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糯玉米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压片法)20122501008 胡发枝

糯玉米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压片法)20122501008 胡发枝

糯玉米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压片法)20122501008 胡发枝
糯玉米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压片法)20122501008 胡发枝

糯玉米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压片法)

胡发枝

(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510631)

摘要:玉米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且是重要的饲料、蔬菜和工业原料作物,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玉米染色体核型观察和分析,对于染色体核型分析以及培养过程中玉米细胞变异等遗传学现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实验运用压片法,糯玉米核型公式为2n=10m+10sm,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的比值为 1.51,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比例为10%,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9.78%,按照Stebbins标准核型分类属于2A型。以外,经过多次的交流和实践,本次实验在压片法操作上有不少独特经验。

关键字:糯玉米核型分析压片法

一、研究背景

玉米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且是重要的饲料、蔬菜和工业原料作物,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迫切需要高产、优质的玉米组合。因此,发掘特殊的基因资源,选育特殊类型的杂交组合,是玉米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玉米染色体核型观察和分析,对于染色体核型分析以及培养过程中玉米细胞变异等遗传学现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染色体核型分析对于细胞遗传、细胞分类以及遗传工程的研究都是十分基本而必要。

二、研究进展

糯玉米也称蜡质玉米或粘玉米, 学名Zea mays L ceretina kulesh。因子粒干燥后胚乳呈角质不透明、无光泽的蜡质状, 所以叫蜡质玉米, 又因胚乳淀粉几乎全部是支链淀粉, 遇碘呈紫色( 褐红色) 反应, 蒸煮后呈粘性, 所以又称粘玉米。糯玉米淀粉比之普通玉米易于消化, 糯玉米的消化率为85%, 比普通玉米的消化率69%高, 鲜嫩玉米所具有的独特风味更为人们所青睐。

国外对玉米的研究较早,经研究发现,糯玉米是由普通玉米引入我国后在西南地区种植发生变异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玉米[1]。糯玉米的遗传研究始于19世纪初,1906年,Collins,G.N.把糯性基因定名为wx,遗传是一对隐性基因(wxwx)

控制。1935年,Emerson,R.A.把糯玉米的基因定位在第9染色体上,与普通玉米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 2] , 编码一种60kd 的蛋白质, 能使尿苷二磷酸葡萄糖( VDPG) 转移酶活性极度降低, 因而基本上不合成直链淀粉, 纯合的wxw x 玉米胚乳和带有wx 基因的花粉粒几乎全部合成支链淀粉。当w x 基因与其它玉米胚乳基因结合产生相互作用时, 可以使胚乳碳水化合物成分发生变化, 提高糖分含量, 改善食用品质和风味[3-4]。

1982年,Geiser. M.等第一次克隆了糯玉米sx基因,为解开糯玉米wx基因的密码序列奠定了基础。关于玉米染色体核型的研究,Kuwada[5]证实玉米的染色体数目为2n=20。Chen[6]和Filion[7]分别描述了其体细胞染色体的核型。Neuffer[8]提出了玉米体细胞染色日的核型模式图。

在中国均有研究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系的染色体形态结构,以期对玉米的演化进程有更深入的了解,在该项领域已有许多的研究报告,积累了大量玉米品种的遗传分析资料,但由于玉米品种,亚种繁多,所以当前的研究工作基本仍是在对不同玉米品种的核型分析。如吕桂华的“玉米与四倍体多年生玉米杂交后代遗传的研究”,该项研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玉米与3种不同玉米野生型近缘种的核型比较研究,从而揭示玉米起源和演化及其种间关系。由于分子技术的发展,对玉米的核型分析手段也愈来愈侧重于分子水平。但是对于糯玉米的核型分析,在国内较少,有刘继琳等用压片法研究了糯玉米的核型,为探讨特种玉米的进化和系统发育提供了细胞学依据。

三、材料、试剂及仪器

本实验以糯玉米S2n种子作为实验材料,用到的试剂与仪器包括秋水仙碱、卡诺氏固定液、乙醇、1mol/L HCl、纤维素酶、果胶酶、改良品红、尼康显微镜( 80i)。

四、实验方法

1材料培养

把干燥的玉米种子至于水中浸泡24h,种子吸水膨胀后转到铺有几层吸水纸的培养皿中,25℃-28℃条件下培养待根长1-1.5cm时。

2预处理

切取根尖0.5cm,投入空试剂瓶中,加入一定量的0.05%-0.2%的秋水仙碱,

在处理4h。

3固定

将预处理过的根尖用蒸馏水冲洗两次,一如卡诺氏固定液中,在4℃-15℃条件下固定24小时,用90%的乙醇冲洗两次后,转入70%乙醇中置4℃冰箱中保存使用。

4解离

酸解:将70%乙醇中取出的根尖用蒸馏水冲洗两次,置于60℃恒温水浴锅中预热的1M HCL中,解离10分钟,然后用蒸馏水冲洗两次。

酶解:

5染色

将解离后的根尖至于载玻片中,稍微压散,滴入适量改良品红,染色10-15分钟。

6压片

用吸水纸吸取多余的溶液,加1滴新鲜染液盖上盖玻片,并盖上一些吸水纸,左手固定载玻片,右手用笔敲盖玻片,使材料尽量分散。

7镜检

在高倍显微镜或油镜下观察结果,选择分散的较好的中期染色体拍照分析。8核型分析

核型分析按照李懋学等的标准,核型分类按Stebbins的分类标准,按Arano 方法计算核型不对称系数( As.k%) ,按Kuo SR等的方法确定染色体相对长度系数( Index of relative length) ,采用Levan着丝点命名系统。每种材料观察30个以上中期分裂相进行染色体计数,并选取5 个分散良好的中期分裂相,用尼康显微镜( 80i) 在100 倍油镜下拍照。

五、实验结果

糯玉米(S2n)的染色体数目为20,这与张赞平[9]、刘继琳[10]等对糯玉米材料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一致(2n=20)。

图1 糯玉米的染色体核型

图2 糯玉米的染色体核型模式图

表1 糯玉米的染色体参数

序号 相对长度/% (短臂+长臂=全长) 相对长 度系数 臂比

着丝点 指数 类型

1 4.59+7.01=11.60 1.16 1.53 39.58 sm

2 3.87+8.00=11.87 1.18 2.06 32.65 sm

3 4.00+6.17=10.17 1.01 1.55 39.29 sm

4 2.42+8.70=11.12 1.11 3.60 21.73 sm

5 4.35+7.26=11.61 1.1

6 1.6

7 37.50 sm 6 4.00+5.32=9.32 1.02 1.3

8 42.10 m

7

3.75+5.44=9.19

0.92

1.45 40.79

m

8 4.35+5.20=9.55 0.95 1.19 45.57 m

9 3.14+4.59=7.73 0.77 1.46 40.63 m

10 3.14+4.72=7.86 0.79 1.50 40.00 m

具随体染色体,随体长度未计算在内

六、讨论

(1)刘继琳等[10]指出糯玉米的核型公式为2n=2M+8m+10sm,由1对中着色力染色体、4对近中着丝粒染色体和5对亚中着丝粒染色体组成,而本实验玉米核型公式为2n=10m+10sm,与已有研究数据略有不同;

(2)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的比值为 1.51,与刘继琳等的结果(1.7778)有所差异,臂比大于2的染色体比例为10%,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9.78%,按照Stebbins标准核型分类属于2A型,与刘继琳等研究结果基本相同;不对称系数为59.66%;核型分析等细胞学资料多应用于讨论种和种以下类群的划分,大多数情况对说明各属是同质还是异质、是近亲还是远亲有很大的价值。所以,本实验对糯玉米的核型分析结果为糯玉米的亲缘关系以及分类提供有效的细胞学依据。

材料预处理、酶解、染色、压片技术等步骤都会影响最终染色体的观察,导致核型参数产生差异。材料预处理一步是关键,染色体长度在预处理过程中受药剂种类、浓度及处理时间的影响,可能会明显缩短。玉米染色体较小,给制片与核型分析带来一定的影响,如果染色体缩短不够,压片时染色体难以分散,染色体数目难以计算,因此要获得准确的结果,在老师的指导下,本次实验的预处理较好。

七、实验反思

酶解的时间和酶解液的质量对染色体的观察也有较大的影响,在本次实验中,因为纤维素酶是国产的,因此在实验中加大了酶量,处理时间相对也较长,导致了在实验时候材料变得过软甚至难以夹起。但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洋葱根尖分身区的组织韧度和硬度比其他部位的要强,其他组织已经溶解或一碰即碎,但根尖分身去依然完好保存。

另外染色的染色剂,染色时间对也影响着染色体的观察,通过对醋酸洋红和

改良品红的比较,发现醋酸洋红的染色效果较差,良好质量的改良品红的染色效果非常好。但实验过程中因为使用了含有较多杂质、沉淀的改良品红来染色,导致影响观察。随后我们与其他小组研究讨论,汲取经验,发现如果染色剂摆放时间过长,含有杂质等都应该换新鲜染液,以免影响观察,而如果染色时间太短,染色体着色不深会对中期染色体的寻找增加很大的难度,对染色体的清晰度也有较大的影响,如难以分辨着丝点,随体等。

本次实验由于和比较多小组进行交流,染色、压片手法上面有比较大的进步,本次实验使用的改良品红染色法,时间多数在17-18分钟,且在压片后曾尝试再次染色(遇到质量较好但染色很浅的片,把玻片掀起,重新加液体,等待3分钟后再次压片),这种方法比较讲究技巧,而且最多使用一次,但效果较好。因此本人所压的片中,可以明显看到随体的存在(见附表第2张图)。而在压片方面,经过多次实践发现,使用一些小物件进行全方位敲击也是把染色体分散的较好办法。

参考文献:

[1]傅同良, 刘先友. 贵州糯玉米育种现状、种质创新及发展方向[ J ] . 种子,

2008, 27( 6) : 78~ 80.

[2]田孟良, 黄玉碧等. 西南糯玉米地方品种w axy 基因序列多态性分析[ J] .

作物学报, 2008, 34( 5) : 729~ 736.

[3]王义发, 汪黎明等.糯玉米的起源、分类、品种改良及产业发展[ J ] .湖南

农业大学学报, 2007, ( 8) : 97~ 102.

[4] 宋同明. 糯玉米与w x 基因[ J] .玉米科学, 1993( 1) : 23~ 25.

[5]Kuwada Y .Meiosis in the pollen mother cells of Zea mays L [J].Botanical

Magazine (Tokyo),1911,25:163-181.

[6]Chen C C. The somatic chromosomes of maize [J].Canadian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Cytology,1969,11:752-754

[7]Filion W G . Walden D B .Karyotype analysis: The detection of

chromosomal alterations in the somatic karyotype of Zea mays L [J].Chromosoma,1973,41:183-194.

[8]Neuffer M G. Handbook of genetics. (Ed. R. C. king)[M]. New York: Plenum

Press.1974.

[9]张赞平,李懋学.玉米8个栽培亚种(类型)的核型和G-带带型的比较研究[J].

遗传学报.1990,17(2):86-93

[10]刘继琳,刘彩霞,郭佳静,杨国强,黎杰强.甜玉米与糯玉米的染色体核型分

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6(6):98-103

[11]李懋学.豌豆染色体的核型分析[J].遗传学报,1984,11(3):195-201.

[12]李玉军, 刘婷婷, 张泽志.糯玉米起源、研究及发展概况[J]. 耕作与栽培

2010年第3期:52-63.

附表1:

甜玉米染色体压片效果制片人

1

(10×100)

细胞处于中期分裂

相,染色体形态较

好,但着丝点不清

晰,染色体较为分

散,能清晰数出20

条染色体

胡发枝

2

(10×100)

显微镜下可观察到

染色体形态较好,染

色体较为分散,部分

染色体可观察到着

丝点,能在右下角清

晰发现带有随体的

染色体。

胡发枝

3

(10×100)

本照片有可能在制

片时所有染色体所

在平面有一点的偏

移,导致拍照时并未

把所有染色体拍上。

但是染色体较散,易

于观察。

胡发枝

4

(10×100)

细胞处于中期分裂

相,染色体形态较

好,但着丝点不清

晰,染色体较为分

散,虽也有部分重

叠,但能清晰数出

20条染色体

胡发枝

5

(10×100)

显微镜下可观察到

染色体形态较好,但

是部分染色体重叠。

胡发枝

植物染色体制片与观察实验报告

植物染色体制片与观察实验报告(洋葱组) 姓名:蔡梦雅 1230170010 同组成员:曹鉴云陈锦容刘艳马彦霞 一、中文摘要:染色体(Chromosome),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又叫染色质。其本质是脱氧核甘酸,是细胞核内由核蛋白组成、能用碱性染料染色、有结构的线状体,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这里我们用洋葱染色体作为代表使用压片法制片并且进行观察。 二、关键词:染色体洋葱压片法 三、引言:洋葱(onion)是百合科(Liliaceae)葱属中以肉质鳞片和鳞芽构成鳞芽的2年生草本植物,其学名为Allium cepa L,染色体数为2n=2x=16。由表1和图1可见,洋葱的8对染色体中,有7对(第1~7对)染色体,臂比在1·01~1·70之间,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对(第8对),臂比为4·74,为近端部着丝点且带随体的染色体;依据STEB-BINS[4]的核型分类标准,洋葱的染色体核型在遗传进化上属较古老的2A型。100多年来有关染色体与染色体组结构功能的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学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现今人们完成基因组测序后回到对染色体上进行基因定位和作图,因此有关染色体的研究在基因组合功能基因组时代都有重要意义,陈瑞阳教授历时25年的研究完成的《中国主要植物染色体研究》对我国2834种植物染色体数目进行了报道,完成了1045种植物的核型分析,积累了宝贵的染色体基础数据创建了我国植物染色体研究信息平台。研究染色体进化与生物进化的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国际对染色体的化学成分,DNA含量,碱基组成和以染色体数目、形态、结构、大小等为特征的核型进化与物种形成和演化关系的研究,为揭示生物进化趋势提供染色体方面的科学资料,总的来说对染色体的研究在各类学科领域内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内外对洋葱的研究主要在其成分和药用方面,在细胞遗传上张自力和陈瑞阳等对洋葱的C带显示法进行过研究,田秋元等对洋葱的核型分析及有关制片方法进行了探讨。植物根尖的分生细胞的有丝分裂,每天都有分裂高峰时间,此时把根尖固定,经过染色和压片,再置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大量处于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核染色体。我们设计了不同的实验方案探究如何制作优良的植物染色体玻片,掌握染色体技术。 四、材料与方法: 1.取材 洋葱(Aillum cepa)的鳞茎 2.实验器具和药品 2.1器具 a.载玻片 b.盖玻片 c.烧杯 d.量筒 e.培养皿 f.滤纸 g.玻璃棒 h.镊子i.手术刀 2.2药品 a.0.1mol/L醋酸钠溶液 b.0.25%秋水仙素 c.冰醋酸 d.无水乙醇 e.1mol/LHcl f.纤维素酶 g.果胶酶 h.卡宝品红 2.3试剂配制 卡诺固定液:用3份无水酒精,加入1份冰醋酸(现配现用)。 酸解液:一份无水乙醇与一份1mol/L 盐酸1:1进行配制。 酶解液:用0.4g的纤维素酶和0.15g的果胶酶溶解在20ml蒸馏水里。

染色体核型分析在男性不育症患者中的应用

染色体核型分析在男性不育症患者中的应用 陶洪昌,万寒征,罗金生,张永涛,周凯歌,王 燕,贺丽芳 (河南省南阳市不孕不育症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摘 要:目的 研究染色体核型分析在男性不育症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精液分析合并染色体核型分析593例,胚胎停滞发育染色体分析94例,并将其分为:无精子症组,少精子症组,弱精子症组,及胚胎发育停滞组,综合分析各组染色体核型,分析异常的比例及分布特点。结果 无精子症组染色体畸形率为29 4%,少精子症组患者中的染色体畸形率为18%,胚胎停止发育组中染色体畸形率41 2%,弱精子症及精子基本正常组染色体畸形率分别为10 8%及6 1%,无精子症及胚胎停滞发育组畸形率明显高于精液正常组。结论 生精功能障碍越严重,染色体异常核型检出率越高,对生精功能障碍及胚胎发育停滞的患者,应必须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关键词:男性不育;精液;染色体畸变 中图分类号:R698 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9534(2009)07-0045-02 近年来,在引起男性不育的诸多因素中,遗传因素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或精子生成相关基因突变均能影响精子的生成导致男性不育,本文利用我院积累的男性不育症患者染色体资料,综合分析不同生精功能不育患者的染色体畸变率,从而明确染色体检查在男性不育患者中的适用范围为临床医生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选择2006年7月15日 2008年7月15日来我院进行染色体检查及精液分析检查患者687例,均同居1.5年以上性生活正常,未避孕且排除女方因素未能使女方受孕者,年龄在18-55岁之间,结婚时间最长的为20年,最短的为1.5年。所有患者精液分析均在排精后的3-7天采集并化验2次以上,根据精液等结果将试验对象分为以下4组。 (1)无精子症组:精液中未见精子,经反复离心,沉淀后仍未发现精子,两次检查结果相同。 (2)少精子症组:精子密度 20百万/m l。 (3)弱精子症组:精子活力a级<25%或a+b级<50% (4)精液正常组:精子密度 20 106/m,l精子活率> 60%,精子活力a级 25%或b级+a级 50%,正常精子形态 30%。 (5)胚胎停滞组:女方胚胎发育均在1-3个月左右自行停滞流产。 2.方法 (1)精液常规检查: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对精液进行全自动分析。 (2)细胞遗传学检查[1]:取静脉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常规方法收获细胞制备染色体,点片,G显带镜检。每例计数30个分裂中期相,分析3-5个核型,作细胞遗传学诊断,异常核型则计算80个分裂中期相。必要时进行C显带。核型分析采用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ISCN)进行。 结果 在这687例实验对象中有158例染色体畸变。529例染色体核型分析正常。其中,无精子患者252人,异常核型74人次,异常率29.4%;少精子患者155人,异常核型28人次,异常率18%,胚胎发育停滞,患者94人次,异常核型染色体39人次,异常核型率41.2%,精子情况基本正常组65人次,检出异常核型4人次,异常率6.1%;不同生精功能组间的染色体畸形率比较见表1。具体的异常染色体核型见表2。 表1 不同生精功能组间染色体畸形率的比较 名称总人数异常染色体人数异常染色体比率%无精子症组2527429.4 少精子症组1552818 弱精子症组1211310.8 正常精子症组6546 胚胎停滞组943941.2 表2 各组染色体畸形的具体核型 组别 异常核型例数(人)组别 异常核型例数(人) 无精子症46,XY(Y>18号)1046,XY Y<22号4 46,XY(Y<21号)546,XY,del(Y q)2 47,XXY3646,XY,t(2;12)2 46,XY(Y<22号)1246,XY(Y<18号)4 46,XY(Y=18号)5胚胎发育停滞46,XY(Y>18号)8 46,XY,Y q-Y<22号146,XY,t(1;9)21 46,XY,t(15;16)146,XY del(Yq)10 48,XXY+m i n1弱精子症46,XY(Y>18号)6 46,XY,r(18)146,XY(Y<22号)5 46,XX246,XY,t(2;12)1 少精子症45,X Y,-15,-21,t(15;21)(Y<21号)146,XY(Y=18号)1 46,XY(Y>18号)8精子正常组46,XY(Y=18号)3 46,XY Xq-Y=D组146,XY,t(18;21)(q1.1q1.2)1 46,XY Y=18号5 45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9年第17卷第7期

实验一 物染色体压片技1.

实验一植物染色体压片技术 一、实验原理: 植物染色体压片技术是利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将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保持原有的分裂状态,并对其染色体进行染色,压片后观察它的染色体分裂的一种方法。 二、实验目的: 植物染色体压片技术是细胞遗传学和细胞分类学等研究中应用最为普遍的基本技术,是其他新技术所不能完全取代的,是从事染色体研究的工作者首先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的实验方法。 三、材料的制备: 黑麦根尖(2n=14 根尖材料的制备: 1.浸泡:大、油、壳→浸泡24h(23~25℃;小、裸的不浸泡。 2. 发根:将材料放入具有团粒结构条件的土壤中培养(锯木屑、土壤、砾石、麦杆、谷草;最适温度(23~32℃;培养24h→再放入0~4℃冰处理1~7天。目的:(1使分裂速度减慢,根尖长度整齐一致; (2调节工作时间。再将材料从冰箱中取出又放回最适温度条件下培养1~2天;待根尖长度为1.5~2Cm即可处理。 3. 愈伤材料的制备:(适合春、夏两季用刀片将树杆割去保护组织露出伤口,用75﹪乙醇消毒包裹一天,再用50~75ppm赤霉素处理;几天后长出白色幼嫩的愈伤组织即可固定。 四、预处理:

1. 方法:(化学和物理两种 (1 化学方法:(适合所有生物 a. 秋水仙素0.05~0.2﹪(白色粉末,易溶于水的巨毒药品; b. 0.002M 8-羟基喹啉(淡黄色晶体,用少量的乙醇溶解再稀释, 对禾本科植物的随体表现很清楚; C.а-溴萘饱和液(淡黄色的乳浊液,易溶于乙醇和苯;难溶于水, 100ml水中倒入1~2滴剧烈的振动5分钟; (以上abc三种药剂在15~18℃温度下处理3~5h d. 对二氯苯饱和液(淡黄色的晶体,难溶于水;具有强烈的腐蚀 性,只能处理1~1.5h。 (2 物理方法:(适合禾本科作物,本次实验所采用 冰水混合物在0~4℃温度下处理24h。 预处理的目的破坏或抑制纺锤体形成;增加中期图象,改变细胞质的粘度,使染色体缩短变粗,易于染色体的显带及研究。五、固定: 卡诺氏Ⅰ 3︰1 (乙醇︰醋酸; 卡诺氏Ⅱ 6︰3︰1 (5︰3︰2(乙醇︰氯仿︰醋酸; 固定的目的利用药剂迅速杀死正在分裂的细胞,使之保持细胞中的染色体处于被固定前的原有状态。 六、保存:

79例自然流产绒毛的染色体分析

79例自然流产绒毛的染色体分析 李 凡,温庆荣,郑胤强,马 莉,郭 芸 (赣州巿妇女儿童医院,江西 赣州 341000) 摘 要:目的:探讨自然流产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79例自然流产绒毛采用直接 法或培养法制备染色体,常规制片,G 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检出染色体异常42例;异常率为53.16%。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自然流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进行染色体检查,对自然流产的病因、诊断及再次妊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自然流产;染色体异常中图分类号:R 7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79(2009)03-0376-02 自然流产是妇科的常见病之一。合子内在的缺陷是引起胚胎早死及自发流产的重要原因。我室对79例自然流产绒毛进行染色体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79例绒毛来自因有自然流产先兆,前来我院妇科门诊、遗传门诊就诊以及在妇科病房住院的患者,均B 超检查提示:/胚胎停育0或难免流产,而行清宫术(流产胚胎为孕37~84天,孕妇年龄20~36岁)1.2 方法 在无菌负压吸宫术中获得绒毛组织,置无菌生理盐水中进行挑选,选出优质绒毛组织5~7m g 剪碎置10mL 的离心管,加入1%枸橼酸钠3~4mL 及秋水仙素(最终浓度为0.5~0.6L g /mL)混匀,置37e 水浴箱中15m in ,取出加固定剂(甲醇B 冰醋酸=3B 1)0.5mL 混匀,以1500r /m i n 离心 3m i n ,弃上清液。加固定液3mL 混匀,置室温固定 15m i n ,离心弃上清液。再重复固定一次。加60%冰醋酸数滴后再加固定剂数滴,离心弃上清液。加新配固定剂数滴混匀,滴于预热玻片上,56e 烤箱烤片14h 。G 显带,核型分析3个,计数20个以上。结构异常或嵌合体增加计数及分析。同时,对79例夫妇进行外周血染色体分析。按照I SC N (1995)描述核型。 2 结 果 在对79例绒毛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中,正常核型37例,异常核型42例,异常率为53.16%。常染色体数目异常32例、结构异常3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4例、结构异常1例;三倍体2例。绒毛染色体异常核型见表1。 表1 绒毛染色体异常核型 序号染色体异常核型 例数(%)1 45,X 49.5247,XX (XY ),+237.1347,XX (XY ),+337.1447,XY,+712.4546,XX /47,XX ,+8 12.4647,XX,+14 24.8747,XX (XY ),+16(46,XY /47,XY,+16)1330.9847,XY,+1712.4947,XX,+21(47,XY,i nv(9),+21)24.81047,XX (XY ),+22(46,XY /47,XY,+22)614.21169,XXY 24.81246,XY,i nv(9)/46,XY,inv(9),-7,+der(7)t(7;13)(q35;q13)12.41346,XX,-13,+t(13;13)12.41446,XY,-13,+der(13)t(5;13)(q22;p13)12.41546,XY,Y \18 12.4合计 42 100.0 第29卷第3期 赣 南 医 学 院 学 报 Vo l .29NO .32009年6月 J OURNAL OF GANNAN M EDI CAL UN I V ERSI TY JUN .2009

核型分析实验报告

核型分析 摘要植物核型分析是指对植物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形态、长度、带型和着丝粒位置等内容的分析研究,是植物分类和遗传研究的重要手段。本实验利用Photoshop软件,对栽培四棱大麦的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本方法主要是物理分析法,在本试验中,我们先对大麦的染色体进行配对,再利用Photoshop软件对染色体进行分析,并测量了大麦染色体的臂长和随体长。 1.引言 核型指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包括染色体数目、大小、形态特征的总和。一个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其大小、形态特征(着丝粒的位置)顺序排列所构成的图像就称为核型。将待测细胞的核型进行染色体数目、形态特性的分析,确定其是否与正常核型完全一致,称为核型分析。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已实现使用计算机自动完成核型分析,我们学生也可以利用Adobe Photoshop 很容易地完成染色体的测量、排序等工作,再利用Excel 表格和Photoshop结合做出核型模式图。 2.实验材料 2.1实验材料 栽培四棱大麦的分散良好的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的显微照片、Adobe Photoshop等软件2.2实验方法 2.2.1绘制核型图 在Photoshop中对照片进行必要的处理。首先是剪裁照片,用套索工具将每条染色体分离出来,对染色体进行配对并将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在一条线上,并对染色体进行适当的旋转变换。其次是利用标尺工具测量每条染色体的臂长、随体长。再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染色体的臂比,总长,随体长,相对长度等数据。 2.2.2写出核型公式 根据上面的测量结果写出四棱大麦的核型公式。 2.2.3画核型模式图 将所测并经过计算后的数据在Excel表格中绘制成堆积柱形图,并在Photoshop里切出着丝点和次缢痕。除此之外,还需将整个图像转换成黑白。 3.结果与讨论 3.1染色体核型分析图 图1 染色体核型分析图

蔡司染色体自动扫描分析系统

我院引进的德国蔡司染色体自动扫描分析系统,是通过软件操控全自动显微镜来自动查找染色体中期分裂相,并对染色体组型进行智能化分析的仪器。该设备将过去长久以来在显微镜旁工作的医务人员解放出来,大大减轻了医务工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分析判断的准确度,并可以将图像方便地存储、处理,为以后的分析总结提供宝贵资料,是医学显微图像分析的趋势,主要特点有四个方面: 1、大大增加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通常情况,在显微镜下人工对染色体中期分裂相进行查找是一项极其费时费力的工作,一般来说检查一张玻片需要花费医务人员数小时的时间,染色体自动扫描系统则能把时间缩短至数分钟,大大提高了研究人员的工作效率,使他们能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更有意义的工作上,而非浪费在机械的工作中。另一方面,一些特殊样品的染色体中期分裂相极其难找,某些情况下依靠人工查找几乎不可能找到合乎要求的染色体,但染色体自动扫描系统则可以达到完全无死角高通量的查找,因此特别适合用于某些特殊或极为珍贵的样品,而且经染色体扫描系统扫描后,多名工作人员可同时进行不同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2、避免视觉疲劳造成的误诊;长时间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同时也容易造成人为的观察结果误差而导致误诊。本系统则能在机器自动找到并拍摄了中期相后,在从屏幕上直接观察,大大减轻了检验医生的视觉劳动,可以有效地减小因视觉疲劳而造成误诊的可能性。 3、方便教学和学术交流;本系统采用电脑多媒体技术可将显微镜下的染色体图像高分辨率、高清晰地投影到大型屏幕上,方便于医学院校和研究单位的教学和学术交流,克服了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所存在的不直观、个体间观察结果误差大、准确度差以及只能单人次观察的弱点。 4、数码存储规范化、提高效率;采用硬盘存储或光盘存储,可以大量存贮染色体图像,进行图文报告打印,并能随时调出查阅、对比、分析和打印,大大减少了为保存、保管和复制涂片而产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耗费。

压片法制片

1. 压片法 在生物技术上,除用切片法观察细胞外,还可用压片法,尤其是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用压片法最为合适,不仅省事,结果也比切片法好。压片法是将材料置载玻片上,用解剖刀或解剖针拨开,加染液一滴,盖以盖玻片,施以压力,使材料破碎,细胞分散,然后进行观察。压片法种类很多,下面介绍两种: (1). 醋酸——洋红法 此法多用于制备幼小花药,观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压片。而对根尖压片有时染色不好(但对洋葱根尖染色较好)。其步骤如下: a. 将花药或根尖(先切成0.5cm长),投入卡诺氏固定液中固定1刻钟至l小时,然后移至70%酒精中保存。 b. 取固定保存的材料放入盐酸酒精解离液(95%酒精一份,浓盐酸一份,将二者混合即成)中5~8分钟。或置1N盐酸(取比重1.19的盐酸82.5毫升,加水至1000毫升即成)中于60℃的水浴温度下,处理6~8分钟,至透明为止。 c. 用清水冲洗干净解离液。 d. 取洗净的材料,放在载玻片上,用醋酸洋红染液(或醋酸苏木精染液)染色5~10分钟。 e. 然后将材料移至另一清洁的载玻片上。重新用染液装片,覆以盖玻片,以铅笔的橡皮头端轻轻压盖玻片,使材料呈现分散的薄层,置镜下观察。 (2). 铁矾——苏木精法 此法一般用于细胞有丝分裂中的染色体计数,由于染色体被染成紫兰黑色,用于显微照相,效果较好。(由于各种植物有自己的特殊性,因此,取材的时间、取材的部位、预处理的时间、固定的时问、水解的时间、染色的时间等,都有可能不同。在此只作了大致的介绍,具体材料还需作预备实验进行摸索。另外还要注意,各次水洗一定要洗干净沾在材料上的药液,以免影响下一个步骤的结果。)染色步骤如下(以蚕豆根尖作材料为例): a. 取材:将蚕豆种子萌发。待种子根长至1cm左右,在上午8时~11时之间,切下长约0.5cm的根尖,进行预处理。 b. 预处理:目的使分裂细胞的染色体缩短和比较分散,便于压片观察。预处理是在固定以前进行,方法是将材料切下放入以下溶液: 0.05~0.2%秋水仙碱水溶液中处理2~5小时; 或:对二氯苯饱和水溶液中处理3-5小时; 或:8-羟基奎啉(0.004~0.005%),处理2~12小时; 或:富民隆乳剂(0.01%),处理24~48小时; 或:在0~3℃下冷冻处理24小时。 c. 固定:通常用95%酒精—冰醋酸(3:1)固定液固定1~24小时。固定后换入70%酒精中保存。一般可保存1~2星期,如放入冰箱中(3~8℃)则可保存数月。(4) 离析:将保存在70%酒精中的根尖,用刀纵切成两半,换入蒸馏水,然后移入1N盐酸中,在60℃的水浴中离析10~15分钟。 d. 水洗:离析后必须用水洗净残留盐酸,否则会影响染色。 e. 媒染:将根尖移入4%铁矾水溶液中,媒染20~30分钟,然后用水洗净。 f. 染色:放入0.5%苏木精水溶液染色3~5小时,如果需要染色较久(例如过夜)则可将苏木精溶液浓度稀释。 g. 压片:用镊子夹取根尖一段,放在载玻片上,滴上一小滴醋酸,迅速捣碎根尖,盖上盖玻片,用铅笔的橡皮头轻压,使材料分散成一薄层。 h. 镜检:将材料压好后,放置显微镜下观察。

实验四__人类染色体的识别与核型分析

实验四人类染色体的识别与核型分析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染色体核型的分析方法; 2.了解人类染色体的特征。 二、实验原理 1.染色体组型(核型)是指生物体细胞所有可测定的染色体表型特征的总称。包括:染色体的总数,染色体组的数目,组内染色体基数,每条染色体的形态、长度、着丝粒的位置,随体或次缢痕等。染色体组型是物种特有的染色体信息之一,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再现性。组型分析能进行染色体分组外,还能对染色体的各种特征做出定量和定性的描述,是研究染色体的基本手段之一。利用这一方法可以鉴别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同时也是研究物种的起源、遗传与进化,细胞遗传学,现代分类学的重要手段。 2.人类的单倍体染色体组(n=23)上约有30000-40000个结构基因。平均每条染色体上有上千个基因。各染色体上的基因都有严格的排列顺序,各基因间的毗邻关系也是较为恒定的。人类的24种染色体形成了24个基因连锁群,所以,染色体上发生任何数目异常、甚至是微小的结构变异,都必将导致许多获某些基因的增加或减少,从而产生临床效应。染色体异常常表现为具有多种畸形的综合征,称为染色体综合征,其症状表现为多发畸形、智力低下和生长发育异常,此外还可看到一些特征性皮肤纹理改变。染色体畸变还将导致胎儿死产或流产。染色体病已成为临床上较常见的危害较为严重的病种之一,染色体病的检查、诊断已经成为临床实验室检查的重要内容。 1960年,在美国Denver市召开了第一届国际遗传学会议,讨论并确定正常人核型(karyotype)的基本特点即Denver体制,并成为识别人类各种染色体病的基础。按照Denver 体制,将待测细胞的染色体进行分析和确定是否正常,以及异常特点即为核型分析。人类染色体分组及形态特征见表1。 表1 人类染色体分组及形态特征(非显带标本) A组:1-3号,可以区分。1号,最大,M,长臂近侧有一次缢痕;2号,较大,SM;3号,较大,比1号染色体段1/3-1/4)。 B组:4-5号,体积较大,SM,短臂相对较短,两者不容易区分。 C组:6-12,X。中等大小,SM,较难区分。6、7、8、11和X染色体的着丝粒略近中央,短臂相对较长,9、10、12染色体的着丝粒偏离中央。9号染色体长臂有较大次缢痕。

人类染色体的识别及核型分析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课名称遗传学实验实验名称人类染色体的识别及核型分析成绩______________ 姓名王大锤实验报告系列年级学号组别一时间2015.温度6℃ 实验原理及目的 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染色体核型的分析方法; 2、熟悉人类染色体的特征; 3、了解人类染色体结构畸变的表示方法。 实验原理 1.染色体组型(核型)的基本含义 含义:生物体细胞所有可测定的染色体表型特征的总称。 包括:染色体的总数,染色体组的数量,每个染色体组内染色体基数,每条染色体的形态、长度、着丝粒的位置,随体或次缢痕等。 染色体组型是物种特有的染色体信息之一,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再现性。 2.人类染色体特征 Denver体制 1960年,在美国Denver市召开了第一届国际遗传学会议,讨论并确定正常人核型(karyotype)的基本特点即Denver体制,成为识别人类各种染色体病的基础。 3.染色体显带标本 显带技术(banding technique):用各种不同方法,以及用不同染料处理染色体标本后,每条染色体上出现明暗相间或深浅不同带纹的技术。 每条染色体带纹相对固定,可用于鉴别。 显带技术种类:Q带、G带、C带、R带、T带. G带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带型。主要是被Giemsa染色后而显带,故称之为G显带技术,其所显示的带纹分布在整个染色体上。 4.遗传学中一些常用于对染色体和核型分析的指标描述 界标(landmark):稳定、明显标记的指标.包括末端、着丝粒和带. 区(region):两相邻界标之间. 带(band):着色处.(浅、深;亮、暗). 臂(arm):p、q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1.人类染色体标本——非显带标本和显带标本 2.直尺,剪刀,计算机等。 实验步骤 ①染色体制片 制片方法:植物染色体——压片法(酸解、酶解) 动物染色体——滴片法(骨髓细胞、外周血细胞)标本种类:非显带染色体;显带染色体 图片要求:染色体分散;数目全;形态好 ②选择最佳图象拍照 ③测量、计算 ④配对 ⑤剪贴 ⑥排列 排列原则:从大到小;短臂向上;着丝粒在一条线上;性染色体单排。

实验一 物染色体压片技1

实验一植物染色体压片技术 一、实验原理: 植物染色体压片技术是利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将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保持原有的分裂状态,并对其染色体进行染色,压片后观察它的染色体分裂的一种方法。 二、实验目的: 植物染色体压片技术是细胞遗传学和细胞分类学等研究中应用最为普遍的基本技术,是其他新技术所不能完全取代的,是从事染色体研究的工作者首先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的实验方法。 三、材料的制备: 黑麦根尖(2n=14) 根尖材料的制备: 1.浸泡:大、油、壳→浸泡24h(23~25℃);小、裸的不浸泡。 2. 发根:将材料放入具有团粒结构条件的土壤中培养(锯木屑、土壤、砾石、麦杆、谷草);最适温度(23~32℃);培养24h→再放入0~4℃冰处理1~7天。目的:(1)使分裂速度减慢,根尖长度整齐一致; (2)调节工作时间。再将材料从冰箱中取出又放回最适温度条件下培养1~2天;待根尖长度为1.5~2Cm即可处理。 3. 愈伤材料的制备:(适合春、夏两季)用刀片将树杆割去保护组织露出伤口,用75﹪乙醇消毒包裹一天,再用50~75ppm赤霉素处理;几天后长出白色幼嫩的愈伤组织即可固定。

四、预处理: 1. 方法:(化学和物理两种) (1) 化学方法:(适合所有生物) a. 秋水仙素0.05~0.2﹪(白色粉末,易溶于水的巨毒药品); b. 0.002M 8-羟基喹啉(淡黄色晶体,用少量的乙醇溶解再稀释, 对禾本科植物的随体表现很清楚); C.а-溴萘饱和液(淡黄色的乳浊液,易溶于乙醇和苯;难溶于水, 100ml水中倒入1~2滴剧烈的振动5分钟); (以上abc三种药剂在15~18℃温度下处理3~5h) d. 对二氯苯饱和液(淡黄色的晶体,难溶于水;具有强烈的腐蚀 性,只能处理1~1.5h)。 (2) 物理方法:(适合禾本科作物,本次实验所采用) 冰水混合物在0~4℃温度下处理24h。 预处理的目的破坏或抑制纺锤体形成;增加中期图象,改变细胞质的粘度,使染色体缩短变粗,易于染色体的显带及研究。五、固定: 卡诺氏Ⅰ 3︰1 (乙醇︰醋酸); 卡诺氏Ⅱ 6︰3︰1 (5︰3︰2)(乙醇︰氯仿︰醋酸); 固定的目的利用药剂迅速杀死正在分裂的细胞,使之保持细胞中的染色体处于被固定前的原有状态。 六、保存: 冲洗置换,从95﹪~70﹪的乙醇梯度置换;每次置换需停留

粉末直接压片法

粉末直接压片法 “药片者,即以一种或数种药物或与辅药和后制成之固体片状物。”作为大家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药物剂型之一,片剂出现的年代相当久远——如古罗马时期的英格兰地区,在制作一种治疗视力模糊的药物时,会将药物成分与树胶或其它粘性物质混合在一起,硬化并印制成片状,易于在应用时溶解。 虽然以现代人的眼光看,古老片剂的原料及工艺都相当令人忧心,但从中体现的基本的压片方法却一直影响着后世。如今,为了适应现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及现代医疗对片剂质量的要求,即使片剂已在临床应用上处于主导地位,但在处方开发中,仍需要对其不断地进行工艺创新,如何研制出畅销片剂也成为了众多制药企业共同的战略目标。 目前的制片工艺主要可分为4小类,分别为『湿法制粒压片法』、『干法制粒压片法』、『粉末直接压片法』及『半干式颗粒压片法』。其中,粉末直接压片法具备操作简单、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工艺适应性强等特点,被认为是目前最值得推广的一种片剂制备工艺。 一、粉末直接压片法简介 粉末直接压片法是指不经过制粒过程直接把药物和辅料的混合物进行压片的方法。粉末直接压片法避开了制粒过程,因而具有省时节能、工艺简便、工序少、适用于湿热不稳定药物等突出优点。目前,各国的直接压片品种不断上升,有些国家高达60%以上。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大多数药物的理化性能无法满足粉末直接压片的要求,因此需要选用性能优越的新型辅料来改善药物的流动性和可压性。1963年喷雾干燥乳糖以及微晶纤维素的首次出现,从根本上改善了粉末的流动性能,突破了粉末直接压片工艺的主要技术瓶颈,对于制药工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二、粉末直接压片法的优势 1、提高片剂的崩解性能 片剂的崩解主要是依靠片剂中的崩解剂通过毛细管作用或膨胀作用来促使片剂崩解。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片剂时,其崩解剂不会由于前期接触水分而降低崩解性能,从而保证了良好的崩解特性。 2、提高难溶性药物片剂的溶出性能 由于溶解度小的药物受其比表面积和药物成品表面性质的影响较大。采用粉末直接压片工艺,选用亲水性好的辅料(例如乳糖)作为填充剂,在保证片剂迅速崩解的

实验九 染色体核型分析

实验九染色体核型分析 【实验目的】 1. 观察测量照片上每条染色体,进行配对排列和剪贴成核型分析图; 2. 掌握染色体组型分析的各种数据指标,学习和掌握核型分析的方法; 3. 正确理解生物的遗传多样性——染色体多样性。 【实验原理】 核型(Karyotype)亦称染色体组型,是指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核(或染色体组)的表型,是染色体数目、大小、形态特征的总和。每一个体细胞含有两组同样的染色体,用2n表示。其中与性别直接有关的染色体,即性染色体,可以不成对。每一个配子带有一组染色体,叫做单倍体,用n表示。两性配子结合后,具有两组染色体,成为二倍体的体细胞。在对染色体进行测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分组、排队、配对,并进行形态分析的过程叫核型分析(如图1所示)。将一个染色体组的全部染色体逐条按其长短、形态、类型等特征排列起来的图称为核型图,它代表一个物种的核型模式。核型分析通常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⑴确定一物种的染色体数目;⑵辨析每条染色体的特征。 → 图1 人类中期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2n=46) 染色体在复制以后,纵向并列的两个染色单体,通过着丝粒联结在一起。着丝粒在染色体上的位臵是固定的。由于着丝粒位臵的不同,染色体可分成相等或不相等的两臂,造成中部着丝粒(m),亚中部着丝粒(sm)、亚端部着丝粒(st)和端部着丝粒(t)等形态不同的染色体(如图2所示)。此外,有的染色体还含有随体或次级缢痕,所有这些染色体的特异性构成一个物种的核型。细胞分裂中期是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最典型的时期,通过显微镜摄影,将选取伸展良好,形

态清晰,有代表性的细胞分裂相进行高倍拍摄放大,得到用于核型分析的照片。 染色单体长臂着丝粒短臂 次缢痕 m sm st t 图2 中期染色体形态及结构 1. 分析标准:⑴臂比值r(长臂长/短臂长);⑵着丝粒指数i[(短臂长/染色体长)×100%](表1);⑶相对长度:某条染色体长度占一套单倍体染色体长度总和的百分比:相对长度(%)=(某染色体长度/单套染色体组总长)×100%(植物);或:相对长度(%)=[某染色体长度/(单套常染色体+X染色体)的总长]×100%(动物);⑷臂比指数(N.F.值):把具中部和近中部着丝粒的“V”形染色体计为2个臂,而把具近端和端部着丝粒的“J”或“I”染色体计为1个臂,以此统计核型中总臂数;⑸染色体长度比:根据染色体长度比[(最长染色体长/最短染色体长)×100%]。 表1:着丝粒位臵的确定(L evan 1964年的二点四区系统标准)壹臂比着丝粒指数着丝粒位臵简写 1.00 1.01~1.70 1.71~3.00 3.01~7.00 大于7.01 ∞50.0 50.0~37.5 37.5~25.0 25.0~12.5 12.5~0.0 正中部着丝粒 中部着丝粒 亚中部着丝粒 亚端部着丝粒 端部着丝粒 正端部着丝粒 M m sm st t T 2. 核型公式:某种植物核型公式为2n=2x=10=6m+2sm+2st(SA T),其中x 代表染色体基数,表明该植物为2倍体,6m代表有6条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粒,2sm代表有2条染色体为亚中部着丝粒,2条染色体为亚端部着丝粒并带有随体。 3. 核型分类:Stebbins根据核型中染色体的长度比和臂比两项特征,区分核型的对称与不对称程度,将其分为12种类型(表2)。 表2:核型的对称与不对称分类(Stebbins) 壹注:本实验进行核型分析时,着丝粒位臵主要分为m,sm,st,t。

压片法实验报告

题目:压片法实验报告 目的:掌握压片法的基本技术,以葱为例观察植物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并对葱的染色体计数。 材料:葱根尖。 方法与操作步骤 一、取材:上午8:30取洁净的葱根尖,取尖端2-3cm长于称量瓶中。 二、前处理:为了得到更多中期分裂项的细胞,同时使染色体缩短和良好分散, 可对根尖进行预处理。处理方法为:浓度为0.002M的8-羟基喹啉前处理3小时 三、固定:卡诺氏(无水乙醇:冰醋酸=3:1)固定液(用量应在材料大小的20 倍以上)固定9个小时。 四、解离 1、用蒸馏水冲洗材料后,用50%乙醇处理30分钟。 2、1mol/L盐酸解离37分钟。 3、软化45%冰醋酸处理30min。 五、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染色10-18个小时。 六、制片 1、取一个根尖放于一张洁净的载玻片的中间。 2、切取根尖端的3-4mm。 3、在材料上滴一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 4、用食指和中指固定住盖玻片,然后用笔平整的一端撞击盖玻片,用吸水纸吸 取多余水分。 七、镜检 1、镜检时先用10*10倍需找比较适合观察的各分裂相细胞。 2、然后在换10*40倍进一步观察所选细胞的染色体分散效果如何,是否在一个近似的平面上。选取染色体分散比较好,且近似在一个平面上的中期分裂相的细胞做染色体计数;选取典型的各分裂时期观察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3、将10*40倍下选好的细胞换到油镜(10*100)倍观察,在100倍物镜下观察需要滴香柏油在盖玻片上。 结果与分析 一、结果分析 1、染色体计数的观察如下列图片所示

2n=16 2n=16

2n=16 通过以上的观察数出葱染色体条数为2n=16。

不同类型早期稽留流产的绒毛染色体特点分析

不同类型早期稽留流产的绒毛染色体特点分析 【摘要】目的对早期稽留流产中有胎芽和无胎芽两种绒毛染色体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对早期流产进行清宫术+胚胎绒毛染色体检查患者28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 照B超情况将其分为空囊组和胚芽组,包括IVF/ICSI妊娠(ART)和自然人身(NC)两种不同 来源,对两组一般状况以及染色体核型的组成差异进行对比。结果本次280例患者均成功进 行绒毛染色体检测,有134例染色体异常,占比为47.86%;其中96例非整倍体,占比 34.29%;11例三倍体,占比为3.93%;9例结构体异常,占比3.21%。胎芽组非整倍体率较 空囊组更高,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绒毛染色体异常与胎芽流产存在紧密联系,但是无胎芽不是主要因素,ART妊娠不会提高孕早期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发生率。 【关键词】绒毛染色体;早期稽流产;染色体核型分析 据有关资料显示,早期自然流产发生率在15%左右,引发流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胚胎染色 体异常是较为常见一种[1],占比大约是50%-60%之间。临床研究工作人员,将无胎芽和胎芽 视为同一概念进行讨论。现阶段,有关两者染色体异常率结论存在差异,尤其是国内关于两 者的报道少之又少。本次研究主要针对不同类型早期稽留产的绒毛染色体特点进行分析,以 下是详细报告。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对早期流产进行清宫术+胚胎绒毛染色体检查患者28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B 超情况将其分为空囊组和胚芽组,胚芽组180例,空囊组100例。 1.2 方法 1.2.1 诊断标准 胚芽组:不管是自然妊娠还是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妊娠,胚胎超过5mm,有胎心 或者无胎心后均消失。截止到目前为止,空囊组仍无统一标准,自然妊娠因为个体排卵、差 异以及着床时间不准确,诊断标准:任意一次B超孕囊平均直径超过25mm而且无胚芽和心 管直径或搏动在25mm以下,但是每周生长超过75%,;IVF/ICSI胚胎移植后着床时间固定,胚胎移植4周依旧无点状胎芽或者胎芽,1周后经过复查无胎芽。 1.2.2 采集标本和绒毛细胞培养 在进行手术之前,向患者介绍疾病病情,并让患者签署知情研究协议书。清宫术期间,采用 无菌负压吸引管留取25mg绒毛组织,并将其置于生理盐水中浸泡,及早将其送入至实验室中,采用多重探针连接扩增法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一般情况以及染色体核型的组成差异进行分析,并记录相关数据。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试验数据的处理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率(%)表示计数资料,检验值分别是t和x2,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表示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 2 结果

实验七染色体核型分析

实验七染色体核型分析

【实验项目】染色体核型分析 实验室名称显微分析实验室实验室地 点 学时2 实验 类型 验证每组 人数 2-4 选做 或必 做 必做 实验目的通过几种生物染色体标本的观察,掌握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方法 内容提要生物染色体标本的观察;染色体核型的分析 重点难点染色体核型的分析方法 主要 仪器 及耗 材 显微镜、尺子、剪刀 实验七:染色体核型分析 〖实验目的和要求〗 观察分析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长短、臂比和随体等形态特征;学习染色体组型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实验原理〗 染色体组型分析是细胞遗传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研究物种演化、分类以及染色体结构、型态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染色体组是指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含的染色体总称,常以“X”表示。同一物种的同一染色体组内各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连锁群是彼此不同的,但它们却相互协调,共同决定生物性状的发育。 研究染色体组型的方法,一是靠有丝分裂时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另一是靠减数分裂时染色体的形态和

特征。本实验着重介绍有丝分裂的染色体组型分析。 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是识别染色体个性特征的最佳时期,而染色体组型分析就是进行染色体特征的鉴别和描述,其形态的鉴别主要依据染色体的长度、着丝粒位置、付缢痕的有无和位置、随体的有无、形状和大小等资料进行分析。现分别介绍如下: 1.染色体长度,同一染色体组内各染色体的长度是不 一致的,其绝对长度可在显微镜上测量,或用放大照片测量后换算。由于染色体制片过程中使用的药剂及方法不同,另外供观察的细胞分裂不可能保证同一时期,故染色体的收缩有差异而导致绝对长度在同一物种或个体不同细胞间发生差异,针对这种情况,在分析中常用染色体的相对长度来表示。 在染色体长度测量中,对染色体的两条臂要分别测量,一般随体不计入染色体长度内。 2.着丝粒的位置:每条染色体都有一着丝粒,其位 置可因不同染色体而异。由于着丝粒把染色体分为两个染色体臂:长臂和短臂,它们的比率(即臂比)便可确定着丝粒的位置。 3.付缢痕的有无和位置:有些染色体上除着丝粒, 还另有一不着色或缢缩变细的区域称符缢痕。 4.随体的有无、形状和大小:有些染色体在短臂的 末端有一棒状小体称为随体,随体和染色体臂之间常以付缢痕相隔,具随体的染色体称SAT染色体。 〖材料和方法〗 细胞有丝分裂永久制片或其中期染色体图象的放大照

植物染色体常规分析技术

第一章植物染色体常规分析技术 染色体由DNA和组蛋白构成,不仅是生物,包括植物,的遗传信息载体,起到调节基因活动和有性后代重组频率的作用,而且还控制着真核生物的育性。因此无论是在植物遗传育种,还是在植物系统进化领域,染色体研究技术都是重要手段之一。此外该技术还是染色体分带、基因和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的基础。也就是说染色体常规分析技术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术之一,学习掌握该技术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必要知识储备。 仪器设备、试剂及其他用品 明视野显微镜(每人一台);水浴锅一个;控温培养箱一台;载玻片,盖玻片若干(清水洗过,70%酒精保存备用,用前纱布擦干);纱布,滤纸若干;钟表镊子, 铅笔(未销),双面刮胡刀片各一个;500ml烧杯(或广口瓶)若干只;培养皿若干(最好直径90mm);小药瓶或1.5ml 塑料离心管若干。 对二氯代苯饱和水溶液;0.002M八羟基喹啉;改良石炭酸品红;1mol/L盐酸;0.1mol/L盐酸;45%乙酸; 材料 玉米、燕麦、小麦、蚕豆种子,洋葱、大葱鳞茎或种子,最好当年产。或者自己准备其他感兴趣的材料,如校园及周围环境中采集和市场购买,要有一定数量,至少几百颗。有意向后及时与老师联系,了解你预备的种子是否适合用于实验,因有些种子存在休眠,短时间不能萌发。实验流程 1 种子和鳞茎根尖的培养 种子培养前首先进行种子筛选,去除空瘪和霉变者以及杂质,保留饱满种子,10至30倍自来水浸泡24小时。取培养皿内垫湿滤纸,将浸泡后的种子铺于培养皿内,注意滤纸表面不要有流动水,种子量要适当,不要太多而互相堆积在一起,室温培养即可。每天流水洗一次,培养过程中如发现有霉烂种子及时清除以免影响种子萌发。 鳞茎培养采用水培。取烧杯一只盛满自来水,将鳞茎外部干皮和鳞茎盘底部残留泥土及根去掉,洗净,坐于烧杯口上,使底部浸泡水中。 虽然是染色体分析实验,一定不要忽略材料培养,要提供具体材料以理想的培养条件。只有根尖生长旺盛,才可能获得具有高比例分裂细胞的根尖,这是得到满意中期分裂相的前提。一般质量好的根尖为乳白色,可见大量根毛。 2 预处理 所谓预处理是指使用化学试剂和物理方法(如低温)抑制细胞纺锤体微管的形成和活动,保证更多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同时使染色体缩短变粗利于观察。待根尖伸长约1厘米,取根尖或在小种子情况下,如小麦,连带种子置小药瓶内对二氯代苯饱和溶液中处理3-6小时。注意环境温度不要过高以免产生药物毒害作用。还要注意不要盖瓶盖,保证材料呼吸所需氧气供应。如果处理时间较长,如超过5小时,应该间隔一定时间摇晃小药瓶以增加溶液中的溶解氧。 3 固定 固定就是在化学试剂的作用下使细胞内染色体结构保持不变。染色体制片常用的固定剂为卡诺固定液。方法很简单,倾去预处理液,加卡诺固定液[95%(或100%)酒精:冰乙酸=3:1]固定过夜。常温下材料在固定液可以保存一周左右,冰箱冷藏可以保存一个月左右。保存时间过长,压片时染色体粘连而不易分散。 4 解离 解离的作用是使根尖分生组织的细胞易于分散。一般是将材料从固定液中取出装入小瓶或离心管中,蒸馏水洗一次,加入1mol/L盐酸,放入事先预热到60℃的水浴锅中,保持5至10分钟取出,用吸管吸出解离液,加入蒸馏水洗一次,加45%醋酸软化。 5 染色和压片 染色和压片的目的是使细胞中的染色体着色并分散开以利于染色体形态结构的观察。截取

实验二十八植物染色体压片法

遗传学实验指导

实验须知 一、实验课的目的 1、培养锻炼科学的思维方法、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格的科学作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学习掌握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能与实验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3、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爱护集体、团结互助的优良道德品质。 二、实验课的要求 1、课前必须预习,了解基本原理和主要步骤及意义,写出预习报告。 2、上实验课必须穿白大衣,带实验讲义和实验报告纸。 3、遵守实验制度,注意安全(如水、电、煤气、强酸、强碱、有毒物质等)。 4、实验中要正规操作,动手动脑主动进行实验;掌握关键,力求得出准确结果;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及时做好记录;综合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5、在实验过程中不许大声喧哗,有问题及时请教老师。 6、器材、药品等按规定使用,严禁乱用乱放。 7、爱护仪器,实验过程中因个人未能按实验要求操作而导致的器材损坏,按规章制度进行赔偿。 8、实验结束后,相关器材要彻底清洗干净,放到指定位置。 9、废弃物按要求分类收集、处理。 10、值日生要打扫干净实验台、地面等,并负责关好门窗,检查水、电、煤气等。 11、因故不能上实验者应有请假手续,是否进行补课由教研室研究决定。

目录 实验须知 1 实验一洋葱根尖压片与有丝分裂观察 3 实验二染色体组型分析 5 实验三减数分裂 7 实验四人工诱发多倍体植物 9 实验五植物的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 11 实验预习报告格式要求 13 实验报告格式要求 13

实验一洋葱根尖压片与有丝分裂观察 一、实验原理 植物根尖的分生细胞的有丝分裂,每天都有分裂高峰时间,此时把根尖固定,经过染色和压片,再置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大量处于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和染色体。 二、实验目的 1、学习根尖染色体压片法。 2、掌握有丝分裂过程。 三、实验材料 洋葱(Aillumcepa)的鳞基 四、实验器具和药品 1.用具:染色板,载玻片,盖玻片,指管,温度计,试剂瓶,滴瓶,镊子,解剖针,毛边纸。 2.药品:无水酒精,70%酒精,冰醋酸,对二氯苯或秋水仙素,碱性品红,石碳酸,甲醛,山梨醇,二甲苯。 卡诺固定液的配制:用3份无水酒精,加入1份冰醋酸(现配现用)。 染色液的配制: 配方Ⅰ.石碳酸品红(Carbol.fuchsin),先配母液A 和B。 母液A:称取3 克碱性品红,溶解于100 毫升的70%酒精中(此液可长期保存)。 母液B:取母液A10 毫升,加入90 毫升的5%石碳酸水溶液(2 周内使用)。 石碳酸品红染色液:取母液B45 毫升,加入6 毫升冰醋酸和6 毫升37%的甲醛。此染色液含有较多的甲醛,在植物原生质体培养过程中,观察核分裂比较适宜,后来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良的配方Ⅱ,称改良石碳酸品红,可以普遍应用于植物染色体的压片技术。 配方Ⅱ:改良石碳酸品红 取配方Ⅰ.石碳酸品红染色液2—10 毫升,加入90—98 毫升45%的醋酸和1.8 克山梨醇(sorbitol)。此染色液初配好时颜色较浅,放置二周后,染色能力显著增强,在室温下不产生沉淀而较稳定。 五、实验说明 1.根尖由于取材方便,是观察植物染色体最常用的材料,有些植物种子难以发芽,或仅有植株而无种子,也可以用茎尖作为材料。 2.植物细胞分裂周期的长短不尽相同,通常在十到几十小时之间,温度明显地影响分裂周期,对于一个不太熟悉的实验材料,最好在特定温度下长根,掌握有丝分裂高峰期,以便得到更多的有丝分裂的细胞。 3.前处理的目的是降低细胞质的粘度,使染色体缩短分散,防止纺锤体形成,让更多的细胞处于分裂中期,一般在分裂高峰前,把根尖放到药剂中处理3—4 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