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从_四句教_看王阳明心学的哲学意蕴_刘宗贤

从_四句教_看王阳明心学的哲学意蕴_刘宗贤

2004年11月第25卷 第6期

东岳论丛

Do ng Y ue T ribune N ov.,2004Vol 125 No 16

[收稿日期]2004-02-20

[作者简介]刘宗贤(1946-),女,山东社会科学院儒学研究所研究员。

=哲学研究>

从/四句教0看王阳明心学的哲学意蕴

刘 宗 贤

(山东社会科学院儒学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02)

[关键词]四句教;王阳明心学;意蕴

[摘 要]王阳明晚年有四句教言,曰:/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的是良知,为善去恶的是格物。0曾引起身边弟子钱德兴、王畿的争辩。阳明殁世后,钱、王争论并未继续,更大的分歧却发生在江右王门与越中弟子之间。又,王学自明末在学者群起而攻之的形势下渐走向衰落,批评王学的人又多以四句教为攻击目标。凡此种种,都说明阳明心学思想与王门四句教之间不一般的关系。所以,从/四句教0分析阳明心学的哲学意蕴,可对阳明心学及阳明学派的思想特色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中图分类号]B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04)06-0155-06

一、王门四句教始末王阳明晚年有四句教言,曰:/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的是良知,为善去恶的是格物。0曾引起他身边弟子钱德洪、王畿的争辩。嘉靖六年(1527年)九月,王阳明奉命平息广西思恩、田州地区少数民族造反,将行,与钱、王二子在天泉桥上有一番问答,集中讲到四句教的问题,此即被后人称为/天泉证道0一事。记录此事的有5全书6所录的钱德洪编王阳明5年谱6,钱德洪编黄省曾录5传习录下6中的一段,及5龙溪集6中5天泉证道记6一文。后者所论与前两者虽有不同,但三篇在记录事实上大体一致。兹将5传习录下6中的一条录于

下,因这是关于此事的最早记录(初印行于1555年):

丁亥年九月,先生起复征思、田,将命行时,德洪与汝中论学。汝中举先生教言曰:/无善无

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

知,为善去恶是格物。0德洪曰:/此意如何?0汝中曰:/此恐未是究竟话头;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亦是无善无恶的知,物是无善无恶的物矣。若说意有善恶,毕竟心体还有善、恶在。0德洪曰:/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是无善无恶的;但人有习心,意念上见有善恶在,格、致、诚、正、修,此正是复那性体功夫,若原无善恶,功夫亦不消说矣。0

是夕侍坐天泉桥,名举请正。

先生曰:/我今将行,正要你们来讲破此意。二君之见,正好相资为用,不可各执一边。我这

155

里接人,原有此二种。利根之人,直从本原上悟

入,,,其次不免有习心在,本体受蔽,故且教

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二君相取为用,

则中人上下皆可引入于道;若各执一边,眼前便

有失人,便于道体各有未尽。0

既而曰:/已后与朋友讲学,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

动,知善知恶的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只依

我这话头随人指点,自没病痛,此原是彻上彻下

功夫。利根之人,世亦难遇;本体功夫一悟尽

透,此颜子、明道所不敢承当,岂可轻易望人。

人有习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实用为善去恶功夫,

只去悬空想个本体,一切事为俱不著实,不过养

成一个虚寂;此个病痛不是小小,不可不早说

破。0[1](5传习录下6)

上文所引,内容大体有以下几点:(1)举出王门立教的四句宗旨,大意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0,指人心本体灵昭明觉,没有善、恶可以/执定0。/有善有恶是意之动0,即言意念有发自本体而动的,此为善念;有因过与不及而动的,此为恶念。/知善知恶的是良知0,指人心昭明灵觉,自有知善知恶的能力。/为善去恶是格物0,谓见善必为,见恶必去,这也是心之本体的灵明作用。(2)举出王畿、钱德洪关于四句教的分歧。王畿认为,四句教是师门立教针对不同人的权法,而非定本。若心体是无善无恶的,其发用也应是无善无恶的,因此,心、意、知、物皆当无善无恶,此即/四无0说。钱德洪则以为,四句教是师门/定法0,不可更改。因心体虽无善无恶,毕竟被/习染0所侵,便觉有善恶在,所以须用为善去恶的功夫以复心体之明,此即/四有0说。(3)对于钱、王二人争辩,王阳明表明态度,折中二说,指出/四有0为中等资质一类人的渐修功夫,而肯定/四无0乃上等一类人的本体透悟。要人将二者/相资为用,不可各执一边0。

关于/天泉证道0,除上述5传习录6,以及5年谱6和5天泉证道记6三处记录,还有被称为王门正宗弟子的邹守益的5青原赠处6为证。此文载于5东廓邹先生文集6卷二,曾被黄宗羲在5明儒学案6卷十六5江右王门学案#邹守益传6中征引过。其中说:/阳明夫子之平两广也,钱王二子送于富阳。夫子曰: -予别矣,盍各言所学。.德洪对曰:-至善无恶者心,有善有恶者意,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畿对曰:-心无善而无恶,物无善而无恶,知无善而无恶,意无善而无恶。.夫子笑曰:/洪甫须识汝中本体,汝中须识洪甫功夫,二子打并为一,不失吾传矣.。0[2](卷二5青原赠处6)

这里在言辞上虽与上述三处有所不同,而内容是基本一致的。由此说明,/王门四句教0及/天泉证道0有关王阳明的言论,确实反映了阳明本人的思想,是其晚年/致良知0学说达到纯熟境界时,对/良知0从本体上的透悟与认识。

/王门四句教0出于王阳明,反映了他心学体系的内部机制和矛盾,所以不仅引起钱、王二人的争辩,也是王门后学分歧的一个焦点。但王阳明殁世后,钱、王二子并未再针对四句教展开争论,倒是由于钱、王一起遍立东南讲会,每立讲会莫不以王畿为宗盟,王亦坚持/四无0说不变,故引起江右王门邹守益、罗洪先、聂豹等人的不满和/救正0。因此在王畿与江右王门学者之间经常围绕与此相关的问题展开讨论和争辩。后王畿逝世,其弟子周汝登(1547) 1629年)曾于南京讲会上/拈5天泉证道6一篇相发明0[3](卷三十六5泰州学案五6)。当时有湛若水再传弟子许孚远(1535)1604年)认为/无善无恶不可为宗0,遂作5九谛6以难之,周汝登作5九谛解6答辩,双方展开了系统的论辩。由此,周汝登更充分地发挥了其师王畿的/四无0说。此后,顾宪成(1550)1612年)创东林书院,其间与管志道(1536)1608年)进行过四句教的讨论。顾宪成是批评王学最集中、最激烈的一个人。自他之后,冯从吾、王夫之、颜元等,都曾批评王学,而批评王学的人,大多涉及四句教问题。即使是学宗王学、力图救治王学弊病的黄宗羲、刘宗周等,也往往怀疑/四句教0非出于阳明,而乃弟子王畿的伪托。5明儒学案#师说6中有这样一段: /愚按:四句教法,考之阳明集中,并不经见。其说乃出于龙溪。则阳明未定之见,平日间尝有是言,而未敢笔之于书,以滋学者之惑。至龙溪先生始云:-四有之说,猥犯支离,势必进入四无而后快。既无善恶,又何有心意知物?终必进之无心、无意、无知、无物而后已。.如此,则-致良知.三字,著在何处?0这段在5刘子全书6中虽然未见,但5全书6中有关于否定/四句教0的言论,论调大体与5学案6中5师说6这段是一致的。如说:/王门倡无善无恶之说,终至于至善有碍,,古人未之及也。即阳明先生亦偶一言之,而后人奉以为圣书,毋乃过与?0[4](卷十二5学言下6)又如:/龙溪辄欲以无说笼罩前人,遂有天泉一段话柄。甚矣,阳明之不幸也!0[4](5学言下6)刘宗周

156

东岳论丛2004.6

还把四句教解释为:/有善有恶者心之动,好善好恶者意之静,知善知恶者是良知,为善去恶者是物则。0[4](卷十5学言6)同样,黄宗羲也认为四无说/于阳明平日之言,无所考见,独先生(王畿)言之也。0[3](卷十二5浙中王门学案二6),并对四有说进行了重新解释。

据此,人们不禁要问:王阳明四句教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多后人的关注,难道仅仅因为四句教为其晚年提出,生前未来得及做更多阐发吗?四句教乃由钱、王二子争论引出,为什么阳明殁世后,钱、王争论并未继续,更大的分歧却发生在江右王门与越中弟子间呢?又,王学自明末在学者群起而攻之的形势下渐走向衰落,批评王学的人又为什么多以四句教为攻击目标呢?凡此种种,都说明阳明心学思想与王门四句教之间不一般的关系。本文即从/四句教0着手来分析阳明心学的意蕴,以便对阳明心学及阳明学派的思想特色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二、四句教与王阳明实践道德说的理路

钱、王二人对于四句教的争论,钱德洪以四句教为师门/定本0,王畿以四句教为王阳明教人的/权法0。但若是把王阳明思想形成理路与其一生的道德实践结合起来看,就会发现,四句教既是总结王阳明一生思想的/定本0,又是他概括常年教授弟子的实践而获得的教人的/权法0。

为了说明四句教作为/定本0与/权法0的关系,这里有必要对王阳明心学的特点作一概述。

20世纪80年代初,笔者在研究王阳明心学之初,曾经参考日本学者的观点,将王阳明心学概括为主观唯心主义的实践道德论。这里的/主观唯心主义0,固然是沿用这些年来我们以西方哲学史为参照物而对心学的惯常称法。而所谓/实践道德论0,则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从王阳明心学的形成过程来看,心学思想是王阳明探讨为学方法、探索成圣成德途径的产物,心本体的建构也就是他在方法上的成熟与升华,所谓/功夫即本体,本体即功夫0,二者不可分割;二是从学术渊源上,王阳明心学在/大本大原0上是摒弃佛老的/空虚0之说,而直接孟子的心性论的。而实践道德(内圣外王)是儒家立学的根基。儒学奠基人,无论孔子还是孟子,都注重道德践履,可以说,这也是后世儒学能够不断传承的一个基本依据:三是从王阳明心学的理路看,王阳明的实践道德说是以陆九渊的/本心0论为基础,改造了朱熹的/格物0说,而把人生伦理及外界事物全归于心的一种实践道德方法,这种方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融入了王阳明自青少年时期即受佛道濡染而渗入身心体验中的修养路数。

王阳明早年曾迷恋佛道,而当他将自己的思想归入儒家正路时,首先接受的便是朱熹的/格物0说。但他对朱熹学说的/实践0,使其由怀疑走向批判。他曾两次循朱熹/格物0说去体会封建道德修养的/至理0。一次为21岁时,随父在京师,/遍求考亭遗书读之0,为了证明朱熹的/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0的修养论,他曾面对父亲官署庭院中一片竹林做过/格物0之功。又一次是27岁时,再次实践、体验朱熹/循序致精0的读书之法,虽有所收获,但终究使他觉得/物理吾心,终若判而为二0[5] (卷三十二5年谱一6)。王阳明说:

朱子所谓格物云者,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即物穷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谓定理者也,

是以吾心而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析心与理而

为二矣。(5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6)

众人只说/格物0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著实曾用来。,,及在夷中三年,颇

见得此意思,乃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

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

便自有担当了。[1](5传习录下6)

王阳明是从/实践道德0的角度去接受乃至批评朱熹的,他所追求的,首先不是求知做学问,而是切合个人身心的/成圣0体验。上面所引的话,表达了他学说的一个逻辑起点,这就是/格物0之功/只在身心上做0,这样,圣人才为/人人可到0,使人人/自有担当0。因此,在为学方法及学说体系上,与朱熹不同,他不是/格0、/致0求知,识认客观的/天理0,再把它转换为律己的修养目标,而是直接追求一种人生意境。这种意境使人能够/心有所主0,并在人生实践中对各种境遇、事物,都能运用自如,应对合/理0。实际上王阳明的哲学命题,从/心即理0,到/知行合一0,再到/致良知0,其核心所讲的,就是心之/体用0,即/良知0的境界与/致良知0修养的圆融契合。王阳明的四句教,讲的也正是这两者的关系。

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四句教与王阳明实践道德说理路的关系。

157

从/四句教0看王阳明心学的哲学意蕴

四句教是王阳明思想的/定本0,就是指他在与钱、王二弟子解难中所再三强调的,是/切不可失0和/再不可更0的为学/宗旨0。四句教作为王阳明思想宗旨,是讲本体与功夫、道德的内心体验与日用常行的修养、悟与修的关系。首句/无善无恶0讲本体,而本体即是人在道德修养中对自性本质的体验。后三句/有善有恶0、/知善知恶0、/为善去恶0是讲功夫,而所谓功夫并非指人在接触外物时所得到的知识,及由此产生的观念、做事的动机,而是指良知内部的心(身)、意、知、物(事物)等自身的调节机制。

但是,王阳明思想形成发展有个过程,其心学宗旨是在思想演变过程中经几次酝酿而逐渐成熟和明确的。如他说:/我年来立教,亦更几番,今始立此四句。0[5](卷三十四5年谱三6)他在晚年急于把多年形成的思想综合归纳出来,因而有了/四句教0。而他用四句话来浓缩、概括自己一生的道德实践及思想历程,必定会有许多基于个人体验难以言传的因素表达不出。这也是引起钱、王二子争论,并导致后人纷纷解释、争辩不休的原因。

如上文所述,王阳明早年研究朱熹的/格物0,从中发现/心、理为二0的问题。所谓/心、理为二0,其实就是格物的求知功夫与道德本体的自性体验不相吻合。王阳明从少年时立定成圣的志向,曾主动地进行过多方面知识才能的锻炼,包括对佛道修养方法所表现的极大兴趣。后来又曾几次出入道佛:27岁/闻道士谈养生,遂有遗世入山之意0,30岁/奉命审录江北0,游九华山,/宿无相、化城诸寺0,访道者蔡蓬头,访地藏洞异人0[5](卷三十二5年谱一6)。31岁请假回乡养病,/筑室阳明洞中,行导引术0[5](5年谱一6)。多年与道佛交往的经历,给了他一种超然自得的境界体验,即自身与本体合一的感受。这感受补充了由朱子学说继承而来的儒家修养方法的不足。王阳明说:/大抵二氏之学,其妙与圣人只有毫厘之间。0[1](5传习录上6)其实所言的正是道佛修养中所具的一种自得的体验。但他又深知道佛与儒家思想在/本体0上的背离处:/仙家说虚从养生上来,佛氏说无从出离生死苦海上来,却于本体上加却这些子意思在,便不是他虚无的本色了,便于本体有障碍。0[1](5传习录下6)/吾儒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释氏却要尽绝事物,,与世间若无些子交涉,所以不可治天下。0[1](5传习录下6)龙场悟道,王阳明在谪居的特殊情境下体悟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0,其实质就是,他以当时自身所具有的澄默静一之心来体验圣人之心,以为由此发出的表现在日用间的好恶、情感、事为都是圣人之道。这就是他在理论上概括的/心即理0,其实是将佛道对本体的心理体验来融合儒家实践的日常修养功夫。

王阳明用/无善无恶0和/有善有恶0来表达本体具有的双重性,正是出自于对儒与佛道合流思想的一种体验。批评王门四句教的人往往将他概之以/通禅0,但是很少有人能够点透他的思想本质。倒是批评他的顾宪成有一段话分析得比较透彻,他说:无善无恶,凡为释氏者皆能言之,阳明却又搭个为善去恶来说。盖曰:做得如此功夫,然后我之无善无恶,与释氏无善无恶,似同而实异,

虽儒者不能疑其堕于无耳。为善去恶,凡为儒者皆能言之,阳明却又搭个无善无恶来说。透得如此本体,然后我之为善去恶,与世儒之为善去恶,似相同而实异。虽释氏不得疑其滞于有矣,此是阳明最苦心处。[6](5证性篇#罪言上6)

王阳明与/世儒0及佛道双面作战,对二者兼有继承和吸收。他用/无善无恶0及/有善有恶0、/知善知恶0、/为善去恶0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却不只是苦心,而正表现出他的/自得0之处。

对于王阳明思想的形成,弟子钱德洪有/前三变、后三变0之说[5](5刻文录叙说6),/前三变0指为学三变,/后三变0指为教三变,/龙场悟道0是其为学三变而至于道。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所面临的是如何将自己对本体与功夫合一之所得,以最确切、简易、明了的方式表达出来。他曾有/知行合一0和/静坐0,还有/省察克治0,以及/事上磨炼0等多种提法,最后,才找到/致良知0的法宝。这就是他所说的/年来立教,亦更几番0的过程。四句教即是总结了这一过程,而自以为是提出了适合一切人的/权法0。所以王阳明在/天泉证道0时对钱、王二子说:/只依我这话头,随人指点,自没病痛,此原是彻上彻下功夫。0[1](5传习录下6)这里的/随人指点0,其实突出被教者的个性,亦是表明了/权法0的意思。

三、四句教蕴含阳明哲学的潜在命题

王阳明用四句教来表达其为学宗旨,然而他的思想却有很多靠四句教所不能尽言的地方。这所不能尽言之处也往往正是他对传统道学的革新处。

158

东岳论丛2004.6

例如,王阳明用/无善无恶0来表明/心之本体0的性质,这/无善无恶0四个字就包含着他用佛道的本体思辩来取代朱熹哲学/理0的陈旧格式,从而为走向沉寂的理学重新注入生命活力的用心。黄宗羲说:/阳明言-无善无恶心之体.,原与性无善无不善之意不同。性以理言,理无不善,安得云无善?心以气言,气之动有善有不善,,亦安得谓之有善有恶乎?且阳明之必为是言者,因后世格物穷理之学,有先乎善者而立也。0[3](卷三十六5泰州学案五6)他已经看出王阳明讲/无善无恶0是针对朱熹格物穷理之学以/理0为/先乎善者而立0说的。阳明弟子钱德洪也说:/故先师曰-无善无恶者心之体.,是对后世格物穷理之学,先有乎善者立言也。因时设法,不得已之辞焉耳。0[3](卷十一5浙中王门学案一#论学书6)

王阳明的/无善无恶0确实有直接针对朱熹的内容,这也就是四句教所蕴含的潜在命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良知的主观性

王阳明四句教,是建立在对良知本体主观性规定的基础上的,这主观性,突出地表现在他对圣人标准的看法上。阳明早年立志成圣贤,但他心目中的圣贤标准从不是依前人规定的格式,而是以个人的聪明才智为基础,依个人性情气质成就的修养。王反对朱熹后学/从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索,形迹上比拟0的学风,他曾把自己在实践中追求的带有主观色彩的圣贤标准,化作明确的思想提出来。他说:圣人何能拘得死格,大要出于良知同,便各为说何害?且如一园竹,只要同此枝节,便是大同;若拘定枝枝节节,都要高下大小一样,便非造化妙手矣。汝辈只要去培养良知;良知同,更不防有异处。[1](5传习录下6)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此是尔自家有的,,众人皆有之。[1](5传习录下6)

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1](5传习录下6)

他允许各自为说,提倡发展个性,要弟子各依自己良知行事而不害其大同,这样来发挥主观能动性已经不单纯局限于道德修养的范围,而是直接涉及到提倡思想领域的怀疑和思考,以及冲破陈旧格套的精神。所以他主张/学贵得之心0,/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0[1](5传习录中#答罗整庵少宰书6)应该说,用他这种学贵求自得的思想来理解善恶无定在,即本是题中应有之意了。

(二)/理0的相对性

王阳明的四句教亦表达了在/理0的问题上他与朱熹不同的看法。概括起来,用他的话说叫作/义理无定在0。他说:/义理无定在,无穷尽,,,圣如尧舜,然尧舜之上善无尽;恶如桀纣,然桀纣之下恶无尽。使桀纣未死,恶宁止此乎?使善有尽时,文王何以-望道而未之见?.0[1](5传习录上6)他曾举舜不告而娶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曰:

夫舜之不告而娶,岂舜之前已有不告而娶者为之准则,故舜得以考之何典,问诸何人,而为此邪?抑亦求诸其心一念之良知,权轻重之宜,不得已而为此邪?武之不葬而兴师,岂武之前已有不葬而兴师者为之准则,故武得以考之何典,问诸何人,而为此邪?抑亦求诸其心一念之良知,权轻重之宜,不得已而为此邪?[1](5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6)

他以为义理无定在,因此任何事物的善恶都是随时间、地点、条件而变化的。善、恶,很难从固有的典籍,以及前圣已有的言行中找出绝对的标准,以供效行。义理运用之妙,全在于一心;善、恶判断,只有依自心良知的标准才最可靠。而良知却只是/大同0,并没有千篇一律的/死格0。这实际上也就是他所说的/无善无恶0的真义所在。

王阳明所处的明中叶的封建社会,由于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及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客观之/理0随时都在变动,社会上流行的固有价值规范未免受到冲击。此时,真正能起可靠维系作用的便是每个人心目中所奉行的价值观了。王阳明的/良知0说,其用意正在于用/天理0的大原则来铸造每个人心中的价值观,在人人心中确立一种可以管用的价值判断机制。所以他更注重个人的道德情感及其对是非善恶的判断,这样,公有的/天理0在他的心学中显然是被淡化了。例如关于善恶,他曾与弟子有这样一段谈话:

侃去花间草,因曰:/天地间何善难培,恶难去!0

先生曰:/未培未去耳。0少间,曰:/此等看善恶,皆从躯壳起念,便会错。0侃未达。

曰:/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此等善恶,皆由汝心好恶

159

从/四句教0看王阳明心学的哲学意蕴

所生,故知是错。0

曰:/然则无善无恶乎?0曰:/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不动于气,即无善无恶。是谓至善。0

,,

曰:/不作好恶,非是全无好恶,却是无知觉的人。谓之不作者,只是好恶一循于理,不去又著一分意思。如此,即是不曾好恶一般。0[1]

(5传习录上6)

这里专门就善恶问题讲了在人的身心之内,以理来主导情欲的重要。所谓/好恶一循于理0,要人既不能灭绝自然情性,又得用理来指导情欲,看似讲/理0,其实是讲/好恶0。王阳明所提倡的好恶,实际上是以道德情感作基础所形成的良知判断机制。所以他又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0[1] (5传习录下6)但是,他把道德性良知建于经常受情欲左右的好恶情感之上,这种道德说即可能离/快乐论0仅有咫尺之远了。

现在再回到四句教上。关于/无善无恶0一句,解者常把/无善0解为/至善0。根据上述分析,如果这种解释是从王阳明主张不从执定的/理0这一点上讲超越,应该是对的。这也正是上文所引黄宗羲和钱德洪所说,阳明必为此言者,是/因后世格物穷理之学,有先乎善者而立0的意思。但是,如果藉此认为王阳明是在具体的善恶之上,又立一/至善0的良知在,那便是曲解了他的原意。王阳明的/理无定在0思想,与他的/性无定体0以及/圣人不拘死格0的思想合在一起,正可以说明他的/无善无恶0之句所包含的哲学意蕴。

(三)由/理0之/体用0到/良知体用0观的变化

关于/理0的问题,我们还应注意王阳明的良知/感应0思想。诚然,王阳明的所谓/感应之几0[1] (5传习录下6),主要是讲性的。但是他以/一性0为依据来贯通天、人和心、理,从而把宇宙万物之理统一到人的主观性/良知0之中,这样的/感应0其实正是为了回应/理0的相对性和变动性的。如上文曾录的一段引文中,王阳明讲/舜之不告而娶0和/武之不葬而兴师0的典故,指出他们都不是以经典中的/定理0为依据,而是以心的/一念之良知0为权衡轻重之宜的依据。藉此,王阳明要求后人不要悬空讨论,以求得执之不变的制事之本,而要/精察义理于此心感应酬酢之间0[1](5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6)。这里他提到了/感应0二字。而在同篇另一处,虽未提/感应0,亦要人/随事随物精察此心之天理,以致其本然之良知0,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他又讲/良知之于节目时变,犹规矩尺度之于方园长短0,这都是为了说明/物理不外于吾心0,/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0[1] (5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6)如此,说明/感应之几0,正是用/性0来协调心与理的关系,以便用能应万变的/心0来代替以往人们认识中所谓执之不变的/天理0。

行文至此,我们便可以顺着王阳明的思路来理解心与理,以及/无善无恶0与/有善有恶0的问题了。王阳明讲/心即理0,以/理0为在/心0的/感应酬酢0之间时时精察的/心之天理0,那么,/理0的存在必然要依赖于/心0,成为心的灵觉感应中的一种显现。所谓善恶的分别也正是这样。王阳明在/花间草0的问答中,曾讲/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0又说:/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不动于气,即无善无恶,是谓至善。0[1](5传习录上6)很明显,这里讲/无善无恶0与/有善有恶0,是指人心本体上本无善无恶,所谓善、恶,只是心在应事接物中所产生的是非感应。/无善无恶0与/有善有恶0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的主观辩证之心与已成的客观伦理规范的关系。王阳明这样讲,自然是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他以为在人心不古的现实生活中,要坚持一成不变的/天理0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在事变感应中用/良知0去接应,才会做事既有主宰,又不出封建伦理的大格。但是,所谓/感应之几0,用主观性/良知0来取代/天理0,其实已经改变和颠倒了原先朱熹理学中以理为/体0,以心为/用0的格局,这样,也就不可避免地要导致后学从/有善有恶0的现实,走向/无善无恶0的虚无,彻底否定封建道德规范的制约了。

[参考文献]

[1]王守仁1传习录[M].

[2]邹守益1邹东廓文集[M]1

[3]黄宗羲1明儒学案[M]1

[4]刘宗周.刘子全书[M]1

[5]王文成公全书[M]1上海:中华书局,19361

[6]顾宪成.顾端文公遗书[M]1

1责任编辑:杨晓伟2

160

东岳论丛2004.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