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8年高考历史考点押题强化训练卷: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2018年高考历史考点押题强化训练卷: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2018年高考历史考点押题强化训练卷: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2018年高考历史考点押题强化训练卷: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1.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专论李贽说:“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社会环境”:儒学家提倡“三教合归儒”

B.“个人理智”:强调三纲五常以巩固君权

C.“廉洁和诚信”:挑战正统的思想和主张

D.“形成丛林”: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主流

【解析】选C

2.据《明史·儒林传序》记载,嘉靖以后百余年间,“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矣”。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李贽挑战儒家价值标准和权威地位

B.王阳明的心学成为显学

C.明朝国内矛盾尖锐,统治危机加深

D.“西学东渐”思潮的影响

【解析】选B

3.《宋刑统·斗讼律》规定:“诸殴兄姊者,徒二年半,伤者徒三年……若殴杀弟妹及兄弟之子孙、外孙者,徒三年。”这一材料体现了()

A.儒家思想的法典化B.法家思想的具体化

C.道家思想的合理性D.君主专制的必要性

【解析】选A

4.隋唐时期,宗教文化政策一直是朝野上下争论不休的政治问题之一。但总的来说,隋唐帝王对儒、道、佛三教采取兼收并蓄、严密控制的政策。这说明()

A.宗教已经成为国家意识形态

B.隋唐时期思想文化的多元化

C.帝王力图借助三教巩固统治

D.宗教信徒众多影响社会安定

【解析】选C

5.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取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上天和百姓的授予

B.董仲舒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

C.黄宗羲的主张体现了民本色彩

D.他们都质疑君主权力的正当性

【解析】选D

6.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A.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B.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C.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解析】选A

7.董仲舒将人的资质分为三等,指出“圣人”不经教化便可从善,“斗筲”之人天生性恶,虽经教化不能为善,占多数的“中民”须经教化后方可为善。这一学说()

A.实现了儒学发展的思辨化

B.主张以德治为先刑罚为辅

C.迎合了汉初无为而治政策

D.为九品中正制提供思想借鉴

【解析】选D

8.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名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著名思想家是() A.孟子B.韩非子C.墨子D.荀子

【解析】选D

9.古代有学者主张,“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把他们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会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这位学者最有可能是()

A.墨子B.老子C.孟子D.韩非子

【解析】选C

10.《世界文明史》中说:“(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的剧烈变动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统治者政策的引导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解析】选A

11.“他们竭力思索、探究前朝悲剧性的结局,将明朝皇帝的失败归咎于他们的专制统治和作为专制统治意识形态支柱的新儒家程朱学派。……将这群学者冠名为‘启蒙哲人’是完全合理的。”下列学者中可以被冠名为“启蒙哲人”的是()

A.朱熹B.程颐C.王阳明D.黄宗羲

【解析】选D

12.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顾炎武上述言论的主旨是()

A.批判宋明理学空谈义理B.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

C.提倡无研不信的为学方法D.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

【解析】选D

13.《中华文化史》一书写道:“这一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这一时期()

A.百家争鸣局面出现B.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C.儒家伦理得到强化D.儒家思想趋向新启蒙

【答案】A

14.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可见,道家()

A.反对掠夺,拯民疾苦B.追求平等,无为而治

C.避世出尘,提倡包容D.遵循规律,和谐处世

【答案】D

15.有学者认为,后世的经学大师片面强调董仲舒思想中阳对阴的主导作用,忽视了他所强调的“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这表明董仲舒的观点()

A.重点维护君权的合法性B.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C.蕴含了一定的辩证意识D.导致社会道德水平滑坡

【答案】C

16.在思想文化方面,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其相同点是()

A.强化儒家伦理道德B.禁绝其他思想学派

C.激起社会强烈反抗D.解决意识形态问题

【答案】D

17.朱熹在《朱子家训》中提出:“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诗书不可不读,礼仪不可不知。”朱熹意在()

A.适应皇权的需要B.倡导重德修身

C.宣传“存天理,灭人欲” D.维护纲常名教

【答案】B

18.王守仁认为,“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王守仁的话() A.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B.反映了因果报应源于良知

C.体现了“格物致知”的实践论

D.体现了天理良知自在人心

【答案】D

19.清史专家黄爱平指出:“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传统学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转折阶段……在天地翻覆的磨难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对出现这种“转变”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种转变表现为理学向经世致用思想转变

B.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这种转变的根源

C.明清学术思想的发展受政治环境的变化影响

D.明清儒学彻底冲破了宋明理学的弊端

【答案】D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记·儒林列传》记载:“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材料二孔子被古代帝王奉为圣人,对孔子的追封自鲁哀公始(公元前479年),直至清朝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材料三南宋朱熹是继孔孟之后的儒学集大成者,曾言“万物皆有理”“理便是仁义礼智”,是人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正其义则利自在……专去计较利害,定未必有利”。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应“存天理,灭人欲”。而孔子则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材料四十五六世纪以后,儒学思想逐渐出现所谓“坐标转位”或“基调转换”的重大变化……若干学者也指出,这股思潮转向绝非单纯的哲学思辨的结果,而是和时代脉动的重大变迁——如商业化与都市化的急剧发展——互通声息、与时推移的产物,并影响到当代的宗教、文学以及新兴都会中的庶民文化、商人文化与女性文化的发展。由此可见,儒学思想的转向实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其历史意义也不可不谓深远重大。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时期儒学受到压制,而其他时期却又加封孔子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三,分析孔子与朱熹义利观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学产生的背景。(8分)

(3)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儒家思想转向的深厚社会基础。(8分)

【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第(1)问,儒学在秦朝受压制主要从当时某些儒生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非议郡县制等方面概括;其他时期加封孔子从新儒学的提出、统治的需要等方面加以概括。第(2)问,不同从孔子“轻利”(“利”是小人所为)、朱熹主张“以义取利”(并不排斥利,强调要取之有道)回答;背景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等多方面去思考。第(3)问,思想转向与明清时期专制主义强化、新经济因素产生等因素有关。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皇汉武统一中国,建立南北统一的文化,以《诗经》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和以楚辞为代表的长江文化互相融合为一,构成我们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主体,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进一步系统化,成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经过长期的积累、叠加、发展而成为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决定着我们民族精神状况的内容和活动方向。到了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与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是依赖于政治的统一不同,佛学的传入则是纯粹的文化运动。它与汉文化区别如此之大,以致从佛教与儒家的冲突直到合一,其间经历了近千年。

材料二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西欧、北美总想从中国文化中找到灵感,找到救世良方。在西方人看来,中国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是传统的基础。认为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并给予经济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政府和财团,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对东方文化的研究。东方文化带给西方的不再是彼岸世界的传奇故事,而是使西方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某些根本变化的运动。

——以上材料均摘自张国光《在历史的地平线上》

(1)材料一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两次文化融合?两次文化融合的结果有何不同?(8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的原因。并说明现代欧美国家借鉴儒家文化的理由。(8分)

(3)据上述材料,说明当今人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如何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4分)

【答案】(1)融合: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佛教与儒家融合。结果: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最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佛教与儒家的融合形成了理学。

(2)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打击;经济危机的冲击。理由: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并给予经济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变革西方人的

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需要。

(3)对待:批判继承。处理:相互学习借鉴,平等对待,共同发展。(答出两点即可)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产生与百家争鸣;两汉时期的百家的罢黜与儒术的独尊;宋明时期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明清时期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和发展四个重要的阶段。从这四个时期的内容上看,以一贯之的都与儒学有关,于是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儒家思想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秦朝受到打击、西汉成为正统思想、宋明进一步发展、明清衰落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以完善自身,达到满足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作为统治者不管采取何种思想,都是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 一、“百家争鸣”思想的形成、主要成果及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领域异常自由和活跃的时期,几乎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此时的“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其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原因: 第一,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第三,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第四,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桐坪中学彭水生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 早在先秦典籍《尚书?舜典》中就有“八音克谐,无相伦也,神人以和”的记载,《左传?襄公十一年》中也有“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其后,“和谐”逐渐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哲学概念,并进而演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就其主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法天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进一步发挥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协调,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道家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张有机地、整体地去看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儒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了许多阐发。《礼记?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天、地、人和谐发展。人不是万物的主宰,而应实现天人协调,“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乾卦?文言》)。宋代思想家张载在总结前人“天人为一”、“天人相参”说的基础上,首次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指出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个和谐的宇宙家庭,人与人是兄弟,人与物是朋友,相互之间应该亲密无间,共存共荣(《西铭》)。这种“民胞物与”的境界,既是张载广大深厚的宇宙情怀的表现,也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重要内涵之一。2..和为贵:人际关系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主张“和为贵”,宽和处世,从而创造人际和谐的社会环境。《尚书?尧典》中,就有人与人之间应当如何和谐相处的记载。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标要求: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使学生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培育起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难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内容较多而且新知识、新内容多,不易掌握。如何结合相关史实,以及情感体验、主观认识,正确判断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本专题是新课标“思想史”的第一专题,与学生一起逐句分析教科书正文前面的“导语”,向学生提示两点:第一、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第二、要从四个阶段认识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 本目教材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第二,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一、关于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向学生讲明确: 1.“百家争鸣”的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2.教科书以四个子目分别讲述儒家、道家、法家、墨家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与学生一起梳理知识结构,提炼诸子思想主张知识要点,以利于记忆。方法可以选择结构法或表格法。 (一)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 (1)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2)教育思想: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把自己的思想主张贯穿到教育活动中;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3)孔子的历史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教育家,文化传播者。 2.孟子 (1)思想内容: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2)影响:对儒家思想发展有重要贡献。 3.荀子 (1)主要思想: 强调“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 (2)地位: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在讲完本子目后,归纳孟子、荀子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及早期儒学的基本特征。 (二)其他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论文题目:儒家思想浅析 学生姓名 专 业 层 次 批 次 学 号 学习中心 年 月 此表由评阅人填写 评价项目 满分 得分 总分 教师签字 选题正确 15 论点、论据 40 材料、数据 20 写作规范性 15 字数要求 10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 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4)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 (5)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6)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7)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2.进步的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1)元朝的邓牧:自称“三教外人”,著书大胆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非君思想,对明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汇编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汇编 (2016浙江文综,12).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下列学派中接近上述思想的是 ①儒家学派②墨家学派③斯多亚学派④智者学派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15课标Ⅱ,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2015安徽文综,12). 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2015山东文综,13)《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尚贤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 (2014山东文综,13)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2014海南单科,1)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等级 C.推行礼乐仁政 D.实行严刑峻法 (2012山东文综,9)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2012海南单科,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C.礼法并重D.礼治为先 (2015天津文综,14).(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极为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已、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 (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6分) 材料二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已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教之。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这里的“百家”的含义是 A.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不同学派 B.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 C.每个不同学派都创办了一百家以上的私学 D.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著名的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 2.《汉书·游侠传》记载:“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借王公之势,竟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汉代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B.新兴地主阶级重视搜罗各种人才为己所用 C.没落奴隶主贵族亲小人,远贤臣,生活腐朽 D.魏、赵、齐、楚四国是战国时期恐怖黑恶势力的策源地 3.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有教无类”思想的内涵是 A.教育应分类别进行,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教育 B.对平民进行教育 C.不问出身贫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D.教育不应分类别 4.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其实质是要 A.改革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B.维护奴隶制度 C.主张建立封建制度 D.主张“百家争鸣” 5.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外国学者引用了2300多年前中国思想家的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6.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主张的是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7.下列思想中属于儒家倡导的思想道德准则范畴的 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C.“制天命而用之”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儒家思想创立并完美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常把儒家思想的精髓称为“孔孟之道”。其核心是A.“仁”、“仁政”、“爱人”、“政在得民” B.“六经”:《诗》、《礼》、《书》、《易》、《乐》、《春秋》 C.“三纲五常” D.“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9.秦朝和西汉的主流思想分别是 A.儒家、墨家 B.道家、法家 C.法家、儒家 D.道家、儒家 10.“少治《春秋》…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这位思想家应该是 A.朱熹 B.顾炎武 C.董仲舒 D.程颐 11.下列哪一言论不.是董仲舒进一步发挥了儒家的仁政思想的体现 A.“限民名田,以澹(瞻)不足” B.“塞兼并之路” 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D.“春秋大一统” 12. 封建儒学不断发展,汉朝时期董仲舒提出的思想主张的核心是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挖掘开发这些宝贵的和谐思想,对于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 早在先秦典籍《尚书·舜典》中就有“八音克谐,无相伦也,神人以和”的记载,《左传·襄公十一年》中也有“如乐之和,无所不谐”。zhlzw.com中 华勵志网其后,“和谐”逐渐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哲学概念,并进而演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就其主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法天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25章)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进一步发挥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协调,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道家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张有机地、整体地去看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 儒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了许多阐发。《礼记·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天、地、人和谐发展。人不是万物的主宰,而应实现天人协调,“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乾卦·文言》)。宋代思想家张载在总结前人“天人为一”、“天人相参”说的基础上,首次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指出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个和谐的宇宙家庭,人与人是兄弟,人与物是朋友,相互之间应该亲密无间,共存共荣(《西铭》)。这种“民胞物与”的境界,既是张载广大深厚的宇宙情怀的表现,也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重要内涵之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的演变 演变线索:春秋(孔子建立)——战国(孟子,荀子发展,蔚然大宗)——秦朝(焚书 坑儒,遭到打击,法家思想为治国思想)——西汉武帝(董仲舒改造,正统思想,汉初采用道家无为而治思想)——魏晋南北朝(佛道盛行,面临挑战)——隋唐(三教合一)——宋明(冲击融合形成新体系理学)——明清(批判继承,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儒家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位的原因:是否顺应了时代发展及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巩固统治的需要 孔子孟子荀子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经济基础变化→上层建筑变化→意识形态变化 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分封制瓦解 3阶级关系上:“士”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重用。 4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诸子百家思想主张见教材 百家争鸣的意义: (1)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儒家: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②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③“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董仲舒改造儒学: 无为而治”(道家)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表现-----休养生息政策 影响-------积极影响:经济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强盛 ------- 消极影响:潜伏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严重;边境匈奴问题。 有为”加强中央集权, 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一自强不息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占据重要的地位,对于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做出明确的的表述的是《易经》,《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是诸子百家学说的核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二贵和持中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标。传统的和谐思想主要体现了一种中正、中和、均衡、和合、协调的特征。中国传统贵和持中的思想表现在政治文化的各个方面。比如,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追求社会的和谐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等。持中就是坚守中正,寻求适度,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三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内涵是自然的发展与人类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人们应该根据自然的变化来调整并规范自己的言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服从自然规律,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一致,人生理想就是天人协调。 四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在中国文化中有两层旨意:一是在人与神的关系上体现为“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格肯定和“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轻神重人的根本态度;二是在人民与统治者的关系上“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社会观和朴素民主观。 五以义为上 追求义利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思想。“义”代表了仁义道德,“利”代表了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物质利益。首先,在个人利益与国家民族利益相冲突的情况下,要顾全大局。其次,对物质利益的获取要在社会道义和规范的约束下有秩序的进行。最后,要把社会来的财富,在反馈到社会中去。 六礼治精神 礼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的首要准则,社会中人们的各种关系都要靠礼来理顺,处理各种事情和判断是非都要以礼为准则。包括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其中忠、孝、悌、仁、善为五伦关系的准则。作为一种社会理想的礼治精神,其实质是强调社会的有序,坚持社会的秩序。 七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当今的提法,在古代传统上变现为一种知行合一的知行观。就是知识一定要跟行为相联系,知来自于行,反过来要指导行。表现出我们中国哲学重视实践、关怀现实的问题。八辩证思维 中国传统思想在辩证思维上是最丰富、起步最早的。一个是老子为代表的贵柔辩证法、另外就是孙子的辩证法。辩证思维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跟中国哲学的传统辩证法,完全可以融会贯通。 九内在超越 这是中国传统对于价值问题的一个基本态度,变现为修己安人。中国哲学中人性就有自我完善的可能。也就是“人性善”。人性善就是对人自我完善的可能性的理论前提。人有善根,把善根变成实际的善心需要向内修,回归本性。 十有容乃大 中国传统文化海乃百川、有容乃大。表现为接受异族文化,没有文化上的障碍,对待外来文化兼容并包、求同存异。在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吸纳融合占据主流。

笔记3 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1)

笔记3 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一、最新考纲: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时理学,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学思想二、知识框架: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儒家学说的创立与发展 西汉时期:董仲舒新儒学--确立正统地位 隋唐时期:三教合一--儒学进一步改造 两宋时期:程朱理学---转型与成熟 明清之际:王阳明心学与反封建思想---走向活跃 三、知识串解: 一、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一)原因: 1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诸侯纷争 2.经济上:井田制瓦解。 3.阶级关系:士阶层日益活跃,受到各国统治者的重用。 4.思想文化: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 5.根本原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发展着急剧的变革 (二)儒家学派的形成和发展 1.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思想主张: ①核心:“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政治思想:德政,以德治民;克己复礼(恢复周礼,维护奴隶制) ③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首创私学、整理六经; (2)创立以“仁”为核心目的: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3)如何看待孔子的“仁”和“德”? A、调和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稳定;提高人民地位,促进生产发展; B主张恢复周朝制度,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2.孟子: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①政治主张:主张实行“仁政”。 ②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伦理观:主张性善论,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3.荀子:战国后期的儒家代表人物。 ①政治思想:施政必须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②民本思想: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③伦理观: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 朴素的唯物思想(“制天命而用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

高考历史备考笔记 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笔记、提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纲要求】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课程标准】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了解孔子、孟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朝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的 发展。 ◇【知识整合】 一、知识点梳理: 1、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①、各诸侯国政治改革的需要; ②、私学兴起,相对自由的学术风气的影响; ③、封建经济的产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④、自然科学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认识水平。 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并作扼要评价。 儒家:孔子哲学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政治思想——①、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②、提出“正名”主张。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习要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 “学思结合”、“当仁不让于师”。 评价——①、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 孟子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贵君轻”。 哲学思想——“性善说”。 道德思想——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 人格精神。 评价——①、《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 ②、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 奠基人。 ③、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 生很大影响。 荀子哲学思想——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哪些优秀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哪些优秀精神? 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决不是简单的复古。我们需要的,是要从上万年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传承中,认取那些穿越时空、恒久生辉的伟大精神,并在21世纪的今天努力实践和弘扬这些精神。 包容博大的精神。中国文化是开放的文化,是海纳百川的文化。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在不断地包容并融合外来文化。今天的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的融合,也是中国文化开放兼容的一个具体体现。印度佛教来到中国,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印度人释迦牟尼简直加入了中国国籍。近当代中国对西方思想的欢迎,中国成了西方思想的试验田,也是古老的中华民族开放精神的体现。当然,一切外来的思想文化,都经过了也都必将经过已有的中华文化体系的熔炼,其精华被吸取之后,又将生发出全新的更加灿烂博大的中华文化。 天下大同的精神。“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表现的都是中华民族重视天下的和谐和相互友爱而非互相的对抗或欺凌弱小。今天中国提出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理念,也是大同精神的体现。历史上强大的中国,没有主动侵犯小国。中国版图的扩大,是在回击当时的外族侵略以及外族文化主动融入中原文化的结果。强大的明朝派遣郑和下西洋,给各国送去的是丝绸、瓷器等各种物品。今天西方某些人的“中国威胁论”,实际上是他们以西方对抗和竞争性的思维、以自己爱好侵略的历史来揣度以和谐大同为核心特色的中华文化的表现。 中庸的精神。中庸不是当好好先生,而是一种为人处事上的恰到好处,是一种“黄金分割”的大智慧。中国传统文化倡导“智、仁、勇”的结合才是完善的人格,而非强调一端,就是中庸精神的表现。“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就是中庸。“随心所欲”但是“不逾矩”,就是中庸。中庸也意味着虽然能力智慧优胜但是心态平实谦虚,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国人可以发明火药,但是不用来制造武器,这就是中庸和平的精神。“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是中庸,“高高山顶立,

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考法1 “百家争鸣”的背景及影响 ◎背景(时代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中国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势力崛起;各国变法 经济:铁犁牛耕促进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 阶级:士阶层崛起和受重用 文化教育:“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 ◎影响 各学派相互吸收融合,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考法2 诸子百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1.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思想及地位 2.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思想及地位 3.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思想及影响

代表: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商鞅等 韩非子的思想 (1)以法治国,变法革新 (2)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强调中央集权 影响:适应了建立统一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在西汉以后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4.墨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与思想 代表人物:墨子 思想 (1)兼爱(“兼相爱,交相利”) (2)非攻 (3)尚贤 (4)节俭 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考法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背景(1)汉初的“无为而治” ①背景: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破坏严重。 ②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 ③表现:与民休息(措施:萧规曹随) ④影响 积极影响:经济恢复,社会安定,国力日盛,儒学复苏。 消极影响: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2)汉武帝的“有为” ①背景 a.经济恢复和增强; b.危机加剧,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匈奴为患; c.道家无为而治思想不适应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需要 ②目的:为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 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体系 代表作:《天人三策》《春秋繁露》 思想 :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显著特点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1.强调作品的整体意识 对作品整体意识的追求来源于人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我们祖先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一种亲和关系,人们可以从自然界中获得身心的愉悦,得到心灵的寄托。在进行艺术创作时,通过将个体置于自然环境中,实现个体与自然的融合。 2.强调对作品意境的追求 作品的“意境”就是作品部所蕴藏的象征意义,它透漏出作者的一种情感、人生体验、心的祈求与期盼,是作者心世界的反映。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思想意识,使自然万物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外界的一事一物,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反映到人的心世界。它从很多侧面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这种情趣,有别西方强调形象性、生动性的审美特点,它是具体而抽象的,注重外形表现并富有神韵的,它所表达的信息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 摘要:中国文化传统具有优秀的民族文化特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多种学说相生相成,形成了“以民为本”的民族文化特性;二是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的天道、道、文道三者的统一来解决文化方向问题;三是道与德相统一的特性;四是继承性与代性相统一。 一、多种学说相生相成,形成了“以民为本”的民族文化特性 “以民为本”的民族文化特性的形成,是由先“百家争鸣”发展的必然结果。 各诸侯国则要求保全江山社樱,不致被别国消灭,并进而要统一天下。为了解决问题,各诸侯国广罗人才,研究对策;具有见识的知识分子,或讲学,培养传治国人才,游说诸侯,并由此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主以“仁义”治国,以“亲民”、“惟民所止”、“止于至善”为德。道家学说是“天道自然”、“天人合一”,主“爱民治国”、法家则主改革,实行耕战政策,富国强兵。墨家反对说空话,要“察百姓耳目之实,观其对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百家争鸣”有一个共同点,主“尚贤”、“爱民”,因而都各有自己的先进性。到战国末年,就进人了取、存小异,进行全面总结的阶段,形成了“以民为本”、文道与德 二、以朴素唯物主义的天道、人道、文道三者的统一,来解决文化方向问题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提纲

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单元) ◇【考试说明】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与老子的思想、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3、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知识整合】 一、知识点梳理: 1、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①、社会处于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期,处于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时代; ②、私学兴起,相对自由的学术风气的影响; ③、封建经济的产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④、自然科学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认识水平。 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并作扼要评价。 儒家:孔子哲学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政治思想——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习要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学思结合”、 “当仁不让于师”。 评价——①、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主流。②、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 孟子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贵君轻”。 哲学思想——“性善论”。 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评价——①、《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 ②、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③、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荀子哲学思想——①“仁义、王道”、“君舟民水” ②“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 政治主张——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评价——①、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很长时间不为正统儒家重视。 ②、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道家:老子哲学思想——①、“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②、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评价——①、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 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4、简述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 ①、春秋末产生,其创始人是孔子,提倡“仁”“礼”的学说,但未被统治阶级所重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理解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灿若星空,有无穷的底蕴。她源远流长,即从中国产生人类起就有了中国历史,也有了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就是迄今世界上最久远、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最发达的文化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悠悠五千载,经历了萌生期、形成期、确立期、繁盛期与总结转型期几大时期。在中国文化的形成期,春秋时代,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千古思想文化大景观,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浪潮。按照两汉司马谈与刘歆的划分,诸子主要为儒、墨、道、法、农、杂、纵横、名家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理论的奠基石,深远地影响着后来中国文化的发展。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怎能不了解自己的文化呢?虽然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被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但我们仍有必要系统地学习我们的文化。 毫无疑问,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给后代留下了无穷无尽的财富,包括传统文化、精神文明的精髓,。在上个世纪之初轰轰烈烈开展地新文化运动中,对于封建的、愚昧的理学与落后的礼教发起进攻就是正确的,但就是此过程中对儒家思想、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与摒弃却就是不够明智的。此后,直到现在,将近一百年过去了,生活在现代的人们才发现儒家思想、传统文化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宝贵财富,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血脉,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没有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我们会变得野蛮、愚昧,缺少了对传统的了解与认识,我们将变得浅薄、无知。但就是在现代中国人的身上随着一代一代更替,这种传统精神的影子越来越模糊了。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太保守了。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指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体现在对本民族人文文化的认同程度。缺少人文精神的民族最终会走向虚无、走向异化。如此说来,当前国民对传统文化的追随,便就是民族凝聚力逐渐增强的体现了,由此可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就是正确的,也就是极其必要的。 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文化气质,开拓我们的人生境界,并能启悟生命的智能,发挥理性的功能。我们学习唐诗宋词,我们诵读名家经典,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要领悟这其中的民族精神。我最喜欢的莫过于源自《周易》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化民族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专题一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1.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断的精神实质较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为根本 C.天下为公D.民贵君轻 2.五四运动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把李贽当作反孔的先驱,冯元仲称赞他“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以下哪一项观点最有可能是他的主张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3.李贽认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这表明他 A.坚决反对孔子的主张B反对以孔子的思想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 C.不愿与孔子同流合污D极力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4.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从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看,两人的主张 A.都反映了自然经济的实质B都反映了小生产者的要求 C.都有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D都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 5.李贽称赞汉朝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李贽 A.揭露道学家的虚伪面目 B.反对男尊女卑的观念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反对封建纲常礼教 6.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里的“先天不足”是指 A.知识分子群体不够强大B.当时我国资本主义经济不够充分 C.民众的公民意识尚未觉醒D.专制集权体制顽固持久 8.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 A.经世致用思想B.批判君主思想.C.自由平等思想D.重农抑商思想 10.法家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与法家这一思想最为相近的思想家是 A.朱熹B.陆九渊C.李贽D.王夫之 11.黄宗羲说:“天地之生万物,仁也。帝王之养万民,仁也。自三代以后,有以不仁得天下者,则日食、地震应之,再不仁者则自遭陨灭。”其主要的观点是 A.“天人感应”B.“仁”对社会治乱的重大影响 C.君主是天下之大害D.“天行有常” 12.王夫之提出“天理”即在“人欲”之中,批判“去人欲,存天理”,还要求富民大贾成为“国之司命”。这些思想主张 A.反映了农民阶级建立平等社会的愿望B.反映专制主义制度逐渐动摇 C.是早期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反映D.反映工商业发展后市民的一些要求 13.李贽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他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

历史必修三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概念阐述】 1.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的概念见仁见智,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是:文化是指一种由历史延续下来、被深深地植根于一个民族心中的、无论何时何地何种阶层都无须思索地信奉和认同,并且在他们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始终表现出来的传统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明历史长河的文化积淀,其内容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各个门类,包括中国历史发展各个时期的文化积累,包括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的风土人情,等等。 2.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 年)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汉书?艺文志》将战国时期的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西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十家九流”就是由此而来的。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传统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于是出现了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西汉时期由董仲舒提出,被汉武帝接受并且推行的文化政策。董仲舒在原来儒学的基础上,吸收了法、道、墨等诸家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合理因素,将其发展成为新儒学。在此基础上,他建议汉武帝禁止不利于统治秩序的各家思想,以新儒学作为治理国家的根本,这样就形成了新儒学一家独大的局面。西汉的“罢黜百家”与秦朝的“焚书坑儒”不同,它并不是采用暴力的方式控制人们的思想,而是采用由政府主导的方式推崇儒学,从而使得其他各家学派丧失了生存与成长的群众基础。而新儒学能够实现独尊,也是兼收并蓄的结果。4.宋明理学 “理学”一词始于南宋,现在专指宋以来形成的社会学术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理学专指程(二程)朱(朱熹)的思想体系,而广义的理学是指宋代以来以“理”、“心”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系,是儒学文化的新发展。儒学在魏晋时期玄学化,在唐代又遭受了来自佛教和道教的冲击,其政治统治的思想基础地位发生了动摇,同时大量少数民族的汉化,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也融入中国的主流文化中,当时的知识分子认为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体系已经被颠覆,因此,提出了重振儒学、修身治国的要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以周敦颐、朱熹等为代表的一批人,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了佛教和道教中的某些教化的学说,以“理”为核心重新构建了社会伦理道德体系,强调人的自我约束和社会规范,构建了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道德体系。陆九渊、王阳明等人继续发扬了这种社会道德体系,强调“心”的完善,将理学发展至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道德体系。后代的统治者将理学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理学作为当时有思想、有见识的中国人思考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哲学体系,有其积极的意义。理学有利于塑造注重主观意志、注重自我的社会责任,发愤图强的民族精神。 5.三纲五常 古代中国伦理道德体系的核心内容。最早出现在何晏对《论语》做的集解中,后经董仲舒的发展,到宋代经朱熹改造后成为伦理道德的最高规范。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