图形界面软件,是一个各种软件于一体的,能够从钻孔到地层结构、从平面到空间、从单元到系统的综合性、系统性、全面性的软件。不仅具有地下水模拟、地下水溶质运移模拟的功能,其在实现地质结构可视化方面功能亦同样突出。经过10多年的发展,GMS软件的功能越来越完善,并在各个领域中取得广泛应用。本文重点介绍了GSM软件在工程地质方面的应用情况,与其他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对比。对比显示GMS软件在当前广泛应用的三维建模软件软件中,如:GIS、FEFLOW、MOFDFLOW、FFMWATER、MT3DMS、RT3D、SEAM3D、MODPATH、SFFP2D,以其强大的功能明显优于其他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在本文最后的工程实例中对3D GMS软件在三维地质建模中的应用有更详尽的阐述。

1三维地质建模基本问题概述 1.1三维地质建模概述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上世纪60年代被国外学者提出,在国外,地质建模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引入EsrthVision以来,也已经发展了快二十年。 近10年来,地学领域将其理解为地理Geography、地质Geology、地球物理Geophysics和大地测量Geodesy等地学相关学科的统称,因其英文名称之前缀均(Geo-)关于三维空间信息的研究与日俱增,形成了两大并行发展的支流:一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3D GIS),二是三维地学模拟系统(3D Geosciences Modeling System,3D GMS)。真3D地学模拟、地面与地下空间的统一表达、陆地海洋的统一建模、三维拓扑描述、三维空间分析、三维动态地学过程模拟等问题,已成为地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技术前沿和攻关热点。 三维地质建模(3D Geological Modeling)又称为三维地学建模(3D Geoscience Modeling)、三维地质数字化建模等,一般对其过程进行了概括:三维地质建模是指在原始的地质勘探数据基础上,在地质工程师的专家知识和经验指导下经过一系列的解译、修改后,以适当的数据结构建立地质特征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实际地质实体对象的几何形态、拓扑信息(地质对象间的关系)和物性三个方面的计算机模拟,由这些对象的各种信息综合形成的一个复杂整体三维模型的过程[1]。 1.2三位地质建模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近十几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极大地带动了土木建设领域的发展,大型工程活动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速度之快,举世瞩目,如南水北调、青藏铁路、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龙滩水电工程、小湾水电工程、锦屏水电工程等。这些巨大型工程所处地区大多地质构造复杂、地质信息众多,给工程场址选择、枢纽布置、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以及灾害防治等方面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建立在对有关地质信息全面分析和把握的基础之上。工程勘察部门提交的遥感数据、地形测量数据、现场踏勘资料、地球物理勘探资料、钻孔资料、探槽和探洞资料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作用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在开发阶段 油藏描述中的地位与作用
吴键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https://www.sodocs.net/doc/eb13594188.html,

三维地质建模的基本概念
? 三维地质建模(3D Geological Modeling):就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在三维 环境下,将空间信息管理、地质解译、空间 分析和预测、地学统计、实体内容分析以及 图形可视化等工具结合起来,并用于地质分 析的技术-Simon W.Houlding (加拿大) 1993 。 ?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就是综合地质学、地球物 理学、地质统计学、计算机技术对地质体进 行综合研究的一种技术方法。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https://www.sodocs.net/doc/eb13594188.html,

三维地质建模的基本概念
? 根据油田勘探和开发的不同阶段、资料的丰 富程度以及研究的任务的不同把储层地质模 型分为概念模型、静态模型和预测模型-裘 怿楠 ? 地质模型大致包括构造模型、相(沉积相、 岩相等)模型、储层物性参数模型、流体参 数模型等多种模型。 ? 三维地质建模以井资料为基础,通过地质统 计学方法进行井间参数的预测和插值。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https://www.sodocs.net/doc/eb13594188.html,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发展简况
? 地质统计学是三维地质建模的主要基础,是法国巴黎国立高等 矿业学院马特隆教授(G.Matheron)于1962年创立的。他将传统统 计学理论与区域化变量的概念相结合,发展出一套以变差函数 为工具研究矿产特征区域分布的数学技术。 ? 目前在地质统计学上,多点地质统计是最新的研究领域。 ? 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逐步开发出应 用于三维地质建模的计算机软件。美国DGI公司开发的 EarthVision软件是较早的大型建模软件,目前已经有多种大 型建模软件被广泛的应用于三维地质建模工作,其中比较某种 的有RMS、GoCad、Petrel等。 ?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发展前景也最为良好的是Schlumberger公 司的Petrel。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https://www.sodocs.net/doc/eb13594188.html,

三维地质建模软件

三维地质建模软件 真三维的体数据建模、分析以及可视化工具--CTECH C Tech软件是可以在PC上运行适用于地球科学领域的高级可视化分析工具,它可以满足地质学家、地质化学家、环境学家、探矿工程师、海洋学家以及考古学家等多方面的需求。C Tech提供真三维的体数据建模、分析以及可视化工具用以揭开数据的秘密。随着产品的不断丰富,我们的技术可以适用于各个可视化方面的应用。我们功能强大的工具可以大大降低您的工程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另外C Tech能够和ARCGIS/VIEW进行无缝拼接,地表模型能够加载高精度的遥感影象和CAD模型!,现在的软件已经成系列了,其中包括EVS for Arcview , MAS, EVS,EVS-PRO,MVS EVS for ArcView 是C Tech最早推出的产品,它可以将三维应用和分析与ESRI's ArcView? GIS 、ArcGIS? 进行无缝集成,成为该领域中突破性的进步。主要特征:★ 钻井数据和采样点数据的置入处理分析;★ 绘制体数据和等值线数据;★ 利用专家系统对参数进行评价,使2D和3D的kriging算法达到最优的变量图;★ 具备通过对浓度、矿物质、污染等属性进行颜色显示来激发地质土层的三维可视能力。综合了对于土壤、地下水污染和含有金属岩石的体积或土石方计算的能力。 EVS Standard 是C Tech 的主线产品,是一套完整的可视化分析系统。EVS-Standard 包含EVS for ArcView所有功能,同时,还增加建模工具、针对地质学家和环境学家工作的模块。增加特征:★ 有限差和有限元素栅格模型的产生;★ 3D 栅栏图的生成;★ 多种分析物同时进行分析的能力;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三维地质模型是计算机在工程地质应用中的一个前沿课题,它是将工程地质的分析由平面延伸到立体,由二维发展到三维空间的一个飞跃。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开发的基础思路是:充分利用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资料,构建所研究地质对象(如:地层、断裂、滑坡)的空间形态和相互关系的实体模型,并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将实体模型显示在三维场景中,从而实现地质对象的三维显示,为分析问题提供直观的技术手段。 三维地质模型包括地表地形和地下地层、软弱夹层、断层及裂隙等地质面。它们的空间形态,由于数据源类型和数据精度各不相同,不能用单一的数学模型表达,需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为此建模软件提供了多种方法,满足建模的需要。软件开发的平台为美国RSI 公司可视化开发语言IDL。IDL立足于交互式分析,实现目标的操作可视化。它以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提供强大的三维可视支持,以及与多种商业数据库联接的公用接口ODBC接口。在IDL上开发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可以避免大量的底层开发,将编程的重点放在地质对象的构建,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我们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开发三维地质可视化软件(3D-GVS),该软件具有建立模型、三维动态显示、对象属性编辑及切剖面等功能。软件已在多个工程中应用,先后建立了水电站坝址、工程地段的三维地质模型,给工程地质分析和CAD成图带来极大的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水平。 三维地质建模软件的主要功能 1软件界面 软件主菜单包括文件、数据管理、对象编辑、建模方法、对象显示控制、模型处理、特技显示、切剖面及系统设置等,窗口栏左右分为三维窗口和二维窗口,分别用于三维模型和二维剖面图的显示。 2文件操作 文件菜单中包括用于模型操作的打开、添加、保存模型菜单;将模型存为VRML格式文件,将当前模型视图保存为图像文件,将切割的剖面图输出为DXF格式文件。 3数据管理 数据管理菜单提供了联接数据库、读取数据、编辑数据,输入建模边界等功能。 4建模方法 在选择建模方法前需读入钻孔数据和平面图、剖面图和编录图数据,经转化为同一坐标系相同地层的数据后再选择建模方法建模。 5三维模型的动态显示 三维地质模型是由多种对象构成的,为了方便对象显示、编辑的操作按照地质内容将相关对象分层管理,构成明确的父子关系,每一图层可包括多个对象,但一个对象只能属于一个图层。 6自动切剖面 在三维地质模型上任意切地质剖面图是建立模型的重要目的之一,它与常规绘制地质剖面图相比不仅速度快,而且不需要校核剖面交点处地层的位置是否一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自动切剖面功能提供了4种方式给出剖面参数:①给出水平面高程,生成平切面地质图; ②给出剖面两端坐标生成垂直剖面图;③给出剖面起点、剖面方向和剖面长度生成垂直剖面图;④给出折线剖面端点和拐点坐标生成垂直剖面图。切割后的剖面位置显示在三维视图区,剖面图立即显示在软件的二维视图区。如作为成果提交,可用文件菜单中的输出DXF文件,经简单的编辑后作为正式图件提交给用户。

三维地质建模及其工程应用

三维地质建模及其工程应用 方海东1 ,刘义怀2 ,施 斌3 ,吴振君1 ,王宝军 1 (1.南京大学地球环境计算工程研究所,南京 210093;2.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南京 210005) 摘要:本文从三维地质建模的概念出发,探讨了其一般过程,包括地质变量预测、地质特征解译、空间分析等,并介绍了三维地质建模的体视化方法,最后以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工程为例,运用切片级重建方法,建立地质模型,并进行了三维地质分析。实践表明,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是认识复杂地质体的空间关系和特征的强有力的工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关键词:三维地质建模;地质变量;地质特征;空间分析;体视化 中图分类号:P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665(2002)03-0052-03 3D geoscience modeling and its engineering appication FANG Hai -dong 1 ,LIU Yi -huai 2 ,SHI Bin 1 ,WU Zhen -jun 1 ,W ANG Bao -jun 1 (1.Advanced Co mputation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for Earth Envir onment o f Nanjing Univer sity ,Nanjing 210093,China ; 2.Jiangsu Institute fo r Traffic Planning and D es ign ,Nanjing 210005,China ) A bstract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general process of 3D Deoscience Modeling from its concept ,including prediction of geological vari -ables ,interpretation of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patial analysis etc .and it introduces the method of Volume Vis ulization in 3D Geo -science Modeling .Then a project example of Run y ang Chan gjian g River Road Brid ge is given to explain this modeling process .The practice s hows that 3D Geoscience Modeling technique is a powerful tool to analyse complex geological objects and has a wide applied perspective . Key words :3D geoscience modeling ;geological variables ;geological charaterstics ;spatial analysis ;volume visualization ;volume Data 收稿日期:2001-07-05;修订日期:2001-10-23 基金项目: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和回国人员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方海东(1977-),男,硕士生,主要从事GIS 、C AD 等在 环境岩土工程中的应用方面的研究。 1 引言 所谓三维地质建模(3D Geoscience Modeling ),就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在三维环境下,将空间信息管理、地质解译、空间分析和预测、地学统计、实体内容分析以及图形可视化等工具结合起来,并用于地质分析的技术[1] 。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加拿大Simon W .Houlding 于1993年提出的。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外开展得较早,到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像Maptek 公司的Vulcan ,Ge mcom Software Inter national 公司的Gemcom ,Kirkham Geosystems 公司的MicroLynx 等等,而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进行得较晚,很多工作才刚刚起步,亟待发展。 2 三维地质建模的一般过程 三维地质建模的方法很多,每个部门根据自身工 作对象的特点所使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为了不失一般性,本文只探讨三维地质建模的一般过程(图1)。 现场调查 资料提取 地质特征 解译特征描述构造和地 层学 地质控制变量描述空间变化 空间分析地质变量 预测图1 三维地质建模的一般过程 Fig .1 The general process of 3D Geoscience Modeling 2.1 地质变量预测 三维地质建模的主要目的之一是预测一个或多个地质变量的空间变化。在地质工程中,往往是地层、裂隙、断层等的空间展布特征及其物理力学参数。对某一研究的相关地质变量由于不可能进行连续的量测,因此往往取一些有代表性的点,作为采样点。然后,再运用各种不同的预测技术,来推测出整个研究区的该地质变量的空间变化规律。常用的预测技术有:地学

三维地质建模的作用

三维地质建模的作用是什么? 严格的讲,地质建模已经不能算是很新的技术,在国外,地质建模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中国自上世纪80 年代末开始引入EsrthVision 以来,也已经发展了快二十年。但回顾一下地质建模在油田开发中的作用,我们不难发现,目前的三维地质建模主要有两个作用:一个是为数值模拟提供基础模型,第二是用于油藏的整体评价,例如油藏勘探开发的风险评价。但三维地质建模一直没能深入到油田的生产中。就像许多搞生产的人评价的:好看,但不中用。 在另一方面,油田开发地质研究工作中,目前还没有十分有效、先进的技术。油藏地质研究还主要依靠手工编制的厚度图、油藏剖面图、连通图等。十分需要新的技术的补充与提高。在整个开发阶段地质研究工作中,唯一可以称为新技术的就是三维地质建模。因此三维地质建模完全可以在开发阶段地质研究中起到更为突出的作用。实际上,三维地质建模应该,也完全可以成为油藏开发阶段油藏精细描述和生产措施部署的核心技术。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马特龙把地质统计学引用地质研究以来,地质统计学就成了地质建模的核心。但是几十年的实际应用也表明,单纯依靠地质统计学是不能把三维地质建模更深入的引入到油田的开发生产中的。 如何更多的发挥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作用,真正使其成为油藏开发阶段油藏精细描述和生产措施部署的核心技术是每一个从事三维地质建模工作的人必须经常琢磨的问题。 三维地质模型中的不确定性:由于地质体的复杂性,三维地质模型中的不确定性是固有的,不可回避的。面对不确定性,擅长地质统计学的专家更喜欢从统计的角度对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和评价。这在油藏整体评价阶段是正确的,但当我们把三维地质模型直接应用于生产的时候,又是远远不够的。例如从统计学的角度,可以利用随机模拟技术得到多个实现,通过多个实现的分析,对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和评价。但对于生产来说,我们有可能根据多个实现钻探多套开发井网吗?生产需要的是一个确定的模型。因为生产方案只能有一个,生产措施方案只能有一套,钻探井位也只能有一套。我们也可以计算出一个最大概率的模型做为最终的结果。但这个最大概率模型就真的更接近于地质体的实际状况吗?有生产经验的人都可以很容易的给与否定的回答。因此要想让地质模型能够被直接从事油藏开发生产的技术人员所接受,更合理的出路是想办法(通过更为充分的基础地质研究和基础数据的应用)尽量降低模型的不确定性。从而为生产方案提供一个更为合理可靠的(而不是多个等概率的)参考依据。要想做到这一点,出路显然不在于更为合理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参数上,而是更为充分合理的应用地质、物探基础数据。 三维地质建模与基础地质研究的结合 若要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直接应用到油藏开发生产,必须也能够与油藏地质研究相结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