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当今文化贸易国际格局特征分析

当今文化贸易国际格局特征分析

当今文化贸易国际格局特征分析
当今文化贸易国际格局特征分析

2008年10月社科纵横O ct,2008总第23卷第10期S OC I AL SCIENCES REV I E W VO L.23NO.10 经济 管理 发展

当今文化贸易国际格局特征分析

雷兴长* 曹文环

(兰州商学院经贸学院 甘肃兰州 730020)

内容摘要 文化贸易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文化贸易的国际地位迅速上升。目前,国际文化贸易格局逐渐显现:文化贸易的地位不断上升;美国文化贸易的优势明显;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国际文化贸易的主体;版权交易是国际文化贸易的主要内容;南北文化贸易发展严重不平衡。

关键词 文化贸易 国际格局 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08)10-0029-03

随着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崛起,以美国、欧盟、日本为主的发达国家正在失去制造业竞争优势,被迫进行对外贸易调整,开始把文化贸易作为竞争的战略重点。2006年全球的核心文化商品贸易超过900亿美元,如果按产业链算下来相关的文化产品贸易要达到3300亿美元,部分文化产业的市场规模已经接近或超过许多重要的制造业[1]。

一、文化贸易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

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各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重视,文化贸易在各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目前,国际经济组织都把文化贸易放在世界服务贸易范畴。从联合国贸发会议提供的相关数据看,世界主要贸易大国的文化贸易金额大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1995年世界主要贸易大国有关文化贸易的版税和许可证费用、文化、娱乐服务贸易出口额,美国是328.49亿美元,日本为61.38亿美元,英国是67.07亿美元,法国30.30亿美元,德国33.20亿美元;而2004年世界主要贸易大国有关文化贸易的版税和许可证费用、文化、娱乐服务贸易仅出口额,美国就达到590. 59亿美元,日本为157.73亿美元,英国达到153.83亿美元,法国增为73.34亿美元,德国也有60.45亿美元。

世界主要国家相关文化贸易出口额(2004年) 单位:亿美元国家和地区版税和许可证费用个人、文化、娱乐服务合计美国513.4177.18590.59

日本157.010.72157.73

英国120.1933.64153.83

法国50.6822.6673.34

德国51.039.4260.45

荷兰41.487.4848.96

加拿大30.1917.3647.55

韩国17.911.2718.18

资料来源: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数据库

同时,从世界贸易组织统计的相关数据看,世界主要贸易大国的文化贸易金额在服务贸易中所占的份额也有不同程度的扩大。美国相关文化贸易出口额在服务贸易出口中所占的份额由1995年的16.6%上升为2003年的19.4%,日本由1995年的9.6%上升为2003年的17.6%,加拿大由1995年的4.4%上升为2003年的10.4%,法国由1995年的3.6%上升为2003年的5.9%,德国由1995年的4. 3%上升为2003年的4.4%。只有英国相关文化贸易出口额在服务贸易出口中所占的份额有小幅度下降,但是英国相关文化贸易出口额从2003年的110亿美元快速增加为2004年的153.83亿美元。

世界主要国家相关文化贸易出口占服务贸易额

(2003年)单位:亿美元和百分比

(版权和许可证费用、个人、文化、娱乐服务贸易)

出口进口

金额 份额 金额 份额

2003年1995年2003年2003年1995年2003年美国55616.619.42035.58.9

加拿大44 4.410.4668.713.3

法国58 3.65.9475.7 5.7

德国51 4.34.4776.0 4.6

英国1109.38.4859.57.1

日本1249.617.61198.210.9

资料来源:世界贸易组织, 2004年国际贸易统计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

二、美国在国际文化贸易中的优势明显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文化贸易大国,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在国际文化贸易中的优势明显。从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美国文化贸易迅速增长。从世界贸易组织对各国文化贸易相关的统计数据看,美国的版权和许可证费用、文化、娱乐服务贸易额,1990年为180.84亿美元,1998年增为409.67亿

29

*作者简介:雷兴长,兰州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国际贸易与国际经济研究。

美元,2003年高达759亿美元。

文化贸易出口占居绝对优势地位,文化贸易额大大超过其他发达国家。2004年,美国的版权和许可证费用、文化、娱乐服务贸易出口额就达到590.59亿美元,是日本(157.73亿美元)的3.74倍,英国(153.83亿美元)的近3. 84倍,法国(73.34亿美元)的8.05倍,德国(60.45亿美元)的近9.77倍。

美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超强,对其他国家几乎是 单方面 的输出。2003年,美国的版权和许可证费用、文化、娱乐出口额达到556亿美元,而进口额只有203亿美元,出口额是进口额的2.73倍,顺差额高达353亿美元[2]。

促成美国文化产品的国际贸易优势有三大因素:一是美国文化产业已成规模。有统计显示,文化产业的直接产值和相关产值已占美国G DP总量的18%至25%,而其他国家不足5%。高度发达的现代文化产业为美国获得文化贸易优势奠定了基础。二是美国文化产业创新能力强。在当今世界文化产业中,不论是电影、录像、光盘、游戏、动画、互联网,还是出版、印刷、期刊、广告等各个领域,美国都一直保持着颇高的创新能力和领先水平,于是造成了国际文化市场对美国文化产品的较大客观需求。三是美国政府高度重视文化贸易。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美国政府坚持把贸易自由化问题同文化贸易开放问题联系在一起,对各国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各国开放文化产品市场,这为美国文化产品占领国际文化市场开创了宽松的国际经营氛围。

三、跨国公司成为国际文化贸易的主体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产业化和世界文化产业的全球化,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文化贸易的主体。目前,美国、西欧、日本等国的跨国公司囊括了全球文化贸易的三分之二以上,全球五十家媒体娱乐公司就占据了95%以上的国际文化市场[1]。近几年,在全球文化产业影响力较大的跨国公司有:时代华纳、迪斯尼、威望迪、立博、新闻集团、贝塔斯曼、威廉希尔、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等。它们不仅对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拥有强大影响力,而且在不同的文化行业占居绝对垄断地位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文化产业在全球经济地位的提高,经营各种文化产品的跨国公司也快速成长。2001年,进入 财富 杂志世界500强名单的相关文化产业大公司只有8家,营业收入合计1384.12亿美元;2006年,进入世界500强名单的相关文化产业大公司达到了12家,营业收入合计达到了3047.07亿美元。在当今世界文化产业中,国际化经营程度最高的跨国公司应是美国的时代华纳和迪斯尼公司。全球媒体巨人 时代华纳拥有一系列具有价值品牌文化传媒产业,包括美国有线电视网、卡通电视台、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和 时代 、 人物 、 财富 、 娱乐周刊 等全球性著名报刊。2006年,时代华纳的全球营业收入高达436.52亿美元。目前,时代华纳公司收入主要有六大业务:美国在线(ISP)、电视和广播部门、有线电视部门、出版、影视娱乐以及音乐。时代华纳可以对15个国家用多种语言提供电视服务,并拥有唱片业务居世界首位的华纳音乐公司。此外,它拥有丰富的服务对象资源,包括12000万杂志读者、32万互联网用户、10多亿CNN观众、3500万H BO(付费电视网)订户、1300万有线电视用户以及拥有32万多的 公路信使 用户。时代华纳公司下属的美国在线作为世界最大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用7种语言向全球15个国家提供服务,交互技术开发居世界领先地位,拥有世界最大的拨号窄带网络与全球下载数量最大的音乐播放器。美国在线拥有2000万注册用户,在欧洲的用户达到600万。美国在线在德国的D SL(宽带)用户就超过了100万。时代华纳公司下属的有线电视CNN的覆盖面涉及全球15亿人口、212个国家和地区;即便是在美国国内,也占据近9000万个家庭用户和近100万个旅馆房间,可谓是全球媒体帝国。

四、版权交易是国际文化贸易的主要内容

21世纪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版权产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版权贸易正成为国际文化贸易中最强有力的支柱之一。版权产业在发达国家GDP中所占比率约为3%~8%。2002年,美国版权产业产值约为7912亿美元,占GDP的7.75%。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数据库提供的不完整资料看,2004年,世界主要国家的版权和许可证使用交易额大约是1012.94亿美元。但是,从不同文化产品的版权交易情况看,远远大于1000亿美元。目前,版权贸易主要包含图书版权、影视版权两大领域。

图书版权交易一直是主要的国际版权贸易。从欧盟信息检测局公布资料看,1998年全球国际版权大约是1100亿美元,大大超过全球图书产品直接贸易的总收入。法兰克福书展是世界上最大、最成功的国际版权交易书展,为世界各国的出版商、代理商以及图书馆人员提供一个洽谈版权交易、出版业务及展书订书的场所。每年有100多个国家、7000多家出版商和书商、30多万个新品种参展。法兰克福书展的主要功能是推进版权贸易。据统计,在书展上达成的版权交易占世界全年版权交易总量的75%以上,一方面是出版机构的版权负责人前来洽谈、购买国外版或翻译版版权,另一方面是大批文学代理人寻找海外出版公司。2005年法兰克福书展主要的版权交易额分别是:德国38%、美国14.0%、英国10.0%、西班牙7.0%、瑞士4. 0%、意大利4.0%、澳大利亚4.0%、比利时4.0%、法国3. 0%、巴西2.0%、其他10.0%。

电影版权交易在国际电影贸易链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具有轰动效应的知名影片的国际版权商业价值甚至要高于电影票房。美国每年有70亿美元的国内电影票房收入,其年均份额仅占全国电影产业总收入的27%,其余为版权转让和相关衍生商品收入。比如 泰坦尼克 的全球票房收入为7亿美元,而其电影版权和附属产品包括影碟、唱片甚至船模的销售收入达到了15亿美元。2004年, 十面埋伏 的制作方新画面公司分别以1.15亿元和8500万元,向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和华纳电影公司出售了 十面埋伏 在北美地区和日本地区的发行权。 十面埋伏 海外版权卖断收入超过2亿元人民币,远远超过了 十面埋伏 1.53亿元的国内票房[3]。

随着文化产业的全球化,国际影视版权贸易的渠道日见规范畅通,推动了版权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世界各地

30

每年举行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国际电影节是国际影视版权贸易的主要交易途径。其中,法国戛纳电影节对国际影视版权贸易影响最大。1961年戛纳电影节开辟了 国际电影市场 ,成为世界各国的电影商洽谈业务、出售和获得电影版权的场所。经过40多年的发展,目前戛纳电影市场空前繁荣,每年的参展电影高达2400多部,电影版权交易额以10亿欧元计。2006年,来参加戛纳电影节的电影从业人员就达到了6万人,他们绝大部分都是来戛纳观摩影片、洽谈合作和出售电影版权的。

促进国际版权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是国际版权制度的日益完善;二是文字语言表达的不同差异;三是文化信息技术的逐渐成熟。

五、南北文化贸易发展严重不平衡

世界文化贸易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一边倒的趋势。发达国家仍然是世界文化产品和文化思想的输出中心,不仅在国际文化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且向发展中国家传播着现代文化思想体系、现代社会价值观念。

长期以来,国际文化贸易一直失去平衡,全球文化贸易额70%以上集中在美、英、法、德、日5国之间,而其他国家以文化为核心的产品输出微乎其微。1990年,美国、日本、德国和英国是最大的文化产品出口国,占当年全部出口额的55%。美国、德国、日本、英国和法国是最大的文化产品进口国,占当年全部进口额的47%。1998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欧盟国家的文化进口额占全世界总量的91%,出口额占世界总量的94%。并且这种文化贸易主要在少数发达国家之间进行[4]。

在信息传播流量上,发达国家也占据着绝对优势,据统计,发达国家传播的信息占世界信息总流量的80%以上。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说,目前,世界各国上映的外国电影大约有85%是美国好莱坞制造的。发展中国家在文化商品贸易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少。整个非洲大陆平均每年只生产42电影,其市场上95%的电影都是进口的。

中国文化贸易严重失衡也是南北文化贸易发展不平衡的突出表现。多年来,中国图书进出口贸易大约是10:1的逆差,出口的图书主要是到一些亚洲国家和中国的港澳台地区,面对欧美的逆差则达100:1以上。这些数字可以从 中国出版年鉴 上得到印证:2004年,中国从美国引进图书版权4068种,输出14种;从英国引进2030种,输出16种;从日本引进694种,输出22种;2005年,对美版权贸易逆差有所减小,但仍然是4000:24。从2000年至2004年,中国进口影片4332部,而出口影片却屈指可数[5]。

南北文化贸易发展不平衡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教育事业、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差悬殊的必然结果。文化产品中的知识和科技含量最多、最新,文化产品出口意味着新知识、新科技、新理念的出口。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事业落后,科技创新能力较差,很难生产出新知识、新科技含量高的文化产品,在国际文化市场上必然缺乏竞争能力;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水平先进,科技创新能力强,文化产品中的知识、科技含量颇高,在国际文化市场竞争获胜的概率必然大。因此,要在短期内实现南北文化贸易平衡,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样容易。

参考文献:

[1]胡景岩.谈论文化贸易[EB].中国文化产业新年国际论坛实录,http://www.sina.co https://www.sodocs.net/doc/ec13794042.html,,2008年01月05日20:13新浪财经.

[2]世界贸易组织.2004年国际贸易统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董晓常.中国电影:2005行至拐点[J].互联网周刊, 2005(13).

[4]UNES OO Cu lt ure Sector,2000,Internati ona l F l ow s of Se lec ted Cu lt ura lG oods1980-1998,Par i s:t he UNES OO Institu te for Statistics.

[5]沈亚军.如何消解中国文化赤字[N].光明日报,2007-4-26.

(上接第28页)公平。所以,从现阶段开始,应该建立以公立学校为中心的教育机制,逐步形成一个公平的、灵活的、有效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体系。

首先,放宽流入城市的流动人口子女进入正规学校学习的限制。不要把城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中的许多做法照搬到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上。孩子在城市的入学,不应该以其父母有没有三证为限制。根据调查,有相当多的孩子因为父母的三证问题丧失在城市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其次,监督公立学校收取借读费等相关费用。由于流动人口在公立学校就学占用其教学资源,所以公立学校收取一定费用的作法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不少公立学校漫天要价,并且除了借读费用外,收取其他附加费用。很多流动人口子女就由于家庭无力承受过高的这部分费用,只能转去办学条件相对较差的私立学校或者被迫辍学。

(三)支持多渠道社会力量办学

由于目前完全依靠公立学校不可能完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所以应该大力提倡并且支持社会力量办学,使之可以补充及支持公立学校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在社会力量办学的过程中,经费问题是学校面临的最大问题。政府应该设立专项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基金,从中拨款支持私立学校的建设、教学设备购买及相关发展。其中,为了保证教育资源运用于流动人口子女,应该根据相关学校中接受教育的流动人口子女数量来发放发展资金。除此之外,政府应该牵头整合零散的社会教育资源,使私立学校的办学水平得到提高,保证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质量。党和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落实执行,和以公立学校为主以社会力量办学为副的教育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31

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

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 一、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国际贸易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 国际贸易属于历史范畴,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具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和存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是国际贸易得以产生的两个前提条件。 在原始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类处于自然分工的状态。公社内部人们依靠共同的劳动来获取十分有限的生活资料,并且按照平均主义的方式在全社会成员之间实行分配。当时没有剩余产品和私有制,也没有阶级和国家,因而也没有对外贸易。 人类社会的三次社会大分工,一步一步地改变了上述状况。第一次大分工是畜牧业和农业之间的分工。它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产品有了剩余。在氏族公社的部落之间开始有了剩余产品的相互交换,但这还只是偶偶的物物交换。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由此而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它不仅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且使社会相互交换的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导致了货币的产生,产品之间的相互交换渐渐演变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这直接引致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即出现了商业和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人。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财产私有制,原始社会的末期出现了阶级和国家。于是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商品交易最终超出国家税的界限,形成了最早的对外贸易。 (二)奴隶社会的对外贸易 从总体上来说,奴隶社会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生产的直接目的主要是为了消费。商品生产在整个经济生活中还是微不足道的,进入流通的商品很少,加上生产技术落后、交通工具简陋,各个国家对外贸易的范围受到很大限制。 从国际贸易的商品构成来看,奴隶是当时欧洲国家对外交换的一种主要商品。希腊的雅典就是那时贩卖奴隶的一个中心。此外,奴隶主阶级需要的奢侈消费品,如宝石、香料、各种织物和装饰品等,在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奴隶社会的对外贸易虽然有限,但对手工业的发展促进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生产的进步。 (三)、封建社会的对外贸易 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之后,国际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从封建社会的中期开始,实物地租转变为货币地租,商品经济的范围逐步扩大,对外贸易也进一步增长。到封建社会的晚期,随着城市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因素已经开始了孕育和生长,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都比奴隶社会有明显的发展。 封建社会时期开始出现国际贸易中心。早期的国际贸易中心位于地中海东部,公元11世纪以后,国际贸易的范围逐步扩大到地中海、北海、波罗的海和黑海沿岸。城市手工业的发展是推动当时国际贸易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国际贸易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并促进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 从国际贸易的商品来看,在封建时代仍主要是奢侈消费品,例如东方国家的丝绸、珠宝、香料,西方国际的呢绒、酒等。手工业品比重由明显的上升。另一方面,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是船只由较大的进步,国际贸易的范围扩大了。不过从总体上说,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国际贸易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还相当小。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际贸易虽然源远流长,但真正具有世界性质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起来之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下,国际贸易额急剧扩大,国际贸易活动遍及全球,贸易商品种类日渐增多,国际贸易越来越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国际贸易的发展又各具特征。

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国际文化贸易导论

国际文化贸易导论 名词解释 1、▲ATA单证册制度:是一种可以简化通关手续、节约通关费用和时间、降低持证人临时进出口货物风险,并且可以在一年内重复使用的被国际社会称为临时进出口货物的护照,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海关文件。 2、▲国际文化经纪人:指在国际文化市场中,以本国文化为立足点,以提升本国文化产业综合实力为目标,为国家间文化产品流通的双方提供信息、促成交易而收取佣金等报酬的经营主体。 第一章国际文化竞争与国际文化贸易(填空) 一、发展国际文化贸易的重要意义 (文化生产和贸易具有高附加值的特点,能够加快国民财富积累,实现可持续发展,还能够向其他产业提供丰富的文化附加值,为其他产业的外贸出口打开广阔的道路,提升国家文化形象,提高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1、文化贸易具有高附加值的特点 2、文化贸易对经济发展具有整体带动作用,文化经济表现出一种“整体效应”,它不仅仅是诸多经济功能中的一种,还是经济的发源地、经济的框架和经济的结构,文化经济的整体性效应解决了大型购物中心所暴露出的问题,妥善地解决了保护旧城风貌,传承城市文脉,同时增强旧城经济与文化活力,应对交通与土地压力等 一系列问题,还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文化贸易第一个方面的作用) 3、文化生产以文化创造性活动为中心,层层扩散,形成文化产业生产体系 4、文化产业的生产链:内容的创意、生产输入、再生产、交易 5、文化产品和文化贸易的“火车头”作用包括两个层面:(1)从某一产业领域来说,文化产品本身所带动的是后期相关收入,是整个相关产业价值链的形成 (2)从整个国家的经济和对外贸易战略来说,它甚至可以带动整个国家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增长 6、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具有一般商品和特殊商品的双重属性,使得文化贸易在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该国的文化形象,加强其他国家对该国文化的亲近感 和认同感(文化贸易的第二个方面的作用) 7、由于文化亲近感和文化认同感,文化贸易会形成巨大的整合效应和辐射效应,带动一个国家其他非文化产品的出口贸易,从而对增强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起 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文化贸易的第三个方面的作用) 8、发展国际文化贸易有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出口结构 从中国对外文化贸易本身的情况来看,中国对外文化贸易还存在着严重的贸易逆差现象,大力发展文化贸易,改变文化贸易中的严重逆差现状,进而改善中国对外贸易的整体格局,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第二章国际文化贸易的学科定位与 特点 1、阿多诺的’文化批判“理论 2、国际贸易:泛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 3、文化贸易: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文化交换活动 3、文化产品的双重属性:商品性和艺术性。 4、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时间:1994年4月,基本精神是自由贸易,即消除关税和商品进口配额 5、人类五大文明:克里特文明、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哈拉巴文明、中国黄河流域文明 6传播媒介的五个阶段:口语传播阶段、手抄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电子媒介传播阶段、网络媒介传播阶段7、文化帝国主义:在反对“新帝国主义“的国际环境下诞生的,“新帝国主义”指的是战后许多殖民地国家在获得民族独立的背景下,帝国主义的扩张战略由以军事手段和直接的殖民统治为主,转向以经济和文化为主8、文化帝国主义的特点: (1)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主要通过市场进行扩张 (2)是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 (3)这种文化扩张主要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而实现的第三章国际文化贸易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国际版权贸易的发展历史 一、国际版权贸易的产生源于:a.社会经济尤其是印刷技术与音像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b.国际版权保护立法进程的发展 2、英国是版权制度确立最早的国家,1709年,英国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版权法《安娜法》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版权贸易的发展体现在两个方面: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知识经济的兴起第二节媒介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历史 一、报纸、广播、电视的发展历史 1830年,英国出现了每份只卖一便士的“便士报”,标志着大众传播的真正兴起

当代国际贸易的格局变化与走势

当代国际贸易的格局变化与走势 满分: 100.0分 得分:60.0分 一 . 判断(每题10.0分) 得分:20.0 1. 国际贸易和投资日趋一体化。() 正确 A.正确 B.错误 2. 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国际贸易迅速下滑。() 错误 正确答案:A A.正确 B.错误 3.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贸易摩擦日益增多。() 正确 A.正确 B.错误 4. 国际贸易地位在2010年呈现出最高值。() 错误 正确答案:B A.正确 B.错误 二 . 单选(每题10.0分) 得分:30.0 1. 下述不属于贸易失衡的原因的是()。 正确 A.贸易大国的结构性失衡 B.日元的霸主地位 C.贸易与投资一体化 D.美元霸主地位 2. 世界贸易组织法属()的范畴,是处理成员方之间贸易关系的法律。 正确 A.国际组织法 B.国际公法 C.国际经济法 D.国际私法 3. 乌拉圭回合谈判后发达国家成员关税下降为()。 正确

A.6.30% B.6.80% C.5.60% D.3.80% 三 . 多选(每题10.0分) 得分:10.0 1. 下述描述中属于当代国际贸易趋势的是()。 错误 正确答案:ABC A.国际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 益增强 B.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日趋一体化 C.金融危机改变国际贸易格局 D.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贸易主要力 量 2. 补贴具有如下特点:()。 错误 正确答案:ABC A.由政府(中央、地方)或公共机构提 供 B.政府或公共机构提供的财政资 助 C.为产业或企业带来了某种利益 D.坚持公平公正原则 3. 下属描述中属于WTO 法律制度的特点的是()。 正确 A.调整范围广泛 B. 法律义务统一性 C.法律义务的强制性 D.建立了法律实施的保障机制

外贸公司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外贸公司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Annual work summary model of foreign trade company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外贸公司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前言:工作总结是将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并分析不足。通过总结,可以把零散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系统、深刻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以便改正缺点,吸取经验教训,指引下一步工作顺利展开。本文档根据工作总结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自我性、回顾性、客观性和经验性的特点全面复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在2013公司近两个月的外贸工作与学习中,逐步熟悉了公司的运作体制和经营概念.首先对个人业务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业务能力 1、对公司和产品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在车间和仓库的工作,逐渐熟悉了公司产品的材料及各种规格,并且对各种产品的生产流程也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掌握产品在各个环节所出现的问题,如分切时候容易出现对折不齐,拉伸时候容易出现厚度不均匀等.针对产品的性能和特点,知道产品的目标市场. 2、对市场有了初步的了解. 产品广泛应用于文具、食品、饮料、工艺品、音像制品、电子电器、家装材料等各种产品的外包装。所以就销售前景十分乐观,开发新的市场可能性也大.

3、业务技巧的初步掌握.通过在免费平台上的客户开发, 慢慢掌握跟客户谈判的技, 学会的是“顾问式销售技巧”,一切从客户的需求出发,在电话,在电邮,或拜访中,我们要不断提问,从客户的回答中了解到客户的需求,这样做会事半功倍,例如,如果客户是想买高质量的产品,你便可以挑一种好质量的产品给他,价格贵一点也没关系,相反,如果客户只想买便宜的产品,在报价时就不要太高,否则就会吓跑客户。做业务其实可以简化为“了解或激发需求,然后去满足要求”。 二.个人素质能力 1.诚实 诚实可信,赢得客户的信任 2.热情 只要对自己的职业有热情,才能全神贯注地把自己的精力投下去,外贸更加是如此,因为外贸是一个很长的过程。 3.耐心 外贸行业中,开发一个新客户的周期一般在半年到一年之间,或者更长,所以,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在自己没有订单而同事有订单的时候,一定有耐心,暴风雨后便是彩虹。

文化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探讨

文化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探讨 在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文化逐渐成为活跃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重要因素。从理论上分析文化和国际贸易的关系,为充分利用本民族文化资源,创造国际贸易竞争力提供依据。 标签:文化;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差异性;互补性 1 文化及其特征 文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历史过程中,赋予物质和精神产品的全部总和。文化体现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人类所生产的物质产品上;人类与其他个体或群体的关系上,包括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以及人的行为方式等;文化还体现在意识形态上,通过宗教,哲学,道德,艺术等来表现,体现出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民族性情等。 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是文化的两大特征。①文化的民族性。任何文化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社会结构。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生成并发展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差异文化。②文化的时代性。任何文化都反映了时代的精神,时代的内容,时代的审美要求和审美情趣,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正是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创造的文化差异为文化和国际贸易的契合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2 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比较优势 自从国与国开展贸易以来,通过深入的研究,经济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贸易理论。其中,比较优势论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建立在亚当斯密“绝对利益”学说的基础上,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利益”学说。自从诞生之日起,“比较优势”始终是理论发展的线索。究其原因,“比较优势”,这四个字本身就蕴涵了深刻的理论内核,它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比较”,比较就是差异性,是独特性,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客体在某一层面进行的对比。有了差异性或独特性,客体之间才有可比之处。二是“优势”,其核心在于“优”字。它说明比较客体在该对比层面上的强势地位。正是因为国与国之间(比较主体)在可比内容(比较客体)上存在的我有你无,你有我优的差异,才使得交换成为必然,对外贸易得以产生。 3 文化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从国际贸易理论上看,由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推导出的文化差异性恰好在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中找到了生存的空间。 在国际贸易实践中,文化较为普遍地存在于传统的货物贸易领域和新兴的服务贸易领域。

国际贸易工作总结

国际贸易工作总结 篇一:国际贸易部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计划 国际贸易部 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计划 一、XX年工作总结 XX年我部门销售收入和销售回款情况较去年同期虽有好转,但总体情况仍不容乐观。截至今日,我部门实际出口产品23389 台(件),较去年同期增加了5661台(件),实现销售收入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完成销售回款1338 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出口贸易环境,我部门积极与外商协商,努力争取每一个客户,每一个订单。 今年,我部门新开发了1个国外客户和5个国内客户。分别是:国外客户新加坡HESP公司,国内客户河南特润、石家庄派姆机电、天津恩福斯、宁波东港齿轮、广州迪松,并已陆续小批量供货。 为了以后能够更好地工作,我们希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改变: 1、在产品价格方面,希望领导考虑统一产品销售价格,按回款金额返点; 2、在经销人员提成方面,希望能够适当提高提成系数。

二、XX年工作计划 XX年将是一个新的开始,也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五年。新的一年,我们初步计划如下: 1、将分类整理出的客户群按XX年各个客户的销售情况制 定出XX年的销售计划,由专人负责联系沟通,争取为最大限度的完成任务而努力; 2、根据我们从网络上查询到的XX年的展销会,制定出了所要参加的专业性强的国际性展会如合肥工程机械展、青岛工程机械展和上海宝马展等,同时,在参加展会期间,加强与周边客户联系,争取当面拜访交流,将客户需要的支持和需求带回公司,为确保扩大出口奠定基础; 3、对于XX年新开发的这六个新客户,继续跟进,了解客户装机使用情况,加强沟通,为小批供货和批量供货做好准备; 4、我们会积极探索网络推广销售新模式,利用太重榆液公司的电子商务这个平台,通过网络搜索潜在客户,主动联系,寻求新渠道,新客户,为开拓国际市场努力钻研。 5、熟练运用公司ERP管理系统,精确数据,强化本部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虽然我们制定了这一系列的目标计划,但是,实施起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09075116 方强 摘要:自中国成功加入到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的国际贸易和对外交往愈加频繁,中国已逐渐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位重要成员,成功地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贸易技术合作和投资的热点。在这种大规模的跨国经济活动中,随着贸易往来的愈演愈烈,中西方文化所存在的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已慢慢显现出来,本文通过对中西文化的各方面所存在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引领读者了解这种差异对国际贸易日益信息化健全化的影响。 Abstract: since China's successful to join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since, our country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oreign communication increasingly frequent, China has become the world's economy one of the important members, successfully become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economy, become the world trade and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and investment hot spots. In this large transnational economic activity, trade with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impact on international trade has come,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all aspect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lead readers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o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ncreasingly.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国际经济贸易影响

国际贸易历史

国际贸易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系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别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活动。从国际范围看,这种商品和劳务交换活动,即由各国的对外贸易构成世界范围的交易,就称为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或世界贸易(World Trade) 由于现代国与国之间的货币信贷关系、科技合作关系等都以商品运动为基础,故国际贸易是现代国际经济联系的基本形式。 简史国际贸易是在国际分工和商品交换基础上形成的。在奴隶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交通不便,商品流通量不大,国际贸易很有限,交易的商品主要是奴隶和供奴隶主消费的奢侈品。在封建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也有所发展。这一时期,中国与欧亚各国通过丝绸之路进行国际贸易活动,地中海、波罗的海、北海和黑海沿岸各国之间也有贸易往来。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当时参与贸易的商品主要是一般消费品和供封建主消费的奢侈品。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后,特别是产业革命以后,由于生产力迅速提高,商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并开始具有世界规模。从17世纪到19 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额不断上升。英国在国际贸易中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当时参与国际贸易的商品主要是一般消费品、工业原料和机器设备。19世纪末进入帝国主义时期后,形成了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 此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和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到很大破坏,世界贸易额锐减并停滞不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进一步扩大和发展,美国成为国际贸易中的头号大国。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国际贸易空前活跃并带有许多新的特点,贸易中的制成品已超过初级产品而占据主导地位,新产品不断涌现,交易方式日趋灵活多样。 当代国际贸易以发达国家为主,美国仍是世界最大的贸易国,但地位有所下降;德、日等国的对外贸易有极大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份额不大,但与自身相比,对外贸易也有了很大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国际贸易在当代国际事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对各国自身的经济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理论国际贸易的理论是研究国际间商品流通规律的理论。它要阐明一系列基本问题,例如,各国间为什么会发生商品交换;各个历史时期国际贸易的性质和特征由什么决定等等。广义的国际贸易理论还应包括国际价值理论和国际收支理论。

国际贸易中中英文化的差异

浅谈国际贸易中中英文化的差异

————————————————————————————————作者:————————————————————————————————日期: 2

浅谈国际贸易中中英文化的差异 摘要:当今的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际贸易活动与交往的频繁进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特殊文化背景与文化环境日益为各国重视,本文通过认识文化的差异,并采取恰当策略使国际贸易在文化融合的推动下实现真正全面的自由化,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贸易,推进国际化贸易的进程。 关键词:贸易活动文化差异 1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化,国际贸易活动与交往的频繁进行,国际贸易中文化差异的存在已影响到国际间的贸易活动,这体现在文化构成要素的各个层面,尤其是意识形态层面即政治、法律、艺术、哲学等方面。充分了解和认识文化差异,并采取恰当的方法和措施应对国际贸易交往中的文化差异在当今世界尤为重要。面对文化差异对贸易的影响,为进一步推进世界贸易的自由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使贸易环境法制化、规范化,建立国际性文化交流组织与文化交流中心,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展示与交流,在国际贸易策略的制定上注意与当地文化的融合,进行多种方式的文化融合与培训,培养推进文化融合的跨文化管理人才。 2 文化差异的体现方面 2.1语言文化背景方面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传统,使中英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的文化差异。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文化信息的浓缩,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直接反映着文化的差异。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弦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

外贸实习工作总结

暑期外贸公司实习报告 2011年的盛夏,蝉鸣不断,公交车私家车川流不息,人来人往的城市,各行各业的人周 而复始的忙碌着属于自己的事业,为自己的未来奋斗着。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也开始为 自己的未来奋斗。接到实习单位的电话要我去公司实习,心里非常开心终于有实习地方了。 我怀着异常兴奋的心情和满腔的热情,开始了实习生涯。 在实习过程中,我可以感受到公司“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始终把顾客的需要放在第 一位,这是作为一间公司逐渐形成了良好的企业文化,也就是说,公司已经具备了足够的亲 和力和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在我的意识中,我觉得一个好的品牌首先是有好的质量和信誉, 其次就是有足够大的知名度。我觉得做大牌,应该把公司的整体形象给宣传出去,让这个品 牌深入人心,不仅要利用传统的广告媒体,同时也要利用现代的网络技术,在短短的一个月 左右的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以前从未涉足的事物,如果不是公司给了我一次深刻的体现机会,可能我现在还只是一个只会拿书本的书生,要所最深刻的事,当然就是跟踪客户了,以 前认为只是去客户那里单纯的了解一下情况就可以了,可是却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例如有 时候想了解一下客户的打印量的情况,客户却让你自己搞,可是自己却连按哪个键都不知道, 那怎样了解呢?到最后,还是要客户自己动手。这时候,我只能呆呆地站在那里,心里很不 是滋味。由于对业务的不精通,遇到这样的事也是必然的。因此,我对自己说,无论你拿着 本书说的怎样厉害都好,轮到你要实际操作的时候,你只能无奈地站在那里,“纸上谈兵”在 这个年代是行不通的。这同时又证明了要做好一份工作,不仅要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 了解实际操作。实训内容及过程如下: 1、综合实训的组织与要求 2、制定出口经营方案 3、模拟谈判,磋商交易 4、合同条款 的签订和单证的签订. 我们是通过询盘、发盘、还盘、接受这四个环节来进行模拟谈判、磋商交易条款的。我 们这组根据正确的信函格式,撰写了买卖双方交易中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的四封商业信函。我方根据买方发过来的询盘信函,作出了相应的发盘,在收到了我方的发盘时,买方又 对其进行了还盘,根据还盘进行最后磋商我方接受了买方的要求。这四个环节是我们在日常 买卖当中讨价还价的过程,而在国际贸易当中则用了这四个专业术语来定义。 经过这几天不断寻找客户的经历,我居然没有成功过一次,很是失望灰心,工作也没那 么专心了,打起了混日子的念头,后来老板发现我工作中散漫的态度,及时提醒了我并告诉我外贸工作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应该正视现实认真工作要安下心来切莫心浮气躁。 通过老板教导,我又从新燃起了工作热情,摆平了心态。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从无知到认知,到深入了解,渐渐的我喜欢上这个全新的专业,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学习的过程是最美的,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我每天都有很多的新的体会,新的相反,想说的很多,我总结下来主要 有以下几点: 1、坚持 我们不管到那家公司,一开始都不会立刻给工作我们做,一般都是先让我们看,时间短 的要几天,时间长的要几周,在这段时间里很多人会觉得很无聊,没事可做,便产生离开的 想法,在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坚持,轻易放弃只会让自己后悔。 2 、多听、多看、多想、多做、少说 我们到公司工作以后,要知道自己能否胜任这份工作,关键是看你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 态度对了,即使自己以前没学过的知识也可以在工作中逐渐的掌握。态度不好,就算自己有 知识基础也不会把工作做好,四多一少就是我的态度,我刚到这个岗位工作,根本不清楚该 做些什么,并且这和我在学校读的专业没有必然的联系,刚开始我觉得很头痛,可经过工作 过程中多看别人怎样做,多听别人怎样说,多想自己应该怎样做,然后自己亲自动手去多做, 终于在短短几天里对工作有了一个较系统的认识,慢慢的自己也可以完成相关的工作了,光

1浅析国际贸易中文化因素冲突的表现

浅析国际贸易中文化因素冲突的表现 【摘要】随着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并没有使全球文化向一体化发展,而是朝着各自特色的多元化方向发展,这些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贸易要求,也相应的出现了冲突,在国际贸易中具体表现在价值观念因素的冲突、思维方式因素的冲突和行为规范因素的冲突。 【关键词】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在经济运行、国际贸易交往时,文化与经济日益被连结在一起,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成了国际化的一个突出迹象。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特殊文化背景与文化环境日益为各国重视,尤其是意识形态层面即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哲学、宗教等方面。然而随着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并没有使全球文化向一体化发展,而是朝着各自特色的多元化方向发展,这些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贸易要求,也因文化差异产生了文化冲突。一方面,经济一体化打破了各种地域文化间彼此隔绝的封闭状态,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和大众文化层面日益趋同;另一方面,经济一体化加剧了文化在深层的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和冲突,使得全球价值观与本国价值观处于尖锐的矛盾之中。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道德与法律、合法与不合法等文化因素的冲突。在国际贸易中,文化的冲突会产生贸易壁垒和摩擦,使得贸易受文化因素的影响也越发地突显,世界贸易中文化差异的存在已影响到国际间的贸易活动,国际贸易中的文化因素所产生的各国文化之间的冲突正是全球经济贸易的必然结果和具体体现,使得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与各国文化多元化构成了当今世界的一对矛盾。 一、价值观念因素的冲突 各国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在各自民族的历史传承和文明演绎下都有着截然不同的差别,特别是在现实制度的影响下使得人们在贸易活动中习惯用自己的价值观和认知去左右对方的行为,或是直接忽视对方的价值观和信仰的重要性,这势必会影响到贸易双方的合作,形成贸易中常出现的价值观念的冲突。从宏观上来说,价值观念的冲突主要表现在经济贸易与意识形态、贸易规则中公平与效率的冲突等方面。一方面,欧美经济强国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在文化科技上都占据强势地位和优势。这些有利的内部条件使得它在政治民主化、人权保障、市场经济制度等方面简化成一套意识形态教条,并把其作为一种普世的行为准则加以推行,人为地制造经济贸易与意识形态的冲突。另一方面,由于价值取向和文化需求的不同,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制定时,发达国家体现的是要求对人权标准、劳工标准、环保标准、质检标准等严格措施,推行人文贸易;发展中国家体现的是要求摆脱贫困和谋求发展,实行差别与特殊差别待遇,推行农产品和服装等领域的自由贸易。由于这些相互对抗的深层次价值观念势必会造成贸易规则中公平和效率的价值观冲突问题,因而使得在每次贸易谈判中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谈判效率极为低下。

论当代国际贸易方式创新及对我国的经济影响

论当代国际贸易方式创新及对我国的经济影响 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来,随着计算机产业的迅速发展,世界经济逐渐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过渡,国际间开始出现了信息产品贸易。进入90年代以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更是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将国际贸易带进了一个信息化时代,信息要素已成为影响21世纪国际贸易走向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兴起和网络贸易的诞生,导致国际贸易运作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信息通过全球网络在世界各国和地区间流动,推动了国际贸易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为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一、电子商务兴起的意义 电子商务(Electronic Business或Electronic Commerce)是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的一种新型商务模式。目前,电子商务有两层含义:从狭义上看,电子商务一般指基于数据的处理和传输,通过开放的网络进行的商业交易,包括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活动。从广义上看,电子商务是指Internet(国际互联网)、Intranet(企业内部网)、Extranet (企业外部网)的整个商务活动及其相关领域的综合电子化运作方式。 电子商务正在掀起国际贸易领域里的一场新的革命。电子商务是经济全球化的技术基础,它冲破了国家和地区间设置的各种障碍,使国际贸易走向无国界贸易,引起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巨大变革。 首先,国际贸易市场交易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虚拟市场”。电子商务通过网上“虚拟”的信息交换,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开放、多维、立体的市场空间,突破了传统市场必须以一定的地域存在为前提的条件,全球以信息网络为纽带连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市场化的形成。信息流动带来的资本、商品、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全球加速流动,促进了全球“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这种网络贸易的环境下各国间的经贸联系与合作得以大大加强。 其次,国际贸易经营主体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虚拟公司”。现代信息通讯技术通过单个公司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拥有的核心技术,把众多公司相互联接为公司群体网络,完成一个公司不能承担的市场功能,可以更加有效地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这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在资本关系上不具有强制各个公司发生联系的权力,而是由于承担了一定的信息搜集处理和传递功能似乎具有某种实体性。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便是这种“虚拟公司”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开放系统的动态网络组合寻找资源和联盟,实现“虚拟经营”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竞争环境和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给跨国公司带来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的好处。 再次,国际贸易经营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电子商务提供的交互式网络运行机制,为国际货易提供了一种信息较为完备的市场环境,通过国际贸易这一世界经济运行的纽带达到跨国界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使市场机制在全球范围内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这种贸易方式突破了传统贸易以单向物流为主的运作格局,实现了“四流一体”,即以物流为依托,资金流为形式,信息流为核心,商流为主体的全新经营管理模式,这种经营方式通过信息网络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式的商贸服务。生产者与用户及消费者通过网络,使及时供货制度和“零库存”生产得以实现,商品流动更加顺畅,信息网络成为最大的中间商,国际贸易中由进出口商作为国家间商品买卖媒介的传统方式受到挑战,由信息不对称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与方式发生动摇,贸易中间商、代理商和专业进出口公司的地位相对减弱,引发了国际贸易中间组织结构的革命。 二、网络贸易的迅猛发展及其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网络贸易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指在网络平台基础上直接进行在线交易(Trade on Line),利用数字化技术将企业、海关、运输、金融、商检和税务等有关部门有

公司国际贸易部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公司国际贸易部年终工作总结范文在20xx年的工作中,国家贸易部作为公司的综合职能部门,在市局党组的领导下,在省局办公室的关心帮助和具体指导下,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质量,努力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工作,较好地发挥了职能作用,为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下面总结一下一年来的工作: 伴随着新年钟声的临近,我们依依惜别了任务繁重、硕果累累的XX年,满怀热情的迎来了光明灿烂、充满希望的XX年。在这年终之际,现对来公司九个月的时间里所作的工作汇报如下: 主要负责 1. 签订合同后,催客户开信用证,并与收到后审核,有问题并通知及时修改。 2. 按制定的出货计划及相关要求与货贷联系租船订舱。 3. 与客户确认相关得出货资料后,单据,办理木托熏蒸。并准备熏蒸证书。 4. 协调好生产部门,按客户不同的包装要求,安排拖车发货。

5. 核算出相关的出口数据,制作单据,委托办理出口报关。 6. 根据信用证要求,制作并准备相应的出口单据,去银行办理交单议付,有时办押汇。 7. 登记相关的出口资料,并按客户要求,每周提供装箱图片、箱封号、船名航次等资料。 8 . 将资料归档,并随时与银行核对每笔货款得到帐情况。并将每月的出口资料提供给财务。 此项工作繁琐且重复率高(自七月份起,几乎每周重复一次),占去了近80%的精力。期间因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也犯过不少错误: 1. 拖车订晚了,害同事及工人加班装集装箱。 2. 与车间及其他部门配合、协调不够好。打件时缠绕膜的包装方式出现错误,检查工作没做好。 3. 车间加班不及时,常被叔叔点名。

通过这段时间的努力,使我个人的耐心、细心程度及对工作的合理安排得到了锻炼,学会了在繁忙之中找条理,危难之中找希望。 二. 与韩国han kook sharp订遥控铅芯;催goodfela 生产并尽快发货;订emicro的细太空,并与收到货后,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邮件联系。由于出口美国货物的任务加重,后来都转给小毕负责。 三. 处理日常工作,服从公司领导安排。 联系法兰克福展位的装修及邀请函的办理;为领导办理迁证准备资料;与车队、熏蒸、货贷、报关行、快递等搞好关系并与之定期结算费用;服从领导日常安排的各项工作;协助行政部制定部门职责;联系复印机维修,电脑维护等等日常工作。 四.与客户进行日常的邮件联系。 主要负责与韩国best selection 公司联系关于此出口美国货物的细节内容,一般通过邮件来回确认。包括三种货物的包装、结算、出货期、产品质量、木托干湿度、法兰克福展位、新样品及相关产品的变动等等内容,其中大部分是协助王总来完成。

论中西文化差异对我国国际贸易影响

论中西文化差异对我国国际贸易影响 人类的各种各样机会中的文化状况,在其可能按一般原理加以研究的范围内,是一个适合于研究人类思想和行动的规律的课题。 他对文化的描述成为一个里程碑,为文化的研究开拓了更加广阔的视野。 此后中西学者开始对文化的内涵及其涵盖范围展开了广泛的探讨,他们对于文化的阐述大致有以下几种: (1)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综合体,概括人类创造和积累起来的全部物质与精神财富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 (2)人类精神现象或观念形态的总和。 (3一个社会的传统行为形式或全部社会遗产。 (4)人类艺术活动及富有仪式性的民俗活动的概括。 综上所述,所有这些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文化现实所具有的复杂性与多元性。 (5)化差异。 由于文化现实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所以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和运用也存在着差异。 人们对文化范畴的理解和运用的范围越来越广,角度越来越多,并各有各的侧重点——社会学家注重各民族的文化遗产,社会学家关心人们的文化行为,人类学家则着眼于不同的群体在精神与习俗上的差异。

2 文化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2.1 文化差异性与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从国际贸易理论上看,由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推导出的文化差异性恰好在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中找到了生存的空间。 “比较优势”一词本身包含两个内容。 一是“比较”。 比较就是差异性,是独特性。 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客体在某一方面进行的对比。 有差异性或独特性才有可比之处。 “优势”的核心在于“优”字。 它说明比较客体在该对比层面上的强势地位。 如果从二维层面更为深入地对其加以解释,“比较”包含了横向差异性和纵向相对性。 横向差异性从静态的角度寻找国与国之间(比较主体)在可比内容(比较客体)上存在的我有你无,你有我优的差异。 它是某一时点上的对比。 资源禀赋论中所说的自然资源,劳动力以及资本存量上的差异等都属于横向差异。 而纵向相对性则是从动态的角度出发,以一国资源禀赋存量可变为前提,比较本国在不同时期所具备的比较优势。 因为差异的存在,才有了交换的需要。 按照比较优势在二维层面上进行分析:从第一个层面看,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历程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历程 摘要:本文主要从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开始、中国加入WTO、以及现在的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来谈发展历程。 一、新中国成立 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社会主义独立自主的对外贸易体系。实行对外贸易的管制,并采用对外贸易保护政策,明确指出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保护倾向。采取高度集中统一的经营体制。 1949-1978年,根据我国国情并借鉴原苏联经验,建立了高度集中统一的外贸经营管理体制,国家集外贸经营、管理于一体,统负盈亏。具体来说,根据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实行对外贸易的管制,并采取保护贸易政策”的规定,我国确定了“独立自主、集中统一”的外贸工作原则和方针。1950年12月,政务院颁布了《对外贸易管理暂行条例》,贸易部颁布了《对外贸易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对外贸易基础。1957年对私营进出口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的进出口业务全部由国营外贸专业公司垄断经营,结束了不同所有制企业并存经营的对外贸易格局,建立起高度集中统一、政企合一的外贸体制。进出口严格按照国家计划进行,出口实行收购制,进口实行拨交制,盈亏由国家统负。“文化大革命”期间,对外贸易受到了严重干扰和冲击,各项管理规章制度都被视为“管、卡、压”,受到批判和全面否定。但总体上,进出口贸易仍然在国家的集中安排下,继续根据国家计划的要求进行。(当时最大的外贸公司是华润公司,它是中国进出口贸易公司在港澳以及东南亚的总代理,成为新中国与世界贸易沟通的第一架桥梁。上世纪70年代,华润公司的对港贸易总额高达700亿港元。) 二、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贸体制经历了由指令性计划管理到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由经营权高度垄断到全面放开、由企业吃国家“大锅饭”到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转变,倡导贸易自由化。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了对外贸易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指导思想,由于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变成了商品经济,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1)、采取出口导向战略,鼓励和扶持出口型产业,并进口相应的技术设备,实施物资分配、税收和利率等优惠,组建出口生产体系;实行外汇留成和复汇率制度;限制外资企业商品的内销;开始实行出口退税制度;建立进出口协调服务机制等一系列措施。 (2)、实施较严格的传统进口限制措施,通过关税、进口许可证、外汇管制、进口商品分类经营管理、国营贸易等措施实施进口限制。 (3)、鼓励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鼓励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和引进先进技术。在这一阶段,国家放开部分贸易经营权(包括对外资企业),以及贸易公司自主化改革,这样加上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增强了运用经济杠杆调节宏观经济的能力,并为外贸企业利用市场机制,自主经营创造了外部环境。 与改革开放前的对外贸易政策相比较,这一阶段的贸易政策更注重奖出与限入的结合,实行的是有条件的、动态的贸易保护手段,因此称此阶段的对外贸易政策为国家统治下的开放型贸易保护政策。

当代国际服务贸易新特点及发展趋势

当代国际服务贸易新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当代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对外贸易,即发生国际收支行为的服务业经营活动,如国际间运输、保险、金融、旅游、技术等劳务的有偿提供和接受。国际服务贸易是本世纪70年代以来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国际商品活动领域而迅猛发展的。随着《服务贸易总协定》(GA TS)的签订并生效,国际服务贸易日益得到各国的重视,已成为世界经贸竞争的又一热点。据世界贸易组织1997年12月发表的1997年世界贸易年度报告显示,全球服务贸易发展迅速,1996年增长5%,1997年预计增至7%,总额将达2.7万亿美元。纵观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呈现如下趋势: 1、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加大。服务贸易的发展是产业进步的标志。二战以后的半个多世纪当中,特别是7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分工的深化,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科技革命加剧以及跨国公司的崛起,促使国际服务贸易以高于货物贸易增长的速度迅速发展。1970年,世界服务贸易总额只有710亿美元,而到1980年则猛增至3830亿美元,10年间增长5倍多。1980年以后,国际服务贸易依然保持着迅猛增长的势头,年平均增长率约为5%,是同期国际货物贸易年平均增长率2.5%的两部。到1993年,世界服务贸易额达到1.03万亿美元,在全球贸易总额中的比重超过四分之一。人们预计,随着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协议的实施和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正式运行,各国将进一步开放服务市场,服务贸易也会随之进一步发展,到本世纪末将会占全球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 2、国际服务贸易的领域不断扩大。目前,国际服务贸易涉及的范围包括:(1)国际运输(海运、空运和陆运);(2)国际旅游;(3)国际金融服务(包括保险);(4)国际信息处理和传递软件资料服务;(5)国际咨询服务(包括会计、律师等);(6)建筑和工程承包等劳务输出;(7)国际电讯服务;(8)广告、设计、会计管理等项目服务;(9)国际租赁服务;(10)商品的维修、保养、技术指导等售后服务;(11)国际视听服务(12)教育、卫生、文化艺术的国际交流服务;(13)商业批发与零售服务;(14)知识产权(工业产权和版权)服务;(15)国际投资服务;(16)其他官方国际服务等。 3、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不平衡。首先,工业化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占有绝对优势。一般说来,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是国际服务贸易的顺差国。据统计资料显示,1986年工业化国家在世界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例为78.6%,其中运输、投资净收益、旅游收入等均占各项目的75%以上。1996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前20名的排名榜上,工业化国家占了15位,美国则以出口额2,026亿美元高居傍首。其次,行业发展不平衡。随着服务贸易业全球市场的迅速扩展,在服务业的行业区别越分越细的同时,行业发展速度则高低不同。传统的全球运输服务业仍在增长,但增速已趋缓,年增长率仅为2%;旅游业则增长了6%,而金融服务、电信服务及专利等的增长率则达到了7%。再次,新兴发展中国家发展势头良好。就总体而言,发展中国家在服务贸易领域处于明显的劣势,除了旅游业和劳务汇回款等个别项目(即基于劳务输出之上的项目)之外,它们在服务贸易上几乎全部是逆差。但是,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新兴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其国际服务贸易也得到了迅猛发展。1996年亚洲各国和拉美地区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率都达到了8%,高于北美和西欧各国。新加坡、韩国、中国、泰国和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均跨入了全球服务贸易出口前20名行列。 4、国际服务贸易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由于国际服务贸易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的迅速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为了自己的利益都加大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力度,并加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