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政策

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政策

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政策
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政策

澳大利亚文化汇总

Australian Culture 如何适应澳大利亚文化 尊重私人空间 澳大利亚的文化中,强调自我在社会中的价值,注重私人空间。一些在国内看似无心的行为,在澳大利亚人眼里很可能成为一种无礼与冒犯。 “如果是在超市里,别人在看货架上的东西时,即使他站得离货架有1米左右,如果你要从那儿过,是不能从那个人和货架之间走过去的,一定要从那个人背后绕过去,直接从中间走是非常不礼貌的举动。”来悉尼留学还不到3个

月的敬路月已从中吸取教训,“如果从背后绕不过去,一定要说打搅了,再从中间穿过。这是普遍的礼貌问题,不只是我个人要这么做。” 敬路月告诉笔者,之前的一次经历让她至今印象深刻。“有一次我去买肉,看到一个店员在那儿愣着,我就去跟她说我要买什么,但当时我没发现,实际上她是在等另外一位顾客付钱,而那位顾客和这个店员站的距离,对我来说,是看不出他们俩是在谈话的。然后,那个店员就很不客气地跟我讲:难道你没看到我正在为别人服务吗?我心里觉得委屈,他们中间隔了一个放肉的展柜,那个顾客和展柜之间还能挨紧站3个人。”敬路月一边解释,一边用手比画出顾客与店员之间的距离。 转换思维模式 在为人处世方面,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辞让之说对中国人影响深远,含蓄成为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与处世哲学。谦逊含蓄与直截了当是中国文化和澳大利亚文化的差别之一。 “有一次,一位澳大利亚同学来我家玩,临走前,我客套地说了句‘明天有空带着你女友过来玩’,没想到第二天他真的和女友一起买了很多吃的东西过来,大有开派对的意思,弄得我很尴尬。”在澳大利亚悉尼留学的黄鹤告诉笔者。 此外,在学习方面,中国留学生与当地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存在差异。 “中国学生比较善于综合性思考,善于从宏观层面把握问题;而澳大利亚学生更善于分析性思考,也就是他们所说的批判性思考,注重从细节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另外,中国留学生一般都是顺着老师的讲解听下去,而澳大利亚学

中澳文化之我见

14酒店管理李小强 中澳文化差异之我见 在你到达澳大利亚之前,你也许已经从书上、澳洲回来的旅游者那里或是你的亲戚朋友的经验得知澳洲或澳洲人是什么样的。你会发现这些观点是部分正确,部分错误的-就象你会认为一些澳洲人对你的国家的一些看法有时会被很奇怪的歪曲了一样。 澳洲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差别很大,人们的道德观念也有很大差异,所以有时很难接受一些陈旧的观念。你会发现你在不断的比较澳洲和你自己的国家,各自不同的行为方式。开始你会感到很难适应或感到不满,渐渐的你会理解澳洲人的行为方式并且去鉴别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充分利用你的时间去了解这里的环境和这里的人。最基本的是要和澳洲人相处融洽。下面一些观点也许会帮助你去了解澳洲人什么样和怎样去和他们成功的相处。澳洲人很自豪的称自己为‘平等主义者’。事实确实是这样,谈话非常随便。比如:学生对老师通常是直呼其名字,态度也不象我们理所当然认为的尊敬。但另一方面,他们对待其他人也是同样的友好和不正式:秘书,实验室的技师,图书管理员和清洁工;公共汽车和出租车司机;售货员和银行职员-这些人都给学生提供服务但绝不是‘佣人’。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很有资历和经验的,如果你认为他们低人一等,他们会非常不满。所以,做为一个对澳洲社会很陌生的人,最聪明的办法就是对每个人都表现足够的友好并给予尊敬。 澳洲人说话非常直率,有时甚至是你会觉得他们过于外向以致显得莽撞。你也许会被一句很普通的骂人话或说话的方式触怒;比如,一个完全陌生的人称呼你为‘哥们儿’;经常用演讲的说话方式来体现他们的容易接近。

有时他们的幽默和玩笑听起来非常怪异。他们的话语有时让人觉得失望,但是请认真听,不要很快就反感。去观察他们互相怎样交谈,怎样反应,去感觉他们的幽默。你不用特意去学他们,但是你需要去理解他们交谈中暗含的意思。总之,要时时刻刻怀有一种宽容的心对待不同的事物和文化.有一些情况会使澳洲人对外国人产生反感,如:不按秩序排队等。许多情况下人们需要排队等候某项服务--在邮局或公共汽车站--澳洲人一般不会排成一个很明显的队,但是很明确自己站在什么位置。一个不明情况的外国人很可能没有注意到,而认为柜台开门或者汽车进站的时候,谁都可以往前挤。这样很可能导致别人对你的不满甚至会粗暴的批评你。所以,一直等候直到轮到你,在你后面的人一样会守秩序。你如果不能确定是不是有一个队(人很少或看上去很希松的时候),你应该询问一下"IS THIS A QUEUE?" 然后再站到自己该站的地方. 如果你在人际关系上遇到麻烦,你最好能从别人那里寻求一些意见和帮助-向朋友,学校的咨询员,你的课程协调员寻求帮助。澳洲人特别尊重他人的隐私,如果你没有要求,别人不会干涉你的生活或主动给你建议。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学校发成绩单. 每个人的成绩单都是用信封密封好的.只有你自己和有关老师知道. 除了颁发奖学金之类,也一般不予排名. 即 使排名, 也不公布具体分数. 一个坏处是当你遇到困难时,不开口说,别人很难知道. 这时你应该直接和能够帮你的人表达清楚. 否则会使事情越来越严重. 事实上许多问题在别人的帮助下,往往是能很快得到解决的。澳洲人希望你能独立。你不提出他们不会给你帮助;但是你一旦提出,他们会尽力帮助你。关键的是你自己迈出第一步。不干涉他人隐私的习惯在日常谈话中也能体现出来。比如。如果你不是很了解一个人,一般你最好只谈一些很随便的话题,如果你第一次见到一个人,就问他的收入,年龄,

论多元文化主义及其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移民潮和激烈的社会权利运动,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社会多种文化的繁荣,美国作为“民族大熔炉”在移民同化方面的效果也随之减弱了。本文认为多元文化主义是对特定时代下社会巨大变化的理论回应,是从西方多民族国家内部的少数群体的角度出发,向主流社会吁求尊重其文化差异和独特的文化身份,承认文化的多元性和平等性,反对西方文明在思维方式和话语方面的垄断地位,并为少数群体参与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任何一种理论都会经历一个受质疑和再反思的过程,有学者认为多元文化主义过分关注人们的族群身份并渲染文化的差异性,会削弱文化认同并将社会推向动荡与分裂,也有学者认为多元和统一的矛盾并非美国社会所独有,不能否认其在教育、经济、政治及社会观念等各个层面给社会带来的积极作用。实践证明实施多元文化主义虽然产生了一些消极性影响,但总体上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多元文化主义的内涵 “多元文化”是相对“单一文化”来说的,在美国社会它主要指外来移民和少数族裔的文化。国内很多学者在文化多元主义(cultural pluralism)与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这两个概念的使用上比较混乱,在研究时首先应辨明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前者主要是对客观现象的描述,指出不同文化共存这一事实;后者则是一种政治理论和意识形态,不仅指出了多种文化并存,还要求承认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并加以平等对待,最终追求的理念是平等和正义。在“多元”的旗帜之下聚集了各种不同的诉求,有的呼吁建立一种以文化划分的新国家格局,有的要求政府加大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经济扶持,有的涉及对少数族裔生活方式、语言和信仰的尊重。因此,它既是一种文化观、历史观、教育理念,又是一种公共政策,还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这些理念之间的共识可概括为三点:第一,美国是一个由多元种族和族群构成的国家,如果有所谓的美国文化的话,也是一种多元的文化;第二,来自不同国家、种族和文化传统的移民在美国的经历是不同的,美国的传统不能建立在某一个族类群体的历史经验基础之上;第三,族群的身份认同和文化权利是多元文化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美国社会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1]。 在较大的社会体系中,因具有共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根基,而在主观上自我认同并与其他群体区别的一类人可被称为族群。在多元文化主义者看来,社会是由各种不同的文化群体构成的,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是族群而不是公民个人。“少数族群基于特定的族群与族群意识而形成的文化成员身份,就是族群身份”[2],这是当代多元文化主义理论中最核心的一个概念。美国是多族群多文化共存的社会,但少数族群文化的价值及与主流文化的差异一直没有得到真正的承认,也不能反映各族群和文化之间的权力关系和地位。在几百年的历史中,在主流社会对移民和少数族裔的同化与少数族裔固守自己的文化认同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紧张的竞争关系。多元文化主义者看到了美国白人主流文化背后的“同化主义”和“一元主义”诉求,极力主张文化的多样性,要求主流社会承认他们的文化传统和族群身份。 族群身份不仅是族群间相互区别的标志,而且涉及到平等与承认的问题,既承认族群差异,更要承认差异平等,这就使得美国的少数族群不满于以往的同化模式,开始坚持和保护本族群的文化,同时寻求群体权利的建构与保障。美国是一个有深厚自由主义传统的国家,一贯认为社会公平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起点平等”和“权利平等”,因而主张在公共领域中赋予每个国民普遍平等的身份与权利。多元文化主义和自由主义在公民身份问题上的分歧在于对个体平等的不同理解――平等究竟是无视差异的一视同仁,还是在承认差异基础上的差别对待。“差异”是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的一个基本价值,既指一个少数族群文化的个性

_澳大利亚电影_课多元文化视角建构的探索

“澳大利亚电影”课多元文化视角建构的探索[摘要]电影作为一个语言和文化的完善结合体在电影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传递文化作用。“澳 大利亚电影”课是一个范例。它说明了电影在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建构着多元 文化认同和理解。作为高校四级后文化拓展课程,“澳大利亚电影”课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 养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势。 [关键词]“澳大利亚电影”课 多元文化理解 建构 一、研究背景 “澳大利亚电影”课是北京大学非英语 专业大学生在完成国家教委规定的大学英语 四级学习后,选修的语言文化类型的拓展课 程之一。作为一门四级后的语言文化课程, “澳大利亚电影”课一学期给学生展示5部 反映这个国家社会文化的影视作品:《澳洲 乱世情》(Australia),《加里波利》(Gallipoli), 《防兔篱笆》(Rabbit Proof Fence),《悬崖 下的午餐》(The Picnic at Hanging Rock),和 《钢琴别恋》(The Piano)。通过电影这个 视听艺术的窗口,电影课教学帮助学生了解 今天澳大利亚多元的社会文化形态,拓宽文 化视野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对多元文化认同和 理解。澳大利亚是一个实施多元文化政策的 国家,认识这样一个国家,也是构建二十一 世纪青年学生跨学科知识框架中不可缺少的 一部分。 二、建构主义理论与多元文化视角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im)最初是著名心 理学家皮亚杰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建 构主义观点坚持语言输入实际上是学习者的 主动建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输入,而 是通过原有的知识系统与新的输入之间的相 互作用建构他的语言能力。[2] 这一理论是认 知理论的一个分支,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 主义的进一步拓展与升华,是素质教育的理 论基础。学习者在一定的语境下,借助他人 的帮助或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主动建立事 物的性质、规律及其内在联系。学习者是在 周围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对 外部世界的认知,从而使自身知识结构得以 发展。建构主义倡导学生是建构知识的主体, 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3]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英文电影也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是学习 文化的过程。文化的概念不是先天所有,是 通过后天习得的。澳大利亚与中国有着截然 不同的文化。对不同文化的理解能力属于跨 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是对不同民族文 化之间差异进行的研究。研究跨文化交际的 目的在于提高人们对于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从而能够适应不同的文化环境。[4] 三、个案研究:以“澳大利亚电影”课 为例 北京大学自2009年起为非英语专业大 学生开设了大学英语四级后的拓展性文化课 程“澳大利亚电影”。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 主体的形式。首先学生课前需要根据教学计 划对要讲评的电影进行大量的背景资料阅 读,以便参加课堂电影讨论。其次课堂教学 以学生为主导的分析作品和讨论,教师只是 指导者。 (一)研究问题 本文研究将回答以下问题。 (1)学生如何评价一个学期的“澳大 利亚电影”课?(2)学生怎么样看待通过 电影方式来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 (二)研究对象 58名学生中,男生38人,女生20人。 平均年龄20岁。在2009-1010学年第一学期 选修“澳大利亚电影”课。 (三)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首先基于58名选课学生的问 卷调查,然后将问卷数据输入SPSS(10.0) 统计软件。笔者又从58人中随机访谈8名 学生,其目的是了解学生如何通过电影来建 构多元文化的理解。 (四)结果与讨论 1. 电影课堂教学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拓宽 学生的文化视野 电影语言传递着文化符号和意义。电影 课堂教学将文化意义展现给学生。学生对电 影语言的理解就是对文化意义的理解。澳大 利亚电影教学的目的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这个 国家的多元文化观念。下面的表1是个量表。 它反映了学生对电影课堂教学中文化建构功 能的看法。 (表1 :学生对“澳大利亚电影”课的总体评价) 平均数和众数反映了统计学意义上的多 数水平和集中趋势;中数表示学生对澳大利 亚电影喜欢的程度。表1中的平均数8.1739 和众数8说明学生普遍认为“澳大利亚电影” 课上讨论的5部电影不仅增加了他们对澳大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0.10.046 利亚多元文化的认识,同时帮助了解澳大利 亚历史以及多元文化政策。由此可见,电影 能够成为学生了解文化的有效途径。表1的 中数8反映了大多数的学生喜欢这种以学生 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并认为它能够有效地帮助 获取文化知识。 访谈中,一个学生说,“5部电影让我 看到了澳大利亚社会并不完全是我以前了解 的以白澳文化政策为主导国家。在这块土地 上,200多个民族共同创造出的一种新的生 活方式,同时,澳大利亚政府也因此建立起 多民族和谐共存的社会形态”。另外一个同 学说,“二战后世界各地的移民大量涌入澳 洲,使得这个国家今天成为200多个民族的 独特组合。这些电影让我觉得澳大利亚一定 是一个没有身份证的国家,没有人去关注别 人的身份。只要生活在那片国土上,就会得 到足够的信任”。学生喜欢通过电影这种视 觉艺术来增加对文化的理解。文化不是仅读 一些东西就可以理解,而是要通过多种途径, 比如电影、视频等调动各种感官来体验的过 程。下面表2的结果显示了72%学生选择影 视资料作为他们理解文化最好的手段,这个 百分比远远高出了喜欢文本形式的学生人数 (23%)。 问卷题目选择人数百分比 文本资料1323% 音频资料35% 影视资料4272% 总数58100% (表2 : 学生眼中对了解文化最直接的媒体形式) 电影形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和文化 最直观、最生动、最深刻的反映。今天的大 学生都是80后、90后,是伴随着互联网、 多媒体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与他们的长辈相 比,他们更容易通过视频感官刺激来获取知 识。充分利用电影课来传播文化价值观,拓 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以及建构多元文化认同是 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澳大利亚电影”课堂讨论也是建构文 化理解的一部分。澳大利亚除原土著居住民 以外,人口的大多数是移民的后代。在讨论 过程中,有的学生质疑澳大利亚移民的文化 和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共存的可能性。不同 文化的人看世界的方法不一样,如何在一个

澳大利亚文化产业

论澳大利亚创意产业 ——以悉尼交响乐团为例 调查概况: 本文以澳大利亚的表演产业为着眼点,通过对于悉尼交响乐团的案例分析,总结了澳大利亚政府扶持创意产业的发展的优势特色,它可以主要归类为以下几点:国家重视政策法规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和受众群体;注重产业发展的本土化并打造优势品牌;以及鼓励文化产品出口贸易。本文旨在通过对其特点的分析给我国广大文化产业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 调查时间:2013年5月至2013年6月 调查地点:同济大学 调查对象:悉尼交响乐团 调查人:单嘉依 104173

一、悉尼交响乐团概况 (一)表演艺术产业概况 澳大利亚约有近500个表演艺术团体,在艺术界享有盛誉的团体有澳大利亚芭蕾舞团、澳大利亚歌剧院、悉尼交响乐团、墨尔本交响乐团、澳大利亚室内乐团、黑天鹅剧院等。 这些表演团体长年活跃在国际国内舞台上,每个团每年都要演出半年以上。例如,澳大利亚芭蕾舞团平均每年上演5个剧目,共演出140多场,每二至三年到世界各地巡演一次。澳大利亚歌剧院每年上演19部作品,悉尼交响乐团每年举办音乐会180余场。 澳大利亚表演团体的特点是剧(节)目创新多且快,与国外合作的节目多,演出频率高。据澳大利亚统计局公布的数字,1999年7月至2000年6月澳大利亚音乐和舞台演出行业的总收入达到5亿零54万澳元,其分项收入列表如下: (二)悉尼交响乐团简介 悉尼交响乐团是澳大利亚的旗舰管弦乐团之一,是澳大利亚人口密集城市的主要音乐机构,完成了许多重要的国内外演出任务,可以称得上是整个澳大利亚的旗舰交响乐团。而作为整个悉尼城市文化的代表,乐团是奥林匹克艺术节的文化使节,并且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大放异彩。 作为悉尼歌剧院的长驻乐团,悉尼交响乐团保持着平均每三天就有两场音乐会的高频率,创下每年吸引观众总人次超过40万的傲人纪录,当知无愧成为世

澳大利亚土著文化

绘画艺术 数百年前,在澳洲这块古老而孤立的大陆上,有一类与世界上其他人种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澳洲土著人。那时,他们没有自己的历史,没有自己的语言,终年与桉树相伴,与袋鼠、鸭嘴兽为伍,过着与外界几乎完全隔绝的生活。在山间丘陵,他们栖居于洞穴中,以防不测;在森林灌木丛,他们用树枝架棚,苫以兽皮、树皮,并用它遮身御寒;在干燥的沙漠原野,他们则筑沙墙,挡风露宿。澳洲土著人就是在这种与大自然抗争的漫长的生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在澳大利亚逗留不长的时间,我们发现透过澳大利亚的博物馆、美术馆,透过澳大利亚土著人的绘画艺术,对其士著人珍贵的历史文化可见一斑。 据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专修土著人绘画艺术的专家介绍,由于澳洲土著人在历史上没有文化记载,其文化也多半表现在口头流传下来的神化故事、歌吟、绘画、雕刻和习俗之中,而绘画是记录土著民族历史及传播土著民族文化的一个尤为重要的媒介,被人们视为了解该民族的历史形成与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料。在南澳的纽拉博尔(NULLABOR)发现的洞穴壁刻——土著人的石壁画,距今已有两万年的历史。这些绘画除用象征手法表现他们对大自然的认识之外,还以具象手法记录他们的风俗习惯、神化故事及渔猎生活。因此,澳洲的土著绘画又被人们称为“可视文化”。“梦创时期”(DREAMING TIME),被土著民族认为是整个世界的伊始,天空大地、人类万物皆生于此。当时,世界混沌一片,只有一条巨蟒——土著人相信这是神的化身。这条巨蟒熟睡后,梦见了土地,土地就出现了;梦见了人,人就出现了。所以,世界是由神创造的,神控制着万物的变化。这种对自然界的认识,自然而然地反映到土著人的绘画艺术之中,并成为土著绘画艺术始终描述的主题。 澳洲首都堪培拉的一位学者告诉我们,当地土著语言中无“画家”一词,绘画一般被土著人视为生活必修课。当土著人儿童长到一定年龄之后,便开始跟着长辈在各种东西上描画。随着年龄的增长,描画的范围逐步扩大,内容也越来越复杂,因此绘画技能亦不断提高。不过,由于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土著人绘画形式基本上分为三种:石壁画、树皮画和沙石画。 石壁画是以凹纹刻在洞穴或山岩的石壁上的,因而得名。其表现内容多为“梦创时期”的神化传说及人和动植物等,绘画形式比较简单,包括几何图形和物象,一般都寓有一定的涵义,是一种视觉语言,记录或象征某种事物或事件,如河溪山峦的地理位置、祖先的足迹及捕猎路线等。石壁画又分为刀刻涂抹和直接描绘两种,所用颜料多取于画址附近的褐色、白色矿石,并将其磨成粉末调制而成,画面一般与实物大小相等。目前,在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都可以见到这种简朴的石壁画,其中保存比较完好的多集中在西澳的金伯利斯(Kinberleys),及昆士兰州的约克角半岛(Cape YorkPeninula)。这些画尽管历尽沧桑,有些已有上万年的历史,但依然清晰可辨。 我们在金伯利斯看到了一些石壁画,其中最为壮观的一幅画的是恐龙图。这只庞然大物,正悠闲自得地在林中的池塘边汲水,不远处还有几个人好像不敢靠近似的在一旁注视着。恐龙头顶褐色的颜料十分清楚。

当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文化政策对我们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当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文化政策对我们的启示 霍桂桓 【专题名称】文化研究 【专题号】G0 【复印期号】2004年02期 【原文出处】《民族艺术研究》(昆明)2003年05期第30~33页 【作者简介】霍桂桓,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100732 【内容提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各主要发达国家进入第二次现代化进程,文化要素逐步进入经济活动领域,全球文化市场正在形成。西方发达国家已充分认 识到文化产业研究与开发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意义,制定了灵活多样的文化 政策。在加入WTO、文化市场开放的情况下,我国应借鉴其经验,全面推进 社会经济文化的转型,在继续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的同时,研究二次现代化的 新情况,奠定文化政策基础,实现文化观念的转型与文化管理体制的转轨。【关键词】第二次现代化/全球文化市场/文化政策/文化转型/体制转轨 中图分类号:G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0X(2003)05-0030-04 当前,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国内的文化研究、文化产业研究与开发,以及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和探索,不仅已经在有关学术研究部门开展起来,也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积极的参与及合作。在这种形势下,翻译和引介西方主要国家的文化政策,并结合其具体国情现状对这些文化政策进行比较全面和准确的理解、探讨及研究,对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文化、文化产业研究和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显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借鉴价值,因而也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目前正在大力实施的重要科研项目之一。 一、西方主要国家的社会文化现状和文化政策特征 根据我们通过互联网和其他渠道掌握的资料(注:需要说明的是,其中的某些材料和数据已经刊登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编印的《文化政策调研》上,但读者可能由于保密方面的原因无法看到这份刊物;需要这些材料的读者,请直接与该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联系索取。)来看,当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虽然都在关注文化研究和文化产业的研究与开发,但由于它们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当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水平各异,其社会文化管理体制和相应的文化政策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综合看来,我们可以把当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社会文化现状和文化政策特征分为以下四种基本类型: 第一种类型:美国 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发达、已经全面市场化、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资本主义国家。基于这样的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国家对文化发展的管理和协调机制以“无为而无不为”为特征,具体管理方式以各州政府为核心协调单位并且灵活多样;而其文化政策重点则是,一方面,就发展信息化高科技手段而言,通过颁布各种政策法规促成软件硬件的剥离、使硬件生产归于传统产业,进一步促进、保护和开发国内外文化资源(特别是开发国外文化资源),在使“文化资源

澳大利亚的文化

澳大利亚的文化 外语系08级翻译4班 0840512249 史顺娟 摘要:澳大利亚的文化生活乃是丰富多彩的众多传统、澳洲各种民族、风俗以及当代世界影响的产物。澳大利亚社会的特色一方面反映在土著人的绘画、文学和音乐中,另一方面又在从西方传统吸收来的艺术、文学、现代舞蹈、电影、歌剧和戏剧中得到了体现。亚太地区也是影响澳洲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众所周知,澳大利亚人热爱运动,但同时,他们也喜欢静静地感受艺术。从电影、文学作品和音乐到戏剧、舞蹈和视觉艺术,澳大利亚的每个城市都提供有大量的文化产品。当然,如果没有多元文化因素,澳大利亚的文化就不会是今天这样。 关键词:艺术,多元文化,土著文化,饮食文化 音乐 澳大利亚人酷爱欣赏音乐会、观看戏剧演出,重要美术展览观众如潮。如果按人口平均计算,澳大利亚人购买杂志和书籍的数量在世界上属于最多者之列。人们对澳大利亚工艺美术作品很感兴趣,同时,美术馆也举办高水平的国际展览。当代著名艺术家们的作品就其内容、风格和特色而言,乃是澳大利亚与国际兼而有之。 澳大利亚共有八个大型专业交响乐团。就通俗音乐而论,澳大利亚在世界英语国家中所提供的乐曲在数量上占第四位。作为澳国家歌剧公司的澳大利亚歌剧团经常进行访问演出,广大电视观众和电台听众也能得以欣赏其表演。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土著文化的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与此相适应,土著文化的地位也日益提高。获得显著成功的有土著音乐剧布朗奴德、尤图·因蒂摇滚乐队和世界闻名的土著画家。 电影 澳大利亚的电影在世界上具有较大的影响,澳洲的导演和演员博得了国际上的青睐。影片《交际舞》在1992年的戛纳电影节引起轰动。1993年,在澳大利亚电影委员会的协助下拍摄的《钢琴》,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得金棕榈奖,并获得了美国电影艺术学院奖九项提名。同年,《调皮的布比》先后五次获奖,包括柏林电影节的评审小组奖。澳大利亚电影每年在所有重要的电影节上都会获奖;多次获奖影片有《缪里尔的婚礼》、《沙漠女皇普丽西拉》和《小猪贝布》。 文学 在现代英语著作方面,澳大利亚的文学作品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而澳大利亚土著人、托雷斯海峡岛民以及来自海外的移民作家为这方面增添了新的领域。澳大利亚的作家们曾多次获奖,其中包括帕特里克·怀特获得的诺贝尔奖、布克奖、波德莱尔奖和1995年莱思·穆里所获得的彼特拉克奖。这是彼特拉克奖首次由欧洲之外的作家获取。 博物馆 联邦政府组织和安排了各种计划以便使全社会包括边远地区能更多地欣赏并参与文艺活动。全国性的项目如"澳大利亚大剧场"和"澳洲的憧憬"鼓励艺术家

谈澳大利亚的商务文化

[摘要]本英国留学生论文文章主要是介绍澳大利亚的商务文化。商务文化作为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内涵要素和重要支撑,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同样是英语国家,澳大利亚的商务文化背景与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新西兰等英语国家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我在撰写该《商务文化习惯与亚文化认知》之澳大利亚篇的过程中得到了旅居澳大利亚南部城市的Lily Sudtks女士的大力帮助,特别是关于澳大利亚的一些地方独有的文化表现,风情和习俗,都给本文的撰写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在此表示感谢。在此之前我发表了三篇内容为商务文化新解的文章,介绍了美国、英国以及加拿大的商务文化。而本篇是介绍澳大利亚的商务文化。由于澳大利亚独特的发展历史和独特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国家多元文化,特别是在土著文化的保护方面,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难以比拟的。 一、澳大利亚商务文化大环境简介(一)多样文化背景构成的澳大利亚1.澳大利亚的独特历史早在4万多年前,土著居民便生息繁衍于澳大利亚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据有关史料记载, 1606年,西班牙航海家托勒斯(LuisVaez de Torres)的船只驶过位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之间的海峡;同年,荷兰人威廉姆?简士的杜伊夫根号(Duyfken)涉足过澳大利亚并且是首次有记载的外来人在澳大利亚的真正登陆。1770年,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Captain James Cook)发现澳大利亚东海岸,将其命名为“新南威尔士”,并宣布这片土地是英国的属土。1788年1月26日,英国首批移民抵澳,开始在澳建立殖民地,后来这一天被定为澳大利亚国庆日。1900年7月,英国议会通过“澳大利亚联邦宪法”和“不列颠自治领条例”。1901年1月1日,澳各殖民区改为州,成立澳大利亚联邦。1931年,澳成为英联邦内的独立国家。1986年,英议会通过“与澳大利亚关系法”,澳获得完全立法权和司法终审权。最早,澳大利亚只是英国政府作为一个流放囚犯的地方。1788年1月18日,由菲利普船长率领的一支有6艘船的船队共1530人抵达澳大利亚的园林湾(BotanyBay),当中包括736名囚犯。八天之后的1788年1月26日,他们正式在澳大利亚杰克逊港(PortJackson)建立起第一个英国殖民区,这个地方后来人口不断增长而成为澳大利亚现在的第一大城市悉尼。这个名字的来由,是为了纪念当时的英国内政大臣悉尼(sydney)。现在,每年的1月26日是澳大利亚的国庆日。1790年,第一批来自英国的自由民移居澳大利亚,以悉尼为中心,逐步向内陆发展,至1803年,殖民区已拓展到今日的塔斯曼尼亚。初期的殖民地仅赖以农业生存,其后便利用天然条件发展畜牧业。至1819年,澳大利亚的畜牧业已有了较大发展。当时的麦卡瑟船长与妻子共同培育了澳大利亚最早的螺角羊。他们牧场的羊群总数达6000头。殖民地生产的羊毛不仅自给,而且向英国出口,为澳大利亚换回日用生活必需品。至1850年,澳大利亚的牧羊业已很发达,羊只存栏总数达1800万头,当时英国进口羊毛总量的一半以上来自澳大利亚。悉尼和墨尔本已取代德国汉堡,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羊毛集散中心。2.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和人口情况澳大利亚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由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等岛屿和海外领土组成。它东濒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北、南三面临印度洋及其边缘海,海岸线长约3?67万公里。面积769?2万平方公里,占大洋洲的绝大部分,虽四面环水,沙漠和半沙漠却占全国面积的35%。全国分为东部山地、中部平原和西部高原3个地区。全国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拨2230米,最长河流墨尔本河长1745公里。中部的埃尔湖是澳大利亚的最低点,湖面低于海平面12米。在东部沿海有全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北部属热带,大部分属温带。年平均气温北部27℃,南部14℃,内陆地区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东部山区500—1200毫米。人口2023万,其中70%是英国及爱尔兰后裔, 18%为欧洲其他国家后裔,亚裔占6%,土著居民约占2?3%。居民中大多数信奉基督教。澳大利亚的通用语言为英语。行政区划:澳大利亚全国分为6个州和两个地区。各州有自己的议会、政府、州督和州总理。6个州是: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昆士兰、南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两个地区是:北部地方、首都直辖区。3.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澳大利亚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移民国家,被社会学家喻为“民族的拼盘”,因此多元文化是澳大利亚文化的必然特性。

澳大利亚多元文化

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可能是世界上最多样化的文化之一。得益于这样的多元文化,澳大利亚一直可以享受多种多样的思想创意、品类繁多的菜肴以及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这是一个和谐的国家,它的文化的多样性已经成为澳大利亚的民族特色,它的开放的政策以及音乐等文艺融合在一起,让它成为了一个具有多元文化的国家。 一、饮食文化 澳大利亚人的食物应该是世界上最丰富多样的. 肉,蛋,禽,海鲜,蔬菜和四季时令水果应有尽有. 几乎全部是自产自销, 很少依赖进口, 而且品质优良, 其中牛肉, 海鲜, 水果还远销世界各地以往澳大利亚传统的饮食文化以英格兰,爱尔兰为主. 50年代随着大量欧洲移民的涌入, 也带来了饮食文化的多样化. 意大利,希腊,法国,西班牙,土耳其,阿拉伯等各地菜肴,食品相继在澳洲各地落户生根, 它不仅满足了各地移民的需要, 也给那里的英国后裔带来了新的口味。谈到饮食文化,最值得一提的是亚洲食品在澳洲的兴盛。如同世界各地一样亚洲食品的主流是中国餐。从19世纪50年代淘金潮开始,华工就已经把中餐带进澳大利亚。当时的许多小城镇都可以找到中餐馆。20世纪初,糖醋排骨,黑椒牛柳,咕老肉,杏仁鸡丁就已经成为风行一时的异国情调菜肴。现在你可以在澳洲任何一个小城镇里看到中式餐馆。在大城市里的唐人街,中餐馆,酒楼更是鳞次栉比,枚不胜举。据说在各国风味餐馆中中餐的数目是最多的。

谈到饮食文化, 最值得一提的是亚洲食品在澳洲的兴盛. 如同世界各地一样亚洲食品的主流是中国餐. 从19世纪50年代淘金潮开始, 华工就已经把中餐带进澳大利亚. 当时的许多小城镇都可以找到中餐馆.20世纪初, 糖醋排骨, 黑椒牛柳, 咕老肉, 杏仁鸡丁就已经成为风行一时的异国情调菜肴. 现在你可以在澳洲任何一个小城镇里看到中式餐馆. 在大城市里的唐人街,中餐馆,酒楼更是鳞次栉比, 枚不胜举.据说在各国风味餐馆中中餐的数目是最多的。 随着70年代后期越南难民的涌入, 一种价格低廉的越南菜悄悄流传开来, 其中最脍炙人口的就是特别牛肉粉, 这几乎成了越南食品的象征, 然后没过多久越南风味酒杯咸,辣,甜的泰国菜所取代. 泰国餐馆就像当年的法国餐馆一样迅速遍及各个城区, 并风行了10年.在饮食评论家萨维丽看来,澳大利亚饮食文化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烹饪方法的多样化已经进入了普通百姓的生活,比如泰国咖喱风味食品就不只餐馆可以品尝得到,普通家庭的餐桌上也经常出现。她说:“我们很自豪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的开放社会,这有助于我们不断提供我们的饮食水准。”现在最为流行的亚洲餐依次为中餐, 泰餐, 日餐, 韩餐,越餐和马来餐。 澳大利亚的一些著名餐馆, 20年前是法国菜, 现在却呈现多元化特色. 许多菜兼收并蓄, 互相借鉴, 形成新派的法餐,澳餐和意餐。90年代以后澳洲的家常菜中最普遍的是什么呢? 浇汁意大利面加蔬菜沙拉加泡沫咖啡!

澳大利亚社会与文化

White Australia During the years of 1850 to 1879 , there were several gold rushes in Australia . A large number of foreigners were attracted and took efforts to Australia to dig gold . Among this gold digger army , there were many Chinese people . Chinese people are hardworking and can endure hardships . So many Chinese people earned a lot of money and developed well in Australia ,which dissatisfied the white people there . They thought that Chinese people took away their fortune . So the white people in Australia began to go on strike and asked the government to dispel foreigners who were not white . In this case , the government gave its support to its own people without hesitation . Not before long , the Immigration Restriction Act was put into force . Later , the Naturalization Act and Pension Act were also carried out . The effect was good : many Chinese people and other colored people chose to leave Australia . Australia became a country that was so-called white Australia . I think that there is no fault for a government to protect its own people’s right . At the beginning , what the Australia government did can be understandable . Because the government has to put priority on its own people . Now that Chinese people threatened the white people’s advantage , it is proper to do something to help the white people . In fact , Australia government has invented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ways to prevent foreigners from continuously moving into Australia . I remember one way is to control the number of people a boat can bring with to Australia . The ultimate number varies according to the boat’s tonnage . For example , 1,000 tonnages boat can bring 3 foreigners to Australia . I think such kind of methods are effective and enough . But the Australia government has gone too far . The government put strict policies into force . Those policies not only stopped foreigners from continuously coming , but also dispelled the foreigners who had already arrived at Australia . To create a white Australia is a issue about discriminating against colored people . White Australia means that colored people are not welcomed even are hated . I t’s unfair because colored people didn’t do anything wrong in Australia . They just worked hard and got what they were deserved . They even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Australia . Because they have made Australia’s economy move forward . Without the huge number of foreigners , Australia couldn’t advance so rapidly . However , they were not welcomed by Australia . On the contrary , white people from

英语国家概况名词解释加拿大澳大利亚

英语国家概况名词解释——加拿大澳大利亚 加拿大部分 treaty of Paris in 1763---the seven years’war ended with the signing of the treaty of Paris in 1763.by the treaty of Paris, new France with its 65,000settlers was ceded割让 to Britain. Constitutional act of 1791---Britain divided the old province of Quebec into two parts, lower Canada(modern Canada) and upper Canada(modern Ontario),each with its own legislature.立法机构。 Act of union in 1840---联合法案recommended that the two Canadas be united in one province. FTA and NAFTA---it stands for the Canada-united states free trade agreement signed by the two countries, which came into effect in 1989. Canadian Shield加拿大地盾---The Canadian Shield covers almost half of Canada. It is a semicircular半圆的 band of rocky

澳大利亚的文学文化

Australian Literature Abstract Australia is not only a colonial nation but also an immigrant state, with multi-culture and multiculturalism. From the moment of the first English immigrants landed on Australia continent to now, the history of Australia only has about 200 years, but the Aborigines of Australia have landed on the continent about 47 000 years . The Australian literature is a newcomer among the world literature because it only has a history of about 200 years, but the Australian culture may have a longer history since the culture of the Aborigines can date back to the dreamtime, the time of creation of all things. The literature of Australia finally formed its characteristics in 1890s, since in the 1960s, the Australian literature started to get known by the world. And later in 1973, the writer Patrick White won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from then on, the Australian literature had been highly praised. Like the history of Australia, the Australian literature also experienced three important periods. In order to take all the things into consideration, we divided it into four periods: the Colonialism period, the Nationalism period, the WWI &WWII period and Contemporary Australia Literature. Body 1 殖民主义时期(1788—1888)Colonial Period Literature 1788年1月,澳大利亚首任总督菲利普Arthur Phillip,率200多民海军官兵,押送757名男女流放犯,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登陆,从此开始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澳大利殖民主义历史。殖民主义时期文学的性质属于移民文学,即由移民(包括流放犯及自由移民)创作,并反映他们早期在澳大利亚的生活的文学。 在殖民主义时期最初的半个世纪里,只有为数不多的几部小说问世。而且这些小说多属平庸肤浅之作艺术上幼稚粗糙。这一时期的作品,往往情景描写多于叙事,状物多于写人。 在殖民化时期的后五十年中,殖民主义时代文学的繁荣期终于到来,澳洲文坛上出现了金斯利Henry Kingsley(1830~1876)、克拉克Marcus Clarke(1846~1881)、博尔特沃德Rolf Boldrewood (1826~1915)三位小说家和哈珀Charles Harper (1813~1868)、肯德尔Henry Kendall (1839~1882)、戈登Adam Lindsey Gordon (1833~1870)三位诗人,他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再现了澳大利亚早期的殖民生活。 2民族主义时期文学(1889~1945)National Period Literature A 19世纪80年代,一场声势浩大的民族主义(Nationalism)运动结束了英国对澳大利亚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诞生了一种崭新的文学——澳大利亚民族主义文学。它有着鲜明的澳洲特色和强大的生命力,在澳大利亚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90年代独立、民主、平等的民族主义政治要求,在文学上也得到了相应的反映,人们希望摆脱传统英国文学的束缚,抛弃刻板的模仿,跳出因袭的框架,创立反映自己民族特点,具有本民族个性的文学民族文学的形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民谣体诗歌的兴起和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创作的繁荣。民谣诗的主要代人物是佩特森Andrew Barton Paterson(1864~1941)和劳森Henry Lawson (1867~1922)。两者都生动地刻画了丛林牧人的生活及其变迁,但佩特森的诗歌活泼欢快,颇带浪漫主义色彩,而劳森的作品严肃冷峻,属于现实主义范畴。 B 两次世界大战时期(1914~1945)During the Two World Wars?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三十年间,澳大利亚文学发展到了趋向

相关主题