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伦理学视角下的弱势群体关怀问题探究

伦理学视角下的弱势群体关怀问题探究

伦理学视角下的弱势群体关怀问题探究
伦理学视角下的弱势群体关怀问题探究

摘要:作为人的基本道德需要,关怀是人在一定情境下产生的道德情感,它体现了主体间的一种伦理关系。弱势群体关怀的核心是伦理问题,即“如何关怀”的问题。当前,在弱势群体关怀实践中,从理念设计到制度安排,从主体关系到组织程序都不同程度存在伦理失范现象,值得伦理审视与反思。在我国推进和谐社会发展建设的实践中,必须通过物质帮助、制度伦理保障以及教育支持等策略实现对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

关键词:弱势群体;关怀;伦理审视

中图分类号:b8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3-0030-04

关怀本身是一个充满伦理意蕴的概念,但关怀不一定都是伦理的。在某种程度上,有些关怀缺失伦理,甚至是反伦理的。在建构和谐社会的今天,弱势群体关怀的伦理性问题,应成为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关怀的伦理意蕴

在汉语里,“关怀”一词又同“关心”、“关爱”。从词义学的角度讲,“关怀”一词的涵义偏重在“怀”上。在《辞海》中,“怀”的义项除了“胸前”和“心意”之外皆为动词(怀抱、怀藏、想念、归向、包围、围绕)。[1]32-34与“怀”相关的词语有“关怀”、“怀念”等。因此“怀”在中国语言中是一个动作性、价值指示性很强的词。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对“关怀”给予了很高的学术关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丰富的“关怀文化”。①“关怀”在英文里是“care/caring”,即照料、照顾、看护、养育等意思,主要是对处于不利地位的人或群体的一种关切和帮助。当然,这种照料、照顾、看护等主要是上对下、强对弱、优对劣,是对处于相对弱势的人或群体的一种爱护、帮助和关照。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把关怀界定为人类生活的真正存在,是对其他生物的一种挂念的态度、认真做事情的一种观念、最深切的真实的渴望、短暂的关注及所有属于人类生活的负担和痛苦。[2]15在西方话语中,“关怀”又表示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状态。

在当代,从伦理学的角度对“关怀”进行解读和研究的是西方伦理学界的“另一种声音”――关怀伦理学。关怀伦理学是上世纪60年代伴随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而率先在英美社会逐渐兴起的、建构在女性等弱势群体视角基础上,肯定女性的独特道德体验,强调关怀、情感和关系的一种伦理学理论。关怀伦理学代表人物有卡罗尔?吉利根、内尔?诺丁斯和萨拉?拉迪克等人,而其中又以当代美国伦理学家内尔?诺丁斯为主要代表。本文选取内尔?诺丁斯的关怀伦理思想,对关怀进行伦理学解读。

内尔?诺丁斯借鉴海德格尔的观点,认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怀,也都沉浸在关怀中,关怀体现了生活最终极的本质。[3]13由于在人生的各个时期我们都需要他人的理解、接纳、尊重和认同,因此关怀他人和被他人关怀是人的基本需要。诺丁斯把关怀分为两种,自然关怀和伦理关怀。对于自然关怀,她认为主要来源于人类自然的“爱的情感”,是人类情感的自然反应和基于义务的伦理情感,如同现实中当他人陷入“不利境地”向我们求助时,我们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的一种“我必须”的道德意识。故这种关怀不需要人们在伦理上做出任何努力,仅仅表达了当事人的一种渴望和自然倾向,而不是对责任的认同。因此诺丁斯认为这种关怀是一种“自然”状态,把它称作为“自然关怀”。但是人的复杂性又常常使人们在实施“自然关怀”时,“我必须”的自然倾向遭到来自内部的抵制,也就是我们虽然看到了他人的需要,但却因种种原因不愿予以关怀,这时就必须借助我们的伦理理想。那么何谓伦理理想?诺丁斯指出,“伦理理想是一系列关于关怀和被关怀的记忆,体现了自我和人际关系中最好的一面。因为我们珍视自然关怀中的关系,所以伦理理想就能激励我们维持最初的‘我必须’,对他人的需要做出反应。”[3]14诺丁斯认为,这种关怀有别于上面的自然关怀,需要做出伦理努力才能实现,她称之为伦理关怀。

诺丁斯特别重视道德情感在关怀中的作用。她认为自然关怀来源于爱的情感,伦理义务

感的产生也不是来自“上帝的指示”或出于康德式的绝对律令。关怀的产生离不开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道德情感,都体现了人与人的一种关系性。不论是自然关怀还是伦理关怀,莫不如此。为此,诺丁斯指出关怀伦理就是要“建立、恢复和增强关怀的关系。在这种关怀关系里人们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做出反应”。[3]14因此关怀的产生取决于双方及特定的环境,诺丁斯认为在关怀中需要考虑的是具体情境中特定的人、特定的需要和特定的反应及体验,而非从某种普遍性法则做出推理和判断。诺丁斯的关怀伦理还承认人性的弱点,特别是人的情感容易受到外部环境或他人的行为影响,强调了营造有利于他人和整个社会道德生活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4]132,[5]

正如诺丁斯所言,“关心其实是一种关系……” [6]但现实中,我们把关怀感性地理解为一种美德,属于一种个人品质的范畴。这就把原本表示“关系”的关怀置于“个人的范畴”。因此诺丁斯特别指出“……但是,过分强调关心作为一种个人美德则是不正确的,将关心者置于关心的关系之中更为重要。不管一个人声称他多么乐于关心,重要的是看他是否创造了一种能够被感知到的关心关系”。 [6]国内学者肖巍在《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一书中对诺丁斯的“关怀”作了阐释,认为诺丁斯的“关怀”有着两种基本含义:“首先,关怀与承担是等同的,如果一个人承担或者操心某种事态,并为之烦恼,他就是在关怀这些事情;其次,如果一个人对某人有一种欲望或者关注,他也是在关怀这个人。换句话说,如果他注意到某人的想法和利益,他就是在关怀这个人。”[4]132通过这种阐释我们可以发现诺丁斯的“关怀”主要揭示了关怀双方的互动关系,是一种双边的关系行为。那么关怀与被关怀双方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关系呢?是不是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回答是否定的。关怀所表示的关系是一种互为主体关系,是一种“主体间性”,即“关怀的形成一方面取决于关怀方对这种关系的维系,另一方面也有赖于被关怀方的态度和感受能力。就是说,关怀实际上是人们在身心上对他人或他物所承担的责任,是关怀方把握他人的现实性,尽可能地满足他人需要,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实现,并能够得到被关怀方回应的一种关系行为”。[4]132

由此可见,关怀不仅是一种道德情感,更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存在状态,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在关怀实践中,关怀主客体之间是平等、双向的互动关系,二者具有不同的道德分工和伦理责任。

二、转型期我国弱势群体关怀的伦理审视

关怀弱势群体的核心是伦理问题,即如何关怀的问题。在感性层面上,人们通常认为弱势群体是需要帮助的群体,只要我们去帮助、去关心,就是道德的行为,而很少有人从伦理角度反思,我们的关怀行为是否契合“伦理”。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关怀是人的基本道德需要。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怀,也都沉浸在关怀中。关怀体现了生活最终极的本质,[2]15这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关怀弱者体现了人对“应该”世界的诉求和对自身价值的深刻关注,同时也是人的“类”意识从自发到自觉直至实现道德自律的过程。这种“类”意识就是伦理规范的源头,是人类摆脱“兽性”到达“人性”的主要标尺。随着这种“类”意识的衍生、发展,最后逐渐精致就发展成今天人类共同的“道德律令”。“类”意识最初表现为对同伴、身边人同类的关心,尤其是关注那些处境困难、身受痛苦、生命垂危及遭遇各种打击、挫折和不幸的人。因为,人不同于世间万物的地方,是对本身的生存有一种不满足感,总希望有一种理想的生活,这种理想的生活就是伦理学揭示的道德生活。[2]649关怀他人、关怀弱者,就是人的一种道德生活,但是,综观我国对弱势群体关怀的实践,不得不说,关怀虽然已经行动起来了,但离“伦理”还有一段距离。甚至,有时是与伦理相悖的。

从对弱势群体关怀行为双方的主体关系来看,相对弱势群体来说,关怀主体无论是政府、社会组织,还是强势群体,往往拥有较高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地位;而作为关怀客体的弱势群体身处社会底层或弱势的地位,两者之间的身份落差,构成了一种类似

传统社会的等级。强势向弱势施予的关怀活动,无可避免地带有儒家伦理中“等差之爱”的性质,这是不平等关系中上层对下层施予的单向、无原则的关怀。因此,这种关怀是否合理和适度,只能由施予者凭借自身的德性修养和习惯偏好支配,并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正义原则作为公平的保障。[8]作为关怀者,在关怀过程中不时出现的“恩赐”、“救世主”的心态使被关怀者产生“耻辱感”。这种对弱势群体的“强势”关怀,使本来充满伦理意蕴的关怀活动变成了令人难以忍受的“施舍”。

从关怀弱势群体的动机来看,功利色彩浓厚。政府官员炫耀政绩的大张旗鼓、社会组织带有广告性质的虚张声势,以及某些个人带有炒作成分的作秀都使关怀行为成为了一场“表演”。广大的弱势群体被当作某些机构、个人捞取政治资本、吸引世人眼球,或树立“社会形象”的“道具”和“演员”。在某种程度上,弱势群体成为了某些人、某些机构消费的对象和作秀炒作的工具。弱势群体在关怀实践中往往得不到作为社会平等一员所应有的尊重。这种更多地从关怀者自身的某种功利出发的“关怀”多少使受关怀者在人格、尊严、自由和自主方面受损。作为社会的人,弱势群体虽然在经济等方面处于社会底层,但是,弱者在人格、尊严、自主性等方面绝不处于弱势。在人格上,大家是平等的。弱势群体绝非为了“五斗米”就会弯腰,去接受“嗟来之食”。所以,这种没有伦理内涵的关怀不可避免地导致受关怀者生出一种心理上的自我防御,一旦当关怀的内容与其所持有的价值观、信仰、风俗习惯等发生冲突时,或过多展示与现状格格不入的奢华,或过多直露地体现,或宣扬与主流文化背道而驰的生活态度,关怀行为就会受到强烈抵制。弱势群体就会下意识地“说服”自己“不被关怀”。那么,“关怀”也可能衍生出无所顾忌的伤害,更谈不上“伦理”的关怀了。[8] 从弱势群体关怀的机制安排上来看,也有很多经不起伦理考量的地方。例如,在关怀对象的选择上,传统计划体制思维依然存在。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有的地方出台的政策带有很强的地方保护色彩,关怀中依然以户籍为标准,内外有别,沿袭早已丧失现实合理性的歧视性规定,把广大的农民工排斥在外。看似关怀弱势群体,实为制度歧视。再如,关怀缺乏长效机制,没有形成制度保障。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只在某些节日等特殊的日子才大张旗鼓地表现出来,是一种“临时性”、“救急性”的关怀行为。另外,关怀形式比较单一。物质形式的关怀多,精神层面的关怀少,对弱势群体进行伦理救助的关怀就更是没人提及。凡此种种,都与伦理关怀的本意相去甚远。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重要的不是给予什么,关键是如何给予。关怀他人,关怀弱者,是人的一种道德生活。同时关怀又是一种关系行为,一种在任何时期我们都需要他人的理解、接纳、尊重和认同的主体间关系,也就是说,关怀实际上是人们在身心上对他人或他物所承担的责任,是关怀方把握他人的现实性,尽可能地满足他人需要,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实现,并能够得到被关怀方回应的一种关系行为。所以,关怀行为应该是一种充满伦理情感的社会行为。由于种种原因,弱势群体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体验不到自身价值,甚至还会遭到一些强势群体的鄙视、嘲弄、疏远和厌弃。尊重弱势群体是一个社会的“道德底线”。因为,作为社会关系中的人,弱势群体有着与生俱来的权利和尊严,他们与社会其他人一样渴望得到理解与尊重。

总之,弱势群体关怀的核心是伦理问题。在弱势群体关怀实践中,必须对原有关怀理念、模式、行为方式进行伦理反思。转变关怀理念,由“施恩”转为“权利”,由“道义性关怀”转为“义务性关怀”,由“临时的节日性关怀”转为“制度性关怀”。改进关怀的方式方法,运用主体间性原则,突出被关怀者的主体地位。根据弱势群体接受程度的差异,制定具有伦理内涵的关怀方式、方法,让弱势群体有尊严地悦纳关怀。同时,结合弱势群体的伦理生态,对弱势群体进行伦理救助。提高弱势群体的伦理道德水平,恢复和重构弱势群体的自我价值感。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加强弱势群体社会心态的监测、评估和预警,帮助弱势群体达到心理和谐,实现全面发展等。质言之,在弱势群体关怀中,关怀主体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

尊重、理解弱势群体,让社会对弱势群体的爱成为温暖的阳光、及时的甘霖、沁人的春风,不仅使弱势群体在逆境中得到关怀,而且,能够在关怀中享受关怀。

三、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实现策略

弱势群体伦理关怀以“人是目的”作为指向和尺度,是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肯定的一种深层次关怀。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核心是伦理问题,但又不仅仅是伦理问题,它关涉到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是一个社会综合工程。

首先,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应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伦理关怀不是排斥物质关怀,相反,物质的关怀应成为伦理关怀的主要部分,或者说是伦理关怀的基础。没有了物质作为基础,伦理关怀就成了空中楼阁。物质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9]79而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它一些东西。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且把生产满足生理需要的物质资料作为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社会弱势群体最大的弱势就是物质上的贫乏,不仅处于初级的物质层面,而且几乎处于物质层面的最底层。对他们来说,最需要的就是物质上的帮助。毛泽东说:“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

[10]467转型社会的今天,对弱者进行物质帮助是最大的伦理关怀。只有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基础,一个社会才能具备相应的社会经济资源,才能为解决弱势群体的弱势地位提供必要的条件、途径和物质基础。没有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不论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多么“伦理”,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意义。

其次,弱势群体伦理关怀需要制度伦理保障。世界银行《2005年全球企业经营环境报告》提出:消灭贫困,必须从消除制度贫困开始。在这里制度贫困并不是缺少制度,而是说不合理的制度容易导致贫困,合理的制度安排才有可能通向“共同富裕”。因此制度贫困主要表现为因缺乏制度的保障和支持的制度匮乏和不合理制度产生的制度剥夺而导致的贫困现象。

[11]制度本身就是一种社会伦理道德的体现,对弱势群体进行伦理关怀必须消灭制度贫困,建立公平公正的伦理制度。转型社会的制度安排是“强者”优先,不可避免地造成部分群体的弱势。所以,弱势群体的产生与转型社会的制度安排有关。消灭贫困、关怀弱势群体,首先应消除制度的贫困,加强制度伦理建设。要根据弱势群体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利于激发弱势群体潜能的公共政策,创造一个让弱势群体自由、有信心地进入某个领域发挥才智的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使他们都有充分发挥其能力的平等机会,有凭借自身能力改变处境的发展机会和空间。目前我国的社会救助体系还很不完善、很不健全,国家必须尽快建立多层次的社会救助体系,在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中多考虑弱势群体的利益,多倾听弱势群体的呼声,使制度更多的体现对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和道德支持,并逐步使之法律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尽可能使经济发展中各群体做到起点公平、程度公正、经济活动成本合理等。唯其如此,对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才可能实现。

再次,弱势群体伦理关怀需要教育支持。社会学家阿马蒂亚?森将现代社会的贫困看作是由收入贫困、能力贫困、脆弱性和社会排斥等因素构成的,并认为消除这种贫困的根本途径是发展人的可行能力,以促进人的实质性发展。通过对弱势群体成因的分析,除了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客观原因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们自身素质和自身能力的问题。必要的社会支持固然十分重要,但是,最终摆脱弱势地位还是要靠弱势者自身的努力。1959年,美国学者奥斯卡?刘易斯首次提出“文化贫困”的概念,认为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结果形成了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点等,即“贫穷亚文化”。这种文化一旦形成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就会对生活其中的人产生影响。要消灭贫穷,首先必须要改造贫困文化。所以,必须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教育支持,把“输血”式救助变为“造血”式救助,在外部因素的帮助下提高弱势群体自身的生存和生活的能力,走出困境,成为生活的强者。唯有如此,弱势群体的潜能才有可能得以开发,社会才能够实现真正平等、有效的合作,弱势群

体才能与社会其他群体一道共同发展,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注释:

①更多的学者把中国文化的特质概括为伦理文化,该观点已为大家熟知。笔者认为,伦理文化的称谓主要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他人、社会、自然的一种“关怀”关系,用关怀文化来表述中国文化更符合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质。

临终关怀论文:对于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的几点思考 临终关怀论文对于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的几点思考 于丽娜,张洪英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摘要临终关怀是尊重临终患者生命尊严的一种人文关怀,目的是能够 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让患者祥和并有尊严的度过余生。 而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关注弱势群体、科学助人的专业,其特有的价值 观念和专业技巧使其在临终关怀团队中扮演着服务提供者、支持者、资源 提供者、协调者、政策倡导者等非常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临终关怀;社会工作;心理需求;角色 临终关怀是一种具有高度价值观和伦理意义的服务活动,强调满足患 者身体、心理、社会等多方面需求,使其最后的生命质量得到提高,也充 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医学精神。 2012 年 7 月, 笔者有幸去位于瑞士洛桑的瑞士西部应用科学大学沃州 社会工作及健康卫生学院参与了主题为社会工作在临终关怀中的作用的 暑期学校,短短两个星期的会议、讲座、工作坊、机构参访以及一些文化 和社会活动,对临终关怀以及社会工作在临终关怀中的角色有了以下一些 见解和思考 一、瑞士的临终关怀现状

1 跨学科、多专业合作的临终关怀团队。 在瑞士,临终关怀团队是由多种专业的专家和人员组成,包括医生、 护士、营养师、心理医生、社会工作者甚至是志愿者等。 他们分别从自己的专业出发,相互配合,针对每个临终患者及其家庭 的实际情况,争取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帮助他们度过这个特殊 的困难时期。 2 建立了很多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机构和组织,社会工作者正发挥着 重要作用。 近年来,很多有关临终关怀的机构和组织相继成立。 尤其是在一些主要提供艾滋病和癌症护理的机构中,大多依靠社会工 作者来帮助病人维持社区和社会的融合;近期瑞士的也成立了一个专门针 对临终病人家属提供心理和精神支持的机构,社会工作者正发挥着不可忽 视的作用。 3 志愿者团队数量庞大。 笔者去过位于的一个临终关怀机构,仅此机构中就有 60 个志愿者, 为那些处于生命最后阶段的患者及家庭提供服务。 据机构的负责人介绍,他们会对志愿者进行专业的培训,志愿者不仅 有效的缓解患者家庭成员的悲伤,而且能让临终患者感受到对生命的尊重, 安静祥和的离开人世。 二、我国的临终关怀现状 1 临终关怀作为一个新兴的相对独立的边缘学科,在我国才刚刚起步 1988 年天津医学临终关怀研究中心成立, 1992 年北京松堂医院成立, 1998

目录 内容摘要 (i) 一、弱势群体概述 (2) (一)弱势群体的定义 (2) (二)弱势群体的主要特征 (2) (三)弱势群体的分类 (2) 二、当代中国弱势群体出现的原因 (3) (一)社会体制转型、制度安排和建设滞后 (3) (二)长期的城乡二元分治和城市化进程缓慢 (4) (三)政治参与机会不均等 (4) (四)法律体制及规制不完善 (4) 三、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思考 (5) (一)规范收入分配政策 (5) (二)善社会保障制度 (5) (三)完善弱势群体表达机制 (6) (四)为弱势群体提供知识援助 (6) (五)发展社会慈善事业 (6) (六)通过社区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服务力度 (6) 四、结束语 (6) 参考文献 (8)

当代中国弱势群体分析 内容摘要:社会群体是社会赖以运行的基本要素之一,社会群体中的弱势群体, 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普遍存在于现实社会之中,目前弱势群体问题已变成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尽管弱势群体的出现是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的, 但如果其规模过大或增加速度过快就会影响国家发展稳定大局,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实现。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弱势群体出现的原因,并剖析了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对我国社会和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了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措施,其中主要从社区的角度阐述了社区与弱势群体的关系,及如何更好的为弱势群体服务。 关键词:弱势群体;原因;意义;对策 社会群体是社会赖以运行的基本要素之一,社会群体中的弱势群体, 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普遍存在于现实社会之中,目前弱势群体问题已变成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尽管弱势群体的出现是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的, 但如果其规模过大或增加速度过快就会影响国家发展稳定大局,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实现。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不仅是社会公平和公正的要求,而且是保障社会健康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需要。专业社会工作对弱势群体基本权利的保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弥补政府管理的不足。在维护和保障弱势群体基本权利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担负起以下角色:解决具体问题的服务提供者;帮助弱势群体自力更生的支持者;指导弱势群体采取合理行为的倡导者;促进社会工作规范化、高效化的管理者;协调和动员社会资源的资源获取者等。①] 一、弱势群体概述 “弱势群体”正式出现在官方用语中的标志是2002年3月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报告中,朱总理指出:“积极扩大就业是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对弱势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这是我国政府第一次正式使用“弱势群体”这一术语,表明弱势群体已经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①朱鸿亮:摘自《社会研究》2009年6月期《和谐社会构建中加强弱势群体保护的思考》86页

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服务探析 周静2012102649 摘要:本文通过阅读文献,发现我国临终关怀现状、问题和策略。并从社会工作角度出发,分析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关怀介入的理论依据、方法,并对现有临终关怀政策、社工技巧进行反思,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临终关怀癌症患者社会工作 一.引言 据统计,我国现在每年因肿瘤死亡的人数超过140万。就目前的医疗技术,只有约1 /3的肿瘤患者可以得到治愈;2 /3的肿瘤患者在疾病诊断时已经为晚期肿瘤而无法得到根治性治愈。由于癌症的特殊性和我国医疗体制的不完善,很多癌症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要忍受多次放化疗的痛苦,有的甚至放弃治疗,在痛苦中等待自己的死亡。临终关怀是近代医学领域中新兴的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与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相适应,维护临终病人的“活”与“死”的尊严,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同时给予病人家属精神上的支持。晚期肿瘤患者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内,生理、心理和精神上承受着巨大压力,遭受病痛折磨, 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造成巨大创伤。对晚期癌症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提高其最后的生存质量,使其有尊严的离开这个世界是迫切和紧要的。 二.概念界定 临终关怀:临终阶段是指各种疾病的终末期,即治疗无效, 日益衰竭。1我国的临终期一般有3个月。临终关怀主要针对临终病人死亡过程的痛苦和由此产生的诸多问题,为病人提供舒适的医护环境、温暖的人际关系和坚强的精神支持,帮助病人完成人生的最后旅途,并给予家属安慰和关怀的一种综合性卫生医疗服务。2简单而言,它是帮助病人“优死”和其家属“好生”,使病人死得无憾、家属活得无虑的一种医疗服务。 三.文献回顾 (一)我国临终关怀现状 我国自1988年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成立以来,临终关怀取得了快速发展,逐渐被人们所知晓。在临床实践方面,30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外,都纷纷因地制宜地创办了临终关怀服务机构。目前在我国临终关怀模式主要有三种,跨专业合作运作模式、社区家庭病床模式、社区医院模式。 我国临终关怀还没有法律政策的支持,但是目前我国先后出台的一系列法规1岳志丽.. 恶性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护理措施[ J]. 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 2009, 3 ( 4) : 234- 235.. 2Shaw S, Meek F, Buck all R. A framework for providing evidence - based palliative care. [ J ]Nurs Stand. 2007 Jun13 - 19; 21 (40) : 35 - 8.

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现状及对策建议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环境与艺术设计专业 08级唐国强 摘要:弱势大学生群体在就业过程中因遭遇到歧视和不公而产生的认识偏差及心理问题等,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践踏了社会民主和法治,加大了大学生就业难度。本文着重分析了女大学生、贫困生、残疾生和容貌不佳的学生等弱势群体的就业难现状及其危害,并建议从制定政策、加强心理辅导等方面消除就业歧视,推进大学生无障碍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高等教育;思想观念 正文内容 一、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难的现状 在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由于资金投入、质量监控、专业规划等相应措施未能科学配套,让人忧心忡忡的很多社会问题依旧存在,其中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尤为凸显。而大学生弱势群体由于受到社会的歧视和漠视,其就业问题显得难上加难。我们从一些有代表性的弱势群体就业现状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难问题已成为制约个体发展的“瓶颈”因素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难题”之一。 1.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与男生相比,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处于弱势地位已是不争的事实。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女大学生与男生相比,其毕业分配就已经处于不利地位,用人单位要求男女生搭配就说明了一切。时至今日,随着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和用人自主权的扩大,“女大学生就业难”不绝于耳,女大学生在男女不平等的就业现实面前无可奈何。在人才市场上,许多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时常常以工作需要为借口,打出“只招男生”的招牌,将众多优秀的女大学生拒之门外,即使没有明确规定“只招男生”“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也早已成为他们的心理定势。[1]除了在就业过程中受到歧视,就业机会明显少于男生以外,在就业质量上女生也低于男生。[2]忽略其他影响因素,性别在求职与收入方面的显著差异,无可辩驳地说明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更大,心理更“痛”。 2.贫困生的就业状况 中国自古以来就盛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和通过学习“光宗耀祖”的追求。即通过教育获得人力资本提升,取得社会地位和收益的提高,同时可取得精神的满足。可见对许多处于社会较低阶层的家庭来说,子女上大学不仅意味着未来经济地位的提高,也意味着对精神满足和获得社会尊重的追求。基于此,这些贫困生家庭在“读书改变命运”的感召下,不惜倾家荡产,靠借贷资助子女完成学业。但在就业时,却因“贫困”而遭遇尴尬,陷入被动。不仅就学期间花费很大,就是择业过程花费也较大,这主要包括通讯费、制作简历费、交通费、自我形象包装费、培训费等,这些已成为贫困生的另一个经济负担。据《中

关注弱势群体 一、课时基本内容:1课时 二、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重、难点的确立,教学资源的取舍,教法、学法的选择等 .教学内容分析:第七课“”主要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弱势群体”的概念,以及我国存在的弱势群体的状况。其中“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框题给出了“弱势群体”的概念,并列举了我国存在的主要弱势群体及其形成的原因和生存状况。“走近同龄人”框题,主要介绍了我国主要弱势群体的基础上,特别地呈现了我国少年儿童弱势群体,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同龄人的生存状况,感受他们的艰苦生活以及对他们将来发展的影响,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培养学生的同情心。 .学情分析:从知识性来讲,本课内容很简单,有些知识学生看了就能够明白。但是,本课的目标主要是情感教育。班级中有的学生生活优裕,而有的学生则可能属于弱势群体中的一员。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弱势群体学生的自尊心,既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及其产生的原因,又要引导他们了解社会给予的支持以及对自己的期望,使之树立信心,发展自己。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引导生活条件优越的学生学会尊重弱势群体、帮助弱势群体,其中包括自己的同学。

.重、难点的确立: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社会弱势群体的概念、产生的原因和生存的状况,本课另一个教学重点是了解儿童中的弱势群体,特别是要感受他们的生活境况,了解贫困等不利条件对儿童身心健康和成长的影响。为教学获得良好效果,教师必须查找大量的资料,让学生从多方面和多角度了解体会我国社会中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查找资料应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弱势群体学生既认识自己的处境,又能够树立信心,以坚定的意志克服困难。 .教学资源的取舍:充分利用教材课文中的材料。对学生同龄人的生存状况需补充一些相关材料。 .教法、学法的选择:由于国家近年来很重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帮助,因而相关的报道很多。在教学中可以搜集这些报道,使教学与时事相结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现实。探究、体验、讨论、讲授等相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和讨论,将问题分析清晰,给学生以启发和反思,同时增加认同感:讨论法。问答法。在导入阶段和课中,大量使用。阅读法。对课中重要文字、图片、图表要引导学生阅读。笔记法。课文中重要的概念、意义等要通过笔记批注和用笔勾画的方法进行标识。探究法。结合课中的交流和探究。讲解法。本课知识点较多,需要教师适当进行归纳和讲解。 三、拟达成的教育教学目标

浅谈临终关怀的现状及发展 发表时间:2013-08-21T08:42:51.54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1期供稿作者:邓晓燕吴惠兰[导读] 传统的孝道观对临终关怀的影响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中,“孝道”的观念在中华民族文化中一直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邓晓燕吴惠兰(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景洪 666100)【摘要】临终关怀是一种特殊的卫生保健服务,是由临终关怀团队向临终患者及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宗教 等全方位的身心舒缓医疗与护理照料,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老年人躯体上和心理上的痛苦,使其能够安详地、无憾地走完人生旅途,是人道主义的新起点。 【关键词】临终关怀现状发展体会 【中图分类号】R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1-0359-02 临终关怀又称善终服务、安宁照顾等,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是近代医学领域新兴的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是现代社会的需求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1]。通过为临终病人及家属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的全面支持与照护,使临终病人的症状得到控制,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使病人能无痛苦、安宁、舒适的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1 临终关怀的现状 1.1 我国老年人临终关怀的现状目前全国各地建立的临终关怀机构已超过120家,分布地由北京、上海、沈阳、西安等大城市逐步向中等城市延伸。2001年,香港李嘉诚基金会每年捐资2500万元,在我国多个省市建立了20多所临终关怀服务机构——宁养医院,进一步推进了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2]。 1.2 影响我国老年人临终关怀的主要因素 1.2.1 传统的孝道观对临终关怀的影响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中,“孝道”的观念在中华民族文化中一直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不同的患者作为独立的个体,必然有其各自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尊重、满足临终患者的个体需求才是真正的孝道。 1.2.2 传统医学人道主义对临终关怀的影响传统医学人道主义观点认为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责任,对于临终患者,医护人员会竭尽全力积极救治,却忽略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认为放弃一些治疗是对患者的不负责。临床老年病人的病情变化大多数情况下是缓慢发展且反复的,很难确定何时为“临终”,如实告知患者的病情会加重其心理负担,加速病情恶化,医护人员会选择将实情告知家属,而用善意的谎言来面对患者,忌讳谈论死亡的话题,即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想找人倾诉,周围的人也刻意回避,以至于病人心中的郁闷得不到疏通和排解,更加加重了病人的身心痛苦。 1.2.3 临终关怀知识缺乏对临终关怀的影响。 1.2.4 临终关怀过程中对家属关怀的缺失。 1.2.5 服务机构的设立和资金的缺乏。 1.2.6 开展临终关怀工作人员的缺乏。 2 临终关怀的意义 2.1 缓解人口老龄化给我国带来的社会压力。 2.2 提高生存质量,使老年人“老能善终”。 2.3 树立正确死亡观。 3 临终关怀的发展 3.1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充分利用大众媒体进行群众性、普及性宣传,还要实施专业性教育,在医学院校设立相关的专业和课程;加强对在职医护人员的死亡继续教育,端正临终关怀工作者的观念,并弥补其学校教育的不足。 3.2 死亡教育首先要彻底更新观念,加强自身死亡教育,要认识到疾病的折磨是痛苦的,死亡本身并不痛苦;死亡是人生发展的必然结果,任何人都不能幸免;要顺其自然,不要惋惜,更无须后顾之忧,亲人自会平安生活,未尽事业也会后继有人。树立正确的生死观,积极面对临终过程。 3.3 注重与家属的沟通鼓励家属宣泄感情,认真倾听其交谈,提供精神支持,安慰家属面对现实,尽力提供生活指导与建议,帮助他们尽快从悲痛中解脱出来。可以通过让家属与临终病人单独相处;安排家属和医生见面,及时准确地了解病情进展和治疗方案;与家属共同制订相应的护理计划,并一起参与和执行;向家属交授一些基本的护理技能倾听家属表达自己的情感;向家属提供社会支持,以解决实际问题。 3.4 促进社区临终关怀的发展由于临终关怀多以对症照料和护理为主要内容,一般不采用昂贵的治的压力,更主要的是,社区模式能使患者在熟悉的住宅环境中离世,符合我国在家中送终的传统观念,从而有利于满足部分患者的愿望,利于临终关怀的长期运作。 4 体会 较多的临终老年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总是处于现代医疗技术、麻醉、药物的控制下,死亡之前均有接受侵入性治疗的痛苦经历,使老年人心理充满了恐惧、痛苦和无奈。要发展临终关怀事业,政府须建立有效的支持体系,加大临终关怀机构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普通公民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彻底更新观念,完善死亡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建立正确的生死观。临终关怀使临终者正视生命终结,使他们临终前在精神或肌体上得到相应的照顾,从而冷静的处理一些事情并接受生命终结的事实。临终关怀使病人家属理性渡过分离时刻,从而有效地办理一些病人或亲属应当办理的事情。通过逐步探索和完善临终关怀模式,打造优秀的临终关怀从业队伍,促进临终关怀事业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晓燕,白桂春,卞龙艳等.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75. [2]张小燕.老年护理[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38.

弱势群体与弱势心态 摘要: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日益提高,关于弱势群体的界定仍是莫衷一是,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存在隶属关系;信息不对称;经济力量的差距;自然原因和传统影响;不良的制度影响;其他因素。做好弱势群体的工作应坚持关心、支持、自助、增权的原则,并大力发展经济、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城镇扶贫的监测体系。弱势群体随着经济的发展会日益减少,但是弱势心态却在蔓延,其本质说来就是一种心态的失衡,有着不良的影响,尤其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更应引起对此的极大关注。 关键词:弱势群体;弱势心态;心态失衡 自朱镕基总理在2002年全国“两会”上首次提出了“弱势群体”概念以来,弱势群体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2003年召开的“两会”上,有关弱势群体的范围基本上划定在失地农民、农村贫困户、进城务工人员和城市贫民四大范畴中。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今天越来越多的人称自己是弱势群体。在“你是弱势群体吗?”调查中,一石激起千层浪,无论是扛着编织袋进城的农民工、拿着简历在职场奔走的大学生,还是月收入上万的白领、令人羡慕的公务员,纷纷给自己贴上“弱势”的标签。这种反应,与其说是弱势群体在扩大,不如说是“弱势心态”正在蔓延。 一、关于弱势群体的基本观点 (一)弱势群体的含义及特征 关于弱势群体的界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实指出,界定“弱势群体”主要有三个标准:按经济学标准,弱势群体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较低,徘徊在贫困线边缘;就业不稳定,容易失业;工作条件恶劣;缺乏社会保障,等等。按社会学标准,则包括社会地位、社会融合度等特征,比如一些职业虽然收入高,但缺乏社会尊重或者“难登大雅之堂”,从业者觉得被社会边缘化;再比如很多大城市的“城中村”,居民和外界缺乏沟通,语言、文化等也不相容,心理上有孤绝感。按照政治标准,则涉及个人的权利权益是否得到保障,是否受到社会的歧视等等。一般的都认为,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根据人的社会地位、生存

关于大学生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看法调查报告 班级:1302班姓名:陈柯旭 一.调查的对象及方法 为了更好的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态度看法,暑假期间,通过以问卷的形式,对大学们展开了调查。从大学生们对社会弱势群体的认识方面来调查大共调查了100名大学生。其中男大学生人数为63,女大学生人数为37。 二.调查内容的背景 我国人口众多,疆域宽广,加之近20多年来社会急剧转型,在面临分配问题上,各阶层出现纠纷。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脚步的加快,很容易造就“富者富,穷者穷”这极端的现象,虽然社会奉的是共同富裕,可现实与理想是相行径远的。在这种背景下,“弱势群体”就应运而生了。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在英文中称social vulnerable groups。弱势群体根据人的社会地位、生存状况而非生理特征和体能状态来界定,它在形式上是一个虚拟群体,是社会中一些生活困难、能力不足或被边缘化、受到社会排斥的散落的人的概称。弱势群体的主体是社会性弱势群体。学术界一般把弱势群体分为两类: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前者沦为弱势群体,有着明显的生理原因,如年龄、疾病等;后者则基本上是社会原因造成的,如下岗、失业、受排斥等态度是个人对特定的对象以一定的方式做出反应时所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三.调查数据的分析及处理 调查发现,92%的当代大学生认为生理性的弱势群体,更应该值得同情和帮助,而8%认为生理性弱势群体更需要帮助。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于弱势群体的了解途径,63%的是通过互联网和电视新闻了解到的,22%是学校有关方面的教育,10%是通过家长平时的教导和周边亲戚的闲谈了解到的,5%是不去了解的。说明大学生对弱势群体的了解途径基本来源为互联网。 调查发现,大学生对目前最困扰社会弱势群体的原因的看法,66%的觉得是因为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对自身的发展造成束缚,12%的认为是社会制度对他们的忽略,10%的认为是人们的偏见和不理解,7%的认为是贫穷,5%认为是机遇不平等。 在针对如何帮扶弱势群体的问题上,62%的认为应该是政策援助,26%认为民政救济救助,8%认为法律援助,4%认为新闻援助和其他。 在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弱势群体以暴力犯罪来宣泄,来表示对社会的不满的问题上。60%表示可以理解,但不提倡。22%认为不可饶恕。12%表示赞成,6%表示其他看法。 在当代大学生认为弱势群体有何特点的问题中,83%认为是收入低,63%认为劳动能力低,66%认为是文化素质偏低,61%认为低职化或无职化。52%认为是理挫折感强。22%认为是社会治安的隐患。 在谈到如何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大学生们认为应该从技能,就业方面的占了调查人数的83.33%,而从心理帮助的占70%,温饱资金的占60%,救助的占50%。从而发现,大学生还是抱着一颗新时代的想法来看待社会弱势群体的,既然落后就要挨打,那就学一门手艺,而且要从心理去帮助,因为大多数社会弱势群体都

弱势群体特殊保护的法理分析 作者:府谷法院苏东亮发布时间:2011-11-16 16:56:31 [摘要]目前我国弱势群体的规模比较庞大,关注和保护弱势群体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本文从我国弱势群体的构成与特征出发,针对弱势群体特殊保护的价值基础及法理依据作了简要分析。以期对更好地维护我国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有所裨益。[关键词] 弱势群体特殊保护人权公平正义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弱势群体的规模已达1.4亿——1.8亿人左右,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14%。一个如此庞大的弱势群体的存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如果弱势群体长期得不到关注,如果弱势群体在社会生活中长期处于无助的困境,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同时,如果弱势群体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极易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我们必须把关爱弱势群体、实现弱势群体的利益与社会其他群体的利益协调发展,作为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1、我国弱势群体的构成与特征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改革和结构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社会性弱势群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人群: (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自然人,其从生理到心理都还处于生长发育期,自我保护的意识、力量均有限,相对于成年人而言,属于明显的弱者。 (二)老年人。老年人在我国主要是指年满60周岁的男人或年满55周岁的女人,他们的生理机能与此前相比,有很大的下降,在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维持生计的能力方面不可避免地要依赖他

人或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与保护。与青壮年相比,他们属于明显的弱势群体。 (三)残疾人。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不正常,全部或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们。他们需要社会提供全方位的便利,给予关怀和保护。与心理、生理健全的人相比,他们处于弱势地位,在各种竞争活动中,他们的利益很难得到有效保护。 (四)妇女。妇女由于其生理特点和肩负的哺育人类后代的责任,与男性相比处于弱势地位,尤其是在就业方面,故应将其归入弱势群体,照顾其特殊性。 (五)失业人员。失去工作的劳动者丧失维持生活需要的经济来源,其生命处于受威胁状态,是市场经济社会中不可避免的弱势群体。 (六)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他们虽然可以找到工作,但工种一般较辛苦,城市人不愿从事的工作通常由他们承担。在法律上,他们的权益保护规定不足,几乎不享受社会保障待遇,在社会地位上,明显受到歧视。 (七)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村劳动者。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城市倾斜政策导致农村发展滞后,“农民”也成了最底层的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具有一些综合特征:(1)经济收入低于社会人均收入水平,甚至徘徊于贫困线左右,处于社会低层。(2)消费结构中绝大部分或全部的收入用于食品,即恩格尔系数高达80%——100%,入不敷出。(3)生活质量较低,用廉价商品,穿破旧衣服,没有文化、消费娱乐,并有失学等后果。(4)除经济生活压力大之外,心理压力也比一般人大,没有职业安全感,经济收入不稳定或过低,常有衣食之忧,对前途悲观。(5)由于能力、素质较差,或生理高峰期已过,缺乏一技之民等自身制约因素,能改变目前状况的机遇也较少,致富较为困难。(6)这种经济上

临终关怀的现状及展望 【摘要】临终关怀是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医疗、护理、心理、社会等全方位的关怀照顾。使临终患者的生命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帮助患者舒适而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关键词】临终关怀;家庭;心理;临终患者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hospice 【Abstract】Hospice care for dying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for providing medical and nursing,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care for all-round. To respect the lives of dying patients, the symptoms under control, quality of life improved, and the family'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re maintained to help patient comfort and dignity to walk life's final journey. 【Key words】Hospice care; Family; Psychological; Hospice patients 临终关怀是向临终病人及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料: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使临终病人的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是护士应尽的责任,是临终关怀的微言大义。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此种医疗需求逐渐增多,而治疗理念与普通病人迥异。 1 临终关怀概述及现状 1.1临终的定义 目前世界上对临终的时期尚无统一标准,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定义。日本对预计只存活2-6个月的患者称为临终者;美国对估计最多只能存活6个月的患者称临终患者;而我国则将能存活2-3月的患者称临终患者[1]。 1.2临终关怀的发展历史 世界上第一家健全的临终关怀机构—圣克里斯多福关怀院,是由英国的桑德斯(D.C,Saunders)博士于1967年7月在伦敦创办的。以后临终关怀发展到欧美各国。90年代传入台湾、香港,世界上已经有70多个国家建有临终关怀机构,

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让生命有尊严的离去 班级:康复治疗学(物理治疗方向)合作办学 论文摘要 本篇论文目的是讨论对癌症晚期患者临终关怀的重要意义。本文将重点从关怀的重要性、临终关怀对癌症晚期患者终期生存质量的影响以及对此类人群临终关怀应当注意问题并进行论述。对癌症晚期患者实施临终关怀既可以缓解患者对死亡的恐惧又能减轻患者生理上的痛苦,从而显著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临终关怀、癌症晚期患者、减轻痛苦、社会意义 正文 每个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或多或少都会会面临疾病的痛苦,癌症患者尤其如此。临终的癌症晚期患者是一个没有希望治愈,预计生存时间仅为3-6个月的特殊群体,该人群常有天价的治疗费用负担,病程长且心理、生理均承受巨大的痛苦。临终关怀源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医疗服务模式,其重点在于提高患者临终阶段的生存质量。本文要对癌症晚期患者临终关怀的重要意义进行论述。 临终关怀的性质及重要性 1.1临终关怀的概念 临终关怀又称善终服务、安宁服务等。其目的不在于治愈疾病,延长生命。它在于强调的是缓解患者的痛苦,让患者生活在如家的环境中,舒适、有尊严地过完生命中最后的阶段。我国临终关怀起步较晚,于1988年正式在临床中应用。临终关怀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为晚期癌症患者提供医疗、心理和伦理等方面的全面照护,目的在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使其能安宁、舒适走完生命最后的时光。二是对晚期癌症患者从生理、心理上提供全面的照护。 1.2对癌症晚期患者进行临终关怀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的癌症发病率逐渐升高,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数超140万人。癌症晚期的病人倍受痛苦的折磨,经慢性消耗后,死于全身器官衰竭。如何在我国现有的医疗状况下使更多的病人得到良好的医疗和护理,已成为全社会所关心的问题。 对癌症晚期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有利于医学人道主义的不断升华。它改变了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医学服务局面:对癌症晚期患者拒之门外,或者在医院里也只是延长其痛苦的生命而不注重病人及其家属的关心和照顾。开展了临终关怀,临终病人可以享受规范的医学招呼,尊严地、更少遗憾地离开人世,病人家属也能得到精神上慰藉。 对癌症晚期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能够使这类患者较长时间维持濒死状态,虽然延迟了医学界定的死亡,但这种延长既增加了病人自身的痛苦,也加重病人家属经济和心理负担,更造成了卫生资源的浪费。开展临终关怀,既保证了病人得到了必要的医学服务,又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消耗,保证医疗卫生资源的公正、合理的分配。 对癌症晚期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有利于社会精神文明的全面进步。临终关怀倡导关爱思想,吸引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参与这项事业。积极为这项事业捐献出自己的财力、物力和感情,给患者及其家属以全面的关怀。使病人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有利于推动医疗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 临终关怀对癌症晚期患者终期生存质量的影响 2.1临床实验 河南平顶山市解放军152医院肿瘤科收治的72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由医院护理人员对其

医务社会工作与临终关怀 历史与社会学院李小林 405532 【摘要】:临终关怀是社会需求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对病患临终的关怀充分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临终关怀也是医务社会工作的重要实务领域,本文主要介绍医务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介入临终关怀,以及从社会工作介入临终关怀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医务社会工作,临终关怀,社会工作介入 引言 临终关怀反映了重要的社会价值观念,引入了社会工作的系统论观点,它将个体视为有灵性、心理、生理、社会等多方面的需求的“全人”,这与社会工作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重视生活质量的同时,对于临终前的生命质量也提出了高的要求。临终关怀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的需要,它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不断发展,也会促进临终关怀的发展,从而更好的服务于病患及其家属。 一、临终关怀的含义及发展 临终关怀是一种专注于在患者在将要离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及心理的护理。临终关怀是对无治愈希望的患者的积极与整体性照顾,目的在于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品质,以控制疼痛、缓解患者其他相关生理症状,解除患者心理、社会与灵性层面的痛苦为重点;强调通过为患者提供保守性的治疗和支持性的照顾,尽可能使患者有尊严地、安详地死亡,与次同时,向患者家属提供支持系统与哀伤辅导。 临终关怀运动始于英国的圣克里斯多费医院。1976年英国护士桑得斯创办了世界著名的临终关怀机构(ST.Christophers'Hospice),使垂危病人在人生旅途的最后一段过程得到需要的满足和舒适的照顾,点燃了临终关怀运动的灯塔。在我国,“临终关怀”一词的正式应用,始于1988年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的建立。 二、医务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中的临终关怀 医务社会工作是指综合运用医务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机构和社区提供专业医务社会服务,帮助其舒缓、解决和预防医务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的职业活动。医务社会工作的任务是解决因疾病所导致的社会心理问题,关注重点是在医院里开展对病人个体的服务。 社会工作是临终关怀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务社会工作者作为临终关怀的服务的提供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医务社会工作的开展情况直接影响这临终关怀服务的质量。医务社会工作者通过对病人的准确评估,找到影响病人的主要心理问题和躯体问题,与病人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使病人有更多情感流露,从而了解病人临终前的愿望和要求,帮助病人从复杂的心态中解脱出来,使病人获得心理与躯体的舒适,给病人带来一种满足感、安全感、尊重感,以提高病人临终阶段的生活质量。医务社会工作是由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合作而进行的复杂的助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承担

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分析 张健 (鞍山师范学院政史系辽宁鞍山 114007)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促进了高等教育公平,但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在就业过程中遭遇到种种歧视和不公,其就业难的问题不仅制约了 个体的发展,而且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文对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的就 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就业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问题 一、关于大学生-——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这一概念在以前不同程度上也划分过一定阶级、一定人群,但还没有把大学生纳入其列,但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的日益严峻,无形中把大学生划分到了实实在在的弱势群体之列,并引发了众多媒体和社会各界关注。自从200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使用“弱势群体”这个概念以来,研究者从各个角度对“弱势群体”予以界定。大学生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概念,是指在高校中由于性别、经济贫困、生理残疾、心理障碍、竞争失败等原因而处于不利境地、并且出现了学习、生活、就业困难等问题的大学生群体。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社会上存在的许许多多、或明或暗的漠视态度和歧视行为,使大学生弱视群体无法获得平等的就业权,被无情地剥夺了公平竞争的资格,引发了种种社会冲突和矛盾。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更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 一、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据国家人力资源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就连续八年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统计: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33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2008年559万、2009年610万、2010年631万,从详细数据观察,可见毕业生的人数程猛增趋势,八年累计3533万,而据教育权威部门统计显示:到目前为止2010年毕业生就业率仅为35%,可谓形势异常严峻,面对这种形式,大学生弱势群体由于受到社会的歧视和漠视,其就业问题显得难上加难。我们从一些有代表性的弱势群体就业现状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难问题已成为制约个体发展的“瓶颈”因素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难题”之一。 1.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处于弱势地位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和用人自主权的扩大,“女大学生就业难”不绝于耳,女大学生在男女不平等的就业现实面前无可奈何。在人才市场上,许多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时常常以工作需要为借口,打出“只招男生”的招牌,将众多优秀的女大学生拒之门外,即使没有明确规定“只招男生”“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也早已成为他们的心理定势。忽略其他影响因素,性别在求职与收入方面的显著差异,无可辩驳地说明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更大,心理更“痛”。 2.贫困生的就业状况

弱势群体这个名词,并非土生,来自世界,英文为social vulnerable group。对其定义也有多种,尚未统一。大家已经熟知的,有下列几说: 郑抗生等在1996年出版的《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一书中提出:“社会弱势群体是指凭借自身力量难以维持一般社会生活标准的困难者群体。” 陈成文在其专著《社会弱者论》中认为:社会弱势群体“是一个在社会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 邓伟志在《让“弱势群体”从弱到强》一文中肯定:“弱势群体是指创造财富聚敛财富能力较弱,就业竞争能力、基本生活能力较差的人群。” 还有其他说法,大同小异。如在国外,有人把弱势群体描述为那些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对这些人群,又称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我国一度回避弱势群体的名词,改称困难群众,实质上是互通的,并且更浅显易懂。 几种说法,措辞不同,重点各异,也有相似。综合地看,弱势群体的特征,似可归纳为下列四点: 1.低职化或无职化。指在社会担任的职业,属于较低或最低的位置,甚至连什么职业都没有。表现在对社会资源,分为管理(权力)、经济(财富)、文化(知识)三大类,或者与他无关,或者有也很少。他惟一所有的,主要是作为一种劳动力,并且主要是体力,脑力和智力也不多。套用旧话,基本上是无产者,又是无权者和无智者。 2.贫困化。这是从低职或无职而来,收入分配不多,处于社会平均线下或分组中的低级、最低级。于是,一般只能维持生存和生活必需,生活质量不高,生活方式简单,谈不到发展和享受。无论是吃、穿、住、行和用,高档品与他们无缘。在某种情况下,还会碰到不同困难,陷于缺食少衣、饥寒交迫。 3.脆弱化。除了生活上有困难和风险,更在政治上、社会上缺乏竞争力,和在市场上竞争力也不强一样。因此,他们虽然应当和可能靠自己的努力来争取改善其处境,但是机遇不多,并且风险不少,经济社会上风吹草动,首先受害。如物价上涨,他们首当其冲;产生自然灾害,他们抵抗力差。 4.边缘化。这是上述诸因素的综合,使他们作为弱者,经常、长期甚至永远处于社会的边缘,与中心有相当距离。在心理上也被人家看不起,即使舆论为他们打气,始终不能成为现实。也因此,他们有自卑感,有依赖心,有时会逆化为敌视社会和他人,即使起不了作用。参见刘卓红、胡宜安:《弱势群体的基本特征》,《理论视野》、2004年第2期。 具体地说,能否这样诠释:弱势群体是指社会上的部分人,由于先天或后天的条件制约,缺乏较强的竞争力,不能或只能很少地占有社会资源,因此只能获得甚至不能获得较好的社会职业,使其收入分配较少或很少,只能过着水平较低的、主要是维持生存的生活,同时缺乏抵抗种种风险的能力,也缺乏依靠自己努力来改善其境遇的可能性,并在政治上、文化上和心理上都处于社会边缘。

我国临终关怀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1临终关怀的起源 临终关怀的英文翻译是“ hospicecore : “ hospi ce 原指基督教为朝圣者准备的休息场所,后来逐渐演变成济贫院”、招待所”等意思,20世纪才形成了现代临终关怀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临终关怀的定义:临终关怀指的是一系列照护方法,它通过运用早期确认、准确评估和完善治疗身体病痛及心理和精神疾患来干预并缓解患者的痛苦,以此提高罹患威胁生命疾病的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1967年桑德斯建立了圣克里斯托弗救助院,标志着现代临终关怀运动的兴起,之后在美國、加拿大、香港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开展起来。口’2临终关怀的价值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临终关怀的定义,临终关怀不仅仅通过医疗技术手段和临床护理手段来缓解患者的痛苦,它还通过心理护理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途径关怀和照顾患者。对于临终病人,任何医疗技术和药物已经无法治愈缓解疾病,走向死亡已经不可避免,虽然现代医疗

技术可以完美地解决病人身体上的痛苦折磨,最关键的心灵上的痛苦却没有药物可以缓解或抑制,临终关怀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看护,使病人的身、心都解除痛苦。它不仅提高临终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也致力于帮助提高病人家属的生活质量,使家属得到慰藉。临终关怀体现了生命神圣论、生命质量论和生命价值论的统一,是医学人道主义精神的升华,是对人基本权利的尊重,展示了当今人类情感的真诚,标志着人类文明已经进入到一个更高的阶段。临终病人的心态发展一般为5个连续期;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和接受期。悲伤、情绪波动起伏大是临终病人普遍的心理状态。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临终病人内心充满恐惧与不安,除了疾病本身给身体带来的苦痛,心理上的痛苦比前者给病人带来更巨大的不适和痛苦。另一方面,临终病人的家属和朋友同时也在在心理上饱受折磨,面对亲人、朋友的离世,巨大的悲痛往往使亲朋好友在心理和身体上都容易出现问题,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痛和阴影。 尽管临终关怀无法从根本上延长临终者的生命,改变即将死亡的本质,但是临终关怀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临终患者的尊严,医护人员、志愿者、护工等对临终者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心在很大程度上缓解 了临终患者和家属的心理负担。

临终关怀论文整体护理论文:浅谈临终关怀的护理体会【摘要】探讨临终病人的护理,在长期工作中医护人员积累了大量的护理做法和经验。切实做好临终关怀工作,使临终病人得到现代文明社会的关爱和尊重,使家属得到心理慰藉。临终护理是中国进入老年社会护理工作的重点,是提高生活质量,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 【关键词】临终关怀;整体护理;心理支持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物质及精神生活的全面追求,社会对人从优生优育扩展到生命最后阶段------优死。当我们的生命体由于各种原因(如恶性肿瘤晚期或其它意外),承受极端痛苦,不可逆转地被动接受死亡的命运(频临死亡)。在这最后的时段里最需要得到社会、医护人员、亲友及家属、营养支持及舒适的环境等临终关怀服务。需要得到自主地选择无痛苦有尊严地死亡,使临终患者达到舒适、安乐、尊严死亡状态。关怀病人及家属使其在情感上得到满足达到维持或提高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在古代临终关怀可追溯到中世纪的西欧修道院,修女们为重病频死的朝圣者、旅游者提供照护。现代的临终关怀则开始于英国的桑斯德博士。他与1967年在英国伦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临终关怀机构,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正蓬勃兴起,除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建立了多家医院外,还开设了临终关怀服务项目,家庭病床并延伸到社区护理。但是,

目前临终关怀医院和临终关怀病房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众 多临终患者的需求。所以我们护理者自觉和不自觉地把临终关怀护理理念融合到临床实践中去,提供整体护理,使大多数临终患者还是在综合性医院因医治无效走向生命的终点。为此笔者从事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对临终患者的关怀有如 下的体会: 1 实行全方位整体护理 为临终者提供24小时护理服务,既关心患者,又关心患者家属,如进行晨晚间的护理,二便护理,各种导管护理,对食欲下降者病人不再有吃的欲望口干时,每日早晚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清洁口腔,有假牙时取下清洁假牙,口唇干裂者涂甘油或石蜡油保护。病人床铺保持清洁干燥,房间尽量安排单人或双人间。房间的摆设、光线、燥音、异味影响患者情绪,有时使他们变得烦躁不安,烦恼、气愤、甚至不配合治疗和护理。我们根据患者的性情爱好摆放鲜花,绿色植物等,也可允许从家中带来生活用品,迎合患者的口味,让家属免费使用微波炉,做喜好食物,让临终者有家的感觉,减轻寂寞,尽可能满足心理需要。积极指导家属参与临终患者护理。因为家属对患者心理状态、性格、生活习惯最为了解,对患者关心照顾在某种程度上是其他人不能代替的。 当每个人在对自身、对他人、为社会、为后代创造奋斗一生后,当其生命临终时护理理应受到医疗、护理、心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