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投入,就我镇而言,近年来新建农家书屋21个,建成了镇综合文化站,应该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使用率低。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与城市相比仍然相对薄弱。全镇21个农家书屋面积都比较小,活动场地简陋。大部分图书资料陈旧,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阅读的需要。农家书屋没有专职管理人员,不能真正组织群众开展文化活动。

二、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不足,运转困难。目前,全镇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严重不足,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和基本经费保障。全镇所有建成的农家书屋因资金缺乏,没有工作经费,不能及时更新图书。同时所有的农家书屋管理员均是村干部兼任,没有任何报酬,工作积极性不高,致使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大量缩水,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能力十分有限。

三、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缺乏,农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意识淡漠。繁荣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离不

开素质高的建设队伍。然而,农村近年来文化建设人才储备却不尽人意。一方面,由于农村从事文化工作的同志待遇偏低甚至没有任何待遇,导致基层“文化能人”流失严重。另一方面,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不强。一些拥有较好群众文化活动基础的优秀的民俗、民间文化传统因后继乏人而难以有所作为。导致农村基层文化人才青黄不接现象严重、队伍不稳,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可忽视的瓶颈。

希望今后上级有关部门坚持把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出发点,着力构建村级农村公共文化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文化资源共享,经常开展送书、送戏、送文化下乡活动,加大财政保障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建立一支专职文化工作人员,增加农村公共文化经费投入,着力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ef7912836.html, 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作者:彭付荣 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18期 摘要:近年来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师资力量匮乏;农村文化活动内容缺乏生命力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采取加大农村文化经费投入,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文化工程建设,大力兴办文化教育事业;丰富农村文化,打造特色文化等相对应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采取措施 农村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级政府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农村文化建设发展仍然相对缓慢。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考察了河南省周口市任庄村农村文化建设的状况,发现农村文化建设还存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道德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 一、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基础设施陈旧,利用率低 任庄村没有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但据村支书说有几千本图书,存放在村政府大院里,用当地农民的话说就是“年头锁到年尾,开门只为验收”。有一个老年活动室,调查发现这个活动室破旧不堪,老年人都不愿意去,害怕自己健康的身体遭到意外。至于娱乐性的文化设施像茶馆、桌球室、农家乐就更没有了,本人调研的时候就在村头的饭馆里吃饭,饭馆极其简陋,菜品单一,老板戏称这就是他们村的农家乐。 (二)农村师资力量匮乏 任庄村2009年有幼儿园一所,在校学生47人,教师2人;现有小学一所,学生190人,教师9人;初中在校生100人,高中(包括中专、中职)在校生37人,在读大学生(包括高职、研究生)23人。社会文化的传递和发展依赖于社会教育,该村整体受教育的文化程度不高,不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不能满足教育对文化发展和传承的功能。 (三)不重视农村文化建设 部分领导认为只要把经济发展了,让农民增收、群众生活富裕就行了,文化发展好坏与否关系不大,于是就出现了“经济建设要上,文化建设就要让”的错误观点。这种意识直接导致乡镇领导对基层文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经济发展是硬指标、硬任务,文化建设是软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汇报.

**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汇报 (2014年7月10日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文化**的战略部署,市委出台了《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对加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实施了一大批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加强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丰富和活跃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全市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 一、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通过实施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一批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文化惠民工程,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全市有市、县(市、区级艺术馆(文化馆8个,从业人员68人;有县(市、区级公共图书馆 7个,公共图书馆藏书183万余册,从业人员72人,阅览室座位近2000个;有市、县(市、区级博物馆、纪念馆14个,从业人员292人,年均举办展览50多次,举办培训90多次;有演出场馆9个,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2个,从业人员331人,年均服务观众44万人次,其中服务基层观众35万人次;有乡镇综合文化站134个,总藏书50多万册,从业人员184人;已完成全市1783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工程全面覆盖的建设任务;全市1900个行政村(含居委会实现了有线广播村村响;建成7个县级、134个乡镇街道办共141个广播室;建成了57个激情广场文化活动示范点。 (二公共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一是成功举办各类大型文化活动。自2007年以来,我市承办了海峡客家高峰论坛、海峡客家歌曲创作演唱大赛、第五届福建艺术节、红旗颂等大型文化活动近20场次,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二是积极开展送书、送

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胡贵锋(重庆市九龙坡区文化馆,重庆九龙坡400050)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形态呈现了新的走向,群众文化活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主题。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开展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文化工作面临的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一项需要长期抓实抓好的工作。只有群众文化建设得到长足的发展、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文化需求得到满足、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人们就会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努力推动文化文化建设,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必将极大地促进地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有利于加快地区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一、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重视不够 由于各级政府和领导一直把经济发展状况作为衡量干部工作成绩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因而,一些管理部门和部分干部对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只注重抓经济这一中心工作,认为只要把经济搞上去了,就一切都办好了。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们忽视了文化建设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在工作中将文化建设排在各项工作的最后,结果导致对文化建设工作领导不力,文化建设落后于经济的发展,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留下了障碍。 2经费投入不足 经费是开展文化活动的基本物质保证。通过调查分析,由于文化活动经费来源渠道有限极大的制约了文化建设的发展,在数额较少,需要开展活动较多的情况下,导致文化生活形式单调,内容单一,大部分社区活动,服装,道具等物品都是社区居民自己支付的,经费不足是影响和制约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造成文化活动绝大部分停留在中下层次水平,尽管个文化管理部门对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逐渐增加,但高层次的文化交流还是难以开展,更多的造成了部分群众性文化活动缺乏经常性、持续性及周期性,不能全方位满足群众的需要。 3设施建设滞后 目前全国还有一部分县、乡没有建立自己的图书馆、文化馆站,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图书馆、文化馆’站有名无实,只挂牌子而无馆舍。现有的文化馆、图书馆中,有很多建筑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几乎形同虚设。乡镇文化站的情形更差,现有乡镇文化站中,许多只有一个位子,一个工作人员、一块牌子、一枚章子、一间房子,有的连单独的房子都没有,文化

建设农村基层综合公共服务体系

整合资源建设农村基层综合公共服务体系 **乡农村基层综合公共服务设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布依族苗族乡位于**县东南面,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1公里,乡域面积73.39平方公里,辖7个村,82个自然村寨,9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297户,总人口23190人。近年来,按照精简、效能、实用原则,针对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分散,服务群众不方便,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将村级综合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党的阵地建设、组织建设和美丽乡村的公共服务建设有机结合,初步形成了办公有阵地、活动有场所、服务有窗口、办事有人员的村级综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新局面,实现了农村基层公共服务理念转变和服务水平提升。 一、主要经验和做法 1、合理规划布局。以有利于村民议事、服务群众为原则把好选址关,将新建的公共服务设施场所选址在行政村的地理中心,最大限度方便全村群众。 2、整合各类资源。按照阵地共建、资源共享、一室多用要求,**乡整合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村卫生室、文化活动中心等各类支持农村公共服务专项资金,统一建设农村基层综合公共服务设施,在保证各类村级专业机构功能的前提下,又节约了土地。 3、完善功能设置。整合资源,提高服务效能,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成六个中心。一是党员教育村民议事中心。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坚持依法治村和村民自治,推进村务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二是为民服务代办中心。主要为村民代办计生、民政优抚、新农合、劳动就业等业务,村两委办公室加挂为民服务代办中心的牌子,做到一套人马,两项职能。三是科技信息服务中心。开展农村实用技术、政策法规的培训,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帮助农民发家致富。四是文体娱乐活动中心。该中心与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合署办公,同时融合共青团、妇代会、老年协会等组织的人力资源和职能作用。五是和谐家园建设中心。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共同解决辖区内突出的治安问题,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推进和谐家园建设。六是计生与卫生健康中心。负责抓好计划生育和卫生工作,村计生服务室或村卫生室加挂计生与卫生健康中心的牌子,便于资源共享和方便群众。 二、存在的问题 由于当前体制机制、经济实力、人才队伍等因素,在村级公共服务设施整合过程还存在以下四个方面问题: 一是资金整合力度困难。各部门的资金使用都有各自要求,在实际整合过程中,有较大困难。如有些村级办公场所建设有补助资金,有些没有补助资金,要求建设建筑面积不等,但是职能又相近,完全可能整合。但按相关部门要求要单独设立和考评,基层在整合资金建设时,存在一定风险和压力。 二是资金投入不足。在建设方面,尽管有多方面资金来源,但总的投入差距还很大。一个功能齐全的基层综合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应包括村干部办公、会议、为民代理、卫生、计划生育、调解、文化科技、留守妇女儿童、调解等功能,通过合理整合,也至少需要400平方米建筑面积,按1200元/平方米(除征地费用)造价计算,成本48万元,加装修、设备购置,总投资将达100万元。目前,支持基层综合公共服务设施有关投资与总投资差距很大。 三是村级公共服务人才队伍短缺。由于农村外出务工的人数较多,且多为文化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农村出现老龄化、空壳化现象在一些村较为严重,影响了农村公共服务的水平。同时,受到工资待遇低的因素影响,很难吸引年轻、有文化的人员。人才短缺,很难提高基层公共服务水平。 四是运营和维护管理困难。农村基层综合公共服务设施建成后运营和维护管理成为当前尤为突出问题,特别是各类经费缺乏。如:400平方米基层综合公共服务设施运营费用有:

最新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与统帅。它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根本,是企业生命力与活力的源泉,是企业创新与变革的不竭动力,是企业未来发展蓝图的框架与基调。如果没有健康、优秀、强势的文化,一个企业很难稳步成长和持续发展。本文对采油厂企业文化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领导干部对企业文化认识程度参差不齐,甚至对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正确的理解与认识。 (一)是企业文化表象化。兴采虽然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其他企业一样,不可避免的存在企业文化表象化的缺点。尤其是建设早期,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识程度不都,导致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企业标语口号的斟酌、企业标识的设计上,从办公楼到生产园区,从厂部到班组,到处都张贴或悬挂着诸如且精神、核心经营理念等标语口号;设计了精致的厂徽、统一的厂服、嘹亮的厂歌、鲜艳的厂旗,企业的外在形象被设计得淋漓尽致,但他们只简单地将企业文化等同于形象设计,并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把企

业文化的核心――企业精神体现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也没有把企业精神渗透到企业员工的思维方式、工作、行为习惯中。 (二)是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文体活动。由于基层管理人员对企业文化理解上有偏颇,同时,认为建立完善企业文化体系是一项很复杂的事情,不原意也不肯在企业文化建设上下很大功夫,所以就形成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问题活动的思想。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寄希望于通过举办几场球类比赛,搞几次文艺演出,放几场电影,组织几个职工俱乐部来达到塑造企业精神的目的。事实上,文体活动的开展只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表层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进员工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但如果仅仅依靠这些表层活动,而不进行企业文化的渗透,不用企业精神塑造员工,企业文化建设是不会得到持续协调发展的,也就更不可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文化支持。 (三)是将企业文化等同于政治思想工作。由于企业文化建设主要由党组织抓,在不经意间就把企业文化建设和传统的政治思想工作混淆起来,尤其是单位的行政领导更是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一种思想灌输、说服教育,是宣传部门、工会的事情,导致企业文化建设推进艰难,落实到位,见到效果非常不易。另外,由于基层单位企业规模不大,机构设置较少,经常将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归属于同一部门管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厅党委《关于印发〈××××年厅直机关开展“三解三促”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们于3月8日-11日赴××、××市就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专题驻点调研。期间,实地调研了××市、姑苏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2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司法所、1个司法行政服务站,察看了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同时,在××市局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市局机关职能处室、县(市、区)司法局长和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司法所、基层法律服务所等负责人的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情况 近年来,××、××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厅召开的全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部署会、推进会精神,按照省厅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对上积极争取支持、对下切实对接需求,对内不断整合资源、对外广泛动员力量,有力推动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深入发展。 一是积极搭建立体化的服务网络。××、××市坚持“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积极推进“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点

线面结合、惠及全民”的服务网络。××市6个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已全部建成运行,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村(社区)司法行政服务站建成率均达100%,××市在全市农村专业合作社设立了律师工作站。××市10个县(市、区)、96个镇(街道)已设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973个村(社区)建立便民法律服务站,三级平台实现了全覆盖。同时,××市建立了12348公共服务信息化实战平台,××市在司法行政微信、微博、“e同说法”APP中增设公共法律服务模块,为市民提供“指尖上”的法律服务。 二是注重研发精准化的服务产品。××、××市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立足本地法律服务资源,大力研发服务产品,目前已经推出了一批富有本地特色、贴近基层群众、符合生活实际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市编制了三期《公共法律服务产品目录》,收录了126个公益类、政府购买类和市场保障类服务产品,先后与××华网共建公共法律服务产品“网络配送超市”,与电视台联合开播《律师说法》栏目,××市向社会提供了群众诉求(信访)代理、农民合作社普法联盟等公共法律服务产品。××市将律师参与调解、法律咨询、维权指导、简单法律文书代写等作为服务产品,纳入免费服务范畴,由各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统一提供,并先后出台司法鉴定和公证法律援助办法,丰富了面向低收入人群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 三是着力完善科学化的运行机制。××、××市始终突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发表时间:2016-08-27T12:59:27.173Z 来源:《文化研究》2016年4月作者:李森深[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基层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李森深 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文化体育中心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关系到千千万万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惠民工程,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基础群众文化建设,指出了当前基础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如何改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提出了几点策略,供有关需要参考借鉴。 关键词:群众文化建设;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基层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作为一项惠民工程,能够满足广大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保障广大基层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但是,当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开展。鉴于此,笔者进行了相关介绍。 1 基层群众文化基础性内涵机理和核心特征论述 群众文化活动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在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基础上,而组织的保留显著各类自我参与性且丰富完善的社会文化交流项目,当中的核心主导要素便是人民群众,他们一直以来被视为我国基层文化建设服务的主流对象,因此往往被赋予丰富的文化交流服务模式和指导内容,力求令群众文化全面贯穿到基层人民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之中。 2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的问题 2.1 针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 许多区域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项目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表现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活动无法得到精确化的理念指导和成本资金支持。单纯拿各个乡镇地区的文化站为例,其时刻承接着基层文化工作的前沿组织宣传职责,但是眼下我国文化站在编人员数量着实过少,尤其是在文艺特长人才的缺乏危机影响下,使得文化站既有空壳问题日渐严峻。 2.2 负责组织各类群众文化实践项目的人才数量和素质水平同步急速下降 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标准素质型人才的缺乏是一直限制我国基层群众文化实践项目组织实效性的因素。因为大中型城市不管是薪酬待遇或是职位升迁前景方面,都赋予文化工作者较强的吸引力,这就使得相关文化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纷纷集聚到该类城市中心。在此类背景影响范畴之下,小型城市和乡镇区域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便开始陷入被动尴尬境遇之中难以自拔,这和当地薪资和晋升能效缺陷问题有着直接性关联。 另外,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活动中,滋生出严重的配套设施、经费支持欠缺隐患,这和当地经济实际发展状况、社会政府对基层文化建设整体重视态度等,关联极为缜密,因此日后改革调整的核心点,便是针对政府领导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主观态度加以逐渐修正,力求在科技设施、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作用下,为我国不同区域基层群众文化可持续继承发展,提供较为强劲的服务支持能效。 3 改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策略 3.1 大力培养基层群众文化人才队伍 要有效地开展基层文化建设,必须要有足够的专业性的人才,实践中,要提高整体团队的文化艺术素质,培养骨干。 3.2 重视基层群体文化的建设 大力发展文化活动,让每一位基层爱好者都可以参与。重视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方面的管理,明确目标,组织者耐心的为基层群众讲解,鼓励他们参与,并且协助他们完成。过程中应做到积极主动的为他们服务,提供文化活动所需要的用具与材料。其次在活动的编排上要创新,激发基层群众的热情与好奇心,让基层群众体会到新颖的文化底蕴,开阔群众的眼界,激发他们的兴趣,使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 3.3 深度强化政府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整体的指导力度 文化管理体系的自觉形成,离不开政府机构长期精确化的指导辅助,具体规范细节表现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要时刻贯彻“两为”理念,时刻关注基层人民群众文化素质改造需求动向,并以此为出发点,组织群众开展各类社会服务和文化素质改造活动。如目前新桥镇就是结合当地苏区县和小型城镇建设的历史性特征,全程联合山清水秀、业兴民富等战略指标,打造出无限绵延的生态画廊景致,同时将内部文化应用软实力提升至更高的等级层次之上。 3.4 全面提升对基层群众文化实践项目配套设施的供应效率 想要在合理时间范围内改善基层群众文化实践项目组织实效,就必须尽快构建起健全完善的配套设施供应控制体系,全程配合城市、乡镇、社会主义新农村等规划作为指导依据,使得各类文化、博物馆、文化活动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布置扩散开来,及时向社会大众提供稳固的技术设施支持服务,使得以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管理体系得以全方位覆盖落实。 另一方面,维持相关性社会优势服务资源的吸纳整编质量。第一,利用特殊技术手段获得特定机构支持功用,尤其要注意对财政支持的获取结果。第二,全面介入各类社会团体和民间力量,至此创设出彼此共赢发展的局势。第三,有机发挥基层文化站和社区文化室等功用,力求为基层社会大众提供更加富有趣味性且文化水准较高的精神食粮。 3.5 建立一个长效的资金投入机制 建立一个长效的资金投入机制,支持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使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得到保障。增大经营投入的力度,有关部门应该构建基层文化事业专用资金,不可以随意流转,不可以随意挪用,保证文化事业正常运行,开拓资金来源的渠道,例如: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书法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的参与,组织者又进行了有效的组织保证活动的流畅,在资金开拓渠道方面就可以利用书法爱好者的才能使其自给自足,也就是书法爱好者可以将自己的作品与商家沟通,得到商家的赞助;部分作品还可以其他的形式进行捐赠;这样做不仅使活动变得有意义,还可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然后在利用得到的资金进行材料的采购与活动的组织,以加大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思想,引领基层群众步入文化建设进入高层次。

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一、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一)当前农民最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务 2006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事实上,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确实存在着大量不和谐的因素,其中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尤其是城乡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现象,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十一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在这之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设》中,明确提出了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 其实城乡公共服务非均等化主要是因为我国一直以来的发展战略造成的。所以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实际差距的重要因素, 是新阶段农村反贫困的关键所在, 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路径依赖。长期以来, 在农村主要靠农民积累的公益金来解决某些公共服务事项, 这与城市形成极为明显的差距。由于农村公共服务制度的缺失, 农民在义务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公共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事实上, 公共服务因素在我国城乡实际收入差距中的比例已高达30%~40%。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 70%, 但是国家80%的公共卫生资源投放在城市; 义务教育人口的 60%在农村, 却只有不到 25%的资源用在农村。从短期来看, 这使得农民“因病返贫”, 因教育落后返贫的问题比较普遍。从长期看,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匮乏制约了农民素质的提高, 不仅会影响农民未来收入的提高, 还会形成许多经济社会问题。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和服务供给不足、结构失衡、效率低下的局面有着其深层次的历史原因和体制背景, 财政与金融资金难及农村地区是一个原因, 但农村综合改革滞后则是造成现状的主要体制性原因。进入新阶段, 随着农村潜在公共需求的逐步释放, 农村居民日益成为公共需求的主体。适应这个变化, 为广大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 已成为新阶段农村综合改革的重大任务。所以新阶段农村综合改革应当抓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突出矛盾, 变革农村的上层建筑, 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曾经设计了一份由四十二个问题构成的调查问卷,寄发给全国各地长期从事“三农”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和政策研究

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可凝聚企业员工的思想,激发企业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内部环境和人际关系氛围,促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企业文化;问题;对策 建设企业文化的目的是企业运用文化的力量凝聚员工的思想,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有利于企业管理和发展的内部环境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促进企业获得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但是,在建设、发展企业文化中,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使企业的文化建设真正成为凝聚员工、增强企业实力的力量之源,以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企业文化作为先进的管理理念,就是要借文化的力量强化企业生产经营中各种因素的协调、组织和管理工作,目的是运用企业的文化凝聚员工的思想, 激发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内部环境和人际关系氛围,以此来促进企业获得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当前, 如何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建设和发展中所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是企业全体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它是以企业哲学为主导, 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 以企业精神为灵魂,以企业环境为保证, 以企业创新为动力的系统理论。由于企业文化既有作为文化现象的内涵, 又有作为管理手段的内涵, 对企业文化结构的认识势必存在差异性。从文化角度分析, 一般认为企业文化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精神文化部分, 二是制度文化部分,三是物化部分,物化部分亦可把其分为行为文化和器物文化。从管理角度分析,一般认为企业文化内容可分为显性内容和隐性内容部分,其中隐性内容是企业文化的根本,它主要包括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等。显性内容是指企业的精神以物化产品和精神性行为为表现形式的, 能为人们直接感觉到的内容, 包括企业设施、企业形象等。 企业文化应该包括四个层次,即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和精神层。其中物质层是企业文化的表层,它是由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表层企业文化。物质层是形成企业文化其它几个层次的基础,是企业员工的理想、价值观、精神面貌的具体反映,尽管它是企业文化的最外层, 却集中表现了一个现代企业在社会上的外在形象。因此, 它是社会对一个企业总体评价的起点。企业文化的行为层,它是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是企业经营作风、人际关系、审美意识的动态体现, 也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制度层是企业文化的中间层, 它是具有本企业文化特色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职工行为准则的总称。制度层是人与

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为认真贯彻总书记关于“努力做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县委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任务要求,云间县司法局立足于促进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布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整合司法行政法律服务资源,拓展司法行政法律服务平台,组织实施人民调解安民、法律援助惠民、法制宣传近民、法律服务便民等项目,努力满足全县人民的基本法律服务需求,为推进“平安云间”、“法治云间”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法治保障。本课题试从近年来的实践基础上,就进一步加快我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作一些思考和探讨。 一、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指出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援助;明确要求决不允许普通群众打不起官司。今年4月21日,习总书记在对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指示中,特别强调指出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努力做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省

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和“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大力发展法律服务业。”司法部和省司法厅相继出台指导性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要求。 二、我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成效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基础性工作,延伸了基层司法行政的工作外延,对新常态下司法行政的服务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几年来,县局不断优化职能,在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上进行有益尝试。 (一)积极打造辐射城市乡村的专业平台。去年,我局顺利完成县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搬迁和功能提升、县公证处“临街落地”两个硬件项目。目前县级法律服务中心面积500多平米,窗口专业人员15人,法律援助、普法宣传、12348专线、人民调解、社矫安帮、法律服务等职能资源进一步得到整合,窗口功能和便民举措得到提升和落实,法律服务集聚效应有效发挥。全县现有律师事务所9家,公证处1家,基层法律服务所8家,职业律师68人、法律援助律师5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42人,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在县城实现临街落地,8家法律服务所遍布7个乡镇,乡镇和部门建立法律援助站22个,行政村(社区)援助点181个,“半小时援助圈”基本形成。县镇村三级法律顾问网络建设有序推进,县政府和各乡镇人民政府法律顾问配备全覆盖,武连等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置法律服务

浅谈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梁斌 来源:《商情》2013年第11期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作为人民群众自娱自乐的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也是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与城市相比,农村的基层文化建设依然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缺乏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文化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新意;不良文化现象有所抬头;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近年虽有增强但后劲不足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一定要克服畏难情绪,积极采取各种对策应对,努力将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搞好。 一、当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上不到位,思想上存在误区。在农村,部分乡镇领导干部只重视经济建设,不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没有将文化与经济的辩证关系统一起来,认为只要经济建设上去了,文化建设落后一点没关系。还有就是没有意识到文化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朝阳产业,认为文化建设只不过就是唱唱歌、跳跳舞、逗笑搞乐、闹着玩、寻开心。 2、农村文化建设基础薄弱,不良文化现象时有抬头。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伴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大批新生代青壮年农民工涌入城市参与城镇化建设,留守在家的大多是妇女、儿童、老年人,他们既要看孩子、做家务、还要忙田地里的农活,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再加上文化部门没有开展和创作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具有地方特色活动和作品来满足发展中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于是给不良的文化现象诸如

“黄、赌、毒”造成了可乘之机,一些封建、反动思想也有所抬头,严重腐蚀了农村文化市场。 3、经费投入少,队伍建设令人担忧。县级文化单位和乡镇文化站阵地陈旧落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活动的需求。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部分乡镇对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很少,致使文化建设工作举步维艰,就根本无力开展文化活动。 二、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当前应采取以下对策 1、乡镇文化站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文化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乡镇、社区基层,放在普通群众身上。文化站对每年的活动要做到胸中有数,目标明确,有针对性地安排好一些节假日、纪念日、主题活动的文化活动,利用“元旦”、“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及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文艺汇演、摄影比赛、书法比赛、职工运动会、元宵花灯节等文体活动,通过节庆文化活动和广场群众文化演出活动搭建群众文化演出平台,大力弘扬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为营造和谐社会奠定良好基础。与此同时积极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活动,在基层,以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快县、乡、村三级文体活动场(室)建设,引导乡镇社区村民组建富有当地特色的演出队,并组织文化馆、艺术团体安排专人帮助指导、挖掘整理特色民间文艺,进一步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 2、发展农村先进文化,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纳入县乡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格局。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配好配齐乡镇宣传委员、宣传干事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服务中心)专职人员,稳定基层文化队伍,为优秀文化人才干事创业提供良好环境,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大力培养农村专业文化人才,加大对农村业余文艺骨干的培养力度,县级文化主管部门要有计划地对农村文化干部进行培训,要培养造就一支农村文化骨干队伍。

新时期如何加强群众文化建设

新时期如何加强群众文化建设 在社会主义新时期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而作为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基础,对于群众文化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从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入手,针对于新时期下如何加强群众文化的建设,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建设提供一些帮助。 标签:新时期群众文化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新时期是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对于文化活动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为了保证社会的和谐,要求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所以,群众文化建设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需要配合时代的发展和社会人民生活的需求,是为了提升整个民族思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质的基础建设。 一、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意义 加强群众文化的建设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广大群众,因为群众文化的建设是建立在群众的基础之上,而人民群众则是代表的是我国建设和发展的根本。另外,开展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中,可以提高使公共文化资源使用效率,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可以将加强党和政府的政策和思想的宣传,和人们群众之间建立更亲密的关系往来,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地的建设,以此来配合我国经济的发展,确保我国国民建设综合提升。 二、目前阻碍群众文化建设的问题 群众文化的建设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要想做好相关工作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期间还会遇到许多问题。 1.群众对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高 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现在群众对于文化建设工作的认识度还不清楚,不明白文化建设的意义,因此关注度也同样不高,群众态度冷淡,不会自主加入到文化建设当中,这无形之中就给群众文化建设加大了不少难度。 2.群众文化建设缺乏资金上的支持 虽然近年来我国对于群众文化建设的关注程度已经有所提升,但是这些种思想上的建设依旧不能引起当地政府的足够重视,工作重点依旧是在于经济建设上,所以缺乏资金就成为了组织文化活动阻碍文化建设一大难题。 3.缺乏相应的文化建设团队

新农村建设如何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新农村建设如何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杨晓蔚 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建立一个健全、完善、惠及全民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有利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地区和城乡间发展的差距;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有利于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要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目标,就应该大力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扩大了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增加了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把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的供给,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有效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但从各地新农村建设的情况来看,农村公共服务发展还依然相对滞后,特别是与城市相比,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和社会保障等大大落后于城市,城乡差别呈扩大趋势;农村公共服务投资

主体不明,供给不足,投入不多,城乡及农村之间公共服务不均等现象比较突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和城乡公共产品均等供给机制尚未建立;也存在着农村公共项目资金管理混乱、公共服务效率不高的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把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努力实现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现代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的目标,把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构想真正落到实处。 一、转变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全面履行政府管理职能、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明确农村公共服务的职责和重点,把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加快从过去的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到公共服务型政府上来,充分发挥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首先,高度重视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好农村公共服务发展规划。政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导者和相关制度的决策者,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农村公共服务的长远建设和发展,把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真正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要加强对公共服务的前瞻性研究,把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一个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明确今后努力和发展的方向。还要制定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市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随着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被提到了新时代的重要位置。农村文化发展作为新时代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撑,必须紧扣十九大提出的“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农村文化建设,逐步提高农民文化生活质量。 一、我市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我市通过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设施变得更加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更加丰富。一是按照“整合资源、综合利用、共建共享、统一管理、服务群众”的原则,通过新建、改建、资源整合等方式,三县20个乡镇全部建成综合文化活动站,设置率达100%,全部达到国家西部建设标准。站舍面积达到300㎡,单独设置率100%,均设有电子阅览室、多 功能厅、图书室、培训教室和共享工程活动室并配备相应设备及室外活动场地;全市194个行政村均建有基层公共文化活动中心,补齐了文化站服务不到的地区,提升了服务半径。二是实施品牌活动走进基层,常年组织开展“我为乡亲送戏来”、“三下乡”、百姓健康舞培训等活动,建立了文化辅导员下派制度。按照“资源下移、重心下移、服务下移”的原则,积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服务,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实施品牌活动走进基层,常年组织开展广场文化艺术节、春节秧歌社火展演、百姓健康舞大赛、全市群众性优秀文艺节目展演等活动。全市90%以上的乡镇、村都有群众自发成立的文艺团队活跃在各类舞台, 为市民带来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成为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 二、我市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我市农村文化现状的调研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我市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阵地建设较南部地区还有差距。2017年自治区 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三五”建设规划》,2016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推进全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其中对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标准作了具体要求,即:有1间多功能文化活动室、1间图书阅览室、1个简易戏台、1个文体广场、1套文化活动器材、1套数字电影放映器材、1套体育健身设施。2017年,按照“七个一”的标准在南部地区建设了606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重点完善了村级公共文化服务硬件、软件设施。目前我市与南部地区相比,全市314个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仍然有70%未达到“七个一”标准,差距还很大,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城乡发展不均衡,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升的需要比较迫切。二是阵地建设比较完善的乡镇综合

某县开展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某县开展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报告 根据区司法厅、市司法局的工作部署,我县在县司法局机关、各乡镇创立了“温馨之家、贴心服务”的司法行政服务中心综合性法律服务窗口,整合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组织等各种法律服务资源,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法律服务需求,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努力为“平安xx、和谐xx”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我县整合资源,着力打造“管理一站式、服务一家人、办事一条龙”的“温馨之家.贴心服务”综合性法律服务窗口平台建设,为群众提供家人般的关怀、一站式的服务,达到“服务在身边,满意在心中”的社会效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是精心打造县级“家“的服务中心。我局在办公条件比较艰苦的情况下,将一楼的公证处进行调整,打造全新的xx县司法行政服务中心。二是精心打造乡司法所“家”的服务工作站。充分利用乡镇司法有限资源,坚持“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服务项目设置理念,建立健全司法所的各项

服务制度,制作办事流程图和岗位监督牌,并上墙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服务工作站放置有服务指南、申请表格、文书样本、宣传资料、报刊杂志等,方便群众随时取阅。目前,10个乡镇“家”的服务工作站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三是努力延伸村、屯、户“家”的服务工作室、中心户、联络员。充分发挥“家”的服务工作室和联络员贴近群众优势,明确村级人民调解员、法律宣传员、法律援助联络员、律师工作联络员、社区矫正工作员、安置帮教队员等“六大员”服务职责,调动基层服务平台工作积极性,将“家”的服务网络全覆盖,使农民群众感觉到司法行政之“家”的温馨,司法行政“家人”的亲切,有事到行政之“家”问询,办事找司法行政“家人”帮忙。目前建成并投入使用村“家”的工作室110个,建成屯“家”的服务联系户1160个。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构建、完善城乡一体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 1、完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的组织建构。深入贯彻落实《人民调解法》,坚持以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设为重点,积极搭建公平正义的“第三方”调解平台;建立和规范乡镇、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全面设立城乡社区、自然村、小区人民调解小组或人民调解员,不断延伸人民调解工作触角;继续加强企事业单位调解组织建设,积极推进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发展专业化、社会化人民调解员队

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肖惠 (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设计院湖南省娄底市 417009)【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根源,对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提出几点建议:提高员工特别是企业高层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认真进行总体规划,落实制度保障;各部门互相配合,努力形成合力;深入进行宣传教育,特别要加强对新员工的教育。 【关键词】教育;学习;宣传;制度 一、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遵守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行为规范及最高目标。多年来,各企业在培育企业精神、提炼经营理念、推动制度创新、塑造企业形象等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毋庸置疑,当前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1、部分干部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与认识有一定差距 一是少数领导干部重视不够,在实际工作中单纯依靠经济杠杆和行政命令的倾向较为严重,把各项指标都与经济效益紧密挂钩,对思想工作和文化建设等有所忽视。二是部分员工认识不够,一些员工把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还有的员工将企业文化建设比作社会范围的道德规范;一些员工对企业文化的基本概念、形成与发展、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关系等等认识有较大的偏差。三是部分员工参与不够。 2、企业文化理念落地生根还存在相当困难 企业在组织内部缺乏有效的系统性的宣传手段。企业文化宣传是一门科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少企业虽然非常重视企业文化,但在如何使企业文化理念真正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上、转化为员工自觉的行为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企业文化建设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实施方案,操作性不强,存在表层化、简单化、形式化的现象,片面追求语言表象、活动形态和外在标识应用,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现象。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和单位协同配合不够。不少单位和部门把企业文化建设当作主管部门的事情,只关注硬性的生产经营指标,不重视企业文化的柔性管理。企业文化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被束之高阁的厚厚手册,更别提在员工中产生共鸣,起到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了。 同时,不良文化的存在,对企业倡导的文化理念最终落地带来影响。不良文化多数是企业发展进程中自发形成的一些文化现象,既存在于经营管理中,也存在于企业员工日常的言行中。如市场观念差,重生产,轻开发;管理者和员工缺乏创新观念,跟不上市场需求;缺乏效益观念,开展工作不重实效,讲究表象热闹,形式主义、运动式的工作思路在很多员工特别是领导干部中长期存在;员工晋升、工资分配机制不健全,考核不科学;机构重叠、权力交叉、职责不清等问题普遍存在;“大企业病”十分突出;福利观念浓,变革意识差;管理制度缺乏刚性,执行不到位;管理粗放,缺乏精打细算的作风;处事习惯中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功利色彩,上面催一催、下面动一劝;推崇关系至上。对企业而言,这些不良文化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文化理念的落地生根,同时阻塞管理和工作的流程,影响决策的执行,消蚀企业创新力,使管理制度落空,加大企业的运行成本,涣散人心,消磨员工的激情和斗志. 3、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战略吻合不够 企业文化发展规划要服务和服从于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是促进其他系统战略规划实施的重要纽带。同时,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战略部署和工作实践来进行,从战略目标、发展方针、管理模式、队伍状况等实际情况出发,为促进企业的持续、协调、快速发展服务。但是,一些企业在战略制订、实施方面存在一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