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最新教育文档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最新教育文档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最新教育文档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最新教育文档

20 世纪 80年代至 90年代中期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我国开始在经 济和社会诸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与之相适应, 我国高等教 育从 20 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中期也进入了改革和发展的新时 期,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为以后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体制保 证。到今天,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与当年的体制改革是分不 开的。本文将对这一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行回顾, 以期 能为现在和未来的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20 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中期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回顾

20世纪 80 年代到 90年代中期,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是

逐步展开和深化的,根据改革的特点、重点以及深度和广度,可 以把这一时期的改革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下面对这三个阶段的 改革分别进行阐述。

1、改革尝试阶段 (1980 年至 1984 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国家开始对高等教育进行有步骤

实行国家统一招生和毕业生全部由国家统一无偿分配的制度。 地调整。 1979 年 9 月 18 日,

中共中央批转教育部党组《关于建 议重新颁发的报告》。在管理体制上,逐步恢复了“

中央统一领 导, 中央和省、 市、自治区两级管理”的体制。 在招生和就业上,

投资方面,政府是唯一的投资主体。在高校的隶属关系上,实行条

块分割的管理体制。 由此,形成了高等教育条块分割和国家包揽 办学、政府直接管理高校的体制。 这种管理体制在保证高等学校

的投资、有计划地进行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步显现出来。 主要表现为, 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多, 包得过死, 使得高校缺乏应有的自主权。 在这种情况下, 高校开始呼吁要扩 大办学自主权。其突出标志是: 1979 年 12 月 6 日《人民日报》 发表的苏步青、李国豪、刘佛年等几位著名大学校长、书记关于

给高校一点自主权》 的呼吁。 这份呼吁在高教界引起了强烈反 响和热烈讨论, 为推动我国高教管理体制改革起了重要作用。 此 后各高校开始了“扩大自主权”的改革。 但是,由于受当时种种 条件的限制,这一阶段的改革,只是处于尝试阶段,其力度及所 涉及的范围都比较小。

2、全面改革阶段 (1985 年至 1991 年)

随着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我国高

了全面改革时期。 管理体制改革方面,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决定》 赋予了高校有权招收自费生、 委培生, 有权调整专业服务方向等 六个方面的自主权; 政府职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转变, 即政府由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

这种体制的不足逐 等教育体制的弊端就更加凸显出来。 为此,

1985 年中共中央颁 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决定》的颁布拉开了新时

期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序幕。 此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进人

控制模式逐渐向监督模式转变;扩大了地方管理高校的权力和责任等。

办学体制改革上,主要是改革单一的政府办学模式,具体表现是,掀起中心城市举办高校的热潮、民办高校开始创办并迅速崛起。中心城市办大学萌芽于20世纪70 年代末和80 年代初,到80 年代中期以后,许多城市,特别是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心城

市,出现了办大学的热潮。到1991 年,我国中心城市举办的高往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办学的模式,形成了新的中央、省、中心城市三级办学的体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由于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及其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得民办高校的出现与发展有了赖以生存的客观基础。从1983 年开始,我国第一批民办高校开始招生,到1986 年底,全国已有民办高校370所,至1991年底,全国民办高校的数量增加到450 所。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突破了单一政府办学的体制。

校已达到全国高校总数的30%左右。中心城市办学,突破了以投资体制改革上,改变我国高等教育单纯依靠政府拨款的单一投资体制,改革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由少量自费“试点”,到“双轨并存” (既有自费,又有公费),到“收费制”基本确立;兴办校办产业;接受捐赠,允许私人依法办学。经过改革,我国高校的投资渠道得以拓展,高等教育经费全部由国家包下来的状况逐渐得到改变。据世界银行调查,1990 年代初,在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中,学校创收收入占学校经费总收入的比

重呈上升趋势,1990年为12.3 %,1991年为13.1 %,1992年

为18.2 %。学费收入也逐年增长,而政府拨款比例呈下降趋势,

1990年为87.7 %,1991 年为86.9 %,1992 年为

81.8 %。

招生改革方面,实行国家计划招生、用人单位委托培养和招收少量自费生三种形式,后两种形式称为调节性招生

作为计划,国家任务招生计划的重要补充。这项改革对当时

适应经济体制改革需要,为社会培养更多人才以及为高等教育

招生体制的完全

并轨”奠定了基础。就业体制改革方面,对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内的合格毕业生,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本人选

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制度。委托招生的

毕业生按合同规定到委托单位工作,自费的毕业生,可以由学

校推荐就业,也可以自谋职业。

总之,这一阶段,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

进展,高校自主权得到扩大,多元办学体系初步形成;我国高

等教育单一由政府投资的状况逐渐得到改变;上大学全部由国家包下来的制度开始被打破。

3、深化改革阶段(1992 年至1997 年)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国家新的经济管理体制的

出台,高等教育体制方面仍然有许多不适应性,需要进一步深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

改革。1993 年2 月,

和发展纲要》。与《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相比较,《纲要》提出体制改革的目标更明确,政策措施更到位。纲要》是政府

推进高教体制改革的又一篇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一阶段,我国高教体制改革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和难点”。

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解决“条块分割”的弊端,为此提出了五种联合办学的形式,即共建、划转、合并、合作以及协作。

到1997 年末,全国实行不同形式共建的高校已经有100 所,进行各种形式合作办学的高校已达到288 所,全国有5000 多家企业和科研单位参与了217 所高校的办学与管理。由中央部委划转为地方管理的高校有8 所,通过合并使全国高校数由1994

年的1080 所变为1997 年的1020 所。与此相对应,普通高等学校在校本专科生的平均规模,从1990 年的1919 人增至3100 人,其中本科院校的平均规模已达到4807 人,生师比从1990年的

6.31 :1 增至10:1。

加快在办学体制上,进一步打破了国家包揽办学的旧格

局,了“建立以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办学的新格局”的步伐。形成了一个以公办高校为主,民办高校、民办公助、与境外合作办学等多种办学共存的办学格局。就民办高等教育来看,民办高校在1993 年有很大发展,到1994 年全国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增加到880 所,其中18 所获准有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资格。到1997 年,全国民办高校已发展到1274所,在校生200 多万人。

在投资体制改革上,进一步改变了单一依靠国家拨款的状

况,加快了“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新体制”的步伐,包括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大学生的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同时进步改革了对高等学校的财政拨款机制,着手探索变“按人头拨款”的办法为“教育基金制”,并针对不同层次和类别的高校,实行不同的拨款标准和拨款办法,以充分发挥拨款手段的宏观调控作用。从1991年至1997年,在我国教育经费的来源和支出构

成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逐年降低,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以及学费和杂费在逐年上升。

在招生制度改革上,由“双轨并存”逐步过渡到招生全部录取不公平日益明显,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国家教委从1994 年开始在46 所高校进行“并轨”试点,约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总数的10%,1995年试点院校增加到240 余所,招生数占近

并轨”。由于调节性计划招生的比例的大幅度增加,使得高考30%,1996 年又有161所学校实行招生“并轨”,占招生学校

总数的67%,到1997 年全国的普通高校全部完成“并轨”。招生制度的改革,进一步确立了大学生“缴费上学制度”。

在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方面,通过“供需见面和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 的过渡,进一步促进了毕业生“面向人才市场、自主择业新就业制度”的建立。

通过这一阶段的改革,我国高等教育条块分割的旧体制弊端得到一定程度的矫正,高等学校布局渐趋合理;在办学体制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