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抗静电剂的种类及应用

抗静电剂的种类及应用

抗静电剂的种类及应用
抗静电剂的种类及应用

抗静电剂的种类及应用

目前实用的塑料抗静电剂以表面活性剂和亲水性高分子为主。

表面活性剂作为抗静电剂使用时,要在材料表面形成抗静电剂分子层。其分子的亲油性基团植于树脂内部,亲水性基团则在空气一侧取向排列。前者使抗静电剂和塑料保持一定的相容性,后者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子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均匀发布的导电溶液,或自身离子化传导表面电荷达到抗静电效果。

塑料抗静电用的表面活性剂主要有以下品种:

阳离子型:季铵盐、胺盐等;阴离子型:磷酸盐、磺酸盐等;

非离子型:多元醇、多元醇脂肪酸酯、聚氧化乙烯附加物等;

两性型:季铵内盐、丙胺酸盐等。

表面活性剂可以用水、醇等溶剂配成溶液直接喷涂、浸渍或涂刷材料表面,脱除溶剂后形成抗静电涂层。这种方法使用时以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效果最好。

但目前最常用的使用方法是将表面活性剂混配到树脂中,并均匀分布在聚合物内。加工后,抗静电剂分子会向外迁移,并形成抗静电层。当表面的抗静电层缺失或损坏时,内部的抗静电剂分子可以继续向外迁移补充,所以具有持续的抗静电效果。这种方法使用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应用最多。

表面活性剂型抗静电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缺点,如抗静电效果缺乏永久性、析出使表面变差、加工时受热分解、对于温度和湿度依赖性大等。而用各种亲水性聚合物作为抗静电剂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将聚氧化乙烯(PEO)等作为导电单元的各种亲水性聚合物加入到基体树脂中形成合金可永久地保持抗静电效果。这些含有导电单元的亲水性化合物由于分子量较高而区别于低分子量的表面活性剂型抗静电剂,称为高分子型永久抗静电剂。

与塑料合金化的高分子抗静电剂效果取决于其在树脂中的分散程度和分散状态。理想的分布状态是抗静电剂细微分布于基体树脂中,其形状呈筋状或网状,形成泄漏电荷的通路。这种分布状态的实现,取决于高分子抗静电剂和基体树脂的相容性和加工条件。可选择合适的相容剂来调整抗静电剂分散的粒径,通过控制剪切速率和加工温度使母体成分和分散相有合适的粘度差。这样控制的微区结构中,抗静电剂形成良好的“导电路径”。

除了添加到树脂中加工成具有抗静电效果的聚合物合金外,高分子抗静电剂也越来越多地涂覆使用。如将包含季胺离子导电单元的聚合物作为塑料薄制品(片材、薄膜等)的涂层,呈现良好的抗静电性。

已商品化的高分子型永久抗静电剂有聚乙烯乙二醇甲基丙烯酸共聚体,聚醚酯酰胺(PEEA)、聚醚酯乙酰胺(PEAI)、聚氧化乙烯、环氧丙烷共聚合物(PEO-ECH)、PEGMA等。许多新的产品还在不断出现

李燕云尹振晏朱严瑾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许多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积累,造成吸尘、电击,甚至产生火花后导致爆炸等恶性事故[1]。如在纺织工业中合成纤维的生产和加工;电子工业中各种静电敏感性元件的生产、运输、贮放,由于静电荷的积累往往会造成重大损失[2];化工、炼油业、采矿业以及军事工业中,由各种非金属材料的应用而引起的静电积累所造成的危害也屡见不鲜,在美国塑料电子部件于贮运过程中废品率达50%,损失高达50亿美元;我国石化企业静电事故产生的损失高达百万元以上,所以静电的防治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最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使用抗静电剂以降低材料的表面电阻率,目前抗静电剂的开发与应用已成为重要的课题。

抗静电剂是一类添加在树脂或涂布于高分子材料表面以防止或消散静电荷产生的化学添加剂。抗静电剂自身没有自由活动的电子,属于表面活性剂范畴,它通过离子化基团或极性基团的离子传导或吸湿作用,构成泄漏电荷通道,达到抗静电的目的。 1 抗静电剂的分类及其特性

抗静电剂按照使用方式可分为外部抗静电剂和内部抗静电剂两大类。外部抗静电剂是把抗静电剂以一定浓度溶于醇或醇-醇混合溶液中,对塑料制品表面进行涂覆或浸渍,经过烘干或凉干抗静电剂牢固地结合在制品表面。使用时不影响聚合物的加工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但因摩擦、洗涤或向聚合物内部迁移而逐步减少,因此,处理后抗静电效果难以持久。内部抗静电剂是在聚合物材料加工前或加工中加入的,其分子分散在聚合物分子之间,表面的抗静电剂损失后,能及时迁移到制品表面,使其保持持久的抗静电效果。

按照作用的耐久性又分暂时性抗静电剂和耐久性抗静电剂;按照抗静电剂的结构特征又可分为[3]:无机盐类、表面活性剂、无机半导体、电解质高分子和有机半导体高聚物等,下面重点介绍表面活性剂抗静电剂。这类抗静电剂按分子中的亲水基能否电离,以及离子化特征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型和非离子型。

1.1 阴离子型抗静电剂

@=================@###page###@=================@ 在这类抗静电剂中,分子的活性部分是阴离子,其中包括烷基磺酸盐、硫酸盐、磷酸衍生物、高级脂肪酸盐、羧酸盐及聚合型阴离子抗静电剂等。其阳离子部分多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离子、铵、有机胺、氨基醇等,广泛用于化纤

油剂、油品等的抗静电剂。在塑料工业中,除了某些烷基磷酸酯、烷基硫酸酯及其胺盐用作外部抗静电剂外,一般较少用作内部抗静电剂使用。

1.2 阳离子型抗静电剂

阳离子型抗静电剂主要包括胺盐、季铵盐、烷基氨基酸盐等。其中季铵盐最为重要,抗静电性能优良,对高分子材料有较强的附着力,广泛用作纤维和塑料的抗静电剂。但是,有些季铵盐化合物热稳定性差,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刺激性,并且与某些着色剂和荧光增白剂反应,作为内部抗静电剂使用受到限制。

1.2.1 季铵盐

季铵盐是用叔胺与烷基化试剂通过季铵化反应来合成的。通常的烷基化试剂有烷基卤化物如CH3Cl、CH3Br、CH2=CHCH2Cl,芳香族卤化物如C6H5CH2Cl、C6H5Cl以及硫酸二烷酯等。随着所使用的叔胺和烷基化试剂的不同,作为抗静电剂使用的季铵盐品种很多,较重要的代表性品种有以下几类:

(1)烷基叔胺氯化物:代表品种有硬脂酰三甲基氯化铵(如Arguad18),硬脂酰二甲基戊基氯化铵,广泛作为纤维、织物的抗静电剂、柔软剂。

(2)烷基叔胺硝酸盐:代表品种有抗静电剂SN,是带有酰胺结构的阳离子季铵盐抗静电剂,广泛作为塑料的内、外抗静电剂,可用于聚氯乙烯、聚苯乙烯、丙烯酸树脂、ABS树脂、聚乙烯、聚丙烯和聚酯等多种塑料。

(3)烷基叔胺硫酸酯盐:代表性品种有:(月桂酰胺丙基三甲基铵)硫酸甲酯盐(美国氰胺公司CyastatLS)、N,N-双(2-羟乙基)-N-(3′-十二烷氧基-2′-羟基丙基)甲铵硫酸甲酯盐(美国氰胺公司Cyastat609)、三羟乙基甲基季铵硫酸甲酯盐(英国Temas公司抗静电剂TM)、N,N-十六烷基乙基吗啉硫酸乙酯盐(美国Baird公司BarquatCME)等。

(4)烷基叔胺磷酸盐:这类阳离子型抗静电剂有硬脂酰胺丙基二甲基-β-羟乙基铵二氢磷酸盐(美国氰胺公司CyastatSP)。

除了季铵盐之外,阳离子型抗静电剂还包括烷基胺、环胺、酰氨基胺的盐、咪唑啉盐乙基丙烯酰胺盐等。广泛的用作纤维的抗静电剂和表面处理剂。

1.3 非离子型抗静电剂

@=================@###page###@=================@ 这类抗静电剂分子本身不带电荷而且极性很小。通常非离子型抗静电剂具有一个较长的亲油基,与树脂有良好的相容性。同时非离子型抗静电剂毒性低,具有良好的加工性和热稳定性,是合成材料理想的内部抗静电剂。主要有聚乙二醇酯或醚类、多元醇脂肪酸酯、脂肪酸烷醇酰胺、脂肪胺乙氧基醚等化合物。此类化合物分子中,烷基链长以及极性集团的数量,对发挥最佳抗静电效果至关重要。

1.4 两性抗静电剂

从广义上看两性型抗静电剂是指在抗静电剂分子结构中同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离子性质的抗静电剂。日本丸茂秀雄等人对此类化合物抗静电剂做过广泛深入的研究,发表过许多论文和专著[2~4]。

通常,两性抗静电剂主要是指在分子结构中同时具有阴离子亲水基和阳离子亲水基这样一类的离子型抗静电剂。分子结构中的亲水基在水溶液中产生电离,在某些介质中表现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特征,而在另一些介质中又表现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特征。此类抗静电剂与高分子材料有良好的相容性、配伍性,以及较好的耐热性,是一类性能优良的内部抗静电剂。具有两性型离子的化合物很多,但作为抗静电剂使用的主要有季铵羧酸内盐、咪唑啉金属盐等。

1.5 高分子永久性抗静电剂[5]

用各种亲水性聚合物作为抗静电剂,加入到基料树脂中可得到高分子聚合型永久性抗静电剂树脂,技术关键是提高永久性抗静电剂在树脂中的分散程度和状态,因为它是在母体中形成芯壳结构,并以此为通路泄漏静电荷。永久性抗静电剂以微细的层状或筋状形态主要分布在制品表面,而在中心部分较少且主要以颗粒状存在。决定形态结构的主要因素是成形加工条件和与母体树脂的相容性,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是母体与永久性抗静电剂的熔融粘度差或粘度比,它常以剪切速率和加工温度控制。

根据电荷状态,永久性抗静电剂可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抗静电能力依次减小。环氧乙烷及其衍生物的共聚物研究最早,也是目前商品化的主要品种,已广泛应用的有:聚环氧乙烷(PEO),聚醚酯酰胺及聚醚酯酰亚胺(PEEA)等。

1.5.1 高分子永久性抗静电剂的设计[6]

采用共混、接技或合金化方法向高分子材料中添加少量的高分子永久性抗静电剂,其在材料内部分散性好,呈丝状或网状形态,不影响原有材料的机械和热性能、外观特性,以及光学特性,并能与阻燃剂共同使用。因此,在抗静电剂的设计时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1)微观的形态控制:高分子永久性抗静电剂具有较高的极性,要与极性较低的材料相容,如ABS树脂(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中加入抗静电剂PEEA应使平均1个-COOH基团能同PEEA的酰胺基团结合或生成酯,这样可改进它们的相容性,提高ABS树脂的抗冲强度和改善层状剥离问题;(2)加工成形的条件:在熔融加工成形时,要求抗静电剂的粘度大于材料的粘度,以便于分散;相反挤出加工成形时,受到高剪切力,应选择抗静电剂在成形温度下的粘度及加工成形时的剪切力两个因素的综合;(3)使用相溶剂:当将抗静电剂PEEA加入到聚烯烃塑料中时,还应同时加入相溶剂如无水马来酸接技的聚丙烯,它可与PEEA中的酰胺基团发生接技反应。

@=================@###page###@=================@ 1.5.2 高分子永久性抗静电剂的市场开发

高分子永久性抗静电剂的市场开发潜力很大,以日本为例,三洋化成工业公司的聚醚型高分子永久性抗静电剂,是一种本体聚合物,主要用于ABS树脂、丙烯酸树脂、尼龙中均有较好的相容性;日本三菱公司已开发出专门用于聚碳酸酯的聚酯合金作为永久性抗静电剂,相容性和抗静电性优良,透明性也较好。 2 抗静电剂的使用技术与作用机理

高分子材料中所使用的抗静电剂,根据添加方式的不同分为外部涂敷法和内部混炼法两种。

2.1 抗静电剂的使用技术

外部涂敷法即在高分子材料表面涂上一层抗静电剂,从而使其起到表面抗静电作用。具体步骤是:先用水、乙醇或醋酸乙酯等溶剂将抗静电剂配制成0.5%~2.0%浓度的溶液,然后直接喷涂、浸渍或涂刷材料表面,在经室温或热空气干燥而形成抗静电涂层。该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用量较少,且不影响制品的成形加工性能。缺点是使用寿命较短,经过水洗或摩擦后,抗静电涂层容易脱落或消失,因此是一种暂时性的抗静电处理方法。国外曾采用高分子活性表面活性剂作为抗静电涂层,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高分子材料抗静电剂的持久性。

内部混炼法则是将抗静电剂与树脂经机械混合后再加工成形,抗静电剂分子由高分子材料内部向表面迁移,并在表面形成均匀的抗静电层。若表面的抗静电剂因水洗或擦落后,内部抗静电剂分子还可以移向表面,从而恢复其抗静电性能,因此又成为永久性抗静电剂,这种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

2.2 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7]

无论是外部涂敷法还是内部混炼法,高分子材料用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抗静电剂在材料表面形成导电性的连续膜,即能赋予制品表面具有一定吸湿性与离子性的薄膜,从而降低表面电阻率,使已经产生的静电荷迅速泄漏,以达到抗静电的目的;二是赋予材料表面有一定的润滑性,降低摩擦系数,从而抑制和减少静电荷的产生。

2.3 影响抗静电性能的因素

无论是使用外部抗静电剂还是内部抗静电剂对材料进行抗静电处理,环境的相对湿度、温度以及表面浓度等因素对抗静电性能都有一定的影响。

2.3.1 湿度和温度的影响

水具有一定的导电性,纯水的导电率大约为3.3×10-5S/cm,其带电半衰期仅有10-6s。因此,材料的表面若还有一定量的水分,即在一定的湿度条件下,绝缘性材料也会表现出一定的表面导电性,若有水合离子生成,可提高导电性。湿气化的电解质离子,构成离子导电通道;非离子化合物,由于本身的增湿作用,亲水基与空气中的水分子形成氢键,产生离子化趋向,除构成泄漏电荷通道外,还充当电荷交换接触点,实现电荷交换。最近的研究表明,带有-OH、-NH3的抗静电剂,通过形成氢键,电荷的转移可由质子转移来完成。因此环境湿度越大,抗静电效果越好。

@=================@###page###@=================@ 2.3.2 与树脂相容性的影响

抗静电剂与树脂的相容性取决于高分子材料的分子结构和抗静电剂的极性,极性相近者相容。两者相容性过甚,抗静电剂分子的迁移难以进行,表面损失的抗静电剂不能及时得到补充,难以发挥作用;而相容性太差又造成加工困难,抗静电剂会大量析出,制品外观性能下降,析出的抗静电剂会很快损失,同样难以维持持久的抗静电效果。因此,选择适当的亲水基和亲油基的搭配,是抗静电剂特别是内部抗静电剂分子设计首先要考虑的。2.3.3 高聚物分子结构的影响在与分子结构

有关的参数中,首先是玻璃化温度(Tg),在玻璃化温度以上,靠聚合物分子的微观布朗运动,加到聚合物中的抗静电剂分子不断向表面迁移。在此温度以下,聚合物分子呈冻结状态,抗静电剂几乎封闭在聚合物分子之间,很难向表面迁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选择与树脂极性差别大的抗静电剂,并适当增大添加量,借助成形加工过程,通过模具表面向制品表面转移。另一方面,聚合物结晶状态的不同也造成抗静电剂迁移速率的差异。

其次还有抗静电剂表面浓度、其它添加剂等的影响。 3 抗静电剂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工业生产中为防止静电产生,广泛使用抗静电剂,下面简要介绍其在塑料、合成纤维、油品、纸张等方面的应用。

3.1 纺织品用抗静电剂

各种合成纤维已成为人们主要的服饰及装饰性材料,由于静电效应往往造成穿着不适或更为严重的静电放电问题。一般来说,吸湿性大的纤维带静电量少,而吸湿性小的纤维易于带静电。纤维的吸湿性取决于纤维分子结构中是否含有羟基(-OH)、羧基(-COOH)、酰胺基(-CONH2)、胺基(-NH2)等亲水基团,以及这些基团的多少,纤维本身的形态结构等因素。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分别含有大量的羟基(-OH)和酰胺基(-CONH2),吸湿性比合成纤维好。一般合成纤维,特别是非极性合成纤维有严重的带电倾向。

目前,纺织工业普遍采用的抗静电剂处理方法依然是以外涂敷法为主。所用抗静电剂一般可分为织造用和后处理用两种,其所用的抗静电剂,一般都属于外部抗静电剂。

3.2 塑料用抗静电剂

塑料导电性很差,是良好的电绝缘体,与其它材料接触或摩擦会产生静电荷。一般抗静电塑料的表面电阻要在1010Ω以下,半衰期为1s以下方能符合抗静电性能要求,在某些特殊场所,如在煤矿井下,以及接触易燃易爆物品的应用领域,甚至要求塑料制品的表面电阻低于108Ω以下。在电子工业领域,塑料元件的失灵失效以及塑料包装材料静电污染引起的电子元件失灵失效,可造成电子工业的重大损失。

在塑料工业中,抗静电剂与其它添加剂一样,已成为一类必不可少的改性助剂。对塑料作抗静电处理通常有两种方法,即在成形加工前在树脂中直接混入抗静电剂及对制品表面进行抗静电处理。

3.3 油品用抗静电剂

高精度烃在输送、过滤、喷射等过程中,因静电造成的燃烧和爆炸事故引起石油炼制、石油化学工业、涂料工业、有机合成工业等部门高度重视。特别是在燃料油的输送中,存在更大的潜在危险性,为了使用安全,必须加入抗静电剂。

@=================@###page###@=================@ 燃料油适用的抗静电剂,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抗静电性能外,还应当不溶于水,无乳化性,低温溶解性好,燃烧后灰分少,不产生有害气体,与其它油品添加剂并用,不产生相抵作用。油品常用的抗静电剂多为液体离子型,有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和两性型。常用的阴离子型抗静电剂有松香酸铅盐、油酸三乙醇胺盐、合成脂肪酸铬盐、油酸钠和β-二酮和铬盐的反应生成物、烷基水杨酸铬盐,以及磺酸型表面活性剂、乙二胺四乙酸胺盐、烷基磷酸酯等。季胺盐阳离子化合物也是烃类有效的抗静电剂。

3.4 纸用抗静电剂

通常纸基的表面电阻在1010~1015Ω,作为特种需要的涂布纸,如静电记录纸、氧化锌静电复印纸等,其表面电阻最好在109~107Ω,因此需要进行抗静电处理,以便符合使用要求。常用的抗静电剂有烷基酚或脂肪醇的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盐、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胺、山梨醇酐聚氧乙烯醚脂肪酸酯等,处理方法可采用表面施胶的办法单独涂布或与之配成的涂料一同涂布,再超级压光。而对于树脂型的加工纸,如玻璃纸、无纺布等,可在加工前把抗静电剂直接加到基质中。

3.5 粉体用抗静电剂

许多粉体如颜料、染料、金属及其氧化物粉体,在制造、粉碎、混合、输送、包装过程中,因粉体带电造成静电积累,极易粘附造成粉尘污染,甚至酿成灾害。在粉碎或混合过程中,使用1%~3%的抗静电剂分散在粉末上就足以消除静电荷。如采用阳离子型抗静电剂CyastatSP10%~35%溶液(水或其它溶剂)在混合时直接喷洒在粉体上。若使用溶剂应当根据粉末干燥处理的条件来选择。抗静电剂的最佳用量应视粉体的抗静电要求来决定。 4 国内外抗静电剂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8~10]

世界各发达国家对抗静电剂研究、生产和使用都十分重视,特别是在某些特定领域,如电子计算机机房地板、特种包装和周转箱、工业包装膜、矿山用管材等都大量使用抗静电剂。一个世纪以来

使用抗静电剂已成为抗静电技术的主要手段,但是对于许多工业领域来说,静电危害依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在塑料加工领域,热塑性工程塑料加工温度高,加工条件极为苛刻,迫切需要开发稳定性好、加工型更佳的抗静电剂。此外,在纺织工业中,要求高热稳定性的抗静电剂,作为熔融纺丝合成纤维且具有更好的抗静电性和实用性的内部抗静电剂。

近年来,研究开发了亲水性的、高分子型的永久抗静电剂与塑料共混、接技、合金化的方法,该方法发展迅速,已有很多高分子型的永久抗静电剂推向市场,实现了商品化生产。

美国是抗静电剂主要消费国,2000年消费可达5900t,有40多个生产企业,150多个牌号,主要产品有羟乙基化烷基胺、季胺化合物、脂肪酸酯。西欧也是抗静电剂的主要生产和消费地区,2000年消费达5000多吨,其中50%为羟乙基化脂肪胺,25%为脂肪磺酸盐,其余25%为多元醇脂肪酸盐和季胺盐。主要生产厂家有16家,主要消费在聚苯乙烯、ABS、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方面。日本抗静电剂2000年消费量约为3000t,主要用于聚丙烯、聚氯乙烯以及其它塑料方面。其主要品种是非离子型和阳离子型抗静电剂。

我国抗静电剂开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目前主要品种有季胺化合物、羟乙基烷基胺、烷基醇胺硫酸盐、多元醇脂肪酸酯及其衍生物等。无论在品种、生产能力、产量、质量上均与国外差距较大,需求矛盾突出,特别是热塑性工程塑料方面用的内加型抗静电剂多年来需要进口。“八五”期间达到年耗5000t。随着国内塑料加工业的发展,在特种包装(如电子电器元件、军用品)以及高档家用电器方面,人们对制品外观的美感及使用时的舒适感要求较高。因此,开发高效、多功能的抗静电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page###@=================@ 21世纪是电气化向光电化发展的时代,合成材料对抗静电的要求将日益提高,除具有抗静电性外,还应具有阻燃性等多种复合型的性能。在完善现有品种的基础上,会有新的系列产品问世,如改性效率高的阳离子型抗静电剂、增容效果好的反应型抗静电剂,以及不同类型抗静电剂的混合应用。 5 对我国抗静电剂研究开发的展望及建议[11]

我国抗静电剂生产的技术水平及应用研究与发达国家尚有一定差距,因此目前国内应在不断完善现有抗静电剂品种的基础上,加强系列产品的研制工作,努力开发新品种,同时进行复配研究

工作;大力开发生产低毒或无毒的多功能抗静电剂;加速高效新型的季铵盐、两性抗静电剂的研究,以适应食品、电子包装业的需求;开展高分子型永久性抗静电剂的研究;发展复合型或具有特殊性能的专用抗静电剂;开发多功能抗静电母粒,重视工艺改造,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以推动我国合成材料加工业向高档次迈进。综上所述,当前抗静电技术中,凭借单一技术和手段,愈来愈难以满足对抗静电性能日益迫切的要求。开发抗静电性能优益、高效稳定而又不受环境影响、用途广泛的导电性材料是抗静电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

实验室中常用抗凝剂

实验室中常用的抗凝剂有肝素、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盐)、枸橼酸盐、草酸盐等4种,实际应用中要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现将它们的应用特点分述如下: 一、肝素 抗凝是用于血液化学成分检测的首选抗凝剂。肝素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粘多糖,是分散相物质平均分子质量为15000。其抗凝原理主要是通过与抗凝血酶Ⅲ结合引起抗凝血酶Ⅲ构型发生变化,加速凝血酶-凝血酶复合体形成而产生抗凝作用。此外,肝素还能借助血浆辅助因子(肝素辅助因子Ⅱ)来抑制凝血酶。常用肝素抗凝剂是肝素的钠、钾、锂、铵盐,其中以肝素锂最好,但其价格较贵,钠、钾盐会增加血液中的钠、钾含量,铵盐会增加尿素氮的含量。通常用肝素抗凝的剂量为10.0~12.5 IU/ml血液。 肝素对血液成分干扰较少,不影响红细胞体积,不引起溶血,适用于做红细胞渗透性试验、血气、血浆渗透量、红细胞压积及普通生化测定。但肝素具有抗凝血酶作用,不适合做血凝试验。另外,肝素过量可引起白细胞聚集和血小板减少,所以不适合做白细胞分类和血小板计数,更不能用于止血检验。此外,肝素抗凝血不能用于制作血涂片,因为Wright染色后出现深蓝色背景,影响显微镜减产。肝素抗凝血应于短时间内使用,否则放置过久血液又可凝固。 二、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盐) EDTA能与血液中Ca2+结合成螯合物,凝血过程被阻断,血液不能发生凝固。EDTA盐有钾、钠、锂盐,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使用的是EDTA-K2,其溶解度最高,抗凝速度最快。EDTA盐通常配成质量分数是15%的水溶液,每ml 血液加1.2mgEDTA,即每5ml血液加0.04ml 15%EDTA溶液。EDTA盐可在100℃下干燥,抗凝作用不变。

养殖场常用消毒剂 用法

养殖场常用消毒剂 消毒**种类繁多,按其性质可分为:醇类、碘类、酸类、碱类、卤素类、酚类、氧化剂类、挥发性烷化剂类等,下面主要介绍饲养场常用的几种消毒药: 1、氢氧化钠(又称苛性钠、烧碱或火碱):碱类消毒剂,粗制品为白色不透明固体,有块、片、粒、棒等形状;成溶液状态的俗称液碱,主要用于场地、栏舍等消毒。2—4%溶液可杀死病毒和繁殖型细菌,30%溶液10分钟可杀死芽孢,4%溶液45分钟杀死芽孢,如加入10%食盐能增强杀芽孢能力。实践中常以2%的溶液用于消毒,消毒1—2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2、石灰(生石灰):碱类消毒剂,主要成分是CaO,加水即成氢氧化钙,俗名熟石灰或消石灰,具有强碱性,但水溶性小,解离出来的氢氧根离子不多,消毒作用不强。1%石灰水杀死一般的繁殖型细菌要数小时,3%石灰水杀死沙门氏菌要1小时,对芽孢和结核菌无效。其最大的特点是价廉易得。实践中,20份石灰加水到100份制成石灰乳,用于涂刷墙体、栏舍、地面等,或直接加石灰于被消毒的液体中,或撒在阴湿地面、粪池周围及污水沟等处消毒。 3、赛可新(Selko-pH):酸类消毒剂,主要成分是复合有机酸,用于饮水消毒,用量为每升饮水添加1.0—3.0毫升。 4、农福:酸类消毒剂,由有机酸、表面活性剂和高分子量杀微生物剂混合而成。对病毒、细菌、真菌、支原体等都有杀灭作用。常规喷雾消毒作1:200稀释,每平方米使用稀释液300毫升;多孔表面或有疫情时,作1:100稀释,每平方米使用稀释液300毫升;消毒池作1:100稀释,至少每周更换一次。 5、醋酸:酸类消毒剂,用于空气熏蒸消毒,按每立方米空间3—10毫升,加1—2倍水稀释,加热蒸发。可带畜、禽消毒,用时须密闭门和窗。市售酸醋可直接加热熏蒸。 6、漂白粉:卤素类消毒剂,灰白色粉末状,有氯臭,难溶于水,易吸潮分解,宜密闭、干燥处储存。杀菌作用快而强,价廉而有效,广泛应用于栏舍、地面、粪池、排泄物、车辆、饮水等消毒。饮水消毒可在1000公斤河水或井水中加6—10克漂白粉,10—30分钟后即可饮用;地面和路面可撒干粉再洒水;粪便和污水可按1:5的用量,一边搅拌,一边加入漂白粉。 7、二氧化氯消毒剂:卤素类消毒剂,是国际上公认的新一代广谱强力消毒剂,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A1级高效安全消毒剂,杀菌能力是氯气的3-5倍;可应用于畜禽活体、饮水、鲜活饲料消毒保鲜、栏舍空气、地面、设施等环境消毒、除臭;本品使用安全、方便,消杀除臭作用强,单位面积使用价格低。 8、消毒威(二氯异氰尿酸钠):卤素类消毒剂,使用方便,主要用于养殖场地喷洒消毒和浸泡消毒,也可用于饮水消毒,消毒力较强,可带畜、禽消毒。使用时按说明书标明的消毒对象和稀释比例配制。 9、二氯异氰尿酸钠烟熏剂:卤素类消毒剂,本品用于养蚕消毒及畜禽栏舍、饲养用具

(完整版)抗静电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化

抗静电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1.静电的危害 静电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一般来说,静电会在正当两个物体的解出与分离、摩擦、变形以及离子附着等情况下产生。静电的危害有很多,但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1.1 静电的第一类危害 静电的第一类危害来源于带电体的相互作用。飞机机体与空气、灰尘、水蒸气等微粒摩擦时会使飞机带电。若不及时采取措施,飞机的无线电设备将会失灵。在印刷厂静电会使纸张粘合,极难分开,给印刷带来麻烦。静电也很容易吸附灰尘和油污造成产品污染。 1.2 静电的第二类危害 第二类危害是指由于静电火花点燃易燃物发生爆炸。平时静电产生的火花对人体基 本无害,可是在空气中充满易燃气体和粉尘时,电火花引发威力巨大的爆炸。例如,手 术台上,麻醉剂主要成分为乙醚,静电火花会引起麻醉剂的爆炸,伤害医生和病 人;在煤矿,则会引起瓦斯爆炸,会导致工人死伤,矿井报废。 2 抗静电剂的定义 抗静电剂是一类添加在树脂或涂布于高分子材料表面以防止或消散静电荷产生的化学添加剂。抗静电剂自身没有自由活动的电子,属于表面活性剂范畴,它通过离子化基团或极性基团传导或吸湿作用,构成泄露电荷通道,达到抗静电的目的。[1] 3 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 常用的抗静电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增加产品的润滑性,防止静电荷产生,第二种是加快静电荷的泄露。因此抗静电剂的使用方法也有两种,一种是涂刷、喷洒在产品表面,另一种是添加到生产材料的内部。这两种使用方法都可以提高材料的电导率,并且对应着两种作用机理。 3.1 外部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 通过键与空气中的水分子结合,抗静电剂的亲水基在塑料表面形成一个单分子导电膜,能够降低表面电阻,加快电荷的泄露。摩擦间隙中的介电常数高于空气中的介电常数,使电场变弱,从而导致产生的电荷减少。 3.2 内部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 在树脂中添加足够量的抗静电剂时,树脂表面会形成一层稠密的排列,亲水基向着空气一侧形成导电层,表面浓度高于内部。加工时,由于外界的作用可以使树脂表面的抗静

抗静电剂在塑料中的应用

抗静电剂在塑料中的应用 在现代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静电危害往往造成重大损失和灾难。防止聚合物表面产生静电的方法主要有空气离子化法、加湿法、金属接触放电法、辐射线法、导电物质导入法、表面形成吸湿膜法、化学处理变性法及应用抗静电剂等。 其中,主要应用于塑料制品使用过程中的是掺入导电物质和添加抗静电剂。 加入的导电物质一般为金属粉或金属短纤维、导电炭黑、导电聚合物短纤维等,能使制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表面电阻率<106Ω)或抗静电性(表面电阻率在106~108Ω之间)。金属化合物的抗静电效果较好,但是价格较高,普通制品承受不了。 目前应用最多的抗静电方式是添加抗静电剂。抗静电剂是一种能防止产生静电荷,或能有效地消散静电荷的以表面活性剂为主体的化学添加剂。使用抗静电剂的方式是在制品表面涂覆或内添加。 从抗静电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指标表面电阻率可用于区分抗静电材料和导电材料的区别,如表1所示: 表1 导电材料和抗静电材料的表面电阻率/Ω(23℃,RH50%) 导电材料静电消散材料抗静电材料绝缘材料<106106~108108~1012>1012 <106106~109109~1012>1012 <106106~108108~1013>1013 目前就导电、抗静电材料的分界线说法不一,导电材料与静电消散材料之间的界限为105或106Ω,静电消散材料与抗静电材料之间的界限为108或109Ω,抗静电材料与绝缘材料之间的界限为1012或1013Ω。 美国是抗静电剂最大生产和消费国,主要采用羟乙基化脂肪胺、季铵盐化合物、脂肪酸酯类抗静电剂,用于聚烯烃、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聚碳酸酯等。欧盟也是生产和消费抗静电剂的主要地区,所用抗静电剂中50%为羟乙基化脂肪胺,25%为脂肪烃磺酸盐,25%为季铵盐和脂肪酸多元醇酯。日本多用非离子型和阳离子型抗静电剂,其中20%用于PVC,30%用于PP。 我国抗静电剂发展较快,主要是塑料工业用高效无毒抗静电剂、合成纤维工业用高效多功能抗静电剂及表面处理剂。 一、影响抗静电效果的因素 1.分子结构和特征基团性质及添加量 抗静电剂的效果首先取决于它作为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特性――表面活性。表面活性与分

血液抗凝剂的特点及应用

实验室常用血液抗凝剂的特点及应用 在实验室检验中,有许多检测项目的血液标本是需要抗凝才可以检测的。而抗凝剂种类较多,实际应用中要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实验室中常用的抗凝剂有肝素、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盐)、枸橼酸盐、草酸盐等4种,现将它们的特点及应用分别叙述如下: 一、肝素 抗凝是用于血液化学成分检测的首选抗凝剂。肝素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粘多糖,是分散相物质平均分子质量为15000。其抗凝原理主要是通过与抗凝血酶Ⅲ结合引起抗凝血酶Ⅲ构型发生变化,加速凝血酶-凝血酶复合体形成而产生抗凝作用。此外,肝素还能借助血浆辅助因子(肝素辅助因子Ⅱ)来抑制凝血酶。常用肝素抗凝剂是肝素的钠、钾、锂、铵盐,其中以肝素锂最好,但其价格较贵,钠、钾盐会增加血液中的钠、钾含量,铵盐会增加尿素氮的含量。通常用肝素抗凝的剂量为10.0~12.5 IU/ml血液。 肝素对血液成分干扰较少,不影响红细胞体积,不引起溶血,适用于做红细胞渗透性试验、血气、血浆渗透量、红细胞压积及普通生化测定。但肝素具有抗凝血酶作用,不适合做血凝试验。另外,肝素过量可引起白细胞聚集和血小板减少,所以不适合做白细胞分类和血小板计数,更不能用于止血检验。此外,肝素抗凝血不能用于制作血涂片,因为Wright染色后出现深蓝色背景,影响显微镜减产。肝素抗凝血应于短时间内使用,否则放置过久血液又可凝固。 二、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盐) EDTA能与血液中Ca2+结合成螯合物,凝血过程被阻断,血液不能发生凝固。EDTA盐有钾、钠、锂盐,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使用的是EDTA-K2,其溶解度最高,抗凝速度最快。EDTA盐通常配成质量分数是15%的水溶液,每ml血液加1.2mgEDTA,即每5ml血液加0.04ml 15%EDTA溶液。EDTA盐可在100℃下干燥,抗凝作用不变。 此抗凝剂不影响白细胞计数及大小,对红细胞形态影响最小,并且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适用于一般血液学检测。但如果抗凝剂浓度过高,渗透压上升,会造成细胞皱缩。EDTA溶液pH与盐类关系较大,低pH可使细胞膨胀。EDTA-K2可使红细胞体积轻度膨胀,采血后短时间内平均血小板体积非常不稳定半小时后趋于稳定。EDTA-K2使 Ca2+、Mg2+下降,同时使肌酸激酶、碱性磷酸酶降低,EDTA-K2的最佳浓度为1.5mg/ml血液,如果血少,中性粒细胞会肿胀分叶消失,血小板会肿胀、崩解,产生正常血小板的碎片,使分析结果产生错误。EDTA由于能抑制或干涉纤维蛋白凝块形成时纤维蛋白单体的聚合,不适于血凝和血小板功能检测,也不适用于钙、钾、钠及含氮物质的测定。此外,EDTA能影响某些酶的活性和抑制红斑狼疮因子,故不适合制作组化染色和检查红斑狼疮细胞的血涂片。 三、枸橼酸盐 枸橼酸盐主要是枸橼酸钠,其抗凝原理是能与血液中的Ca2+结合形成螯合物,使Ca2+失去凝血功能,凝血过程被阻断,从而阻止血液凝固。枸橼酸钠有Na3C6H5O7·2H2O和2Na3C6H5O7·11H2O两种晶体,通常用前者配成3.8%或3.2%的水溶液,与血液按照1:9体积混合。 大部分凝血试验都可用枸橼酸钠抗凝,它有助于Ⅴ因子和Ⅷ因子的稳定,并且对平均血小板体积及其他凝血因子影响较小,可用于血小板功能分析。枸橼酸钠细胞毒性较小,也是输血中血液保养液的成分之一。但是,枸橼酸钠6mg才能抗凝1ml血液,碱性强,不适用于血液化验和生化测验。 四、草酸盐 草酸盐也是常用的抗凝剂,优点是溶解度大,作用原理是溶解后解离的草酸根与标本中的Ca2+形成草酸钙沉淀,使Ca2+失去凝血功能,凝血过程被阻断。常用的草酸盐抗凝剂种类有草酸钠、草酸钾和草酸铵,草酸钠的常用浓度为O.1 mol/L,与血液按1:9比例使用。但是,高浓度k+或Na+易使血细胞脱水皱缩,而草酸铵则可使血细胞膨胀,故测定血细胞比容时用草酸铵与草酸钾或草酸钠两者适当比例混合的抗凝剂,恰好不影响红细胞的形态和体积。常用于血液生化测定,但不适用于K+、Ca 2+的测定。由于生成草酸钙沉淀,红细胞会出现锯齿状,白细胞出现空泡,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会变形,不宜做血片检查。草酸盐可使血小板聚集,并影响白细胞形态,不能用于白细胞和血小板分类计数。 附录四常用抗凝剂的配制及用法 在医学实验中常需动物的全身抗凝,采出的全血或血浆有的也需加入适当的抗凝剂抗凝。对抗凝剂的要求是:用量少、溶解度大、不带进干扰实验的杂质。 一、肝素 (1)肝素抗凝作用原理 肝素的抗凝作用很强,作死亡复苏等实验时,常用它作动物全身抗凝剂,肝素的抗凝作用主要是抑制凝血致活酶的活力,阻止血小板凝聚以及抑制抗凝血酶等作用,从而使血液不发生凝固。

抗静电剂的应用

抗静电剂在塑料中的应用 陈宇王朝晖 广东华南精细化工研究院,江门,529141 在现代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静电危害往往造成重大损失和灾难。 (1)在加工具有较大表面积的塑料制品如薄膜、纤维或粉料时,静电力严重干扰加工过程,阻碍薄膜或纤维的正常缠绕。在薄膜加工过程中,薄膜间会发生粘连,同时薄膜的可印刷性也会被静电削弱。粉状物料在运输过程中,会发生结团或架桥现象。 (2)大多数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因静电吸附灰尘,极大的影响了商品的外观、卫生性和功能性。如农膜表面因静电吸附灰尘会影响薄膜的透光性,从而影响棚内作物的生长。 (3)在电子产品的塑料薄膜包装中,放电过程有可能损坏产品:如电子芯片的封装和拆卸。 防止聚合物表面产生静电的方法主要有空气离子化法、加湿法、金属接触放电法、辐射线法、导电物质导入法、表面形成吸湿膜法、化学处理变性法及应用抗静电剂等。 其中,主要应用于塑料制品使用过程中的是掺入导电物质和添加抗静电剂。 加入的导电物质一般为金属粉或金属短纤维、导电炭黑、导电聚合物短纤维等,能使制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表面电阻率<106Ω)或抗静电性(表面电阻率在106~108Ω之间)。金属化合物的抗静电效果较好,但是价格较高,普通制品承受不了。 目前应用最多的抗静电方式是添加抗静电剂。抗静电剂是一种能防止产生静电荷,或能有效地消散静电荷的以表面活性剂为主体的化学添加剂。使用抗静电剂的方式是在制品表面涂敷或内添加。 从抗静电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指标表面电阻率可用于区分抗静电材料和导电材料的区别,如表1所示: 表1 导电材料和抗静电材料的表面电阻率/Ω(23℃,RH50%)导电材料静电消散材料抗静电材料绝缘材料 <106106~108108~1012>1012 <106106~109109~1012>1012 <106106~108108~1013>1013目前就导电、抗静电材料的分界线说法不一,导电材料与静电消散材料之间的界限为105或106Ω,静电消散材料与抗静电材料之间的界限为108或109Ω,抗静电材料与绝缘材料之间的界限为1012或1013Ω。 美国是抗静电剂最大生产和消费国,主要采用羟乙基化脂肪胺、季铵盐化合物、脂肪酸酯类抗静电剂,用于聚烯烃、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聚碳酸酯等。欧盟也是生产和消费抗静电剂的主要地区,所用抗静电剂中50%为羟乙基化脂肪胺,25%为脂肪烃磺酸盐,25%为季铵盐和脂肪酸多元醇酯。日本多用非离子型和阳离子型抗静电剂,其中20%用于PVC,30%用于PP。 我国抗静电剂发展较快,主要是塑料工业用高效无毒抗静电剂、合成纤维工业用高效多功能抗静电剂及表面处理剂。 一、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 电荷载流子的产生、转移导致了高分子材料的起电。在高分子材料的接触、摩擦过程中,电荷不断产生又不断泄漏,因此其电荷量是一个动态平衡值。影响最后残留电荷量的主要因素为各种材料对正或负电荷的相对亲和力(与材料化学基团的性质、取向等有关)、材料的

抗静电剂的种类及在各种纺织面料的应用和选择

抗静电剂的种类及在各种纺织面料的应用和选择 摘要基于消费者对纺织面料保健舒适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抗静电纺织品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本文着重阐述了抗静电剂的种类、基本结构及性质,分析了抗静电剂对纺织面料各方面的影响,并对抗静电剂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为纺织面料的抗静电整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抗静电剂;种类;织物;抗静电整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舒适保健意识的增强,纺织面料正由经济实用化向结构轻薄化、风格潮流化、使用功能化、原料多元化,健康环保化发展[1],于是为了适应社会化发展和人们的需求,市场上掀起了发展各种多功能面料的浪潮。 静电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在工业和微电子业造成一定的生产损失,而且对人体造成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损害,尤其对老弱病孕人群危害最大。因此,抗静电织物的开发非常有必要。目前制造抗静电的纺织品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 1 抗静电剂的简介 1.1 抗静电剂的起源、概念 随着高分子材料研究领域的不断开辟和生产应用,静电问题就显得越来越突出,在许多行业,静电甚至成了阻碍进一步提高生产的主要矛盾。起初人们想到的是消除静电,但共同的特点都是在静电产生之后再去消除它,由于带电体固有的高电阻性质没有改变,在大规模生产工艺中,往往一条生产链需安装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静电消除器,给生产带来诸多不变。那么对那些连续的非分散的体系来说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设法降低物料的绝缘性质,即降低它们的体电阻和表面电阻,于是在五六十年代,各种各样的化学防静电剂运用而生。 所谓抗静电剂就是指涂敷于材料表面或掺和在材料内部,以减少静电积累的化学助剂。 1.2 抗静电剂的种类、基本结构及性质 按照抗静电的耐久性,抗静电剂分为暂时性抗静电剂和耐久性抗静电剂;按照抗静电剂的结构特征其可分为:无机盐类、表面活性剂、无机半导体、电解质高分子成膜物类和有机半导体高聚物等。下面重点介绍表面活性剂抗静电剂。 表面活性剂抗静电剂按分子中的亲水基能否电离,以及离子化特征又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型和非离子型。

消毒剂的种类

常用消毒剂的种类和应用 化学消毒灭菌法利用化学药物渗透细菌的体内,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干忧细菌酶的活性,抑制细菌代谢和生长或损害细胞膜的结构,改变其渗透性,破坏其生理功能等,从而起到消毒灭菌作用。所用的药物称化学消毒剂。有的药物杀灭微生物的能力较强,可以达到灭菌,又称为灭菌剂。 凡不适于物理消毒灭菌而耐潮湿的物品,如锐利的金属、刀、剪、缝针和光学仪器(胃镜、膀胱镜等)及皮肤、粘膜,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病室空气、洁净室等均可采用此法。 1.常用化学消毒灭菌方法 (1)浸泡法选用杀菌谱广、腐蚀性弱、水溶性消毒剂,将物品浸没于消毒剂内,在标准的浓度和时间内,达到消毒灭菌目的。 (2)擦拭法选用易溶于水、穿透性强的消毒剂,擦拭物品表面,在标准的浓度和时间里达到消毒灭菌目的。 (3)薰蒸法加热或加入氧化剂,使消毒剂呈气体,在标准的浓度和时间里达到消毒灭菌目的。适用于室内物品及空气消毒或精密贵重仪器和不能蒸、煮、浸泡的物品(血压计、听诊器以及传染病人用过的票证等),均可用此法消毒。 ①纯乳酸常用于手术室和病室空气消毒。每100m2空间用乳酸12ml加等量水,放入治疗碗内,密闭门窗,加热熏蒸,待蒸发完毕,移去热源,继续封闭2 小时,随后开窗通风换气。 ②食醋5-10ml/m3 加热水1-2m3 ,闭门加热熏蒸到食醋蒸发完为止。因食醋含5%醋酸可改变细菌酸碱环境而有抑菌作用,对流感、流脑病室的空气可进行消毒。 此外,尚可应用甲醛或过氧乙酸等进行熏蒸灭菌 (4)喷雾法借助普通喷雾器或气溶胶喷雾器,使消毒剂产生微粒气雾弥散在空间,进行空气和物品表面的消毒。如用1%漂白粉澄清液或0.2%过氧乙酸溶液作空气喷雾。对细菌芽胞污染的表面,每立方米喷雾2%过氧乙酸溶液8ml 经30分钟(在18℃以上的室温下),可达99.9%杀灭率。 (5)环氧乙烷气体密闭消毒法将环氧乙烷气体置于密闭容器内,在标准的浓度、湿度和时间内达到消毒灭菌目的。环氧乙烷是广谱气体杀菌剂,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及芽胞,以及真菌和病毒等。穿透力强,对大多数物品无损害,消毒后可迅速挥发,特别适用于不耐高热和温热的物品,如精密器械、电子仪器、光学仪器、心肺机、起博器、书籍文件等,均无损害和腐蚀等副作用。本品沸点为10.8 ℃, 只能灌装于耐压金属罐或特制安瓿中。 2.消毒剂的性质与消毒水平 (1)高水平消毒剂杀菌谱广、消毒方法多样,如环氧乙烷、过氧乙酸、甲醛、戊二醛、含氯消毒剂(漂白粉、三合一、次氯酸钠、优氯净等)。高水平消毒剂性质不稳定,需现用现配。 (2)中等水平消毒剂其特点是溶解度好、性质稳定、能长期贮存,但不能作灭菌剂。如碘伏、碘酒、乙醇、煤酚皂、高锰酸钾等。 (3)低水平消毒剂性质稳定、能长期贮存,无异味,无刺激性,但杀菌谱窄,对芽胞只有抑制作用。如季胺盐类(新洁尔灭、杜米芬、消毒净)、洗必太等。(注:高效可杀灭一切微生物。中效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结核杆菌、病毒、不能杀灭芽胞。低效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不能杀灭芽孢和病毒) 3.消毒剂浓度稀释配制计算法 消毒剂原液和加工剂型一般浓度较高,在实际应用中,必须根据消毒的对象和目的加稀释,配制成适宜浓度使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消毒灭菌效果。 稀释配制计算公式:C1·V1=C2·V2 C1――稀释前溶液浓度 C2――稀释后溶液浓度 V1――稀释前溶液体积 V2――稀释后溶液体积

消毒剂的种类及应用(终审稿)

消毒剂的种类及应用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一、化学消毒剂的基本分类 按用途分类: 环境消毒剂和带畜(禽)体表消毒剂(包括饮水、器械等) 按杀菌能力分类: ⑴高效(水平)消毒剂:即能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各种微生物。 ⑵中效(水平)消毒剂:即能杀灭除细菌芽胞在外的各种微生物。 ⑶低效(水平)消毒剂:即只能杀灭抵抗力比较弱的微生物,不能杀灭细菌芽胞、真菌和结核杆 菌,也不能杀灭如肝炎病毒等抗力强的病毒和抗力强的细菌繁殖体 的。 按物品性状: 固体、液体、气体 按化学性质分类 (一)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指能产生具有杀菌能力的活性氧的消毒剂 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过氧戊二酸、臭氧、二氧化氯等杜邦子公司Antec的 “Virkon” 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消毒剂等。 缺陷及危害: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过氧戊二酸不稳定、刺激性强,长期使用对人和动物眼睛、呼吸道黏膜、环境有强力的破坏

过氧化物消毒剂性能对照表 (二)含氯消毒剂:指在水中能产生具有杀菌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 (1)有机含氯消毒剂:如二氯异氰尿酸钠、二(三)氯异氰尿酸、氯胺-T 、二氯二甲基海 因、四氯甘脲氯脲等的消毒剂 (2)无机含氯消毒剂:漂白粉(CaOCl 2)、漂(白)粉精(高效次氯酸钙Ca(ClO)22H 2O)、次氯酸 钠(NaClO.5H 2O )、氯化磷酸三钠(Na 3PO 4. 1/4NaOCl . 12H 2O)等。 缺陷及危害:代谢物:三氯甲烷高致癌、绝大多数刺激性强,无表 面活性作用 有机含氯消毒剂性能对照表

常用抗凝剂

常用抗凝剂种类及应用 一、基本概念 凝固:将血液从血管中抽出,如果未经抗凝,也不做其他处理,通常在几分钟内便自动凝固。一定时间分离后上层析出的淡黄色液体为血清。血浆与血清的区别是:血清中无FIB 抗凝:应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除掉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称为抗凝。离心分离后的上层淡黄色液体为血浆。 抗凝剂:能够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学试剂或物质,称为抗凝剂或抗凝物质。 促凝:帮助血液快速凝固的过程。 促凝剂:帮助血液快速凝固以达血清快速析出的物质。一般成分为胶类物质。 二、常用抗凝剂的抗凝原理及适用 1、肝素是用于血液化学成分检测的首选抗凝剂。肝素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粘多糖,是分散相物质平均分子质量为15000。其抗凝原理主要是通过与抗凝血酶Ⅲ结合引起抗凝血酶Ⅲ构型发生变化,加速凝血酶-凝血酶复合体形成而产生抗凝作用。此外,肝素还能借助血浆辅助因子(肝素辅助因子Ⅱ)来抑制凝血酶。常用肝素抗凝剂是肝素的钠、钾、锂、铵盐,其中以肝素锂最好,但其价格较贵,钠、钾盐会增加血液中的钠、钾含量,铵盐会增加尿素氮的含量。通常用肝素抗凝的剂量为10.0~12.5 IU/ml血液。肝素对血液成分干扰较少,不影响红细胞体积,不引起溶血,适用于做细胞渗透性试验、血气、血浆渗透量、红细胞压红积及普通生化测定。但肝素具有抗凝血酶作用,不适合做血凝试验。另外,肝素过量可引起白细胞聚集和血小板减少,所以不适合做白细胞分类和血小板计数,更不能用于止血检验。此外,肝素抗凝血不能用于制作血涂片,因为Wright染

色后出现深蓝色背景,影响显微镜减产。肝素抗凝血应于短时间内使用,否则放置过久血液又可凝固。 2、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盐)。EDTA能与血液中Ca2+结合成螯合物,凝血过程被阻断,血液不能发生凝固。EDTA盐有钾、钠、锂盐,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使用的是EDTA-K2,其溶解度最高,抗凝速度最快。EDTA盐通常配成质量分数是15%的水溶液,每ml血液加1.2mgEDTA,即每5ml血液加0.04ml 15%EDTA溶液。EDTA盐可在100℃下干燥,抗凝作用不变。EDTA盐不影响白细胞计数及大小,对红细胞形态影响最小,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适用一般血液学检测。如果抗凝剂浓度过高,渗透压上升,会造成细胞皱缩。EDTA溶液pH与盐类关系较大,低pH可使细胞膨胀。EDTA-K2可使红细胞体积轻度膨胀,采血后短时间内平均血小板体积非常不稳定半小时后趋于稳定。EDTA-K2使Ca2+、Mg2+下降,同时使肌酸激酶、碱性磷酸酶降低,EDTA-K2的最佳浓度为1.5mg/ml血液,如果血少,中性粒细胞会肿胀分叶消失,血小板会肿胀、崩解,产生正常血小板的碎片,使分析结果产生错误。EDTA盐能抑制或干涉纤维蛋白凝块形成时纤维蛋白单体的聚合,不适于血凝和血小板功能检测,也不适用于钙、钾、钠及含氮物质的测定。此外,EDTA能影响某些酶的活性和抑制红斑狼疮因子,故不适合制作组化染色和检查红斑狼疮细胞的血涂片。 3、枸橼酸盐主要是枸橼酸钠,其抗凝原理是能与血液中的Ca2+结合形成螯合物,使Ca2+失去凝血功能,凝血过程被阻断,从而阻止血液凝固。枸橼酸钠有Na3C6H5O7·2H2O和2Na3C6H5O7·11H2O两种晶体,通常用前者配成3.8%或3.2%的水溶液,与血液按照1:9体积混合。大部分凝血试验都可用枸橼酸钠抗凝,它有助于Ⅴ因子和Ⅷ因子的稳定,并且对平均血小板体积及其他凝血因子影响较小,可用于血小板功能分析。枸橼酸钠细胞毒性较小,也是输血中血液保养液的成分之一。但是,枸橼酸钠6mg才能抗凝1ml血液,碱性强,不适用于血液分析和生化测验。

抗静电剂的发展概况及前景

抗静电剂的发展概况及前景 王凯 (四川理工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四川自贡643000) 内容提要 抗静电剂是添加在树脂中或涂附在塑料制品、合成纤维表面的用以防止高分子材料静电危害的一列化学添加剂。由于聚合物的体积电阻率一般高达1010~1020Ω·cm,易积蓄静电而发生危险,抗静电剂多系表面活性剂,可使塑料表面亲合水分,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还有导电作用。可将体积电阻高的高分子材料表面层电阻率降低到1010 Ω以下,从而减轻高分子材料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静电积累。以免有静电积累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抗静电剂可以分为内部抗静电剂和外部抗静电剂。本文介绍了几种抗静电剂,阐述抗了静电剂的作用机理,并对抗静电剂的发展趋势作了进一步的猜想 关键词 抗静电剂;抗静电剂;聚乙二醇己二酸磷酸酯; Antistatic Agent and Prospects of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Study Wang kai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Zigong,Sichuan,643000) Antistatic agent is added to the resin coated or attached to the plastic products, synthetic fiber surface to prevent high polymer material electrostatic hazard a list of chemical additive. Due to polymer volume resistivity generally up to 1010 ~ 1020 Ω· cm, easy savings electrostatic and dangerous, antistatic agent many system surface active agent, can make the plastic surface affinity moisture, ionic surfactant and conductive role. Can the volume resistance

抗静电剂的合成及应用

专业实验VI 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抗静电剂的合成与应用实践 系别: 班级: 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同组同学: 实验日期:实验成绩: 实验四抗静电剂的合成及应用实验 实验目的 掌握烷基磷酸酯盐的合成工艺,并能够合成烷基磷酸酯盐产品,测试其抗静电性能用于腈纶等化纤类物的抗静电处理。 文献综述 1.抗静电剂的分类 用抗静电剂对纤维及其织物表面处理,降低纤维的比电阻,从而提高涤纶的抗静电性,以消除静电。抗静电剂大多数为表面活性剂,它具有极性基团,可以吸湿,使聚合体的表面电阻减小,加快静电荷的散逸。目前,抗静电剂品种很多,按离子型分类法,主要有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及非离子型四种抗静电剂。 2.其优缺点如下: 阴离子抗静电剂应用最广泛,但如何针对不同种类的纤维确定烷基数及中和剂等工作十分复杂。 阳离子抗静电剂对纤维的吸附性最强,因此,显示出最好的抗静电效果,尤其作为纤维制品的抗静电剂,不仅抗静电性好,而且使纺织产品手感得到明显地改善。 两性抗静电剂,其效果可与阳离子抗静电剂媲美,但价格昂贵,故目前使用范围不大。非离子型抗静电剂,在一般湿度下抗静电效果一般,但在低湿度情况下却显露出明显的抗静电效果。 3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抗静电原理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带有正电荷,而大多数纤维表面带有负电荷,由于相反电荷中和,抗静电效果比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好,此外,它还能在纤维表面形成憎水性油膜,降低纤维的摩擦系数,显示出柔软平滑效果。以季胺盐为例,它是由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所组成的。其疏水基结构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相似,疏水基和亲水基的连接方式也很类同,即除亲水基直接连在疏水链上外,往往还通过酯、醚、酰胺等形式来连接,但溶于水时,其亲水基呈现正电荷(其亲水基团主要为碱性氮原子,也有磷、硫、碘等)。由于其极强的吸附能力,容易在基体表面上形成亲油性膜及产生阳电性,故广泛用作纺织品的柔软剂及抗静电剂等(前者是由于亲油性膜的形成而使纺织品有憎水的作用以及能显著地降低纤维表面的静摩擦系数,从而使纤维具有良好的平滑性,而后者则是阳电性作用的表现)。对于通常带有负电荷的纺织品来讲,它的吸附能力比阴离子和非离子强。正是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抗静电领域的特殊价值。 实验原理 任何物体都带有本身的静电荷,这种电荷可以是负电荷也可以是正电荷,静电荷的聚集使到生活或者工业生产受到影响甚至危害,将聚集的有害电荷导引/消除使其不对生产/生活造成不便或危害的化学品称为抗静电剂(ASA)。 外用ASA 一般以水、醇或其它有机溶剂作为溶剂或分散剂,进行涂覆疏水基团附着于材料

医院常用消毒剂的应用指导原则

医院常用消毒剂的应用指导原则为加强常用消毒剂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等文件的要求,特制定本指导原则。 一、常用消毒剂的应用原则 1 、加强管理,使用合格的消毒剂:采购、使用的消毒产品必须具有省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许可批件,从正规途径采购,并按批准的使用范围和方法使用。 2 、选择消毒剂的原则: (1) 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血流或血液从中流过的医疗用品为高危险性物品,必须选择灭菌剂;接触人体黏膜或破损皮肤的医疗用品中为中度危险性物品,选择高- 中效消毒剂;仅和人体完整皮肤接触的物品为低度危险性物品,选择去污清洁剂或低效消毒剂( 无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环境和场所不须每天使用消毒剂消毒) 。 (2) 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剂的种类繁多,用途和用法各不相同,杀菌能力和对物品的损坏也有所不同。应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效果好,对物品损伤小的消毒剂。 3 、根据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仔细阅读消毒剂使用说明书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以及使用注意事项,有疑问时可咨询医院感染控制科和器械科。 通常情况下需结合消毒对象、污染后危害性及物品性质选择:高 危险性物品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法,不能压力蒸汽时可以选择过氧化氢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法,化学消毒剂或灭菌剂消毒灭菌是最后的选择。化学消毒与灭菌时,一般情况下,消毒剂浓度高、作用时间短,消毒效果下降,对物品的损坏也较轻。

4 、加强监测,防止消毒剂及灭菌剂的再污染:包括有效期监测、浓度监测、生物监测等。生物监测由医院感染控制科按卫生部要求执行,用于消毒的消毒剂每季度一次,用于灭菌的灭菌剂每月一次。 5 、充分考虑对消毒剂消毒灭菌效果的其他影响因素:消毒剂消毒灭菌效果除浓度和作用时间外,如温度、消毒湿度、酸碱度、有机物、化学拮抗物、微生物污染程度、消毒剂的种类与穿透力等均影响消毒剂的消毒灭菌效果;尤其要重视物品清洁程度对消毒灭菌效果的影响,确保物品在消毒灭菌前清洗符合要求。 7 、配置消毒液应使用量杯定量,不得随意配置。 二、常用消毒剂应用中注意事项: 1 、消毒剂对人体有一定毒性和刺激性,对物品有损伤作用,大量频繁使用可污染环境,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剂量使用。 2 、正确掌握消毒剂使用浓度计算方法,加强配置的准确性:消毒剂的配置和使用均以其有效成分含量计算,因此稀释时不能将其有效成分按100%计算,而应按其实际含量计算。 3 、注意消毒剂使用有效期,使用单位及器械科(消毒剂采购部门)严禁存放和使用过期产品。

抗静电织物的开发与应用

抗静电织物的开发与应用 内容摘要:纺织品在生产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因相互摩擦或与其他材料摩擦时会产生静电。静电不仅导致纺织加工困难,如:加工时纤维缠绕机件、纱线发毛不能集束、 织造时经纱开口不清,而且在纺织品的使用过程中容易吸尘沾污,服装纠缠人体产 生粘附不适感;并对人体有害,如使血液pH值升高,血液中钙含量下降,尿夜中钙含 量增加,血糖升高,维生素C含量下降。静电严重者还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等灾害。 因此,抗静电织物的开发是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阐述了多种抗静电纤维及抗静电 织物的加工方法和性能特点,重点介绍了导电纤维和抗静电整理织物产品的开发及 应用。 关键词语:抗静电织物导电纤维应用抗静电整理 正文内容: 第一章、静电产生的原理与危害 1.1、纺织品静电现象及产生原理 产生静电的机理有多种解释,纺织材料静电主要是由于表面间的相互摩擦产生的。纺织材料是电的不良导体,具有很高的比电阻。纤维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受摩擦、牵伸、压缩、剥离及电场感应和热风干燥等因素的作用而易于产生静电。特别是随着合成纤维在纺织上生产和应用的来越多,这些高分子聚合物所固有的高绝缘性和憎水性,使之极易产生、积累静电。1.2、静电的危害 与常规的电能量相比,静电的能量虽然小,但是却具有高电位、强电场的特点,所以导致纺织品在使用的过程中影响服用性能甚至产生危害。 1.2.1、静电的力学效应所造成的危害: 由于静电吸附力或排斥力(取决于两个物体带电荷的性质)的作用,会造成生产困难,如在化纤纺丝过程中,易造成丝的飘动、黏结、纠缠;在纺纱过程中,造成纤维堵缠设备机件、成型不良、飞花增多;在织造过程中,静电引起毛羽的

《消毒产品分类目录》

《消毒产品分类目录》 卫生部发布日期:2002-06-07 实施日期:2002-06-07 一、消毒剂、消毒器械 (一)消毒剂 1、用于医疗卫生用品消毒、灭菌的消毒剂 2、用于皮肤、粘膜消毒的消毒剂(其中用于粘膜消毒剂仅限医疗卫生机构诊疗用) 3、用于餐饮具消毒的消毒剂 4、用于瓜果、蔬菜消毒的消毒剂 5、用于水消毒的消毒剂 6、用于环境消毒的消毒剂 7、用于物体表面消毒的消毒剂 8、用于空气消毒的消毒剂 9、用于排泄物、分泌物等污物消毒的消毒剂 (二)消毒器械 1、用于医疗器械、用品灭菌的灭菌器械 2、用于医疗器械、用品消毒的消毒器械 3、用于餐饮具消毒的消毒器械 4、用于空气消毒的消毒器械 5、用于水消毒的消毒器械 6、用于物体表面消毒的消毒器械 (三)生物指示物 1、用于测定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指示物

2、用于测定环氧乙烷灭菌效果的指示物 3、用于测定紫外线消毒效果的指示物 4、用于测定甲醛灭菌效果的指示物 5、用于测定电离辐射灭菌效果的指示物 (四)化学指示物 1、用于测定压力蒸汽灭菌的指示物(包括指示卡、指示胶带、指示标签和 BD试纸) 2、用于测定环氧乙烷灭菌的指示物(包括指示卡和指示标签) 3、用于测定紫外线消毒的指示物(包括辐照强度指示卡和消毒效果指示卡) 4、用于测定干热灭菌效果的指示物 5、用于测定电离辐射灭菌效果的指示物 6、用于测定化学消毒剂浓度的指示物 (五)灭菌包装物 1、用于压力蒸汽灭菌且带有灭菌标识的包装物 2、用于环氧乙烷灭菌且带有灭菌标识的包装物 3、用于甲醛灭菌且带有灭菌标识的包装物 (六)卫生部规定的纳入消毒剂、消毒器械管理的其他物品 二、卫生用品 (一)妇女经期卫生用品 1、卫生巾(纸、带) 2、卫生护垫 3、卫生栓(内置棉条) (二)尿布等排泄物卫生用品 1、尿裤 2、尿布(垫、纸) 3、隔尿垫 (三)皮肤、粘膜卫生用品

抗静电剂综述

抗静电剂综述 摘要: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许多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积累,造成吸尘、电击,甚至产生火花后导致爆炸等恶性事故,由此人们迫切需要防止静电带来的危害。本文主要介绍了抗静电剂的种类、应用和发展,阐述各种抗静电剂(如:尼龙用抗静电剂,聚氨酯塑料用抗静电剂等等)的机理和制备方法,通过文献学习各类抗静电剂的优缺点和其改性方向,最后展望抗静电剂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抗静电剂种类发展 一:抗静电剂按分子中的亲水基能否电离,以及离子化特征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型和非离子型。 1.1阳离子型抗静电剂 在目前的科研领域中,具备更多功能的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也已制备得到。如棕榈酸酯季铵盐,为一种新型的阳离子抗静电剂。首先进行棕榈酸双羟乙基胺基乙酯的合成: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烧瓶中,加入已称好的棕榈酸、三乙醇胺、苯及对甲苯磺酸,加热至150℃,回流反应十几个小时。减压蒸馏收集产品。季胺盐的合成: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棕榈酸双羟乙基胺基乙酯及称好的氯乙醇和石油醚,回流反应几个小时,粗产物用丙酮和乙醇的混合物溶剂重结晶。经棕榈酸酯季铵盐抗静电处理过的纤维,随抗静电溶液浓度的增加,试样的抗静电性能增强;到吸附接近饱和时,浓度的增加对抗静电性能影响不大。此产品作为腈纶、涤纶、锦纶的抗静电剂,生产简单、无毒、易产业化,且具抗静电、匀染、柔软功能以及杀菌的新功能。 国内发展状况:国内的抗静电剂起步得较晚,由于塑料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各类抗静电剂的研发。目前我国国内常用抗静电剂品种主要还是表面活性剂类产品,目前永久性抗静电剂则是研究的热门方向。 国外发展状况: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塑料制品的发展,各类抗静电剂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抗静电剂主要由美国、西欧和日本生产,而美国是世界上生产抗静电剂最多的国家。目前国外的抗静电剂趋向于持久、耐热、低毒、适用性广和产品系列化发展。 1.2阴离子型抗静电剂 在这类抗静电剂中,分子的活性部分是阴离子。其中,阴离子多是烷基磺酸盐、烷基醋酸盐、

消毒剂的种类及消毒原理

一、化学消毒剂的基本分类 按用途分类: 环境消毒剂和带畜(禽)体表消毒剂(包括饮水、器械等) 按杀菌能力分类: ⑴高效(水平)消毒剂:即能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各种微生物。 ⑵中效(水平)消毒剂:即能杀灭除细菌芽胞在外的各种微生物。 ⑶低效(水平)消毒剂:即只能杀灭抵抗力比较弱的微生物,不能杀灭细菌芽胞、真菌和结核 杆菌,也不能杀灭如肝炎病毒等抗力强的病毒和抗力强的细菌繁殖体的。 按物品性状: 固体、液体、气体 按化学性质分类 (一)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指能产生具有杀菌能力的活性氧的消毒剂 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过氧戊二酸、臭氧、二氧化氯等杜邦子公司Antec的“Virkon” 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消毒剂等。 缺陷及危害: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过氧戊二酸不稳定、刺激性强,长期使用对人和动物眼睛、呼吸道黏膜、环境有强力的破坏 过氧化物消毒剂性能对照表

(二) 含氯消毒剂:指在水中能产生具有杀菌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 (1)有机含氯消毒剂:如二氯异氰尿酸钠、二(三)氯异氰尿酸、氯胺-T、二氯二甲基海因、 四氯甘脲氯脲等的消毒剂 (2)无机含氯消毒剂:漂白粉(CaOCl2)、漂(白)粉精(高效次氯酸钙Ca(ClO)2 2H2O)、次氯酸钠 (NaClO.5H2O)、氯化磷酸三钠(Na3PO4 . 1/4NaOCl . 12H2O)等。 缺陷及危害:代谢物:三氯甲烷高致癌、绝大多数刺激性强,无表 面活性作用 有机含氯消毒剂性能对照表 无机含氯消毒剂性能对照表

(三) 碘类消毒剂:是以碘为主要杀菌成分制成的各种制剂。一般来说可分为: (1)传统的碘制剂:碘水溶液、碘酊(俗称碘酒)和碘甘油。 (2)碘伏(Iodophor):是碘与表面活性剂(载体)及增溶剂等形成稳定的络合物。有非离子型、阳离子型及阴离子型三大类;其中非离子型碘伏是使用最广泛、最安全的碘伏,主要有聚维酮碘(PVP-I)和聚醇醚碘(NP-I);尤其聚维酮碘(PVP-I),我国及世界各国药典都已收入在内。非离子型:元素碘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形成的络合物:例如聚维酮碘(PVP-I)、聚醇醚碘(NP-I)、聚乙烯醇碘(PVA-I)、聚乙二醇碘(PEG-I。使用最广泛的是PVP-I和NP-I。 阳离子型:元素碘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形成的络合物:例如:季铵盐碘 阴离子型:元素碘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形成的络合物:例如:烷基磺酸盐碘 (3)其他复合型:碘酸溶液(百菌消:碘、硫酸、磷酸、表面活性剂)等 碘制剂性能对照表

抗静电剂在纺织印染行业中的运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服装的款式、色彩及面料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纺织领域中,静电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也一直困扰着大家。人们在穿、脱衣服及行走时会产生静电对人体造成危害、合成纤维、纱线或织物在加工或使用过程中由于摩擦而产生的静电对加工工序的造成影响。 为了防止和解决静电产生,纺织助剂抗静电剂应运而生。今天就和大家分享有关抗静电剂在纺织印染领域的应用知识。 ★应用要求: 抗静电剂不可影响织物原有的风格,不存在再沾污等问题。对其他树脂有良好的相容性,不影响树脂整理的效果。并且在与其他助剂拼用时相互不影响。 不降低染色织物的各项牢度,有较好的手感。无泡沫或低泡性,并且不会腐蚀加工机械。无臭味、对人体皮肤无刺激、无伤害。 1、抗静电剂在涤纶织物上的应用 抗静电剂的分子结构中含有吸湿性聚氧乙烯基团和反应性基团,它的抗静电

性能由聚醚的亲水性产生,耐洗性则由它的相对高分子质量与反应性基团产生。聚酯链段与涤纶分子结构同,热处理后形成共晶,结成长链,也使耐洗性大大提高,且分子链段越长,分子质量越大,耐洗性越好。 用非离子抗静电剂对涤纶织物进行整理的最佳工艺:浸扎法。抗静电剂用量大概50 g/L左右,180-190 C焙烘30s。整理织物在相对湿度大于40%时的抗静电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耐洗性能,对织物的白度及色变影响较小。 2、抗静电剂在腈纶上的应用 因为聚丙烯睛纤维所固有的疏水性和绝缘性,所以静电现象严重,大大限制了腈纶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腈纶纤维的整理工艺 浸渍法:室温浸渍15~20min (浴比1: 10) - +脱水- +烘干(100C)→定形( 180~190C X 30sec)。 浸轧法:抗静电剂10-40 g/L。二浸二轧工作液(轧余率70~80%)- +烘干(100"C)- +定形(180~190C X 30se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