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诸葛菜变异植株无性系建立与快速繁殖的研究

诸葛菜变异植株无性系建立与快速繁殖的研究

诸葛菜变异植株无性系建立与快速繁殖的研究
诸葛菜变异植株无性系建立与快速繁殖的研究

血压变异的研究进展_莫怡浩

required,in the Anglo-Scandinavian Cardiac Outcomes Trial-Blood Pressure Lowering Arm(ASCOT-BPLA):a multicentr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Lancet,2005,366(9489):895-906. [22]Rothwell PM,Howard SC,Dolan E,et al.Effects ofβblockers and calcium-channel blockers on within-individual variability in blood pressure and risk of stroke[J].Lancet Neurol,2010,9(5): 469-480. [23]Webb AJ,Fischer U,Mehta Z,et al.Effect of antihypertensive-drug class on interindividual variation in blood pressure and risk of stork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Lancet,2010, 375(9718):906-915. [24]Masuda S,Tamura K,Wakui H,et al.Effects of angitensinⅡtype 1receptor blocker on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in hy- 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overt diabetic nephropathy[J].Hypertens Res,2009,32(11):950-955. [25]Mitsuhashi H,Tamura K,Yamauchi J,et al.Effect of losartan on ambulatory short-term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and cardiovascular remodeling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on hemodialysis[J].Athero- sclerosis,2009,207(1):186-190. [26]Xie HH,Shen FM,Xu LP,et al.Reduction of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by combination therapy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J].J Hypertens,2007,25(11):2334-2344. 收稿日期:2011-08-18修回日期:2011-09-27编辑:伊姗 血压变异的研究进展 莫怡浩△(综述),胡雪松※,张新霞(审校) (广东医学院附属福田人民医院心内科,广东深圳518000)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84(2012)02-0244-03 摘要:血压变异是人类血压的最基本的生理特征之一。血压变异性蕴含了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血管调节的重要信息,有证据表明血压变异与靶器官的损害密切相关,降低血压变异可以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血压变异性可作为心血管死亡的预测指标,在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中有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研究前景。现就血压变异的定义、临床意义及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血压变异;高血压;靶器官损害 Research Progress in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MO Yi-hao,HU Xue-song,ZHANG Xin-xia.(Depart-ment of Cardiology,Futian People'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Shenzhen518000,China) Abstract: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is one of the physiological features of blood pressure.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contains the important message of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in cardiovascular regulation.Evidences show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and target organ damage.Reducing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can bring reduction of cardiovascular morbility and mortality.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can be used as one of the predictors of cardiovascular death,which has wid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and study future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and its application.Here is to summarize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definition,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Key words: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Hypertension;Target organ damage 血压随着生理状况和环境变化而不断波动以适 应机体生理功能的需要。血压调节有神经调节、体 液调节和心血管活动的自身调节。高血压是全世界 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最常见的可治疗的血管事 件危险因素。既往研究和临床实践中,通常以每个 人最基础的血压水平去衡量血管事件的风险以及降 压药物的获益,然而近年来研究表明,阵发性高血压 的患者即存在很高的血管事件风险。随着动态血压 监测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人们对血压变异的认识和 研究不断深入。 1血压变异概念 血压变异是指一定时间内血压波动的程度,是 体内神经内分泌动态调节综合平衡的结果,是人类 血压的最基本的生理特征之一[1]。血压变异按原因 可分为生理变异、病理变异和药物所致的血压变异。 血压变异按发生时间分为短时变异和长期变异。短 时变异包括数分钟间变异和数小时间变异。数分钟 变异主要指同次随诊内血压变异。数小时变异主要指昼夜24h血压变化幅度,主要受睡眠和活动情况影响,但也有内源性因素参与。长时变异包括数日内变异(家庭自测血压)、数周内变异(随诊间血压变异)、季节变异(一年时间)以及临床试验中长期随访过程中的血压变异。 正常人群血压24h内的血压变异表现为双峰一谷的连续分布的曲线,即所谓 的杓型血压,早晨6:00 10:00及下午16:00 20:00血压各有一个水平较高的峰,凌晨1:00 2:00血压最低,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变异。 临床上主要关注的是病理性血压变异和药物所致血压变异。病理性血压变异一般表现为血压变异程度增大,当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动脉弹性降低、血容量增加及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减退时可引起病理性血压变异。另外,由于高盐饮食能够降低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可使压力反射斜率增高而引起病理性血压变异。 2血压变异指标 血压变异通常用特定时间段测量的血压读数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变异系数=SD/平均血压(调整了平均血压值较高者标准差也较高的倾向)以及独立于均值的变异(VIM)=SD/平均血压X (X由拟合曲线决定、二乘曲线拟合的方法获得,根据最小二乘法的原理由已知的一组数据求得曲线方程的系数,并且在满足指定曲线形状的基础上,使得

血压变异性内涵及其临床意义_任薇

窄及其并发症的问题,实际临床工作中,只有少数患者接受了超早期溶栓治疗,大部分患者错过了溶栓机会。所以如何掌握时间窗减少并发症尤为重要。研究表明动脉联合抗血小板治疗能使溶栓患者获得更大益处,可能是将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玉才,周沐科,王会,等.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就诊延迟因素分析[J].华西医学,2010,25(3):449-451. [2]Naylor AR.Time is brain![J].Surgeon,2007,5(1):23-30.[3]宁观林,李冬华,吴世东.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22):61-63. [4]Hacke W,Kaste M,Bluhmki E,et al.Thrombolysis with alteplase3 to4.5hours after acute ischemic stroke[J].N Engl J Med,2008, 359(13):1317-1329. [5]Wahlgren N,Ahmed N,Davalos A,et al.Thrombolysis with alte-plase3 4.5h after acute ischaemic stroke(SITS-ISTR):an obser- vational study[J].Lancet,2008,372(9646):1303-1309. [6]Fisher M,Bastan B.Treating acute ischemic stroke[J].Curr Opin Drug Discov Devel,2008,11(5):626-632. [7]谭文琪,杨林华,陈晓育,等.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7,15(4): 306-307. [8]张拥波,余刚,董为伟.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临床用药[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7):423-425. [9]王克英,王雪里,赵永春,等.rt-PA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2,4:212-213. [10]Pettersen JA,Hudon MF,Hill MD.Intra-arterial thrombolysi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a review of pharmacologic approaches[J]. Expert Rev Cardiovas Ther,2004,2(2):285-299. [11]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协作组.急性脑梗死6h以内的静脉溶栓治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2,4:212-213. [12]李文武,李志宏,武豫冬,等.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34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 (23):56-57. [13]Gahn G,Barlinn K,Dzialowski I,et al.Combined thrombolysis with abcixmab and rt-pa in patients with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 sion[J].Acta Neurol Scand,2010,121(1):63-66. [14]Jeong SY,Park SS,Koh EJ,et al.Multimodal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ike:outcomes and related prognostic factors [J].J Korean Neurosurg SOC,2009,45(6):360-368. [15]朱其义,贾建章,沈兆波.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静脉溶栓后动脉溶栓的时机探讨[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6,23(5): 609-610. [16]Zivin JA,Albers GW,Bornstein N,et al.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transcranial laser therapy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J].Stroke, 2009,40(4):1359-1364. [17]Eggers J.Acute stroke:therapeutic transcranial color duplex sonog-raphy[J].Front Neurol Neurosci,2006,21:162-170. [18]Sacco RL,Chong JY,Prabhakaran S,et al.Experimental treanment for acute ischaemic stroke[J].Lancet,2007,369(9558): 331-341. [19]Urrutia VC,Wityk RJ.Blood pressure management in acute stroke [J].Neurol Clin,2008,26(2):565-583. [20]Gorelickn P,Sechenova O,Hennekens CH.Evolving perspectives on clopidogrel in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J].Cardiovasc Pharmacol Ther,2006,11(4):245-248. [21]Rha JH,Saver JL.The impact of recanalization on ischemic stroke outcome:a meta-analysis[J].Stroke,2007,38(3):967-973.[22]Rubiera M,Alvarez-Sabín J,Ribo M,et al.Predictors of early arterial reocclusion after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induced recanalization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J].Stroke,2005,36 (7):1452-1456. [23]Saqqur M,Molina CA,Salam A,et al.Clinical deterioration after intravenous 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reatment:a multicenter transcranial Doppler study[J].Stroke,2007,38(1): 69-74. [24]Zhu Y,Carmeliet P,Fay WP.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is a major determinant of arterial thrombolysis resistance[J].Circula- tion,1999,99(23):3050-3055. [25]Cornu C,Boutitie F,Candelise L,et al.Streptokinase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an individual patient data meta-analysis:The Thrombolysis in Acute Stroke Pooling Project[J].Stroke,2000,31 (7):1555-1560. 收稿日期:2011-07-12修回日期:2011-09-16编辑:伊姗 血压变异性内涵及其临床意义 任薇△※(综述),杨国君(审校) (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浙江宁波315020) 中图分类号:R5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84(2012)02-0241-04 摘要:血压变异性(BPV)是反映一段时间内血压波动的指标,并不依赖于血压水平而独立存在。多种因素参与调节BPV的病理生理过程,以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神经反射及自主神经的调节作用尤为重要。现有证据表明,长时间的BPV增大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及其不良预后有关,对其有效干预为高血压防治的又一靶点,而针对不同药物对BPV的影响差异及其可能机制的探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血压;血压变异性;靶器官损害;药物干预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and Its Clinical Implications REN Wei,YANG Guo-jun.(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Affiliated Hospital of Medical School of Ningbo University,Ningbo315020,China)Abstract: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is an index used to describe the fluctuation of blood pressure in a period of time,which exists independent from blood pressure level.A variety of factors involved in its pathophysiological regulation,while the carotid sinus and aortic arch baroreceptor reflex and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regulations are particularly critical.Existing evidences indicate that long period of BPV is highly associated with target organ damage and bad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available,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BPV is expected to be a new target for hypertension intervention and a prospective study on BPV with different antihypertensive agents is in urgent need,by which to evaluate the difference of available drugs influence on BPV and their possible mechanism. Key words:Blood pressure;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Organ damage;Drug intervention 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是反映血压自发性波动的指标,与心脏左心室肥大、动脉血管重构、脑卒中,乃至高血压肾脏损害密切相关。因此,应首先强调BPV的生理意义,即血压发生波动的特性是人类漫长的进化结果,是机体执行正常生理功能和从容应对环境突发变化的重要保障。目前,人们对BPV予以极大的关注,欲将其定位为

全球环境变化考查方法说明及答案

《全球环境变化》课程考查办法 考查说明: 1.考查采用期末作业、出勤情况两者结合的方式进行; 2.考查总分为100分,其中本次考查作业占60分,出勤情况占40分。考查题目: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 在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哪些气候突变事件,各对全球环境造成哪些 影响。 (一)气候快速变换事件 1. D-O事件(Dansgaard-Oescheger Oscillations) 格陵兰不同地点的冰芯记录显示,末次冰期(距今最近的冰期)期间存在多次短期变暖事件,温度可在很短的时间内增加6℃~7℃,从较现代低12℃~13℃增加到较现代低5℃~6℃,同时降尘减少4倍多,每次变暖持续的时间尺度约0.5ka~2ka,在110~15kaB.P. 期间共有23次。 2. Heinrich事件 哈特穆特·亨里奇发现北大西洋末次冰期的沉积层中普遍 存在6次大的冰漂碎屑沉积事件,反映了6次较大的冰山崩塌 融化过程。 并且,Heinrich事件与D-O事件的关系十分明显,每隔 几次D-O事件,就出现一次Heinrich事件,Heinrich事件正 是发生在D-O旋回的显著寒冷阶段。 (二)末次冰期的气候变化 末次冰期包括两个冰阶和一个间冰阶,但前一个冰阶冰 川所造成的地貌常被后一个冰阶的冰川所改造,目前所能见

到的主要是盛冰期(25~15kaB.P.)的冰川遗迹。 研究表明,盛冰期的气温约比现今低8℃~13 ℃,而中 纬西风带气温比现在低15 ℃。雪线也明显低于现在,降水比 现在少(相当于现在80%),中国季风区可能降水更少,蒸 发量也明显减少。 (三)新仙女木事件(The Younger Dryas Event) 1. 定义:在1 2.9kaB.P.,温度在数百年内突然下降6℃, 使气候回到冰期环境。 2. 得名由来:在欧洲丹麦哥本哈根北部黏土沉积层中,发 现了北极地区的一种草本植物——仙女木 的残骸。更早的地层里也有同样的两次发 现,分别称为老仙女木事件和中仙女木事 件。 (三)新仙女木事件(The Younger Dryas Event,YD) 3. 新仙女木事件发生的过程 冰河世纪(第四纪大冰期)结束后,地球气候大约在1.7万年前开始变暖,气温回升。两极、北美和北欧的冰川开始消融,海平面上升。到了1.3万年前,北美和北欧的冰雪已经融化了相当大一部分,南北半球春暖花开,一片繁荣景象。但是,就在这时,在1.26万年前,气温又骤然下降,世界各地转入严寒,两极和阿尔卑斯、青藏高原等地的冰盖扩张,许多本来迁移到高纬度地区的动植物大批死亡。这一次降温是很突然的,在短短十年内,地球平均气温下降了大约7、8℃。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产生的来源和机理

从总体上讲,组织培养后植株变异的原因有三:一是由源植株中预先存在的变异的表达,二是组织培养过程中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DNA改变),三是由外遗传及生理作用引起。 (一)外植体中预先存在变异的表达 研究表明,某些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由于外植体中细胞预先存在的变异的表达。一般说来,除非采用单细胞或原生质体,否则,对由不同类型细胞组成的多细胞外植体进行培养会导致再生植株表型的不一致性。预先存在变异包括内复制造成的细胞间染色体倍性差异,体细胞突变及DNA甲基化状态的变化等。由不定芽再生导致的嵌合体的分离(破坏、丢失或重排)是最明显的预先存在变异的表现。嵌合体一般可分为扇形嵌合体、部分周缘嵌合体和周缘嵌合体三种。前两种在常规繁殖中不稳定,而周缘嵌合体在常规繁殖中较为稳定,但即使是周缘嵌合体,利用组织培养进行快速繁殖或不定繁殖时,也会引起大部分嵌合体破坏(>30%)。颜色、形态和生理习性嵌合体是可见的,而细胞嵌合体(染色体或染色体组不同的细胞)通常是难以直接观察到的,只对植株的营养价值、同工酶谱等表现有很小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病毒在植物体内不均匀分布,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手段(分生组织培养、不定芽再生或原生质体培养等)可脱除植物病毒,从而也可引起性状的改变。 通常植物(指二倍体植物)的分生组织中都是二倍体细胞,所以采用顶端分生组织或幼嫩组织或器官作外植体进行启动培养,再生植株表型和倍性水平的稳定性远大于其他类型外植体培养获得的植株。 (二)培养中诱导产生的变异 培养中诱导产生的变异主要受培养类型(或植株再生方式)、外植体类型(或组织来源)、生长调节物质、培养物的年龄(或继代培养时间)、遗传组成(或基因型)等因素的影响。 1. 培养类型(或植株再生方式) 一般而言,一个已分化的细胞经历变化剧烈的脱分化和再分化很容易产生变异,因而愈伤组织培养常与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愈伤组织通常从切口处产生,因而与活体中的伤口反应极为类似,容易激发转座子的活动,以及胁迫刺激诱导产生某种酶类或特异性附产物。因而商业微繁殖中尽量避免愈伤组织培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并不局限于愈伤组织培养,其它如直接不定芽发生和体细胞胚胎发生都可导致变异产生。 2. 外植体类型(或组织来源) 不同外植体类型产生的再生植株上的体细胞无性系变异频率和性质存在差异。一般而言,越衰老的、远离器官化分生组织生长程度高的或高度特化的组织进行培养,产生变异的机会越大,而幼龄的、预先存在分生组织或细胞的外植体(如顶芽、腋芽、分生组织)则很少发生,这是由于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常会伴随体细胞分化而使染色体组发生变化,如内多倍性、多线性、扩增或DNA序列的缩减等。但这并非绝对,例如从云杉胚性细胞系游离到的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就没有产生变异。基于体细胞中染色体组变异程度,D’Amato(1985)将植物分为多体细胞(polysomatic)和非多体细胞(non-polysomatic)两种类型。在后一种植物类型中,已分化的体细胞与合子细胞的倍性水平一致,而前后一种植物类型则不同,会包含多倍性、甚至非整倍体细胞等。这种划分虽有理论上的意义,但在实际组织培养中很难区分,例如在Solanum brevidens组织培养中,从子叶再生的70%的植株为四倍体,而从叶片片段中再生的仅有20%为四倍体;而菊科植物花瓣再生的植株比花梗再生的植株更为多花,异常频率也更高;芳香的天竺葵植物从茎干再生植株的表型与对照无差异,而从根和叶柄再生的植株在形态上更易产生变异;马铃薯悬浮培养原生质体再生植株产生的变异要比叶肉原生质体再生植株产生的变异多。 3. 生长调节物质 生长调节物质的种类和浓度影响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发生。生长调节物质可能起一种诱变剂的作用,但更多的证据表明其作用是通过细胞分裂、非器官化生长程度及特异细胞类型的优先增殖实现的。研究表明,生长调节物质可以影响DNA生物化学及有丝分裂器(纺缍丝)的功能,以及产生体外培养环境的选择压,并进一步引起有丝分裂异步。 组织培养中常用的几种调节物质都对DNA合成与多倍化有作用。2,4,5-T可在活体上诱导产生多倍体,2,4-D也可刺激DNA合成并引起内复制。内复制不稳定,容易发生核碎裂。2,4-D还可降低有丝分裂指数,并增加有丝分裂交

无性系变异

二、变异主要涉及两个方面:表型变异(形态特征、生长习性、抗性等。染色体变异数目、结构 三、体细胞变异的优缺点 优点:适用于各种组培植物;持续快速提供变异源;消除优良品种的一个或几个缺陷;提供新型变异株系。 缺点:继代多次后,植株再生能力减弱;变异不稳定,杂交或自交后发生变化;变异没有可预见性,常产生不适变异 四、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诱导与离体筛选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筛选有以下明显的优点: -可以小空间内对大量个体进行选择;-筛选可以在几个细胞周期内完成,且不受季节限制;-诱变和筛选条件可精确控制,试验重复性好;-突变体来源于单细胞,避免了植株出现嵌合体;-在细胞培养系统中,诱变剂可较均匀地接触细胞,突变率高,选择机会多。 步骤诱变材料的选择自发变异细胞诱变突变体筛选突变体稳定性鉴定 (一)诱导起始材料的选择选择起始材料原则目标性状的可行性试验植物、细胞培养、技术水平适当的、细胞类型 (二)自发突变一般来讲,长期营养繁殖的植物、培养时间较长或继代次数多等,均容易出现较高的变异率。另外,培养类型中,原生质体、细胞、愈伤组织培养等所出现的变异频率要高于组织或器官培养的变异 (三)诱变物理诱变化学诱变转座子插入常用的化学诱变剂: - 烷化剂如DES,可改变DNA结构而引起突变;- 碱基类似物,核酸复制时,可掺入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中引起错配;- 移码诱变剂,如ICR化合物转座子插入诱变 (四)转座子插入诱变是近年来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起来的新的体细胞诱变方法。转座子既可直接将外源基因带入细胞内获得新性状,又可以独立插入通过其转座功能诱导变异。 (五)目前,使用较多的转座子体系是玉米的Ac/Ds系统。首先采用基因转化的方法将Ac/Ds 导入受体细胞,再通过体细胞培养或再生植株的自交或测交使Ac因子切除,由于转座子插入的随机性,即可在切除Ac的植株中筛选出不同变异。利用这一途径已在苜蓿、马铃薯、番茄、甘蓝等多种植物上获得可利用的体细胞变异植株。 (四)突变体选择直接筛选间接筛选直接选择 其方法是用一种含有特定物质的选择培养基,在此培养基上只有突变细胞能够生长,非突变细胞不能生长,从而直接筛选出突变性。 贾敬芬等以小麦幼胚愈伤组织为材料,在含有1.4%NaCl的N6培养基上直接筛选出小麦耐盐系。郑企成等曾将小麦“京花1号”花药经γ射线处理后,再经0.5NaCl培养基直接筛选出耐盐再生株系。 间接选择。间接选择是一种借助于与突变表现有关的性状作为选择指标的筛选方法。Dorffling等以羟脯氨酸(HYP)为选择剂,获得了耐HYP的体细胞变异系,其抗寒性比供体亲本增强,且能稳定遗传。林定波等将锦橙株心细胞愈伤组织的悬浮细胞经γ射线照射,然后在高浓度脯氨酸培养基中培养筛选,获得了抗寒体细胞变异愈伤组织,其再生植株抗寒性比供体植株提高2.4℃ (五)突变体稳定性鉴定突变细胞或组织鉴定。在正常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几次进行鉴定。突变植株鉴定。当代鉴定或自交后代鉴定 第二节影响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因素 一、供体植物—生理状态以分生组织为外植体的再生植株通常可以维持供体植物的典型性,体细胞变异频率很低。以分化组织为外植体的再生植株容易发生体细胞变异,其频率与分化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全球环境变化与中国国际环境

全球环境变化与中国国际环境合作 俞 海 【内容提要】在联合国环境署2007年对全球环境状况评估的基础上,本文总结描述了全球环境变化的发展特征和趋势,分析了中国在全球环境变化中的角色,提出中国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环境变化的关键利益攸关者;中国需要从全球视角审视国际和国内环境问题,着眼国际,落脚于解决国内问题;国际环境资源利益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利益的重要因素,中国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对环境资源要素利用有一个长期的全局性的统筹考虑与战略布局。在新的形势下,中国国际环境合作需要基本认识和战略上的转型。 【关键词】 全球环境变化 中国环境资源威胁 国际环境合作 【作者简介】 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国际环境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 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由于它自身的复杂性,及其对人类健康和安全、经济与社会发展、世界经济与政治秩序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不断加剧,全球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国际社会、学者和公众讨论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中国在参与和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所产生的自身环境问题对全球环境变化的贡献和影响受到广泛的关注、甚至质疑和批评,国际上的“中国环境资源威胁论”对国家的整体利益已经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状况如何、全球环境问题与中国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什么、新形势下中国国际环境合作如何来应对等是决策者和政策制定者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的目标是清楚地描述和总结当前全球环境变化和问题的发展特征和趋势,分析中国在全球环境问题

和变化中的角色,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国际环境合作的发展提出若干思考。 一、 全球环境问题的发展特征与未来趋势 根据联合国环境署(UNEP)的分类,全球环境问题可分为5大类:(1)大气系统,如气候变暖、臭氧层耗损、酸雨、大气棕色云等问题;(2)土地系统,如荒漠化、土地与森林退化等;(3)海洋和淡水系统,如海洋污染、水资源匮乏等;(4)化学品与废物,如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等;(5)生物多样性破坏。① 2007年联合国环境署(UNEP)发布了《全球环境展望-4》,对1987年以来20年间全球环境状况做了系统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2050年全球环境的可能状况以及政策取向。这是国际社会对全球范围内环境总体状况最权威的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判断。根据评估报告,全球环境问题发展有以下几个趋势和特征: (一)全球层次上环境总体状况恶化,环境问题地区及社会分布失衡加剧 尽管世界各国、相关组织和机构、各利益攸关者等通过制度、政策、技术、投资、能力建设以及国际合作等在解决上述环境问题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全球环境总体状况改善没有取得期望的结果,地球环境问题依然严重。总的态势是局部地区改善、全球总体恶化,全球环境变化的地理与社会分布失衡加剧。 过去20年间,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少数发达国家和地区随着经济增长,其环境压力逐渐减弱,但是大多数欠发达、发展中和转型国家和地区环境状况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恶化。这是因为全球化对经济要素如劳动、资本以及技术等重新配置的过程实质上是资源环境要素和环境问题重新配置和分布的过程。发达国家通过全球化,站在世界产品链和产业链的高端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吸取能源、食物、工业产品等,其环境改善是建立在牺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环境利益的基础之上,导致全球环境问题的地缘分布不平衡进一步加剧,对穷人和脆弱地区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①全球和区域环境战略课题组:“全球和区域环境战略”,国家环保总局政研中心国际环境政策研究所内部研究报告,2008年。

植物组织培养试题与答案集合版

植物组织培养练习题 1.植物组织培养:指要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将植物体的任何部分,或器官、或组织、或细胞,进行离体培养,使之发育形成完整植物体。所谓人工控制的条件,即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植物体的任何一部分是指根、茎、叶、花、果、实以及它们的组织切片和细胞。 2.愈伤组织培养:将外植体接种在人工培养基上,由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存在,而使其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通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株。 3.外植体: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各种接种材料,包括植物体的各种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等。 4.脱分化:一个已停止分裂的成熟细胞转变为分生状态,并形成未分化的愈伤组织的现象。 5、接种:把经过表面灭菌后的外植体切碎或分离出器官、组织、细胞,转放到无菌培养基上的全部操作过程。 6、褐变:外植体在培养过程中体内的多酚氧化酶被激活,使细胞里的酚类物质氧化成棕褐色的醌类物质,这种致死性的褐化物不但向外扩散使培养基逐渐变成褐色,而且还会抑制其他酶的活性,严重影响外植体的脱分化和器官分化,最后变褐而死亡的现象。 二填空 植物组织培养根据培养方式分为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 2、植物组织培养类型分为愈伤组织培养、器官培养、胚培养、细胞和 原生质体培养。 3、组织培养的主要应用领域有快速繁殖、脱毒、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和新 品种培育、单倍体育种、种质保存、遗传转化、次生代谢物的生产等几个方 面。 4、茎尖培养根据培养目的和取材大小可分为快速繁殖和脱毒培养两种类 型。 5、一般组织培养的几道工序如下:培养器皿的清洗、培养基的配制、分装和高 压灭菌;无菌操作——材料的表面灭菌和接种,培养;试管苗的驯化、移栽与 1 / 4 初期管理。 、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室设计时,其设计应包括洗涤室、准备室、灭菌室、无 6菌操作室、培养室、细胞学实验室、摄影室等分室,另加驯化室、温室和大 棚。、培养基的成分主要包括无机营养、氨基酸、有机附加物、维生素、糖、琼7。脂、激素、活性炭、PH、植物器官培养主要是指植物的

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

“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nternational Human Dimensions Programme on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IHDP),是对地球系统进行集成研究(the integrated study of the Earth System)的联合体——地球系统科学联盟(Earth System Science Partnership, ESSP)的4大全球环境变化计划之一.IHDP最初由国际社会科学联盟理事会(ISSC)于1990年发起,时称“人文因素计划”(Human Dimensions Programme, HDP)。1996年2月,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ICSU)联同ISSC成为项目的共同发起者,项目名称则由HDP演变为IHDP,秘书处设在德国波恩。 人文因素 全球环境变化(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GEC)是由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相互交织的系统驱动所造成的一系列陆地、海洋与大气的生物物理变化。 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人文因素(Human Dimensions on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HDGEC)研究阐明人类-自然耦合系统,探索个体与社会群体如何驱动局地、区域和全球尺度上发生的环境变化?这些变化的影响?如何减缓和响应这些变化? 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nternational Human Dimensions Programme on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IHDP)由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ICSU)与国际社会科学联盟理事会(ISSC)于1996年共同发起,是一个跨学科、非政府的国际科学计划。 IHDP与其它3项GEC计划,即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和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统称“地球系统科学联盟”(ESS-P)。各计划之间通过可持续性联合计划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IHDP侧重描述、分析和理解HDGEC,研究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全球环境变化的制度因素,人类安全,可持续性生产、消费系统,以及食物和水的问题、全球碳循环等重大问题。 IHDP计划围绕着3个主要目标开展、实施——科学研究、科研能力建设和国际化的科学网络。IHDP的研究需要全世界范围内各个学科的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合作。 目的 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很多方面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人类的直接活动已经改变了近50%的陆地表面,这给生物种类、土地结构和气候带来重大的影响。人类直接或间接使用的淡水资源已经超过总量的一半,很多地区的地下水资料也被迅速的耗尽。自从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一些重要的温室气体的浓度迅速上升,带来了地球气候潜在的变化。沿海、海岸线的生活环境迅速的改变,世界范围内的渔业生产正在衰竭。 全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都在研究这些变化的起因、结果以及可能引起的自然界的响应。显然,也只有依靠全世界的自然科学家(例如,生态学家、气候学家、海

动态血压报告解读

动态血压报告解读 钟栩1滕政杰2王纪3寇宗莉4蒙占权5卢玉俊6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科血压作为重要的生理参数之一,随着机体的生理节奏或外界环境的变化呈明显的波动性,这种现象称为血压的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 BPV。原发性高血压主要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力增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目前大量的研究发现,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有相关性(1)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BPM 可反映不同生理节律和外界环境时的血压变化,无测量者偏差及“白大衣”现象,可全面、详尽地观察一天中血压的动态变化(2,3)。因 此,采用动态血压检测技术可较好地反映血压的变异性,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临床常用的ABPM参数有平均血压、夜间血压下降率、血压变异系数、血压负荷、动态脉压、趋势图、最高血压值、最低血压值、曲线下面积、动态心率、谷/ 峰值和平滑指数等。 一. 监测方法: 以美国Welch Allyn 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检测仪为例:袖带绑于受试者左上臂,自动充气测量收缩压、舒张压,并同时记录心率的变化。设08: 00- 23: 00 为日间,23:00 - 08: 00 为夜间。白昼为每15min、夜间每30min测量一次血压,监 测期间正常活动,每小时区间有效读数无缺漏,符合有效血压读数标准: 收缩压70- 260mmHg,舒张压40-150mmHg,脉压20-150mmH『。有效测量血压>90% ,排除心房颤动者。 二.动态血压正常参考标准: 根据最新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建议,“使用符合国际标准(BHS 和AAM)的检测仪,动态血压的国内正常参考标准:24小时平均值<130/80mmHg白昼平均值<135/85mmH,g 夜间平均值<120/70mmH,g 正常情况下,夜间血压值比白昼血压均值低10-20%”。目前动态血压的正常参考值全世界尚无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 三.分析参数及其临床意义: 1 .24h平均收缩压(24h- sBP)与舒张压(24h-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与舒张压( d-dBP) ;夜间平均收缩压( n-sBP) 。 2. 夜间血压下降率:夜间血压下降率可以判断昼夜血压变化状况。夜间血压下降率=(白

一全球环境变化的内容1

人类活动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 摘要:全球环境变化主要表现在全球变暖,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环境变化的负面影响,不仅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使局部地区甚至整个生物圈结构和功能失衡,导致全球环境进一步恶化。本文着重分析人类活动会引起环境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化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环境变化的内容; 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一全球环境变化的内容 全球环境变化(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GEC)是由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相互交织的系统驱动所造成的一系列陆地、海洋与大气的生物物理变化。由日益严重的全球环境变化问题,对地球系统进行集成研究(the integrated study of the Earth System)、旨在促进地球系统集成研究和变化研究以及利用这些变化进行全球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的联合体——地球系统科学联盟(Earth System Science Partnership, ESSP),由以下4大全球环境变化计划组成: (1)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orld Climate Research Programme, WCRP); (2) 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nternational Geosphere-Biosphere Programme, IGBP); (3) 国际全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nternational Human Dimensions Programme on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IHDP); (4) 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An International Programme of Biodiversity Science, DIVERSITAS). 二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 在人类早期的历史中,人口稀少,而且人类除了自己的人?力之外,所掌握的、控制与破坏自然的超人力量非常有限,因此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还非常有限,人类对地球系统的开发利用离自然的承载极限还相当远。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掌握的控制与影响地球系统的力量不

全球变化研究

中国大陆地区全球变化研究——基于CNKI数据 冯亮刘宁朱烨邱梦佳朱程周舟李翔超徐建胡其丹 江苏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徐州,221116

摘要:全球变化研究是当前国内外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利用CNKI全文数据库和引文数据库,对全球变化的研究论文进行了检索,对检索的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在研究全球变化的30多年中实现了多次突破,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现阶段的研究正在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全面化。随着研究的深入与拓展,全球变化研究的科研人员在增多,涉及的学科领域也越来越广,对跨学科综合研究的要求也变的越来越高。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兰州大学、中国气象局等国内主要机构与作者团队正在进行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东亚季风区海-陆-气相互作用及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变化影响的机理研究等的热点研究。 关键词:中国全球变化;重要突破;CNKI数据库;文献计量学;热点研究;生态系统

引言:全球环境问题的产生是由全球变化引起的。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变化(global change)研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学科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逐步形成了以研究全球环境变化为对象的一门新兴科学。 作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积极倡导者和参加者,中国科学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参与了全球变化科学重大国际计划的研究,并且实施了一批全球变化重大研究项目,为国际全球变化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我国在环境问题上的宏观决策、参与UNFCCC谈判等的国际合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为了准确而及时地掌握全球变化的研究动态,揭示该领域研究中最值得关注的作者、研究机构、有关项目等,本文对CNKI数据库中有关全球变化的文献进行了定量研究及分析。 1.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中国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NKI)的概念,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本研究利用CNKI以篇名为检索项,“全球变化”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检索范围为全部文献,时间跨度为1980—2013年,检索日期截止2008年10月12日。利用Excel对检索到得研究论文的计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分析 2.1全球变化研究论文的现状 从表1分析得,中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参与全球变化的科学研究。发文量在1990年取得第一次飞跃达到20篇以上,并开始逐年交替上升。在1997年已达致40篇以上,实现翻一番。2000--2010基本稳定在40篇左右,2010年、2012年两年再次飞跃达到接近60篇。中国在研究全球变化的30多年中实现了多次突破,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现阶段的研究正在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全面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