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古代史君主专制建立与加强

中国古代史君主专制建立与加强

中国古代史君主专制建立与加强
中国古代史君主专制建立与加强

初中中国古代史“君主专制的建立与加强” 的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

【课程简介】

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对初中历史课程中“君主专制的建立与加强”这一重要问题在学科知识上加深理解,掌握其内容要点,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策略。关于对学科知识的深层次理解,首先阐述了对“君主专制”概念的界定,以及君主专制问题在历史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其次是知识的拓展,介绍了学术界有关“专制”概念的争议、以及究竟应当如何理解“专制”二字的看法。关于核心内容分析与教学策略,以秦汉和明清两个时间段为重点,分别探讨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体制建立和加强的问题。秦朝是君主专制体制的建立时期,其建立并不是突然发生的,此前已有很长时期的制度和思想积累。从建立到稳定,又有一个秦汉之际从崩溃到重新调适的过程。此后君主专制的加强,也并不是直线式的,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都有具体的制度变化原因。

【学习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应当做到:

一、了解君主专制问题在初中历史教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二、了解学术界有关“专制”概念的争议。

三、理解“专制”并不意味着绝对不受制约。

四、了解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体制的制度和思想背景。

五、了解秦朝君主专制体制在制度设计和权力运作上的特点,及其与秦朝二世而亡的关系。

六、了解秦朝灭亡后君主专制体制的调适与稳定。

七、正确认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加强”的问题,避免机械化和绝对化的理解。

八、了解明清两朝君主专制强化的具体表现。

专题讲座

初中中国古代史“君主专制的建立与加强”的教学

研究

张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第一部分对学科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一、对“君主专制”的界定

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国家的发展从权组织结构和统治方式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夏、商、周三代,当时的国家建立在部族联合和分封制的基础之上,属于贵族君主制的形态,集权程度不高,管理比较松散。第二阶段从秦朝开始,直至清朝,其特点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官僚制统治,政权组织结构更加紧密,统治力度也大大加强了。如马端临所总结:“三代而上,天下非天子所得而私也。秦废封建,而始以天下奉一人也。”有学者形象地将这两个阶段比喻为中国古代国家的“ 1.0 版”和“ 2.0 版”。

上述中国古代国家发展的第二阶段,绵延两千余年之久,与皇帝制度的建立和废止相始终。君主专制是该阶段政治体制的一个主要特征,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基本特点。从广义上说,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君主终身制和世袭制,二是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三是君主高度集中的终极权力。其中,前两个方面是夏、商、周的贵族君主制乃至现代君主立宪制都具备的特征,第三个方面亦即权力因素才是理解君主专制的关键。《现代汉语词典》将“君主专制”解释为“君主独揽国家政权、不受任何限制的政治制度”,就是从权力角度进行界定的。但从中国古代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个解释还不算十分精确。所谓“不受限制”应当理解为国家政治体制中不存在与君权平行、对等、充分制度化和完全有效的制约权力,并不意味着君主绝对不受制约,可以随意地为所欲为。

二、“君主专制”问题在历史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国古代史部分的导言指出:“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明朝大力加强君主专制,一度出现强盛局面。”在相关的“课程内容”部分,要求“知道明朝的建立。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通过军机处的设置与文化专制措施,认识君主专制在清代的极端强化。”上述引文中使用的“专制主义”、“君主专制”、“皇帝专权”三个概念,涵义基本相同。如前文所言,在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是与皇帝制度相始终的,因此“君主专制”与“皇帝专权”大致同义,应该很容易理解。至于“专制主义”的核心词“专制”,本来涵盖较为广泛。如梁启超所概括:“ 专制者,一国中有制者,有被制者,制者全立于被制者之外,而专断以规定国家机关之行动者也。以其立于被制者之外而专断也,故谓之‘专'。以其规定国家机关之行动也,故谓之‘制'。”(《开明专制论》)从这个角度来讲,实施“专制”的既可以指君主,也可以指政府或统治集团。但在中国历史上,当将“专制”升华为“主义”,并与“中央集权”连用时,则“专制主义”特指君主专制,已经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认识。所谓“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亦即地方集权于中央,中央集权于君主,“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从制”(贾谊《新书·五美》)。这样的国家体制从秦朝延续到清朝,是学习和理解这两千年历史一把关键的钥匙,而君主专制又是其中的一项核心内容。《义务教育初中

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主要从这两千年历史的两端入手,将君主专制在秦朝的建立及其在明清两朝的强化作为教学要点,应当说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三、知识的更新与拓展

1 .“专制”概念是否可以使用

尽管人们已经习惯于使用“君主专制”或“专制主义”来界定自秦至清的君主制政体,但关于“专制”概念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专制”一词通常是指大臣、贵戚或宦官掌管本应属于君主的职权,并非用来描述君主,更不是指一种政治体制。而当代习惯使用的“专制”或“专制主义”概念,乃是晚清出现的新含义,是对西方政治学术语Despotism (英文)的翻译。它的词根 despot 源于希腊语,本意为“家长”或“(奴隶的)主人”,引申为专制君主。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开始,西方学者经常使用 despot 或 Despotism 来描述古代东方的君主制政体,强调古代东方君主的专横与暴虐,以及人民奴隶般的顺从。在欧洲的中世纪后期和近代早期,许多国家先后建立起集权的君主制度,取代了原来的等级君主制。这种集权的君主制度尽管与古代东方君主制(如中国的皇帝制度)颇为相似,但在西方学术语境中——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在内——却被冠以不同的概念。前者被称为 absolute monarchy 或 Absolutism ,即“绝对君主制”或“绝对主义”。后者则被称为 Despotism ,即“专制主义”。也就是说,“专制”或“专制主义”在西方政治学理论中是被用来特指东方的(有时使用一个更明确的称谓 Oriental despotism 即“东方专制主义”),带有一定的歧视色彩。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一些受到西学影响的中国知识分子如梁启超、严复、夏曾佑、孙中山、邹容等人才开始使用“专制”一词来概括帝制时代的中国政体,一直影响到今天。

由于以上原因,一些学者对中国古代“专制”论提出了质疑。甘怀真指出:“ 专制是一个外来的概念,……必须清楚认识到它的局限性。”“专制的概念被引进中国不是基于单纯的学术兴趣,而是现实的政治运动的需求。”侯旭东进一步认为:“ 秦至清的帝制时代的中国政体为专制政体、皇帝为专制皇帝的论断……并非科学研究的结果,而是亚里斯多德以来的西方人对东方的偏见。……这一说法实际未经充分的事实论证,不加反思地用它来认识帝制时代中国的统治机制只会妨碍研究的深入。”王绍光也抨击“专制”概念在中国历史研究领域是一种“词的霸权”,“在相当大程度上遮蔽了我们对古代中国以至于现代中国的想象”。

平心而论,上述质疑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完全成立。诚然,从君主集权的意义上来说,“专制”是一个外来概念。但它自晚清以来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和使用,却并非出于盲目和偶然。如姜鹏所反问:“这么多一流学者,在这么大的观念转变问题上,有如此一致的决断,如果毫无事实基础作为他们的认知前提,难道是他们集体认知失范?”“我们不否认,观念会局限人的视野,经常诱导人们有选择性地认知事实,但归根结底,观念本身是怎么产生的呢?是事实催生了观念,

还是观念催生了事实?”梁启超等人“比我们更深入那个体制”,“思想水平至少不亚于现代学者”,“他们的认知,会是跟中国的实情完全脱节的吗?”万昌华指出:“‘专制主义'、‘专制政体'……虽然是在晚清时才开始对译英文despotism 及 despot 的,但是,与之相对应的中国政治人物与思想家的此类政治主张,以及对中国秦代以来实行的君主专制政治制度的认识,其历史却是相当悠久的。”“尽管晚清时期人们在翻译外语与名词使用上有失误,但他们……在对事物的本质把握上却是正确的。”黄敏兰也指出:“中国人在西学到来之前就已经充分认识到君主专制的危害。虽然中国原有的民本思想与西方民主思想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明末清初思想家对皇权以及皇帝家天下的激烈批评,与后来人们的批评有着共同目标和共同语言。正因为前人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后人才能如此顺利地将政体学说及中国专制政体说发挥到人人皆知的地步。”

不可否认,从“正名”的角度考虑,在概括帝制时代的中国政体时,还有比“专制”更加合适的词汇。选择之一是由法家首先使用的“独制”。与“专制”主语多指大臣有别,“独制”的主语通常是君主,例如《管子·明法解》:“ 故明主之治天下也,……法政独制于主,而不从臣出。”《商君书·修权》:“权者,君之所独制也。”《韩非子·有度》:“故法省而不侵,独制四海之内。”李斯《论督责书》:“是故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曹元首《六代论》:“秦王独制其民,故倾危而莫救。”欧阳修《进拟御试应天以实不以文赋》:“而况富有四海之大,独制万民之上,一言之出兮,谁敢不从,百事责实兮,自然无旷。”此外,考虑到西方学者在“专制”一词用法上隐含的歧视东方色彩,直接使用西方专用的“绝对君主制”或“绝对主义”概念来代替东方的“君主专制”或“专制主义”,也是一个可以接受的选择。国外学术界一般认为,绝对君主制在形式上的特征主要有两点:首先,君主是世间的唯一法律来源。当然如果他破坏了上帝的法律或自然法,人们还保留着某些反抗的权利。其次,君主凭借着常备军和官僚机构进行统治。从欧洲近代历史来看,绝对君主制打破了中世纪等级制对中央权力的限制,力图实现中央政府对每一个臣民的直接统治。在确立中央政府绝对权威的同时,也把君主等同于国家,从而形成君主集权。以上内容用来形容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政体,其实也是很合适的。

但是,对于已经使用了一百余年的“专制”概念,我们固然可以进行一些正本清源的词义辨析,而如果胶柱鼓瑟,一定要用词义上更少争议但大家并不熟悉的“独制”或“绝对主义”取而代之,则似乎尚无必要。毕竟用“专制”一词来表述帝制时代君主掌控国家政权的政治体制,已经约定俗成,深入人心,不仅基本切合历史事实,在字面上也易于理解。如果说“封建”一词在近代的翻译和使用造成了比较严重的认识混乱,则“专制”基本上没有这样的问题。

与否定中国帝制时代“专制”特征的意见相对立,还有另外一种比较极端的看法,即“专制”特征并不限于帝制时代,同样适用于前帝制时代。例如葛荃认为春秋时代的政治特点就是“君主专制主义”,虽然此时的“君主专制主义尚属低级阶段”,但“君主专制主义政治的基本形态无疑已经形成”。谢维扬也主张“包括夏、商、周早期国家在内的古代中国国家制度的稳定的特征……始终是专制主义的”。这种意见对“专制”的理解比较宽泛,可供参考,但未免对前帝制时代和帝制时代政治体制的巨大差异重视不够。比较而言,还是采用传统的“帝制时代专制说”较为稳妥。

2. “专制”是否意味着绝对不受制约

“专制”一词之所以引起争议,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往往把“君主专制”机械地理解为君权绝对不受制约,然后发现这种情况与中国历史并不完全符合,因而对“专制”概念产生质疑。

18 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首先用“专制”来概括一种政体。他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说:“专制政体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已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晚清思想家严复将这句话简明地翻译为:“专制者,治以一君,而一切出于独行之己意。”这可以说是最有影响的“专制”定义。前引《现代汉语词典》将“君主专制”解释为“君主独揽国家政权、不受任何限制的政治制度”,应当就是由此引申出来的。在《论法的精神》书中的其他地方,孟德斯鸠对“专制”也进行了类似的描述。例如说:“在专制的国家里,政体的性质要求绝对服从。君主的意志一旦发出,便应确实发生效力。……绝无所谓调节、限制、和解、条件、等值、商谈、谏诤这些东西。”如果用上述对“专制”的理解来对照中国帝制时代的历史,则大约只有秦朝和以后王朝的个别暴君统治勉强称得上“专制”,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明显达不到“专制”的标准。

但是,孟德斯鸠也指出:他对包括“专制政体”在内各种政体的描述主要属于基本性质和原则,“应该如此”,实际情况会更为复杂。比孟德斯鸠生活年代稍晚的法国重农学派代表人物魁奈,就对专制政体进行了类型划分。他认为:专制君主有“合法的”和“为所欲为的或不合法的”两种类型,前者“执行法定绝对权力”,后者则“执政不论好坏,其政府都不受基本法则的保护”。他一方面承认“中国的君主独掌国家大权”,因此将其归入专制政体;另一方面却强调中国属于专制政体的合法类型,“中国的制度建立于明智和确定不移的法律之上,皇帝执行这些法律,而他自己也审慎地遵守这些法律”。他还专门论述了中国“皇帝的绝对权力受到制约”的问题。

不妨说孟德斯鸠和魁奈对专制政体的解释各有道理。孟德斯鸠总结了专制政体的“纯粹”形态或“理想类型( ideal-type )”,魁奈则对专制政体在现实中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了初步归纳。首先应当承认,“纯粹”或“理想”的专制权力在中外历史上都非常罕见。正如博登海默所指出,“历史上记载的大多数专制主义形式”都没有表现出“纯粹专制统治的一些极端特征”。佩里·安德森对西方近代绝对君主制的研究也表明,所谓绝对君主制并不“绝对”,没有一个西方君主享有不受约束的绝对统治权力,甚至可以说“所有君权都是有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抽象地揭示专制政体的“纯粹”或“理想”形态没有意义,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准确和深入地把握专制权力的本质。

只有认识到上述“专制”概念的两重性,才能准确地理解中国帝制时代君主专制统治的特征。张星久指出:

“ 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并非铁板一块,它实际上存在着两个层面、两种力量或两种功能……在制度的正面和制度的最初设计层面,表现出的是一种维持、强化君权的力量和倾向,这种力量或倾向力求突破一切束缚和一切障碍,顽强地展

现专制制度的本质特征;在制度的里面和制度的运行层面,又存在着一种调节、制约君权的力量与倾向,力求从‘体制内'约束君权的盲目扩张和非理性、随意性倾向,弥补君主在能力方面的不足。正是由于这两种功能、两种力量的不断摩擦冲突又不断磨合调适,形成了君主制度的现实存在与演变运动。……当然也要看到,这种自我调节功能只是君主专制制度运行过程中自然生成演化的结果,并非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君主主动选择创制的结果,因而其‘制度化'的程度毕竟不高,只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一定的限度下发挥作用,而且往往伴随着较高的‘摩擦成本',如统治集团内部激烈的冲突等,并不能从根本上克服其固有的内在矛盾。”

也就是说,“专制”尽管在在法理上不受制约,但在绝大多数的实际运行场合仍然会受到制约,不过这种制约不是平行、对等、充分制度化和完全有效的。佩里·安德森指出:西方近代绝对君主制受到双重制约,即受它支配的传统政治团体的存在以及支配它的无所不在的道德法规。中国的君主专制政体也大致类似,制约它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四方面:官僚机构、儒家思想、贵族政治残余和士大夫群体。它们在各个时期起作用的程度不同,但共同与君权扩展的趋势形成了一种彼此之间的“张力”。

第二部分核心内容分析与教学策略

一、君主专制的建立及其调适、稳定

君主专制体制建立于秦朝,稳定于汉朝,但在秦统一之前已经有一段时间的酝酿,从制度和思想两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资源。它从建立到稳定也出现了短暂的曲折。秦朝的君主专制相当接近于专制政体的“纯粹”或“理想”形态,几乎不受约束,然而统治效果却非常失败,二世而亡。汉朝在继承秦制的基础上充分吸取了秦朝速亡的历史教训,专制程度有明显收敛,与官僚机构、儒家思想等制约因素进行了比较成功的调适,从而使君主专制体制趋于稳定。

1 .君主专制建立的制度背景

夏商周三代的贵族君主制向秦朝君主专制的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战国时代就是其间的过渡。由春秋到战国。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昔日以等级分封制为基础的相对封闭的小型社会逐步演变为大型复杂社会,要求建立更加严密的管理体制。同时,兼并战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势,也要求各国实行君主集权,提高统治效率,改变政出多门的权力分散状态。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列国纷纷进行变法,各自建立起君主集权的官僚制政治形态,为秦朝君主专制体制的创立奠定了制度上的基础。具体表现是:居于行政位置上的不再是拥有封地的世袭领主贵族,而是由君主任命、领取俸禄、接受考核、可随时罢免的官吏。地方上普遍设立县(有的地方又设郡以统县),取代了过去贵族的封邑。封君通常只享有衣食租税之权,不能直接治民,而且很难长期世袭。君主通过成

文法和玺印、兵符等管理制度,将文武大权集中在自己手中,其政令可以通过县贯彻到基层。

2 .君主专制建立的思想背景

战国时期的不少学者对君主集权进行了理论探讨。如墨子提出“尚同”,要求所有人都要自下而上服从领导,直至“上同于天子”。商鞅强调令行禁止的法制建设,通过厉行法治达到国家至上、富国强兵的目的。韩非将商鞅的国家至上原则进一步发展为君主至上,极力拥护君主独裁。他认为:天下人无一例外地都是“挟自为心”的自私自利之徒,彼此皆“用计算之心以相待”,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以外再无其他原则可言。所以君主不能信任和依赖身边任何人,只能依靠权术来保卫自己。并且为君主设计了鼓励告密、设置特务、布置圈套、借刀杀人等一系列控驭臣下的阴谋手段。他还主张严格控制思想舆论,采取愚民政策。上述思想对秦朝的政治产生了巨大影响。

3 .秦朝的君主专制

秦朝开创了一类不同于夏商周的新型国家体制,“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我们称之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官僚制统治。君主专制主要表现在皇帝制度上。首先,皇帝在名号上高于过去的君主。为皇帝设置了一系列专用称谓,如自称“朕”,命令专称为“制”、“诏”,印章专称为“玺”等等。还建立了一套复杂的宮室、舆服、宗庙、陵寝、朝仪、避讳等制度,用以显示和维护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形象,“尊君卑臣”的色彩更为强化。其次,皇帝的权力通过中央集权的官僚系统输出并行使。彻底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形成朝廷统郡、郡统县的中央集权模式,县以下又有乡、里两级基层管理组织。中央官制以“三公”、“九卿”为主干,地方郡设守、尉,县设令(或长)、丞。国家权力自上而下延伸到社会底层,又自下而上逐级集中到皇帝手中。中央集权和官僚制成为君主专制的坚实基础。

秦朝的君主专制不仅制度完备,在权力运作上更是体现出盲目扩张的倾向。秦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上不闻过而日骄,下慑伏谩欺以取容。……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程),不中呈,不得休息”。秦二世认为“凡所为贵有天下者,得肆意极欲”,“群臣谏者,以为诽谤”,追求“荦然独行恣雎之心而莫之敢逆”的绝对专制效果,以“税民深者为明吏”,“杀人众者为忠臣”。这已经非常接近孟德斯鸠所概括专制政体的“纯粹”或“理想”形态。孟德斯鸠说:“路易斯安纳的野蛮人要果子的时候,便把树从根柢砍倒,采摘果实。这就是专制政体。”“专制政体的原则是恐怖。”“在专制的国家里……人的命运和牲畜一样,就是本能、服从与惩罚。”这些话用来形容秦朝都是十分贴切的。

4 .君主专制的调适与稳定

夏曾佑指出:“秦自始皇二十六年并天下,至二世三年而亡,凡十五年,时亦足矣,而古人之遗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术悉已创导。甚至专制政体之流弊,秦亦于

此匆匆十五年间,尽演出之。”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制度奠定了后代国家体制的基本结构,但其二世而亡的历史也充分体现出盲目追求专制极限会带来多么可怕的后果。代秦而立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成果,也吸取了它的教训,具体来说就是用“秦制”,不用“秦政”。沿袭君主专制制度,但在权力运作方面有较大收敛,协调了与官僚机构、功臣贵族集团、儒家士人等方面的关系,统治指导思想上也从专用法家理论逐步演变为儒表法里,“霸王道杂之”。经过这样的调适,君主专制体制才得以稳定下来,并且延续两千年之久。

二、怎样理解君主专制的“加强”

通常认为,在中国帝制时代的两千余年历史中,君主专制存在加强的趋势。这一说法大体上是可以接受的,但应当避免绝对化和机械化的理解。首先,“加强”并不单指君主专制在权力行使上的片面扩张,而是应当兼顾统治的成效,即在君主权力扩张的前提下能够保证政权的稳定和效能。如果君主权力片面扩张导致统治失衡,王朝崩溃,那么这种“加强”是没有意义的。其次,以朝代为单元来考察,明清两朝与前代王朝相比确实出现了君主专制加强的现象,但在以前各朝代,这种“加强”现象并不始终存在,也就是说,君主专制并不是一朝一朝直线“加强”的,其间有很多的曲折与反复。再次,在每个王朝单独的时间范围内,君主专制同样也不表现为直线“加强”状态。例如我们说明朝君主专制加强,是就明朝与前代王朝的比较而言,绝不意味着在明朝内部每个皇帝的专制程度也都比其前任更高。

1 .秦朝以后君主专制的一般状态

受法家思想影响,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在秦朝最初建立时,就相当接近于专制政体的“纯粹”或“理想”形态。假如我们将君主专制加强片面理解为君主权力的膨胀和不受约束,那么以后的王朝相比秦朝已经几乎没有“加强”的余地。事实上,以后王朝面临的任务是如何在保证君主高度集中的终极权力的前提下维护君主专制政权长久、稳定的统治。为此,必须认真协调与各种政治力量、社会力量的关系,在权力行使上容纳一定的合作、调节和制约因素。正如学者所指出:皇权在政治上的强大(也就是专制的“加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皇权的稳定和皇权的效能。“所谓皇权的稳定,是指在各种政治力量中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皇权能够有效地防止和镇压任何企图反抗、颠覆或者威胁皇权的异己势力。而皇权的效能,是指皇帝能够毫无阻隔地贯彻自己的意旨,并且作为最高权力载体,有能力指导和推动整个国家机器进行卓有成效的工作,发挥本身的政治功能。”追求稳定和效能,而不是盲目扩张个人权力、恣意妄为,这就是秦朝留给后世的经验教训。因此在秦以后的历代王朝,除去少数暴君(如隋炀帝)的统治时期外,像秦朝那样“纯粹”或“理想”的专制统治没有再出现过。官僚机构、儒家思想、贵族政治残余和士大夫群体等制约力量大多数时候能够发挥出程度不等的制约作用,约束专制皇权向“纯粹”或“理想”形态发展,有时甚至会让人怀疑“专制”是否还存在。具体而言,则在不同时期,君主专制的表现程度是很不一样的。不同的历史背景、政治形势,以及君主本人的不同性格,都会成为影响它的重要因素。

2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虽然如此,明清两朝的君主专制确实在整体上比前代加强了。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明太祖洪武十三年( 1380 )宰相的废除。宰相废除后,皇帝以国家元首的身份兼任官僚机构首脑之责,日理万机,疲于应付,不得不挑选一些官员承担秘书、顾问工作,辅佐理政,逐渐形成一个固定的秘书咨询机构,即内阁。但内阁始终没有获得法定的行政权力,最多只具有“准宰相”的性质,并非真正的宰相。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是“贤人政治”的体现,宰相选贤而任,统百官,总庶政,可以适度弥补君主专制的一些弊端,它的废除导致官僚机构对君主专制的调节机能大为削弱。在皇帝昏庸怠政的时候,宦官趁机窃取国柄,成为皇权的代理人,出现了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四大权阉”。而即使是号称“九千九百岁”的魏忠贤,在信任他的明熹宗死后也只能束手就缚,无法对皇权形成威胁,充分体现出明朝君主专制的稳定性。

与明朝皇帝往往昏庸怠政不同,清朝皇帝一直保持着大权独揽、勤于政事的传统,使得君主专制体制始终能够正常运作和充分发挥效能。秘密立储、奏折制、军机处等一系列新制度的出现,进一步保证了皇帝在重大决策上的个人意志不受外部环境影响而顺利贯彻。历代王朝反复摸索、调整的中央地方关系问题,也在君主专制强化的大前提下得到了比较完满的解决。文字狱的频繁出现和文化专制的发展,则使君主至高无上、生杀予夺的专制权威笼罩了思想文化领域。明朝的皇权经常通过廷杖、诏狱、特务侦缉等一系列“法外”手段震慑臣下,清朝皇权则完全可以通过合法和正常的途径达到相同目的。学者在研究清朝司法制度时指出:“清代皇帝对死刑案件的审断,绝少发生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君主任情生杀(随意杀人)的现象。与其说专制权力受到制约,不如说清代高度发展的专制权力已经制度化。”“清代的‘钦案',更加注意使之符合法定程序,这与专制权力的制度化、法律化是一致的。”正因如此,“明之廷杖虽酷,然正人被杖,天下以为至荣,终身被人倾慕。……清则君之处臣,必令天下颂为至圣,必令天下视被处者为至辱。”明朝士大夫在与皇权抗争时表现出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精神,“窜谪接踵,而来者愈多,死相枕藉,而赴蹈恐后”,“主威愈震而士气不衰,批鳞碎首者接踵而不可遏”。清朝士大夫则是“以帝王之是非为是非,帝以为罪人,无人敢道其非罪”。“出一言而盈廷称圣,发一令而四海讴歌。……趋跄谄胁,顾盼而皆然;免冠叩首,应声而即是。”与君主专制体制创立时的秦朝相比,我们可以看到,秦朝君主专制付出了牺牲稳定与效能的惨重代价,清朝君主专制却充分兼顾了稳定与效能。秦朝只是低水平的专制,清朝的专制则是高水平的。这才是君主专制“强化”的真正意义。

第三部分学生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建议

一、正确理解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关系

中央集权是指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君主专制是指君主和臣下的关系。君主专制是以中央集权为基础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央集权体制起到了维护国家统一和疆域稳定、提高行政效率的作用,基本应予肯定。

君主专制体制在许多场合也发挥了相同作用,其存在具有历史必然性,不应全盘否定。但就其主流而言,它常常成为阻碍社会进步,引发社会动乱的根本原因,其负面影响是主要的。

在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进程中,更应注意克服古代专制主义的种种潜在影响。

二、如何评价秦始皇

应当注意:①历史评价会因视角而变,②区分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

【司马迁】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

【李贽】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谭嗣同】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

【毛泽东】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 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孔子只说空话。几千年来,形式上是孔夫子,实际上是按秦始皇办事……

庆阳电大秋开放专科《简明中国古代史》期中测试题

庆阳电大2009秋开放专科《简明中国古代史》期中测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框内,否则不能得分。包括单选和双选,每题2分,共20分) 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是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代。神农、黄帝之后,又传数百年。当时中原地区部落联盟领袖尧年老,选择舜为继承人,四岳十二牧同意,尧传位给舜。舜老,用同样的办法传位给禹。这种职位禅让的办法仍是氏族公社选举制的传统,史称“禅让时代”。 2. 是吴王刘濞为首发动的一次同姓王联合的大叛乱。景帝时,采纳晁错建议削藩,引起诸侯王不满。刘濞联合其他六国诸侯其兵镇压中央政权。景帝妥协,捕杀晁错,以求退兵。但叛军继续进军,景帝只好命周亚夫等率军镇压。最后刘濞等人兵败,七国被废除。此后诸侯王国等于地方上的一个郡。平定七国之乱,和削弱诸侯王权力,在制度上基本解决了“郡国并行制的弊病,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3.为了查实应纳税和负担徭役的人口,隋政府下令州县管理大规模地检查户口,。即按户籍上登记的年龄和本人体貌核对,检查是否慌报。如有不实,保长等要办罪。通过检查,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处,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 4. 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西藏高原,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吐蕃政权。他向往中原文化,向唐求婚。唐太宗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他。从此奠定了吐蕃和唐朝长久密切往来的关系。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在加强唐蕃的政治联系,促进汉藏经济、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5. 清初在西南地区沿袭元、明以来的土司制度,即以少数民族的酋长世袭担任当地的土官。这种制度最大的弊病在于构成地方割据势力。为了加强中央的权力,消弭土司之患,自明朝以来,即开始改土归流,即把世袭的土官改为可以随时任免的流官,清朝也不断实行改土归流,但集中的、较大规模地改土归流是在雍正四年至九年

《简明中国古代史》平时作业(3)

《简明中国古代史》平时作业(3) 适用专业:普通专科、现代远程 一、填充题 1、公元581年,废周静帝自立,他就是隋文帝。 2、隋朝于公元年灭陈,统一中国。 3、617年,隋太原留守在太原起兵。后攻入长安,建立了唐朝。 4、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政变,杀兄弟,逼高祖李渊退位,史称。 5、李世民即位后,鼓励臣下直言极谏,其中以最为突出。 6、唐后期出现的,类似现代的汇票,是我国最早的汇兑制度。 7、唐代,日本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根据汉字创制了日文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 8、唐政府曾在广州设立,管理对外贸易。 9、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她改国号为。 10、古文运动是指唐代的一次文学运动,和是这一运动的旗手。 11、唐代石窟艺术又有发展,著名的石窟有敦煌的。 12、是隋末唐初著名的大医学家,世称“药王”。 13、隋唐时期发明了印刷术,现存最早的印刷品是,有图有文。 14、后唐河东节度史石敬塘以割让为条件,借助契丹兵力,灭后唐,建后晋。 15、公元960年,和其弟赵光义以及赵普等人策划,灭后周,建北宋,都于。 16、北宋时发行的纸币叫,是中国也是世界是最早的纸币。 17、南宋的都城原在应天府,后迁往。 18、南宋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三大商港是、和。 19、南宋“开禧北伐”失败后,与金订立。此后,宋、金之间再没有发生大的战争。 20、公元1206年,蒙古各部贵族共同推举为全蒙古的大汗,尊称。于是

出现了蒙古汗国。 二、选择题 1、隋炀帝时,曾三次发动对() A、高丽 B、日本 C、印度 D、波斯的战争。 2、隋朝的都城在() A、洛阳 B、长安 C、建康 D、扬州 3、在唐后期改革漕运、盐政,推行常平法的唐代著名理财家是() A、刘晏 B、杨炎 C、宇文融 D、戴胄 4、唐代占据今云南大部,四川、贵州一部的民族政权是() A、吐蕃 B、大理 C、南诏 D、回纥 5、建立渤海国的民族是() A、契丹 B、奚 C、黑水 D、粟末 6、唐文宗太和九年,朝官李训等人企图一举诱杀宦官集团,不料事泄,大批朝官反被宦官杀害。此事史称() A、夺门之变 B、二王八司马事件 C、甘露之变 D、靖难之变。 7、著有《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一书,在天竺学佛经十年的唐代高僧是() A、玄奘 B、义净 C、圆空 D、鉴真 8、唐代的“诗圣”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贺 9、在()时,开始设置史馆,专修前朝及本朝史。从此,官修史书成为制度。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隋炀帝 10《元和郡县图志》的作者是() A、杜佑 B、刘知己 C、玄奘 D、李吉甫 11、有“画圣”之称的是唐代大画家() A、阎立本 B、吴道子 C、王维 D、李思训 12、唐后期,最为流行的佛教宗派是() A、华严宗 B、禅宗 C、天台宗 D、法相宗 13、唐代文学中最有光彩的是() A、散文 B、小说 C、诗歌 D、传奇 14、五代十国时期,在北方和东北地区建立辽王朝的少数民族是()

简明中国古代史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1. 周平王迁都雒邑后的周,史称东周 2. 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是齐桓公- 3. 弭兵之盟的发起国是-宋国 4. 春秋时期修筑的水利工程是邗沟 5. 我国历史上“围魏救赵”的著名战例是-桂陵之战 6. 战国时期,在魏国进行改革并制定《法经》以维持社会秩序的是李悝 7. “三家分晋”的“三家”是指韩、赵、魏8. 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历史是《春秋》 9. 秦朝作为规范化文字推行于全国的是小篆 10. 秦在进军岭南时,为了转运粮饷,修筑了沟通了珠江和长江两大水系的灵渠 11. 南朝四个政权依次是宋齐梁陈12. 商朝的建立者是汤 13. 在牧野一战中大败而死的是-纣14. 西周朝的建立者是周武王 15. 我国现已发现的距今170万年的古人类化石是元谋人 16. 我国属于原始群前期的人类是-----北京人 17. 我国属于母系氏族公社初期的人类是-----山顶洞人 18. 原始群后期人类的婚姻形态属于--------. 血缘婚 19. 分布于长江下游地区的母系氏族繁荣时期的重要文化遗址是------. 河姆渡文化 20. 废除“禅让制”,确立王位世袭制的是------启 21. 在秦末农民大起义中,为推翻秦王朝统治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是------巨鹿之战 22. 曹操为解决军粮问题,招募流亡农民,实行---屯田制 23. 决定“天下三分”的重要战役是-------赤壁之战 24. 三国时期,开始实行“九品中正制选官制度的是--------曹丕 25. 灭吴,结束三国鼎立局面,使中国重归统一的是----司马炎 26. 西晋的诸侯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展开了长达16年的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27. 东晋时期,率军三次北伐的将领是--桓温 28. 稳定了东晋在南方的统治,使南北对峙局面长期延续的重要战役是----淝水之战 29. 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土地制度方面实行了------均田制 30. 北魏贾思勰撰写的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著作是------《齐民要术》 1. 隋文帝时期对中央机构进行了较大改革,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2. 开创了我国典章制度专史编撰方法的重要史书是---------------《通典》 3. 公元1004年北宋与辽议和,兄弟之国,宋每年给辽银十万绢20万匹。史称--澶渊之盟 4.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交子- 5. 1127年,金入东京掳宋徽宗、钦宗和后妃宗室、大臣等人北返,北宋亡。史称---靖康之变。 6. 西夏的建立者是--------李元昊- 7. 北宋王小波、李顺起义提出的口号是------均贫富- 8. 1141年宋金和约,宋向金称臣宋每年向金输银、绢各25万两史称---绍兴和议 9. 1271年,废弃“蒙古”国号,改国号为元的是----完颜阿骨打 10. 元代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 11. 元代官修的一部重要的农书是------《农桑辑要》 12. 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是在-------隋炀帝时期- 13. 元朝中央设立管理全国宗教事物和吐蕃政务的机构是-------宣政院, 14. 为管理澎湖和琉球(今台湾),元朝在澎湖设立-------巡检司 15. 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行政区划的一部分开始于-----元朝- 16. 王祯编撰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是--------《农书》 17. 《通鉴纪事本末》一书的作者是-------袁枢-- 18. 明代中央设大理寺、都察院、刑部合称--------三法司--- 19. 明代宦官王振挟持英宗亲征,结果兵败被俘,史称-----土木之变 20. 公元1619年,努尔哈赤与明发生了决定辽东形势的重要战役是----萨尔浒之战 21. 为根除宦官对皇权的干扰,清代设立了--内务府-尽收宦官之权. 22.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是在------乾隆时期23. 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北段是--------永济渠- 24. 火药发明于-----唐末25. 隋末农民大起义中河北起义军的领袖是--------窦建德- 26. 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统治的鼎盛时期,史称-------开元之治--

简明中国古代史平时作业2019版

简明中国古代史平时作业(1) 一- 填空题 1_原始群氏族公社2- 新石器3-原谋 170万4-手5-黄帝6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7-山顶洞8-半坡村遗址7-卜辞8-启前2070年 9商汤10 殷11-青铜铸造业司母戊鼎12-贝13汤刑 二-单项选择题 1-B 2-d 3-B 4-B 5-A 6-A 7-C 8-A 9- B 10-B 11- C 12-A 13- D 14- B 15-D 三-名词解释 1.元谋猿人元谋人是在云南元谋县发现的,是在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人类,距今约有一百七十万年了 2、北京人北京人是在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距今约有六十万至二十万年了。 3、国人暴动西周后期,社会经济发展较快,山林川泽有所开发。至厉王时,他把王畿以内的山林川泽收归王室控制,不许中小贵族利用,亦不准劳动人民进入樵采捕捞。 4、李悝改革选贤任能,赏罚严明李悝主张,要改变旧的“世卿世禄”制度,重要官职要选任有才能的人充当,优厚俸禄要奖给有功劳的人。还主张赏罚严明。魏国在战国前期所以成为最强大的国家,和李悝的改革是分不开的。 四-简答题 1.简述商代的文字基本情况商代已有文字,现在已发现的文字资料都是商代后期的遗物。主要保存在龟甲和牛肩胛骨上的,今人称之为甲骨文。因多为记录占卜之事,亦称卜辞。在少量铜器上亦铸有一些文字,称为铜器铭文。甲骨卜辞是商朝的国家档案 2.汉武帝为何改革财政?列举改革措施 汉武帝对匈奴连年进行战争,物资粮饷耗费严重,国家财政困难,但战争仍在进行。汉武帝为了扩大财政收入,支援战争需要,在桑弘羊的协助下,进行了大规模的财政改革。改革币制元狩五年,汉武帝下令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通行于全国;而且严禁各郡、国和私人仿铸。这种货币相当稳定,一直沿用到三国时期。总一盐铁汉武帝认为:许多大盐铁商家累万金,为非作歹,违法乱纪,从不支援国家之急。均输、平准均输法就是由国家在各地统一征购、运输货物,以谋取利益的政策。平准法就是由国家平抑物价的政策。使市面物价保持稳定。 五-问答题 1.试述青铜业制造的大致情况 (1)商代的青铜业有飞跃的发展,不但产量大,工艺水平也很高。仅在殷墟一地出土青铜礼器就有数千件之多。礼器以酒器为主,有爵、角、斝、盉、觥、卣、尊、壶、彝、罍、觚、觯等。 (2)商代青铜器的制作技术很高,尤其是礼器,造型美观,纹饰精巧,是水平极高的工艺品。兵器和工具大多质坚刃利,使用方便。 2.简述禹、启、汤、盘庚的主要事迹。 (1)舜举禹为他的继承人。禹即位,国号夏,都于阳城。 (2)夏桀统治时期,政治黑暗腐朽,诸侯互相攻伐。商汤乘机灭掉了一些亲夏的诸侯国,举兵西向伐夏。山东西部为中心,其势力所及,西到陕西西部,北到河北北部,南到湖北和湖南北部,东到海滨。 (3)盘庚迁殷商朝建立后,中原地区屡有洪水为灾,国都一再迁徒 简明中国古代史平时作业(2) 一- 填空题 1-770 洛邑2-编钟3-卫楚4-西门豹5-墨家 6-宋襄公7-<<诗经>> 8-管仲12-巨鹿之战10-五铢钱 11“丝绸之路”12-灵渠13-“郡县制”14-甘英15-小篆16-西域17张衡地动仪18-蔡伦二-单项选择题 1-A 2- D 3-C 4- C 5-C 6-B 7-A 8-C 9-D 10-C 11- B 12-D 13-C 14- D 15 D 16D 17A 18A 19B 20A 21D 22A 23A 24C 25A 26C 27D 28C 29C 30D 三-名词解释 1“五经”是《诗》、《书》、《易》、《礼》、《春秋》,这五部书是我国保存至今的最古的文献,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思想学术流派儒家的主要经典。

以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角度分析中国历史阶段特征

从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角度分析中国历史阶段特征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 一、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 (一)先秦时期:华夏族的形成和华夏文明的全面奠基 1、政治:(1)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2)从原始公有制到阶级和国家的产生;(3)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确立;(4)从分封制到县制、郡县制的产生,逐渐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1)农业在经济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开始确立,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形成;(2)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业兴盛起来,集政治、经济、商业和文化功能于一身的封建城市兴起;(3)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的重农抑商政策和观念开始形成。 3、思想文化:(1)现代汉字的前身甲骨文出现,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奠定了基础;(2)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儒、道、法等主要思想流派均已出现;(3)具有中华民族特点和底蕴的文学艺术(如《诗经》、《离骚》)和传统科技(如天文历法和中医学)起步奠基。 (二)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1、政治:(1)统一局面的形成(秦灭六国)和巩固(汉武帝大一统);(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和巩固(汉);(3)拓展疆域,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辖(如秦在越族地区设三郡、汉设西域都护)。 2、经济上:(1)社会生产力有较大提高,封建经济逐渐发展;统一度量衡、货币,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经济的交流;(2)重农抑商政策被作为封建王朝的基本国策,休养生息政策被作为封建王朝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重要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3)形成了严密的户籍制度,确立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3、思想文化:(1)实行文化专制,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以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和巩固统一的要求;(2)封建教育模式逐渐形成,创立了太学和形成了地方教育系统。(3)科技文化取得了许多领先世界的成就。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的长期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1、政治:(1)封建国家长期分裂,但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如西晋的短期统一,黄河流域的多次局部统一,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民族融合);(2)政权更替频繁;(3)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4)士族制度盛行,成为割据分裂的政治基础。 2、经济:(1)北方的经济几经破坏,几经恢复,延缓了发展的速度;(2)江南经济开发,开始赶上北方,南北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平衡;(3)士族庄园经济、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3、思想文化:(1)天文、地理、数学等科技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2)佛教盛行,佛教文化发展;(3)文学艺术成就突出。 (四)隋唐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 1、政治:(1)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疆域辽阔,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时间相对较长;(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3)进一步完善了选官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 2、经济:(1)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全面繁荣;(2)出现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工商业城市;(3)赋税制度出现大变革,两税法开始改变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3、思想文化(1)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兼收并蓄,科技成就世界领先;(2)教育

2017年电大简明中国古代史网上形考作业第一次-答案

1. 周平王迁都雒邑后的周,史称-------------- A. 东周 2. 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是------------- B. 齐桓公 3. 弭兵之盟的发起国是---------- A. 宋国 4. 春秋时期修筑的水利工程是----------------- A. 邗沟 5. 我国历史上“围魏救赵”的著名战例是--------------- D. 桂陵之战 6. 战国时期,在魏国进行改革并制定《法经》以维持社会秩序的是---------- A. 李悝 7. “三家分晋”的“三家”是指——— C. 韩、赵、魏 8. 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历史是---------- B. 《春秋》 9. 秦朝作为规范化文字推行于全国的是--------- D. 小篆 10. 秦在进军岭南时,为了转运粮饷,修筑了沟通了珠江和长江两大水系的------------。 C. 灵渠 11. 南朝四个政权依次是———— C. 宋齐梁陈 12. 商朝的建立者是------ C. 汤 13. 在牧野一战中大败而死的是--------- C. 纣

14. 西周朝的建立者是------- C. 周武王 15. 我国现已发现的距今170万年的古人类化石是------ D. 元谋人 16. 我国属于原始群前期的人类是----- A. 北京人 17. 我国属于母系氏族公社初期的人类是----- B. 山顶洞人 18. 原始群后期人类的婚姻形态属于-------- B. 血缘婚 19. 分布于长江下游地区的母系氏族繁荣时期的重要文化遗址是------- A. 河姆渡文化 20. 废除“禅让制”,确立王位世袭制的是------ A. 启 21. 在秦末农民大起义中,为推翻秦王朝统治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是-------- D. 巨鹿之战 22. 曹操为解决军粮问题,招募流亡农民,实行-----------------。 D. 屯田制 23. 决定“天下三分”的重要战役是--------------- B. 赤壁之战 24. 三国时期,开始实行“九品中正制选官制度的是-------- C. 曹丕 25. 灭吴,结束三国鼎立局面,使中国重归统一的是-------------- C. 司马炎 26. 西晋的诸侯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展开了长达16年的混战,史称------------。 C. 八王之乱 27. 东晋时期,率军三次北伐的将领是-----------. B. 桓温 28. 稳定了东晋在南方的统治,使南北对峙局面长期延续的重要战役是------------ A. 淝水之战

简明中国古代史形考作业1

《简明中国古代史》形考作业1 一、单选题: 1、据考古发现,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C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元谋人 D、金牛山人 2、北京人进化最快的部分是( D )。 A、大脑 B、头骨 C、下肢 D、手 3、据考古发现,我国境内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原始人是(D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 4、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农耕技术,他们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是(B )。 A、水稻和小麦 B、水稻和粟 C、小麦和粟 D、水稻和玉米 5、氏族的特点之一是(B)。 A 按贫富结合 B 按血缘关系结合 C 按性别结合 D 非血缘关系结合 6.原始社会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是在(D )。 A 母系氏族社会后期 B 父系氏族社会前期 C 父系氏族社会中期 D 父系氏族社会后期 7、我国远古时代有一位杰出的部落首领,带领百姓治理洪水,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是(D)。 A、黄帝 B、尧 C、舜 D、禹 8、传说及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有三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就是尧、舜、禹。那时首领产生的方式是( B )。 A、部落中的全体成员投票选举 B、禅让 C、前任首领确定 D、抽签决定 9、人们常说中华文明五千年。按照这一说法,我国的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 C )。 A、山顶洞人时期 B、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 C、炎帝和黄帝时期 D、尧舜禹时期 10、夏朝是我国第一个( C )国家。 A封建领主制B封建地主制C奴隶制D农奴制 11、商朝的建立者是( B )。 A、伊尹 B、成汤 C、盘庚 D、武丁 1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周朝开始的,其文字是( C )。 A、金文 B、篆书 C、甲骨文 D、隶书 13、商、周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C)。 A 陶文 B 甲骨文 C 金文 D 小篆 14、武王伐纣的性质属于( C )。 A 诸侯国之间的战争 B 平民和奴隶的反抗斗争 C 奴隶主贵族领导的推翻暴君的斗争 D 民族间的相互战争 15、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B)。 A、为了发展经济 B、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 C、为了打败商纣的军队 D、为了得到平民的支持

2016电大简明中国古代史网上作业答案第一次

2016电大简明中国古代史网上作业答案第一次 单选题 1、决定“天下三分”的重要战役是() A.淝水之战B.赤壁之战C.夷陵之战D.官渡之战 2、原始群后期人类的婚姻形态属于()A.乱婚时期B.血缘婚 C.对偶婚D.族外婚 3、北魏贾思勰撰写的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著作是()A.《农书》B.《农政全书》C.《齐民要术》D.《农桑辑要》 4、西周朝的建立者是()A.周文王B.周公C.周武王D.周平王 5、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历史是()A.《资治通鉴》B.《春秋》C.《史记》D.《汉书》 6、弭兵之盟的发起国是()A.宋国B.齐国C.晋国D.楚国 7、南朝四个政权依次是() A.宋梁齐陈B.宋陈齐梁C.宋齐梁陈D.陈宋齐梁 8、东晋时期,率军三次北伐的将领是()A.谢玄B.桓温C.祖逖D.谢安 9、分布于长江下游地区的母系氏族繁荣时期的重要文化遗址是()A.河姆渡文化B.仰韶文化 C.龙山文化D.大汶口文化 10、我国现已发现的距今170万年的古人类化石是() A.蓝田人 B.山顶洞人C.北京人D.元谋人 11、春秋时期修筑的水利工程是() A.邗沟B.都江堰C.郑国渠D.灵渠 12、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是()A.秦穆公B.齐桓公C.楚庄王D.宋襄公 13、我国属于母系氏族公社初期的人类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丁村人 D.长阳人 14、灭吴,结束三国鼎立局面,使中国重归统一的是()A.司马懿B.司马昭 C.司马炎D.司马睿 15、秦朝作为规范化文字推行于全国的是() A.金文B.楷书 C.隶书 D.小篆 16、废除“禅让制”,确立王位世袭制的是()A.启B.禹C.益 D.汤 17、“三家分晋”的“三家”是指() A.赵、魏、秦 B.齐、魏、赵C.韩、赵、魏D.楚、赵、燕 18、稳定了东晋在南方的统治,使南北对峙局面长期延续的重要战役是A.淝水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 D.夷陵之战 19、在牧野一战中大败而死的是()A.武王 B.桀C.纣D.幽王 20、我国属于原始群前期的人类是()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丁村人 D.长阳人 21、西晋的诸侯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展开了长达16年的混战,史称()A.七国之乱B.安史之乱C.八王之乱D.三藩之乱 22、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土地制度方面实行了()A.均田制 B.屯田制C.占田制 D.井田制 23、在秦末农民大起义中,为推翻秦王朝统治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是()A.长平之战B.马陵之战C.桂陵之战D.巨鹿之战 24、曹操为解决军粮问题,招募流亡农民,实行()A.占田制B.井田制C.均田制D.屯田制 25、我国历史上“围魏救赵”的著名战例是()A.城濮之战B.马陵之战C.长平之战D.桂陵之战 26、周平王迁都雒邑后的周,史称() A.东周B.后周C.北周D.西周 27、商朝的建立者是()A.契B.盘庚 C.汤D.纣 28、战国时期,在魏国进行改革并制定《法经》以维持社会秩序的是()A.李悝B.商鞅C.吴起D.申不害 29、三国时期,开始实行“九品中正制选官制度的是()A.曹操B.刘备C.曹丕D.孙权 30、秦在进军岭南时,为了转运粮饷,修筑了沟通了珠江和长江两大水系的() A.永济渠B.邗沟C.灵渠D.北渠 多选题 1、秦朝中央机构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为()A.丞相B.太尉C.御士大夫D.刺史 2、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役有() 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夷陵之战D.淝水之战 3、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的三长制。三长是()A.邻长B.保长C.里长D.党长 4、“三传”指的是() A.《春秋》B.《左传》C.《穀梁传》D.《公羊传》 5、西晋户调式的内容即()A.占田制B.户调制C.九品混通D.品官占田荫客制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梳理清晰版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梳理 ●注:政治包括社会形态、社会矛盾、制度建设、民族关系或中外关系、军事斗争和对外政策;经济包括经济形态、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动力、经济各个领域的表现、经济制度、政策;思想文化包括重大思想运动、教育、科技、文艺等,以下问题同上。 总特征: 政治:奴隶社会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手工业、商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思想文化:儒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古代科技文化世界领先 对外关系: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先秦(商周) 一、先秦时期: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时期((前2070年—前221年))阶段特征:先秦是指我国秦统一以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经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生产力不断进步,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确立;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 ㈠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具体史实】 1.政治上: 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 西周确立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奴隶社会强盛。,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占卜)、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经济上: 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变化。石器助耕,青铜器在农业很少使用;简单协作;(1)农业:实行井田制;耕作方式:青铜中耕但仍以石器锄耕为主;大禹治水;

(2)手工业:商朝已有织机,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妇工;以“青铜冶炼”为主的官营手工业产生,青铜时代(代表礼制、权力和秩序);陶向瓷过渡; (3)商业: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出现;工商食官; 3、文化上: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在古代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周朝金文;宫廷舞蹈;礼乐文化;《诗经》的内容;绘画:从萌芽走向成熟关键期;夏朝历法《夏小正》。 ㈡、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总特征】:政治: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分封制逐步瓦解,县制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经济:铁器牛耕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 思想:百家争鸣思想和科技繁荣,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具体史实】 1、政治: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割据争霸,分封制破坏;诸侯各国纷纷变法,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封建社会形成;选官制度:世官制 2、经济: 农业: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男耕女织的农耕经济(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农业技术:精耕细作;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使用;土地制度: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经济政策:商鞅变法确立重农抑商政策,奖耕织;兴修水利:都江堰、郑国渠; 手工业:商鞅变法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铁器的出现和推广;以冶铁业为主的私营手工业产生。陶向瓷过渡;出现钢剑;

简明中国古代史网上形考作业第二次-答案复习过程

1. 隋文帝时期对中央机构进行了较大改革,确立了-------------- A. 三公九卿制 B. 内朝 C. 内阁制 D. 三省六部制 2. 开创了我国典章制度专史编撰方法的重要史书是--------------- A. 《资治通鉴》 B. 《通典》 C. 《史通》 D. 《通志》 3. 公元1004年,北宋与辽双方议和,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纳给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史称--------------------- A. 绍兴和议 B. 海上之盟 C. 嘉定和议 D. 澶渊之盟 4.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 交子 B. 会子 C. 中统宝钞 D. 至元宝钞 5. 1127年,金军攻入东京后,掳宋徽宗、钦宗和后妃宗室、大臣等人北返,北宋亡。史称-------------。

B. 靖康之变 C. 土木之变 D. 夺门之变 6. 西夏的建立者是--------- A. 完颜阿骨打 B. 耶律阿保机 C. 李元昊 D. 铁木真 7. 北宋王小波、李顺起义提出的口号是---------------- A. 均平 B. 均贫富 C. 均田免粮 D. 等贵贱、均贫富 8. 1141年,宋金签订和约,宋向金称臣,宋每年向金输银、绢各二十五万两,史称------------------- A. 绍兴和议 B. 隆兴和议 C. 嘉定和议 D. 澶渊之盟 9. 1271年,废弃“蒙古”国号,改国号为元的是-----------。 A. 完颜阿骨打 B. 耶律阿保机 C. 忽必列 D. 成吉思汗 10. 元代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是-----------------

简明中国古代史

简明中国古代史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学生姓名:学生学号:分校班级: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编制 1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作业1一、填空题姓名:学号:得分:教师签名:1、当代教育被推到了历史大舞台的前沿,必须造就一大批适应主潮、具有知识结构的高素质教师。2、我们所说的“社会”,就是。 3、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第三阶段,是从进入世纪开始的。 4、关于的知识是体现人类最高智慧的知识。 5、是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产生的源泉和动力。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 6、一部人文社会科学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人文社会科学逐步满足

需要的历史。7、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它既是人对于世界的,又是对于世界的。也就是说,科学既是对人对世界的,又是人认识世界的一种。8、所谓管理,从根本上说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最主要是和。9、决策科学是一门专门研究有关、和的科学。10、现代咨询是以和严格的为依据的。 2 二、选择题1、新兴的决策科学兴起于20世纪 A 理论 B 实践 C 社会环境D人的素质3、列宁认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项最困难、也是一项最能收效的任务是 C 社会管理 D 发展生产))阶级斗争 B 教育改革4、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开始以分门别类的面目出现的时间是5、下列学科中没有明显阶级倾向的是 A 军事学 B 文艺学 C 人文地理学 D 历史学7、研究人类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活

动的学科是 A 管理学 B 经济学 C 法学 D 政治学8、要科学地解释人的本质,就必须 A 用人的道德观念去解释 B 用人的感性欲望去解释 C 用人的社会存在去解释 D 用人的理性认识活动去解释9、文艺心理学、历史语言学等学科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中的 A 一级学科 B 二级学科 C 三级学科 D 交叉学科10、人类耕种技术体系形成的时间,迄今约为3 A 10000年前B 5000年前 C 3000年前 D 1000年前三、名词解释1、两大科学部类2、人文科学3、人文社会科学4、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识功能5、人文社会科学的经济建设功能4 四、简答题1、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化建设功能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2、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何共同点?3、为什么在谈论“人文社会科学部分学科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时,一定要区分种种不同的情

2017年电大《简明中国古代史》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简明中国古代史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第1、2章) 一、填空题 1、原始社会分为两个时期,就是_原始群___时期和_氏族公社___时期。 2、原始社会也叫石器时代。使用比较粗糙的打制石器的阶段叫_旧石器__时代使用磨制石器的阶段叫_新石器__时代。 3、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是_云南(元谋)__人,距今约有_170万__年。 4、原始群后期最有代表性的人类化石是发现于山西襄汾的_丁村_人。 5、夏朝是夏族首领_夏启__建立的,时间约在_ 21世纪__。 6、禹___死后,其子_启__杀掉益而夺得王位,从此,废除了_禅让__制,确立了_王位世袭__制。 7、商朝在_盘庚__位时,由奄迁到__殷_,从此定居下来。 8、商代最主要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手工业是_青铜器__。最有代表性的青铜器是_司母戊鼎_。 二、选择题 1、北京人距今约有( D )。 A、 170万年 B 、80至60万年 C 、10万年 D 、70至20万年 2、北京人进化最快的部分是( B )。 A 、大脑 B 、手 C 、下肢D、头骨。 3、据专家考证,最早在( D )时,大约已经知道用火了。 A、元谋人 B 、北京人 C 、蓝田人 D 、河套人 4、夏朝是我国第一个( C )国家。 A 、封建领主制B、封建地主制 C 、奴隶制D、农奴制 5、商代的农业奴隶叫( A )。 A、众人 B、仆 C、奚 D、臣 三、名词解释 1、山顶洞人

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属晚期智人。1930年发现于北京房山县周口店龙骨山,以后经过数次发掘,发现了人类化石和一些文化遗物,时代为距今约1.8 万年。人类化石共八个个体,既有婴儿,也有少年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体质特徵已接近现代人,脑量也达到1300-1500毫升,与现代人相一致。石器有砍斫器,加工方法与北京人相同。但骨角器中的骨针是我国最早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缝纫工具。有的骨针直径只有3.3毫米,上面钻出细孔,技术已相当先进。此外,山顶洞人还出现了墓葬。在三具完整的人头骨和一些躯干骨周围,发现有散布的赤铁矿粉末和一些随葬品。这些装饰品和墓葬的出现,说明山顶洞人已经有了审美观念和宗教信仰。 2、禅让时代:尧、舜、禹时期实行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叫作“禅让制”,这一时期史称“禅让时代”。 3、盘庚 4、甲骨文: 商朝的文字。19世纪末,在殷墟中发现了一种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它的内容多为占卜文辞,反映了商朝后半期的宗教、经济、政治、军事、天文历法等情况,是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四、简答题 1、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的主要特征各是什么? 母系氏族公社:①世系按母亲的血缘计算。②妇女在生产、生活中起主导作用,她们既是生活的组织者,又是氏族的管理者。③财产属公社所有,没有贵贱贫富之分,没有阶级区别。④具有共同的居住区。 父系氏族公社基本特征 (1)婚姻形态上的一夫一妻制 (2)以父亲的血统确定氏族关系 (3)父亲在生产生活中起主导作用 (4)后期出现贫富分化和私有财产

2020年春季国家开放大学《简明中国古代史》形考任务答案

2020年春季国家开放大学《简明中国古代史》 形考任务答案 1 题目1 未回答 满分2.00 标记题目 题干 【判断题】刘邦在创建西汉王朝时,就大刀阔斧改革政治制度,以建立他的统治。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2 未回答 满分2.00 标记题目 题干 【判断题】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各国改革中最彻底的改革。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3 未回答 满分3.00 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题】乾隆时组织人力修撰了中国最大的一部丛书是() 选择一项: A. 《清实录》 B. 《古今图书集成》 C. 《四库全书》 D. 《永乐大典》 反馈 正确答案是:《四库全书》 题目4

未回答 满分3.00 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题】著有《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一书,在天竺学佛经十年的唐代高僧是() 选择一项: A. 玄奘 B. 鉴真 C. 圆空 D. 义净 反馈 正确答案是:玄奘 题目5 未回答 满分3.00 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题】宰相制与三省制被废于() 选择一项: A. 清 B. 元 C. 宋 D. 明 反馈 正确答案是:明 题目6 未回答 满分2.00 标记题目 题干 【判断题】夏朝最有代表性的手工业是青铜手工业。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7 未回答 满分2.00 标记题目 题干 【判断题】淝水之战是西晋抗击前秦南侵的重要胜利,胜利的主要原因在于前秦内部民族复杂,矛盾严重,而西晋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有所缓和,上下同心。 选择一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8 未回答 满分8.00 标记题目 题干 【匹配题】请选择符合相应称号的大家: 魏晋南北朝时期被人尊为“书圣”的是()答案1 有“画圣”之称的是唐代大画家()答案2 唐代的“诗圣”是()答案3 反馈 正确答案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被人尊为“书圣”的是() → 王羲之, 有“画圣”之称的是唐代大画家()→ 吴道子, 唐代的“诗圣”是()→ 杜甫 题目9 未回答 满分2.00 标记题目 题干 【判断题】《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0 未回答 满分3.00 标记题目 题干 【单选题】北周时,发动对佛、道二教的打击,强制三百余万僧尼还欲的是() 选择一项: A. 宇文邕 B. 宇文觉 C. 宇文泰 D. 宇文护 反馈 正确答案是:宇文邕 题目11 未回答 满分9.00 标记题目

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或史实归纳

通史复习资料—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或史实归纳 1、请按顺序写出我们经常说的五种社会形态,其中中国古代史包括哪几种社会形态? 原始社会(采集文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农耕文明)——资本主义社会(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会主义社会 中国古代史: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2、我们教材所说的中国早期国家包括哪几个?其中在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有哪些特征或史实?(注:政治包括社会形态、制度建设、民族关系或中外关系、军事斗争;经济包括经济形态、劳动工具改进、经济各个领域的表现、经济制度、政策;思想文化包括重大思想运动、教育、科技、文艺等,以下问题同上。) 包括:夏、商、周 政治: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政治实行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占卜)、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经济: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变化。商朝青铜器制造业发达,少量用于农业生产, (1)农业:实行井田制;耕作方式:青铜中耕但仍以石器锄耕为主;大禹治水; (2)手工业:甲骨文祭祀蚕神;妇工;青铜时代(代表礼制、权力和秩序);陶向瓷过渡; (3)商业: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出现;工商食官; 思想: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在古代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最早文字甲古文、金文;宫廷舞蹈;礼乐文化;《诗经》的内容;绘画:从萌芽走向成熟关键期; 3、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大动荡、大变革时期,请概括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的特征或史实? 总特征:政治: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分封制逐步瓦解,县制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经济: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 思想:思想和科技繁荣,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具体表现: 政治:社会大动荡、大变革;诸侯争霸,实现局部统一和民族逐渐融合;奴隶社会瓦解,奴隶制日益崩溃,分封制逐步瓦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封建社会形成;韩非子提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符合封建统治者建立中央集权地需要;诸侯各国纷纷变法,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维护和巩固了封建经济基础;选官制度:世官制 经济:农业: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封建经济形成和初步发展;男耕女织的农耕经济(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典型特点;农业技术特点:精耕细作;土地制 度:井田制瓦解,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经济政策:商鞅变法确立重农抑商政策,奖耕 织;兴修水利:都江堰、郑国渠; 手工业:商鞅变法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铁器的出现和推广;陶向瓷过渡;出现钢剑; 商业:私商出现,打破“工商食官”局面;市井、商业都会形成; 思想:思想和科技繁荣,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1)思想百家争鸣,出现儒、道、墨、法等学派;法家思想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成为各国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2)学术下移;教育打破学在官府局面,私学兴起,学在民间; (3)天文、历法、医学、等科学技术和文艺有了发展。科技:天文《甘石星经》;医学《黄帝内经》; 战国司南,有关火药知识的记载文字:大篆;文学《诗经》,楚辞与屈原;绘画:壁画,战国绘画从萌芽走向成熟。 4、秦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请按顺序写出封建 社会都经历了哪些重要的王朝?

《简明中国古代史》形成性作业一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2分) 1、原始社会分为两个时期,就是__________时期和 __________时期。 2、原始社会也叫石器时代,使用比较粗糙的打制石器的阶段叫__________,使用磨制石器的阶段叫__________。 3、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是__________,距今约有__________ 年。 4、北京猿人身体各部委发展不平衡,其中__________发展最快。 5、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最著名的部落联盟是神农和__________。 6、氏族公社的历史共分两个阶段,即 __________ 阶段和 __________阶段。 7、母系氏族公社初期的代表性人类化石有北京的__________。 8、今陕西西安市的__________是母系氏族公社发展、繁荣时期仰韶文化最著名的遗址。 9、商代的而文字主要是甲骨文,也叫__________。 10、夏朝是夏族首领__________建立的,时间约在公元前2070年。 11、夏朝末代国君__________暴虐无道,被商族首领__________率兵打败,放逐而死。 12、商朝在__________位时,由奄迁到__________,从此定居下来。 13、商代最主要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手工业是__________,最有代表性的青铜器是 __________。 14、商代的货币叫做__________,以十枚为一朋。 15、商代有__________ ,是商代的成文法,起刑法十分残酷。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1、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人类的婚姻形态是()。 A、杂交 B、族外婚 C、对偶婚 D、血缘婚

最新简明中国古代史答案

一、单选题: 1、据考古发现,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C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元谋人 D、金牛山人 2、据考古发现,我国境内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原始人是( D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 3、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农耕技术,他们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B )。 A、水稻和小麦 B、水稻和粟 C、小麦和粟 D、水稻和玉米 4、氏族的特点之一是( B )。 A、按贫富结合 B、按血缘关系结合 C、按性别结 合D、非血缘关系结合 5.原始社会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是在( D )。 A、母系氏族社会后期 B、父系氏族社会前期 C、父系氏族社会中期 D、父系氏族社会后期 6、传说及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有三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就是尧、舜、禹。那时首领产生的方式是( B )。 A、部落中的全体成员投票选举 B、禅让 C、前任首领确定 D、抽签决定 7、人们常说中华文明五千年。按照这一说法,我国的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 C )。 A、山顶洞人时期 B、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 C、炎帝和黄帝时期 D、尧舜禹时期 8、夏朝是我国第一个( C )国家。 A、封建领主制 B、封建地主制 C、奴隶制 D、农奴制 9、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其文字是( C )。

A、金文 B、篆书 C、甲骨 文D、隶书 10、武王伐纣的性质属于( C )。 A、诸侯国之间的战争 B、平民和奴隶的反抗斗争 C、奴隶主贵族领导的推翻暴君的斗争 D、民族间的相互战争 二、多选题 1、以下属于北京人生活,生产特征的是(ABCD )。 A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前B使用打制石器 C 使用天然火 D 过群居 生活 2、我国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典型代表是六七千年前的(CD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3、母系氏族公社的主要特征是(ABCD )。 A、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占有显著地位; B、实行族外婚,按母亲血缘确定亲属关系;财产由母系继承; C、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消费; D、财产归氏族成员集体所有。 4、父系氏族公社的主要特征是(ABCD )。 A、男子在生产生活中占据显著地位; B、实行一夫一妻制,按父亲的血缘确定亲属关系;财产由父系继承; C、生产单位由集体耕作相家庭化转变; D、产品出现剩余,氏族内部逐渐出现贫富分化,私有制形成。 5、火的使用,对人类发展的意义有(ABCD )。 A、用火烧烤食物,使人的体质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B、用火驱赶野兽; C、用火照明、防寒取暖; D、扩大了生活领域,增强了适应自然的能力。 三、判断改正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