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

(一)测验内容

姓名

性别

年龄月

永久通讯地址邮编

父亲姓名职业文化程度父亲本胎胎龄岁

母亲姓名职业文化程度母亲本胎胎龄岁

家庭类型:单亲、核心、大家庭

本胎为第胎第产独生子女

母孕期病史与治疗史:

母孕期情绪状况:1-3个月 4-6个月 7-9个月

胎龄:周产式:出生时体重:克 Apgar评分

分娩与出生时情况:

8个月内喂养方式:母亲喂养月人工喂养月混合喂养月添加辅食月抚养情况:父母、(外)祖父母、保姆、其他

出生后健康史:

家庭与遗传病史:

躯体发育情况:身高体重 kg 出牙数个

头围 cm 胸围 cm

备注

智力量表

智力量表(※可偶尔观察到)

序号月龄条目计分

1 0.1 对铃声反应

2 0.1 抱起时安静

3 0.1 对摇鼓声反应

4 0.1 对尖声反应:(电灯开关)

5 0.1 短暂地注视红环

6 0.2 短暂地注视人

7 0.4 稍长时间地注视红环

8 0.5 眼的水平协调活动(红环)

9 0.7 眼的水平向天活动(光)

10 0.7 眼睛追随移动的人

11 0.7 对说话声反应

12 0.8 眼的垂直协调活动(光)

13 0.9 发声一至两次

14 1.0 眼的垂直协调活动(红环)

15 1.2 眼的旋转协调活动(光)

16 1.2 眼的旋转细条活动(光环)

17 1.3 ※自由环视周围

18 1.5 社交笑:测试者谈话与微笑时

19 1.6 眼转向红环

20 1.6 眼转向光

21 1.6 ※发声至少四次

22 1.7 期待性兴奋

23 1.7 对面部的纸有反应

24 1.9 能用视觉辨认母亲

25 1.9 社交笑:测试者微笑与安静时

26 2.0 ※对测试者的微笑和说话有发声反应

27 2.1 ※用眼睛寻找声源(详细说明)

28 2.2 ※发出两种不同的声音

29 2.2 对手的遮蔽眨眼

30 2.2 对面孔的消失有反应

31 2.4 注视方木

32 2.6 从一物转看另一物

33 2.6 眼睛追随铅笔

34 2.7 对抱起有预感性的调节反应

35 2.9 目光追随横过桌面的球

36 2.9 头追随悬摆的环

37 3.1 头追随逐渐消失的勺子

38 3.2 操作红环

39 3.3 简单地玩摇鼓

40 3.4 ※轻轻地抚摸桌沿

41 3.4 ※意识到陌生环境

42 3.5 头转向铃声

43 3.6 头转向摇鼓声

44 3.6 ※手碰手的玩耍

45 3.6 将红环送入口中

46 3.7 伸手够悬环

47 3.8 看自己的手

48 4.2 接近悬环(优势手)

49 4.4 ※发声时的姿态(描述)

50 4.4 ※主动抚摸桌沿

51 4.4 接近镜像

52 4.4 注意小糖丸

53 4.6 伸手取方木

54 4.7 喜欢嬉戏

55 4.9 伸手时眼手协调

56 4.9 拾起方木(优势手)

57 5.0 保持两块方木

58 5.0 持久地看红环

59 5.0 头部跟着掉下的勺转动

60 5.0 探索性地玩纸

61 5.0 对镜像微笑

62 5.0 坚持够东西

63 5.1 在小床内重新找到摇鼓

64 5.1 ※辨别生人

65 5.4 举起倒扣的茶杯

66 5.5 ※敲打玩耍

67 5.5 探索性地玩细绳

68 5.5 伸手取第二块方木

69 5.6 ※由一手向另一手传递物体

70 5.8 ※对产生响声感兴趣

71 5.9 灵巧而直接地拾起方木

72 6.0 ※对镜像开玩笑

73 6.0 用把柄举起茶杯

74 6.0 寻找掉落的勺子

75 6.1 牵拉细绳获取红环

76 6.1 保留三块方木中的两块

77 6.6 ※发出四个不同的音节

78 6.8 能配合玩游戏

79 7.0 恰当地牵拉细绳获取红环

80 7.1 玩摇铃,对细节感兴趣

81 7.4 企图获得三块方木

82 7.4 有目的地摇铃

83 7.5 ※选择性地倾听熟悉的词语

84 8.0 ※对da-da或类同词

85 8.1 暴露玩具

86 8.2 注意测试者的乱写

87 8.3 将手指插入桩板洞中

88 8.6 观看书中图画

89 8.9 对他人的言语要求有反应

90 9.1 拿起茶杯获得方木

91 9.8 寻找盒子里面的东西

92 10.3 遵照命令将方木放入茶杯(放入数)

93 10.7 企图模仿乱写

94 10.8 模仿用勺子搅拌

95 10.9 遵照命令停止

96 10.9 推动小汽车

97 11.0 模仿地拍打哨娃

98 11.1 ※重复引入发笑的把戏

99 11.2 解开裹着的方木

100 11.2 将三块方木放入杯中

101 11.4 ※快速而不清的表达

102 11.4 揭开兰盒子的盖

103 11.5 翻开书页

104 11.5 摇晃悬环的

105 11.8 将骰子放入盒中(6个)

106 12.0 恰当地握持画笔

107 12.2 模仿说单词(记录用过的词)

108 12.4 重复地插一根桩钉

109 12.5 用手势表达想要的东西

110 12.9 自动乱写

111 12.9 能说两个词

112 13.0 搭两层塔

113 13.1 出示鞋子或其他衣服或自己的玩具

114 13.2 从瓶中移出小糖丸

115 13.3 掺九块方木放入杯中

116 14.3 ※盖上圆盒

117 14.4 兰色模板:放置一个圆形模块

118 14.8 用棍子够取玩具

119 15.4 搭三层塔

120 15.7 在70秒钟内插完桩钉

121 16.1 指出娃娃身体的各部分:三个部位以上

122 16.3 粉红模板:放置圆形模块

123 16.6 兰色模板:放置两个圆形模块

124 17.2 用笔模仿画一划

125 17.5 在42秒钟内插完桩钉

126 17.6 说出一物名

127 17.7 对娃娃执行指令(在通过部位打钩:椅、杯、鼻)128 18.1 用语言表达要求

129 18.6 不用于一划的乱写?

130 18.8 兰色模板:放置两个圆快和方块

131 18.8 指出三幅画

132 19.1 能说两个单词的句子

133 19.2 说出一副画名

134 19.2 说出两幅画名

135 19.3 找出两物

136 19.8 在30秒钟内插完桩钉

137 20.4 粉红模板:完成

138 20.4 搭六层塔

139 20.5 兰色模板,放置六个模块

140 21.0 指出五副画

141 21.1 说出三物名

142 21.2 勉强合格地安装破娃娃

143 21.2 区别两物:杯、盘、盒

144 22.8 辨认钟表:第四张图1,2,3,4,5

145 22.9 说出三幅画名

146 23.8 粉红模板(反转)

147 24.3 近似地安装破娃娃

148 24.6 区别三物:杯、盘、盒

149 24.7 兰色模板,在150秒钟内完成

150 25.0 搭八层塔

151 25.1 指出七副画

152 25.1 用方木搭火车

153 25.7 说出五副画名

154 26.3 模仿笔划:垂直线和水平线

155 27.1 辨认钟表:第2张图

156 27.6 理解两个方位词

157 28.0 在22秒钟内插完桩钉

158 28.5 兰色模板:90秒钟内完成

159 29.5 折纸

160 29.6 兰色模板:60秒钟内完成

161 30+ 正确安装破娃娃

162 30+ “—”的概念

163 30+ 理解三个方位词

运动量表

运动量表(※可偶尔观察到,△可在施测智力量表时观察)10.1抱起靠肩时抬头

20.1抱起靠肩时调整姿势

30.1侧头

40.1爬起

50.8△保留红环

60.8※伸臂玩耍

70.8※踢腿玩耍

80.8头起竖起:垂直位

9 1.6头部稳定地竖起

10 1.7抬头(背悬位)

11 1.8由侧卧转向仰卧

12 2.2在俯卧位时用双臂撑起自己

13 2.2支撑下坐起

14 2.5保持头部稳定

15 2.6※双手张开占优势

16 3.3头平衡

17 3.4※尺侧一手掌抓握方木

18 3.5轻度支撑坐位

19 4.3※由仰卧转向侧卧

20 4.7努力想坐起

21 5.0部分的拇指相对(桡侧一手掌)拾起方木

22 5.1独坐片刻

23 5.1※单手抽取

24 5.2※转腕

25 5.2牵拉坐起

26 5.6△试图获取小糖丸

27 5.7独立30秒钟或以上

28 5.8由仰卧转向俯卧

29 6.2稳定地独坐

30 6.5独坐时协调好

31 6.6※舀起小糖丸

32 6.6△完全的拇指相对拾起方木

337.0早期跨步运动

347.5牵拉站起

357.6※不完全的拇指相对抓糖丸

367.6走路之前的行进方式(俯卧、手膝、手足、其他)378.3使两个勺子或方木在中线相碰

388.5跨步运动

398.6自己坐起

408.6借助家具站起

418.9精细地抓糖丸(灵巧地钳夹)

429.6拍手(中线技巧)

439.8坐下

4410.0扶助下行走

4511.1独站

4612.0投球

4712.1独走

4812.4起立I

4913.2扶助下右足独站

5013.7扶助下左足独站

5114.1侧身走

5214.5扶助上楼梯

5314.7倒退走

5415.1扶助下楼梯

5517.6试图站在行木上

5618.7左足独站

5719.3单足踏在行木上走

5819.9起立II

5920.1右足独站

6021.1走直线:大致方向

6123.1行木:双足站立

6224.0踮脚走几步

6324.3独自上楼梯:双足

6424.4双足跳离地面

6525.3独自下楼梯

6625.6行木:企图跨步

6725.6倒行两米半

6825.7自第一级台阶下跳下

6929.2自第二级台阶下跳下

7029.8踮脚走两米半

7129.9跳远:10至35cm(记录距离)

7230+起立:III

7330+上楼梯:双足交替向前

7430+行木:交替步伐走部分路程

7530+保持双足走在直线上(两米半)

76 30+ 跳远:35cm 至60cm 77 30+ 跳过:5cm 高的绳子 78 30+ 跳远:60cm 至85cm 79 30+ 独脚跳两次以上

80 30+ 下楼梯:双足交替向前 81 30+ 跳过20cm 高的绳子

行为记录表

行为记录表

指导语:在完成智力和运动量表测验后立即填写此表,在每一项中圈出能够最好地描述儿童行为的等级,其他评论或特殊行为记录在每个项目右侧的空白处,该空白处也部分列出了能够被检查者看到的行为,表格末端的空白用来记录一些异常的行为和对该儿童作出的总的评价。 社交倾向

一 :对人的反应(圈一项)

1 对人的行为与对物的行为相同

冷淡 皱眉头 警惕地观察 高兴 微笑 大笑

急躁

隐藏和偷看 2 短暂对人的接近有反应,如果没有人直接接近他,则不去注意他们 3 对人的接近和人的存在有反应,但不到一半的时间 (什么一半的时间?) 4 对人的接近有反应,持续地对人的存在感兴趣 5 行为似乎受到知道有人存在的影响 二:对检查者的反应(圈一项)

1 逃避或退缩

叫喊 转开 转向

接近

其它(说明 2 忧郁

3 接受

4 友好

5 邀请(引进 要求)什么意思?确定一下 三:对母亲的反应(圈一项)

1 逃避或退缩

叫喊 转开 转向

接近

其它(说明) 2 犹豫

3 接受

4 友好

5 邀请(引进 要求)什么意思?确定一下

合作性

四:在人与人反应的基础上与检查者的合作性(圈一项)

1 拒绝所有的建议或要求

拒绝测验工具、转开、说“不”、将玩具推开、按自

己的方式玩玩具、说“不”

但能完成任务、用一钟不可

思议的词语表示服从、一旦开始后就不主动与测验者玩游戏、其它(说明) 2 拒绝一,二项特殊的测试或在部分测试时间中拒绝合作(如最初或将要结束时)或拒绝尝试他可能失败的更加困难的条目

3 不论与检查者是否合作,能够接受或对测试工具或情境有反应

4 似乎在测验情境下,能够与测验者玩给予和拿走的游戏

5 非常容易或热情地参加启发性的游戏或任务 害怕

五:对新奇或陌生有反应,即对陌生人、陌生环境和测试工具等(圈一项)

1 能完全接受情境,私毫没有害怕、谨慎或活动的抑制

大吵大闹、粗心大意、对人友好、安静、小心翼翼、平静地警惕、表情忧虑、活动

减少、不发声、转向母亲、

紧靠母亲、离开检查者、哭2 在最初几分钟有轻微警惕和抑制行为

3 在前三分之一的测试期间内,受新奇和陌生的影响,行为反应只是中等强度的

4 行为常常受陌生情境或陌生人的干扰

5 对陌生强烈害怕,以致不能进入游戏或对测试做出反应

泣、用语言抗议、其它(说明)

紧张

六:身体紧张(圈一项)

1 呆滞,多数时间可能是松弛的

2 身体正常并逐渐松弛

3 跳动

4 尽管身体充分松弛,但有时变得紧张,随后迅速翻回至柔软松弛状

5 大多数时间身体紧张,可能在一个或更多范围内颤抖或容易发抖

6 身体以紧张占优势

总的情绪

七:快乐的程度(圈一项)

1 儿童似乎在整个测验期间都不快乐

哭泣、急躁、哀诉、无精打采的低着头、抗议、皱眉头、不愉快的表达、无表

达、微笑、用高兴的语调咿

呀学语、大笑、尖叫、欢叫、生气勃勃的表达、其它(说明) 2 有时相当不愉快,但可能对有趣味的程度反应快乐

3 中等快乐或满意,可能变得心烦意乱,但很容易恢复

4 总的看来是安宁,高兴状态

5 流露出高兴,没有什么不适,生气勃勃的 寻物的倾向性

八:对物体的反应:如玩具或测验工具(圈一项)

1 不看物体或对物体不感兴趣

接触、操作、检查、用口咬、扔、敲打、使两件物体发生联系、伸取、要、哭着

要、靠近、递给他人、其它

(说明) 2 当给与测验工具时,能看一眼和短暂地抓住,但不会玩

3 当给予测验工具时能玩耍,但对每件玩具在短暂反应后即丢弃或丧失兴趣

4 对逐一递给的新测试工具维持兴趣

5 不愿意放弃测试工具

九:富有想象力地玩测验工具:例如重新安排它们或将它们安排入游戏中(圈一项) 1.是 2.否

十:是否持久地依恋任何特殊的玩具或某些自己的物体(圈一项) 1.是 2.否

目标定向

十一:持续地向着指引的目标努力(圈一项) 1 没有目标 努力保留测验欧诺工具、失败时变得生气、成功时表

现满足、完成任务时兴高采烈、重复成功的行为、谈论

任务、要求帮助、困难时发

牢骚、哭泣、其它(说明)

2 对目标作出一些努力,但容易分心或没有兴趣完成它(如获得一件物体或解决一个问题)

3 朝着目标坚持努力或反复尝试以达到目的(例如为获得某件有趣的物体时)

4 为达到目的或解决一个问题而坚持努力

5 强迫自己专心于一件事情,直至得到解决

注意力跨度

十二:持久地注意任何一件与目标无关的物体、人或活动的趋势(圈一项) 1 转瞬即逝的注意力跨度 2 注意某件玩具、任务或某个人,但容易分心

3 对每件新玩具、人或情景有适度注意力,但很容易转向

4 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对某人、某个任务或事情感兴趣

5 长期持久地专心于一件玩具、活动或某个人

持久性

十三:能恒定地对测试作出适当的反应(圈一项) 1 容易疲倦,但很快复原至机能的低水平 2 很快变得烦躁并终止测验

3 对大多数测验有适当的忍耐性,仅仅在后期烦躁不安

4 在整个测验期,能坚持下来

5 即使在冗长的困难测验中,持续反应好,并保持兴趣

活动性

十四:身体的粗大运动量

1 在一处体质静止,实际上没有主动运动

面和头部的运动、手、蠕动、滚动、踢、扭伤、爬行、跑、爬、跳、蹦蹦跳

跳、其它(说明)

2 通常安静和不活动,但对要求他做某些活动时候作出适当的反应

3 适当的活动,在游戏中自由活动

4 在观察期常常活动

5 高度活动,在需要久坐的测验中不能安静

反应性

十五:儿童受刺激后作出总反应的灵活性,他的敏感性或兴奋性,反应可能为正性或负性(圈一项)

1 无反应,似乎不注意周围的事,只对强烈或重复的刺激有反应

安静、吃惊、颤抖、激动、哭泣、表现警觉、发声、尖叫、其它(说明)

2 对一般的测验刺激无反应的某些倾向

3 对测验侧记有适度的警觉和反应

4 能迅速发觉测验工具和情境的改变

5 反应性很好每件小事似乎都能激动他,令他吃惊,反应很快,似乎

对周围发生的事非常敏感

表现兴趣的感觉区(注意:等级范围从1到5,1表示没有兴趣,2表示介于1和3之间,3表示一般水平,4表示介于3和5之间,5表示兴趣极高) 十六:观看 1 2 3 4 5 十七:倾听声音、发生声音 1 2 3 4 5 十八:发声 1 2 3 4 5 十九:朝桌上碰击手或玩具、扔玩具等 1 2 3 4 5 二十:操作(用手探索) 1 2 3 4 5 二十一:身体运动 1 2 3 4 5 二十二:用口咬或吸吮拇指或手指 1 2 3 4 5 二十三:平静 1 2 3 4 5 二十四:玩具 1 2 3 4 5

与该年龄相适应的能量和动作协调(每条圈一项),注意在评定这些条目的等级时,应该与其他同龄儿童相比较

二十五:能量水平(范围由低到高,1表示能力水平极低,2表示介于1和3之间,3表示一般水平,4表示介于3和5之间,5表示能力水平很高) 1 2 3 4 5

二十六:与年龄相当的粗大运动的协调性(范围由协调到协调差,1表示协调很好,2表示介于1和3之间,3表示一般水平,4表示介于3和5之间,5表示协调很差)

1 2 3 4 5

二十七:与年龄相当的惊喜运动的协调性(范围由协调到协调差,1表示协调很好,2表示介于1和3之间,3表示一般水平,4表示介于3和5之间,5表示协调很差)

1 2 3 4 5

二十八:评价测验的好坏是否可以作为儿童指征(圈一项)

1 很差

2 尚可

3 一般水平

4 较好

5 优秀

异常或偏离的行为

二十九:是否观察到异常或偏离的行为,或是由他人顺便提及(如母亲)而没有在上面记录的(圈一项)

1 是

2 否

对儿童总的评价

三十(圈一项):

1 正常

2 异常

简短地写下有关该儿童的总评价,包括

1 儿童在测验时行为的质量

2 预测儿童今后的发展,说明理由

(二)测验实施与计分

量表简介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适用于评定2-30个月婴幼儿的发展状况。包括智力量

表、运动量表和行为记录三个互补部分:

1.智力量表:包括适应性行为、语言和探索活动等,共163条,用智力发展指数(MDI-Mental Development Index)表示。智力量表用来评估感知敏感性、辨别力及对外界的反应

能力,早期获得物体的恒常性、记忆、学习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声、言语交往以及早期

形成的作为抽象思维的概括和分类的能力。

2.运动量表:包括粗大运动(抬头、坐、爬、站、走等)和精细运动(对指、抓握等),

共81条,用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Psychomotor Development Index)表示。运动量表用

来估量身体控制程度,大肌肉运动以及手指精细操作技巧的能力。

3.行为记录(Infant Behavior Record,简称IBR):在上述两项测验结束后,由测试者直接

在婴幼儿所表现的行为项目下画圈,然后对照IBR表,了解该项行为发展的快慢。行为记

录是一份便于记录定性观察和评估行为的表格,当没完成有关记录并获得评估印象时,婴

幼儿行为记录可以对被测查儿童的全部行为做出总的评价。(备注:但目前国内没有对照

IBR表,所以不能对这一部分进行标准化,只能是测试者根据自己的观察对儿童的全部行

为有一个总体评价,但没有标准,所以这一部分只能用来辅助,不能用来科研。)

测试时间:平均需45分钟,10%需75分钟,少数需90分钟。

量表施测注意事项

●测试器械

测试箱、秒表一只、20X28cm白纸数张、餐巾纸数张、有栏卧床一个、海绵运动垫一个、测试桌一个、椅子三张、标准梯子一套、标准行走木一副

测试箱内容

餐巾纸数张、记录表格数套、可折叠的纸数张、未完成的钟表图卡四张、画笔两支、黄色铅笔两支、红色方木十二块、黄色桩板一套(含六根桩钉)、杯盘两套、塑料小瓶一个、塑料小圆盒一个、桔黄色塑料棍一根、勺子两把、电灯开关个、牵拉玩具一个、兰色模板(含九个模块)一套、摇铃一把、图画册一本、试图卡两张、黄色小骰子十二枚、摇鼓一个、小糖丸若干、小电筒一个、有吊线的红环一个、镜子一个、小红球一个、玩具钟一个、粉红色模板(含三个模块)一套、皮尺一根、小剪刀一把、玩具椅一把、断头娃娃一个、娃娃一个、小汽车一个、玩具小杯一个、2.5米长的绳子一根、手册一本、兰色盒子与盒盖(无洞及有洞)一套、小兔子

智力量表分组测试工作局

1-5月:方木、红环、勺子、小糖丸、摇铃、镜子、摇鼓、黄铅笔、电筒、电灯开关、小红球、杯子、餐巾纸、画笔。

6-13岁:方木、红环、勺子、小糖丸、摇铃、镜子、杯子、画笔、餐巾纸、小兔子、黄色桩板和桩钉、兰色盒子与盒盖、兰色模板与模块、小汽车、娃娃、小塑料瓶、图画册、黄色小骰子、秒表。

14-30+月:方木、杯子、画笔、小兔子、小红球、黄铅笔、黄色桩板和桩钉、兰色盒子与盒盖、黄色小骰子、兰色模板与模块、塑料小圆盒、粉红色模板与模块、桔黄色塑料棍、玩具钟、剪刀、玩具椅、娃娃(关节可动)、玩具小杯、试图卡、断头娃、盘子、未完成的钟表图片、可折叠的纸、秒表。

运动量表分组测试工具:

1-11月:红环、勺子(或方木)、小糖丸、摇鼓、小床、运动垫。

12-30+月:小球、粉笔、绳子、皮尺、行走木、梯子。

●测验室及其他

测验室内应放置测试桌一张,椅子三张,壁柜一个(存放测试箱及其它玩具等)。

尚有2.5m场的直线空间(供儿童行走),墙上贴1-2张图画。窗户装有窗帘,测试桌面长100cm,宽50cm,其高度应以能容纳幼儿(坐在家长腿上时)将肘部平放于桌面为准。测试桌可放一、两件简单的非测试玩具,以吸引被试儿童。测试者忌穿白大衣。

允许上厕所,喂奶和休息,要使母子放松,催促你自己不要催促小孩,测试者于被试儿童的协调关系非常重要,儿童变得烦躁,要立即停止测验,注意力从小儿身上移去。避免让母子等待太久,对儿童的行为要即使作出反应。

●测试顺序的安排

1.婴幼儿对刺激的反应不恒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儿童的情绪或清醒状态,因此,测试条目的顺序可以变换。

2.测试者要注意观察儿童的自动运动和发声,对任何有关的、可观察到的行为(甚至不再检查室内发生的)都要计分。

3.如果儿童变得对某种测验刺激厌烦或无反应时,应及时更换刺激物或让他休息几分钟;

当其表现抑制或焦虑,可先给她非测验性玩具,然后再给他提供容易操作和探索性的测试工具。

4.对需要做出言语反应或执行命令的条目,要等儿童能作出自由反应时再考虑提供。5.虽然测试条目的顺序可以颠倒,但大多数儿童都有一个总的顺序。如当婴儿平卧时,先将躺下的条目全部做完,再做坐在桌前的条目。因为儿童倾向于由静到动,通常先做智力量表,但许多运动量表的早期条目可在任何时间或当儿童处在适当的位置时观察到。

一般情况下要重复三次的项目,第一次是主试示范给小儿,如果小儿没有反应,第二次和第三次可以让妈妈来示范,但是切记示范次数不能超过三次。

注:时间的换算

如:一个12个月的孩子,12.1个月是12个月零3天,12.5个月是12个月15天,都属于12个月,如果是12.7个月,那么就是12个月21天,就属于13个月。

在进行分数查询时如果一个小孩的MDI分数为47,但是47对应三个MDI分数。如果这个小孩为12.1个月,就取最高的一个MDI分数,如果是12.7个月,就取较低的一个MDI 分数,总之是年龄越小,分数越大,年龄越大,分数越小。

关于早产儿:早产几天,实际年龄就要减去早产的日子,如一个12个月零10天的孩子来做测试,如果她早产了10天,那么她的年龄就是12个月。

量表具体施测

实用指南中的符号说明:※表示在测试过程中可偶尔观察到(这就要求测试者在做家访时要时刻并且敏锐地观察小儿的状态表现);△表示运动项目可在测试智力项目时观察到;mr表示此项目属于运动量表;T表示在桌前施测的先行条目;30+表示只有少数30个月龄的小儿能通过。

智力量表实用指南(每一条目后的年龄表示年龄定位,每一儿童需要施测与年龄相

对应的所有条目,年龄定位后括号内的年龄范围表示对标准化样本中能通过每个条目5%和95%的儿童年龄,后面的大写字母符号表示每种情境编码,后面则为此情境包括的所有条目,由易到难)

10.1 A:1 、42

对铃声反应:在距小儿耳朵20厘米处轻轻地摇铃;先测一只耳朵,几秒钟之后测另一只耳朵。注意应轻轻地摇铃,(除非婴儿能耐受强的铃声)。

注意:为了避免对听刺激习惯化,听力测验应与其他测验间开进行。

因此,第1,3条和第4条不要立即连续实施。

评分:对声音有任何肯定的反应,如眨眼,皱眉,身体惊动,活动增加,活动停止或哭泣,在这个年龄期,对刺激的反应可能延迟几秒钟

20.1 B:2、22、34

抱起时安静(注意:先施测第18条)检查者或母亲抱起小儿,如果小儿在检查期

变的急躁时,恰好测试此条。

评分:若小儿被抱起时安静,便计分。

30.1 (0.1-3)C:3、39、43、63

对摇鼓声反应

注意:为避免对听刺激习惯化,不要在第1条和第4条之后立即施测此条)在距小儿耳朵约10厘米处处迅速摇晃摇鼓,先测一耳,然后测另一耳,必要时重复几次,各次之间停顿数秒钟。

评分:对声音有任何肯定的反应(见条目1),便计分。

40.1 (0.1-4)

对尖声反应电灯开关的咔嚓声。(注意:不要在第1,3条之后立即施测此条)。在距小儿耳朵约8厘米处扳动开关产生三次快速的咔嚓声,先测一耳,几秒钟后测另一耳,必要时重复数次。

评分:对声音有任何肯定的反应(见条目1)便计分。

50.1 (0.1-1)D:5、7、8、14、16、19

短暂地注视红环(至少一秒

钟)令小儿仰卧,用细绳将红环悬吊至距小儿的眼睛上方约20厘米处,缓慢而渐渐地移动红环,以吸引小儿的注意力(如果小儿对红环的注意时间延长,可对第7条评分并施测第8条)。

评分:若小儿能短暂地注意红环(至少一秒钟),便计分。

60.2 (0.1-1)E:6、11、18、24、25、26、30

短暂地注视人

与小儿谈话以吸引其注意力,注意他是否有注视你的反应。

评分:若小儿能看你一眼,不论是对你的言语有反应,或是对你的动作给予的视觉刺激有所反应,都计分。

70.4 (0.1-2)D:5、7、8、14、16、19

稍长时间地注视红环

测法如第5条。

评分:若小儿能较长时间地注意红环,且能注意集中地观察3秒钟以上。如果他的眼睛能随红环作完整的水平移动(见第8条),便认为

是稍长时间的注视。

80.5 (0.1-2)D:5、7、8、14、16、19

眼的水平协调活动(红环)

当小儿注视红环时,在其面部上方约20厘米处缓慢地移动红环数次(右-左-右,避免跳动。大约三、四秒钟移动25厘米)。检查者应立于小儿后方,位于其视线之外。紧接着施测第14条。

评分:若小儿的眼睛确切地跟随红环移动三次以上,(甚至他的视线在一次跟随之后,可以离开一、两次或突然转向它处一、两次),便

计分。

90.7 (0.1-3)F:9、12、15、20

眼的水平协调活动(光)手执红罩电筒,在小儿眼睛上方约20厘米处吸引其注视,然后缓慢移动光束数次(右-左-右,大约三、四秒钟移动25厘米)。注意不要用强光束对准他的眼睛,接着施测第12条。

评分:若小儿的眼睛确切地跟随光束移动数次,甚至在一次追随之后,他的视线可以离开一、二次,便计分。

100.7 (0.3-2)E:6、10、11、18、24、25、30

眼睛追随移动

的人小儿仰卧,检查者(或儿童的母亲)在小儿容易观察到的范围内,横

过其视线来回走动。

评分:若小儿用眼睛追随移动的人,便计分。

110.7 (0.3-2)E:6、11、18、24、25、26、30

对说话声反应站在小儿后方的一侧,在其直接视线之外说话,如果他不回答,有必要间断重复两三次。注意任何转头、发声、停止活动、改变面部表情

或注意力的其他迹象。

评分:若小儿对讲话声有肯定的回答,便计分。

120.8 (0.3-3)F:9、12、15、20

眼的垂直协调活动(光)(紧接第9条后施测),在小儿上方约20厘米处,沿着他身体的中线缓慢地从胸部到前额反复移动光束数次。(紧接着施测第15条)。

评分:若小儿的眼睛能按照上下方向(对他而言)跟谁光束移动数

次,便计分。

130.9 (0.5-3)G:13、21、28

发生一至两次在检查期注意并记录小儿的不同发声,按几个水平计分,估计它们出

现率。

评分:在这一水平上,只要小儿能发声,而不是哭泣,便计分。

14 1.0 (0.5-3)D:5、7、8、14、16、19

眼的垂直协调(紧接第8条之后施测)在小儿上方约20厘米处,沿着他身体的中线

活动(红环)缓慢地从胸部到前额反复移动红环数次。(紧接着施测第16条)

评分:若小儿的眼睛能按照上下方向(对他而言)跟随红环移动数

次,便计分。

15 1.2 (0.5-3)F:9、12、15、20

眼的旋转协调活动(光)

(紧接第12条之后施测)在小儿眼睛上方,按照直径为30厘米的圆周循环移动电筒光数圈(三、四秒约移动30厘米),若小儿的视线离开光,让他再看到光。当他再注视光时,重新循环移动电筒。

评分:若小儿的眼睛能跟随包括上、下半环的圆周运动,即使他的眼睛并没有作完整而连续的旋转运动,便计分。

16 1.2 (0.5-3)D:5、7、8、14、16、19

眼的旋转协调活动(红环)

(紧接第14条之后施测)在小儿眼睛上方,按照直径为30厘米的圆周循环移动红环数圈(三、四秒约移动30厘米),若小儿的视线离开红环,让他再看到红环。当他再注视红环时,重新循环移动红环。评分:若小儿的眼睛能跟随包括上、下半环的圆周运动,即使他的眼睛并没有作完整而连续的旋转运动,便计分。

17 1.3 (0.5-3)G1:17、41、44、47

自由环视周围在整个检查期观察小儿的视觉探索行为。特别当小儿刚刚被带进测试室而未接触测试工具时,他可凭自己的兴趣而自由环视(如当测试者

与母亲谈话时)。

评分:若小儿自由地转动头部四处张望(当他被抱起时或在没有给他

特殊的测试工具时),便计分。

18 1.5 (0.5-4)E:6、11、18、24、25、26、30

社交笑测试者谈话与微笑时。当小儿首次被放入有栏小床时,测试者站在他的一侧俯身于小儿上方约30厘米处,朝他微笑与点头约10秒钟(10秒钟点头4-5次)。然后持续微笑而轻声地与他谈话,同时轻轻地触摸他的腹部。注意他是否能以微笑或大笑对任何一种情况作出反应。

是否发出声音。如果他不笑,可在他心满意足时再重复此条。

评分:若小儿微笑或大笑便计分。

19 1.6 (0.7-4)D:5、7、8、14、16、19

眼转向红环令小儿仰卧,用枕头或折叠的尿布从两侧支撑头部,以维持其面部向上,俯身吸引他的视线朝上。由一侧开始沿着弧形,将红环移至中线,使红环与眼睛保持30-38厘米的距离,然后由另一侧开始。注意他是否能转动双眼至少30度而凝视红环(紧接着施测第20、27和32

条)。

评分:当红环位于距中线30度或30度以上的角度时,如果小儿能向

两侧转动双眼,便计分。

20 1.6 (0.5-4)F:9、12、15、20

眼转向光

在第19条后立即施测,以同样方式使用红罩电筒。

评分:若小儿能向每侧转动双眼(当光线位于距中线30度或30度以

上的角度时),便计分。

21 1.6 (0.5-5)G:13、21、28

发声至少四次

注意小儿的发声(如13条)。

评分:在这一水平上,若小儿至少能发声4次,便计分。

22 1.7 (1-4)B:2、22、34

期待性兴奋

观察小儿在成人接近时的行为,如当成人开始抱他,喂他或包裹他

时。

评分:若小儿表现期待性的兴奋,如增加活动,加快呼吸、发声或快

活的面部表情,便计分。

23 1.7 (1-4)

对面部的纸有

反应小儿仰卧,将半张纸(14厘米X22厘米)放置其面部,注意并描述他的反应。

评分:若小儿向周围转头,呈现上肢活动增加和不安定的反应,或表

现活动减少,便计分。

24 1.9 (1-4)E:6、11、18、24、25、26、30

能用视觉辨认

母亲当小儿对你产生注意之后,站在一旁让母亲俯身与小儿交谈,注意小儿是否有任何表情改变,以证明他能认出母亲,如微笑或专心致志地注意她的讲话。

评分:若小儿的表情改变,便计分。

25 1.9 (1-4)E:6、11、18、24、25、26、30

社交笑

测试者微笑与安静时,方法如同第18条。

评分:在这一水平上,如果没有任何其他刺激时,小儿能对你的微笑

与点头报以微笑,便计分。

26 2.0 (1-4)E:6、11、18、24、25、26、30

※对测试者的微笑和说话有发声反应

如第18条

评分:若小儿能以发声回答任何社交性刺激,便计分。

27 2.1 (1-4)AC:27、32

用眼睛寻找声

源令小儿躺在小床上,使头部处于中线为止,小心不要堵住他的耳朵。测试者立于小床头侧,(在他的直接视线之外),在距小儿耳朵50厘米处摇铃(不要让他看见)。先在一侧摇,再在另一侧摇(轻轻地摇,以免惊吓了他)。用摇鼓重复这一过程,在这个水平上,小儿不能确切地将头转向声源,但他的眼睛将很缓慢地从一侧转向另一侧,

以寻找声源。

计分:若小儿转动眼睛(不一定方向正确),显而易见地在寻找铃声

或摇鼓声,便计分。

28 2.1 (1-4)G:13、21、28

※发生两种不同的声音倾听小儿发出的不同音节,在模糊不清的发声中,没有可以明显区别的语言,但是当小儿自由发声时,产生清晰的、独立的音节。

评分:若听到至少两个这样的音节,便计分。

29 2.2 (1-4)

对手的遮蔽眨

眼令小儿仰卧,立于小床头侧,使你的手与其眼睛平面保持5厘米的距离。按照小儿头-胸方向,越过他的眼睛,快速来回地晃动你的手。重复以上动作数次,注意小儿是否眨眼,必要时以后再重复,最多可达

10次。

评分:若小儿能对你的手影眨眼(10次测试中至少眨眼2次),便计

分。

30 2.2 (1-5)E:6、11、18、24、25、26、30

对面孔的消失有反应当小儿观看你的面孔时,迅速避开他的视线,并从他的头部上方或任何适宜的地方观察他的面部表情。注意他的微笑是否突然消失、他的眼睛是否努力追随,他的活动水平是否发生变化。

评分:若小儿对你的消失发生反应(改变面部表情或有其他反应),

便计分。

31T 2.4 (1-4)H:31T、53、55、56、57、62、68、71、76、81mr、17mr、21mr、32

注视方木令小儿紧靠检查桌位于母亲膝上,将一块2.5立方厘米的方木放在小儿前方的桌面上。必要时可以移动你的手或轻敲方木附近的桌面,以引起他的注意,直至小儿的头能面对正确的方向。

评分:若小儿能明显地注视方木,而不是看测试者的手,便计分。

32 2.6 (1-5)AC:27、32

从一物转看另

一物令小儿卧于小床内,使其头部固定于中线位,注意不要赌塞其耳朵。一手持摇铃,另一手持摇鼓,两手相距约20厘米,两物必须置于小儿视野内,在其眼睛上方约25厘米高处,轻轻地摇铃,然后柔和地摇鼓,连续交替地摇铃和摇鼓数次,两次摇晃之间停顿几秒钟,使小儿

的眼睛能从一物转看另一物。

评分:若小儿的眼睛在摇铃与摇鼓之间来回运动至少三次(对两种声

音的反应),便计分。

33 2.6 (1-5)

眼睛追随铅笔

令小儿仰卧于小床内,测试者手持黄色长铅笔之一端,使铅笔长袖的延伸线平行于小儿的头-胸方向。在小儿眼前,距其面部上方约20厘米处左-右-左地来回缓慢移动铅笔。注意让小儿注视铅笔,而不是观看你的臂和手(如果测试者站在小床的一端,立于小儿的头后,通常能

够避开他的视线)。

评分:若小儿的眼睛追随铅笔转动一次以上,便计分。

34 2.7 (1-5)B:2、22、34

对抱起有预感的调节反应令小儿仰卧于小床内,测试者俯身、伸手作出要拉他的姿势,在稍微停顿之后,将手置于他的双臂下准备抱起他。注意他是否绷紧身体和肩膀,或调整性地运动臂膀,表现期待。

评分:若小儿有确切的、预感性的运动调节,便计分。

35 2.9 (2-5)

目光追随横过桌面的球令小儿坐在桌前,将球置于小儿右方桌面上,使他能够看得到。球与小儿侧桌沿的距离应小于25厘米。将球从桌面的一头滚到另一头,观察小儿是否转头去看它。

评分:当球滚过桌面时,若小儿确切地转头去观看,便计分。

36T 2.9 (2-5)DI:36、38、45、46、48、mr5

追随悬摆的环令小儿坐在母亲膝上,用细绳摇晃红环引小儿注视,然后按照距小儿眼睛约30至38厘米的半圆形轨道,缓慢地将红环从一侧移向另一侧,如此来回移动数次。

评分:当红环向每侧移动时,若小儿能转头用目光追随它,便计分。

37T 3.1 (2-5)I:37T、59、74、mr37

头追随逐渐消失的勺子令小儿靠近检查桌坐于母亲膝上。测试者手持勺柄末端,在距小儿50厘米处的桌面竖起小勺,使勺的顶端与小儿眼睛平位。然后按照半圆形轨道缓慢地将勺子从一侧移向另一侧,如此来回移动数次。

评分:当勺子向每侧移动时,若小儿能转头追随它,便计分。

38 3.2 (1-5)DI:36、38、45、46、48、mr5

操作红环(注意:先施测第46条)若小儿未能抓住红环(第46条),置环于其手中,观察小儿是否摇动它,观看它,用一只手敲来敲去或用双手

拨弄它。

评分:若小儿有任何超过抓握的操作,便计分。若小儿能通过较高水

平的条目,亦予计分。

39 3.3 (2-5)C:3、39、43、63

简单地玩摇鼓给小儿玩摇鼓,充分观察手拿摇鼓或身旁有摇鼓的小儿(当与其母交谈时,将摇鼓放在小床内)。注意小儿是否专注地观看、倾听,或通过摇动、咬,举在眼前观看而感觉到有摇鼓存在的任何迹象,或是否

用它做其它有趣的活动。

评分:若小儿有上述的任何一种简单玩摇鼓的方式,便计分。

40T 3.4 (2-5)G2:40T、50、66、69、70

※轻轻地抚摸

桌沿令小儿靠近桌沿坐在母亲膝上。注意他是否抚摸桌沿,似乎是用手感

觉它。

评分:若小儿能抚摸桌沿,即使很轻微,便计分。

41 3.4 (2-6)G1:17、41、44、47

※意识到陌生

环境将小儿带进测试室或其他房间,或另一个新场所,注意观察小儿的反

应。

评分:若小儿惊跳,睁大眼睛观看周围,或明显地表现出知道自己是

在陌生场所中,便计分。

42 3.5 (2-6)A:1、42

头转向铃声令母亲将小儿抱在腿上或坐在桌面上,并逗引小儿注意他。当小儿看母亲时,在小儿视线之外(即小儿若不转头,则看不到摇铃),距耳约35厘米处,对着每只耳朵摇铃。先对准一只耳朵,然后另一只,必要时可以重复。在对另一只耳朵摇铃之前,让他转头看一下玲。注意轻轻地摇铃以免惊吓他,接着施测第43条。

评分:若小儿明显地将投转向声源,便计分。

43 3.6 (2-6)C:3、39、43、63

头转向摇鼓声令小儿如第42条的位置与母亲对坐,测试者手持摇鼓,在距其耳20至25厘米处交替地对着每只耳朵摇动摇鼓。在对另一只耳朵摇鼓之

前,让他转头看一下鼓。

评分:若小儿明显地将头转向声源,便计分。

44 3.6 (2-6)G1:17、41、44、47

※手碰手的玩

耍于小儿安静躺卧并对刺激无反应时进行观察,例如,可在与母亲谈话

时观察小儿有无手碰手的玩耍。

评分:在检查期的任何时候,如看到小儿用一只手去触碰另一只手做触觉运动游戏,具有触觉意识的迹象,便计分。

45 3.6 (2-6)D1:36、38、45、46、48、mr5

将红环送入口

中让小儿手持红环自由地玩耍些时候,注意他用环做什么。

评分:若小儿能将环送入口中,便计分。

46 3.7 (2-6)D1:36、38、45、46、48、mr5

伸手够悬环用绳索将红环悬吊于小儿上方双手能够到的地方,轻轻摇晃它引小儿

观看。

评分:若小儿看红环时能依照它晃动的方向伸手去够,即使其动作还

不协调,便计分。

47 3.8 (2-6)G1:17、41、44、47

※看自己的手观察小儿自由活动时的行为,例如,当小儿躺在小床上时,注意他是

否在看手。

评分:若小儿注意看自己的手,便计分。

48 4.2 (2-6)D1:36、38、45、46、48、mr5

接近悬环用细绳将红环悬挂在小儿容易够到之处,轻微地晃动引起小儿注视,允许他有充分的时间做出反应(测优势手:将红环置于中线,右侧和左侧,注意小儿持续地用哪只手操:作,此点对于需要进一步作神经

学检查的小儿更为重要。)

评分:若小儿能用单手或双手去够红环,并至少抓握一下,便计分。

49 4.4 (3-7)G3:49、77、84、101、111、128、132

※发声时的姿

注意与下列情绪有联系的富于表情的发声:

(a)愉快:在玩玩具或心满意足的玩耍时,或参加社会活动时;(b)不愉快,但不是哭泣:当中断游戏,拿走玩具或受到约束时;(c)渴望:如将玩具拿到他眼前或有人接近时,表现期望;

(d)满意:当获得一件玩具或解决一个问题时。

如果可能,指出(a)、(b)、(c)和(d)四种情况下所听到的声

音。

评分:若有这几类发声中的任何一种,便计分。

50 4.4 (3-6)G2:40T、50、66、69、70

※主动抚摸桌

沿令小儿靠近桌沿坐于母亲膝上,注意他是否主动抚摸桌沿。特别当他

没有玩具可玩时。

评分:若小儿主动地抚摸桌沿并持续五十秒以上,而不是如同第40条

那样短暂,便计分。

51 4.4 (3-6)K:51、61、72

接近镜像置镜子于小儿前方容易够到之处,用短语鼓励他,如:“看这个宝

宝”。注意他是否看自己的镜像,而不是看他的母亲或者其他人的镜

像。允许他有充分的时间建立反应,注意他的行为。如果他被新奇事

物所打扰,将镜子慢慢移入他的视觉范围内。

评分:若小儿用头、身体或手靠近或接触镜像,便计分。

52 4.4 (3-6)J:52、114、mr26、mr31、mr35、mr41

注意小糖丸置一小糖丸于小儿正前方容易够到的桌面上,移动你的手或轻敲糖丸附近的桌面以吸引小儿的注意力。倾斜糖丸的边缘令其滚动,当糖丸滚动时移开你的手,让小儿注意糖丸而不是看你的手。注意他的伸手

和抓握冻住。

评分:若小儿观看糖丸,便计分。

53 4.6 (3-6)H:31T、53、55、56、57、62、68、71、76、81、mr17、mr21、mr32

伸手取方木

将一块2.5立方厘米的方木置于小儿前方容易够到的桌面上。

评分:若小儿伸手取方木,即使是一种随机方式,缺乏眼-手协调(需要指导),也没有真正碰到方木,便计分。

54 4.7 (3-7)E1:54、64、78、98、mr42

喜欢嬉戏举起小儿超过你,轻柔而嬉戏地摇他,同时微笑着与他谈话,或用手抱住他,朝着母亲快速嬉戏地摇晃他,注意对某些小儿不可粗鲁以免惊吓他们。通常这种行为最好由母亲引出,特别当小儿害怕陌生人

时。

评分:若小儿嬉戏或在此游戏中表现愉快,便计分。

55 4.9 (3-6)H:31T、53、55、56、57、62、68、71、76、81、mr17、mr21、mr32

伸手时眼手协

调将一块2.5立方厘米的方木置于小儿前方容易够到的桌面上,注意他是否努力去拾起它(见第53条及第56条)。

评分:若小儿表现眼-手协调,并且努力去接触方木,即使未能拾起

它,便计分。

56 4.9 (3-7)H:31T、53、55、56、57、62、68、71、76、81、mr17、mr21、mr32

拾起方木

如第55条。注意手的运用。(见第53条)

评分:若小儿用一只手或双手拾起方木,便计分。

57 4.9 (3-7)H:31T、53、55、56、57、62、68、71、76、81、mr17、mr21、mr32

保持两块方木置一块方木于小儿容易够到的桌面上,如果小儿拾起它,再放另一块,若他未能拾起两块方木中的一块,在他的每只手上各放一块。评分:若小儿同时抓住两块方木并持续三秒钟以上,便计分。

58 5.0 (4-7)D2:58、67、75、79、104

持久地看红环在小儿前方用细绳摇晃红环后,置于他够不到的桌面上,将细绳伸向小儿,使他能用手够到绳子末端。注意小儿是否朝自己方向牵拉红环,并由此偶尔地或有目的地获得它。如果小儿拿不到红环,可将环放在它容易够到之处或递给他。在这个评分水平上,应注意小儿是否用视觉于触觉探索红环。

评分:若小儿能持续地观察与摆布红环,即如果他观看红环和观察自

己摆布红环的运动,便计分。

59 5.0 I:37T、59、74、mr37

头部跟着掉下的勺转动将小勺伸向小儿一侧的桌边,当他注意小勺时,突然将它丢落在地发出噪音,如小儿无明显反应可以重复。(同时注意他对任何其它类似

物消失后的反应。)

评分:若小儿在小勺落地时或在任何其它物体落地发出噪音时能转

头,便计分。

60 5.0 (3-7)

探索性地玩纸递半张纸(14cmX21cm)给小儿,让他抓住纸沿,注意他对纸产生的

任何自发反应。

评分:若小儿将纸折皱或使它发出嘎嘎声,或以任何方式玩纸,便计

分。

61 5.0 (4-8)K:51、61、72

对镜像微笑

如第51条。

评分:若小儿对自己在镜中的映象微笑便计分。

62 5.1 (4-8)H:31T、53、55、56、57、62、68、71、76、81、mr17、mr21、mr32

坚持够东西将一块方木(或其它合适的玩具)放在小儿差一点能够到的地方,观

察他是否努力去获取它。

评分:若小儿不顾第一次失败,坚持去够方木,便计分。

63 5.1 (4-7)C:3、39、43、63

在小床内重新找到腰鼓当小儿仰卧于小床内玩过摇鼓之后(如第39条),注意他是否在丢弃之后能再找到它。若小儿未丢掉摇鼓,从他手中拿过来,置于其胸前或肩旁容易够到的地方,允许他有足够的时间找到它,此条可在测试

者于母亲谈话时进行。

评分:若小儿能重新找到摇鼓,便计分。

64 5.1 (4-7)E1:54、64、78、98、mr42

※辨别生人当小儿到达检查室或在测试过程中,注意他对测试者或其它生人的反

应。

评分:若小儿表现任何能分辨陌生人的行为,如提问神态、凝视、皱

眉、退缩或哭泣,便计分。

65 5.4 (4-8)L:65、73、90、92、94、100、115

举起倒扣的茶

杯置一块方木或其他小玩具于桌上,以吸引小儿的注意力。然后迅速将倒扣的茶杯罩在玩具上,令把柄朝向小儿,使他有机会去拿。重复三次(必要时对第73条和第90条评分)。

评分:若小儿能举起并握持茶杯至少一小会,便计分。

66 5.5 (4-8)G2:40T、50、66、69、70

※敲打玩耍给小儿一个勺子,必要时将它置于小儿手中。注意他是否有兴趣地用勺子敲打桌面或其它表面,显得很愉快,同时应注意他是否在检查期间的任何时候都这样做(不论手中有没有物体)。

评分:若小儿敲打玩耍,便计分。

67 5.5 (4-8)D2:58、67、75、79、104

探索性地玩细

绳在小儿前方摇晃系于红环上的细绳。如果他并不伸手去拿它,可将它放在小儿前方的桌面上。

评分:若小儿探索性地玩细绳,即拾起它,咀嚼它或摆弄它,便计

分。

68 5.5 (4-8)H:31T、53、55、56、57、62、68、71、76、81、mr17、mr21、mr32

伸手取第二块

方木当小儿已拿起一块方木时,置第二块于他容易够到的桌面上,等待他拾方木,然后,不论他是否能拿到第二块,又给他第三块(见76

条)。

评分:若小儿伸手去取第二块方木,即使没有成功,便计分。

69 5.6 (4-8)G2:40T、50、66、69、70

※由一手向另一手传递物体当小儿玩摇鼓、红环或其他物体时,观察他是否由一只手向另一只手

传递物体。

评分:若小儿由一手向另一手传递物体两次以上,便计分。若空手是

碰巧地触到物体时不予评分。

70 5.8 (4-8)G2:40T、50、66、69、70

对产生响声感

兴趣

观察小儿是否有意识地利用物体产生噪音。

评分:若小儿对产生响声感兴趣,如敲打玩具、摇铃等,便计分。

71 5.9 (5-8)H:31T、53、55、56、57、62、68、71、76、81、mr17、mr21、mr32

灵巧而直接地拾起方木置一块方木于小儿容易够到的桌面上,观察小儿拾起方木的方式(运动量表第17、21和32条,可在此时评分)。

评分:若小儿直接而灵巧地拾起方木,便计分。

72 6.0 (5-10)K:51、61、72

对镜像开玩笑

见第51条。

评分:若小儿与镜中映像玩耍,如大笑、拍打、敲打、开玩笑地伸手,朝镜子倾靠,“吻”镜子等,便计分。

73 6.0 (4-12)L:65、73、90、92、94、100、115

用把柄举起茶

如第65条。

评分:若小儿能用茶杯把柄举起茶杯,只用了一只手便可计分。

74 6.0 (5-9)I:37T、59、74、mr37

寻找掉落的勺

子见第59条(注意59条和74条只涉及视觉和听觉,比85、90、91、99条容易,后者仅仅借助视觉测验“客观永久性。”)评分:若小儿转头观察地面,明显地寻找掉落的勺子,便计分。

75 6.1 (5-8)D2:58、67、75、79、104

牵拉细绳获取

红环

如第58条。

评分:若小儿靠自己的努力获取红环,即使缺乏证据表明他是有目的

地去运用细绳,便计分。

76 6.2 (5-11)H:31T、53、55、56、57、62、68、71、76、81、mr17、mr21、mr32

保留三块方木中的两块在小儿面前分次放置三块木块,在提供下一块方木之前允许他有时间拾起前一块方木。当他的两手各拿一块方木之后,又给他第三块,此

时观察他的行为。

评分:若在提供第三块方木之后,小儿仍保留前两快方木至少三秒钟,便计分。(往往有的小儿以先扔掉一块方木,再去拿第三块而失

败)。

77 6.6 (5-12)G3:49、77、84、101、111、128、132

※发出四个不同的音节观察小儿是否能运用四个以上不同的音节。询问母亲他能发出哪些不同的音节。当她与孩子玩耍谈话时,可能帮助你引出儿童的这些发音。记录她报告的音节,但不予计分。

评分:在检查期的任何时间内,只要你听到小儿发出四个不同的音

节,便计分。

78 6.8 (5-11)E1:54、64、78、98、mr42

能配合玩游戏将你的脸藏在一片纸后(或镜后),从不同方向探出头来,或将小毛巾盖在小儿面部嬉笑地问:“宝宝在哪里”?以鼓动他捉迷藏。或询问母亲他是否会拍手及玩类似游戏。利用该种游戏观察儿童能否配合,他的反应必须是主动参加,而不只是微笑或大笑。注意:为了对运动量表的第42条计分,在拍手时观察小儿是否熟练地将手中放到中

线位置。

评分:若小儿努力地来回观看纸边(先是一侧,然后另一侧),或者努力嬉笑地从头上牵扯毛巾;或者运动双手企图拍手等等,便计分。

797.0 (5-11)D2:58、67、75、79、104

恰当地牵拉细

获得红环。见第58条。

评分:若小儿拾起细绳,为获取红环而有目的地牵拉它,以此方式抓

到红环或用细绳摇晃它,便计分。

807.1 (5-11)A1:80、82

玩摇铃对细节感兴趣。在小儿前方手持摇铃;于他看铃时摇铃,然后把铃放下(注意轻轻地摇铃以免惊吓他)。如果他没有拿起摇铃,再摇动后递给他(见第82条)。

评分:若小儿通过摇弄、观看摇铃,并有证据表明他对细节感兴趣。例如,当他观看铃舌运动时,用手指拨弄铃舌,或在观看铃舌运动时来回转动腕关节以旋转摇铃,便计分。

817.4 (5-13)H:31T、53、55、56、57、62、68、71、76、81、mr17、mr21、mr32

企图获取三块

方木

见第76条。

评分:若小儿通过敲打,用口刁或比较起阿丹的舀取法试图获得第三块方木,企图同时抓到三块方木,即使没有成功,便计分。

贝利婴幼教发展计划量表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 简称BSID) 系由美国心理学家Nancy Bayley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综合了格赛尔(Gesell)等量表的优点, 经过对数千名婴幼儿测验, 所研制出来的一套评定婴幼儿行为发展的工具, 其也是具有完整的信度和效度的检验资料,许多欧美国家和亚、非国家都已相继引用或修订了各国自己的BSID常模, 成为国际通用的婴幼儿发展量表之一。 在过去的20年里,致力于婴幼儿发展研究的专家都或多或少地依赖于Bayley婴幼儿发展评估的结果。如今,Bayley第三版的问世更加能够对婴幼儿从出生到42个月各项能力发展进行最全面的评估,Bayley-III婴幼儿评估量表在前代评估领域(认知、语言、运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社会性情绪以及适应性领域的评估,同时又参照近年婴幼儿的表现进行综合研究,形成最新的评估常模。而其中新增的进阶筛查与家长育儿指南更是为使用家庭带来了便利。现在,就让我们进一步地了解Bayley-III,一起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一、全面的评估领域 Bayley-III对于婴幼儿的评估分为五大领域:认知、语言、身体动作、社会性情绪、适应行为。(其中前三者为专业人员对婴幼儿进行评估,后二者则由家长填写针对婴幼儿发展状况的问卷进行反馈)。而这五个领域亦是目前三大学会APA(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美国心理协会),AERA(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美国教育研究协会),NCME(National Council on Measurement in Education,美国国家教育测量委员会)所公认的婴幼儿发展评估最为全面的五大领域。

婴幼儿能力发展(13-24个月)

婴幼儿能力发展(第13—14个月) 1岁—1.5岁是宝宝口头语言发育的第一期称回音期 上下楼梯或台阶——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发展运动统合能力。当宝宝学会走路后,可牵着孩子的手上下台阶,开始时宝宝会比较费力,身体的平衡把握不好,需要帮宝宝迈上台阶,以后会逐渐减少帮助,让宝宝主动牵着妈妈的手上下楼梯,宝宝慢慢就会自己上下楼梯了。 拖拉玩具——锻炼身体的平衡感觉和控制力。当宝宝能平稳走路后,让宝宝体验不同的行走路线,比如直线走、拖拉着玩具行走或者侧着身体行走等,通过不同的运动来发展宝宝的运动统合能力。 搭积木——锻炼宝宝的手眼脑协调性,发展空间知觉能力。搭积木是宝宝很爱玩的积木,不同的月龄的宝宝搭的积木数量不同,育婴师要指导家长,在游戏的过程中,变换不同的形式,除了搭高外,还能横着摆,不同的摆放会让孩子产生更加丰富的想象力。 翻书——锻炼宝宝手的协调性,培养宝宝读书的兴趣。培养宝宝读书的习惯对宝宝的一生都很重要,这种习惯要从小养成,给宝宝一本比较容易翻得书,并在每天固定的时间家长引导宝宝一页一页的翻书,并简单介绍书的内容,除了锻炼宝宝手指的灵活性,还要培养宝宝读书的好习惯。 语言的表达——锻炼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听觉是语言发展的基础之一,孩子要储存足够的听觉信息,才能更好的促进语言的发育,当宝宝还不会开口说话时,先不要判断宝宝语言发育迟缓,虽然宝宝还不会说话,但他将听到的信息都储存到大脑里,为今后的语音发育做好准备。 情景游戏——培养宝宝的观察力,启发想象力。主动全过程教育强调的是宝宝的发展渗透在生活的各个环节,语言的发展更是如此,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定环境中,引导宝宝尽量把自己的需要用语言出来,当宝宝能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时,不但要满足他的需求,还要给他语言上的鼓励,以激发宝宝语言表达的兴趣。 认识颜色——锻炼宝宝的视觉记忆力和注意力,发展空间知觉。对能够认识颜色的宝宝准备3-5种颜色的卡片或同类颜色的玩具,引导宝宝把同类颜色的玩具放到一起,对颜色的认识较少的宝宝应从一种或两种开始,并反复锻炼,增加宝宝对颜色的认知,同时锻炼宝宝的视觉记忆力和注意力。 了解数字——锻炼宝宝对数的基本理解,发展认知能力。这个月龄的宝宝已经对数字有了了解,而且对数字的意义也有了一定的认知,在生活中经常让孩子数数家里有几个人,

婴幼儿能力发展个

婴幼儿能力发展(第7个月) 手腹爬行——锻炼宝宝身体平衡协调性,发展运动综合能力。这个月龄仍是宝宝爬行的关键期,尽管宝宝的爬行姿势不是很标准,但是宝宝还是很积极的练习爬行,家长可以帮助宝宝把胸部离开床面,并给宝宝向前的力量,同时用玩具吸引宝宝爬行、够取,逐渐宝宝的爬行能力。 扶站——锻炼宝宝下肢力量,为站立和走路做准备。育婴师指导家长扶住宝宝的腋下,让宝宝练习站立,并学着迈步,但每次时间不宜过长,每次3-5分钟,每日2-3次,7个月的宝宝重 捏取——锻炼宝宝手指的灵活性。给宝宝准备一些小物体,如花生米、小糖豆等,让他练习用拇指和其他手指捏取,每日数次,以增加捏取的准确性。家长要给宝宝多提供手指锻炼的机会,更好促进手眼脑协调能力。提示:在本环节中,家长要谨防孩子吧小物品放入口中。 对击玩具——锻炼双手主动合作能力及手指的控制力。让宝宝学会倒手、拿起、放下,有利于宝宝对自己手的控制,但要经过反复的锻炼,也可以让宝宝双手各拿一个玩具对击,以锻炼宝宝双手的主动合作能力以及对手的控制力,一般宝宝要到9-10个月以后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双 发音——锻炼宝宝的发音,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宝宝多与人说话,让他多发音,如叫爸爸、妈妈、奶奶等,以扩大他的发音范围,0-1岁是宝宝形体语言的关键期,因此让宝宝学会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增加宝宝对语言的理解。 行为语言——锻炼宝宝的行为语言、表达能力。让宝宝用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要,比如让宝宝用行为语言表示谢谢、再见、亲亲等,家长对宝宝的表达要积极的反应,以增加宝宝的表 视觉寻找有效——锻炼宝宝的观察记忆力,激发探索兴趣。让宝宝在爬行的基础上,玩寻找东西的游戏,先将有趣的玩具,让他玩一会,然后当着宝宝的面,把东西藏在身后或用布盖起来,然后让宝宝找,找到后一定要给予鼓励,或让宝宝找爸爸妈妈在哪里等,在玩的过程中,训练宝 语言动作能力——锻炼宝宝行为语言能力,发展社会性。宝宝对自己熟悉的人能表现出明显的交往愿望,在家长提示下,可以配合语言完成一些简单动作,如再见、欢迎等。 交往——锻炼宝宝的交往能力,发展社会性。育婴师建议家长要为宝宝多提供与人交往的机 用杯子喝水——锻炼宝宝口腔协调能力,培养自理能力。建议家长让宝宝学会用杯子喝水,以锻炼宝宝口腔肌肉的协调能力,同时注意宝宝辅助食品的准备,这对宝宝语言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0~3岁婴幼儿发展特点

0-3岁婴儿心理发展特点 一、婴儿心理发展过程 婴儿心理发展既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又是一个可以划分出年龄阶段的过程 1、发展的连续性及年龄阶段性 发展的连续性是指婴儿心理发展是一个不可中断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有其自身的逻辑发展顺序。年龄阶段性是指在婴儿心理发展的全过程中,表现出一些在质量上不同的年龄阶段特点,每一年龄阶段都有其最一般、最典型的特征,以区别于其他阶段。 2、婴儿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婴儿心理发展的每一年龄阶段特点,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社会和教育条件不同,身心成熟状态不同,心理发展的变化也表现出一定的可塑性。从前一阶段向后一阶段过渡的时间可能略有早晚,但阶段不能跳跃,顺序是一致的;在每一阶段,各种心理发展变化的过程或速度也会有个体的差异,但差异是在量的水平上,而不是在质的水平上。 3、婴儿心理发展是整个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 婴儿心理发展是整个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其发展的好坏对以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婴儿心理发展和生长发育是最快的时期。如,婴儿出生时还不会说话,到3岁左右,已经可以说和理解1000多个词汇;新生儿脑重只有350-400克,3岁时已达到1000克左右,是出生时脑重的2.5倍左右;新生儿主要靠感官(眼、耳、口、手、鼻、体肤)认识周围世界,3岁时不仅有了相当的观察、记忆、思维能力,而且情绪和情感也大大丰富了。 他们的发展为儿童成熟期的心理发展奠定了基础,人的基本语言能力,人的典型动作和行为方式与能力,人的各种心理能力,人的基本情绪和情感获得等,都是在一阶段初步形成。 0-3岁婴儿心理发展特点(早期教育) 0~3岁婴儿心理发展包含许多方面,其中感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交往能力、注意特性、情绪和情感特点、意志特征、气质特点、自我意识水平等都是发展的重要方面。与上述诸多方面密切相关的语言发展状况、动作和行为发展状况对儿童心理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1.感知觉能力的发展 感觉能力和知觉能力是两种不同的能力,但又密切相关。感觉是反映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过程,如,物体的声、色、冷、热、软、硬等。 知觉是反映当前客观事物整体特性的认识过程,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任何一个客观事物,都包含多方面的属性,单纯靠某一种感觉是不能把握 的。 2.感觉能力的发展 新生儿凭借完好的感觉器官最先发展起各种感觉。最早出现的是皮肤感觉(触觉、痛觉、温度感觉),其后逐步表现出敏锐的嗅觉、味觉、视觉和听觉。

婴幼儿能力发展(0-6个月)

育婴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本片着重介绍了0—3婴幼儿各阶段综合能力发展的锻炼方法,强调看护人要密切关注并利用好宝宝的关键期,片中还介绍了家庭常见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方法。对于婴幼儿综合能力发展锻炼,育婴师在指导过程中要灵活掌握。婴幼儿生长赋予有其阶段性和连续性,因此有些活动经常的重复,重复的活动可以让宝宝积累经验,并有助于其能力的提高,同时激发宝宝的探索欲望。育婴师在指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宝宝的个体差异,并注意活动的时间和次数,切勿只为达到标准而锻炼孩子,这样会适得其反。育婴师要指导家长关注婴幼儿发展的关键期,在关键期培育孩子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育婴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实际操作视频教材》 主动全过程教育: 家长的主动教育——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教育者的主动教育——把主动教育的理念带给家长和家长的引导 孩子的主动教育——与生俱来的主动性,依赖于教育者 婴幼儿能力发展(第1个月) 新生儿出生后要注意各种因素新生儿的影响。 环境改变对孩子的影响——首先注意由于环境的突变给新生儿带来心理及情绪不安而带来的影响,因此新生儿在出生后不能离开母亲,应由母亲抱在怀里,让他在皮肤上有接触感,听觉上有母亲的声音感,如母亲的说话声、心跳声,嗅觉上有母亲的呼吸气味及乳汁味,孩子清醒时可放胎教音乐及乐曲,以减少新生儿的恐惧感。 维护新生儿发育初期的各种必要刺激——人的生长发育是由遗传、环境和学习等决定的,作为孩子在幼年时,接受刺激越多,取得的经验就越多,对以后的发育影响越大,因此发育初期孩子需要各种刺激,应该给予和维护。 给予社会的刺激——出生后应多接触人,包括家里人、外来朋友和其他孩子。但对刚出生的新生儿应限制来访人的数量,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恐慌。 给予感官刺激——刺激传到感觉器官,使感觉细胞产生兴奋,兴奋变成神经冲动,传到大脑,大脑是由无数神经细胞组成的,到达这里的冲动,通过大脑皮层细胞之间各种通路,在系统化成为意识,产生知识沉淀,作为知识或记忆储存起来,为以后的学习积累经验。养护刺激——新生儿出生后应及时给予哺乳、更换尿布,让孩子始终在比较舒适的环境中。母亲的这种关怀和爱抚,会使孩子情感发育得到保护,并促进孩子心理情感的健康发展,这样孩子长大后,同样会关心自己的父母。 俯卧抬头——锻炼宝宝颈部肌肉的力量,建立宝宝视觉空间。家长要有意识的让宝宝多练习俯卧抬头,当俯卧时,宝宝会自己做抬头动作,这种活动对宝宝前庭有很好的刺激,建

修订完整 (儿研所)婴幼儿发育诊断量表

婴幼儿发育诊断量表(0-6岁) 指导语 首都儿科研究所(1999年) 实施方案 1、计算实足月龄:以月龄为单位。 首先计算出实足年龄,即几岁几月零几天,再把岁和天数均换算为月,以月龄为单位。 月变日为一月=30日 岁变月为一岁=12月 例1: 测验日期 94年8月13日 出生日期 93年8月26日 0岁11月17天=11.6月 例2: 测验日期 94年8月13日 出生日期 91年9月20日 2岁10月23天=34.8月 2、标记主测月龄:用△标记。在主测月龄前以△标记,以示此月龄为该儿童的 实际月龄。 3、测查顺序:以先易后难为原则。

先查动手的项目,如精细动作、适应能力,再查语言、社交,最后查大运动。 4、记录结果:通过的项目用○表示,不通过的项目用×表示。 5、测验结束:不管主测月龄的项目是否通过,向前测二个年龄组的项目要通过,向后测二个年龄组的项目不通过。 6、计分方法: 1岁以内:每个领域有一个项目为一分,有二个项目各为0.5分。 1 - 3岁:每个领域有一个项目为三分,有二个项目各为1.5分。 4 - 7岁:每个领域有一个项目为六分,有二个项目各为3分。 计分方法:先找出基础得分,按领域计算,把连续通过的项目读至最高分,再把不通过的项目抛开(不计算),把后边得分的项目逐项加上,即为该领域的分数。注意事项: 1、测试的环境要安静,光线明亮,年龄小的儿童允许一位家长陪伴。 2、严格按指导语进行操作,不要家长插话,不解释指导语,如“倒”、“孔”,防止暗示、启发、诱导。 3、要熟记项目名称,掌握操作方法及通过标准。 4、检查者的位置要正确,桌面要干净,测查箱内的用具不要让儿童看到,用一件取一件,用毕放回。 5、向家长解释要恰当,注意技巧,尤其是对发育落后的儿童更要慎重。 测查用具 1、诊查床:一般医用诊查床或一般单人床。 2、围栏床:小孩用单人小床。四周有转栏,栏高55×宽65×长125厘米。

百科CDCC中国儿童发展量表

中国儿童发展量表(CDCC) 20世纪30、40年代,随着智力测验的广泛应用,对婴幼儿发展的评估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心理及临床工作者的重视。1940年,美国耶鲁大学的格塞尔( A. Gesell)发表了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格塞尔发展量表( Gesell Developmental Schedules)。在20世纪60年代,弗兰肯堡和多兹( W. K. Frankenburg&J.B.Dodds)编制并发表了丹弗发展筛选测验(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DDST)。随后,韦克斯勒学龄前和学龄初期儿童智力量表、贝利婴儿发展量表(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麦卡锡儿童能力量表(McCarthy Scales of Children's Ability,MSCA)和布雷泽尔顿新生儿行为评估量表(Brazelton Neonatal Behavioral Assessment Scale9 NBAS)也相继发表。 上面提到的这些量表,有一些如WPPSI、DDST、MSCA等已经在中国标准化。不过,随着我国心理学的发展,国内的学者已不满足于修订国外的量表。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内的一些学者已经开始自己研制标准化测验并陆续发表研究成果。中国3—6岁儿童发展量表就是一个由我国学者自行研制的有代表性的幼儿发展量表,下面就予以介绍。 1985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张厚粲教授的主持下,中国3—6岁儿童发展量表的研制工作正式启动。到1992年10月通过专家鉴定为止,一共历时7年。现将该测验的构成、施测方法、常模团体的抽样、信度和效度等分述如下: (一)中国3—6岁儿童发展量表的构成 该量表由智力发展量表和运动发展量表两部分组成,共有1 6个项目。每个项目所测量的主要内容是: 1.智力发展量表 (1)看图命名主试出示图片,要求受测者在5秒钟内用恰当的词汇对图片上的景或物命名。有10张图片,分为10个题目,正确回答一题记1分,满分为10分。主要测量视觉辨认、记忆力和语言能力。

小儿脑瘫评定量表

总量表: 1、粗大运动:GMFM、Milani正常儿童发育评定、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格 塞尔发育诊断量表、贝利婴儿发育量表、神经系统评定表、徒手肌力评价表、关节活动度评价表、改良Ashworth肌张力分级 2、精细运动:Gesell发育量表(4周~3岁)、Bayley婴儿发育量表(2~30月)、 丹佛发育筛查量表(0~6岁)、Peabody量表(0~5岁)、FMGM 3、言语功能:皮博迪图片词汇检查(PPVT 4~18岁)、伊利诺斯心理语言能力测 试(ITPA 3~10岁)、韦氏学龄儿童智力检查修订版(WISC-R 6~16岁)、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WPPSI 4~6.5岁)、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S-S法1~6.5岁)、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 4、心理发育 (1)发育量表:格塞尔发育诊断量表(GDDS 4周~3岁)、贝利婴儿发育量表(BSID 2~30月)、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 0~6岁)、0~6岁小儿神经心里发育检查表(2)智力测验: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SBIS 2~18岁)、图片词汇测验(PPVT 4~18岁)、绘人测验(GDPT 4.5~12岁) (3)适应行为量表: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6月~14岁)、Vineland 适应行为量表(V ABS 0~30岁) (4)人格测试:艾森克个性问卷(EPQ 7~15岁儿童和16岁以上儿童)、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 14岁以上)、儿童人格问卷(PIC 3~16岁) (5)行为量表:奥芬巴赫儿童行为量表(CBCL 4~6岁和6~16岁)、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3~17岁)、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 5、感觉统合: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3~12岁) 0~3岁: 1、粗大运动:GMFM、Milani正常儿童发育评定、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格 塞尔发育诊断量表、贝利婴儿发育量表、神经系统评定表、徒手肌力评价表、关节活动度评价表、改良Ashworth肌张力分级 2、精细运动:Gesell发育量表(4周~3岁)、Bayley婴儿发育量表(2~30月)、 丹佛发育筛查量表(0~6岁)、Peabody量表(0~5岁)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参考内容]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 (一)测验内容 姓名 性别 年龄月 永久通讯地址邮编 父亲姓名职业文化程度父亲本胎胎龄岁 母亲姓名职业文化程度母亲本胎胎龄岁 家庭类型:单亲、核心、大家庭 本胎为第胎第产独生子女 母孕期病史与治疗史: 母孕期情绪状况:1-3个月4-6个月7-9个月 胎龄:周产式:出生时体重:克Apgar评分 分娩与出生时情况: 8个月内喂养方式:母亲喂养月人工喂养月混合喂养月添加辅食月抚养情况:父母、(外)祖父母、保姆、其他 出生后健康史: 家庭与遗传病史: 躯体发育情况:身高体重kg 出牙数个 头围cm 胸围cm 备注

智力量表 智力量表(※可偶尔观察到) 序号月龄条目计分 1 0.1 对铃声反应 2 0.1 抱起时安静 3 0.1 对摇鼓声反应 4 0.1 对尖声反应:(电灯开关) 5 0.1 短暂地注视红环 6 0.2 短暂地注视人 7 0.4 稍长时间地注视红环 8 0.5 眼的水平协调活动(红环) 9 0.7 眼的水平向天活动(光) 10 0.7 眼睛追随移动的人 11 0.7 对说话声反应 12 0.8 眼的垂直协调活动(光) 13 0.9 发声一至两次 14 1.0 眼的垂直协调活动(红环) 15 1.2 眼的旋转协调活动(光) 16 1.2 眼的旋转细条活动(光环) 17 1.3 ※自由环视周围 18 1.5 社交笑:测试者谈话与微笑时 19 1.6 眼转向红环 20 1.6 眼转向光 21 1.6 ※发声至少四次 22 1.7 期待性兴奋 23 1.7 对面部的纸有反应 24 1.9 能用视觉辨认母亲 25 1.9 社交笑:测试者微笑与安静时 26 2.0 ※对测试者的微笑和说话有发声反应 27 2.1 ※用眼睛寻找声源(详细说明) 28 2.2 ※发出两种不同的声音

完整儿研所婴幼儿发育诊断量表

婴幼儿发育诊断量表( 0-6 岁) 指导语 首都儿科研究所( 1999 年) 实施方案 1、计算实足月龄:以月龄为单位。首先计算出实足年龄,即几岁几月零几天,再把岁和天数均换算为月,以月龄为单位。 月变日为一月=30日 岁变月为一岁=12月 例 1: 测验日期 94 年 8月 13日 出生日期 93 年 8月 26日 0 岁 11月 17天=月 例 2: 测验日期 94 年 8月 13日 出生日期 91 年 9月 20日 2 岁 10月 23天=月 2、标记主测月龄:用△标记。在主测月龄前以△标记,以示此月龄为该儿童的 实际月龄。 3、测查顺序:以先易后难为原则先查动手的项目,如精细动作、适应能力,再查语言、社交,最后查大运动。

4、记录结果:通过的项目用○表示,不通过的项目用×表示。 5、测验结束:不管主测月龄的项目是否通过,向前测二个年龄组的项目要通过,向后测二个年龄组的项目不通过。 6、计分方法: 1 岁以内:每个领域有一个项目为一分,有二个项目各为分。 1 - 3 岁:每个领域有一个项目为三分,有二个项目各为分。 4 - 7 岁:每个领域有一个项目为六分,有二个项目各为 3 分。计分方法:先找出基础得分,按领域计算,把连续通过的项目读至最高分,再把不通过的项目抛开(不计算),把后边得分的项目逐项加上,即为该领域的分数。注意事项: 1、测试的环境要安静,光线明亮,年龄小的儿童允许一位家长陪伴。 2、严格按指导语进行操作,不要家长插话,不解释指导语,如“倒”、“孔”,防止暗示、启发、诱导。 3、要熟记项目名称,掌握操作方法及通过标准。 4、检查者的位置要正确,桌面要干净,测查箱内的用具不要让儿童看到,用一件取一件,用毕放回。 5、向家长解释要恰当,注意技巧,尤其是对发育落后的儿童更要慎重。 测查用具 1、诊查床:一般医用诊查床或一般单人床。 2、围栏床:小孩用单人小床。四周有转栏,栏高 55×宽 65×长 125厘米。 3、小桌:小孩专用长方形桌子。长 70 厘米、宽 35厘米、高 40 厘米。 4、小椅:小孩用带靠背木椅。

岁婴幼儿发展特点

0-3岁婴儿心理发展特点一、婴儿心理发展过程 婴儿心理发展既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又是一个可以划分出年龄阶段的过程 1、发展的连续性及年龄阶段性 发展的连续性是指婴儿心理发展是一个不可中断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有其自身的逻辑发展顺序。年龄阶段性是指在婴儿心理发展的全过程中,表现出一些在质量上不同的年龄阶段特点,每一年龄阶段都有其最一般、最典型的特征,以区别于其他阶段。 2、婴儿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婴儿心理发展的每一年龄阶段特点,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社会和教育条件不同,身心成熟状态不同,心理发展的变化也表现出一定的可塑性。从前一阶段向后一阶段过渡的时间可能略有早晚,但阶段不能跳跃,顺序是一致的;在每一阶段,各种心理发展变化的过程或速度也会有个体的差异,但差异是在量的水平上,而不是在质的水平上。 3、婴儿心理发展是整个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 婴儿心理发展是整个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其发展的好坏对以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婴儿心理发展和生长发育是最快的时期。如,婴儿出生时还不会说话,到3岁左右,已经可以说和理解1000多个词汇;新生儿脑重只有350-400克,3岁时已达到1000克左右,是出生时脑重的2.5倍左右;新生儿主要靠感官(眼、耳、口、手、鼻、体肤)认识周围世界,3岁时不仅有了相当的观察、记忆、思

维能力,而且情绪和情感也大大丰富了。 他们的发展为儿童成熟期的心理发展奠定了基础,人的基本语言能力,人的典型动作和行为方式与能力,人的各种心理能力,人的基本情绪和情感获得等,都是在一阶段初步形成。 0-3岁婴儿心理发展特点(早期教育) 0~3岁婴儿心理发展包含许多方面,其中感知觉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交往能力、注意特性、情绪和情感特点、意志特征、气质特点、自我意识水平等都是发展的重要方面。与上述诸多方面密切相关的语言发展状况、动作和行为发展状况对儿童心理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1.感知觉能力的发展 感觉能力和知觉能力是两种不同的能力,但又密切相关。感觉是反映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过程,如,物体的声、色、冷、热、软、硬等。 知觉是反映当前客观事物整体特性的认识过程,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任何一个客观事物,都包含多方面的属性,单纯靠某一种感觉是不能把握的。2.感觉能力的发展 新生儿凭借完好的感觉器官最先发展起各种感觉。最早出现的是皮肤感觉(触觉、痛觉、温度感觉),其后逐步表现出敏锐的嗅觉、味觉、视觉和听觉。3.知觉能力的发展 婴儿半岁左右能够坐起来的时候,可以较好地完成眼手协调的活动。在视觉的调节下,手在视野范围内完成操纵、摆弄物品的活动,这是利用知觉能力综合认识物品的特性。一直到3周岁左右,都是各种知觉能力飞快发展的时期。 婴儿生长发育的过程

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

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 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Schedules)由美国耶鲁大学的A.格塞尔及其同事制定的婴幼儿发展测量工具。 最初发表于1925年,后对它作了几次修订,先后发表于1937、1940、1947和1974年。1974年修订版的测试对象为从出生至5岁、重点是3岁以下的幼儿,测试时间约30分钟。 格塞尔早期用电影记录并分析了幼儿的日常行为反应,发现了幼儿发展程序的规律。他认为,幼儿的生长发展是有次序地逐步成熟和由简易分化到精细分化。幼儿的行为在抵达某一阶段时会显示出特殊的飞跃式进展,幼儿的新行为在成熟程序上具有代表性,并反映其在生长发育上已抵达新的阶段。格塞尔称这些年龄阶段为枢纽年龄,并把测定枢纽年龄列为量表的重点检查项目和诊断标准。格塞尔量表确定,1岁内以每4周为一个阶段,而以4周、16周、28周、40周、52周作为枢纽年龄,1~3岁间则以3~6月为一个阶段,以18月、24月、36月为枢纽年龄。其检查内容分①应人能:测试幼儿对周围人的应答能力和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②应物能:测试幼儿看物、摘物和绘画等能力;③言语能:测试幼儿听、理解和言语能力;④动作能:测试幼儿坐、步行和跳跃的能力。结果以发展商数评价幼儿的发展水平。格塞尔认为,所观察到的发展现象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程序。这一理论受到各方面的肯定。 格塞尔量表具有临床诊断的价值,它不仅适用于测量幼儿的发展水平,而且比其他量表更适用于伤残儿,被认为是婴幼儿智能测试的经典方法。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开始在临床上试用格塞尔量表。 该量表主要诊断4个方面的能力:动作能、应物能、言语能、应人能。 动作能分为粗动作、细动作。粗动作如姿态的反应、头的平衡、坐立、爬走等能力;细动作如手指抓握能力,这些动作能构成了对婴幼儿成熟程度估计的起点。 应物能是对外界刺激物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是运用过去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如对物体、环境的精细感觉。应物能是后期智力的前驱,是智慧潜力的主要基础。

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特点与培养研究

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特点与培养研究 张小娟 (浙江省富阳市富春第一幼儿园,311400) 摘要:本研究选取257名4—7岁的幼儿,通过上《幼儿心理导向课程》,并用情景观察、榜样法、移情训练对幼儿的合作行为进行有计划的培养,一年以后考察实验效果。结果发现:1. 幼儿在熟悉任务情景中,合作行为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合作行为水平显着提高;2. 幼儿合作行为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女孩比男孩更多的表现出了合作行为;3. 各个年龄段的实验班幼儿合作行为水平明显高于对比班,说明幼儿的合作行为说是可以通过培养而提高的;4.不同时间段的、同年龄段幼儿的合作行为水平差异不显着。 关键词:幼儿合作行为培养 一.问题提出 幼儿的合作行为是幼儿社会化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表现。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幼儿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协调活动,以促进某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研究发现,幼儿合作行为开始发生并迅速发展是在其出生的第二年以后(Radke,1983),并且在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各个维度中,合作行为最为常见(Iannotti,1985;王美芳等,1997;庞丽娟,2001)。王健敏等(1996)根据大量的研究结果,还将合作视为幼儿社会性发展三维结构的一个重要维度。因此,合作行为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对幼儿合作行为的研究和培养也就具有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虽然合作是幼儿社会性发展领域中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但不同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却大相径庭,在幼儿合作行为发展的年龄特征、性别差异等问题上均存在较大的差异。

首先,在合作行为发展的年龄特征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研究结果。一些研究把合作和竞争结合起来考察,创设一定情景,让幼儿面临着只有两种可能的反应,或者与他人合作,或者与他人竞争。在这种实验情景下往往得出幼儿的合作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的结论,如Kagan和Madsen(1971)发现4-5岁幼儿在完成“围方阵”的任务时比7-8岁幼儿更合作;早期的“二人对阵”和“卡车竞赛”的实验研究都发现,选择合作的人越来越少,而选择竞争的人越来越多。James H. 认为在这种情景下,幼儿合作行为的减少多半反映的只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竞争性的增加。但如果是在鼓励合作的条件下,采用这种方法也可能得出幼儿的合作行为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结论(李幼穗,2000)。而另外一些研究则是在自然情景开展的,这些研究往往发现幼儿的合作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如Stein (1973)发现,在自然情景中,4—5岁幼儿的合作行为是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的;王美芳的研究(1997)也发现,大班幼儿的自发的合作行为明显多于中班和小班的幼儿。 其次,在合作行为的发展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上,已有的研究结论也大相径庭。大多数研究表明:性别对合作行为没有显着的影响(Lindskold,1970;李幼穗,2000)。而一些研究则认为女孩比男孩更容易选择合作(Fem GG.,1978),还有的研究认为男孩比女孩更合作(Schmidt,1988;Kathryn,1993)。 从以往研究所采用的任务情景来看,基本上都是幼儿所不熟悉的任务,忽视了幼儿在熟悉任务情景中合作行为的发展特点,这使得研究的生态效度不高,对实际生活中幼儿合作行为的培养缺乏直接的指导作用。Siegler(1986)曾指出,在陌生情景中所获得的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只是其心理发展规律的一半,而在熟悉任务中对幼儿心理发展规律进行研究才能完整的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实质。因此本研究旨在考察幼儿在熟悉任务情景中合作行为的发展特点,揭示幼儿在日常活动中合作行为发展的年龄特征和性别差异。 另外,关于幼儿合作的许多研究已经表明,幼儿阶段是幼儿合作行为迅速发展的时期。因此在这一阶段有目的地对幼儿的合作行为进行培养,能够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为幼

婴幼儿语言发育筛查量表

婴幼儿语言发育筛查量表一、标准测量用具 测查需要的材料 1、指导手册 2、筛查记录表 3、测试用具包 二、测试用具包含标准筛查用具: 1、有柄杯子1个 2、勺子1个 3、笔1支 4、同色大小皮球各1个 5、积木3块 6、铃铛1副 A语音和语言表达

B听觉感受和理解

C与视觉相关的理解和表达

婴幼儿语言发育筛查全量表

量表项目测查详细说明 语音和语言表达部分(简称A) A1 发元音 问:孩子现在高兴的时候能唱歌似的发诸如“啊——"、“哦——"的声音吗 答:能——通过,否——不通过。 A2声音应答 问:你对孩子说话的时候,他能发出声音和你一应一答吗? 答:能——通过,否—-不通过。

A3笑出声 问:孩子能笑出声音来吗? 答:能—-通过,否-—不通过。 A4发不通声音 问:孩子能不能发出诸如吹泡泡的声音、咂舌头的声音、嘘声多种声音 答:能——通过,否——不通过。 A5发单音节 问:孩子能不能发出单个的音,比如“ba”、“da”、“ga”、“gu"? 答:能——通过,否—-不通过。 A6发baba/mama音 (一定要和8“正确叫爸爸/妈妈”相鉴别) 问:孩子能不能发出“baba”或“mama”的声音?只要是发出声音而已,不能正确应用. 答:能——通过,否—-不通过. A7发出一连串重复的音节 问:孩子有没有发出过一连串重复的音节,比如“babababababa"、“lalalalalala”、“mamamamama" 答:能--通过,否——不通过。 A8正确叫爸爸/妈妈 (一定要和A6“发baba/mama音”相鉴别) 问:孩子能不能在看见父母后有意思地、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叫爸爸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ayleyScalesofInfantdevelopment,简称BSID)系由美国心理学家NancyBayley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综合了格赛尔(Gesell)等量表的优点,经过对数千名婴幼儿测验,所研制出来的一套评定婴幼儿行为发展的工具,其也是具有完整的信度和效度的检验资料,许多欧美国家和亚、非国家都已相继引用或修订了各国自己的BSID常模,成为国际通用的婴幼儿发展量表之一。 在过去的20年里,致力于婴幼儿发展研究的专家都或多或少地依赖于Bayley婴幼儿发展评估的结果。如今,Bayley第三版的问世更加能够对婴幼儿从出生到42个月各项能力发展进行最全面的评估,Bayley-III婴幼儿评估量表在前代评估领域(认知、语言、运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社会性情绪以及适应性领域的评估,同时又参照近年婴幼儿的表现进行综合研究,形成最新的评估常模。而其中新增的进阶筛查与家长育儿指南更是为使用家庭带来了便利。现在,就让我们进一步地了解Bayley-III,一起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一、全面的评估领域 Bayley-III对于婴幼儿的评估分为五大领域:认知、语言、身体动作、社会性情绪、适应行为。(其中前三者为专业人员对婴幼儿进行评估,后二者则由家长填写针对婴幼儿发展状况的问卷进行反馈)。而这五个领域亦是目前三大学会APA(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美国心理协会),AERA (AmericanEducationalResearchAssociation,美国教育研究协会),NCME (NationalCouncilonMeasurementinEducation,美国国家教育测量委员会)所公认的婴幼儿发展评估最为全面的五大领域。 其中,Bayley-III婴幼儿观察指标对于年龄的标准划分非常细化,并详细地分成了17个婴幼儿月龄段。 在五大领域方面,认知(Cognitive)板块通过对幼儿进行颜色匹配、视触探索、客体拼会方面的评估,考察其对周围世界的思考、反应与学习能力。主要包含10个维度:感知觉发展、探索与操作、客体关联性、概念建立、记忆力、习惯、视力、视觉偏好、客体永久性,以及认知加工的其他方面。 语言(Language)板块分为表达与理解。通过语言表达的评估,我们可以清清晰地了解幼儿在交流过程中对于语音语调、手势、词汇等运用的情况。而语言理解则是评估幼儿对语音的识别能力,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理解相应的词汇与指令。 身体动作(Motor)板块分为粗大动作与精细动作。粗大动作评估幼儿对自身身体的控制能力。包括静态定位(头部控制、坐、站);动态运动,包括运动(爬行、走、跑、跳、上下楼梯),运动质量(站立、走、踢等时的身体协调),平衡以及运动规划;包括知觉-运动整合(例如姿势模仿)。精细动作则是评估幼儿控制小肌肉的能力,包括抓握、手眼协调等。 社会性情绪(Social-emotional)板块主要评估四个方面:早期社会性情绪发展能力,社会性与情绪健康,早期人际交往模式,检测社会性情绪能力发展的缺陷。 适应行为(Adaptivebehavior)板块通过家长及主要照料者填写评估问卷,从而了解幼儿适应日常生活的各项能力,此版块主要包含10个维度:人际交流、社区应用、生活技能、居家能

中班幼儿发展评价量表

中班幼儿发展评价量表 一、健康与动作: 1、大肌肉动作 (1)走:上体正直,上下肢协调地走 (2)跑:协调、轻松地跑 (3)跳:立定跳远80厘米 (4)平衡:能单脚站立20秒 (5)拍球:左右手交替排球15下 2、小肌肉动作 (1)画:能用笔描出画好的圆圈,并在轮廓内均匀地涂色 (2)剪:会剪简单图形 (3)折纸:会用集中一角折和双正方、双三角折的方法折出较平整的物体(4)穿珠子:30秒内穿珠子7个 二、认知与语言: 1、感知能力 (1)空间:知道前后、高低、远近 (2)时间:知道今天、明天和昨天 (3)形状:认识半圆形、椭圆形、梯形 (4)观察力:能感知事物的某些细致特征 2、思维能力 (1)分类:能根据物品的功用分类 (2)想像:能根据图形进行较丰富的想像 (3)推理:能根据图形间的简单关系进行推理 (4)数概念:掌握10以内数的序列和数物匹配 (5)守恒:10以内数的守恒 3、知识经验: (1)季节:知道四季名称和主要特征 (2)动物:知道几类动物的习性与生存条件 (3)植物:知道植物生长的主要条件 (4)社会角色:知道5~6种成人劳动 (5)音乐:会听前奏、间奏唱歌;能区分几种不同性质的乐曲 (6)美术:能用几种(2~3种)材料较形象地表现事物的主要特征 4、语言能力: (1)词汇:掌握部分常用量词和反义词 (2)讲述:能用完整的句子清楚地讲述 (3)回答问题:能针对提问回答较复杂的问题 (4)理解文学作品:能按顺序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5)阅读:理解画书的主要内容 三、品德与社会性: 1、自我系统: (1)自我认识:知道自己的爱好

(2)自信心:完成稍有难度的任务时有信心 (3)独立性:自己能做的事不请求帮助 (4)坚持性:能坚持一段时间完成稍有难度的任务 (5)好胜心:在竞赛情景与他人同时进行的活动中努力争取好成绩 2、情绪情感: (1)表达与控制情绪情感:一般情绪状态较好,能用较平和的方式表达情绪;一般能自己调节与控制消极情绪 (2)爱周围人:亲近班里的老师和小朋友 (3)爱集体:在教师引导下能关心班里的事,为集体做好事 3、文明礼貌: (1)礼貌:能主动使用礼貌用语 (2)诚实:做错事能承认,拾到物品主动交换 (3)合作:喜欢与小朋友合作游戏和做事 (4)遵守规则:能自觉遵守规则 4、交往行为: (1)与教师交往:有时能主动与教师交往 (2)与小朋友交往:有时能主动与小朋友交往 (3)与客人交往:对客人的主动交往有积极反应 (4)解决冲突:能用适宜的方式自己解决与小朋友的冲突 四、习惯与自助能力 1、生活卫生习惯: (1)入厕:能自理大小便 (2)进餐:能使用筷子进餐,餐后将桌面清理干净 (3)穿衣:能自己系扣子,拉拉链 (4)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手脏时主动将手洗擦干净,会用手帕 (5)维护环境卫生:活动结束后能清理环境,能将果皮纸屑等废物放在指定地方 2、学习兴趣: (1)学习兴趣:对较多活动和事物感兴趣,喜欢问“为什么” (2)注意力:在学习活动中偶有分心现象,但自己能调整 (3)任务意识:经教师提醒能完成任务 3、自我保护: (1)躲避危险:知道躲避危险 (2)安全意识:知道解决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的正确方法

婴幼儿能力发展(0-6个月)上课讲义

婴幼儿能力发展(0-6 个月)

育婴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本片着重介绍了0—3婴幼儿各阶段综合能力发展的锻炼方法,强调看护人要密切关注并利用好宝宝的关键期,片中还介绍了家庭常见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方法。对于婴幼儿综合能力发展锻炼,育婴师在指导过程中要灵活掌握。婴幼儿生长赋予有其阶段性和连续性,因此有些活动经常的重复,重复的活动可以让宝宝积累经验,并有助于其能力的提高,同时激发宝宝的探索欲望。育婴师在指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宝宝的个体差异,并注意活动的时间和次数,切勿只为达到标准而锻炼孩子,这样会适得其反。育婴师要指导家长关注婴幼儿发展的关键期,在关键期培育孩子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育婴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实际操作视频教材》 主动全过程教育: 家长的主动教育——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教育者的主动教育——把主动教育的理念带给家长和家长的引导 孩子的主动教育——与生俱来的主动性,依赖于教育者 婴幼儿能力发展(第1个月) 新生儿出生后要注意各种因素新生儿的影响。 环境改变对孩子的影响——首先注意由于环境的突变给新生儿带来心理及情绪不安而带来的影响,因此新生儿在出生后不能离开母亲,应由母亲抱在怀里,让他在皮肤上有接触感,听觉上有母亲的声音感,如母亲的说话声、心跳声,嗅觉上有母亲的呼吸气味及乳汁味,孩子清醒时可放胎教音乐及乐曲,以减少新生儿的恐惧感。 维护新生儿发育初期的各种必要刺激——人的生长发育是由遗传、环境和学习等决定的,作为孩子在幼年时,接受刺激越多,取得的经验就越多,对以后的发育影响越大,因此发育初期孩子需要各种刺激,应该给予和维护。 给予社会的刺激——出生后应多接触人,包括家里人、外来朋友和其他孩子。但对刚出生的新生儿应限制来访人的数量,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恐慌。 给予感官刺激——刺激传到感觉器官,使感觉细胞产生兴奋,兴奋变成神经冲动,传到大脑,大脑是由无数神经细胞组成的,到达这里的冲动,通过大脑皮层细胞之间各种通路,在系统化成为意识,产生知识沉淀,作为知识或记忆储存起来,为以后的学习积累经验。 养护刺激——新生儿出生后应及时给予哺乳、更换尿布,让孩子始终在比较舒适的环境中。母亲的这种关怀和爱抚,会使孩子情感发育得到保护,并促进孩子心理情感的健康发展,这样孩子长大后,同样会关心自己的父母。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 简称BSID) 系由美国心理学家Nancy Bayley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综合了格赛尔(Gesell)等量表的优点, 经过对数千名婴幼儿测验, 所研制出来的一套评定婴幼儿行为发展的工具, 其也是具有完整的信度和效度的检验资料,许多欧美国家和亚、非国家都已相继引用或修订了各国自己的BSID常模, 成为国际通用的婴幼儿发展量表之一。 在过去的20年里,致力于婴幼儿发展研究的专家都或多或少地依赖于Bayley婴幼儿发展评估的结果。如今,Bayley 第三版的问世更加能够对婴幼儿从出生到42个月各项能力发展进行最全面的评估,Bayley-III婴幼儿评估量表在前代评估领域(认知、语言、运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社会性情绪以及适应性领域的评估,同时又参照近年婴幼儿的表现进行综合研究,形成最新的评估常模。而其中新增的进阶筛查与家长育儿指南更是为使用家庭带来了便利。现在,就让我们进一步地了解Bayley-III,一起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在五大领域方面,认知(Cognitive)板块通过对幼儿进行颜色匹配、视触探索、客体拼会方面的评估,考察其对周围世界的思考、反应与学习能力。主要包含10个维度:感知觉发展、探索与操作、客体关联性、概念建立、记忆力、习惯、视力、视觉偏好、客体永久性,以及认知加工的其他方面。

语言(Language)板块分为表达与理解。通过语言表达的评估,我们可以清清晰地了解幼儿在交流过程中对于语音语调、手势、词汇等运用的情况。而语言理解则是评估幼儿对语音的识别能力,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理解相应的词汇与指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