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恩格斯致约瑟夫●布洛赫(历史唯物主义八封信之五)

恩格斯致约瑟夫●布洛赫(历史唯物主义八封信之五)

恩格斯致约瑟夫●布洛赫(历史唯物主义八封信之五)
恩格斯致约瑟夫●布洛赫(历史唯物主义八封信之五)

尊敬的先生:

您3日的来信,我在福克斯顿时就转给我了,但是我在那里手头没有所提到的那本书[注:弗·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编者注],所以不能答复您。[393]12日回来后,我又遇到一大堆刻不容缓的工作,所以到今天才来给您写几行。这就是我复信迟的原因,为此请您原谅。

关于第一个问题。首先,您看《起源》第十九页[394]的描述,普那路亚家庭形成的过程是逐步逐步的,甚至在本世纪,夏威夷群岛王室家庭中还有兄弟和姐妹(同一母亲生的)结婚的。而在整个古代史时期,都可以遇到这种婚姻的例子,例如托勒密王朝还有这种情况。可是在这里,也是第二点,应当区别母亲方面或只是父亲方面的兄弟和姐

妹。’αδελφós,’αδελφ??[注:兄弟、姐妹。——编者注]这两个词是从

δελφús即妈妈一词来的,因此原来的意思只是母亲方面的兄弟和姐妹。从母权制时期起还长期保留这样的概念:同一母亲的子女,虽然是不同父亲的,也比同一父亲但不同母亲的子女彼此更亲。普那路亚形式的家庭只排除前者之间的婚姻,而绝不排除后者之间的婚姻,因为根据相应的概念,后者甚至根本不算亲属(因为起作用的是母权制)。在古代看到的兄弟和姐妹之间的婚姻,据我所知,局限于夫妻双方或者是不同母亲生的,或者是不能确定但也不能排除他们是由不同母亲生的。因此,这些婚姻决不违反普那路亚的风俗。您还忽视了这一点:在普那路亚时期和希腊的一夫一妻制时期之间,发生了使情况大变的从母权制到父权制的飞跃。

瓦克斯穆特在他的《希腊古代》中写道,在英雄时代,希腊人

“很近的亲属(除了父母与子女)结成夫妻,并不引起任何反对”(第3卷第157页)。“和亲姐妹结婚,在克里特岛不认为是不道德的”(同上,第170页)。

后面的意见是根据斯特拉本(第10卷[注:斯特拉本《地理学》。——编者注])得出的,只是我现在找不到这个地方,因为原书没有分章。关于亲姐妹,在没有相反的证明时,我理解这里是指同父的姐妹。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是这样来判定您的第一个主要论据的: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末他就是把

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阶级斗争的各种政治形式和这个斗争的成果——由胜利了的阶级在获胜以后建立的宪法等等,各种法权形式以及所有这些实际斗争在参加者头脑中的反映,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学的理论,宗教的观点以及它们向教义体系的进一步发展。这里表现出这一切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而在这种交互作用中归根到底是经济运动作为必然的东西通过无穷无尽的偶然事件(即这样一些事物,它们的内部联系是如此疏远或者是如此难于确定,以致我们可以忘掉这种联系,认为这种联系并不存在)向前发展。否则把理论应用于任何历史时期,就会比解一个最简单的一次方程式更容易了。

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进行创造的。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但是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条件,甚至那些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普鲁士国家也是由于历史的、归根到底是经济的原因而产生出来和发展起来的。但是,恐怕只有书呆子才会断定,在北德意志的许多小邦中,勃兰登堡成为一个体现了北部和南部之间的经济差异、语言差异,而自宗教改革以来也体现了宗教差异的强国,这只是由经济的必然性所决定,而不是也由其他因素所决定(在这里首先起作用的是这样一个情况:勃兰登堡由于掌握了普鲁士而卷入了波兰事件,并因而卷入了国际政治关系,后者在形成奥地利王室的威力时也起过决定的作用)。要从经济上说明每一个德意志小邦的过去和现在的存在,或者要从经济上说明那种把苏台德山脉至陶努斯山脉所形成的地理划分扩大成为贯穿全德意志的真正裂痕的高地德意志语的

音变的起源,那末,要不闹笑话,是很不容易的。

但是第二,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所以以往的历史总是象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但是,各个人的意志——其中的每一个都希望得到他的体质和外部的、终归是经济的情况(或是他个人的,或是一般社会性的)使他向往的东西——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

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然而从这一事实中决不应作出结论说,这些意志等于零。相反地,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

其次,我请您根据原著来研究这个理论,而不要根据第二手的材料来进行研究——这的确要容易得多。马克思所写的文章,没有一篇不是由这个理论起了作用的。特别是《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这本书是运用这个理论的十分突出的例子。《资本论》中的许多提示也是这样。其次,我也可以向您指出我的《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我在这两部书里对历史唯物主义作了就我所知是目前最为详尽的阐述。

青年们有时过分看重经济方面,这有一部分是马克思和我应当负责的。我们在反驳我们的论敌时,常常不得不强调被他们否认的主要原则,并且不是始终都有时间、地点和机会来给其他参预交互作用的因素以应有的重视。但是,只要问题一关系到描述某个历史时期,即关系到实际的应用,那情况就不同了,这里就不容许有任何错误了。可惜人们往往以为,只要掌握了主要原理,而且还并不总是掌握得正确,那就算已经充分地理解了新理论并且立刻就能够应用它了。在这方面,我是可以责备许多最新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这的确也引起过惊人的混乱。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昨天(这段是9月22日写的)又发现一个决定性的地方,可以完全证实我上面所谈的,舍曼在他的《希腊的古代》(1885年柏林版第1卷第52页)中说:“可是,大家知道,异母所生的兄弟和姐妹之间的婚姻,在后来的希腊不算血亲婚配。”

但愿,我已经力求写得简短的那些极长的复合句,不致使您吓坏吧!

忠实于您的弗·恩格斯

注释:

[393]约瑟夫·布洛赫在1890年9月3日的信中向恩格斯提出如下两个问题:1.为什么甚至在血缘家庭绝迹之后,在希腊人那里兄弟姐妹之间的婚姻并没有成为非法的;2.根据唯物史观,经济关系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呢,还是只在一定程度上是其他所有关系的坚实基础,而其他关系本身也还是能发生作用的。——第459页。

[394]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1卷第49—50页。——第459页。

出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

布洛赫定理

§布洛赫定理 今天我们这一节课要讲的内容是布洛赫定理。 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晶体是由大量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多粒子系统,但晶体的许多电子过程仅与外层的价电子有关,而内层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原子实在一些近似条件下是保持稳定的,因此,为了了解晶体的性质必须首先了解晶体中电子的运动状态,而晶体中电子的运动状态可由薛定谔方程 ()()H E ψψ=r r (1) 的解来描述。式中H 是电子的哈密顿算符,()ψr 是电子的波函数,E 是能量本征值。这 里H 可以表示为电子的动能与电子所受到的等效势场之和 () 2 22H V m =- ?+r r (2) 其中第一部分表示电子的动能,第二部分表示电子所受到的等效势场。对于理想晶体,原子排列成晶格,晶格具有周期性,因而等效势场()V r 也具有周期性, ()()n V V =+r r R (3) 这里()n 112233,1,2,3m m m m ααα=++==R a a a a 为晶格周期矢量,它是原胞的三个基失1a ,2a 和3a 的线性组合。这个式子表明将位置矢量从r 移到n +r R 处,等效势场具有相同 的值。从这里可以看出,晶体中的电子就是在一个具有晶格周期性的等效势场中运动,那么,一个在周期场中运动的电子,它的波函数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布洛赫定理就回答了这么一个问题。 布洛赫定理指出,当势场具有晶格周期性时,晶体中电子的波函数具有这样的特征 ()() n n i e ψψ?+=k R r R r (4) 其中k 为一矢量,我们称之为波失。从这个式子我们可以看到,位置矢量为n +r R 处的波函数与位置矢量为r 处的波函数只相差一个位相因子n i e ?k R ,因为位相因子不影响波函数的 模的大小,所以,在不同原胞的对应点上找到电子的几率是相同的,这也说明晶体中的电子是公有化的,它不再束缚于某一单个的原子,而是在整个晶体中运动。 根据布洛赫定理,我们还可以把晶体中电子的波函数写成 ()()i e u ψ?=k r r r (5) 其中()u r 具有与晶格相同的周期性,即 ()()n u u =+r r R . 我们把(5)式表达的波函数称之为布洛赫波函数,或者说布洛赫波,它描述的电子叫布洛赫电子。我们看到,布洛赫波是平面波与周期函数的乘积,其中i e ?k r 表明它是一个平面波, ()u r 为平面波的振幅,它不是一个常数,而与位置有关,并且具有晶格周期性。换句话说, 在周期场中运动的电子的波函数不再是平面波,而是调幅平面波。 下面我们来证明布洛赫定理。 由于晶体具有平称对称性,因此我们引入平移算符αT ,当αT 作用于任意函数()f r 上时将使函数的自变量发生一个平移,从r 平移到α+r a , ()()f f αα=+T r r a , 显然如果αT 作用两次,就有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一、辩证唯物论 1、宏观角度 (1)(辩证)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作用;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 2、中观角度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3、微观角度 意识的特点(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物质与运动关系;运动与静止关系等 二、唯物辩证的认识论 1、宏观角度 (1)(唯物辩证的)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三性;认识三性) (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求索真理的历程) 2、中观角度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3、微观角度 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三性;认识三性 三、唯物辩证法 1、宏观角度 (1)(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创新观 (2)单元标题、课题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发展);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观);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2、中观角度 “普遍联系的观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永恒发展的观点”(发展普遍性和实质;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观”(矛盾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创新观”(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发展实质) 3、微观角度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发展普遍性和实质;发展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发展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对立统一(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 四、历史唯物主义 1、宏观角度 (1)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基本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2)单元标题: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2、中观角度 课题: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观);群众观(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 3、微观角度 单独考查其中某个原理 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部分。 ★哲学主观题综合角度设问(具体原理见后)

《历史唯物主义书信》导读(上)

《历史唯物主义书信》导读(上) 邓莉 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讲师 各位学员,大家好!我是中央党校哲学部的邓莉。今天有我来和大家一起学习“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书信”。 恩格斯在1890年到1894年之间写了五封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它们是恩格斯在1890年8月5日和1890年10月27日写给施密特的两封信和恩格斯在1890年9月21日到22日写给约?布洛赫、1893年7月14日写给弗?梅林以及1894年1月25日写给瓦?博尔吉乌斯的五封信。这样五封信既有恩格斯写给像弗?梅林这样的当时德国社会民主党内的著名理论家的信,也有写给像施密特、布洛赫、博尔吉乌斯这样当时的进步的青年学生的信。在这五封信中,恩格斯和他们探讨了关于社会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在信中,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作了重要的补充和发展。因此,恩格斯这样五封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 一、恩格斯写作“历史唯物主义书信”的历史背景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恩格斯写作历史唯物主义书信的历史背景。我把它简单地概括为三个方面:资产阶级学者的挑战、社会民主党内青年派的歪曲和恩格斯的身份自觉。(一)资产阶级学者的挑战 首先,来看资产阶级学者的挑战。我们都知道,马克思主义它是为工人阶级创立的学说,从它创立开始,资产阶级学者就一直对它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和歪曲,到了19世纪的90年代,马克思主义在德国乃至全世界的范围内都得到了广泛地传播,成为了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因此,资产阶级学者对它是又恨又怕,当然要想尽办法来攻击它、来扭曲它。其中有一个代表人物,就是保尔?巴尔特,巴尔特这个人他是莱比锡大学的历史学教授。 鲍尔巴尔特对于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指责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称为经济决定论。经济决定论是什么?就是认为经济是在历史发展过程当中唯一起作用的因素,而人或者其它一切因素都被忽略、都被否定。我们今天听到经济决定论仍然觉得非常得熟悉,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从巴尔特开始,到现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已经一百多年,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者是前赴后继,但是他们批评马克思主义的惯用方法一直没有改变,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指责为经济决定论,这就是所谓的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所以,我们今天来读恩格斯对于经济决定论

麦克斯韦方程

麦克斯韦方程 麦克斯韦方程是19世纪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麦克斯韦为描述电场、磁场和电荷密度与电流密度之间的关系而创建的一组偏微分方程。它由四个方程组成:高斯定律描述电荷如何产生电场;高斯磁定律在磁单极中不存在;麦克斯韦-安培定律描述电流和时变电场如何产生磁场;法哈迪感应定律描述时变磁场如何产生电场。 从麦克斯韦的方程系统中可以推断出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传播,然后猜测光是电磁波。麦克斯韦方程和洛伦茨力方程是经典电磁学的基本方程。从这些基本方程的相关理论,发展几代电力技术和电子技术。麦克斯韦在1865年提出的原始方程形式由20个方程和20个变量组成。1873年,他试图用四重奏,但没有成功。现在使用的数学形式在1884年由奥利弗·赫维赛德和约西亚·吉布斯以矢量分析的形式重新表达。 历史背景: 在麦克斯韦诞生前半个多世纪,对电磁现象的认识已经取得重大进展。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Char charles A. Coulomb根据扭曲尺度实验的结果,建立了库仑定律,说明了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1820年,汉斯·克里斯蒂安·欧斯特德发现电流偏转磁针,将电与磁性联系起来。后来,A.M.安培研究了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提出了许多重要概念和安培环定律。Michael Faraday在很多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特别是1831年出版的电磁感应定律,它是电机和变压器等设备的重要理论基础。

1845年,《库仑定律》(1785年)、《生物萨瓦尔定律》(1820年)、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831-1845年)和法拉第的"电线"和"电磁线"概念被概括为"电磁场概念"。从1855年到1865年,麦克斯韦在全面研究库仑定律、生物萨法尔定律和法拉第定律的基础上,将数学分析引入电磁学领域,从而催生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 在麦克斯韦之前,电磁现象理论是以超距离作用的概念为基础的,认为带电、磁力或载波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直接直接和直接在中间介质之外进行,即电磁干扰的传播速度被认为是无限的。当时,是法拉第不同意。他认为,这些互动与中间媒体有关,是通过中间媒体的传播,即相互宣传的理论进行的。 麦克斯韦继承了法拉第的观点,运用流体力学模型,用严谨的数学形式总结了前人的工作,提出了位移电流的假说,普及了电流的含义,电磁场的基本定律被简化为四个微分方程,这就是著名的麦克斯韦方程。他分析了这些方程,预见到电磁波的存在,并得出结论,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有限的(接近光速),光也是一定频率的电磁波。以上所有内容,他在一篇题为"关于电和磁"的论文中写道。 1887年,海因里希·赫兹通过实验方法产生并探测电磁波,证实了麦克斯韦的预测。1905年至191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进一步证明了时间、空间、质量、能量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表明电磁场是物质的一种形式,传递理论得到了认可。

布洛赫定理证明

对于理想晶体,原子规则排列成晶格,晶格具有周期性,由此等效势场)(r V 也具有周期性,晶体中的共有化电子所满足的波动方程在坐标表象中为: )()()(2)(2r E r r V m i ψψ=????????+?-,)()(n R r V r V += 这里n R 为正格子空间是格矢量,考虑的是定态薛定谔方程。 布洛赫定理指出:当势场具有周期性时,波函数具有如下形 式:)()(r e R r n R k i n ψψ?=+,)()(r u e r r k i ?=ψ,)()(r u R r u n =+ 即波函数是按晶格周期函数调幅的平面波。具有该形式是函数又称为布洛赫函数。 布洛赫定理的证明 如果用)(?n R T 代表使位矢r 平移到n R r +的平移操作算符(n R 为格矢),则单电子的在周期性势场中的势能具有: )()()(?n n R r V r V R T += 在周期场中运动的单电子满足的定态薛定谔方程为: )()()(2)(?22r E r r V m r H ψψψ=??? ?????+?-= 其中:)(2?22r V m H +?-=为体系哈密顿量。 对于任意函数)(r f 在平移算符的作用下有: )()(2)](?)[(?22n n R r n R r f R r V m r f H R T n +??? ?????++?-=+ )()(??)(?)()(222r f R T H R r f H R r f r V m n n n =+=+????????+?-= 由此可知体系哈密顿量和平移算符是对易的,即

0)(???)(?=-n n R T H H R T 根据量子力学知识可知:哈密顿量和平移算符有共同的本征态,可选择哈密顿量的本征态)(r ψ为共同本征态。 采用波恩-卡曼周期性边界条件有: )()()(?)(?)(?)()(?)()(111111111r r a T a T a T r a N T a N r r N ψλψψψψ===+= )()()(?)(?)(?)()(?)()(22 2222222r r a T a T a T r a N T a N r r N ψλψψψψ===+= )()()(?)(?)(?)()(?)()(333333333r r a T a T a T r a N T a N r r N ψλψψψψ===+= 这里321,,λλλ分别为)(?),(?),(?321a T a T a T 在本征态)(r ψ的本征值;321,,a a a 分别为正格子空间的基矢。 由上式可以得到:j j N l i j e πλ2=,j l 取j N 2,1,0的整数,3,2,1=j ,引入倒矢量:33 3222111b N l b N l b N l k ++=,则有:j a k i j e ?=λ 于是: )()(?)(?)(?)()(?)(3 32211r a n T a n T a n T r R T R r n n ψψψ==+ )()()(321332211321r e r a n a n a n k i n n n ψψλλλ++?== =)(r e n R k i ψ? 这里k 为简约波矢,可将其限制在简约布里渊区内取值,其在倒格子空间的取值点是均匀分布的,其在每一个布里渊区取值的个数等于晶格元胞数,在倒空间的密度为3)2(πV 。 如果取:)()(r u e r r k i ?=ψ,代入上式有: )()()()(r u e R r u e n n R r k i n R r k i +?+?=+ 则:)()(r u R r u n =+

麦克斯韦方程

麦克斯韦方程 麦克斯韦方程组(英语:Maxwell's equations),是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麦克斯韦在19世纪建立的一组描述电场、磁场与电荷密度、电流密度之间关系的偏微分方程。它由四个方程组成:描述电荷如何产生电场的高斯定律、论述磁单极子不存在的高斯磁定律、描述电流和时变电场怎样产生磁场的麦克斯韦-安培定律、描述时变磁场如何产生电场的法拉第感应定律。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可以推断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传播,然后推测光是电磁波。麦克斯韦方程和洛伦兹力方程是经典电磁学的基本方程。从这些基本方程式的相关理论出发,已经发展了现代电力技术和电子技术。 麦克斯韦在1865年提出的最初形式的方程组由20个等式和20个变量组成。他在1873年尝试用四元数来表达,但未成功。现在所使用的数学形式是奥利弗·赫维赛德和约西亚·吉布斯于1884年以矢量分析的形式重新表达的。 麦克斯韦(Maxwell)出生前半个多世纪,人类在理解电磁现象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C.A. 库仑(Charles A. Coulomb)建立了库仑定律,该定律根据扭转平衡实验的结果描述了两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1820年,H.C。奥斯特(Hans Christian Oersted)发现电流可以使磁针偏转,从而使电与磁力联系起来。后来,安培(Andre Marie Ampere)研究了电流之间的

相互作用力,并提出了许多重要概念和安培环定律。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先生在许多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尤其是1831年发布的电磁感应定律,这是电动机,变压器和其他设备的重要理论基础。

自由电子与布洛赫电子的区别

自由电子与布洛赫电子的区别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1419002班) 摘要:在1928年,布洛赫波的概念由菲利克斯·布洛赫在1928年研究晶态固体物理特性时首次提出的,但其数学基础在历史上却曾由乔治·威廉·希尔(George William Hill ,1877年),加斯东·弗洛凯(Gaston Floquet ,1883年)和亚历山大·李雅普诺夫(Alexander Lyapunov ,1892年)等独立地提出。随后表产生了布洛赫电子的概念。本文主要探讨自由电子与布洛赫电子的区别。 关键词:自由电子;布洛赫电子;区别 1 基本概念 1.1 自由电子 自由电子(free electron)按照电子的运动范围定义指不被约束在某一个特定原子内部的电子,在化学中是指在分子中与某个特定原子或共价键无关的电子。当这种电子在受到外电场或外磁场的作用时,能够在物质(晶体点阵)中或真空中运动。因此自由电子也叫做离域电子。 由金属的电子云模型理论可以确定,金属晶体中存在自由电子。自由电子的多少会影响晶体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自由电子愈多,电传导的能力愈强,而大部分的金属晶体都有较多的自由电子,所以金属都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 1.2 布洛赫定理 晶体中电子的波函数是按晶格周期调幅的平面波,即电子的波函数具有如下形式 其中k 为电子的波矢,Rn 是晶格矢 上述理论称为布洛赫(Bloch)定理。 布洛赫定理的另一种表述为,存在以波矢 使得 对属于布拉维格子的所有格矢 成立。 1.3 布洛赫电子 用布洛赫函数描述的电子称为布洛赫电子。 )(e )(r u r k r k i k ?=ψ)()(r u R r u k n k =+k n R 3 32211a n a n a n R n ++=)(e )(r R r n R k i n ψψ?=+

麦克斯韦方程的理解

.麦克斯韦方程组 麦克斯韦方程组是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在19世纪建立的描述电磁场的基本方程组。它含有四个方程,不仅分别描述了电场和磁场的行为,也描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麦克斯韦的四个方程分别表达了:电荷是如何产生电场的(高斯定理);验证了磁单极子的不存在(高斯磁场定律);电流和变化的电场是怎样产生磁场的(安培定律),以及变化的磁场是如何产生电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865年,麦克斯韦建立了最初形式的方程组,由20个等式和20个变量组成。他在1873年尝试用四元数来表达,但未成功。当代使用的数学表达式是由奥利弗·亥维赛和威拉德·吉布斯于1884年使用矢量分析的形式重新表达的 二.国际单位制下的麦克斯韦方程组 在国际单位制下,真空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微分形式)可以表示成: 介质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可以表示成: 另外,还有两个辅助方程经常用到: 其中, ?是电通量密度(单位:库伦/平方米,C/m2); ?是磁通量密度(单位:特斯拉,T),也称磁感强度; ?是电场强度(单位:伏特/米,V/m); ?是磁场强度(单位:安/米,A/m); ?ρ是自由电荷体密度(单位:库伦/立方米,C/m3); ?是自由电流面密度(单位:安/平方米,A/m2);

?是真空介电常数; ?μ0是真空磁导率; ?是介质的极化强度; ?是介质的介电常数; ?是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是介质的磁化强度; ?μ是介质的磁导率; ?μr是介质的相对磁导率。 三.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含义 第一个方程表示电场是有源的。(单位电荷就是它的源) 第二个方程表示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场。(这个电场是有旋的) 第三个方程表示磁场是无源的。(磁单极子不存在,或者说到现在都没发现) 第四个方程表示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磁场。(这个磁场是有旋的) 2009-12-115:25上传 提起电磁波,我们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众多科学家的身影,库仑,安培,法拉第,赫姆赫兹,但是,缔造这个帝国大厦的三个代表性人物绝对是麦克斯韦(Maxwell),赫兹(Hertz)和马可尼。其中,麦克斯韦奠定了电磁场的理论基础,人们把他称为电磁波之父。麦克斯韦大约于1855年开始研究电磁学,抱着给法拉第的理论“提供数学方法基础”的愿望,对前人和他自己的工作进行了综合概括,将电磁场理论用简洁、对称、完美数学形式表示出来,经后人整理和改写,成为经典电动力学主要基础的麦克斯韦方程组(Maxwell's equations)。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一、辩证唯物论 1、宏观角度 (1)(辩证)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作用;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 2、中观角度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3、微观角度 意识的特点(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物质与运动关系;运动与静止关系等 二、唯物辩证的认识论 1、宏观角度 (1)(唯物辩证的)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三性;认识三性) (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求索真理的历程) 2、中观角度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3、微观角度 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三性;认识三性 三、唯物辩证法 1、宏观角度 (1)(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创新观 (2)单元标题、课题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发展);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观);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2、中观角度 “普遍联系的观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永恒发展的观点”(发展普遍性和实质;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观”(矛盾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创新观”(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发展实质) 3、微观角度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发展普遍性和实质;发展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发展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对立统一(同一性与斗争性);

马恩历史唯物主义八封书信

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唯物史观的书信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毕生理论创作中,不仅有像《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这样的不朽巨著,还有很多他们之间,和他们与其他理论家进行思想交流的书信。这些书信探讨了一系列深刻的理论问题,这些思想都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讨论的,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发展脉络。在关于唯物史观的书信中,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新经验,概括了与错误思想进行斗争的理论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唯物史观发展的不同阶段。 一、书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一)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 “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commerce]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相应的社会制度、相应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相应的市民社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就会有不过是市民社会的正式表现的相应的政治国家。这就是蒲鲁东先生永远不会了解的东西,因为,当他从诉诸国家转而诉诸社会,即从诉诸社会的正式表现转而诉诸正式社会的时候,他竟认为他是在完成一桩伟业。”(《马克思致安年科夫》) (二)生产力具有客观性、历史性,生产力的发展具有连续性。 生产力的客观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它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既得力量;二是它是由客观的物质的要素构成的,而且是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的发展具有连续性,每一代人都在继承前一代人的创造的生产力的基础上连续发展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连续性之根据,在于劳动过程的连续性。 “这里不必再补充说,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可见,生产力是人们应用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推导及说明

13-6麦克斯韦方程组 关于静电场和稳恒磁场的基本规律,可总结归纳成以下四条基本定理: 静电场的高斯定理: 静电场的环路定理: 稳恒磁场的高斯定理: 磁场的安培环路定理: 上述这些定理都是孤立地给出了静电场和稳恒磁场的规律,对变化电场和变化磁场并不适用。 麦克斯韦在稳恒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涡旋电场和位移电流的概念: 1.麦克斯韦提出的涡旋电场的概念,揭示出变化的磁场可以在空间激发电场,并通过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出了二者的关系,即 上式表明,任何随时间而变化的磁场,都是和涡旋电场联系在一起的。 2.麦克斯韦提出的位移电流的概念,揭示出变化的电场可以在空间激发磁场,并通过全电流概念的引入,得到了一般形式下的安培环 路定理在真空或介质中的表示形式,即 上式表明,任何随时间而变化的电场,都是和磁场联系在一起的。综合上述两点可知,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彼此不是孤立的,它们永远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相互激发,组成一个统一的电磁场的整体。这就是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概念。 在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中,自由电荷可激发电场,变化磁场也可激发电场,则在一般情况下,空间任一点的电场强度应该表示为 又由于,稳恒电流可激发磁场,变化电场也可激发磁场,则 一般情况下,空间任一点的磁感强度应该表示为 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电磁场的基本规律中,应该既包含稳恒电、磁场的规律,如方程组(1),也包含变化电磁场的规律,

根据麦克斯韦提出的涡旋电场和位移电流的概念,变化的磁场可以在空间激发变化的涡旋电场,而变化的电场也可以在空间激发变化的涡旋磁场。因此,电磁场可以在没有自由电荷和传导电流的空间单独存在。变化电磁场的规律是: 1.电场的高斯定理在没有自由电荷的空间,由变化磁场激发的涡旋电场的电场线是一系列的闭合曲线。通过场中任何封闭曲面的电位 移通量等于零,故有: 2.电场的环路定理由本节公式(2)已知,涡旋电场是非保守场,满足的环路定理是 3.磁场的高斯定理变化的电场产生的磁场和传导电流产生的磁场相同,都是涡旋状的场,磁感线是闭合线。因此,磁场的高斯定理仍适用,即 4.磁场的安培环路定理由本节公式(3)已知,变化的电场和它所激发的磁场满足的环路定理为 在变化电磁场的上述规律中,电场和磁场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将两种电、磁场的规律合并在一起,就得到电磁场的基本规律,称之为麦克斯韦方程组,表示如下 上述四个方程式称为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 将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用高等数学中的方法可变换为微分形式。微分形式的方程组如下

布洛赫波

布洛赫波 在固体物理学中,布洛赫波(Bloch wave)是周期性势场(如晶体)中粒子(一般为电子)的波函数,又名布洛赫态(Bloch state)。布洛赫波因其提出者美籍瑞士裔物理学家菲利克斯·布洛赫(Felix Bloch)而得名。布洛赫波由一个平 面波和一个周期函数(布洛赫波包)相乘得到。其中与势场具有相同周期性。布洛赫波的具体形式为: 式中k为波矢。上式表达的波函数称为布洛赫函数。当势场具有晶格周期性时,其中的粒子所满足的波动方程的解ψ存在性质: 这一结论称为布洛赫定理(Bloch's theorem),其中为晶格周期矢量。可以 看出,具有上式性质的波函数可以写成布洛赫函数的形式。 硅晶格中的布洛赫波 平面波波矢(又称“布洛赫波矢”,它与约化普朗克常数的乘积即为粒子的晶体动量)表征不同原胞间电子波函数的位相变化,其大小只在一个倒易点阵矢量之内才与波函数满足一一对应关系,所以通常只考虑第一布里渊区内的波矢。对一个给定的波矢和势场分布,电子运动的薛定谔方程具有一系列解,称为电子的能带,常用波函数的下标n以区别。这些能带的能量在的各个单值区分界处存在有限大小的空隙,称为能隙。在第一布里渊区中所有能量本征态的集合构成

了电子的能带结构。在单电子近似的框架内,周期性势场中电子运动的宏观性质都可以根据能带结构及相应的波函数计算出。 上述结果的一个推论为:在确定的完整晶体结构中,布洛赫波矢是一个守恒量(以倒易点阵矢量为模),即电子波的群速度为守恒量。换言之,在完整晶体中,电子运动可以不被格点散射地传播(所以该模型又称为近自由电子近似),晶态导体的电阻仅仅来自那些破坏了势场周期性的晶体缺陷。 从薛定谔方程出发可以证明,哈密顿算符(Hamiltonian)与平移算符(translation)的作用次序满足交换律,所以周期势场中粒子的本征波函数总是可以写成布洛赫函数的形式。更广义地说,本征函数满足的算符作用对称关系是群论中表示理论的一个特例。 布洛赫波的概念由菲利克斯·布洛赫在1928年研究晶态固体的导电性时首次提出的,但其数学基础在历史上却曾由乔治·威廉·希尔(George William Hill,1877年),加斯东·弗洛凯(Gaston Floquet,1883年)和亚历山大·李雅普诺夫(Alexander Lyapunov,1892年)等独立地提出。因此,类似性质的概念在各个领域有着不同的名称:常微分方程理论中称为弗洛凯理论(也有人称“李雅普诺夫-弗洛凯定理”);一维周期性波动方程则有时被称为希尔方程(Hill's equation)。 参考资料 黄昆原著,韩汝琦改编,《固体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88,ISBN 7-04-001025-9 Charles Kittel, Introduction to Solid State Physics (Wiley: New York, 1996). Neil W. Ashcroft and N. David Mermin, Solid State Physics (Harcourt: Orlando, 1976). Felix Bloch, "über die Quantenmechanik der Elektronen in Kristallgittern," Z. Physik 52, 555-600 (1928). George William Hill, "On the part of the motion of the lunar perigee which is a function of the mean motions of the sun and moon," Acta. Math. 8, 1-36 (1886).(本文初版于1877年,后曾被私下传阅)。 Gaston Floquet, "Sur les équations différentielles linéaires à coefficients périodiques," Ann. école Norm. Sup. 12, 47-88 (1883). Alexander Mikhailovich Lyapunov, The General Problem of the Stability of Motion (London: Taylor and Francis, 1992).(李雅普洛夫的博士论文,1892年完稿,稳定性理论的奠基之作)

恩格斯晚年的书信研读——关于历史唯物主义

恩格斯晚年的书信研读——关于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解马克思理论的重要基石。在恩格斯晚年的书信中,论述了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对于纠正人们对唯物史观的错误认识起到了重要作用,对马克思主义以及当时现实社会都起到了深远影响。以恩格斯晚年的书信为研究对象,着重论述了经济基础的作用,而且是“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 标签:恩格斯;书信;历史唯物主义 恩格斯晚年的书信主要是针对当时社会上所存在的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歪曲理解,给他们做出了细致明了的解释。对误解历史唯物主义的人们进行严厉抨击。恩格斯晚年的书信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捍卫,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一、恩格斯书信产生的时代背景 19世纪60年代,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在德国出现了一股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把矛头指向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德国社会民主党内出现了以巴伐利亚社会民主党首领福尔马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以“青年派”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公开鼓吹经济唯物主义,否认政治、思想的能动作用。并从不同的方面割裂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法的统一,号召暴力行动崇拜个人主义。 二、恩格斯晚年书信的主要内容 (一)上层建筑具有能动作用 恩格斯晚年在相继给康·施米特、约·布洛赫、符·博尔吉乌斯的信中,在原来的基础上丰富了唯物史观。在给施密特的信中,恩格斯强调了在社会发展中,经济基础一直都起到了决定作用,但是这一作用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力量,上层建筑起着巨大的能动作用。例如经济运动是一切政治斗争的基础,政治运动的根源毫无例外地在于一定阶级的经济利益,它必须受经济的制约。恩格斯还说明了上层建筑并不是完全依附于经济基础存在,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独立性理解为意识形态具有自己的特点和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意识形态的发展一般都会受到它前人的思想领域的影响,具有历史继承性。根本不变的是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因为在社会发展中,经济基础起到决定作用而且是“归根到底”的作用。意识形态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先进的意识形态不一定产生于经济状况好的国家,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出现也不是没有可能。正如恩格斯所说:“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在信中,恩格斯指明了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尤其是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经济基础的作用是“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

高中政治哲学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重要知识点

唯物论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关系内容方法论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主观映像)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认 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主 观创造性、自觉 选择性;意识活 动的主动性和创 造性是人能够认 识世界的重要条 件。(只有尚未认 识,没有不可认 识) 重视意识的作用,树 立正确的意识,克服 错误的意识。 GAGGAGAGGAFFFFAFAF

规律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 GAGGAGAGGAFFFFAFAF

原理方法论 1)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2)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按规 律办事 认识论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来源、动力、标准、 目的和归宿 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 的观点 认识指导实践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 用 方法论:重视科学理论、 真理的指导作用,做到 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 史的统一。 真理观: 真理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具有条件性真理具有适用范围 GAGGAGAGGAFFFFAFAF

的特点真理具有具体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主观符合客观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 程 (认识发展的过程)1)认识具有反复性 2)认识具有无限性 3)认识具有前进性和 上升性 方法论:在实 践中,发现真 理,检验和发 展真理。 辩证法 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联系观: 联普遍 性事物之间、内 部、整个世界 方法论:坚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 问题,切忌用孤立、片面看问题。 GAGGAGAGGAFFFFAFAF

电磁场与电磁兼容习题答案与详解_第2章

电磁场与电磁兼容习题答案与详解 第二章 麦克斯韦方程组: .在均匀的非导电媒质(0=σ,1=r μ)中,已知时变电磁场为 ()V /m 3 4cos 300? ?? ??-=y t z ωπa E ,() A/m 34cos 10??? ? ? -=y t x ωa H ,利用麦克斯韦方程 组求出ω和r ε。 解:将E 和H 用复数表示: 由复数形式的麦克斯韦方程,有: 比较(1)与(3),(2)与(4),得 : … 由此得: 16 /108==r s rad ε? .已知无源空间中的电场为()() ()V/m 106cos 100.1sin 9 z t x y βππ-?=a E , 利用麦克斯韦 方程求H 及常数β。 解:E 复数形式: 由复数形式麦克斯韦方程

& 将上式与题给的电场E 相比较,即可得: 而磁场的瞬时表达式为: 高斯定理: .两个相同的均匀线电荷沿x 轴和y 轴放置,电荷密度μc/m l 20=ρ,求点(3,3,3)处的电位移矢量D 。 【 解:设x 轴上线电荷在P (3,3,3)点上产生的电位移矢量为D 1,x 轴上线电荷在P (3,3,3)点上产生的电位移矢量为D 2。 D 122y z + D 222 x z 因为以x 轴为轴心,32l ds D ρ= ?? 1 l D ρπ=??2321 即π μπμ23102 32201= ?= D

同理π μ23102= D z y x z y x a a a a a a D D D π μπμπμπ μ3103535)22 12 1( 231021++= ++ = += .μc/m l 30=ρ的均匀线电荷沿z 轴放置,以z 轴为轴心另有一半径为2m 的无限长圆柱面,其上分布有密度为2μc/m 41.5 π ρ-=s 的电荷,利用高斯定理求各区域内的电位移矢量D 。 解:建立圆柱坐标系,以z 轴为轴心,设一单位长度的圆柱面 (1) 》 (2) 当r<2m 时 因为? =?l ds D ρ,所以l r D ρπ=?2 故r D l πρ2= ,D =l l l a r u a r ππρ152= (2)当r>2m 时1221???+?= ?? πρρs l ds D 故c u c u c u r D ??=??-??=?5.285.1302π 所以l a r c u D π25.28??= 安培定律: .半径为a 的实心圆柱导体,电流I 在其截面上均匀分布,求磁场强度H 。 解:根据? =?I u dl B 0可知 当a ≤ρ时,I a I a I 22 2 2ρππρ==' ] I a u B dl B 22 02ρπρ?=?=?? 所以202a I u B πρ ?= 当a >ρ时,πρ ?20I u B = |

高中政治哲学{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知识点

哲学基本知识点(唯物论) 物质与意识 (1). 物质 1.自然界是物质的:上帝造人的荒诞性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和起源史 2. 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3.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4. 自然界是物质的方法论:处理人和自然关系时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遵循自然规律正确认识改造 5. 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人类社会是物质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产物 人类社会是劳动的产物 人类社会有其客观的规律 6. 人类社会的组成部分:人,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决定性因素) 7. 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方法论:在处理人与社会关系时承认社会的物质性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才 能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 (2). 意识 1. 意识的本质:物质决定意识 2.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3. 意识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意识是劳动的产物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 (1).主观能动性 1. 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 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含义: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 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3. 怎么样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即反之 4. 方法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正确的言论指导人 重视精神的作用 树立正确的思想,克服错误的思想 5.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含义: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依据客观事实,制定方针政策计划 方案使主观符合客观 6. 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物质决定意识原理的要求 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要求

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书信的背景及要点

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书信的背景及要点 2014-11-18 10:18来源:《前线》杂志作者:武茂昌 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一般包括5封。在我国学术界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人们以前对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的重视是不够的。之所以对“书信”持这种态度,一般认为:一,书信不同于科学论文和论著,都是未经发表过的言论。既然是未经发表的,就没有深思熟虑,因而它的科学性就必然受到一定限制。二,书信的言论都是零散的、不系统的。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态度。应当承认,同科学的论文、专著相比较,书信确实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是,这丝毫不能抹杀书信的理论价值。由于书信本身具有的特点,就使得书信具有科学论文和专著不具有的长处。一是,表达观点很灵活;二是,理解要点更容易;三是,有很强的针对性;四是,有助于理解其思想发展过程。因此,重读恩格斯的这些书信,在当代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仍然具有重大的意义。 《恩格斯致康拉德·施米特》 这是恩格斯1890年8月5日写给施米特的一封信。康拉德·施米特是德国经济学家和哲学家,德国社会民主党人。这封信是为批判资产阶级思想家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歪曲和“青年派”的错误而写的。 19世纪90年代,马克思主义已经在工人运动中处于统治地位,历史唯物主义也得到了广泛传播。资产阶级思想家为了削弱历史唯物主义的影响,采取了各种恶劣手段对它进行歪曲。德国的唯心主义社会学家保尔·巴尔特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他从唯心史观立场出发,对唯物史观进行歪曲。硬说这一科学历史观是所谓“经济派唯物主义”、“经济技术史观”。与此同时,德国社会民主党内的“青年派”,也错误地对唯物史观加以简单化,庸俗化。他们不把唯物史观当作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作现成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事实,单纯用经济因素的作用来解释社会发展的复杂过程,机械地理解经济的决定作用,而忽视上层建筑及其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 在这封信中,恩格斯驳斥了巴尔特的歪曲,阐明了社会物质条件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指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意识对物质生活条件起反作用。恩格斯批评“青年派”在辩论分配问题时不考虑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把社会主义及其分配方式看作是一成不变的。恩格斯指出唯物史观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并鼓励青年认真研究经济和历史。这封信对唯物史观进行了全面、辩证的阐述和论证,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恩格斯致约瑟夫·布洛赫》 这是恩格斯1890年9月21—22日给柏林大学学生、《社会主义月刊》编辑约瑟夫·布洛赫的一封信。马克思逝世后,资产阶级和党内机会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肆意进行歪曲和篡改,胡说唯物史观只承认经济因素的决定作用,而否认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反作用。当时有些人就此问题写信求教于恩格斯,布洛赫就是其中一个。1890年9月3日,约瑟夫·布洛赫写信给恩格斯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根据唯物史观,经济因素和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恩格斯对这两个问题作了答复。 在信中,恩格斯全面系统地阐明了在历史发展中经济因素和上层建筑各种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在论述这个问题时,恩格斯自始至终贯穿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从经济因素和上层建筑各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以及客观规律和个人意志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科学分析,提出了著名的“合力论”思想。这些论述,内容十分丰富,思想极为深刻,对于我们准确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特别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恩格斯在信中还对如何正确地研究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了宝贵指示。 《恩格斯致康拉德·施米特》 这是恩格斯1890年10月27日,写给施米特的一封信。面对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党内的机会主义者及德国“青年派”说:在马克思那里,历史是完全自动地形成的,丝毫没有人的参与。在这种情况下,恩格斯认为,不能不充分论述上层建筑的反作用问题,不能不充分论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反作用问题。 在信中,恩格斯在肯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前提下,着重强调了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恩格斯的这封信,对于我们研究复杂的社会现象、研究历史,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