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最新中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

最新中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

最新中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
最新中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

中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

2008年度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

1、5.12汶川特大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南方雪灾:年初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21省(区、市、兵团)

3、台风“黑格比”严重影响两广地区

4、6月上中旬华南、中南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

5、新疆出现历史上第二个严重干旱年

6、长江沿线及江南地区发生严重秋涝

7、四川攀枝花-会理地震导致川滇两省损失严重

8、9月下旬四川发生严重暴雨洪涝和泥石流灾害

9、宁夏严重干旱致夏秋粮减产

10、10月末西藏发生强降雪,10万余人受灾

2008年度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

1、南方雪灾:年初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21省(区、市、兵团)

1月10日至2月2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发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降温幅度之大多年少有、降水之多历史同期罕见、持续时间之长多年未遇、灾害损失之重远超常年。经核定,此次灾害造成21个省(区、市、兵团)受灾,因灾死亡132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1874.2千公顷,绝收面积1690.6千公顷;倒塌房屋48.5万间,损坏房屋168.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其中,湖南、贵州、江西、安徽、湖北、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区)受灾较重。由于灾害发生时恰逢春运高峰时段,灾害的波及面之广、影响程度之深、社会影响之大,均为历史罕见。1月21至28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分别针对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等6省(区)的灾情,启动四级应急响应,1月29日,根据上述6省的灾情发展,将响应级别提升至二级。1月31日,针对四川省灾情,又再次启动二级应急响应。

2、5.12汶川特大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里氏8级地震,此后地震灾区还发生了上万次余震,最高震级达6.4级。此次地震属浅源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灾害性最为严重的地震,其伤亡人数仅次于1976年唐山7.8级地震,经济损失和救灾难度之大为历史罕见。四川、甘肃、陕西、重庆、河南、湖北、云南、贵州、湖南、山西等省(市、区)共有417个县、4667个乡镇、48810个村受灾,受灾人口4625.6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510.6万人,因灾死亡69227人,失踪17923人,受伤37.4万人;倒塌房屋796.7万间,损坏房屋2454.3万间,直接经济损失8523.09亿元。5月12日15时40分,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启动二级应急响应,5月12日22时15分提升为一级。

3、台风“黑格比”严重影响两广地区

2008年第14号强台风“黑格比”(HAGUPIT)于9月19日20时在菲律宾以东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9月21日11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9月21日下午加强为台风,9月22日14时加强为强台风。“黑格比”于9月24日早上6时45分在广东省电白县陈村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15级(48m/s)。台风“黑格比”具有强度强、移动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共造成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四省1501.9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死亡47人(含失踪人口),紧急转移安置157.2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879.1千公顷;倒塌房屋4.1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33.3亿元。

4、6月上中旬华南、中南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

6月上中旬,华南、中南地区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降雨过程,降雨导致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8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严重洪涝受灾,其中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受灾较重,针对广西、广东、江西、湖南四省灾情,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启动了三级应急响应。此次大范围洪涝过程共造成2997.9万人受灾,因灾死亡87人,失踪10人,紧急安置转移254.0万人;农作物受灾1429.9千公顷,绝收207.2千公顷;倒塌房屋12.4万间,损坏房屋36.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36亿元。

5、新疆出现历史上第二个严重干旱年

5月至9月,新疆大部地区气温持续异常偏高,降水明显偏少。其中,北疆地区气温偏高1.6℃,天山山区偏高1.8℃,偏高幅度均居历史同期第一位,全疆有64个气象站气温偏高幅度突破历史同期极值;新疆全疆平均降水量59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24.0%,北疆地区平均降水量62.9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32.6%。受气温和降水影响,全区大部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春夏连旱,旱情仅次于1974年,是历史上第二个严重干旱年。全区有1867.6万公顷天然草场严重受旱,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38%,天然放牧场及打草场产草量普遍下降30-40%。其中,阿勒泰地区各类草场受旱面积达433.3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场的60%;塔城地区则遭受了30多年来未遇的罕见干旱,有373.3万公顷天然草场严重干旱,占该地区可利用草场面积的60%以上;伊犁河谷受灾严重的草场面积达185.5万公顷,占草场总面积的54%。受干旱影响,新疆粮食产区大面积受灾,尤其是北疆主要产粮区的小麦、棉花、玉米等农作物受灾严重,一些地方几乎绝收。7月22日,针对新疆灾情,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启动四级应急响应。

6、长江沿线及江南地区发生严重秋涝

10月下旬至11月初,长江沿江及其以南地区出现较大范围强降雨,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多2-4倍,其中贵州东部和北部、云南西部、广西西部、湖南中部和西藏东南部地区雨量为100-200毫米,广西郁江及云南元江等河流发生超警洪水,洪水量级达到历史同期最大,南方多条河流11月份集中发生历史同期最大洪水。此次秋涝过程造成云南、重庆、湖南、广西、贵州5省发生严重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灾害,421.3万人受灾,因灾死亡61人,失踪46人,紧急安置转移18.3万人;农作物受灾201.7千公顷,绝收37.6千公顷;倒塌房屋1.4万间,损坏房屋5.2万间;直接经济损失8.2亿元。其中云南省因洪涝导致的滑坡泥石流灾害造成楚雄、昆明、临沧、红河、大理、普洱、文山、昭通、曲靖、保山、玉溪、德宏、版纳等13个州市245万人受灾,因灾死亡43人、失踪46人、受伤29人,紧急转移安置灾民6.18万人;农作物受灾118.2千公顷、绝收26.8千公顷;民房倒塌3149户10484间,损坏30507间;死亡大牲畜1430头(只);灾区电力、交通、水利、通信、卫生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针对云南灾情,11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启动四级应急响应,后根据灾情发展,于11月3日将响应级别提升至三级,同日,针对广西灾情,启动了四级应急响应。

7、四川攀枝花-会理地震导致川滇两省损失严重

8月30日16时30 分,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与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交界处(北纬26.2度,东经101.9度)发生里氏6.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之后又发生余震千余次,最大震级5.6级,给四川省和云南省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共造成川滇两省126.9万人受灾,因灾死亡41人,紧急转移安置22.7万人;倒塌房屋2.2万间,损坏房屋64.3万间;直接经济损失36.2亿元。8月30日,针对川滇两省的灾情,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启动了四级应急响应。

8、9月下旬四川发生严重暴雨洪涝和泥石流灾害

9月24日至25日,四川震区东部部分地区降了大到暴雨,导致四川地震灾区发生暴雨洪涝和泥石流灾害,共造成220万余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10.5万余人,因灾死亡19人,失踪40人;倒塌民房3600余户、1.3万余间,损坏民房2.4万余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9.6亿元。其中成都、德阳、绵阳、广元等市部分地区活动板房集中安置点一度进水。针对四川省暴雨洪涝灾害,国家减灾委、民政部于9月24日上午10时紧急启动四级救灾应急响应,下午,根据灾情发展将响应级别提升至三级。

9、宁夏严重干旱致夏秋粮减产

3月份以来,宁夏大部分地区降水持续偏少。3-6月份,中部干旱带累计降水量仅为17.0-57.0毫米,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为1960年以来同期最少;南部山区3-6月份累计降水量较历年同期偏少5成以上,原州区降水量为1957年以来最小值。7月至9月中旬,全区仍然未出现大范围有效降水。持续干旱给宁夏南部山区及中部干旱带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干旱导致小麦灌浆不足,空秕率增高,豆类作物荚果数和荚粒数减少,粒重下降,造成减产;玉米、马铃薯等秋粮作物生长缓慢,苗情较差,产量受到较大影响。受干旱影响,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的水库、塘坝、窑窖等蓄水不足,普遍出现人蓄饮水困难并日益加剧。特别是中部干旱带的同心、盐池和海原等地,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宁夏中部干旱带以及固原市辖区内53个乡镇、542个行政村旱情严重,15.6万户、70.4万人受灾,有248.9千公顷夏粮受灾,1.26千公顷夏粮绝产;干旱还造成6.4万眼水窖干枯,28.7万人,9.2万头家畜不同程度缺水。9月下旬,宁夏全区出现明显降水,各地干旱得到明显缓解。但由于前期干旱持续时间长,宁夏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缺水严重,干旱造成的夏秋粮食作物减产已无法逆转。7月4日,针对宁夏灾情,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启动四级应急响应。

10、10月末西藏发生强降雪,10万余人受灾

10月26至28日,西藏自治区那曲、山南、日喀则、林芝、昌都等地区出现强降雪过程,造成19县受灾,受灾人口10.27万人,因灾造成11人死亡,1人失踪,81人冻伤,其中2人重伤;因灾死亡牲畜8705头(只);直接经济损失1.54亿元。10月31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紧急启动四级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紧急赶赴灾区,协助开展救灾工作,并及时调拨了帐篷、棉衣、棉被等救灾物资,安排灾民的生产生活。10月31日,针对西藏灾情,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启动四级应急响应。(以上资料感谢:周滔)

2009年自然灾害

中国民政部发布消息称,2009年以来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8亿人(次)受灾,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523亿元人民币,死亡和失踪1528人。

民政部所提供的资料用五个“历史罕见”概括了2009年的中国自然灾害,分别是部分地区受旱程度历史罕见、局部地区降雨强度历史罕见、台风登陆比例历史罕见、部分中小河流洪水历史罕见、华北地区暴雪历史罕见。

——部分地区受旱程度历史罕见。2009年我国总体偏旱,而且旱情主要发生在粮食主产区,时间集中在作物生长关键期。冬小麦主产区年初出现30年一遇的严重冬春连旱,局部地区旱情达50年一遇,河北、山西、安徽、江苏、河南等省旱情严重;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等国家商品粮主产区发生严重春旱和伏旱;8月末受高温少雨天气影响,江南、华南部分地区旱情迅速发展,许多江河和水利工程蓄水偏少二至四成,其中湖南、广西、贵州等省(自治区)旱情较为严重。旱灾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损失重于常年。

——局部地区降雨强度历史罕见。入汛后,全国先后发生30多次大范围、高强度的降雨过程。大范围持续强降雨造成严重洪涝灾害,湖南、四川、重庆多次受灾;江西、广西个别县城和乡镇街道进水;甘肃、宁夏等西部地区因短时强降雨造成严重人员伤亡;特别是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等汶川大地震灾区山洪灾害频发,导致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严重地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部分中小河流洪水历史罕见。2009年洪水呈现“次数多、量级大、涨势猛”的特点。入汛后,

八种自然灾害_分布、成因、措施、危害

地震、滑波、泥石流等八种自然灾害,分布、成因、措施、危害 一、泥石流定义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三、形成的原因 泥石流是介于流水与滑坡之间的一种地质作用。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 四、我国泥石流分布的特点 1、我国泥石流的分布主要受地形的、地质和降水条件的控制、尤其在地形条件上表现较为明显。 泥石流在我国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与次一级的高原和盆地之间的接触带上,此外青藏高原东部的低山丘陵或平原的过渡带也是泥石流集中分布地。 在两个地带中,泥石流又多集中分布在一些沿大断裂,深入阶段发育的河流沟谷两侧。这也是我国泥石流发生的密度最大,活动最频繁、危害最严重的地带。 在每一个大型构造带中,高频率的泥石流的发生多集中在混合花岗石、片麻岩、片岩、千枚岩等变质岩系及页岩、泥灰岩、泥岩、煤系等软弱岩系和第四系堆积物分布区。 2、泥石流的分布还与大气降水、冰雪融化有关。 高频率的泥石流往往分布在气候干湿季较明显、局部暴雨强度大、较软湿、冰雪融化快的地区,如四川、云南、陕西、甘肃、西藏等地,低频率的稀性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南方地区。 五、减轻崩塌、滑坡、泥石流的措施 防治水土流失,减轻崩塌、滑坡以及泥石流灾害的措施有许多种,生物措施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效果好。 生态环境恶化,坡面植被覆盖率低,乱砍滥伐现象严重,经常会造成水土流失。而许多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就是水土流失恶性发展的直接结果。 由此可见,崩塌、滑坡、泥石流与水土流失之间互为因果关系。 生物措施。减轻崩塌、泥石流的生物措施主要包括改良耕作技术以及改善对生态环境有重要的影响的农、牧业管理方式,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 生态措施的主要作用。生物措施的作用主要包括保护坡面、减少皮面物质的流失量、固结上层、调解坡面水流、削减坡面径流量、增大坡体的冲蚀能力作用。其不仅是一项经济有效的治本措施,而且投资少、收益快、容易被群众接受。 对于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生物治理应从水土保持入手,以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为目标合理进行生物规划设计。 根据具体地区的环境、地形特点,配置体型,树种、草类、实行山水林填的综合治理,推行乔、灌,草并举的治理原则。 治理泥石流可以通过具体规划泥石流形成区,还可以造沟坡水源涵养林和沟谷水土保持林。 泥石流危害

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一节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学案湘教版选修

第一节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学习目标定位] 1.能说出我国自然灾害的四大基本特点及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2.能在我国地图上指明我国灾害类型的空间分布区域,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我国的三大自然灾害带及其主要灾害类型。 一、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1.灾害种类多:世界上各种自然灾害,在我国几乎都有分布,其中以①洪涝、②干旱和③地震的危害最大。 2.发生频率高: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出现较大的气象灾害④24.5次,⑤高于世界各国的平均频率。 3.分布范围广 西北、华北地区春秋多⑥干旱;东部季风区夏季多⑦暴雨和⑧洪涝灾害;东北和西南地区,冬春多⑨干旱,森林火灾也时有发生;西南、西北和华北的活动构造带多地震;青藏高原多低温冻害和冰雪灾害;东南沿海多⑩台风、?风暴潮等。 4.地域差异大:东部地区灾害?类型多,强度大,?频率高,损失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生态系统脆弱,自然灾害类型多样,但?损失较小。 思考 1.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分别有哪些? 答案气象灾害:洪涝、干旱;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 2.我国自然灾害有哪些特点? 答案我国自然灾害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灾害种类多,二是发生频率高,三是分布范围广,四是地域差异大。 二、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 1.我国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我国自然灾害在时间上分布具有?周期性;在空间分布上,在自然灾害集中的地带往往形成自然灾害带。 2.我国三大自然灾害带 自然灾害带主要自然灾害 沿海灾害带?风暴潮、暴雨、洪涝、干旱、海水入侵、地震 沿江灾害带?暴雨、干旱、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 山前灾害带?地震、泥石流、滑坡、冰雹

中国近十年重大自然灾害

2010年 自2009年9月中旬,中国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气象干旱露头,10月下旬出现了大范围中等以上程度的气象干旱,至今仍持续6个月。由最先的贵州现已渐渐扩散到云南、四川、广西等地。干旱情况还在持续。 1月13日夜间开始,新疆塔城地区又出现降雪天气,预计16日至20日,还将出现一场以大风、强降温为主的天气过程,各地普遍有中雪,个别地区可达中到大量,山区可达暴量,同时有5-6级偏西风,风口风力10-11级,将严重影响道路交通运输。天气转晴后,塔城地区南部最低气温将降至零下30℃,北部最低气温将降至摄氏零下33℃至零下35℃。这是该地区60年一遇的连续暴雪严寒天气。 1月24日10点36分14秒(北京时间),在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万荣县交界(北纬35.50度,东经110.70度),发生(M)4.8级地震,震源深度12.0公里。太原无震感,西安等地有震感。 1月31日四川重庆交界5.0级地震 2月25日云南楚雄5.1级地震 3月6日:唐山市与滦县交界发生4.2级地震,北京有震感 3月4日:台湾高雄6.7级地震,大陆东南沿海省份有震感 3月20日,风沙天气带给中国一场巨大的沙尘暴,来自内蒙古干旱地区的沙尘蔓延数千公里抵达中国东部和南方地区。甚至扬尘天气还影响至台湾和日本。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属于浅源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4月9日北京天津唐山等地发生了四级左右地震 4月14日早晨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属于浅源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4月23日,新疆吐鲁番地区23日17时起,吐鲁番地区遭遇近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大风和沙尘天气,因风灾导致火灾和建筑物坍塌造成3人死亡,1人失踪。目前,吐鲁番地区鄯善县、托克逊县仍有8级大风。从23日开始遭遇30年不遇的强风袭击,吐鲁番市城区多处发生火灾,许多市政设施受到损毁。吐鲁番地区超过23000座设施农业大棚和45万亩葡萄受灾严重。 4月24日,敦煌、酒泉、张掖、民勤等13个观测站出现沙尘暴、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其中民勤县19时10分能见度接近0米。12时许,自“93 5 5特大黑风暴”后17年来最大沙尘暴袭虐河西走廊,14时30分左右到达酒泉,16时左右到达张掖,19时25分民勤最大风力超过8级,能见度不到2米,汽车大灯全开只能照亮眼前3米左右的路面。据推测,黑风暴将于25日凌晨左右抵达华北地区,或将减弱至沙尘暴。 4月25日,台湾一条交通要道北二高七堵路段山崩,从空中鸟瞰,有大面积的崩坍。 4月26日10点59分台湾东部发生里氏6.6级地震,震央在台东外海190公里,深度20公里,全台有感。先岛群岛以南海域(经度123.7,纬度22.3),而美国地质勘测局报告称,台湾东南部26日发生里氏6.9级强烈地震。根据气象部门测报数据显示,这起地震震中是在兰屿地震侦测站东偏北的地方,地震深度20公里,其中台东成功出现最大震度是3.3,台北也明显感受得到这起地震。 4月26日13时40分左右,石家庄市区突然暗云压境,西部天空完全被昏黄暗红的云层笼罩,市区能见度霎时降低,有如黑夜即将降临。河北64县市今日午后遭遇8级大风袭击,其中邯郸市区一座大型铁塔倒地造成交通阻塞。石家庄市区能见度大幅降低,昼如黑夜,天空出现“红云”。

中国近十年自然灾害(最权威最全面资料)

中国近十年自然灾害(最权威最全面资料) 2010年 自2009年9月中旬,中国云南、贵州、广西等地气象干旱露头,10月下旬出现了大范围中等以上程度的气象干旱,至今仍持续6个月。由最先的贵州现已渐渐扩散到云南、四川、广西等地。干旱情况还在持续。 1月13日夜间开始,新疆塔城地区又出现降雪天气,预计16日至20日,还将出现一场以大风、强降温为主的天气过程,各地普遍有中雪,个别地区可达中到大量,山区可达暴量,同时有5-6级偏西风,风口风力10-11级,将严重影响道路交通运输。天气转晴后,塔城地区南部最低气温将降至零下30℃,北部最低气温将降至摄氏零下33℃至零下35℃。这是该地区60年一遇的连续暴雪严寒天气。 1月24日10点36分14秒(北京时间),在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万荣县交界(北纬35.50度,东经110.70度),发生(M)4.8级地震,震源深度12.0公里。太原无震感,西安等地有震感。 1月31日四川重庆交界5.0级地震 2月25日云南楚雄5.1级地震 3月6日:唐山市与滦县交界发生4.2级地震,北京有震感

3月4日:台湾高雄6.7级地震,大陆东南沿海省份有震感 3月20日,风沙天气带给中国一场巨大的沙尘暴,来自内蒙古干旱地区的沙尘蔓延数千公里抵达中国东部和南方地区。甚至扬尘天气还影响至台湾和日本。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属于浅源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4月9日北京天津唐山等地发生了四级左右地震 4月14日早晨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属于浅源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4月23日,新疆吐鲁番地区23日17时起,吐鲁番地区遭遇近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大风和沙尘天气,因风灾导致火灾和建筑物坍塌造成3人死亡,1人失踪。目前,吐鲁番地区鄯善县、托克逊县仍有8级大风。从23日开始遭遇30年不遇的强风袭击,吐鲁番市城区多处发生火灾,许多市政设施受到损毁。吐鲁番地区超过23000座设施农业大棚和45万亩葡萄受灾严重。 4月24日,敦煌、酒泉、张掖、民勤等13个观测站出现沙尘暴、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其中民勤县19时10分能见度接近0米。12时许,自"93 5 5特大黑风暴"后17年来最大沙尘暴袭虐河西走廊,14时30分左右到达酒泉,16时左右到达张掖,19时25分民勤最大风

第2讲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2讲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考点一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 强化专练 1.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各种气象气候灾害中,分布最为广泛的是。 (2)我国华南地区虽然纬度较低但有时也会受到低温冻害的影响,其成因是、。(3)干旱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我国华北地区的旱情以季最为突出,其主要原因是。(4)台风是我国夏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但它在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有益的影响,其主要表现有 。 (5)为减轻上述各种气象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多选)()A.修建水库和分洪工程 B.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 C.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 D.建立健全保险救灾体系 答案(1)干旱 (2)冷空气势力强(或春季阴雨多)农事活动早 (3)春气温回升快,蒸发强,而降水少;春季是农作物播种和生长时期,需水量大 (4)带来丰富的降水,缓解旱情,有助于降温解暑 (5)ACD 考点二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强化专练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2008年1月10日开始,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长时间、大范围、高强度的低温、雨雪和冰冻天气。极端低温雨雪天气对湖北、湖南、江西、贵州、安徽等省的交通、电力、农业、供水、通信等造成巨大影响,灾情十分严重。 材料二

(1)受冰冻雨雪影响最突出的交通运输方式是。这次冰冻雪灾引起输电线路损坏,造成京广线部分路段因停电而中断,导致广州火车站数十万北上返乡旅客滞留。广州火车站积极采取措施,引导旅客东走广深线转线,西走广廉(江)线、黎湛线、湘桂线和线,再选择合适的方式和路线返乡。(2)粤北和湖南郴州地区是冰冻雪灾的重灾区,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A.受亚洲高压持续控制 B.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水汽充足 C.位于南岭地区,地势较高 D.大气环流异常稳定,造成持续的低温环境 E.位于平原地区,积雪深厚 F.恰逢春节广州返乡旅客高峰期 (3)极端低温雨雪天气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但它也有有利的一面。“瑞雪兆丰年”,就是说冬季雨雪多预示着来年农业生产可能会获得大丰收。根据所学地理知识,谈谈其中的科学道理。 答案(1)公路运输京九焦柳 (2)BCD (3)①我国冬季一般降水少,降雪增加了土壤的水分,有利于来年春播和作物生长;②积雪对土壤有保温作用,有利于农作物安全越冬;③低温不利于害虫的越冬,能减轻来年的病虫害。 考点三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强化专练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台风、洪涝、旱灾、风雹、地震、低温冷冻、雪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病虫害等各类自然灾害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1)分析说明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频率高的主要原因。 (2)地震是一种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简述构造地震的产生机制。 (3)自然灾害主要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会起到加剧或减轻的作用。分析说明人类活动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原因。 答案(1)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交界处,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多发;我国地形以山地为主,重力作用强,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我国地处季风区,深受季风影响,气象灾害多发;各种灾害相互关联,一种灾害发生往往诱发其他灾害的发生。 (2)地震是由于地壳中内力不断积累,超过岩层的承受限度,导致岩层突然断裂或错位,使岩层中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 (3)人类不合理地、过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会造成生态破坏,导致环境承载能力下降,不稳定性增强,增加灾害发生几率;人类活动会使地表财富积累增多,加剧灾害损失程度。 考点四我国的虫灾和鼠灾 强化专练 4.下面关于我国虫灾和鼠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各地的气候条件、生态环境、作物种类和耕作栽培制度不同,生物灾害的发生、流行以致成灾都有很大的 区域差异 B.稻飞虱对我国农作物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 C.农田鼠类的危害形式可分为地上鼠和地下鼠 D.干旱的地理环境往往造成鼠类灾害严重 答案 A

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第四节中国的生物灾害教学案中图版

第四节国的生物灾害 虫害的分布与危害 ——————情景导入先思考——————— (元)至正十九年(1353年),五月,山东、河东、河南、关中等 处,蝗飞蔽天,人马不能行,所落沟堑尽平。(蝗)食禾稼草木俱尽。 所至蔽日,碍人马不能行。填坑堑皆盈。饥民捕蝗以为食,或曝干 而积之…… 思考探究:上述材料记录了我国哪种自然灾害发生时的状况? 提示:蝗虫灾害。 ——————基础知识要记牢——————— 1.蝗虫 (1)特点:群聚群迁;集群庞大;远距离迁飞。 (2)危害:在迁飞过程中,蝗群片刻工夫就会把一大片庄稼吃成光秆,对农作物造成毁灭性的灾害。 (3)分布:我国历史上蝗灾的多发区主要分布在渤海和黄海的沿海滩涂,黄、淮、海河的沿岸滩地,河北、山东的低洼地区。 (4)防治: 化学防治:包括飞机喷药、地面喷药和撒放毒锌等方法。 生物防治:包括牧鸡食蝗和微孢子虫灭蝗等方法。 2.水稻螟虫 (1)特点:是我国南方水稻的主要害虫。近年来,水稻螟虫在我国的发生范围正在扩大,暴发频率增高,危害不断加重,而且有向北方扩散的趋势。 (2)危害:从幼虫起就能钻入稻株的叶鞘和茎秆中,取食营养物质,造成水稻枯鞘、枯心,严重时会导致水稻大面积死亡。 (3)防治:

①农业防治:包括清除田间杂草、合理排灌水、选用抗虫品种等。 ②生物防治:主要措施是放养水稻螟虫的天敌。 ③化学防治:主要措施是喷洒农药。 3.黏虫 (1)危害对象:黏虫危害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水稻、玉米、高粱、谷子、豆类、棉花、甜菜、白菜等。 (2)危害:黏虫危害严重时,可将农作物的叶片全部吃光,造成农作物大幅度减产。 (3)发生与分布:我国平均每年发生四次大规模黏虫灾害,主要分布在华南到东北的广大东部地区,在西北、西南地区也时有发生。 (4)防治: ①人工杀虫:包括食物诱杀和灯光诱杀等。 ②生物防治:包括保护和利用天敌等。 ③化学防治:措施主要是喷洒农药。 4.松毛虫 (1)危害对象:松毛虫是危害我国森林的主要害虫。 (2)特点:危害大,每年松毛虫成灾面积约200万公顷,减少林木产量300万立方米。 (3)危害:不仅对我国森林工业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对森林生态功能造成严重破坏。 ——————重点难点掌握好——————— 一、农作物虫害形成的原因 二、我国的蝗灾 水、旱、蝗虫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农业自然灾害,蝗虫的发生、分布与旱涝关系密切,具体如下图所示:

自然灾害与防治(高考真题含答案44道2012—2014年)

高考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含答案44道)试题汇编(2012—2014年)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 考点1: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包括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1.(2012广东卷文综5)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是 A.泥石流B.地面沉降C.陨石坠落D.滑坡 【答案】A 【解析】仔细看图,可以清楚看到公路一侧山体整体移动——滑坡。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地质灾害类型 2.(2012浙江卷自选)【自然灾害与防治12】(10分)读美国本土主要自然灾害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①—④代表不同的灾害类型。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灾害类型与序号对应正确的是(单选,3分) A.①龙卷风②海啸③飓风④暴风雪

B.①海啸②暴风雪③龙卷风④飓风 C.①海啸②飓风③龙卷风④暴风雪 D.①飓风②龙卷风③暴风雪④海啸 (2)下列关于美国本土自然灾害发生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选,3分) A、飓风一般发生在春季 B、暴风雪主要发生在冬季 C、海啸一般发生在白天 D、龙卷风主要发生在夜晚 (3)龙卷风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往往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试从地形与气候角度分析美国本土龙卷风多发的原因。(4分) 【解析】 (1)考查美国本土自然灾害分布及主要类型; (2)考查美国本土自然灾害时间规律; (3)考查美国本土龙卷风多发的气候、地形原因。 【答案】: (1)C (2)B (3)地形:平原地形有利于冷暖空气长驱直入。气候:春夏季;向大陆输送的暖湿空气与来自西部的干燥冷空气相遇,积聚到一定强度后产生龙卷风。 (2012天津卷文综2、3)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回答2题。

[整理]中国主要自然灾害专题复习.

[课标要求] 1.从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生成关联上,理解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链发性和灾情严重的 原因。 2.从自然原因(孕灾环境)和人文原因(受灾体)的相互关系上,理解长江中下流构成 水文灾害多发区的原因。 3.结合中国季风气候的特点,从自然和人文的相互关系上,理解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重点、难点] 重点:自然灾害中的地质灾害、水文灾害和气象灾害在中国的时空分布规律。 难点:结合中国的实际,从自然和人文角度,分析地质灾害、水文灾害和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并总结自然灾害形成原因的分析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地质灾害 1.中国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 有、、等。 2. 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其中是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请以该区为例分析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⑴自然原因: ⑵人文原因: 3.简要描述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 [直击高考] 1.(04上海地理卷)下列四大高原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D.内 蒙古高原 2.北京时间2005年10月8日11时50分,图示地点(34.4°N,7 3.6°E)发生里氏 7.6级地震(下左图)。该地强烈地震的发生是由于()

A.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的张裂加剧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减弱C.非洲板块与印度板块的挤压加剧 D.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的速度加快 3.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 是。 (2)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主要的人类活动有。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轻其危害的针对性措施 有。 4.(05江苏文综卷)读我国西南局部地区主要地质灾害分布示意图(图1),回答下列 问题。 (1)从地壳运动、气候和灾害成因上的关联性等方面,简述该地区地震、泥石流灾害频 发的自然原因。(6分) (2)简述该地区泥石流频发的人为原因。(1分)

初中地理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微课讲稿)

初中地理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微课讲 稿) 部分展示气象灾害是由大气的异常变化引起的。 如果长期降水异常偏少甚至无降水就会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人类活动,造成旱灾。干旱灾害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的特点,同时因为缺少水,往往会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导致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由于降水异常偏少,XX年6月淮河江苏段水位降至历史最低,一些渔船停在干涸的河床上,当地的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的影响,形成旱灾。 但是我国西北内陆的荒漠地区,常年干旱,有的地区甚至一年也不下一场雨,但这只是一种干旱的自然现象,不能称为旱灾。因为当地基本没有农业生产,荒无人烟,干旱没有造成损失,所以不能称为旱灾。 洪涝灾害是由于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形成的,具有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的特点,洪水淹没农田、城市,冲毁桥梁、道路,阻塞交通,造成人员伤亡等,危害巨大。

如图所示,洪涝灾害常常会淹没房屋、农田等,摧毁我们的家园,带来巨大的财产和人员伤亡。 台风具有持续时间短,季节性强(7-11月)的特点,常伴随着大风和暴雨等天气,给我们带来灾害。强烈的台风能拔树倒屋,掀翻万吨巨轮,损坏建筑物和通信设施;还会破坏海堤,造成河堤决口、水库崩溃,导致洪水泛滥;台风引发的强降雨还会导致洪涝灾害,引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危害极大。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7-9月常受到台风的侵袭,从这两幅图上可以看到被台风摧毁的大树和农田,给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巨大损失。 寒潮是大规模强冷空气快速入侵造成大范围强降温的天气过程,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具有影响范围广、有明显的路径、季节性强的特点。 寒潮发生时,会导致气温骤降,出现大风、雨雪、霜冻、暴风雪、沙尘暴等天气现象,造成农作物冻害,危害农田和牧场;强降雪或暴雨也会对交通、电力造成巨大危害。 左图是寒潮过后,人们在抢救牲畜。右图是受寒潮带来的冻雨的影响,电力设施倒塌。

中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

中国近年来得自然灾害事件 2008年度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 1、5、12汶川特大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2、南方雪灾:年初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21省(区、市、兵团) 3、台风“黑格比”严重影响两广地区 4、6月上中旬华南、中南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 5、新疆出现历史上第二个严重干旱年 6、长江沿线及江南地区发生严重秋涝 7、四川攀枝花-会理地震导致川滇两省损失严重 8、9月下旬四川发生严重暴雨洪涝与泥石流灾害 9、宁夏严重干旱致夏秋粮减产 10、10月末西藏发生强降雪,10万余人受灾 2008年度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 1、南方雪灾:年初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21省(区、市、兵团) 1月10日至2月2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发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降温幅度之大多年少有、降水之多历史同期罕见、持续时间之长多年未遇、灾害损失之重远超常年。经核定,此次灾害造成21个省(区、市、兵团)受灾,因灾死亡132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1874、2千公顷,绝收面积1690、6千公顷;倒塌房屋48、5万间,损坏房屋168、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其中,湖南、贵州、江西、安徽、湖北、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区)受灾较重。由于灾害发生时恰逢春运高峰时段,灾害得波及面之广、影响程度之深、社会影响之大,均为历史罕见。1月21至28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分别针对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等6省(区)得灾情,启动四级应急响应,1月29日,根据上述6省得灾情发展,将响应级别提升至二级。1月31日,针对四川省灾情,又再次启动二级应急响应。 2、5、12汶川特大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里氏8级地震,此后地震灾区还发生了上万次余震,最高震级达6、4级。此次地震属浅源地震,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灾害性最为严重得地震,其伤亡人数仅次于1976年唐山7、8级地震,经济损失与救灾难度之大为历史罕见。四川、甘肃、陕西、重庆、河南、湖北、云南、贵州、湖南、山西等省(市、区)共有417个县、4667个乡镇、48810个村受灾,受灾人口4625、6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510、6万人,因灾死亡69227人,失踪17923人,受伤37、4万人;倒塌房屋796、7万间,损坏房屋2454、3万间,直接经济损失8523、09亿元。5月12日15时40分,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启动二级应急响应,5月12日22时15分提升为一级。 3、台风“黑格比”严重影响两广地区 2008年第14号强台风“黑格比”(HAGUPIT)于9月19日20时在菲律宾以东得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9月21日11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9月21日下午加强为台风,9月22日14时加强为强台风。“黑格比”于9月24日早上6时45分在广东省电白县陈村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15级(48m/s)。台风“黑格比”具有强度强、移动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共造成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四省1501、9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死亡47人(含失踪人口),紧急转移安置157、2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879、1千公顷;倒塌房屋4、1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33、3亿元。 4、6月上中旬华南、中南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 6月上中旬,华南、中南地区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降雨过程,降雨导致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8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严重洪涝受灾,其中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受灾较重,针对广西、广东、江西、湖南四省灾情,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启动了三级应急响应。此次大范围洪涝过程共造成2997、9万人受灾,因灾死亡87人,失踪10人,紧急安置转移254、0万人;农作物受灾1429、9千公顷,绝收207、2千公顷;倒塌房屋12、4万间,损坏房屋36、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36亿元。 5、新疆出现历史上第二个严重干旱年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三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课时2我国的泥石流与滑坡灾

课时2 我国的泥石流与滑坡灾 害 [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的基本特点和空间分布规律。2.学会分析泥石流、滑坡灾害的形成原因(产生机制)。 一、我国的泥石流灾害 1.我国泥石流与滑坡分布范围广、危害之大世界少有,其形成与分布与地形、地势有着明显的关系。 2.种类 (1)暴雨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和①半湿润、②半干旱地区气候过渡带的山地环境中,干旱季节的风化提供了大量的松散物质,湿润季节的③降雨成为泥石流暴发的主要激发因子。 (2)冰川泥石流:主要分布在④102°E以西的高原上,由于这些地区人口稀少,致灾效应并不突出。 3.成因:泥石流的形成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在具备泥石流发生的地质和地形条件时,⑤降雨往往成为决定性因素。⑥人为因素有时甚至变为主导作用。 4.分布 (1)大体以燕山、⑦太行山、龙门山、邛崃山、大凉山和乌蒙山一线为界分为两部分。 (2)该线以西的⑧华北山地、黄土高原、⑨秦岭山地、⑩川滇山地和西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是我国泥石流主要发育区,呈?带状或?片状分布。

(3)该线以东的?辽东、?华东和中南山地以及?台湾、海南山地,泥石流呈?零星分布。 二、我国的滑坡灾害 1.形成:我国滑坡的形成原因很多,其中?暴雨是诱发滑坡的主要外部因素。 2.季节:每年的?6~8月为我国滑坡灾害的主要活动期。 3.分布:我国滑坡大致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东部滑坡分布较为稀疏, 西部较为密集。其中以?秦岭—○21川西—○22滇西山地为极密集区。我国滑坡灾害频率最高的 是四川省。 思考 1.为什么我国泥石流、滑坡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地区? 答案 这里是我国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区,斜坡较多,又是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交互作用的地区,降水较多,还是黄土、喀斯特等可蚀性物质集中分布地区。同时人类活动广泛且程度大,这些为泥石流和滑坡提供了有利的生成条件。 2.人类活动是如何诱发地质灾害的? 答案 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地诱发地质灾害。例如,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地表径流的水量和汇水速度加大,是泥石流日趋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人类若修建水库选址、设计不当,易诱发地震。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灾害的事件时有发生。 探究点一 我国的泥石流灾害 探究活动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知识讲解 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及防治

高考总复习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及防治 编稿:王艳欣审稿:李永华 考纲解读 考点提示 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复习建议 重点掌握干旱、地震、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的成因、特点和危害。 重点分析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关联性和灾情严重的成因,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知识清单 一、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1.热带气旋(台风) a.形成条件:有广阔的________洋面,海水通过________,能向大气提供充足的________;有________的不稳定大气层次结构,促使空气上升及水汽________。 b.主要分布地区:Ⅰ.________北部及沿海地区;Ⅱ.________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Ⅲ.加勒比海和________东部海岸。 2.地震 a.地震易发区: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________。 b.主要地震带:________地震带和________地震带。 (3)洪涝灾害 a.成因:Ⅰ.气候:降水强度________且________;Ⅱ.地形:地势________且排水________。 b.分布:主要集中在________纬度地区的季风气候区、河流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 二、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1.地质灾害 (1)地震:a.多发原因:我国位于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的交界地带,又处在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挤压碰撞带的北东边界。b.分布区:________、新疆、华北和________四个多发区。c.灾情特点:________重________轻,特别是地震多发的南北地震带、________地区及台湾的地震灾情最为严重。 (2)滑坡、泥石流灾害:a.多发原因:________面积广,山高沟深、地势________、地质构造________和上层岩性相对________,夏季多________。b.分布:________地区为重灾区。 2.水文灾害 (1)雨涝是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________、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 (2)我国雨涝主要发生在东经110°以________、北纬20°~45°这一范围。东部平原地区________是导致涝灾发生的根本原因。 3.气象灾害 (1)旱灾:a.多发中心:________、华南、西南和________地区。b.灾情:旱灾导致的________灾情重,________受旱灾危害巨大。 (2)台风:多发生于________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3)寒潮:a.成因:________迅速入侵并造成大范围剧烈________,并伴有大风、雨雪、

自然灾害教案

第四节自然灾害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自然灾害。 2.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3.了解如何防灾减灾。 教学重难点 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我国大型自然灾害的课件:2008年年初的雪灾,2013年雅安芦山地震。请学生看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的感受比较强烈,发言也比较积极) 师:是啊,多么可怕的自然灾害。灾害一旦发生,人类的家园可能在瞬间被毁灭,生命可能被无情地夺走…… 二、新课教学 (一)常见的自然灾害 1.展示图片,认识常见的自然灾害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各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图片。 学生观察讨论,区分自然灾害的两个种类: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 (1)台风,是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等,狂风有很大的摧毁力,使海轮、建筑物、通讯设施遭受损失;特大暴雨往往造成洪涝灾害,影响人类生产生活;风暴潮更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但台风带来的降水能缓解旱情。 (2)干旱,长期降水异常偏少甚至无降水,会造成农作物减产、人畜饮水困难等。 (3)洪涝,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都可能形成洪涝。 (4)寒潮,是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现象的过程。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但是寒潮对我国青藏高原、云南南部以及海南和台湾地区影响较小。原因是地势高或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远。 地质灾害: (1)地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断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地面震动,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破坏性强,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系统。 (2)滑坡,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1、洪涝灾害 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厄尔尼若现象等。(2)人为原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治理措施: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区;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2、沙尘暴现象 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 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气候干旱,降水少;春季大风日数多;地表植被稀少(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3、地震 我国典型地区: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 形成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震级大,破坏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浅源地震;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诱发其他灾害等 减轻灾害的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 4、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 形成原因:(1)自然原因: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2)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 治理措施:恢复植被

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第五节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教学案中图版选修5

第五节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情景导入先思考——————— 经核定,2015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8 620.3万人次受灾,819人死亡,148 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 2 704.1亿元。自然灾害以地震、台风、泥石流为主;风雹、 洪涝、干旱、低温冷冻和雪灾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思考探究:(1)中国有哪些自然灾害? 提示:地震、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滑坡、泥石流等。 (2)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多山的地貌以及强烈的地壳运动,加上不稳定的季风环 流控制。 ——————基础知识要记牢——————— 1.中国自然灾害地域差异的原因 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自然和 社会经济 条件差异很大。 2.类型的差异 (1)地震灾害:主要发生在105°E以西、华北及部分沿海地区及岛屿。 (2) 。 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中下游 平原 旱灾:以西北、 (3) 华北 、华南、东北中部和西南的东南部最为严重。 (4) 海洋灾害:以 东海 海域最突出,主要影响沿海地区及岛屿。(5)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特别是在一、二级阶梯和二、三级 地带。 阶梯的 过渡 3.危害程度的差异原因:除了受自然灾害 (1) 活动强度 影响外,还与人口和受灾财产等承灾体的类型、价 值及其 时空分布 等密切相关。 (2) 地域特点: 东部 省区损失大,中部省区居中,西部省区较小。西部地区自然灾害的 直接危害较轻,但引发的 、环境破坏效应最为显著。 资源

——————重点难点掌握好——————— 一、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及原因 全球多种自然灾害(除现代火山灾害以外)在中国都有发生,这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强烈的地壳运动、多山的地貌及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有关,具体如下图所示: 二、我国东、西部地区的自然灾害差异 东部地区西部地区 气候、地形湿润、半湿润;平原、丘陵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 土地类型耕地面积大草原广阔 人口数量多,密度大稀疏 农业部门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主 畜牧业经营 舍饲、半舍饲,高密度养畜靠天养畜 方式 主要受灾 洪涝、干旱、冷冻、风雹雪灾、旱灾、虫灾种类 风险农业灾害风险大牧业灾害风险大 灾情表现农作物受灾面积大牲畜掉膘或死亡 [拓展提升] 东部灾害区是我国的重灾区,表现为:①这里地势低平,有大面积的内涝区,洪水、暴雨集中;②沿海受台风、暴雨、大风影响较多,北部有旱灾和虫灾;③灾害种类多;④人口稠密,受灾体脆弱,灾害群发。 ———————应用体验不可少—————— 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1~3题。

主要自然灾害成因,危害与防御

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学案 主编:周海超审稿:张秀娟 考点: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与防御第一课时 [考点讲解]自然灾害与防治答题思路 一、气象、水文灾害: 1、洪涝灾害 ①我国典型地区:东部季风区(东北、黄河、淮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珠江流域等) ②产生的原因: 自然原因:(气候)a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b夏季风的强弱变化;c台风的影响; d 厄尔尼诺现象 (地形)e地势低洼,水流不畅;(东部平原) (水系)f水系支流多; g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h河道弯曲(荆江河段)。 人为原因:a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b围湖造田;c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 ③治理措施:a中上游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b退耕还湖;c修建水利工程;d裁弯取直,加固大堤;e开挖入海河道;f修建分洪蓄洪区;g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h非工程措施等. 2、干旱缺水问题: ①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春旱、西北十年九旱、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南方地区冬旱; ②华北地区: 产生原因:自然原因:a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b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人为原因:a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b水污染严重;c浪费多,利用率低。 治理措施:(开源节流)a南水北调;b修建水库;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d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e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f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g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思考:华北春旱原因:a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较强b夏季风弱,雨季未到c春耕需水量大. 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a春季气温回升慢,蒸发较弱b有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但东北地区在盛夏季节,常有久晴高温天气引起的旱灾。 ③长江中下游伏旱:7、8月受副高控制,降水少. ④广东冬旱:a冬季降水少b冬季气温较高,蒸发较强c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等. ⑤西亚干旱: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高或信风带控制,降水少。 ⑥中亚干旱: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旺盛 ⑦解决干旱措施:a修建水利工程,引水灌溉; b农业:营造防护林;选择耐寒作物;改进耕作制度; 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生产结构,改善生态环境。 3、台风 世界:台风多发生夏秋季节,主要发生海域:西北太平洋(最多)、西北大西洋、孟加拉湾我国: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各省区受影响最大 形成原因:热带、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要和图联系),水温26摄氏度; 台风灾害由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造成(台风眼区晴朗无风) 台风对我国的有利方面:①带来丰沛降水,缓解长江中下游的伏旱,②缓解高温酷暑天气 如何减小台风损失: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建设沿海防风林、防波堤等生物和工程措施。4、寒潮 时空分布考虑源地、冬季风强弱、地形地势的阻挡等因素。 我国冬半年常发,每年秋末、冬季和初春。 影响范围大,青藏高原、台湾、海南及四川盆地受影响较小,滇南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被认为寒潮影响更小。 形成原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和冷锋(注意图)联系。 灾害特点:降温辐度大、风力强、影响范围广、出现大风、降温、霜冻、暴雪、冰害等灾害性天气。农作物和牲畜受到冻害,交通、通讯和建筑物受到很大影响,尤以春季和秋季对农作物危害较大。 寒潮的利:冰杀害虫;大雪缓解春旱。 防御:a发布寒潮消息或警报,及早防护;b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作物覆盖、烟熏等) 5、沙尘暴现象 ①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 ②自然原因:a气候干旱,降水少;b冷锋天气影响,春季大风日数多;c地表植被稀少等;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破坏植被;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开矿。 ③措施:a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b控制载畜量;c营造“三北防护林; d退耕还林、还牧;e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f禁止采伐发菜等 6、风暴潮: 我国的风暴潮分布:东南沿海主要为台风风暴潮,主要发生在7-10月;温带风暴潮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季。 7、雪灾:以2008年1月我国南方雪灾为例 ①强烈的“拉尼娜”现象导致全球性的大气环流异常是这次全球性雪灾的首要原因 ②反复爆发的强烈冷空气长驱南下与西南暖湿气流相遇在南方而形成的冷锋锋面长期存在 ③山脉对冷锋锋面的阻挡作用更延长了锋面的停留时间,加重了雪灾(贵州是准静止锋影响) ④长期低温天气产生的大量冻雨及积雪融化而导致的冰冻是造成这次严重灾害的自然原因 ⑤防灾意识薄弱、抗灾自救应变反应迟缓及基础设施抗灾设计标准低下是造成这次严重灾害的人为原因 ⑥大量积雪及冻冰融化可能会诱发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 二、地质地貌灾害: 1、地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