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天津地名与天津城市的变迁和发展

天津地名与天津城市的变迁和发展

天津地名与天津城市的

变迁和发展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03级历史学专业

万晋

题目:

天津地名与天津城市的变迁和发展

地名是一个城市历史变迁和发展忠实无声的记录者,通过这一个体,一个城市的历史就可以得到深刻而生动的解读。通过历史和社会学、人类学、地名学、地理学以及语言学跨学科的思考与知识的多角度整合,该课题将天津的城市历史和民俗风情得以再现。

地名,是一个普通的地理符号,同时也是一个城市凝固的自传,它们是地域文化和历史民俗的形象反映,是城市历史变迁无声而忠诚的记录者。有专家指出:“地名更替就像一部编年史,直观展现其文脉传承;而老地名就是历史的活化石,是能够深入到城市的骨髓里去的那种。”拥有600年历史的天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样在地名中有所体现。天津的地名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反映出城市的沧桑变革,昭示着独有的文化魅力,充满着独特的津味风情。

目前,天津历史已越来越多地引起历史学家和文化学者的关注,特别是天津建城600年之际,大量反映天津历史和文化的书籍出版,体现着这个城市独特的风韵。但在这些研究中,以天津地名为主的并不多见,而且对不同时期的地名反映的历史缺少更细致的刻画。地名文化需要尽快引起我们的重视,需要尽快从中寻找出城市本身隐藏的文化价值,从而为走过600年风雨的古城书写更加生动的历史。

研究方案:

第一阶段: 收集有关天津地名的现有资料。

第二阶段:实地调查走访。

第三阶段:整理资料。

?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将文字和图片资料按照地名的特点和时代进行分类,将材料系统化条理化,去粗取精,以便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第四阶段:总结研究成果。?在调查报告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天津地名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充分运用历史学、地理学、地名学等各学科的相关知识,通过对地名产生情况、词语特征、名地关系和沿革演变的探讨,从而弄清地名的起源、发展和分布的一般性规律。既研究那些已经在现实生活中消失了的历史地名,也研究那些产生于过去今天仍然沿用的地名,还有新涌现出来的具有现代气息的地名。最终以论文的形式揭示地名与语言、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城市规划等各学科的密切关系,将对于天津地名的研究从简单的材料收集整理层面上升到理论高度。

我参加百项工程的一点感受?历史学院是一向很重视百项工程,大家的积极性也都比较高.一个全部本科生加起来不足300人的院,每年都有6-7项课题受到百项工程的支持,我想是不太容易的.历史是一个大部分时间都面对着成堆的史料的学科,所以我也很珍惜这样可以参与实践的机会.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做学问的过程,收获了很多.

?一、在开题论证和申请百项工程的过程中,作为一个本科三年级的学生,我有了一次自己选择研究题目,独立完成初期的材料整理的经历,我想这对于以后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二、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真正实现了对口述历史这一研究方法的应用。暑假中我们采访了很多老城厢的居民,他们亲身经历了这个城市变化发展的过程,我们从中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很多都是现有的文献所不具备的。

?第三,通过几个月的努力,我们的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项目正处于最后整合的阶段,有四篇论文已申请发表,并且制作了一张光盘作为天津城市发展史的回顾。

?第四,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的体会很多。当年近六旬的教授和我们一起在炎炎烈日下蹬着自行车走遍天津的大街小巷,只为寻找那段逝去的历史足迹的时候,我想我从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研究成果,还有对学问严谨和负责的态度。

?其实对于任何一个项目来说,谁也无法在设计项目的时候就确保它的成果。但通过这次参加百项工程,我想,无论成果如何,过程中我们都会有收获,经历过之后,我们就比别人多拥有了很多。

?我担任百项工程课题负责人的一点体会:?作为一个课题的负责人,我承担了很多工作,从中我体会到一个课题组成员之间协调的重要性。由于课题本身的研究需要历史和语言多方面的知识,我们组的成员来自历史和中文两个专业,两个专业的同学和不同知识结构的整合,对我来说就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我想,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能参加一次百项工程是幸运的,如果能担任课题组的负责人,你得到的,将是更多的锻炼。

课题成果展示:

张园?张园

?是旧军人张彪(1861—1928)所建的园林。

张幼年家贫,没念过什么书,只是练

武,预备考武官。光绪年问,他去太

原,正好巡抚张之洞被凶汉拦住乘轿,

他上去制服凶汉而解围,很得张的赏

识,遂命他任保卫工作。后张任湖广总

督,僧被选派去日本,学习陆军,得了

日本勋章。、辛亥革命(1gli年)为第八镇

统制统武昌。各地爆发革命,他去日本

躲避一年多,回国后入民国,他住在天

津日租界,和朋友们经营纱厂获利,

1916—1918建张园。初名“露香园”。并

在园后建“宏济里”为他子女们盖房。

1921--1923,曾将园改为夜花园游艺

场,有京戏、电影、饮茶等。还有一些

赌博性的游戏,和不远的“大罗天”夜花

园对峙。

?1924年12月,孙中山先生北上过天

津,住在这里。地下党组织江著元、于

方舟、邓颖超等去那里探望孙氏病情。

1925年溥仪由北京来津,先住在这里后

移居静园。张园后来逐渐荒废下来,

1934年被日人川岛芳子买去,翻盖成今

状,成为日本特务机关。建国后是军管

会所在地。后为天津日报及新闻学会址

了。今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文学

?文学又名文庙,孔庙,学宫。天津又称

卫学、府学、县学。坐落在城厢东门里

大街北侧。原来明建卫学,《卫志》里

记:

?“在东门内,明正统元年(1436年)天津卫指挥使朱胜……遂将住居一所,施为学

宫。”那时称为卫学。设左右二“泮官儒

林”牌坊。万历十四年(1586年)重修,改

为“敷教兴贤"牌坊。随后不断修建扩大。

直到清代雍正时,天津设府、县,将卫

学改为府学,旁边又扩建一所同样的建

筑为县学。改为现在的那样,有两个木

牌坊。头道牌坊是“德配天地”,二道牌

坊是“道冠古今”。文学在这两个牌防之

间。正面有两座影壁,1932年天津闹便

衣队,日军曾在海光寺开炮,其中一弹

击中影壁上,幸未爆炸,这是津市唯一

的古建筑群了。

?解放前,这里曾设有崇化学会,是津市

讲经史的组织,如华世奎、严修等都是

那里的董事,并聘请许多名宿在这里讲

学,如郑菊如、王襄、俞品三等,培养

出许多学者。

解放桥?解放桥

?河北区界内的海河东路最后一段,

旧称复兴道,原为盐坨,是清代贮

存皇盐的场地。河北区与河东区海

河交界处的解放桥,在l902年以前

叫“老龙头浮桥”。1900年6月27

日,在义和团攻打老龙头的战斗

中,当时的老龙头浮桥也是战场之

一。一支义和团队伍在这里消灭侵

略军30余人,一名德国将军也被团

民击毙弃尸桥头。

?到了l902年后,比商电车公司与天

津海关道等又联合将老龙头浮桥改

建为铁桥,叫老龙头铁桥,后河运

事业日繁,又于1926年改建成开启

式钢架桥,称为“万国桥”。解放后

改称“解放桥”。

海光寺

?海光寺

?庙名,在今天津市南京路、

海光寺大街交叉处东北面。

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

年),天津总兵蓝理建。

乾隆时,清高宗巡视,阅

武于此。1858年6月,英、

法及美、俄公使强迫清政

府签定不平等的天津条约。

小白楼?小白楼

?小白楼,都知道因界内曾建有一座

小自楼得名,这样解释太含混了。

传说亦有数种:一说是1840年沦为

英租界后,英当局为留津的荚士兵

在大洁路、徐州道口鸿福饭馆对过

建一所二层楼,墙涂白色,取名“规

矩堂”,作为他们娱乐之所,俗称小

白楼,后成这带地区代称了。一说

是指商局总办徐润家祠,位于杏花

村菜馆对面,是座古老楼台式两层

楼,外墙涂白色,门前并有汉白玉

石狮一对,当地人称之为小白楼,

后事过境迁,建筑易主,已无痕迹。

但空留白楼之名。一说是随着外国

人经商,有洋妓来津,更有十胄革

命后,不少白俄来津,也操此业,

乌烟瘴气,直如鬼域,因涂门墙白

色,俗名日小白楼,留成地名。一

说在开封道近海河处西侧,有一座

教堂,是白色楼房,意在圣洁,俗

称小白楼教堂,后衍成地域名了。

洛阳,行走在历史上的文明古城-综述洛阳城历史沿革与变迁

洛阳,行走在历史上的文明古城 ——综述洛阳城历史沿革与变迁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黄河中游南岸。它北靠邙山,南对伊阙,东屏嵩岳,西依崤函,四面群山环绕,中为狭长盆地,因地处古洛水北岸而得名,洛阳又称洛邑、雒阳、东都、东京、神都、洛京、京洛、洛都。洛阳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最多的都城。洛阳,是雄踞东方,文明古国的古都,是中华文化的读本。洛阳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一、夏商时期 近年来的考古发现知道,早在五万年以前这里就有人类居住。发展到新石器时代,洛阳已成为人类的重要活动地区之一。在市区发现有多处仰韶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的遗址。夏代太康为王时,赶走了在洛阳居住的一个部落斟鄩族,定都斟鄩。斟鄩为城名,其遗址在今洛阳偃师二里头村。斟鄩打开了洛阳为都之先河,奠定了洛阳在七大古都中为都年代最早之地位。 夏代洛阳城位置 商朝时期的都城有两座,分别称为“东亳”,“西亳”,即现存的郑州商城和洛阳商城。商都西亳同样也位于偃师县,建于洛水北岸,坐北朝南。考古勘探、发掘揭示出偃师商城遗址分为早期小城和晚期大城。早期小城四面中部各辟一门,小城中部偏南置宫城,小城西南部为府库建筑区遗址。晚期大城是在早期小城基础之上扩建而成的,与此同时在宫城东北部

修建了新的府库建筑群。 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商城遗址平面示意图 二、周朝时期 商王朝为周王朝所取代,周武王灭商后,都城丰、镐均位于今日陕西西安西北,早毁于西周末犬戎入侵之际。夏商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中原地区,灭商而建的周王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在“天下之中”的洛阳地区建立了“成周”。“成周”建成之后,都城镐京改称“宗周”,“成周”与“宗周”同时作为西周王朝的都城。及东周平王东迁,乃正式奠都于此,“成周”更名“王城。后因年久废弃,汉代又建河南县城于其上,原貌遂湮没难寻。但据《逸周书·作雒解》记载:成周“城方千七百二十丈,郛方七十里,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郏山,以为天下之大凑。”可见成周的范围不小。 从华夏地理的角度来说,洛阳恰好位于“天下之中”,即“五岳四渎”的核心位置。从统治者的角度出发,国家的都城刚好位于其控制区域的核心,不仅体现了对周围领土控制的优势,也表现出一种居中而治的象征性意义。而此后的封建王朝,统治者多选择洛阳为都,从这一时期开始,洛阳作为国家的核心,也成为华夏文明的传播及发展的源头。

1978-2016中国城市GDP排名变化

1978-2016中国城市GDP排名变化 1978年 排名城市 GDP值(亿) 1 上海 272.81 2 北京 108.8 3 天津 82.65 4 重庆 67.32 5 长春 51.2 6 哈尔滨 45.7 7 沈阳 44 8 广州 43.09 9 大连 42 10 武汉 39.91 11 青岛 38.63 12 成都 35.94 13 南京 34.83 14 鞍山 32 15 苏州 31.95 16 石家庄 29.9 17 南通 29.38 18 唐山 29.11 19 杭州 28.4 20 烟台 25.78 1979年 1香港1117亿 2上海286亿 3北京120亿 4天津93亿 5重庆80.98亿 6广州48亿 7武汉46.20亿 8成都41.3亿 9南京38.64亿 10杭州33.5亿 11宁波24.15亿 12济南26.5亿 13长沙21.3亿 14深圳1.9亿 1980年

1香港1422亿 2上海311亿 3北京139亿 4天津103.5亿 5重庆90.68亿 6广州57亿 7武汉53.44 8青岛48.65 9成都46.29 10南京42亿 11杭州40.65亿 12宁波29.53 13济南28.8 14长沙23.1 15深圳2.7亿 这是1980年的,某些城市比如沈阳数据遗失,根本找不到了. 1981年 1香港1712 亿 2上海324 3北京139.15 4天津108 5重庆97.2 6广州63 7武汉56.29 8成都49 9杭州46.8 10南京43.1 11宁波32 12济南31.5 13长沙25.7 14深圳4.95 这一年香港突飞猛进,北京原地踏步,其他城市座次基本不变,另外沈阳大连等城市数据遗失,无法查找。 1983年 1香港2134亿 2上海352 3北京183.1 4天津123.4 5重庆120 6广州79

北京城市发展历史分析

北京城市发展历史分析 摘要:通过对北京城市发展历史的分析,可看到北京城市发展的优势在于其独特的空间区位优势,且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结构上的过渡性以及政治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是北京城市空间的主要特征。而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北京作为多民族文化与政治交融的边缘与门户的区位特征,将有助于北京向国际化城市的发展。 关键词:北京城市发展历史特征 一、北京城市历史 北京是一座举世闻名的文化古城,北京旧城城市建设精美绝伦,文化积淀深厚。北京的城市风貌独具特色,以中轴线和棋盘格式道路网奠定_广城市的基本格局,紫禁城开阔雄伟。是当今世界建筑瑰宝,街巷、胡同尺度宜人,著名的四台院民居以房屋合围着院子而著称,房舍掩映在绿树之中。宫殿、坛庙色彩瑰丽,民居以灰色调为主,两者交相映衬,构成和谐的色彩景观。古城一般建筑体量不大,高度较低,形成了舒缓开阔的视觉景观。3000多年不问断的历史,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在此建都,多少王公贵族、文人雅士和普通百姓都在古老的北京留下了痕迹。深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积淀,形成了古老北京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当之无愧的东方文明的代表城市。 进入2l世纪以来,我国国力迅速增强,国际影响力迅速扩大,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现实可能性进一步增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北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与此有关的城市功能还需进一步提升和扩张,要求有现代化、大通过量的交通通讯网络和高度集约的±地利用方式,由

于旧城已是多项城市功能的地域载俸,若再拓展新的功能,其负担将会更为沉重。据有关调查,目前“占北京城市土地面积5%的f口城,集中了全市50%以上的交通量和商业活动”(方可:北京旧城保护与城市规划建设的战略思考2000),这种现实一方面太大破坏了古城的幽静,使旧城文化神韵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由于旧城街巷的道路格局和建筑高度是与封建时代的政治统治方式、生产生活方式、交通运输方式和当时的人口规模相适应的,根本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也极大地制约了北京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对旧城的城市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改造扩建,而这种大规模的改造扩建与旧城保护的要求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实现城市发展与旧城保护的统一,已成为直接影响北京城市发展的、带有根本忡的重大问题。城市发展与旧城保护的统一要求既要满足城市发展对市政基础设施、道路交通、通讯网络的要求,并具有较充裕的土地资源;又要满足对旧城风貌保护的要求。为了实现二者的统一,建议适当分敞旧城区功能,通过功能的疏散带动就业人口和功能服务人口向城市外围地区扩散。通过疏解旧城区城市功能,把城市发展的压力从旧城转移出去,在使北京城市发展获得新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使旧城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从而实现城市发展和旧城保护的统一。在向外疏解城市功能时应首先考虑一些容易形成较大交通茸、建筑量,而又没有必要一定要在旧城区分布的城市功能的迁出问题。 二、经营旧城文化资源,实现旧城利用与保护的统一 旧城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北京的宝贵财富和资源,但是,对于这一点的认识以及对旧城保护的态度却在与旧城密切相关的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和这些群体与作为公共物品管理者的政府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各方取得利益均衡的后果,形成了目前对旧城保护的折衷方案。 史学专家把旧城的历史文化价值提到了很高的地位,保护呼声强烈;旧城内的居民则强烈要求改善居住条件,但对危改后的房价却仍感负担较重;房地产开发商既垂青于旧城的优越区位,又因高密度危改居住区的高拆迁成本而对这些地区的房地产开发裹足不前,为了增加利润空间,房地产开发商强烈要求增加旧城内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容积率;为了降低购房成本,加快旧城的危改进度,使旧城居民尽快改善居住条件,也为了通过危旧房改造扩大旧城内的经济规模,为当地政府带来更多税收以增强当地的经济实力,政府部门也有提高开发项目容积率的内在动力。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导致了现行的“旧城保护做一点、容积率突破一点”的折衷方案,这足各利益集团在博弈后利益均衡的结果。深入剖析上述现象产生的根源,经济利益驱动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各利益集团都认为保护旧城束缚了其对各自利益的追求。为了从根木上建市起有利于旧城保护的城市发展机制,必须正确回答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北京旧城究嘉是城市发展的包袱,还是城市发展的资源;第二,如果旧城是资源,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第三,旧城资源利用后所取得的绛济收益如何在有关的经营实体和利益集团之间进行分酉己。这其中,实现旧城保护与利用的统一,使旧城保护获得持久的动力,是当前的关键问题。

开封城市变迁

开封城市变迁 一、萌芽时期 1、先夏 位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是华夏文化产生的重要地区。而从古代人类在中原地区的活动情况来看,开封及其周围地区长期处于中心地带。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经在开封一带活动,今开封城北8公里处有轩辕丘可以为凭;黄帝的正妃西陵氏嫘祖,不仅是大梁(开封)人,还是养蚕人的鼻祖;黄帝的史官仓颉曾在这里创作整理文字,今开封北郊遗存有仓王城、仓王庙、造字台等遗址和仓颉墓;黄帝的曾孙帝喾渔猎的沙海,在今开封城西北的黑池一带。据考证,尧、舜、禹三帝均在开封一带行使政令,舜死后还葬在开封东北不远的鸣条。而后来的夏朝,还在这里发生了决定其命运的关键战役——鸣条之战。 2、夏 翻开由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谭其骧主编,数十位学者历时30余年合作完成的《中国历史地图册》,一幅夏代地图跃然纸上。该地图集所载夏时期全图一幅,内容根据《诗经·商颂》、《左传》、《古本竹书纪年(辑本)》、《世本(辑本)》、《史记·夏本纪》以及有关夏代考古资料编绘。在今之开封附近,“老丘”二字清晰可见,并以“都城”规格标注。由此可见,这个长达近两个世纪的夏朝都城,位置就在开封附近。夏王帝杼曾在开封一带建都216年,史称老丘。这期间,夏朝

统治范围大规模扩大,向东达东海之滨,东南则达江淮地区。农业和手工业较快发展,是夏朝由稳定发展到兴盛繁荣的重要阶段。 3、魏 公元前8世纪,春秋时期的郑庄公在今开封城南朱仙镇附近修筑储粮仓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汉初因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将启封更名为“开封”,这便是“开封”的由来。 战国时代,群雄逐鹿。公元前361年,雄心勃勃的魏惠王力图称霸中原,于是从山西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都今开封市所在地,并称新都为大梁。迁都后的第二年,魏惠王下令以大梁为中心,在黄、淮之间,修建一条运河,这条最早连接黄、淮的运河叫“鸿沟”。鸿沟旧道从黄河的汊道(今河南荥阳县北)引水南下,经过今天郑州的中牟县注入大梁西面的圃田泽(今已干涸),再从圃田泽引水到大梁,之后南下经过尉氏东、太康西、淮阳分两路汇入淮河。当时圃田泽是一个很大的湖泊,周围300里,它既可作为计划中鸿沟航道的储水池,以调剂鸿沟的水量;又可使水中的大量泥沙沉淀于此,以减轻下游运道的淤塞。 一道鸿沟连通黄、淮,大梁坐享通衢之利,亦借此成水陆的大都会。《史记》记载:“魏之大梁,秦之咸阳,楚之郢,皆出入大贾小商之地。”当时大梁城有居民50万人左右,约占当时魏国总人口的25%。大梁有城门12座,著名的有城东北的夷门和城西韵高门。城内冶铁、纺织等手工业和商业都很发达。城区面积较今开封市旧城区面积还大。而且在以后的1100余年间,开封的城市规模始终未能赶上大梁

北京城市更新理论的理论发展与实践特征

北京城市更新的思想发展与实践特征 BEIJING URBAN RENEWAL: THE THEORY EVOLUEMENT AND PRACTICE CHARACTERISTICS 【摘要】北京城市更新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精华保护与重点建设阶段、分散性破坏与城市运行瘫痪阶段、建设性破坏与整体风貌衰变阶段、整体创造和渐进式改造阶段。北京城市更新的特征是,城市更新实践偏离理论指导,城市更新实践的成功之处是延续和优化传统国都的城市功能和布局,适应经济发展优化旧区功能,创设新功能区,保持了城市中心的繁华和活力,但现代化建设破坏传统城市的尺度和风貌,长期忽视居民生活条件而致居住设施衰败。【关键词】北京;城市更新;思想演变;实践特征 ABSTRACT: There are four historic stages in Beijing urban renewal. On the first stage, some culture and historic relics have been protected, some new modern buildings arose in important or central area. On the second, destruction of historic relics happened on many places, and the city running paralyzed by the lack of infrastructure. On the third, the traditional look disappeared in the whole new because of new construction tore a large-scale Quadrangle dwellings do wn .On the forth, beginning with city design of traditional city-scape and progressive organic renewal. In conclution, the practice deviated from the theory, and the old city scape has been destroyed , residential district dilapidated,but the urban functions and layout kept on, then the central area became prosperous extremely. KEYWORDS: Beijin g; ur ban renewal; theory evolvement; practice characteristics 中国的首都城市,总能集中反映那个时代的中国社会的脉搏。中国现代社会制度的巨变,发生在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和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交替时代。处于新旧文明之交时期的北京城,是一座“代表中国古代都城建设最高成就”的辉煌壮丽的国都,其城市布局、城池设施、宫殿建筑、街巷胡同、民居、寺庙、园林和水系等,几乎近似完美地体现了传统国都的规制和传统社会的礼乐、伦常,凝固着自成一体的中华营造智慧,负载着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信息。但是这座物质形态的大城,由于与其一体的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乃至城市运行和居民生活方式逐渐消亡,从而失去固有的传统城市功能,并与现代城市运行产生冲突。 文明突进、制度突变和文化隔断,使北京古都的城市功能面临重塑的挑战,而其物质空间也当然面临变数。阳建强、张京祥等学者以中国改革开发为分界,将中国城市更新划分为两个阶段。认为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旧城改造规划总的思想在于充分利用旧城, 更新改造对象主要为旧城居住区和环境恶劣地区。旧城改造一直处于一种起步维艰的状态, 城市结构形态未出现大的质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后,因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而引发城市空间重构,以物质形体更新为特征的大规模推倒重建模式,形成了城市中心区过度开发,传统风貌丧失,社会网络破坏等问题,应向综合、系统、渐进的城市更新模式转换。本文基于这些观点,围绕不同历史时期的核心问题,分四个阶段阐述北京城市更新的思想和实践特征。 1 精华保护和重点建设阶段

南京城市规划历史变迁介绍

南京城市规划历史变迁介绍 一、南京城市规划历史介绍 南京市是我国四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江流域四大中心城市之一。辖10区5县,面积6597平方公里,人口537.44万人;其中市区面积975.82平方公里,人口265.79万人。南京位于长江下游宁镇丘陵区,东距长江出海口300公里,西达荆楚,南接皖浙,北连江淮。境内江河纵横,低山丘陵起伏,物产丰富,景色壮丽秀美,文物古迹众多,融山、水、城、林于一体。 南京历史悠久,东郊汤山发现的猿人头骨化石,证明3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生活于此。5-6千年前出现大批原始村落。南京以北阴阳营聚落为代表的大批古文化遗址属于这一发展阶段。南京地区在夏商二代,未见有城邑的记载。春秋时期南京地处“吴头楚尾”,作为军事前沿,吴、越、楚三国先后建有城邑。最早有记载的城邑是周景王四年(公元前541年)吴在今高淳县固城镇境内设濑渚邑。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2年)范蠡筑越城于古长干里(今中华门外雨花路西),此为南京城区筑城之始,楚灭越,在今清凉山一带(当时长江岸边)建金陵邑,以上城邑均为军事城堡性质,当时手工业作坊、商市及居民都在城堡之外。至今南京建城历史已达2470余年。南京建都史自东吴定都建业开始。其后,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前后十代定都南京共450年。东吴、东晋及南朝的宋齐梁陈,史称六朝时期,都城规划是以“君”为本。都城形制受《周礼》影响,并融合山丘环

抱,河湖萦绕散布的自然地形,表现出礼制规划与因地筑城的巧妙结合。 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在江宁府建都,突破了六朝建康以“君”为本的单一功能。都城南移,跨淮立城,包含了秦淮河两岸经济富庶的居民区、商市区,建造坚固宏伟的都城,体现了“造廓以守民”的规划思想。 明朝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式奠都南京,称京师。明南京城为四重环套配置形制。庞大的都城,充分体现了大一统王朝的气势。京城与外郭城垣形态,顺应山峦湖泊、水系等地形限制与旧城制约,是深受管子“城郭不必中规矩”务实思想的体现。宫城部分严格按礼制体系,布局规整,轴线对称。宫城轴线与旧城轴线同时并存,各有分工。 公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称天京。此时期城市建设主要有两大内容:一是出于军事需要,改造加固明代城垣,加筑城外营垒。另一是建设天朝宫殿及众多的大小王府,天朝宫殿、各王府及明代建造的七彩琉璃大报恩寺塔均毁于天京陷落前后。

北京城的起源与变迁

北京城的起源与变迁 西周蓟 东周燕京 隋涿郡 唐幽州 辽南京,又叫燕京 金中都 元大都(中都以北) 明北京 清北京 据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北京城建城已有3040年的沧桑历史,当时它的名称叫做蓟 (读音:jì),是周朝所分封的一座都城。隋朝以蓟城为涿郡治所,唐朝统称幽州。辽朝以蓟都为陪都,改称南京,又叫燕京,金朝继辽之后正式迁都到这里,名为中都,到了元朝,又在中都郊外创建新城,叫做大都。明朝改建大都,始称北京。清朝继续建都北京,直到封建王朝的最后崩溃。 “蓟”的成长 “蓟”这个名称,最早见于《礼记》中的《乐记》篇:“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讲的是周武王消灭了殷商势力之后,立即着手分封黄帝的后代于蓟的事实。“蓟”是西周分封在北方的诸侯国名,也是当时的国都所在。这就是说,至少在西周初年的时候,今天的北京城附近就已经有一座被称为“蓟”的城市了。 “燕”与“蓟” 西周初年,周武王分封蓟国的时候,还在北方分封了另一个诸侯国,这就是燕国。《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这里所说的北燕就是我们所说的燕国。这样一来,在西周初年的时候,现在的北京城及临近的地区,实际上有两个西周的诸侯国,一个是蓟国,另一个是在蓟国附近建立的燕国。 那么,周武王分封时的初封地在哪里呢?长期以来史学家们争论不休,一直没有定论。后来在北京西南的房山区琉璃河附近发现了一座西周时代的古城址和大规模的墓葬区,并从中出土了大量随葬器物之后,历史上关于燕国初封地的这

桩悬案,才最终得以圆满解决。 到了东周时,北京周围地区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位于蓟国以南的燕国势力增加,逐渐兼并了北面的蓟国,并且将国都迁移到蓟城,从此以后就有了燕都蓟城的说法。后来北京又被称做燕京,也是来源于这里。 蓟丘和蓟城对我们来说,最感兴趣的还是蓟城城址的确切位置,它究竟在今天北京城的什么地方?现今的北京城是否还保留了一些古老蓟城的遗迹?北魏(386-534年)时代的大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他的名著《水经注》中,对蓟城的由来作了比较可信的注释,并且还对蓟城与蓟丘的关系,作了说明。郦道元说:“昔周武王封尧后于蓟,今城内西北隅有蓟丘,因丘以名邑也,犹鲁之曲阜,齐之营丘矣。”按这一说法,蓟城这个城市名称的由来,始于城内西北角的蓟丘,如同鲁国的曲阜,齐国的营丘一样,都是由于当地有一个显著的地理特点,即靠近一个突出地面的土丘而得名的。 琉璃河燕国墓地车马坑 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写过《蓟丘揽古》诗,其中有:“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应龙已不见,牧马生黄埃。”由此可见,至少在唐代时,蓟丘仍然历历可见,如此才可能有陈子昂蓟丘怀古的诗句。既然郦道元所说的蓟丘的相对位置是可信的,那么,根据这个重要线索,并参照有关的文献记载,我们便乐意按图索骥,来确定蓟城所在的位置。从地理方位及地理形势分析,郦道元所记载的蓟

城市建设中的地域文化变迁(青岛)

城市建设中的地域文化变迁 吴衡伦忠胜 刊载于2010年8期<经济师> 摘要 城市建设与其所在的地域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建设推动地域文化的形成,地域文化引领城市发展。以青岛为例,通过研究城市建设与地域文化形成的紧密关系,避免特色地域文化的流失,重新认识地域文化的变迁,探索“都市文化”发展的新方向。 Abstract:Area where urban development and its closely related, urban construction to pro mote the formation of regional culture, regional culture led urban development. Qingdao, for example, by studying the formation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al culture and avoid the loss of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culture, the idea of regional culture change, and explore "urban culture" and new development. 关键词:城市建设地域文化都市文化文化变迁 Key Words: Urban Construction ,Regional Culture,Urban Culture,Cultural Change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域性概念也是一个时空性概念,受自然地理、气候环境,特别是历史发展等特定的条件影响,形成不同的特征,这种特征常以地域文化来概括。山东是齐鲁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悠久、海陆兼顾,山川独秀,内卫京畿,外入海洋,表现出很强的地域特色,传统和习惯上称之为齐鲁文化。这种文化的传承中,它又有所变化,“凸显海洋文化、融合周边文化、兼容日韩文化、趋同世界文化,这是山东半岛地域文化传承的基本趋向。海洋战略将成为山东半岛发展的主要战略”[1] 。讲到海洋战略或是海洋文化,青岛是首选的城市。不仅是山东半岛的龙头,更是我国北方迈向海洋的前湾港,研究青岛的城市发展和地域文化变迁意义十分重大。但仅从传统的历史角度或单纯的区域发展角度,都是片面的;只有进行多层面的研究,才能更好得为发展服务。 1.0历史传承下的地域文化 环境造就人,自然造就文化。从历史演变的角度解析青岛和青岛的地域文化,这是研究的出发点。早期的青岛由小渔村发展而来,大麦岛、汇(前)泉村等处曾是渔民出海捕鱼活动的汇集地点。这种朴实的“渔耕”文化,虽然在现代的城

2018北京市朝阳区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2018.5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 12.中国和西方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下列属于同一世纪的是 A.商鞅变法梭伦改革 B.《九章算术》《物种起源》 C.《红楼梦》《十日谈》 D.《本草纲目》日心说(《天体运行论》) 13.学术界认为《论语》最初有《古论》《鲁论》《齐论》三个版本,汉魏时期《齐论》失传。汉代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出了失传已久的《齐论》竹简;同《鲁论》《古论》相比,一是多了“知道”“问王”两篇,二是章句多于《鲁论》。该发现 A.推动了儒家思想研究的深化 B.佐证了秦始皇焚书对文化传承的破坏 C.揭示了汉代儒学独尊的事实 D.证实了汉代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差异性

14.宋朝常常对农器、粮食、布帛等买卖免税,对民间小摊小贩零星细碎的日常生活品交易免税。据此可知,宋代通过税收 A.抑制土地兼并B.稳定社会秩序 C.促进租佃经营D.集聚商业资本 15.宋代史学家袁枢负责撰写国史人物传,其同乡章淳的家人请袁枢粉饰章淳的生平传记,袁枢回答说;“子厚(章淳的字)为相,负国欺君。吾为史官,书法不隐,宁负乡人,不可负天下公议。”袁枢认为治史应该注重 ①借古鉴今②经世致用 ③秉笔直书④赏善罚恶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6.观察《晚清时期出口货物》简表

上表反映出 A.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洋商垄断中国的进出口贸易 C.中国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 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逐步发展 17.从战国到清末,《诗经》一直被奉为儒学经典,关于它的学术史也被纳入经学史,成为经学史的组成部分。“五四”以后,对以《序》《传》为代表的传统《诗经》学展开了猛烈批判,并认定《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据此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A.《诗经》的思想内涵超越时代的局限 B.对《诗经》的评价受特定历史条件的影响 C.《诗经》的文字价值高于其思想价值 D.西方文明传入提高了《诗经》的历史地位 18.有学者称,20世纪初期,中国的青年学生、工商业者、工人等阶层将“一战”“巴黎和会”“山东问题”赋予了非同寻常的“历史记忆”。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一种价值取向是 A.维护政局稳定B.进行革命动员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全集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第一章总则 第1条 1993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2010年)》在指导首都建设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的大部分发展目标已经提前实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北京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阶段。为紧紧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好城市发展的良好机遇和承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带动作用,实现首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为城市未来的长远发展确定新的目标,开拓新的空间,提供新的支撑条件。 为了适应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002年5月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修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工作任务,根据2003年国务院对《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批示精神,以及2004年1月建设部《请尽快开展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函》,特编制《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第2条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首都和谐社会的能力。 (1)贯彻更好地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服务、为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服务、为国家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服务和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服务的原则。 (2)贯彻“五个统筹”的原则。结合首都发展的实际,统筹城乡发展,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区与郊区的统一规划;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好京津冀地区以及北京城区与郊区、南城与北城、平原地区与山区的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好产业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规划配置;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提高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3)贯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原则。强调城市

扬州城市变迁原因

扬州城市变迁原因 关键词:城址变迁兴衰变迁功能变迁自然条件漕运盐法军事文化 摘要:扬州城有着2400多年的建城历史,其间数次被毁城,又数度重新兴起,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其城市变迁的过程有着其深刻的历史根源,且各个历史时期兴起的原因会各有侧重。本文分别从城市规模、城市兴衰、城市功能三方面的变迁原因各有侧重地来反映扬州城市变迁的原因。 一.城市规模的变迁 (一)城址的变迁 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左传》前486年记载:“鲁哀公九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筑城穿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通粮道也”,吴国在今扬州西北蜀冈建立了最古老的扬州城——邗城。 吴王夫差胜越后,一心要北上伐齐,为解决进军路线问题,决定从邗地开凿邗沟,利用相隔于江、淮间的天然水道和湖泊人工开凿一条贯通江淮的水道,连接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建筑邗城主要用于军事行动的后勤保障,用来屯兵储粮。 2400多年前,江淮一带为长江的泛滥平原,地势低湿,只有蜀冈一带平坦宽广且地势较高,有利于军事防守。从周围环境看,南有长江天险,东有小茅山,西有观音山,用于屯兵储粮十分安全。另外,蜀冈周围河湖密布,既解决了城市用水问题,又便于航运,邗沟的开凿使军事补给品往来江淮的运输更加便利。 这些地理条件上的优越性使得扬州古城一直建在蜀冈之上一千多年,直到隋唐以后才逐渐废弃。 江岸南移,运河兴起 隋时,江岸已经移到扬子津以南,蜀冈下形成大面积平原,随着人口增加,经济的发展,蜀冈下平原也开始形成街巷,炀帝在扬子津筑有临江宫。但当时江都城的主要部分仍在蜀冈之上,不过其时已经开始向蜀冈下平原扩展,为唐代后扬州城的修建奠定了基础。 唐代,扬州发展到鼎盛时期。在当时有“扬一益二”之说。随着城市的繁荣,及安史之乱后北人大量南迁,扬州人口迅速增加,工商业发展迅速,其城区规模也不断扩大。此时长江北岸不断南移,唐中叶以后,由于瓜州的并岸,长江岸线一下向南推移了二十多里,人们纷纷向蜀冈下的大面积平原移居,这里迅速发展成繁荣的居民区和工商业区。形成了唐时扬州的上、下两重城——罗城和子城。子城仍蜀冈上旧城基础上修建。

中国城市及其文明演变

《中国城市及其文明演变》读书报告 读薛凤旋教授的书让我觉得很惬意,作者在历史的长河中为我们梳理出一道道建筑的美丽风景,似乎是在告诉我们,过去的世界里总有许许多多让人怀念和铭记的名胜古迹,当然读这本书更让我想起了自己这生活的十几年来眼中所看到的世事变迁。这本书的内涵十分广泛和深刻,广泛是针对其论述过程中涉及学科领域数量之多,有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文学、地理、艺术、建筑、城市规划等;深刻则是从其论述城市起源发展的方法和指导思想上来说的,他将以上相关学科与城市这个主题相互联系在一起,不仅叙述表面看得到的事实,而且挖掘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看这本书,我总能回忆起我的童年,回忆起我家的点点滴滴,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转眼间,我们家已经三世同堂了,爷爷,父亲,我,我们有着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喜好,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在不同时期的建筑中,但唯一相同的就是我们共同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就像书中的那样,我家的发展也和书中描绘的一样,爷爷的时代是物质匮乏的年代,那个时候国家还不稳定,老百姓的生活也没有保障,那个时候,人们对城市与文明只有模糊的认识,当时在爷爷辈的人们眼里:城市或者说人类聚落的最初雏形期,其实往往不是源于居住而是源于祭祀活动,而这种活动地点作为一种“磁体”,就已经“能把一些非居住者吸引到此来进行情感交流和寻求精神刺激”。总之,城市从一开始就是外向的,就是应该能够吸引和容纳“陌生人”

和“陌生因素”的,从这一点上开始区别于“较为固定的、内向的和敌视外来者的村庄形式完全相反。”从爷爷脸上的皱纹就可以想象出身处那个时代城市的人们并没有获得太多的快乐,城市的荒凉似乎也是那个时代艰苦的象征,但是爷爷很坚强,他相信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带给他一个美好的生活,于是他高喊着毛主席万岁的口号,一直走着,尽管遭遇过很多艰难困苦,但爷爷始终微笑着,于是他终于等来了真正城市的好日子,也迎来了文明蓬勃发展的当代。 再说我的爸爸,爸爸生活的年代要稍好一些,因为爸爸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城市发展与文明传承带来了机遇和机会,同时爸爸那一辈也受到过良好的教育,知识也比爷爷要丰富的多,在种种良好因素的诱导下,爸爸们开始研究的是城市化城镇化的问题:什么才是城市化?什么是从乡村到城市的这种发展的过程的本质?当时认为是一种对于不断的出现的但是散落各处的社会因素的内向性的整合、聚合的过程。一种形成秩序的过程,一种整理,大概就像我们的电脑的那个整理内存的命令一样的过程。城市便是促成这种聚合过程的巨大容器,这种容器通过自身那种封闭形式将各种新兴力量聚拢在一起,强化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总的成就提高到新的水平。爸爸似乎也迎来了他的春天,爸爸和那时候的年轻人一样,努力的奋斗着,也终于迎来了现在这个美好的城市与文明。 最后,我还是要说说我自己,自己作为一个九零后,仍然在追求着梦想,因为我们九零后被寄予了厚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要拥有建设文明城市,传承中华文明的梦想,梦想对于我们九零后来说似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一、总则 1993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2010年)》在指导首都建设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的大部分发展目标已经提前实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北京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阶段。为紧紧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好城市发展的良好机遇和承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带动作用,实现首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为城市未来的长远发展确定新的目标,开拓新的空间,提供新的支撑条件。 为了适应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002年5月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修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工作任务,根据2003年国务院对《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批示精神,以及2004年1月建设部《请尽快开展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函》,特编制《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首都和谐社会的能力。 (1) 贯彻更好地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服务、为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服务、为国家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服务和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服务的原则。 (2) 贯彻“五个统筹”的原则。结合首都发展的实际,统筹城乡发展,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区与郊区的统一规划;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好京津冀地区以及北京城区与郊区、南城与北

上海饮食文化视角下的城市文化变迁

2019·07 近代中国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比较显著,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城市受影响相对更多一些。上海基于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在近代迅速崛起,成为中国和西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汇之地。毋庸置疑,上海也是全国的金融中心,是全国富庶的大都会,是比较能够代表城市文化变迁的典型城市。 一、城市文化中的饮食文化 自1843年开埠以来,上海由传统江南小渔村发展为通商口岸城市,对外贸易、工业、商业、文化事业等都发展迅猛,直至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上海经济上的繁荣与政治上的稳定,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涌入,使上海不仅汇集了中国各地域菜系,也率先传入了异域饮食—— —西餐,形成了包容性很强的上海饮食文化。对于上海来说,随着城市的发展,饮食业随之兴盛。饮食与城市生活,或者说与这个城市的经济生活和文化变迁的关系也很紧密,上海居民的饮食文化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变迁发生着变化,同时从微观层面上也反映了整个城市文化的变迁。 二、城市饮食文化中社会发展的轨迹 海派饮食文化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上海开埠之初,从历史演进的角度分析,也能够从上海菜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现城市文化的发展痕迹,体现了多个城市文化汇聚在上海并交融的现象。上海菜也叫做本帮菜,或者是海派菜,上海菜的发展是在上海市的城市变化和发展中逐步实现的,它不仅有着博采众长的上海当地菜品,还包含了在维持原本的菜品特色的基础上,又依据上海的饮食习俗做了一定程度改变的各种风味菜点。 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中约定上海作为一个通商口岸开放,这让西方的经济文化有了大量输入的入口。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其他地区的商人和文人都开始汇聚,西方的经济文化和中国其他地区商人、文人带来的经济文化冲击着这个城市的市场和文化。于是当地的饮食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化也开始融汇转变,这个起源于上海,烙印着上海城市的印记,烙印着时代的印记,在上海萌芽、成长和发展的文化就被人们称为“海派”。历史记载,上海在南宋末年及元朝初年已经出现了酒菜馆,明末清初时的菜馆的筵席用菜已经比较丰盛。同时,社会不平衡和贫富深刻分化的加剧,也让不同阶层之间的饮食文化区别更加明显。随着1840年以后中国国门对西方列强的打开,西方文化显著地影响着上海城市的变迁和发展。中国人在近代和西方屡次交锋失败、不断被打击所谓天朝的自信心的过程中,对于西方外来文化的偏见和排斥心理也有了颠覆性的变化。于是中国在对外交流中处于极为弱势地位,对外的国际交流表现为弱者对于强者的退让和隐忍。然而,饮食文化并不具有政治性,它有着中性立场,同时食物也具有任何人都可食用的泛人类属性,因此饮食文化并没有受到太多的不良影响。简言之,中国近代100多年,正是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阶段,同时西餐文化和西餐元素融入上海菜的过程,也充分展示了我国的东方文化吸收和接纳西方文化的交流态势。移民活动不仅带来了人员的流动,也带来了饮食风味的交流与融合,因此上海的饮食也慢慢地形成了多元风味的格局。这首先表现在酒楼饭馆数量瞬间变多,同时西餐馆也开始兴起和发展。 上海在1843年对外开埠,外国资本主义开始进入中国,刺激了当时上海的民族工商业,于是当地的饮食业开始繁荣。根据《沪游杂记》的记载,那时上海小东门到南京路的路段上,共有一二百家菜馆。主要有经营经济实惠的便菜便饭,兼营少数炒菜的中小型饭店、以炒菜及“和菜”为主的大中型菜馆、以经营筵席和高档名菜的大店名菜馆这三种类型,这时的上海菜也可以说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在清朝的后期,上海的本帮菜馆不断繁荣,外地的饮食业也开始入驻上海,同时带来了外地的厨师。其中,最先进入上海的是安徽菜馆,苏州、无锡菜馆也在上海出现并以太湖船菜著称,19世纪30年代初苏锡菜馆已占上海菜馆的一半左右。广东菜馆、宁波菜馆、京帮菜馆、河南菜馆、福建菜馆来沪也较早,镇扬菜馆最早始于光绪年间,四川菜馆在同治年间就有,清真馆始于明国初期。到了清末民初的时候,上海已经出现了11个地方的风味菜馆。从民国的初期至20世纪30年代末,上海陆续地出现了杭州菜、湖南菜、潮州菜等菜品,于是形成 上海饮食文化视角下的城市文化变迁 殷管承瑜 摘要:饮食文化作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是近代城市社会生活变迁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各个城市受到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也大不相同。上海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开放程度相对较高,是比较能够代表城市文化变迁的典型城市,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慢慢包容、适应和创新,同时按照文化自身的规律渐渐发展。文章首先介绍上海城市文化中的饮食文化,通过城市饮食文化的变化发现社会发展的轨迹,由点及面地从一个微观的日常生活中的饮食方面,反映宏观的城市文化变迁。 关键词:饮食文化;城市文化;社会发展 105

老工业基地兴衰历程中城市文化的变迁——以沈阳市铁西区为例

82 | 社会人文SOCIETY & HUMANITIES 老工业基地兴衰历程中城市文化的变迁——以沈阳市铁西区为例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7.04.016 文 \ 李 昊 \ Li Hao \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 摘要:沈阳市铁西区是全国最具代表性的老工业基地。作为斯大林式工业化的典型代表,铁西区曾经在计划经济时代无比辉煌,随后又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制度确立后,遇到转型困难,持续没落。其兴衰历程,在不同时期都深刻地影响了城市的文化内涵与城市形象,并借助媒体的推波助澜,形成了一种大众想象。那些人们耳熟能详的称号如“东方鲁尔”、“共和国长子”,让计划经济时代的工业文化成功地塑造了工业城市的形象;而“东北现象”、“老工业基地”、“下岗工人”等名词又让城市转型中产业衰败的形象深入人心。根据不同历史阶段,分析铁西区对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的影响,以及对城市形态特征与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探讨其符号化的城市空间的文化意义。 Changes of City Culture in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Old Industrial Bases 关键词:铁西区;老工业基地;工业文化;工业遗址;沈阳 一、“共和国长子”与大工业文化 沈阳市铁西区,最早因位于长大铁路以 西而得名。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伪满 政府在《奉天都邑计划》中首次确定沈阳市 区铁路以西部分为工业区。随后日本财团, 以及一些民族工业开始进驻,铁西区开始成 为工业基地。1938年奉天都邑计划将其面积 确定为23.6平方公里,铁西区正式在行政建 制上成为一个区。二战结束日本投降时,铁 西区共有日资企业323家,是当时亚洲城市中 最大的工业区。[1]建国后,铁西区在沈阳市乃至整个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崛起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可以说它是计划经济时代工业发展的巅峰之作。1953~1957年的“一五”计划时期,苏联援建中国若干大型项目都位于铁西区。当时铁西区的钢产量、机床产量都是全国第一。最繁荣时期,沈阳市99家大中型国企中的90家都集中在这里。铁西区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龙头地位当之无愧,有“共和国装备部”的美誉。那时候以铁西区为代表的东北地区,在全国来说,也是“斯大林模式”的计划经济实施最彻底的地方。实际上,“铁西”两字成为了特殊年代印记,不止是沈阳独有的地名。在鞍山、四平等地都有铁西的名字。计划经济时期,有个词叫“计划 调拨”,就是从铁西区等东北的工业区调拨设备和原材料等,到别的省份支援建设。当时铁西区为各地都贡献了很多技术工人,老铁西的大工业文化,不仅传遍东北,也随着支援三线建设的老工人们走向全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片区建设,厂区与宿舍区紧密相邻,事实上促成了极高的职住平衡。铁西区集中建设了大量工人村,是我国建国后最早建设、规模最大的工人住宅区。当时共有5个建筑群,143幢住宅楼。这些建筑都是苏联流行的“三层起脊闷顶式”住宅,四坡屋顶,建筑材料为红砖红瓦。建筑风格简洁,只在檐口和一层窗台等部位进行局部装饰。整个工人村都是标准的苏式住宅风格,整 体规划,统一施工。住宅楼呈街坊围合的结构,中间是绿 化地带和公共活动空间。楼里配套有幼儿园、中小学、小 卖铺、粮站、邮局、储蓄所等各种服务设施。如果当时坐 飞机鸟瞰,会从空中发现这些建筑群组成了“工人村”三 个大字,展现出宏大的苏联工业化美学风格。 工人村现在只保存有32幢楼,其中7幢楼被改造成了 工人生活馆,于2014年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工业遗 产保护与利用的典范。东至肇工街、西至重工街的两个街 坊,成为历史文化街区。在工人村生活馆,如今一部分像 展览馆一样,展示柜中陈列着工人村各个年代的资料和图 片。还有一部分房间按照当时工人们的家庭原样布置的, 可以直接看到那个年代的生活状态。从一楼到二楼,沿着 参观路线,可以一路看到工人村从上世纪50年代一直到80 年代的变化历程。不同年代的屋子里,摆放着各种老照片 和生活用品,大部分都是由原来的住户捐献的。这些屋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