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组织病理切片以及HE染色

组织病理切片以及HE染色

组织病理切片以及HE染色
组织病理切片以及HE染色

组织病理切片以及HE染色

(一)实验原理: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能较好地显示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可用于观察、描述正常和病变组织的形态学,而且HE切片可较长时间保存,被称为常规染色方法。

(二)实验步骤:

一、制作切片

1、取材、固定:取小鼠肾脏组织适当大小,并且放入盛有固定液的小瓶中保存。

2、组织的脱水、透明、浸蜡与包埋

组织固定后还需经过脱水、透明、浸蜡等过程才能制成蜡块,进行石蜡切片。脱水是指用某些溶媒置换组织内水分的过程。组织脱水后,必须经过一种既能与酒精相混合又能溶解石蜡的溶剂,通过这种溶剂的媒介作用,使石蜡浸入组织块。在此过程中,因组织块中的水分被溶剂所取代,组织块变得透亮,因此称之为透明。组织染色后也要进行透明。最常用的透明剂为二甲苯,处理时间为30min左右。

组织经透明后在溶化的石蜡内浸渍的过程称浸蜡。用其他浸透剂(如火棉胶、碳蜡和明胶等)渗入组织内部的过程称为浸透或透入。为使石蜡充分渗入组织块中,常需经过3小时的浸渍,期间需更换3次石蜡。一般用于浸蜡的石蜡熔

点为52-56℃。

组织块经过浸蜡或浸透,用包埋剂(石蜡、火棉胶、碳蜡和树脂等)包起的过程称包埋,包埋后便制成含组织的块。这种包埋块可使组织达到一定的硬度和韧度,有利于切成薄片。石蜡包埋是病理日常工作中最常用的包埋方法。用于包埋的石蜡熔点一般为60℃左右。但在有些情况下,如某些酶染色时,则需采用低温石蜡包埋,以保存组织内酶的活性。

3、切片、制片

石蜡切片常用的切片机有轮转式切片机和平推式切片机,以前者为多用。切片厚度一般为3-5μm。切片时先将组织片平摊于一块玻璃上,迅速滴加30%的酒精水溶液使组织片完全展开,再移入40℃恒温热水器中。也可直接将组织切片移入40℃的恒温热水器中,待组织片完全展开后将其贴附于载玻片上,经56-60℃烤片30-60min后即可进行染色。

二、HE染色

1. 二甲苯脱蜡2×10 min;

2. 无水乙醇洗去二甲苯2×5min;

3. 95%、80%乙醇各l0 min,自来水洗l min(不要让急水直接冲至载玻片上的组织),蒸馏水洗1min;

4. 苏木素染色4 min,自来水洗2 min;

5. 1%盐酸酒精分化20 s(镜下控制),自来水洗2 min;

6. 1%稀氨水返蓝30s(镜下控制),自来水洗2分钟,蒸馏

水洗1min;

7. 伊红染色90s;

8. 80%乙醇脱水10s,95%酒精10s,无水乙醇5min;

9. 无水乙醇10min;

10.二甲苯2×10 min;

11.中性树胶或加拿大树胶封片。

(三)实验结果:细胞核呈蓝色;细胞浆、肌肉、结缔组织、红细胞和嗜伊红颗粒呈不同程度的红色。钙盐和各种微生物也可染成蓝色或紫蓝色。

(四)实验分析:HE染色时病理学中常用的一种诊断方法,通常将病理切片染色后再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的病理学变化,从而做出病理学诊断。

组织病理学技术 组织病理学技术 一. 实验综述 组织病理学切片技术是融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及技术、病理学及技术和临床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当今不断发展、变革的社会中,在学科相互融合,知识相互渗透,技术不断发展、概念不断更新的时代,在时代要求综合素质人才辈出的今天,组织病理学切片技术的兴起尤为必要和重要。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和掌握学会观察人体重要器官的解剖学特征、组织学结构、病理学变化并联系相关功能,从而在形态上观察、机能上分析、综合上判断和科学上研究疾病。同时联系病变器官的代谢和机能的改变,探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内在联系和相互的关系。为由基础走向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实验目的 1. 掌握病理组织切片的基本制作过程步骤 2. 掌握病变器官的代谢和机能的改变 3. 明白病理组织切片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了解病理切片的制作程序及仪器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材料 1. 实验材料:手术盘、镊子、手术刀、石蜡、小鼠病理组织、纱布、烧杯、脱水机、塑料包埋盒、水浴锅、切片机、染色机、载玻片、盖玻片、铅笔、标签 2. 实验试剂:福尔马林、酒精(50% 55% 70% 75% 80% 85% 95% 无水浓度)、二甲苯、苏木素、盐酸酒精、伊红染液、树胶 四.实验步骤 (一)取材 从尸体解剖材料或临床手术切除的待检材料上选取供作切片标本的病理组织切块,称为取材。 1. 取材要全面具有代表性,能显示病变的发展过程。为此要选取病变显著的区域和可疑 灶,在统一组织块中最好包括病灶及其周围的健康组织,并应包含该器官的主要结构部分。较大而重要的病变可从病灶中心到外周的不同部位取材,以反映病变各阶段的形态学变化。

组织病理切片以及HE染色 (一)实验原理: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染色)能较好地显示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可 用于观察、描述正常和病变组织的形态学,而且HE切片可较长时间保存,被称为常规染色方法。 (二)实验步骤: 一、制作切片 1、取材、固定:取小鼠肾脏组织适当大小,并且放入盛有固定液的小瓶中保存。 2、组织的脱水、透明、浸蜡与包埋 组织固定后还需经过脱水、透明、浸蜡等过程才能制成蜡块,进行石蜡切片。脱水是指用某些溶媒置换组织内水分的过程。组织脱水后,必须经过一种既能与酒精相混合又能溶解石蜡的溶剂,通过这种溶剂的媒介作用,使石蜡浸入组织块。在此过程中,因组织块中的水分被溶剂所取代,组织块变得透亮,因此称之为透明。组织染色后也要进行透明。最常用的透明剂为二甲苯,处理时间为30min左右。 组织经透明后在溶化的石蜡内浸渍的过程称浸蜡。用其他浸

透剂(如火棉胶、碳蜡和明胶等)渗入组织内部的过程 称为浸透或透入。为使石蜡充分渗入组织块中,常需经过3小时的浸渍,期间需更换3次石蜡。一般用于浸蜡的石蜡熔点为52- 56Co 组织块经过浸蜡或浸透,用包埋剂(石蜡、火棉胶、碳蜡和树脂等)包起的过程称包埋,包埋后便制成含组织的块。这种包埋块可使组织达到一定的硬度和韧度,有利于切成薄片。石蜡包埋是病理日常工作中最常用的包埋方法。用于包埋的石蜡熔点一般为60C左右。但在有些情况下,如某些酶染色时,则需采用低温石蜡包埋,以保存组织内酶的活性。 3、切片、制片 石蜡切片常用的切片机有轮转式切片机和平推式切片 机,以前者为多用。切片厚度一般为3-5卩m切片时先将组 织片平摊于一块玻璃上,迅速滴加30%的酒精水溶液使组织片完全展开,再移入40C恒温热水器中。也可直接将组织切片移入40C的恒温热水器中,待组织片完全展开后将其贴附于载玻片上,经56-60C烤片30-60min后即可进行染色。 二、HE染色 1. 二甲苯脱蜡2X 10 min ;

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切片的制作和HE 染色 步骤如下: (一)固定与修块 取组织块放入Bouin氏液中,组织块的直径应小于7mm。6小时左右后用双面 刀片将组织块修剪成3-5mm3大小。 (二)脱水与透明 1.75%乙醇50分钟 2.85%乙醇50分钟 3.95%乙醇(I)30分钟 4.95%乙醇(II)30分钟 5.100%乙醇(I)30分钟 6.100%乙醇(II)30分钟 7 1/2 二甲苯(乙醇与二甲苯等体积)20分钟 8.二甲苯(I)20分钟 9.二甲苯(II)10分钟(可依据透明效果而定) 若脱水不好,二甲苯溶液颜色会变混浊。在每一步骤之后,要充分滤干组织 块,一般用筒纸吸干组织块上的液体,以免影响其他液体的浓度,但也要防止组织块干燥。全过程约需要5h。 (三)浸蜡、包埋与修蜡块 1.浸蜡:将60℃恒温箱打开,使石蜡充分溶解,待脱水与透明结束后,将 组织块转入石蜡里,放置于60℃恒温箱120分钟。 2.包埋:将60℃的石蜡倒入纸盒内,然后用小镊子将各组织块按一定的顺 序排列好,使切面朝下。不同组别的同一组织包埋于一个蜡块中,以保证切片和染色条件相同。为防止倒入纸盒内的石蜡底部立刻凝固,可将纸盒置于一玻璃板上(或大培养皿内),然后将玻璃板置于80-90℃左右热水上,包埋时蜡盒底部 要放平,做蜡块的蜡要反复冻融较好。 3.修蜡块:待纸盒内蜡凝固后,用刀片将其修成梯形,组织块与蜡块边缘 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mm。 (四)切片 在载玻片上擦少量甘油蛋白。可滴半滴甘油蛋白于载玻片上,用手指充分抹 匀,呈半干状为佳。切片厚约4-8μm,将切片在55℃左右水浴中展开,展开程度以带黄颜色的组织完全摊平为准。用涂有甘油蛋白的载玻片从水浴中捞取切片,放入37℃烘箱中过夜。每个组织块捞片2张。过夜后,将载玻片置于玻片架上,进行下面的实验。 (五)脱蜡、染色与脱水 倾斜玻片架,将玻片架和载玻片下缘的试剂用筒纸吸干,减轻对其他试剂浓 度的影响。全过程约需要60分钟。 1.脱蜡 (1)二甲苯(I)15分钟 (2)二甲苯(II)15分钟 (3)100%乙醇2分钟 (4)95%乙醇(I)1分钟 (5)95%乙醇(II)1分钟 (6)蒸馏水浸洗1分钟

病理组织切片的制作过程 1.取材组织取材的方法是制作切片的一个重要程序,根据教学、科研及外检的具体要求取自人体(外科手术切除标本、活检标本、尸检标本)或动物,并确定取材的部位和方法。取材者需要掌握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实际操作技术,每个组织器官的取材都有一定的部位和方法,不能任意切取组织作为制片材料,不然,无法达到教学、科研和临床诊断的目的,具体要求如下: (1)材料新鲜:取材组织愈新鲜愈好,人体组织一般在离体后,动物组织在处死后迅速固定,以保证原有的形态学结构。 (2)组织块的大小:所取组织块较理想的体积为2.0cm×2.0cm×0.3cm,以使固定液能迅速而均匀地渗入组织内部,但根据制片材料和目的不同,组织块的较理想体积也不同,如制作病理外检、科研切片,其组织块可以薄取0.1~0.2cm 即可,这样可以缩短固定脱水透明的时间,若制作教学切片厚取0.3 ~0.5cm,这样可以同一蜡块制作出较多的教学切片。 (3)勿挤压组织块: 切取组织块用的刀剪要锋利,切割时不可来回锉动。夹取组织时切勿过紧,以免因挤压而使组织、细胞变形。 (4)规范取材部位: 要准确地按解剖部位取材,病理标本取材按照各病变部位、性质的不同,根据要求规范化取材。 (5)选好组织块的切面:根据各器官的组织结构,决定其切面的走向。纵切或横切往往是显示组织形态结构的关键,如长管状器官以横切为好。 (6)保持材料的清洁:组织块上如有血液、污物、粘液、食物、粪便等,可用水冲洗干净后再放入固定液中。 (7)保持组织的原有形态:新鲜组织固定后,或多或少会产生收缩现象,有时甚至完全变形。为此可将组织展平,以尽可能维持原形。 2.固定 (1)小块组织固定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从人体或动物体取下的小块组织,须立即置入液态固定剂中进行固定,通常,标本与固定液的比例为1:4~20,但组织块不宜过大过厚,否则固定液不能迅速渗透。故取组织块的大小一般为2.0cm×2.0cm×0.3cm。 (2)注射、灌注固定法:某些组织块由于体积过大或固定液极难渗入内部,或需要对整个脏器或整个动物体进行固定。这时宜采用注射固定或灌注固定法。将固定液注入血管,经血管分支到达整个组织和全身,从而得到充分的固定。 (3)蒸汽固定法:比较小而厚的标本,可采用锇酸或甲醛蒸汽固定法。如血液涂片,则应在血片未干燥前采用锇酸或甲醛蒸汽接触固定。 最常用的固定液有10%甲醛固定液和95%乙醇固定液。

组织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 1.取材组织取材的法是制作切片的一个重要程序,根据教学、科研及外检的具体要求取自人体(外科手术切除标本、活检标本、尸检标本)或动物,并确定取材的部位和法。取材者需要掌握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实际操作技术,每个组织器官的取材都有一定的部位和法,不能任意切取组织作为制片材料,不然,无法达到教学、科研和临床诊断的目的,具体要求如下: (1)材料新鲜:取材组织愈新鲜愈好,人体组织一般在离体后,动物组织在处死后迅速固定,以保证原有的形态学结构。 (2)组织块的大小:所取组织块较理想的体积为2.0cm×2.0cm×0.3cm,以使固定液能迅速而均匀地渗入组织部,但根据制片材料和目的不同,组织块的较理想体积也不同,如制作病理外检、科研切片,其组织块可以薄取0.1~0.2cm即可,这样可以缩短固定脱水透明的时间,若制作教学切片厚取0.3 ~0.5cm,这样可以同一蜡块制作出较多的教学切片。 (3)勿挤压组织块: 切取组织块用的刀剪要锋利,切割时不可来回锉动。夹取组织时切勿过紧,以免因挤压而使组织、细胞变形。 (4)规取材部位: 要准确地按解剖部位取材,病理标本取材按照各病变部位、性质的不同,根据要求规化取材。 (5)选好组织块的切面:根据各器官的组织结构,决定其切面的走向。纵切或横切往往是显示组织形态结构的关键,如长管状器官以横切为好。 (6)保持材料的清洁:组织块上如有血液、污物、粘液、食物、粪便等,可用水冲洗干净后再放入固定液中。

(7)保持组织的原有形态:新鲜组织固定后,或多或少会产生收缩现象,有时甚至完全变形。为此可将组织展平,以尽可能维持原形。 2.固定 (1)小块组织固定法:这是最常用的法,从人体或动物体取下的小块组织,须立即置入液态固定剂中进行固定,通常,标本与固定液的比例为1:4~20,但组织块不宜过大过厚,否则固定液不能迅速渗透。故取组织块的大小一般为2.0cm×2.0cm×0.3cm。 (2)注射、灌注固定法:某些组织块由于体积过大或固定液极难渗入部,或需要对整个脏器或整个动物体进行固定。这时宜采用注射固定或灌注固定法。将固定液注入血管,经血管分支到达整个组织和全身,从而得到充分的固定。 (3)蒸汽固定法:比较小而厚的标本,可采用锇酸或甲醛蒸汽固定法。如血液涂片,则应在血片未干燥前采用锇酸或甲醛蒸汽接触固定。 最常用的固定液有10%甲醛固定液和95%乙醇固定液。 3.脱水透明标本经过固定和冲洗后,组织中含有较多的水分,必须将组织块的水分置换出来,这一过程叫做脱水。无论是用蜡切片,还是用火棉胶切片,都必须除去组织中所含水分,因含水组织与蜡、火棉胶等包埋材料不相容,常用的脱水剂为一系列不同浓度的乙醇。 脱水的步骤是:80%、90%、95%、100%各种浓度乙醇2小时,此过程可用脱水机自控完成。 丙酮也是一种脱水能力很强的脱水剂,但因其脱水能力很强,对组织有剧烈收缩作用,在制作科研、教学切片时一般不用该试剂。因乙醇、丙酮等不溶于蜡,还要经过一个能溶于蜡的溶剂替代过程称为透明。常用的透明剂有二甲苯、三氯甲烷、水酸甲酯等。 4.浸蜡、包埋

实验四病理组织切片制作 一、实验目的 组织切片技术是病理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实验,能够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病理组织切片的基本方法之一,即石蜡包埋的组织切片法。 二、实验原理 根据病变及检查的要求,合理采集病料,经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后进行切片,在进行染色得到结果。固定是用化学药品把组织原来的结构保存下来,以便观察。脱水是除去组织中的水分,以利于透明和浸蜡。组织的透明是便于透蜡包埋。包埋的是使石蜡透入组织内部,把软组织变为适当硬度的包埋块,以便切成薄片。最后使用切片机,将包埋块中组织切成薄片。 三、主要仪器及试材 已固定好病料,石蜡,手术刀,手术剪,镊子,脱水框,染色缸,梯度脱水酒精和透明剂一套,烘箱,切片机,毛笔,玻片,蛋白甘油,染色架,酒精灯,三角架,大烧杯,温度计,火柴,切片刀,记号笔或铅笔。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固定 采取的病理材料必须立即放入10%福尔马林固定液中。 (二)脱水 组织经固定后,尚含有多量水分,而水与透明剂苯、石蜡根本不相融合。必须先把组织中的水分除去。但脱水剂必须是与水在任何比率下均能混合的液体,脱水剂常兼有硬化组织的作用。最常用的脱水剂为酒精、丙酮等。 1.酒精沸点78.4℃,为最常用的脱水剂。脱水能力强,并能使组织硬化,能较好地与二甲苯透明剂相混合。最终结果表明,只要脱水环节处理好,都会得到好的切片。脱水的程序为70%一80%一95%一100%。各级酒精2—4小时,视材料的大小、厚薄而定。100%酒精有硬化组织的作用,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不超过3小时。脑组织、脂肪组织或疏松结缔组织,脱水时间要适当延长。 2.丙酮沸点为56℃。脱水作用比乙醇强,但对组织块的收缩较大,主要用于快速脱水或固定兼脱水。脱水时间l一3小时左右。 (三)透明 透明对组织有脱酒精及透明两种作用。当组织中全部为透明剂占有时, 光线可以透过,组织可呈现不同程度的透明状态,此种现象称为透明,具有这种作用的试剂称为透明剂。常用的透明剂有: 1.二甲苯是最常用的良好透明剂,不影响各种染色。二甲苯易溶于酒精,能溶解石蜡,也是封固剂,不吸收水,透明能力强,易使组织收缩、变脆,故组织块在二甲苯中不宜久留,特别对小动物组织材料必须严格控制好(各种器官的透明差异很大),通常为半小时到1小时左右。 当二甲苯透明时必须持组织放在专用二甲苯皿器中,这样可减少透明时间,有利于组织透明彻底,在换组织块透明时候,所用的镊子等器具必须干燥,不得将水滴混入二甲苯中,因水滴易被组织吸收而影响透明程度,潮湿天气更应引起注意。2.冬青油(水杨酸甲酯)为无色油样液体,易溶于醇、醚及冰醋酸,难溶于水。透明速度较慢,数小时或数天。一般经无水乙醇脱水后再入冬青油。 (四)浸蜡(透蜡) 组织经脱水透明后要用石蜡等支持剂透入内部,并除去组织中的透明剂,把软组织变为适当硬度的蜡块,以便切成切片。

1.7.1 修整组织 将手术切取的乳腺肿瘤切成一个平整面,各组织块不宜太大,以便固定剂穿透和组织脱水等操作,通常以10 mm×10 mm×3mm或5mm×5mm×3mm为宜。找到不同的部位切取2块,以备后用。 1.7.2 组织洗涤 组织经修整后,组织中的福尔马林等必须冲洗干净,尤其是含有重金属的物质存在。因为残留在组织中的福尔马林,有的不利于染色,有的产生沉淀或结晶影响观察,所以组织修整后应冲洗12h左右。 1.7.3 组织脱水 组织经洗涤后,组织中含有大量水分,由于水与石蜡不能互溶,所以必须将组织中的水分除去。 80%乙醇溶液:2h 95%乙醇溶液:1h 95%乙醇溶液:1h 100%乙醇溶液:30min 100%乙醇溶液:30min 1.7.4 组织透明 由于乙醇与石蜡不相溶,而二甲苯既能溶于乙醇又能溶于石蜡,所以脱水后还要经过二甲苯以过渡。当组织中全部被二甲苯占有时,光线可以透过,组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透明状态。 二甲苯Ⅰ:30min 二甲苯Ⅱ:10min 1.7.5 组织浸蜡 浸蜡的目的是除去组织中的透明剂(如二甲苯等),使石蜡渗透到组织内部达到饱和程度以便组织包埋。浸蜡时间根据组织的透蜡时间较长,需3h左右。浸蜡应在恒温箱内进行,并保持箱内温度在55℃左右,注意温度不要过高,以免组织发脆。 石蜡Ⅰ:1h

石蜡Ⅱ:1h。 石蜡Ⅲ:1h 1.7.6 组织包埋 将经过透蜡的组织连同熔化的石蜡,一起倒入容器内,然后立即投入冷水中,使其立刻凝固成蜡块的过程。包埋时,将纸盒放在温箱旁边,用镊子夹取组织平放于纸盒底部,,再用温镊子轻轻拨动组织,从温箱中取出盛放纯石蜡的蜡杯,沿壁倒入包埋用的纸盒中,速度要慢。待石蜡凝固(约30min)后放入冰箱保鲜层内以备后用。包埋时应根据组织材料、切片厚度、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不同熔点的石蜡,新的石蜡一般要熬顿几次,以免石蜡固定后有气泡,影响切片。用于包埋的石蜡的熔点在50~60℃之间。 1.7.7 组织切片 (1)从冰箱里拿出蜡块,进行修快 (2)将已固定和修好的石蜡块台木装在切片机的夹物台上。 (3)将切片刀固定在刀夹上,刀口向上。 (4)摇动推动螺旋,使石蜡块与刀口贴近,但不可超过刀口。 (5)调整石蜡块与刀口之间的角度与位置,刀片与石蜡切片约成15度左右。 (6)调整厚度调节器到所需的切片厚度,先调约为25um,待切平后改为5um。 (7)一切调整好后方可以开始切片。此时右手摇动转轮,让蜡块切成蜡带,左手持毛笔将蜡带提起,摇转速度不可太急,通常以40-60r/min。 (8)切成的蜡带到10-20cm长时,右手用另一支毛笔轻轻地将蜡带挑起,以免卷曲,并牵引成带,平放在蜡带盒上,靠刀面的一面较光滑,朝下,较皱的一面朝上。 (9)感觉效果较好的蜡片一小段,用单面刀片切取,再放入约43℃的水浴锅中展片,观察切片是否良好。 (10)切片工作结束后,应将切片刀取下用氯仿擦去刀上沾着的石蜡,把切片机擦拭干净妥为保存。 1.7.8 贴片

病理组织切片的制作 卢文丽吴中华方肇勤 (2007/01/04) 一、器材(按一小组,约4-6人) 眼科镊:直无勾10cm 、弯无勾10cm各5把; 组织镊;12.5cm 2把; 眼科剪:直尖10cm 4把; 解剖剪:cr/14,4把; 普通双面刀片:10片/盒×1盒; 染色架:5个; 染色缸:1000ml,14-15个; 切片盒:50片/盒×3盒或100片/盒×2盒; 37度、60度恒温箱:各1个; 磨砂载玻片:50片/盒×3盒; 盖玻片:100片/盒×2盒; 广口瓶:30ml或60ml×20个; 滴管及配套吸头:4个; 玻璃漏斗:φ90 3个;玻璃搅棒:2支 普通粗孔大张滤纸:20张; φ90mm玻璃培养皿:4个; 中号普通毛笔:2支; 烧杯:500ml 、1000ml 各1个; 量筒:100ml、500 ml、1000 ml各1个; 组织切片机及配套刀片:4台; 摊片用水浴锅:2台; 生物切片石蜡:5盒,熔点:56-58℃; 电子天平:1台; 酒精灯:150ml,4台; 脱水篮:1-2个; 打火机、标签纸、铅笔各一,卷筒纸、乳胶手套、口罩、医用纱布足量。 二.试剂 苦味酸(2.4.6-三硝基苯酚):30g/瓶×1瓶; 37%~40%福尔马林液:500ml/瓶×1瓶; 冰醋酸:AR,500ml/瓶×1瓶; 无水乙醇:AR,500ml/瓶×10瓶; 二甲苯:AR,500ml/瓶×10瓶; hematoxylin苏木色素(苏木精):10g/瓶×1瓶; 酸性品红(曙红丫水溶):25g/瓶×1瓶; 碘酸钠:AR,500g/瓶×1瓶;柠檬酸:AR,500g/瓶×1瓶; 水合氯醛:AR,250g/瓶×1瓶;铵矾(ALNH4(SO4)2·12H2O)或钾矾(ALK(SO4)2·12H2O):500g/瓶×1瓶 蛋白甘油(甘油/鸡蛋清=1/1):50ml 中性树胶:100g/瓶×2瓶。若中性树胶过于粘稠,可与二甲苯按7/3的比例稀释。 蒸馏水:5000ml

组织病理切片的制作流程 1.取材 组织取材的方法是制作切片的一个重要程序,根据教学、科研及外检的具体要求取自人体(外科手术切除标本、活检标本、尸检标本)或动物,并确定取材的部位和方法。取材者需要掌握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实际操作技术,每个组织器官的取材都有一定的部位和方法,不能任意切取组织作为制片材料,不然,无法达到教学、科研和临床诊断的目的,具体要求如下: (1)材料新鲜:取材组织愈新鲜愈好,人体组织一般在离体后,动物组织在处死后迅速固定,以保证原有的形态学结构。 (2)组织块的大小:所取组织块较理想的体积为2.0cm×2.0cm×0.3cm,以使固定液能迅速而均匀地渗入组织内部,但根据制片材料和目的不同,组织块的较理想体积也不同,如制作病理外检、科研切片,其组织块可以薄取0.1~0.2cm即可,这样可以缩短固定脱水透明的时间,若制作教学切片厚取0.3 ~0.5cm,这样可以同一蜡块制作出较多的教学切片。 (3)勿挤压组织块: 切取组织块用的刀剪要锋利,切割时不可来回锉动。夹取组织时切勿过紧,以免因挤压而使组织、细胞变形。 (4)规范取材部位: 要准确地按解剖部位取材,病理标本取材按照各病变部位、性质的不同,根据要求规范化取材。 (5)选好组织块的切面:根据各器官的组织结构,决定其切面的走向。纵切或横切往往是显示组织形态结构的关键,如长管状器官以横切为好。 (6)保持材料的清洁:组织块上如有血液、污物、粘液、食物、粪便等,可用水冲洗干净后再放入固定液中。 (7)保持组织的原有形态:新鲜组织固定后,或多或少会产生收缩现象,有时甚至完全变形。为此可将组织展平,以尽可能维持原形。 2.固定 (1)小块组织固定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从人体或动物体取下的小块组织,须立即置入液态固定剂中进行固定,通常,标本与固定液的比例为1:4~20,但组织块不宜过大过厚,否则固定液不能迅速渗透。故取组织块的大小一般为2.0cm×2.0cm×0.3cm。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过程详解 -森贝伽生物实验代做中心 公司中心实验室建设有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蛋白质组学,实验动物模型构建,生物芯片,生物信息学等实验技术服务平台。此外,还提供技术咨询培训,课题合作设计与申报,论文翻译润色等实验技术服务。 1.取材 取材的好坏,直接影响切片的质量。取材时,首先要有一把锋利的取材刀,在切割组织时要避免取材刀来回拖拉,切取的组织块厚薄要均匀,一般厚度以0.2 ~0.3cm 为适,较容易发脆的组织如甲状腺、肝脏、血块、淋巴结、大块癌组织等可适当厚一点,而脂肪组织、肺组织、纤维性肿瘤、平滑肌瘤等致密的或试剂不易渗入的组织应取薄一些;淋巴结应修掉两侧球冠,并尽量剔除周围的脂肪组织。在取材中还应十分注意组织内是否有缝线或骨组织,如碰到不可避免的钙化组织,一定要非常小心。在切取纤维组织、肌肉组织、胃肠道时,应注意纤维及肌肉的走向,取材时尽可能按与纤维平行走向切取为佳。 (1)材料新鲜:取材组织愈新鲜愈好,人体组织一般在离体后,动物组织在处死后迅速固定,以保证原有的形态学结构。 (2)组织块的大小:所取组织块较理想的体积为2.0cm ×2.0cm ×0.2cm ,以使固定液能迅速而均匀地渗入组织内部,但根据制片材料和目的不同,组织块的较理想体积也不同,如制作病理外检、科研切片,其组织块可以薄取0.1~0.2cm 即可,这样可以缩短固定脱水透明的时间,若制作教学切片厚取0.3 ~0.5cm ,这样可以同一蜡块制作出较多的教学切片。 (3)勿挤压组织块: 切取组织块用的刀剪要锋利,切割时不可来回锉动。夹取组织时切勿过紧,以免因挤压而使组织、细胞变形。 (4)规范取材部位: 要准确地按解剖部位取材,病理标本取材按照各病变部位、性质的不同,根据要求规范化取材。 (5)选好组织块的切面:根据各器官的组织结构,决定其切面的走向。纵切或横切往往是显示组织形态结构的关键,如长管状器官以横切为好。 南京森贝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实验技术服务,代做实验

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切片的制作和HE染色 步骤如下: (一)固定与修块 取组织块放入Bouin氏液中,组织块的直径应小于7mm。6小时左右后用双面 刀片将组织块修剪成3-5mm3大小。 (二)脱水与透明 1. 75%乙醇50分钟 2. 85%乙醇50分钟 3. 95%乙醇(I) 30分钟 4. 95%乙醇(II) 30分钟 5. 100%乙醇(I) 30分钟 6. 100%乙醇(II) 30分钟 7 1/2二甲苯(乙醇与二甲苯等体积)20分钟 &二甲苯(I)20分钟 9 .二甲苯(II)10分钟(可依据透明效果而定) 若脱水不好,二甲苯溶液颜色会变混浊。在每一步骤之后,要充分滤干组织块,一般用筒纸吸干组织块上的液体,以免影响其他液体的浓度,但也要防止组织块干燥。全过程约需要5h。(三)浸蜡、包埋与修蜡块 1.浸蜡:将60C恒温箱打开,使石蜡充分溶解,待脱水与透明结束后,将组织块转入石蜡里,放置于60 C恒温箱120分钟。 2 .包埋:将60 C的石蜡倒入纸盒内,然后用小镊子将各组织块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好,使切面朝下。不同组别的同一组织包埋于一个蜡块中,以保证切片和染色条件相同。为防止倒入纸盒内的石蜡底部立刻凝固,可将纸盒置于一玻璃板 上(或大培养皿内),然后将玻璃板置于80-90 C左右热水上,包埋时蜡盒底部要放平,做蜡块的蜡要反复冻融较好。 3 .修蜡块:待纸盒内蜡凝固后,用刀片将其修成梯形,组织块与蜡块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mm。 (四)切片 在载玻片上擦少量甘油蛋白。可滴半滴甘油蛋白于载玻片上,用手指充分抹 匀,呈半干状为佳。切片厚约4-8卩m,将切片在55C左右水浴中展开,展开程度 以带黄颜色的组织完全摊平为准。用涂有甘油蛋白的载玻片从水浴中捞取切片,放入37C烘箱中过夜。每个组织块捞片2张。过夜后,将载玻片置于玻片架上, 进行下面的实验。 (五)脱蜡、染色与脱水 倾斜玻片架,将玻片架和载玻片下缘的试剂用筒纸吸干,减轻对其他试剂浓 度的影响。全过程约需要60分钟。 1.脱蜡 (1)二甲苯(I)15分钟 (2)二甲苯(II)15分钟 (3)100%乙醇2分钟 (4)95%乙醇(I)1分钟 (5)95%乙醇(II)1分钟 (6)蒸馏水浸洗1分钟 2 .染色

组织病理切片的制作过 程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组织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 1.取材组织取材的方法是制作切片的一个重要程序,根据教学、科研及外检的具体要求取自人体(外科手术切除标本、活检标本、尸检标本)或动物,并确定取材的部位和方法。取材者需要掌握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实际操作技术,每个组织器官的取材都有一定的部位和方法,不能任意切取组织作为制片材料,不然,无法达到教学、科研和临床诊断的目的,具体要求如下: (1)材料新鲜:取材组织愈新鲜愈好,人体组织一般在离体后,动物组织在处死后迅速固定,以保证原有的形态学结构。 (2)组织块的大小:所取组织块较理想的体积为2.0cm×2.0cm×0.3cm,以使固定液能迅速而均匀地渗入组织内部,但根据制片材料和目的不同,组织块的较理想体积也不同,如制作病理外检、科研切片,其组织块可以薄取~0.2cm即可,这样可以缩短固定脱水透明的时间,若制作教学切片厚取~0.5cm,这样可以同一蜡块制作出较多的教学切片。 (3)勿挤压组织块: 切取组织块用的刀剪要锋利,切割时不可来回锉动。夹取组织时切勿过紧,以免因挤压而使组织、细胞变形。 (4)规范取材部位: 要准确地按解剖部位取材,病理标本取材按照各病变部位、性质的不同,根据要求规范化取材。 (5)选好组织块的切面:根据各器官的组织结构,决定其切面的走向。纵切或横切往往是显示组织形态结构的关键,如长管状器官以横切为好。 (6)保持材料的清洁:组织块上如有血液、污物、粘液、食物、粪便等,可用水冲洗干净后再放入固定液中。

病理实验切片解释 1.肾细胞水肿: 标本为肾脏,先用低倍镜找到肾小球,并在其附近认出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重点看近曲小管。 可见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向管腔突出,使管腔缩小,缘参差不齐,再用高倍镜观察,可见曲管上皮细胞浆出现许多红染细小颗粒。 其大小一致,分布均匀。 细胞核正常或浅染 2.肝脂肪变性: 切片为肝组织,低倍镜下见有些肝细胞浆有大小不等的圆形空泡(脂肪滴在制片过程中被二甲苯溶液留下空泡)空泡大者,细胞核被挤到一侧。 4.淋巴结的干酪样坏死: 低倍镜下,可见组织边缘仍有残留的淋巴组织和增厚的被膜,但中央部分结构完全消失,呈一片红染颗粒,细胞核完全消失,坏死区周围可见一些结节状病灶。 5.肉芽组织: 标本取自皮肤溃疡面的肉芽组织有的切片标本一侧仍保留有少许表皮(有的无),大部分表皮均坏死脱落形成溃疡。 溃疡表面附有炎性渗出物,其下为肉芽组织。 肉芽组织由与表皮垂直的新生毛细血管,散在纤维母细胞和数量不等的炎症细胞组成。 新生毛细血管呈裂隙状,增生的皮细胞以双行队列排列,腔大部

分无血细胞,纤维母细胞呈卵圆形、星型或梭形,细胞境界尚清楚,胞浆弱碱性,核卵圆。 炎症细胞以中性白细胞为主,为可见少数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 其下层肉芽组织出现纤维化。 6.肺淤血: 标本为肺组织,低倍镜肺泡壁明显增宽,其毛细血管高度扩,腔充满红细胞,肺小静脉也扩充血,少数肺泡腔正常,多数含有红细胞及淡红色的均质水肿液,有的肺泡腔可见成堆棕黄色的巨噬细胞也称心衰细胞。 7.肝淤血: 标本为肝组织,可见中央静脉扩充血,其周围肝窦也明显扩,其充满红细胞,该处肝细胞有的体积变小以致消失,有的胞浆可见小空泡,小叶周边肝窦和肝细胞上述改变程度减轻。 8.静脉血栓: 标本为静脉,管腔闭塞。 镜下可见血管腔有红色,粗颗粒状的梁,层状或条纹状排列。 梁间充满纤维素网。 网眼中有大量红细胞和少数白细胞,有的区域红细胞已溶解。 血栓与血管壁相连处可见新生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其间有少数炎症细胞和含铁血黄素细胞。 9.脾贫血性梗死: 9.脾贫血性梗死:

病理组织切片技术是病理实验室最基本的方法病理组织切片技术是病理实验室最基本的方法,是病理学的一项极有使用价值 的专业技能。它包括组织固定、脱水、透明、包埋、切片、漂片、烤片、脱蜡、染色、脱水、透明和封固等程序。HE 染色是既基本又十分重要的工作,HE 染色的好 坏直接影响病理医生的正确诊断,而HE 染色质量好坏与HE 制片的每一步骤关系 都十分密切。只要某一步骤出了问题都直接影响下一步工作,时常会出现个别片子 色调不正、颜色对比不协调、染色不匀、模糊不清等现象,使切片的质量和诊断的 准确性受到影响。本文作者在实验过程中就制作优良动物病理切片的体会阐述如下: 一、取材要及时、规范 (一)要取最新鲜的材料。由于各器官组织坏死变化很快,所以取材要求迅速。 取材时要用锋利的刀片或剪刀,勿用镊子对组织加以压迫,以免组织破裂和变形。 (二)选取组织块的大小、厚薄亦应力求适度。过大、过厚的组织,固定液不宜 渗透,亦可造成固定不佳,过小、过薄的组织又可能在固定或脱水的过程中发生扭 曲变形情况[1]。 (三)应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出组织的基本结构,如肝要有肝小叶;肾要有皮质 和髓质;肺要有支气管等。另外,要采取病变部位和健康部位交叉处的组织,这样 才可以通过健康部位的对照,清楚地看到各种病理变化。 二、固定要充分 (一)一般固定液,都以新配为好,配好后应贮存在阴凉处,不宜放在日光下, 以免引起化学变化,失去固定作用。笔者常用的固定液是10,福尔马林溶液。 (二)应及时固定,这样可保持细胞与生活时的形态相似,防止组织自溶而产生 死后变化。将取下的材料立即放在固定液中固定24小时以上,固定液必须充足, 一般为材料块的20~30倍,有些水分多的材料,中间应更换1~2次新液。目的是防

肝脂肪变性 诊断依据: 1.部分肝细胞胞质内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空泡; 2.某些空泡较大,将细胞核挤压变扁且位于细胞边缘,酷似脂肪细胞; 3.细胞核的结构仍属正常。 肾贫血性梗死 诊断依据: 1.梗死区的肾小球、肾小管轮廓隐约可辨,梗死区中心肾小球的细胞核均已溶解消失; 2.近梗死区边缘尚可见浓染、缩小的细胞核(核固缩); 3.梗死部分呈楔形; 4.梗死区与非梗死区交界处,有大量白细胞浸润及充血现象。 肉芽组织 诊断依据: 1.镜下可见大量新生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较大,细胞核着色较淡,管腔大小不一,常含有红细胞,血管多向表面呈垂直方向走行; 2.新生毛细血管周围有较多的成纤维细胞,呈星形或梭形,细胞核为椭圆形、淡染; 3.尚可见一些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4.表面覆盖少量的纤维素,其中混有少量中性粒细胞。 支气管鳞状上皮化生 诊断依据: 1.部分支气管粘膜被覆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所取代,靠近基底膜有柱状多角形细胞,靠近腔面有鳞状上皮; 2.支气管壁有慢性炎性细胞浸润。 急性肺淤血水肿 诊断依据: 1.肺泡间隔的毛细血管以及肺间质内的小静脉均扩张和充盈血液; 2.部分肺泡腔内有均匀红染的水肿液及少量巨噬细胞; 3.高倍镜下,肺泡间隔毛细血管横断面上可见数个并列的红细胞,肺泡间隔因而增宽。 慢性肺淤血 诊断依据: 1.肺泡间隔结缔组织增生,肺泡间隔明显增宽; 2.某些肺泡腔内有多少不等的“心衰竭细胞”,其胞质内含粗大的黄褐色含铁血黄素颗粒; 3.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 慢性肝淤血 诊断依据: 1.肝小叶中央有红色淤血区,淤血区内中央静脉及肝窦均显著扩张,充盈血液,在相邻肝小叶淤血区之间有互相连缀的淤血带; 2.肝细胞索离断,部分肝细胞萎缩乃至消失; 3.淤血区及其附近的部分肝细胞胞质内出现空泡,为脂肪变性。 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 诊断依据: 1.阑尾组织管壁增厚,管腔变窄;

病理切片特点总结 瘢痕组织:(1)大量平行或交错分布的胶原纤维束(2)纤维素往往呈均质红染的玻璃样变(3)纤维细胞少,核细长深染,小血管稀少 1.肝水样变性:(1)细胞体积变大,肝窦变窄(2)胞浆透明淡染,甚至出现空 泡(3)空泡变性,严重时气球样变性(4)胞浆基质疏松,电子密度降低2.肝脂肪样变性:(1)肝细胞胞浆内可见大小不一的脂肪空泡,将核挤向一边 (2)肝窦变窄 3.肉芽组织:(1)有新生毛细血管平行排列(2)纤维母细胞分布于毛细血管之 间(3)炎性细胞浸润 4.肾浊肿:(1)细胞内可见粉染的颗粒状物(2)肾小管上皮细胞水样变性(3) 近端小管细胞肿胀,腔小甚至闭塞。 5.肺出血性梗死:(1),梗死灶呈凝固性坏死,肺泡轮廓保存(2)肺泡腔、小 支气管腔、肺间质充满红细胞(3)非梗死区呈淤血状态 6.肺弥漫性出血:(1)肺泡腔内有红细胞散在分布(2)有炎细胞浸润(3)间 质充血间质有大量红细胞 7.肝淤血:(1)血窦扩张,充满大量红细胞(2)脂肪变(3)肝细胞受压萎缩、 坏死或崩解 8.慢性肺淤血:(1)肺泡壁增厚纤维化,大量巨噬细胞渗出(2)肺泡间隔扩张, 红细胞充满肺泡间质(3)心力衰竭细胞 9.血栓机化:(1)肉芽组织取代血栓(2)新生毛细血管(2)纤维母细胞(4) 炎性细胞 10.宫颈息肉:(1)粘膜上皮、腺体和间质增生(2)炎性水肿伴慢性炎细胞浸润 (3)组织间毛细血管增生 11.浆细胞:(1)核染色质呈辐轮状(2)核在一侧(3)核周晕 12.巨噬细胞:(1)体积大而不规则(2)胞浆嗜酸性(3)核偏位(4)胞内有吞 噬的其他细胞 13.阑尾炎:(1)病变深达肌层浆膜,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2)肌层充血出血(3) 平滑肌断裂 14.嗜酸性粒细胞:(1)细胞质红染(2)细胞核呈分叶状 15.鳞癌:(1)癌细胞呈团状分布形成癌巢(2)癌细胞间可见细胞间桥,炎细胞 浸润(3)癌巢中间有角化珠 16.乳头状瘤:(1)表面形成乳头状突起(2)乳头表面覆盖鳞状上皮(3)基底 细胞排列整齐,基底膜完整(4)纤维脉管束 17.乳腺纤维腺瘤:(1)腺体及结缔组织增生(2)腺体被纤维结缔组织挤压呈裂 隙状(3)炎细胞浸润(4)间质通常较疏松,玻璃样变或钙化 18.腺癌:(1)癌细胞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排列不规则的腺样结构、癌巢 (2)与正常腺体有共壁现象*(3)癌细胞有病理性核分裂象 19.海绵状血管瘤:(1)上皮细胞不连续(2)由扩张的海绵状血窦构成,充满红 细胞 20.淋巴结转移癌:(1)淋巴结内有癌巢(2)淋巴结不同程度破坏(3)癌细胞 有病理性核分裂象 21.髓样癌:(1)低分化腺癌多位于乳腺(2)癌巢呈片状,较多(3)间质纤维 结缔组织相对较少(4)癌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 22.硬癌:(1)癌巢少(2)纤维组织多(3)有病理性分裂象(4)癌组织与正常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技术 病理组织切片常用的制作方法有三种。即石蜡切片法,冰冻切片法和火棉胶切片法。以石蜡切片法为代表,切片的基本制作过程是: 组织取材T固定T冲洗T脱水T透明T浸蜡T组织包埋T组织切片T展片附贴T切片脱蜡 T染色T脱水T染片透明T封固。 以上基本过程是互相联系的,任何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将使整个切片制作归于失败。因此应细致、耐心、认真负责,并事先做好计划安排。 一、取材采取病料,要刀剪锐利,剪切时不可挤压,扯拉病料,以防人为损伤。切取的工具要清洁。采取病料越新鲜越好,一般不超过死后24 小时。应选择病变部与可疑病变部切取,切取时要由表及里,有浅入深并包括周围正常组织一部分。特殊病料应根据器官的结构特点切取。管状,囊状和皮肤组织应注意垂直切取(横切)。带有薄膜的组织,要防止切时薄膜分离和脱落。 切取组织块大小,以 1.5X 1.5X 0.3厘米为宜,最厚不宜超过0.5厘米。组织块病变一面应平整光滑,另一面可不平整,以便包埋时辨认。切取后,放入事先准备好的装有固定液的磨口玻璃广口瓶中,并做好标记。 二、固定 固定的目的是迅速将组织细胞杀死,使细胞中的蛋白质,糖,脂肪等凝固,从而保持与活组织相似的结构状态。材料取下后,应迅速固定。固定液数量应为病理组织块的5到20倍。由于一般把组织块浸入固定液后数小时,固定液渗入组织液的深度只达2到3厘米。因此,可以放置冰箱内固定,使组织内酶失去作用,细菌也能停止滋生。 最常用的固定液是10%的福尔马林溶液:使用时,用40%的甲醛饱和水溶液10毫升,加水90 毫升配成。 三、冲洗 固定后的组织块,应将固定液洗去。一般均用流水(自来水)冲洗12到24小时左右。及时 冲洗尚有停止固定的作用,防止固定过度,有利于制片染色。 冲洗时如不方便用流水冲洗,也可用较大容器盛装水浸洗,每隔相当时间换水一次。整个浸洗时间比流水冲洗应稍长一些。酒精固定的组织材料不需冲洗。 四、脱水 经过固定的组织,冲洗后要进行脱水。脱水的目的在于将组织内的水分用酒精或其他溶剂置换出来,为石蜡等其他包埋剂浸入组织创造条件。 常用的脱水剂为酒精。由于酒精可以任何比例与水结合,对组织穿透力强,又能使组织硬化,因而不能将组织从水中直接移入浓度高的酒精中,应从低浓度逐渐到高浓度。脱水必须充分,否则给浸蜡造成困难。 除用酒精作脱水剂外,还可以用正丁醇(N—Butyla alcohol)。正丁醇微溶于水,能与各种浓 度酒精混合,也能直接溶解石蜡。故组织经正丁醇脱水后,不须经二甲苯透明。用正丁醇作脱水剂,组织块收缩减低,也不会过硬,故比酒精优越。 五、透明 透明的目的是将组织内的酒精用矿物油或植物油置换出来,并溶解石蜡,帮助石蜡浸透组织。由于经过透明剂处理的组织块用肉眼观察呈透明状,故称这一过程为透明。 常用的透明剂为二甲苯(Xylol),因其穿透力较强,因而组织在二甲苯中停留时间不宜过长,一般透明时间在30分钟左右即可。 六、浸蜡 浸蜡是指组织经过透明作用以后,放入溶化的石蜡中浸渗,使石蜡浸入组织块中,冷却后,才能进行

1、肝脂肪样变 描述:肝小叶中央静脉周围大部分肝 细胞排列不规律,呈空泡状,胞核被 挤至一侧。 诊断:肝脂肪样变 2、脾包膜玻璃样变 描述:包膜明显增厚,均质、红染、 半透明。 诊断:脾包膜玻璃样变 3、肾凝固性坏死 描述:坏死区呈楔形,区内细胞结构 消失,而细胞外形和组织轮廓仍存在。 坏死区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 诊断:肾凝固性坏死

4、肉芽组织 描述:镜下可见大量细胞和新生薄壁 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胞核体 积较大,呈椭圆形,向内腔突出。毛 细血管周围有许多成纤维细胞。此外, 还有大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浆 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 诊断:肉芽组织 5、慢性肺淤血 描述:肺泡壁明显增厚,毛细血管扩张 充血,肺泡腔中可见浅红色水肿液、红 细胞及含有棕黄色含铁血红素的巨噬 细胞。肺泡间隔纤维组织轻度增生。 诊断:慢性肺淤血 6、慢性肝淤血 描述:淤血以中央静脉为中心。中央静 脉及其周围的肝窦明显扩张,充满红细 胞。有的淤血区连成淤血带。小叶中央 区的肝细胞萎缩、消失,致使肝细胞索 稀疏、离散、紊乱。小叶周边区的肝细 胞脂肪变。 诊断:慢性肝淤血

7、血栓的机化与再通 描述:切片中可见一动脉的横断面,波 浪状红染折光的为内弹力膜,其内即为 血栓。血栓大部分已为毛细血管、纤维 母细胞(肉芽组织)所取代,仅残存少 许成分呈均质红染状。一些较大的裂隙 有内皮细胞被覆。 诊断:血栓的机化与再通 8、急性阑尾炎(蜂窝组织炎) 描述:管壁全层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性 性浸润,可见白细胞和纤维素被肌纤维 束分割的现象。 诊断:阑尾纤维组织炎 9、结核性肉芽肿 描述:①病灶呈结节状 ②结节中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已 转变为上皮样细胞及朗格汉斯巨细胞 ③结节周围有纤维母细胞及淋 巴细胞 ④部分结节中心有干酪样坏死 诊断:结节性肉芽肿

图1-5. 肝脂肪变性大体观:肝脏体积轻度增大,包膜光滑、紧,切缘变钝,表面及切面颜色变黄,油腻感。图1-6. 肝细胞脂肪变性(10×10)镜下见肝细胞出现大小不等的脂滴(→),当脂滴融合变大时,细胞核被挤压位于细胞边缘处。 图1-7. 胸膜玻璃样变性大体观胸膜(↑)明显增厚,达1-2厘米,灰白色,切面见增厚的胸膜致密,均质,半透明。图1-8. 脾细动脉玻璃样变性镜下观(4×10)脾白髓中央动脉(细动脉)(←)的皮下有均质红染的玻璃样物质沉着,致膜增厚,管腔变窄。

图2-1. 肉芽组织 (granulation tissue)镜下观(4×10)。可见大量毛细血管增生(↑)。 图2-2. 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镜下观高倍(10×40)。肉芽组织主要由成纤维细 胞(▲)及毛细血管(↑)组成。伴有较多炎症细胞浸润。 图3-1. 急性肺淤血(acute congestion of the lung )大体观 肺的切面呈均匀的红褐色,质地致密(↑)。 图3-2. 肺正常组织结构(4×10)。 图3-3. 急性肺淤血(acute congestion of the lung )镜下观(10×10):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充血,部分肺泡腔有淡红色均匀一致水肿液(▲)。 图3-4. 慢性肺淤血(chronic congestion of the lung )大体观 肺切面可见散在分布的 斑点状病灶,呈棕黄色(↑),肺组织质韧。 图3-5. 慢性肺淤血(chronic congestion of the lung )镜下特点 见于左心衰,肺泡壁 毛细血管充血,肺泡腔有心力衰竭细胞 (↑)。 图3-6. 慢性肝淤血(chronic congestion of the liver )大体观,肝切面见弥漫性分布

组织病理切片制备流程 组织病理切片按照制备方法的不同分为石蜡切片、冰冻切片和振动切片。 石蜡切片制备过程包括取材、固定、洗涤和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与粘片、脱蜡、染色、脱水、透明、封片等步骤。一般从取材固定到封片制成玻片标本需要数日。 冰冻切片(frozen section)是一种在低温条件下使组织快速冷却到一定硬度,然后进行切片的方法。制作过程不需要对组织固定、脱水、透明、包埋等手续,避免组织细胞中可溶性物质的分解,并能保存细胞形态的原。与石蜡切片相比,在抗原完整性的保存上有其不可取代的优势,尤其在免疫组化方面。因此冷冻切片也是脂肪染色、酶组织化学染色以及某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原位分子杂交的理想制片方法。不足是组织细胞的形态略逊于石蜡切片。 振动切片在文献中讨论较少。制备方法是采用的专用振动切片机,利用刀片振动原理,将新鲜的活体组织,直接固定在切片槽中切片。该方法能保持样品活性和细胞良好形态,给免疫细胞化学研究及脊髓和脑薄片神经生物学研究提供了良好条件,适合做组织电生理学等研究。 不同切片方法由于制作的工艺流程不同,所需的仪器设备和工具有差别。 一、石蜡切片的制作 根据文献报道石蜡切片法包括取材、固定、洗涤和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与粘片、脱蜡、染色、脱水、透明、封片等步骤。 1.固定 用适当的固定液浸渍新鲜材料,凝固或沉淀细胞和组织中的物质成分、终止细胞的一切代谢过程、防止细胞自溶或组织变化,使组织硬化,尽可能保持活体时的结构。固定时间从1小时至数天,通常为数小时至24小时。 2.洗涤与脱水 组织在固定后要把渗入里面的固定液洗去,否则留在组织中的固定液有的会妨碍染色,有的会产生沉淀或结晶。 固定后或洗涤后的组织内充满水分,如不除去水分就无法进行以后的透明、浸蜡与包埋,因为透明剂多数是苯类,苯类和石蜡均不能与水相融合,水分不脱尽,苯类不能浸入。因此,在透明、浸蜡前必须进行脱水。脱水就是利用脱水剂将组织内的水分置换出来,以利于有机溶剂的渗入。常用用的脱水剂为一系列不同浓度的乙醇。 脱水步骤是:80%、90%、95%、100%各种浓度乙醇2小时,此过程可用脱水机自控完成。 3.透明 组织脱水后,因乙醇不溶于石蜡,为使石蜡能浸入组织块,必须经过一种既能与酒精相混合,又能溶解石蜡的溶剂的替代过程,通过这种溶剂的媒介作用替换出组织内的酒精,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