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教版课本实验专题整理

人教版课本实验专题整理

人教版课本实验专题整理
人教版课本实验专题整理

人教版基础实验专题整理

验证蜡烛燃烧产物

实验内容

实验名称

实验内容

操作名称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有关二氧化碳性质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此实验体现出哪种化学思想?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镁与盐酸反应 锌与盐酸反应 铁与盐酸反应

把铜放入盐酸中

铝和硫酸铜反应铜和硝酸银反应

金属丝在实验前需要,目的是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强调实验名称、目的、内容的关系:实验目的的描述:

得出实验结论的依据:

实验现象的描述:

第一单元实验一物理化学变化P6-7 实验序号变化前的物 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 象 变化后的物 质 变化后有无 新物质生成 实验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P12-13 探究步骤现象结论点燃前 燃着时 熄灭后 实验三吸入呼出气体的探究P14-15 步骤2 现象 结论 步骤3 现象 结论

步骤4 现象 结论 实验四酒精灯 酒精灯火焰温度P21 现象 结论 P21 实验1-6 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硫酸铜溶液 加热上述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第二单元实验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P27 现象 结论 化方 实验二氧气的性质实验P33-34 氧气的检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氧气的性质实验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

化方 (2)硫 在空气中在氧气中 化方 (3)磷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 化方 (4)镁在空气中燃烧 现象 化方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现象 化方 实验三氧气的制取 P37 实验2-5 实验编号现象原因 (1) (2)

P38 活动与探究 讨论 实验 第三单元 实验P49活动与探究 烧杯A 烧杯B 现象 解释 第四单元 实验一过滤P75 一贴 二低 三靠 实验二P76 软水与硬水 现象 结论

实验三P79[实验4-5] 现象 结论 实验三电解水实验P80 现象 结论 化方 第五单元 实验一: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P92. 资料:图5-1 氧化汞受热分解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 探究1:P91,方案一。图5-2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 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探究2:P92, 方案二。图 5-3 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现象: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94 实验5-1 现象: 化学反应: 探究:P95 图5-6 镁条燃烧 现象: 化学方程式: 结论: P97.实验1:氢气还原氧化铜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的认识”教材结构解读 研读教材首先要通读小学数学全套教材,了解教材的知识内容及编排体系,掌握各部分知识在整套教材中的结构,从宏观上了解教材,才能避免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只有理解了教材的内容的前后联系,理清其来弄去脉,才能更好把握新教材。 我想老师们首先要对“全册书的教材知识体系”有个总体的认识: 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等几部分知识。而关于“数与代数”又有以下相关教学内容: 1、数的认识。 2、数的运算:运算内容、运算方法、算用结合。 3、式与方程:用字母表示数,简单方程及其运用。 4、常见的量:长度、面积、体积、容积、质量、时间单位等的意义和改写。 5、比和比例: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及其运用。 6、数学思考: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幻灯插入:全册教材知识结构电子表格) 通过看以上的教材知识结构图,我想老师们应该在脑海中建立这么一个知识网络:小学数学教材结构是一个整体,是一个把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事实和基本方法联系起来的整体,是一个上下贯通、纵横交叉、紧密联系的知识网络。 一、“数的认识”教材单元标题的整理 我们首先以人教版1—6年级十二册教材目录为线索,对数与代数领域的“数的认识”内容的单元标题做一个整理。 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1)数的种类有: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负数。 (2)内容变化:①明确规定了0是自然数。过去教材把“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的数,叫做自然数”、“0和自然数都是整数。”而现在则是:正整数和0统称自然数。②增加了认识负整数的教学内容,从而在小学阶段完成了对整数的认识。 (3)数概念是整座数学大厦的基础,是重要的数学概念,教材根据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将数概念的教学划分为若干阶段。 在整数方面根据我国的计数特点和低中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分五个阶段:“20以内”、“100以内”、“万以内”、“亿以内”、“亿以上”。

教材演示实验汇编 1.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将台秤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台秤上放有一杯水,读出此时台秤示数为F1,弹簧测力计下用细线悬挂一个小 球,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F2 ;将小球浸没到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台秤示 数为F3 ,测力计示数为F4。小球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为,方向; 该浮力的反作用力大小为,方向;比较两者关系即可得到作 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2.在探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请将下列步骤补充完整: A.将一方形薄木板平放在桌面上,在板面上用图钉固定好白纸,将三个弹 簧测力计的挂钩用细线系在小铁环上,如图甲所示 B.先将其中两个测力计固定在图板上,再沿某一方向拉着第三个测力计。 当铁环时,分别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F2、F3和,并作出各个力的图示 C.按作出F1、F2的合力F12,如图乙所示。比较F12和,由此,找出三个力F1、F2、F3的关系。 3.(1)某同学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得出了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的长度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根弹簧的原长是cm. (2)弹簧在受到6N的拉力时,弹簧比原长伸长了cm,此时弹簧发 生了形变. (3)分析图象及有关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用此弹簧制作的弹簧测力 计的测量范围是。 (2)在探究“弹簧的弹力与伸长的关系”实验中,通过在悬挂的弹簧下面加 挂钩码,逐渐使弹簧伸长,得到以下的数据.由数据在坐标中画出图象. 由此得到结论:. 弹簧的劲度系数k=N/m.(取两位有效数字) 钩码个数 1 2 3 4 5 6 弹簧弹力F(N)0.50 1.00 1.50 2.00 2.50 3.00 弹簧伸长x(cm) 1.20 2.40 3.60 4.76 6.10 7.10 4.在“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实验中,如图将一木块和木板叠放于水平桌面上,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木块水平相连,用力拉木板,使之在桌面上滑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的条件,木块与木板间滑动摩擦力等于测力计示数。 在实验中通过在木块上添加钩码的方法,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并分别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把木板换成玻璃板再重复上面实验。下表为某实验小组测得的实验数据: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实验原理】4P+5O 22P2O5 【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弹簧夹关闭。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实验步骤】 ① 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③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①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②放热;③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结论】① 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②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注意事项】 1.红磷必须过量。如果红磷的量不足,集气瓶内的氧气没有被完全消耗,测量结果会偏小。 2.装置气密性要好。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集气瓶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测量结果会偏小。 3.导管中要注满水。否则当红磷燃烧并冷却后,进入的水会有一部分残留在试管中,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4.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5.如果弹簧夹未夹紧,或者塞塞子的动作太慢,测量结果会偏大。 6.在集气瓶底加水的目的: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 7.不要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原因:木炭和硫燃烧尽管消耗气体,但是产生了新的气体,气体体积不变, 容器内压强几乎不变,水面不会有变化。 8.如果预先在集气瓶内放入氢氧化钠溶液,就可以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9.不要用镁代替红磷!原因: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能与氮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这样不仅消耗氧气,还 消耗了氮气和二氧化碳,使测量结果偏大。 水的电解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 【实验现象】 ①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通电一段时间后,两个试管内汇集了一些气 体,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小,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大, 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约为8:1。 ②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与负极相连的试管 内的气体移近火焰时,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实验结论】 ①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2H 2O2H 2 ↑+O 2 ↑; ②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反应前后,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没有变化); ③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注意事项】 ①通电时,必须使用直流电。 ②预先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③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 一、物质的分类

初中化学基本实验操 作总结

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药品的取用规则 (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1、试管 (1)用途: a、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b、溶解少量固体 c、收集少量气体 (2)注意事项: a、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冷,一般要先均匀受热,然后才能集中受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 b、加热时,试管要先用铁夹夹持固定在铁架台上(短时间加热也可用试管夹夹持). 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且未冷前试管不能直立,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d、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沸腾溢出),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的角度(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 2、试管夹 (1)用途:夹持试管 (2)注意事项:①从底部往上套,夹在距管口1/3处(防止杂质落入试管) ②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 3、玻璃棒 (1)用途:搅拌、引流(过滤或转移液体). (2)注意事项:①搅拌不要碰撞容器壁②用后及时擦洗干净 4、酒精灯 (1)用途: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 (2)注意事项: ①使用时先将灯放稳,灯帽取下直立在灯的右侧,以防止滚动和便于取用. ②使用前检查并调整灯芯(保证更好地燃烧,火焰保持较高的的温度). ③灯体内的酒精不可超过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3(酒精过多,在加热或移动时易溢出;酒精太少,容器内酒精蒸气混入空气易引起爆炸). ④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⑤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⑥应用外焰加热(外焰温度最高). ⑦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熄.(防止将火焰沿着灯颈吹入灯内) ⑧用完后,立即盖上灯帽(防止酒精挥发使灯芯水含量相对变多而不易点燃). ⑨不要碰倒酒精灯,若有酒精洒到桌面并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或撒沙土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以免火势蔓延. 5、胶头滴管、滴瓶 (1)用途:①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②滴瓶用于盛放少量液体药品. (2)注意事项: ①先排空再吸液; ②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以免污染滴管; ③吸取液体后,应保持胶头在上,不能胶头在下或平放;(防止液体被沾污,或腐蚀胶头)

高三化学课本实验整理13周 高三()班姓名:________________ 必修1: 胶体的配制:P26 Fe(OH)3胶体的配制:将烧杯中的____________加热至沸腾,向____________中逐滴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_____ ______,停止加热。 例1.P47在实验3-2中,切下一小块金属钠,放入______中,加热。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 2.P48科学探究中,加热铝箔后,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该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实验3-3:金属钠与水反应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该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 4.在P50的科学探究中,铁与水蒸气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该反应中,氧化剂:_________ 还原剂:_________转移的电子是:__________ 例 5.在P51实验3-4中,通过该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该实验中,用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制得等量的H2,消耗的铝的质量比为:______,消耗的HCl 与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转移的电子比为:______。 例 6.在P55实验3-5中,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实验现象说明:该反应___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生成。 思考: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某种具有漂白性物质,经探究确定,该漂白性物质为H2O2,请写出生成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一锥体上滚 【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与思考双锥体沿斜面轨道上滚的现象,使学生加深了解在重力场中物体总是以降低重心,趋于稳定的运动规律。 2.说明物体具有从势能高的位置向势能低的位置运动的趋势,同时说明物体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换。 【实验仪器】:锥体上滚演示仪 图1,锥体上滚演示仪 【实验原理】: 能量最低原理指出:物体或系统的能量总是自然趋向最低状态。本实验中在低端的两根导轨间距小,锥体停在此处重心被抬高了;相反,在高端两根导轨较为分开,锥体在此处下陷,重心实际上降低了。实验现象仍然符合能量最低原理。【实验步骤】: 1.将双锥体置于导轨的高端,双锥体并不下滚;

2.将双锥体置于导轨的低端,松手后双锥体向高端滚去; 3.重复第2步操作,仔细观察双锥体上滚的情况。 【注意事项】: 1.移动锥体时要轻拿轻放,切勿将锥体掉落在地上。 2.锥体启动时位置要正,防止它滚动时摔下来造成变形或损坏。

实验二陀螺进动 【实验目的】: 演示旋转刚体(车轮)在外力矩作用下的进动。 【实验仪器】:陀螺进动仪 图2陀螺进动仪 【实验原理】: 陀螺转动起来具有角动量L,当其倾斜时受到一个垂直纸面向里的重力矩(r ×mg)作用,根据角动量原理, 其方向也垂直纸面向里。

下一时刻的角动量L+△L向斜后方,陀螺将不会倒下,而是作进动。 【实验步骤】: 用力使陀螺快速转动,将其倾斜放在支架上,放手后陀螺不仅绕其自转轴转动,而且自转轴还会绕支架旋转。这就是进动现象。 【注意事项】: 注意保护陀螺,快要停止转动时用手接住,以免掉到地上摔坏。 实验三弹性碰撞仪 【实验目的】: 1. 演示等质量球的弹性碰撞过程,加深对动量原理的理解。 2. 演示弹性碰撞时能量的最大传递。 3. 使学生对弹性碰撞过程中的动量、能量变化过程有更清晰的理解。 【实验仪器】:弹性碰撞仪 图3,弹性碰撞仪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汇 总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汇总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汇总 九年级上化学实验目录 一、基本实验 1、水加热沸腾; 2、研碎胆矾; 3、胆矾溶解于水并和NaOH反应; 4、石灰石和盐酸反应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5、闻气体气味的方法; 6、固体颗粒的取用(锌粒); 7、固体粉末的取用(Na2CO3粉末); 8、液体的取用; 9、Na2CO3和盐酸反应; 10、酒精灯的使用; 11、加热NaOH和CuSO4的混合溶液; 12、洗涤玻璃仪器; 1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4、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中; 15、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16、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17、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18、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19、加热KClO3和MnO2混合物制取氧气; 20、电解水实验; 21、品红在水中扩散实验; 22、软硬水的区分 23、蒸馏水的制取 24、用盐酸和碳酸钠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5、镁条在空气中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6、活性炭的吸附性; 27、木炭还原氧化铜; 28、收集CO2并验满; 29、灯火实验; 30、CO2溶于水的验证; 31、CO2和水的反应; 32、燃烧的条件的实验; 33、灭火的原理; 34、粉尘爆炸; 35、点燃甲烷; 36、用Mg和盐酸反应验证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二、化学活动与探究实验 1、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2、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3、实验室制取O2,O2的性质实验; 4、对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

九年级化学课本实验总结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活动与探究】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蜡烛浮在水面 (2)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3)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变黑碳化; (4)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无色小液滴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5)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结论:⑴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 ⑵①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 ②(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高。 ③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生成了H2O,其中含氢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CO2,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⑶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蒸气被点燃。 【活动与探究】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现象:1.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CO2的含量高) 2.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O2的含量高) 3.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

中H2O的含量高) 小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只是含量多少不同) 基本操作插图 送入固体粉末状:操作要点“一横、二送、三 缓速”(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邵,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落入试管底部)。 液体的倾倒 操作要点:“取下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向手心缓慢倒, 用完盖紧原处放。” 液体的量取: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的方法: ①读数时,应将量筒放置平稳,并使视线与液面凹液面最低 处保持水平。 ②应根据量取液体体积的多少,选用大小适当的量筒。 滴管的使用 胶头滴管用于滴加少量液体,使用时_垂直在容器上方_,一般不可___实验台 上_,也不可___放在其它位置_____;不要__平_放或__倒_放,用过后应立即清洗 干净再去吸取其它药品。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滴瓶上的滴管与滴瓶配套使 用,_不能__冲洗。 4.物质的加热 常用的加热仪器是酒精灯: 酒精灯的使用:①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乙醇; ②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③用外焰加热; ④熄灭时,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⑤盛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2/3 ,也不得少于 1/4 。 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加热玻璃仪器时,要把容器壁外的水擦干;以免加热的时候容器炸裂;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容器的底部不要和灯芯接触,以免玻璃仪器受热不均匀而炸裂,也不能离得太远,距离过近或过远都会影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2013年春季语文一年级下册期末测评意见 一、测评对象:一年级所有学生。 二、测评时间:笔试前一周 三、测评内容: (一)测评学生能否准确地认读教材中要求认的字。 (二)测评学生能否正确、整洁、美观地书写教材中要求写的字。 (三)测评学生是否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学过的课文。 (四)测评学生是否乐于表达。 四、测评方法 (一)面试,40分。 1、面试一:测试要求会认的字。 (1)利用编写的由生字组成的短文让学生认读。共提供八篇短文(见附件一),学生用抽签的方式决定读哪一篇。 (2)每篇供测试的短文均含有本学期所学生字100个。少数几个未学过的字加注拼音。学生认读前可稍作准备,认读时教师不催促,不作提示,只对读错的字作上记号,学生开始读错,后又自行纠正,应视为正确。加注拼音的字学生如果读错,不在统计之列。 (3)测试个别进行。可由教师进行测试,也可培训几个高年级学生帮助测试。 (4)测试开始时的指导语:“请你准备一下,把这篇文章读一读,要看清楚,读正确。” (5)本题分值20分。每错5个字扣1分,扣完为止。 2、面试二:测试朗读课文。 (1)朗读的测试方法:从本学期学过的10篇课文中挑选10段,即为10份测试卷(见附件二)。学生用抽签的方式决定读哪一段。 (2)朗读的评价方法。 教师评价学生朗读得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酌情给分,分5级。一级:20—17分;二级:16-13分;三级:12-9分;四级:8-5分;五级:4-1分。 3、笔试。60分(卷面100分,再按60%折算)。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册期末认读生字测试卷 测试卷一 雷雨过后

1

课本中的图像和演示实验 1.解释鸟儿为什么能够安然无恙: 2.商用核电站使用的是什么核燃料? 3.物体在传动带上是如何运动的,如何检验。 4.光斑向什么方向移动? 5.伽利略的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6.抛掉副油箱的目的是什么? 7.绳上的拉力等于 8.在下面哪些情况下,水不喷出来:上抛、斜抛、水平抛、下抛、自由落体。 9.马为什么能把车拉走? 10.描述蜡烛块的运动: 11.平抛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12.能否击中靶,为什么? 13.卡文迪许扭称 14.三个宇宙速度的意义。 16.计算动量变化: m=1㎏,v=2m/s,v'=2m/s。 17.请解释 18.机械能是否守恒,动量是否守恒 19.请解释 20.分析小车的运动情况 21.分析铁锤钉钉子的过程: 22.请分析小球在不同位置的受力情况 23.确定单摆的周期?

24.转动频率有很小缓慢逐渐增大,分析振子的振动情况:频率、振幅 25.分析其它各摆的振幅和周期 26.说明此曲线的意义 27.描述现象,分析原因。 28.小球做什么运动,摆长是多少。 30.由这两组图分别得到什么结论? 31.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32.会分析加强区域和减弱区域。

33.判断频率的高低情况。 34.此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 35.什么东西在运动?这种运动有什么特点?说明 了什么问题?是轨迹吗? 36.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规律是什么?再此 图上画出分子间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规律。 37.请解释为什么要用较大的力才能将玻璃提起来。 38.如何操作能使火柴头燃烧,为什么? 39.温度计示数如何变化,为什么?

一、教材中实验分析 教材中没有严格区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不再单列学生实验,提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动手为主。根据大纲的要求,在初中化学课中必须学习一些最基本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主要包括:学生实验的基本要求;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 器介绍和使用;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如固体和液体药品的取用、收集气体、加 热方法等。对于一些较复杂的操作,学生在没有学习有关化学知识前进行操作,既没有兴趣,也有一定困难。教材中的一些实验设计或是操作复杂,或是现象不 明显,或是成功率不高,或是不环保,或是缺乏趣味性。因此,对实验进行改进,重新设计,使之更好的进行实验,使之更简便化、趣味化、绿色化、科学化,是 很有必要的。 二、实验设计与改进必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做到实验准确无误,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科学,实验装置设 计合理,实验操作符合。 2、简约性原则:取材容易,装置简单,操作简便,缩短实验时间,有创造性。 3、直观性原则:实验现象明显,感官性高。 4、安全性原则:实验过程安全,不出事故,不危害人身安全。 5、环保性原则:减少药品用量,减少环境污染。 6、可行性原则:实验的设计应符合实际情况(学校的条件和学生的情况), 教师要先做验证实验,确保实验的可行性。 三、实验方案的优化与改进 (一)、《比较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的实验探究 1.呼出气体的收集 教材方案:收集呼出气体,采用普通的排水法。 缺点:收集呼出气体,所用仪器体积大,浪费大量水、操作复杂 改进方案1: 1.取一集气瓶,内装满水,连接带有两支 导气管的双孔塞,一支伸入瓶底,一支刚露出瓶塞既可。 2.从B 端呼气,水被排出,即可收集满呼出气体。 改进方案2: 1.取一集气瓶,连接带有两支导气管的 双孔塞,一支伸入瓶底,一支刚露出瓶塞既可。 2.从B 端呼气,瓶内空气被排出,即可收集满呼出气体。 取一集气瓶侧盖一玻片,伸入一支导气管 至瓶底,向其内慢慢呼气。可用一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检验呼出气体是否已满。 改进优点:

初中化学实验现象总结大全 北斗升学助手 2017-07-1110:42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条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有雾生成 7、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8、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9、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0、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1、加热试管中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2、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3、点燃纯净的氢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4、向含有Cl-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5、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7、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8、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19、在生石灰上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0、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1、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 22、向盛有石灰的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3、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4、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和氯和气体:迅速反就肆生爆炸,有雾生成 25、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6、氯气遇到湿的有色条:有色布条的颜色褪去 27、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和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28、给氯化钠定(固)与硫酸(浓)的和混合物加强热:有雾生成有刺少许性的气味 29、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硝酸: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30、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黄色沉淀生成 31、.细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32、铁粉与硫粉混和后加热到红热:反应继续进行,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物质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背诵篇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三上背诵篇目 单元课文 (序号+题目) 背诵内容 (片断或整篇文章) 第一单元1、我们的民族小学第3自然段 3、爬天都峰第2自然段 第三单元9、古诗两首全文 11、秋天的雨第1、2自然段 第四单元13、花钟第1自然段 第五单元19、赵州桥第3自然段 第六单元21、古诗两首全文 22、富饶的西沙群岛第2、3、4自然段 23、美丽的小兴安岭第2、3、4、5自然段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三下背诵篇目 课题背诵段落 1、燕子全文 2、古诗两首全文 3、荷花第2、3、4自然段

5、翠鸟第1、2、3自然段 11、画杨桃第18自然段 13、和时间赛跑第8、9、10自然段 21、太阳第8自然段 25、太阳是大家的全文 29、古诗两首全文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中日积月累的“读读写写”部分要求会背会写,“读读背 背”部分要求会背。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上背诵篇目 单元课文 (序号+题目) 背诵内容 (片断或整篇文章) 第一单元1、观潮第3、4自然段 3、鸟的天堂第7、8、12、13自然段第二单元5、古诗两首全文 6、爬山虎的脚第2、3、4自然段 第四单元13、白鹅第3、4、5自然段 15、猫第1、2、4自然段 第五单元18、颐和园第3、4自然段 第六单元20、古诗两首全文

第七单元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7、8、9自然段第八单元31、飞向蓝天的恐龙第4自然段 四年级下册建议背诵篇目 第一组: 1、第1课《古诗词三首》,背诵三首古诗词; 2、第2课《桂林山水》背诵全文; 3、第3课《记金华的双龙洞》背诵第三、五、六自然段; 4、《语文园地一》中的“日积月累”。 第二组: 5、《语文园地二》中的“日积月累”。 第三组: 6、《语文园地三》中的“日积月累”。 第四组: 7、《语文园地四》中的“日积月累”要求读读记记。 第五组: 8、第17课《触摸春天》第三、四、五、六、七自然段; 9、第19课《生命生命》背诵全文; 10、《语文园地五》中的“日积月累”。 第六组: 11、第21课《乡下人家》第一、二、五自然段; 12、第23课《古诗词三首》,背诵三首古诗词;

人教版初中物理实验目录八年级上物理实验目录 一、演示实验 1、测一测你听觉的频率范围; 2、探究声音的奥秘; 3、观察水的三种状态记起特征; 4、练习使用温度计; 5、观察蒸发现象; 6、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 7、人工造“雪”; 8、分解太阳光; 9、观察色光的混合; 10、观察颜料的混合; 11、探测红外线的热效应; 12、光的直线传播——手影; 13、探究光的反射; 14、观察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15、认识透镜; 16、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17、测定凸透镜的焦距; 18、透镜的应用; 19、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 20、观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现象; 21、观察光通过玻璃砖时的折射现象; 22、探究透镜的奥秘; 23、光的折射与透镜原理; 24、比较课桌的长、宽、高; 25、观察刻度尺; 26、用刻度尺测量纸张的厚度; 27、比较纸片下落的快慢; 28、测量纸片下落的速度。 二、分组实验 1、观察水的沸腾; 2、探究水、松香的熔化特点; 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4、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5、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

一、演示实验 1、托盘天平的认识和使用; 2、探究物体的形状、形态的变化对其质量大小的影响; 3、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4、测量水的质量; 5、探究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 6、比较物质的硬度; 7、认识物体的结构; 8、探究分子的运动和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9、观察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 10、观察弹簧测力计; 11、判断重力的方向; 12、研究自行车上的摩擦力; 1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4、探究大气压强; 15、估测大气压的值; 16、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17、探究浮力的大小; 18、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 19、怎样使物体上浮或下沉; 20、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21、探究阻力对物体的影响; 22、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23、观察惯性现象; 二、分组实验 1、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2、用量筒和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3、探究不同物质比热容的大小; 4、探究影响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因素; 5、探究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6、探究压力和压强的关系和效果; 7、探究液体的压强。

中数学新课标人教版教材的编写意图与总体介绍 一、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新课标实验教材的研究与编写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林群先生为主编,与数学教育理论工作者、中学数学教研员与数学教师、数学教材专业研究与编写工作者共同成立了课题组,依据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新课标实验教材。几年来,课题组坚持科研领先,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学习、课程标准研读、数学教学调研等,积累了许多一手的资料,对我国数学教学的历史与现状,国际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情况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讨论。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好继承、发展、创新的关系,编写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已经通过了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现将我们编写这套教材的一些体会以及编写教科书中的几个问题与大家作一个介绍,以便交流、探讨。 1、1、编写的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就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与谐的发展,而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就是实施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如何使教材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使教材能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为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创造条件,就是我们重点研究的问题。在编写教材时,我们遵循了如下的指导思想: ⑴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照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的“三个面向”的指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⑵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积极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依据“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参照“标准”中的编写建议,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从教学改革的实际出发编写教材。 ⑶正确处理数学、社会、学生三者的关系,适应科技发展的形势,关注社会进步的需求,更新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认识,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注重培养理性精神与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发现、提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⑷遵循认知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为教师营造教学创新的氛围,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改进教材的呈现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2、教科书特色、 这套教科书充分注意体现普及性、基础性与发展性,不仅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更注意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让学生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会数学地思考,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编写时,我们力求突出以下特点: ⑴使教科书成为反映科学进步、介绍先进文化的镜子。 ①重视科学,关注文化。重视数学的科学价值,同时关注其文化内涵。通过教科书这面镜子的反射,结合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地介绍古今数学的发展,深入浅出地反映数学的作用(工具作用与人文教育作用),使学生逐步地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②重视基础,返璞归真。重视中学数学在数学科学与其她科学中的基础作用,强调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在实现从算术到代数、从实验几何到论证几何、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从确定性数学到随机性数学等重大转折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初等数学的本质,返璞归真,为进一步学习数学与应用数学打好基础。

学习资料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学写发言稿 一、发言稿常见的形式有哪些呢? 发言稿写法比较灵活,结构形式要求也不那么严格,可以根据会议的内容、需要等情况而有所区别。常见的形式有: ①开门见山提出本人要谈的问题及对问题的看法,然后说明理由,最后照应开头对全文做简明扼要的总结。 ②直接写出要讲的几个问题或几点意见,可用序号1、2、3等表示,问题讲完,即告结束,不写开头和结尾。 ③汇报经验、情况的发言,内容比较系统,它包括情况叙述、经验介绍、体会收获等,这几方面的内容要连贯地写出来,构成一篇比较完整的文章。 二、练习写发言稿要注意什么呢? 写发言稿时,要注意三点: ①观点鲜明。对问题持什么看法,要明确表态。对尚未认识清楚的问题,要实事求是说明,不要含糊其词,如果是汇报性的发言,要中心明确,重点突出,不必面面俱到。 ②条理清楚。一篇发言稿要谈几方面的问题,每一方面问题要讲哪些条目。 都要安排得有条有理,让人听起来容易抓住重点。 ③语言简洁明快。发言是直接面向听众,所以,发言的语言一定要简洁明快,尽量不使用冗长罗嗦的句子,更不要使用一些深奥难懂的词句,话要说得准确、易懂,最好运用大众语言。 三、列提纲

写一篇发言稿,一般要想好写作的内容。(1)发言稿的格式:称呼、问候、致谢等。 (2)发言稿的语言风格:诚恳,坦率,简洁等。 (3)发言的吸引力:条理清楚,有创意等。 精品文档 学习资料 1、题目:竞选班长发言稿 开头:向大家问好。 中间:①介绍自己。②说明自己为什么要竞选班长。③说说自己打算如何当好班长。 结尾:表决心。希望大家投自己一票。 2、题目:开学典礼发言稿 ①先问好,然后提出时间(如金色九月,阳光明媚,秋风送爽我们迎来了新学期的开学典礼)自我介绍,然后作为代表向祝愿大家。 ②描述学校的美好,老师的辛勤,同学的努力。(详) ③提出这个学期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具体做法。(详) ④再一次祝愿大家(如扬起前进的风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再次谢谢大家。(略) 四、精彩题目早知道 给我一个机会,我给大家一个满意 ──竞选班长发言稿 迎接新的xx,走向新的辉煌

物理演示实验讲义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编

二零零八年六月 目录 糖溶液旋光 2 白光全息 3 太阳能应用 4 法拉第笼 5 能量穿梭机 6 超导磁悬浮列车7 电磁炮8 飞机的升力9 激光倍频10 魔灯——等离子球11 氢燃料电池12 三相旋转磁场13 锥体上滚14

阿贝成像和空间滤波15 超声雾化16 傅科摆17 光学分形18 光学幻影19 红绿立体图20 混沌摆21 家用冰箱空调制冷系统原理22 龙卷风23 茹可夫斯基凳24 陀螺仪25 雅格布天梯26 长余辉材料27 海市蜃楼28 直升飞机29 糖溶液旋光 【实验目的】 演示糖溶液的旋光色散现象 【实验原理】 线偏振光在某些介质中传播时,出射光振动面会转过一定角度,这种现象称为旋光性。线偏振光可分解成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光。两种圆偏振光在介质中传速

不同,但通过一定距离后,两种圆偏振光合成后仍为线偏振光,只是振动面转过一定角度θ。在溶液传播时,转角θ大小为: θ=,其中l为液体的长度,D为溶液的浓度,c为溶液的旋光率。 cDl c是偏振光波长λ的函数。由此,当白色线偏振光通过旋光物质后,不同波长的线偏振光振动面旋转的角度不同,各色光的振动面随之相互分开。这种现象称为旋光色散。 【实验操作】 在仪器的后方加上第二个某单色偏振片,转动第1个偏振片,使该色光的振动面与第二个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一致,则此色光可全部通过,此色光的光强最大,其余色光成分按马吕斯定律为部分通过,旋转偏振片可见透射光的主色调周期性变化。 白光全息 白光全息是指在普通白光照射下再现的立体全息。当记录介质的感光厚度远

大于干涉条纹的间距时,在其厚度方向形成三维干涉图样。 如图示白光再现全息照 相光路,激光束经过扩束后, 再经反射镜反射,设该光为 参考光,参考光穿过全息干 版后,投射到物体表面后反射,此光为物光。参考光和物光形成三维空间干涉条纹,如用白光再现,则各色光全息像完全分开,全息再现像十分清楚。

初中化学最重要的9个教材实验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右下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1)右图A仪器的名称是,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 %。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发现问题】 氮气是怎样减少的呢? 【假设一】 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假设二】 。 【查阅资料】 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该反应类型是。(3)通过以上探究,你对燃烧的有关知识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写出一点即可)。

2、(气体的制取)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提示: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写出一个初中化学中用装置C制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该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3)收集(2)中所得气体可选用的一种装置是 ,利用该装置还能收集的一种气体是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如果用右图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管口通人。 3、(电解水)如图所示的是电解水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收集到气体a和气体b。 请回答:(1)电解水时,将转化为化学能;(2)气体a为; (3)实验室检验气体b的方法是。 4、(分子运动)图1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进行实验进闻到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小红于是对原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实验装置如图2实验操作①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入3-4滴无色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颜色。②取

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药品的取用规则 (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1、试管 (1)用途: a、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b、溶解少量固体 c、收集少量气体 (2)注意事项: a、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冷,一般要先均匀受热,然后才能集中受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 b、加热时,试管要先用铁夹夹持固定在铁架台上(短时间加热也可用试管夹夹持). 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且未冷前试管不能直立,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d、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沸腾溢出),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的角度(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 2、试管夹 (1)用途:夹持试管 (2)注意事项:①从底部往上套,夹在距管口1/3处(防止杂质落入试管) ②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 3、玻璃棒 (1)用途:搅拌、引流(过滤或转移液体). (2)注意事项:①搅拌不要碰撞容器壁②用后及时擦洗干净 4、酒精灯 (1)用途: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 (2)注意事项: ①使用时先将灯放稳,灯帽取下直立在灯的右侧,以防止滚动和便于取用. ②使用前检查并调整灯芯(保证更好地燃烧,火焰保持较高的的温度). ③灯体的酒精不可超过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3(酒精过多,在加热或移动时易溢出;酒精太少,容器酒精蒸气混入空气易引起爆炸). ④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⑤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⑥应用外焰加热(外焰温度最高). ⑦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熄.(防止将火焰沿着灯颈吹入灯) ⑧用完后,立即盖上灯帽(防止酒精挥发使灯芯水含量相对变多而不易点燃). ⑨不要碰倒酒精灯,若有酒精洒到桌面并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或撒沙土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以免火势蔓延. 5、胶头滴管、滴瓶 (1)用途:①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②滴瓶用于盛放少量液体药品. (2)注意事项: ①先排空再吸液; ②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以免污染滴管; ③吸取液体后,应保持胶头在上,不能胶头在下或平放;(防止液体被沾污,或腐蚀胶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