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我国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综述

我国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综述

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第5期

院校改革与发展

作者简介:钟涨宝(1963-),男,浙江余姚人,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学研究;聂建亮(1985-),男,河北石家庄人,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研究。

我国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综述

钟涨宝,聂建亮

(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高校网络舆情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已有研究从高校网络舆情的定义、传播途

径、内容、成因、特点、影响、管理工作现状以及掌控和管理对策等八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已有的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高校网络舆情研究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网络评论中图分类号:G 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85(2011)05-0068-04

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1]高校网络舆情作为网络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平台,受到高校及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在对大量相关论文进行统计和研读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与综述。

一、论文统计分析

2011年2月15日,笔者以“高校网络舆情”和“大

学生网络舆情”为“主题”在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期刊文献共170篇,剔除重复和纯报道性文献,总计105篇。从检索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开始于2006年,期刊论文总体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2篇,2007年2篇,2008年12篇,2009年34篇,2010年55篇。其中,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6篇,占总体的24.8%,CSSCI 来源期刊论文9篇,占总体的8.6%。

笔者的统计还发现,高校网络舆情相关论文散见于各类期刊上,既有社科类期刊,也有科技类期刊。如表1所示,发表在教育类期刊上的论文数量最多,有38篇,占到了总体的36.2%;其次是发表在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上的论文,有27篇,占到了总体的25.7%。发表在以上两类期刊上的论文占到了总体的61.9%。发表在新闻与传播学、综合性社会科

学、情报学以及经济学期刊上的论文也相对较多,还有少量的相关论文发表在政治学、管理学、历史学期刊上。除社科类期刊外,也有部分论文发表在科技类期刊上。虽然发表在不同学科期刊上的论文数量不同,但却反映出高校网络舆情已经受到了多方的关注。

表1:高校网络舆情相关论文发表期刊的分布情况序号

期刊的学科分类

论文数量

百分比(%)

1教育学

3836.22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

2725.73新闻与传播学1110.58政治学3 2.99管理学10.910

历史学

1

0.9

4综合性社会科学

87.65情报学6 5.76经济学5 4.87科技类5 4.8二、我国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现状(一)高校网络舆情的定义

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定义,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有人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是特指与高校有关工作相联系的网络评论或观点[2],这一定义内涵较广。也有人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是指在校园网络上传播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师生对某一“焦点”、“热点”问

68··

DOI:10.16697/https://www.sodocs.net/doc/ec15181276.html,ki.xdjygl.2011.05.022

题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一定倾向性的共同意见或言论的情况[3],这一定义认为网络舆情的载体是校园网络,而且网络舆情的行为主体是师生。但也有人认为高校网络舆情的载体是整个互联网,而不仅仅局限于校园网络,认为高校校园网络舆情是指通过高校师生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多数公众对现实社会各种现象的、并能对其进程产生影响的、公开的、一致的、具有权威性和倾向性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4]这几个定义认为网络舆情的行为主体是师生,但从现有的文献来看,高校网络舆情的行为主体主要是高校学生。有人就专门提出了大学生群体网络舆情的说法,即大学生作为“网民”中的特定人群,在互联网上,对其所关心的特定的中介性事项所持的社会政治态度。[5]总体来看,高校网络舆情定义的分歧主要集中在载体和行为主体方面。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途径

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途径有电子公告板(BBS)、博客(Blog)、电子邮件、播客、即时通讯、网上调查和签名、网络新闻及跟帖等。[6]在校园网络上,学校新闻网、学生网站和校园BBS等校园网络媒介是网络舆论的基本传播途径。在学校新闻网站和学生网站上,评论类信息内容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网站新闻栏目中的新闻评论,二是新闻栏目后面的网友评论。在校园BBS上,公共信息版面和各类专题讨论版面是评论类信息内容的传播途径。由于校园BBS具有使用方便、信息传播快捷、用户群数量大、人际交流互动性强等特点,所以与学校网站相比较,校园BBS是评论类信息内容在校园网上的主要传播途径。

(三)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内容

高校网络舆情内容丰富,研究者主要从类型学角度来阐释高校网络舆论的内容。有人详尽地将高校网络舆情分为交流型、求助型、意见型、求决型和发泄型。其中交流型主要包括情感、思想、学术、生活体会等精神方面的内容,求助型主要指各种寻找帮助和需求的内容,意见型主要指对学校工作以及其他社会问题所提出的改进方法和建议等,求决型主要包括对学校、社会的不满意见等内容,发泄型言论比较情绪化,以谩骂和攻击为主要特征。[7]也有人将高校网络舆情内容分为社会稳定类、学校声誉类、校园安全类、管理决策类、师生权益类和其他信息类。社会稳定类如“家乐福”事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事件等,学校声誉类如一些严重有损学校声誉与形象的贪污腐败、学术不端、污损师德的重大事件等,校园安全类如上海商学院女生寝室“火灾”事件、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在课堂上被杀事件等,管理决策类如广西师范大学评估“美女秘书”事件、北京大学医学院首招男护士等,师生权益类如中国人民大学“侮辱帖事件”、中国政法大学抄袭门事件等。[8]还有人将校园网络舆情的内容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涉及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全的舆情;第二,涉及学校重大决策部署、中心工作和学校稳定的舆情;第三,涉及师生员工个人名誉及后勤部门服务质量的舆情。[9]当然,高校网络舆情的分类不仅仅是学理层面的讨论,也有人进行了相关的实证调查。曾润喜的统计分析发现,在高校论坛上,学习生活类话题和学校事务管理类话题是学生们最经常讨论的话题。

(四)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高校网络舆情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参与主体的平等性,每一个参与者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二是舆论活动的开放性,相比于校园中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存在着“把关人”,网络舆论空间没有围墙,没有“守门人”,网络舆论参与主体可以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自由出入;三是实现方式的互动性,网络舆论参与主体间的互动交流,不仅极大拓展了彼此的交往空间,而且有效推动了共同关注的事务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甚至能够促进有关决策的制定和改变。[10]高校网络舆情还有以下几个特点,如政治敏感性较强,政治需求直接但缺乏稳定性;文化多元性突出,文化需求多样;自我中心和功利倾向明显,成功需求强烈但抗挫能力差等。[11]还有人认为校园网络舆情内容贴近校园生活,追随高校校园主流话题,语言表达口语化、通俗化,具有明显的网络语言特色,但是问题探讨不够深人,很多仅停留在沟通、交流和传播信息上,并且“从众”现象明显,后面跟帖者往往受前面跟帖观点的影响。任永梅等进一步总结认为,校园网络舆情有自由性与可控性、互动性与即时性、隐匿性与外显性、情绪化与非理性的特点。[12]张合斌则对百度贴吧高校网络舆情进行了研究,发现百度贴吧的高校舆情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舆情营造的主体与主题校本化;舆情诱发的事件类型广泛;舆情演化的机制复杂;舆情形成中的群体极化与群体涣散。[13]

(五)高校网络舆情的成因

有人从高校网络舆情的内容角度阐述其形成原因:第一,突发、偶发事件的激化,人们由于猎奇心理,极易关注这类事件,进而形成讨论;第二,国际、国内热点问题的触发,具有重要影响意义的国际问题、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重大经济政策问题、社

69

··

会治安问题、腐败问题等是触发高校网络舆情的又一诱因;第三,与师生利益休戚相关的事情,如学校内部改革政策、分房、文凭问题都很容易形成网络舆情。也有人认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与大学生及高校自身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其特征、高校网络道德规范还不成熟以及高校网络言论方面的管理存在缺陷等都易引发网络舆情。[14](六)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对大学生的影响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正向、积极的网络舆情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社会的发展变化,能够反映出人们追求真理、探求真理的过程,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变化有着积极导向作用。这种网络舆情反映的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与主流文化,大学生在这种网络舆情的影响下,潜移默化,会坚信正确的舆论,并引导、规范自身的行为。[15]同时高校网络舆情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平台,有利于增强学校管理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有利于更好地调节学校各方面的关系,有利于加强校园舆论监督。[16]但大学生网络舆情毕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新现象,对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网络舆情信息传播速度极快,对校园群体性事件反应迅速、影响面广,如果控制不当将严重影响校园稳定;网络舆情煽动性强,控制难度大;网络舆情的难辨性容易造成学生群体的盲从与冲动。[17]总之,网络舆情形成的自发性、内容的庞杂性和论点的分散性,不利于统一监督和引导。[18]訾红等对网络舆情与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群体在职业价值观形成、择业信心建立、职业信息获取、职业决策确定等诸多方面都产生着重要影响,对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引导和影响作用尤为突出。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及时把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网络舆情,有助于帮助我们监测社会民众在这个问题上的情绪能量,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使其得到合理地释放与舒缓,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选择与确定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举措。[19]

(七)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对校园网络舆情信息的管理基本上是实行“谁建网站谁管理、谁负责”,而学生网站则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兼职管理,没有建立专门的网络舆情管理机构,管理主体不明确。同时高校网站还普遍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我国大多数高校均未建立起完善的网络舆情监控、引导和联动应急机制,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良莠不齐的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等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20]当然,国内各高校在不断加强校园数字化建设的同时,也开始努力探索如何加强校园网络的安全管理,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对网络舆论安全的研究。然而遗憾的是,由于购置成本较高以及现存的技术设备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一定局限性等原因,目前为止,国内仅少许高校对其校园网络全面采取类似有害信息过滤系统、网络监控系统等方面的舆论安全技术措施,而大多只是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对校园网络的管理人员、网站管理人员进行制度上的约束,对待发布的信息采取行政审批方式进行监管,对校园网用户设置客户端认证,对论坛实行实名注册等等。[21]由于当今网络运行的大环境,特别是国内各高校校园网络舆论控制设备欠缺的现状,使得学校及学生的相关管理机构不能很好地控制网络这一舆论阵地。事实上也有调查数据表明,近年来高校校园网上出现煽动性言论、反动言论、恶意诽谤、中伤他人的网络案件及事件正逐年上升。[22]

(八)高校网络舆情的掌控与管理对策

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掌控与管理,首先应该进行制度建设,建立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监控领导制度、队伍建设制度、保障制度、处理制度、应急制度等。[23]其次应该进行队伍建设,建立专业化的网络政工队伍。高校应成立网络舆情监控组,组建一支以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学干部为主的、政治可靠、知识丰富、数量充足并熟悉网络语言特点和规律的网络政工队伍,从事网络舆情信息监测工作,负责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通过新闻发言人,实事求是地把真相和事实及时告诉师生,发布辟谣信息,把师生关心的相关动态信息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通过手机和网络等方式及时、快捷地告知师生,这不仅有助于提高高校工作的透明度,更有利于突发事件的解决和化解;还应培养一批活跃的“论坛领袖”,通过他们影响舆论走向,倡导符合主流价值观念的舆论导向。[24]再次应该加强硬件保障建设,开发和应用科技产品,从技术上提升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有效性。高校网络建设要具备防范有害信息渗透的能力、掌控网络舆情的能力、疏导不稳定因素的能力、调查网络案件的能力、辅助思想政治工作课题研究的能力。[25]最后,应积极实施地校联动,作为高校,应积极与地方政府媒体单位、公安部门、网络管理部门建立实时联动合作机制,密切双方关系,相互加强信息沟通,关注网络舆情动向,强化舆情引导职能,共同促进高校的安全与稳定。[26]

70··

三、简要评述

以上是我国网络舆情开始进入学界视野后,学界关于高校网络舆情主要研究成果的概述,这是诸多学者共同努力的结果,无疑为我们对高校网络舆情问题的研究做出了贡献。但研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第一,在研究方法上,现有的研究多是规范分析,而进行实证分析的较少,研究方式单一,缺乏综合性、多样性。由于缺乏对网络主体的实证研究,对网络主体各种表现的抽象描述就很难经得住推敲;而缺乏对某一事件所引发的网络舆情的全程跟踪研究,就探究不出不同的事件在网络舆情中的发生发展和演变机理,从而不能抽象出变量为外部力量介入网络舆情提供依据,提出的对策和建议也停留在空谈层面上,难以对实践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27]所以,今后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应该在进行规范分析的同时,加强实证分析的应用,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式。要进一步对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进行调查研究,对某一事件所引发的网络舆情进行纵向全程跟踪研究,同时选择实践较好的高校网络舆情检测与控制个案进行研究,总结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第二,在研究内容上,现有研究主要侧重对高校网络舆情内涵的关注,而对高校网络舆情外延关注较少。虽然较多的文献将视角局限在高校网络舆情本身,然而遗憾的是研究深度仍然不够,仅是较浅层次的描述与解释。同时,现有研究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外部环境,以及高校网络舆情与其他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的关系考察也较少。还有大量的文献集中在高校网络舆情研判与控制上,在尚未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深入全面研究的情况下,提出高校网络舆情研判与控制的框架,显得根基不足。所以,今后的研究应该在加深对高校网络舆情内涵研究的同时,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外延的研究。

第三,在研究视角上,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学视角,尤其关注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其他学科视角的研究较少,研究视角的单一不利于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不同学科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与研究方法,不同学科观点的碰撞才能有创新,才有利于刚刚起步的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发展。所以,今后对高校网络舆情应尽可能地采取一个广义的视角进行研究,吸引更多的学科视角介入研究,同时鼓励更多跨学科的合作研究,如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的合作。

我国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尚不足10年,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则刚刚起步,虽然目前的研究存在着诸多不足,但是随着研究进程的推移,研究群体不断壮大,论文数量不断增加,论文质量也将随之提高,我们期待着高校网络舆情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曾润喜.网络舆情信息资源共享研究[J].情报杂志,2009,(8):187-191.

[2][8][24][26]王健.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J].信息网络安全,2009,(3):54-57.

[3]吴勇,王玉良.不确定视域下校园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构建[J].学术论坛,2009,(7):186-188.[4][9]王学俭,刘强.当前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逻辑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0,(10):17-19.[5]郑苏法.高校网络舆情研判与控制的若干思考[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9,(9):74-77.[6]张彦,赵靓.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途径及传播特点分析[J].消费导刊,2010,(4):157.

[7][15][18]刘燕,刘颖.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及管理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9,(4):46-48.[10]徐保山.高校网络舆情的把握与管理[J].新闻爱好者,2010,(2):129-130.

[11][17][23]李伟东,刘敏姬.论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与校园稳定维护[J].教育与职业,2010,(21):71-73.

[12]任永梅,刘秀伦.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网络舆情中的导向功能[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35-138.

[13]张合斌.高校百度贴吧舆情研究[J].新闻爱好者,2009,(18):122-123.

[14]丁建军.浅谈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成因及其危机应对[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63-66.

[16]周统建.和谐校园构建与高校网络舆情引导[J].中国林业教育,2010,(4):44-46.

[19]罗建河.大学生就业的网络舆情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0,(12):117-120.

[20]冼季夏,顾慕娴,吴宏宇,等.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机制探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3):43-45.

[21][22][25]郑恒毅,王健卉,李学静.高校网络舆情安全硬件保障体系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20-224.

[27]曾润喜.我国网络舆情研究与发展现状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9,(8):2-6.

(责任编辑:徐治中;责任校对:于翔)

71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