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亲友书第2课笔录

亲友书第2课笔录

《亲友书》第2课笔录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继续学习龙树菩萨所造的《亲友书》。

丁二、以意义而谦虚:

于大能仁之众教,王汝虽先已精通,

犹如石灰依月光,岂非较前更美妙?

“以意义而谦虚”,是针对于乐行王来讲,“于大能仁之众教”,对于大能仁释迦牟尼佛的众多教言,国王虽然先前已经精通了,但是就像石灰依靠月光的照耀一样,难道不是比以前更加美妙吗?

因为龙树菩萨在王宫中住了三年,期间也是广弘了佛法,给他教导了很多窍诀,所以龙树菩萨说以前虽然你已精通了释迦牟尼佛的很多教言,但是也不应该满足,还要继续去听闻,就像本来已经很白的石灰再加上月光的照耀会比以前还要美妙。“能仁”指释迦牟尼佛,对于释迦牟尼佛众多的教言,此处也有初善、中善、后善的讲法。在《随念三宝经》的《随念法经》中也是讲到“初善中善后善,义妙文巧,纯一圆满,清净鲜白”,这对法宝功德特点的赞叹,初善中善后善也是佛语特点的赞叹方式,初善有些地方指的是发心,最初的发心是贤善的。

作为一个佛弟子来讲,尤其是一个大乘的佛弟子,最初要发起为利众生愿成佛的善心,最初趣入佛法的动机很贤善,这是初善。中善是发了菩提心之后,开始累积福德和智慧两种资粮,中间集资的过程也是善法。后善就是通过资粮圆满之后成就了佛果,这时也是展开了广大无边的利众事业,叫做后善。

还有一种安立方式,初善是最初通过善知识等听闻佛法,因为了知了佛法异熟的缘故,压抑了内心粗重的烦恼,所以最初通过听闻了知法义叫做初善,中间通过思维的方式听闻了之后,必须要深入细致的去思维。通过听闻只能得到一个闻慧,这个闻慧比较肤浅,在我们的内心没办法扎根,然后闻慧对于微细的烦恼没有办法彻底遣除,因此必须要思维,思维的必要性就是缘已经听闻到的法义再再去思考。上师教导我们在听闻之后要下去看书、讨论、提问,都是通过思

维产生、讨论等方式来遣除疑惑,生起法义的定解,这就是中善。后善是通过修行有了定解之后,缘产生的定解再再去串习观修,这时内心就会获得证悟,或者体会、觉受,这方面就是讲到了后善,最后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成就殊胜的佛果功德,也有通过这方面来安立初善中善后善。

在这部论典的科判中也有初善中善后善,初善是名义,中善是论义,后善就是尾义,也有这样安立的方式。一般而言,前面的第一二种说法比较多,属于佛陀的圣教。国王以前虽然也听了一点,但还是应该进一步的听闻,实际上这样的意义,不单单是针对国王的教诫。如果内心完全调伏了烦恼,国王一定是一个标准的修行者,虽然是国王的身份,但是他的功德和出家人一模一样。一般国王或者世间上有地位的人,地位很高相对来讲也比较傲慢。他会觉得我是国王,也听了这么多法,还有必要再听吗?为了打消他傲慢的情绪,就说虽然你精通了佛法,但是还是要再再听闻。

本论不仅是对国王的教诲,用在我们身上仍然合适,也许我们曾经听过几年法,或者学习过一段时间。能不能因为自己曾经学习过一段时间,觉得我再也不需要学习了,会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呢?这个地方已经给我们讲了,对于已经精通了能仁佛教法的国王,龙树菩萨说你还要听闻,那我们只是听过几次,内心当中有没有精通法义都不好讲,依靠这一点认为我再也不需要学习了,这是不合理的。既然再再听闻,已经精通了法理的人,都还要再再去听受。何况针对我们这

些初学的人,以前听得本来就很少,为什么不发起勇猛心再再去听法呢?我们学习《经庄严论》等其他的论典中,曾经提到过三地菩萨证悟得很圆满,三地菩萨为了听法可以越过刀山火海。因为他们深深地了解听闻佛法是趣入佛法实相的无倒正因,所以会有这样的心态。

只有通过听闻佛法我们才能知道修行的方式,了知怎么趣入法界,千万不要说因为我已经听过了一次,或者学了几年,觉得没什么可听的,实际上有这种想法的人,就是需要再听的标志。在《大圆满前行》中,一位大德曾经教授我们,认为不需要学是更需要学的标志,认为不需要听是更需要听的标志,因此我们不要产生这样的傲慢。有时我们内心的傲慢,好像有一点基础,比如我曾经学习过几年,觉得有基础就可以傲慢,这些傲慢是没有根据的。虽然自己学习的很少,但是内心生起了不必要的傲慢,这样的傲慢心会阻止自己顺利修行佛法,就像前面所讲的一样,你不学习佛法,对佛法本身来讲,没有什么伤害,但是对自己的伤害非常大。从这方面来讲,虽然我们学习过一段时间的佛法,但是还要再再地学习。

乙二(中善论义)分二:一、宣说增上生与决定胜道之基础——信心;二、道之本体。

这里也有增上生和决定胜。按照《中观宝鬘论》的观点,“增上生许乐,定胜许解脱”,里面把增上生和决定胜二者之间的本体作了观察。通过有漏的善业增上获得快乐叫做增上生,决定胜是“定胜许解脱”,决定胜承许的是一种解脱道,没有在轮回的善趣中再再地

增上快乐,决定胜伏于种种的烦恼叫做决定胜。增上生和决定胜不仅在《中观宝鬘论》中再再的出现,而且在佛法中也是再再的出现,此处增上生与决定胜道的基础,换一句话来讲就是宣说获得善趣安乐和涅槃道的基础——信心,第二个是道之本体。

丙一(宣说增上生与决定胜道之基础——信心)分二:一、略说随念所信之对境——佛陀等六者;二、广述后三随念。

我们生起信心的对境是什么?“略说随念所生信心之对境”就是讲佛陀等六个对境,然后是对于后面的三个随念的对境进一步广述。

丁一、略说随念所信之对境——佛陀等六者:

如来殷切而告言:佛陀妙法与僧众,

施戒天尊六随念,各功德资常忆念。

佛陀在经典中殷切的告诉我们,对于佛陀、妙法、僧众、布施、持戒和天尊六种对境要经常性的随念。为什么呢?“各功德资”就是根据,讲到了应该恒常忆念恭敬。六种随念能够产生功德资粮的缘故,所以我们要再再的随念,随念佛乃至于天尊会再再产生功德的缘故,叫做各功德资,对此应该恒常的忆念。

佛陀告诉我们对于六种法进行随念,首先是佛陀、妙法和僧众,也就是我们平时讲的三宝,必须要再再随念。第一个,佛具足的功德。

我们要随念佛陀。佛陀具有什么样的功德呢?虽然佛陀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但是归摄起来,可以让我们大概地了知佛陀的功德,就是讲到佛陀能够任运自成的圆满自他二利。因为佛陀灭尽了相续中一切烦恼障和所知障的种子习气,断证二者都圆满了,所以自利圆满的缘故,他利也圆满了,佛陀对于自他二利能够任运的成办。

第二个,妙法具足的功德。一方面妙法是一个离欲的本体,真正来讲妙法就是证法和教法;一方面是妙法所摄,比如现在我们看到的《亲友书》,或者《金刚经》等等文字,叫做教法。证法是内心生起的种种功德,比如当我们得到了戒律、生起了一分信心,或者证悟了空性,内心都会有了一分证法。这个范围很广,可以通过教法和证法来描述妙法,也可以通过道谛和灭谛来描述,其中灭谛属于道谛的究竟,是一种不变无为、不生不灭的自性,妙法和灭谛是相应的,而道谛是通过各自各样的修法,然后获得灭谛的究竟境界,这就是妙法的自性。大家平时了知的比较多的,一提到法,就是法本,或者听法的法,这些只是法的一部分,真正来讲妙法的范围非常广。

第三个,必须要忆念僧众。僧众的范围也很广,具有大僧众、小僧众、凡夫僧、圣僧等等很多差别。一种是按照凡夫僧划分,四个比丘以上称为僧团,有些地方是小僧众,比如几个沙弥,乃至于在《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或者《毗奈耶经》中,也提到过很多居士的团体也可以称为僧众,小僧众的范围也有这样的安立方式。还有一种是圣僧,即一个一地以上的菩萨就能称之为僧众。这个地方所讲的僧众

主要是从圣僧的角度,一地以上的菩萨来安立的。

僧众具足什么功德呢?圣僧众具足智慧和解脱,智慧是他们相续中具有如所有智、尽所有智和个别自证的智慧,解脱是解脱烦恼障、所知障等下劣障。平时我们讲到佛陀相续中具足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已经息灭了烦恼障和所知障。为什么僧众的相续中也具足这些呢?佛陀息灭的障碍、证悟的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都是圆满的,而僧众证悟的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只是一部分,断除的烦恼障和所知障也是一部分。安立佛宝的时候,是通过圆满自他二利的角度,没有通过如所有智、尽所有智的侧面安立;安立僧众的时候,主要是具足殊胜的智慧和解脱功德。

作为一个佛弟子,对于佛法僧三宝的殊胜功德必须要通过学习来通达,比如我们已经皈依了三宝,或者对别人说自己是佛弟子,如果别人问你佛具足什么功德,你说佛的功德很大,但是我不知道他到底具有什么功德,或者说佛很慈祥,其实这是佛陀很小的一个功德。如果我们说自己是佛弟子,却不知道佛具足什么功德、三宝是什么、佛法僧具足什么样的功德。作为这样一问三不知的佛弟子,我们应该感到惭愧。虽然佛陀讲过这些问题,但是我们因为懒惰等原因,没有去了知所谓三宝到底是什么自性,作为一个佛弟子而言,的确非常羞愧。仅仅羞愧也没有用,在羞愧之后,我们还要去奋发,努力学习宣讲三宝功德的法义。比如《随念三宝经》的《随念佛经》中,讲到了很多的佛功德,《随念法经》中讲了很多正法的功德,《随念僧经》

中也讲了僧众主要的功德,还有《宝性论》的前面也讲了,佛陀、妙法、僧众分别具足八种功德,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我们了知所皈依的三宝是功德圆满的对境,这样自己的信心才能生起来。

如果只是泛泛地知道佛陀的神通不可思议,这种信心很粗糙。因为我们了知的对境的功德太少了,所以产生的信心只有一点点。对于三宝的功德能够全面了知,我们的信心也会全面生起;对于三宝的功德了知得越深,我们的信心也就越深;对三宝的功德了知得越广大,我们的信心也越广大;对于三宝的功德了知得越稳固,我们的信心也越稳固,不管谁想要动摇我们的信心都是不可能的,前面讲到信心是增上生和决定胜道之基础,所以我们不能失坏这个信心。想要不失坏信心,必须要去学习宣讲三宝功德的经论。

后面三种是“施戒天尊”,“施”是布施,“戒”是持戒,最后一个是“天尊”,就是说随念布施、随念持戒和随念天尊。第一个是随念布施,就是了知布施的功德、必要和利益,通过随念让我们对布施感兴趣,经常性地去寻找布施的对境。如果我们内心中有一个想布施的心念,在现在的社会当中,到处都可以找到让我们修布施的对境。

第二个是随念持戒,后面会讲到戒律是一切功德法的基础,因为有了持戒的功德,能够获得增上生和决定胜,所以一切功德的基础就是持戒。我们也要对于持戒经常随念。在没有受戒律之前,我们要学习戒律有这样那样的功德,实际上戒律的精神就是让我们止恶行

善,如果守持了戒律,能够有效制止恶业的生起,对没有修持的善法也可以修持。

在基础佛教中,佛陀也是告诉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修善和断恶属于佛法的核心。当我们了知了戒律的必要性,如果还没有受戒,就会请求善知识给我们传戒,有了戒律就会具有功德的基础;如果已经有了戒律,我们就要经常性随念,自己相续中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的戒律等等,对于戒律经常随念,可以保护我们的戒律;经常性忆念自己的戒律,也会得到很多善神和非人的保护,有这样的必要性。因为戒律的确能够帮助我们改善内心种种污浊的状态,所以很有必要随念戒律。

第三个是随念天尊,天尊有两种意思,第一种天尊是升天的意思,通过修善法升到天界中去;第二种天尊就是种种天神。为什么要随念天尊呢?因为天尊可以作为我们修行的见证者,比如在大庭广众中,人与人之间有一种互相督促的作用,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可以约束自己的身心,自己不会太出格。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觉得四周没有人,自己是不是就可以胡思乱想、随便造恶业呢?这时就很有必要去随念天尊。按照汉地古代的说法就是“举头三尺有神明”,古代的人认为自己的举头三尺就有神明,不敢随便想,不敢随便做。作为修行人来讲,我们也要如是了知,虽然肉眼看不到,但是整个世间有很多非人、天尊、护法,他们的智慧眼或者天眼、神通,可以看到很多隐蔽的东西,我们房间的墙壁根本挡不住他们的神通眼,通过这方面

的随念,我们独处时,也可以小心谨慎地去修持佛法。因为天尊让人敬重,所以有随念天尊的必要,各功德资常忆念的意思前面已经解释过了。

丁二(广述后三随念)分三:一、随念天尊;二、随念布施;

三、随念持戒。

戊一、随念天尊:

身语意门当常依,奉行十种善业道,

杜绝一切醇美酒,欢喜贤妙之维生。

这个颂词大概讲了三层意思,第一是让我们要行持十善业,第二是要我们要戒酒,第三是通过正命的方式来维生。

首先是我们身语意的三门应该经常依靠十种善业道而行持,然后是要杜绝一切醇美酒,以及必须要以欢喜贤妙的方式维生。有时我们看并没有讲到随念天尊的意思,而是通过升天的因来安立,或者为了引出这个果。升天的因是修十善,或者积功累德,行为端正的人死后可以升天,获得天界的果位,此处随念天尊就是通过宣讲因的方式来了知果位。前面讲了两种天尊的意思,一个方式是升到天界,在颂词中也是这样的,即通过因的善法来表示果位,还有另外一个方式,平时我们修持十善业道,或者随念天尊等等,因为有见证者天尊的缘故,所以我们也能把十善修得很好。

第一个,“身语意门当常依,奉行十种善业道”,“身语意门”为什么叫“门”呢?因为就像我们要进入一个房子,必须由门而入一样,所以我们种种的业都是通过身语意为门,通过身体、语言、意作为方便生起善道或者业道,身语意就称之为门。有了身语意就可以进入到或善或恶的意义当中去,叫做身语意门。我们的身体、语言和意应该经常性的依止十种善业道,在平时的修行过程中,修行者应该奉行的规范底线,就是不能逾越十种善业道。我们很清楚,十种善业道可以分为身三语四意三。身体有三种善业,第一种不杀生,第二种不偷盗或者不与取,第三种不邪淫;语言有四种善业,即不妄语、不恶口、不粗语、不绮语。不妄语是不说上人法妄语,或者讲一般的妄语;不两舌就是不挑拨离间别人正常的和合关系,比如师徒、父子、夫妻等很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粗语就是不恶口,不骂人,或者说讽刺别人的语言;不绮语是不说和解脱无关的很多引发贪嗔痴的语言。意的三种善业道就是不贪、不嗔或者无害心,以及生起正念,因为意的三种恶业是贪心、害心和邪见,所以我们要修持三种意的善业道反过来就可以了。

十种善业道能够对治十种不善,对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绮语、恶口、贪心、害心和邪见,就是说我们要不杀生乃至于不邪见,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是奉行特殊的十善业,非但不杀生还要放生、不偷盗还要布施等等,不单单不做这些恶业,而且还要奉行它的对治法,这就是殊胜的十种善业道。

第二个,“杜绝一切醇美酒”,我们也应该杜绝一切的醇美酒。此处在注释中讲饮酒不是自性罪,有些地方说饮酒是自性罪,或者佛制罪,有不同的安立方式。自性罪就是不管你受没受戒,只要你做了就是罪业;佛制罪是在没受戒之前不是罪业,受戒之后如果违犯就成了罪业。至于喝酒到底是自性罪还是佛制罪,在佛教中的辩论也很大。不管怎么样,美酒有很多的过患。不仅佛陀在经典中讲了很多饮酒的过患,华智仁波切在《饮酒之过失》中也是讲到三十五种饮酒的过患。

喝酒有很多过患,即便不从因果的角度来讲,仅仅从表面来讲,饮酒会花很多钱财,或者令自己得很多病,酒后神志不清、胡言乱语、做很多非法的事情,这些都是我们可以看到的过患。做为一个修行者来讲,头脑经常保持智慧、慈悲很重要,如果自己在饮酒之后,酒精的力量会使自己头脑不清醒,如果自己喝得酩酊大醉了,软成了一滩泥,这时身上一切诸根、手脚没有一点力量,必须要很多人扶着才能走路,这是醉得很严重了。即便没有喝得这么醉,喝完酒之后自己的头脑也会不清醒,世间都规定了酒后不能开车等等,喝完酒之后,在脑袋晕乎乎的状态中,怎样去忆念正见、法义、戒律等等,这方面非常困难。

因为执著美酒有很多过患的缘故,所以做为一个真实的修行者,应该杜绝一切醇美酒。虽然以前喝酒成瘾的人,戒酒有一定的困难,不管怎么样,毕竟现在想要追求解脱,没有下一定的功夫也很难和以前的习气划清界线,因此我们必须要杜绝一切醇美酒。

第三个,“欢喜贤妙之维生”,作为欲界的人来讲,他们需要维生,都要吃饭、穿衣服,做很多的事情。出家人通过佛的发愿、很多居士的帮助,基本上不用担心维生的事情,但是佛陀也说了必须要杜绝邪命。如果是针对在家修行者,也要欢喜贤妙的维生,就是说通过正当的方式维生,如果你远离了恶业,比如远离了杀生偷盗等恶业,在正常的范围中做生意或者务农、上班等等都是可以的,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罪业,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忏悔的方式清净掉。作为欲界的众生来讲,没有维生的手段是不行的。在维生的过程中也应该取之有道,通过正面的方式去做。有了正确的维生方式,杜绝美酒和奉行十善业道,就可以获得天界的殊胜资粮,或者天尊看到之后也会给我们做殊胜的加持,让我们的修行道路一帆风顺。

戊二、随念布施:

知财动摇无实质,如理施比丘梵志,

亲朋贫者为他世,施外无余胜亲友。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应该了知财物的动摇性和无实质性,如理的布施比丘和梵志等修行者,也如理的布施亲朋好友、贫穷者,我们布施是为了成办他世的安乐,除了布施之外没有其余更殊胜的亲友。

进一步的思维财富的本质之后,我们才能产生布施的决心。第一个颂词让我们去忆念财富的动摇性,就是讲财富是无常的,没有办

法让我们永远保有。一方面有些财富自然而然会老旧,没有一个让我们完全保有的基础,另一方面财富的流动性很大,是刹那无常的,并没有一个真实坚实、恒常不变的基础。“无实质”就是没有什么精华。虽然很多人都以为拥有财物是幸福的基础,实际上真正观察起来,财富并没有很多实质,主要是财富有时具有欺骗性的。如果我们过度耽著财物,它会欺骗我们的心识,让我们误以为只有财富才是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如果我们的心放在财富上,就会没办法了知更深的精神层面,或者无我空性、救度众生等佛法义理。

财富本身是中性的,不是一个非常不好或者非常好的东西,如果使用者对于财富过度的执著,就会被财富所牵,没办法忆念这个正见;如果一个人的内心对财富的执著很少,就可以用财富去做很多事情。因此我们要以智慧观察,怎样才能让财富既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知财动摇无实质,我们要了知如果过度耽著财富,对于我们的修行来讲,就会引发障碍,我们要把财富用在最该使用的地方,此处讲到了布施。布施可以分为上供下施两个,这方面使用的是布施这个词。

“如理施”,“如理”第一个财富来源清净,第二个布施的态度比较恭敬等等,这些是如理施。所布施的对境是什么呢?“比丘”是佛法中的修行者,或者是以比丘为例的其他比丘尼、沙弥、沙弥尼等修行者。“梵志”,是婆罗门的意思。“梵”是清净的意思,“志”是志向。什么意思呢?合起来讲就是有志向,追求清净行为的修行者,叫做梵志。这是梵语和汉语的和合体,梵属于梵语,就是清净行的意

思,志是有志向。一些外道的有志向追求清净行的修行者,就是印度的婆罗门等等,叫做梵志。对他们也要布施,因为当时这部论典是在印度写的,印度有比丘、婆罗门等等,所以此处出现了比丘、梵志等等,还有如果自己的亲朋好友需要财富,也要给他们布施,尤其是对于世间很多贫穷的乞丐等等需要我们帮助的人,也要对他们产生悲心,然后对他们布施。

“为他世,施外无余胜亲友”,这是一句话,“为他世”就是说我们活在世间当中不能仅仅考虑今世的利益,也要为他世的利益考虑。真正能够为他世的利益考虑的,或者真正能够帮助我们在后世获得最大利益的就是这个地方讲的,施外无余胜亲友,布施是我们最殊胜的亲友,除了布施之外,再也没有其余更加殊胜的亲友。今世的亲友,最多陪我们走到生命终结,再也没办法继续陪我们走下去了,真正能够一直陪着我们的就是布施的功德。如果今生我们做了很多布施,这个善业会一直跟随我们到后世,来世自己相续中的善业一旦成熟之后,可以让我们拥有很多的快乐,能够让我们继续通过财富来做布施等等,在很多的亲友当中,布施的亲友非常殊胜,远远超胜很多世间的亲友。

戊三、随念持戒:

汝戒未失无缺憾,未混未染当依之,

戒如动静之大地,一切功德之根本。

“汝戒”就是讲国王你的戒律,以前未失、无缺憾、未混、未染,“当依之”是说以后你也要依止未失、无缺憾、未混和未染的意思。为什么我们要随念戒律呢?戒律犹如动静的大地一样,“动”就是有情,“静”就是树木、山川等等,一切有情和无情所依止的共同地基,就是说大地,他们都是依靠大地而生存、安住的,戒律像动静的大地一样,是一切世间出世间法的所有根本。

戒律有四个特点,未失是第一个,无缺憾是第二个,未混是第三个,未染是第四个。

第一个未失,讲到对于戒律的根本,即没有破根本戒,远离了破戒的过患,叫做未失。第二个无缺憾,就是讲到了对于远离破戒的分支方面做得很好,比如我们要远离破戒,必须要修对治行,比如我们要忆念戒律、学戒,或者生起厌离心等等,如果这些分支做得很好,就没有什么缺憾,做的很广大、圆满,这是对治破戒的善行做的很好。第三个未混,他的守戒是为了解脱,不是为了世间八法,叫做未混。第四个未染,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染上烦恼,或者恶劣的发心。这就是戒律的四个条件。

这个地方讲到汝戒未失,乃至于未染期间,就是讲国王的戒律以前远离了破戒,乃至也没有杂染,当依之就是说以后也应该依靠这四种特色来持戒。因为戒律非常殊胜,如果我们要在世间获得增上生的善趣快乐,犯了戒律是不行的;如果要获得决定胜的快乐、获得涅槃,失坏了戒律也是不行的,所以对待持戒方面国王应该认认真真的去做,好好的随念。

对于我们这些修行人来讲也是同样的,不管是出家的修行者,还是在家的修行者,都应该如理如是的护戒,把戒律护持好了。前面讲到戒律的精神就是止恶行善,如果能够遮止一切恶业,修持了善法,我们不想获得善趣的快乐、出世间道的解脱都不可能。如果有了戒律,能够成就一切增上生和决定胜;如果失坏了戒律,一切增上生和决定胜的快乐都会失去,因此我们应该随念持戒。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个地方。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愿度有海诸有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