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严峻复杂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严峻复杂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严峻复杂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严峻复杂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

2015年,面对市场需求不足、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严峻复杂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开创了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新局面。

第一部分全旗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经济运行情况

2015年,全旗实现生产总值128.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45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80.18亿元,增长11%;第三产业增加值37.36亿元,增长8.6%。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64245元,增长4.3%,全旗三次产业比例为8.8:62.2:29。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63.58亿元,增长13.6%。全年全旗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32.06亿元,增长15.96%,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2.06亿元,增长15.96%。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3亿元,增长8%。

二、财政运行情况

2015年,全旗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0016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0.8%,比2014年增加13018万元,增长8.9%。其中,税收收入79669万元,同比减少22.79%;非税收入80347万元,同比增长83.4%。

全旗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82769万元,比2014年增加46350万元,增长19.61%。

全旗政府性基金收入3140万元,比2014年减少8147万元,降低72.18%;全旗政府性基金支出4205万元,比2014年减少8979万元,降低68.11%。

第二部分全旗收入、支出分析

鄂托克前旗2015年度决算报告

一、收入情况

2015年,我旗部门收入总计324954.43万元,比上年增加8026.2万元,增长3.28%。主要特点:

部门收入规模继续扩大,收入来源结构小幅调整。一是部门收入规模继续扩大。二是财政拨款仍是部门的主要收入来源,其占部门收入比重虽小幅下降0.6个百分点,但仍保持在80%以上。三是部门的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比上年增加;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收入比上年减少。

分收入来源看,全旗部门财政拨款收入284293.85万元,比上年增加44582.1万元,增长18.6%,占部门收入的87.48%,其中: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280089.78万元,比上年增加53218.7万元,增长23.46%;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4204.07万元,减少8636.61万元,下降67.26%。事业收入5177.23万元,增加348.37万元,增长7.21%。其他收入35483.36万元,增加35331.55万元,增长23273%。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所占比例,从2014年的92.71%、5.24%、1.97%、0.08%,调整为2015年的86.2%、1.2%、1.7%、10.9%。

2015年,影响部门财政拨款收入变动的主要原因:一是我旗公共财政收支平稳增长,部门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相应增加。二是财政部门规范财政资金支出管理,减少财政代列资金支出。2015年,全旗财政代列资金支出2645.78万元,比上年减少1810.22万元。三是政府性基金收入受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影响较大,土地成交量大幅下滑。2015年,全旗政府性基金财政收入4204.07万元,减少8636.61万元,下降67.26%。

部门事业收入主要是医院和卫生院的医疗收入,医疗收入为5177.23万元,比上年增加348.37万元,增长7.21%。

部门其他收入增加的因素,主要是部分单位将收到债券置换资金34242.46万元,列入其他收入。此类资金在一般数额较大,对其他收入的变动影响也比较大

二、全旗支出

2015年,部门支出326019.56万元,比上年增加8424.07万元,增长34.84%。主要特点:

(一)优化支出惠民生。2015年民生领域投入212887万元,占全旗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5.25%,主要是集中财力,优先保障全旗6件惠民实事资金需求。一是投入12702万元,新建通村油路184公里,打通连接城乡的断头路、连接路、环线路,形成互通互联、互为补充的城乡路网格局。二是投入1700万元,建设全民健身中心,整合完善老干部活动场所,保障和拓展各族各界群众的健身活动空间,提升全民身体素质。三是投入173万元,为环卫工人发放早餐补贴并由政府代缴人身意外保险,为在职正式教职工、离退休教师每年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四是投入600万元,实行先建后补政策,鼓励推广滴灌技术,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5万亩,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五是投入120万元,在敖镇镇区开通公交线路,合理

设置公交站点,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出行。六是投入105万元,为距离卫生院10公里以外、45周岁以上的7000户农牧民发放应急救助“小药箱”,满足群众基本应急需求;以“一卡通”形式发放涉农补贴资金37017万元,其中粮食直补85万元、农资综合补贴1084万元、农作物良种补贴521万元、转移农牧民生活补贴2943万元、草原生态奖补资金14000万元、公益林补贴4567万元、退耕还林资金230万元、森林管护费558万元、购置农机补助218万元、农村低保资金1617万元、城镇居民低保资金894万元,不折不扣地把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

(二)“三公”经费支出继续压缩。2015年,部门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2782.05万元,比上年减少160.9万元,下降5.46%,其中:公务接待费支出727.7万元,减少515.34万元,下降41.5%;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209.3万元,增加200万元,增长2352%;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1845.5万元,增加153.7万元,增长9.1%。公务接待费支出减少对“三公”经费支出减少的影响最大。

(三)项目支出比重继续提高。2015年,部门基本支出116463.65万元,比上年增加16736.05万元,增长16.78%,占总支出的35.72%,占比下降5.5个百分点;项目支出209555.91万元,增加67504.71万元,增长47.52%,占总支出的64.28%,占比提高5.5个百分点。

基本支出中工资福利支出42085.18万元,增长8.4%;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22093.52万元,增长6.7%;商品和服务支出49222.2万元,增长38.2%其他科目支出3062.75万元,分别占基本支出合计的36.14%、18.97%、42.3%和2.59%。

项目支出中行政事业类项目支出203101.52万元,增长52.54%;基本建设类项目支出6454.38万元,下降27.51%,分别为占项目支出合计的96.9%和3.1%。

三、全旗预决算对比情况

(一)收入预决算对比情况。2015年,部门收入预算合计102543.67万元,收入决算合计324954.43万元,差额222410.76万元,预决算差异率为216.89%。其中:财政拨款收入预算105881.64万元,决算284293.85万元,预决算差额为178412.21万元,占部门收入预决算差额的173.99%,是部门收入预决算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非财政拨款收入预算没有,决算40660.59万元,预决算差额为40660.59万元,占39.65%。预决算差异大的主要原因:

一是财政拨款收入异大的主要原因:1、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可预测性差,难以在年初部门预算中反映。2、财政的预算管理水平不高,部门预算中只编制了基本支出。

二是非财政拨款收入差异大的主要原因:1、部门编制预算时,没有把部门的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等非财政来源收入没有列入部门预算编制范围。二是非税收入、其他收入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预测难度大。三是部门对预算编制政策理解有误,只将财政拨款收入编入了部门预算。

(二)支出预决算对比情况。2015年,部门支出预算合计102543.67

万元,支出决算合计326019.56万元,差额223475.89万元,预决算差异率为217.93%。主要特点:

1.项目支出预决算差异远大于基本支出。全旗部门基本支出预决算差异60608.48万元,占支出预决算总差异的27.12%;项目支出差异159541.85万元,占支出预决算总差异的7

2.88%。专项转移支付比重较大,项目预算下达不及时、项目资金预算编制不高等因素导致项目支出预决算差异大于基本支出。

第五部分决算管理工作

2015年,在上级财政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按照“全面、真实、准确、及时”的总要求,经过我局的积极组织、严格部署以及旗直行政事业单位、各镇财政所财会人员的共同努力,依法依规对决算数据进行录入、审核、汇总、分析等工作,圆满地完成了财政决算的编审工作。

一、工作总结

(一)加强基础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国库管理。

财政决算的编审并不只反映在“编”和“审”的那段时间,它渗透在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步骤,因此,只有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日常的基础工作,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并根据工作情况的变化要求,加以改进和创新,才能保证财政决算所提供的数据资料真实、准确、及时、全面。为此,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进一步加强财政国库管理工作。认真做好国库日常工作,确保财政预算顺利执行,确保各项数据的准确完整。

(1)及时进行资金缴拨、拨款审核和核算审核,在审核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确保资金拨付、核算准确无误。每月末将各专户的余额与各银行的对账单进行核对,确保各专户的资金准确无误。

(2)定期对账。为了保证预算执行的准确,及时与税务、国库部门核对相关的收支数;在财政部门内部,每月定期核对预算指标和支出数,保证有关预算指标和支出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在上下级财政部门之间,定期与不定期做好上下级往来款和预算指标的核对;在财、税、库几个部门之间,注意协调好关系,坚持每月同国库对账。

(3)认真做好年终清算和结算工作。认真做好年终清算和结算工作。年末,我们认真开展年终清算和结算工作。一是进一步核实全年预算收支、追加追减、上下级指标及资金往来,在核实预算数字的基础上,对本年度预算收支认真清理,力争做到应收尽收,应支尽支;二是做到财政、税务、国库三家数字在预算级次、分成比例和预算科目上完全一致;三是清理往来款项。全市清理往来款,目前往来款为零。四是及时办理上下级财政结算工作,并根据结算数字进行年终结账。在年终清理的基础上,按照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与市财政局及时核对结算金额,同时计算全年应补助、应上解和应返还数额。

2.密切配合,加强财税行部门之间的工作联系。一是建立财政、国税、地税、人行会计人员对账制度。每月终了由人行提供对账单,财税部门进

行账务核对,并在10日内将对账单签章后返回人行国库部门;每季度末四部门会计人员现场核对本期会计账务,确保预算收入缴库的准确性。二是统一四部门各月会计结账日期。旗财政、国税、地税、人行部门均以每月28日为核算截止日,并按此时点编报预算收、支的各类报表,保证了各部门月报表的及时上报。

(二)明确目标,认真做好决算前的准备工作。

财政决算工作既是财政管理的一项全局性工作,又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做好财政决算工作意义重大,它既综合反映一年来全旗经济发展的运行情况,财政工作最终结果的全面总结,同时也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因此各级财政部门高度重视财政决算工作,把财政决算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

1.“以会代训”,及时解决财政决算中遇到的问题。全区财政决算工作会议后,我局组织召开全旗财政决算布置会,会上认真传达自治区财政厅决算会议精神,提出决算编审工作要求,明确编审人员的工作责任。对今年的决算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并结合往年决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会议还提出把今年的决算当作一个新的起点,从头做起,认真学习、领会决算要求,按照“真实、准确、全面、及时”的八字方针,认真准备,努力把2015年的决算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另外做好局内相关业务处室报表报送时间、业务衔接工作,各相关业务处室主动与预算单位联系,统一预算单位报送口径和时间要求,确保财政总决算顺利汇编。

2.早安排、早准备,做好各项收支数据的核对工作。为核准财政收支,确保总决算的真实准确,我们要求各镇切实搞好对账工作。一是局内各股室认真对账,核准支出数。二是与金库和税务部门对账,准确核定各项财政收入和入库级次,收入中的“类”、“款”、“项”与金库对账单完全一致。要求各乡镇按照《2015年政府收支科目》及部门预算的要求正确核算收支事项。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门决算公开工作方面。

1.应公开的部门没有全部公开。2015年,经协调旗人民政府多次督促后,旗本级仍有部分部门仅公开预算,没有公开决算。我旗应公开2014年度部门预决算单位139个(包含50个两级单位),实际在网上开展公开工作的单位89个。各部门预决算按要求于11月18日前全部实现公开

2.部门公开数据的时间不统一、不及时。按照《预算法》规定,旗本级部门应于决算批复后15个工作日内公开,原则上每年11月18日前完成。从2015年公开情况看,仅有89个部门在规定时限内完成了决算公开工作。

3.多数部门决算公开的数据不完整、格式不规范。多数部门仅公开了“三公”经费预决算数据表格,但没有按要求对表格的内容进行文字说明。

4.部分部门没有设置公开专栏,公开数据不易查询。大部分部门在鄂托克前旗之窗中设置的“政府信息公开”栏目中公开,但部分部门在“通知公告”栏目中公开,虽然公开短期内较为醒目,但是时间一长就不容易查找了;还部分部门在“工作动态”、“机构设置”等与预决算无关的栏目中公开决算,查询难度大。

5. 决算填报口径不统一。部门决算是一项综合性很强、涉及面很广的复杂工程。每年填报口径和填报内容的频繁变化加大了该项工作的强度。报表审核参数的设置在同一次决算中会出现多次修改,势必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审核参数,导致不能真实、全面、客观地反映部门决算信息。多次修改增加工作量,也影响了决算工作的按时保质完成。

6.舆论引导和社会宣传不足。预决算公开工作既是一项任务,更是一项义务,公开的目的就是要满足公众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和民主理财,推进财政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公众只有充分了解这项工作才能参与其中,缺乏正面的宣传和对舆论的正确引导,一方面公众不知道我旗部门预决算公开工作的进展情况,另一引方媒体的正确导和介绍,可以有效避免因公众误解而引起质疑。

(二)决算数据真实性准确方面。

1.决算核查开展力度不够。一是对决算核查工作重视不足。部分部门对决算的认识只停留在年终整体算账的层次,认为决算只是对财务状况和资金使用的汇总,从而在决算中忽略了相关数据的合法准确性、报表的完整性、逻辑合理性及上下年度之间的连续性,以致部门决算报表出现填报不完整、反映内容不清晰等情况。二是财政监督检查部门客观存在人力不足,检查任务繁多,工作负荷大等困难。

2.会计基础薄弱。一是部分单位没有按要求在规定时间使用新会计制度进行核算。决算审核中发现,许多事业单位在2015年才开始使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部分行政单位还没有开始使用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这些单位的决算报表是经过人为加工调整后的产物。二是预算单位会计人员没有准确掌握新会计制度的核算要求,尤其是在基建并账、双分录核算、新旧科目分析对应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三是财政人员对新会计制度的理解和把握不准确,决算审核时不能及时发现和规范预算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三、管理工作建议

(一)部门决算公开工作方面。

部门、单位(涉及国家秘密的除外)公开部门预决算是新《预算法》提出的明确要求,公开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建立起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认识不统一、责任不清晰、分工不明确。为进一步做好此项工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部门决算公开工作应由旗委、政府统一部署。一是成领导小组,研究确定部门预决算公开的具体工作要求,明确各工作环节责任主体。二是由党政两办组织召开预决算公开布置会议,集中传达工作要求。

2.财政部门内部分工协作。预决算公开工作由预算股总牵头负责;预算股和国库股分别负责预算公开和决算公开工作中涉及与旗党政两办、上下级财政部门和局内股室间的相关衔接工作;部门预算管理处负责涉及对口部门的相关工作。

3. 科学合理设置决算报告体系,明确填报口径。参数设置、改动都应当在充分论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资金来往的复杂和多样性,情况差异,

报表体系之间的逻辑相关性等)基础上进行。决算报表的填报口径应详细、明确,并以书面形式下发。由于报表内容每年都会随着需求的不同而有所调整,而且编报人员并不固定,要有详细明确的书面说明,为单位提供了统一的填报依据,也便于相关责任人的理解和掌握。

(二)提高决算数据真实性方面。

1.严肃纪律,确保财政决算的真实性。为保证财政决算的真实性,我们加强了对决算报表的政策性审核。一是审查决算收入是否真实,是否按照《预算法》的规定和收付实现制的原则做到应收尽收;决算支出有无虚列,有无不合理开支等问题。做到凡是当年已经发生的财政收支,都如实列入决算。二是审查财政结算项目是否按有关政策规定执行,结算补助分配是否符合政策要求。三是审查上、下年度结转的数字是否一致。四是审查体制收入计算是否正确、各级次收入划分是否准确。五是审查基本情况表中的财政供给人员的填报情况。

2.严谨细致,确保财政决算的准确性

(1)做好财政总决算与部门决算的衔接工作。决算体系改革后,财政总决算反映各级政府财政收支状况,部门决算反映各部门的收支状况。按照这个职能定位,我们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好两套决算的衔接工作:一是做好对各单位部门决算的布置和审核工作,确保部门决算的真实准确。二是做好两套决算相关项目的核对工作。三是做好财政总决算部分报表的数据转换工作。

(2)细化审核,确保决算质量。根据当年财政决算的特点,对微机审核所不能完成的审核内容,作为重点进行审核,重点审核财政支出明细表和人员基本情况表数字衔接关系,对有关科目的列报进行重点审核。

3.加强分析,进一步提高决算报告的工作质量。财政决算是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国民经济发展成果的综合反映,是财政预算执行工作的全面总结。就财政决算工作本身而言,实际上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数字编报,即算账和报账;二是分析研究,即根据决算数据搞好分析工作,总结经验,促进今后工作的改进和提高。

4.加强会计培训,进一步提高决算报告的质量。一是对全旗预算单位会计人员进行决算报表讲解、决算软件的培训,提高对预决算工作的认识,提升部门决算书局的准确性。同时,强化对会计人员实际执行新会计制度的指导与培训,不断提升预算单位会计执行能力。二是加强对财政工作人员行政、事业单位等会计制度培训,提高财政监督管理水平。

浅谈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形势

浅谈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形势 崔宝林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经济实力大幅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迎来改革开放的第三十三个年头之际,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抱有足够的信心和满心的期待。 下面浅谈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形势的个人见解。 我们国家在过去几十年经济的快速增长时期,主要是依靠投资带动。而这种集中于基础设施、机器设备和厂房等方面的资本投入,不仅获得了相应的回报,同时也得到了市场认可。在参与全球贸易分工过程中,随着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劳动力和劳动技能的持续提高,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经济发展呈现的是资本投入与GDP产出同步增加的现状,而没有出现资本投资的边际收益递减的效应。因此我们不需过于担心世界经济放缓和外贸出口的下降会对中国GDP增长产生太大影响。 虽然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GDP总量约6万亿美元,美国约为15万亿,但人均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十一分之一。主要因为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延续“黄金发展期”态势的同时,也面临诸多矛盾的凸显、各种挑战日趋严峻的态势,社会、经济的整体转轨正在经受历史性的考验的缘故。 尽管如此,中国经济的增长势头并没有改变。目前正处于调整和改革期,虽然增速出现一定幅度回落,但也只是经济增速的短期回落,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衰退阶段。而且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已

经表现出积极向好的变化: 首先,挤出了“泡沫”,缓解了通胀压力。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显示,上游产品价格涨势明显减缓。从目前来看,一些行业产品价格回落到较低水平,影响了企业的正常效益,对此企业要引起自身发展的关注点,不可以盲目扩张的方式获取利益。 其次,结构向优化改善方向发展。从PMI来看,当前第三产业发展好于第二产业。今年以来,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保持在较高水平,与去年同期相差不大,发展较为稳健。在第二产业当中,制造业发展势头好于采掘业。而在制造业领域,装备制造业又好于基础原材料加工业。1-5月份,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PMI平均为55.7%,明显高于钢铁、有色、化工等行业,这些行业PMI平均为48.9%-52%之间。这些方面反映出,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在不断优化,不断改善。 第三,就业保持稳定增长。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自3月份以来,一直保持在50%以上,5月份为50.5%;非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自年初以来稳定地保持在50%以上。两组数据均显示出就业保持稳定增长,有利于提高公民收入、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使经济发展保持稳定增长动力。 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由于经济增速回落、结构调整,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经济增长基础尚需巩固。另一个方面是小企业发展困难增加。小企业受政策利好带动,年初曾出现短暂回升,最近三月持续回落,反映小企业在经济增速回落过程中,受到的影响更为显著。

中国2014年主要经济数据

中国2014年主要经济数据 统计局:去年GDP同比增7.4%大陆总人口13.6亿 2015-02-26 10:16:00国家统计局网站分享 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改革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牢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创新宏观调控,奋力激发市场活力,努力培育创新动力,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一、综合 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49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全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出生率为12.37‰;死亡人口977万人,死亡率为7.16‰;自然增长率为5.21‰。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2]为2.98亿人,其中流动人口[3]为2.53亿人。 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36463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2%。

就业继续增加。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9%。全国农民工[6]总量为27395万人,比上年增长1.9%。其中,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增长1.3%;本地农民工10574万人,增长2.8%。 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全年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7]为72313元/人,比上年提高7.0%。 价格水平涨幅较低。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2%。农产品生产者价格[8]下降0.2%。 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月同比上涨城市个数上半年各月均为69个,下半年月同比上涨城市个数逐月减少, 12月份为2个,月同比价格下降城市个数增加至68个。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收入140350亿元,比上年增加11140亿元,增长8.6%,其中税收收入119158亿元,增加8627亿元,增长7.8%。 外汇储备略有增加。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8430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17亿美元。全年人民币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6.1428元人民币,比上年升值0.8%。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274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8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22万公顷,减少13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408万公顷,增加6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91万公顷,减少9万公顷。 粮食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60710万吨,比上年增加516万吨,增产0.9%。其中,夏粮产量13660万吨,增产3.6%;早稻产量3401万吨,减产0.4%;秋粮产量43649万吨,增产0.1%。全年谷物产量55727万吨,比上年增产0.8%。其中,稻谷产量20643万吨,增产1.4%;小麦产量12617万吨,增产3.5%;玉米产量21567万吨,减产1.3%。

2021公需课当前经济形势与高质量发展答案

1.2019年一季度,我国就业市场求人倍率是()。(4.0分) A.1.12 B.1.32 C.1.38 D.1.51 2.2019年一季度,我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分) A.6.5% B.6.8% C.7.2% D.7.5% 3.2019年一季度,我国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 4.0分) A.68.6% B.70.5% C.72.4% D.76.9% 4.2019年一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0分)

B.7.6% C.7.9% D.8.3% 5.2019年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0分) A.50.1% B.50.5% C.51.3% D.51.5% 6.2019年一季度,我国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分) A.8.4% B.7.8% C.7.3% D.6.9% 7.2019年一季度,我国日均新登记市场主体是()户。(4.0分) A.4.8万 B.5.3万

D.5.9万 8.2019年一季度,我国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4.0分) A.9.2% B.8.7% C.7.4% D.6.5% 9.2019年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0分) A.48.4% B.49.3% C.50.1% D.50.5% 10.2019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多少?(4.0分) A.5.8% B.6.1% C.6.4% D.6.9%

1.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要处理好哪些关系?(3.0分)) A.要处理好制造业质量提升和服务业质量提升的关系 B.要着力完善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结构优化升级的社会环境 C.要着力构建优质优价和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 D.要进一步完善促进创新的制度环境 2.我国要切实加快对支撑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且具有基础性作用的一些重大或者重点的改革,包括哪些方面?( 3.0分)) A.干部制度 B.土地制度 C.国资国企 D.社会保障 3.为什么2019年一季度以来我国市场信心和社会预期在好转?(3.0分)) A.2019年一季度,GDP、工业、投资、消费等增速下降的实际值比预期值要好 B.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公布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的利好消息 C.前一阶段中美贸易战按下了“暂停键” D.我国消费增速高位运行的态势已持续很长时间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40~1895 年)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并非法开办企业(这是在中国最早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2)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产生了中国机器工业。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冲击自然经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年) (1)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2)1912—1919 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形成,民族工业发展。 (2)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军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下遭到严重摧残,近代化被打断。

解读中国宏观经济数据

解读中国宏观经济数据 解读中国宏观经济数据——为什么中国不爆发经济危机? 中国是个怪异的国家。很多海外的学者用西方经济学的眼光来看中国,觉得很不可思议。中国用透支的方式维持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什么积累了20多 年仍然没有爆发恶性的通货膨胀进而演化成一场深重的经济危机的呢? 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苦心研究,终于得出了中国为什么不会爆发经济危机的原因。 下面我将通过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统计数据来详细讲解(所有数据都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 让我们先来分析中国GDP的构成。以2003年中国GDP统计数据来看,当年中国GDP总值为117251.9亿元。从产出均衡来计算,GDP应等于投资+消费+政府支出(不包括政府转移性支出与政府债务和利息支出)+对外贸易顺差+库存投资。后两项份额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如当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为人民币2092亿元)。当年中国全社会投资总额为55566.6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5842.0亿元,政府支出为13751亿元。分别占GDP 比例为47.4%、39.1%、11.8%。而同年美国的GDP构成则投资18%,消费68%,政府支出15%。可见,中国是一个主要依靠投资带动的高速增长的经济体,其 模式与之前亚洲四小龙主要是泰国、韩国等增长模式如出一辙。是典型的亚洲增长模式。 但是,与其他亚洲经济体不同的是,中国的投资来源主要是透支国内储蓄,而泰国、韩国当年的投资来源主要是对外负债。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也是中国能够避免东南亚危机那种模式的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将在下文仔细讲述。 其实GDP的结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中国GDP主体的投资的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来源:宣讲家网站报告发布时间:2011-03-15 03:12 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 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我国的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是下降了而是上升了。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重新洗牌,中国要集中精力把经济发展好,把社会建设好,进一步在国际舞台上寻找更大的发展机会。 现在我们到美国或欧洲去考察,会发现和30年前大不一样,和10年前都大不一样。我们到法国凡尔赛宫都有中文说明书, 10年前就没有,这说明中国到国外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在发展,中国的各种文化、政治、经济的交流也在加强,中国到国外去的人越来越多。外国人也要为中国服务,重要的旅游景点、场所都要补上中文说明书,他们欢迎我们去学习、考察,说明中国的力量越来越大。 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提供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国际经济格局、政治格局在调整,中国应该在这个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中抓住机会,有所作为。一是2010年我们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虽然人均GDP还很少,撵上美国还要好多年的历史。但是总的GDP能在全世界由过去的几十位上升到世界第二,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大的事件。中国的地位也在上升,政治、经济、文化地位都在上升,给我们提供了大的机会。二是西方强势国家现在面临大的挑战,进入缓慢发展时期,这也给我们提供了发展机遇。三是亚非拉国家、非洲的发展中国家非常希望跟中国建立友好的关系,这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稳定,包括我们和这些国家进行资源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也创造一个好的条件,为我们争夺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战略空间。四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很深远,整个全球经济出现大调整,围绕着市场、

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十大发展趋势 希望对你有帮助 1,趋势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 人民币难成自由兑换货币,稳健升值是大势所趋 未来10年,将是人民币加快走向国际化的10年。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超过10%,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将高达15%。到2020年,在美元没有出现崩溃性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将在4.2:1左右,年均升值约4.5%。 今后10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更多地受到我国经济和外贸持续较快增长的推动,人民币加快国际化将推动我国利率汇率改革、资本市场扩展、货币监管调控水平提高。 相对于我国经济规模和外贸占全球总量的比例,目前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已明显滞后,但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一直受制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金融监管水平。本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现有主要国际货币尤其是美元的冲击,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预计今后1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8%,至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将达到75.7万亿元左右,按目前汇率计算,大约相当于11万亿美元。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因素,届时我国经济规模可能接近美国水平,超过日本一倍,相当于全球GDP总量的20%。 贸易方面,我国进出口也将年均增长8%,仍将快于全球5%的平均增速。由此,我国外贸总额至2020年将达到6.4万亿美元,大大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占届时全球贸易总额的13%。并且我国外贸将由顺差转为逆差。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例将大致与我国外贸占全球贸易的比例相当,而人民币在储备资产中的比例或许更高。 人民币国际化的羁绊依然存在。首先,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贸易和投资的双顺差阻碍了人民币的输出,而这是本币国际化的首要条件。即使外贸和投资全部以人民币结算,出口和投资双顺差也将吸干通过进口支付和对外投资流出的人民币,造成境外人民币流通的短缺,或只能以大幅增加外汇储备来支持人民币国际流通量的需要,即以美元等外汇的流入换取人民币的输出。 人民币走出去的过程还将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和拓展,为境外人民币持有者提供较充分的可供投资的“资产池”。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的形成机制也将更加市场化,使得持有人民币的风险降低。资本项下的资金进出管制将放松,以满足人民币资产投资者对投资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流动性要求。 这些趋势都将推动我国货币金融调控手段的完善。 10年之内,人民币依然难以成为自由兑换货币。但人民币稳健升值则是大势所趋。预计至2020年对美元将累计升值60%以上,先慢后快,年均升值约4.5%。 2,趋势之二:新能源助中国成汽车强国 在中低端汽车市场上将孕育出一批世界知名大众品牌 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仍将较大落后于美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仍将不及世界平均水平。 汽车市场高速成长带来的能源和环保压力将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很可能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缩小与汽车强国之间差距的一个契机。

浅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所需面对的问题

浅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所需面对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然而,不可忽视的是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等待处理的问题: 1、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 过去我国长期实行的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靠消耗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拉动经济增长。再加上在发展过程中,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浪费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时至今日,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问题也接踵而来。很多地方都因为环境问题而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当我们在强调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注重社会和环境效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制造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格局没有根本性转变。 3、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改革开放后, 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呈现出不断加剧的局面。城乡收入差距逐年扩大,调查显示中国农业从业者的收入增幅一直在下降,粮食产品价格下降,即使收成增产了,但收入却不见增加,地方政府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对农业的关注。另外,行业收入差距的扩大,贫富差距问题的深化,造成的社会分配不公平现象的剧增,也令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有所增加。除此之外,我国东中西部发展差距也较大。 4、就业和失业问题 中国是个经济大国,同时也是个人口大国。虽然我国GDP水平已达世界前列,但人均GDP 水平在世界上始终居于落后位置。就业问题也一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受人民币升值,取消出口退税与实行紧缩货币政策的负面效应影响,沿海地区大量出口企业倒闭,金融危机爆发后情势进一步恶化。企业用工需求急剧下滑、现有就业岗位流失严重,失业数量骤增。再加上近年来高校扩招,大学生数目激增,求职者供过于求的现象,致使我国的就业问题进一步恶化。除此之外,我国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不规范,以及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相对滞后,这都加大了我国的就业压力。 这些都是中国发展壮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我国经济才可以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同样存在着不少隐患: 1、通货膨胀压力明显偏大 目前,中国CPI涨幅虽有所回落但仍在上涨,而工业品出厂价格处于历史高位,价格上涨的压力尚未根本缓解。同时,一些地区和行业增长速度出现回落,

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形势与政策论文

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成效日益明显,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经济总量日益上升。据数据显示,到2014年上半年止,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这样的成绩当然离不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处于一片低靡状态,中国也不例外,当年的经济增长率下降了几个百分点,失业率陡增,出口额下降。为寻求世界经济复苏,西方国家联手中国举行G20国峰会,讨论如何合作发展。实践已证明,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起了领跑者作用,成为全球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引擎。在2009年实现了经济增长突破8%的目标,2010年中国政府又投入40000亿,目的是刺激经济增长,确保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行,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作用,一方面我们借次机会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成就,为中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合作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推进城市经济文化建设,以点带面,辐射周边,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现阶段新一任领导人的上台,提倡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加大反腐力度,增加一些行业向民间资本开放,为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国际与政治环境。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正由“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发展,即科学发展。为实现其目标,中国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模式正由“粗放型”向“节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因为从长远来看,只有节约型增长方式才能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粗放型增长方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中国当前是市场经济。 “三农”问题是历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中之重,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乡差距逐渐拉大,为此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首位,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继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提高养老金的发放金额,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房地产市场”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热点,改革开放特别是1998年以来,随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观念明显转变,住房消费有效启动,房地产总体上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推进城镇化发展,改善居民住房条件,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但发展中也出现了诸多矛盾,普通居民没有能力购买高档房,而且部分商家从中在此“炒作”,使房地产市场秩序不太规范,为此中央政府加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运行。 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明显,人民币汇率逐渐上升,对此有利有弊。西方国家都强烈呼吁中国加快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此来促动其自身的外贸出口,因为中国劳动力比较丰富、廉价,是以加工业为主要出口的,一旦汇率有较大波动,中国出口将会减少。所以对此问题,自2007年人民币汇改以来,中国政府实施了平稳的汇改政策,以此来推动经济平稳发展。

下半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研究

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研究

————————————————————————————————作者:————————————————————————————————日期:

2017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研究 目录 一、2017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 (一)2017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 1、发达经济体同步回暖 2、中印继续引领增长 3、经济复苏挑战仍存 (二)2017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1、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夏粮再获丰收 2、工业生产加快,企业利润快速增长 3、服务业较快增长,景气度持续提高 4、投资增速稳中略缓,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速回升 5、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放缓,商品房待售面积继续减少。 6、市场销售增长加快,网上零售增势强劲。 7、进出口快速增长,外贸结构改善 8、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温和,工业品价格涨势放缓 9、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城乡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10、“三去一降一补”扎实推进,政策成效持续显现 二、当前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全球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 1、全球贸易增长依然缓慢,保护主义阴霾仍在 2、美联储加息及缩表动向,给世界经济带来新风险 3、各国债务风险继续上升 (二)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企业提质增效的动力尚显不足 2、民间投资依然比较乏力 3、金融风险有所显现 4、高房价和高库存并存 5、南北分化态势显现

一、2017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 (一)2017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 2017年上半年,世界经济继续改善。发达经济体总体复苏平稳,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经济普遍回暖;新兴经济体中,中国和印度继续引领增长。但全球复苏并不平衡,结构性强劲增长仍未出现,依然面临不少风险和不确定因素。 1、发达经济体同步回暖。 (1)美国经济步入复苏轨道,但增速仍差强人意。目前美国劳动力市场接近充分就业状态,占美国经济比重约七成的个人消费开支增长强劲。美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经济今年一季度按年率计算增长1.4%,高于此前预计的1.2%。市场预计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速将高于首季。 (2)欧元区经济增长势头虽弱于美国,但增速已恢复到全球金融危机前水平,为近10年来最佳表现。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增长0.6%,同比增长1.9%。除希腊外,欧元区成员国均已连续三个季度保持经济正增长。德国仍是欧元区经济增长最主要引擎。 (3)日本经历了2006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扩张。据日本政府统计,今年一季度日本经济按年率计算增长2.2%,连续5个季度保持增长。不过,日本仍未彻底摆脱滞涨阴影,缺乏持续增长基础。政府债务高企、劳动力短缺、消费低迷等因素将给日本经济带来下行压力。

中国各省份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ed10495777.html, 中国各省份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分析 作者:张开宇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04期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入,研究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分析经济 发展的各个因素已经越来越重要。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各省份的社会经济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旨在提取能近似且具有综合性解释社会经济发展的几个因子成份,并据此对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类、比较和综合评价。 关键词: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因子分析;中国各省市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4-0146-02 一、绪论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城市作为国家的经济、政治、科技和教育文化发展中心已经成为经济循环的主角,而决定每个城市的地位、作用以及未来发展事态的主要因素是它们各自拥有的综合经济实力。对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概念,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提出: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是指城市所拥有的全部实力、潜力及其在国内外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据此我们可以看出评价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应该包括地区生产总值、拥有的交通运输能力、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本文选择11项通用的社会经济指标,所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局2009年(由于2010年某些指标的数据不全)的统计资料,以中国31省市地区的社会经济数据为样本,来综合评价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社会经济指标的选择如下:GDP、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工业总产值、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农村居民人均净收入、货运量、客运量。本文主要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处理。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描述中国各省份综合经济实力的各种指标进行各种分析,一方面找出用来衡量中国各省份综合经济实力的各个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找出各省份综合经济实力的差异,以求发现其差距所在的原因,方便各省市扬长避短,提高各自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 二、中国各省市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基本原理:因子分析法是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变量分组,使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而不同组的变量相关性较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这个基本结构称为公共因子。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是:第一步,确认要分析的原变量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第二步,利

当前经济形势与高质量发展

您的得分 87/100 答对题数 26/30 答题解析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1 2019年一季度,我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单选题:4 分] A 6.5% B 6.8% C 7.2% D 7.5%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A回答正确2 2019年一季度,我国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 [ 单选题:4 分] A 68.6% B 70.5% C 72.4%

D 76.9%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3 2019年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 [ 单选题:4 分] A 48.4% B 49.3% C 50.1% D 50.5%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C回答正确4 2019年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 [ 单选题:4 分] A 50.1% B 50.5% C 51.3% D 51.5%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B回答正确

5 2019年一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 单选题:4 分] A 6.2% B 7.6% C 7.9% D 8.3%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D回答正确6 2019年一季度,我国就业市场求人倍率是()。 [ 单选题:4 分] A 1.12 B 1.32 C 1.38 D 1.51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A回答正确7 2019年一季度,我国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单选题:4 分] A 8.4%

B 7.8% C 7.3% D 6.9%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B回答正确8 2019年一季度,我国日均新登记市场主体是()户。 [ 单选题:4 分] A 4.8万 B 5.3万 C 5.7万 D 5.9万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B回答正确9 2019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多少? [ 单选题:4 分] A 5.8% B 6.1% C 6.4%

当前中国经济现状及未来形势

当前中国经济现状及未来形势 多数中国的经济学家认为,无论是从GDP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还是工业生产的增长来看,中国经济基本上已经呈现比较明显的回落趋势,宏观调控效果明显。但是,根据谢国忠等人的分析,官方公布的GDP数据似乎与经济的总体表现不一致:三季度固定资产比上季度增长了%;商品贸易余额比上季度增加了104亿美元;M2供应量再次回升;人民币新增贷款加速增长;工业生产减速也很有限.过度投资、盲目建设、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不良反应开始出现,主要是企业拖欠贷款、产成品积压等问题。鉴于此,要说中国经济已经实现了软着陆还为时过早。 因此,为了避免出现新一轮的经济过热,宏观调控的力度不能放松。 中国经济减速有限 GDP数据似乎表明今年中国经济会实现软着陆。2004年三季度GDP增长率为%,比预期的略高,但比2004年二季度和2004年一季度的%和%已有所下降。截止到目前,中国GDP年增长率为%,但仍远远高于过去五年平均8%的水平。鉴于上两个季度经济增长减速不明显,在我们看来,紧缩政策的效果有限,明年出现硬着陆的可能性增加。由于官方对去年GDP数据进行了向上修正,从%修正为%,我们调低了2004年GDP增长率的预期,从%下调至%。但对2005年的预测保持不变,GDP增长率仍为7%。 从名义值来看,2004年三季度GDP总计为万亿人民币,年增长率达到%,比二季度放慢了个百分点。然而,官方公布的名义增长率似乎与三季度的经济总体表现不一致:1)2004年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季度增长了个百分点,零售业仅下降了个百分点;2)三季度商品贸易余额达到了115亿美元,而二季度时仅为11亿美元,因此,四季度企业收入应会大幅增长。 再来看看三季度的工业情况,第一产业实际增长率为%,大概是自1990年以来增长最强劲的一个季度,主要原因是中央政府实行了农业改革政策。同时,三季度服务业增长率从二季度的%加速至%。但是,三季度制造业和建筑业总体增长率从二季度的%下降到%。 最新经济数据显示紧缩政策效果有限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的经济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国 际形势看,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合作已经启动,但发展前景不明朗;美国自从经历“9.11”事件之后本国经济陷入低迷,至今尚未全 面恢复;日本经济则长期低速徘徊.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 积极的措施,例如:正式加入WTO;推动APEC的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加强同中亚国家的合作等;但整体外部形势依然严峻。这就需要我们从内部经济入手,找到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国内经济中,由于存在众多的问题,无法一一列举,所以本文试图从通货膨胀、失业、GDP的增长几个方面来探讨影响中国经济的原因,并且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一、对三条曲线的复合与分析 (一)三条曲线在一个坐标系中的复合:图一(% (二)三条曲线各自特点的分析 A、GDP增长率曲线 1、曲线走势:最近中国十几年的GDP增长率变动呈现前快后慢的特点。在第一个阶段,1991——1996年,GDP增长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平均达到11.6%;而在第二个阶段,1997——2001年间,GDP增长保持平稳中速的增长趋势,平均达到 7.8%。前后两个阶段平均增长率差异较大,呈现出比较明显的 阶段性特点。 2、原因

1)、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基于以下方面: 第一,经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经济衰退,当时称之为“市 场疲软”之后,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 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二,邓小平同志的南巡,一方面澄清 了许多人认识上的误区,另一方面,他以个人的远见,在宏观上 为中国创造了一种宽松、积极的氛围,加速了经济的增长。 2)、1997——2001年经济增速下降,主要是以下原因:首先,在经历了1991——1996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一些经济指标过热,造成诸如通货膨胀水平过高等方面的问题。所以国家在宏观上需要执行一套稳健、收缩的财政、货币政策。其次,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没有对我国经济造成直接破坏,但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整体外贸环境。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传统东南亚国家进口市场的缩小,外贸行业整体效益的下滑,对我们这个外贸依存度非常高的国家来说,对经济增速的下降造成了实际的 压力。第三,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要求,我国陆续开放了一批部门和行业,大力下调平均关税水平;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国内原本受到很大程度保护的许多产业顿时感受到巨大 的压力,使得这些传统上的经济增长点在实际推动经济增长时显 得力不从心。 B、通货膨胀水平曲线 1、曲线走势:1992——2001年中国通货膨胀水平呈现先 高后低、先正后负的情况,同样具有阶段性的特点。1992——1996年间,平均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保持在12.2%,而1997——2001年其平均水平仅为-0.6%。两个阶段相差13%,这种有趣的现象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2、原因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形势.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形势 内容提要: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面临着众多的问题,不仅面临着世界的巨大问题与挑战也面临着国内和国内各区域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我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幸好我国有着良好的经济前景,因此我国对相应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以保证我国的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词:发展问题/对策 虽然中国经济改革和制度转型是通过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农村到城市、由体制外到体制内的改革方式使得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效率的改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过去20年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近几年来,随着种种原因,已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通货紧缩现象。导致经济低迷既有经济周期和盲目投资造成的生产能力过剩、消费。心理倾向发生变化所引起的需求疲软、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导致的出口下降这些原因,也有经济体制软件落后及经济体制硬件结构的不合理使得经济增长后劲不足的原因。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与民众预期收入信心不足的措施相互配套、刺激广大民众的消费需求的同时,采用各种刺激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企业)的投资热情及扩大外贸出口等措施尽量给予人们经济自主权,尽量减少政府干预经济的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解决经济低迷的事半功倍的效果,促使经济持续性长久发展。 经济发展是一个综合问题,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时间下,起基本作用的因素是不同的。当今中国的经济面临的挑战也是有目共睹的。 第一个挑战就是资源的挑战。我们的各类矿产资源、能源、包括水资源,都是非常紧缺的。我们现在铁矿石基本上进口一半;我们原油进口接近1亿吨,已经超过了日本,居全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要应对资源的挑战,包括水资源的挑战、矿产资源的挑战、能源的挑战,中国将来一定要发展节约型的经济。我们曾经说了很多建立节约型经济的思路,比如我说过中国应该提倡住比较小的公寓,比如三口之家,住100平方米就可以了,因为你的公寓冬天要烧暖气,夏天要用空调,要排放,但现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建筑趋势和老百姓的住房需求是远远超过这个标准的,这是令人担心的。要看看日本人是怎么生活的,日本人的生活方式是怎么样的,要舒适,但要比较小。可以建设停车场、电梯,但公寓本身都是比较小的 第二个挑战,中国目前有很多的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的贫富差距过大,比如中国基尼系数已经非常高了,达到0.45了。我认为对这个问题要重视。但是我觉得目前中国的贫富差距主要是在城乡的差别,而城乡的差别主要在于城市的各个要素已经货币化了,而农村没有。如果你按购买力平价,按照农村生活质量来算,中国实际上的贫富差距没有这么大,实际上我们的基尼系数没有那么高。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已经有的人在大声疾呼,发表一些耸人听闻的言论。我们一方面要注意它,但一方面要看到中国基尼系数计算出来比较高,主要是

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__形势与政策论文

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 背景: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将呈现经济增长放缓,经济再平衡,经济格局重构和治理机制改革等新特征。2013年的中国经济形势仍可以用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来概括,将会呈现经济增长适度下降和同伙膨胀加剧并存的局面。在“十二五”规划刚刚起步的这个时期,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成效日益明显,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经济总量日益上升。据数据显示,到2010年上半年止,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这样的成绩当然离不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处于一片低靡状态,中国也不例外,当年的经济增长率下降了几个百分点,失业率陡增,出口额下降。为寻求世界经济复苏,西方国家联手中国举行G20国峰会,讨论如何合作发展。实践已证明,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起了领跑者作用,成为全球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引擎。在2009年实现了经济增长突破8%的目标,2010年中国政府又投入40000亿,目的是刺激经济增长,确保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一定程度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行,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作用,一方面我们借次机会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成就,为中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合作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推进城市经济文化建设,以点带面,辐射周边,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正由“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发展,即科学发展。为实现其目标,中国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模式正由“粗放型”向“节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因为从长远来看,只有节约型增长方式才能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粗放型增长方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而中国当前是市场经济。 “三农”问题是历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重中之重,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乡差距逐渐拉大,为此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首位,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十大发展趋势(精)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十大发展趋势 2010-11-30 04:25:22 1,趋势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 人民币难成自由兑换货币,稳健升值是大势所趋 未来10年,将是人民币加快走向国际化的10年。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超过10%,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将高达15%。到2020年,在美元没有出现崩溃性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将在4.2:1左右,年均升值约4.5%。 今后10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更多地受到我国经济和外贸持续较快增长的推动,人民币加快国际化将推动我国利率汇率改革、资本市场扩展、货币监管调控水平提高。 相对于我国经济规模和外贸占全球总量的比例,目前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已明显滞后,但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一直受制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金融监管水平。本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现有主要国际货币尤其是美元的冲击,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预计今后10年,我国GDP 年均增长8%,至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将达到75.7万亿元左右,按目前汇率计算,大约相当于11万亿美元。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因素,届时我国经济规模可能接近美国水平,超过日本一倍,相当于全球GDP 总量的20%。 贸易方面,我国进出口也将年均增长8%,仍将快于全球5%的平均增速。由此,我国外贸总额至2020年将达到6.4万亿美元,大大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占届时全球贸易总额的13%。并且我国外贸将由顺差转为逆差。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例将大致与我国外贸占全球贸易的比例相当,而人民币在储备资产中的比例或许更高。

人民币国际化的羁绊依然存在。首先,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贸易和投资的双顺差阻碍了人民币的输出,而这是本币国际化的首要条件。即使外贸和投资全部以人民币结算,出口和投资双顺差也将吸干通过进口支付和对外投资流出的人民币,造成境外人民币流通的短缺,或只能以大幅增加外汇储备来支持人民币国际流通量的需要,即以美元等外汇的流入换取人民币的输出。 人民币走出去的过程还将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和拓展,为境外人民币持有者提供较充分的可供投资的“资产池”。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的形成机制也将更加市场化,使得持有人民币的风险降低。资本项下的资金进出管制将放松,以满足人民币资产投资者对投资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流动性要求。 这些趋势都将推动我国货币金融调控手段的完善。 10年之内,人民币依然难以成为自由兑换货币。但人民币稳健升值则是大势所趋。预计至2020年对美元将累计升值60%以上,先慢后快,年均升值约4.5%。 2,趋势之二:新能源助中国成汽车强国 在中低端汽车市场上将孕育出一批世界知名大众品牌 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仍将较大落后于美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仍将不及世界平均水平。 汽车市场高速成长带来的能源和环保压力将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很可能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缩小与汽车强国之间差距的一个契机。 过去10年,我国汽车生产和市场以超过GDP 增速近一倍的高速度成长,私人消费成为推动我国汽车市场快速增长最大的动力。10年之后,汽车在我国城市的普及程度将像今天的彩电一样,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大城市家庭拥有两部或多部汽车将非常普遍,汽车也将大规模地进入农村地区,一些即可用作代步工具又可作为生产资料的车型,如轻卡、皮卡和越野车等,将在农村开拓出广阔的市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